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祖父

2024-04-24

鲁迅祖父(通用7篇)

篇1:鲁迅祖父

《马提与祖父》

推荐阅读

分享人:九五学堂 吴翠珍老师

主要内容

我的爷爷双目紧闭,面色惨白,躺在床上动也不动。亲友们围绕在旁边,泪流满面,但是,七岁的孙子马提却没有哭。就在马提望着天花板上的苍蝇胡思乱想之际,突然听见爷爷开口邀他去散步。于是在虚幻与现实的生死交界处,马提与祖父展开一段奇异的旅程:他们一起漫步田野,用裤子口袋抓鱼,捕获半黑半白的小马——小捣蛋,穿越高高的向日葵林,寻找海盗遗留下来的宝藏······

我的在这次奇异的游历中,爷爷不断缩小,先从正常高度缩小成跟马提一样高,再缩小到马提的腰际,最后,爷爷让马提将其吸到鼻孔里,从而进入了马提的身体。这个温馨明亮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所爱的人并不会真正死去,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作者简介

作者:[意]罗伯托·普密尼

我的当代杰出的意大利作家,曾经做过教师、演员等与孩子密切相关的工作,因而其作品语言鲜活、极富想象力。其得奖的作品屡次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及西班牙文。

分享人阅读感受

我的爷爷是在最后的散步和玩耍中渐渐变小和消失的,马提也在这最后的玩耍和珍惜中明显长大。在这个故事里爷爷的天空总是晴朗的,马提的天空总是开朗的,我阅读的心情也分外灿亮。

习作借鉴

(一)心理描写十分精彩。

(二)叙事角度新颖奇特。用文字构建一个个画面,不同角度诠释沉重的话题,易于接受、理解。

爷爷精彩语录

推荐理由

篇2:鲁迅祖父

●岩 树

(西充县实验一小6.15班)

对于曾祖父的记忆,不算模糊,也不算清楚。在记忆的海洋里,那条船久久不沉。

三岁时,我认识了曾祖父。那是一个矮矮的微微驼背的老人。头发约莫寸长,白发密布,黑瘦的脸上长满了络腮胡子,像一丛被踩过的茅草。手上长满了老茧,十分扎人。

曾祖父的记忆,是从他堂屋高高的门槛开始的。

那道门槛不过是一块长方体石头上压着一块木板罢了。那时人小,个子太矮,第一次进曾祖父家的门槛,准备翻进去。我把右脚搭在门槛上,双手紧紧抓住门槛,左脚用力猛蹬地面,用出吃奶的气力,非但没翻过去,反摔了个“狗吃屎”。这时,曾祖父走过来,一把抱起我进了屋。他的手好瘦,皮包骨头,青筋突起,满是裂口。这是一双饱经沧桑的手!

我和曾祖父混熟后,甚至敢扯扯他的白眉毛,曾祖父就用那拐杖“打”我的屁股……

上学后,曾祖父时不时给我几块零花钱。那时父母管教很严,不让我买零食,曾祖父总瞒着父母给我。每当我跳出门去,他总会微微一笑,像孩子一般的灿烂。

午饭后,曾祖父和我常到屋后的竹林乘凉。竹林很大,翠绿的竹林像绿色的童话,也像一首抒情的诗。夏风拂过,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像是一首美妙而动听的童谣,让人心旷神怡。正午的阳光透过繁密的竹叶,在地上漏出斑驳的光影。鸟儿在林间婉转歌唱。竹林后面的一泓山泉,“叮咚”作响,悦耳动听。曾祖父坐在石凳上,摇着蒲扇,眯着眼,很是享受。我坐在曾祖父面前,听他讲故事,什么“王二小”、“小兵张嘎”、“董存瑞”……我听得津津有味,一会儿,我就枕着曾祖父的膝盖睡着了……

后来我到城里读书了,见曾祖父的时间少了。

一天,妈妈告诉我曾祖父走了,真是晴天霹雳,泪水在我眼眶打转……

曾祖父带给我的记忆是美好的,让这份美好的记忆化作绵绵的思念,流露笔端。

(指导老师:陈安贵 谢永红)

篇3:《祖父的园子》导学案

童年冬阳下的骆驼队,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祖父的园子。

【学习目标】

1.认识“蚱”等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1.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写作手法。

2.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重点,体会作者情感。

2.注意与大家交流、讨论,积极吸取别人的合理见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导学准备】

课前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有关她的文章。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具体描写园子的段落,反复读一读,想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当你有所感悟的时候,就在旁边用词语记录下来。(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A.园子的自由

第一自然段: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这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想象画面)

(2)开头说“我家有个大花园”,后面没对花具体描写,花开在了哪儿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十七自然段:

(1)指名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作者怎样来写园子的自由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进行诗化合作读)

交流讨论:

(3)重点读带“就”的句子,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作者反反复复地用一个“就”字,用反反复复差不多的句式来写,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园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4)想想园子中书中写到的哪些事物是自由的,没写到的哪些事物也是自由的。

