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生态安全调查

2024-04-07

湖泊生态安全调查(共8篇)

篇1:湖泊生态安全调查

湖泊生态:呼唤立法保护

湖泊生态安全形势严峻 摄影/南戈

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湖泊是大地的血脉,就如同人身体上的血管和脉络一样。沿湖泊周边地区的山林、湿地与湖泊水体唇齿相依,是改善调节流域环境、净化湖泊水质的“绿肺”和“绿肾”。如果想让人的生命之树常绿,就必须保证人的血管脉络和脏器完好。同样,要保障大地常青,就必须保证河流湖泊以及沿湖泊周边地区的山林、湿地完好。

“目前各地搞建设、上项目的冲动和“竭泽而渔”式的任意开发,使湖泊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如果不立法加以强制保护的话,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繁衍于斯的湖泊将很快消亡,我们将无颜面对以湖泊为母亲湖的人民群众,更将愧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国玲告诉《中国人大》记者。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由杜国玲领衔,39位江苏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尽快制定国家湖泊生态安全法的议案。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收到大会主席团交付的这件代表议案后,进行了认真研究,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建设部、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上海、浙江、安徽、云南等8省(市)人大相关委员会以及沿太湖、巢湖、滇池、鄱阳湖、洞庭湖的14市人大常委会和相关委员会,召开了专门的湖泊生态安全立法座谈会。

信息来源环保英才网:

“推进中国水环境的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湖泊生态安全进行立法非常必要。”在这次座谈会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表示。

湖泊生态安全形势严峻

我国湖泊众多,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发,众多湖泊尤其是淡水湖泊面临着水量减少、面积萎缩、水质达标率降低、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湖泊安全形势相当严峻。

“以太湖为例,目前优质水源已基本枯竭,现有主要来水80%为劣Ⅴ类水。”杜国玲告诉记者,直接或间接饮用以太湖为饮用水水源的人口呈几何级增长,但现在太湖水体自净功能已逾极限,而总体污染趋势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遏制。

在此情况下,沿太湖周边地区的山林、湿地资源尤其显得稀缺和宝贵。“当前,沿湖周边各地普遍存在着以旅游、文化、宗教等各种名义大搞开发,无序侵占湖岸山林、湿地的现象。”杜国玲进一步解释道,有些地区规划建设湖滨新城,大肆圈占湖边湿地;有些地方未经规划擅自开山筑路,在湖边山体上修建永久性建筑,开发规模巨大的旅游项目;有些地区借修建森林防火通道,擅自提高建路标准,加宽道路,形成商业通道;有些地方则直接借助防火通道到山上大兴土木。

“许多以生态修复为名的建设项目,实际上是变相的房地产或商业餐饮开发项目。”杜国玲深刻指出,这些项目的开发建设,占用大量的山体和林地,使湖边山林、湿地的原生态植被和生物种群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山体水土流失,而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修复。

在杜国玲看来,这种对湖泊一体化保护认识的局限以及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逐,导致一直以来对湖边山林、湿地的破坏和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湖边山林、湿地面积急剧萎缩,自然特性不断丧失,生态价值不断下降,也使得湖泊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存在严重生态安全隐患。

确立一体化保护的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组成。1982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我国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有关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中部分法律与山林、湿地保护有关,但这些法律法规对湖泊水体、山林、湿地一体化保护的认识不到位,存在局限性。”杜国玲指出,湖泊周边的山林、湿地是湖泊的有机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如果对任意侵占破坏山林、湿地的现象听之任之,对因工业化、城市化大量消耗农田、毁坏山林的问题无法破解,对商业化倾向明显的各级各类以各种名义侵占破坏沿湖泊周边地区山林和湿地的开发建设无动于衷,我们赖以生存的湖泊就会消亡。”杜国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组织召开的湖泊安全立法座谈会上,各方人士对此问题也形成了共识,那就是以流域视角研究加快湖泊生态安全立法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在会上说,对于湖泊生态保护要特别强调其流域概念,不能就湖论湖,要把湖泊及其周边流域内的问题集中起来研究。

汪光焘同时指出,保护湖泊生态安全是集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综合工作。既包括客观看待历史成因,多还历史旧账,也包括正确认识现实状况,深入研究生态容量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关系,还包括要对未来湖泊生态趋势的研究和正确判断,要正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依赖湖泊给人们提供自然环境,又必然会给湖泊生态环境带来压力的二重性。

加快湖泊生态安全立法

长期关注及研究国内水环境治理的经验,让汪光焘对湖泊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湖泊是水环境情况的综合反映,湖泊的生态安全将直接影响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湖泊生态安全立法非常必要。

