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练习试题

2024-04-13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练习试题(精选9篇)

篇1: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练习试题

小升初语文模拟练习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

cí xiáng yí hu chí yán bō tāo xiōng yǒng

( ) ( ) ( ) ( )

dǐ yù cháng shì shāng yì pān shā yuè lǐng

( ) ( ) ( ) ( )

gu sī zào xíng jùn gōng

( )独特,( )优美的新教学楼终于( )了,校友们

xìng zhì bó bó lóng zhng diǎn lǐ

( )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 )的落成( )。

二、带点的字应该怎样读?把正确的读音用“——”划出来。4分

例:一叶扁舟

勉强(qiáng qiǎng) 召集(zhāo zhào) 兴奋不已(xīng xìng) 暖和(hé huo)

入场卷(juàn quàn) 削铅笔(xiāo xuē) 友好相处(chù chǔ) 大模大样(mó mú)

三、先比一比,再各组两个词语写下来。4分

剧( )渴( )检( )消( )

据( )揭( )俭( )哨( )

四、先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填在句中的括号里。5分

同心( )力 日( )月累 兴高( )烈 完( )归赵

神机( )算 画蛇( )足 ( )假虎威 安然无( )

1、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我们要( )保护地球——人类的`家园。

2、涓(juān)涓细流汇成大海。只有( ),知识才能不断丰富起来。

五、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在( )中打“√”,错误的在原句上修改。7分

1、随地丢纸屑是一种很不好的坏习惯。 ( )

2、全国人民都盼望北京申奥成功。 ( )

3、6月24日是我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 ( )

4、我校人人参加了“东西部红领巾手拉手,百万图书传真情。”( )

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再用加点的词语造句。3分

既……又…… 即使……也…… 因为……所以……

所以……是因为…… 如果……就……

1、我们的国家( )能日益强大,( )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普及了电脑,人们( )不能丢弃用笔书写。

3、我的新居( )宽敞( )明亮。

4、( )你不注意用眼卫生,( )视力下降了。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升初复习语文试题精选

★ 小升初英语练习试题九十七及答案

★ 小升初试题

★ 小升初英语口语练习话题

★ 语文必修三《六国论》期末练习试题

★ 小升初数学检测试题

★ 山大附中小升初试题

★ 小升初数学期末试题

★ 初二生物试题练习

★ 中考英语练习试题

篇2: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练习试题

一、判断题。对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的涂B。(5分)

1、3.6÷0.3=12,所以3.6能被0.3整除( )

2、假分数的倒数比1小。( )

3、5620÷70=562÷7,因为562除以7的商是80,余数是2,所以5620除以

70的商也是80,余数是2 ( )

4、88008000的零都可以不读出来?( )

5、小圆半径2厘米,大圆半径5厘米,大圆面积与小圆面积之比是5:2。( )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给出的答案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在答题卡上涂黑,涂错或不涂均为零分。(10分)

6、=2×2×3×3,那么 有( )个因数。

A.2 B.4 C.9 D.10

7、下面年份中,二月份是29天的年份是( )。

A.9??B.??C.??D.

8、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没有关系

9、下面的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B. C. D.

10、-2℃比-5℃高( )℃。

A.-3 B.3 C.7 D.-7

11、如果a÷b = 5(a、b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b C、5 D.0

12、一个比的前项扩大10倍,后项缩小10倍,则比值( )。

A.扩大10倍?B.扩大100倍?C.缩小100倍?D.不变

13、一个纯小数的小数部分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0.112123123412345……

第一个数字8出现在小数点右边的第( )位上。

A.35 B.36 C.37 D.8

14、把一个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捏住对角,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比原

来的面积( )。

A.大 B.小 C.相等??D.无法确定

15、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米,宽和高都是5厘米,把它锯成1米长的两段,

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A.50 B.40 C.25 D.60

三、填空题。请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20分)

16、“江南化工”这只股票某月的交易额是684482800元,把这个数改写成以

“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17、一个数的 的 是1,这个数是( );甲、乙两数的比是3:5,乙数比甲数多3.6,乙数是( )。

18、开学时,学校附近文具店实行“买三赠一”促销,实际上是打( )折出售;如果打八折出售,促销广告应为( )。

19、= ( )9 = ( ):3=12÷( )≈( )%.

20、把一根长8米的丝带剪成10根同样长的小段编中国结,每小段长( )

米,每小段占这根丝带的( )( ) 。

21、规定“△”是一种新运算,a△b表示2a-b,如果4△3=2×4-3=5,那么10△(9△6)=( )。

22、水果店有360千克梨,每天卖出 千克,卖了10天后还剩( )千克。

当 =10时,水果店还剩梨( )千克。

23、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乙都不为0)。甲乙两数的比是( ):

( )。

24、在一张标有比例尺是8:1的`精密零件图纸上,量得零件长是40毫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

25、仔细观察下边的表格:用一个等式表示s与n之间的关系s=( );当n=100时s=( )。

n?1?2?3?4?…

s?1?1+3?1+3+5?1+3+5+7?…

四、计算题。(33分)

26、直接写出得数。请将得数直接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区域内。(4分)

(1)15.1-3.5+6.5=(2)8× ÷8× =

(3)4203÷59≈?? (4)2.5×32×1.25=

(5)18× × =(6) ×5+ ×3=

(7)3.6÷2×5=(8) +0.2=

27、解方程或比例。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区域内填写计算过程。(6分)

(1)X+ =6 (2)3X+16×3=102 (3) U36%= UX

28、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区域内填写计算过程。

(10分)

(1) 22.7-1.8+17.3-18.2 (2)( + )×8+

(3)[ ―( - )]÷ (4)3.12÷15+12.5×28

(5)(716-26)÷23×45

29、列式计算。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区域内答题。(4分)

(1)一个数的20%比20的1.2倍少5,求这个数。

(2)0.9与 的差乘15,所得的积再减去0.8,结果是多少?

