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电影欣赏论文

2024-05-01

法律电影欣赏论文(共8篇)

篇1:法律电影欣赏论文

法律电影欣赏论文

———《马背上的法庭 》

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学号:110441817

姓名:刘彰

《马背上的法庭 》观后感

题记

当我们了解法律和乡愿、道义的关系,老冯之死就成为道德完成的方式,而那个庇护盗马贼的奶奶似乎隐约告诉高度规范化的城里人,道德自律有时比法律更有作用,而老冯在民情和规则之间的选择变成了他的宿命,在导演的心中这样的结果是必须的,因为当你担负起国徽给你的责任,作为国家法律的体现者这是毫无商量余地的――――卡夫卡·陆(Kavkalu)

一、影片内容简介

影片讲述了三名司法工作者进入滇西少数民族山区巡回审判短短几天里处理的案件以及发生在他们和周围人身上的故事。46岁的摩梭族女书记员杨阿姨因为没有文凭,按照政策被安排离岗退养,办完案件后她将留在当地的家乡;年轻的彝族大学生法官阿洛作为接替者第一次跟随下乡,除了办案外,还将到未婚妻的村寨完成婚礼;五十几岁的乡村法官老冯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遇到棘手的案件总还得靠他处理,他的一位同事20年前因为意外永远留在了这条路的陡峭

山崖下;还有一头失而复得的老马,沉默而娴熟地驮着国徽一路行进在蜿蜒曲折且不无险况的山路上。在普米族的山寨,老冯热心的处理了猪拱罐罐山的事件,在摩梭人的沼泽,阿洛因为不慎,丢失了象征国家权利的国徽,老冯一行人求助当地的女长老,终于找回了国徽。最后,他们走到了阿洛新娘子的家乡,在这里,因为一个意外发生的小案件,他们的命运和情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于和老冯的见解和看法的不同,阿洛带着新娘子逃跑了,背叛了这条在他看来没有前途和希望的路。退休的杨阿姨留在寨子里了,失去了相濡以沫的伙伴,忽然衰老的老冯一个人走上了那条孤独的路„„

二、影片反映的主题和现象

影片的一个主题主要在表现乡村派与学院派的思想碰撞;国家法律在实际运行中的效力;法律与传统习惯之间的关系;法与情的关系。影片中所表现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国家制定的法律与地方或民族传统之间的不协调、不一致甚至于冲突,这在影片中的很多细节都有体现。

这种情况在法社会学者专业用语中叫做国家的法与非国家的法之间的冲突,因为民间民族的一些传统在长期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解决社会纠纷和民间矛盾的民间解决体系这就是非国家法也叫有民间法、传统法等的称呼。

电影中的几个主人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老冯所代表的是能将国家法律与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纠纷矛盾的乡村派法制工作者;杨阿姨所代表的是我国长期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法制一线的工作人员,虽然其业务水平不高,但是却在贫困落后地区法制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 重要作用,我们是不能忘记这些人的;阿洛代表的是我国在新时期通过正规院校培养的法律人才,但是其实际司法经验不足,是一名坚持奉行书本知识的学院派法制工作者。影片是反应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关于法制的一部纪录片,因为该片比较客观真实的反应了我国广大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法制建设、法制观念、法制水平落后的情况。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贫困地区各项条件太差,法治水平落后使我国基层司法人员的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冯法官和其同事长腿都是在巡回审判过程中坠崖,说明我们应该给予坚守在艰苦地区、战斗在我国司法第一线的人员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从该影片中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触是我国的立法者在立法时更应该注重实际运行法律的效果而不是只是期望和预计的法律运行效果,立法机构在立法过程中更应该倾听最基层司法人员的意见和看法。

同时可以探索授予我国基层司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面对贫困落后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及有特殊地方习俗地区司法执法时在符合我国基本法律及基本司法执法原则的前提下有一些自主的变通权,这也是我国司法过程中必须面对也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和考虑的一个方面。

四、我对影片关于法律方面的感想

1、民族传统习惯与法律规范逻辑的协调问题

对于第一起纠纷,由于一家的猪捣毁了另一个家族的祖坟,而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该家族就用最朴素的方法把他家的猪抬到了法庭,让法官断案,山村的老百姓依然怀着他们那朴素的、传统的思想,我认为这是他们当地的习俗使之,当这个案子摆在阿洛的面前时,他却完全依据自己的所学判定这是一起封建纠纷,两家的标的不应该受法律保护,而排除了应用法律解决两家冲突。可是这样并不能真正将矛盾化解,而且只是将矛盾更深层次地埋在了两家之间。这让我想起了美国著名法学家博登海默的一句话,法律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阿洛主要是学会了在大学里书本上的逻辑推理,但是我认为他的逻辑推理也并不是那么的完美,当然博登海默的这句话也有值得检讨之处,阿洛他是用自己涉世不深的逻辑来去应用现实的复杂,当然他的这种做法并不能将法律更好地去调整社会,这是法律的憋足之处吗?我认为不是,这只是阿洛没有深刻的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的问题,老冯是一个经验法官,他懂得用自己的法律逻辑和现实的法律实践相结合,而不是像阿洛那样“削现实之足,适自己的法律逻辑之履”,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老冯就是一个冥顽不化的人,在这样的时代还要支持封建迷信,民族的习俗,传统的习惯始终就要和现实的法律找到一个好的契合点,这样才能让法律去更好地规整社会。朱苏力在其最近的调研报告《坚硬的软法——以农村结婚彩礼为例》中,笔者认为,它其中就渗透着法律在现实的芜杂面前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无力来的时候,遵循当地的传统习惯并不会导致法律权威的旁落,反而更有利于体现和渗透法律的本源目的,同时在理论上讲,遵循当地的习惯并不是滥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因为法官要遵循当地的传统民族习惯,这样就限制了法官借题自由发挥、信马由缰的范围。

