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药发展的研究

2024-04-20

中兽药发展的研究(共10篇)

篇1:中兽药发展的研究

中兽药原料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 杨志强 07-09 11:40:56

一、中兽药原料药分类:

原产物 中兽药多属天然产物,可以直接入药。《中国兽药典》中,多数中药须简单加工炮制后入药,如枸杞、川芎、乌梢蛇等。传统中兽药复方或单味散剂,多采用原产物作原料药,如白头翁、黄连、黄柏、陈皮、大黄要制成单味散剂。

全成分提取物 临床应用增加适口性,提高药效和疗效,包括复方、单味中药,均含有全部中药材有效成分。药物成分不明确,相关产品属三类药。

单体原料药 涉及到单体的提取、加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等研究方面,单体已被作为原料药临床使用。

有效部位 指从中药中提取的一类或几类化学成分的混合体,含量达总提取物的50%以上;有效部位新药既能体现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又能使药物有效成分更加富集,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充分体现中兽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其产品属二类药;有效部位的提取纯化,使化学成分更加清楚,较之三类复方制剂的粗提取物有质的飞跃,可使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和生产质量的控制更加具有针对性,药品质量更加稳定可控;科技含量大大提高,增加了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的可控制性,使其更易于同国际标准接轨,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二、中药材资源

中药材资源现状 目前,全国有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800万亩~2000万亩;常用的600种药材中,可大量栽培的有400多种,年产量30万吨,约占全国供应量的70%;有400多种为野生中药材,年产量40万吨。

中药材品种 我国中药资源约12807种,民间药7000种(草药),民族药4000种(藏药、蒙药等)。

中药GAP 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正式受理中药材GAP认证申请。GAP制度对中药材生产环境、种植或繁殖条件、栽培和养殖管理、采收和粗加工、包装运输和储藏、质量管理、人员设备、文件管理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全国已有22个省区把发展中药当作支柱产业,并大搞中药材GAP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全国已建立44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取得中药材GAP认证的企业约40多家。2004年~2007年批准的中药材GAP企业共49家。

影响我国中兽药原料药品质的因素 中医药现代化程度低,缺乏标准,检验监督制度和机构不健全。

我国中药材种植和养殖面积较广,种植面积大小不同,生产企业条件不均一,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对中药材的性能有明显影响。农药、化肥残留量超标、重金属超标、光照时间不够致使药性改变、药物的毒性增加。

标准化制度逐步完善 我国中药在生产过程中实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中药在加工过程中实行《中药提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EP)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药在临床使用中实行《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中药在使用于临床前的研究必须符合《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IP);中药在经营过程中也要遵循《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上述“6G”规则是我国中药标准化在制度上的体现,是中药相关产品质量的保证,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推动力。

发展趋势

中兽药是今后动物疾病预防、治疗和保健首选药之一。中兽医药现代化是中兽药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完善中兽药原料药生产和加工技术,制定标准化体系,可实现临床用药规范化,保证临床安全用药。加快中兽药原料药创新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步伐,增强中兽药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

加快中药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中药种子培育,优化种植基地周边环境,发展中药材生态化种养模式,利用生物技术拓展中药栽培新思路,开展兽用中药材GAP研究,开展中药材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研究。

开展野生药用植物品种研究 我国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达到1万种以上,民间应用较广,疗效显著,但因缺乏标准而不能被承认和推广。国际著名医药企业平均每年拿出20%以上的利润用于科学研究,我国多数企业对科研投入重视不够。我国仅对500余种植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只发现了100余种药用植物,美国等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经费进行药用野生植物的研究和开发。

深入开展中药材生物信息学研究 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保持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基因水平对物种进行研究、保存及利用,为今后重新构建已绝种的植物物种提供依据;揭示“道地”药材的本质,改进药材鉴别技术以及寻找新药材;开展中药材化学特性、疗效特征与基因型间的相关性研究;建立中药材基因库和信息库。

优化中药原料药的加工工艺研究 加强全植物入药的研究,降低成本;分离有效部位,研究其疗效多样性,综合利用中药材;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提高中药原料药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作用;加强中药材配伍的基础研究,保证原料药的安全性。

加快中药材品质鉴定和标准化研究 制定兽用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应与人用中药材标准有区别;建立中药材鉴定新标准和新方法;利用色谱、光谱学技术,开展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加快成果转化研究 拓宽攻关课题研究的资金来源,加大中药原料药现代化的科研投资力度;科研单位与企业开发相结合,开拓中药成果转化新途径,产学研相结合,解决产研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引进高新技术,缩短科研成果转化周期,提高效率;建立中药原料药科技孵化线,制定行业标准;加强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法制体系 制定有关涉及濒危珍稀物种保护的政策和法规;建立相关制度,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立种子库、基因库基地;加大执法力度和执法监督,坚决打击不法商贩,做到切实保证中药材产品质量,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

篇2:中兽药发展的研究

兽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从生产能力、企业数量、新药研发评审等总结了国内外兽药行业的`现状,并对国内兽药生产企业的研发工作提出了展望.

