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课件

2024-05-20

声声慢教学课件(精选8篇)

篇1:声声慢教学课件

一、 教学设计说明

《声声慢》是高中第三册第四单元的基本阅读,是李清照晚年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写愁的词与她早年的词的风格存在较大的不同,此词作于李清照丧夫后不久,词作写出了国破家亡夫死亲人离散的凄凉,极富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内心能感受到一种凄美。词作表现手法高超,含义隽永,须精心引导品味才能透彻理解。

本课堂的教学设计采取的是以学生的诵读、体验、鉴赏、比较探究为核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词的理解和拓展。

教学旨在达到三方面的要求:

1、知识和能力:体会词人运用叠字营造凄凉意境的表达效果;学习词人巧妙地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愁”情的表达方式;与早期写“愁”情的词句进行比较,拓展和加深已学的内容。

2、过程和方法:诵读课文、鉴赏分析、比较探究。

3、情感和态度:感受《声声慢》的凄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心情宁静时写出的诗,是一杯甜酒;

心情激动时写出的诗,是一杯烈酒;

心情悲痛时写出的诗,是一杯苦酒。

今天就让我们一块来品读李清照的《声声慢》,细品一下,李清照这首词为我们酿造的是一杯怎样的酒。

(二)初步熟悉课文

请一位同学朗读全词(多媒体课件作背景,配二泉映月的音乐,营造凄楚的氛围)。

老师点评,提出怎样可以更具情感地朗诵本此,引出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三)品读全词,整体把握全词

1、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

(这个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较快地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抓住全词的主旨。)

2、最能表现李清照内心愁情的是哪一句?

(这个问题的设计紧扣文本,围绕“愁”来赏析全词,让学生领略凄美的境界,并牵引出学生对《声声慢》词句的理解。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明确以下知识点:) ① 开篇运用叠字,把词人愁苦的心情和孤寂的处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 选择秋天最具悲情的意象表现愁情。(点明酒、雁、黄花、风、梧桐、细雨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③ 结尾直抒胸臆,把愁情推向高潮。

(四)对比阅读

纵观李清照写愁的句子,深入体会李清照缘何而愁。这些词中的“愁”与《声声慢》中的愁有何异同?

①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明确:李清照的愁情:

孀居之悲

思念之痛

亡国之恨

沦落之苦

(五)班上同学自由朗读后,请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同学范读,以朗诵升华对词的理解。

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有一些值得进一步发扬的方面,比如:对品诗步骤的引导、诵读的指导、学生讨论等。以上几方面,语文组的前辈们给予了我一定的认可,同时也给我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反思和前辈们的意见整理如下:

1、课堂不够紧凑。教学环节是精心设计的,但因为上课时有点紧张,有疏

漏。因而上完后感觉课堂不够紧凑。由此看来,自己的个人素养还应加强。

2、课堂应急机智不够灵敏。课前,自己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但教室电脑突然出现问题,致使课件反映迟缓,影响了对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导致学生没能生动了解作者凄凉的处境,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其实,有关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去回答,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3、学生在班上交流时,应让学生走到前台去,这样效果会好一些。这虽然是一个细节,但也会影响上课效果,不可忽视。学生交流完后,我小结时,自以为比较精当,但从录像看,讲的有点多,显得有些啰嗦,应该结合诗歌鉴赏的要点稍作小结即可,这也是以后教学当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4、对于诗词的鉴赏,没能结合高考大纲中诗歌鉴赏的考察要点,加强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的能力。

5、过于着重分析个别词句,而忽视了突出“愁”的次要细节。

6、对“愁”因进行深层探究时,应明确“词人为什么愁”这一问题。 另外,还有两个弱点:

1、自己在课堂走动太多、太随意,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2、口头禅非常多。“那么”一词不知说了多少遍,听起来觉得烦。

通过这次研课磨课的教研活动,自己感慨颇多。上课是老师最基本的工作,但要上好一堂课却很不容易。我想,自己离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距离颇远。但如果我每节课后,都能回顾总结一下,我想,教学中的遗憾肯定会越来越少,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也会游刃有余。

篇2:声声慢教学课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一首词,先自由地出声读一遍。

(师板书课题、生朗读)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1:这首词充满了愁绪。

生2:给人的感觉是女主人公特别的痛苦与感伤。

??

师:写“愁”的诗句能回顾一下吗?

生(齐):能。

生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里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他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生2: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生3:李煜《虞美人》中写国破家亡之愁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师:同学们,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愁”是一个永恒书写的主题,在李煜的笔下,愁是一江向东流去的春水;在李清照的笔下,又是船上点点滴滴的忧思;在李白的眼里,此时愁不仅从水上到了船上,又到了天上,是一轮明月,那么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有关愁的一首诗词,到底“愁”在哪里?又是如何写“愁”的?