2、法官代为执行判决是否有损法官的形象问题

当阿洛、老冯和杨阿姨判决一家将猪赔给对方后,败诉方严厉拒绝对方直接执行,这时老冯就充当了法院执行局的职能,老冯拖着瘦弱的身体牵着一头猪在村里艰难前行,之后胜诉方一家人欢呼自己的官司打赢了。而此时阿洛反说老冯把自己的形象弄毁了,身上的天平形象损害了。笔者认为在这样的山区彝寨里老风的代为执行行为不但没有损害法官的形象,反而提升了法院的权威,毕竟当时的情况就是整个彝寨地区就这么三名法官,老冯的行为正好弥补了缺少执行局的不足,因为在中国当代,法院的执行难是导致法院权威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冯加强了执行力,因而可以认为他为提高法院在当地的权威还是很有积极作用的。

而阿洛的观点并不能说他不正确,只能这样认为,他的观点还是与现实有些脱节的,在当地现实的面前,尤其是当地群众的心中还是欠缺合理性的。

3、使用民族语言诉讼是尊重当地习惯,保障当地人民诉讼权利的重要体现在由阿洛、老冯和杨阿姨组成的法庭审理一起离婚案件时,那位妇女在法官面前哭闹,用着彝族人的语言进行陈述、抱怨时,给他配备一名翻译是很重要的,三人做的就很好,很好保证了这位妇女的权利,这样给她与法官的交流搭建了平台,免除了法官因语言不通而对该案件置之不理的不好局面。

我国广阔的领域中很多偏远的地区老百姓与东部沿海与大城市的交流是很有限的,他们对汉语几乎不通晓,如果仅仅因为他们不懂汉语就将他们挡在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权利的法院大门之外是不人道的,而且也是违宪、违背我国立法初衷的。本影片中年轻的法官阿洛与他的妻子逃避当地民族结婚习惯私奔,虽然在法律程序上、实体上是合法的,但是却导致了当地老百姓对法院的漠视——再也不找法院打官司了,虽然在法律上并无不妥之处,但是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在当地而且娶的是一个彝族姑娘,遵循当地习惯并不会导致他信奉的法律的理念的倒塌,反而会更容易让当地人民进一步领会法律,进而尊重、信奉法律。影片

最后老冯的离去,怆然的歌声和杨阿姨的歌谣让本片增加了浓重的人情味道,让人凄凄落泪。老冯的话更是让人深思,他还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

这正是那些已经远去和依然默默奉献在审判岗位上的法官们的真实写照,他们用自己的一生,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无怨无悔地书写着一个大大的“法”字!

备注:

参考文献及资料:

1.百度文库

2.法律信息网:http:///

篇2:法律电影欣赏论文

——相关影片观后感

一个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想要努力融入美国社会的中国人,然而由于两国文化和法律的差异,使得他在梦想和困惑之间徘徊。

——《刮痧》

本部影片主要从刮痧这一传统中国疗法入手,充分地表现出中国和美国在法律方面的种种差异。

影片中当医生看到许大同的孩子丹丹背后的伤痕时,他们立即给儿童福利局打了电话,强行将丹丹与父母隔离,并且要起诉许大同虐待儿童。当我们看到这里是,肯定会觉得还会因为这样的原因上法庭,难免会觉得很荒谬,但是在美国的法律中,除了针灸以外,其他任何中医疗法都不被承认合法。所以在美国看来,刮痧成了违法行为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和中国相比,美国的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在关于儿童保护方面也是如此。

美国——随时随地注意保护儿童。

由于许大同为了使父亲在临走之前再见一次丹丹,他偷偷地把丹丹从儿童福利局中带出来,结果成了通缉犯。但是当警察追赶许大同时,他们知道车上有儿童便只尾追而未采取措施。

当许大同从车上报下熟睡的儿子时,十几名警察只是尾随戒备,等到他把儿子交与妻子时,警察才将其逮捕。

在影片中的庭审环节中,有这样一幕:警卫员出庭作证指出,一天晚上许大同将孩子独自留在家里。这句话在我国的庭审制度中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在美国却能有力的证明他有虐待孩子的嫌疑。

在美国法律中,打孩子是违法行为。因为在西方人的思想中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与父母平起平坐,家庭观念比较淡薄。而在大同为代表的大部分中国人却认为“我打孩子是给你面子”,这也是外国人所不能理解的,所以当他的朋友听到大同的这句话时说了一句“你这是什么中国逻辑?”是理所当然的。显而易见,在中国大孩子的做法是屡见不鲜的。同时,医生看到丹丹背后的伤痕时及时向儿童福利院举报的做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西方在法律认识和观念上的许多差异。

在西方,无论是什么民事或其它法律纠纷,法律都是主动出击的。美国是法制社会的代表,其法律体系非常完善,法律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法律意识很强,打官司几乎 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当医生发现丹丹身上的伤痕时,第一时间联系了儿童福利局,而丝毫没有给大同辩解的机会。而在中国,讲求中庸之道,喜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打官司是无路可走时的极端手段,了解也就不是很深。

最后我觉得从整个庭审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关于美国的法庭举证的相关信息。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大同为代表的中国形象更加喜欢讲理,而美国人注重逻辑关系,证据才是事实,才是一切。儿童福利局的律师就十分擅长举证,他利用各种所谓的事实来证明大同有暴力倾向。他曲解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贬低中国文化,故意激怒大同,使大同在听证会上失态。

中西方法律文化存在差距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和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极大地差距。

我们耳濡目染的一句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理想和现实往往是有差距的。一个深受病痛折磨的人为争取自己的权益,他直面艾滋病和同性恋给他带来的人们对他的鄙夷,他时刻与病魔挣着,一直坚持到最后的庭审结束。

——《费城故事》

在该影片中,安德鲁因为患有艾滋病,无意间被老板发现,老板因此故意捏造事实,将安德鲁辞退,但是因为他工作一直很出色,所以安德鲁最终知道老板是因为他得艾滋病的缘故而辞退他,所以他决定起诉他所在的很强悍的律师事务所。然而这样一个艾滋病患者想要找到辩护律师却是很难得,当他找到第九个律师乔时,这位律师开始时询问他的情况,但是当他得知安德鲁患有艾滋病时,他的表情和动作显而易见的表达了他对艾滋病患者的看法,但最终在妻子的说服下,乔帮安德鲁打赢了这场官司。我觉得从这部影片中可以看到很多在现代社会任然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个是对同性恋行为的蔑视,还有就是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针对这些问题各个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比如加拿大等国家同性恋已经合法化。不过,同性恋行为在我国还不能被很多人所接受。

