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2024-05-03

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精选5篇)

篇1: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8.28)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示例一]初中语文《木兰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掌握文章大意并捋顺文章思路。

2.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会分析花木兰的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以及她的智略和才能。

3.懂得和体会文章中花木兰带给我们的勇敢乐观和爱国忠心的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人物描写方法,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难点:体会花木兰带给我们的勇敢乐观、爱国忠心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

阅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进行导入,向同学展示花木兰巾帼英雄的图片,并进行阐释:同学们,请问大家知道大屏幕上展示的是谁吗?对,是巾帼英雄——花木兰,她男扮女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保卫家乡。请问同学们,想不想继续了解一下这位女英雄呢?花木兰的英雄形象又与别的大英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花木兰》这篇文章。(书写板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分析文章讲了什么故事?思考“本文讲了关于木兰的哪几件事?”

明确:①本文围绕女子花木兰替父从军前、中、后不同的表现,刻画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高度赞扬其勇敢乐观、爱国忠心的精神。

学生前后四人组合成一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给文章进行分层概括。

②本文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讲了:

从军缘由:“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从军过程:“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辞军归家:“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文章写:“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有什么用意? 通过学生反复有感情的诵读,为其明确:

①通过写木兰在替父出征前的准备活动,体现出花木兰办事果断干脆,前面许诺替父从军就已经下定决心,不会犹犹豫豫。

②这句话对应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气势。通过读这句话,能够形象具体地感受到花木兰筹办物资时的气势,为其征战沙场,表现赫赫战功埋下了伏笔。

2.请同学思考:“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中的景和物,为我们营造一种怎样的氛围和基调呢? 明确:这句话写了战士们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后终于到达战场营地,但是,迎接战士们的确实无比寒冷凄凉的环境,更是肃杀沉郁的氛围——冷气通过金柝的敲击声袭来,寒月照在铁衣上泛着银光。这几种简单的事物却全面概括出了战场环境之凄凉。文章语言背后也极具抒情性,一个“寒”字将战士心中的寒意展现出来。

3.文中有一处对话,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对应回答:“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通过这简单的问答,请同学们分析出其中的深意? 明确:木兰决定代父从军,此时已无心纺织,迎来的是沉重的忧思。问女所思所忆,运用排比,扣人心弦,处处关切。再看回答:无所思也无所忆。回答的十分平静,仿佛已做好了十足准备。实际上,木兰一个女子之身,出征本是一种挑战。所以,她内心之忧思,也是情理之中。但其经过激烈冲突后,毅然下定决心,可见其勇于承担责任,果断勇敢的性格特点。

4.文章最后交待了花木兰恢复女儿身之乐,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①在内容上:充实文章内容,使文章叙述顺序自然丰满。此外,木兰英雄不仅是骁勇善战的战士,脱下军装,贴上花黄后便是光彩照人的女郎。这样,木兰的人物形象又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吸引和兴趣。也为我们解开了全文的谜题,这种写法增添了文章的喜剧性效果,使文章情节发展达到了最高潮。②在结构上,此处的妆容打扮为下面的“火伴皆惊忙”(通“伙”)做了铺垫。使文章结构完整,过渡自然。

5.作者单单是为了塑造花木兰的巾帼女英雄形象而对其进行赞美吗?有什么弦外之音呢? 明确:作者通过讲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坚贞无畏、勇于担当,不慕名利而有血有肉的女英雄形象。侧面写出十年征战的旷日持久和激烈悲壮,以及给家庭带来的离别之痛。体现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反感,对于和平的向往。木兰对祖国之忠心,实为高度体现中国文化的“家国精神”。

(四)拓展延伸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爱家,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给学生展示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体会其中母亲对我深深地爱以及我对母亲深深地怀念。

(五)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查找一下描写花木兰的相关资料和作品。

五、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语文《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本诗的相关的写作背景以及陶渊明的语言风格,理解词

意,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习表达技巧,提高诗词语言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及羡慕田园生活,同时保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陶渊明的“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的情感态度。【教学难点】感受陶渊明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那么回忆我们曾经学过的陶渊明诗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同学们积极发言)那么关于陶渊明我们也已经不陌生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陶渊明的诗歌,感受陶渊明田园诗歌的美丽和他深刻的情感。让我们走进《归园田居》这首诗歌。(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解决阅读障碍。

(2)教师朗读,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停顿,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3)然后提问“陶渊明从那几个方面写作本首诗歌的?”