(师出示目标:1.涵咏字句,感受本词凄美的意境。2.鉴赏意象。)

二.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凄美的意境

师:李清照这首《声声慢》“字字含愁、声声是愁”,现在请同学们试着读出这种味道。 (师为学生配乐、学生自由读,师指导)

师:谁愿意给大家朗读这首凄婉哀切的《声声慢》?

(每个组都有学生举手示意,师找了一个平时回答问题不太积极的同学朗读,让其他同学评点。)

生:朗读得字正腔圆,但感情不够饱满。

师:那你能朗读出感情吗?(学生笑)

生:试试吧。

(读后,学生鼓掌,其他学生评点)

生:有一种如泣如诉的感觉,感觉她就像李清照。(众笑)

生: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同学评点很好,是呀,我们要想读好一篇诗词,必须融入作者的生命。

三.冥想,品读愁情,解读手法

师:找出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

生:两句分别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师:我们先看看诗歌开头直接写愁的诗句有什么特点?

生:运用了许多的叠词。

师:把运用叠词的这几句话读一遍,想一想如果把它换位,变成“惨惨凄凄,清清冷冷,觅觅寻寻”,可否?

生:这段文字中“寻寻觅觅”是一个“找”的状态,“冷冷清清”是有一种环境,一种冷清的气氛,“凄凄惨惨戚戚”是内心的感受,换位不足以清楚地表达意思。

师:这几个叠词很讲究顺序,“寻寻觅觅”是一个过程,“冷冷清清”是一个寻觅的结果,“凄凄惨惨戚戚”表现内心,“冷”在这里不仅指的是环境的冷清,而且也指“心冷”。现在同学们跟着老师再读一遍。体会叠词应用的效果。

生:有升华感情的作用。

生:起到强调的作用。

师:除此之外,叠词在形式上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因此叠词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升华、强化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体现诗词的韵律美。

(学生再次读,教师板书: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1.直接抒情 找词眼、明词情)

师:《声声慢》读后让人有一句一泪、满纸呜咽之感,是缘于意象词合理的选用,同学们试着找找这些意象词。

生:梧桐、黄花、雁、淡酒、细雨。

师:意象是古诗词的生命细胞,意象词准确的解读能使我们更容易走进作者心灵。“三杯两盏淡酒”里“淡酒”能换成“浓酒”吗?“梧桐更兼细雨”里的细雨能换成“大雨”吗? 生:不能,因为快乐时光已经远去,任何美味佳肴对李清照来说索然无味,何况酒呢。 生:“淡酒”来写作者的“浓愁”,酒的烈压不住作者情的愁。

生:我觉得这里的“细雨”给人一种连绵不断的感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 师:理解意象词一定要找到意象词本来的意义,然后分析它渗透的情感,像这个“细雨”与“滂沱大雨”相比,如实如物,如梦如幻,表达了连绵不断的愁思,尤其是“梧桐更兼细雨”给人雨打梧桐叶的感觉,一声声,一叶叶,字字都是愁,可以说,作者把自己的愁融进了字里行间,融入了景物。剩下的几个意象词,同学们小组合作进行赏析,注意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行讨论,不要当一个旁观者。

生:我觉得通过“窗儿”这个场景将作者那种浓浓的愁意散发出来,强调了那种孤独的氛围。 生:“黄花”我觉得写出了那种凄冷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孤苦的心境,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愁苦心情。

生:把自己比作黄花,如黄花一般凋零,表达了她亡国之恨的苦意。

师:李清照的《醉花阴》里面也有“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它们表达的意义一样吗?

生:首先我觉得第一个“黄花”是以花喻自己,愁得像“黄花”一样,第二个是比喻自己的愁多得可以“堆”起来。

生:这里的“黄花”并不是自己,这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达了什么?史书记载,李清照当年也是一个爱美的词人,曾和丈夫有过一段非常幸福的时光,可以这样说,他们“诗书唱和,绣花捕蝶”,生活得非常有雅兴和诗意。

生:我鉴赏“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里的“雁”。因为北雁南飞,雁走了,只留下思念与期盼,由雁群看到悲愁,悲从中来,触景生情,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

生:因为雁属于候鸟,候鸟每年都随着气候而迁徙,过雁象征离愁,自己和丈夫生活在北方,因为一些原因迁到南方,自己看见大雁可以北归而自己却有家不能归,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师板书:2.间接抒情 找意象、悟词意)

四.潜入,知人论诗,解读作者“愁”情

师:李清照的一首《声声慢》融进了太多愁,那么到底为何而愁,真实的李清照到底一生有哪些经历呢?她又在寻觅什么?让我们一起欣赏中国传媒大学陈冰晶在CCTV—3深情的朗诵《李清照》。

(视频内容:此时的李清照已近人生暮年,回首往事,几多欢笑,几多希冀。几多离索、几多悲戚。如今,这一切化作她一生的寻寻觅觅。记得十八岁那年,美妙的爱情来临,李清照

以她特有的细腻与敏感感受着丈夫深沉炽热的爱。此刻,这份柔情蜜意支撑着她的生命,充实着她的灵魂。“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靖康之乱,风云突变,国仇家恨,霜雪共寒。一个在平凡中受难却在不平凡中抗争的女子,忠肝义胆,铁骨铮铮。)