同时,在关于保护艾滋病患者权益方面。在许多国家中的相关法律中都规定了对艾滋病患者的保护。

在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指出,“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如果医疗卫生机构违反这一规定,即侵犯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隐私权,将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篇3:法律电影欣赏论文

一、课程整合教学策略探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教学大多强调词和数字,忽视视觉思维和创造力,分析性语言压倒了感性的生动描述,扼制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听障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其独特的心理表象和特征,他们在感知事物时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观察事物时缺乏自觉性和选择性;道德认识较迟缓,道德情感不丰富;模仿心理较强,易受暗示;他们对有着语法规则、线性和抽象特征的文字语言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较弱,但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东西兴趣浓厚;他们虽然听力有障碍,但他们有着比健全人更为敏锐的眼睛。针对这样的特殊教育对象和视觉文化时代的大背景,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口述、黑板教学方式必须变革。在视觉文化时代,“眼见更为重要”,人类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在这样的视像膨胀的“非常时期”,作为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听障生正确地解读纷繁复杂的视觉资源,从中汲取有益的信息和知识,发展他们的视觉思维。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电影课总课题组执行组长雷孝祯教授在全球30多个国家112年来生产的24万余部电影中反复精选了适合学生的精品电影,大规模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322所中小学实验了14年,被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教育家确认为是外国没有的,是中国的自主创新事业。这样的背景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我们在实验调查中发现,100%的听障生欢迎教师运用影视的方式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这也为我们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电影整合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信心。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电影整合的教学策略与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共八章两大模块:一是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二是法律基础部分。第一模块主要内容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人生价值,以及科学人生观教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第二模块主要内容有:法律意识教育,宪法、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介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诸多内容实践性很强,教学目的重在导之以行。就理论性而言,很多道理高职听障生都已知晓,但如何让他们知之并感之,最后能付之行动,如果仅靠教师“讲”是远不能达到效果的,甚至有时比划了半天,学生也不知其所以然,或者是无动于衷。但如果结合课程内容播放有关的影视片段,效果就不同了:影像把那些书本上抽象的、干巴的文字,教师看不到讲不清的东西变成具体的感性的故事情节,学生看得懂,辨得明,短短的十几二十分钟的画面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能否有效地发挥影视的作用,激发学生认知后的情感体验,则取决于教师是否善于运用这种手段。

1. 精选影视素材,找准整合点。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和剪辑相应的影视资料。

在筛选影视资料时既要考虑资料的典型性、启发性,又要考虑到听障生的身心特点,选择的影视资料必须外挂中文字幕,内容不宜晦涩艰深。为此,在众多的影视中,结合第一章到第八章的教学内容,我们遴选了《首席执行官》、《冲出亚马逊》、《可可西里》、《感动中国》系列、《那山那人那狗》、《子午书简》、《新闻会客厅》、《法制在线》、《法律讲堂》等影视片段作为课程整合的基本素材。

(2)精心备课。

教师既要备教材,还要备选定的影视资料,将预看与问题设计相结合,设计好课堂讨论提纲和课后拓展题,在教学准备中必须仔细考虑怎样从影视中引出问题让听障生思考,让听障生带着问题观看。

2. 把握原则,采用活动教学。

我们在实践中,总体的教学策略是采用活动教学法,促使听障生在观看影视和研究性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具体的方式是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组内讨论交流,组际间相互竞比,引导听障生去理解影视文本中真正所要阐述的意义,培养学生对视觉文本的解读能力。

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教学目标与乐趣统一的原则

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使用影视文本也应从教学目的出发。要考虑影视文本的内容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因,还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是引发动机还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解决难点,还是突出重点?是用以弥补文字教材的不足,还是加大密度,节约课时?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的放矢”,防止和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尤其要注意的倾向是:部分听障生在影视课上盲目追求乐趣,忽视知识的学习和感悟。这种倾向不仅于提高教学效果无补,而且会适得其反。应该说,在影视课上知识和乐趣不是彼此排斥的,而是能够互相促进的:影视生动形象,可以增添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加快掌握知识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但影视播放的目的决不是仅仅得到某种乐趣,而是为了知识的感悟和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应使影视课成为教学目标与乐趣统一实现的过程。教师一要教育学生明确观看的目的,即不能把影视当做娱乐欣赏,而是要当做一种文本来学习,形成正确的视听动机。二是要引导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视听,并有为完成这个任务向影视寻求启示的愿望,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

要遵循这个原则,教师就下功夫备课。这个“备课”,不仅要“备”文字教材,而且要“备”影视文本。教师首先要熟悉取用的影视片段,光看品种题目是不够的,一定要看看片的内容,而且要详细回看。了解所有的画面,是否紧密配合教学内容?是该全部采用还是部分截取?中文字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哪些画面或字幕学生不易理解,需要教师解说?哪些画面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放映的时间有多长?在此备课的基础上,将影视资料按教学要求和授课顺序加以选编,没有字幕的还要适当添加字幕。如在第一章“理想与信念”的学习中,我们选了影片《首席执行官》,反复回看,就“理想的作用”、“理想的类型”、“科学理想”等教学内容剪辑了相应片段,设置讨论提纲,以确保学生在课堂观看中不仅有知识的感悟,还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当播放影视文本时,教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讲解或组织学习小组讨论。在讲解时,要紧扣课程内容联系画面。教师的语言在放映前要能起动员和提示作用;在放映中,要起到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思考的作用;在放映后,又要起到概括和提高的作用,使视觉信息和语言信息相辅相成,提高课堂渗透效果。

(2)综合性原则

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要求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而每一种教学方法,从本质来看,都是辩证的。PPT、实物投影、影视播放等各种电教媒体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特性,它们在表现不同的教学内容,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方面,都存在种种局限性,万能的媒体是不存在的,需要通过几种媒体有机地结合和交替运用,克服单一媒体的局限性,体现各种媒体的功能互补性。

