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国学读人生作文

2024-04-26

品国学读人生作文(精选14篇)

篇1:品国学读人生作文

品国学悟人生作文

国学,乃至中华民族的瑰宝。从《静夜思》到《三字经》再到《论语》、《中庸》,国学已经陪伴了我十二个春秋。它是一位忠诚的伙伴,一位孜孜不倦的良师,更是一条渊远悠长的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早在三四岁的时候,我便开始读诗了。小小的我只是嘴上跟着妈妈读,心里想着到外面捉小蝴蝶。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摸摸我的头,耐心地为我讲解诗句的含义。“农民伯伯每天都要辛勤地下地耕种……”听着听着,我渐渐入迷了,看着自己碗里过半的剩饭,脸“唰”地一下红了。从那时起,我养成了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也喜欢上了诗词。“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诗》让我看到了封建统治时期为了争权夺利连手足情都不顾的丑恶本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现了守边将士们勇于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了南宋大诗人陆游一心希望收复失去的土地、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怀!

再大点,上了小学,我开始接触《三字经》、《增广贤文》等经典国学。“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小孔融在四岁时,就知道将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美德我们要从小养成。是的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将它发扬光大!在公交车上为老人、小孩让座;周末帮助父母做做家务,懂得感恩。这些都是美德的体现,其实美德就源于我们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小事做起,从我们开始!

《论语》,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学思结合。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只会成为书的奴隶,从而变得迷茫;相反,一味地思考只能叫做空想,不读书,只会百思不得其解。学、思两方同样重要,不能偏向一方,想要获得真知,就应边学边思。

阅读国学经典,照亮人生!

篇2:品国学读人生作文

程老师把《江南春》这首古诗分成了两部分给我们讲解,程老师告诉我们说,古诗的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作者把他在江南看到的美丽的春天景色生动全面的进行了描写。而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作者又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形容了如烟似雾的春雨中,树立着无数的楼阁亭台的繁华景象。作者在短短的四句诗中竟然用了三种写作说法,一首诗就把我们带到了春天的美丽江南,闭上眼去想象诗中的画面,仿佛我也身在其中。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一定要善用修辞手法,这样我们写出来的东西才能生动有趣。

篇3:读余华的《兄弟》, 品异样人生

首先李光头和宋刚的兄弟情谊是值得称赞的。虽然没有血缘关系, 虽然中间有过一些过节, 但埋在心底的那份感情还是永远没有变的。宋刚和李光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 一个有大男人的仪表, 却没有该有的作风, 一切唯妻子是从, 做一些无用的倔强和固执, 到最后懦弱地死在了铁轨之上;一个人称二流子, 却是为爱执著、敢作敢为, 处事果断决绝, 成了刘镇乃至全国响当当的大人物, 年少时的不光彩形象也因此被一扫而光。虽然最后的结局让人感到不是很和谐, 但能看到余华给我们塑造的这两个血肉鲜明的人物形象也就够了,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很多东西, 而结局不过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

看到李光头的一生, 看到当初对李光头厌恶之至的林红最后也投入了他的怀抱的情形, 不禁让我想到了《西游记》中的猪八戒, 二者同样都为爱执著, 一个是对漂亮的嫦娥一个是对美丽的林红;且二者皆为此付出了代价, 前者是被贬下凡并变做丑陋的猪八戒;后者做了结扎手术, 永远地失去了生育能力, 从此断子绝孙。当然有一点是不同的, 就是前者是无奈的, 后者是自愿的, 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动机是一样的, 那就是即便不惜所有也要追求到心中所爱, 而且到最后他们也没有中断对对方的爱恋。所以, 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当时有一个有趣的测验, 要求在唐僧师徒四人中选择一个作为丈夫, 有意思的是大部分的选票都投给了猪八戒, 这个结果出来后有很多人感到不解, 但仔细一想却也在情理之中。现在, 纵观了兄弟二人的表现, 要求读者在其二者之间选一个, 我想, 同样的, 大部分的选票会投给同样其貌不扬的李光头, 答案不得而知。

李光头的人生轨迹应该称得上是精彩, 从小就开始出名, 糗事一大堆, 可他似乎并不在乎, 反而转丑为利, 过得逍遥自在;做生意失败了, 可他并不气馁, 仍然兴致勃勃, 一鼓作气, 把生意做了个遍, 赚钱赚到手软。最后, 名声大振, 香车美女皆入囊中, 就是当初恨其之极的林红也对他刮目并转投于他。人活到这个份上, 虽然晚年不济, 也算是相当不简单了。而宋刚, 我认为他的一生, 只做对了一件事, 那就是娶了林红做老婆。宋刚秉承了其父宋凡平的特质——忠厚老实又倔强。这种性格在放在他父亲那个年代影射到他父亲身上, 是一种伟大的精神, 但持续到宋刚身上就是一种怯懦和保守了。有爱不敢追, 不是林红主动, 不知道宋刚的一生是否会更加的普通和不闻一名;为了不忤逆妻子的意思, 即使心里十分的不愿意, 还是对李光头说出了断交的违心话;接着, 为了继续对林红爱的忠诚和责任, 竟做了隆胸手术倒卖起了丰胸乳霜;情至最后, 也怨不得林红跟了李光头。而穷途末路之际, 宋刚选择卧轨作为对生命的了结, 呼啸而过的火车轧碎了他所有的痛苦, 也轧断了我对他未竟的期望。

