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旅游”的作文

2024-04-22

写“旅游”的作文(共16篇)

篇1:写“旅游”的作文

第二天,我们乘了三个小时的旅游大巴,去亚布力滑雪场滑雪。听导游说,这所谓的亚布力,原名亚布洛尼,它位于牡丹江,是跳台滑雪、北欧两项、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等运动的比赛场地之一。亚力布滑雪场真美啊!一片银装素裹;亚力布滑雪场真大啊!大得望不到边,分不清哪里是雪哪里是天。

开始滑雪啦!我头上戴好滑雪帽,身上穿好滑雪衣,脚上穿好滑雪鞋,手上拿好滑雪杖。很多人都请了教练,可我妈觉得太贵没请,我只好看着别人慢慢啄磨滑。首先我上了几层楼那么高的高坡,抱住我双脚落地,我飞快地滑下来,耳朵旁只听见风呼呼地叫着,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吹得我睁不开眼睛。然后我的脚用力向前,顶住前面的那块雪板,再双脚同时用力向外蹬,就形成了一个刹车。我终于学会了滑雪的的基本动作。学会后, 发现滑冰挺好玩的。

不过,往骆冠桦那一看,嗯——,那是骆冠桦吗,那么厉害,刷刷——,刷出了个刹车漂移,酷!

这次滑雪我真快乐啊!它使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放弃,只有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道理。

世界第一滑道——亚布力滑道。从山上滑下来的,听说有48个弯道,小车有一人的,也有两人的。上去是乘电缆上去的。上去后,你走几步就可以看到那里,进去后,工作人员就会给你一辆小雪橇,并叫一位大人陪伴小孩,然后就开玩了。我有一个旱地雪橇秘籍:就是在过弯时,狂加速,直道上,狂减速,这样就完美了。

我感到遗憾的是骆冠桦不高兴,他不是自己驾驶的,看见他那么不高兴,我真替他担忧。

篇2:写“旅游”的作文

写旅游的作文

游宜兴善卷洞

今天,爸爸说要带我们去江苏玩儿,我兴奋得大叫起来!吃完了早饭,我们就出发了。到了江苏宜兴,我们就直奔善卷洞。善卷洞以奇石而闻名。刚进去发现里面暗暗的,我的.眼睛一点儿也不适应。走了一会儿后我看见里面有很多五颜六色的灯光。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我发现这些石头真的很神奇。这块像展翅的蝙蝠,那块像猴子爬山,还有仙人聚会、青蛙跳荷叶、寿星入定……看得我眼花缭乱。善卷洞里有一个无底洞,还有一个瀑布,往另一个方向走,洞里竟然还有一条河。知道我们要坐船出洞,我好开心。我们坐着小船,低着头,洞里的石头差点碰到我的头了。还有几滴水落到头上,导游说被水滴到会长命百岁的,我大叫起来!

出了善卷洞,我们坐缆车上山,我和爸爸坐一辆。我坐在缆车里吹着风,看着周围的风景,真舒服。到了山上,看完风景,就准备下山了。我们决定不乘缆车,改坐滑道下山。

这是我坐过最长的滑道。一个工作人员让我穿好保护裤子的布,免得滑得屁股开花。爸爸给我系好带子,戴好手套,就开始滑了。这个滑道,它好长好长,我玩儿得真是太爽了。以前到游乐园玩儿最高的滑梯也就是二层楼那么高。这次是从山顶一直滑到山脚,转了好多弯,我感觉人要飞起来了。开始我有些害怕,但过了一会儿,我就不害怕了,睁大眼睛看着自己往下冲,像火箭炮-一样。就这样一骨碌滑到了底。真是太好玩儿了。

篇3:谈谈写作文的心理误区

一、会说与会写

大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有些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拿“说”根本不当一回事, 张嘴就来, 有的还十分出彩, 常常能够使听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可一拿起笔, 就没词儿了, 沾作文就头疼:不会写, 没什么可写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写作是什么?就是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 从这个意义上说, 谁都会写作文。从说到写, 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不错, 口头语言相对于书面语言, 比较直接, 当你把一通精彩的话用文字忠实记录下来的时候, 你会发现, 文字却不那么通畅,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说话与写文章有不同的特点。说话受当时的语境、气氛和人的互动影响, 气势上是连贯的;变成文字, 就不那么通顺了, 需要有一个重新组合和整理的过程。而书面语言相对于口头语言呢, 有一个跟“说”不同的文字推敲过程, 写作文给了作者遣词造句、结构文章、推敲用语的时间, 使得一些喜好作文的学生有了可以缜密思考、反复推敲、尽情表达的时间。有些学生尽管不爱说, 却写得一手好文章, 便说明了两者思维过程的差异。不可否认,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两者又是相同的, 都要经过大脑的思考、斟酌和对语言的锤炼, 就像一个婴儿从牙牙学语, 开口叫爸爸妈妈, 学会说一个词、一句话, 背一首儿歌, 讲一个小故事到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样, 口头语言有一个训练的过程, 书面语言同样也要经历一个训练的过程。要达到既能说又能写、两者皆强, 就需要比较用心的长期训练了。