30、图形问题。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区域内答题。(9分)

(1)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4分)

篇3: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练习试题

一、这道小升初考试题暴露的问题

(一) 不适合考小学生

我们先来认识试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知识”与“命运”。“‘知识’是:1.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2.指有关学术文化的。”“‘命运’是:1.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2.比喻发展变化的趋向。”这两

入社会, 从没品尝人生酸甜苦辣的小学生来说, 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尤其是对这两个词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理解与把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要想他们很好地作答此题, 是不现实的。不要说那些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学生, 就是成人, 或是饱经沧桑的耄耋老人, 对这个问题都难以做出较为科学而全面的回答。人们常说,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由此可见, 能够真正领会“命运”内涵的人, 必须是成人, 或具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 让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来谈“知识”与“命运”的关系实在太离谱。将那些考大学生, 抑或考职业人群的内容拿来考不谙世事的小学生, 可想而知, 这样的试题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作为“思想品德”学科考试题, 就更显得荒谬了。

只要在网上键入“命运”一词, 网友们对“命运”的解释或理解五花八门, 各不相同。笔者想问一下这道题的命制者:你们能结合社会实践、现实生活、国家政治制度和教育方针政策等科学而全面地阐释那道题吗?如果作为已经经历社会风风雨雨的命题者 (成人) 都不能对那道题做出科学而全面的阐释, 甚至感到模模糊糊, 却将它拿来考那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 岂不荒唐可笑?

所以, 这道题不适宜小学生作答, 是一道考错了对象的考试题。

(二) 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

命制试卷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工作, 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如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 既要体现试题的效度, 又要确保试题的信度, 尤其要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力避和远离消极、腐朽的试题内容。至于小学生试题, 更要注意思想性和科学性, 因为小学生的是非观念还未形成, 辨别良莠信息的能力差, 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信息的影响, 因此, 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等。

笔者特意询问过几个考生, 问他们是怎样作答的, 有的说知识能改变命运, 理由还蛮多。——这些小考生大部分是平时聆听了一些心怀“知识能改变命运”思想观念的老师的说教而产生的一种“鹦鹉学舌”般的模仿行为, 并非对问题有了切身体悟和实质性的理解;有的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因为“命运”是上帝制定的, 人是无法改变的;有的说, 一个人仅有知识, 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身体等, 知识是无用的……真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这是因为试题内容远离了考生——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等缘故。可见, 让小学生来谈“命运”, 而且还是在神圣的升学考试题中谈“命运”, 难道不是有问题吗?尤其是“命运”一词带有一定的“消极”和“迷信”色彩, 试想, 这样“阴暗而灰色”的问题叫小学生来思辨, 难道不怕这些“阴暗而灰色”的因素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小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与其将这道题命名为“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 还不如将其命名为“读书有用吗?为什么?”将“知识”改为“读书”, 贴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 显得直白, 易于理解, 便于作答;将“能改变命运”改为“有用”, 题目意思显得更具体, 更大众化和口语化, 尤其是没有了迷信色彩。这样一改, 既有助于学生对试题第二问的“为什么”的作答, 还增强了该题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三) 传递的思想观点有碍教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是那道试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很明显, 试题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种错误信息:“知识是万能的, 只要有了知识, 就万事大吉了, 人生就衣食无忧了。”所以, 该题的思想内涵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法规相悖。依照那道题和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来推理, 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只要向学生灌输“知识”就行了, 没必要进行道德、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的教育, 也不必关注学生的身体;学生也不需要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丰富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

笔者斗胆地说, 我国教育经过了数十年的改革和发展, 各种各样、各类名目的改革此起彼伏, 耗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得不偿失, “穿新鞋, 走老路”, 是每次教育改革的最终“收获”, 甚至还有“今不如昔”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倡“因材施教”, 《礼记·学记》要求教育活动“不陵节而施”等等) 之嫌。在“知识能改变命运”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的教育, 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命运, 教育不讲“个性”, 漠视“差异”, 师生成了知识的奴隶, 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 成年累月被“知识”撕扯着灵魂和肉体, 久而久之, 学生的灵性被死记硬背的“知识”吞噬殆尽, 失去了创造力, 成了外国人眼中的“标准学生” (只会背标准答案的学生) 。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失去了自尊, 丧失了自信乃至生活的勇气和兴趣, 走向了沉溺网吧、早恋、酗酒、抢劫、杀人或自杀的道路, 使社会、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渊。在教育的世界里, 科学、理性和人性已经渐行渐远。究其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 就是“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一原始的教育思想观念在捣鬼。。