心理实验发现:人们在学习时的效率,取决于有关大脑皮层区域是否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如果这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就形成优势兴奋灶。处于优势兴奋灶的大脑皮层有良好的应激机能,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学习效率高。心理学又认为,如果刺激长时间地集中在大脑皮层同一个区域,必然会出现无兴奋状态,即睡眠状态或半睡眠状态。因此,不能用单一媒体加入刺激强度的办法不断刺激某一区域,而要根据教学规律变换刺激形式。多媒体的综合使用,可以避免单一媒体引起的抑制效应,将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教学活动。

贯彻综合性原则,不仅可以使电教媒体之间进行有机的组合,而且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配合。我们在实践中将电教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讲解、阅读、练习等教学手段交替使用,力求每节课的几种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

(3)适应性原则

影视文本的选择与使用必须和教学实际相适应。

首先,整合教学应与教师能力相适应。

影视文本的剪辑与播放、导看与讲解、问题呈现与启发讨论等环节,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使用电教媒体应从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所选媒体须是自己所熟知的、惯用的,不能一知半解;对学生的需求和视觉偏好也要心中有数;组织听障生课堂讨论也要注意适时、适度,且要做好引导,防止教学目标的偏离。事实上,这些环节中任何一环的差错都会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其次,整合的内容必须与听障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接受程度相适应。

整合的内容中所选取的影视片段必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文本所展示时间的长短、教学信息输出的强弱等都必须是适度的,应适合听障生的观察特性,引导他们有顺序、有层次地观看与体验。如关于恋爱道德问题,我们节选《法律讲堂》的“成长中的性与爱”,把学生感兴趣却难于讲清,但又必须让学生明白的道理,分别就“理性的爱”、“性的社会意义”、“爱与责任”用短片分层次地播放与讲解、讨论。由于整合的内容与听障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结构相适应,课堂中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辨,有92.8%的学生认为整合的学习内容富于启迪性并乐于参与其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最后,影视文本的学习必须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教学内容是决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影视文本的解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力求使影视文本教学信息主题突出,重点明确,对难点问题应作合理分解,做到有理、合据,适时、适量。比如,在第二章“爱国主义”的教学中,我们播放了《冲出亚马逊》中关于“为了我们的国旗”片段,主题鲜明:爱国要有民族自尊心;播放《200年感动中国人物———金晶》,内容简短,重点明确:新时代的爱国表现。实践证明,影视文本的学习只有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实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学业多元评价是指从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平时成绩等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业状况,力求将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起来,由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功能的多元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我们在整合教学中采用了学业多元评价的形式。

(1)将教学中的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道德实践)与期末理论笔试相结合。

我们在实践中明确,教学中的过程评价得85分及以上的学生可免试理论考核(以过程评价所得总分计入总评),过程评价得60—85分的学生可自由选择是否参加笔试(以过程评价所得30%+期末笔试60%计入总评),过程评价不及格的学生必须参加笔试(以过程评价所得20%+期末笔试80%计入总评)。以此考核方式为指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鼓励,都能认真对待平时的学习任务,道德践行也有所改观。从实验的调查结果来看,85.71%的学生非常认可这样的考核方式。

(2)过程评价中的作业形式多样化,鼓励听障生使用视觉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

将视觉文本创作纳入听障生本课程学业评价的范畴内。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学中影视教学的实际运用,要求高职听障生运用专业知识(动漫专业)创作视觉文本,如DV创作、画报、评论、影视改编及表演等。鼓励学生通过查阅图书馆的资料,报纸、杂志,或是上网下载等多种途径完成;鼓励学生的合作,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而且,若有学生对作业成绩不满意,还可重新再做,最后选分数高的作为最后得分。这样让学生有多次得分的机会,鼓励其学习的信心,同时也把学习转化成其内在的需要。

这些作业形式的目的是要评价听障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合作等综合素质,从而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切实地得到实现。

(3)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结合,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

课堂上,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围绕思考讨论题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小组讨论结果书面呈现、小组间辩论等方式交替采用,教师对讨论结果评分;期末剧本表演,教师和每组都给表演者评一个分数,最后取平均分即为该次表演分数;结合平时各种作业中的组内同学的表现,期末时组内同学相互打分。藉此种种方法和手段,给听障生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的机会,实现与人交流、合作的目的,体现学业评价的公开性、公正性。

参考文献

[1]叶永广.历史.影视.教育.学林出版社,2004.6.

[2]王珠珠.电影课实验在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3]姚汝勇,杨玉霞.论影视媒介的语言及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8,(7).

篇4:为一部电影修改法律

《霍比特人》预算投资5亿美元,如能顺利拍摄,将对新西兰电影业和旅游业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影片即将开拍时,新西兰演员工会突然介入,指责制片方在分配新西兰演职人员的收入上严重不公,并号召全球演员拒绝接拍《霍比特人》。

彼得•杰克逊并不买账,发表声明痛斥新西兰演员工会:“他们把自己的行为伪装成一种无恶意的要求,但事实是,他们一直拿着上膛的枪指着我们的脑袋。在任何威胁面前,我们也绝不低头!”

他还放出狠话:“既然我的故乡不欢迎我们在这里拍摄,我们就去伦敦、加拿大或东欧拍摄。”

让这只煮熟的鸭子飞走,新西兰不仅会失去上万个工作岗位,还会失去将新西兰作为大制作电影拍摄地的竞争力。这急坏了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他连夜召开内阁会议,商量对策,最后达成一致,由总理亲自出面与彼得•杰克逊会谈,目的只有一个:只要《霍比特人》留在新西蘭拍摄,政府会在任何方面开绿灯。

2010年10月27日,总理邀请彼得•杰克逊举行会谈。总理将内阁会议精神通报后,彼得•杰克逊不客气地说:“要让《霍比特人》留在新西兰拍摄,政府必须阻止演员工会的无理取闹。”

总理说:“我们和演员工会进行了磋商,他们答应了政府的要求。此外,政府还决定,减免《霍比特人》1500万美元的税收,为《霍比特人》的宣传营销再拿出1000万美元。更重要的是,政府已向议会提交议案并获通过,将对新西兰《劳工法》进行修改,明确独立签约演职人员和全职演职人员间的收入区别。政府还将对收入低的新西兰演职人员予以适当补贴,这就为影片的顺利拍摄扫除了障碍。”

