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板书

2024-04-14

空气占据空间吗板书(精选8篇)

篇1:空气占据空间吗板书

空气当中都有哪些成分

空气它的`恒定组成部分为氧气、氮气、氩气和氖气等稀有气体,可变组成部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随地理位置和温度不同在很小限度的范围内会微有变动。

篇2:空气占据空间吗板书

《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是比较典型的实验课。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由此逐步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本课的重点就是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老师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整节课以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为切入点,以有结构的材料为载体开展活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提升。纵观整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亮点,值得我们科学老师借鉴。

一、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有层次的疑问推进课堂进程。

××老师的导入新课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新奇于实验的趣味性。接下去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从而引出比较生僻的“空间”和“占据”的科学概念。在之后的教学中多次以疑问推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问题意识”培养应结合具体生活情景,创设问题情境。

二、实验方式多样,促进学生主题多种能力发展。

本节的实验方式有:演示实验,有目的给定实验器材实验,有选择自主实验。在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制定计划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汇报中语言表达能力。多种方式的实验中我个人认为“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最有创意,也是学生创新精神体现和发展的良好契机。在这一环节中给定材料丰富多样,设计的实验方法体现了有选择性和自主性,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创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老师在实验前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实验相关材料。由组长选择材料,在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法后,由学生自由的选择试验方法,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有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新颖多样,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科学探究的程序鲜明合理,体现了新课改科学学科的理念。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有效途径,虽然还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基本的程序可以借鉴于课堂的。一般为明确研究主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学生动手实验—讨论交流—汇报研究成果。本节课的流程基本遵循了以上步骤,层次清晰,探究性学习比较严谨。有以下几点建议:

1、要尊重并关注个别学生,注重引导、拓展学生思维,培养科学尖子。开课伊始,有一个学生主动表示刻意解答问题,并表达得非常有见地。我觉得教师应该给与充分的肯定、赞扬、鼓励。第二个学生说出日常生活观察的现象也很难得、也应予以肯定。另外,在“瓶底纸不湿”实验中,大多数学生开始前认定纸不会湿。所以在反馈中要关注个别没有成功的实验,追问失败因素后进一步探究底部有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从而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培养科学尖子的发展。

2、在实验汇报时,个别小组的纪律还需进一步组织。评价性语言还应注意多样化。

篇3:空气占据空间吗板书

第一部分:空气占据空间

1. 教材安排

杯子入水, 杯底纸巾不湿实验是一个经典的实验, 操作简单, 现象也很明显。从原先的人教版《自然》到现在的《科学》一直没变。

2. 存在问题

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时总存在着一些不完美的地方。

一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纸巾不湿与空气占据空间成因果关系, 讲起来有些抽象, 三年级的学生不易理解。课堂上, 我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杯底的纸巾不湿, 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有的说是因为杯子里有空气的, 有的说空气有浮力, 有的学生因为感受到按着的杯子给手一个力量而说出空气有压力、把水压走了, 有的说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 还有的学生认为是杯子把水隔开了……总之, 就是说不出空气占据空间。

二是教材上用的是玻璃烧杯, 学生实验时一不小心就会损坏烧杯, 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后续实验即水进来把空气赶跑、纸巾浸湿的现象不够直观;再者纸巾浸湿后很难重复利用, 一堂课下来桌上堆满了纸巾, 浪费严重。

3.改进方法

我在教学这一实验时, 对这一实验进行了改进。将实验中的透明玻璃烧杯换成了一个横着一截两半的、带瓶盖部分透明矿泉水瓶;用做成小鱼形状的泡沫代替纸巾;染成红色的海绵。

课堂实例:

(先让学生将泡沫小鱼放在水槽中, 这时候学生看到泡沫小鱼浮在水面上。)

师:用剪了一半的矿泉水瓶把泡沫小鱼垂直扣入水中, 猜猜小鱼的位置会在哪?

生1:小鱼浮在水面。

生2:小鱼在水里面。

师:到底怎样?我们得试一试。 (提要求:瓶子扣入水中时尽量不要有气泡出来。)

学生亲自实验, 验证自己的猜想。

师:说一说, 你们小组小球在哪个位置?

学生交流:小鱼沉在水底。

学生交流:小鱼浮在上面。

(这里教师有意为各组准备的矿泉水瓶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横着截成一半、带瓶盖部分的矿泉水瓶, 另一种是截了一半的矿泉水瓶剩下的一半、瓶壁上端部分挖有小孔, 小孔尽量小一点。)

师:为什么有的组小鱼沉在水底?

