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_o_e_i_u_ü》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2024-05-07

《a_o_e_i_u_ü》教学设计(整体感知)(精选8篇)

篇1:《a_o_e_i_u_ü》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a o e i u ü》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教材分析:

本课共有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六个单韵母ɑ o e i u ü,以一幅生动的画面作为学习六个单韵母的载体。

第二部分是ɑ o e i u ü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以便使学生能正确抄写字母。

第三部分是认识的五个二类生字。

第四部分是声调符号和六个单韵母的四声。第五部分是两个活动内容。教学目标:

1、学会ɑ、o、e、i、u、ü六个单韵母,能读准字母的音,认清字母的形,正确书写。

2、认清声调符号,掌握ɑ、o、e、i、u、ü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教学重点、难点:

1、ɑ o e i u ü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o的发音及ɑ o e i u ü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教具准备:

本课投影片、ɑ o e i u ü的字母卡片、四声卡片。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三个单韵母ɑ、o、e。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设计图:“热烈庆祝北京申奥成功”(背景是欢庆时放的礼花)。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字吗?这就是祖国的文字,认识这些文字的小朋友,你们愿意来读一读吗?

不认识的小朋友,你也别着急,老师请来了拼音王国里的小客人,来我们班/ 5 级做客。(课件:卡通拼音,嗨,小朋友大家好,我们来做客你们欢迎我们吗?我们的作用可大了,不信你听:拼音王国来做客,学会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我帮你,帮你学好方块儿字,我是你的好伙伴。)

师:拼音王国的小朋友夸自己用处大,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汉语拼音,看看是不是像拼音王国里的小客人说的那样。

二、学习过程。

(一)教学单韵母ɑ。

1、课件出示字母ɑ:大家好,累死我了,终于第一个赶来和大家见面了,请老师帮忙介绍一下我吧。)看图学习字母ɑ,(出示投影)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出示ɑ的卡片,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单韵母ɑ,它念ɑ,强调发音方法。

2、教师示范发音,学生练习发音。

3、指名读,齐读。

(二)认识四声,掌握ɑ的四个声调。

1、认识声调符号—、/、∨,\。

2、歌谣: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①范读ɑ的四声。②齐读、指名读。

③出示课文情景,请学生来读书中两个小女孩的话,巩固ɑ的四声。说一说,“啊,我们看到了„„”。

(二)教学单韵母o。

(课件o:小朋友,大家好,你们看到了那么多的小动物,你们看见我了吗?我的发音和你们见到的其中一种小动物的发音有些像,你们能猜出来吗?)谁能猜出来?勇敢点说一说。方法同ɑ,但要注意强调发音的方法与口型以及在单读和与声母拼读时发音的区别。

(三)教学单韵母e。

同学们,说的可真好,老师送给你们一件礼物吧,你们希望是什么礼物呢?(课件:出现一只大白鹅)学习单韵母e。通过“鹅”记忆发音。通过鹅在水里游,记忆形。

三、巩固练习。/ 5

1、出示卡片,复习发音。

2、出示四声的卡片,依次读,打乱顺序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ɑ、o、e的发音与带声调的读音。

2、认识四线格。

3、教学书写ɑ、o、e。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单韵母,谁能念给大家听?

2、齐背四声儿歌。

3、复习发音:à、é、ò、ā、ě、ó、è„„

二、认识四线格。

在黑板上打好四线格或用投影仪打到大屏幕上,告诉学生哪个是上格,哪个是中格,哪个是下格。

三、教学生书写ɑ、o、e。

1、学习ɑ的笔顺。

2、联系插图帮助学生记忆ɑ的形。

3、师范写,学生书空,并在练习本上写三个ɑ。

四、学习o的笔顺。

方法同上,但要边写边巩固发音。

五、学习e的笔顺。

注意强调写法:e是一笔写成的,学生书空。

六、总结ɑ、o、e都占中格,并要占满格。

七、学生练习书写。教给学生儿歌: 张大嘴巴ɑ、ɑ、ɑ 拢圆嘴巴o、o、o 扁扁嘴巴e、e、e

第三课时 / 5 教学内容:

1、学会单韵母i、u、ü及书写。

2、会认5个二类生字。

3、处理课后练习。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单韵母ɑ、o、e(出示卡片)

2、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a、o、e三个单韵母和它们的四声,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新的字母i、u、ü。(教师在黑板上板书i、u、ü,并用清晰、洪亮的声调读出字母的音。)

二、学习字母i。

1、出示图“蚂蚁”学习字母的音。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借“蚁”的音学习i)

发音时,把嘴轻轻地张开一点,嘴唇不圆。(教师注意要多叫几位学生单独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字母的形。

问:字母i与图上的小蚂蚁什么地方很相像?

3、指导书写。

讲:i的笔顺是先在中格写小竖要占满格,然后在竖的头上离开二线的地方写小点。

教儿歌:一竖占中格,一点在上边。(书写时要注意,圆点不要点得又大又黑否则作业显得又脏又乱。)

三、学习字母u。

1、出示图“乌龟”学习字母的音。

2、问:图上画的什么?