二、不会写与不会想

学生爱说“我不会写, 没的可写”, 果真如此吗?通过对学生的了解, 发现事情并非如此。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 对社会、对人生、对自己充满幻想, 尽管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惑, 但是, 主流是向上的、积极的、乐观的、充满生气的。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 也有着不同的心路历程, 每天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熟悉的和不熟悉的, 家庭的和社会的, 这当中经常会有一些兴奋点传达给他们, 其中引发的也许是很短暂的好奇、冲动、领悟, 不是没有, 而是不自觉、没发现, 表现为感觉上的不敏感, 对周围的人和事, 有些像“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对一些常常会引起激动、冲动、感动的人和事感觉淡漠了。要想写好作文, 关键不是写不好, 而是想不好、理不清感觉到了什么, 也可以说, 不是不会写、没的可写, 而是不会想。对周围的人和事, 你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什么?什么人和什么事引发了你的感觉, 触动了你的神经, 在你的心理上产生了变化?这是个大前提。有了这个前提, 接下来的问题才是怎么把这篇文章组织好。

当然, 写作绝不单单是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就行了, 它还要加入感情色彩, 加入作者的主观感受, 加入作者对所写人物、所写事件的评判, 要有打动人心的东西。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 首先打动了自己, 然后打动了别人。这里面加入了作者本身的想象、联想, 有了很多心理层面的东西。所以, 在作文教学中, 相对于写作能力的训练来说, 感知觉训练更为重要。

三、生动与平白

学生们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作文老是写不生动, 是不是因为词汇不丰富, 没那么多形容词、比喻句、排比句什么的?为解决这个问题, 不少学生常常苦苦地去词典里寻找, 从范文里大段大段地引用, 结果呢, 文章并没好多少。因为那文章不是自己写出来的, 而是拼凑出来的, 通篇情境不连贯、感觉不连贯, 让人觉得是堆砌而成的, 而不是自然而然写出的。我们说, 一篇文章的生命力在哪里, 在于它的心灵火花, 在于它的个性语言, 在于它有没有打动读者的心, 能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在世界语言宝库里, 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够像汉语这样丰富多彩, 英语的一个“beautiful”, 在汉语里面, 在描写人物、花卉、风景时, 就可以用完全不同的词语来代替;而朴实无华的白描写法, 有时甚至比堆砌华丽词藻的效果要好。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我们从心里有了感悟、有了感情、有了体味, 词汇成了这种感情的载体, 恰如其分地表达把这种感情如实传达给了读者, 也在读者心里引发了同样感触的缘故。所以说, 文章的生动不仅来自于语言的丰富多彩, 更来自于作者的真情实感, 只有真情实感才是最能打动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同样命题的作文,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法, 真正抓人眼球的是感情的真实, 是个性语言传达给读者的感动。

四、写作能力与综合能力

今天的人们往往很难理解中国曾经的科考制度, 经过层层考试、筛选, 最终仅凭一篇文章就决定命运。今天一提作文, 人们也往往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写作能力, 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确切。不错, 写文章是一种能力, 问题在于它不仅反映了作者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 更包含了作者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炼素材能力、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同时也跟作者的阅历、见识和知识面相关联, 跟作者的文学素养、文字水平分不开。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 写作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

正因为如此, 反映在中小学生当中比较普遍的“作文难, 难作文”问题, 成为教师、家长、学生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很多学习很好的学生, 就是写不好作文, 从小学到中学, 一直处于应付状态。有些小学生临考前, 备考作文由家长代笔, 自己背下来去应试。倘若没有押中题目, 就只能听其自然了。既如此, 爱孩子岂不是害了孩子?!

我国中小学教学大纲的制定都是有着科学依据的。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求能够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文体是以写人记事记景的记叙文为主;中学生的自由式作文既满足了文章的数量要求, 又在对文章的提炼、揣摩中提高了质量, 也将笔触向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延伸。学生们学会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表现生活;高中阶段则把发散思维的培养引进高中作文教学过程,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高考作文不限体裁, 考生可以尽兴发挥, 充分展示其日常的生活积累、文学素养和写作功底, 成为中学阶段作文水平的综合考量标准。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比较抽象的理性思维, 这是心理发展阶段的必然跨越, 大家没发现作文能力的进步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发展, 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了吗?

篇4:怎样写旅游日记

一、以游踪为线索

以“我”为中心,通过“我”的行踪变化来组织文章。因为旅游日记都有一个特殊的固定观察点——“我”,一般采取“移步换景”的记述方法来描绘景物。所谓“移步换景法”,就是行文是随着作者脚步的移动,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逐步记述下来。这样,以游踪为线索,随着作者的步步移动,景物就像放电影一样被描绘出来了。

二、注意详略得当

游览一个地方,可以写的东西很多,假如都像列清单一样把所有的东西都写下来的话,作文就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它要求在线索分明的前提下,要抓住几处有代表性的景色的特点去重点描绘。例如课本《我爱三峡》一文,作者就重点写了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并抓住瞿塘峡的雄伟壮观、巫峡的幽深秀丽和西陵峡的急流险滩的不同特点具体、详细地描写。这样就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做到情景交融

旅游日记虽然是用文字描绘一幅幅风景画面和生活情景的,但是我们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也就是说写景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文章当中。这样就可以使文章达到寓情于景,见景生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果缺乏强烈的抒情性,那么所写的文章肯定没有生命力。例如课文《桂林山水》《游金华双龙洞》,作者就是把写景和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他们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使自己所写的文章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四、运用修辞手法