生:瓶子里有空气;

瓶子里没有水。

……

师:为什么有的小组小鱼浮在上面?

学生仔细观察, 动脑思考, 有的学生发现了瓶壁上的小孔。被老师“做手脚”的小组很激动, 觉得老师耍赖了, 因此纷纷表示抗议, 这时教师让学生先来分析为什么瓶身有了小洞, 小鱼就不会沉在水底了。

生:瓶子里有水!瓶壁上有小洞!水从小洞里流进来了!

师:请小鱼沉在水底的小组将瓶盖打开。

(学生动手, 打开瓶盖, 发现小鱼浮起来了。)

师:为什么打开瓶盖小鱼浮起来了?

(学生纷纷发言, 竞相说出自己的观点。)

生:水进到瓶子里把空气挤走了。

师:水没有进来之前瓶子被什么占据了?

生:空气。

师:现在瓶盖打开了, 这时候, 瓶子被谁占据了空间?

生:水。

(教师给学生做杯子入水, 杯底的海绵不湿的实验:将一块染成红色的海绵放在瓶底, 将瓶子倒扣入水槽中。)

师:海绵为什么没有湿?

(有了之前的铺垫,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因为瓶子被空气占据了空间!

(此时, 教师还可以继续让学生开动脑筋。)

师:“怎么让小鱼听你的话, 让小鱼停在水中任何你想要的位置呢?”)

交流: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做成功的, 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生:一点点打开瓶盖放走空气……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思维发散的环节, 课堂上学生十分有想法, 有的学生将瓶子先灌满水, 在用吸管向瓶子中吹气, 对这样的学生, 我大大夸奖了他, 鼓励他的逆向思维。教师及时的鼓励能深刻影响到学生积极性, 并能强烈激发科学兴趣。

对实验一改进后, 实验材料塑料矿泉水瓶、泡沫小鱼、海绵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克服了原先实验容易造成材料浪费的缺陷, 同时使得空气占据空间与空气被水替换的现象更加明显。让学生用瓶子, 泡沫小鱼就停留在水底, 表明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 水就进不去了。然后打开瓶盖, 空气从瓶盖中逃出, 泡沫小鱼就浮上来, 表明水就进来占据了原先空气占据的空间。这样, 通过层层递进的实验引导, 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的难度大大降低。有了小鱼实验学生对海绵不湿的原因的解释就很容易了, 因与果一目了然, 非常明显。同时对实验安排进行拓展, 让学生思考如何控制泡沫小鱼的沉浮, 扩展更多的内容, 把概念迁移到更广阔的生活中, 让学生充分理解“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 并且能够利用这一科学概念去解释现象、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空气能被压缩

1.教材安排

教材上安排了两个实验来学习压缩空气, 第一个实验是压缩注射器中的空气;第二个实验是用条形气球模拟喷气式飞机, 通过探究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和气球跑的距离来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2. 存在问题

课堂上如果演示喷气气球实验, 首先一节课的实验数目过多, 一节课肯定完成不了, 而且效果也不好, 因此我调整了这部分的实验安排。

3. 改进方法

压缩空气的学习我采用的是演示实验法进行教学。演示空气可以被压缩实验中, 推拉注射器的活塞来演示空气可以被压缩或扩张, 可是注射器中的压缩空气弹性的大小和压缩程度的关系不够直观。为了效果更直观, 笔者将注射器活塞拉到最大刻度线后, 用针筒吸取少许红墨水, 用量以红墨水占据针尖位置为宜。在注射器的下方放一张白纸, 用手堵住注射器口, 注射器口放在白纸边缘处, 推动注射器活塞压缩针筒里面的空气。最后, 拿开堵在注射器口的手指, 红墨水一下子“飞”出来, 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 空气压缩得越厉害, 红墨水“飞”得越远, 在纸上留下的痕迹越长。这样引导学生说出“空气压缩程度越厉害, 弹性越大”就简单多了, 真是水到渠成。

科学课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一定在于创设精彩情景, 也不一定在于现代化教学运用的多少, 而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把教学设计的环节一一落实。特别是以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为主的科学课, 更应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 需求事物的真相。教材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学习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大的科学道理、科学概念不能有丝毫的更改;但在一些教学活动的安排上, 可以考虑根据实际需要并结合本地实际进行适当的改进, 有意识地合理安排实验, 选择重点地来做, 而且要把一个实验进行巧妙安排, 层层铺垫, 让学生理解实验里面实质性的东西, 以便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也使自己的教学更贴近学生, 更贴近实际。教材中提供的实验很多, 就空气的性质部分就安排了七个实验, 实验量偏大, 实验没有深入设计, 顺序也稍乱。这给笔者一个启示, 安排实验的同时必须要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意图是什么, 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好看。如果学生没有理解实验里面的实质性的东西, 实验就会变得华而不实, 同时也养成学生性情浮躁、不善于分析思考的坏习惯。