据了解,目前,云南、江苏等省市已在小区域范围内实施湖泊生态安全立法,但跨行政区域的由全国人大通过的湖泊生态安全保护相关法律还没有先例。

“在国家制定法律的条件尚不成熟时,以某个流域的湖泊为例来研究制定它的条例、地方性法规或者行政条例更具现实性。”汪光焘指出,各地在湖泊生态保护立法工作中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标志着我国湖泊生态安全立法工作有了良好的基础。

“各地湖泊保护与治理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应当上升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予以保障。”汪光焘说,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实践,各地、各部门在湖泊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中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地方立法的条件基本成熟。

2011年,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为了办理好湖泊生态安全立法议案,积极推动了《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出台。年初,国务院将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列入一类立法计划。

4月,全国人大环资委参加了环太湖五市人大推进太湖治理联席会议,并听取了议案领衔代表杜国玲和地方人大的意见,形成并向国务院法制办提出了对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建议。6月,全国人大环资委召开了代表议案办理情况反馈会,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和有关地方人大的反馈意见,向国务院法制办提出了对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补充建议,并得到了采纳。8月24日,《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经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1年11月1日起实施。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出台,是各地运用地方性法规来保护湖泊生态安全的同时,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来保护跨行政区域和流域性湖泊的又一重要举措。”汪光焘指出,当前要注意把握湖泊生态问题暴露、全社会对湖泊生态问题高度关注的有利时机,找准湖泊生态保护工作的切入点,切实加强区域性、流域性的湖泊生态安全行政法规和地方立法的有效性,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这可以看作是对湖泊生态安全立法的一次提速。汪光焘强调,在加快湖泊生态安全立法中,要关注四个重要方面:一是湖泊安全立法的综合性很强,湖泊有自然规律和人类活动规律、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要研究经济发展与生态容量、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科学治理与资金投入。二是沿湖各地方对湖泊保护的成功经验,应当用制定法律规定保障。三是区域性、流域性的地方性法规对湖泊生态安全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最有效。四是处理好地方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问题

篇2:湖泊生态安全调查

对于每一位农民来说,要想庄稼长得好,产量高,那么地里除了庄稼就不能有任何杂草,除草时讲究斩草除根,以永绝后患。处理问题时也同样如此。在科技、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我们的身边也伴随着这些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能源减少,人口增多,收入差距大等等,在这些大问题中又不乏许许多多的小问题,如环境污染中就存在着空气污染、白色污染、水源污染等等。将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汇总绘出,你会发现这些问题如同大树一样,根生干,干生枝,枝生叶,叶伴花。这些问题一直与发展相生相伴,但在发展初期并没有受到重视,没有及时并妥善的得到处理导致现在其如毒瘤一般影响深远,难以铲除。我们只能从细处入手,一点一滴的解决,从而铲除整个毒瘤。

今天,则将针对此毒瘤中的一极小但对本地影响深远的发展保护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在分析研究一个问题前我们都要对其产生原因、问题危害进行前期的了解,而后我们才能对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与措施。此次我们调查研究的是有着“百湖之市”之称的武汉市。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江汉平原东部。因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跨江鼎立的格局。因此武汉也是世界各大城市中人均拥有水量最多的城市。其水域面积占全市市区面积的1/4,构成了武汉气势恢宏、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

据历史资料记载,武汉全境水域面积2217.6平方公里,覆盖率为26.10%,人均占有地表水11.4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量居世界大城市之首,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及中国最大的淡水中心。境内5公里以上河流165条,水面面积471.31平方公里。其中武汉现有大小湖泊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时,湖泊水面面积803.17平方公里,居中国城市首位。其中汤逊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面积达47.6平方公里),面积33.9平方公里的东湖在中心城区退居第二,梁子湖是全国生态保护最好的两个内陆湖泊之一。

而如今,武汉湖泊面积减少,地表水量下降,“百湖”也在慢慢的徒有虚名。很不幸,此次调研没能得到武汉市湖泊现状的最新的数据信息,不能通过直接的数据来了解武汉湖泊水量、面积变化,但是通过近几年的报道还是可以了解到武汉湖泊的变化。如2012年传闻武汉中心湖泊仅剩27个,针对这一问题长江商报消息说到:昨日,一条关于武汉湖泊的微博引发网络热议。昨日,武汉市水务局澄清,武汉市共有166个湖泊,其中中心城区的湖泊有40个,并不是网友所说的27个。

据武汉市水务部门2010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近30年来,武汉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50年来,近100个湖泊人间“蒸发”,杨汊湖、范湖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仅仅成为带“湖”字的符号。垃圾围湖、开发困湖、污染伤湖是湖泊三大杀手。