作 者:冯忠武 FENG Zhong-wu 作者单位: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100081刊 名:中国兽药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DRUG年,卷(期):43(11)分类号:S851.66关键词:兽药 现状 展望

篇3:中兽药发展的研究

1 中兽药的优点

中兽药之所以能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得到如此广泛应用, 主要是因为中兽药具有西药不可比拟的优势。

1.1 中兽药应用理念的科学性

中兽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是建立在中兽医理论基础上的, 而中兽医的基础理论内容包括阴阳说、五行说、脏腑说、气血津液说及经络说, 其各个学说都贯穿着一个平衡存在、相互协调理念。在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上的中药应用理念是十分科学的。

1.2 中兽药功能的多样性

由于中草药多是动植物器官, 其成分较为复杂, 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 表现出营养、调节、抗应激、抗病原体、激素样、增强免疫等多种作用, 有的中药有一种作用, 有的有数种作用, 有的还有双向调节作用。而中药往往是多味药复合方剂, 其作用面则进一步得到拓展, 进而产生多方面综合作用, 促使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在应用中草药时必须依据中兽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 否则起不到应有作用, 同时还要注意中药抗病原体的机理不同于西药, 因此要充分考虑中药特点, 做到合理用药。

1.3 中兽药的天然性、无残留性和无抗药性

中兽药是天然药物, 目前采用的千余种中草药是中华民族从无数应用实践中筛选而确定的, 是被证明对动物体有益无害的外源性精华物质, 其组成成分分为两大类[1]。一是活性成分, 如多糖、低聚糖、生物碱、甙类、酶类、有机醇、鞣质及多酚类、色素和挥发油等, 这些成分分别有各自的独特作用, 更重要的是它们相互作用显示的综合功能;二是营养成分, 如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脂肪、维生素等。这些物质原本就是生物机体的组成和维持生态平衡所不可缺少的物质, 到了体内有的被吸收利用, 有的被分解排出体外, 即使不被排出, 也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同时, 中药经过几千年发展, 未发现有抗药性, 其无抗药性还可以从其作用机理解释。中药治病主要是通过调节阴阳, 使其恢复平衡, 其作用机理不同于西医, 中药的抑菌、抗病毒甚至抗原虫多是通过扶正去邪提高动物免疫力, 从而消灭病原体, 因此不存在抗药性。

1.4 中兽药应用的灵活性

由于中药防治疾病遵循的是辨证施治原则, 因此中兽医在用中药治病时只认“证”而不管什么病, 在中兽医的“证”与现代兽医的“病”产生了交叉。在治病上的灵活多样性, 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一法治多病, 或一方治多病, 这种应用很多, 如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补气法) 可以治疗因营养不良引起的母畜缺乳、漏奶、不孕、母畜产后瘫痪、子宫脱、自汗、产蛋鸡疲劳综合症、脱肛等;二是一病用多法, 如治疗缺乳可用补气养血法、理气活血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法等。中药应用历史悠久, 经过前人广泛筛选已有1 000余味中药应用, 具有同类作用的中药很多, 而防治疾病一般用药5~20味, 每类一般不超过5味, 因此在应用中草药时可灵活选择。

2 中兽药在现代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2.1 防治畜禽疾病

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用中兽药防治疾病应用越来越广, 涵盖了各个方面, 广泛应用于防治动物的普通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 中药防治动物疾病的畜禽种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中小动物疾病。

过去农民饲养猪、鸡、鸭等多为散养, 很少使用中药, 加之散养动物发病率较低, 人们对其经济价值重视不够, 很少主动用药防治。而随着中小动物规模养殖发展, 其经济价值上升, 其群体发病率也增加, 为中药治疗疫病提供了机会, 加之规模化饲养, 也为中药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应用中药治疗中小动物疾病愈来愈广泛, 特别是用于治疗猪、鸡、犬、羊等中小动物肠道病、呼吸道病、寄生虫病、传染病等[2,3]。

2.1.2 幼龄畜禽疾病。

由于幼龄畜禽消化机能不全, 免疫机能不完善, 容易发生很多疾病, 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 而且又难以治疗, 往往造成很大损失, 而中药在该方面往往可取得较好疗效, 较西药有明显优势。

2.1.3 应用于生产周期短的肉、蛋、奶用畜禽。

由于科技发展, 畜牧业生产周期逐渐缩小, 肉鸡生产周期仅有50 d, 肉猪缩短至到4~5个月, 而奶、蛋生产周期仅为1 d左右, 防治疾病使用药物很容易在畜产品中造成大量残留。因此, 对于产奶、产蛋畜禽以及临近上市的产肉畜禽多选用中药治疗这类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 (特别是球虫病) 以及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病、生殖系统疾病、肉鸡腹水症等疾病, 以控制畜产品中化学药品残留。

2.1.4 治疗体弱畜禽。

由于中药有滋补强壮、增强免疫力作用, 故常用于治疗西药难以解决的体弱类畜禽疾病, 并取得很好效果。

2.1.5 治疗影响生产性能的疾病。

现代畜牧业生产手段是消除不利因素, 最大潜力挖掘生产潜力, 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因此饲养户对于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疾病十分重视, 中兽药在此方面有独到之处, 治疗效果较好。

