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会管理办法

2024-05-05

专家评审会管理办法(精选6篇)

篇1:专家评审会管理办法

专家评审会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繁荣阜康市规划建筑设计创作,提高规划建筑设计水平,规范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用地项目,均要实行设计方案专家评审。

(一)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市域乡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调整和完善已批准的总体规划,产业园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以及规定需上报批准的市政建设、城市交通、区域环保、园林设施等重大城市建设项目;

(二)市内自治区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建设保护规划;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方案,核定尚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

(四)城市重点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1)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或50亩以上的房产开发项目(包括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

(2)重要的城市雕塑(位于城市道路、广场、主要城市公共空间内的高度在6米以上的);

(3)城市主要出入口,中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4)城市干道两侧重要的公建及6层以上建设项目的规划方案;

(5)红线宽度30米以上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

(五)城市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意见;

(六)专项规划(含政府各职能部门编制的专项规划);

第三条:参加评审的设计方案须由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规划类设计方案不得少于一个;建筑类设计方案不得少于两个,且不能雷同。

第四条:有保密和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经阜康市规划委员会批准,可以不实行专家公开评审,但需由建设单位进行内部评审,择优选取。

第五条:按本办法规定应实行设计方案专家评审而未进行专家评审的工程项目,阜康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建设项目的申报。

第六条:阜康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阜康市规划局,负责组织本办法第二条、第三条所规定的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的组织协调工作。阜康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对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第七条:参加评审的设计方案文件的编制深度除按国家、自治区、相关行业及本市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可根据需要增补以下内容:

1、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一般包括:功能分区、空间组合、景观分析、交通分析、场地分析、绿地分析、日照分析、分期建设等

2、建筑各立面效果图及夜景效果图。

第八条:阜康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应遵守下列规定:

1、评审专家由五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技术专家人数应占评委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专家应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十年以上,并具有相应国家注册资格及高级职称。具体人选应在上会前1日(大型规划设计应提前三日)内由阜康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从专家库中随机抽选,特殊项目的由承办单位直接确定。

2、参评单位人员在评审过程中应实行回避制度。

3、办公室主任应对专家评审实行相应的动态监督、考核与评价机制,对于连续二次评审意见未采纳或不合理的专家下次将不予再聘。

第九条:专家应以科学、公正的方法,按照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以及技术先进、功能合理、满足节能、富于创新等为要求,客观评价设计方案的优劣。需报送二个以上方案的项目,如果有一个方案明显质量较差,不满足相关深度和质量要求的,应重新补齐两个方案后择日再评。

第十条:设计方案评审会议由阜康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主持。设计方案评审会议按以下程序进行工作。

1、主持人介绍评审专家及参会领导和成员。

2、主持人宣布参加评审方案名单。

3、方案设计单位介绍方案。

4、专家评议并形成书面意见。

5、主持人总结并宣读评审结果。

第十一条:设计方案的评审意见在上规划委员会前三天将评审意见提交规委会各委员。

第十二条:方案设计单位应按照专家评审意见及要求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由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审核确认后,交建设单位报阜康市城市规划委员会。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阜康市规划委员会2012.04.19

篇2:专家评审会管理办法

鲁财采„2010‟25号

关于印发《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财政局、监察局,省直各部门,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 现将《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省财政厅、省监察厅反映。

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规范评审专家行为,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财政部《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和财政部、监察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以下简称“评审专家”),是指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由省财政厅确认并颁发《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的人员。

第三条 评审专家参加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政府采购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全省评审专家库建立、管理和使用应遵循统一建库、资源共享、管用分离、划分区域、随机抽取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监管的政府采购活动聘请使用评审专家要按照本规定从全省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乡镇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监管的政府采购活动聘请使用评审专家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确定。

第六条 评审专家参加政府采购项目评审要持《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和本人身份证。评审专家库以外专家要持本人身份证、工作证和专业职称证书。第二章 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

第七条 省财政厅主要职责:

(一)建设全省评审专家库;

(二)明确山东省评审专家聘任条件;

(三)审查评审专家人员资格,颁发《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

(四)动态管理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及时更新评审专家库人员信息;

(五)制定全省随机抽取评审专家的规则;

(六)监管本级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专家的抽取使用;

(七)对全省评审专家进行复验;

(八)对本级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中有违规行为的评审专家进行处理处罚;

(九)其他监管事项。

第八条 市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主要职责:

(一)征集本地区的评审专家、进行资格初审并向省财政厅推荐;

(二)监管本级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专家的抽取使用;

(三)对本级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中有违规行为的评审专家进行处理处罚,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四)省财政厅规定的市级财政部门应承担的其他监管事项。

第九条 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主要职责:

(一)征集本地区内的评审专家,进行资格初审并向市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推荐;

(二)监管本级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专家的抽取使用;

(三)对本级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中有违规行为的评审专家进行处理处罚,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四)省财政厅规定的县级财政部门应承担的其他监管事项。第十条 各级监察机关负责对本级政府采购项目使用评审专家情况进行监督,并按照管理权限对属于监察对象的评审专家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作出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三章 资格条件及确认

第十一条 财政部门采取本人申请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征集评审专家。

第十二条 评审专家认定过程包括本人申请、初审、受理、确认、发证。

第十三条 评审专家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客观公正、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意识;

(二)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具有本科(含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精通专业业务,熟悉产品情况;

(三)熟悉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四)能以独立身份参加政府采购评审工作,能正常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五)认同本办法的各项规定,接受财政、监察部门的监督管理;

(六)没有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

(七)省财政厅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对达不到第十三条

(二)所列条件,并取得中级技术职称5年以上,精通某类专业产品性能和市场状况,且符合其他条件的人员,经省财政厅审查确认后,也可聘为评审专家。

第十五条 符合本办法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规定的在职和离退休人员(身体健康,一般不应超过65周岁),可在每年3月、6月、9月、12月向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提出申请,中央驻鲁单位、驻济南省直单位符合条件人员可直接向省财政厅申请。申请人应填写《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申请表》(附件1),同时提供以下资料:

(一)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二)工作及专业简历;

(三)近期免冠二寸照片3张;

(四)取得学历学位及专业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获得“正高”职称的专家,需提供相应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五)省级以上学术荣誉称号(原件及复印件)。

第十六条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要及时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补充材料。对初审合格的,当日退回各类证书原件。市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在下月15日前,将初审合格的《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申请表》、证件复印件等报送省财政厅。

第十七条 省财政厅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对符合条件人员颁发《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

第十八条 《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编码组成:所在设区的市代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专业编码。

第四章 权利与义务

第十九条 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一)向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了解有关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策;

(二)对投标供应商的投标文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作出独立评价;

(三)要求投标供应商对投标文件有关事项作出解释或澄清;

(四)按照评标规定推荐中标(成交)候选供应商;

(五)按规定获得评审劳务报酬;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条 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承担以下义务:

(一)按时参加评审活动。遇特殊情况不能出席或不能按时参加评审的,应及时告知政府采购代理机构;

(二)按照采购文件规定进行打分和评审,提出公平、公正的评审意见,并签字确认;

(三)发现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有不正当竞争、恶意串通等违规行为以及其他非法干预评标的行为,应及时向政府采购评审工作组织者或财政部门报告;

(四)配合有关方面解答政府采购评审工作中的质疑,配合财政部门处理供应商的投诉、复议和诉讼等事项;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一条 取得评审专家资格后,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发生变化,本人应及时在《中国山东政府采购网》评审专家专栏上修改信息;技术职称变动、获得省级以上学术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津贴信息应报省财政厅确认后进行修改。

第五章 工作纪律

第二十二条 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要严格遵守以下工作纪律:

(一)评审过程中不得与外界联系。通讯设备必须交由组织方集中保管,确实需要与外界联系的,要有工作人员陪同;

(二)严禁向外界泄露评审情况,严禁泄漏供应商的投标文 7 件及知悉的商业秘密;

(三)评审过程中严禁对投标文件及供应商发表倾向性、歧视性言论,严禁征询或者接受采购人代表的倾向性意见,严禁以澄清、说明或补充为借口要求参加政府采购项目的投标供应商表达与投标文件原意不同的意见,严禁超出采购文件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评分,严禁对不同投标供应商相同情况打不同分数,不得拒绝对评审意见签字确认;

(四)严禁参加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政府采购项目的评审活动。因事先不知情而参与的,获悉与评审项目有利害关系后应立即告知退出;

有利害关系是指,近三年内曾在参加该政府采购项目的供应商中任职(包括一般工作)或担任顾问,配偶或直系亲属在参加该政府采购项目的供应商中任职或担任顾问,与参加该政府采购项目供应商发生过法律纠纷,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公正评标的情况。

(五)被通知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后,严禁私下接触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供应商,不得收受政府采购项目相关各方的财物或者其他报酬;

(六)严禁参加前期采购方案论证的评审专家担任该政府采购项目的评审专家;

(七)财政、监察部门规定的其他评审工作纪律。

第六章 抽取与使用 第二十三条 评审专家的抽取地点及监管抽取的办法,由监管政府采购项目的财政部门会同监察部门确定。

评审专家的抽取时间原则上应当在开标前半天或前一天进行,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两天。

第二十四条 抽取评审专家的区域范围按照批准采购计划金额确定。货物类项目,采购计划300万元以下的可在设区的市范围内抽取;300万元至1000万元的,要在至少3个设区的市(包括本市,下同)范围内抽取;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要在至少9个设区的市范围内抽取; 2000万元以上的,要在全省范围内抽取。技术复杂、竞争激烈的重大项目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可聘请部分外省知名专家。

服务类和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抽取评审专家的区域范围,由同级财政部门会同监察机关确定。

第二十五条 招标的政府采购项目评标委员会由有关技术、经济方面专家和采购人代表组成,成员人数应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方面的评审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采购计划在300万元以上、技术复杂的项目,每次要抽取确定5名以上评审专家。其中,采购计划在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技术、经济方面的评审专家不得少于7人。每个政府采购项目每次要抽取2名评审专家作为替补,并按抽取先后顺序递补。

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政府采购项目由评审专家及采购人代表3人以上单数组成采购小组,其中评审专家人数不得少 9 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第二十六条 每一政府采购项目要按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专业分类编码,从规定的区域范围内抽取相应数量的评审专家(包括替补专家),每次抽取后要告知并落实参加人员,不足时,可按照上述范围和专业再次随机抽取,但抽取总次数不能超过6次。

随机抽取到同一单位的2名以上评审专家,只能使用1名,并按照抽取顺序先后确定。

招标采购单位对技术复杂、专业性极强的采购项目,通过随机抽取方式难以确定合适评审专家的,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同意,可以采取选择性方式确定评标专家(包括替补专家)。

第二十七条 每个政府采购项目(一个包)应当单独确定评审专家。对于同类多包政府采购项目同一天评标确需使用同一评标委员会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要事前经监管政府采购项目的财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八条 评审专家抽取要由专人管理,确定评审专家后,要及时告知评标的时间和地点,但不得告知拟评标项目的有关情况。告知过程要全程录音,以备检查。负责抽取的人员要当场填写《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结果登记表》(附件2),并于事后存档,对确定的专家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严格保密。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使用替补评审专家:

(一)确定的评审专家未能参加评审活动;

(二)确定的评审专家到达评审现场后发现自己与评审项目10 有利害关系需要回避;