明确:第一层:表作者个性思想,渴望归田。第二层:绘作者情趣盎然的田园生活。第三层:写田园乐之因。

(三)深入研读

问1:诗歌开篇两句写出了作者“爱丘山、憎世俗”的情感。作者想要表达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 明确:作者以比喻、对偶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自己为官13年的“羁鸟”“池鱼”的仕途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的厌恶,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强烈渴望。

问2:第二个层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吗? 明确: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以

下四句,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

然后用舒缓的语气朗读描写田园风光之一部分,体味淡然的平凡。问3:作者为何花这么多笔墨来描写这样一幅田园风景图?(同学自主发言描绘)明确: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小组讨论分享,教师指导)问4:最后作者发出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呐喊表明了作者的情感是什么样的? 明确:对社会的虚伪的批判,对可疑返回田园的快乐的最直接表达。试着朗读最后一句,读出感情。然后听朗读音频,加深对情感的品味。(四)拓展延伸

问1:“千古平淡之宗”是对陶渊明语言风格的整体评价,你认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是怎么样的?(同桌之间相互谈谈,请同学起来回答)明确: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读来十分亲切,还富有意境。

问2:多媒体呈现钟嵘的评价,然后结合钟嵘对陶渊明的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明确:每个人的评价代表一个时代,片面的,我们应该吸收学习。(五)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总结,在配乐朗读中结束本课。

作业:查找“魏晋风流”的相应资料,下节课“品赏魏晋风流”探讨。然后熟读成诵本首诗歌。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整个教案的设计,把握住了诗歌的最主要的核心部分,一个朗读,一个是情感的赏析。在最开始的时候通过朗读,直接把握了诗歌的语气和大致的情感走向,其次是整个过程中有穿插着多次的朗读,这样能让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住陶渊明的诗歌情感,虽然在之前同学有接触过陶渊明的其他诗歌的情感,但是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上,我把情感具体细化。另外就是语言风格,高中的学生,应该注重语言风格等文学素养的提高,所以在整个拓展延伸,围绕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提出了两个探讨的问题,可以方便学生感受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所以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整个教案在整个教学中,并没有完全实现最开始设置的教学目标,尤其是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所以在以后会改进和提高。

(来源于网络整理)

篇2: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面试考试时间为20—30分钟。

[中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示例一]初中音乐《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沂蒙山小调》体会山东民歌的音乐特点,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和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能够了山东地区的民族音乐。

【知识与技能】掌握旋律展开手法鱼咬尾,并能背唱《沂蒙山小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背唱《沂蒙山小调》。【难点】掌握鱼咬尾这种旋律展开手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播放山东临沂沂蒙地区的风景图片,并讲解民歌知识。中国的汉族民歌体裁主要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中国的民歌丰富多彩,它们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东沂蒙地区,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民歌。

(二)新课教授 1.初步聆听

教师播放《沂蒙山小调》并设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这首歌曲主要表现了沂蒙山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与生活场景。

2.复听歌曲并思考,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组成?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采用一段体,为单乐段分解歌的形式。第一句唱词包括两个乐句,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乐句,第三句和前两句是对比乐句,最后一乐句为结束性

乐句。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琴唱谱哼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乐句的结束音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每个乐句都以上一个乐句的落音作为,下一乐句的开始音。四个乐句的落音层次递降,这种创作的手法叫做“鱼咬尾”,这种创作形式在我国民间音乐创作中时常用到。

4.教师伴奏,学生跟琴哼唱谱子,感受“鱼咬尾”这种创作手法。5.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特点。