我不是要扬李光头而贬宋刚, 只是站在今天这个角度对他们的人生有太多的感触, 不管怎么样, 兄弟之情这个主旋律还是没有变的。

篇4:读《论语》,品人生

“贤哉!回也!”是《论语》里孔子的一句话。“回”指颜回,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为孔子所喜爱。这句话是孔子对颜回的赞赏,说他一小碗饭、一瓢水、一间陋室就能生活自在。试问现在的人,谁还会去住一间破破烂烂的房子,而且每天只能吃一小碗饭、喝一瓢水?可颜回做到了,就连他的老师孔老夫子也自叹不如。为什么他行,我们却不行?因为他有毅力,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颜回能成为一个贤者的原因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了。许多人一起,必然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记得这句话还有一个典故:一个船夫载着一位文人过河。途中文人问船夫:“你会吟诗作词吗?”船夫说:“不会。”文人遗憾地说:“那就等于失去半条命了。”突然船翻了,两人落入水中。船夫这时问文人:“你会游泳吗?”文人说:“不会”。船夫说:“真遗憾,那就等于没命了。”人各有所长,生活中我们更要有求知之心,要知“三人行必有我师”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我自问可以温故,却做不到知新。这可谓是一套学习方法!还是事半功倍的那种。不过要认真对待,不然反而弄巧成拙。不会温故,何来知新?温习旧功课,听起来很轻松,但做起来却很难,至于知新,能在旧功课中找到新的知识就更难了。但只要有心,无论这个难关多大,也能被攻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是偶尔一翻,就能悟出如此多的人生哲理,不愧是哲人智慧结晶。《论语》既能与《中庸》、《大学》、《孟子》并称“四书”,又岂会差呢?说起来还是《论语》辈分大。《三字经》说:“作《中庸》,子思笔”,“作《大学》,乃曾子”,这些人都在孔子之后,而《孟子》是孟子所作,晚了孔子几辈,《论语》又是几十人所编,它真是当之无愧的“四书”之首啊!

篇5:品国学读人生作文

翻开一本书,书里总有让我感悟的地方:读一篇童话,总有让我感受最深的地方。书香漫漫,让我看过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回味无穷。

刚看到《茶中品人生》这篇文章,让我忍不住读下去,碧螺春篇,酥油茶篇,苦丁茶篇……从这几篇的文段中,我读出了前所未有的感悟,细腻的笔触,仿佛将人带入一个净化心灵的境界。“梦境间,我觉得自己品尝到了人生的滋味,原来平淡之中的清幽是人生最幸福的滋味。”淡淡清幽,如诗如梦,美丽而安静。“浓郁间让我品尝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滋味:拥有广阔的心胸是人生最真切的.滋味。”内心宽广,豪迈朴实,谦逊而宁静。“恍惚间,我明白了,原来先苦后甜的滋味是人生的最欣慰的滋味……”辛涩的苦丁茶,却也蕴含着层层的寓意。茶后余香,点点的苦甜,缭绕在心间。

静静守着一方茶几,抿着茶,品着人生。带着茶中哲理再次品茶,却发现茶的味道也与同人生的味道一样,同样让人忍不住思索。

品着碧螺春,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踏歌而行;品着酥油茶,仿佛聆听到远方牧民的歌声,豪迈动听;品着苦丁茶,仿佛亲身感受到了人生中的先苦后甜……。这些过程是幸福的,真切的,欣慰的,让我们一起品尝这茶中人生的滋味,一起思虑着这茶后的余香。

篇6:读《国学与人生》有感

前不久,学校为了党员教师的成长,要求我们每人选一本有益自己的书,经过再三考虑后我选取了这本《国学与人生》,虽然我是计算机教师,但是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于我们做人的地方,而且书中众多为我国古代有名的教育学家,现如今仍是很多教育学者竞相效仿的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广义上的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历史源远流长,其内涵博大精深。当年,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中国文化衰落到极点时的20世纪初评价世界各大文明的地位和影响时仍然说:“就文明的历史之悠久和影响之深远来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可见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所留下的印记是多么深刻。中国文化自古号称“雄踞万邦”,在周边国家的心目中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对周边各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灿烂的中国文化,闪烁着智慧之光。这光照亮着我们人生的智慧之门。

国学的精髓有一个源头,当数《易经》、诸子百家学说。这个源头之于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意义,或者说对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确切地说就是“轴心”的意义,并且这个轴心至今还是唯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的源头是没有枯竭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民族只要存在下来了,并不断地得以发展,那么这个民族就有着永恒的价值和生命力。我们发现前人智慧实际也是发现自己的智慧,找到我们的精神之根。或者说得更深入一点,国学的源头,与其所在的时代共创了一段历史的辉煌,开创了一种思想精神的轴心时代,因而也成就了很多圣人们的辉煌人生。而与社会历史人生言之,历史是群体的活动,这就是民族与国家的文明史,但这所有说到底又是以个人集合的形式完成的。这样,焕发一个民族的精神落实下来就是焕发每一个个体的精神。

儒家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为座右铭,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完美的人生理想,是世间最真、善、美的理想体系,是传统中国人在人间作为完人的行为准则。但是,对形而上的探讨,或者说对于宇宙终极真相和个人生命最终归宿的问题,则缺乏了解和研究。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名教师,我觉得首先要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要了解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当然,随

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思想、做法并不一定再适合如今的学生,但是我们的老祖宗有一句话是我最喜欢的——“有容乃大”,我觉得这句话虽平实无华,但是却让人觉得震撼。是啊,虽然我们现在在不断学习国外的新内容,新方式,新方法,但是我们自己的东西确实不用多说,要铭记于心的,试问:世上还有哪个国家会有我们这般有底蕴有内涵,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更重要的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上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蕴,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一百多年前,力倡国学的梁启超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同胞:“吾不患外国学术之思想之不输入,吾唯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他激情洋溢地呼唤中西文明的“交媾”。以育出中华新文化的“胎儿”。一百多年过去了。当初的青年都已作古,而今我们更加任重而道远。文化建设是一项千秋百代的事业,文化教育更是如此。

有人将教师比作给孩子“打底”的工程,记得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天然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首先应当“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并且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研究、反思,才称够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和“身正”是教师执业的资本,是为“师”的根本所在;“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朱永新的这句话,点出了教师读书的重要性,教师理应多读书,在阅读中成长。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国学与人生》,让我的眼睛霍地一亮,让我的心陡然开阔,只有书读得足够多了,知识积累的足够丰富了,才可以在平日的教学生活中以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收获。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说:“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教师的成长之门只能由教师个人打开,别人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这也正是我未来的奋斗目标。

篇7:读《趣品人生》有感

茶之味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棋琴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棋琴诗酒花,”属于典雅的生活方式,而“茶”却和柴米油盐放在一起,这件寻常百姓家的茶事中也有什么佳趣吗?