(三)确定的评审专家到达现场后,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参加评审活动。

使用替补评审专家后仍然缺少一名评审专家的,经监管政府采购项目财政部门同意,可直接确定一名评审专家;缺少两名以上评审专家,要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抽取确定评审专家。

第三十条 评审专家到场后,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采购人代表和公证人员要核对《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和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第三十一条 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应在评审活动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向政府采购项目所属财政部门报送《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结果登记表》和《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工作情况评价表》(附件3),并通过山东省政府采购专家库管理系统报送省财政厅。

第三十二条 同一评审专家原则上在一个内随机抽取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不得超过3次。

第七章 劳务报酬

第三十三条 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及时支付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和相关差旅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

确定评审专家劳务报酬,要根据工作时间、政府采购数额、11 专家级别等因素计算。参加政府采购项目的每位评审专家一天的基本报酬应在400元左右;对500万元以上且技术复杂、专业性很强的项目,标底每增加100万元基本报酬应增加10%,最高增加1倍。对获得“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省级以上学术荣誉称号以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评审专家,要在基本报酬上增加100%;“正高”职称的评审专家,要在基本报酬上增加50%。从外省聘请专家的报酬可以商定。

在设区的市范围内,要制定相对统一的评审专家报酬制度,原则上一定两年。报酬方案由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制定,政府采购社会代理机构要报驻地市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核准,并报省财政厅备案;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要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核准。

由于废标等原因评审不能进行的,要付给到场评审专家基本报酬的25%-50%。

差旅费要按照国家标准据实报销,也可与评审专家协商费用包干。

第三十四条 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核定的标准支付评审专家劳务报酬,不得随意降低或者提高标准。

第三十五条 评审专家不得超标准索要劳务报酬。

第八章 复 验

第三十六条 省财政厅每2年对评审专家复验一次,符合条12 件且本人同意从事政府采购评审工作的继续聘用。

第三十七条 评审专家资格复验工作应以平时的考评记录为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否按照本办法履行评审专家义务;

(二)是否违反本办法评审专家工作纪律;

(三)是否有其他违纪违法的不良记录;

(四)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中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评价;

(五)财政部门认为应当复验的其他内容。

第三十八条 评审专家经核实两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验不合格:

(一)违反评审专家工作纪律;

(二)受到财政部门的处理处罚、监察机关的处分;

(三)存在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四)不配合质疑、投诉、复议、诉讼等政府采购事项调查;

(五)答应参加而无故缺席,或告知后6次以上不参加;

(六)被政府采购代理机构3次评价“一般”;

(七)因身体状况或工作调动等情况不再适宜从事政府采购评审工作。

第三十九条 评审专家应当在聘期届满2个月前,填写《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复验表》(附件4),并同《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送交驻地市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中央驻鲁单位、驻济南省直单位可直接向省财政厅报送。评审专家在聘期届满前 13 1个月仍不填报《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复验表》进行复验的,视同放弃评审专家资格。

市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要负责督促辖区内评审专家做好复验工作,并应在评审专家聘期届满1个月前,将《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和《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复验表》报送省财政厅复验。

第四十条 评审专家复验合格的,由省财政厅在《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上加盖复验合格戳记和有效期或颁发新证;复验不合格的,终止评审专家资格,由省财政厅收回《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

复验期间评审专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要核对身份证和《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复印件。

第九章 处理处罚

第四十一条 评审专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有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应当回避而未主动回避的;

(二)在知晓自己为评标委员会成员身份后至评标结束前的时段内私下接触投标供应商的;

(三)在评标过程中擅离职守,影响评标程序正常进行的;

(四)在评标过程中有明显不合理或者不正当倾向性的;

(五)未按评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方法和标准进行评标的。第四十二条 评审专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有权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在《中国山东政府采购网》公告。省财政厅取消其评审专家资格,收回《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收受投标人、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二)泄露有关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以及与投标有关的其他情况的。

第四十三条 财政部门或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相关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抽取确定评审专家,或未经批准采取选择性确定评审专家,或故意对外泄露被抽取评审专家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内容的,由其上级部门或同级监察机关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属于政府采购社会代理机构的,暂停政府采购代理资格。

第四十四条 采购人代表作为评审委员会成员参加政府采购项目评审过程中,应尽的义务和应遵守的工作纪律,比照本办法对评审专家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在评审过程中发现评审专家、采购人代表严重违反第二十二条有关规定,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应当终止其评审工作,按规定替换评审专家或采购人代表。

第四十六条 财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对评审专家的管理工 15 作中,不正确履行职责,或不正当干预政府采购工作的,要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其上级部门或同级监察机关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由山东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1年4月1日起执行,原《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实施办法》(鲁财库„2004‟20号)同时废止。

附件:

1、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申请表

2、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结果登记表

3、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工作情况评价表

4、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复验表

主题词:政府采购 评审专家 办法 通知 信息公开选项: 主动公开。

篇3:政府采购中评审专家的管理研究

关键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

评审环节是政府采购在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的通行做法是将评标工作完全交由评标委员会负责, 任何人不得干预, 而且一般情况下, 采购人只能选择评标委员会推荐的第一名中标。因此评审专家实际享有谁中标的决定权。关于评审专家的问题研究也就成为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重点。本文从评审专家管理制度出发, 结合政府采购的实际情况, 总结出目前评审专家在使用、管理与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一、评审专家及其管理制度

评审专家, 也称评标专家, 是指符合财政部、监察部在2003年11月17日联合下发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规定条件和要求, 以独立身份从事和参加政府采购有关评审工作的人员。

政府采购中引入评审专家的原因:一是利用专家的专业知识进行专业判断, 谨防采购的内容不符合要求;二是利用专家的独立精神进行公正裁定, 以确保评标的公平与公正。为确保评审专家的意见在投票表决中标结果中起主导作用, 评审专家在人数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投标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中的评标委员会由采购人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成员人数应当为5人以上单数, 其中, 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第三十八条及第四十条规定: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必须成立谈判小组 (询价小组) , 小组由采购人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共3人以上的单数组成, 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