2.2 抗应激

近年来, 许多中兽医利用中草药进行抗应激取得较大进展, 许多中药如藿香、香薷、黄芩、朱砂、五味子、刺五加、三七、黄芪、甘草、益母草等具有抗应激作用。

2.3 提高产量

提高产量是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之一, 中兽药提高产量的作用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增加体重和肉料比。实践证明许多中草药制剂如补脾益气健胃、宁心安神等方剂在各类养殖业中有增重作用, 同时许多抗应激、防治畜禽各类疾病的中草药方剂也有一定增重作用。二是增加产蛋。许多益气养血、补肾、健胃消食类方剂增加产蛋作用良好, 一些防治鸡病的中草药方剂也对增加产蛋有很好的作用。用黄芪、当归、益母草、淫羊藿、山楂、麦芽等12味中药组成的添加剂, 以0.5%比例添加于饲料中, 连续观察40 d, 产蛋率提高6.4个百分点, 同时产破蛋、软蛋、畸形蛋率和鸡死亡率明显下降。三是增加产奶量。以补气、养血、活血为主的方剂有良好的促进产奶作用, 同时, 促进产乳应辨证施药, 对于气滞缺乳的应用通乳散 (《民间验方》) :当归、王不留行、路路通、山甲、木香、瓜蒌、通草、延胡索、川芎;对于气血双亏缺乳, 用黄芪、党参、熟地、当归、王不留行、穿山甲、四叶参等药。四是促进繁殖机能。用益母草、淫羊藿、阳起石配制的“催情散”可促进母猪发情;熟地、当归、香附等8味中草药配制成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

2.4 改善畜产品品质

改善品质, 包括改善畜产品气味、性状, 增加营养, 降低不良物质含量。中草药本身是一种天然添加剂, 生产出的畜产品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为人们提供更多品质优良的畜产品。

3 中兽药研究现状

由于中兽药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巨大优势和广阔前景[4,5], 激发了众多科研人员对中药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

3.1 中兽药功能及其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应用研究

中药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研究开展的比较广泛, 甚至还有更深层应用研究, 利用从中草药中分离出的多糖作为免疫调节或增强剂, 以提高畜禽疫 (菌) 苗的免疫保护率, 免疫效果大大增强。

3.2 中兽药作用机理研究

3.2.1 对调节免疫功能机理研究。

对动物体免疫功能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 (2) 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 (3) 对动物的主要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细胞、胸腺、骨髓、法氏囊的影响; (4) 影响与免疫有关的物质, 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环核苷酸、组织胺等。因此, 研究中药对动物免疫功能影响主要是研究中药对上述器官、细胞、物质的影响。近年来通过大量研究, 已探索出不同中药对上述器官、细胞、物质的影响 (见中兽药功能部分) 。同时研究还表明, 中药及中药方剂调节免疫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完成的。 (1) 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免疫, 补肾药物是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调节免疫; (2) 通过调整植物性神经调节免疫, 肺、脾虚及肝郁, 特别是脾虚, 常有副交感神经偏亢现象, 免疫功能也相应低下, 进行补气促脾后, 免疫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3) 通过作用于环核苷酸 (c AMP/c GMP) 系统调节免疫; (4) 对于免疫机能失调的疾病, 用调整核酸代谢的方法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5) 补益药可提高T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 因而能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6) 有不少方剂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如生脉散既可抑制过高的过敏反应, 又可颉颃免疫抑制剂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3.2.2抗病原体作用机理研究。中药抗病原体作用机理研究包括2个方面: (1) 中药抗细菌、病毒机理研究。研究表明, 中药抗细菌病毒作用机理不同于西药, 其作用机理较为复杂, 是多种作用综合结果:一是中药具有直接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有100余种中药具有抗菌或抗病毒作用, 并且大多数是清热类药物, 但其直接抗菌作用不如抗菌素等西药, 且复方中药抗病原菌作用强于单味药物。二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进而达到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三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现已证实100余种中药具有消除病理状态下活性氧和自由基作用, 通过这种作用发挥使活性氧和自由基维持正常生理状态水平, 以免损坏动物机体, 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力, 从而达到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试验证明在体外无抗病原微生物的中药在动物机体内应用达到抗病原菌作用, 黄芪在体外无抗菌作用, 但黄芪与金银花合并后抗菌作用大增, 这充分证明中药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机理的复杂性。 (2) 中药抗寄生虫作用机理研究。中药抗寄生虫作用机理有以下2个方面:一是直接作用于体内外寄生虫, 二是中药综合作用于寄生虫。中药及中药复方在抑制病原寄生虫同时, 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增强动物体非特异性免疫以消灭寄生虫。

3.2.3 抗炎作用机理研究。

李培锋等采用比较药理研究法对鸡胆汁的有效成分鹅去氧胆酸 (CDCA) 和牛磺酸鹅去氧胆酸 (TCDCA) 进行探索研究, 结果表明CDCA和TCDCA能极显著地抑制小鼠耳壳炎症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对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张为民等对抗病毒合剂的抗炎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其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及小鼠棉球肉芽肿胀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