“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刘道玉看来, 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学生太多的精力, 状元不能代表什么。”“北大清华几乎招去了所有的状元, 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样?如果继续争状元, 过去让我钦佩的北大清华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所以,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

(四) 试题命制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存疑

由上可知, 这道试题的命制者, 要么是专业素养问题, 要么是工作随意性问题, 这是当今社会教育越来越变得“混乱”或“无视科学”的例证。

为验证当下教师的专业素养, 主要是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水平, 笔者特意咨询过二十几位中小学教师, 笔者问他们:“知识能改变命运吗?”绝大部分教师回答:“能”, 只有少数几个教师回答:“不能”, 都列举了一些实例加以证明, 在这里不复述, 我们可以想象到。由此可见, 我国教师队伍的教育思想观念停滞不前或倒退现象严重, 专业化水平低下, 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吗?回答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教育思想观念决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模式, 具体包括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认识及态度、对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

二、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知识是死东西, 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符号系统, 需要人的智慧系统来激活, 只有激活了的知识系统才能与人的智慧系统一道活动 (工作) 起来, 知识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才能成为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否则, 知识只能像那些堆在废品仓库里的破铜烂铁一样, 只有将破铜烂铁投入炼钢 (铁) 炉里冶炼之后, 才能变废为宝。可见, 缺少了人的智慧, 知识毫无用处。

每次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赛, 一等奖都是非我国中学生莫属, 为何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钱学森生前多次向温家宝总理质疑:“我们的学校为何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的话可谓寓意深刻。难道是我国的地理位置风水不好、不吉利, 影响了贵人的诞生?绝对不是!原因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与管理体制制约了人才的发展, 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诞生和孕育杰出人才的环境和条件, 一是体制和制度的制约, 二是恶性循环的落后的经济条件的制约。

战国时期的赵括饱览兵书, 说起带兵打仗头头是道、满腹经纶, 可是他父亲死后, 赵王叫他带兵打的第一仗, 四十万将士全部被秦军活埋, “知识”最终带给赵括怎样的好“命运”?还如近些年高校频发研究生、博士生杀人或自杀事件, 能说这些人没知识吗?但他们为何自毁美好前程?主要原因有四:一是缺乏心理调控能力;二是私欲 (如虚荣心) 得不到满足;三是极端个人主义;四是漠视生命, 情感缺失等。所以,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在自杀前留下遗言:“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李昌平早就说过, 农民的贫困是制度性贫困, 科技未必能够帮助农民致富, 反而会让农民更加贫穷;教育也未必能够让农民在未来致富, 却极有可能让农民在当下致贫……在社会底层的某个个人因为苦心读书, 龙门一跃, 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从而命运得以改变。这些故事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个人, 可能是成立的。但是, 一个山村的整体, 却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而得到改变。正如一个打工妹, 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打工女皇, 居于跨国公司副总裁的高位, 但是打工妹这个阶层的整体, 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命运”。

由此可见, 知识是不能改变命运的。唯一能改变命运的, 是重视知识, 尊重人才, 不折不扣、一以贯之的国家政治体制和管理制度。

三三、规范教育行政决策和行为的设想

为了使教育行政部门真正起到监管、指导、引领教育的作用, 使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规律, 提升教育行政部门自身形象, 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效能, 国家和有关部门务必着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提升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

命制中小学毕业或升学考试题的人一般是当地教育科研部门的教师或管理者, 要想各种考试的试题尽可能不出问题, 使每一个试题都具有价值和意义, 实现试题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激励性、有效性等和谐统一的目的, 党和政府必须建立教育科研人员学习考评制度, 促使教育科研人员边工作边学习, 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提升专业素养, 确保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能力等与时俱进, 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成为当地教育队伍中的领头羊, 具有引领所在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水平提升、教育实践能力提高的本领, 不至于沦为一般教育工作者, 甚至落后于一般教育工作者。

(二) 进一步完善教育监管法规

时至今日, 我国仍然缺乏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的监管法规, 引发了诸多教育事故, 给教育带来了不少损失, 但由于追究责任人责任的法规缺失, 事故责任人即使有错, 甚至犯了罪, 也毫发无损, 助长了教育行政部门某些人的乱作为或不作为恶习, 扰乱了教育秩序, 本是维持和确保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教育行政部门, 变成了扰乱“师心”、制造教育混乱、阻碍教育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帮倒忙者。因此, 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法规, 对一些教育事故, 如前面谈及过的地方教育科研部门随意命制试题以及后面谈及的教育行政部门违法违规审批、兴办义务教育阶段重点中小学等, 要有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 以此严肃和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决策和行政行为, 促使其科学决策, 严谨办事, 最终促进教育的正常化和科学化。再就是国家要建立社会、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监督举报机制, 赋予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行政部门的乱作为行为的监督、举报权利, 给社会、家长、学生提供监督、举报教育行政部门乱作为行为的平台及路径。