大家都喝过茶,熟悉茶,但是有没有想过。“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都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茶录》上有这样一句话,说茶“其旨归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表达是什么意思呢?茶从本意上讲,色香味俱全。表面看来,我们喝的是它的味道,实际上,茶有茶道。这种“道”与一般人理解的泡茶时的繁文缛节不同,而是指向人内心的一种典雅、清净和高洁的大道。

当今社会,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节奏都过于紧张。让大家经常去闭关,归隐山林,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对大多数人都不太现实。那么,在紧张忙碌中,有没有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方法,让我们的心灵澄净清澈呢?

也许,那就是喝茶。林语堂先生说,“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出“淡茶的美妙气味”。如此看来,品茶训练的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那么如何喝茶呢?一定要喝昂贵的茶吗?

《菜根谭》中说得好,“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喝茶不求很昂贵,不求非得是名茶,只要壶里一直不干就行了。“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酒不一定非得是茅台、五粮液等名贵好酒,只要让酒樽中有酒即可,喝的就是一个意趣。“”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弹一张琴,吹一支笛,不一定要非常精到,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技艺精良的乐工。只求自适,心里高兴就行了。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喝茶、饮酒还是抚琴,求得自己新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

世人茫茫碌碌,总脱不开眼前这点烦恼。如今大家邀集一起去茶馆,大多是为了谈事,谈到口干舌燥时,喝茶是为了解渴。喝了接着谈,谈了继续喝,远离了品茶的本意。真正的品茶是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思的澄澈,让自己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

酒之品

自古而今,酒在人们的生命中不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人的性情,在酒中会十倍百倍放大。心事重重之人遇酒会更加沉闷,胸襟宽阔、豪气干云的人在酒中会越发壮阔。酒逞英豪,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酝酿的性情被美酒点燃,喷薄而出。酒的滋味有浓有淡,酒里的情致有喜有悲,饮酒的人也有醒有醉。不妨选个合适的时间,或独酌,或对饮,或酣畅、或微醺,以美酒试一试自己的至情至性,触摸一处内心不轻易打开的地方,那一刻,或许我们也能酿造自己生命的传奇。

三琴之趣

大家平时说“琴棋书画”,琴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们相信谁都能说出几个跟琴有关的典故,比如高山流水遇知音,耳熟能详;比如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打动卓文君芳心,不惜走出王孙豪门,跟着这位怀抱绿绮名琴的翩翩佳公子去当垆沽酒。这些都已经成为千古佳话。

从古到今,在中国人的生命和生活里,琴韵袅袅,萦心绕梁,隐隐约约从未远离。听琴的人,听的是弦外之音,作曲的人,谱的是心中之曲。听琴也罢,弹琴也罢,高山下清浊在乎人心。开阔襟怀,散尽郁结气,让心变得清和明朗,也许是千古琴音最终的寄托。

篇8:品国学读人生作文

透过《湖心亭看雪》的写作背景, 我们知道张岱生活于明清鼎革之际。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思潮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江南沿海等地开始兴起, 市民意识的觉醒、萌芽, 文艺解放思潮的涌动, 政治的残酷, 使得一些正直的官僚士大夫所怀抱的救世报国的痴情和理想, 在现实面前纷纷破碎, 他们把痴情全寄托于抒写自然人生之中了。更多的是知道天下事已不可为, 纵是满腹经纶, 一腔热血, 却只能自觉或不自觉地隐退山林。张岱生不逢时, 在其代表作《自为墓志铭》中就有这样详细的描述 : 蜀人张岱, 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 极爱繁华, 好精舍, 好美婢……兼以茶淫橘虐, 书蠹诗魔, 劳碌半生, 皆成梦幻。年至五十, 国破家亡, 避迹山居。所存者, 破床碎几, 折鼎病琴, 与残书数帙, 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 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 真如隔世……有此七不可解, 自且不解, 安望人解?故称之以富贵人可……称之以懒散人亦可。学书不成……学农学圃, 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子……为死老魅也已矣。[1]“功名耶落空, 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 锄头耶怕重” (《自题小像》明·张岱) [2]这便是张岱, 当别个或嗷啸山林, 或拼死抗争, 或腆颜惜命的时候, 他却不得不自嘲自己的什么都做不了。其实, 不是什么都做不了, 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幽怨和感伤, 只不过借了自嘲的名头。从名士到故国遗民的巨变 , 这难道不是生逢乱世之悲吗 ?

二、才高命蹇之悲

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 通晓音乐戏剧。明亡以后, 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 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 专心从事著述。现实生活中的张岱虽然像花花公子一样, 但是他对琴棋书画、经史子集, 无不知悉; 天文地理, 无不涉猎。张岱对于自己的才高命蹇, 是不胜其愤的, 并将其愤世嫉俗之情, 寓于山水。在《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作品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 追忆前尘影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张岱曾在《自题小像》一文写道 :“功名耶落空, 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 锄头耶怕重, 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 显示自己卓然独立的高洁情怀。所以, 尽管张岱才华横溢, 然而命运多舛, 衰败颓唐, 晚景凄凉, 英雄末路。

三、天地合一美景之悲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雪景的描写必然投注了作者写作时情感的影子, 透过雪景的描写, 残酷的社会现实跃然纸上, 在这茫茫天地中, 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山河依旧, 家国不再, 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面对剧变 , 作者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叫人怎能不“悲从中来”!所以, 《湖心亭看雪》并非是一篇单纯写景的文章, 它所包蕴的情感内涵远比景物描写来得深沉而耐人寻味。