据调查得到::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城市地面径流,是造成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方面。武汉市每年约有十亿吨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入江湖,使江湖和地下水的水质逐渐变坏。其中汞氰化物、硫化物、酚等有害物质达9000多吨。武汉三镇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污水,100万吨生活污水排入江河,其中只有约100万吨工业污水得到了治理,生活污水基本没做任何处理就六如长江和汉水中,占全市供水量1/3以上的宗关水厂,取水口上游不到300米处,就有一个城市大型垃圾堆积场。一到两天,大型垃圾污水直泄水厂取水口,使水源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武汉市逐渐加快旧城改造和城市道路建设,汉口商业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用地逐渐向北纵深腹地发展,西北湖、菱角湖附近的复兴村地区、后湖、新火车站等地区逐渐成为汉口开发建设的热点。旧城的改造和城市的兴建,使得汉口西湖、北湖、小南湖、鲩子湖等所在的地段不断增值,在经济利益等因素的驱动下出现了湖泊填占的趋势。例如:图书大世界、建银大厦以及新世界水族公园的兴建分别占用了菱角湖、机器荡子、塔子湖部分水面,汉口青年大道等道路的修建与拓宽,也逐渐改变了后襄河周边的环境,使得道路沿线和附近的部分水面逐渐消失,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填湖行为造成汉口地区湖泊面积迅速减小。

此外,随着城市人口激增,填湖一度成为武汉市处理垃圾甚至是治理污染湖泊的手段。“特别是一些小湖泊及连接湖泊的明渠,因为遭到严重污染,变成臭水塘、臭水沟,塘里老鼠横行、蚊蝇乱飞,周边居民反映强烈,干脆一填了之。”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副所长杜群教授说。

对于以上几种对湖泊危害较为严重的问题武汉水务部门也对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治理,同时也于2010年4月12日出台了《武汉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在这个整治管理方法中的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条提到了关于开发围湖治理方法,于第十三、十四、十五条提及禁止污染伤湖的治理方法。

在2013年12月30日武汉税务部门发出了《武汉市全面加强湖泊保护治理工作》,在其中提到2013年武汉市水务局进一步夯实湖泊保护的工作措施。在此措施分为四步来进行,一是围绕整改,兑现承诺目标。加强湖泊执法监管,通过媒体向社会曝光20起违法填湖案件,并启动了问责程序,提高了对湖泊保护的认识。二是完善规划,切实锁定岸线。制作并首次公布了全市湖泊分布图,完善了中心城区湖泊的蓝线界桩,栽设了部分宣传牌。三是深化制度,完善保护责任。湖泊保护今年首次纳入市政府对各区的绩效考核体系,市区签订湖泊保护目标责任状。四是加大力度,推进湖泊治理。

同时并强调2014年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湖泊监管,严厉打击违法填湖行为,完成新城区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深化落实湖泊保护管理责任制,巩固并深化湖泊保护成果。

在政府的治理下我们身为当代大学生也应为此作出一些努力,大事件我们做不了,但是小事情我们会还是力所能及的,比如,垃圾的丢弃,简单的劝说,爱心的放养等等,虽然很微小但是对湖泊的保护还有有一定的帮助的,最后还是希望唤起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

撰写人: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篇3:浅谈湖泊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关键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人口和用地的增加, 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同时, 城市化建设与环境之间产生了种种矛盾。尤其是对城市水环境带来不可恢复性的打击, 曾经清澈见底、生机盎然的湖水河水, 变的又黑又臭。水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 破坏了城市所特有的水文化[1]。

尤其是河流, 作为城镇的形成发展的环境载体和重要资源, 关系着城镇的生存, 制约着城镇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对自身生存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镇水环境的整治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而湖泊生态系统关系着饮用水源和人类健康, 因此保证安全健康的饮用水源, 保护湖泊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湖泊河道生态系统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的湖泊调查显示, 高营养化湖泊占调查总数的43.5%, 中营养化湖泊占调查总数的45%, 而富营养化湖泊以藻型富营养化为主[2], 富营养化湖泊藻类产生的藻毒素的有害物质, 严重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我国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 众多城市河流断面为IV甚至劣V类水质, 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用水安全。

2 湖泊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技术介绍

2.1 生态修复治理原则

2.1.1 尊重自然原则

尊重自然的原则是湖泊河道生态治理的基本原则。对湖泊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的过程中尽量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自然形态, 注意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 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2.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证足够的水面率和水体容量, 保证水体循环流通, 进而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环境, 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全方位的协调。

