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语文学科说课稿(9.6)

2024-05-12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语文学科说课稿(9.6)(精选5篇)

篇1: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语文学科说课稿(9.6)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音乐学科说课稿(11.5)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包含的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说板书。

[中学音乐学科说课稿] [示例一]初中音乐《祖国啊,你好》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祖国啊,你好》,接下来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祖国啊,你好》是河少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一节唱歌课;作品为D调,四二拍,情绪热情、愉悦,旋律优美,表达对大好河山的向往和拥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关于祖国的基本知识,以及双声部的唱法,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初中生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7~9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注意嗓音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堂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大好河山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新疆音乐的节奏感,并加强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知识与技能:学唱双声部,更好的完整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掌握关于祖国的基本知识,以及双声部的唱法,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是理解课堂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弹奏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唱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环节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音乐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入,“知道哪些关于描写祖国的歌曲”,学生进行分享和表演,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不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新课教学。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学生完整聆听音乐,并说出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我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歌曲是中快速的。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我会总结出歌曲的情绪是热情、愉快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歌曲旋律,把握歌曲音乐特点。第三环节是拓展探究环节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采用开口音“啊”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然后教

师播放音频,学生哼唱。我会提问:第一次哼唱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用手跟随音乐画出旋律线。我会和学生一块进行用手画旋律线。老师再次弹唱,学生跟唱。我会提问:再次跟唱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些地方唱的不够准确?学生可能回答一些空拍的使用。接着会引导学生,发现刚才唱的过程中,空拍唱的时值总是把握不准,那么用手轻拍桌子练习节奏,用“哒哒”“空嗒”表示,然后老师弹钢琴演唱空拍。(突破难点)其次,完整演唱谱例,保持音准和节奏。(关注难点的二次演唱)学生有节奏朗诵歌词,并思考:歌词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我会进行相应评价总结,同学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祖国绚丽多彩的大好河山。

演唱双声部中的高音声部旋律,然后指挥不同声部练习并再次进行完整演唱。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课堂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会表现歌曲,更全面的感受新疆音乐的独特魅力。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将学生以四人为单位进行小组划分并创编舞蹈,创编完成后进行小组的展演。

这样做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也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同时激发对音乐课程的兴趣。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学生一起进行课程内容的回顾。之后我将布置课后作业,搜集更多关于描写祖国的歌曲下节课进行分享。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对课堂有了更好的回顾,学生在课后还能继续了解更多的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更好的感受音乐文化。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音乐《我的中国心》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中国心》,接下来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中国心》是湘教版高中音乐音乐歌唱第二单元第一主题的一节听赏课。作品为D调,四四拍,情绪庄重,旋律平稳,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男声四重唱,感受作品表达爱国情感,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1.通过欣赏作品《我的中国心》,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增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我的中国心》的欣赏,并配以视听结合等方法,锻炼欣赏发现能力。

3.了解男声四重唱的演唱形式和特点,并能够跟着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绪。

难点是了解男声四重唱的的演唱形式和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教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问答法、情境创设法等。学法:视听结合法、表演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环节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表演方式进行导入,演唱歌曲《龙的传人》和《中国人》,并提问:这两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两首歌曲都是表现的爱国之情。接着提问:同学们,还有哪些歌曲是表现爱国的?请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同学表演后顺势揭示课题《我的中国心》。

这样设计,是因为表演导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先播放歌曲音频,并提问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庄严的。之后教师完整地演

唱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中描绘了哪些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中描写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等景色,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

通过这样的方式,两次聆听歌曲,学生对歌曲可以有一个初步的把握。为下一个环节探究学习做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的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会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的演唱形式是男声四重唱。其次播放男声独唱《我的中国心》,并提问独唱和男声四重唱听起来的区别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男声四重唱是声乐的演唱形式之一,由四名男生组成,其声部为第一男高音、第二男高音(也叫次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声音更加有层次性和立体感,使整个音响效果更加饱满,更具表现力。再次,感受歌曲旋律,教师提问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说出理由。学生进行自由回答。师生共同总结:歌曲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旋律的音高较平稳,节奏较紧凑,更倾向于叙事;第二部分音高起伏比较大,节奏被拉长,更倾向于抒情的效果。接下来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并提出问题:歌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从歌词出发,第一段变现了海外游子眷恋祖国的深情,当第二段进入长江、长城时,酣畅淋漓的抒发了炎黄子孙对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无限热爱。

接下来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带领同学演唱歌曲。之后并提问: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来演唱这首作品?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完整演唱歌曲,并注意表现歌曲的情感。最后请几个学生上台表演,并进行点评。

通过这样的设计是因为新课标指出音乐课应该强调音乐实践,自主探究,通过一步一步教学推进学生体会歌词中热爱祖国的情绪,从而进一步体会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

