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2024-05-07

2016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共6篇)

篇1:2016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新星中学2016-2017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

工作总结

我校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扎扎实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完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

(一)、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德育处、团委、后勤部门协助活动,各年级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习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教导处。

(二)、多角度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各种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

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二、从实际出发,开发与探索富有本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一)、开发社区资源。

在仔细研究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关理论、要求,认真分析本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以“热爱家乡、走进自然”为主题,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针对这一总体思路,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根据方案的设计,我们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进行富有本地区、本校特色的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学校教导处抓好教研组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向教研组要教学质量。安排每逢单周星期四为综合实践教研组研讨活动,每学期安排展示实践课,共同研究探讨,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有待提高,再加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还不够,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

2、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由于需要外出,我校的校外活动基地又相对较少,因此在外出活动时有时不能得到保证。此外,交通工具也是一大困难,外出活动时学生的安全也是一大隐忧。

3、综合实践活动对经济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农村家庭条件还是比较落后,因此也存在操作上的一些困难。

五、下阶段努力的方向。

进一步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都没有现成的教材,大家都处在一个摸索期,我们想在现有基础上自己编写出一套关于书法特色方面的校本教材,使今后在研究的程度上有一个新的提升。

篇2:2016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本课程是一项探求自然常态教学条件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力求把这门课作为一门像语文、数学一样的课程要求去实施、去 开发,使之常态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一条有助于学校发展特色的新路子,本学期我 们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 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继续开展并利用学校周边有 利环境进行课题开发,力求把实践学习融入学生生活,体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教材分析:

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 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 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 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 好的人际关系。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 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自制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 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 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中年级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散漫、好动的天性仍表露无疑。对待学习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习,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培养学 生自觉学习的意识、习惯和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较大,大部分比较优秀,个别学生 较差。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在原有的水平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 起学习的信心。

四、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 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 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5、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

会生活的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扎实认真地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用心琢磨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2、课堂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的

综合素养,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3、把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通过提炼,创设学生乐见的生活情境,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课堂

和生活很好地连接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发挥 多媒体的优势,努力创建快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轻松开心地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 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

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 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

整合状态。

6、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

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第一单元养成·服务 主题一美食文化

一、活动设计思路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美食就被世人津津乐道。从古至今许多文人雅 士们热爱美食、赞颂美食逐渐形成了一种美食文化。这种文化在我们生活的 这片沃土—— —美丽的新疆也以它独特的魅力受到世人的推崇。本次活动 就是带领同学们对家乡的美食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领 略家乡最具传统魅力的特色饮食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新疆的特色美食。2.掌握使用调查分析问卷。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调查访问的方法以及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主动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热爱学习、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树立 为宣传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主人翁”意识。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4课时。

第1课时选题活动、团队建设、方案制订 第2课时资料收集、调查访问、交流分享 第3课时成果展示

第4课时活动总结、评价

四、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带孩子去想而不是带孩子去 做教师要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与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 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

本次活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师只需根据学 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即可,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努力去实践、去学习、去总结。另外,这次活动需

要留给学生充裕时间去实践,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去调查 研究,所以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积极配合。一发现问题

选择和确定一个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是关键性的一步。人人都爱自己的家 乡,提起家乡谁都会倍感亲切,选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视频资料来引导 学生再次去领略家乡的美食从而激发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总之,教师将学 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要知道研究的主题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 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有能够复制的具体方法,所以综合实践 活动需要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策略。二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公平竞争。研究小组内的成员可以根据

主题活动的具体任务进行分工,如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成果展示等。2.制订活动计划。

制订计划时要求细致具体例如活动时间的安排、活动形式、活动内容 等都要一一细化。三实施阶段

1.查阅和收集资料。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搜集信息例如上网搜索、去图书馆翻阅文献、采访周围的人等。

2.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汇总和分析资料。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进行简单 的资料和问卷的汇总、整理、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此环节可以发动家长带领子去家乡的特色小吃街、美食文化广场等地调 查访问,做好记录,用镜头记录下诱人的美食。四汇报与展示

成果展示环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如亲自制 作美食、演唱歌曲、绘画、举办摄影展、演讲、写作、表演小品或相声等。五活动评价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注意教师在评价活动中不是审判官的角色 而是学生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

 1 组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 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 注重学生评价中的诚信意识教育。

 3 要引导学生以欣赏、现别人优点的眼光去评价他人。评价要公正 客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活动延伸

此次活动只是个引子,除了美食,还有很多值得赞美的特色文化呢!例如 新疆的水果、干果、民族乐器等,引导学生要通过这次活动,向更多的人展 示我们美丽的新疆让美丽的新疆走出中国迈向世界。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展 出谋划策,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

五、活动注意事项

此次活动个别学生可能要走出校园,走向街头巷尾进行调查,因而安全 保障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1.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需要外出调查活动的学生应在家长的支持和陪同下进行。3.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第二单元生活·环境 主题二身边的低碳生活

一、活动设计思路“身边的低碳生活”课题的提出

是基于时代的展要求当今世界环境不断恶化全球气候变暖不可再生

资源越来越少而我们生活中却有许多浪费现象。本活动便是希望学生能小手牵 大手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多节约、少浪费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 实践者。

二、活动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子们明白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节水的方法。2.能够用数字简要表达调查数据简要表述调查的结果。3.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能力。2.在调查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调查获得的信息做简单归类与整理并得出简单调查结论的 能力。情感目标

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并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节约用水。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难点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

五、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家庭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探究题材。“身边的低碳生活”这一 活动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有兴趣 去开展探究活动。一发现问题

本课例是以塔里木河水的不断减少引发学生认识到节水的必要性认识到 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节约用水。问题的引出老师可以用资源包中的也可以自己寻找能强烈引发学生“节水 行动”的题材建议最好选择老师和本校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如用严重缺水的 图片和视频等。若选择其他主题在这个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可根据所选主题 积极主动地去现问题。二活动准备

组建团队时老师提前落实学生们的分工情况了解他们这样分工的原因明 确每个组员具体干什么团队组建好后老师应指导学生围绕所确定的主 题制订本小组的活动方案。三实施阶段 1.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身边人们节水的意识和节水方法。在调查中学生也在思 考他自己做到了吗别人没做到自己应该怎样做到因而调查的过程也是对

自己习惯的思考和反思。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更会加深学生对他人节水意识的了解 和对自己节水意识和习惯的认识。这一活动老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调查 也可安排学生提前进行调查若没有提前安排可选择一小组现场调查一定要 落实。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调查其他班的情况。调查后数据的整理也很重要老 师应指导学生用数据简要地表述调查的结果。2.查阅和收集资料

资源包中给出了新疆水资源现状和一些节约用水方法的示例。这部分内容孩

子可以上网查也可以查阅书籍。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本地的水资源状况在 查阅过程中让子们感受节水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节水并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3.实地调查记录

实地调查记录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我”家一周用水情况的记录。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中 一周用水情况的观察和记录现自己浪费水的

不良习惯。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学生若能现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可能浪费水也可能 节约水那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从小事做起自发地参与到节水行动中就更好了。也可能有的学生在实际的观察和记录中会发现适合自己的节水方法。这一活动 的落实可能有困难老师应鼓励学生坚持做好一周的收集活动。此外也可借 助学校在世界节水日开展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习惯。另一部 分内容是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可采用拍摄照片或视 频记录自己看到的现象从而激他们的节水意识。4.交流和讨论