(三)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选拔性入学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依据上述法律规定,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审批或默认兴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更不能带头或亲自操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选拔性入学考试, “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和民办中小学都必须均衡编班, 不得通过入学摸底考试、面试等手段, 对学生进行分等次编排所谓的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据笔者所知, 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升自己所在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升学率等, 置国家法规于不顾, 或亲自督办, 或睁只眼闭只眼, 大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主要是中学,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前面说的那个试题就是出自该县小学毕业生升该县的重点初中 (这个县有两所重点初中。该县每年近两万名小学毕业生, 两所重点初中每年共招生五百余名新生, 升学率只有25%左右, 比当今考重点本科还难) 的文化测试题。初中阶段分重点学校 (班) 和非重点学校 (班) , 这样会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好学生放在一起, 自然会更好;差学生放在一起, 只会越来越差, 因为他们失去了榜样和目标, 已经被学校和社会贴上了“差生”的标签, 自尊和自信失落, 加之缺乏优秀师资和应有的教育资源, 这些学生还能“优秀”起来吗?此等教育, 严重侵害了青少年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所以, 国家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和惩处那些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的审批部门的责任人, 迅速取缔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班) ”, 这是为学生减负, 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摘要:今年我国南方某县的小升初考试“综合科“”小学品德”部分有这样一道题“: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一看题目和“标准答案”, 就觉得这是一道既不适合小学生作答, 又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的试题。“知识能改变命运”的传统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制约着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及规格。制定和完善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行为的监管法规, 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是实现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知识,命运,试题,问题,小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2006 (6) .

[3]中青在线.北大教授: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DB/OL].

[4]张淑玫.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DB/OL].

[5]田松.什么知识, 改变谁的命运[J]领导文萃, 2009 (2) .

篇4:地狱级小升初模拟卷曝光

有网友通过论坛发帖称,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校方不仅要求学生向孔子像下跪磕头,还规定在校学生每天清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不少在校学生对此怨声载道。

校方称这种做法是“他们对祖宗圣贤的崇敬是油然而生的”,可是清晨5点正是学生们酣睡的时候,让他们这么早起床诵读《道德经》,肯定会引来抱怨。

用一种不很“道德”的手段让学生起早诵读《道德经》,学生们虽然对学校敢怒而不敢言,但也未可知不会迁怒于圣人先贤。引导学生多学一点儿传统文化经典是好的,但必须讲究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跪拜礼作为一种陋习,早在民国初年就已从法律上废除。别说孔子已仙逝两千多年,即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先贤们在世,想必也会“与时俱进”,不会忍心面对在寒风中集体跪拜的学子而无动于衷。

2.教师抗议“师生同考”交白卷

江苏邳州运河中学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三年级组第一场模拟考试。特别之处在于,40岁以下的高三年级教师和学生们同场考试。据知情人介绍,在第一场语文考试中,多数教师交了空白的答题卡。在第二场数学考试中,一位教师甩笔而去。事后,因为交了白卷,一位教师被停课。校方一名负责人说,这只是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的一次业务练兵。

谁能想到,一场看似普通的考试,老师竟然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当了一回“白卷英雄”。也许有的老师担心万一考不过学生“没尊严”,这其实是“分数至上”在作祟。可怕的是,这种思想已经灌输到很多老师的潜意识中——如果我的考试分数不高,就没资格做老师。老师交白卷虽然有些赌气成分,但这里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3.地狱级小升初模拟卷曝光

近日,南京某培训机构公布了一份被称为民间版的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试题,放眼看去满是英文,难坏了不少网友。曾是南京外国语学校老师的出题人说“这些题目全都在小学的大纲以内”。网友称:“读都读不懂,怎么写?”

看着一道道让我们这些70后“读书人”汗颜的题,心中暗自庆幸当年赶上了“就近上学”的好政策。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初中接触到的知识,现在居然成了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真不知道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孩子们变聪明了,还是当年我们头脑不够灵光。

诚然,参加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考试的不乏高手,这些智力超常、处于金字塔尖的孩子在最好的学校里获得最好的教育,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件。但是,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通过小升初考试的学生中也不乏苦学数年的中等生。“揠苗助长”的故事我们听了一年又一年,可“揠苗助长”的事情还是做了一件又一件。

4.江苏高校自主招生“不以成绩论英雄”

江苏省高校自主招生初步方案已经确定,今年高校自主招生方案中,成绩排名不再作为报名条件,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必须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学科特长是指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领域的奥赛获奖学生,具备创新潜质主要指在科技领域获奖的学生。

篇5:小升初语文试卷练习题

一、积累与应用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dǎo m?i ch?ng fá kuí wú wū rǔ ( ) ( ) ( ) ( ) fēn xī shōu liǎn kǒng bù wēi yí ( ) ( ) ( ) ( )

2、用“ ”画出正确的读音(6分)

立即(jì jí ) 惬意(xiá qia ) 趁机(chan chang ) ...

卓越(zhuó zhuō ) 阻挠(náo ráo) 松散(sǎn sàn) ...

3、补充句子(10分)

①今日长缨在手, 。出自 ②但愿人长久, 。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 __。

④洛阳亲友如相问, ,这句诗出自 朝诗人 的

⑥好书不厌百回读, ,这句话是 说的。

4、在下面横线下填入读“man”的汉字。(3分) _ __不经心 ___条斯理 ___山遍野

轻歌___舞 天真浪___ 临窗布___

5、改写句子:(10分)

①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的声音真大。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今年六月一日,弟弟参加了少先队员。(用修改符号修改)

6、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①周总理( )受到全中国人民的尊敬,( )在世界人民心中也有崇高的地位。

②(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克服。

7、小明在一次考试后,因成绩不理想,就不爱学习了,请你用一句名言、警句劝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小学阶段我们读了许多中外名著的精彩片段,在这么多的名著中,我最喜欢_____的______因为它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查字典,按要求填空。(7分)

1.用音序查字法,“歼”应先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耀”应查部首( ),再查( )画。

2.“素”在字典里有6种解释:①本色、白色;②颜色单纯,不艳丽;③蔬菜、瓜果等食物;④本来的、原有的;⑤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⑥素来、向来。下面句子中的“素”字应选哪种解释?