四、特立独行遗世高洁之悲

传统文学中不乏文人墨客赏雪咏雪的风雅韵事, 但惟有张岱与众不同。他偏偏选择了最寒冷的时间, “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 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其时“湖上人鸟声俱绝”一片凄清孤寂。这还不算, 他又刻意“独往湖心亭看雪”。邀友同行当非难事, 然而他偏要“独”行, 而且赏雪的地点定在“湖心亭”, 这无异于将自己放逐于孤独之中。[3]颇有当年荆轲刺秦王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国牺牲、义无反顾的豪气。或许他正是想借这种苍茫寂寥的天地为自己的心灵营造一个完整的空间, 来释放自己的孤怀雅兴。显然, 这已不仅是赏雪, 此时的他可能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与自赏, 这样的追求已成为一种极致, 超越于尘世, 标高于现实。或许惟有孤独才能给心灵以充分的自由。张岱的思想情感也正是融入这“独”中。它不但表现出了此时此刻张岱的心态以及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 而且表现出张岱“遗世高洁”的情怀, 表现出不随波逐流、追求一种悠远脱俗的精神境界, 向往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的统一与和谐的思想境界。

五、他乡偶遇知己之喜

自古以来, 雅士文人都渴望得到知己, 但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拥有哪怕一个知己。“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朋友离别的故事, 没有看到知己相伴一生的故事, 最典型的例子是伯牙子期的故事, 短暂的友情让多少后人叹息。“人生得一知己难矣”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而两百多年前的张岱, 他或许早已洞悉了人世间的悲凉, 早已品尝到了人世间的寂寞, 所以才会这样洒脱, 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独自出游, 本是欲借质洁无瑕的山水排遣满怀郁闷孤寂之情, 不意亭中竟已有赏雪饮酒之人。萍水相逢却心意相通, 寂寥情怀立即充盈起来。古来文士追求精神的富足与操守的高洁, 常将知己视作千金。作者一生特立独行, 孤高自赏, 不愿与流俗为伍, 始终以看客的姿态与社会保持一段距离。而此时竟然遇到“与我心有戚戚焉”之人, 岂能不喜出望外?酒逢知己千杯少, 有“强饮三大白”为证。然而, 作者的审美情感依然含蓄不张扬, 只言“客大喜, 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实则借客之言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六、结语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 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 疏花续蕊, 迎风吐馨, 虽无灼灼之艳, 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 长者不过千把字, 短者仅一二百字, 笔墨精练, 风神绰约, 洋溢着诗的意趣。

摘要:通过读《江雪》, 懂得了柳宗元的清高与孤傲、郁闷与彷徨;读了《凝碧诗》, 懂得了王维身不由己的变节;读了《虞美人》, 可以领悟到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哀怨;读了《湖心亭看雪》, 我们也可以窥视出张岱的悲喜人生。

关键词:张岱,抗清志士,特立独行,故国遗民,遗世高洁

参考文献

[1]张岱.自为墓志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篇9:品国学读人生作文

一颗平常的心试着解读

灵动的字符,摇曳思愁。

似雾——薄纱轻抚

似琴——沁人肺腑

似梦——久醉心头

心潮万涌……

那日

静心捧读

鲜活的字符,演绎万千

称道孔子“益者三友”的明智

驻足孟子“缘木求鱼”的巧喻

欣赏荀子“博学日省”的持恒

聆听庄子“钓于濮水”的自清

流动的字符,浩瀚长河

清心于诵读精典的自怡

百思于畅饮精髓的清冽

受益于人生百世的哲学

启迪于凡人琐事的平常

淡定从容……

相信,这一生

宁静致远

生命的字符,纵横千古

似诗——释怀青春的梦呓

似歌——流敞心门的情愁

似路——点缀人生的步伐

似倾心的战友——嘀咕往日的喜忧

醉满心头……

国学,成长的启明灯

国学,青春的密友

国学,岁月的年轮印迹

国学,人生的伴者……

作者:于雅琳

编辑回复:优美的诗句,丰富的心灵,感受到的是一份纯美,衷心的感谢您为本刊写下诗句,愿您将更多的美好分享给所有的读者。

感悟经典

想要阅读经典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典籍感到无从下手,有朋友向我推荐了贵刊,第一次读它感觉如此亲切实用:孔子、老子、孟子……这些文化巨人与我们对面相逢,好像让我们穿越历史洪流,站在圣人的肩膀上,来感受经典文化,贵刊对于普及国学的热忱和自信令人感动,你们依靠自己渊博的知识和蓬勃的灵感为读者开启了一扇门——扇通往经典的大门。“国学杂志”不沉重,它不是夫子自道式的喃喃自语、独自领悟;“国学杂志”不肤浅,它每一篇文章都有理有据,学术严谨。可以说原料是经典的,视角是新颖的,讲解是精辟的,语言是生动的,正因如此,注定了这本杂志书会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和倾情推荐。