经历了以上的活动后学生在这一环节一定有许多想说的可先让学生们 在本小组中交流之后再选一名组员在全班交流。这个环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 间。

四汇报与展示

进行成果展示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办小报、写倡议书、设计节水标语和

宣传画等。这部分内容也可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相联系把学生的活动成果在橱 窗中进行展示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倡议书的书写不做细致的 要求只要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说明倡议的原因和希望则可。五总结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过程兼顾结果。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突出对学生活动体验和收获的评价应注重评价 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 结论即使活动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 肯定其活动的价值。在评价中关注子实践后的变化尤其在节水行动中自己能自 觉地养成一种节水的良好习惯。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在调查活动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填写内容要真实。

2.在活动中老师应积极地引导、评价和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尤其在交流 活动中组织子们积极投入对于积极发言、善于倾听的子及时鼓励对善于给他 人好的建议的子及时表扬。

第三单元人文·社会 主题三学会制订计划

一、活动设计思路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体会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 订计划。从学科特性出通过实践、调查、收集、计划、交流、完善、终结、展示等活动步骤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地体验掌握制订计划活动努力做到活 动与情感融合并进。四年级学生步入小学中段的学习时期同学们有一定的综 合实践能力但老师的引领极为重要既要给学生们充分活动自由又要给 予活动方法上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二、活动目标

本主题的活动目标分为两个大的方向 一是旅游计划的制订

二是通过旅游计划制订的活动掌握制订各项计划的方法。知识目标

1.懂得计划是什么以及计划的重要性。2.学习制订一日游计划

通过制订旅游计划的实践活动,掌握如何制订各项计划。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引导学生在查找、总结、交流等参与活动中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集体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3课时。

四、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学科,不能当成一门具有独立知识体系的学科 来教,它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 有能够具体复制的具体方法所以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灵活多样的课堂实施策略。本课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不是针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具体学习也不是对某种现象的 具体研究这一课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们从小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让 子们体会到实践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责任心。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本课要求老师起到引领的作用而不能过多地干预要给 学生们留足自由想象活动的空间。但老师要多关注子们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状 态,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一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教师可带领学生们认真阅读资源包第23页中有关天天的故事 让同学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学们还可以讲讲自 己类似的故事为吐鲁番一日游这一主题奠定基础。建议可以采取小组讨论 的方式。探究与实践 二活动准备

1.观察图片确定吐鲁番一日游这一主题。

2.收集资料。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熟练地运用“关键词搜索”、多途径阅读”、访谈、文献等方法搜集到较多与探究实践活动相关的资料。

3.成立小组。合理分组是合作的前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同学们可以自由结合但老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指导。建议 1 教师根据学生研究兴趣协调组建活动小组调控、弥

补小组之间的差异。 2 教师应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小组成员不仅 能明确各自职责而且乐意帮助同伴民主平等地参与研讨积极表达自己的 想法。建议小组成员在尽力完成自己任务的基础上能主动承担公共职责。三实施阶段

1.汇总资料。这一环节是完全属于孩子们的他们在小组中可以自由讨论 老师可根据小组的不同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不同的呈 现方式对资料进行处理并帮助学生能从资料中提炼出有助于解决研究问题的 信息如确定旅游地的景点、旅游最佳时间、当地天气等信息的处理。2.制订计划。这一环节是在汇总资料

后各小组对提炼出有助于解决研究问题的信息进行整合确定目标制订一日游计划。明确目标是制订计划的首要条件为达到目标而事先制订明确具体 的行动安排叫做计划。本环节确定吐鲁番一日游这一目标后小组应讨论列出旅 游计划如当地著名旅游景点根据天气确定最佳旅游时间、交通方式、旅 游景点门票及旅游注意事项等事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如何更有 效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与筛选等并就活动开展过程提供帮助。在小组活动过 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程度以及责任意识。四汇报与展示

这一环节是各小组对已完成的任务的总结和交流这是子们相互学习的好 机会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成果展示的不同方法指导并建议学生采用 多元方式展示成果如过程实录手册、研究报告、幻灯片、成果发布会等并 为学生的成果展示提供帮助。展示结束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各自小组计 划的自我总结并加以完善。五总结评价

让学生们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多方位评价如对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的评价对主动性的评价等。活动评价是信息反馈的一种有效形式能帮助学

生明确努力方向能激励学生产生内在的动力使学生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的不足 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六拓展延伸

本课案例中以吐鲁番一日游为主题活动带领同学们体验实践制订旅游 计划的全过程。这些内容对学生们来说只是一个引领和启发老师带领学生进 行此次主题活动后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其他主题的探究实践活动。

五、活动注意事项

1.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意识。

2.资料的收集是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的关键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准 备工作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3.让学生学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掌握制订计划的基本方法。4.学生可将此次旅游计划付诸行动后再进行总结。

六、参考资料

1.《一生的计划如何卓有成效地树立目标和制定计划》格莱恩·布 兰德著理子、罗鲲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2.《如何旅游没烦恼—— —旅游者的法律盾牌》孙思忠、张鹏编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吐鲁番不寂寞—— —高昌王国传奇》张峰峰、张鹏著中国国 际广播出版社 2012年版。

4.吐鲁番地区政府网 http:/ / / 第四单元自然·科技 主题四生活中的静电

一、活动设计思路

课程纲要中明确规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 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单元设计就是基于学生兴趣下,通过引导 学生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进行思考和实验,体验探究实践的一般过程,并积累 一些对探究过程的直接经验。在游戏中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质疑归 纳并对客观现象进行分析验证。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

2.通过试验感知不同材料产生静电的效果。3.探究产生静电现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力目标

通过控制实验明确事物内在规律在对比中观察提出质疑并能对已有信 息进行简单分析得出结论。情感态度

展学生自主探究身边各种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懂 得在活动中要相互协调配合。

三、课时建议 建议3~5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关注自然现象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一发现问题

本环节教师应适时地给出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现、思考、讨论生活中常

见的静电现象。对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汇总后提炼出来加以关注。实践探究 中老师应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即了解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和静电具 有的吸附作用在游戏中体验以激发子们迫切的求知欲为下一步活动奠定 基础。

二活动准备

在活动准备阶段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有关静电的相关信息但对不同材 料的特性还不是很了解。因此组建团队时指导教师就要考虑到活动材料的局 限性组内人数也不宜太多否则很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导致学生得出 错误的结论。三实施阶段 1.神奇的气球

在组织实践活动当中建议采用实验加游戏的方式展开实验也是实践游 戏即是动力。本环节中如能找到皮毛摩擦气球然后利用静电的吸附特性吸引 空的易拉罐缓慢向前滚动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心、气球、空的易拉罐均应干燥。建议将此游戏的活动作为过渡相关变量较多容易误导 学生。可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演示目的是让子明确摩擦后可以产生静电并 初步掌握操作要领和明确产生的效果是评价的指标。为了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 究这里还运用到了表格。表格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让学生明确摩擦可以 产生静电导电性能差的材料静电容易积累。操作中注意先填写自己的观点 然后实践验证并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2.小兔快跑

虽然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活动的热情促使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但 对探究活动也会造成一定的限制。因为游戏中学生会过多追求趣味性而对 活动当中产生的一些有价值的现象疏于观察。这就需要指导教师运用评价方法