(动情的朗诵感染着学生)

生1:因为后来她流落到南方,所以我觉得她在寻觅依靠,寻觅家的感觉。

生2:她在寻觅一个可以给她生活安慰的人,可到最后才发现依靠已经没有了。

生3:李清照先寻,寻不见继而觅,觅不见继而发出感慨,她寻找的是她温暖的港湾和甜蜜的回忆。

生4:李清照与丈夫曾经共度欢乐时光,谈古论今,花前月下,约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今丈夫已死,她寻觅感情上的慰藉。

生5:李清照不仅寻觅一个温暖的小家,而且还在寻觅一个温暖的大家。

师:《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此时,诗词包含的感情已经从简单的儿女情长上升到国家失去中原的一种忧郁,词里的愁已经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了。

(师板书:3.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4.多读、经常读、反复读)

师小结:回首词里的李清照,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位寻寻觅觅的女神,她“终生求美,把心撕碎,铸就无穷的美留给了人间”。其实作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者来说,我们不也是人生的寻觅者吗?

中国的文学作品是讲究含蓄的,像《声声慢》整首词,没有一滴泪,却一句一泪,满纸呜咽,为了让学生更深刻体会作者文字里的愁情,我主要采用了由意象词的解读到意境的理解,通过读、听、赏、悟,最终达成目标。我感觉有几点成功的做法:

1.对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巧妙整合。本节课,我把多媒体手段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如学生朗读时的配乐以及《李清照》朗诵视频的欣赏,使情境创设比较丰富。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这样做不仅有效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学生的联想,而且渲染出浓重的情感氛围,从而自然而然的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2.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都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教学过程的流畅性,为了达成既定目标,我围绕《声声慢》这首词“情感是什么,如何表达情感、为什么有这样一种情感”三个主问题合理设置几个支问题进行教学。这样凸显了教学的重点,不仅品味了诗歌的语言、学习了手法,而且让学生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方法。

3.替换法的应用。品味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很多,但我感到替换词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替换比较中更容易使学生发现语言应用的差异性,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例如,淡酒换成浓酒,细雨换成滂沱大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换成“惨惨凄凄,清清冷冷,觅觅寻寻”等,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语用能力。

篇3:《声声慢》课件制作综述

课件《声声慢》, 带有中国古风韵味的画风, 行云流水般的优美音乐, 循序渐进的学习指导过程, 积极地促进学生与课件的互动, 将较难体味的古宋诗词词韵形成的独特印象带给每一位学生, 由景入情, 由情入学, 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加深对于古诗词的认识, 将国学文化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策略

《声声慢》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的“词别是一家”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部分的学习要达到的目标有三个:一是学生能对诗文的情感内涵、艺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艺术评价以及一些基本的欣赏方法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二是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够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 通过吟咏能对古代诗文进行鉴赏, 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提高文学素养;三是学生能够至少选择一位唐宋作家的作品做深度探究, 并能把自己的探究成果与其他同学交流。《声声慢》是李清照用生命与真情创作的名篇, 她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抒发了家国身世之慨, 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李清照《如梦令》、《一剪梅》、《武陵春》等早期代表作, 对李清照有一定的了解, 但这首《声声慢》与她的早期词作相比, 在情感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现代中学生生活条件优越, 不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针对高一音美艺术学生探究能力并不是很强的特点, 以感受意境为突破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课件中降低了探究难度, 只是通过拖动相关学习导航来进行交互, 突破性地让学生自己摸索出认识意象, 感悟意境, 享受美感, 鉴赏诗词的方法等。

●设计思路及表现手法

本课件设计了以下六个部分。

1.教学目标

本部分呈现了: (1) 了解李清照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2) 合作探究:鉴赏词中意象体会思想感情。 (3) 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情愁。 (4) 热爱古诗词, 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文学素养四个教学目标。这几个目标层次清晰、层层深入, 能帮学生条理清晰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声声慢》。

2.走进作者

本部分首先是通过文字和短视频的介绍激发学生对李清照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接着, 让学生回顾所学过的作品, 通过欣赏《如梦令》的视频给学生提供古典优美的情境, 减少学生与作品的时代差距。课前,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资料对李清照有了一定了解, 教师可通过“知人论世”作补充。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3.诵读感知

本部分提供的范读音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语气语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听完范读, 教师可以组织朗读比赛, 学生愿意读, 读多了, 感觉找到了, 不由自主便进入了学习状态。“整体感知”能帮助学生回顾所学所知, 不断反思, 充分地消化吸收, 提升学习意境。

4.合作探究

本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学习诗词的空间。设置的问题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揣摩作者凄凉、孤独、苦闷的心境。学生通过交流探讨, 探究出词中意象所富含的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 最终归纳出用什么方法来鉴赏这首词。通过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学会学什么, 怎样学的能力。