(借乌龟的“乌”,学习u)乌龟的“乌”的发音与字母u相同,发音时把嘴唇收成圆形,使中间留一个小孔。

教师范读u,学生学读u。(齐读,个人读,分行读等)

3、指导书写。/ 5 u的笔顺是先写竖弯,再写竖,要写在中格。

四、学习字母ü。

1、出示图金鱼,学习字母的音ü。

问:图上画的什么?(借鱼的音学习ü)把鱼的音平读就是ü。发音时,口腔近似闭拢,双唇撮成一个小圆孔。教师范读ü。学生学读ü。

(有时学生读不准音,可以先发i的音再把嘴唇拢圆就可发出ü的音。)

2、观察金鱼,学习字母的形。字母ü与图上的什么地方很相像?

(学生应答出,鱼嘴与上面吐的两个泡泡合起来很像ü。)教儿歌:ü像小鱼吹泡泡。

3、指导书写。

ü占中格和上格,先写u,再写头上的两点。

五、巩固练习。

1、看黑板读字母。

2、看拼音卡片读字母。(注意把六个单韵母穿插练习)

3、练习写字母。/ 5

篇2:《a_o_e_i_u_ü》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ie üe的拼音,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5个生字。

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ie üe和ye yue,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了哪些事物?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看图讲故事。引导“三位儿童坐在草地上,抬头看夜空中明亮的月亮„„”。引出ie üe er。

二、学习复韵母。

1、说说ie 是由什么字母组成的?板书ie

2、复习发音方法从前一个字母的音向后一个字母的音快速滑动,一气呵成。师范读音。

3、学生各种形式认读。

4、给韵母加四声。

5、复习加声调的规则。有a标在a上面,没有a,找o e,i u并列标在后。

6、自由练读四声。选自己会读的上去领读。

认读ye yüe的四声。指导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e yüe。学生如读不准,教师要多领学生多读几遍。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或图片来说说。比较ie和ye üe和yue的不同。/ 3

7、用四声练习说话或说词。同法学习üe er。(提醒学生er不能与任何声母相拼,只能单独为汉字注音。)

三、练习书写。

1、观察字母在四线格位置。

2、练习描红。师范写。

3、生练习临写。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

2、比较ei和ie的异同。

3、练习读顺口溜。教学顺口溜。如ie i和e ie ie ie。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复习复韵母及四声。注意口形听音拿卡片看口形练习。

2、读ai ei ui ao ou iu ie üe的四声。注意引导学生读准音。

二、学习拼读音节,学生字。

1、抽读声母。

2、让声母分别与ie üe相拼,看看有什么变化。

3、观察jue que xue的音节有什么变化。指导学习班j q x与üe相拼规则。小ü见了j q x,脱下帽子行个礼。

4、学习“夜、儿、学、习、朵”5个生字。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看谁拿得又快又准。师读音,生听音找卡片。

2、练习分解、合成音节。jue-j-()q-ue-()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打乱顺序认读复韵母。

2、说说ui和iu ie和ei的区别。

3、练习给复韵母加声调。指导学生加声调。

二、拼一拼,练一练。/ 3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出示拼音词。

2、练习拼读音节词。指导说说拼音规则。

3、把音节与对应的拼音连在一起。

三、看图读儿歌。

1、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出示图画。

2、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3、练习读儿歌。找出整体认读音节。找出单韵母音节。找出复韵母音节。

篇3:基于整体感知的朗读教学刍议

“整体感知”是指在感知过程中一个客观对象被当作一个整体对待。学习心理学认为, 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的学习, 根本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的反应, 而是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反应, 因为心理现象的最基本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结构性或整体性, 而整体性又是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可见, 人类的感知具有整体性, 整体感知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具体到语文阅读教学, 一篇课文往往涵盖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多方面内容, 是一个包含不同层面内容的整体, “整体感知”阅读教学就是从“整体”视角对不同层面的内容予以综合理解。可以说,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是教学的起点。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的方法有多种, 诵读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诵读即有声之读, 是学生与文本的“有声”交流。对于诵读的意义, 朱自清先生曾说:“吟诵, 对于探究所得的, 不仅能理智地了解, 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的确, 学生拿到一篇新课文, 对于文中的精美语言, 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 才能真正感受其艺术魅力, 而对于文本内容, 也只有依靠抑扬顿挫、轻重疾徐地反复诵读, 才能品其韵味, 晓其奥义。

二、《归去来兮辞》整体感知朗读教学课例综述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41岁辞去彭泽令之际所写的一篇辞赋。诗文不仅抒写其“归去”之“轻”, 亦有其在“仕”与“隐”之间抉择之“重”, 诗文内容蕴含着他对生活和生命的深沉思考。在表现形式上, 《归去来兮辞》充分体现了“辞”这种文体的特点, 两句一组, 四句一节, 有着鲜明的节奏性和韵律感, 十分适合诵读教学。

(一) 初读课文, 读出节奏和韵律

“辞”是在屈原创制的“楚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古代韵文, 节奏特点十分鲜明, 四句一节, 两句一组, 以四言六言为主, 间有长短句, 整齐中有参差, 错落有致;在韵律上, 不仅讲求押韵, 而且押韵的方式富于变化。依据上述特点, 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环节一:按小节朗读, 整体把握情感。

根据四句一小节的特点, 学生能很快在段内划分小节, 从而整体把握诗句情感。以第一段为例:学生朗读的节次为: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有了以上整体连贯的朗读, 学生揣摩再三, 就会对这四句一节的内容产生整体理解, 理清三节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心灵的拷问—人生的彻悟—归程之轻快。