学习应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具体、写生动,使景物不再是画在纸上的画,而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美景,使人具有身临其境的美感。并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对桂林的山水,观察得很细致,因而抓住了景色的特点,在具体地描写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运用了排比、比喻、对比、引用、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桂林山水独特的姿容描绘了出来,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心驰神往。

五、选用表达方式

有些同学认为,写旅游日记就是描山绘水,所以只需在描写上下功夫,其实不然。假如能在旅游日记中精妙地穿插一些议论、抒情和联想,以及与所游览之处有关的历史地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可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所以写旅游日记时,应尽量选用多种的表达方式,以提高文章的质量。

篇5:写旅游的作文

我们坐车先到了曹娥江,远远望去,隐隐约约有一座绍兴到南京的大桥横跨在空中。忽然一阵海风吹过,不禁让人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我连忙扣住了衣服。原本以为今天下雨,没有什么风景,可是,虽然是雨天,也有它的特色呢。你看,外河流向海边的水流波涛汹涌,像一头头大狮子一样扑过来,看得人心惊胆战。见我看得认真,爷爷问我:“你知道这水是哪来的吗?因为今天下雨,内河里的水涨起来,一直流到了外河曹娥江。”

接下来,我们到了第二个目的地――奶牛场。我们都知道,平时我们喝的鲜奶都是从奶牛挤出来再加工而成的,但工作人员是如何操作的呢?瞧,奶牛场里养了成千上万头奶牛,只要主人用指挥棒指挥它们就行了,工作人员只要一按开关,牛奶就会源源不断流出来,等奶牛们挤完奶后,还会依次到休息室休息,是不是比我们听话呀?我真是太喜欢它们了!

篇6:写旅游的作文

今年7月14日,我和妈妈到北京游玩5天。

我们从临海到宁波上飞机,2个多小时就到了北京。我和妈妈一起参观了恭亲王府、国子监、天安门、故宫、王府井、鸟巢、水立方、八达岭长城……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地方:鸟巢、水立方和八达岭长城。鸟巢的外形很像鸟的巢,所以叫它鸟巢,里面是很大的运动场。运动场上有很多跑道、草坪。水立方是正方形的,早上是蓝色的,到了晚上,五彩缤纷,里面都是正方形的游泳池。八达岭长城挺长的,我和妈妈坐缆车上去。啊!上面可真美,真壮观。有烽火台,有好汉坡,我和妈妈看过烽火台,下了好汉坡,又坐缆车下了长城。在路中,我看到毛泽东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口号,我们到了长城,我和妈妈都是好汉了。

北京真好玩啊,真美啊。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去。

篇7:写旅游的作文

来到日照之后,我们便坐车赶往海边。我们在一个离大海只有一街之隔的渔家小院里安顿好后,便迫不及待地来到海边,与大海合影。

过了马路,一望无际的大海便映入我们的眼帘。蓝蓝的大海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海面长满了皱纹,就像一个老爷爷。海风呼呼地吹着,浪花一个接一个地打到我们的脚上。我往远处望去,真不知道这样美丽的大海通往哪儿去。

涨潮时,浪就一个个地朝我们涌来。海水没过了沙滩,我们只能站在台阶上看大海,或者蹲下来,把手放进海水里,感受大海的凉爽。

退潮后,我们又来到海边,大海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一下子退了十几米远。我们脱了鞋,往远处走去,发现这时的沙滩比平时更湿、更滑、更凉,我们踩着这滑滑的沙滩走向远方。一不小心,脚就会陷入沙滩,脚一下子就被埋起来了。

下午,我们悠闲地坐在沙滩上。我无意中发现,沙滩上的沙子里还夹杂着银色的颗粒,怪不得沙滩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美丽动人。

篇8: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关键词:真情实感,挖掘,激趣,有心人

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 我发现, 很多学生只要听到写作文, 就满脸愁容, 无精打采, 交上来的作文也是东拼西凑, 胡编乱造, 有的还很离谱, 很好笑,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 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谓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 率性而为, 展现自我的风采, 体现鲜明的个性。作文包含着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记忆能力等, 而且还涵盖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 因此, 写好作文, 其实也是完善自我的过程。

作文教学应当脱离作文教学的陈旧方式, 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作, 褪去矫揉造作、模仿穿凿, 赋予其鲜活的想象力, 丰富的创造力, 等待收获的将是缤纷的色彩、清新的果实和勃勃的生机。写作时, 课堂上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文思枯竭, 三言两语就把要说的倾倒完了, 干干瘪瘪;有的学生却思绪绵绵, 笔下洋洋洒洒。究其原因, 与写作材料充足与否有着密切关系, 写作是最富有个性、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之一, 要想使学生在这片天地中切实得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然而, “真实”的写作教学思想, 应是当务之急, 也是对症之药。要真正做到“真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 挖掘内心, 引发共鸣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和活动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让学生耳听、目见、手动、心想, 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 触发写作的灵感和激情, 满足写作需要。要让学生抒发真情, 就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无忧无虑的心境中进行写作活动, 因为学生的情感、思维、想象和个性对写作的关系很大。学生只有在良好的心境下, 思维才能活跃, 感情才能真实, 想象才能丰富, 个性才能发展, 文章才能写好。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小学生刚刚面临写作, 大多有恐惧心理, 教师在讲评作文时, 圈出写得好的句子, 用得好的词, 当众诵读表扬, 力求每篇都指出“闪光点”, 不断点拨, 并适时、恰当地予以肯定。一次别出心裁的习作, 一篇文章的发表, 都可成为促进学生写作成功的契机和动力。