适时运用激励语言赞扬实验时善于观察并提出有效措施的学生将其方法在全班推广。这不仅是对子的最大认可也是引导其他子转移关注点的有效途径。游

戏中切忌只重实践结果而忽视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每次操作之后都要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另外制作道具时要注意取吸管的中心为支点并 且将大头针穿过吸管的一侧后尖端顶住吸管的内壁即可。3.引水入杯

在这个游戏环节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各组间组员与组员的小组合作能

力从而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理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另外就是在选择材料上给予适当的提示缩小学生考虑的范围。操作时带静 电的签字笔靠近水流的位置也有很大关系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尽量接近出水口的位置效果可能会明显一些。在实验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桌面、试 验材料及手的干燥避免和水接触造成静电流失试验时全组成员不要围拢靠近道具观察以保障试验器材周围空气畅通同时让学生们了解我们呼出的气息 带有水蒸气也会影响学验效果。对活动任务的分配也无需太多但要让每个 组员都带着问题去实践。四汇报展示

本环节主要是锻炼子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同时督促各组及时总结实践中 的经验经过组内合议后不断提出方案尝试验证最终得出最佳方案记录下来。然后建议各组自由选择比赛对象推荐本组代表参加比赛。裁判可以邀请不参 与比赛的第三方小组成员担任。教师应提醒每个组要扬长避短比本组最拿手、最精通的游戏项目内容。比赛标准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判定的结果要 有权威性如果不服气可以重新再来。一场比赛结束后“裁判”客观地给出 判定的结果并说出给几颗星的理由。合实践活动教师用书·四年级下册 五总结评价

在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运用各种评价措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切实提

高活动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可以引导各组运用语言评价、书 面评价、小组互评等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一份客观的评价。组长要多现组 内成员的闪光点以鼓励表扬为主调动每个同学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于善于总结经验和方法的成员指导教师了解后应在全班推广并采取各种方 式给予表扬。六我的收获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口头汇报、讨论、辩论、日记、绘画 等多种形式交流活动体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七拓展延伸

通过本环节的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领域的内容辩证地看待事物 的两个方面培养子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加以辅助提示拓 展学生的思考范围。本环节是对已获信息及由此产生新问题的进一步实践、探 究。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在活动中由组长组织轮流试验让每个同学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2.游戏“小兔快跑”中对道具要轻拿轻放不要用手直接拨动塑料

管不要压实否则不易转动。游戏“引水入杯”中要调整好水槽的位置以保 证桌面的干净整洁。

3.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个人、小组的能力从而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理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

主题五走进声音世界

一、活动设计思路

本活动主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有关声音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玩一 玩”、“查一查”、“想一想”、“试一试”等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怎样产 生的了解自然与科技热爱自然与科技体验与感受生活展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亲身体验、查找资料、动手实 践等方面。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建立不断探究 的信心和勇气。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声音的一般科学知识。2.初步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能力目标

1.初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自身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

1.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且在合作过程中注意倾听他人意见。2.在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动手。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4~6课时。

四、教学方法指导及建议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收 集资料是重点尤其是对资料的简单的整理与分析。

建议这一主题活动可以与科学教师有关声音的学习相结合互相补充 相得益彰让本次活动成为科学学科知识的一个延续活动是对学生所学科学 知识的一个综合实践的运用与体验。一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看资料也可以让子们说一说自己在生活 中关于杯子的现激发学生去探索、去现杯子为什么会“唱歌”。教师要注意引 导子了解七个音符的有关知识并且能分辨出不同的音。二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团队的任务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分工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增 减。

2.制订活动方案

一个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好的活动方案因此设计好活动的方案是搞好活动 的关键。教师要多费些时间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的设计最好以组为单位重点放在步骤、注意事项等的设计上。三实施阶段 1.玩一玩

此时学生一定会对“会唱歌的杯子”产生了兴趣对此很是好奇。可光 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还要有实践。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发现科学的奥

秘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这一环节资源包中设计了具有一定梯度的三种不同的玩法第一种玩法是用筷子轻轻地敲击四个大小相同的空玻璃杯看一看

筷子与杯子接触之后声音的是怎样的。这是学生的第一次亲身体验一定要注 意让学生认真仔细地去听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表格中。第二种玩法是用筷 子敲击注入相同水量的玻璃杯注意观察筷子与杯子接触时声音的变化是怎样 的。这是学生的第二次亲身体验同样的也要注意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记录 在表格中。第三种玩法是用筷子敲击不同水量的玻璃杯注意观察筷子与杯子 接触时声音的变化又是怎样的。这是学生的第三次亲身体验注意引导学生比 较这一次敲击与前两次敲击后声音有什么不同。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冷静 下来保持安静认真倾听、记录。玩完后请学生们认真思考为什么你现 了什么水量的多少与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并且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们交 流。通过这三次的亲身体验学生一定会有自己想法这些想法会进一步激发 学生对声音的探究欲望。2.查一查

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自己心中的疑惑去解决疑惑。因各地学 生展水平不一和物质条件的限制不要求一定通过网络来查找资料可以使用 多种途径比如问家长、问专家、看书等等。查找资料的方法比较多一般 有图书目录查找法、关键字查找法等。最好是先各自查找之后在课堂上汇报 不同资料的收集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简单的整理与分析。最终要让学生知道声 音是由于物体之间的振动产生的。3.想一想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想一想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敲 击玻璃杯能发出声音外还有哪些其他的方法比如用手指蘸水摩擦杯沿的方 法等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物体之间振动的方式、方法有可能不一样但都可以产生声音。4.试一试

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学生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去尝试实践。在实施过

程中学生们可以按照资源包第47页给出的实验步骤去实验也可以按照自己 小组讨论的具体步骤实施。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要求。但是要注意引导学生知道 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子有可能会用最常见的方法—— —敲击杯子边沿去试 着让杯子再次“唱歌”且能“唱”出不同的音来但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用 不同方法让杯子“唱歌”比较哪种方法“唱”的歌更动听些最后自己用自 己喜欢的方法试着演奏简单的乐曲哪怕是很简单的《两只老虎》曲子中 的一小段。在这个环节要注意安全时时提醒学生做到“三轻”以免发生 事故。

四我的收获

四年级的学生在活动总结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自己在这次活动中学会了 什么知道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只要能说出来一 些教师就应给予肯定不要要求太高了。另外活动的总结形式可以多样化 比如制作ppt演示文稿、小快板、手抄报等等。五总结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采取了自评、组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的

内容涉及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合作与分工落实情况、收集资料等实践 能力以及积极思考等情感内容。在活动的评价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 对待自己成长中的不足之处。六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会“唱歌”的杯子进行美化。只要学生能对杯子 进行简单的修饰就给予肯定。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比如 功能的增加等等。

五、活动注意事项

1.注意此次活动中用的材料基本上是玻璃制品属于易碎物品因而要注 意“三轻”即轻拿、轻敲、轻放。

2.注意团队精神的体现活动时听指挥。

3.在活动中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的交流。【资料库】

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地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就叫振动。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表示。音高是描述物体震动慢的一个量。物体振 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在相同的杯子里注入不同的水量敲击声音会不同主要是敲杯子时候 杯子的振动频率就不同了所以声音不同。

4.杯子里的水越多声音越低水越少声音越高。

劳动与技术 第一单元家政篇

一、单元目标

1.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刀法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常用刀法的操作技巧。2.使学生了解腌制泡菜的简单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制作简单泡菜的 方法。

3.使学生了解营养搭配的简单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制作简单营养餐 的制作方法。