(1)我素不知天下有这么多新鲜事。( )

(2)这块布很素净。( )

(3)王爷爷喜欢吃素面。( )

(4)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

二、阅读课外语段,按要求答题。(17分)

听雨

听雨是一种享受----心灵上无与伦比的、愉悦的、平和的、自然美的享受。 有雨的日子,我就听雨

听春雨的_________,听夏雨的_______,听秋雨的_______,听冬雨的___________,听雨的低语,听雨的轻诉,听雨的呜咽,听雨的微笑,听雨的呤唱,听雨的呐喊,听

雨的怒吼。

“天街小雨润如酥。”那是怎样的一种雨啊!一种甘润如酥,“润物细无声”的初春细雨。那又是怎样的一种雨啊!一种无声似有声,有声似无声地在心中奏成一曲优美的歌是具有春之魅力的温柔雨声?仿佛是听那遥远的星星甜美的呢语,又似绿叶吻着花瓣的柔情。

(1)春雨是柔情,夏雨是豪放而不拘一格。

(2)它有时心平气和,温情脉脉;它有时怒气冲冲,喊叫连天。于是便有晴天小雨,于是又有了“黄梅时节家家雨”,于是还有了倾盆大雨,于是更有了铺天盖地暴雨。这就是夏雨。----一种淋漓尽致无所畏惧的雨!

(3)听着夏雨,才恍然惊觉生命是如此多姿多彩而又壮丽辉煌!

(4)秋雨,原该是一种婉约的风韵,但在那已飘过的秋雨中,却染透了无穷的哀愁、孤寂与挥之不去的满笔愁绪。

(5)“哪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秋夜残灯灭,细雨缠绵,该是一份何等凄婉的哀怒和忧寂啊!夜雨敲窗急,玉人伤心泣,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哀怨啊!淅淅沥沥的秋雨却是一份深深的感伤!

(6)秋雨依旧,年代却已不再,我们心中一份秋雨声又是怎样的呢?

(7)“质本洁来还洁去”。伴雪而来,随风而去,不知是飘逸,还是深沉。哦,这就是冬雨么?或许是一年的思虑俱在寒冬堆积,于是冬雨也无语而沉思。听冬雨之声,是听远方一声低语,一种思念,一句祝福,一份安慰,一缕温馨,在这飘雪的寒冬,为我易冻的心燃一堆圣火,于是便看见春天向我起来。

(8)哦,听雨,仿佛是读一首隽永的小诗,听一曲悠扬的古乐。听雨,原来是在一种美的意境中,寻求一分诗意。

(9)听雨,是一种享受----享受自然与我!

①文中写了一年四季的雨。写春雨的是第__________自然段,写夏雨的是第_____自然段,写秋雨的是第_____自然段,写冬雨的是第_____自然段。(2分) 下面是形容不同季节雨的特点的词语,阅读第(3)自然段,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填A、豪放B、婉约C、温柔D、深沉

②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听雨的低语,听雨的轻诉,听雨的呜咽?”还可以听雨的什么?请你展开联想或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4分)

③作者为了确切、生动地描写雨,先后五处引用了诗句烘托意境,请你将所引用的诗句摘抄下来,并选择一句,写写它的意思。(5分)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第三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第______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④文章前后都说“听雨是一种享受”。这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文中有多处描写不同季节雨的特点和听雨的不同感受的语句,请将你最喜欢的一句摘抄下来。 并说说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生活像个万花筒,五彩缤纷,生活又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后瞬令我们回味、深思,请以《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为题,进行描绘,注意内容要具体、真实。400字以上

篇6:苏教版小升初语文练习试卷

1拼拼写写(10分)

qiónglóng tuīcè tǎn tè bù ān xún huán

( ) ( ) ( ) ( )

bǐng zhú yè tán xiǎo xīn yì yì yè yīng

( ) ( ) ( )

2、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⑴改成反问句: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是真理。 (2分)

⑵缩句(缩到最简):突然,一幅美丽的海岸风景扑入我的眼帘。(2分)

⑶把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加工成拟人句。(2分)

⑷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小姑娘( )的心灵,像一朵( )的花蕾。 (2分)

⑸改成陈述句:这洁白的梅花是玷污得了的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4分)

(1)学校要尽量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2)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

4、用上这些标点写出一段连续的话,看谁不但能把标点用准,更能把话写精彩。顺序可以自己调整。(4分)

,(我总是只把话讲一半就停下来 ) 。(老师说我们从小就该养成把话说完整的好习惯,我非常听老师的话)?(我最爱提问题,有时还帮小伙伴问这问那)

!(无论是开心还是不愉快,着急或是恐慌,惊讶或是赞叹都要用到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3分)