为了加强对政府采购评审工作的管理, 规范评审专家的执业行为, 提高政府采购质量, 财政部、监察部于2003年11月发出了财库[2003]119号关于《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3年4月又先后印发了《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及与之相关的《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两个管理办法。确立了“统一条件、分级管理、资源共享、随机抽取、管用分离”的原则。各地还在这三个办法的框架内,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法规, 如:江西省在2006年7月以赣财购[2006]13号文件的形式, 出台了《江西省省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暂行办法》, 赣州市以赣市财购字[2007]9号文件的形式, 公布了《赣州市本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使用管理办法》。

三个办法及各地方法规构成了评审专家的管理制度体系, 它们对评审专家的资格管理、评审专家的权利义务、评审专家的使用和管理、评标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和评审程序、方法以及评审专家的违规处罚都做了相对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使政府采购的评审专家在使用和管理方面都有所遵循, 为规范专家行为、发挥专家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目前评审专家在评标过程中大多能够遵守职业道德, 比较准确、公正地完成任务, 取得不错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客观地说, 评审专家的使用、管理现状与采购规范化要求尚有差距,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专业水平相差较大

在项目的评审过程中, 可以发现评审专家之间的专业水平相差较大, 有的评审专家对于采购项目中的技术指标以及价格市场非常了解, 甚至能够针对技术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而有的专家则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水平, 自评审开始一言不发, 或按照采购人代表的意见进行评审, 或给各供应商的评价结果都非常接近, 有滥竽充数之嫌。

造成评审专家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专家库在建设时, 由于专业分类不够合理, 导致评审专家评审自己不熟悉的项目, 自然发挥不了专家的作用。二是有些地方真正符合条件的人数不够, 监管部门为了弥补评审专家数量上的不足, 放宽专家准入资格条件。

2. 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由于没有进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使得某些评审专家对评审纪律、评标程序、评标内容、评分规则等方面情况缺乏深入了解, 对如何评审心里无数, 出现用错评审规则的情况, 遇到问题不会解决。例如采用询价方式采购时, 只看供应商的报价, 忽视技术参数、售后服务等其他方面的响应内容, 评选不符条件的供应商为第一排序, 导致采购失败。

纵观现有的法律法规, 对评审专家的不规范行为很少有实质性的处罚, 评审专家的违规成本较低。极少数评审专家因此有意迎合采购人、代理机构, 甚至投标人, 致使其没有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及采购程序阅读标书, 客观评标。有专家分投标文件各自进行评审, 然后互相抄袭打分结果, 汇总完成评标报告的现象。甚至有个别评审专家出于个人目的, 做出诱导评标、倾向性评价的行为, 极大地败坏政府采购的形象。

3. 专家使用不够严谨

(1) 评审时专家组成结构单一。虽然专家库在建设中专门有经济、法律类专家, 且政府采购法中也明确提出评标委员会专家为“技术、经济类”,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 评审专家基本为技术型专家, 他们对于招标文件中的商务条款及资格要求理解不了, 造成对供应商的投标文件的资格性审查把握不住。

(2) 专家抽取方式欠妥。由于各地的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不一, 专家的抽取时间有的是开标前一天, 前半天或开标当天, 时间太短不利于专家对采购项目的实施背景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评审办法的认真分析, 造成凭印象评审的现象;有的地方专家的抽取无须采购人在场, 而是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开标前一天抽好;此外, 专家的抽取虽是计算机随机抽取, 但抽取结果又是按姓氏排列, 造成专家参加评审的机会不均等。

(3) 专家的出场存在越位现象。由于专家库中专家的数量有限, 专业不均衡, 而政府集中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 招标的次数明显增加, 虽是随机抽取, 但仍有些专家经常出现, 甚至一个月内连续参与五、六次评标活动, 明显与《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中“评审专家原则上在1年之内不得连续3次参加政府采购评审工作”相冲突, 不利于评标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此外还存在专家回避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 使得本应回避的专家没有或无法回避。

4. 监督管理存在缺位

虽然《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各级监督机关要对属于行政监督对象的专家的个人行为加强监督检查, 涉及有关违规违纪行为的, 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关人员行政处分”, 但由于没有明确监管的主体, 在实际工作中, 鲜有监察、纪检部门出现在评标现场, 而且即使监管主体在现场, 往往也只能监管评标程序, 对于评审专家的评标合理性的监督形同虚设, 出现问题, 很难取证。并且规定中所提的“有关规定”究竟是什么规定呢?无从查证, 也无从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作为一部法律, 竟无对评审专家的监督管理的条款, 在法律意义上存在“真空”。

此外, 各级政府采购办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 对于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管理尺度较松。采购办作为评审专家的主管机构, 其工作的重点在于专家库的建设, 而对专家政府采购业务的培训、评审专家评审质量的档案建立、专家库的更新与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

三、管理对策

1. 建立健全权责对等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上健全起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加入对评审专家的监督管理的条款及其内容, 并在评审专家管理办法中明确管理的主体、管理的职责与权限, 为评审专家的监督管理提供法律依据。细化违规处罚情形, 适当与评审专家的专业技术考核挂钩, 加大评审专家的违规成本, 处罚的金额、承担的法律后果应与其权利对等, 并建立起评审专家的日常考核制度、年检制度、责任监督制度、抽取通知制度、问责质询制度以及对监管者的监管制度等等。

2. 做好专家库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专家库的建设是整个评审专家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应当有效改善评审专家的劳动报酬, 让专家的劳动有合理回报, 吸引真正有水平的专家参与评审, 扩大专家的来源面, 不必只从政府机关、高校和科研机构中选择, 在严把质量关的原则下建立一支既能满足数量要求, 也能满足质量要求的评审专家队伍。