2.1.3 植物合理配置原则

植物合理配置原则是指在生态治理中合理配置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建立起多样性的生物群落, 以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3]。

2.1.4 协调统一原则

发挥湖泊河流生态系统在景观中的作用, 将美学融到湖泊河道生态治理之中, 尤其是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形成城市景观中的一道亮点。

2.2 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2.2.1 生态护坡工程

生态护坡技术是在结合水土保持学、生态学、水利工程和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之上, 利用植物和工程材料相结合的方法, 在湖泊河道的边坡上构建具有生态功能的护坡工程, 通过生态工程措施、生态系统自身组织和自我修复等功能, 实现边坡生态系统的恢复, 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坡面栖息地的质量、营造健康的生态系统目的。可见, 真正意义的生态护坡应该是一个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2.2.2 水生植被修复工程

水生植被修复工程是湖泊河道生态修复的关键, 水生植被的恢复有利于加强固持底泥, 吸收净化底泥中的营养物质, 保护水质, 同时, 可以去除和沉降面源污染物, 并对抑制蓝藻生长有一定效果。

水生植物是介于水-泥、水-气及水-陆界面的一类生物, 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且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是建立良好的湖泊生态的基础[4]。水生植物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 通过离子交换吸附以及自身的分泌物对一些矿质元素可以起到螯合沉积, 同时也影响根际周围的p H等微环境, 提高Eh, 进而影响湖泊水体中矿质元素的活性, 从而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对湖泊生态修复起着重要作用。同时, 水生植物对营养物质及光能的利用又可以和藻类竞争;某些大型水生植物根系还能分泌克藻物质等, 使浮游植物密度和叶绿素a大幅度下降, 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水生植物自身对N、P的吸收能力也存在差异, 若能选择优良的水生植物对湖泊水体的N、P去除将具有明显的效果。水生植物生长还可有效增加空间生态位, 增加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因此水生植被修复对于湖泊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2.3 微生物技术工程

目前, 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水体净化和修复技术越来越多, 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方式为利用人工制备的特定载体, 为微生物制剂提供生存的微环境, 从而引入到水生态系统中, 加强水体的修复能力。

3 湖泊河道生态修复治理的相关管理

在整个生态修复治理的过程中, 人为因素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外来的人为管理对维持整个生态修复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管理制度, 对提高生态修复工程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遵循自然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选用适宜的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在湖泊河流生态系统治理方面可以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伍燕南.苏州河道水污染原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3 (1) :66-70.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年中国环境状态公报.环境保护, 2000, 7.

[3]于智勇, 崔凤国.城市受损河流生态恢复的原则[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7) :139-141.

篇4:湖泊生态安全调查

记者:很多人心目中,青海湖是个让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很多人都并不了解青海湖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所以首先想请王局长您给大家介绍一下青海湖。

王胜德:青海湖是我国版图上一颗熠熠生辉的蓝宝石。青海,因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景区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国际重要的湿地、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宝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保护和管理好青海湖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于1975年在青海湖景区内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站,1984年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鸟岛管理处。1992年青海湖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拉姆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海湖景区是我省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最富集、基础设施较完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的景区,并被评为“中国五大最美湖泊”之首,理应为全省旅游业发展起到“龙头”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环湖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为阵,独立开发,零敲碎打,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发展目标不明确,经营粗放、条块分割、职权不清、多头管理,导致旅游产业市场发育缓慢,旅游业发展与资源品位极不相称,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严重制约着青海湖景区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保护性利用步伐,整合景区旅游资源、改革现有管理体制、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成为青海湖旅游景区发展的当务之急。

2007年,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战略目标,并将青海湖景区作为推动“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和我省旅游景区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支撑点,成立了省政府直属的厅级单位——青海省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对青海湖景区实施“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利用”,以进一步加大保护利用力度,有效实施统一规划和管理,提升青海湖旅游形象。

目前,关乎青海湖发展的蓝本《青海湖旅游整体策划》已经确定,提出了要把青海湖建成为“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的目标。为此,我们按照省上“加强领导、理顺机制、整体规划、形成品牌”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确定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立省”、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战略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以资源为依托,突出高原特色,充分体现出青海湖景区旅游生态的、自然的、民族的特性,将青海湖打造成为“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 的指导思想。

2008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工作也提出了“今年树形象,三年见规模,五年成品牌”的具体要求。经过一年的努力,“今年树形象”的任务已经完成。针对过去青海湖景区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的状况,我们以南岸为重点,大力开展了青海湖景区市场环境整治工作,规范景区经营行为,集中整治了景区脏乱差等现象。经过整治,青海湖景区尤其是南岸景区,已经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许多再次来到青海湖景区的游客感慨:“青海湖变了。”省内外新闻媒体,特别是许多游客、网民通过网络发表感言,称赞青海省委、省政府对青海湖景区“四个统一”的部署,坚信青海湖景区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记者: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而2008年,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启动,青海省将用10年时间恢复青海湖的原生态。可否请您谈一下这个项目的整体规划。这个项目目前进行到了哪个阶段,青海目前已经做了哪些工作?项目完成之后,将来还有哪些设想?