这首歌曲是三拍子,采用含变宫的六声徽调式的民歌,属于民族小调式,节奏舒展、规整,歌曲的节拍数基本一致,每个乐句节拍较规整。

5.齐读歌词,体会衬词的作用和意境。

教师讲解衬词,衬词的运用体现了小调的特征,并且突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同时对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歌者情绪,加强歌唱语气,烘托歌声旋律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6.填词演唱歌曲。(三)拓展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创作一首四句类的一段体。(四)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这首歌曲,充分体现出了山东人民憨厚朴实的性格,抒发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五、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音乐《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挖掘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乐曲,运用比较方法,提高分析和评价音

乐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认识民族乐派以及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并能够哼唱《芬兰颂》的主题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哼唱《芬兰颂》的主题旋律。

【难点】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以及其表现的情绪内涵。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播放《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的音频,展示捷克祖国山河风景图片的音像资料,并设问这是哪个作曲家的什么作品?他们属于音乐史上的哪个流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这首作品都是民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我们今天来捷克新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另一部音乐作品导入第四乐章《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二)新课教授

1.初步聆听《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教师播放《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并设问,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这首作品同样出自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其中的第四乐章,乐曲是由引子和三个主题组成。

2.分段聆听

教师分别播放《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引子与其他三个主题,并设问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表现了什么的场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分段播放音频并讲解。引子广阔而庄严,描绘出一片辽阔的原野。第一个主题是由小提琴演奏的赋格,旋律轻盈美妙;第二主题先由圆号奏出宽广的旋律,后面又由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在不同的调上演奏;第三主题是一首充满活力的波尔卡舞曲。全曲蕴含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3.带着个情绪完整聆听乐曲《捷克的原野和森林》。4.教师介绍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并引出《芬兰颂》。5.初步聆听《芬兰颂》。

教师播放《芬兰颂》并设问,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作品由引子和两个音乐主题构成。

6.分段聆听,并说出情绪。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第一主题,苦难的圣咏主题。乐曲开始时在低音区由铜管乐器奏出混浊与咆哮如雷的音响,状如一种受到禁锢的原始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随后木管乐器吹出有宗教气质的主题,代表一个热诚的祷告。在上述两种因素呈现之后,音乐的进行突然加快,把人们带入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第二主题,赞美诗主题。情绪明朗,首先是强大的铜管奏出了一个颇具民间舞蹈节奏的旋律,仿佛摹写了斗争胜利后人民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紧接着情绪突转,定音鼓渐次停息,木管乐器从寂静之中以其亲切温暖的音响唱出了一支如歌旋律,然后又由弦乐器淋漓尽致地加以复奏。最后,音乐从近乎幻觉中苏醒,再度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紧张愤怒的呐喊、嘹亮的号角与光辉的颂歌交织一起,以放宽颂歌主题的节奏所塑成的壮大辉煌效果作为《芬兰颂》的结束。

7.教师弹琴范唱《芬兰颂》的两个主题,学生跟琴哼唱。(三)拓展延伸

分小组讨论总结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教师归纳总结。(四)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民族乐派的乐曲,感受了不同国家的民族气息。民族的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和结晶。这两位民族乐派的作曲家用鲜明的民族风格把它发扬光大,并影响着后人的民族意识,民族乐派独有的风格还影响了以后其他国家的音乐创作,也包括我们中国,我们在交响诗创作方面尽管很年轻,但不乏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收集一些资料,看看我国有哪些交响诗。

五、板书设计

篇3: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一、 以课程知识整合为核心的集体备课

下面以两位老师的不同备课设计来分析集体备课对教师PCK中课程知识的拓展作用如左表。

从左边的表格可以看出,两位教师的设计都注意到了单元体裁是小说,确定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分析小说作为本课切入点。但两位老师PCK的差异还是明显地表现出来:专家教师A不仅讲环境描写的作用,更是从文本出发,挖掘文本资源,整合出两个与写作相关的语文思维训练;而普通教师B的设计仅停留在单纯的小说教学内容,如环境描写作用,没有从文本中发掘更多的资源。两位教师PCK的这种差距,原因在于两位教师各自对课程知识整合、对文本的挖掘的能力差异。