二、单元设计意图

家庭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幸福的家庭是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的。家政学 就是研究人类家庭生活规律和技巧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 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研究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人的健康展和家庭的稳定、幸福。烹饪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掌握烹饪的技能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 力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在享用父母用 爱心给他们烹制的美味食物时他们自己对烹饪技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动手 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食物是一件无比开心快乐的事与好朋友分享美食的 美好时刻可能会永远留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本单元活动的设计以掌握基本知 识、技能为基点帮助学生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学习将食物切成常见的形 状制作简单的泡菜了解简单的营养搭配的知识能制作简单的营养餐。活动一几种常用刀法介绍

一、教材分析

由于刀具的使用有一定的危险性小学生年纪小、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存 在较多安全隐患大多数四年级学生没有使用刀具的经历而刀法是烹饪技术 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刀法的基础上才能学好烹调技术。此次活动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见食物在切割时使用的常见刀法使学生具备使用刀具的 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使用刀具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刀法在饮食文化和烹饪技术中的重要地位、作用。2.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常见食材在制作过程中的不同切法。

3.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食材切段、切片、切块、切丝的简单刀法。4援引导学生具备安全使用刀具的方法和意识。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具备安全使用刀具的方法和意识。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食材切段、切片、切块、切丝的简单刀法。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大量展示精美刀工的图片。

2.各种刀工在烹饪食物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资料。学生准备

准备各种待切的食材。三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教师首先通过精美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刀法的浓厚兴趣再由教师 示范切段、切片、切块、切丝的方法学生交流各种食材常见的制作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饮食习惯用不同的刀法切食材。2.实践操作

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切段、切块的技术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可以让学 生先掌握好这两种刀法再学习切片、切丝的刀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刀法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及制作过程还要给学生介绍刀工在中国传统 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强调安全使用道具确保活 动顺利开展。3.拓展延伸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了切段、切片、切块、切丝这几种简单刀法的基

础上学习用滚刀法切块以及切片时注重各种造型的设计使食物不仅好吃 而且好看。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在实践体验中熟练掌握这些生活中常用的简单 刀法为以后的烹饪技术的学习打好基础。

活动二简易泡菜

一、教材分析

泡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食品。因其味道可口、贮 存方便泡菜成了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见菜。我国的泡菜种类繁多加工工艺 也有很大差异在本次活动中主要让学生学习两种简单泡菜制作的过程及贮存 方法。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泡菜的相关历史和知识。2.了解泡菜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益处。3.掌握制作简易泡菜所需的食材和辅料。

4.掌握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法。二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简单泡菜所需的食材和辅料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 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国内外不同地区制作的泡菜的图片介绍各类泡菜等加工工艺的资料等。2.准备制作泡菜所需要的食材和辅料。学生准备准备制作泡菜所需要的食 材和辅料以及贮存泡菜的容器。四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饮食习惯的差异 各地制作泡菜所选择的食材、制作工艺、泡菜的口味也存在巨大的差异。通

过鲜活的图片和生动的小故事、小典故激发学生学习制作泡菜的浓厚兴趣之 后再过渡到学生容易学习掌握的简单泡菜制作上。2.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泡菜在选择食材方面是比较 随意的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饮食习惯等条件选择自己喜 欢的各种蔬菜其次让学生在了解各种泡菜的特色的基础上掌握制作资源 包中提供的两种简易泡菜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了解泡菜制作方法的不同、贮存 时间的长短对人体的影响。3.拓展延伸

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特产的蔬菜制作一些符合当 地人口味的特色泡菜。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在掌握简单泡菜制作方法的基础上研制各具特 色、口味不同的泡菜。活动三营养餐搭配及制作

一、教材分析

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活泼好动除了上课学习外每

天还有大量的体育运动这就要求子每天都能吃到适量的、搭配合理的饮食 才能保障他们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有偏食、挑 食的习惯导致营养摄取不均衡有的学生三餐搭配不够合理甚至有的学 生不吃早餐为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在本次活动中给学生们介绍了科学的 饮食结构列举了不健康、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倡导平衡膳 食养成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合理的饮食习惯并介绍了简单易操作的早餐、午 餐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建立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的健康理念。2.让学生了解合理平衡的膳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3.让学初步了解怎样搭配营养均衡合理的营养餐。4.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营养餐的制作方法。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建立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的健康理念。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营养餐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 2 课时。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种类丰富的营养餐食谱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资料。2.制作营养餐所需的各种食材。学生准备

准备本组制作营养餐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三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让学生从小培养营养均衡、搭配合理、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了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合理搭配营养的配餐方法能够制 作一些简单的营养餐。2.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烹饪技术尽可能给学生提

供自主活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巩固、提升烹饪技术动手制作营养餐的技能。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又能为以后的劳动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拓展延伸

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前提下可以选取当地特色的食材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制作营养搭配合理、独具当地风味的营养餐。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技能技术储备营养学 知识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 羊肉炒蒜薹 教学目标

1.了解羊肉和蒜薹的营养价值。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制作羊肉炒蒜薹。

3.在烹制蔬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爱劳动的素养并在劳动中树立防护 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会制作羊肉炒蒜薹培养创新能力。教学难点

炒菜时控制油温炒羊肉防止油迸溅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适当给予 引导和帮助。课前准备

主料羊肉适量辣椒一个洋葱半个西红柿一个蒜薹适量。辅料姜、蒜、花椒粉、生抽、盐少许油适量。课时分配 建议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入新课。

出示各种美味营养餐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些美味可口的食物你们喜欢吗通过色泽鲜美、引人 垂涎欲滴的美食图片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畅谈感受学习知识。

师说说你平时都喜欢吃什么食物学生自由发言

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及时让同学们评价这种饮食搭配是否合理并给出合理 化的建议。出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详细介绍平衡膳食宝塔图五层 中的每一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和分量。让学生结合当地生活 实际情况说一说每天应该吃的各种食物名称及分量。从学生们说的食物中选 择羊肉和蒜薹这两种食材来制作营养午餐。个别条件不具备或饮食习惯特殊 的地区也可以将这两种食材换成其他食材

三、教师帮扶制作羊肉炒蒜薹。1.引导学生阅读“制作步骤”。 1 学生自读。

 2 教师引导总结制作过程一是准备食材二是清洗食材三是 切食材四是打火炒制。2.练习切片、切段的方法。

教师演示后学生练习切片、切段的方法。3.打火炒菜。

 1 首先烧热锅然后再倒入食用油。不要凉锅熬油

 2 教师演示重点步骤首先要把锅烧热然后再倒入适量的油待

油冒出少量的烟就表明油已经热了。炒羊肉会有油迸溅提醒学生不必紧 张可以加少量的盐把火关小、用锅盖半掩住等方法防止油迸溅到身上 放入葱、姜、蒜等调料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葱、姜、蒜等放在锅铲上锅 铲靠近油锅轻轻放入切忌向油锅内投掷以免油溅出伤人。 4.讨论“安全提示”。

重点引导学生思考避免油迸溅的方法加少量的盐、加少量的面粉、把 火关到最小、用锅盖遮挡等均可。

5.学生制作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用刀和用火的安全并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评价提升。

制作完成后由全班师生共同品尝、评价各组的作品指出各组需要改

进的地方评选出最佳作品。各小组同学总结完善作品的方法全班同学交流 总结出制作的最佳方法并请同学评价做得好的好在哪里为什么能做好做 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五、总结提升进行爱劳动”教育。