环节二:按节拍朗读, 读出节奏感。

依据“辞”以四言六言为主的特点, 指导学生划分诗歌的节拍。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节拍和音韵上。所以, 在这一环节中, 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把重点放在对文句节拍的划分上。我首先向学生呈现划分节拍的一般规律:四言诗是“二二”节拍;五言诗每句一般有三个节拍, “二二一”或“二一二”式;六言诗有四个节拍, “一二一二”式;七言诗一般有四个节拍, “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式。根据上述规律, 学生能较为准确地为诗句划出节拍。仍以第一段为例, 其朗读的节拍为:

归去 / 来兮, 田园 / 将芜 / 胡 /不归?既自 /以心 /为 /形役, 奚 /惆怅/而 /独悲?悟 /已往 /之 / 不谏, 知/来者 /之 /可追。实 /迷途/其 /未远, 觉 / 今是 / 而 / 昨非。舟/遥遥 /以 /轻飏, 风 /飘飘 /而/吹衣。问 /征夫 /以 /前路, 恨/晨光 /之 /熹微。

环节三:找出韵脚, 读出诗韵。

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 大多是因情选词, 按词定韵, 韵脚与诗的情感基调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基于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要求学生找出韵脚, 细心揣摩词句在声音上的情感色彩, 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 以充分体现作品的诗情诗韵。以第一段的三小节为例,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宜读得深沉, “归”“悲”是韵脚, 朗诵时应稍微拖长一点, 以表现作者进退矛盾心理之深。而“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宜读得平缓, “追”“非”是韵脚, 语气应加重, 以突出诗人觉悟之彻。结尾一节“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应读得轻快、昂扬, 以突出其人生获得解脱后的轻快。

(二) 再读课文, 依情感定语速语调, 读出诗情诗味

朗读的基本步骤是音读义读和情读, 在这三种方法中, 情读是核心。学生朗读一篇作品, 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悟得作者的思想情感。古人强调“因声求气”, 即在反复的吟诵中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把握作品的精髓, 朗读某篇作品, 当主人公黯然神伤的时候, 我们能心有戚戚, 当主人公慷慨激昂的时候, 我们能随之心潮澎湃, 对这篇作品的思想情感便有了基本的把握。以下是在教学《归去来兮辞》过程中运用“情读”法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思想内容的操作 过程。

1. 教学准备阶段

在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首先向学生传授朗读技巧, 重点提示以下三个朗读技巧:

语速控制:语速的快慢能点染语句的情绪和气氛,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语调控制:声音腔调的高低变化能使语句具有音乐美, 能表达出细腻的情味。

重音处理:朗读语句需揣摩是否有要加以特别强调的词, 恰当运用重音能使朗读充满生气, 增强感染力。

2. 教学实施阶段

教学实施阶段分两个步骤。

步骤一: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品读“乐”情。

由于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乐”情, 作者在文中抒写了他的归程之乐, 归家之乐, 游园之乐和出游之乐, 学生很容易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 教师可依学生的理解情况适时点拨。在上课过程中, 学生找到的游园之乐的语句是“园日涉以成趣, 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根据上述朗读技巧, 为了表现诗人园中赏游怡然自乐的心情, 学生朗读时语速稍慢, 语调较舒缓, 在重音的处理上, 对此节结尾的“遐观”予以强调。可以说, 学生的朗读处理是恰当的。

步骤二:品读关键句, 把握“悲”和“旷达”等复杂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一、三和四段中的首节。

首段中的首节,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是作者对自己心灵的拷问, 我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语速稍慢, 语调要低沉浑厚, 有厚重感, 尾音拖长, 重音在“胡”“奚”上。第三段中的首节, “归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是作者对官场生活的质问, 乃愤激之辞, 我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语速稍快, 抒发悲愤之情, 语调要高昂一些, 重音在“焉”字上。尾段中的首节,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是作者对自身生命的叩问, 开头一句“已矣乎!”解释成“算了吧”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人生做出重大抉择的坚决, 我要求学生读得慢些, 一字一顿, 力求读出人生获得解脱的旷达味。其余几句, 语速稍快, 而语调宜平, 重音在“几”“曷”“何”上。

(三) 三读课文, 配乐诗朗诵

通过上述诸环节的品读, 学生对作品的内涵有了基本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 我设计了配乐朗诵全文这一环节。所选的乐曲是台湾著名音乐人王俊雄创制的《归去来兮辞主题曲》。在课堂上, 伴随着摄人心魂的背景音乐, 学生忘情地朗读着, 而我作为教者, 唯有静静地聆听, 此时, 学生是真正的主角。

篇4:散文阅读整体感知教学初探

一、走进文本,辨识文体

进行散文阅读,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对话的首要任务是正确识别文体,因为文体是一种文本经过长期积淀与铸造而形成的规格和模式,它全面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体现与内容相适应的基本形式。如果我们能把握散文这一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了解散文一般都是借助具体的“寓情物”,通过表现它们的特点和作者特有的理解,含蓄地传达主观、个性的想法和观点,我们就可以选用相应的阅读方法阅读,“由具体到抽象”,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要进行散文阅读,首先要在文章中找出“寓情物”,即在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依次抓住他们的不同特征,用统一的圈画方法重点标注,这样可以从基本内容方面把握全篇。然后,逐一找出这些寓情物的特征——外在显性特征和内在隐性特征,可以用不同的圈画方式区别标注。