最后, 要改变作文教学单一, 单调的状况。如在班级、学校中开展作文竞赛, 将优秀作品贴到板报上展出, 或者送到学校广播室播出, 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学校刊物、其他各类报刊发表, 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实践表明, 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作文中, 我们提倡写真人真事, 表达真情实感, 提倡写现实生活和为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写。如, 让学生写日记、笔记、书信等, 既要文字口语化, 又要力求用朴实的语言来写, 不矫饰, 不做作, 心里怎么想, 口里怎么说, 笔下就怎么写, 让写作成为平常事, 使学生的文章闪现真、朴、美的光彩。

二、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人生的感悟往往来自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学生远离生活, 是因为没有生活, 或者说是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假如学生写作时能恰如其分地利用某一环境、某一氛围中可以利用的一切, 加上平时的留意, 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将这一切“召唤”到自己的笔下, 用一根思想红线穿起生活中那些散乱的珍珠, 那么, 学生的文字就能增添几分明快、几分意味。因此, 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应当使学生明白:写作绝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技术训练, 而应是现代社会人所应当必备的一种生活能力, 所以它不是一种外在的要求, 而必须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 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 为交际而写作, 为实用而写作。

篇9:写旅游的作文

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去绍兴吼山风景区玩。那里的风景非常美丽,有桥、有水、有怪石。尤其是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让我印象深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棋盘石,我还知道了一个关于它的传说,话说古时候有许多神仙在这下棋,拿它当棋盘,所以有了棋盘石这个名字。

下午,外婆、妈妈还有我一起动手做清明团子。又揉有捏有打,好不容易做好了满满一大筐团团,晚上吃着自己做的清明团子,味道棒极了!

今年的清明节,真的很有意义,我会一直记住它的。

篇10:写旅游景点的作文

走进东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可爱的假山。假山上长着嫩绿的草,绿得好像要滴出水来。假山下是一条小溪,小溪里的水清澈见底,还能看见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东湖的湖上有一座 “九曲桥”,这座桥还真的有九个弯呢!湖中间就是湖心亭,湖心亭是东湖的标志性建筑。亭子共三层,飞檐翘角,气度非凡。走过湖心亭,在九曲桥的半勾处,四面临水,却突显一亭,这就是著名的半勾亭。 虽然与湖心亭相比,半勾亭显得低矮了一点,简约了一点,但半勾亭与湖心亭却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形成了桥连双亭,亭立湖心,湖、亭、桥交相辉映的独特景观。每到逢年过节,九曲桥上总会挂满了红灯笼,热热闹闹地迎接过年。

东湖里还有一个孔雀园呢!里面养了好几只美丽的孔雀。它们时常在外面散步,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孔雀开屏的美丽景象。

篇11:写旅游景点的作文

在早上的时候,湖里的荷花在蒙蒙的薄雾中已经悄悄展开,它那娇嫩的身体。柳树姑娘在微风的吹拂下甩着长发。

傍晚的时候就更美了,湖上亮起火灯有红·黄·绿·……

篇12:一篇罚写作文的感想

冷笑话大王

向后看, 再向后看。喂, 不是我, 继续后看。看见了吗, 有一个留着短头发的重量级人物, 她就是我们班的冷笑话大王———袁翘楚。

下面, 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她生物课上的冷笑话:森林公园。众人不解, 这不是我们涪陵的一个公园吗, 有什么好笑的?你有所不知, 那天老师正以滔滔不绝的专业用语向我们讲述人的由来, 是由森林古猿……大概老师只停顿了0.1秒, 袁翘楚同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说:“什么?森林公园!”一开始, 同学都以为是森林公园的工作者跑到学校来卖票呢!待弄清真实情况, 那已从出声憋到现在的笑声就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天花板扑去, 真有唐山大地震重现江湖的情景。其他冷笑话不说也罢。

听了冷笑话, 你是否想了解一下她的个人资料呢?身高:比我高, 至少169厘米;体重:调查中 (全班狗仔队都出动了, 至今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不过, 相信知道也没有人敢说) (该同学偏胖———笔者注) ;爱好:也许是讲冷笑话吧;年龄:全班年龄之和除以77;口头禅:要死呀, 娃哈哈……

情景剧也是袁翘楚同学的一个搞笑方式。一天, 张航同志也许是作业做完了, 在袁翘楚周围闲逛。袁翘楚说:“在做什么哦, 游街呀!”张航说:“游街怎么了, 总比你游魂好。” (袁同学爱打瞌睡———笔者注) 袁翘楚一听, 使出了她的必杀之一———狂牛撞。张航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并没有躲避, 而是拿出了她惯有的冷静态度, 大叫“金刚不坏神……”还不容张航同志说完, 他已被袁翘楚撞向5米外的卫生角。张航受尽了心灵和身体的疼痛, 见旁边有一个小棒子, 就拿起来, 以每秒10米的速度奔向袁翘楚。袁翘楚无畏冷笑, 从书包里拿出一把伞, 自称是唐玄宗给杨贵妃买的。旁人问她:“唐玄宗是谁?”她说:“就是我们家楼上的, 经常半夜三更起来唱《长恨歌》, 一次气得我不行, 就拿了他家走道上的这把伞。”只见他们俩打得昏天暗地, 刀光剑影。这时张航使出了她的必杀———打狗棒法再创式———乱劈柴, 袁翘楚就这样被洗涮在地上了。张航高兴地唱起了“好呀吗好二郎……”“碰!!”袁翘楚的这一个“碰”不仅使张航脸部的蛋白质得到充分吸收, 并且令旁边的一株濒临灭绝的植物伤成了非稀有植物, 水分可想而知。