二、突出知识生成教学策略的磨课

磨课,是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有效的磨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和研究能力,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例如下面《孤独之旅》中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关于题目含义的两次教学实录片断: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题目的含义。首先我给大家3分钟时间,大家一起小组讨论一下。

(3分钟后)

师:下面提问,请XX小组回答:

生1:我们小组认为题目含义是“孤独的旅程”,就是杜小康度过了一个孤独的旅程,这个标题的作用是概括了文章内容。

生2:题目含义是杜小康因为家里破产到偏僻的地方孤独的养鸭,最后他成长了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策略,意图让学生自行充分讨论,然后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结果学生完全抓不住关键,答案似是而非,完全是无效的小组合作。教师在备课时完全没有预料到学生的困难,最后由于下课时间到了,只好强行抛出答案,这是典型的知识无效生成。

经过听课的备课组老师的商讨,给这位老师提供了建议,抓住阅读训练题型中“题目含义”的一般思路:从题目关键字出发,揣摩“表层义”和“深层义”,给学生抓手,最后总结方法。于是就有了下面在另一个班相同问题的第二次教学实录片段: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题目的含义。首先请大家一起分析题目的语法结构,“孤独之旅”是什么结构的词组?

生齐答:偏正结构

师:中心词是什么?

生齐答:“旅”

师:“旅”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旅程

师:“旅程”是瞬间概念还是过程概念?

生:过程概念。

师:那具体写这个过程是为了什么?

生:哦!(恍然大悟)

师: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大家就要注意刚才的方法,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个方面去揣摩。

通过上面的两次磨课,在教研组老师的帮助下,这位新老师的教学策略发生了变化,重视了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通过有步骤的方法讲授,使学生对于阅读训练中“题目的含义”题型生成了正确的思考方法。

磨课是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进行的,是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因此磨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具体教学策略的反复思考和改进上,强调引领生成,增大课堂张力,这是提高和拓展教师PCK中教学策略和表征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强调同课异构教学效果的反思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过去在进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时,更多地是借此打开教师教学思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然而,同课异构更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其实这正是教师PCK中观念性知识差异的外在表现。

下面以上文表格中专家教师A《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中读写结合环节的实践为例:

师:在本文中,杜小康克服了可怕的孤独,最终得以成长。现在大家根据例句用自然景物仿句,再用一句诗去概括这句话所反映出的“孤独”的内涵,并解释内涵。

例句: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诗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孤独是一种坚毅,如梅花般,忍住寂寞严寒方可绽放)

最     的往往在      的             ——诗句:

(孤独是                        )

以下是师生共同讨论修改得出的答案:

最险峻的山岭往往坐落在最荒芜的莽原——诗句:无限风光在险峰

(孤独是一种积极挑战人生、挑战自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大无畏)

最清澈的泉水往往流淌在最深邃的密丛中——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孤独是一种恬淡平静和超脱尘俗的人生态度,是空灵纯洁心境的外化)

最简洁的真理也往往掌握在最孤独的人手中。——诗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孤独是一种执着的赤子之心,是对真理和理想的坚持和自我要求)

师总结:孤独是一种冷峻美,一种力量,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是负面情绪,但也可以是一种积极人生态度的反映。

从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看出,专家教师A没有如教师B那样,仅停留在小说文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三要素、环境描写),而是从文本中发掘出了语文思维的训练点:多角度立意思维。从文本出发,又高于文本,针对学生写作的薄弱点进行了语文思维的训练。教学效果明显比教师B的单纯停留在小说文本层次要好许多。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

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智慧成为日益关注的话题,所谓强教必先强师,高水平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造就优质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深化素质教育和提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一、 以课程知识整合为核心的集体备课

下面以两位老师的不同备课设计来分析集体备课对教师PCK中课程知识的拓展作用如左表。

从左边的表格可以看出,两位教师的设计都注意到了单元体裁是小说,确定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分析小说作为本课切入点。但两位老师PCK的差异还是明显地表现出来:专家教师A不仅讲环境描写的作用,更是从文本出发,挖掘文本资源,整合出两个与写作相关的语文思维训练;而普通教师B的设计仅停留在单纯的小说教学内容,如环境描写作用,没有从文本中发掘更多的资源。两位教师PCK的这种差距,原因在于两位教师各自对课程知识整合、对文本的挖掘的能力差异。

