语文作文教学要课内课外并举

2024-04-26

语文作文教学要课内课外并举(通用8篇)

篇1:语文作文教学要课内课外并举

语文作文教学要课内课外并举,厚积薄发,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生动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既努力学好课本里的文章,掌握写作方法,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观察、练笔、品评,生成主动的作文意识,真正做到“得法于内,得益乃至成长于外”。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多读

叶圣陶曾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合法与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因而,小学生作文应以阅读为基础,充分发挥课本选文和课外书籍的借鉴作用,走读写结合的道路。

“千古文章一大套,看你套得妙不妙。”“文章一大套”是说文章的写作有一整套规律,必须遵循这种规律性;“套得妙不妙”,是说语言文字的表达是否运用自如,熟能生巧,在于有没有艺术性。因此,作文教学应从“模仿”入手,在阅读中学习、积累。

阅读给写作带来丰富的表象素材和理性的能力。要唤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模仿词句,锻炼遣词造句的能力;模仿结构,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模仿内容,培养组织材料的能力;模仿情感,挖掘情感抒发的能力。在阅读中,教师做好引导,注意发挥“三类课文”和课外书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注意改革教学方法,给学生多读多写的机会,让学生在读写的实践活动中“自悟其法”。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读中积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只缘身在此山中”——细看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常常为无话可说而苦恼,问题在于他们不会观察,对周围事物的印象模糊,认识肤浅。因此,为了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的问题,让学生会观察、多观察,确实是丰富作文内容的关键。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要做有心人,从学生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首先激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引导观察;其次,吸引学生参与活动,亲身实践;再次,在参与实践活动时看、听、做、想等相结合,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激发思维,从观察实践中学会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抓住事物的特征。

创设观察的情境,让学生观有所感,有情可抒。在观察时,要充分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意境更加开阔,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观察的印象也会更加鲜明、深刻。创造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活动,从实践中体验,在参与中观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养成良好的观察、思维习惯,勤于分析,善于联想。丰富他们的生活,鼓励他们到生活实践中去观察、去思索、去体验、去交流,这样,作文就有了永不枯竭的源泉。

三、“书山有路勤为径”——多练

俗话说“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因此,小学生作文的落脚点在于进行表达训练,即多说、多写,在练中掌握,在练中提高。

作文是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包括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基本功,又分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类别,在训练写作的同时,教师要做好学生作文的“作前指导”、“作中指导”和“作后指导”,让学生的每一步训练落到实处,使基本功掌握更扎实。我们不能把作文训练仅仅限制在课堂里,搞封闭式的训练。光靠在课堂里,按照教材编排的七、八次作文训练,那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因此,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在课外作文的兴趣,使学生把作文作为一件乐事,勤写勤练。如在班里办班报,在校里办校报、队报,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为其撰写稿件;开展读书报、评书报、剪书报活动,自觉地写日记、写读书心得、写观后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征文比赛,为社会上少儿读物写稿,当小记者;开展社会调查,收集信息等。总之,要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多练多写,才能熟能生巧,那样“巧妇才能为有米之炊”,写出通顺的文章来。

四、“春风又绿江南岸”——勤改

作文教学总摆脱不了“老师给题目,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学生看分数”的教学怪圈,“累”了教师,“惯”了学生,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这样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唤起学生的生活回忆,又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修改文章,在改中学习,在改中提高。

“文不厌改”、“文成于改”,不会修改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自改的兴趣;其次是教给修改方法。按照“三步四字”,进行由“扶”到“放”的修改训练。“三步”即第一步默读,修改文章的内容,第二步轻声读,修改文章的形式,第三步朗读定稿,从内容到形式全面检查。“四字”即增(增添内容)、删(删减文字)、调(调整顺序)、改(改换词句)。通过过程示范、集体讨论、交换互改、自我修改等方式,让学生对每次作文进行修改,提高作文水平。

五、“远近高低各不同”——细评

“精批细改”,是教师对待学生作文的正确态度。然而很多时候,一些教师常常敷衍了事,用简单、公式化的语言去下评语,或干脆用分数、等级去评定文章的好坏,这样对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对话式、研讨式的方法,摒弃等级式、分数式,以人性化的态度去品评,用生态的观点去发现其文章中的闪光点。对话式的作文评语,首先是人的对话,是师生之间凭借学生作品而进行的敞开心扉的心灵交流、情感畅谈和生命对话,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段宝贵而富有的精神历程。作为教师,要与学生的作品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和蔼可亲的学生作品的真心拜读者、欣赏者、分享者,而不是一个严肃无情的指点“江山”的作文“判官”,与学生“同情”、同喜、同忧、同想,与学生交心,提出真诚看法和修改意见。客观地指出学生文章中的优缺点,指点打点,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小学生写作文,要积累丰富的素材,掌握写作方法,勤写多练,不断自改,在教师由“扶”到“放”的指导下主动地发展。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篇2:语文作文教学要课内课外并举

关键词:文言文 课内课外 精读泛读

文言文一直被视为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瓶颈。它难在两点:一是文字障碍,二是年代隔阂。但文言文又一直是高考的重点之一,近年来还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复习文言文有什么总的原则?归纳为两句话:课内课外齐进,精读泛读并举。