例如,在阅读《倾听原野》时,根据语感或基本内容确定文体是散文后,首先要找到寓情物“树”。要理出直接描写树的文本区域,然后依次从文章中找出树有“丑陋”、“憔悴”、“枯瘦”、“矮小”、“衰老”等外在特点,还有“散漫”、“普通”、“自由”、“悄无声息”、“不怨恨、不愤怒、不呼号、不抗争”等内在特点。“物”的这些“特点”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熟悉内容,为后面把握树的象征意义(象征生活在原野上的广大农民)打下基础,并为我们提供分析辨识的根据。

二、熟读文本,把握“要言”

陆机在《文赋》中曾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以点带面感知文本的突破口,把初读文本掌握的“物”的“特征”的“点”逐步扩展成“面”。

1标题

标题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打开这扇窗“窗口”,就能探寻到很多奥秘。有的散文标题提示了写作对象,如《野菊》、《紫藤》等,有的标题暗示了感情基调,如《乡村的阳光》、《与植物一同生长》等。打开了这些“窗口”,很多文本的提示性信息就会由“隐性”转化为“显性”,很多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2线索

秦牧在《散文创作谈》中曾说:“用一根思想的红线穿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能为整齐的珠串”。由此可见,在散文阅读时,如果能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就可以将一个个富有诗意、哲理和情意的“珍珠”串联起来,最终形成整条光彩熠熠的珍珠项链。

例如,《母爱的硬度》中的“母爱的硬度”在篇首、篇中和篇尾多次出现,它提示了读者全文主要是围绕“母爱”选择了众多能体现“硬度”的典型事例,并通过这些事例表现母亲对自己和兄弟姐妹们从小到大严厉严格的爱的赞美和敬重之情,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分析文本时,如果能始终抓住这条线索,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住行文的思路,循序渐进地理解掌握文章的深层次意蕴。

3关键句

关键句是指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揭示文章主旨的语句或者是抒情议论性的语句。有时候,还可以是在结构上起到总领、总结、承上启下的语句。对于这些关键句,教师应引领学生用笔做上记号加以突出强调。

例如,在阅读《原下的日子》时,很容易就能发现第二小节的最后一句话对上文起到了很明显的总结作用。此外,“二月二”、“秋来”、“大雪漫地”暗示了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原下的乡村景色的,表现了原下景色的生机勃勃,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就可以凸显出散文的行文思路和内涵主旨。

4文章的注释

注释往往会交代文章的创作时间、出处以及作者的相关情况,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在阅读时“知人论世”。因此,我们应该紧抓注释,从中获得作者及时代背景,以便准确把握文章内容和中心。

例如,在《原下的日子》中,文章最后有这样的一个注释:作者祖居的老屋就在鹿原北坡的村庄里。关注到这点,我们就可以首先确定文本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之情。

三、研读文本,架设“结构”

一般来讲,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本内容间的先后顺序和行文章法,很多作家都会利用这些章法和顺序来表达中心。因此,在进行散文阅读的时候,我们应该着重分析文章的结构,通过分析结构来体会文章的核心思想。具体来说,在进行阅读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综观全局,把握作者的思路,找出课文中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

例如,在阅读分析《倾听原野》时,通过研读文本可发现“我对面”、“林子后面”、“远方冬日下”等标注文章结构的关键词。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这些关键词分析出文章的写作结构,那么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显而易见了。

四、赏读文本,揣摩“主旨”

散文的主旨就是“为什么写”,即文章的写作意图,表达的情、理、观点。有了前面“写什么”的基础以及“怎么写”的关键思路,把握散文主题就顺理成章了。在分析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寻找文中现成的中心句和提示主题的关键词句,也可以通过具体所写的内容揣摩作者表达什么样的观点、态度和感情,从中归纳出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例如,在阅读《紫藤》一文时,我们一开始会觉得内容很杂、很抽象,一时有点不知所措。但是通过把握“寓情物”紫藤的特点和行文的基本思路后,我们发现其实作者写了两种生命状态的紫藤,即冬天的紫藤和春天的紫藤。对照它们的不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联想到它其实象征了人的两种人生状态,即逆境和顺境。理解了这一点,文章的中心就呼之欲出了: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努力昂扬的精神和宽厚豁达的人生观。

篇5: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方法小议

1.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有默读、轻声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能力。为了检查学生自读课文的效果,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来了解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情况。同时,初读时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指名轮读课文时,要了解课文内容,精读则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读,教学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风筝》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在给了学生足够时间阅读课文之后,便结合学生初读时体会到的快乐心情,抓典型词句,引导细读揣摩,涵泳品味其间的妙处,力图使优美的文字诉诸学生的听觉、视觉,使之赏心、激趣、动情,而在学生有所感悟后再读课文,这时文本的语言就融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而转化成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鲜活的语言。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朗读使学生语言的积累水到渠成。同时,在朗读教学中,老师也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如自由读、轮读、指名读、同桌合作读、以评促读等,使得整个课堂上是书声琅琅。

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课文按照“擦火柴—幻想—灭火柴”的顺序来叙写。教学中不能花大量时间推敲字词,要求快速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体验性的阅读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探究性学习,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 指名朗读感知课文

教学中,教师指名一个或几个同学分段读文,把课文从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教师在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读错的字正音,还能知道学生是否读破句子、读错语调等多种情况,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这种感知课文的方法效果较好,因为它需要学生用眼看、用嘴说、用耳听,即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知课文。