篇4:《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后,对空气有一些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在尊重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增加的一个板块是:认识什么是占据空间。其目的是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在本课以前对“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并了解,而本课又是紧紧围绕“占据空间”在做文章,所以有必要在新课之前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占据空间”。改动的一个实验板块是:听话的乒乓球实验,这个实验改进后,变静为东,直观易懂,更加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操作简单又卫生。删除的一个板块就是水和空气的比较。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已学习了《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建立了体积的概念,学习了第五课《我们周围的空气》,对空气的特性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但是还没有建立空间的概念,而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对空气占据空间科学概念变得抽象,难以理解,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来证明。

三、说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单元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目标是: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情况,把认识空气也要占据空间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重点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确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证实空气占据空间,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为本节难点。

五、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是探究实验课,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观察法、实验法、演示法,通过引导学生亲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主动地获取知识,内化概念,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为“用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进一步用实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及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拓展延伸教学”三个步骤。

第一个环节: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以“乌鸦喝水”动画故事,激趣导入,这样导入比较适合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特点,既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更能使他们直观形象地看到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从而使“占据空间”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理解什么叫占据空间。

当学生知道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时,充满幻想和好奇心的他们便会不由自主产生疑问“空气是不是也会占据空间吗?”从而自然过渡到实验探究环节。空气占据空间吗?引出本节课探究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学生的探究欲望再次被激发,进而自然过渡到本课的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第二个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探究一:利用空气挤出瓶中的水

提出问题之后进入验证环节,瓶中装有一些水,有一块橡皮泥和几根吸管,在不倾斜、不挤压瓶子的情况下,利用空气把水从瓶中挤出来。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与实验。想出了用管子吹气的方法,并上台演示,果然利用空气可以挤出瓶中的水。实验成功后,师生交流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重点引导学生解释实验中发生的现象。

探究二: 听话的乒乓球实验

方法一:将一个乒乓球放入盛水的水槽中,用去底的塑料瓶罩在乒乓球的上方,然后竖直压入水底,先让学生猜测乒乓球会在水的什么位置?随后学生验证,发现乒乓球也随着压入水中,停留在水槽底部,说明瓶子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水就进不去了。

方法二:在此基础上提出:“你有没有办法让乒乓球到水底、在水中、再到水面?”学生围绕问题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设计的方法。此后,学生亲自验证,搜集与“空气占据空间”有关的更多事实。用拧瓶盖、瓶上扎小孔等多种方式控制空气在瓶中的进出,空气出来了,让出了空间,水就流进去了,球也就漂上来了。基于清晰的事实,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归纳概括,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感悟“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概念,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识。

第三个环节:对比探究,深入探究

我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注射器对比实验法。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抽入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保证实验公平)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得到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空气被压缩的应用,对新知识的强化,符合《新课标》要求,通过科学课程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七、说预期效果

本节课主要以三个探究活动为主,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等学习方法进行探究,认识空气占据空间,且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变化,学生能学以致用,利用空气能被压缩的性质解决生活问题,学生从空气的感性认识逐渐形成理性认识。

篇5:《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

课后学校的^领`导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评课,总的来说这节课课堂结构是比较完整,过程清楚,板书设计有心,各个环节紧扣,问题设计好,学生积极活跃。不过也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语言平淡,激情不够,节奏太快应该注意细节。在学生操作实验中,应该讲明实验要求,课堂组织方面有待加强,问题提出以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时间,对学生的表扬应多样,评价要有价值。最后^领`导对我的工作做了肯定,让作为新老师的我开始对以后的教学充满信心。

篇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

延伸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探究的火把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边讲边演示的方式给同学们曾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进而提出问题:“瓶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水面为什么会上升?”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什么叫占据空间,是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水面上升了。紧接着我又出示了另外一个瓶子,让学生去积极思考,能不能也把这个瓶子里的水挤出来,用什么方法。一系列情境的设置,学生的兴致越来越高,而让学生上来试一试,则把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进而引导学生提出了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充分探究,给足学生动手的机会