袁翘楚还不服, 叫了几个姐妹伙去报仇。张航一出厕所就被扣住, 他吞吞吐吐地问:“你们群殴啊?”袁翘楚说:“不, 我们单挑。”袁翘楚说着做了几下热身运动。张航舒了一口气:“来呀, 单挑, 谁怕谁?”袁翘楚等人逼近张航, 张航忙说:“不是单挑吗, 怎么又成群殴呢!”袁翘楚冷笑说:“单挑就是你一个人单挑我们, 群殴就是我们几个都殴你一下。”张航无法抵抗, 只有浴血奋战……

事后, 张航再也不敢惹袁翘楚了。袁翘楚呢, 还是那样, 一有机会就撞人, 不信你去“挑”他一下。记住, 我会帮你———把你背到医院。

这是包自豪同学因违纪被语文科代表罚写的一篇作文。此文从标点、词语到句子未做任何修改, 明显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此文一在班上“发表”, 立即引起了轰动, 同学们一致认为这是包自豪同学最好的作文, 并引发了同学们对作文的讨论和深思, 后来好多同学在此文的启发下, 以班级生活为素材写出了多篇深受学生喜爱的文章。

在近25年的教学生涯中, 我遇见此类事情已不是第一次, 但此次却引起了我对作文教学的长时间思考, 并产生了一些感想。

学生作文的源泉在哪里?

当今中学生, 真正从内心认同作文, 认为写作文是一件高兴事的学生少之又少, 绝大多数学生作文时都感到无米下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

“学本”的同化。“学本”本来是指学生学习的书本, 此处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课本。学生从小学到初、高中所读的语文课本, 从另外的角度看, 就是“作文汇编”。但这个作文汇编里面的文章, 所叙所议的几乎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受人敬佩的伟大事迹, 几乎都是撼人心灵鼓舞人心的催人上进的励志文章, 几乎都是“治国齐家平天下”的荡涤灵魂的怡情佳篇……学生对“学本”的经年累月地学习、感悟、品味、赏析、评价, 已经不自觉地被它同化, 以为作文都应该像“学本”中的文章那样去选材立意才是前途光明, 才是悟透了作文的真谛, 才是不枉学“学本”。可学生所生活的时代, 是和平幸福的时代, 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 过的似乎都是平平常常的日子, 都是琐碎的生活和学习岁月。因而他们写作文, 即使搜肠刮肚、绞尽脑汁都很难找到类似“学本”中的事迹或伟业, 把自己所经历过的或听说的与“学本”比较, 感觉实难找到相似点。这样的同化, 不可避免地把学生引到了“无米下锅”的境地。

“考试”的误导。作为作文教学指挥棒的中考、高考作文, 能够获得高分的是哪些作文呢?大量引用忧国忧民自投汨罗的屈原、忍辱负重成就史家绝唱的司马迁、为民族国家牧羊他乡的苏武等历史人物的作文;铺张扬厉、极尽华丽词藻的骈体文;标新立异、花样百出的创新文……每年中、高考后, 语文教师都在宣讲满分作文, 而学生及家长也在赏读满分作文, 当他们看到的都是诸如上述之列的文章后, 他们首先想到的, 要获得考试的高分, 也必须得这样去做:要在历史的星空找到耀眼的伟人以显得自己博学多识, 有历史思考, 有哲学思维;要尽量避免浅显话、大实话, 要极尽自己铺采语言之能事, 多用骈体文来显示自己的语言功底和排山倒海的情感, 以示自己“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的博大胸襟;要摆脱不温不火的四平八稳的文章样式, 绞尽脑汁创新作文形式, 要多用诊断书、判决书、说明书、辩论书等形式, 写人之未写, 以给人独出心裁的“创新作文”形式。这样的优秀作文虽远离学生的生活, 但阅卷判官需要, 自己也一定要“为赋新词强说愁”, 一定要积极努力向“优秀”作文靠拢。可遗憾的是, 许多学生写了多年的作文, 始终未能靠拢。其实, “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 工作的需要, 生活的需要, 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 (叶圣陶《中学作文指导实例》,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1年版) 。

心灵的伪装。虽然新课程理论中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这个主体必须是在教师主导下的主体, 学生一定是受教育者。既如此,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做出与中学生行为规范不尽吻合的事情是可以理解的, 在课堂上像鲁迅小时候逃课、画画等是情有可原的, 在校外与“双喜”他们一起“偷豆”也是很难指责的, 同学之间取绰号、有纷争并非都是恶意的, 搞恶作剧、开过分玩笑也是难免的……这些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虽不高雅, 但也不一定低俗。可由于我们的“学本”和中考高考优秀作文的内容皆是胸怀祖国、勇毅刚强、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伟业之事之人, 皆是高于学生实际生活的不平凡壮举, 久而久之, 学生在作文时, 只得“屏蔽”自己太普通的学生生活, 把那些似乎“不光彩”的生活事例遮挡起来, 要写就一定要写帮人推苹果车, 把售货员多补的钱送回去, 搀扶盲人过马路……而真实的诸如上课的小动作、给同学取善意的绰号、同学之间的恶作剧等是一定不能写的, 否则就是“思想不健康”。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同学作文假大空的根本原因。学生作文的源泉到底在哪里?