仿写:

()了,就像()似的

()愿意()就()。 (5)分析动植物的自由与“我”童年的自由的关系。

一切景语皆情语,读着诗一样的语言,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是自由的,其实最最自由的是萧红自己。(借景抒情)

B“.我”的自由

交流讨论:

(1)“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自由的事?(栽花、拔草、种小白菜、 铲地、浇菜等)

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这么多事,简直就是———

(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再次浏览第4~15自然段。

说话练习:当()的时候,祖父笑了。

(生说,师把它们整理成一首小诗)

祖父的“笑”,笑出了什么?(宽容、爱)

(3)“我”在这个园子里到底是玩儿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干活就是玩儿,玩儿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快乐。)

(4)有感情地朗读小诗,把祖父的爱和“我”的快乐读出来。

“我”在祖父的爱和宽容下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这里简直是 “我”———爱的乐园,童年的天堂!

四、拓展延伸

篇4:鲁迅烧掉祖父日记背后

鲁迅在性格上颇似他的祖父周福清,骂起人来深入骨髓让人恨恨却又无可奈何。鲁迅三兄弟也没少被祖父埋汰,而且因祖父强势,少年的鲁迅即便对其愤恨交加却也无力反抗。但鲁迅在有机会“报复”的时候,也绝不“手软”。譬如说有一位与鲁迅同时代的日本学者,写了篇有关周家的文章送给鲁迅审稿,鲁迅删掉了送审的文章中关于祖父任“大官”的描述,只轻描淡写说祖父不过是当过县令般的小官而已,对其他肯定祖父的言辞也一并删除。鲁迅曾经有机会看到祖父科举应试的试卷,他在日记里也一笔带过,意思是写得不怎么样嘛。前文中的日本学者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鲁迅对于祖父,潜藏着幸灾乐祸般的报复心理。这是一个曾经对脾气暴躁、骂人毒辣的祖父无可奈何的少年,在终于成年并得到了话语权之后的悄然回击。

如此,你便可理解为何鲁迅在举家从绍兴迁至北京时,他在老家烧掉了祖父一生所有日记的举动了。那些日记堆积起来约合两立方米,是一个原本行事严谨的人一辈子的写照。即便在辞世之前,周福清仍然在病床上颤颤巍巍写日记。因此,为祖父送了终的三弟周建人对兄长此举并不赞同,但他弱弱的反对被鲁迅轻易而坚定地驳回。于是,那把大火烧了两天。而烧掉了祖父一生日记的鲁迅,从此再未回过故乡。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鲁迅说出“一个也不饶恕”的话语,就不那么突兀了。鲁迅极其勤奋,现存小说集三部、散文集二部、杂文集十九部。在那些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其心血和矛盾。梁实秋说,鲁迅有一种怨恨之气。隐隐的怨恨,也在留下的文字间弥漫。鲁迅在辞世前的十几天里写最后一篇文章时,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他写道,“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不宽恕”。多年以后,此语依然令人触目惊心。

鲁迅至今依然活在人们的记忆里,不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他。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笔战不止的“敌我”双方,与数万民众一起去吊唁这个伟大的学者和文学家。此后数十年,各种笔战、各类运动、无数的人物多次将鲁迅这个名字推到风口浪尖。支持他和贬低他的人,也未必懂得他。所有的评价,都需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综合考虑,而不是根据自身立场有所取舍。

笔者认为,评价鲁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他。首先便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勿庸置疑,鲁迅确实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劣根性揭示得入木三分,确实唤醒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张扬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拓展,及国人精神的转型,提供了一种极大的张力,在当时的文化界、思想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但自汉唐以来,中国文化的精神所遗存所保留所发扬的,有诸多值得回味和肯定的一面。中国人不仅仅是在沉默中死亡,还常常在沉默中爆发。鲁迅说,“我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中国人的”。确如此言,我们反观鲁迅,他对于中国文化的韧性、民族族精神、爱国情怀、强大的韧性等方面的展示,没能达到他对于其劣根性的展示所达到的深度。

另外,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确实创造了一种精神,提出了对人和对人本性的一种关怀,这是他之所以成为青年领袖的不可否认的一面。但鲁迅实质上“不屑于”与其观点相左的人进行本质上的交锋。就像当年他的祖父在每每骂过他们小辈之后,根本懒得理会对方有何回应。这种你骂东我骂西,他的“对手”无论是胡适、林语堂还是其他人,双方未能在深层次上正式交锋的状况,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遗憾。否则,我们看到的不会是细节的吹毛求疵,而是真正的精神砥砺。