介绍歌曲的的创作背景。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黄沾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黄沾又找到香港歌手张明敏,对他说,心中有中国,有名字,有中华民族,到底有没有心?于是就把《我的中国心》送给张明敏演唱。1983年秋,为了筹备1984年春节晚会,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到福建和广东一带采访。一天,他们坐着一辆武警战士开的吉普车,在当时还很破旧的深圳奔驰时,战士车上偶然播放的一首歌曲,令央视导演激动异常。“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导演袁德旺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坐在车上被这首歌曲给震动了,然后我就问他,我说这个歌是谁唱的呀?他说是一个香港的歌手,叫什么他也不知道。后来我就要求他给我复制了一盘这个带子。”很快,袁德旺导演就了解到,唱这首歌的是香港一名叫张明敏的歌手。于是,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我的中国心》,歌声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中华同胞的强烈共鸣。写爱国歌曲很容易流于概念化和喊口号,但黄沾很聪明地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华名胜来传达爱国之情,整首歌是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把一个壮阔的题材写得自然而然,从而征服了所有人。1984年,《我的中国心》获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第三届神钟奖。

这样做的意图是通过对歌曲创作背景的介绍,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这首作品,了解歌曲的人文要素,同时也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共同总结出本科的学习内容。

为了更好的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课后搜集其他有关爱国的歌曲,下节课一起分享展示。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环节,着重的体现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情绪、情感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板书直观的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来源于网络整理)

篇2: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语文学科说课稿(9.6)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包含的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说板书。

[中学音乐学科说课稿] [示例一]初中音乐《乡村路,带我回家》说课稿

一、说教材

首先,我简单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

《乡村路,带我回家》是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欣赏歌曲。这是一首美国乡村音乐,歌曲旋律简单朴实,速度轻快,有明显的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展现了美国人民淳朴的性格特征。从本歌曲歌词的内容来看,作者表达了一种对家乡景物、对亲人的思念,所以本歌曲始终贯穿着除了乡村音乐的质朴,还有浓浓的思乡情感。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音阶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能够自己独立演唱简单的音乐;这一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多引导多关注;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应该拓展知识面,了解世界各地的、各种特色的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美国乡村音乐《乡村路,带我回家》中,初步感受美国早期音乐轻快、质朴、风趣的音乐特点,产生对异域文化学习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探究、合作等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并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了解切分音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是了解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难点是明确切分音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探究法、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情境导入、感受体验、哼唱歌曲、巩固提高、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情境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将采用情境导入法,播放《友谊地久天长》,带领学生进行聆听,并提问学生歌曲曲名是什么?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在学生的回答中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的、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感受体验环节

感受体验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地播放一遍歌曲《乡村路,带我回家》,并提问同学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通过初听,学生能够说出大致的情绪感受,随后我会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之后我将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去探讨他们认为比较有特色的部分,探究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我会简单地介绍关于作者和本首歌曲的背景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

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哼唱歌曲环节

这一环节,我选择用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跟琴哼唱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讲解本歌曲中出现的重点音乐元素——切分音,同时带领学生着重再次聆听切分音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加强学习效果。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高环节

在这环节中我会引导同学组成小组,在现有的旋律基础上进行中文歌词的创编,带领学生思考探究同样的旋律改变歌词后是否可以传达出不一样的思想情感。

这样做既能够加深对本课歌曲掌握的程度,同时学生又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对音乐与歌词的结合有更深切的体会,与此同时也能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在作业部分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请学生搜集其他类型的音乐并与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对比,下节课再一起进行交流。