学生作文的源泉就是他们自己真实的生活。于漪老师说:“写作材料就在我们身边, 如同空气一般无所不在。”前面所录的这篇作文, 与当今的一些满分作文相距甚远, 可学生偏偏争相传阅, 为什么?关键在于它真实地记录了同学们多彩的生活, 真实地反映了学生本真的心灵, 真实地描绘了学生心中的“趣”与“乐”。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特别是校园生活, 每天在与同学、老师的接触中, 会有许多故事发生, 会有许多引人思考的成长故事, 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 敢于写学校、教室乃至家中所发生的并非“高雅”的趣事和乐事。只要认准这个写作的源泉, 时刻关注这个源泉, 处处撷取校园生活中的朵朵浪花, 留心班级生活中的大事小情, 何愁没有下锅的“米”。于漪老师所说的“中学生作文应该情真、意真、理真、事真, 力求做到‘情深而不诡’‘义直而不回’‘事信而不疑’”也是这个道理。

而“学本”仅是学生作文的辅助, 仅是学生作文的参考, 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作文的源泉。如果把“学本”中的名人、伟人、能人视为作文的源泉, 那无异于缘木求鱼。我们从“学本”中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可以明白作文在写法上的一些技巧, 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 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但下锅的“米”不在其中。

优秀作文的标准是什么?

当今的中考高考作文, 多是“优”在思想的深邃、语言的华美、知识的渊博、形式的新异。虽然是青少年, 但作文立意一定要故作忧国忧民的深沉状, 作文思想一定要有“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伟大抱负, 作文语言一定要有余音绕梁言尽而意无穷的丰蕴之语。这恰恰是优秀作文误入歧途的表现。此时, 叶圣陶的话犹在耳边:“再说文学写作, 少数中学生或许能够写出很像样的, 但是决不该期望于每个中学生。这就是说, 中学生不必专文学是原则, 能够写文学却是例外。”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优秀作文优在学生思想的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 生活在普普通通的学校和家庭, 社会的纷繁复杂对家庭和学校的影响, 学生也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再则, 学生本身还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未定型时期, 其个性、心理、意志、品质等正处于形成阶段, 其思想出现波动、出现反常是非常正常的, 他们对社会、家庭、学校、班级有自己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 他们想到的是“玩”和“乐”并非有错, 他们有违纪违规甚至搞恶作剧也不见得就是思想低俗。把这些写进作文中恰恰是懵懂少年思想的真实反映, 是借作文来关照自己的心灵, 是对自己思想的反思和审慎。

优秀作文优在真实记录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只有学生把作文视为生命的成长记录, 作文才有出路。学生要作文, 他内心必须有一种冲动, 而这种冲动恰恰又是他急于倾诉的有感而发, 而这个“感”要真切, 要真实, 那只能是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学生用作文记录自己的生命历程, 其实是他们用作文来回顾自己走过的一段路, 不管“路”在哪里, 不论“路”上一马平川还是坎坷险途, 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他们走过了, 他们笑过了, 他们哭过了, 他们一定感慨万千, 一定“心有戚戚焉”。这样的作文, 货真价实, 它不拉历史长河中的伟人、名人、能人来隐饰自己心灵的伪装, 他不用满纸华丽语言来隐饰自己思想的空虚, 它不借怪异形式来隐饰自己不明白“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迷糊。它是真真切切的成长故事, 它是实实在在的灵魂关照。

优秀作文优在语言表达的真实。不知从何时起, 中考高考作文说话要用文言文或古白话文, 要用大段大段排列的成语, 要用连篇累牍的比喻排比……把一个很简单的意思越说越复杂, 越说越让人不懂, 而这样才能获得高分。而那些浅显易懂的作文, 那些成语不丰富、修辞不奇美的作文, 是很难获得高分的。语言, 是交际的工具, 是以让人明白易懂为目的。而学生作文是学生自我、学生之间、与家长或老师之间的交流, 语言质朴、纯洁、自然才是根本。因此, 这里的语言表达真实, 主要是语言表达要追求自然、质朴、简洁。朱光潜说:“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 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 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要写出来的完全一致, 不含糊, 也不夸张, 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叶圣陶说:“学生作文要搬弄词藻, 讲究形容和比拟, 诸如此类, 我以为不宜再输入今时学生的意念之中了。” (1981年7越4日《答范守纲》, 《语文学习》1991年第1期)

作文朝哪个方向走最佳?