从此处可以看出,鲁迅在性格上也有其局限性。他将许多人推到了“外面”,还将与他观点略有不同的左翼右翼甚至是中翼,甚至是稍稍有分歧的人都挡到了外面。

篇5:祖父的格言

第一句话是,舌子滚几滚,喊人不赊本。不管是七老八十的长辈,还是三岁的伢妹子,碰面都要打招呼,不能像大尾巴的草狗,谁都不看。祖父在兵荒马乱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挑着一担箩筐,从老家益阳乞讨到华容,然后定居下来。作为一个外乡人,能赢得当地极好的口碑,这与祖父平常见人就打招呼,热情相迎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第二句话是,锄头拄得稳,作田是根本。现在回想这句话,才知道它真正的内涵。当然,这不能怪祖父没眼光,没见识,囿于当时的时代环境,祖父能坚持这样的做人态度就很难得了。祖父说,你是一个作田打土块的人,就不要东想西想,不要今天南京买马,明天北京买鞍。随便做什么事都要丁是丁,卯是卯。其实,祖父是在教我做事的一种态度,凡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漂浮狂躁。

第三句话是,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有一年,祖父去公社开万人审判大会,是一个小青年拉拢几个朋友去抢劫,结果都被判了刑。祖父回来专门叮嘱我,千万不要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会跳神。祖父反复告诫我,交友要慎重,不然会败了一生。

第四句话是,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祖父的乐善好施是出了名的。祖父虽勤奋劳作,但在20世纪70年代,日子过得还是异常艰难。吃的是豌豆煮饭或灰萝卜蒸饭,白花花的大米只能是一种点缀。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祖父常还是慷慨地借给邻居一升或二升大米,邻居不还他也不讨或者干脆声明不要还。祖父说,自己一家老小从益阳逃荒过来,这里的群众没有歧视过他,他很感激。这里的群众讲义气,讲感情,自己理应回报。他老人家告诫我,做人千万不要看重钱财,当官的看重钱财要犯法坐牢,当老百姓的看重钱财会失去亲戚朋友。

祖父的四句话我铭刻在心。及至我读完高中,走进社会,才知道祖父的四句“格言”,除了自己的做人总结,有的还出自《增广贤文》等传统读物。

祖父在1986年冬天得了重病。那天,当民办教师的我从学校回来看他,祖父很高兴,我扶他上厕所,然后扶他上床。可谁知,他这一躺下去,几秒钟便永远闭上了眼睛。我是握着他的手送他走的,直到他的手慢慢变凉变僵。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盏燃烧了79年的生命之灯是怎样熄灭的。我双手捧着祖父的手,泪如泉涌。时光荏苒,20年过去了,我一直安静地生活着,愉快地拥有着亲情和友情,认真而知足地做着我的老师。我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除了我自身的努力外,更得益于祖父对我的教诲以及在这教诲中形成的个人品格。

我非常爱我的祖父,也非常感谢我的祖父。如果祖父还健在的话,刚好是100岁了。

篇6:祖父黄炎培

时间 : 2011年12月6日 地点 : 中关村黄且圆家

黄且圆女士生于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她的祖父黄炎培先生,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也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和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她的父亲黄万里是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在上世纪50年代独立提出反对三门峡工程的正确意见,不被采纳,反遭磨难,他在逆境中坚持真理,成为中国科学界良知的代表。

在一个冬天的下午,黄且圆女士在家中向我们述说了长辈的往事。

(编者注:本文付梓前,2012年3月9日,黄且圆女士因病逝世,谨致哀悼)

他是一个教育家

丁:这些年媒体不时提起您的祖父黄炎培先生与毛泽东在延安的那段对话,而对您祖父其他方面介绍不多。您是黄炎培的长孙女。能不能谈谈和他的接触?

黄:关于我祖父,我觉得公众有一些错误的印象。他是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大家都认为他代表资本家,甚至说他是中国最大的资本家。其实,他没有任何资本,他只是一个教育家。1949年以前,中国有3位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一个是陶行知,一个是晏阳初,一个是我祖父黄炎培。他一生最主要的事情是办教育,他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

1958年,祖父80岁,写了一本自述《八十年来》。他的父亲是个知识分子,没有土地,没有房屋,终其一生都是租房居住。他的个性是得钱即使。先是做家塾教师,后漫游河南、广东、湖南,当督抚的秘书,30几岁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死得更早。祖父十三四岁就没了双亲,跟着自己的祖母生活,在外祖父家的私塾学经史。他祖母姓沈,出身川沙县一个乡绅大户,家里书比较多。祖母带着他和两个妹妹,就寄住在沈家。现在上海黄炎培故居,实际上是沈家的房子。沈家和黄家都是大家族,他们之间的通婚比较多。祖父的一个姑父也是沈家子弟,对他影响和帮助比较大。祖父考上川沙府第一名秀才后,经济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他的姑父到了上海,对他说,你不要在乡下呆着了,应该到上海来学习,他就投考了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特班。姑夫、舅舅、表伯父等亲族资助祖父进了南洋公学,师从蔡元培。这个班有不少名人,比如李叔同、邵力子、章士钊。李叔同跟我祖父关系特别好,祖父受他影响比较大。祖父原来不会讲普通话,是李叔同教了他普通话。李叔同不是北京人,祖父的普通话学得也不好,听不出跟他的家乡话浦东话有什么区别。蔡元培的教课方式是,交给学生一张学分清单,如哲学、文学、政治、外交、经济、教育等。让每个人自己选择,你想学什么,认定一门之后,蔡元培就给他们开出应读的主要书目、次要书目,让他们到图书馆借书,阅读,每天写读书笔记送老师批阅。祖父选择了外交。蔡元培给他开出《国际公法》和外交文牍几种。他在公学上到一半时,发生了学潮。不知道谁将墨水瓶打到老师身上,老师要开除学生;全班学生反对,学校就把全班开除;全年级反对,就把全年级开除;后来发展到把全校一千多学生都开除,从此公学解散。