在专家库的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对专业科学分类, 明确评审专家的所属专业, 避免专家不专的现象。此外, 还应做好专家库的维护工作, 包括评审专家的添加与删除, 评审专家的业务水平的跟进, 专家类别的调整等等。如果条件允许, 还可在专家数据库中建立专家资信档案, 为专家的考核以及回避提供依据。

3. 加大评审专家的培训力度

应当定期组织评审专家进行培训, 培训的内容为相关法律法规等政府采购常识, 不同类型的政府采购形式的操作实务, 如谈判技巧等。提高专家的责任感和评审水平。培训的方式可以多元化, 包括座谈、咨询、专题辅导、集中学习等。而且培训还可以改善评审专家间、政府采购工作人员与评审专家的沟通,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 在招标文件中, 适当限制评审专家的自由裁决权

为避免个别评审专家的倾向性, 可以适当限制评审专家的自由裁决权。例如在招标文件的编制中加入“删除最高分和最低分, 再算平均分”的条款, 或者规定将超过平均分±20%的用平均分代替重新计算。这些限制条款都取得不错的效果。

5. 严谨评审专家的抽取行为

在专家抽取方面应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是应根据采购方式、采购金额的大小和采购项目的复杂度, 确立相对科学的专家抽取时间, 并明文规定, 避免暗箱操作。二是在专家抽取时应掌握专业的合理搭配, 寻求商务与技术相兼容, 避免评审盲点, 使评审结果更公平、公正。三是专家的抽取、通知应在监管者监管下执行, 如果专家是当天抽取, 还可采取专家统一报道制度, 尽量避免专家抽取漏洞。

6. 建立独审与合议互补的评审制度

为避免乱评和错评现象, 允许采购人代表在正式评审前对项目教学适当介绍, 使得评审专家了解项目实施的背景和需求, 但在评审开始后不得施加任何影响和引导评标。二是在不影响其他专家独立评审的前提下, 允许专家适当合议及复核制度, 尤其是在供应商资格性审查以及招标文件发生重大偏离时候, 应允许合议。为避免合议所致的评审独立性不够的问题, 可以建立并完善政府采购专家评标说明理由制度, 要求评审专家不仅要独立给出评标意见, 还要有具体支持其作出决定的理由。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评审专家的专业作用, 并避免了个别专家职业素养不高的问题。

7. 加大对评标现场的监督力度

可以由采购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的人员及采购办相关人员对评标现场进行监督, 并在技术手段上加以保障, 如建立具有隔音处理和信号屏蔽的专家评审室, 实现专家与专家的分离、专家与供应商的分离、专家与采购人的分离以及专家于外界的分离。对开评标过程进行全程录像, 防止任何可能影响公正评标情形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丛虎.我国政府采购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6

[2]宋军.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之解读[J].中国政府采购, 2009, (2) .

[3]殷永炜.政府采购专家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政府采购, 2007, (2) .

篇4:专家评审会管理办法

关键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优化管理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制度的实施是保障政府采购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开展的重要一环。从最初的货物类、工程类采购发展到服务类项目采购,政府采购活动对评审专家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升。进一步优化完善评审专家队伍,规范专家库管理,充分发挥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中的积极作用,对有效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至关重要。

一、政府采购评审专家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家库建设不到位

1.专家库数量整体不足。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类项目的扩大,某些专业的专家数量几乎为零,管理部门在人手少,精力不足的情况下,临时找评委的现象屡见不鲜,此种情况在县级地区尤为明显,影响了采购评审的效率和质量。

2.专业划分不细,人员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电子、建筑等比较成熟的项目专家比较充裕,而如行业规划、专用设备等特殊项目专家偏少,虽然目前一些省级专家库基本实现了共享,但由于设置类别过粗,还是存在着评审专家在评审时对项目一知半解的情况。

3.信息资源单一陈旧,更新不及时。往往会出现号码无法接通、专家更换单位不在此领域、年龄偏大不胜任评审工作、路途遥远不愿意来的情况,从深层次来说,专家库的信息是很单一的,专家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往评审情况、从业经历等信息无从得知。

(二)评审专家使用效率不高

1.评审专家综合素质不高。政府采购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工程,作为评审专家不仅需要懂专业技术,还需要掌握市场行情、法律法规知识。而在当下提倡术业有专攻的环境下,要做到技术、商务、市场、法律样样涉足甚至精通是比较困难的。

2.专家使用环节单一。专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在项目评审环节,但随着项目种类的增多,技术、参数等复杂程度的增加,采购人对如何采购到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很难把握。作为某一领域的权威,专家发挥的作用不应局限在评标环节,前期的项目论证、后期的项目验收更需要专家的参与。

3.专家参与评审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荣誉感不强。一些专业技术能力比较强的专家经常参与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项目,走程序的感觉比较强烈,发挥不出专业水平。而在评审某些难度较高的项目时所得到的报酬与一般项目相同,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积极性。二是评审时间过长。一般招标项目的评标时间在半天左右,如果碰到数额比较大,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会延长到一天,评审专家精疲力尽,如果碰到本职工作比较忙的情况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

(三)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

1.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可执行力不强。表现为监督约束配套规定不健全,有些专家滥用自由量裁权、评审倾向性明显等违纪违规和随意行为无法准确衡量,现有的这些规定实际操作困难重重,即使评审专家未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承担义务,监管部门及采购代理机构也无法对其进行实质上的处理。笔者很少看到有评审专家被通报,实际上就是评审专家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2.专家考核管理体系不健全。一是考核档案不规范。仅仅将了解到的在评审过程中表现不佳的专家做临时或者零散的记录,缺乏专家档案管理的系统性。二是监管部门监督不利。只在金额大的项目开评标时才到现场监督,而采购代理机构的监督缺乏积极性和约束力。三是缺乏信息反馈机制。经常是采购代理机构发现了问题专家但不向监管部门反馈,监管部门就无法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四是奖惩机制不健全。一些有责任心、评审能力强、乐于参加评审活动的专家得不到及时的肯定,削弱了其参与评审活动的积极性。