所谓“课内课外齐进”,指的是既要全面梳理高中阶段学过的文言文,尤其对一些重点篇目,更要烂熟于心;又要尽量多读课外的文言文,以养成对文言文的“语感”。

但现在有不少考生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反正高考中不直接考课文,对课内的文言文不必过于认真。其实,虽然高考中文言文不考课内的文章,但所有的考点都与课内文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的联系是直接的。如2003年上海卷第二道文言文题中,要考生解释文中两个“绝”字的含义:一是“人迹绝矣”,二是“无不绝也”。“绝”的这两种含义在高中语文课文中都出现过。前者如《与朱元思书》的“天下独绝”,后者如《劝学》中的`“而绝江河”。如果对课文非常熟悉,这样的题目真如囊中取物。

有的联系是间接的。

同题中就出现了不少文言文知识点,如名词活用作状语就有好几处,如“东越二岭”的“东”、“斗深百丈”的“斗”、“猿挂蛇行”的“猿”和“蛇”……虽然不一定能在课文中找到完全相同的词语,但只有我们熟悉课文中出现过的词类活用现象,做这类题目也不会太难。

所以考生应始终把课内文章视为基础中的基础,反复研读。可以按篇目把课内文言文涉及到的各项知识用表格的方式整理出来。要争取做到,只要看到某句话,就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如果5句话中你只能回忆起2-3句,说明你对课内文言文还非常陌生,你得赶快补救,再老老实实地把高中阶段所有的文言文全部通读几遍。这个工作一定要做,否则你很难在高考中得心应手。

但仅仅靠课内这几篇文言文又不足以对付高考。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阅读课外的文言文。这是因为,文言文与我们平时交流用的现代汉语已有较大距离。而学习语言需要“语感”,它可以极大地增加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这和学外语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文言文学习的最好状态是:以课内文章为基础,辅以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前者采用精读的方法,后者则采用泛读的方法。两脚并行,相辅相成,自能收到最佳效果。

篇3:语文作文教学要课内课外并举

一、预读填补法

预读, 即预习, 顾名思义, 是学生在教师讲解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 抓好预习, 为读讲、分析课文做必要的准备, 能提高讲读分析的起点。语文课文有许多是名家名篇和一些科普读物, 仅仅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让学生了解有关作者的生平、作品及思想感情, 或掌握较多的科普知识, 并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是难以完成的, 即使完成也是蜻蜓点水, 教学没有主次之分。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课前预读,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做一些指导, 提出一些要求和预习提纲, 指导学生课前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使之服务于阅读教学。如:

(1) 初读课文, 通过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根据课文内容到课外书籍或上网查找课文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人物故事等。

(3) 名著节选选入初中教材的课文, 如《丑小鸭》《荒岛余生》《杨修之死》《智取生辰冈》等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整篇原著。

(4) 查找阅读与课文题材、内容、写法相联系的其他文章。如学习《范进中举》,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的故事”。

(5) 作文指导课前引导学生阅读与本次作文内容相关、形式相近的文章。

如:教学《背影》, 许多同学课前预习查阅了资料, 阅读了《朱自清自传》, 了解了《背影》写作时间、背景。课堂上, 有学生问道:“对儿子来说, 父亲的背影再熟悉不过了, 而浦口车站送行, 父亲的背影竟使儿子感动得流泪, 这是为什么?”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能否利用课前预习查阅的资料来解决这一疑问。学生利用课前预习、查阅本文的写作背景, 再进行小组讨论, 得出:这次是在家境惨淡、心境凄苦的特定背景下, 父亲的艰难地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尤其让儿子感动, 因而感动得流泪。

这样的课前预习有效地解决了课堂教学的疑难问题,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这不是课外促课内的效果吗?

二、设疑存疑法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又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是思维的创造性和学习的主动性的表现。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容量是有限的, 老师的知识面也是有限的, 而学生的问题却是无止境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的疑问, 这就需要暂时存疑, 把一些不影响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而又有利于思维活动的问题带到课外去解决。

如:教学《向沙漠进军》, 有个学生问到:课本对“丘墟”的注释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外国的地中海沿岸;一是我国的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什么前者略而后者详?为什么前者不交代沙漠化的原因而后者交代?针对这个问题, 我事先备课没有考虑到, 这也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于是我向学生说明:任何人都不是万事通, 老师更不是。我果断地鼓励学生课后查找《世界地理》课本和《世界地图册》, 从中去寻找答案。结果学生通过课外学习, 得知地中海沿岸的沙漠化是由于地形特征造成的, 是自然原因, 不必强调;而陕西榆林地区是人为的破坏, 故详写。这样学生自己提问, 又通过课后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真正体现了他们是学习的主人, 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还增强了环保意识, 真是一举多得。

像这样的“存疑”, 集思广益, 共同探讨, 既不耽误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 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找到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这样, 在课堂上果断存疑, 引导学生思考, 将问题带到课外, 这是当前开放式教学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