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祖父在公学上到一半的时候,他姑父说南京要举行乡试,祖父又去参加乡试。乡试正好考的是外交方面的问题:《如何收回治外法权?》他把学到的万国公法用上了;当时清朝要改革,把八股文改成策论,好些人只会做八股文,祖父因上了南洋公学,会写策论,所以他考得特别好,中了举人。

从南洋公学出来,蔡元培鼓励他们办教育,说:“必须办学校来唤醒民众。”辛丑条约后,命令各省县办小学。祖父和几个同道商量,认为只有教育能救国,就联名上书县府,把川沙的观澜书院改办成小学堂。他知道川沙县的县官不敢批复,就去找省里的头头,头头正好是张之洞,说我们要办个小学,张之洞就批准了。书院有田产,充当小学基金。祖父被聘为总理,亲自授课,但只是尽义务,不拿薪水,还自膳。他还做点其他事挣钱家用。后又在老家办了一个开群女学,也去授课。办学的费用,主要是请上海实业家杨斯盛资助。通过祖父的游说,杨斯盛先是慷慨捐银300元,后来杨老先生发展到毁家兴学的程度。祖父因演说毁谤了皇太后、皇上,被拘捕,杨斯盛为他出钱请律师,又出钱资助他逃亡日本。回国后又是这位杨先生请他出面办学。先后创办广明小学、浦东中学、广明师范讲习所,月薪40元。当时,中学校长月薪100元。但祖父和他的同道感念杨先生的办学热情,都领薪极少。祖父还说服了当时江苏省的一个头儿,让他们拿出一部分税收办教育。这样一来,教育经费就比较充裕了,教育发展得也比较快。祖父在江苏的时候,江苏教育特别发达,主要是祖父在江苏的努力。

1905年,在蔡元培的家里,祖父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后来,祖父在江苏学务会(后改名江苏省教育会)被推为干事,成了江苏教育界的名人。

1909年清廷筹备立宪,各省设咨议局,祖父当选为江苏咨议局议员。后在全省120人的议员中当选为常驻议员。在辛亥革命中,他是教育界推动革命的主力。

祖父担任江苏教育会常任调查干事时,发现中学生毕业后,只有少数人能升学,大多数苦于就不了业。就在1918年发起创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思路还是走实业救国的路。办社、办校、买机器、造房子的钱一方面向社会募,一方面到南洋新加坡等地募集。那时华侨领袖之一陈嘉庚就答应每年给他们社1000元。他们也通过银行担保,发行了教育债券。

祖父也参与创办过大学,像东南大学。我父亲跟我说,他当时为了集资办学,必须跟资本家接触,向他们募捐,所以认识很多上海大资本家,和这些人有比较深的交往。父亲说,有人认为祖父黄炎培是资产阶级代表,或者说在全国是个人物,因为南洋那些最有名的资本家他都比较熟悉,抗战的时候他也向他们募捐过,但祖父自己根本没有任何资产。

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祖父在上海参与发起成立抗日救国研究会。第二年淞沪战事,他们还从军需方面支援了十九路军。抗战爆发,他带领职教社和学校去了四川。这时,职教社下属和委托设计的职业学校、补习学校已有几百所,成为三四十年代的一种风尚。

1940年,为了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他们组织了民主政团同盟,职教社是组成单位之一。同盟就是民盟的前身。祖父是第一任中央主席。此后,他才较多参与一些政治活动。

和其他弟妹相比,我接触祖父多一些。记忆中第一次看见他,是在抗战胜利后的重庆。当时寄居在重庆的人都想从后方往南京、上海那边走。祖父原来就是上海人,也要回去,但堵在重庆的人太多了,只好等。抗战时期,祖父家在重庆,我们家在成都。抗战胜利后,我家也到了重庆,从那时起,我才有了祖父的印象。

邢:您当时几岁?