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下,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主要罗列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音乐《唐诗三首》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下面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唐诗三首》是人教版全日制高中音乐全一册的一节欣赏课。本课选取了三首古诗来进行欣赏,其中《诗经五首》是作曲家金湘创作的民乐交响组歌,本课选摘了《葛生》这个乐章。《葛生》合唱背景上悲凉的女中音与凄厉的女高音相呼应,动人心魄。《春晓》《枫桥夜泊》采用了最为常见的钢琴伴奏的独唱形式:《诗经五首》为合唱与民族乐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魅力,更加喜爱中国传统诗歌。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情绪,激发学生对于中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赏析及对比探究选段作品感受音乐情绪,提升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曲家和每个选段的表现形式以及诗曲结合所表达的诗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欣赏《唐诗三首》选段感受不同音乐情绪,并对《春晓》《枫桥夜泊》进行演唱。难点为音乐与诗歌的结合想表达出的情绪与诗歌的意境美。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问答法。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情景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我将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法,教师播放音频《红豆词》,播放完毕并提问:同学们谁来说一说这首词是谁写的,这首作品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学生们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词是曹雪芹写的,我们中国有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作曲家巧妙的与音乐相结合更是独具特色,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唐诗三首》。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关注,同时又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聆听是欣赏音乐的前提条件,视听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们感知作品,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借助多媒体视频音频资料,对于组歌《唐诗三首》选段引导学生多次进行聆听,并伴随着这样几个问题来实现初步感知的目的:1.什么是《诗经》?2.《葛生》《春晓》《枫桥夜泊》这三首选段,他们的体裁以及表现形式是怎样的,通过学生的欣赏老师引导得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305篇。《诗经》按音乐性质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民谣、土乐,“雅”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多采用庙堂祭祀舞曲,《葛生》这首乐曲是作曲家金湘创作的民乐交响组歌,完成于1985年春天,在这部作品中即继承民族传统,又大胆突破创新,使这部交响组歌融古韵与新意于一体。本课选摘了《葛生》这个乐章。《葛生》合唱背景上悲凉的女中音与凄厉的女高音相呼应,动人心魄,《春晓》《枫桥夜泊》采用了最为常见 的钢琴伴奏的独唱形式,但是想要表达的情绪是截然不同的,《春晓》描绘了一幅春天早上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对于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枫桥夜泊》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这一环节是整堂课在感知基础上的深入,欣赏的方式不仅仅只有聆听,适当的演唱也可以帮助学生拉近与作品的距离,更好的对于作品感悟和欣赏。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领唱、齐唱、表演唱的教学环节对于选段《春晓》《枫桥夜泊》进行深入学习,我在给予歌唱情绪指导的同时也在其中用问题引导深入探究欣赏的方向,音乐中表现了哪些意境美情绪又是怎么样?那这些情又是通过了哪些方面或者形式传递给你的呢?从而让学生明白,乐,是由音组织而成的,它的根源是人类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因此激动起悲哀感情的,发出焦急短促的声音;激动起快乐感情的,发出宽畅和缓的声音;激动起高兴感情的,发出开朗轻快的声音;激动起愤怒感情的,发出粗犷严厉的声音;激动起崇敏感的,发出正直端庄的声音;激动起爱悦感情的,发出柔和缠绵的声音;这六种声音并不是内心境界原来存在的,而是人们内心境界受到外界事物激动的结果。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为此,听赏作品时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的重要通道。这也是声音形态与情感表现的一般对应关系。以来做到难点的突破,此环节耗时较长。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学以致用。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在拓展延伸环节,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理念,我会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歌曲分组进行表演,无论学生们展现的是否完美我都会给与相应的肯定和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采用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并再次演唱乐曲选段的方式为本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并呼吁同学们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七、说板书设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主要罗列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篇3: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语文学科说课稿(9.6)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包含的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说板书。

[语文学科说课稿] [示例一]小学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小学语文组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引导学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的民族小学》是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二、说学情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如何给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于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设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民族小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地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及说话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章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体悟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通过反复的阅读能够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和体会小学的美丽。难点则为通过理解文章内容,能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

五、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我本堂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我打算以歌曲《爱我中华》导入,并播放视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了解的民族。接下来顺势导入本堂课的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兴趣。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悟

播放音乐并且范读,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画出每段不认识的生字词。接下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展示本堂课需要重点掌握的生字词。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归纳概括本文主要出现了哪几个场景。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把握散文的整体结构,理解形散神不散的意义。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研读赏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接下来让学生分组朗读,分段朗读课文,找到每一个自然段的关键词句,进行圈画讨论。在上课与下课的场景描写中作者并没有具体的描写出学生都在做什么,此处可让学生自由讨论,他们认为每一位学生都在做什么。下课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联想。让同学们在分好的组里讨论,总结出自己的答案,这里就可以体现课标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然后,让同学们一起朗读最后一段,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进行自由回答,学生可能会说我们的民族很和谐,大家的生活很美好,学校的景色很美丽等。由此发言,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我们要热爱自己的民族,五十六个民族要团结在一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引导他们热爱各个民族。

(四)拓展发现,巩固提升

让学生动笔画一画这所民族小学的人物和景色。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拓展各方面的能力,旨在通过语文课堂,能够掌握更多的技能,并通过各种方式去理解文章内容。

(五)作业布置

课下搜集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下堂课我们进行交流。设计意图:将课上课下有机融合在一起,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七、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本堂课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简洁,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一、说教材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本文通过一个从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巩固深化小说鉴赏知识。学习课文中塑造人物时运用的细腻鲜明的刻画笔法,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

二、说学情

良好的教材设计不单要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更要了解学生的情况。高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好,逻辑概况能力较好,但由于阅历较浅,课外积累也较少,较难理解名著的内容与情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