课堂设疑存疑, 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请教更多的“老师”, 方法也多种多样, 如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寻找答案;也可以走向社会请教科学家、工程师、工人、农民;还可以参观博物馆、植物园等等。

三、知识延伸法

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进行课外辐射、延伸, 将课本知识扩展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去,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读书活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读与课文内容有直接联系的作品、古诗词, 让学生在读中扩展知识, 在读中学会写作。

如:学习朱自清的《春》, 首先:我让学生在配乐中朗读, 学生陶醉在优美的语言和作者饱满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里;其次, 指导学生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春天的, 学生很快能找出作者是从春花、春风、春雨等方面来描绘春的, 课堂上, 教师如果仅仅从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学生接受的知识未免太单一。我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描摹春天的诗文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唐朝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同学们体会到诗人也是从春光、春风、春雨等方面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讲到课文的春雨图时引出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白居易的“日出江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样课堂与课外知识的迁移、联系, 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课后, 我还布置两道课外作业给同学们选择完成:一是查阅古今中外有关写春的诗文, 在班上交流, 并写一篇小评论;一是写一篇“春“的作文。大部分同学上网或在学校图书室查阅了资料, 进行了交流、开阔了思路。

篇4:语文作文教学要课内课外并举

魏伯河,山东宁阳人,1953年生,先后毕业于枣庄师专(今枣庄学院)和曲阜师范大学(函授),大学文化。1981年从教,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为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并曾担任宁阳一中校长等职。已出版专著《语文教学论札》、《素质教育探索》,另有论文集《学校管理丛谈》和教育随笔集《中国教育忧思录》即出。

桑哲(以下简称桑):魏老师,您是如何理解作为一门课程的“语文”这个概念的?

魏伯河(以下简称魏):我认为小学与中学的语文课程应当区别认识。小学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识字、阅读、书写和初步的写作,这时候“语文”的含义主要是指“语言文字”,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到了中学,“语文”在保持其工具属性的同时,已经演变为_门基础性人文学科,其含义也演变为“语言文化”。这时候的“语文”,对于培养品德、增进修养、激发志向、陶冶情操、开发智能、提高素质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对学好其它学科来讲,语文仍然具有工具性,但这已经不是它的本质属性。对于工具,人们总是讲究其实用性,用过之后就可以丢掉;而语文却是融入人的思想、灵魂、血肉,让人终生受用、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这些年语文一直被作为纯粹的工具学科看待,甚至《大学语文》里还是强调工具性,导致语文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偏颇,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低下,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省并需要认真研究改革措施的。

桑: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您认为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魏:我认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课内重复多,课外阅读少”;课堂上则是“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练习过程中又是“机械记忆多,创新训练少”。

桑:魏老师,语文教学中的“双基”还要不要?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知识和能力呢?

魏:“双基”当然还是需要的。没有知识谈不上能力,能力是在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当然,这样说绝不等于把二者割裂开来。不是说等掌握了大量知识以后才去考虑能力的培养,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

桑: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呢?

魏: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必须课内外相结合,也就是要“课内引路,课外拓展”。语文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内,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往往流于空谈。作为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实现课内外的知识迁移,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有更高的主动性、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聪明才智。我指导学生开展的课外活动主要有三类:一是读书。主要是阅读文学名著、报纸杂志。读书的同时写读书笔记、开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互相推荐好书、好文章等等;二是办报。全班是一个文学社,人人都可以当编辑、记者。每星期在宣传栏里出一张手抄的周报,每两天在黑板上出一期《班级日报》。还向正式报刊上投稿。三是社会实践。采访先模人物、参观工厂军营、游览名胜古迹、进行社会调查等等,都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水平。活动中,学生许多很好的创意都是老师所预想不到的,更可以说明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桑:魏老师,对于“新课程标准”您有什么看法?如果您认为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其问题在哪里?

魏:“新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尝试。改革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改革后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否有明显的提高。就目前情况看,效果还不明显。我想原因大概有以下方面:一是语文教师自身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解决基本的教育思想上的问题,只是被动地去适应新课程标准,效果当然会大打折扣;二是外部环境问题。僵化的教育管理体制没有改变,语文教学的天地就还是那样狭窄,特别是评价机制没有随之改变,新课程标准的作用便受到很大限制;三是新课程标准本身的问题。作为新事物,它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桑:魏老师,您对最近关于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讨论持何态度?您认为应怎样更好地贯彻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统一?

魏:讨论当然是好事。但至今还在讨论、并且很难形成共识,本身是很值得玩味的。“文道”应该统一,这不应该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怎样理解“道”,弄明白与“文”统一的应该是什么“道”。建国几十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一味跟着时政跑,结果时政千变万化,语文的“道”也跟着跑得晕头转向,弄得“文道”俱伤。我觉得,语文的“道”应该与时政保持必要的距离(不是说不去关心时政),着重培养学生形成符合普世价值的真、善、美的思想情操。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的人的区别,就不会再仅仅是有无知识(或有无学历)的区别,而是更重要的思想情操高尚与低下的区别。