本环节由自主学习和交流探讨两部分组成。自主学习中, 通过“请找出表现词人别样愁情的句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后教师点评, 学生自我思考, 自我反思。合作探究提出“为了写愁, 词人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搜索及反思, 通过和互动单元的运用, 使学生充分进入到学习的环境氛围中, 小小的“毛笔”符号既是对学生学习的自我肯定, 又是带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自我发现文学大门的钥匙。

5.拓展延伸

本部分是上一单元自主学习的补充。通过对李清照不同时期不同反映“愁”的诗句的对比诵读, 将学生带入更加深层的意境──同样的“愁”字, 不同的含义。词人满腔愁苦思维这里却化多为少, 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 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 即戛然而止, 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 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淋漓尽致了。最后的“片断练笔”通过视频, 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反思“如何用诗化的语言, 再现诗歌的意境”, 充分扩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6.结语

本部分提供了“鉴赏锦囊”, 总结了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学生可以回顾作品找到相对应的语句, 加深理解和记忆。“课堂总结”屋檐上鸟儿依然在频频对语, 画面定格在低沉起伏的海面上, 随后浮动出“一般愁字别样情, 半世漂泊感生平”的字样就李清照的人生作了高度概括。

●内容结构与艺术布局

本课件中的上述六个环节是按照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的, 在内容上各环节既是循序渐进的, 也是相对独立的, 学生可按顺序来学习, 也可在任意位置退出去学习其他内容。课件整体色调古香古色, 和整首词古朴清新的意境相符合 (如图1) 。

封面上的李清照画像在微风拂动的杨柳映照下显得格外清丽高雅。随之缓缓出现词作的内容, 仿佛词人在向我们倾诉她的心路历程。封面左下方的音乐开关为动态按钮, 选用的背景音乐与整个界面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优美的意境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而且唯美地突出了课题 (如图2) 。

画轴打开的动画生动地展示了课件内容,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封面中央设计的“开始学习”窗口既可使画面整体和谐, 又寓意打开知识的窗口 (如图3) 。

课件流程控制交互设计简单实用, 各环节画面左方放置内容导航菜单, 可直达其他环节并于当前环节红色小三角提示, 方便把握学习进度;画面右上角放置放大缩小功能按钮, 方便学习者操作;背景音乐播放提供了音量图标及开关按钮, 并在每个页面上制作了翻动图标, 方便学生操作。

课件中主要运用的视频有三处:一是李清照平生简介, 优选央视“百家讲坛”的视频剪辑处理, 采用了可缩放模式并加入可控插件方便学生控制;二是作品回顾中“如梦令”, 选用唱词视频,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加深学生学习记忆;三是拓展延伸单元中“片断练笔”, 采用视频提问的方式提供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

●关键技术处理

课件设计的亮点是课件意境整体把握这一环节。设计之初兼顾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国学文化内涵, 运用古韵浓郁的精美画面及带有中国特色的琵琶乐曲创造出国文学习中优美的视听盛宴,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种视频的加入和朗读的进行, 与学生充分地进行了互动, 为课件的整体色彩添加了浓重的一笔。

开头部分处理运用时下流行的卷轴式展开方式做了个开头:卷轴展开的同时音乐播放, 在优美动听音乐的背景下卷轴逐渐展开, 逐层递进声声慢诗文, 开篇点入主题, 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在互动环节加入“毛笔”与学生进行互动, 点击“毛笔”图标答案出现, 与学生所想答案相互印证, 促进学生反思, 更好地为学习诗词服务 (如图4) 。在课件中加入诵读范读音频, 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纠正自己不良发音, 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语气语调, 心、眼、口、耳并用进行学习。

●评价与反思

本课件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可以良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我发现有些方面需要修改, 如“合作探究”这一部分中, 学生探究出黄花、雨滴、梧桐、大雁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可以添加意象的相关补充资料和小知识测试。还有一个最需要完善的地方是, 互动方面要体现出学生知识与能力生成的过程, 在习题的设置上不仅要有趣味性还要有梯度。

●幕前幕后

得知要去参加比赛的时候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年轻教师, 我深知自身还有许多的不足, 焦虑、彷徨仿佛就是一道解不开的枷锁扣在了我身上, 让我犹豫不前, 这个时候许多老教师给了我鼓励和帮助, 是他们给了我勇气, 让我认清了自己的方向。

现在紧张的比赛结束了, 结果对于我已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在比赛中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 认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 从他们的身上我取长补短,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争取为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评委印象

印象一:画面清新灵动, 古朴, 古风古韵, 引人入胜, 自能将学生带到古时蕴镜, 风吹竹叶动, 风中古筝曲, 更显一个清幽, 封面左下方的音乐开关为动态按钮, 选用的背景音乐与整个界面可以说是相得益彰。清韵悠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学生带着如此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当时心境与作品内涵切合, 更是一种境界, 将诗解融入在这种画面中, 背景音乐哀婉凄楚, 如泣如诉。课件中的神情弥漫在课堂上, 使得课堂平添了一种艺术氛围, 促进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视频、动画、声音等操作容易上手, 按钮键明显清晰。