3.2.4 抗应激反应机理研究。

现代医学认为应激反应是动物体对各种有害刺激 (如感染、中毒、创伤、疼痛、失血、缺氧、热、冷等) 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非特异性防御性全身反应。效梅等研究了中药添加剂对热应激蛋鸡内分泌机能、免疫机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中药添加剂, 可显著提高高温环境中蛋鸡耐热能力。王凯等用复方中药制剂进行大鼠抗冷应激作用研究表明, 中药抗冷应激作用的机制是: (1) 对垂体—肾上腺功能有刺激作用, 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激素, 其刺激的初始部位可能是垂体前叶; (2) 中药有效成分还能增加肝脏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效率, 使机体充分利用能量物质, 既不过多消耗机体的能量物质, 又能保证机体对能量物质的需求, 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 (3) 在冷应激时, 耗氧量最大, 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 自由基产生增多, 可对细胞膜和DNA造成损伤, 中药中含有效物质, 能够清除自由基, 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机体的损伤; (4) 中药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可抑制心肌细胞钠离子-钾离子-ATP酶的活性, 提高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和冠脉血流量, 提高机体缺氧能力, 具有保护心肌作用, 同时还对血管有选择性收缩和舒张作用。因此, 中药可以在冷应激时调节机体血液循环, 使血流重新分布增强机体抗寒能力。程玉芳等用复方中药进行大鼠抗缺氧应激研究表明, 其作用机理与抗冷应激机理作用相同。需要强调的是许多中药如人参、刺五加、五味子抗应激作用是双向调节。

3.2.5 增产 (即增加体重、增加产蛋、增加产奶) 机理研究。

一般认为增加体重是经过补脾益气、健胃消食、驱虫祛邪, 从而达到增加体重的目的;对于增加产蛋与产奶, 多数认为血为蛋、奶之源, 故以补气调气、补血活血, 或滋肝补肾为主, 从而增加产奶和产蛋量。

4 发展对策

今后, 要广泛开展中兽医及中药知识普及工作, 实现理论创新, 加快中兽医及中药应用技术研究。一是继续开展中药防治动物疫病方面研究, 不断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加快中药提高畜产品产量和质量方面研究, 特别是广泛开展中药在绿色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 满足人们需要, 促进畜产品出口。二是开展中兽医及中药应用理论研究, 特别是开展在一些新的领域, 如中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方面研究, 不断揭示中药更多的作用及作用机理。三是开展中药制剂及标准化研究, 要在保持中兽医原属性的基础上, 在中兽医方剂配方炮制基础上改进加工工艺, 采用现代技术, 扩大生产规模, 加快生产速度, 制造出应用更方便、效果更好、更加量化、标准化的制剂以服务于现代畜牧业生产。

摘要:介绍了中兽药的优点, 从防治畜禽疾病、抗应激、提高产量、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阐述了其在现代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概述了中兽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以期促进中兽药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畜牧业。

关键词:中兽药,现代畜牧业,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宫庆.中兽药原料药的分类、资源现状与发展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 2012 (1) :229.

[2]于耀民.中兽药在抗寄生虫方面的应用[J].养殖技术顾问, 2012 (1) :225.

[3]谢丽丽, 赵灵颖, 胡庭俊.中兽药复方“连藤”的抗炎作用及安全性评价[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11) :56-58.

[4]叶茂.浅谈中兽药的应用及发展[J].畜禽业, 2011 (12) :54-56.

篇4:兽药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兽药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兽药市场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兽药产业由小到大,已逐步形成门类较为齐全、品种相对多样、技术较为先进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目前,全国共有规模以上兽药生产企业近600家,产品涉及29个剂型,近2000个品种,部分产品还销往北美、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区。2001-2011年我国兽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与此同时,国家通过GMP认证、GSP认证、行业规划、技术更新等措施,加快该行业的整合力度,推动我国成为兽药行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2011年,我国兽药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兽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29.0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98.15亿元,同比增长35.04%。

为了推动兽药行业健康发展,中国于2006年1月1日起强制实施《兽药GMP规范》,新开办的兽药生产企业必须取得兽药GMP合格证后方可按规定程序办理《兽药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批准文号。

兽药市场前景趋势分析:

兽药在畜牧业发展进程中,有无可代替的作用。在畜牧业发展初期,千方百计防治动物疾病,减少动物死亡,是兽药第一要务,因此兽药不管危害,只要疗效;在当前,由于动物疫病依然复杂,兽药承担着既要防病促生长,又要控制药残和药费的任务,因此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兽药是发展方向;未来,随着动物传染病的减少,使用兽药治疗已发病的食品动物已失去意义,使用无毒、无药残的兽药成为发展方向。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兽药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兽药的定义、分类、新制剂等,接着分析了国内兽药行业的现状,并对中国兽用药品制造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中兽药的发展。随后,报告对兽药市场做了区域发展分析、GMP与GSP实施发展分析、行业竞争与企业发展战略分析、营销分析和关联产业分析,接着分析了兽药市场的投资潜力与未来前景趋势,最后分析了兽药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营状况。

篇5:云南省兽药行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云南省兽药行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善药作为重要的农业投入品,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保障重大动物疲痛防治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省兽药生产逐步规范,兽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养殖环节用药逐步规范,兽药行业管理力度增强.