二、突出知识生成教学策略的磨课

磨课,是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有效的磨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和研究能力,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例如下面《孤独之旅》中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关于题目含义的两次教学实录片断: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题目的含义。首先我给大家3分钟时间,大家一起小组讨论一下。

(3分钟后)

师:下面提问,请XX小组回答:

生1:我们小组认为题目含义是“孤独的旅程”,就是杜小康度过了一个孤独的旅程,这个标题的作用是概括了文章内容。

生2:题目含义是杜小康因为家里破产到偏僻的地方孤独的养鸭,最后他成长了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策略,意图让学生自行充分讨论,然后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结果学生完全抓不住关键,答案似是而非,完全是无效的小组合作。教师在备课时完全没有预料到学生的困难,最后由于下课时间到了,只好强行抛出答案,这是典型的知识无效生成。

经过听课的备课组老师的商讨,给这位老师提供了建议,抓住阅读训练题型中“题目含义”的一般思路:从题目关键字出发,揣摩“表层义”和“深层义”,给学生抓手,最后总结方法。于是就有了下面在另一个班相同问题的第二次教学实录片段: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题目的含义。首先请大家一起分析题目的语法结构,“孤独之旅”是什么结构的词组?

生齐答:偏正结构

师:中心词是什么?

生齐答:“旅”

师:“旅”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旅程

师:“旅程”是瞬间概念还是过程概念?

生:过程概念。

师:那具体写这个过程是为了什么?

生:哦!(恍然大悟)

师: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大家就要注意刚才的方法,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个方面去揣摩。

通过上面的两次磨课,在教研组老师的帮助下,这位新老师的教学策略发生了变化,重视了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通过有步骤的方法讲授,使学生对于阅读训练中“题目的含义”题型生成了正确的思考方法。

磨课是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进行的,是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因此磨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具体教学策略的反复思考和改进上,强调引领生成,增大课堂张力,这是提高和拓展教师PCK中教学策略和表征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强调同课异构教学效果的反思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过去在进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时,更多地是借此打开教师教学思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然而,同课异构更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其实这正是教师PCK中观念性知识差异的外在表现。

下面以上文表格中专家教师A《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中读写结合环节的实践为例:

师:在本文中,杜小康克服了可怕的孤独,最终得以成长。现在大家根据例句用自然景物仿句,再用一句诗去概括这句话所反映出的“孤独”的内涵,并解释内涵。

例句: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诗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孤独是一种坚毅,如梅花般,忍住寂寞严寒方可绽放)

最     的往往在      的             ——诗句:

(孤独是                        )

以下是师生共同讨论修改得出的答案:

最险峻的山岭往往坐落在最荒芜的莽原——诗句:无限风光在险峰

(孤独是一种积极挑战人生、挑战自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大无畏)

最清澈的泉水往往流淌在最深邃的密丛中——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孤独是一种恬淡平静和超脱尘俗的人生态度,是空灵纯洁心境的外化)

最简洁的真理也往往掌握在最孤独的人手中。——诗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孤独是一种执着的赤子之心,是对真理和理想的坚持和自我要求)

师总结:孤独是一种冷峻美,一种力量,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是负面情绪,但也可以是一种积极人生态度的反映。

从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看出,专家教师A没有如教师B那样,仅停留在小说文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三要素、环境描写),而是从文本中发掘出了语文思维的训练点:多角度立意思维。从文本出发,又高于文本,针对学生写作的薄弱点进行了语文思维的训练。教学效果明显比教师B的单纯停留在小说文本层次要好许多。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

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智慧成为日益关注的话题,所谓强教必先强师,高水平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造就优质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深化素质教育和提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一、 以课程知识整合为核心的集体备课