苗永姝

篇10:读《趣品人生》有感

在书中,于丹教授讲述了这样的一个寓言故事:有一座神像,一张脸面向未来,一张脸面向过去,庄严肃穆,受人膜拜,意味着一直向前看规划未来,一直向后看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但当路人问道他的“现在”在哪里的时候,神像居然轰然倒塌了!他无法解答这样的追问,也承受不起。只有珍惜此时此刻,把握好现在的生活,才不会因为错过了机遇、没有尽心尽力做事留下遗憾,如此我们才能无愧于过去,才能迎接美好的未来!人可以憧憬未来,可以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现在,而现在除了有意义,还应该有意思。当下生活,如能添加一些趣味,就会日日欢欣,生机盎然。就是说我们在珍惜此刻的时候不但要努力工作,而且要增加一些趣味,不要迷失自己,不妨学习下古代文人雅士的境界,抚琴、喝茶、饮酒、游山玩水等。并不是一定要有多少闲暇的时间,要有多么高档的环境,要有怎样固定的模式,只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重要的那种意境。一样的抚琴、喝茶、饮酒、游山玩水,与谁一起,在哪里,因为什么,环境如何,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快乐与否,取决于你的“心境”。能够静下“心”来,用“心”生活,随处我们便可以发现快乐,感觉到幸福。一座山,一条河,在于丹的笔下都是有情感的,她认为:山的四时都是有表情的,如同人的心境。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很唯美也很用“心”。幸福是什么?网络上形象的形容为“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只要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便是幸福。给饥饿的乞丐一个冷烧饼,他会感觉幸福,给皇帝摆上满汉全席,他也未必觉得这样就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由心而生,用“心”寻找快乐,才会幸福。漫漫人生路,成功也好,坎坷也罢,我们都要这样走过,为何不让自己快乐一些呢?快乐是要自己来寻找的,父母的叮咛、亲人的关爱、朋友的小聚、一阶段工作的完成,哪怕是春天里见到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草,听到久违了的老歌……只要你去体会,快乐无处不在。幸福对现代人而言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人一生要为自己承载很多意义和价值,要为社会承担许多使命,为家人承担种种责任,但是,总会有一些欢欣的、活泼的瞬间,贯穿于生命中,让我们趣味盎然。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这样一个个“此刻”,所有的过往可以用来追忆,所有的未来可以用来憧憬。那么我们“此刻”便是幸福的。

于丹教授说:“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或是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非议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荡着,躁动着,以这样的心看世相和自我,能没有偏差吗?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种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此时,我便静下心来,伴着一杯清茶,写下自己的一点点感受,慢慢回味如此醇美的心灵鸡汤------《于丹趣品人生》。

篇11: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心不静,幸福来不了;人没有更多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鲜活不起来。”——于丹 在当今社会里,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成功者不免苍凉荒芜。

于丹的这本书分成茶、酒、琴来介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描写一些看上去无用的事,其实,这也是在写人生。生活是复杂的,但永远要有一份闲趣,那就是发现美。

茶,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人在草木之间”。喝茶,谁都会;品茶,品出它的滋味,你会吗?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在细细品茶的过程中,能享受到悠闲的那份怡然,领悟到豁达的那份淡然,才是真正的懂“品”之人。

酒呢,在这个越发浮华的社会,渐渐成了一种应酬,很少有人会好好品尝。仙人李白曾写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顷三百杯。”真是体现出了一种豪情海量。懂得陶渊明的那份“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人,也只是把酒当作一种媒介,为自己的豁然心境又渲染了一笔罢了。

琴,代表了雅致,古人大家闺秀均以会“琴、棋、书、画”为基本,“琴”是第一位的。我也在学琴,我总觉得在弹琴时,音符与思绪交织在一起的那份契合的表达,使我感动。音乐之美,是任何人无法抵抗的。

你有没有想过工作、学习之后静下来弹一会儿许久没碰的乐器?闲聊时喝一壶茶?在晚饭后饶有兴致地品上一杯小酒?每天都循规蹈矩的生活,让我们在繁忙中浪费了珍贵的每一天,那么,这些毫无意义的事就会填满你,让你变成机器。确实,我们需要放松一下,大城市里的人,走路都比别人快许多,谈何生活?

在这充满物质的世界里,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正确的看待物质享受物质,还要懂得如何得到精神的享受,拥有自己独特的享受方法,不要再生活在奔波中,停下脚步,拥抱美丽的世界,净化自己的心灵。就像白岩松的序言中所说“于丹教授将带领我们体验古代名士的生活情趣,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于闲适间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悠闲的情趣与生活方式并非要让我们闲置大把的时光,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恰恰是要让我们在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

篇12: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于丹说:“相对于成功而言,幸福在今天成为了一件更加奢侈的事。”

是啊,这句话是那么的准确精辟。有太多人为了优越的物质生活而变成了功与利的囚徒,他们在追逐成功的同时不能得到人生价值的全部满足,更忽略了生活中的缕缕清香、种种美丽。也从而远离了那些零碎的、闪光的幸福。

在书中,于丹倡议我们以一种轻逸愉快方式生活,多一些闲情 —— 品品茶、弹弹琴、喝喝酒、赏赏山水。

我觉得,这些闲情虽说看似无用,但却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增加我们的修养,让我们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能有一种从容的生活姿态。让疲惫的心静一静,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我喜欢品茶。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样,我认为喝茶并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从茶中感悟生活,品味人生的.滋味。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茶道精神吧。书中对“茶”字的解释也别有一番风味,“茶”,就是“人”在“草”“木”之间。品茶,就是一种亲近自然的方式,也是一种心灵的浸泡与升华。它能带你的心神飞入山野,驰骋在一片和谐的绿色间。它更带给你一种滋润的感受,不仅仅是口腔,还有那干渴的心灵……

书中说:“在各种音乐形式中,琴是传递心曲的最好途径。”

我也喜欢弹琴,原来,我只欣赏优美的曲调。但读完了这本书,我开始享受每一个单一的音符。在琴声的震动下,我找到了生活的共鸣,拂去了心中积淀已久的尘埃,发泄了心中任何的不快。溶于琴,溶于音,溶于情!

这是多么的惬意与舒适啊!

难道这不该是生活应有的样貌吗?