王胜德:正如你所知,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项目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已经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项目办公室设在青海省农牧厅。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逐步保护和恢复流域内林草植被,遏制土地退化的趋势,维护青海湖流域湿地、草原、森林、野生动物构成的高寒生态系统的稳定,特别是青海湖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量,缓解青海湖水位下降的趋势。改善野生动物栖息、生存、繁衍地的环境,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引导和帮助农牧民群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促进整个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功能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整个项目涉及青海湖流域的刚察、海晏、天峻、共和4个县,覆盖整个青海湖流域。现在规划中的“人工增雨”等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立足青海重要的生态地位,青海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护生态作为重要责任,明确提出了“生态立省”战略,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切,为我们做好青海湖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利用青海湖景区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青海省“生态立省”战略的要求,高度重视青海湖的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始终坚持树立“保护第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做好青海湖自然保护这篇大文章。走出一条“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的路子。

作为青海湖生态保护和利用的专门机构,我们将以这个规划项目为契机,按照省上的总体要求,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实施好项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规划中青海湖景区的项目。

记者:一直以来,在某些人的印象中青海只是西藏旅游的中转站,您作为发展青海旅游事业的切身执行者和体会者,您是怎么看的?青海湖在发展本省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方面有哪些切入点?

王胜德:青海和西藏同处青藏高原,在地球的“第三极”,两者在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方面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差异,因此,游客市场也有一定的差别。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青海和西藏,特别是2007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旅游业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某些人的印象中,青海只是西藏旅游的中转站的说法,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贴切的一面。谈合理,是因为青海是进西藏的必经地之一,尤其是青藏铁路开通,青海成为了游客进出西藏的重要渠道。谈不贴切,据有关资料表明,青藏铁路开通以后,途经铁路进西藏的一部分游客首先在青海逗留几天后,再进西藏,这一方面是在青海做适应性锻炼,更主要的是,青海有着丰富的、别的地方不可比拟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海拔从1800米到6000多米,自然地貌呈阶梯式展开,东部是黄土高原风情,有着黄河谷地的江南风光;北部是祁连草原,可谓“祁连山下好风光”;西部是沙漠戈壁,雅丹地貌和盐湖景色在这里汇聚;南部是高寒草甸,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人们的向往。青海历史犹如三江之水,经过漫漫历史长河,不同地区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加上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全国56个民族中青海就有54个,其中少数民族占到全省总人口的43%,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由此形成了青海多元的文化。青海还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省份,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等等,这里特殊的地理差异、文化差异、风土人情自然会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专程前来。而且,青海重要的生态地位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端游客前来。所以说,“青海只是西藏旅游的中转站”的说法不贴切。

青海湖是青海省的“王牌”景区和旅游形象代表,在青海省旅游业发展和建设“高原旅游名省”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基于青海湖景区作为“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的发展趋势的判断和竞争力分析,借鉴国内外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湖泊旅游开发建设的经验,结合国际上对自然生态旅游需求态势,青海湖今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为前提,资源、市场、产品和产业互动,进一步提升“青海湖”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知名度,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构建国际化的,具有特色景观、文化体验,生态休闲、户外运动等功能的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文化挖掘与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通过自觉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与历史文化,促进青海湖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体现“文化青海湖”。总体上讲,青海湖的文化挖掘和文化产业发展只是浅层次的,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我们正在开展青海湖民间故事征集、民间祭海、“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湖国际沙雕与大地艺术节”、环湖赛等等,都是我们挖掘与传承青海湖文化的具体体现。

记者:青海湖走出的生态旅游发展之路引起各界极大关注。请问你们如何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王胜德:从生态意义上看,青海湖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也是世界“第三极”上最大的湖泊。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区三大区域的交汇地带,属于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区和生态系统典型脆弱地区,青海湖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以及目前表现出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对全世界其它地区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样板”意义。青海湖地区还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而且对保护东部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高原内陆地区水禽候鸟栖息、繁衍和越冬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候鸟迁徙的驿站。在青海湖景区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就有黑颈鹤、普氏原羚、大天鹅等。