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学情了解、与新课程目标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如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学会刻画人物的方法;

2、通过反复阅读与自主讨论的方法,学生能理解人物的形象与刻画方法;

3、提高言语阅读审美观,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四、重难点

重点: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法。难点:学生能学会如何分析人物形象手法,并进行相似的写作。

五、教学方法

教法:诵读法、讨论法、问答法 学法:自主学习、预习、自由讨论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中,我将采用电视剧《红楼梦》节选的视频播放来进行导入。在播放完视频后,我将这样引出标题“同学们,看完了精彩的红楼梦电视剧后,我们一起来研读下更为精彩,让人拍案叫绝的林黛玉进贾府”。从生动形象的视频到小说原文的过渡,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的进入课堂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语文的教学中,要求“以读促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充分读课文,从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大意,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会如何刻画人物。

我将让学生通读课文一遍,概括总结出文章主要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可以让增加阅读的目的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之后我会通过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总结。本篇文章中主要描写了,林黛玉进贾府与众人见面,并透过她的视角,看到了贾府的地位气派,以及贾府众人的形象性格特点。

(三)深入研读

在进贾府这一过程中,借着黛玉的视角,作者在安排人物出场的出场中,详略得体,虚实兼用。详写的有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因而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将重点分析本篇的主角林黛玉。通过对一个人物的描写探析,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从而学会分析其他人物的性格描写。

在这环节中,我将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画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子。在学生找出三处外貌描写后。即众人、王熙凤与贾宝玉的视角对黛玉的外貌描写之后。我会让学生进行对比思考两个问题。即这三次各描写了林黛玉外貌的哪个方面,说明了林黛玉的什么特点。

在学生思考完毕后,我将找几位学生进行回答,并加以引导。从而得出,在众人的描写中,”只是对黛玉进行初步的勾画,注意点在于黛玉的身体,身体面庞怯弱不胜说明了他的体质的病弱与不足。王熙凤的描写中,“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突出了黛玉容貌的标致与气派的不凡。之后借着宝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等。这一描写形象得写出了黛玉的气质风姿与神韵。抓住了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并且这三次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展现了林黛玉的神态风度,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之后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黛玉性格特点,我将引导学生找出黛玉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让学生前后分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黛玉进贾府前是抱着怎样的心态的?

2、进贾府后她的哪些描写说明这种心态?

3、这些描写突出了黛玉的哪些性格特点?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能更为深入理解到黛玉敏感谨慎的性格特点,并学会从不同角度上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拓展延伸

本节课主要从林黛玉这一人物入手,学会如何刻画人物与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之后将请学生自己试着研读下本文对贾宝玉与王熙凤的描写,选其他一个人物自己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小结作业

学生找一个熟悉的人物,用不同的方面如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出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七、说板书

我的板书本着清晰、简洁、直观的原则,将本次的课堂重点写于板书上。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篇4: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语文学科说课稿(9.6)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包含的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说板书。

[美术学科说课稿]

[示例一]小学美术《飞天畅想》说课稿

一、说教材

《飞天畅想》选自于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7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运用太空这个极具想象力的话题来实现想象画的练习,通过欣赏与太空相关的视频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从而发展学生对美的感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能客观地理解并表现事物。他们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但形象思维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引导性和延伸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提升丰富的想象力,学会以绘画的形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探索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激发热爱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激发想象力,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奇思妙想的太空城。【难点】

激发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大胆想象绘画,能有所创新。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本节课我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提问法、情境法以及实践练习法等。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所选用的学习方法则是:直观感受法、实践练习法等。

六、说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彩笔、油画棒、素描纸等绘画工具。

七、说学过程

(一)谈话畅想,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语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太空是一个无限而飘渺的空间,它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认识和征服宇宙是我们全人类梦寐以求的幻想,那么你们对浩瀚神秘的太空有哪些遐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神秘的太空去看一看。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导入新课。

(二)拓展视野,认识太空

教师多媒体展示卫星图片,带领学生观察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继而组织学生自主欣赏教材中神舟七号安全着陆、宇航员自主出舱的图片,并鼓励学生交流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如何?宇航员的服装与我们的日常着装有哪些区别? 本环节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直观感知和了解卫星的造型与色彩,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交流探讨,神“游”太空

1.教师组织学生把课前收集的图片和资料,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出来。并分小组发言:太空那么神秘和美丽,仔细观察,太空中的人或物分别呈现出了怎样的状态?你们想不想去遨游一番? 小组内代表逐个发言,教师总结并向学生讲解人或物在失重状态下,会呈现出漂浮的情景。