同学们,就从看于丹的这些文字开始吧,请让生活多一些闲情,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吧。它们虽不一定会带来成功和财富,但一定可以滋润你们的生活,让心灵静下来倾听生命的美妙,让你们多一些快乐和享受,还有幸福。这才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人生。

篇13:学习国学经典启迪人生智慧

关键词:和谐,文明道德,意义,教育理念

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国学, 其积淀深厚, 绵延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来;其涵盖着中华神州三江五岳的人文生活范围状况, 充分地表达了华夏民族高度的文明智慧和东方文化丰厚内蕴的勃发生机。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国学知识, 其应为国人所熟知, 然而, 一个人的生命有限, 有限的人生不可能穷尽无限博大的国学知识。既然这样, 就让我们来深入细品名家的剖析, 从挑选的几部经典作品之中的词句里来领悟其思想精髓, 为我们所用, 指引我们前进, 净化我们的心灵。

1. 领悟经典的精髓――“和”的思想

1.1. 正确认识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

祝瑞开教授在他的著作《国学与当代社会》中说道:孔子倡导“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 。儒家经典对“礼”的解释是这样的。《礼记.乐记》说:“乐者为同, 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 异则相敬。”“礼”的本质规定是要求“异”, 社会上贵贱贫富不同的相互尊敬, 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和权益。《礼记.曲礼上》指出:“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 而况富贵乎?”哪怕是低贱的负贩者也必然有他们可尊贵的地方, 需要对他们表示尊敬, 人人, 特别是在上的“高贵者”, 要“贵人而践己, 先人而后己” (《礼记.坊记》) , 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自卑而尊人”, 放下架子, 谦逊, 礼貌待人, 孔子所谓“”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 也明确表示了这样的思想, 所谓“自卑而尊人”, “贵人而贱己, 先人而后己”等都一致指出, 尊敬别人是行“礼”的必备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则, 这样才能真正践行“礼”, 建立在“仁义”基础上的互敬互爱, “安人”“利民”的文明的社会规范,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稳步发展。所以《乐记》概括说:“礼义立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遵循礼义, 恪守其思想原则, 相互尊敬, 正确行事, 那么, 原本等级森严的贵贱差别就同一、齐一了, 也才能“乐文同, 上下和”, 民间歌谣乐曲文辞相同, 齐声歌唱当今盛世, 上下齐心协力, 共同构建美好, 和谐社会。

这就是孔子和原初儒家的“仁义”、“礼乐”的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要求“仁爱”“道义”的基础上, 构建“贵贱等, 上下和”的文明、和谐社会, 这是在努力削弱、化解社会上的贵贱、贫富的差别和矛盾、对立, 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人文思想理论。

1.2 正确理解《论语》的“和”思想

钱逊教授在“《论语》导读”演讲词中解说:有子曰:“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学而》)

礼之用, 和为贵。礼的功用, 最重要的就是和。礼就是为了使社会达到和谐。反过来也可以说, 和谐就是礼所要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先王, 以前的圣王, 先王讲的治国之道, 不管大小事情, 都要按照礼来做, 都是以和为贵, 但是也不是说任何地方都能够这样干,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中国古人提出和为贵, 看到了,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和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事物都是一种和。当时讨论了一个问题, 和与同的区别的问题。当时史伯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 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和了, 就能够衍生万物;如果是同, 它就完了, 不能够继续下去了。这是对整个宇宙的认识, 有和才有万物, 才有世界, 才有发展;没有和, 什么都不存在。这句话非常抽象, 不容易理解。晏婴的一段话就非常具体, 他举了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说做汤, 要用鱼, 用肉, 当然要用水, 用火, 然后要有酱、醋、糖、姜这些。把这些东西搁在一起, 厨师要把它调和, 把它配好, 多了要去掉一点, 少了要加一点, 都搭配得非常合适, 火候也到合适, 这样烹调出来的就是一锅很鲜美的汤。这是什么?这就是“和”, 就是“和实生物”。什么叫同呢?一锅水, 你用火烧, 烧干了, 再兑点水, 再烧干了, 再兑点水, 最后是什么?最后还是一锅水。这就是同。“以水济水, 谁能食之?”谁能吃呢?这就是“同则不继”。

第二个例子, 讲乐队奏乐。大体意思是这样, 各种乐器, 音色不同, 有清有浊, 有刚有柔;声音有强有弱, 音调有高有低, 节奏有快有慢, 各种乐器配合得非常协调、和谐, 这样奏出来是一首美妙乐曲。这叫和。什么叫同呢?就是“琴瑟之专一, 谁能听之”。只有一把乐器, 而且只有一个音, 谁能听呢?就象刚开始练笛子的时候, 他就只能吹出一个音, 那个声音是非常刺耳的噪音, 这就叫同。只有一个乐器, 只有一个声音, 谁能听呢?这叫“同则不继”。

再有一个例子讲政治上的君臣关系。他说有一个人, 国君说对, 他就说对;国君说不对, 他就说不对。这就叫同。

国君肯定的事情, 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 臣子应该指出来, 把不该肯定的部分去掉, 然后才能完善;国君否定的东西, 如果有合理的成分, 臣子应该指出其中合理的地方, 把他不该否定的部分纠正过来, 这就叫和。这样子, 政治才能够和, 才能正常。

从这三个例子就可以体会到, 什么叫和, 什么叫同;为什么我们讲和为贵, 为什么不能要这个同。用现在的话来讲, 和就是多种成分在一起的协调配合, 和谐共生, 构成一个事物。同, 就是单一的成分, 单一的因素的重复。中国人的眼里, 一切的一切, 存在的基础, 大至整个宇宙, 小到一锅汤, 它存在的基础就是和。没有一个事情是单一的。只有和谐它才有事物。如果没有和, 只有单一, 这个事物就不能继续下去, 就不能发展。这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对世界的根本认识。

在《论语》里面, 除了讲“礼之用, 和为贵”以外, 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

这就把对待和、同问题的态度, 提到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上来。所谓和而不同, 同而不和。实际上前面讲到的晏婴关于君臣关系的那段话已经讲到了。君子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 也能给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来讨论;而小人不同, 他只会逢迎拍马, 你觉得怎么好听, 他就怎么给你说, 从来不提不同意见, 也不能容纳不同意见, 容不得别人给他提意见, 就是拉帮结派, 搞一言堂。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给我们提出了处理一切问题的一个原则。政治上不能搞一言堂, 要有不同意见的讨论。不同的文化也要和而不同, 承认差别, 但是不引起冲突。讲和谐, 但不是要求谁要服从谁。和的前提是承认有不同, 就是我尊重你的不同意见和利益, 不要求你一定要改, 也不要求你都要听我的;然后再承认不同的基础上, 来求得不同东西的和谐。