解读“生态文明”,其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的,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生态要地和经济欠发达的青海省,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双赢”,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紧迫的问题。对于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是硬道理,但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样宝贵。我们始终坚持发展青海湖旅游业的前提是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在此基础上将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转化成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动力,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从发展中得到实惠。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的工作神圣而又艰巨,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必须立足长远、脚踏实地,每一项政策都必须经得起考验,每一个项目都必须反复论证。我们将坚持贯彻落实《自然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严格按照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项目,切实做好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工作。严把项目建设审批关,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坚决制止破坏生态和造成污染环境的项目建设,尽最大可能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已与中科院等几家研究所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合作关系,对环湖地区生态环境进行实时跟踪观测和研究。以青海湖被列入“国家自然遗产”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青海湖景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创造条件、夯实基础。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决不因小失大、因近失远、因利失本,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记者:青海湖的文化资源丰富,令人赞叹。但青海省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请问您怎么看待经济和文化的关系?青海湖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怎样?

王胜德: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提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高其文化竞争力。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青海湖旅游的发展需要文化来充实、提升内涵。

对青海湖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是非常重视的。从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轨迹上看,青海湖地处农耕区和牧业区、中原文化和吐蕃文化、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中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青海道经青海湖北岸,延续了中国自汉朝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更有唐蕃古道以青海段最为著名。如今在青海湖畔依然可见西海郡的遗址、吐谷浑国都的残垣、赤岭分界的断碑……这些都处处显示着青海湖曾经拥有的荣耀和神圣,以及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的积淀。还有原子城的凝重、浪漫的金银滩草原……因此,我们将以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和藏族风情、历史文化为依托,充分利用地理区位特色,挖掘青海湖民族风情与特色文化资源。以草原景观、牧业生产活动及藏族文化习俗为主要内容,促进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使文化节庆活动逐步成为青海湖节庆活动的重头戏。近两年相继开展了“青海湖国际诗歌节”“2008青海湖国际沙雕与大地艺术节”“梦幻青海湖摄影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深入挖掘青海湖旅游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在我们正逐步引导节庆活动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使之逐步转向文旅结合、商旅结合、体旅结合、农旅结合的组织模式,并已获准成立了“青海省青海湖研究院”,将就青海湖的生态保护和文化的挖掘、提升进行研究。但就目前而言,青海湖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青海湖的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我们将努力使之成为青海湖景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

记者:明年是牛年了,人说牛马年好种田,人们都很期待明年是个好年景。新的一年新起点,青海湖景区保护与利用管理局在未来的发展上有哪些计划?另外,我知道您来到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上只有一年。作为一个记者,我还想问您,您觉得在青海湖这段时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有什么遗憾或困难么?

王胜德:2008年我们已经完成了青海省委、省政府“今年树形象”的任务,接下来的工作千头万绪,我们将继续保持旺盛的精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工夫做好青海湖的生态保护工作,做好青海湖景区的资源整合收尾、景区点的规划建设等工作,继续进行青海湖景区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力度等工作。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方面,将结合中央出台支持青海等藏区经济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我们省上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卫设施建设、保护设施建设、服务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工程、景区景观建设等项目。广开招商渠道,拿出5到6个开放合作内容,真正把有经济实力,有先进经营理念,有成熟管理经验,有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企业招进来,设计出符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要求、突出青海高原自然和生态特性的景观景点。切实做到宁可花钱出精品、不可廉价出次品;宁可不建、不可滥建;宁可花一定时间作深入研究论证、也不草率盲目上马,为把青海湖真正建成“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把好关口,打好基础,选准路子。而要将青海湖景区打造成“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其关键是能不能造就和聚集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随着青海湖景区创新改革体制进程的加快,景区旅游人才短缺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青海湖景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规划、策划等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旅游从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培养和引进缺乏有效的办法;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经营管理、服务质量不到位等现象。我们将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职工素质,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提升青海湖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世界级品牌。

即将过去的2008年对我们国家而言,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对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而言,是各项工作起步的第一年;对我而言,即将过去的一年,是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青海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正确领会意图,理清思路、扎扎实实、真抓实干的一年;是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工作经验不断得到积累的一年;是接受新的工作任务,迎接新挑战的一年。

篇5:武汉市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武汉市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摘要:采用指标体系法对武汉市14个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系统外的压力指标和系统内的响应指标,综合反映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活力、组织力和恢复力;同时用湖泊综合健康指标来反映不同湖泊的健康状况.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不仅能反映不同湖泊的不同健康状况,并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影响湖泊健康的主要因素,对进一步进行多个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阈值及评价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武汉市湖泊生态系统地管理及修复提供重要依据.作 者:卢媛媛 邬红娟 吕晋 张绍浩 LU Yuan-yuan WU Hong-juan LV Jin ZHANG Shao-hao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4期 刊: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29(9)分类号:X824关键词:湖泊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综合健康指数