二、优化政府采购评审专家队伍管理的措施

(一)夯实专家库基础建设

1.确立分级建库责任。针对目前政府采购专家库运行现状,应明确以省、地级市为主导、县市为补充的专家库建立体系。将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水平的专家统一纳入省级专家库,资源供地方政府共享,县市级政府可以适当放低专家的准入门槛,将本地区各专业的人才纳入地方政府专家库作为补充。

2.拓宽专家来源渠道。一是从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征集人才。这主要针对大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二是由行业协会推荐有技术有能力的专家。行业协会一般对本行业相关人才的从业背景、任职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方面掌握的比较全面。三是可以从当地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选聘优秀人士。可以从人社部门的职称办掌握相关的资源。

3.实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对通过个人报名及单位推荐的方式报名的专家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并按照专业类别进行细分,将每个专家划分到具体的专业。其次,对通过初步审查的专家进行考察,主要是技术水平、从业状况、遵纪守法、特殊荣誉等方面,记录归档以便查询。后期主要是根据专家的参加评审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将出现严重偏差的专家及时清理出队伍,保持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二)创新评审专家管理方式

1. 教育培训常态化。针对部分专家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缺乏,对采购流程不熟悉的情况,集采机构可以将专家培训纳入年度计划,定期组织评审专家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理论实务,开展技术类专家与经济法律类专家轮流讲课交流活动,帮助专家提升综合素质。

2. 实行契约化管理。进入专家库的专家与监管部门签订责任书,随时接受监督。要求专家承诺不参加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评审项目,采取主动回避;不滥用自由量裁权,客观、公正的履行评审职责,对自己的评审意见负责;对供应商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予以保密,不向外人透露评标过程。

3.发挥评审专家在整个采购活动中的作用。评审专家作为某一特定领域的权威,对技术的掌握、市场的研判、产品的走向比任何人都清楚。因此,相对于专家在评审阶段按照程序完成评审工作外,采购项目的需求论证、技术内容、目标的定位、市场因素分析、采购方法、评审标准以及项目后期的验收专家的作用也是十分关键的。

(三)加大评审专家考核监督

1.完善专家管理规定。对评审专家的相关处罚规定进行修改,细化对评审专家违规处罚的情形,明确监管责任人。落实管和用相结合的管理方法,赋予采购代理机构更多监管的职能,特别是明确采购代理机构在评审过程中可以拒绝违法、违规采购结果的情形,防止评审专家滥用自由量裁权,从多方面增强管理规定的威慑力。

2.加强专家日常考核。对专家的日常考核主要由采购代理机构负责,对表现突出及表现欠佳的都要记录在档,定期向监管部门反馈。监管部门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评审专家作出不良记录、通报批评、停止从事政府采购评审资格的处罚,及时在全国政府采购指定媒体上通报。鼓励有水平、责任心强、愿意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的专家多参与,并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 汪佳丽.浅谈政府采购专家评审制度[J].中国集体经济,2013,(1):32-36.

篇5: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及依据】为加强对政府采购评审活动的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以下简称评审专家)评审行为,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所称评审专家,是指被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选聘并纳入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以下简称评审专家库)管理,以独立身份参加政府采购评审工作(以下简称评审工作)的人员。评审专家的选聘、解聘、抽取、使用、监督管理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管理原则】评审专家库实行“统一建设,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管用分离,随机抽取”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专家库建设管理】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对评审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推动实现全国评审专家库互联互通和专家资源共享。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评审专家的政府采购业务培训。

第五条【专家资源扩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广开渠道,通过向社会公开选聘或者向有关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定向选聘等方式,充实评审专家资源,满足评审工作需要。第二章 评审专家选聘与解聘

第六条【选聘条件】评审专家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承诺在政府采购评审中做到客观公正、廉洁自律、遵纪守法;

(二)精通专业业务,熟悉行业情况,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同等专业水平,其中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应当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

(三)熟悉政府采购相关政策法规;

(四)自愿以独立身份参加评审工作;

(五)没有严重违法失信记录或不良信用记录;

(六)不满65周岁的中国公民;

(七)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对评审专家数量较少的品目,前款第(二)项、第(六)项、第(七)项所列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第七条【申请材料】符合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条件,自愿申请成为评审专家的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个人简历、本人签署的申请书和承诺书;

(二)学历学位、专业资格、专业技术职称的证书,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证明材料;

(三)证明本人身份的有效证件;

(四)本人认为需要申请回避的信息;

(五)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第八条【评审专业】申请人应当根据本人职称专业或者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对照评审专家专业分类标准申报评审专业。

第九条【专家选聘】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申报的评审专业和信用信息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选聘为评审专家, 并纳入评审专家库管理。

第十条【信息变更】评审专家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专业技术职称、需要申请回避的信息等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通知相关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处理】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发现申请人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应当拒绝其申请,已经选聘的应当解聘并将其从评审专家库中除名。

申请人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三年内不再选聘。

第十二条【履职记录和评价】负责抽取评审专家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评审活动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对评审专家的工作纪律、职业道德等职责履行情况,按照“好、中、差”等次在评审专家库中进行记录。

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严守评审工作纪律,业务水平高,自觉抵制并报告供应商的违法行为,自觉抵制并举报评审过程中有关人员的非法干预行为,高质量地完成评审工作的,记录为“好”。