3. 让学生听课文配音朗读

在讲读课文之前,教师让学生听课文配音朗读,学生不仅可以欣赏感知课文,还可以模仿学习课文的普通话朗读。配音朗读在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语速、语调、轻重音等处理方面都是学生朗读的样板,学生听后就会对课文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使用这种方法,易于培养他们朗读课文的能力,同时也为分析讲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教学《小桥流水人家》这一课时,播放配音朗读,全文行文流畅,平实优美,字里行间透出的都是一个“爱”字,学生听后都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深深感动,从而乐于学习课文。

4. 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在深入理解课文,认真领悟课文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用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语调,时而舒缓、时而激越的语速,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范读“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的矫健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一句时,教师应用哀婉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去读,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从此再也看不见了,从悲哀中回忆失去的欢乐,使人更加悲哀。让学生明白这样读的理由,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投入地朗读,从而让学生在听教师范读和自己的朗读中激发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

5. 播放动画感知课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叙事类的课文和古诗,这些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并研究怎样利用好语文课本中的这些文本,怎样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例如,可以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这样,教师把课文静态的文字变为有声有色的精彩画面,就可以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6. 播放课文歌曲感知课文

歌词类课文,如《欢庆》《快乐的节日》《长城和运河》《一株紫丁香》等课文,教师可以播放为该课文创作的歌曲。这样寓教于乐,用优美的音乐旋律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高品质地感知课文。

7. 抓住课文重点词语感知课文

教学《日月潭》这一课时,我抓住“吞吃日月、漆黑一团、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砍杀恶龙、化作青山、为民造福”这些重点词语让学生朗读,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的词语朗读情况,又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故事梗概,真是一举两得。此外,还有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朗读课文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总之,整体感知课文在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经验的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根据课文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整体感知课文的有效方法,有时还能创造新的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从而为创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服务。

篇6:阅读教学整体感知的方法

一、问题引领法

例如《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可提出七个问题:1皇帝有何嗜好?2两个骗子怎样设圈套?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7最后结果如何?学生根据这七个问题进行接龙复述,便可领会和掌握全文。

二、畅谈感受法

以《乡愁》教学实录为例:

师:让我们伴着如泣如诉的乐曲走进余光中,走进《乡愁》。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老师示范朗读。背景音乐:马思聪《思乡曲》)

(板书:听读,说感受)

师:例如,我听到了作者的汩汩心泉,听到了承欢母亲膝下的绵绵亲情。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生:我听到了厚重的思念。

生:我听到了绵延在心底的苦,隐藏在思想深处的痛。

生:我听到了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

生:我感受到一缕缕乡愁绵绵不绝地袭来。

师:请同学们用心去读,把自己放进去,进人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你一定能读出别人读不出的东西。

(板书:朗读,说理解的话)

师:好,谁愿意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生:本诗以“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的时间顺序,组成四幅画面: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故国别。

生:本诗借助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用绘画的语言把思乡恋国之情画了出来。

师:你一个画字用得好!

生:本诗的写作手法是托物寄情。

生:作者的感情升华了,由乡关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恋。

三、置换标题法

这种方法即是在标题上做文章,通过标题的改换来把握中心内容。如《智取生辰纲》的教学过程。教师引导:中国古典小说大多是章回体,每一章回之前都有一个用对联的形式写的回目,以此来概括本回的内容。请大家也模仿这种形式,为《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拟一个回目。学生对此感兴趣,纷纷动手创作,很快写出了回目

四、主角评述法

此种方法就是对文章的主要人物进行评述,请看《老王》教学实录:

课前学生充分预习课文。上课开始,我在黑板上板书“王老”二字。同学们看后,异口同声地大叫“不是王老,是老王”。同学们发现了老师的错误,乐呵呵地,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我说:“写成‘王老’行不行呢?”

生:不行,老王他是个平凡的人,连名字也不被人知道。‘王老’是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称呼。

师:大家读了课文后,对老王有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来评说老王。用“老王是个……的人,表现在……”的形式表达出来。

生:老王是个不幸的人,表现在他瞎了一只眼,住在破落大院塌败的小屋里。

生:老王是个孤独的人,表现在他没有老婆,没有孩子,精神孤独。

生:老王是个勤快、本分的人,表现在他跑上三楼给“我们”送冰,冰比别人大一倍而价格相等。

用这种方法来评说老王,既训练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又让学生对老王这个人物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五、整句概括法

此种方法,就是用整齐而简练的句子,概括文章内容。

师:《西厢记》里的爱情是有不少挫折,可《牡丹亭》却写出了真正的死去活来的爱情。(学生笑)这个爱情故事,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请先用一个字点明中心。

生(一人脱口而出):“情”。

师:高,实在是高。现在请再围绕“情”扩展为8个字,概括时请注意这一段爱情的特点。

生:为情而死,为情而活。

生:死亦为情,生亦为情。

生:因情而死,为情而生。

师:从概括准确和表达有文采来看,上述概括中哪一种最佳?