黄:我是1939年生的,大概6岁吧。

我印象里,祖父住的房子没有我们家好。抗战中,父亲所在的水利局发不出工资。他办公司,参加投标,修美军军用机场,赚了一些钱。父亲到了重庆,在巴蜀学校附近买了一所别墅式的房子,巴蜀小学就在旁边,家里住的挺宽敞。我父亲的观点是:花了的钱才是你自己的。结果新房子住了半年,我们就回南京了。他把房子又卖了。我祖父当时住在附近山坡上一个很旧很破的二层楼房里。因我母亲先回江苏,父亲就带着我和弟弟,搬到祖父那里住了些天。祖父好像没有什么固定的收入,帮人家做一件什么事,或者促成一件什么事,有人就给他一笔钱。后来中华职教社给他发一些钱。听我母亲说,在抗战胜利的那一段时间,父亲还接济过祖父。祖父当时没有太多收入。参政员好像只算是社会工作。我大伯父是武汉大学教授,在乐山。当时大学教授特别穷,吃不饱饭,大伯母是个美国人,就自己做一些糖果糕点,让孩子出去卖,1943或1944年,我大伯父去世了,家里生活艰难,祖父就让我父亲和其他子女,每个人接济我伯父一些钱,他自己是拿不出什么钱的。其实,祖父生活最好的时候是解放以后,比较安定,而且住的条件比解放前好到不知道哪去了。

nlc202309021837

另外,我觉得祖父在婚姻问题上,也接受了新的思想,他特别倡导男女平等。他办了小学,就让妻子和两个妹妹去上学,以自己当教师的工资抵三人学费。他又特别恪守旧道德。祖父曾向自己留洋过的朋友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是先结婚后恋爱还是先恋爱后结婚的?他们分成两拨,祖父说自己是先结婚后恋爱的,有人说是先恋爱后结婚的。祖父对我的祖母特别尊重,让自己的孩子都要尊重自己的母亲。上海管母亲叫“姆妈”,川沙叫“姆娘”,祖父就把方言的“姆”字改成恩爱的“恩”,让他的子女叫母亲“恩娘”,对子女有恩的意思。我父亲让我们对母亲也叫“恩娘”。父亲在美国时给家里写信,祖父在回信中细心地说,你的字太草,又写得比较小,以后要把字写得大些、工整一些,这样你母亲才能看得清楚。可见他对妻子的体贴和尊重。

有一年我去美国,看到大伯父儿子家有一个祖父写的条幅。前面四句是描写峨眉,最后四句说:“功名期望皆身外,天地庄严在眼前,此体此心都付汝,母心纯善体纯坚。”这是他对一个母亲的赞美,是对一个心地善良和身体健康妇女的赞美,表现了他的妇女观,这种思想观念在当时也是比较新潮的。现在的电视剧总是瞎编一气,给我祖父身边编出像小蜜一样的人,似乎和我祖父有什么特殊关系。连我表妹都被搞糊涂了,还问过我,到底祖父有没有绯闻。我说没听说过。祖父是一个很严谨的人。其实,他在上海那么多年,二三十年代,上海有那么多小报,真有小蜜早就传遍了。有个朋友对我开玩笑地说,在那个年代,如果他要找第二个太太,他那么有名,要找早就找了,不必弄个小蜜什么的。现在一些人不好好去研究历史,研究那个时代人的道德追求和操守,编的东西一看就假。

我的亲祖母是1940或1941年去世的,她本来已经到了四川,可能对一些瓶瓶罐罐放心不下,非要回到老家看一看,一回老家,就高血压发作去世了。继祖母跟我的父亲年龄差不多。我祖母走的时候,我弟弟刚生不久,是我一岁多快两岁的时候,所以那些小叔叔、姑姑(继祖母的子女)都比我小一些。

邢:您祖父兄弟几个?

黄:我祖父家就是他和两个妹妹。我祖父的父亲也是单传。到我祖父,孩子就比较多了。

在北京

黄:我们家是1953年1月份搬到北京,以后跟我祖父交往就多了,过节时都要到祖父家。那时候他住在安儿胡同,有一个比较大的四合院,生活比从前好得多了。

那个四合院还是比较讲究的。一进门往右拐,是一个较小的院子,警卫员就住那里。南边有几间大的屋子是他对外的会客室,家里人一般不到那里去。再进一个门,才是正式的套院,是一个大的四合院。套院不算奢华。后头有锅炉房等附属设施,院里也住了10几个人,像祖父的秘书,还有厨师、 两个保姆等,都是国家工作人员。

到北京后,听说祖父“五一”、“十一”的时候可以上天安门观礼,我和弟弟都想跟他去。父亲让我们自己去说。我们先找了继祖母,她和祖父商量后说,我们俩可以去。1953年的“五一”,我和弟弟、连同小姑姑、小叔叔挤在小汽车里,和祖父去了一次天安门城楼,晚上看焰火。在小车上祖父兴奋地对我们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多么好,毛主席多么英明伟大。他说得挺真心。现在的年轻人不太理解那时老人们的想法。祖父年轻的时候讲演,被逮起来要杀头,讲演的内容都是帝国主义怎么欺负我们,瓜分中国。 现在终于把帝国主义赶跑了,是个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我记得在汽车上祖父和我们说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话。