1.3 认识道家老子, 其以道为核心的思想“和”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林旭博士解析说:老子说:“知晓了追求和谐乃是万物自然之理, 可谓认识了大道之基本常则;认识了大道之基本常则, 可谓是智明通达。”

在老子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中, “和”是道的一项重要法则, 即事物对立统一的和谐法则。在《道德经》中, 老子多次提到“和”, 另外“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 阴阳是统一于事物内的两个方面, 因其无休止变化的缘故, 它们之间的和谐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过度的, 因而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但是不和谐的程度, 可以表明事物恶化的程度。冲气, 就是对万物重要的调控作用。和, 是阴阳消长平衡的结果。“冲气以为和”, 就是客观规律作用于事物内部矛盾的两方面, 通过其变化使之在新的层面上达到新的和谐。

1.4《周易》的智慧在和谐

余敦康教授在《周易》导读之中的论述:和谐是《周易》的核心思想。《乾卦.传》说, “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 乃利贞”。太和就是最高的和谐, 包括天地自然的和谐和社会人事的和谐, 保和太和就是通过人的主观努力, 加以保合之功, 不断地进行调控, 使之长久保持。经过保合之功所达到的一种阴阳平衡的良好状态, 就叫做中和我们看到故宫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就是根据《乾卦》的经典表述, 体现了《周易》的核心思想。先秦时期, 道家主要关注自然的和谐, 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儒家主要关注社会的和谐, 认为“礼之用, 和为贵”《周易》综合总结了儒道两家的说法, 把自然和社会看做一个整体, 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 其根本主旨在于推天道以明人事, 根据对支配着自然界的和谐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来谋划一种和谐社会的发展前景。自从《周易》提出了这个太和境界, 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 它一直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奋力追求的理想。封建社会的所谓治世, 就是太和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实现。相反, 如果太和境界被破坏, 就成了乱世了。

2. 和谐意识与文明道德

以上几部经典中的部分词句经由名家剖析来看, 充分体现出“和”的价值思想精髓;不存在富贵与低贱等级之别, 也没有自然与人的冲突, 而是天人合一, 平等相生。可见国学其独到的优势特质, 便是:和谐意识与和平进程。这种精神实质在当今社会所起的关键作用在于:大则涉及, 国与国之间交往, 必须相互尊敬各国领土主权, 互不干涉内政, 中国的对外和平友好交往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五项原则蕴藏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思想根基和做人做事体现出真正本领、诚实信诺的哲理精神的风貌。小则谈及, 集体与集体之间, 集体与个人之间, 个人与同事之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都要和平共进, 团结一致, 齐心协力, 互相帮助, 尊敬友爱, 努力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建设发展, 为人民服务干到底。具体到个人不计得失, 宽宏大量, 热爱祖国, 热爱党, 热爱事业和人民, 恭敬礼貌, 整洁端庄, 以国家集体的根本利益为重,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高尚情操品格;而不是你我彼此间的互相拆台, 诽谤造谣, 拉帮结派, 排除异己, 损人利己, 得不偿失的小丑小人作风。

3.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

国学经典除此“和谐”精神之外, 其精神实质还有很多的层面的内容 (如:敬, 诚, 信, 孝等) 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研究。另外, 还有其它的很多的经典作品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接触, 去原汁原味地阅读理解探究。学习经典就像清代的大批评家金圣叹说的那样, 是“开拓后人无限眼界, 无限文心”。国学它会启迪我们, 因为它是深入人生, 人性中去挖掘出最深刻, 同时也是最普遍的符合自然法则规律的东西—爱物及它、善待他人即善待自己的因果关系, 积善之家有余庆、积恶之家有余殃的人道。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国学经典优秀文化的底蕴和实质, 就像是一颗古老的参天大树一样, 它具有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经风雨淋, 日晒光合, 土地供养;得以茁壮成长, 开花结果, 傲然屹立, 经久不衰。它的根扎得越深越稳, 它就越长越繁华茂盛, 无限的壮丽绚烂。

4. 倡导国学教育理念, 开启人生智慧

虽说中华民族文化遭受过挫折淡化, 但它依然挺立, 进展到了今天的程度, 仍被国人重新正视定位, 完全是因为中华民族儿女的勤劳勇敢, 不畏艰难曲折, 善于学习、积累、总结、传递生活的经验, 懂得其价值精髓所在而成。后人经由吸收, 实验, 改进前人的经验之后, 才会使本民族文化逐渐地发展壮大。而学习经验最有效的方式便是靠有系统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国学的传播需要如此地展开。以下笔者提几点建议。

4.1. 高校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要开设国学知识价值体系资源数据库

资源库设有:纸质资源有关国学内容的书籍报刊, 国学专题报告和学术报告的光盘、影音录像带, 依据国学知识创作的歌曲、诗词、故事的音像光盘。还有宣传国学的投影幻灯等等, 这些资料可供读者参阅。要有设置的专门网站可供读者用户上网浏览阅读学习国学经典知识。要专门培养国学人才:国学馆员。国学馆员充当作用于图书馆引领读者用户查找阅读并指导学习国学知识, 并帮助读者用户解答有关国学的基础问题。

4.2 定期开展国学知识学术讲座

邀请名家精讲国学, 指导学习, 经验交流。请社会各个阶层的道德模范的精英个人或集体来宣传事迹, 以生动感人故事教育师生民众, 使师生民众的心灵得到净化, 让高尚的道德情操, 和谐的精神得到颂扬、传播。