生(齐):因情而死,为情而生。

整句概括法,实际是就形式而言,其实它可以有多种变体,比如对联概括、导语概括等。

六、文眼寻找法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

例如《荷塘月色》的教学,可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文眼,即“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篇7:整体感知:阅读教学的起点

一、整体感知要义

整体感知就是阅读主体对读物的内容从总体上作正确的感悟。孙荻芬先生说:“感知课文内容,是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直接的反映,简单的认识。”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明确指出:“整体感知(感受)课文是阅读理解的起点,也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读物的一种近乎直觉的认识。”“阅读一开始就进行感知能力的训练,是要确认学生是阅读行为的主体。”③王荣生教授则认为:“整体感知的完整表述应该是:用整体感知的方式阅读适宜于整体感知的文本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④据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整体感知的要义归纳为:

1.学生是阅读行为的发出者,是阅读的主体。整体感知必须以学生主动自觉的阅读为前提,“由心智不借外力而孜孜于可读物的符号上面,靠其努力的力量而升华到了解得较多的境界”。教师的作用在于调控目标,积极引导,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

2.整体感知课文基本上属于感知阶段,是对课文的“直接的反映”,“近乎直觉的认识”。直觉是“直接的了解或认知”,表现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对课文的把握方式仅仅是朦胧的、随意的,带有飘忽不定性和猜测性,所反映的是文章的表象和外部联系。

3.整体感知强调阅读的整体性。这里的“整体”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学生对课文有一个认知的整体;二是指阅读时要着眼于主体,对课文能“观其大略”;三是能够整合课文,把比较多的内容综合起来,对几种事物、几个部分、几个阶段具有一定的综合观照能力。

4.整体感知并不适合所有课文。这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能进行整体感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要因地制宜,视具体情况而定。其一,古代的韵文以及写景抒情的小品文,大致适用于“整体感知”。其二,现代的科技文、议论文,绝不适宜“整体感知”(把握),必须用西方意义上的“理性分析”的解读方式。其三,现代的文学作品、国外的文学作品,是否适用,应该取决于文本自身的特性(即文本隐含读者的预设),不能一概而论。其四,由于字词的生疏(即:文本在易读性测试中得分最低)、背景的隔膜,学生做不到通畅阅读的文本,或者在达不到通畅阅读的时段,不论是古是今、文学或文章,都不适宜(也不可能)“整体感知(把握)”。⑤

二、整体感知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提出整体感知的要求,是对阅读规律的遵循。那么,我们可从哪些方面进行整体感知呢?

(一)重视诵读。

诵读即为有声之读,它是感知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是读者与文本的情感“交融”。诵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直觉性,一般不需要理性思维作中介,就能敏锐地识别语言的内涵与情味、正误与优劣,就能清晰地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不仅如此,对于文章的精美语言,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真正感受其艺术魅力;对于各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同样只有依靠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的反复诵读,才能瓜熟蒂落,自然生成。因此,整体感知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必须把诵读放在首要位置。

诵读的具体方法主要有: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速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还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还了语文的本来面目。

(二)辨别文体。

古人云:“体不辨,则入于邪陋。”是说不知辨体就有盲目性,就会走弯路,影响整体阅读效率。鲁迅先生也曾经讲过:“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这就是说,体裁往往界定了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因此,从辨别文体入手,即根据其特点和规律明确某一体裁的基本结构模式,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弄清文章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要点,强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比如散文,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是由景及情。要理解文中的“景”,就必须按照其文体特点依次抓住特征、观察点、角度、顺序;要把握作者的“情”,就要从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两个方面来完成。间接抒情离不开想象联想、渲染衬托,直接抒情则必须抓住文中的议论。由此可见,辨体既能根据不同体裁选用相应的阅读方法,又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三)拟制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窗口”,是作者或编者根据文章内容深思熟虑、反复斟酌推敲得来的。打开这扇窗户,就能窥见其中的奥妙,就能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组织学生为课文另拟一个有一定字数限制的、合适的标题,无疑是一把打开文章大门的钥匙,是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概括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既然是另拟标题,就不能和文章的原标题相仿,这就必须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选取不同于原题的角度,认真思考,反复推敲,才能拟定。这样,学生阅读课文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有利于实现对课文的全面理解。

教学小说《甜甜的泥土》时,先让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叫学生重新拟制一个合乎文意的题目,结果学生很快就拟出了《一包奶糖》、《生日礼物》、《母爱》、《我的母亲》等标题。接着又加以追问:“甜甜的泥土”与我们拟制的标题到底孰优孰劣呢?这样,就自然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他们只有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揭示真谛:我们拟制的标题尽管直观明了,但缺乏诗意和韵味,更不能揭示文章的中心。而“甜甜的泥土”这一标题意蕴深刻,主题鲜明,既寄托着“过去的妈妈”(亲生母亲)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之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也包含着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班级同学对小亮的爱心……这些人类的爱,让离异家庭的孩子获得了应有的爱和幸福,从而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

(四)抓眼点睛。

就是从文本的文眼入手,引导学生从一点突破,不枝不蔓,持一点而握全局。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居要”的“片言”即“文眼”,是“警策”全文、“揭全文之旨”的点睛之笔,是牵制全文艺术构思的焦点。