桑:魏老师,对于现在的高考制度您有哪些看法?您是怎样看待部分地方单独命题的?高考中语文学科的考试,您认为如何进行会更为客观?对于现在的高考命题的结构,您认为是否合理?还有那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现在的高考制度还存在种种弊端。但在找到更好的替代制度之前,还只能沿用这种制度。部分地方单独命题,对打破全国一张卷的大一统模式有积极意义。因为从长远发展来看,命题多元化是个方向,我希望国家近年能允许部分大学自主命题。至于语文学科的考试怎样才能更客观,实际上我并不认为愈客观愈好,我觉得愈是强调客观就愈可能牺牲主观。前些年实行标准化考试就是为了尽可能客观,结果怎样,人尽皆知。所以,不是说客观了就一定比主观了好。语文试题,特别是作文,本身就是主观的产物,想完全客观是不可能的。完全符合评分标准的未必是好文章。和过去相比,现在高考命题的结构愈来愈趋向于合理化。当然还要不断改进。命题愈是多元化,这种改进的步伐就可能愈快。

桑:当今社会,网络语言和字母语言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文章或日常交流,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魏:我认为这种现象不宜提倡,但完全禁止也很难。目前实行的在考卷或课内作文中禁止夹杂使用这些语言的要求,我认为是应该的。

桑:您对中小学生搞专业文学创作(低龄化化写作,以前称80后现象)的现象持什么态度?

魏:少数中小学生对写作有天赋、有兴趣,课外业余搞文学创作,我认为是好事。但放弃学业去搞专业创作,我不赞成。搞文学创作的人可以不读大学,但至少应该读完高中。否则各方面基础知识都很欠缺的话,也很难写出好的作品。

桑:对于近几年大家关注的中学生在高考中用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您如何看待?

魏:少数学生觉得自己文言基础比较好,在高考中用文言作文,应该允许。关键是评卷时要坚持标准,不能因为是文言就多给分或少给分,以免形成错误导向。

桑:高考作文题目写作要求中,您认为“诗歌除外”是否合理?谈谈您个人的看法。

魏:我认为对于高考作文(大作文)的体裁,要求“诗

歌除外”是必要的。当然这可能限制了一些擅长诗歌的学生展现特长。因此,作为补救,可以另出选做(加试)题目,允许写成诗歌。

桑:前些年,有些人提出淡化文言文教学和语法教学,您对这两种淡化持什么态度?原因是什么?

魏:我不赞成淡化文言文教学,但适当淡化语法教学我认为有必要。因为文言文学习对于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功底不可或缺,而我们的现代汉语语法太过繁琐,其中有的内容很难掌握,掌握以后实用价值也不大。

桑:对于多媒体教学,有些学校和教研机构进行了一些硬性规定,要求老师们必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语文课来讲,您认为运用多媒体进教学有哪些利弊?如何运用才能更合理,更有利于语文课的教学?

魏:我主张语文教师都应学会使用多媒体教学,但不主张每节语文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因为每节课的内容、教法都不相同,硬性规定必须使用多媒体会造成效率低下。学校可以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几节课使用多媒体,具体哪一节课用,让老师自主决定,这样就可以扬长避短了。

桑:对于外语教学,我们国家到了从娃娃抓起,一直抓到考研、考博、考职称的地步。特别是大学生,有一半的学习时间用在了外语上,对这种现象您如何评价?外语教育是否会冲击到我们的母语教育?

魏:外语教学很必要,也很重要。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为了应用而教学的极少,大部分都是为了考试。所以,我们的学生学外语,普遍重读写而轻听说,成了“哑巴外语”、“聋子外语”。一旦应用,错误百出。按投入产出比,是很不划算的。但现在的各种考试都有这样的要求,你不具备这块“敲门砖”就进不了门,因而我们的学生学外语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被动的。愈是被迫、被动的学习,就愈是费时费力。毫无疑问,目前的外语教育也冲击了母语教育。国外的外语教学极少有专门为了应付考试而学的。我熟悉的一位美国青年,在美国读大学时兼修法语和德语,大学毕业后没有考研,而是出国边打工(做外教)边学外语。先后到了西班牙、俄罗斯,最后到了中国。虽然很少参加外语考试,但他现在熟悉五六个国家的语言,回国后担任了所在的州负责亚太事务的官员。

篇5:语文作文教学要课内课外并举

关键词:语文新教材;语文读本;课外阅读

三百多年前, 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写道, 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 使教师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 在当今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所体现。即语文新教材使用的同时, 还配套使用一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读本》 (后简称《语文读本》) 。这套《语文读本》每学期一册, 每册约40万字。内容丰富, 文体多样, 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 是语文教科书的延伸、扩展与深化。《语文读本》与教科书配套使用, 是由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 让学生立足课内, 注目课外, 真正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

一、《语文读本》的特点与功能

1.《语文读本》是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教学观念改革的风向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就是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以此为目标的语文新教材, 在传统语文教科书的基础上, 编写了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 作为学生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读本》的学习, 是语文教学观念改革的风向标, 是如何看待语文性质、语文教育性质、语文教学性质的问题。