1.教师总结学生活动中好的做法如计划性强、安排合理、烹制过程有 技巧等鼓励全班同学在劳动中学会思考掌握劳动的技法。2.学生自由谈谈活动的感受教师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六、阅读拓展延伸内容布置下节课任务。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在一天的饮食中还需要吃哪些食物根据这个季节的 食物特点设计出一天三餐均衡合理的营养餐食谱。这个环节如果时间不 够可以留作课外作业让学生和父母一起设计营养食谱使每一个学生的家庭 都逐步形成健康的饮食结构。

第二单元活动篇 活动一种小树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对人类的重要作用。2.小组合作栽种杨树幼苗。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4.激发学生为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重点

根据杨树幼苗的根系挖好合适的树坑并成功栽种杨树幼苗。

三、教学难点 栽种小树填土时要将肥沃的表土填入树坑内并在填入一半时用脚踩三 四下轻轻提一下树苗让树根舒展开来再浇入水。口诀三踩一提

四、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二教学准备

杨树幼苗、铁锹、水桶、水等。三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一是学会使用工具—— —铁锹。能根据杨树幼苗的根系挖出40厘米见方 的树坑。二是了解栽种时的要求即填土时将肥沃的表土填入树坑内并在填 入一半时用脚踩三四下轻轻提一下树苗让树根舒展开来再浇透水。学习栽种小树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再实地演示。在栽种小树苗 时让学生注意观察。2.实践操作

 1 栽种小树苗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学生分工协作 探讨交流效果更好。

 2 栽种过程中要先确定好树坑的位置如果树苗较多要提前 整好树田打好线用明显的标记确定每个树坑的位置。

 3 挖树坑时要依据树根大小来挖不要影响树根的生长。

 4 栽种小树苗时放入幼苗的位置在树坑的中央。填入肥沃的表土 填入一半以上时用脚踩三四下每个面都要踩到、踩实再轻轻提一下树 苗让树根舒展开来倒入水让土壤湿透保证树根不缺水分最后将树 坑填平再踩三四下。

3.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挥动铁锹时注意观察周围的同学不要碰伤或擦伤同学。

4.栽种好树苗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要让树苗成活并长成大

树我们后期要做些什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期给小树浇水除草做 好后期的管护工作。5.拓展延伸

这部分是让学生在劳动中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回到家中认领一

棵自己家周围的小树苗对其精心管护让小树苗和自己一起健康成长。让学 生从内心意识到美好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建设。

活动二养蘑菇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要求及其生长变化过程。2.学会平菇室内袋式栽培技术的基本过程及方法。

3.培养对蘑菇养殖的兴趣及科学观察、汇报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平菇的室内袋式栽培技术的基本步骤及生长期管理方法培养蘑 菇养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平菇的室内袋式栽培的生长期管理技术。

四、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为蘑菇养殖的实地考察学习第二课时宜在第一 潮蘑菇采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蘑菇养殖过程的经验交流与汇报。二教学准备

平菇菌袋 3~10袋、温度计一个、喷雾器一个、小刀一把、大头 针 3~10个等。三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教师可提前安排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访谈等活动进行自主预习以便让学生对平菇的生长条件及栽培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然后结合 学生的预习程度及生活经验到蘑菇养殖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使学生对平菇 的养殖过程不再感到陌生与抽象进而激发学生对平菇养殖的兴趣降低栽培 技术教学的难度。2.操作建议

 1 在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的蘑菇养殖棚内提前准备好示范性教学及

学生操作蘑菇栽培用的菌袋与各项用具。若条件不允许亦可将平菇养殖的材 料用具放在教室进行演示性教学。

 2 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在实地考察参观的过程中初 步讨论、总结蘑菇的栽培步骤及方法。

 3 小组间对所总结的蘑菇栽培步骤及方法进行全班汇报交流与讨论 教师进行评价与示范性讲解并说明平菇各生长期所需的温度、湿度及通风等 方面的管理要求与原因并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笔记以便课后个人或小组能够顺 利完成蘑菇养殖过程。

 4 教师在示范讲解后让各小组按规范性要求合作演示操作一遍

并说明各相应生长期的管理要求师生评价予以表扬或纠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熟悉蘑菇养殖的主要过程与技术要求。

 5 由于平菇养殖的时间约需 40 耀50 天教师可充分

利用课余时间及活动课等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养殖活动可设在校内集中进行 也可在家中分散培养。

 6 在平菇养殖的较长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将小组或同学的

养殖活动记录表贴在教室及时填写。既向全班展示了平时的养殖过程也方 便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并科学调整自己的养殖方法提高蘑菇养殖的成功率 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 7 提醒学生定期清理蘑菇养殖场所并收藏管理好各项养殖用具养 成良好的劳动习惯。3.安全提示

 1 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勿割伤手指、衣物及菌袋。

 2 采菇期进行操作时尽量戴口罩避免产生呼吸道的过敏反应。活动三打绳结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绳结在生活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 的绳结法。

2.通过打绳结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意 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绳结的具体打法和应用。教学难点绳结的具体打法。

三、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完成。

四、教学准备

在生产劳动或日常生活中常用绳结的有关挂图、粗线绳等。亲自实践的过 程中初步掌握平菇养殖的基本生长要求及管理技术了解与使用简单的科学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蘑菇养殖的兴趣及一定的劳动意识与良好的劳 动习惯。

五、教学建议

1.出示有关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并说明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里需 用绳子捆绑系结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物体的联结、悬挂、固定、紧扎以及 对牲畜野兽的捕捉等等都需用到绳子系结。2.实践操作 出示打结方法示意图或指导学生看资源包中的示意图教师可边讲

解边演示操作学生模仿练习。也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或个人看图研 究打绳结的方法和要领。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资源包中介绍的几种打绳结方法进一步开 展互教互学做到准确、熟练。

4.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打绳结比赛看谁结得又快又准。 1 评价要看绳结的质量和速度。

 2 请同学上台夸夸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同学并给予奖励。

3.教师设置几种场景考查学生对所学结绳方法的灵活运用情况。例如拉绳子 晒被褥用哪种结绳方法、捆扎生日礼盒用哪种结绳方法等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4.结绳要求科学使用不同的用途使用不同的绳结方法例如捆绑包 扎物品要求牢固可靠捆扎礼品、系鞋带则要求简单易结和易解这些提示教 师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

种小树

活动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动手种小树,来锻炼劳动操作能力,并增强爱护身边花草树木的意识。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对人类的贡献。认识我们周围的树种并了解它们的一些基本知 识。

2.学会种小树的方法并懂得种好小树的后期管护工作。3.增强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美化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会栽种杨树幼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分小组定期进行小树后期的管护工作。活动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的家园这么美丽是因为有许多的花草树木为我们提供着新鲜的空气

美化着环境。树木对我们的贡献真大呀同学们知道树木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贡 献吗教师打开课件补充资料

学生交流汇报树木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了解新疆常见的树木种类, 并参观校 园中的树木

1.大家知道我们新疆都有些什么树种吗教师课件出示一些树种资料 2.在我们的校园里也种了许多种类的树木。让我们去观察观察吧。教师带

领学生有序地参观校园中的树木。每参观一种树先让学生说说这种树木的名称 和生活习性教师做好补充工作1.学生回答新疆有哪些树种并对课件 中的树种进行辨识。

2.学生有序地参观校园中的树种。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树木就像我们忠诚的卫士保护着我们的家园就让我们用勤劳 的小手栽下一棵棵小树吧 讨论