抓文眼就是抓点,目的是以点带面。要抓文眼,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自己安置在“情动而辞发”的“点”上,引导学生顺着文路揣摩,循着笔意思索。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平中见奇、朴中见巧的散文精品,开篇就揭示主题,点出“文眼”:“……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接着专叙祖母的丧事和父亲的赋闲与亏空,寥寥几笔,就给“背影”敷上了暗淡、凄凉的灰冷色彩,从而暗抠“背影”。在此基础上,文章具体刻画了父亲对我的关心和厚爱,特别是父亲买桔子过铁道时映入我眼帘的那“肥胖,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把情感的抒发推向高潮。第三次是父亲离开之时,我眼望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催人泪下,对前文的描写起了较有力的补充作用。第四次是在文章结尾,我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现“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又回应篇首。“背影”作为“文眼”,在文中篇首、篇中和篇尾多次出现,前后呼应,不仅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在情感表达上造成一种回环之美,而且在内容上深化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在这里,教师授课时就应该始终抓住文眼,顺理成章,举纲带目,入情披文,自然地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五)探寻思路。

思路是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维轨迹。一条长长的轨迹,需要通过对全文的整体感知才能把握。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他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又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要能理解文章的真谛,就要综观全局,抓住中心,切实把握作者的思路,并循着特定的思路找出课文中各部分之间(包括关键词句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弄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深入理解文章的核心。因此,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教师要组织学生挑选出最能体现文章结构的词语,穿成网络,连成提纲,理清思路,进而把握全文内容。

贾平凹先生的散文名篇《月迹》,围绕孩童寻月的情感变化谋篇布局,具有精巧的结构美。文章记叙了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描绘了皎洁的月色和到处映现出月亮的景象,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心灵世界。因此,在阅读课文时,关键是点出能体现情感变化的词语和语段,把握行文的技巧,清晰的思路就呈现在我们面前:院中盼月——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沙滩议月。这样,不仅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了文章的主题,而且又品味了贾氏散文精巧圆润的结构艺术。

(六)简明概括。

概括是把一个个部分综合成整体,对事物的概貌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整体感知课文的根本。现代文阅读就是着重考查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综合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综合能力。为之,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应从整体感知入手,加强概括能力的训练,从宏观上把握全文。事实也正是如此,由于阅读是分段逐步进行的,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和理解,最初自然是零散的、缺乏条理的,所以,阅读过程中必须要有归纳、整理的概括提炼。只有把最初分散的理解作适当的归纳提炼和正确的概括,才能对作品内容、作者意图和文章表现形式有较完整、全面的理解,实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阅读童话《皇帝的新装》时,我们要能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一个字概括全文内容是一个好方法,因为要找到一个能够概括全文的字眼,就必须认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全文的中心。事实也证明,学生对之很感兴趣,纷纷发表见解,提出了众多的、互不相同的能统摄全篇的“一个字”,如“蠢、笨、新、骗、变、伪、假”等,然后再让学生用“检验法”去掉那些不是概括全篇情节的字,最后用“比较法”筛选出那个既能概括全文情节,又能突出本文情节特点的“骗”字。通过这个活动,既训练了学生把握情节的概括能力,又自然而然地整体感知了课文。

实践证明,在阅读课文时,我们只有具有全方位的整体感知先导知识,才能有效地进行阅读、复习和应试,如果脱离了完整的意境,看不到作者的思路,尽管在字、词、句、段上狠下功夫,也只能是徒劳无益,发现不了作品的内在美。

————————

注释:

①④陈尚余:《“整体感知”三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11期。

②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③张桦、希尧:《阅读教学的理念:整体感知课文》,《内蒙古教育》2001年5期。

⑤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页。

篇8:语文教学需要整体感知

一、总揽全文,整体把握

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渺,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梁山最初的认识,是一种整体感觉。我们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遵循这种认知规律。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课文先有一种整体的感性认识

1把握全文内容

先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个整体感知,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融入文章。因此,学习一篇文章,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是了解大意。对此,应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初步把握文章大意。此方法适用于各类课文。

例如,笔者在改进之后的《老山界》的教学设计之中,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以最快的速度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带着一个问题去思考:这篇课文这么长,我们把它浓缩一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叙述了红军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故事。)

2理清行文线索

“线索”,简而言之,就是文章材料的“贯穿线”。在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对课文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的认识之后,接着应该更深一层次的感知课文,即感知课文的“线索”,这样才能为下面进行的精细的局部分析做出必要的预热。

例如,《老山界》这篇文章,线索还是比较清晰的,整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和地点的转移来展开的。因此,笔者在改进的《老山界》教学设计之中,在了解大意之后,紧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他得心里有数,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有一定的安排,这就是“线索”。现在,用你们的眼睛去发现作者心中的这个“线索”是什么?(明确:时间变化:“下午才动身”—“天色晚了”—“天色黑了才到山脚”—“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黎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一直到宿营地”;地点转移:上山(从山脚到山顶)—下山。翻越老山界,从第一天下午动身,到第二天下午两点以后才下山,整整一天时间。)

“线索”,就其作用来看,是充当文章总体思路展开、递进直至走向表达目的的“引线”。因此,理清线索基本上就等于理清了思路。叶圣陶甚至认为: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

3发掘作品主旨

主旨是构成文章内容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另两个是材料和结构,其中主旨犹如人的灵魂,材料类似人的血肉,结构好比人的骨骼,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所谓文章的主旨,也叫文章的主题,是指在文章中通过有组织的文字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能反映出作者的某种思想、观点和倾向。从古至今,鉴赏文学作品一直有“知人论世”这一说法,意思是我们了解了文章作者的人生经历或者写作的时代背景,那么再来能理解这篇文章的一切,犹如管中窥豹,见一叶而知秋。因此,在分析文章主旨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文章的背景入手。