总理说完,彼得•杰克逊好久才反应过来。他激动地说:“想不到政府会提供这么多优惠,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我深表感谢,要以行动回报政府对华纳兄弟公司的厚爱。”

总理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新西兰政府已和华纳兄弟达成协议,由彼得•杰克逊执导的影片《霍比特人》将在新西兰拍摄制作。这对经济复苏十分有利,可以为新西兰人民保住上万个工作岗位,还能让我们顺着《指环王》成功的足迹,在国际舞台上推销新西兰。”

新西兰评论家塔普•米萨说:“在新西兰经济持续衰退的背景下,政府为了《霍比特人》不惜修改《劳工法》,不失为明智之举。这也说明,法律是为民众服务的。如能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民众收入,对一部法律适时进行修改,是完全必要的。”

篇5:法律基础造句欣赏

2、为促进中摩合作,双方将继续完善双边法律基础。

3、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组成部分的法律基础知识课程,与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法学专业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

4、第二章对行政综合执法的理论基础和法律基础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5、非法学专业大学生通过法律基础课的学习,了解法律常识、培养法律思维、树立公民意识。

5、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6、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思想品德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

7、它是美国的根本大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8、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是建立在诚实信用原则之上的先合同义务。

9、WTO是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篇6:法律与电影论文

摘要:通过课堂上观看电影,我们了解到法律以其特有的方式简化了世界,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法官、律师等法律职业者通常只需要关心法律所确立的事实和要素。所以在我们的法律电影课堂中,电影中的案例的解析培养了我们学生的法律适用技术。而法律所关心的主题诸如审判、正义、道德、人性、习俗、冲突、客观性等也往往成为电影的主题。但是,法学之所以需要认真地对待电影,并非仅仅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主题上的关联性,更为重要的是电影提供了一种可供法律研究的“另类读本”。通过电影,我们学生学到了许多的法律知识与做人的道理,为我们很好地全湿了生活。

关键词:电影、法律、感悟、道理、认识

这个学期的选修课《法律与电影》觉得很有意思,虽然是看电影的,但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让我受益匪浅。因为我们同学可以从法律电影中来解读法律精神,了解法律。另外,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来看电影中的法律知识与法律文化。大多数影片透过法庭片展现出对于现代法治的颂扬或批判,反过来也不断熏陶和修正着人们与社会的价值观。

电影提供案例的延伸,电影让我们更注重电影里面的法律知识,同时,法律也让我们要学会要认真地对待电影,对待生活,对待人生。今学期看的电影有《律政俏佳人》、《国家公敌》、《刺杀肯尼迪》、《阿马罗神父的罪恶》《Philadelphia》等等好多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律政俏佳人》、《国家公敌》和《Philadelphia》《阿马罗神父的罪恶》这几部电影了。

我个人认为《律政俏佳人》是一部美国不错的喜剧电影,它同时也是一部立志的电影。感觉艾利·伍兹很了不起,一个学时装的居然考入了哈佛法学院,并成了一个出名的律师,真令人佩服。虽然说她刚开始是为了爱情而进哈佛法学院的,但当她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之后,明白到了除了爱情还有许多事情值得自己思考的,对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影片的内容让我们学到了许多道理与精神,所诠释的精神更是让我们有所感悟与学习。人生应该是有激情和目标的,并且要有坚定的意志和遇到挫折绝不放弃的决心。像影片里的女主角那样,不管怎样,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总会有收获的。我挺喜欢女主角艾莉·伍兹的性格的,她自信、美丽、有个性,富有正义感,她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并且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其实,什么事情都不见得是绝对,关键看你想不想去做。女主角艾莉·伍兹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她是女大学生联谊会会长,是一个天生丽质的金发碧眼美女。影片开始时艾莉伍兹正在与学校中最酷的男孩华纳恋爱,并一心一意想做他的新娘。可是,她的男朋友华纳却因为有一个出身名门,同样跟自己有着哈佛法学院上学资格的韦安女生,于是决定抛弃艾莉伍兹。后来艾莉伍兹也曾经彷徨过,也曾经怀疑过,也曾经想要放弃。然而,也许是这个小的插曲,激起了她的斗志。她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而不是享受自己现在的生活。她报考了哈佛的法学院。决定要赢回男朋友华纳的心。当时她的老师也不看好,她这样的选择,甚至许多人认为她疯了。她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她遭受了很多的嘲笑,讥讽。结果呢?哈佛的法学院,朝她敞开了欢迎的大门,她获得了新的成功。刚进法学院,这里与她以前的舒适环境简直是天壤之别,艾莉有生以来第一次必须进行一场战斗,为了她心爱的人、为了她自己。甚至是华纳的未婚妻韦安的挑衅,甚至是第一次,因为没有回答出教授的问题,而被赶出课堂,但是她没有退缩,她都很勇敢的而聪慧的应对了,这也促使她最终取得了超出所有人想象的胜利。在做实习生的时候,艾莉·伍兹维护了一个律师的尊严,也苛守一个律师人,应尽的本份。最后她胜利了,她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哈佛大学法学院,而且成了那一届最优秀的毕业生。然而她当初追求的男友华纳却什么都没有了。艾莉伍兹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自我奋斗步入上流社会,也挑战了华纳和整个社会对金发碧眼美女的歧视。她那样一个乐观而永往直前的人,最终得到了学位,打赢了一场难搞的官司,赢得了另一个优秀的男朋友的心,并顺利进入了知名的律师事务所。经过无数的挫败,这个女孩在我们面前坚强地成长起来,从先前的拥有大小姐脾气的金发女郎蜕变成具有丰富感性认知和冷静头脑的年轻女律师,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女孩奋斗的历程,实在让人感动。