2.教师追问:去太空“遨游”,需要做哪些准备?大胆说一说,你们在太空都会看到哪些奇特的景物? 小组交流,开阔思路。师生共同总结:需要飞行器、太空服等准备。在太空

可能看到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通过学生的深入交流和探讨,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太空,理解人或物在太空中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开阔眼界,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四)欣赏作品,大胆创想

新课标明确指出:美术教师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设置了学生实践环节,在具体的实践练习前我会为学生展示教材中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他们所运用的绘画工具材料以及绘画技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作热情。

在学生直观掌握了设计的基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后,提出本节课的作业要求“大胆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描绘出一幅未来人类在神秘太空世界进行探索、旅行的作品。”

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我会巡视辅导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更多作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在大部分学生作品已完成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创作构思。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最后我会做出总结。在展示点评的过程中,我会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并引导学生课后将设计好的作品贴在教室展示区内,对比效果,进行赏析。

八、板书设计

为了方便学生更加便捷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系统、直观的设计,给学生起到提示以及梳理内容的作用。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初中美术《美丽的家园》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赣美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家园》。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我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了解景观设计是运用植物、水、石材多种材料,人文内涵、自然环境等共同创造的活动空间,并掌握景观规划方案及景观平面图的绘画方法。通过探究合作,以及对景观设计的了解和设计体验,加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广泛体验,产生了与评价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感染力、表现力等艺术手段有关的情感体验,审美观念正逐步形成。初中生的兴趣广泛,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理解力、设计能力、动作制作能力都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且对物体形状、体积特征有更强的感受力,对于空间、运动、观察等知觉过程有更好的判断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学情,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了解景观设计是运用植物、水、石材多种材料,人文内涵、自然环境等共同创造的活动空间,并掌握景观规划方案及景观平面图的绘画方法。

2.在欣赏、分析、讨论中熟知景观策划,掌握景观设计视觉表达方式及活动方式。

3.在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养成热爱艺术,加深对艺术的认知,加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重难点:

重点:了解景观设计创造活动空间,掌握景观设计视觉表达方式及景观平面图的绘画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美术知识描绘一幅环境规划图,表现美丽的家园。

五、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体验过程,针对初中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引导教学、演示操作的教学方式。

在学习方式上我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意识,主要通过欣赏、观察、思考等形式,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表自己见解,师生互动,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六、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我特意做了如下准备:多媒体设备、素描图片等。

七、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进入新课讲授之前以谈话的形式问学生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提问学生:哪位同学原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的?锻炼学生观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需要规划附近的环境,从而将学生带入心中美好家园,导入课题——《美丽的家园》。

环节二:直观感知

导入之后,我将采用讲授法的形式,提问问题:你觉得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一个优美怡人的居住环境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我的学生可能会回答水、空气、风景、实物、生活用品等都可以再改善些,比如可以运用植物、水、石材、不锈钢等多种材料改善。通过初步的引导,使学生自主的感受居住环境需要改善的地方,从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景观设计的兴趣。

环节三:具体分析

我会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美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最大追求,我们又是如何实现景观设计的呢?这一环节我将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大胆发言。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得出,景观设计是是围绕实现人类这一愿望展开的,它运用植物、水、石材、不锈钢等多种材料,吸收文化历史等人文内涵,并结合特定的自然环境,创造出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活动空间。通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而后,我会继续引导学生,并提问:如果我们要进行景观设计,要设计草图,大家都知道哪些景观设计视觉表达方式?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鸟瞰图、模型等都是景观设计视觉表达方式。并以平面图为例,提问我的学生:什么是平面构思草图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同样总结出:借助徒手线条画可以很好地记录和构图景观的平面效果,就是平面构图草图。

当学生对平面构图有了了解之后,我会以草图的形式表现石头、树木和水,并展示优秀的平面草图作品。这一环节我将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目的是寓知识于趣味之中,激发学生对景观设计的兴趣,进而升华课题。

环节四:拓展阶段 1.课堂练习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过:“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练习时间,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前拍的小区照片,把自己最理想的居住环境用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此环节我将巡视指导,练习之后,我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点评方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优秀作品给予表扬,普通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2.小结作业

课程最后带领学生一起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通过对创作思路的整理,解决教学难点,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为学生建立创作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养成创新的好习惯。课程结束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设计好的平面图制作成立体模型,为下节课做准备。同时用心感受生活家园的美好,养成多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

八、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因此在板书设计上,我

力求简洁、形象,并充分体现课文重点,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具体设计如下: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三]高中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高中美术鉴赏第7课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了解19世纪绘画起承前启后作用的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学习。能深刻把握印象派在绘画历史长中的深远意义。培养一双发现美、鉴别美的眼睛,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内涵。学会美术鉴赏的方法,具备对美的洞察能力,养成热爱美、欣赏美、热爱美的美好情感。