2.《语文读本》加强了课内外阅读的联系,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高中《语文读本》, 编者将其阅读部分的选文分为延伸性的、鉴赏性的、知识性的三部分, 每部分又分若干专题。这套读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文学作品, 荟萃了古今中外各种文学作品的精华, 又收集了一般政治、经济、科普著作的范文;既有名作家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 又有中学生朋友自己写的优秀习作;既有语言、文学、读写听说等方面的语文知识, 又有名作家的创作经验。融知识性与鉴赏性于一炉, 合课内外阅读为一体。它们既相对独立, 自成格局, 又与必修课教科书参照呼应, 相得益彰;它们之间或是补充拓展, 或是深化阐释, 或是另辟蹊径。

二、《语文读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使用情况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 《语文读本》的使用情况令人担忧。针对此种情况, 本文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进而对《语文读本》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 剖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最后, 提出了利用《语文读本》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何波

1. 我校学生《语文读本》使用情况

笔者作了关于《语文读本》使用情况的调查, 调查对象是本校高一年级的45名学生。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本学期《语文读本》中的文章你读过多少?含有103篇文章的《读本》, 读了其中大部分的有3名学生, 读了其中的相当部分 (20~30篇) 的有9名学生, 读了其中一小部分 (10~20篇左右) 的有17名学生, 读了其中10篇左右的有10名学生, 几乎没读过的有8名学生, 这是一组令人心寒的数字。

2. 高中语文教师《语文读本》使用情况

同样另一份调查资料显示, 教师《语文读本》使用情况令人忧虑。调查资料显示, 做得较好的教师, 即每周安排一定课时 (通常是一节) 辅导课, 引导学生自读、评点及写读后感的, 占10%, 而且一般只能完成五成篇目。做得稍差一点的, 教师会不定期安排一些时间 (讲座等形式) , 这种情形的约占20%。第三种情形当属老师“建议”, 学生“悉听尊便”, 实际上等于形同虚设, 约占70%。

《语文读本》在“说明”中明确地指出应“与教科书配套使用, 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语文读本》使用现状, 可谓有悖编者初衷, 着实令人痛惜。

三、《语文读本》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究其原因, 或曰选文篇幅太长, 难有时间保障;或曰选文篇目过多, “心”有余毕竟“力”不足;甚而有的是考试不考, 与其分身劳神, 不如直奔主题 (教科书) 。综观种种振振之“辞”, 归其核心, 应是源于相当多的老师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太深, 或者尚未从根本上真正确立“学生是阅读主体”这一理念。对于学生来说则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养成阅读的习惯。

四、利用《语文读本》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语文读本》编者将其阅读部分的选文分为延伸性的、鉴赏性的、知识性的三部分, 但无论哪一种选文, 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 都应注重其辐射功能, 注重积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在《语文读本》学习过程中应掌握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延伸原则。这是落实《语文读本》编辑意图的一种途径, 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和有效方法。要言之, 我们可以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利用作如下延伸:

1. 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延伸到课堂教学

学习语文, 只凭一套教科书培养语文能力, 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因此, 还必须加强课外学习, 扩大视野, 增加积累。正是在这一目的要求下, 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语文读本》。

《语文读本》中有这么多好文章, 但是学生很难主动地去翻一翻《读本》, 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地指导。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这套《语文读本》, 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

(1) 走进《读本》, 亲近《读本》。语文教师须熟知《读本》的内容及特点, 并把这些特点告诉学生, 让学生们清楚地了解《读本》。例如, 入选的文章都比较新鲜, 具有时代感。第一册所选的119篇文章, 作者多是当代作家, 如汪国真、季羡林、贾平凹、余秋雨、余华、张抗抗、舒婷、汪曾祺等。第二、三册也出现了不少的当代作家, 如李国文、余光中、三毛等。这些同时代的作家, 如果教师再把有关他们的生平、作品等情况介绍给学生, 那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 入选的文章从语文阅读这个方面考虑有的属于延伸性的, 这些文章和教科书的内容相关;有的是鉴赏性的, 主要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等, 这些文学作品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增进学生的文学素养;还有一类是知识性的, 包括有关语言运用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史知识, 也有听说读写方法和思维方法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都很有阅读价值, 有利于学生从中取法, 读好其他文章。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只有做到心中有《读本》, 才能更好地去阅读《读本》。

(2) 化解难度, 灵活取舍。针对不同班级知识积累方面的差异, 对教科书上学生学习比较吃力的课文, 可以试着用《语文读本》中的文章去化解课文的难度, 灵活取舍, 减少学生学习课文的阻力, 让他们感觉到阅读学习课文的乐趣。