《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器材,并且能保证两个同学一个小组,进行充分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去感受实验的过程,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当学生充满好奇地将一团纸塞入杯底,倒扣入水中,那种期待,那种新鲜感,那份激动的心情,写满在学生的脸上,“我们的纸没湿!”学生实验后的惊讶与兴奋,和“我们的纸怎么湿了?”一脸的疑惑与不甘,那都是学生能够亲手实验,能够充分探究后的宝贵发现。从这一实验又紧扣着进入下一实验,去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学生的探究由老师扶着走,进而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学生发现了,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而水却不能,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实验的乐趣,也锻炼了他们动手的能力。如果这里只是教师直接讲,而并没有让他们亲身实践,学生是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变化,更不会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充分地探究,让学生获得的岂止是科学知识……

三、平等对话,引学生奔赴真理天堂

在本课的两次探究实验中,并不是如老师所愿的,所有的学生都能探究出正确的结论来,相反的,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实验结果是存在异议的。比如说,在做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时,有些学生就说我们的纸湿了,而此时我也并没有责怪学生操作有误,或者粗暴地说他们做得不对,而是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什么你们的纸会湿?而人家的没有湿。”学生通过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知道了,原来是自己的杯子没有竖直倒扣入水中,而导致水事先流到了杯子里,赶跑了里面的空气,所以纸湿了,如果竖直倒扣入水中,速度也比较快的话,水是流不进去的,进而知道是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

在做第二个实验时,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大的,有学生汇报说:向下压活塞时,装水的注射器能被压下去,装空气的注射器不能被压下去。实验结果正好相反。很多小组听了他们的汇报,都不赞同,也有的小组,赞同他们水是能够被压下去的,而我并没有一票否决他们,而是鼓励全班同学,再来做一次实验,并且亲自指导了汇报结果错误的小组,当他们再次实验时,才发现了,是自己实验操作的失误和没搞清对象才造成的。我鼓励他们将现在实验结果再向全班同学汇报一遍,并且引导他们分析了第一次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老师引领着学生走向正确的科学探究之路,教学生分析实验寻找失败的原因,教学生不怕失败,在反复实验中,得出真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践出真知”的至理名言,或许在这一堂科学课中,学生都能有所体会。科学探究本来就是在不断地实验与发现中才获得真知的,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以平等地态度对待他们,已朋友的身份引领他们,学生的探究会更深入,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篇7: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2、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2、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具准备:

演示实验材料:水槽、水、泡沫片、蜡烛、打火机、去底饮料瓶、烧杯、一次性塑料杯、小石块、抹布、注射器2个(抽入水和空气)。

分组实验材料:水槽、水、抹布(课前摆好)、一次性塑料杯、纸巾(6组);乒乓球、去底饮料瓶;饮料瓶、气球、剪刀;漏斗、橡胶塞、一烧杯水、锥形瓶(各2组);注射器12个,实验记录表6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我为你们表演一个!

边说边演示:我把蜡烛点燃放在泡沫上,然后把它放入水中,它会浮还是会沉?蜡烛没点完之前会熄灭吗?现在我用这个没底的瓶子把它扣入水中。

你们看到什么现象了? 你们有什么疑问?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究并揭开谜底!

2、出示杯子,引导观察:大家来观察这个杯子,它里面是怎么样的?杯子中空的部分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空间”,(教师在杯子里装满水)问:“现在呢?”我们可以说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既然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你们认为它还能装进别的东西吗?

到底能不能呢?大家看,我这里有一个小石块,要是把它放入杯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为了防止水洒到桌面上,我把杯子放到水槽上方。(学生观察小石块放入水中前后的变化)

哦!水真的溢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3、师小结:说得非常好!水占据着杯子的空间,石块要想占据杯子的空间,必须挤掉一部分水。可见,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

4、现在我把杯中的水和石块倒掉,杯子里还有物质吗?

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否也能占据空间呢?(板书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科学探究

(一)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1、我们先来预测一下空气到底能否占据空间?

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要想知道谁说得正确,就要用——实验来证明。

2、杯子倒扣纸巾不湿——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这是一个杯子,先在杯子的底部塞上纸团,然后将杯子倒过来,竖直扣入水中,大家猜一下,纸巾会湿吗?