另外,电影里的一些人身为律师却处处违反了法律的尊严,做出一些令人法发指的事情,实在让人愤怒。

另外一部《国家公敌》一个平凡的律师成为通缉犯的故事,他如何反抗强权,如何为自己伸冤?威尔史密斯饰演的一名家庭幸福美满、前途一片光明的执业律师,正当他心情愉快地帮太太选购圣诞礼物的当儿,巧遇一位久未谋面的朋友。但是这位朋友却好像后有追兵,并且看起来像受到极度惊吓。他狼狈地央求史密斯救他,并在仓惶中拿了史密斯的名片后,便行色匆匆地逃跑了。就在他横越马路时,意外地发生车祸,当场死亡。其实,史密斯完全不知道自己已陷入一个难以脱身的谋杀案中,因为车祸丧生的友人,刚刚已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一张记录着一桩国会议员谋杀的磁碟片,放在史密斯的袋子里。原来,谋杀国会议员的主谋强沃特和他的属下,当时为了取回磁碟片,正追杀着史密斯的朋友,而他们在车祸现场找到了史密斯的名片后,开始寻线跟踪史密斯,用高科技的卫星监视,企图严密控制史密斯的行踪,藉以夺回磁碟片销毁谋杀的证据,并杀人灭口。家庭、事业与生命受到极大威胁的史密斯,唯一的救兵是曾为安全局探员、现在转为地下情报贩子、对安全局的技俩一清二楚、并知道如何反制金哈克曼。也许会有更多的人同意,为了国家的安全,个人必须以放弃部分个人自由为代价。但是影片里的谋杀国会议员的主谋强沃特却利用手里的权利肆意妄为,残害忠良,行为令人发指。

还有另外一部《Philadelphia》向我们讲述的并非一个简单的爱滋病人争取权益的故事,它直面同性恋,哪怕是在美国这样的社会中,同性恋依然是一个受到正统道德鄙夷的行为,影片中安德鲁是因为同性恋而染上爱滋病的,因此他被上司视为道德败坏,并被抛弃,于是他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诉诸法律。安德鲁的家人支持他走上法庭。开庭审理时,众多示威者聚集在法院门外,要求给同性恋者合法权益,不准歧视艾滋病人。故事及其结局并不复杂,但他却向世人提出了一个道德问题,对于爱滋病人应该象其它病患者一样给予爱护和帮助,这在哪里都是被认可的,但对与同性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在影片中,安德鲁和他的“恋人”并没有受到他家人的不平等对待,但是社会的偏见依然存在,哪怕他最终胜得了这场官司,但并不等于他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影片正是在这样一种沉痛而又无奈的气氛中结束。时代在向前发展,我们对于道德的理解也在不断更新,有很多观念的接受,我们首先是从看热闹开始的,我们以为那些事情与我们无关,但当它们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正是迎接他们挑战的人。

我们的法律电影课堂中,法律所关心的主题诸如审判、正义、道德、人性、习俗、冲突、客观性等也往往成为电影的主题。但是,法律之所以需要认真地对待电影,并非仅仅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主题上的关联性,更为重要的是电影提供了一种可供法学研究的“另类读本”,让我们在看电影过程中受益匪浅。而一部出自墨西哥的电影《阿马罗神父的罪恶》就很好地说明了关于人性与道德的社会问题。

这部电影道出了人们对于权力、金钱、美色等诸多欲望的态度与做法,发映出社会存在的丑陋一面。故事是这样的:阿马罗神父被大主教派往墨西哥一个落后贫穷的小村子去辅助已在当地的本尼托神父。本尼托神父在这里颇有势力,他一直保持着与旅店老板、寡妇桑加娜里的情人关系,还以开医院之名替当地的毒品商人洗黑钱,而他总能为自己的恶行找到推脱的理由。另一位被开除教籍的自由神父纳塔里奥则是名激进分子,山区农民在毒品商的压迫下甚至不能栽种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他为与之对抗,支持游击运动。最初阿马罗只是冷眼旁观这种种的腐败与丑恶,但不久之后他也身不由己地卷入了罪恶。小镇上桑加娜里美丽的女儿爱米莉年轻漂亮、天真无邪,虔诚地相信上帝。在聆听爱米莉的忏悔中,阿马罗逐渐被她所吸引,两人坠入了爱河,爱米莉甩掉了先前的男友鲁本。鲁本是名记者,对于教会的肮脏勾当早已摸清,在嫉妒的刺激下,他公开揭发本尼托的丑行,引起民众轩然大波。事情发生后他连忙指示阿马罗加以补救。谁知道事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爱米莉告诉阿马罗她怀孕了,并幼稚地要求他离开教会与自己结婚。而野心勃勃的阿马罗冷漠地拒绝了,对他来说,当务之急是迅速解决掉麻烦以免闹出丑闻,经过他的连哄带骗,爱米莉去堕了胎。一切都披着神圣的外衣在悄悄进行,被权力欲望所驱使的阿马罗也在这个邪恶的社会中迷失了自己,露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来。

这个学期通过看电影与思考,明白到了法律的信仰就是社会公众对法律的神圣怀有的一种宗教信仰般的情怀,它是现代法治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障,甚至可以说:“是法本身之存在及其具有效力的合法性根据。”“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信仰之所以在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是源自公民的内心,源自公民对法律的自我认同。法律被遵守的主要原因在于集团的成员从信念上接受并在行为中体现法律表达的价值,人们效忠规则是因为规则能够表达人们的参与其中的共同目的,而不是靠强制实施规则所必然伴随的威胁。

篇7:经典法律题材电影目录

2、刺杀肯尼迪:英语名JFK。检察官调查肯尼迪案。奥利弗-斯通导演,美国有人说他在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而另有一个我国网友曾说那个凯-科斯特纳最后陈词的长镜头让他激动流泪。很好的法庭演讲啊,被很多人赞为经典。

3、伸张正义(律政急先锋):阿-帕西诺主演。北大一老师作文举例称此片主角是一个三流律师。是三流吗?不是,只不过确实是一个在生活中挣扎的律师,为公正与恶法官作鱼死网破式的斗争。说他是三流,太市井味了。本片对律师在公正与职业义务之间的挣扎也有很好的表现。

4、甘地传:还没看。甘地学法律的,也做律师。本片奥斯卡奖。

5、丑闻:日本法律电影,黑泽明重要作品。“故事以一个无能而又品质恶劣的辩护律师和一位委托他对损坏名誉案件做辩护的年轻画家为中心展开”,“压轴一场法庭戏差不多长达15分钟,镜头沉实,剧力迫人”。

6、民事诉讼:奥斯卡提名。著名律师电影。约翰屈夫塔主演,基于真人实事。本片也常为国内法学老师提起,比如其中的睡醒后第一句是“我反对”情节。一部对美国现实法律的有很集中很细腻表现的优秀电影。