学习鲁迅的《灯下漫笔》一文, 可以与《语文读本》第三册上的鲁迅的两篇散文诗《秋夜》与《灯下故事》比较着阅读, 从中体会出在北洋军阀统治期间鲁迅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以及他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和对美好理想的热情向往。在比较阅读中, 既可分析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又可分析两篇文章的相异之点;既可把不同人写的同一题材的书、文相比较, 又可拿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同一题材的书、文相比较;既可做单项比较, 又可做综合比较。运用这种多比较, 多归纳的方法, 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而且还能减少学习的难度, 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索问题的兴趣, 拓宽思路, 提高阅读能力。他们也会感觉到, 原来语文许多的知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3) 选择精篇, 引入课堂。《读文读本》是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不能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 也不能总是把它置于课堂之外, 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把更多的好文章搬进课堂, 当做讲读课文细细地讲解。把《读本》中的文章引入到课堂, 也是使用《语文读本》的有效方法。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 而诗歌凝练的语言, 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它不像小说那样有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 有完整故事情节, 同样也没有具体的典型环境的描写。因此, 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诗歌, 避而远之。为了使这些学生能对诗歌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 不再认为诗歌离他们很遥远, 所以, 在上这一单元的课文之前, 可先将《读本》上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搬到课堂来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 接近口语, 感情自然流露, 通俗易懂, 学生易于接受。学完这首诗之后, 学生们会感到, 《读本》上的文章和教科书上的课文同等重要, 老师也很重视它。更重要的是, 通过学习这首诗, 揭开了诗歌在学生们面前的神秘面纱, 为后面各单元的诗歌教学与学习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紧扣课本, 引向《读本》。语文的学习, 必须以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基础。利用课外的阅读, 重复记忆, 加深巩固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所以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引到《读本》上, 让学生在阅读《读本》的时候, 进一步消化、理解, 这也是利于学生学习的一个良策。

课本中有些知识点在讲授时需要扩充一些例子来加深理解, 这些例子也可以从《读本》中去找。比如, 《荷塘月色》中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 练习中有一点解释, 另外还举了两句古诗来证明, 但没有古诗的全文, 理解上还有困难。《读本》中也有类似的例子, 如臧克家的《春鸟》有“歌声, 像煞黑天上的星星, 越听越灿烂, 像若干只女神的手一齐按着生命的键”。这里将听觉转化为视觉, 非常形象, 容易唤起读者的想象, 激发起了阅读的兴趣。

学生们一旦被激发起了阅读的兴趣, 他们就会如饥似渴地去寻找“食物”, 其实, 摆在眼前的《语文读本》, 就是一顿最丰盛的晚餐。

2. 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延伸到教师、学生自己的习作

以注重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重要指导思想编写的新教材, 尤其是《语文读本》, 还给教师展示自己的学识、才华、个性、爱好兴趣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如能将教师的“下水作文”和学生习作与读本中的相关篇目作对比阅读, 往往出乎学生的意料, 激发他们的兴趣, 学生对此表现了空前的热情和浓厚的趣味。这种形式, 至少有如下几种客观效果:

(1) 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优秀习作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

(2)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包括课外阅读的兴趣, 写作尤其是改作的兴趣, 评析作品的兴趣。

(3) 激活了学生本来处于“待机状态”下的语文潜能。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这也非常有助于学生由被动的“要我读”变成真正主动的“我要读”。

3. 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延伸到更深广的课外文学阅读

《语文教学大纲》强调,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强调课内外的沟通。《语文读本》本身就是课堂语文教学伸向课外的一根触角, 是语文走出象牙塔走向生活大世界的一块有力跳板, 因此它的学习, 更应该注意向课外延伸的原则。《语文读本》的封面设计就含情脉脉地表达了这一心愿。设计者淡化作为主体背景的《清明上河图》, 而凸显了读本编者要向广大师生推荐介绍的各种文学刊物:《人民文学》、《作家》、《作品与争鸣》、《名作欣赏》、《中篇小说选刊》、《散文》、《博览群书》、《世界华文文学》、《译林》等, 就是要求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上述文学刊物。事实是, 我们可以利用《语文读本》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综上所述, 合理使用《语文读本》, 延伸使用《语文读本》,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教育环境, 努力构建课堂内外联系、学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并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使学生立足课内, 注目课外, 在广阔的空间中学语文、用语文,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南京市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牛玉海.教育学[M].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6.[1]牛玉海.教育学[M].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6.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语文读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语文读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3]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篇6:课内+课外:初三语文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内;课外

初中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简单来说,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和素养的生成,人文性的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初步形成,文化的传承等。语文课上到初三,因面对中考的压力,功利主义和实用性便占了上风。语文课堂不再那么富有诗意和趣味,被僵化、简单化和机械化。然而语文能力是在感悟、积累、情感体验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是急攻不来、机械训练不到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和学习是低效的,也是与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背道而驰的。因而,我认为初三阶段无论是常规教学还是总复习,语文课堂教学依然要尊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性质,即课内与课外并重。在课本熏陶和大量语文实践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并最终决胜于中考。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有以下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以课本为引领,提升阅读感知能力

中考语文遵循这样的原则:材料在课外,但知识、能力在课内。不以课本为主线到处乱撞,实则费劲低效之举。如果连教材都不要就带领学生进行题型训练,盲目构建空中楼阁,无疑加重了应试功利的色彩。因而我们的语文课唯有以教材为本,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一篇篇优美的文字中,去领悟语文的魅力。