下面以两位老师的不同备课设计来分析集体备课对教师PCK中课程知识的拓展作用如左表。

从左边的表格可以看出,两位教师的设计都注意到了单元体裁是小说,确定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分析小说作为本课切入点。但两位老师PCK的差异还是明显地表现出来:专家教师A不仅讲环境描写的作用,更是从文本出发,挖掘文本资源,整合出两个与写作相关的语文思维训练;而普通教师B的设计仅停留在单纯的小说教学内容,如环境描写作用,没有从文本中发掘更多的资源。两位教师PCK的这种差距,原因在于两位教师各自对课程知识整合、对文本的挖掘的能力差异。

二、突出知识生成教学策略的磨课

磨课,是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有效的磨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和研究能力,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例如下面《孤独之旅》中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关于题目含义的两次教学实录片断: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题目的含义。首先我给大家3分钟时间,大家一起小组讨论一下。

(3分钟后)

师:下面提问,请XX小组回答:

生1:我们小组认为题目含义是“孤独的旅程”,就是杜小康度过了一个孤独的旅程,这个标题的作用是概括了文章内容。

生2:题目含义是杜小康因为家里破产到偏僻的地方孤独的养鸭,最后他成长了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策略,意图让学生自行充分讨论,然后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结果学生完全抓不住关键,答案似是而非,完全是无效的小组合作。教师在备课时完全没有预料到学生的困难,最后由于下课时间到了,只好强行抛出答案,这是典型的知识无效生成。

经过听课的备课组老师的商讨,给这位老师提供了建议,抓住阅读训练题型中“题目含义”的一般思路:从题目关键字出发,揣摩“表层义”和“深层义”,给学生抓手,最后总结方法。于是就有了下面在另一个班相同问题的第二次教学实录片段: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题目的含义。首先请大家一起分析题目的语法结构,“孤独之旅”是什么结构的词组?

生齐答:偏正结构

师:中心词是什么?

生齐答:“旅”

师:“旅”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旅程

师:“旅程”是瞬间概念还是过程概念?

生:过程概念。

师:那具体写这个过程是为了什么?

生:哦!(恍然大悟)

师: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大家就要注意刚才的方法,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个方面去揣摩。

通过上面的两次磨课,在教研组老师的帮助下,这位新老师的教学策略发生了变化,重视了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通过有步骤的方法讲授,使学生对于阅读训练中“题目的含义”题型生成了正确的思考方法。

磨课是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进行的,是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因此磨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具体教学策略的反复思考和改进上,强调引领生成,增大课堂张力,这是提高和拓展教师PCK中教学策略和表征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强调同课异构教学效果的反思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过去在进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时,更多地是借此打开教师教学思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然而,同课异构更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其实这正是教师PCK中观念性知识差异的外在表现。

下面以上文表格中专家教师A《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中读写结合环节的实践为例:

师:在本文中,杜小康克服了可怕的孤独,最终得以成长。现在大家根据例句用自然景物仿句,再用一句诗去概括这句话所反映出的“孤独”的内涵,并解释内涵。

例句: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诗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孤独是一种坚毅,如梅花般,忍住寂寞严寒方可绽放)

最     的往往在      的             ——诗句:

(孤独是                        )

以下是师生共同讨论修改得出的答案:

最险峻的山岭往往坐落在最荒芜的莽原——诗句:无限风光在险峰

(孤独是一种积极挑战人生、挑战自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大无畏)

最清澈的泉水往往流淌在最深邃的密丛中——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孤独是一种恬淡平静和超脱尘俗的人生态度,是空灵纯洁心境的外化)

最简洁的真理也往往掌握在最孤独的人手中。——诗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孤独是一种执着的赤子之心,是对真理和理想的坚持和自我要求)

师总结:孤独是一种冷峻美,一种力量,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是负面情绪,但也可以是一种积极人生态度的反映。

从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看出,专家教师A没有如教师B那样,仅停留在小说文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三要素、环境描写),而是从文本中发掘出了语文思维的训练点:多角度立意思维。从文本出发,又高于文本,针对学生写作的薄弱点进行了语文思维的训练。教学效果明显比教师B的单纯停留在小说文本层次要好许多。