例如,在《老山界》中,课文通过记叙红军长征的故事,歌颂了红军不怕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笔者在改进的《老山界》教学设计之中增添这么一个环节:值此建党90周年之际,回忆一下,目前你知道的庆祝党的生日的方式有哪些?不知你有没关注到电视上最近什么题材的节目最多,其中有没有关于长征的,谁来介绍一下长征中的一个小故事?从你了解的长征的故事中,用几个成语形容一下你对红军的印象,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窥见红军的这种精神?在讨论了这些问题之后,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就有了大概的了解。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它能帮助我们透过文章的内容看到文章的心灵——主旨。所以,分析主旨也可以从文章标题入手,像许多以题目作论点的文章,或开篇就开门见山亮出自己观点的议论文,就可以用这种方法。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的《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标题就清晰地指出了文章的主旨。

此外,把握文章主旨的途径还有许多,除了以上所介绍的,也可以从文章的“文眼”和具体细腻的描写、议论、抒情的语句、反复出现或褒贬鲜明的词语等方面入手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局部分析,步步深入

经过对关键的几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对全文有了整体的印象,解决了“写了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应分析局部段与全文整体的联系,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与写作特色,进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1重点段落的分析

从小学到到高中,语文教材中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篇幅的加长,尤其是一些小说和报告文学。此类文章我们无法也无须对每一段都详加分析,只要抓住最能体现中心的段落进行重点分析,再关联其他段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比较、归纳,连缀起来,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与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特色,甚至是作者的风格。

例如,在《老山界》这篇课文中,有两处景物的描写,于这两部分景物之中,随处都显露出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山路险峻——走路难,夜宿“之”字路——睡觉难,肚子饥饿——吃饭难,枪声密集——处境难。只要学生弄清了红军的主客观环境的艰难,对于长征精神和作者的写作特色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两处景物描写,一处浓笔重写,一处淡笔轻描,教学时笔者抓住浓笔重写——夜宿雷公岩石梯所见所闻。因此,笔者在改进的《老山界》教学设计中增加了如下几个环节:第一,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段初读一遍就停止,边读边思考:这段景物描写有一个怎样的顺序?(明确:先写星星,次写山峰,再写四周的山,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的。)放眼全文,文中还有哪些其他或类似的写作顺序?第二,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看,这段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明确: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方式。)用你们的眼睛去找找看,全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第三,透过这些比喻句、排比句,我们可以看到红军的哪些精神?(明确:这些比喻句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物,而且表现了红军乐观主义精神和高尚情趣。)第四,综观整篇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见到红军的这种精神?在这些问题中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这样不仅紧凑了课程安排,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点词句的分析

抓住文中某个重点词、句就能很快掌握文章所描述事物的特点,这种方法在一些说明文及游记散文中比较常用。

例如,沈复的《幼时记趣》,抓住题目中的“趣”字,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趣事”,这样学生就能很快找到幼时让作者感觉有趣的三件事情了。同时,还能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作者的细致观察、童真童趣和富于热情幻想的性格。可以设计这么几个问题:大家带着一个问题去初读课文,整篇文章中随处可见幼时作者的心理感受是什么?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它可以是哪个字?文章中作者觉得有趣的事情说得明白一点具体是哪些事情,同学们试着找找看?每一件事具体说一说有趣在什么地方?全班学生围绕这么几个问题去讨论、探究、合作,问题搞懂之时,就是对文章主要内容、主旨整体掌握之时。

3人物或者典型人物形象分析

这是通过分析文章中人物的形象,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

例如,萧乾的《枣核》,通过对文中主要人物——一位旧时同窗形象的分析,就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为什么再三托付作者带几颗生枣核来,以及为什么在自家后花园模仿再造一个北京版的“北海”的缘故。同时,学生对像他这样蛰居海外的中国人的思乡爱国之情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三、综合归纳,回归整体

教学与认识事物一样,只有在互相联系、比较和归纳中,才能找到本质规律。把比较法引进课堂教学,在比较之中归纳,在归纳之中再达到升华,就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乃把各部分的理解贯穿起来形成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因此,在笔者改进的《老山界》教学环节中,通过对夜宿雷公岩石梯所见所闻的描写的分析,归纳出本文的写作特点,即以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观察点、不同的观察角度表达中心意思。然后在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学习的鲁迅的《社戏》,其中也有一段景物描写——关于看戏途中的见闻感受。通过与之横向比较,就可以归纳出几种常用的描写的角度,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同时,还能归纳出多种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排比、拟人、对比等。

每篇课文都不是孤立的,它与一个单元、一册书,甚至整套教材都有一定的联系。课文中的知识点都是前后连接,后一个知识点是在前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深入发展而来的。像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每篇侧重介绍不同的几种,联合起来才是完整的说明方法的种类。因此,在学完一篇文章后,要引导学生总结新学到的知识,进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多向比较,并将之纳入已学过的知识系统,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是扎实的、稳固的、全面的。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观照,是对学生终身需要和和谐发展的观照。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专家刘守立先生指出: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发展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然后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去,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整体感知的阅读教学要求的提出,也就是要求每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一种从化整为零到化零为整的思想蜕变,努力实现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部分中说“语文课程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的要求!

上一篇:纪检部工作条例下一篇: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