4.3 开展国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活动

举办国学竞赛、演讲比赛让越来越多师生民众对国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深深地种下优秀国学文化的种子, 使人们的行为举止道德规范。中国国人的面貌只要真正普遍骨子里含藏着高尚道德儒雅文明的特征, 在无论何时何地就都能呈现出作为中国人所具有的独特优秀文化品质的正能量的发挥, 就有国人的尊严, 祖国强盛的威严。

4.4 希望教育系统机关开办国学知识水平等级考试制度

国学知识考级, 分成几个等级, 高校师生和民众都可以参加此项水平等级考试, 发给考级证书。教育组织机构的设职监督, 树立标准规范条例;同时鼓励人们相互不断地交流学习, 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改进, 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总之, 学习国学经典知识是一项长期有效的启迪人生智慧, 提升文明道德文化高尚情操素养的工程, 一定要让人们普遍得到共识, 只有珍惜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才能实现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发展的强国之梦。

参考文献

[1]田秋颐.《图书馆文化自觉探究》[J].图书馆建设, 2012年3期19-21页.

[2]杨楠等, 《图书馆如何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会与挑战》[J].图书馆建设, 2012年1期85-86页.

[3]滑红彬.《佛经与阅读疗法》[J].图书情报研究, 2012年2期50-52页.

[4]朱琳.《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J].图书情报研究, 2012年4期16-20页.

[5]东篱子编著.《每天读点国学精粹》[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1年:前言.

[6]林旭编著.《老子处事真言》[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年:186页.

[7]祝瑞开著.《国学与当代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10年:43页.

篇14:品国学读人生作文

【关键词】张岱;抗清志士;特立独行;故国遗民;遗世高洁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一、生逢乱世之悲

透过《湖心亭看雪》的写作背景,我们知道张岱生活于明清鼎革之际。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思潮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江南沿海等地开始兴起,市民意识的觉醒、萌芽,文艺解放思潮的涌动,政治的残酷,使得一些正直的官僚士大夫所怀抱的救世报国的痴情和理想,在现实面前纷纷破碎,他们把痴情全寄托于抒写自然人生之中了。更多的是知道天下事已不可为,纵是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却只能自觉或不自觉地隐退山林。张岱生不逢时,在其代表作《自为墓志铭》中就有这样详细的描述: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有此七不可解,自且不解,安望人解?故称之以富贵人可……称之以懒散人亦可。学书不成……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子……为死老魅也已

矣。[1]“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自题小像》明·张岱)[2]这便是张岱,当别个或嗷啸山林,或拼死抗争,或腆颜惜命的时候,他却不得不自嘲自己的什么都做不了。其实,不是什么都做不了,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幽怨和感伤,只不过借了自嘲的名头。从名士到故国遗民的巨变,这难道不是生逢乱世之悲吗?

二、才高命蹇之悲

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现实生活中的张岱虽然像花花公子一样,但是他对琴棋书画、经史子集,无不知悉;天文地理,无不涉猎。张岱对于自己的才高命蹇,是不胜其愤的,并将其愤世嫉俗之情,寓于山水。在《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作品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张岱曾在《自题小像》一文写道:“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卓然独立的高洁情怀。所以,尽管张岱才华横溢,然而命运多舛,衰败颓唐,晚景凄凉,英雄末路。

三、天地合一美景之悲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雪景的描写必然投注了作者写作时情感的影子,透过雪景的描写,残酷的社会现实跃然纸上,在这茫茫天地中,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山河依旧,家国不再,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面对剧变,作者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叫人怎能不“悲从中来”!所以,《湖心亭看雪》并非是一篇单纯写景的文章,它所包蕴的情感内涵远比景物描写来得深沉而耐人寻味。

四、特立独行遗世高洁之悲

传统文学中不乏文人墨客赏雪咏雪的风雅韵事,但惟有张岱与众不同。他偏偏选择了最寒冷的时间,“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其时“湖上人鸟声俱绝”一片凄清孤寂。这还不算,他又刻意“独往湖心亭看雪”。邀友同行当非难事,然而他偏要“独”行,而且赏雪的地点定在“湖心亭”,这无异于将自己放逐于孤独之中。[3]颇有当年荆轲刺秦王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国牺牲、义无反顾的豪气。或许他正是想借这种苍茫寂寥的天地为自己的心灵营造一个完整的空间,来释放自己的孤怀雅兴。显然,这已不仅是赏雪,此时的他可能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与自赏,这样的追求已成为一种极致,超越于尘世,标高于现实。或许惟有孤独才能给心灵以充分的自由。张岱的思想情感也正是融入这“独”中。它不但表现出了此时此刻张岱的心态以及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而且表现出张岱“遗世高洁”的情怀,表现出不随波逐流、追求一种悠远脱俗的精神境界,向往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的统一与和谐的思想境界。

五、他乡偶遇知己之喜

自古以来,雅士文人都渴望得到知己,但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拥有哪怕一个知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朋友离别的故事,没有看到知己相伴一生的故事,最典型的例子是伯牙子期的故事,短暂的友情让多少后人叹息。“人生得一知己难矣”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而两百多年前的张岱,他或许早已洞悉了人世间的悲凉,早已品尝到了人世间的寂寞,所以才会这样洒脱,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独自出游,本是欲借质洁无瑕的山水排遣满怀郁闷孤寂之情,不意亭中竟已有赏雪饮酒之人。萍水相逢却心意相通,寂寥情怀立即充盈起来。古来文士追求精神的富足与操守的高洁,常将知己视作千金。作者一生特立独行,孤高自赏,不愿与流俗为伍,始终以看客的姿态与社会保持一段距离。而此时竟然遇到“与我心有戚戚焉”之人,岂能不喜出望外?酒逢知己千杯少,有“强饮三大白”为证。然而,作者的审美情感依然含蓄不张扬,只言“客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实则借客之言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六、结语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长者不过千把字,短者仅一二百字,笔墨精练,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

参考文献

[1]张岱.自为墓志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张岱.自题小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上一篇:花痴养成记散文下一篇:与秋天的一场邂逅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