二、说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主导以逻辑思维为主导,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同时喜欢学习一些富有内涵地理论性知识。本课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加之印象主义孕育了深厚地文化成分。恰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基于学情,将理论上升到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的同时考虑到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可能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过于生硬化。因此,在授课技巧方面除了常规的授课方式外,我还采用了情境法、游戏法等,易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程内容上。

三、说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内容,我依据教材及学情设置了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从而体味印象派的艺术特点。【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欣赏、情感体验等方式,掌握印象主义的艺术特色。【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养成对美术浓郁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重难点: 【重点】

了解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艺术特色。【难点】

理解印象主义在绘画史的历史地位。

五、说教学方法(一)教法

提问法、讲述法——通过讲解、陈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二)学法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因此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思考分析总结进行构思设计,即“直观感受法”、“模仿迁移法”。

六、说教学准备

画家画作、图片、课本相关资料

七、说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

授课之初,我以情景再现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带入情景。引起学生兴趣,有身临其境之感。导入新课。播放莫奈作品《印象·日出》视频短片,画面中旭日东升,渔船缓缓驶出,天水交融,大家看了作品后有什么感受?(烟雾迷蒙,瞬息即逝)顺势导入课题——《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二)新课教学 1.印象派名称的由来

导入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由此切入主题。师:画面中的作品就是著名画家莫奈的《印象·日出》,提问:说说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

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师:接下来,老师做一个实验,大家仔细观察。2.印象派追求什么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简单做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光色变化。问:这是什么颜色?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

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使得学生对印象派作品有更直观了认识。

出示莫奈组画作品《卢昂大教堂》。仔细观看。提出问题: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黎明、中午、黄昏。)师:由此大家思考印象派追求什么呢?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者,除了莫奈还有谁?他们有什么代表作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印象派追求光色变化。马奈,其代表作有《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提问:请说说你知道的马奈,他的绘画艺术特点是什么? 小组积极讨论。教师:马奈十分善于描绘在大自然中景物。他也是最先打破传统棕褐色使画面变的光鲜亮丽的画家。

3.探知新印象主义

出示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看看这幅作品的创作形式与印象派有什么不同之处?从探索不同之处引出新印象主义特点。

学生悉心感受并回答。教师总结:画面中的笔触区别于印象派的凌乱笔触,运用点彩的形式进行创作。不同的颜色经过色点的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刚才大家用的绘画的方法就是——点彩画法。这就是新印象主义!继续追问:通过预习,大家说说你对新印象主义的了解?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新印象主义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

义”。

4.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

师:印象派画家过分注重外光下直接描绘景物,从而忽略了物象基本的形体,这时出现了一个与印象派绘画风格不同的流派——后印象主义。

出示作品《玩纸牌的人》。画面中的主体是两个下棋的人,初看之给你什么感受?你认为后印象主义有什么特点呢?又是谁的作品呢? 学生认真观察感受并回答。教师总结:高更的作品。画面中两人专心打牌,画家并不关心人物是形态结构,着重表现画家对他们主观感受。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出示著名绘画作品《向日葵》提出问题:大家看看这是谁的画?很多同学非常熟悉凡高的作品,为什么?对,他的画曾经是世界的最高价。一说起凡高我们就想到向日葵,凡高在自己在一生中画过11幅《向日葵》,它体现了凡高的什么样的性格?凡高为什么要反复画向日葵?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狂喜/爱的最强光 《向日葵》表现出了画家什么样的情绪?(对生命的热爱)(三)巩固提高

师:列举凡高其他作品?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麦田上的乌鸦》《自画像》《阿尔勒我卧室》。出示《麦田上的乌鸦》,有人说这幅画是凡高死亡的预言。请同学们放下一切杂念,用自己的心灵来读这张画。你能读到点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凄凉与痛苦。仿佛凡高因近于崩溃而扭曲的脸已融入画中,变成了翻滚的乌云,骚动的麦田,“仓皇逃离”的群鸦……让看画的人通过画面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四)新课教学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明白了喜欢那幅肖像的原因是因为画家用心灵在绘画,而我们欣赏现代绘画的方法就是用心灵去读画。

(五)拓展延伸

请为本课中你喜欢的画配上一段简单的文字,或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这张

画的感受。

八、板书设计

最后是板书设计环节,我的板书设计内容是本节课重点内容的归结,总结了印象派及其后不同画派的中心词。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把握本节重点并能鉴赏其他美术作品。

篇5: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中学语文学科说课稿(9.6)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包含的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说板书。

[心理健康学科说课稿]

[示例一]

小学心理健康《思维的魔力》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思维的魔力》。根据新课改理念以及指导纲要,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思维的魔力》是北师大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级下册第19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安排,让学生体会到发散思维的重要性,学会挖掘自己思维潜力的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思维方面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本课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位置。