我们亲自栽种的小树想让它成活并长成大树后期我们要怎样管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刚栽好的小树大家已经浇过水了三天之后还要浇一次水一个星 期后大家再浇一次水以后每隔一个星期也要浇一次水。

拓展延伸在自己家周围认领一棵小树精心护理让小树与你一起健康成长。学生认领小树做好管护工作。教师首先讲解种树的方法之后学生可独 立或小组合作开展栽种小树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学习、领 会栽种小树的方法并动手实践进行栽种活动。

评价展示小树苗栽好后大家互评互议。学生开展评价、交流、展示 活动。

第三单元制作篇

一、单元活动目标

本单元包括三个主题活动制作走马灯、制作小板凳和制作小香囊。1.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木工工具的用法、针线的使用 等基本技能。

2.能够使用木工工具制作小板凳并掌握技巧。

3.通过缝纫小香囊活动促使学生提高手的灵活程度和掌握缝纫的劳动技巧。4.通过制作走马灯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习俗知道走马灯的用途还 能让学生掌握制作的技巧和研究相关的力学理论知识。

二、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中的这些小制作是为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展。缝纫能力是学 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一项重要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处理生活中 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如钉扣子、处理简单的衣物开线等。走马灯活动的设计是 为了让学生掌握制作走马灯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民间习俗知识。小板凳 活动是为了体现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特点。活动一走马灯

一、教材分析

学习内容包括了解走马灯的历史、走马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练习制作走

马灯并了解使用走马灯的注意事项。学习过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制作各种类型的走马灯。

在认识走马灯的结构时教师可以利用文字与实物对照看相关视频、学 生自己调查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对于走马灯的工作原理教师只需结合 走马灯的结构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对流等知识告诉学生走马灯是把热能转换 成机械能的装置。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走马灯的历史知道走马灯的用途。2.学习走马灯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3.会用相应的工具并在使用中树立防护意识。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制作走马灯的方法及使用相应的工具培养学生动 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教学难点

筒壁与扇叶的粘贴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2课时。

六、教学建议

一知识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充分了解走马灯“走”起来的原理激发学生 动手制作的欲望。通过欣赏走马灯图片为动手制作各种样式的走马灯奠定基 础。在制作走马灯形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和发挥想象力然后展示 学生不同形状的走马灯有困难的学生再进行复练。二材料准备

材料中所需的圆珠笔芯也可以用其他圆滑的笔尖代替。注意蜡烛点燃的时 候不要把圆珠笔塑料外壳烧着。三制作步骤

1.制作扇叶时大圆分成16等份比较好这样粘贴到筒壁就比较容易一些。走马灯的制作中筒壁与扇叶的黏合倾斜度的把握比较抽象是难点。2.制作筒壁的时候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3.制作支架的时候注意支架的底部像个弹簧可以用来调整整个支架的 高度。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这个支架注意底圈最大然后向上逐渐缩小。4.组合的重点是让走马灯“走”起来。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 讲解、示范来突破难点和重点。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讲解“走” 不起来的原因可能有几方面一是支架的摩擦太大所以采用废旧的圆珠笔芯 尖支撑走马灯二是走马灯不平衡影响走马灯转动三是叶片太少。四操作建议

1.在制作走马灯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讲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操作练习。

2.教师也可以提前进行布置安排实践活动小组可以提前把走马灯带到学 校学习操作时就可以扩大参与面。

3.课堂上蜡烛可以适当多准备几个便于学生操作使用。

4.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支架要适当高点以免烧着筒壁。五讨论

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 会设计和制作走马灯。六拓展延伸

课后的制作练习是本节课的拓展延伸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巩 固也是对学生劳动技能的锻炼有助于培养子们的创新精神。活动二制作小板凳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了解制作小板凳常用的木工工具及制作小板凳的

过程。学习过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制作各种类型的小板凳。在制作小板凳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资源包看相关小板凳的实物并与实

物对照让学生测量并掌握小板凳的具体尺寸以便动手制作。对于有困难的学 生可以让他们制作简单一些的板凳。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木工的基础知识和制作简单小木凳的原理。

2.学习小木凳的制作技术并且在这基础上有所创新享受创新成功的乐 趣。

3.在制作过程中掌握锯子、锤子的使用技术。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用锯子、锤子等工具制作小板凳同时还要注意各项操作安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劳动技能。

四、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画线。画线要仔细想用心算它是木工制作物品 的关键画错线费工又费料。

五、教学建议 一故事引入

通过故事讲解小板凳的优点激发学生制作小板凳的欲望和兴趣。二材料准备

操作中首先应该把所有的材料准备好锯子、锤子、卷尺、木工角尺等 工具也都准备到位。如果学生家里没有三合板用其他木板也可以。三制作过程

1.本节课的知识学习点主要是了解木工的基础知识和制作简单的小板凳。

小板凳的制作关键是用料和操作程序。下料的学习可以根据实际来确定也可以 通过看资料获得在教学前教师可布置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2.制作前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成功 的关键一是画线要准确。二是锯割一定要严格按照尺寸否则做出来的

小凳子比较难看而且不稳当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三是要想小凳子牢固稳当粘 牢打磨也很重要。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钉子打入木板的方法使用锤子 钉钉子第一、二下要轻击等钉子立稳后重击将钉子打入木板以钉牢 木板。3.制作程序需要通过实地考察获得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基 础上到制作家具的工厂或者正在制作家具的学生家里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学 生熟悉了制作过程才能有效地完成小板凳的制作。四安全小提示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尤其是在使用锯子和锤子时不要伤到手。五讨论

思考练习是设计一个更加新颖、别致的小凳子它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和 创造力制作一个独特的、经济实惠、轻巧方便的小凳子。六拓展延伸

这部分是对本节课的巩固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锯子和锤

子、强化画线知识。这项活动也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举一反三的作用。82 活动三制作小香囊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传统小香囊的起源和制作方法。2.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制作一个小香囊。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热爱生活懂得祝福和感恩。4.培养学生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自己收集的材料制作一个小香囊表达对亲友 的祝福。

三、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缝制香囊时要掌握缝合的针法同时学生既能缝整 齐结实更要注意安全。

四、教学建议 一知识学习

本节课的知识学习是小香囊材料的准备和缝制的方法。材料准备制作小 香囊的材料可以根据自己在店铺或生活中见过的小香囊实物来了解和准备可 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漂亮的布头、丝带等来制作小香囊。制作小香

囊首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实物了解其构造。课前可以安排学生在网络上或生活 中研究小香囊的制作方法并向父母学习用针线缝合的方法。学生在掌握了制 作小香囊的步骤后就可以设计和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小香囊了。二制作过程建议

1.制作小香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既调动学生准备丰富的材料 又发挥集体的智慧来设计独特的小香囊提高制作效果。

2.制作中学生要运用到图形设计、裁剪、缝合等几项基本技能。这些 技能学生要在家中提前练习以保证制作出的小香囊精致美观。

3.制作小香囊的关键是缝合提醒学生缝之前将布块反过来缝而且不能 全封口要留出装入香料的小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缝纫机缝合。主体缝 好后再从小口将香囊翻出来一点一点地装入香料。最后封好小口。4.装饰小香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合理搭配使香囊的形态 和色彩更加和谐。