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无违法违规、违反评审工作纪律、违背职业道德行为,按规定完成评审工作的,记录为“中”。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记录为“差”:

(一)不遵守评审工作纪律,影响评审程序正常进行;

(二)询问采购人代表倾向性意见;

(三)拒绝在评审报告上签字且没有书面提出意见及理由;

(四)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评审行为。评审专家可以在评审专家库中查询本人职责履行情况记录。第十三条【涉嫌违法情形记录】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发现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评审活动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书面向采购人的本级财政部门报告:

(一)未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

(二)泄露评审文件、评审情况和在评审中获悉的商业秘密;

(三)与供应商存在利害关系应回避而未回避;

(四)收受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五)在评审工作中有明显倾向或者歧视现象。

第十四条【暂停抽取】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未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对评审专家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记录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暂停其评审专家抽取权限。

第十五条【专家解聘】评审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其解聘并从评审专家库中除名:

(一)一个自然内职责履行情况记录为“差”达到五次,或者被三家以上单位记录为“差”;

(二)拒不履行协助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答复供应商质疑和配合财政部门处理供应商投诉等法定义务;

(三)以评审专家名义从事有损政府采购公信力的活动;

(四)受到刑事处罚或者除警告和3万元以下罚款以外的行政处罚;

(五)不再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

(六)本人申请不再担任评审专家。

除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的情形外,评审专家因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情形被解聘的,一年内不得被再次选聘,评审专家因前款第四项规定情形被解聘的,三年内不得再次被选聘。

第三章 评审专家的抽取与使用

第十六条【专家抽取】除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外,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审专家。

评审专家库中相关专业专家数量不能保证随机抽取需要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可以按照不低于不足部分1:3的比例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核选聘入库后,再随机抽取使用。第十七条【随机抽取例外】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的采购项目,通过随机方式难以选定合适评审专家的,经主管预算单位同意,采购人可以自行选定评审专家。

第十八条【优先抽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建立评审专家职责履行情况记录与抽取相挂钩的激励机制。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和社会影响较大项目的评审专家,应当优先从履职情况记录较好的评审专家中随机抽取。

第十九条【抽取时间】除采用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方式采购,以及异地评审的项目外,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原则上应当在评审活动开始前两个工作日内抽取评审专家。

第二十条【异地抽取】采购项目有特殊需要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可以从本行政区域以外的评审专家库中抽取评审专家。

第二十一条【回避情形】评审专家与参加采购活动的供应商存在下列利害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参加采购活动前三年内与供应商存在劳动关系,或者担任过供应商的董事、监事,或者是供应商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二)参加采购活动前三年内与供应商发生过法律纠纷;

(三)与供应商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

(四)与供应商有其他可能影响政府采购活动公平、公正进行的关系。评审专家发现自己与参加采购活动的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提出回避。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发现评审专家与参加采购活动的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应当要求其回避。

参加过采购项目前期咨询论证的专家,不得再参加该采购项目的评审活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评审专家参与本行政区域政府采购项目的评审活动。采购人及其主管预算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评审专家参与本部门本单位政府采购项目的评审活动。

第二十二条【专家补抽】预定评审时间开始后出现评审专家缺席、回避等情形导致评审现场专家数量不符合规定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及时补抽评审专家,或者经采购人的主管预算单位同意自行选定补足评审专家。发现无法及时补足评审专家情况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立即停止评审相关工作,妥善保存采购文件,择期重新组建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第二十三条【评审工作纪律】评审专家在评审期间应当严格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主动出具身份证明,将手机等通讯工具或者相关电子设备交由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统一保管,不得记录、复制或者带走任何评审资料。

第二十四条【评审争议处理】评审专家应当在评审报告上签字,对自己的评审意见承担法律责任。对需要共同认定的事项存在争议的,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结论。对评审报告有异议的,应当在评审报告上签署不同意见及理由,否则视为同意评审报告。第二十五条【专家名单保密与公告】政府采购项目的评审专家名单在评审活动完成前应当保密。评审活动完成后,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将评审专家名单以及自行选定评审专家情况的说明,随同中标、成交结果一并公告。

第二十六条【劳务报酬】采购人、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在评审专家完成评审工作后,向其支付劳务报酬。评审专家异地评审的,还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报销差旅费。

评审专家未完成评审工作擅自离开评审现场,或者在评审活动中有违法行为的,不得获取劳务报酬和报销异地评审差旅费。

采购人代表及评审现场监督人员不得获取评审劳务报酬。第二十七条【报酬标准】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专家劳务报酬标准由财政部负责制定。评审专家参加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采购项目异地评审的,其差旅费可参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31号)规定标准凭据报销。

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评审专家劳务报酬标准。评审专家参加地方预算单位政府采购项目异地评审的,其差旅费可参照评审活动所在地区党政机关差旅费标准凭据报销。

第四章 评审专家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十八条【专家权利】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一)对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及相关情况的知情权;

(二)对政府采购项目的独立评审权;

(三)按照规定推荐中标、成交候选供应商的权利;

(四)按照规定获取相应评审劳务报酬的权利;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九条【专家义务】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承担以下义务:

(一)遵守评审工作纪律;

(二)按照客观、公正、审慎的原则,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

(三)不得泄露评审文件、评审情况和在评审过程中获悉的商业秘密;

(四)及时向财政部门报告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向评审专家做倾向性、误导性的解释或者说明,以及供应商行贿、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串通等违法行为;

(五)发现采购文件内容违反国家有关强制性规定或者采购文件存在歧义、重大缺陷导致评审工作无法进行时,停止评审并向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书面说明情况;

(六)及时向财政、监察等部门举报在评审过程中受到的非法干预情况;