2.说学情

要想上好一堂心理健康课,不仅要对教材内容有非常清晰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有清晰明了的认识,这样才能够进行更好的教学。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认知逐步发展的时期,而发散思维的培养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注意的各项规律来进行教学,有效的培养及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说教学目标

依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参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心理目标】

体会发散思维的重要性。【能力与方法】

通过活动,能尝试运用发散思维,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

4.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和对学情的把握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思维导图的绘制。【难点】 发散思维。5.说教学方法

俗话说的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由此可见,好的教学方法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方法的选用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要。

本课中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游戏法和小组讨论法。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以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6.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节一:热身活动——开动脑筋

课堂开始我会给同学们出示两个脑筋急转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思考脑筋急转弯的答案是什么。设置的题目如下:

①一个人带着自己的女儿到学校,老师和同学都承认这个孩子是这个人的女儿,但是这个小孩就是不承认这个大人是她的父亲,这是为什么? ②夫妻俩带着一个9岁的孩子进城租房,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房东,房东遗憾地说:“唉,实在对不起,我们不想租给有孩子的人。”夫妻俩听了非常难过,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他们? 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为:因为是孩子的母亲和租给孩子。紧接着我会请没有猜出答案的学生来分享听到答案的感受,学生会觉得恍然大悟,得出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多思考才能够快速得出答案。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结并提出本课主题: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学会走出自己的思维惯性,可以尝试着从多个角度思考,运用发散性思维,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思维的魔力。

【设计意图】设置脑筋急转弯,不仅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还能够很快的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明确本课的重点所在;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小结,并导入主题,让学生更加明确本课的重点。

环节二: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一:思维大爆炸

在明确本课主题的基础上展开第一个主题活动,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思维大爆炸。

第一步是明确要求:

①尽可能多地写出一张纸的用途;②尽可能多地写出易拉罐的用途;③尽可能多地写出能用于清洁的物品;④尽可能多地写出红色的软的物体。第二步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步请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学生通过讨论会得出如下结果: ①写字,画画,做剪纸,做贺卡,写信,„„ ②做手工,做笔筒,做花篮,做烟灰缸,„„ ③扫帚,拖把,毛巾,鸡毛掸子,酒精,胶带,„„ ④草莓味软糖,西红柿,杨梅,红色抱枕,红色笔袋,„„

第四步,在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小结,同时也引出第二个主题活动:“通过大家的分享,老师发现大家开拓脑筋思考的魔力可真不小啊!我们竟找出了那么多的答案,看来大家已经找到利用发散思维去思考思题的方法了。如果说我们的脑是一台万能机器的话,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去挖掘它的思维潜力呢,现在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好办法——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通过积极的参与讨论,引导同学们打开自己的思路,进一步激发发散思维的潜力,体会到思维的魔力。

主题活动二:思维导图

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活动二,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在学生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前,会先明确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以“水”的用途为例:

①找出一张纸,在这张纸的中心画一个圆圈,写上“水”这个字,并画出水得形状(如一些小河的支流);②在每一条支流上再进行分叉,画出更多的支流;③在每一条大支流和小支流上,都标注出相应的类型,例如“人”“喝”“洗”等,再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拓展。

如果你第一次画出的支流是5个,那么,每一次分支都会再拓展出更多,都会让想法成倍增加,这样持续下去,你会发现自己的想法会像万花筒一样层出不穷。

讲解清楚绘制方法后,请学生依据思维大爆炸的分组题目进行自己思维导图的制作,将思维大爆炸产生的多种想法进行整理及拓展,学生绘制结束后请学生进行分享。

通过分享,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但是一些小细节还进一步完善,教师根据同学的绘制成果可提一些小建议。

教师小结:从大家的思维导图中,我看到了大家的思路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达到了良好的发散思维的效果,通过大家的分享也能感受到大家都体会到了发散思维的魅力,认识到了思维巨大的魔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够运用我们的发散思维来创新的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能够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思维,挖掘自己的潜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够更深入的体会到发散思维的魔力,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进行整理小结与补充,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环节三:总结升华

本环节我设置为与学生采取问答形式进行小结,问题设置为:通过这次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把开动脑筋里的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吧,把自己的看法和爸爸妈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都写出来。

【设计意图】这样的方式能够了解到学生本课的学习情况,也能够进行作业的布置巩固本课所学。

7.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以直观、简洁,重难点突出为原则,以下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 初中心理健康《珍爱生命,关爱自我》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珍爱生命,关爱自我》。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说教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