⑴我非常敬佩我的妈妈,她( )是个贤妻良母,( )是一个女强人。

⑵( )生活的路上会遇到沟沟坎坎,我们( )一定坚持向前。

⑶金字塔( )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埃及的象征。

6、改写句子。(2分)

船快开了,妈妈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将这个句子先改写成被子句,再改成把字句。

二、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补写诗句和谚语。(4分)

天涯若比邻 积水成渊 下笔如有神 只要功夫深 须问打柴人

⑴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欲知山中事,___________________

⑶积土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 ,铁杵磨成针。

2、根据情景写词语、诗句、歇后语、谚语、格言。(8分)

(1)(横线上可以填哪些成语?)孩子们 , 的儿童节终于到了,校园里处处 ,同学们个个显得 。(3分)

(2)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三句不同的诗来赞美下面的 情景吗?(3分)

送别友人:

(3)请你写出一条表示团结互助的歇后语、谚语或格言。(2分)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蝉高居悲鸣饮露, 。这是《 》一文中的语句,这篇古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在仙台》一文主要写了鲁迅与藤野 先生的事, 先生指_______ ,他是_______人,教_______学的。在我印象中藤野先生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4、读懂句子的意思,再加上标点或关联词语。(2+2=4分)

⑴、工人们高呼□□谁感动刘代表的一根毫毛□我们就把路矿两局打得片甲不留□

⑵、在抗震抢险中□解放军叔叔( )牺牲自己 □( )不放过任何一个生还的希望□他们堪称是最可爱的人□

三、阅读理解(19分)

母 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三斤。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而这些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的老牛挣脱了缰绳,闯到沙漠里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运水军车来了,老牛迅速冲上公路,司机紧急刹车,军车停了下来。老牛沉默着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样呵斥驱赶,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这样对峙着,运水车不能前进。性急的司机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

老牛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三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去。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9分)

贪婪:

凄厉:

瘦骨嶙峋:

2、这是一头( )的老牛;一头( )的老牛;一头( )的老牛;、一头( )的老牛。(2分)

3、这是一个( )的故事;一个( )的故事;一个( )的故事;一个( )的故事;一个( )和( )的故事。( 5分)

4、文中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用心读这个真实的故事,联系括号中的词语想象当时的情景,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划线的句子,你最想说些什么?写在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妙笔生花(20分)

爱是永恒的主题,我们的生命因为爱而丰富。读了《母爱》这篇文章我们不禁为之震撼,心灵深处一股暖暖的情感开始涌动,这就是我们与作者和文本之间产生的共鸣,感同身受,这样的文章才充满挚热的情感。回忆往事,选择一件最能触动心灵的与同学们分享。(文章中不得出现自己、班级、父母的名字。题目自拟)

篇7: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试卷一

一、《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_______;为设果,是_______为_______设果;儿应声答曰。

2、”惠”通假字是,”甚聪惠 ”是说杨氏子_______从文中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试卷

二、《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______________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_______是_______ 是知音,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山流水比喻 _______人们把知音比作_______的人。

4、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_______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试卷

三、《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词语意思

诲________ 惟:_______ 援:_______ 俱:_______

”之”在古文中有不同的意思,在本文中出现多次,我知道在”之” 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是指_______:

思援弓缴而射之是指 ______________ ;是虽与之俱学是指 _______。

2、理解句子的意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那你知道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试卷

四、《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去人近及日中 孰 为汝 多知 乎

”为”是多音字,文中的”为”如:此不为读孰为读。

2、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______

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

两小孩辩斗的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科学知识。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_

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______________

造成的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_______射大地中午太阳_______射大地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试卷

五、《精卫填海》

《山海经》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填空。”精卫”的样子是______________

它是______________

2、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象征了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试卷

六、《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楚人刻舟求剑的结果_______原因是(文中原话)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试卷

七、《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理解词句意思。

夸父与日逐走,_____________________

渴,欲得饮,______________ 邓林是指 ______________

2、夸父追日象征着______________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试卷

八、《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理解词句意思。

履:_______ 度:_______ 遂:_______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无自信也。

2、这是一则_______故事,告诫我们做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试卷

九、《晏子使楚(原文)》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理解词句意思。

短:_______ 更读音:_______ 不肖读音:_______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这三个成语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我知道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这三个成语运用了 _______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

2、这两个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晏子(用三个以上成语或四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试卷

十、《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1、填空,理解词句意思。

鬻: 誉: 其矛:

其人:

其人弗能应也。

2、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试卷

十一、《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注释: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2.芒芒然:疲倦的样子。3.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4.予:我,第一人称代词。5.趋:快走。往--去,到……去。

6.槁(gǎo):草木干枯。

1、根据注释把全文写成白话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在文中指”我”读音。这个寓言故事教育我们做事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试卷

十二、《为学》彭端淑(1699-1779),清代四川人。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理解词句意思。

本文第一段使用了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句子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讲述了 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事、求学问只要____________就_______的道理。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练习试卷

十三、《女娲补天》

--《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篇8: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练习试题