7、审判:法国电影。我浏览没有全看,警察询问嫌疑犯的过程。本片好象有美国翻拍版。

8、芝加哥:歌舞片,奥斯卡奖。里?基尔演一个擅长于操作的律师。

9、死囚之舞:哈利贝瑞奥斯卡奖。死囚妻子与狱警的故事。算是法律与心理电影。and,作为一个男人,不得不提到其中贝瑞非常性感的演出。

10、兄弟的监护人:美国纪录片。法理争论。

11、惊爆内幕:烟草诉讼之证人。阿?帕西诺、罗?克罗主演。

12、阿莲正传:奥斯卡奖。法律工作者(无牌律师)的故事。中年妇女文化不高,只本着公平信念,在律师的配合下,打下一个巨大的官司。真人真事。

13、立体谎言:市长助理调查一起法官受贿案。在感情与仕途之前,选择说真话。

14、大审判:保罗-纽曼演一个穷困于酒的律师办一个重振雄风的案子。本片能反映出在美国“小律师”与“大律师”法庭如何搏弈,富有信息,很能给人各种启发。好片啊。

15、杀戒:年青律师与一个年青凶手的故事,主要可能是探讨死刑价值的问题(时间长记不清)。东欧电影,也能当成一部心理文艺片。

16、丑闻:政治犯实录:韩国电影,并非那古装片。政治犯故事。

17、最后时刻:

18、盲井:提到了我国民工的劳动保险及人身保障的问题。

19、伊芙琳:布鲁斯南演一个诉争子女抚养权的工人的电影。很好的法律电影。爱尔兰电影。

20、午夜风暴:罗-德尼罗演一个在美国文革(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时期)中坚持说真话而被排拆的真人真事电影。政治越法律界的历史纪录,在有伟****律传统的美国。

21、费城故事:汤?汉克斯主演,奥斯卡奖,丹?华盛顿也是主演,那时他没现在这么有名。被经常提起的法律电影,一个同性恋律师控告其事务所的“劳动争议”案件。信息丰富。好电影啊,犹记被告方女律师在一次短陈述中连用八个“fact”的排比句,生动非常,尽现律师功力。

22、代言人:又名“猪的末日”,:),法国中世纪法律电影,还没有看。

23、铁律柔情:美国法律援助律师的故事。

24、美国梦:美国工人大罢工的纪录片,还没有看。算是一个宪法电影罢。

25、女魔头:奥斯卡奖,一个女连环杀手的电影,真人真事,其纪录片下面会提到。

26、柏林大审判:东德人劫机去西柏林,在西柏林受审,美国法官前往开庭,不同法系的处理,有临时培训陪审员的情节,算是一部国际法电影罢。

27、一级恐惧:里?基尔又演律师(上见“芝加哥”)。

28、双周情人:估计是和《律政俏佳人》一样的粉红色的轻喜剧。桑-布洛克演一律师,休-格兰特演其雇主。才买还没看。

29、法网终结者:一个贬毒罪律师越业务范围辩护一个杀人案(瞧人家这分工,已细到这个程度),常有很幽默的对话与场景。

30、童子也是鸡:美国同性恋者争取公民权利的真人真事纪录片。

31、变线人生:两个人因小事升级成大事,互相斗气。其中一人是年青律师。

32、热泪伤痕:多年前的一场凶杀案的审理。

33、史蒂夫:美国青少年管教的纪录片。

34、刑法第三十九条:日本法律电影,1997年,神户一13岁中学生砍掉9岁男童头颅,因刑法39条而免刑,引起争议,真相浮现。

35、重回清白:关于贬****秽物品罪的电影,主要是讲一个冤罪的纠正。还没有看。

36、完美丈夫:婚内杀人案。还没有看。

37、失控陪审团:讲美国陪审团的故事,个人觉得情节略有夸张

38、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 Bird,格里高利?派克演的39、细细的蓝线 the thin blue line

40、被告The Accused

41、黑暗里的哭泣A Cry in The Dark

42、我要活 I Want to live

43、风的传人 Inherit the Wind

44、纽伦堡审判 Judgement at Nuremberg

45、把那家伙给他吧 Let Him Have It

46、公正的人 A man for all seasons

47、洋葱田the onion feild

48、豪门孽债 reversal of fortune

49、雷灵顿10号 10 rillington place

50、天使的愤怒

51、《以父之名》丹?戴?刘易斯主演。“影片的故事来源于格里?康伦感人至深的回忆录《证明无罪》,讲述的是上世纪70年代,一位北爱尔兰青年因莫须有的罪名遭到英国警察当局的逮捕。警方利用逼供的方式逼迫他写下了认罪书,于一年后被判处终身监禁。格里的父亲更是受到无端牵连,最后含冤屈死在狱中。直到八十年代,在女律师皮尔斯的帮助下,格里才重获自由……导演:吉姆?谢里登,主演:艾利森?克劳斯比、菲利普?金、埃玛?汤普森、丹尼尔?戴-刘易斯,获奖:1994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1993年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主角,1995年英国晚间标准电影奖最佳电影。

52、《连环女杀手的生与死》:即上面提到的《女魔头》一片故事的原型的纪录片。

53、《大话王》:金?凯利拍的嘲笑律师的喜剧电影。

54、《黑罪风云》:丹-华盛顿主演。真人真事改编,拳王冤狱入罪,不断上诉、申诉(?)的故事。

55、《马丁?格尔回来》:法国电影,格-德帕迪约主演。美国翻拍版本叫《似是故人来》,有中世纪法庭开庭情形。

56、《法外情》:香港电影,刘德华主演。与那个印度电影《人世间》相似。

57、《惊窥》:苏?萨兰登主演。女律师义务帮助小孩子逃避黑帮追杀。

58、《杀戮时刻》:律师为一名因愤怒而在法院杀人的父亲辩护。本片原著是畅销书,作者约翰?格里梦姆是著名的法律小说作家。

59、《塘鹅暗杀令》:朱?罗伯兹与丹?华盛顿主演。环保诉讼后面的大阴谋。

60、《辛普森的梦之队》:纪录片,里面纪录了辛案被告律师团的律师背景与履历,其中包括《最好的辩护》的作者哈佛教授德肖维茨。观众能从中看到真实生活中的美国顶尖律师的风采