毛主席来以前,我们已先到了,就坐在天安门检阅台,那里摆了好些椅子,我记得当时旁边坐着包尔汉夫妇,他们好像也带了俩孩子。祖父坐得比较中间,随便坐的,没有排位。毛主席来了,走到我们面前,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问我祖父:这都是你的娃儿啊?祖父说是。我们就跑上去跟毛主席握手,毛主席高兴地跟我们一大群小孩握手。毛主席的手很大,又很软,我特别兴奋,握完了又去握了一次。但是,我对刘少奇没什么好印象。他在毛主席之前上来,我们小孩都跃跃欲试想跟他握手,他根本不理,就从我们面前过去了,也没有和我祖父说任何话。不像毛主席还跟我祖父打招呼。上世纪60年代我上了大学,快到饿肚子的时候,我们正下工厂,工厂在城里,放假我就去了爷爷家里,又跟他上了一次天安门,看见了毛主席,又握了一次手。是“五一”还是“十一”记不清了。那一次好像有一些苏联领导人来,我们与赫鲁晓夫已经发生分歧。记得布尔加宁穿着蓝的军装,特别耀眼,特别漂亮。我看见林彪独自坐在一个藤椅上,不理人,脸孔煞白,我们也没敢前去握手,只想去跟毛主席握手。毛主席走的时候,我又跟着去看了看,他从城楼走下去的时候,有6个警卫围着他一起走下去,都是高个子,前后各一,左右侧各二。

我家的1957

丁:1957年您父亲被打成右派,你爷爷5个子女都被打成右派,当时您有什么感觉吗?

黄:当时没什么感觉。我叔叔他们被打成右派我是后来才慢慢知道的。知道我父亲被打成右派,我的负担挺重,在压力下,整天得批判父亲,如果认识不到位,自己就要被划成右派了。我正好刚上北大一年级,高年级闹腾得厉害,我们低年级还不大懂。父亲兄弟姐妹每个人打成右派的情况都不一样。文革后,他们才说了一些情况。他们说得最多的是,1953、1954年搞统购统销的时候,我祖父是江苏省人大代表,让他调查江苏的情况,他回来后写了个报告,说统得太死了,对经济发展不利,对就业也不利。南方很多小店铺实际上是夫妻店,根本说不上是什么资本主义,小店被关门,经济搞得过死会出问题。我祖父的这个报告被拿到人大的会上批判,组织批判的是彭真。当时我刚上高中,住在祖父家。记得那时,祖父还经常给毛主席写信,拿着毛笔跟我说:你看我在给毛主席写信。有一次,我回家听见院子里在放祖父的讲话录音,觉得挺奇怪,问:爷爷,怎么在家里还用录音,好像在用扩音器说话?警卫员说,不是,这是在会上发言录音,现在放。院子里静悄悄的,过了一会,祖父出来了,特别生气地在廊檐下走来走去。我想这就是他那次受批判的余波。后来听我小叔叔说过,有一阵他还绝食,要辞职。

据父亲说,建国初,祖父比较受毛泽东的重视和尊重,毛泽东还比较注意听他的意见,但那次打击以后,我就不太清楚了。实际上那时候他70几岁了,脑子也并不是很灵活了,但他对工作很严肃,不在家办公,还是早晨出去,晚上回来,和别人一样上班。他当副总理的时候,找我谈过一次话,问我喜欢什么?我说喜欢数学。他就拿个小本子记上了,当时也没说什么。有一次我们全家聚会,(有一张照片,院里头有一个大缸,有的人在缸里头,有的人在缸外头)他发表演说,内容我觉得挺好。我们子孙中,大伯父和二伯父是学文的,其他人都是学理工搞科技的。祖父讲,他作为《申报》的特派记者到美国访问时,见到爱迪生。爱迪生问他从中国什么地方来?他说从中国上海来。爱迪生那时候刚发明了留声机,就说:太好了,你能不能说几句上海话,我用留声机录下来。我祖父讲了一番话,说搞科学要为世界和平,不要把科学拿去发动战争,用上海话录在留声机里了。他给我们讲这件事,是教育我们,不要单纯搞技术、搞科学,要有一个正确目的。他还问爱迪生:你今后最大的希望是什么?爱迪生说:我希望死后,我的实验室还能搬到地下继续工作。这话给我印象比较深,特别感动。为了和平,这是大家经常听到的。爱迪生真正热爱科学发明,痴迷到这种程度。现在有些人做科学研究,有的为了饭碗,有的为了提级,有的为了名利,我觉得都没什么意思。当然,也能谅解这些人,因为确实有生活问题;提不了级有好些具体问题不能解决,但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是什么样子,祖父讲的这个故事给了我启发。

nlc202309021837

我父亲也持这种观点:祖父受了打击后,就不再提意见,什么都不说了。父亲认为,和其他民主人士比较,祖父在刚解放的时候比较受重视,但他较早受到打击,不再说话,所以反右时他没有被划成什么。听说,鸣放时有一次我祖父也要发言,李维汉阻挡了一下,保了他。民盟其他人被打成右派,对他也是震慑。父亲认为,他自己被打成右派,跟祖父没关系。我们家其他人被打成右派,可能与祖父有关。鸣放时毛主席曾说两个万岁,共产党万岁,民主党派也要万岁。在祖父影响下,叔叔黄大能参加了民盟。黄大能后来也要求参加共产党,可能共产党也跟他说,你还是参加民盟比较合适,他就留在民盟了。后来也被打成右派,看来这跟我祖父是有关系的。还有,罗隆基和我的二伯父黄竞武是很好的朋友,因为他们都是清华的同学;二伯在临解放的时候被国民党杀害了,是烈士。在民盟里,除了职教社的人,祖父和张东荪,罗隆基这些留美的人比较接近。