一、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的差异

1. 教法的差异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 涉及的知识点较少, 而初中语文教材不仅内容加深了, 而且知识点也增多了。由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都不同, 使得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学涉及字、词等基础知识较多, 阅读理解少, 思维难度不大, 所以小学教学侧重于学生的识记和浅层的理解。而初中课文容量大, 思维难度大, 所以初中语文教学更侧重于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小学教师讲课的速度较慢, 教法以朗读为主;相关知识可以反复讲, 反复练, 强调熟能生巧;课堂形式多样, 语文活动多, 强调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而由于课文容量大, 初中教师讲课的速度相对也较快, 因此语文知识不能反复讲, 不能反复练。初中教师讲课时注意分析点拨, 同时提倡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课堂形式相对单一。在作业方面, 小学书面作业简单, 难度小, 教师可以精批细改。而初中的作业不仅较多, 而且难度也大, 使得教师不容易做到精批细改。小学和初中的教法差异如此之大, 而我们一些初中教师缺乏对小学语文教法的了解, 在教学方法上没能做好与小学的衔接, 使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

2. 学法的差异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 学习负担不重, 所以教师对学生帮扶多。小学生的学习时间主要依赖教师的安排, 一般学生只是单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觉得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学习方法主要是耳听、眼看、手写、心记, 对课文的学习一般只是解决字词、段落意思、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等内容, 在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析方面有明显的不足。而到了初中, 教材内容相比小学不仅增多而且加深, 对相关知识点要求充分理解并掌握, 而学习则更多地体现自主性:学习时间由学生自主安排, 自主预习、自主做笔记和复习功课, 养成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的学习习惯。从小学进入初中后, 学习方法由被动型转到主动型, 学习方式也由记忆型转到理解型, 一些学生正是在转型时出了问题, 所以才感到语文学习特别吃力。

3. 评价标准的差异

目前小学和中学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存在不一致, 这些不一致在课堂评价、作业评价、考试评价和综合评价中体现出来。小学教师注重鼓励性评价, 而初中教师的评价相对较客观、严格。评价的差异是由这两个学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所决定的。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升学压力不大, 小学教师对学生多采用表扬和鼓励的方法:提倡学习多元化, 在考试中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答题, 对问题允许有多个思考角度, 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到了初中, 教师认为学生长大了, 再加上有中考升学的压力, 对学生的要求变得严格, 在课堂和作业评价上对学生的赞美和鼓励也就少了。为了和中考接轨, 日常的考试评分强调紧扣标准答案, 教师评判主观题的标准是扣住答题点, 答出几个点就得几分。这与小学评分以鼓励为主, 有明显不同。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小学和初中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学评价上都有一定的差异, 对这些差异的不适应是造成一些学生进入初中后语文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

二、做好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衔接工作的方法

研究并做好小升初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是初中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解决好这些问题, 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初一语文教学要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

学生从小学六年级升到初中一年级, 年龄大不了几个月, 虽然比在小学时成熟一点, 但还不可避免地要表现出幼稚和依赖的一面。大部分初一新生在心理、学习、交往方面还处于被动状态,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教师, 不能很快适应。小学和初中的教法是不同的, 小学体现帮扶, 而初中更多体现的却是引导自学。初一新生对事物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经验型的, 他们已经习惯了小学教师帮扶的教法, 此时初中教师如果不先帮扶一下, 初一新生就会感到学习困难, 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出现滑坡。所以在初一上学期, 教学应该放慢速度, 适当采用小学教师的一些教法, 如对一些知识要反复讲、反复练。通常小学的语文教学偏重于情趣, 中学语文教学则偏重于理性。面对初一新生, 初中教师要善于把情趣和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课堂上要像小学教师一样充满激情地引导, 课堂互动讨论多一些, 等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特点和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后, 再适当增加一些研究性学习内容, 在“扶”中有“放”, 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的过渡。另外, 在初一学习上要适当降低要求, 让学生先尝到成功的甜头, 增强学习的信心后, 再循序渐进地增加一些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 从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过渡到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

2. 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

进入初中以后, 大多数学生没有认识到中学语文和小学语文的差异, 还在沿袭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初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讲清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差异, 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法指导。从初中生心理发展来看, 初一学生的年龄偏小, 学习经验不足, 一般尚未掌握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 所以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强调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说明教学在某种意义来说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初中语文教学要有步骤地教给学生适合初中学习的学习方法。注意引导学生研究单元要求和预习提示, 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授课时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教会学生预习、听课、思考、做笔记和复习,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总之, 要逐步帮助学生改变依赖教师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从实际出发, 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

教师对初一新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估计不足, 要求往往过高, 使很多学生没有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久而久之就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成就感与学习兴趣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著名的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心理学理论叫“无助感”, 意思是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 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 丧失信心。教师对初一新生的学习评价过于严格, 学生学习成绩总是不好, 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语文能力低, 不能胜任语文学习, 就对语文学习没有内在的动机和兴趣。所以, 初一教师要把握初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心理特点, 注意延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的做法, 多找学生的闪光点,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乐意地参与学习。

4. 加强中小学的联系, 做好教学衔接工作

要做好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工作, 首先要了解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对新课程标准心中有数, 才能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找出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法。其次要加强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交流, 熟悉彼此在语文教学内容、要求、方法、手段方面的差异, 为做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打下基础。再次是在小学高年级提前做工作, 为学生顺利过渡做好准备。以前人们大多强调初中要与小学衔接, 而不是互相衔接, 所以效果不理想。因为学生经过6年小学的学习, 学习的习惯方法已被模式化了, 要想靠初一几个月时间就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工作要提前做。比如在小学高年级阶段, 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要适度加深和延伸, 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自学的因素, 有意识引导学生预习自学, 指导学生边读书边看课文批注, 学会自己阅读课文。