近些年来, 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诸如“三级训练体系”、快乐大作文、个性化作文、“三阶十六步”写作训练法、“四步作文教学法”、情境作文教学法、茶馆式教学法中的作文教学、活动式作文教学等等, 它们在中小学作文教学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并且有些至今还在产生影响。这些流派中, 有的重模仿、有的重思维、有的重过程、有的重兴趣, 但为什么没有哪一个能星火燎原, 最终在全国推广呢?为什么许多老师感觉这些方法一用起来就成了“淮北的枳”呢?应该说, 众多的流派都有它们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 那我们的作文教学朝哪个方向走最好呢?是重思维、重模仿, 还是重过程、重兴趣?也许黄厚江老师的话会给我们一些提示:“学生作文兴趣普遍不高……主要问题就是教师的作文教学不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目前的作文教学, 可以说有两头没有中间, 有知识有方法没有过程。”

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最好的。作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主观内需问题, 要学生认同作文, 以文章写作为快事。否则, 还奢谈作文的其它什么呢?从前录例文来看, 学生更喜欢的是用作文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来表达自己对同学情、师生情、父子情、母子情等的理解, 来抒写自己对学习、生活、活动、幸福等的诠释, 从而来充分地彰显自己美好而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学生非常厌恶故作姿态———少年装老成, 非常讨厌铺采扬厉———用华丽词藻掩盖内容的贫乏, 非常唾弃邪乎的形式———用怪异的形式俘虏看者的眼球。还是喻旭初老师说得好, “作文是心灵的表白, 作文是人生的感悟”“作文需要跟生活接轨”。

平平淡淡才是真。鲁迅在《给赖少其》中说:“文章该怎样做, 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作文是由多看多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的。”学生生涯仅是他们人生旅途中很短的一瞬, 在这段人生旅途中, 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就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 粗一看, 似乎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细品味, 才发现生命的年轮在渐渐厚实。他们很少或者几乎不可能遇上惊天动地的大事, 很少或者几乎不可能赶上让人脱胎换骨的壮业;他们每天所生活的就是学习、锻炼、实践、玩耍, 他们所希望的就是在平淡的学习中能多一些乐趣, 多一些好分数, 少一些老师的批评;他们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希望快点长大……这就是他们的实在生活, 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人为地给他们制造快乐, 制造生活感受, 当然是难能可贵的, 但有谁能把“快乐”和“活动”保持永久呢?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 平平淡淡每一天是定律。学生在作文中写自己平淡的生活, 写平淡中的不平淡, 写平淡中的新奇发现、有趣思索、独特感受, 才是作文的常态。平淡是一种境界, 热闹是一种浮躁。要引导学生感悟平淡, 诠释平淡, 在平淡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寻找生命的激情, 创造生存的乐趣。

篇13:写旅游景点的作文

一大早,我们开着汽车,一路行赏这沿途的美景。路的两旁有山、有河、有房子、山上有花、有草,小鸟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到了塘栖古镇,我们刚一进去,我就看见一座七孔桥,它叫广济桥。每个桥墩的两边各有一个石狮子,它横跨在京杭大运河上面,是多么辉煌,多么壮观。走在桥上,我看见数不清的房子,房子有着浓厚的水乡气息。

篇14:写旅游的作文200字

我们先坐飞机来到了美丽的厦门。在那里我们参观了最有名的胡里山炮台,炮台上面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大炮,我就好奇的问外公:“外公,这个大炮怎么这么大呀?”外公笑着对我说:“因为它要击退侵略的敌人呀,它的威力很大,所以个头也就大咯!”我点了点头。

接着我们又坐火车来到了福州,在福州我看见了全国最大家客家土楼。它一共分为三层,有好多好多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作用。有的是储藏食物的、()有的是做饭的厨房、还有的是睡觉的房间,非常壮观。

篇15:小学写厦门旅游的作文

今天是我们厦门之旅的最后一天,早上吃完早饭,退好房间,导游就到我们去厦门科技馆了。到下科技馆,我们先去观看4D电影,名字叫“史前历险”,我们戴上立体眼镜,电影讲述的是小恐龙历险的情形,电影画面很逼真,有些恐怖的情景向我们扑来,吓的得我们大声尖叫。

看完电影,接着我们参观了主展厅,里面展示看好多有趣的东西,有神奇小屋、宇宙飞船、模拟赛车等等,可是很多现象我都不知道是怎样产生的,等以后学了更多的知识也许就能理解了。看完科技馆,我们就结束了厦门之旅,坐上火车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篇16:“写—评—改”的作文教学新模式

一、开启思路, 勤于练笔

写, 即写文章, 也称“练”, 强调的是方法, 重视的是过程。由于练笔是“播种行为, 收获习惯”, 因此向来被视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思维能力和写作习惯的有效方法。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并且以写作为乐, 写作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两种方法:一是让学生每日花15分钟左右的时间写作, 日积月累, 持之以恒, 必能提高作文水平;二是要求学生每日摘抄10个好词、5句好句, 读背这些词句, 并坚持写日记。我坚信只有勤于笔耕, 不断练习, 手熟才能生巧, 久而久之, 才能文思如泉, 笔走如神。然而, 面对应试教育这样一个大环境, 写作文也是为了成绩考核。教师限于“讲稿—课堂—考题”的有限范围, 学生株守于“笔记—作文—考试”的狭小天地, 对社会生活、大千世界了解较少。因此, 写作教学需要走出校门, 接近生活, 了解社会, 搜集材料, 超越自我。作文教学方式也应尽量做到让学生保持对生活的高度敏感, 在生活中找情趣。教师不能把课堂教学视为唯一的形式, 可以考虑把学生带出课堂, 走向社会, 到农村、工厂、公司、报社等有目的地进行调查、学习、感受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在开放的作文教学中, 教师不预设刻板的教学目标, 不勾画教学流程的运行轨迹, 不套用死板的评判标准, 而让学生有充分显示个性与才能的自由天地, 在学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 也争取更多的个性张扬和思维发展;营造民主化、立体性的思维场景、宽松和谐的思辨氛围, 运用高科技手段, 如幻灯、影视、电脑等进行视觉化教学, 以及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赛、征文评比等第二课堂活动。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还注重学生的心理, 让他们首先进行自由写作, 不论文章长短, 也不论文体怎样, 先放开他们的手脚, 激活他们的写作要求,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情趣—想写就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有光明就有黑暗, 有正面就有反面, 有积极就有消极, 有昂扬向上就有伤感低沉……这些都可成为写作的素材。只有这样, “真我”才能走进学生的作文。在教学中, 有的学生的练笔 (周记) 就很真切地表现了“真我”。