我父亲坚决不参与政治,祖父动员他参加民盟,他一概不理。

我姑姑黄素回也被打成右派,她在大连一个大学工作,和她先生都被打成了右派。她先生陈锵是一个很有名的内科大夫,他们被发配到内蒙。改革开放后,陈锵当了内蒙医学院院长。落实政策时,根本没找到我小姑姑的右派材料,连一个字的记录都没有。人家说,你没有被打成右派。但她确实挨批了,而且是按照右派处理的。他们政治性并不强,小姑姑上高中时,抗战了,到了后方祖父本想让她继续上学,但我祖母去世了,祖父也照顾不了她。她上了两年大学预科,就退学了。她连正式大学都没上过,也没有什么政治观点,反右时,什么话也没有说,就被打成右派,最后连材料都没有。所以家里人怀疑这是因为受到祖父影响,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邢:您家里那么多右派,后来听您祖父说了什么?

黄:他没有对右派的事说什么。祖父毕竟是饱经沧桑的。我父亲被打成右派后,找过祖父谈这件事。他说祖父给他解释的理由是:你技术上的观点,比如三门峡该不该修,你可能是对的;但从政治大局来看,可能你就 错了,你要从这方面来想通这个问题。有人说,《人民日报》登了我父亲是右派,我祖父批判我父亲。实际上不是这种情况,是《人民日报》把我父亲的文章放在《什么话》专栏里批判。当天报纸同一版,又登了记者去访问我祖父,我祖父就泛泛地说了几句拥护反右,并没有提到我父亲,更没有说拥护把我父亲打成右派。

丁:我问过您父亲,说您被打成右派,您父亲对这事怎么看?他说,我父亲对我很同情,但他也没有办法。

丁:您前后在祖父家住了多长时间?

黄:为了上学方便,1953到1954年住了一年。后来就是过节的时候去一下。反右以后还有一些来往,直到1965年祖父去世。

丁:您父亲打成右派以前和打成右派以后,您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黄:很难说不同。他是一个性格比较坚强的人,不像别人,一打成右派就垂头丧气了。我的小叔叔黄必信,估计也是我祖父的原因被打成右派,他在大连大学,当时比较年轻,是个讲师,被打成右派后60年代来北京,就哭丧着脸,特别悲伤的样子。可我父亲不那样,自己该干什么还干什么。1957年夏,他已经是右派了,还带领全家到颐和园玩。我们坐公共汽车回来下车时,有清华学生在我们背后指指点点地说:你看,那个人就是黄万里。父亲根本没有那种被打成右派就没脸见人的想法。他觉得:我就这些观点,你要说不对就不对,我也没什么办法。他照样研究他的问题,看书。那时候不让他教书和写文章了,不知道他在搞什么,但他生活还比较正常。他始终认为关于三门峡他的意见是对的,并反复论证,不断上书,曾上书给董必武。

祖父教导了我父亲半天像“外圆内方”这样的做人道理,父亲也没有接受他的意见。当然,父亲还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照我妹妹和我母亲的看法,他是一个快乐的右派。我觉得,快乐不可能。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想把江河治好,觉得自己有这个本事,他很自信。现在一点都施展不出来,心里肯定非常压抑。那时候,他老在看古诗,做诗,诗中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悲情诗句。1957年以后,他连教书的机会都没有了。

丁:父亲被打成右派时您18岁,对您个人影响大吗?

黄:影响比较大。如果没有父亲的问题,我就没有那么多思想负担。在学校你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比如毕业分配,别人对你的看法等等。另外,遇到父亲又挨批了,又对他怎么样了,我们要跟着应付,母亲让我帮他写检查。我没有真正写出来,比如,我说你不应该这样交代。他说我已经交代了。那我还说什么?