正如课本“写在前面”的话所说,我们要开启一个学习之旅,在文本的引领下,看“北国风光”,赏“万里雪飘”,听“雨的诉说”,乘着“音乐的翅膀”,走进小说的天地,登上戏剧大舞台,去唱毕业的骊歌……我们还可以去感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慷慨,去体验“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沧桑,去品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美好,去领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睿智……在没有那么多题目预设的情况下,浸润于其中,信步闲庭,花间徜徉,活跃思维,放飞想象,让你欲罢不能,真正品味出语文的“甜”,从而唤起生活和学习的激情。语文就在这样的沉醉陶冶中悄悄形成了一种语感、悟性和能力。

当然,到了初三,我们不能回避考试,需要一定的应试训练。要明白,我们不只是学教材,而是借教材学。要以教材为纲,有效防止拓展练习的随意性。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文本的学习品味中,相时设题,点击中考,落实知识。如品读《孔乙己》,在欣赏鲁迅塑造人物的功夫时,即兴点击中考—小说鉴赏:理清小说的线索。若有学生能谈到双线索问题,可及时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进行引导式阅读。或者对照刚刚写过的作文,从线索入手进行分析、辩论和修改。这样,学生能消除长期被习题狂轰滥炸,被迫答题的恐惧心理,往往学习情绪高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课外为辅助,加强语文综合能力

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除了不冷落课本,我们还要加强对初三学生课外读、写能力的培养。读的方面,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阅读范围狭窄,不愿意读,没有发现读书的乐趣。另外,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始终有限,而且教师就题论题讲解,就像把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肢解了一样,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

鉴于初三的实际情况,我们不妨找一些简单的方法来不着痕迹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的综合能力。比如,适当增加一些中考范文的摘录,要求学生从词句、技巧、立意、布局等角度点评。学生熟悉了佳作的标准,写有榜样,在鉴赏中渐渐就会习得一些章法和技巧。还可以在语文课上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个故事,或者谈点社会见闻,再略加叙述,既评内容,又评讲法。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去读书看报,去关心周围事物,把经过提炼的信息吸收过来,扩大受众面。

写的方面,到初三后,可以让学生写写随笔,提高学生对题材、立意、写法等方面的关注程度。学生在写随笔中,不但可以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把语文课中学到的知识和信息有意无意地运用到思维和写作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语文能力。

三、课内+课外=语文能力的提升

越是到了初三,越是要以课本为重要载体展现本学科的个性风采,以此守住语文学习的阵地。认真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精神,用好课本,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我们每一位初三教师都应该重视的。当然,课外的大量阅读和习题的训练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接受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语文课的熏陶,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最终能使我们的综合复习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根据初三语文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要做相应的策略调整。首先,要加强教学研究,多思考,多改进。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其次,精选练习内容,提高训练效果。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编制个性化作业和试题。训练一定要分层次,有梯度,容量适当,难易适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前进的动力。最后,重视课外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认识能力、思维水平是初三教学的重点,也是解决阅读和写作这两大难题的根本。

因此,在我看来,初三语文教学应抛却功利主义,将课内知识的讲解与课外能力的实践结合起来,将提高教学质量与研究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将保证学生从容应试与全面提升素养结合起来,应对考试与提升素养完全可以两全。我相信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赵福祺.语文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大出版社,2003.

[2]成丽君.初三语文教学中的加减乘除[J].方法探寻,2010.

[3]葛琛静.浅谈初三语文课堂执行力的提升[J].现代教学,2010.

篇7:语文作文教学要课内课外并举

【关键词】得法于课内 收益于课外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40-01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增强学生语言应用、审美及探究等能力的重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学好语文学科至关重要。但学生在实际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学好语文与时间有限的矛盾。有什么有效的途径能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语文教学应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道路,让学生“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

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其特点是读、写、听、说,在人们实际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无不渗透着这一特点。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内,而是应该与课外紧密结合起来,借助课外活动内容丰富、领域广泛、形式多样等优势,弥补课内知识数量不足、范围局限、教学形式单调等缺陷。凸显语文的实践性,并在实践中积累、运用,并得到发展。这是“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的最根本的途径。

一、“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 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外互配

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向无限的课外活动延伸,通过课内外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现实中,时时处处都有语文,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语文,从广义上说,人从牙牙学语时就已经开始学习语文了。人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而对于学生来说,只要留心,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语文:读书看报,与亲友书信往来,与别人谈天说地,看电影电视,欣赏文艺演出,上网聊天,甚至自己闲得无聊时随意哼上几句歌曲,背诵一首诗词、诵读几句经典等也包含着语文学习的成分。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啊!语文教学不应该人为地割断课内与课外,而应该在抓住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的同时,重视用好生活这片更加广阔的课外语文学习的天地,鼓励引导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结合起来,用课内所学之法指导课外语文实践,用课外语文实践来丰富充实课内语文学习。

二、“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有利于课堂教学指导课外活动

“得法于课内”,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例如词语教学不仅让学生理解词语,还要使学生掌握解释词语和积累运用词语的方法;句段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句意和知道划分段落层次的结构,还要让学生掌握理解句意和段落层次分析的原则和方法;篇章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还要使学生掌握好同类文章的方法;作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写好这篇作文,还要使学生掌握写同类作文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是这个方法,要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迁徙到课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来实现课堂教学对课外活动的指导,以起到“收益于课外”。