作 者:杨锦华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厅兽医处,云南,昆明,650224 刊 名:云南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YUNN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9 “”(z1) 分类号:S851.66 关键词:云南省   善药行业   行业管理  

篇6:中兽药培训心得

2016年11月28日值30日,我有幸受单位委派参加了河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在郑州举办的中兽药检测技术培训培训班。三天的培训课程由顾进华老师主讲,总共有来自全省各地4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学习。顾老师为我们详细解读了新版兽药典检测方法与中兽药标准化的内容,细致分析了新版兽药典新增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并通过实验、考试等方式使我们学以致用,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此次培训让我对中兽药检测技术,包括这些检验方法在以后的检验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对检验准则中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同时也学习到不少与之相关的实验室中兽药检验方法和技巧,使我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畜产品比如单、奶、各种肉类与人民的菜篮子息息相关,随着需求量的在增大,一些药物残留问题也日益突出,传统的西药兽药产品虽然效果不错,但代谢缓慢,残留问题严重,药物很容易超标,异军突起的中兽药逐渐受到养殖户的欢迎,但中兽药的鉴别检验由于起步较晚,造成市场上的中兽药良莠不齐,所以,通过 这次培训让我对中兽药的鉴别检验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篇7:中兽药发展的研究

中国是目前世界唯一完整保留独特的传统医药理论体系的国家, 中兽药是我国传统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中药具有平衡阴阳、祛邪扶正、标本兼治的特点。2003年中药防治SARS的成功实践, 使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 中药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大有作为。当前疫病流行特点多呈现非典型病毒病、细菌病、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的情况, 在西药的薄弱领域可充分发挥中兽药的优势。特别是针对畜禽疾病中占主要部分的病毒性传染病, 中药具有多方位调节和治疗作用, 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在休药期用中兽药替代西药防治疫病, 中长期使用具有低毒副作用, 可有效降低体内的药物残留, 同时还能促进生产性能的发挥, 从而满足日益严格的食品安全需要。

畜禽健康养殖是针对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特点, 设计的一种带有以畜为本、动物福利观念的养殖思考与实践。它把现代化畜牧业的四大支柱——遗传育种、动物营养、家畜环境工程以及兽医防疫等最先进的养殖科学技术有机地与满足动物的生理、行为需求结合在一起, 体现了动物与自然和谐、现代化养殖与动物福利发展的自然和社会规律。

在我们倡导的畜禽健康养殖中, 参照苏联学者Berkman提出的人一般状态分为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和病理状态的理论, 现代化畜牧养殖业不仅要保持动物的健康状态, 更要追求畜产品的最佳生产状态。因此动物群体的健康层次又可引申为最佳生产状态 (人工饲养、无公害养殖) 、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 (应激状态) 、亚临床状态 (隐性失衡) 和临床状态。最佳生产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人类在工厂化养殖中极力追求的状态, 但并非机体的健康状态。因此人类追求的最佳生产状态实际上是提高了畜禽生产性能的一种偏性很强的非正常状态, 它以牺牲畜禽对环境的适应性及抗病能力为代价。在此状态下, 家畜易受各种应激及各种疫病的影响, 即使达到了高效生产畜产品, 也无法保证其原有的优良品质和风味。而健康养殖正是人类考虑到与动物和谐相处, 以畜为本, 在其最佳心理、生理状态下高效、优质生产畜产品的最佳模式。

现代化畜牧业发展20多年来, 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技术日趋完善, 每年为市场提供大量的畜产品, 不仅丰富繁荣了市场, 也为广大农民提供了科技致富的途径, 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所有上述成绩的取得无不是以追求最高经济效益、生产效率、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为出发点, 以牺牲家畜生理和行为需要、并禁锢在人为的饲养环境中发展, 其结果历经20多年的养殖实践, 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有关资料表明:随着国际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不断增高, 我国的一些禽类产品由于病原、兽药残留等技术指标超过欧盟及主要进口国日本的控制指标, 曾被拒收、扣留和终止合同甚至封关等。同时欧盟也在大力开发天然植物药, 免疫调节剂等绿色环保型天然植物药作为替代产品, 在养殖生产中推广。

在此严峻的形势下, 安全优质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呼唤天然中兽药产品替代化学药物, 呼唤中西结合的畜禽防疫技术模式。弘扬具有民族特色传统中兽医药学, 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中兽药, 强化中兽药配合疫苗免疫程序的兽医防疫技术模式的稳固性, 尽快提高我国控制药物残留的水平, 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已是刻不容缓。中兽药的研制开发以及加强中兽医药在畜禽防疫中的作用正是适应于国家政策、国内外绿色畜产品市场需求, 应当加速进入实施阶段。

2 中兽医药的发展方向

中兽医药学是我国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学科, 擅长于从整体上进行功能的调节。对某些关键性功能基因进行调控, 其重要意义不仅显示中医通过调节机体功能治疗, 它不是改变基因的结构, 而是修饰、调节基因表达与基因产物功能获得对疫病的调控, 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针对我国中医药的发展现状, 国家科技部会同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等8部门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 其战略目标是:

(1) 构筑国家现代中药创新体系。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 集成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等多方面力量, 通过整体布局、资源重组、机制创新、构筑研究开发体系完整、技术装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中药创新体系。

(2) 制定和完善现代中药标准和规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加强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 建立和完善中药种植 (养殖) 、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标准和规范, 保证中药产品安全有效, 质量可控。

(3) 开发出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新产品。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 改进中药传统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加快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的中药新产品的开发。

(4)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形成有利于整体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和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

参考文献

[1]杨志强, 李建喜, 王学智.中兽药研究新进展和新技术[J].兽医导刊, 2007.

[2]陈文云, 姜文娟, 俞祥键.关于发展我省中兽药事业的思考[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8.