印象二:诗歌内容理解不单单配以文字, 还有文字以外的图片, 更易学生直观了解把握, 颇有创意。

印象三:课堂设计更是令人倾心, 课件教学目标准确而精炼, 教学活动围绕目标展开, 不偏不倚, 不旁逸斜出。引进比较阅读, 让学生接触同类作品, 触类旁通, 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深度完成学生目标。在教学手段上更是值得称颂, 在比较阅读中要求学生能够至少选择一位唐宋作者的作品做深度研究, 并能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这种课堂教学设计方法一定是在大量的教学实践当中总结出的最有效的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方法, 具美国科学家研究证明, 这种方法在“学习金字塔”中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最大化。

印象四:建议增加学件的制作分量, 增加学生操作分量, 提高交互参数, 提高课堂主动创新意识。

篇4:《声声慢》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代表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情,不知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创作了《声声慢》这首词。词人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教学设想】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不二法门,本课教学我准备从诵读入手,以诵读为主线,串起对诗歌内容、意象、情感的品味。在品味过程中,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品,学生说,学生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提供一个平台。

【教学目的】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词人愁情的浓重。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品读“基调句”和“主旨句”

(1)提问: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你能给我们试一试吗?

(2)提问:词中有一句点明主旨,你能找出来吗?你觉得该怎么读,为什么?

三、品读意象

[过渡]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课件]淡酒、秋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探究]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

(1)品“淡酒浇愁”,指导诵读“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2)品“旧雁飞过”,指导诵读“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3)品“黄花憔悴”,指导朗读“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4)、品“梧桐细雨”,指导朗读,“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小结]我们刚刚赏析的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

四、解读词人满腔愁绪的原因

正如词人在《武陵春》中所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如此浓重的愁从何而来?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心灵深处。

[课件]李清照大事记

1084年出生,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亲王氏,知书善文。李清照幼时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少女时便出语惊人,名噪一时。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字画的研究,度过了一生中最甜蜜、最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王朝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字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45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蜗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当年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李清照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5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五、学生质疑

六、听名家朗读,学生朗读

七、小结

淡酒浇愁

秋风劲吹

附板书:愁→意象组合→北雁飞过

黄花憔悴

梧桐细雨

篇5:声声慢教学反思

首先,对词本身并没有深入的理解,仍然处于一个很浅显的层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此低程度的把握很显然是不够的。

其次,所谓:“知人论事”,要想深入文章的精髓,要想听作者内心的呼唤,就必须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而对于《声声慢》这首词,如果抛除作者的生平不去了解,就要用一课时的时间,所以对于时间的把握很重要。

这节课有一些值得进一步发扬的方面,比如:对品诗步骤的引导、诵读的指导、学生讨论等。以上几方面,领导、老师以及语文组的前辈们给予了我一定的认可,同时也给我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反思和前辈们的意见整理如下:

1、课堂不够紧凑。教学环节是精心设计的,但因为上课时有点紧张,有疏漏。因而上完后感觉课堂不够紧凑。由此看来,自己的个人素养还应加强。

2、课堂应急机智不够灵敏。课前,自己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内容,但由于前部分的问题处理结束之后已经用了相当长的时间,自己没有做出很好的应变措施,及时的删减一些内容,还是按部就班根据自己的设定进行,以致影响了后面教学任务的完成。导致了后面的环节都是匆匆带过,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前松后紧。

3、学生在班上讨论时,应让学生站起来,这样效果会好一些。因为既然是讨论,那就应该让学生动起来,不能仅仅局限在小组内部的讨论,小组与小组间的讨论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虽然是一个细节,但也会影响上课效果,不可忽视。再有当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做出展示的时候,没能做到小组的评价奖励机制,导致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竞争意识较弱。

4、对于诗词的鉴赏,没能加强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的能力,在学生展示环节只是几个学生频繁展示,应该做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展示当中,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

5、课堂上的环节衔接过渡准备不好显得生硬,应做好各个环节的衔接过渡一环扣一环。

另外,还有两个弱点:

1、自己在课堂上对于授课语言的表达还不是很规范,细节问题处理的不够好,给人感觉不严谨,随意性较强。

篇6:声声慢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从三个方面展开:即怎样入愁,如何写愁,为何生愁。首先课前播放安雯的《月满西楼》,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力求让学生早点进入课堂情境。导入我选择了李清照前期的两篇代表作《如梦令》和《醉花阴》,引出与这两首词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接下来是诵读,包括教师范读、名家范读,学生自读三个方面,力求让学生通过朗诵进入课程情境。整个教学设计的中心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首先探讨怎样入愁,即分析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蕴含的情感基调。其次分析如何写愁,即探讨意象所蕴含的愁情,由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以及这些意境传递的情感。最后分析为何生愁,联系李清照的生平,可以说本首词写出了词人的情愁、家愁、国愁,和《醉花阴》里的愁不一样,这是一种永恒的难解之愁。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总的来说,我这节课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实践了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了分组讨论探究这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讨。总体来说,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诵读课文。导入的时候我就让学生齐读《如梦令》和《醉花阴》,让学生对于学习过的文本有所复习。开篇由我自己范读课文,然后再听名家朗诵,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快速的进入到学习诗歌的状态中来,在此基础上学生有感情的朗诵。