三、“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有利于课堂教学贴近生活

教师要让学生长着一对生活的眼睛来寻找语文。在教学中,改变封闭的语文环境,拓展学习的空间,在生活——这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身边环境中去学习语文,将会事半功倍。语文教师把课本当成学生的世界,还是让世界当成学生的课本?教师不光要创造生活素材,更要引导学生贴进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针对学生无事可记的情况,可举办生活材料会,把今天学生找到的材料说一说,有些是一堂阅读课上发生的事、有些是邻居搬迁的变化,这就是学生从平凡的生活里抓到了写作材料。长此以往,能激活学生思路、培养敏锐的观察感悟能力,让学生对选材有豁然开朗之感。这样,好的材料从一个到几个,再到面,思维的火花终于闪亮了。教师还须利用机会创造语文的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阅读课的评论、办手抄报、墙报、黑板报、举行故事会、推荐最喜欢的读物活动、朗读比赛、读书报告会、读书征文等,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这样才能“得法于课内, 收益于课外”。

四、“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有利于课堂教学主体还给学生

要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必须要做到以下内容:首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自觉的读写活动中练习出来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少讲精讲,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练多思考,讓学生在读、写、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其次必须加强学法指导和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凭教材这个例子”教学生去学,指导学生去读书、作文,使学生在读书、作文的练习中习得读书、作文的方法和本领,再用习得的方法和本领去读更多的书、作更好的文章。这样反复历练,最终形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即养成自学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要在课外活动中得以运用,并得以扩展和延伸,才能使课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更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正确处理好语文课堂内外的关系,以课内指导课外,课外发展课内,即“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

参考文献:

[1]侯瑞珍.优化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J].优化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 .2001,(9)

篇8:语文教学中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而作为学校辅助教育手段的课外活动重在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创造力,发掘创新精神,为课堂学习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与舞台。在实际教学中,怎样使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要使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面向全体,明确目的,确定内容

小学语文中出现的课文的主旨应与实施的课外活动的主题相一致或相近,教师心中必须有一盘棋:或先课外活动再组织语文教学,或先进行知识学习再实施课外活动。

某教师在教《爬天都峰》一文前,先带学生去爬一回山,再让学生回到课堂上学习课文,学生很容易就可体会作者爬天都峰的艰辛及爬上去后的那种喜悦之情。

再如学习《长征》一诗,要求学生通过对诗文的学习,从革命者把一切困难看作等闲的博大胸襟中体会艰辛,革命乐观精神背后的种种艰难险阻,而在这一点上,学生又往往难以达到与老师的步调一致。某校吴老师在教授《长征》一诗后,与其他学科老师取得联系,利用一下午的时间,带领学生远足。为达到效果,他们专挑崎岖小路,丛林深沟,荆棘遍生之地行进,遇有学生泄劲之时,老师便带着学生唱“红军不怕远征难……”行进,他们还练习了急行军,快速穿插,抢占高地等活动,学生们深切地体会到行进的艰辛。当学生们累得气喘吁吁席地而坐时,他们再也不愿意挪动半步,突然听到老师大喊一声:快跑!后面有狼追来了。说完带头疾跑,同学们顾不上疲惫,向前飞奔……半天下来,吴老师带着学生们跋山涉水三十多里。回来时,许多同学脚跟磨起了泡,全身疲软,有的女同学累得直想哭。此时老师适时鼓励:同学们,拿出斗志来,向红军学习,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呐!通过活动,学生们深切地体会了一回极度劳累后的笑逐颜开将是怎样一种胸怀,体会到红军那种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博大胸襟!

二、发挥个性特长,带动全体学生

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优秀篇目,可以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进行表演。学生通过改编剧本、表演,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位老师在教《穷人》《将相和》等课时,让平时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其他同学合作,改编成适宜课堂表演的课本剧。同时,让手工制作较有兴趣的学生根据剧情需要制作道具,课本剧编好后,再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角色进行练习,自主配对表演;最后由学生评定一到二组演得较好的同学在课堂表演,旁白工作由普通话有特长的学生担任,做到不让一个学生落伍,争取全体学生都投入到其中来,做到个性与群体的统一,学生自主读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找准结合点,全体动手参与

要使学生的发展得到全面均衡,动手观念,人生观的形成尤为重要。

如学习《动手做做看》、《一次成功的实验》等课文前,有位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一個装满石头的杯子。

问:同学们,杯子满了吗?还能不能放东西?

生:满了。(思考了一会后)不能放东西了。

老师又从讲桌下拿出一些细沙,边摇边加入空隙后问:现在杯子满了吗?

生:(异口同声)满了。

老师再拿出一杯水倒入杯子中。同学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实验演示完后老师对同学们说:有时候即使亲眼所见也未必是真的,要想得到真理,最简单的方法是——动手做做看。

如:某老师再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等文章后,让全体学生动手设计宣传画,拟好宣传口号,搞一次宣传环保活动大游行,告诉人们应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垃圾,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可爱的地球。有老师教完《荔枝》《鲁本的秘密》后,就开展了积攒零花钱,为母亲买件礼物的活动。

上一篇:雪原文及赏析下一篇: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