61、律师事务所(公司)the firm

62、华尔街

63、造雨人

64、肖申克的救赎

65、《迷色布局》(The Gingerbread Man):根据约翰?格里梦姆又一部律师小说改编。律师认识神秘女子,陷入麻烦之中。

66、角色:奥斯卡外语片奖,荷兰电影。节奏如同一部歌剧,酣畅淋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为法院执行法官的父亲,仿佛是法律冷酷一面的人格化身,对法律执行工作忠实到烈士的级别,虽千万人而往矣,佩服啊。本片故事精彩、结构恢宏,好电影啊。

67、一级谋杀:刚入行的年青律师坚持信念,与强大的国家机器对抗,勇且有谋,维护人权。建议我国律协不如免去如皇帝新衣似的新律师入行宣誓活动,多搞些这样的电影放放,学学人家的法律信仰精神啊。

68、义海雄风:又名好人廖廖,美国军事法庭故事。

69、魔鬼代言人:很多人都看过,有丑化律师之嫌。

70、《施密斯先生去华盛顿》,确实挺好看,如果要讲议会的制度、民主与新闻等等比较“大”的法律问题,真是一部很可示例的片子。下次如果再有机会勇荐片子于守门老鹤与何兵,这个片子也不错啊,哈哈哈。

71、东京审判

72、马背上的法庭

篇8:法律解释与法律民主

一、法律解释的初衷是让法律更加民主化

法律制定以后能够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是立法宗旨, 但是法律的使用要经过司法者的主观活动, 然后才能很好的得以适用。概括的说, “法律必须经过解释才能适用。”只要有法律, 就有对法律的理解与解释。法律越是解释越具有生命力。越经得起解释的法律才是良好的法律。解释是保持法律活力的重要方式。解释是彰显法律效力的重要形式。因为,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有专门性很强的术语和概念, 只有对其进行必要的解释, 才能为社会公众所了解, 所遵循;法律是裁决各类纠纷的准绳和依据, 法律所蕴涵的公平正义精神和价值取向往往需要必要的解释才能昭示;法律是最普遍的行为规则, 但法律所适用的则是各种各样具体的案件, 只有进行必要的解释, 才能使抽象的法律条文适用于具体案件的处理;社会生活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 而法律是相对稳定的, 为了使相对稳定的法律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 也需要对法律进行必要的解释。

从各个国家看, 在法律不完备的国家, 法律需要解释;但在法律完备、法治化程度的国家, 法律同样需要解释。法律解释的发达往往是法治完备的重要表现形式。解释法律是一门学问。解释法律必须遵循正确的解释规则, 运用正确的解释方法, 采取适当的解释形式, 切实遵守法律内在的逻辑。解释法律是一种能力。正确解释法律, 必须有能力把握法律的精神, 洞悉法律所蕴含的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 熟悉法律出台的背景;全面、系统地把握法律的内容。解释法律是一个良知。解释法律需要人文关怀, 体现法律民主, 解释法律可以调整平衡利益冲突, 解释法律能够体现公正执法、公正司法之心, 可以体现解释者的良知与人格。

二、法律解释不会背离法律民主

尽管法律解释的权力机往往因为强调它的权威性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究其原因, 一是公民个人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组织无法承担法律解释的负面影响责任;三是最高权力机关、最高司法机关往往不直接从事行政执法或者是直接的审判, 从而导致解释者与适用者脱节。

法律解释既是人们日常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法律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法官依据法律做出一项司法决定之前, 需要合理确定法律固定的含义, 律师在向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同时要说明法律规定的意义。如孟德斯鸠 (Montesguieu) 认为, “裁判只能是法律的准确解释”, 法官“只不过是法律的代言人, 不过是一些呆板的人物”, 他们要像机械的电脑程序一样, 一边输入事实依据, 另一边输出判决。他们因为忠实执行法律不可能会有任何创造性。在法律解释面前, 法官同样需要恪守规定。法官的“适用”法律活动不能是一种“创造”。这种适用不能简单理解为, 法律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又背离了法律民主, 只是权力机构的代言。

三、法律解释捍卫法律民主

在刑事诉讼规定中, 犯罪嫌疑人也有法律权利, 从而使法律不会伤及无辜。犯罪嫌疑人辩护的权力, 无论是自我辩护还是委托辩护。因为在诉讼法律的明文规定和遵从保障人权的原则。任何人和组织不能任意剥夺犯罪嫌疑人的应有辩护权, 也许犯罪嫌疑人会受到法律责任的追究。但是这种权力应该在审判中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因为身份的特殊或者具有强势的金钱基础而不受法律的束缚。譬如, 利用金钱或者权利伪造证据, 这种行为使绝对不允许的。

法律解释和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法律遵从的基本原则, 法律解释同样也要保持一致性。譬如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 该原则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民主主义要求, 什么是犯罪, 对犯罪如何处罚, 必须由人民群众决定, 具体表现为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来决定。同理法律解释也必须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最高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来做出。当今社会可能和中国古代社会有类似的情况, 人群分成“士农工商”四个群体。就目前的现状来看, 有钱的商人成为很多律师的服务对象, 这些人往往追求自己利益, 误读法律, 他们追求的其实民主其实的就是有钱人所需要、所希望的民主。抛开狭隘的仇富观点, 如果社会的一小部分人如商人的“民主”成为一个社会民主的主要成分、主要力量, 这种“民主”是就不是真正的民主。真正的民主可以使坏人无法恣意横行, 没有真正的民主, 可以是好人无法做好事, 甚至走向反面。实践证明, 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被滥用, 必然导致腐败。权力制约是我国法律的规定, 界定权力之间的关系, 使权力服从法律, 服从民主。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册) [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2]陈斯喜.论立法解释制度的是与非及其他[N].人民日报, 2001-10-12.

[3]陈金钊.哲学解释学与法律解释学[J].现代法学, 2001, (1) .

[4][法]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陶远华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

上一篇:PS合成童话色彩的翻阅魔法书的巫师下一篇:天路音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