2、品读意象。意象在诗歌赏析中是重点中的难点,“愁”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如何在宏观层面表现愁,就是词人选取什么样的意象,意象的特点其实就是愁的特点。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诗人情感的意象,联系所学诗歌进行分析,这样既复习了所学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浓厚兴趣。

3、小组合作探究有实效。将全班分成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最后将讨论结果汇总,由小组代表发言。这样能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能当堂反馈学习成果,能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本节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课程设计取舍不当,应变能力需要加强。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很多,但课堂上学生的答案千变万化,这就占用了很多分析引导的时间,导致教学时间不够,结尾处处理有所欠缺,日后定当有所取舍,详略有致。

第二、课堂语言应该精炼。语文课堂随机生发的问题很多,这就需要老师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一个问题切忌重复多遍,语言要精炼准确。

第三、学生在班上交流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有些问题老师可以点拨学生就能完成的,教师尽量少讲,学生交流完的结果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篇7:声声慢教学流程

1.师:上课(师问好)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才女,她半世孤苦,却清高脱俗;她一生坎坷,却坚韧执着。她以“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绝世才华书写着词坛光耀千秋的温婉与凄清,更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她的才华与豪情让你我钦佩,她的悲苦与坎坷让你我伤怀。她就是李清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千古绝唱《声声慢》。(板书题目作者)

2.师: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课件1 3.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来朗读一下这首词,并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词意。(采取提问的形式,从背景、词义、读音方面检查初读效果)

3.师:有人说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下面我找个同学来读一下。课件3

朗读指导:

1、要转换角色,置身诗境,体现出词人的愁情。

2、可用较为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

3、注意断句以及声音的抑扬顿挫。

5.师: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吗?

生:愁

师:很好!如何来体现愁的?这七组叠词朗诵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别有一番愁情。大家在一起读一遍。

师: “寻寻觅觅” 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该怎么读?(空虚怅惘,迷惘失落)-----国破家亡夫死,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

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师:“冷冷清清” 诗人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又该怎么读?(环境冷清,心境清冷)--------生: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

一种凄凉、惨淡、师:“凄凄惨惨戚戚” 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用通俗的语言概括该是怎么样的情感?又该怎么读呢?生: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 | 人的动作、神态 环境的悲凉 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空虚怅惘,迷茫失落 环境冷清,心境清冷 凄凉惨淡

(二)缘愁选景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四周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学: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慨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

A.淡酒

师: 你喝过酒吗?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

生: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看来酒是浇不了愁的,只能是举杯浇愁,愁更愁呀!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举出几句吗?(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酒的诗句。)

师:“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看来果然是“酒”文化就是“愁”文化啊!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B、秋风 师: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

生:“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师:还有哪些写秋风的诗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结论:用秋风渲染愁情。

C、过雁 师: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李清照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

生: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内心已是永远的绝望。

师:还有哪些写“雁”的诗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师:诗人哀戚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藕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

D、黄花 师: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生:黄花就是菊花。李清照看到黄花的凋落,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更是愁上加愁。

师: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E、梧桐细雨 师: 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运用想象的语言来描绘“黄昏时,梧桐细雨”的画面,留意情景结合。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生: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这里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描就是用极为简省的语言来勾勒事物,抒发情感。

生: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沉沉的夜幕里,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难道上天也在忧愁哭泣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

师: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凄婉、愁苦、哀怨。师: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师总结: 我们刚刚分析的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词作的中心是一个‘愁’其实就在文字构成的种种具体细节中,咀嚼这细些锱铢文字,能打开你的扇扇心窗。就让我们伴着音乐,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齐声诵读,沉浸到这凄美绝然的意象中。

(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男生、女生各一人领读,全班齐读)

(三)为何生愁

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尾句点愁,简单直白,反而更觉其神妙。但此时的“愁”与诗人写《一剪梅》的“愁”相比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呢?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

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

从1103年李清照写作《一剪梅》至1151年左右写成《声声慢》,时间过了大概半个世纪,可为“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李清照大事记

生: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它们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晚景凄凉,没有子息的李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师: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假如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那后期是什么愁呢?(生: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三、结语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淡酒浇愁”、“秋风劲吹”、“征雁南飞”、“黄花憔悴”、“独首窗儿”“雨打梧桐”

淡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秋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秋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梧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细雨------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篇8:《声声慢》教学切入点探究