[3]朱五文.浅谈中兽药在畜牧业上的应用[J].中国动物保健, 2007.

篇8:4P在兽药差异化营销中的运用

20兽药行业,是难忘的一年。伴随着禽流感、口蹄疫等畜禽业的疾病,同时迎来了养殖业的周期性低谷,大多数兽药企业在顶着上述双重压力下,同时在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建设着GMP车间(厂房),这一年可谓是兽药行业的寒冬! 绝大多数兽药企业完成了GMP认证――国内兽药企业的生产水平达到了同一个层次上,至此,兽药行业开始步入GMP时代,兽药行业的激烈竞争刚刚拉开了序幕。本文针对4P差异化营销在兽药行业的应用展开探讨。

一、产品差异化是差异化营销的立足之本

目前我国的兽药企业的研发能力普遍较弱,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属于二三类产品――即仿制品,因此市场上产品的同质化程度非常高。那么,兽药企业如何运用有效的营销策略来确保自己的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竞争对手所蚕食呢?笔者认为,企业除了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外,还应该加强产品差异化营销的运用,能使得整个营销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营销学告诉我们,兽药产品的核心产品是指向消费者提供的能治疗或预防畜禽的疾病的、为养殖户带来收益的产品;兽药产品的外延包括一般产品(剂型、规格、包装等)、期望产品(疗效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附加产品(附带的产品、病理和养殖知识介绍等、购买方便、随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等)、潜在产品(该产品未来可能的所有增加和改变),

兽药产品的产异化营销,就是要重视外延产品的差异化营销和产品组合。

如何运用差异化营销呢?企业在进行差异化营销之前,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并对市场进行准确的细分和定位,然后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差异化营销策略。

一般产品的差异化营销:例如,剂型差异化营销――对于剂型较全的企业,可以充分运用剂型组合开展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猪价较低的时候,以散(粉)剂产品为重点产品,猪价较高的时候,重点销售针剂产品;这样无论行情的好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了。

产品组合的差异化营销:例如,企业要有核心产品和外围产品的组合策略,核心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占领中高端市场,外围产品抢占中低端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狙击竞争对手的蚕食。

篇9:中兽药发展的研究

中草药在降低兽药残留及环境污染中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其中肉、蛋总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但其出口量较少.主要原因:一是我国畜产品的质量差,加工落后,在国际市场上竟争力不强;二是我国畜产品的`卫生标准合格率低,药物残留高,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成为我国动物性产品出口的瓶颈问题[1].

作 者:房存金 汪洋 黄安仓 毕玉霞  作者单位:房存金,汪洋,毕玉霞(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100)

黄安仓(甘肃省庆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刊 名:中兽医医药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9 28(3) 分类号:S853.7 关键词: 

篇10:中兽药发展的研究

1 兽药行业供给侧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兽药企业数量不断上升,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品种相对多样、技术较为先进、产业链较为完整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2012年, 全国1 520家兽药生产企业共完成销售额401.14亿元[1]。目前, 全国通过兽药GMP认证的企业有2 000多家[2], 兽药生产企业的总体产能已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 形成了产能严重过剩、供过于求的局面。

1.1 新兽药研发困境

优质的产品要依靠强大的研发实力, 近年来, 药品 (包括人药和兽药) 的研发愈发艰难。跨国大型公司每年用于新药研发的资金占其销售额的15%~20%, 成功开发一种新产品需要7~10年, 费用为0.8~1亿美元[3]。2012年[1], 我国兽药生产企业研发资金投入25.65亿元, 占兽药产业总销售收入的6.39%;在1 452家化药企业中, 共有研发人员12 662人, 其中36.95%的研发人员具有中级职称, 17.38%的研发人员具有高级职称, 但依然缺乏自主创新型领袖人才。与跨国大型公司相比, 我国兽药企业研发资金投入过低, 研发人才不足, 尤其是自主创新领军人物匮乏。

我国新兽药大致可分为五类。2012~2014年, 新兽药注册数量分别为34个、40个、54个, 其中一类新兽药4个、二类新兽药26个、三类新兽药76个[4]。应该说, 新兽药成果数量不少, 但科技含量较高的一、二类新兽药数量较少, 多数都是仿制的三、四类新兽药。从根源上看, 许多企业研发新兽药缺乏新思路, 与市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能仿制申报的新兽药一旦上市销售, 就会有很多企业蜂拥而上, 导致产品一上市就出现激烈的竞争, 新兽药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优势也随之荡然无存。

1.2 产品批准文号泛滥, 同质化严重

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工作长期存在申报门槛低、企业申报数量多、兽药标准体系不完善、兽药产品说明书、标签监管困难等多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一直影响着兽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 全国共有8.5万个处于有效期内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其中化药和中药类8.3万余个, 生物制品类1 400余个[5]。按照2 000家兽药生产企业计算, 每家企业平均拥有40多个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据报道, 个别企业拥有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数量竟然达400个之多。作者通过查询国家兽药基础信息查询系统: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2011年5月5日~2016年5月4日) 共有批准文号1 527个, 包含5%和10%两个规格;黄芪多糖 (2011年5月5日~2016年5月4日) 共有批准文号817个, 包含注射液、口服液和粉剂三种剂型。这么多企业生产同质化的兽药,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产企业的产能过剩、激烈的价格竞争, 严重扰乱了国内兽药市场的正常秩序。