篇6:湖泊生态安全调查

为了探索城市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技术,9月在南京市莫愁湖物理生态工程试验区内,开展了隔离外源污染、覆盖底泥和种植水生植物对湖泊水质平均水平和水体脉动强度影响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围隔隔离外源污染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改善湖泊TN的.平均水平,但难以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覆盖底泥控制内源污染难以改善湖泊水质的平均水平,并且难以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种植水生植物不仅能够全面改善湖泊水质的平均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此外,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生长与湖水营养盐浓度并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对城市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在控制外源污染降低营养盐浓度的同时,应恢复湖泊原有的以水生高等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

作 者:成小英 李世杰 濮培民 CHENG Xiaoying LI Shijie PU Peimin 作者单位:成小英,CHENG Xiaoying(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锡,214036)

李世杰,濮培民,LI Shijie,PU Peimin(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篇7:湖泊生态安全调查

关于印发《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

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建„2013‟7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环境保护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我们制定了《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根据此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附件: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环境保护部

2013年11月12日

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引导地方按照“水系统筹、集中连片;保护优先、防治并举;综合施策、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专项用于湖泊、河流、地下水等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

第三条 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1—

下同)人民政府是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以地方投入为主,中央安排专项资金予以适当支持,并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监督。

第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与发展改革、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第五条 专项资金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 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第六条 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包括:

(一)江河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项目。包括对江河湖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流域范围内产业结构及现行保护机制的调查,以此为基础开展的水生态健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流域社会经济影响等评价工作。

(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包括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及环境风险防范等。

(三)流域污染源治理项目。包括与流域水环境直接相关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面源污染综合整治等。

(四)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包括湖泊水体保育、湖滨河滨缓冲带建设、湿地建设、河流生态建设、生态涵养林建设以及地下水环境修复等。

(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包括流域水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等能力建设。

专项资金应主要用于本条第一款

(二)、(三)、(四)规定的范围,不得用于上述五项中的征地拆迁补偿、亭台楼阁及楼堂馆所建设、交通工具和日常办公设备购置等支出。

第七条 对于已安排中央财政其他专项补助资金的项目,专项资金不再安排。

第三章 专项资金分配方式与依据

第八条 专项资金按照“集中投入、逐个销号”的原则对满足一定标准的江河湖泊通过竞争等方式选取部分予以重点支持,其他纳入储备库,可视情况予以一般引导。

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可根据国务院的相关工作部署确定通过其他方式予以支持。

第九条 参与竞争的江河湖泊应当满足以下标准:

(一)纳入国家相关规划或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予以支持。

(二)江河湖泊总体水质现状好于III类(含III类),或者总体水质现状劣于III类、但在三年内能够显著提高。

(三)地方已按要求编制完成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

(四)地方及社会已投入部分资金用于总体方案确定的内容。

第十条 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专项资金预算规模组织竞争,具体事宜由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另行确定。

第十一条 通过竞争,财政部、环境保护部选取部分江河湖泊,建立国家重点支持江河湖泊动态名录。中央与省政府签署协议,根据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控制投资额,明确一定时期内专项资金支持规模,滚动安排。各专项资金安排规模将综合考虑任务量、绩效、专项资金预算规模等因素。

控制投资额由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空间规模、生态环境保护难易程度、项目造价标准及各地实际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

第十二条 经竞争未纳入重点支持的江河湖泊,以及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已安排的水质良好湖泊,纳入储备库。由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综合考虑项目前期工作、绩效、专项资金预算规模等因素选取部分,将其纳入国家一般引导江河湖泊动态名录。中央除第1年安排部分启动资金外,其余依据绩效和监督检查结果予以安排,具体由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另行确定。

第十三条 纳入储备库的江河湖泊可继续参加以后组织的竞争。国家重点支持江河湖泊动态名录、国家一般引导江河湖泊动态名录和储备库实行滚动管理,并予以公布。

第四章 专项资金拨付与使用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由中央对省实行专项转移支付。地方财政部门应会同同级环境保护部门严格按规定程序执行预算。

省级财政部门收到专项资金后,应当会同同级环境保护部门,依据江

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将专项资金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并填写备案表(详见附件),报送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备案,抄送财政部驻本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会同环境保护部门,积极协调发展改革、水利部门等明确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中各类项目的资金渠道。鼓励地方积极整合统筹各类资金,集中用于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

