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文学悲悯情怀

2024-05-03

从课文学悲悯情怀(共2篇)

篇1:从课文学悲悯情怀

黄爱华老师这种“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观点,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这种观点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珍视和尊重,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更深入的诠释,是对数学新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可是,作为一线的数学老师,我们做到了什么呢?

“以人为本”是新《数学课程标准》向我们展示的核心理念,具体要求是:一切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都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准则。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些理念的落实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理解和应用。教师职业向来被赞誉为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教师则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然,在这些美誉与光环背后更多的是责任与使命。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虽然说一个学生在班级里只占几十分之一,而对于家庭和其个人来说就意味着全部的希望。我们应该站在对人性的尊重、对生命的珍视的角度,用我们博大的悲悯情怀去关切每个孩子。

一、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关爱每个后进生

由于生活环境、认知水平、智力因素,甚至遗传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勇于承认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一个孩子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在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中是必不可少的,是有用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见到孩子的时候,我都要端详他们的小脸。”“首先应该懂得孩子们的内心活动,这是不可能通过什么特殊方法学到的,只有依赖于教育家高度的道德情感和修养才有可能做到。”当我们遇到后进生只想到抱怨时,爱的天平就失去了平衡,不知不觉中我们可能打破了一个父母期望的梦,否定了一颗正闪着光的露珠。

二、悲悯情怀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落实

1. 摸清情况,精心预设

老师在备课时,除了备好教材、教法、学法外,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如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哪些学生可能会有问题,会有什么样的问题等。找到问题后应及时与相关学生进行解决,及时的疏通将有利于课堂的进程,也更有利于后进生对新内容的掌握。

2.课堂上需要“快节奏”,也需要“慢镜头”

备课只是计划,课堂上的教学进度还是应该按照学生实际的掌握情况来制订。对于一些较难的、学生容易出错的、容易混淆的内容,必要时我们就要放慢脚步,辅以习题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消化这些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容易理解的内容,我们有时就可以加快脚步,快一点结束课程。

学生们做作业的同时,我们要走下讲台,及时发现学生们做题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找出学生们的典型错误,而且还要多想想这道题对于哪些学生来说会有困难,谁需要帮助,对有困难的学生主动伸出手去帮助他们。这样就可以真正了解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根据这些信息反馈调整教学。

3. 善用激励语言,放大后进生的闪光点

课堂上学生们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老师更要注意到后进生的表现,多给他们机会。对后进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向他们投去关切的目光,对他们说出贴心的话语,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为他们酿造心灵的甘露。

张爱玲曾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很多时候,我们不懂得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心灵,我们试图用指责、批评甚至虚伪的感动来打动孩子,除了破碎的闷响,我们常常听不见回声。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明白,所以体恤。我知道,这无限的悲悯之心,是埋在许多人心里的,是藏在许多人眼睛里的,可是有些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将它“克制”住了。

总之,只有老师们坦然释怀,用我们的大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才能健康快乐成长,每朵花才能绽放,后进生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关怀……

摘要:在我们这个时代,“爱”是一个已经被说腻了的词,很多时候我们都严重亵渎了它。所以我更愿意感受悲悯,它不声张,但它是持久的,发自内心的。悲悯,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不是身怀优越的可怜;它是一种设身处地的惋惜。本文从具体案例出发浅谈数学老师运用悲悯情怀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篇2:从课文学悲悯情怀

中学语文教学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总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即“通过……批判……揭露……”。特别是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文章时, 这一模式体现得更为明显, 认为大师的经典作品自有其定论, 不敢也不能作个性化解读。

其实, 先生的作品是极富生命力的, 不仅仅是用一句“通过……批判……揭露……”就可以解读清楚的。他的作品既反映出作者所处的时代面貌, 也蕴涵着作者深邃的思想内涵, 留下了作者自己的形象, 即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北大教授钱理群曾在《走进当代的鲁迅》中指出:鲁迅的思想仍是一种“人学”, 从人类的方面去把握人, 强调人的社会性, 把人的发展与进化学说相联系, 追求人类共同的理想、价值、利益要求和互爱, 由此而形成了“人道主义思想”。“文如其人”, 放到鲁迅先生身上那是十分恰当的, 他的作品让我们始终能感受到他那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人道主义情怀。先生的人道主义情怀在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国民性的尖锐批判。他以犀利的目光透过黑暗现实, 洞察到社会的本质, 并毫不容情地用一把锐利的刻刀, 着力地、鲜明地刻画“辛酸而又乏味的人生道路上的冰冷的平庸人物”。他曾在《灯下漫笔》中尖锐地指出:“但实际上, 中国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 至多不过是奴隶, 到现在还如此, 然而于奴隶时候, 却是数见不鲜。”

先生这种深厚的同情与猛烈的批判, 更多地体现在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一形象身上。这个悲惨而凄苦的下层劳动妇女, 不正是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欲做奴隶而不得的人吗?