篇4: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示例一]初中语文《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体会本文重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2.通过小组谈论法和情境感受法提升对于课文深层次理解的能力和感受作者所传递的情感。

3.体会作者对于过去身边亲近的人“阿长”的怀念、感激和敬佩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和分析,总结欲扬先抑的特点和使用效果。【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于过去身边亲近的人“阿长”的怀念、感激和敬佩之情。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情境表演法、多媒体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

导入语:同学们,老师为大家播放一段著名演员姚晨在《朗读者》上的朗诵片段,大家来聆听。

音频就到这里,相信同学们都被这真挚的语言片段所感染,那么故事是怎么进展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阿长与〈山海经〉》。

(二)整体感知,进入情境

1.大声朗读课文,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圈画,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完成,教师着重强调“憎恶”。

2.默读课文,尝试概述作者对于阿长,主要描写了哪几件事情,用简炼的文字概括。

教师明确:名字来源、睡相丑陋、规矩繁琐、购买《山海经》。(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小组探究活动,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探究:

(1)通过这四件事情,能够感受到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结合这四件事情的叙事顺序,再感受全文,作者对于阿长发生了什么样的态度转变,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 小组反馈:

A.粗俗,渴望平安,善良。

B.从不满到厌恶到感激,作用是鲜明区别。教师明确:

A.粗俗、迷信、不幸、善良淳朴,渴望一生平安的农村妇女形象,体现了作者对于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描写的高超技艺。

B.从对于阿长的不满到厌恶,到购买《山海经》后的感激,再到最后的怀念与敬佩,从感性的表面的抑,到理性的深刻的扬,这种写作手法叫欲扬先抑,对于写作中构思故事和塑造人物形象都能形成一种冲击感,加强写作效果,大家以后要在写作中多加利用,让你们的文章更加有张力。

(四)活动深化,总结课堂

总结本节课堂内容,采取系统归纳法和情感深化法相结合的原则。(五)课后作业

为课文情节绘制几幅小插画。(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语文《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诗的本质特征,学会比较中外诗歌在形式上的不同点。2.梳理文章的写作脉络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和比较阅读法,提高阅读中外诗歌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阅读和研究中外诗歌的正确态度,激发热爱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来揣摩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钱钟书先生阐述的中国诗特征所使用的比喻和引用手法。

三、教学方法

对比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作者的作品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围城》的作者,大家猜出是谁了吗?对,就是钱钟书,就是这位学贯中西的鸿儒——钱钟书先生,他的众多著作至今在国内外学术界仍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艺论文《谈中国诗》。(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批注阅读

全班学生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自主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

1.默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开篇从比较文学的视野,交代了作者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第二部分,作者在与外国诗歌的对比阅读中,说明中国诗歌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第三部分:作者辩证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本质特征。

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中国诗的本质特征。

明确:(1)早熟而缺乏变化,“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2)篇幅短小,“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而的轻鸢剪掠”。(3)中国诗深厚情韵,富于暗示性,如“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看到了无垠”。(4)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原因是,中国的诗格较轻,且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相应板书。)(三)品析语言,合作交流

1.学生自主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本文语言在形式上的特色,并在文中举出相

应的例子加以说明。以四人为小组,先自主学习再组内交流,教师巡场指导。

2.派代表总结发言,其他组可以补充,教师引导。预设:

(1)引用:丰富、巧妙、贴切。感受丰富,如引用丰富,将西方的“何处是”与中国诗歌对比,如“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引用巧妙,如“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加以说明中国诗的艺术和思想体系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引用贴切,引用陶渊明、李白的诗和歌德、雷格的诗歌为了说明两国的诗内容相同,作风暗合,能切中要点地表达了观点。

(2)比喻:生动、趣味、深刻。比喻生动,如把中国诗的“比重”比喻为“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又将中国的诗歌之短比作“轻鸢剪掠”;比喻趣味,作者将中国诗的狂放特质比喻为“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比喻深刻,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来深刻指出评论家对于评论的对象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除此之外,作者用中国画的发展作了相应类喻来说明中国诗的发展规律,文中诸多处比喻都无不体现出钱氏语言之妙。(相应板书。)(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自述感受: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钱钟书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自由发言,并说明理由。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别人对钱钟书评价的文章,加深学生对钱钟书的了解。