诗词的教学往往需要一个切入点。好的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展开讨论, 激活思维。但是, 新颖有效的切入点很难预设。笔者为了确定《声声慢》的切入点曾思索良久, 最终决定以“雁”这个意象为突破点。李渔在《窥词管见》中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 然二字亦分主客, 情为主, 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 非借物遣怀, 即将人喻物。”因此, 从“雁”这一客体说起, 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一句为突破口, 设计四个由浅入深, 逐层深入的问题。

1 从“雁过也”三字能读出些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雁”这个意象的意蕴分析。恩斯特·卡西尔在《语言与神话》中说:“艺术王国是一个纯粹形式的王国”, 而“这些形式不是抽象的, 而是诉诸感觉的。”[1]古人认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 “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 “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文人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 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 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 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雁”正是这样一种具有固定含义以及独有特质的意象, 点缀着中国古典诗词, 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符号化了的意象, 经常出现于众多文人墨客之手, 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三千多年前的《礼记·月令》记载了:“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上冰, 獭祭鱼, 鸿雁来。”《王祯农书》云:“九季秋, 鸿雁来宾, 十二季冬, 雁北飞”。《大戴礼记·夏小正》云“九月, 滞鸿雁。”可见, 当时人们已经了解了鸿雁南飞北归的迁徙规律, 并把它的到来当成了划分季节的依据。东汉班固在《汉书·苏武传》中写到:“天子射上林中, 得雁, 足有系帛书, 言苏武在某泽中”, 此后, “鸿雁传书”便成为古典文学的常用典故。“雁”被寄予了“传递书信, 寄托相思和思念”的固定含义。此外, “孤雁”“失群、单飞”的意象经常被用来表达政治上的郁郁不得志, 以及幽愤孤寂之情。例如, 阮籍的《咏怀诗十三首》:“孤鸿号外野, 翔鸟鸣北林”, 将诗人处于恶劣生活环境和险恶政治背景下的悲凉失意吟唱出来。

鸿雁也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词中出现的最多的一种鸟类, 她的词作中有六首写到大雁。李清照曾经借南来北飞的鸿雁向丈夫赵明诚传递相思之情:“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 (李清照《念奴娇》) ;“草绿阶前, 暮天雁断” (李清照《怨王孙》) ;她的“雁字回时”点出了凉秋, 使词人萌发出一种悲秋的思绪;赵明诚为莱州太守时, 李清照从青州寄信给其家乡的姊妹———“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李清照《蝶恋花》) ”, 希望姐妹们可以寄书东莱, 互相联系;但是, 宋高宗建炎三年 (1129年) , 赵明诚因病离世之后, 女词人就形单影只,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 “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李清照《菩萨蛮》) , 大雁鸣叫着向南飞去, 词人却回不了家更“无家可归”。这里的“雁”传达了复杂又微妙的内心感受。

在这句词中, “雁”这个意象包含着明显的时节的意味。暗示女词人写作的时间是在秋季。诗人常常感悯秋天, 《诗经》云:“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宋玉在他的《九辩》说:“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名句“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描绘了一幅严凝、肃杀、寒冷、孤寂的图景。秋天的美丽和萧瑟无法让敏感的心灵无动于衷, 李清照作为一个敏感多情的才女也不例外。

2 作品中哪些语句可以读出作者的“伤心”?

第二个问题是学生自主研习、细读文本的纲要。“伤心”二字可以贯穿起《声声慢》中细细流淌的情愫。“文学是燃烧着作者思想、热情、想象的灯盏。”[2]“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女词人在寻找着和丈夫一起生活的美好片段。一口气使用了七个叠词:“寻寻觅觅”是写其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的“冷冷清清”与内心的“凄凄惨惨戚戚”相互渗透, 情景交融;梧桐树上的雨水抑或是作者眼中的泪水“点点滴滴”, “愁损北人, 不惯起来听” (李清照《添字采桑子》) 。如今丈夫既逝, 往事如过眼烟云, 自然寻觅无着, 冷清无依, 孤苦无靠进而是凄惨悲戚了, 这十四个叠字从动作、环境、心情、神态多个角度, 由浅入深展现出词人的伤心孤独, 又具有一种缠绵哀伤的音乐感觉, 实是悼亡之语。清代徐釚的《词苑丛谈》卷三云:“李清照《声声慢·秋闺》‘寻寻觅觅……’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 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叠字之法最古……宋人中易安居士善用此法, 其《声声慢》一词, 顿挫凄绝。” (清·陆蓥《问花楼词话》)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是个很有审美眼光和审美情趣的女性。她深深地喜爱美丽的花朵, 尤其是菊花, 曾经吟诵出“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这样的佳句, 以菊花的风姿绰约比拟自己的清华卓然。但是如今的易安居士却已经不再有赏菊的兴致, 任满地的黄花憔悴凋零, 落蕊堆积;伴着这灿烂如金, 清芬满园的菊花一起枯萎的还有女作者的一颗渴望爱与美的敏感心灵。想起当日, 新婚燕尔, 情浓如蜜,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 一个娇羞爱美的小女人, 打扮地“人比花娇”, 牢牢攥住心上人的目光。“女为悦己者容”, 可是如今那个“为他美好为他妍”的人已经不在, 就再也没有对着菱花镜簪菊的理由。于是, 女词人连审美爱美的欲望也失去了:“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李清照《永遇乐》) 。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用了反问句, 将词人“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的苦涩和孤寂表现的淋漓尽致。“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句, 梧桐树是增加秋天萧瑟和悲凉的意象:“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雨滴梧桐, 声音应该是细不可闻, 但是由于闺房内的冷清寂静, 女词人的心如槁木, 点点滴滴的雨水落在梧桐叶上, 如同一根根的绣花针轻轻重重地刺在作者的心上, 这痛苦是那样的细细密密, 拉拉扯扯, 永无尽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句是明白地直抒胸臆, 也是对于自己的痛苦遭遇的控诉。