《祝福》一直是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长期以来, 人们在解读这篇小说时, 常常引用毛泽东关于“政权、族权、神权、夫权, 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 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的论断来阐述祥林嫂的悲剧, 将其主题定位于反封建礼教的黑暗现实。然而今天, 在新课标理论的引领下, 我们是否可以打破这一传统的解读方式, 深入到文本本身, 重新认识小说的深刻内涵, 发掘小说的现实意义, 认识小说的时代价值。其实, 在《祝福》中, 鲁迅先生并没有致力于空泛的社会批判, 而是始终将“人”作为人文关怀的核心。他的“批判”集中于我们这个生存的环境是如何以种种形式剥夺人的生存权利, 降低人的生存质量并扼杀人性的。祥林嫂逃离婆家、为夫守寡, 始终恪守着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规范, 甚至以死示意;她花掉积蓄捐门槛, 虔诚地信奉佛说和封建迷信。试想, 在祥林嫂被卖和改嫁的过程中, 是谁不遵守封建道德制度呢?在这里, 我们很难看到鲁迅先生对于封建政权的批判, 即便是作为封建势力代表的鲁四老爷, 也很难看到他是如何借助政权来欺压祥林嫂的。鲁迅先生所要揭露的已不仅仅是封建等级压迫的问题了, 而是人的尊严能不能得到尊重的问题, 已经上升到了人道主义的高度。祥林嫂刚到鲁四老爷家做佣人时, 还算一个受器重的奴隶。在她被婆家抢走后, 四婶还颇“怀念”, 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 大抵非懒即馋, 意思是希望她能再来。因此, 四婶也不是把她当做一个“人”来看待的, 而是把她作为一个满意的奴隶来记忆她、提到她。

然而, 祥林嫂再次丧夫失子后, 第二次来到鲁家作佣人时, 境遇改变非常之大。众人鉴赏她的悲剧并满意地离开;柳妈不杀生却劝她索性撞个死;即使她捐了门槛, 鲁四老爷仍认为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 不让她碰祭品。在她失去劳动力之后, 干脆将其扫地出门, 使其沦为乞丐, 最终导致这个无依无靠的孤寡女人悲惨地倒毙在漫天风雪里。整部作品充斥着信仰与行为的悖论:在标榜伦理道德的儒家文化背后, 是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和悲凉;在信奉佛教的善人眼里, 是对生命的极端不尊重;在追求长寿对“死”有诸多忌讳的道家思想下面, 是对他人生死的漠视, 对他人惨痛的鉴赏。在这里, 鲁迅先生批判了所有摧残人权、所有不把人当人看的现象。可是作品中的“我”, 却是一位接受过新思想且对祥林嫂这样的下层人民怀有同情的知识分子, 当祥林嫂问“我”人死后有无灵魂时, “我”悚然了。其实并非“我”对灵魂的有无无法确定, 而是“我”必须虑及“我”的回答所带来的后果。“悚然”是“我”在科学信仰与人道情怀间两难抉择的表现, 所以“我”被深深地打上了鲁迅先生人格魅力的烙印。

正如鲁迅研究者王富仁所说:“迄今为止的中国文学史上, 还没有一个作家, 对低层的劳动群众怀着这么浓厚的人道主义感情。”从祥林嫂形象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怀着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对被损害和被侮辱的纯朴、善良的弱者群体的悲惨命运, 寄予了浓厚的同情, 而对封建礼教影响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漠然与不尊重, 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可以说, 在鲁迅先生带血描述的背后, 深刻蕴涵着他的人道主义呼声:要把每一个人提高到“人”的地位上来, 提高到真正的“人”的高度上来。是的, 从祥林嫂身上, 我们可以深切感悟到鲁迅先生的人道主义情怀, 可以说, 只有鲁迅这种浓郁而又澄彻的人道主义情怀, 才能如此强烈地震撼着与陶冶着教者与学者的心灵。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说课稿下一篇:楚庄王的成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