1.3 兽药产品说明书和标签编写不规范

兽药产品说明书、标签是必须经农业部审核批准后才能印制, 指导养殖户合理、安全用药的重要文件。根据《兽药管理条列》[6]第四十七条规定:“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按假兽药处理。然而, 农业部在实际审查过程中经常发现编写不规范的兽药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以2012年为例, 经审查, 全年建议退回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申请资料8 354个, 其中说明书标签编写有误的数量为3 030个, 占总退回率的36.3%, 位居首位[5]。申报企业不能严格按照现行的国家兽药标准要求编写说明书和标签是主要原因, 有些企业甚至故意弄虚作假, 私自修改审批后的说明书和标签, 虚假、夸大宣传, 扰乱市场。

1.4 兽药质量仍需提升

兽药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养殖质量的重要因素, 当下, 畜产品的质量饱受诟病, 人们已越来越多地关注养殖业, 关注兽药质量。无可否认, 自《兽药管理条例》 (2004年颁布) 及其配套规章颁布实施以来, 兽药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根据2015年农业部兽药质量监督抽检情况通报来看, 全年的兽药质量合格率超过了96% (见下表) 。但仍存在一些兽药质量问题, 如:违法添加其他药物成分、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低、套用产品批准文号、私自更改兽药质量标准、非法企业生产兽药等。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兽药质量就始终存在隐患。为了促进兽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保证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卫生, 兽药生产企业就必须严格按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兽药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 这样才能提供质量合格的兽药。

1.5 兽药售后服务跟不上

兽药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有自己的销售队伍, 并配备技术服务人员, 促进销售工作的开展。随着规模养殖比重快速增加、兽用处方药管理制度实施等因素的影响, 售后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一是技术服务人员良莠不齐, 主动学习意识不强, 知识更新较慢, 实际操作能力欠缺, 无法妥善解决遇到的问题;二是技术服务人员与销售人员合二为一, 在工作中重销售、轻技术服务, 甚至夸大宣传, 不仅没有达到售后服务的效果, 还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技术服务人员数量有限, 不能覆盖所有销售市场, 无法及时提供技术服务;四是技术服务队伍中缺少执业兽医师、执业助理兽医师, 在服务过程中无法开具处方药, 不能充分发挥技术服务带动销售的作用。当下, 兽药销售渠道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技术服务如何适应渠道变革需求的不断挑战, 如何提高售后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客户提供最大限度的增值服务, 是兽药生产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2 兽药供给侧政策变化及影响

2.1 国家鼓励研发新兽药

《兽药管理条例》 (2016年修订) 第六条规定:“国家鼓励研制新兽药, 依法保护研制者的合法权益。”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扩大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的通知》[7] (2 0 1 6年5月1日起执行) 规定, 18项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中包括新兽药审批费、《进口兽药许可证》审批费、《兽药典》、《兽药规范》和兽药专业标准收载品种生产审批费、已生产兽药品种注册登记费。兽药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在新兽药研发和注册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 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拓展新药研发思路, 增强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着力提升原料药、制剂甚至辅料方面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不断优化、强化企业产品结构, 这样才能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 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 从而促进兽药产业转型升级, 更好地满足养殖业的需求, 保障兽医公共卫生。

2.2 实施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新政

2006年5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农业部令[2015]第4号) , 表明了国家重视畜牧产业健康、规范、科学发展, 显示出国家依法严格管理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决心。新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提高了兽药批准文号申报的门槛和难度, 具体体现为:在原来提交申报资料的基础上, 要求企业提交兽药生产工艺、配方以及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或授权书等资料;实行比对试验管理制度, 将比对试验结果作为核发兽药批准文号的主要依据;实行现场核查和抽样制度[8]。新版《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还细化了兽药批准文号违法行为处罚规定, 这些政策规定的施行, 将改变以往“申报产品批准文号门槛较低”、“生产工艺缺乏技术含量”、“产品效果难以保证”、“虚假样品难以监管”和“违法行为处理不完善”等局面, 预示着兽药行业即将开始新一轮的行业“洗牌”。

2.3 兽药抽检和处罚力度加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71号》 (2014年3月3日发布) 要求从严从重处罚违法添加违禁药品、擅自改变组方添加其他兽药成分、未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生产兽药、不执行兽药GMP且不改正、向养殖环节销售原料药等六种严重违法行为。目前, 农业部实施的兽药质量监督抽检覆盖了兽药产业的各个环节, 包括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抽检的兽药种类非常全面, 包括化药类产品、中药类产品和兽用生物制品;兽药质量抽检方式很多, 包括检测抽检、跟踪抽检、定向抽检、鉴别抽检和其他抽检等。根据抽检结果, 农业部公布重点监控企业, 通过飞行检查方式组织开展查处活动, 依法从重处罚违法行为。同时, 农业部2015年共组织开展了十二次专项假劣药查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96号》 (2016年4月29日发布) 通报:依法注销了天长市天洋兽药有限公司等16家兽药生产企业的兽药生产许可证, 依法注销了两家公司的两条生产线的兽药生产许可证, 还依法注销了18家公司取得的388个兽药产品批准文号。以上文件的出台和执行、常态化的质量监督抽检和假劣药查处, 必将促使兽药生产企业把兽药质量放在第一位, 严格依法申报产品批准文号, 不折不扣地执行兽药GMP。