2.师生共同总结,并布置作业:联系课文,比较阅读中国诗人舒婷《致橡树》和外国诗人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评说这两首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点。

篇5: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示例一]初中语文《谈生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品味语言美,通过延伸拓展把握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生命的法则,乐观的对待生命中的一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的深沉、含蓄、意蕴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探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通过回忆作者冰心导入本课。(学生进行介绍补充)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冰心的作品《谈生命》,看一看在作者眼中,生命史什么样的。(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

1.多媒体播放音频,学生听读,注意读准字音。2.思考问题:作者是如何解说生命的。明确:一江春水东流入海,小树成长比喻人生。(三)深入研读

1.朗读描写最生动的几处并思考: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它曾有怎样的境遇?生命像一棵小树,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学生自主阅读并思考)明确: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冰雪是前身,汇集到一起合成有力的大河,生命积攒的力量。生命像一棵小树,春天长出枝叶,夏天开出繁花,秋天结出硕

果,冬天投入大地的怀抱。

2.学生根据“生命像什么……”造句,自己写话。(点名分享)3.自主阅读全文,分享你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并说一说为什么?(小组分享)明确:学生自主发言即可

4.朗读“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并思考:在你们十几年的生命里,什么是最重要的? 明确:学生开放式的答案。(学生思考后自主发言)5.朗读大屏幕上的诗句“生命像一江东流的春水,像一棵历经四时的小树,像一双灿烂着想象的翅膀,像一支蜡烛,留着痛苦的泪,燃着快乐的光”,然后升华文章情感。

明确:冰心告诉我们要感恩生命,要奋发向上,我们每一天都能够积极乐观的度过每一天,丰富生命的每一天,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感恩生命。

(四)拓展延伸

生命是永恒的话题,那么走过的生命我们只需要怀念和珍惜,那接下来的生命你又将如何度过。分享一下你的人生规划。

(五)小结作业

小结: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升华中心主旨

作业:搜集自然界痛苦和幸福相伴的生命现象,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设计整体上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绝大部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自主学习的比重比较大,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这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而且深刻贯穿了朗读这一核心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品味文本,把握情感。

虽然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整个教学设计中老师缺乏明确的指导,问题的抛出较少围绕课文文本内容,使得整个教案教师的课堂把握不是很强,在这一方面后期可以加强,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课文最好的学习。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大意,提升品味游记类古文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3.学习作者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上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难点:学习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说起王安石,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官至宰相并主持了北宋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他的一生也与变法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王安石在上书变法前游览褒禅山时的所记所想,或许在蛛丝马迹中我们能探求到伟人心里的远大抱负。(板书题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明确:①(1~2):记叙一行人游褒禅山的经过。②(3~4):议论自己游山的心得。

③(5):补叙、简介其他人。(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看文章中游山经过这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①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 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 “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②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对这个习惯,你有什么看法? 各抒己见

2.作者分别游览了哪些地方?各个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游览了前洞和后洞;前洞:平旷,游者多;后洞:窈然、寒、深,游者少。

3.看游山心得这一部分,作者有什么心得? 明确:现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天下的珍奇异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而大多数人会因为其艰险、难找而选择放弃,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发现的越少。

5.既然奇景异观常人很难看到,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从文中归纳概括。

明确: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目标明确,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板书“志”)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气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很难到达理想境地。(板书“力”)三是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观的条件也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板书“物”)

总之,志、力、物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

6.虽然作者讲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现实往往不如人意,对此,作者又有什么心得呢? 明确: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而未能达到,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在游览了褒禅山后得出了“有志”“尽吾志”的观点,抒发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启发作用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做?(五)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查找一下王安石生平的相关资料,了解王安石其人。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着重引导学生对本文夹叙夹议的内容进行理解,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情感。同时,对王安石其人的生平了解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文。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应结合作家作品背景展开指导学习,知人论世。

上一篇:新教师入职一年工作总结文章下一篇:文学院团委学生会成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