5.使用剪刀和针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及自己和他人制作过程中要爱护环 境不要乱丢废弃物。三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是鼓励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小香囊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有所 创新。设计和制作造型独特、富含情感的各种小香囊既是劳动技能的培养 又是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设计】

小板凳的组装和设计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手中的材料组合小板凳并测量和记录小板凳尺寸。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组装小板凳的方法、技巧。教学难点

各种小板凳的创新设计。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师小板凳作品、各种工具锯子、卷尺、木工角 尺、木工笔、木砂纸、钉子、木工胶、锤子。学生准备图画纸、铅笔、尺子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用图片展示不同场所人们使用的凳子。

2.提问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归纳适合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板凳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小板凳的结构特点。二讲授新课

1.教师介绍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分组测量一下教师小板凳作品的尺寸并做好数据记录。3.分组进行拆卸和组装比赛。

4.学生总结组装小板凳的经验和方法。三设计制图

1.制图要求标明尺寸、设计人信息标签等。

2.学生开始设计板凳画出设计图并说出设计思想。3.交流、评价设计图。四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组装和测量了小板凳尺寸还设计了自己喜欢 的小板凳。当你手中的设计图纸变成真正的板凳时你们的心情一定会变得比 现在更快乐也能体会到制作的乐趣。五板书设计

小板凳的组装和设计 1.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篇3:2016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在参加“2015 年浙江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评比”活动的众多选手中,杭州外国语学校侯晋豫老师的《小组合作创微型公司———基于问题解决的生活微型课题群研究指导》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我们看到,身为班主任和科学教师双重职务的侯老师,在积累多年的探究活动指导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 年对任教的七年级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引导。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了微课题、微课题群,直至发展到能兴趣盎然地独立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社团。短短两年多时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有了质的飞跃,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学习有了持久的动力。

相对于将陈述重心放在对某个课题的深度指导上,侯晋豫老师的群体探究活动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显得特别具有创新意义,学生自主的探究性学习社团的实践方式,给我们以极大的启发:在今天初中学校应试教育严峻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在更大的面上带领初中学生开展各种问题的主动探究?答案或许就是:在对研究性学习活动整体面貌有一个清晰认识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实际作循序渐进的处理,将研究性学习活动分解成启蒙、发展和入门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重心分别是:从“微课题”启蒙起步,吸引更多学生探究未知问题;以共同的兴趣为凝聚载体推进发展成“微课题群”,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小环境、小气候;分化、分层,对特别具有探究、创新能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在自主的社团中开展探究活动。

一、课题研究的小与微

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上升为课题为起始点,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搜集信息、验证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展示等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协作探究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抓手———“小课题”研究

2006 年,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总结其教学指导模式,先后组织编写了《高中研究性学习基础》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手册》。这两本教学用书将课题研究概括为七个阶段:明确问题—组建团队—制定方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形成成果—成果展示。其中每一个阶段都为学生的能力培养确定了目标。为了推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自2006 年以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每年都组织全省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的评比。九年来,全省各地共有近两千项送省参评的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这些课题我们也常称为“中学生小课题”。它不强调研究的创造性价值,重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合作精神,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入门路径———“微课题”研究

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微”与“小”是相对而言的。顾名思义,相对于“小”“,微”的级别更低,相对于“小课题”“,微课题”在研究对象上更具体,研究内容更简单,研究能力要求更基础,研究时间更短,研究深度要求更浅显。总之,只要有兴趣、有疑问、有探究的愿望,就可以去尝试、去参与,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去观察、判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微课题既适合高中学生,也特别适合初中或小学的学生。当学生在完成微课题的过程中,会逐渐熟悉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研究条件等,有利于从低到高逐渐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微课题的教学价值在于降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门槛,让学生能在并不复杂的条件下,尝试用批判性思维的方式去认识事物,以实现转变学生被动学习、单纯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习惯。学生在完成微课题的过程中,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明白一些研究的思想方法,比如作为研究,需要明确研究的意义,需要自己安排时间并尽可能自己创设研究条件,应当能亲自动手搜集信息,最后通过自己的大脑形成结论或通过自己的双手做成实物。这种在探究活动中觉醒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正是开展“大”课题的基础。

(三)微课题研究中的“微”与不微

微课题研究的各种要求虽然没有小课题的来得高,但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会因“微”而不存在,他们的区别只是要求放低但程序不减,过程简单但环节依旧。既然是研究,研究主题(开题)、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成果交流(结题)等环节就应当是明确的,区别只是不一定要有仪式,只要有这个环节即可,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思考问题,从而将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大门。

比如让学生探究“高速行驶中的车的车内烟雾是向窗外飘还是向窗内飘”,这是一个典型的微课题研究问题,研究的对象是高速行驶中的车的车内烟雾,研究的内容是空气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研究的方法则是观察。当教师提出这个研究的问题时,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很可能想当然地认为烟雾应飘向窗内,因为经验告诉他们风是往车里吹的。一旦通过实际观察发现烟雾飘向窗外,惊异之余,学生们便会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种微课题学习形式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经验不一定正确,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也就在其中了。

二、开展微课题研究的路径

开展微课题研究,与学科中的长作业有所不同。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雏形,微课题研究本质上依然要遵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原则,即问题的发现并非是来自纯学术,而应将学生自身的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感受真生活、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一)将课外作业与微课题研究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们很注重“当堂掌握”“天天清”的学习要求,这是接受书本知识高效率的体现。然而这种“高效率”并不代表学生能真正有所体验并将新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要发生深度学习,还需要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生活,丰富个人的直接体验,并调动已有的经验,将新知识和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如要理解“惯性与摩擦力”,有教师除了课堂演示,还设计了“延长小陀螺旋转时间的实验与研究”的实验观察作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查找书籍、网络信息来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原理解释。学生们在一周时间里利用课余时间记录了比较完整和准确的实验数据,再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形成了一些科学结论。学生认为这样学以致用的学科作业让自己头脑兴奋,原理理解深刻。其实,这整个实验过程已经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实验假设、实验验证、实验成果,这样的作业就是一个微课题研究。

(二)将班级事务与微课题研究相联系

班级不仅是一种学生管理的组织形式,而且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人际环境,具有人际交往、协作互助的特质。学生之间长时间的相处,既会产生亲情关系,也会遇到矛盾。很多矛盾与问题,不是靠班主任做“裁判”就能解决的,而是要靠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才能解决。无论是在校园节日活动中的角色分配,还是日常的班级值日生工作,或是同寝室因生活习惯引发的矛盾等,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微课题研究去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目标。如艺术节中班级需要推出一个参加全校会演的节目,有学生对编写好的校园剧剧本有不同意见。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裁定剧本上与不上,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研究用自己的研究结论作为理由来取舍。这对节目水平的提升、学生能力的锻炼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

(三)用微课题研究的方式提高社会实践功能

利用军训、春游、参观博物馆、学农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将问题变成课题,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不单是体验活动,而是加上了探究学习的内容,其教育内容会变得更加丰富,教育效果也会因此而增加。比如学农劳动,传统方式是学生在农场进行种菜、喂鸡、挖掘番薯、清理玉米秆等劳动,经过日晒、流汗、腰酸背痛的经历完成规定的农活,并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享受劳动的成果。但如果在劳动之前,给学生一个学术性问题,让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去观察和思考特定的问题,也许在劳累之后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体验,还会有对农业的深层认识。比如有些学校在学农之前,要求学生事先了解循环农业的现象和优势,如葡萄架下养鸡、茭白地里养鱼、番薯藤喂猪、猪栏肥种菜等循环种植、养殖的科学方法。这样,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既能收获劳动的体验、了解生态农业的方式,也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有利于扩大实践教育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开展微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