篇9:小升初衔接:如何学好初中语文

关键词:小升初;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27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无论是在学习心理,还是在语文目标的落实上都有很大不同,并且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们要从小学“保姆式”的管理和学习方式中向中学“自主式”的学习方式过渡。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中,需要注意调整心态,调整学习方法,将小升初语文衔接好,以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势。下面,笔者就从五个方面来谈一下“小升初衔接:如何學好初中语文”这个话题。

一、初中语文的特点——“新”

1. 古诗文大量出现。在选文上更加注重文言课文和古代诗词的收录,今后的中考语文卷也必将在这两个方面大做文章。

2. 文学作品比例大增。在现代文选文上更倾向于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篇幅普遍较长,文学化趋向明显。

3. 作文更加注重真话、实话、心里话,反对假话、空话、套话。作文形式更趋向于开放、宽泛、灵活,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和充分展示才情的空间。

4. 学习方式更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师在课堂上将会少讲,更多的时间将让学生多读、多看、多写、多背、多思考、多讨论。

5. 语文评价的内容将以能力立意为主,更趋向于大语文的范畴,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二、初中语文学习的关键——兴趣

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学生们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愿意之一。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学习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机械死板地学。

三、初中语文学习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语文学习的有力保障。从总体上来说,语文的学习习惯就是听、说、读、写的习惯。1. 在养成预习习惯的同时,还要思考和记忆,注意记重难点。除此之外,多发言,发言时注意表达清楚流畅,并懂得讲礼貌。2. 要养成对文本质疑的习惯,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3. 养成自评作业的习惯。从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自行批改,及时改错,从而及时地反馈出学习的效果。4. 要养成学完后应及时复习,再做作业的方法。5. 读的习惯,不仅仅是读课本上的课文,还应提出读书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养成制作读书卡的习惯,培养圈、点、评的习惯。6. 查工具书的习惯。7. 养成善观察、多练笔的习惯。调动多种感官搜集资料,积累资料,筛选资料。8. 书写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平时要多多练字,注意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在作文评比中,书写尤为重要,书写潦草得不到高分。

四、初中语文学习的策略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比小学阶段更为系统和完善。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有规可循的,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人文性”决定了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而“工具性”则体现了其实用与具体操作的可行性。语文学习方法的摸索和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做有心人,不断加强积累,并使其上升为一种为我所用学习的策略:

1. 要学会有计划地学习

初中的学科较多,学习内容多而且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计划是很重要的。比如:有计划地预习课文、复习练习,有计划地安排阅读课外书籍(大量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有计划地进行练笔(日记、随笔、作文、素材积累等),有计划地随时查漏补缺。

2. 分模块巩固与加强

语文的知识点相对琐碎,学生们难免有无从着手的感觉。因此,初中阶段一般将语文知识点划分为基础知识(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积累运用(创造性地理解运用所积累的语文知识进行古诗文的默写及阅读分析、进行口语交际的创意表述和理解);阅读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体、阐明观点,探究真理的议论文体、说明事物特征、传播科技文明的科普文章等);写作方面:能写叙事条理清楚、观点鲜明正确、感情真挚生动、描写细致传神的各类文体的大作文。这几大模块成为语文学习重要的“攻关对象”。

3. 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具体到每类知识点的学习,又都是有一定的规律或方法可循的,只要学生们善于发现、总结,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以古诗文阅读为例来说,品味诗中所流露的情感是同学们遇到比较多的一类题,仔细总结不难发现,诗人往往会寓情于景,因此学生们在回答此类题时注意剖析诗中所写之景,体会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奥妙,便很容易把握诗人在诗中所流露的情感了。

4. 勤阅读,广积累

这两种策略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语文学习的真谛,因为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积累是不可忽略的。学生语文素养的绝非一日之功,广泛的阅读和积累,能厚实学生的语文功底,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文化内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表现在写作上:阅读面宽,积累丰富的同学一般写作能力都比较强,他们的文章往往能具有深远的立意、深邃的思想和充满情感和智慧的表达。我们的阅读积累,除读《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上的必读书目外,也可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一方面积累好词、好句、好的写作素材,一方面也学习优秀作品在表情达意、阐释道理方面的技巧。

五、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1. 基础知识 —— 生字词(包括文下注释和文后“读一读 写一写):要求自己能够会读、会默写,重点词语弄懂词义。 2. 要求背诵的课文、古文及诗词:要求学完即会背;对课外古诗词要求每天(指有语文早读的日子)背一首。 3. 练习中的阅读:要求每篇必做,且必须认真做;用好配发的语文练习,教师讲解阅读过程中,注意总结阅读方法。 4. 每周一篇作文,一篇美文贴评,小作文随课文要求安排;平时多看《语文报》和各大报纸的作文周刊。 5. 作业要求:态度认真,书写工整。 6. 每节语文课两分钟名人名言积累交流。7. 语言积累:要有语言积累本,摘抄词、句、段、成语、名人名言、名诗佳句或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段落。

最后,笔者希望大家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上一篇:违纪自我检讨书下一篇:诚信自强之星评选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