二、师生共评, 动之以情

评即评价, 讲评。在作文讲评中应当实现生活化, 即师生共同参与, 以学生为主。在这种生活化的讲评中, 师生共同参与讲评, 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而且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改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作文课堂教学, 教师要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表现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 使学生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通过评价使学生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1) 对照比较, 赏析评改, 不拘形式。学生通过欣赏自我, 剖析自我, 可逐渐融入悦纳自我的意识, 从而培养成既能展示自己的成功, 又能敢于直面自身不足的宽广胸怀和恢宏气度, 防止和克服自卑或狂妄, 从而形式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写作潜能, 师生在人格对等前提下进行思想碰撞, 使学生在一种相互信赖的、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心智的启迪和潜能的激发。 (2) 给学生需要的尊重和肯定, 并不断地鼓励他们, 因为在这个以分数定输赢的制度下, 最伤害年轻心灵的, 莫过于不必要的自卑感。实践证明, 经常选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比学习名家名篇更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优秀范文更贴近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 贴近他们的生活, 使学生更易从中领悟和感受作文的方法和语言的艺术。并且, 听到同学的优秀范文, 大多学生都会产生羡慕之情, 会想到自己如再努力些, 一定也能写出比这更好的作文, 继而跃跃欲试, 这是一种极好的作文准备的心理。当然老师还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给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 而不要总是读几位冒尖学生的作文。通过教学的亲身体验, 我发现有一种方法效果很好:把学生写得好的作文、日记打印、装订成为班级里的期刊杂志。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成为铅字时, 会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接着就是自豪, 这样就有了动力, 激发所有学生的写作兴趣, 这其中有一种“竞争意识”的效应。“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 因此, 教师评价的语言应该重感情的投入, 即用简短而恰当的语言热情地给予评价, 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学生参与评改作文, 在一定程度上可扫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采用同桌互评, 小组评议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学中, 我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 强调个体学生的过去与现在作比较。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 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 而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树立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方式多样, 综合全面

改即修改。在新课标理念下, 作文修改应摒弃传统的“都由老师批改”的方式,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主动钻研精神, 采用多种方法评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因此教师需要在评改方式上动一番脑筋。具体操作如下: (1) 在教师指导下, 让学生自己修改。新课程标准认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参与者及合作伙伴, 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学生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自行作文评改符合这一要求, 体现了教师工作中的“导”和学生在此过程的“学”。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 所以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的修改能力。 (2) 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 在班里成立修改小组, 找几个功底较扎实的学生, 修改同学的作文, 这样既能培养这几个学生的能力, 又能更贴切地了解其他学生的水平, 因为毕竟老师的阅历、水准、眼光都和学生的有所不同, 而学生的心理年龄相当, 让学生修改更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水平。 (3) 让学生面对面互相修改, 这样能更快速、有效地完成任务, 达到修改的目的。当然, 让学生评改作文, 也不能放任自流,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应该说, 作文评改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 其内容十分广泛, 包括书写格式, 错别字纠正, 文句修改, 段落安排, 层次结构, 表达方式, 开头、结尾、详略等。由于评改是为提高协作水平服务的, 而每次作文又有一定的训练目的, 因此, 作文评改也应该有明确的重点, 这个“重点”就是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第二, 评改标准要突出“可操作性”, 学生评改作文, 最难掌握评改标准, 因此在每次评改之前, 教师都要拟定好评改标准, 并且所定标准是学生最易理解、最好操作的, 切勿将模棱两可的东西交给学生, 尽量做到“刻度分明”。给学生操作性强的尺子, 是搞好评改的关键。具体地说, 要改得有理有据;用不同颜色的笔改, 容易清晰地对比出修改前后的效果, 根据不同文章, 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要求和修改方法, 让学生有“法”可依。

综合上述“评、改”两点, 大致可概括为: (1) 注重鼓励、表扬。批改讲评学生的习作, 以激励、表扬为主, 不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作文的自信心, 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大有益处, 可使学生树立信心, 领会教师殷切的期望。 (2) 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不但要让他们投身生活, 大胆表现, 而且必须让他们积极参与评改自己的习作。

由传统的写作教学向现代写作教学的转化, 教师的教学观念首先要更新。写作教学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与社会化、网络化教育相结合, 实行开放式教学与训练。具体说来, 就是变教师课堂讲述为中心为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具体的操作训练方案可从“题型写作教学法”开始, 作文题目设计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并且是学生熟悉的, 可能产生出新颖想法的。如:“小议校园文化”, “为何如今少年热衷起英文名字”, “网络语言的冲击”, 等等。绝大多数题型练习都要求当堂完成, 以“逼”出学生的良好写作心态。教师当堂评讲, 学生当堂讨论, 使讲读写评等教学方法得以高度集中的结合, 获得趁热打铁的当场效果。

上一篇:解读课标新内涵 提升教学实效性下一篇:青岛市集贸市场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