3 为什么说是“旧时相识”?

第三个问题是对于作品主题的深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3]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不断‘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学习者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 和接受客体相互消释和重新建构的过程, 就是学习的过程。”[4]

“旧时相识”一词蕴含多少快乐和伤悲, 学生会联想起之前学过的“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 “余性偶强记, 每饭罢, 坐归来堂烹茶, 指堆积书史, 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 以中否角胜负, 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 至茶倾覆怀中, 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对于李清照来说, 赵明诚不仅仅是一个恩爱的夫君, 更是一个懂得她尊重她爱惜她欣赏她的知音。这样的伴侣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有, 所以赵明诚的去世对于李清照而言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伤痛。在世间, 她就成为一只孤雁, 没有同伴。

4“却”字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第四个问题考验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力。“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感觉, 也是心灵的感觉”[5]“人的各种感情差不多都是有心灵在发挥作用……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 一切推论中都包含着直觉。”[6]

通过前三个问题的梳理, 学生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女词人“正伤心”———“看见鸿雁飞过” (鸿雁蓦然飞过, 不像“雁字回时”有所停留, 带来书信, 想起过去的其乐融融、投契温馨, 想到现在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的情感迸发。犹如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场景, 在火柴的光芒中又冷又饿的小女孩看见了温暖的火炉和香喷喷的烤鹅以及最爱她的奶奶, 但是当火柴熄灭, 这温暖美好的幻想全部消失, 现实袭来的寒冷饥饿失落将更深更重更痛。

通过文本细读, 学生能够超越自己的时代、年龄、身份和经历, 去想像, 体悟这种复杂而痛苦的情感。“审美想象是审美移情的深刻化, 即人在审美观照之中, 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之中。”[7]

宋高宗建炎三年 (1129年) 八月十八, 赵明诚卒于建康, 从此李清照的生活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 终日过着颠沛流离、孤身飘零的生活。《声声慢》就是那段时间的作品, 传达出一位形单影只、欲说还休的孀妇丧失亲人的悲哀、理想破灭的失望、孤苦无依的愁苦。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评论:“这词, 是写从早至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 非本人不能领略, 所以一字一词都是咬着牙根咽下。”[8]清代词人孙原湘凭吊李清照的《声声慢》词有云:“满纸凄风, 如闻欲语又咽。”

“诗 (词) 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9]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种“亘古孤独”、“心如槁木”的寂静痛楚。补充一些材料:一,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因听说大雁殉情而作了著名词作《雁丘词》的故事:“乙丑岁赴并州, 道逢捕雁者, 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 竟自投于地而死。余因买得之, 葬于汾水之上, 累石为识, 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 予亦有《雁丘词》”;二, 元好问的《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 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 只影向谁去。横汾路, 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 未信与, 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 来访雁丘处”;三, 李清照的另一首悼念亡夫的词作《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沈香烟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 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 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四, 补充《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众人射覆, 黛玉说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风急江天过雁哀, 却是一只折足雁, 叫的人九回肠, 这是鸿雁来宾。”这里的“折足雁”是失群的大雁, 这个意象和黛玉父母双亡, 寄人篱下, 远离故乡的形象很符合, 具有悲剧性的意味。

从“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一句切入, 明了“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的绵长的伤痛和难愈的孤独, 懂得“作者处无可奈何之境, 又万不得已之情, 百转千回, 终于不能不从内心喷薄而出”, [10]理解其中的点滴辛酸苦楚, 产生怜惜、悲悯、欣赏抑或其他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读懂一个真实的李清照。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 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以及“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要求。本文以《声声慢》的教学为例, 谈谈如何寻找新颖的教学突破口。

关键词:雁,伤心,旧时,相识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北京:三联书店, 1992:143-144.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42-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

[4]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8-99.

[5]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149-150.

[6]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5-6.

[7]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292-293.

[8]梁启超.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357.

[9]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350-351.

上一篇:社会工作实务案例题下一篇:我爱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