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

《珍爱生命,关爱自我》是北师大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八年级下册第32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促进同学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学会珍爱生命,关爱自我,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2.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需要,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知识与阅历较肤浅,自我的体验表现出动荡性和不稳定性,对自我的认识也往往容易出现偏激或错误,对于如何对待生命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缺少思考,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厌世和逃避现实的决定。再加上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独尊心态容易导致对他人生命与价值的忽视。因此帮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心理目标】

体会生命的可贵,懂得生命存在的意义,梳理正确的生命观。【能力与方法目标】 学会如何珍爱生命。4.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我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珍爱生命、生命存在的意义。【难点】珍爱生命。5.说教学方法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慧说:“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教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游戏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谈话法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6.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三个环节来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热身游戏——护蛋行动(5分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采用热身游戏导入新课。

本游戏是基于上节课游戏安排基础之上所进行的,本节课主要是对本游戏进行分享与交流,具体游戏安排如下:

(1)活动程序

①每位同学准备一个生鸡蛋,由老师做一次标记。

②老师和同学签订“护蛋协议”:我一定会做好“护蛋使者”,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③把鸡蛋带回家,第二天上学时再带回来。为了监督大家的执行,老师每天要在鸡蛋上做一个不同的标记。

④同学们要保护好鸡蛋,使它完好无损。一星期以后,看看哪位同学的鸡蛋仍旧平平安安?(2)本节课讨论与分享

通过一周的护蛋行动,部分同学的鸡蛋还是完好无损的,也有一些同学的鸡蛋已碎。现请同学们分享以下两个问题:问题一,你的鸡蛋平平安安坚持到最后了吗?你的经验是什么?问题二,这个活动对你有什么启发? 通过分享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护蛋经验:将鸡蛋装在专用的容器里,每天上下学的时候一定是双手捧着,将鸡蛋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以防碰碎。通过一个星期的经历,同学们感悟到每一个生命都是来之不易,应该珍视生命。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每一个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与尊重生命。

【设计意图】本游戏旨在通过切身体会让同学们领悟到每一个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都寄予了很多人的期望,我们不仅要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还要学会善待他人的生命。

环节二:主题活动

(1)主题活动一:角色扮演(20分钟)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我会安排每4人为一组,给同学们一个故事情境:小芳和小彤是好朋友,小芳的父母离婚后互相推诿,谁也不想抚养小芳。小芳只好和奶奶一起生活,她觉得自己是家庭的累赘,活着真没有意思。她告诉好朋友小彤,自己要离家出走,再也不回来了,并将自已最喜欢的一本集邮册送给了小彤。小芳让小彤保守这个秘密,绝对不要告诉别人。小彤担心小芳的安全,但是又要信守对朋友的承诺,她很为难„„最后,小彤终于帮助了小芳。请小组同学展开丰富的想象,继续后面的故事并分组表演出来。尔后组织同学们讨论与分享两个问题:问题一,小芳爱自己吗?她怎样做才算爱自己,对自己负责?问题二,小彤是怎样帮助小芳走出困境的?你在本活动中得到的启发是什么? 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认识到:小芳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学会爱自己。通过分享同学们得到珍爱生命应该做到:认识到生命是偶然与短暂的,要好好善待自己的生命;学会发展生命,活出生命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和意义;关爱自己,欣赏自己,对自己负责。

【设计意图】选择本活动,一是为了引导同学们思考在困难面前应该如何正确做到关爱自己;二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珍惜与善待他人的生命。

(2)主题活动二:假如还有七天生命(15分钟)紧接着我以心理小组为单位,会组织同学们思考:“假如生命只剩下7天,你会做什么?认真想一想,列出自己生命中最想做的事,你打算怎么做?”然后,要求同学们分别在纸上写下自己想做的事情;将每一位同学的结果读给小组同学听。

最后请同学们讨论与分享以下问题:问题一,你打算在7天里做的那些事情,平时对你来说是重要的吗?问题二,通过这个活动,你的感受是什么?问题三,其他同学的想法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通过学生激烈的讨论和对问题交流后,学生会发现自己所列的事情与平时自己所重视的事情是有一定差异的,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感受到生命具有短暂性,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值得每个人去认真思考的。通过其他同学的分享,学生发现每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各有千秋,但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追求却又是如此的明确。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个活动,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生命是来之不易的,也意识到要学会关爱自己与善待他人的生命,而“假如还有7天生命”这个活动,引导同学们思考: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哪些事情最重要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环节三:总结升华(5分钟)最后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悟,以达到课程总结的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课后小节与情感升华,促进同学们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性、关爱生命的重要性及领悟自己的生命意义所在。

7.说板书设计

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一看板书就能回忆起本节课的内容,体现了直观性的特点。

上一篇:年会活动执行策划公司下一篇:三八妇女节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