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起步,学生对微课题研究感到新鲜,习惯于学科知识传授的教师也有一个摸索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教师既要克服学科教学中的一些急于求成的惯性,又要转变传授者的角色。相对于学科教学,有三点要特别注意。

(一)转变传授知识的角色

学生作为亲自参与信息的搜集和分析等实践活动的主体,各种亲身感受可能并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一些实践的结果也会出乎教师的意料。习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权威,教师此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感受和发现,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二)增加实践过程的指导

微课题虽然微,也有一个完成任务的过程。初次接触微课题的学生缺乏探究的方法,一旦领到任务往往忽视规划直奔目标,这样难以收到实效。如指导学生探究“纸张和飞行距离的关系”时,如果缺乏实验方案制定的指导,学生可能只会关注折纸飞机的形状,而不太会更深层地研究不同材质、不同角度、不同力度、不同风力环境等影响纸飞机飞行距离的因素,等到汇报研究成果时,就会因难以拿出有说服力的结论而感到沮丧。所以,指导学生研究方法,明确实验条件和规则,是研究活动顺利开展不可忽视的条件。

(三)注重展示交流

相比于小课题,微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以简单些,一段体会、一组照片、一堂交流课都可以是微课题成果汇报的形式。这些成果的价值不在于知识与经验本身,而在于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实践过程的反思与体会。因此,创设交流平台,给学生以成果展示机会,肯定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潜质,将有利于激发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当然,学生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微小的研究也可能会失败,制作的物品不一定漂亮,而这些也正是学会探究的成本或代价,很真实也很有必要。

篇4:综合实践活动引入德育工作初探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德育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中成为必修课进入中小学课堂,其培养人的作用进一步得到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体现为综合性、实践性、真实性和合作性,要求用多方面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课题,设計实效性强、操作性强,又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案,通过身临其境、亲历其中,创造性地发现问题;通过合作探究,相互鼓励,真诚合作,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把综合实践活动引入德育工作之中,是新课程改革对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更多的是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是从常识理论上加以引导培养。在带班的过程,在落实常规管理的同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思想实际,针对出现的问题,精心策划,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有益的探索。

学生上营业性网吧,沉迷网络,对学校的常规教育和常规管理造成冲击,问题已相当突出。学生沉迷网络,道德行为受到扭曲,是非判别能力下降,盲目追求自我,思想意识封闭。长时间上网对身体素质造成相当大的伤害。其在学校的表现为:学习不思进取、厌学、散漫、纪律观念淡薄、不服管教等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形成合力,进行综合整治,给被网络侵蚀的心灵疗伤,还青少年成长一个朗朗晴空,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为了及时刹住这股歪风,配合学校的专项整改活动,除了进行正面教育,我以班里班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为骨干,组织四个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以“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造成的危害”为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专项综合实践活动。四个小组的12位同学分工合作,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专项综合实践活动,用一周的时间,交出一份报告。报告从网吧的违法经营情况、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如何防止青少年学生沉迷网络等几个方面,让全班同学共同分享这项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用事实说话,用他们的分析判断明辨是非,用他们“身临其境”的实践性和真实性让班里那些沉迷网络或将要沉迷网络的同学猛醒过来。报告中对网吧的违法经营调查较为具体,如一些网络无证经营,容留未成年人上网。他们用上网把人拉进去,用“想看什么就能看到什么”将人留住,然后再将吃的、喝的、抽的高价卖给你,这方面的开销往往将网虫的口袋一次次掏空。一个网虫在网吧一天24小时开销通常要一二百块。网虫为了弄到钱上网吧,或借或骗。借不到、骗不到之后,就能偷则偷,能抢则抢,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不算,还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在“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对未成人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里面,报告主要用反面材料起警醒作用。网虫沉迷网络,成天满脑子是虚拟世界的无所不能、无法无天,什么纪律、什么秩序都给抛之脑后。遇上家长、老师管教,给个面子是阳奉阴违,不给面子是没商量顶撞起来,你要怎的就怎的。有位不幸的家长追到网吧,她的儿子便从网吧的后门溜走。家长在校门口终于逮住了儿子,将他拉到班主任的办公室。他却趁家长和班主任不留神冲出来闪进卫生间,打碎窗玻璃钻了出去,从四楼掉到地上……报告最后呼吁政府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规范网吧的经营,把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当成最后的屏障。特别是政府要坚决取缔黑网吧!报告倡议曾经上过营业性网吧和没有上过营业性网吧的全班同学书面向家长、向学校保证,保证远离营业性网吧!

篇5:2016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7-247:36:29

2016年7月,在宁波团市委的领导下,在我校校党委、校团委的组织下,我队以系重点队的名义开展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实践的主要内容是在宁波各大社区开展“青少年的自救自护知识”的宣讲以及问卷的发放等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宣讲工作是爱心的传递,是知识的传递,其中的乐趣是妙不可言的。我已经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个事业,就如泰戈尔所说:“果实的事业是受人尊敬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在此次活动中,我主要去了6个社区进行宣讲工作,我还清楚地记得我第一个去的是学苑社区,一个位于北仑的社区。第一次怀着忐忑而又兴奋的心情坐上了去北仑的公交车。由于路程较远以及我们对于北仑区的不十分熟悉,我们在距开讲时间早3个小时就出发了。我们坚信“充分的准备将带给我们满意的答卷。”学苑社区之行是我暑期社会实践的一个良好开端,接下来我又参与走访了范江岸社区、史家社区、春城社区、高田王社区、华兴社区等多个社区。在此次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总结如下:

一、良好的团队以及队员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是完成一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酷暑七月,因为有了热情,我们不觉天气的炎热:我们在整个团队的配合下组成小队,每天分到不同的社区。在这中间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路线问题、社区沟通问题等,但因为我们是团结的整体,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总是可以勇敢向前。这让我们深切地了解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二、对于任何工作的态度都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在一个接一个的社区工作中,面对疲惫,面对烦琐的问卷统计,我们应保有积极向上的态度,而不是一味逃避和颓废。无论是对待何种工作,我相信这都十分重要。

三、在与人交流中,学会很多技巧和方法。在此次的活动中,与社区负责人有直接的接触,与小朋友也有很多交流,这些都给了我在人际交流技巧上的锻炼和经验。

四、在共同生活中培养自身对于团队的归属感十分重要。我想在这相对较长的半个多月中支持我一路走过来的就是对于我们这个团队的归属感,这点对于我而言十分重要。

五、在宣讲过程让我了解自身的许多不足,要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活动开展中,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很多不足,这也给了我很好的启示,让我对于自身更加了解,要求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

篇6:2016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班的综合实践课程我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目标构建知识,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人格发展。

一、活动主题的选择

1、我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提炼主题。

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巧;让学生“在考察中学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丰富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从中学习到很多在语文、数学学科中所学不到的知识。

2、体味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更大的学校,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资源,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如:开展的“我爱我的家”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其中蕴涵的父母的殷切期望,体会父母对自己深深的关爱。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品行。

二、活动开展方法的尝试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活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最终达到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

上一篇:学习青岛市德育论坛材料的通知下一篇:放飞梦想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