第十六条 对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地方财政、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可按规定的使用范围全额打足;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激发市场投资活力,提高投资效益。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支付,专款专用。使用专项资金的地方要将专项资金纳入地方同级财政预算管理,不得用于平衡本级预算。

第五章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与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各级财政、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加强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对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实施情况,每年开展绩效评价,实施动态监督管理。财政部驻各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加强项目资金分解下达、支付和使用的全过程监督。

第十九条 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主要包括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地方及社会投入情况、长效管护机制推进情况、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等。

第二十条 省财政、环境保护部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如发现重大事项和问题,应及时报告财政部、环境保护部。

第二十一条 国家重点支持和一般引导的江河湖泊将根据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结果实行滚动管理。

(一)国家重点支持的江河湖泊:对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结果持续较差的,中央按照协议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对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结果较好的,中央按照协议,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按期完成协议的,退出国家重点支持江河湖泊动态名录,中央除兑付已承诺专项资金外,可根据专项资金预算规模在一定时期内适当安排资金用于巩固保护成效,发挥示范作用。

(二)国家一般引导的江河湖泊: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结果较差的,退出国家一般引导江河湖泊动态名录,专项资金暂停支持。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结果较好的,在后续安排中优先考虑纳入国家重点支持江河湖泊动态名录。

第二十二条 各地区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骗取、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对以上违法行为,一经查实,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各地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管理具体实施办法,报送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备案,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财政部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1‟464号)、《财政部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2‟601号)、《财政部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申报评分标准(试行)的通知》(财建„2012‟87号)同时废止。

篇8:湖泊网围河蟹生态养殖技术

1 水域条件

网围位于宝应湖北河口段,该区域生态环境优良。水质清新,有微水流,水体溶解氧常年在5 mg/L以上,pH值7.0以上,平均水深2 m左右。湖底平坦,淤泥10~20 cm土壤环境质量良好。

2 网围设置

设置50×667 m2~60×667 m2网围8个,总面积450×667 m2,墙网高3.0~3.5 m,为网目1.5 cm的聚乙烯网片。纲绳直径5 mm,以6 cm以上竹桩间隔3~4 m插入池底0.5~1.0 m固定,内侧缝一条宽40cm的塑料薄膜,网底用聚乙烯网片缝合直径10 cm“石笼”压入底泥30 cm固定,网围最外围设双层网。

3 放养模式

主要养殖品种为河蟹,配养品种为花鲢。2009年1月1日—2月5日,共投放土池培育的扣蟹13万只(平均290只/667 m2),产地为太仓、崇明,规格为80只/kg。2月12日投放本地花鲢苗种2 800尾(平均6尾/667 m2),规格为2尾/kg, 1月20日投放本地鲜活螺蛳20 t。苗种选择以性状优良、体格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为标准。苗种投放前经药物浸泡,以杀灭体表寄生虫和致病菌。

4 日常管理

4.1 水草培养和移栽

水草是河蟹的良好饵料,不仅是其栖息、隐蔽、蜕壳的场所,还可以净化水质。保护好网园区野生水草生长繁殖的同时,进行有计划地移栽补充,也是日常管理的关键之一。从2月份开始捞取湖区鲜草引种,主要品种有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水花生、大茨藻、菹草等。2—3月3 d左右1次,每次8~9 t,以后逐渐加大投放量至7月中下旬,6月初开始每天投放1次,投放量达24 t,投放方法为抛洒,8月以后适当减少水草投放量,常年维持水草覆盖率80%左右。

4.2 饲料投喂

饲料品种包括水体中的螺蛳、水草,本地小杂鱼、冻鲜海鱼等。蟹种下塘后即开始少量投喂,前期以轧碎的小杂鱼为主,1—3月5~7 d投喂1次,投饵量在50 kg/万只,约650 kg。4—5月中旬适当加大投喂量至750 kg/次,5~7 d投喂1次。5月中旬—5月底,随着蟹种的蜕壳生长,投喂量加大到1 400 kg/次,3 d投喂1次,饲料品种改为冻鲜海鱼。6—9月上旬根据河蟹生长情况,适当加大投喂量至2 000 kg/次,3 d投喂1次。10月上旬开始增加玉米等植物性饲料投喂,适当减少冻鱼投喂量。投喂方法都为全网围抛洒。

4.3 病害防治

坚持做好巡塘工作,注意检查好网围设施,观察河蟹的活动情况。调节水草每次的投放位置,掌握饲料的投喂量,及时捞出腐败的残饵等,全年未出现病害发生及死亡。

5 效益分析

共投入经费58.92万元,总产出16.04万元,利润10.15万元,平均效益2 256元/667 m2。

6 小结讨论

上一篇:形容友情的唯美句子下一篇:于孝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