要想把实验做好,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出示要求)(分发塑料杯、纸巾)分组实验。

引导汇报: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师小结:空气占据了空间,把水挤出去,所以纸巾不会湿。

3、多种方法证明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除了刚才的实验,你们还有什么方法能证明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材料,观察你们的材料,小组内讨论一下,制订好你们的实验计划。

老师这里还有几点提示,一起看一下。(出示温馨提示)组长领取材料,学生实验,师巡回指导。

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并演示一下,你们是怎么做的?(边汇报边演示)小结:听了大家刚才的汇报,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太了不起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通过这些实验,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现在我可以把黑板上的哪个字去掉了?

(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水和空气都能占据空间,但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情况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这一次我们请注射器来帮忙。师出示注射器指导学生认识:圆筒形,针筒表面有刻度,有活塞,可以推拉运动。老师为每个组准备2个,1个抽水,1个抽空气,然后用手推或拉活塞。

要想公平、合理地进行比较,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出示实验关键,学生读一读。)我们规定抽10毫升的水,如果抽水的时候注射器中混进了空气怎么办?

(组长领取注射器和实验记录表)学生分组探究并完成实验记录表。

学生根据实验记录汇报。

通过比较,你能将这幅图填写完整吗?(完成维恩图的填写)

2、刚才同学们发现: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的这一性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三、拓展应用

1、同学们回过头去想想开始时老师表演的魔术,现在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释蜡烛在水下还能继续燃烧的原因了吗?

篇8:《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案例分析

许老师安排了两组实验, 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两组实验完成后, 要求学生讨论, 从实验现象探究结果。在明确结论后, 又安排两个扩展性活动, 强化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认识。教师教学目标包括: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 会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初步形成归纳概括实验现象的能力, 亲身体会积极动脑、合作研究的快乐。

现将许老师的教学案例简述如下:

每组学生的实验桌上都放着一个盛有约2/3水的水槽, 一个去底可乐瓶。

上课了, 教师将一个乒乓球放到水槽中, 举起一个去底的可乐瓶问学生:如果把可乐瓶对着小球竖直压入水中, 小球可能会在水槽中的什么位置?请学生画出可能的结果, 并说出推测的理由。

我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汇报后, 教师要求每组选一名学生双手握住瓶身, 正对着小球方向, 竖直压入水底, 其他同学观察小球有没有变化, 它到底在水中的哪个位置?

学生操作后出现了两种实验现象:有的组小球在水槽底部, 有的组小球在水面上。

面对截然不同的两种现象, 教师及时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看法, 猜测秘密到底在哪里。

生1:我们组的瓶子有盖, 球就在水底下, 因为里面有空气, 水流不进去。

生2:我们组的瓶子也有盖, 但是上面有一个小孔, 空气从瓶子里跑出来了, 我还看到小细丝往上跑, 还直立起来呢!

生3:我的也有孔, 手在上面感觉到凉快, 有风出来, 那是空气在往外面跑呢!

既然学生已经发现了产生不同实验现象的秘密, 教师很自然地提了一个问题:还是利用这个瓶子, 你能让小球听话吗?要求把瓶子对着小球竖直压入水底, 不许上下移动瓶子, 想办法让小球停在水底、水中、水面。

学生讨论方法, 每个学生把自己设计的方法写下来。

在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后, 教师要求学生亲自试验, 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达到目的。

学生想到的主要方法有:盖紧盖子、用手堵住小孔、拧紧盖子的瓶子竖直压入水中, 还有的学生想到用嘴吹。

学生实验后, 交流自己成功的实验方法。教师让学生重点描述清楚:怎么成功的?为什么成功了?

教师根据板贴实验现象, 通过交流, 让学生逐渐达成共识: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 用不同的方法控制空气, 空气出来了, 让出了空间, 水就流进去了, 球也就漂上来了。

第二个问题:不上下移动可乐瓶, 你能不能利用桌上其他材料 (塑料袋) 或利用其他方法, 让小球到水底, 再到水面, 反复几次, 实现“小球听你的话”的实验效果, 你能不能做到?

面对新的挑战, 孩子们想到的方法有:用嘴对着瓶口吹气、把塑料袋兜满空气、先把塑料袋和瓶口连接上, 然后把瓶子对着小球压下去, 瓶里的空气进入袋子, 再压袋子里的空气……

教师请做得最成功的组到前面演示, 并说明实验成功的道理, 从而进一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这篇案例展现的学生探究活动可概括为以下环节:创设情境, 鼓励预测—实验验证, 形成问题—设计实验, 完善方法—分组实验, 收集证据—讨论交流, 达成共识—拓展问题, 激发思维—展示交流, 强化概念。

上一篇:学校公物管理主题班会下一篇:校园纪念品设计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