(七)配合答复供应商的质疑和投诉等事项;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第五章 评审专家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监管职责】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规定加强对评审专家的监督管理。依法对评审专家作出处罚的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抄送负责评审专家选聘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第三十一条【法律责任】评审专家有本办法第十三条所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予以处罚,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将其解聘并从评审专家库中除名。

第三十二条【专家未尽评审义务处理】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审查处理供应商投诉或者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评审专家存在未尽客观、公正、审慎评审义务导致采购结果改变情形的,应当在评审专家库中将其职责履行情况记录调整为“差”并注明原因。

第三十三条【信用记录】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评审专家违反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受到处罚的不良行为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

第三十四条【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违规处理】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未按照本办法规定从评审专家库中抽取评审专家,依照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违规处理】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在评审专家管理工作中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自选专家】采购人依法自行选定评审专家的,自行选定的评审专家的权利、义务以及监督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对自行选定评审专家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记录,并与相关采购文件一并存档。

第三十七条【地方制定实施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篇6:专家评审会管理办法

彩票监管咨询和评审专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增强彩票监管咨询和评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提高彩票监管水平,根据《彩票管理条例》《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财政部相关内控制度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彩票发行机构开设彩票品种的申请,财政部负责彩票业务监督管理的单位(以下简称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应当组织彩票监管咨询和评审专家(以下简称专家)进行评审。

第三条

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开展下列工作时,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需要,可以听取专家的意见:

(一)研究制定或修订彩票监管制度和政策;

(二)研究审核彩票发行机构变更彩票品种和游戏的申请;

(三)研究分析彩票发行销售和彩票市场运行形势;

(四)研究彩票市场监督相关事项;

(五)其他需要咨询专家意见的工作。

第四条

专家人选由彩票发行机构和省级财政部门向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推荐。

专家推荐人选可以来自研究咨询机构和高等院校、彩票 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省级财政部门、其他与彩票业务相关的单位等。推荐单位应当征得被推荐人的同意。

第五条

专家推荐人选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从事或参与彩票、经济、财政、社会、心理、数学、传媒、信息技术等方面工作,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熟悉彩票业务及有关理论、实务、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承担参与彩票咨询和评审工作;

(四)愿意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并接受财政部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根据专家推荐人选情况进行遴选后确定入选专家。入选专家应当向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提交《彩票监管咨询和评审专家承诺书》(附后)。

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收到承诺书后,向入选专家发送邀请函,组建专家库。

第七条

专家总数一般为35人,每届任期一般为三年。期满后应当按程序组织遴选下一届专家。

根据工作需要或专家实际情况,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可在任期内调整专家。

第八条

任期内专家享有下列权利:

(一)在彩票咨询或者评审工作中充分、独立地发表个人意见;

(二)参与咨询或者评审活动时,按规定获得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信息资料、文件及其他必需的工作条件;

(三)参与咨询或者评审活动时,获得相应的咨询或者评审劳务报酬;

(四)有权向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递交书面报告,不再担任专家。

(五)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九条

任期内专家应承担下列义务:

(一)按时应邀参加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组织开展的彩票监管咨询或者评审工作;

(二)勤勉尽责,为彩票监管咨询或者评审工作提供真实、可靠、负责的意见或建议;

(三)遵守保密制度,不得使用和披露在咨询或者评审过程中获悉的项目资料、技术数据、项目单位的商业秘密及评审情况和政策制度研究信息等;

(四)与被咨询或者评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及时主动回避;

(五)开展彩票业务研究,积极对彩票监管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六)根据彩票监管工作需要,积极宣传解释国家彩票监管制度和政策。

(七)依法承担的其他义务。

第十条

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组织专家开展咨询工作,可以采取召开专家座谈会或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

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组织专家对彩票发行机构开设彩票品种的申请进行评审,应当按照财政部相关内控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参与咨询或者评审的专家应当以审慎负责的态度,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全面细致地审阅相关材料,客观公正地出具咨询或者评审意见。咨询或者评审意见须经专家本人签字。

第十二条

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应当根据专家每次开展的咨询或者评审工作情况支付咨询或者评审费用。

第十三条

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应加强与专家的联系和沟通,做好专家服务和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

在任期内,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应当提出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应从专家库中除名:

(一)无正当理由,任期内不参加彩票监管咨询或者评审工作,或者不履行专家义务的;

(二)应主动提出回避但未提出或未回避的,或者相互串通、打招呼,影响评审客观公正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项目单位商业秘密的,或者擅自对外披露咨询或者评审信息的;

(四)利用专家身份或履行职责便利为本人或者他人直接或者间接谋取利益的;

(五)以专家名义从事有损彩票监管秩序的行为的;

(六)从事违法行为而受到行政处罚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十五条

专家若被除名,财政部彩票监管单位应书面告知本人,并抄送其推荐单位。专家被除名后,不得再次被推荐为专家人选。涉嫌违法犯罪的,由相关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

财政部和推荐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如果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彩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

彩票监管咨询和评审专家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

一、在彩票监管咨询或者评审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以及《彩票监管咨询和评审专家管理暂行办法》,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廉洁自律,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

二、在咨询或者评审活动中,充分利用专业知识,认真负责地提出客观公正的咨询或者评审意见。

三、若咨询或者评审的事项与本人有利害关系,及时主动声明并提出回避,保证咨询或者评审的公正与公平。

四、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泄露国家秘密、项目单位商业秘密,不泄露在咨询或者评审过程中获悉的项目资料、技术数据以及咨询或者评审情况和政策制度研究信息等。

五、不利用专家身份或者在履行职责中所得到的非公开信息,为本人或者他人直接或者间接谋取利益。

六、自觉维护彩票监管咨询和评审专家的良好形象。

本人承诺在咨询或者评审过程中做到以上要求,并由本人签字。如有违反,本人愿承担相应责任。

承诺人(签字):

上一篇:修改病句仿写句子下一篇:国旗下讲话爱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