2.4 兽药二维码追溯系统作用初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10号》[9] (2015年1月21日发布) 的要求, 农业部从2015年开始, 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兽药产品追溯管理工作, 要求并监督兽药企业客观、真实录入产品信息, 目的是要逐步实现兽药产品在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全程追溯[10]。截止2015年12月, 追溯系统已接入企业1 897家 (含33个境外生产企业用户) , 占全国兽药生产企业的90.4%[11], 基本实现了兽药生产环节申请入网全覆盖, 实现了重大动物疫病疫苗、所有兽医生物制品、兽用原料药和兽用处方药类产品全部赋二维码出厂、上市销售。按计划, 截止2016年6月30日, 将实现所有兽药产品赋二维码出厂、上市销售;农业部规定, 自2016年7月1日起生产的、未使用统一的兽药二维码标识和未上传产品信息的兽药产品将不得上市销售[10]。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兽药经营追溯试点工作的通知》 (农办医[2016]22号) , 在内蒙古、广东和广西等3省 (区) 成功组织开展兽药经营追溯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今年农业部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经营追溯试点, 启动实施兽药经营和监管环节追溯管理, 对接国家兽药生产追溯管理信息系统, 逐步实现兽药生产、经营、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兽药二维码追溯系统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不仅可以帮助兽药使用者准确查询信息、明白使用兽药, 而且将倒逼企业走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优质服务的发展道路。

此外, 《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已于2014年3月1日正式施行, 配套的《兽用处方药品种目录 (第一批) 》涵盖9大类共227个品种, 都要凭兽医处方笺方可购买和使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兽药产生企业的产品结构和销量。

3 兽药生产企业发展趋势思考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兽药行业一系列新的法律政策的出台实施, 将对兽药生产企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许多企业的批准文号数量将会大大减少, 甚至有些企业将申请不到批准文号, 面临被市场淘汰出局的境地;随着兽药二维码系统覆盖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 这种创新的兽药监管方式将对故意造假、兽药质量把控不严的企业带来致命性的打击。兽药生产企业只有努力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适应监管创新, 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正确选择。

3.1 产品创新

研发是企业的生命线,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 是垄断利润。兽药生产企业要制定研发机制, 根据市场的具体需求, 可以通过配方创新、成分创新、剂型创新、适用于特殊疾病的药物创新等途径, 也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方式, 为市场提供安全高效的创新产品, 树立产品品牌, 才能在市场中胜出。创新型的研发投入巨大, 兽药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授权引进、合作研发、兼并重组、收购参股等方式不断整合研发资源, 以期缩短研发周期, 降低研发风险, 提高新药研发成功效率[12]。兽药生产企业要特别注重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 共同开展新药研发、工艺改进、安全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由高校、科研院所承担项目研究, 企业承担市场推广, 风险共担, 利益均沾。

3.2 服务创新

现在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会选择方案产品和服务产品, 生产企业不仅要做好产品, 还要做好产品的服务工作, 树立服务品牌, 推动兽药产品的销售。进入“互联网+”时代, 兽药生产企业亟需变革和创新服务, 紧贴客户需求, 结合《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的要求, 创建“互联网+技术+沟通”的售后服务方式, 通过企业QQ、微信号、公众号等网络交流平台, 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技术服务和管理支持, 并与客户进行互动沟通。简单来说, 就是企业组建远程诊治服务专家团队 (必须有执业兽医师) , 在网络平台诊断疾病, 提供治疗、预防方案, 开具处方;售后技术服务团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及时提供技术服务。快速、专业、准确的技术服务, 既降低了服务成本, 又能提高服务效率。

3.3 监管创新

国家兽药二维码信息追溯系统是一种创新型的兽药监管模式, 利用物联网技术赋予兽药产品特定的身份。随着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环节兽药信息追溯管理的全覆盖, 兽药产品的质量在各个环节都将受到严密的监督, 一旦兽药出现质量问题, 生产企业必须为此负责。因此, 兽药生产企业必须注重诚信体系建设, 树立责任担当意识, 如实地将兽药产品信息录入追溯系统。二维码作为兽药产品唯一的身份标识, 致使地下兽药加工厂的产品在市场上无法流通;不能严格按照GMP组织生产的企业也会改变以往的做法, 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 这无疑将加快兽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兽药产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将彻底改变。

4 小结

习近平主席强调,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从生产端入手, 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 促进产业优化重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 “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 推进供给侧改革, 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 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13]。

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形势所迫, 是问题倒逼的必然选择。2014年以来, 兽药行业一系列政策、法律文件的出台, 对改变兽药供给侧现状意义重大, 国内兽药生产企业优胜劣汰已是大势所趋, 兽药行业集中度在不久的将来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兽药生产企业只有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 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坚持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树立企业品牌,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企业要利用资本和技术优势, 集中优势资源, 积极进行兼并重组, 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为兽药行业灿烂的明天保驾护航!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兽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在研究兽药行业供给侧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兽药行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结合近年来兽药行业实施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措施, 试图为兽药生产企业探寻改革发展之路。

上一篇:XX镇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及“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汇报总结下一篇: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