1962年,我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业大学。在工业大学工作倒没有受到特别大的歧视,有也是无形的,因为人家知道你是什么人。

关于我祖父有一个故事,是我父亲给我讲的。祖父说,早先,有一次毛泽东请他去谈话,拿出一首诗特别有兴致地念。祖父问,您念的是谁的诗啊?写得这么好。毛泽东说,就是你写的。祖父特别高兴,觉得毛泽东捧了他。接着,毛泽东就谈了祖父代表民族资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一个代表人物之类的话,祖父在受到夸赞,非常高兴的情形下,就稀里糊涂承认了。接着,马上就有内部讲话或文件,说资产阶级人还在,心不死,黄炎培就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后来我看到一篇文章,讲古代一个帝王,用的是相同手法,把他的臣子捉弄了一番。

祖父虽然是国家领导人,但他已经不是一个正面人物了。小姑姑有一回问我先生杨乐:我们家出身这么不好,你怎么还会找我们家的人?杨乐跟她开玩笑地说:我家的成分也很高。那次大家一块聊天的时候,那位小姑姑就说:我当时结婚,一个很大目的就是想改变成分。

我没有觉得祖父的背景对我有什么好处,只是不像我父亲对我压力那样大。我当时接受了党的宣传,以为只要自己表现好,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另外,在大学里,出身好的人很少。我好好教书,搞我的数学,所以没有那么痛苦。比较痛苦的是搞运动的时候,比如文化革命一开始,我从四清工作队回到学校,看到人家给我贴了一张大字报,说黄且圆这个资产阶级小姐,祖父是全国最大的资产阶级,她的父亲是清华的大右派。说了几点都不着边际,看后觉得可笑,因为他没有说出我本人有什么问题。

丁:建国时把您祖父安排得比较突出,您怎么看?

黄:根据祖父的日记,他本想留在上海,继续搞他的职教社,但是这边非得拉他,他没有办法才到的北京。

我有一点看法:本来民主党派都是中间的政治力量,但像章伯钧、沈钧儒,原来就比较靠近共产党一边。刚组织民盟的时候,祖父和有些人还不想要沈钧儒,觉得他不够中间,有点倒向共产党。国共分裂后,祖父最后站到共产党这一面了,可能对中间派的影响比较大,能影响一大群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让别人看共产党挺有诚意的,我估计这是一个原因。

篇7:勘书的祖父

他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学业有成。一天,曾祖拿出一个古匣,对他说,我有一件心事,终生未了。我得到它们的时候,一生的日子已经过了一半,剩下的时间不够我做完它。现在,我交给你的是一件半成品,不如让你从头开始。

原委是这样:早年间,江南有一家富豪,家有两册古时传下的医书,集无数医家心血之大成,为杏林一绝。富豪视若珍宝,秘不传人。后来,富豪出门遇险,一位壮士救了他的性命。富豪感恩不已,欲以斗载的金银相谢。壮士说,财宝再多,再貴重,也是有价的。我救了你,你的命无价。我想要你的医书,救普天下人的性命。富豪想了半天,说,我可以将医书借给你三天,但是三日后的正午,你必得完璧归赵。

壮士得了书后,请来乡下的诸位学子,连夜赶抄医书。时间紧迫,萤萤灯火下,抄书人依样画葫芦地描了下来,总算在规定时间之内抄完了。壮士长出一口气,心想从此以后,便可以用这本医学宝典造福于天下黎民了。

谁知,抄好的医书拿给医家一看,才知竟是不能用的。这种在匆忙之中由外行人抄下的医方,讹脱衍倒之处甚多,且错得离奇,漏得古怪,谁敢用它在病人身上做试验呢?

壮士又急急赶回富豪家,想再请富豪借医书一用。当他到达目的地时,迎接他的是冲天火光。富豪家因遭遇雷击燃起天火,藏书楼内所有的典籍全部化为灰烬。

从此,这两册抄录的医书就像鸡肋,一代代流传了下来。没有人敢用上面的方剂,也没有人舍得丢弃它。书的纸张黄脆了,布面断裂了,后人就又精心地誊抄一遍。因为字句的文理不通,每一个抄写的人都依照自己的理解,将它订正改动一番,闹得愈加面目全非,几成天书。

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祖父。

祖父说,您手里拿的就是这两册书吗?

曾祖说,正是。

祖父说,您是要我把它们勘出来?

曾祖说,我希望你能穷毕生的精力,让它死而复生。但你只说对了一半,不是它们,是它。你这一辈子,是无法同时改正两本书的。现在,你就从中挑一本吧。

祖父看着两本一模一样的古籍,随意吧。它们难度相同,济世救人的功用也是一样的。

祖父随手点了上面的那一部书。他知道从这一刻,这一个动作,就把自己的一生,同一方未知的领域,紧紧地粘在一起。

祖父没有辜负曾祖的期望,皓首穷经,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将甲书所有的错漏之处更正一新。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无法判定成分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药炼成汤,以身试药;为了一句不知出处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凡是书中涉及的知识,祖父都用全部心血一一验证,直至确凿无疑。到了祖父垂垂老矣的时候,他终于将那册古书中的几百处谬误,全部订正完了。

人们欢呼雀跃,毕竟从此这本伟大的济世良方,可以造福无数百姓了。但是,敬佩之情只持续了极短的一段时间。远方出土了一座古墓,里面埋藏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简,其中正有甲书的原件。

人们迫不及待地将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和原件相比较,结果是那样令人震惊。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同古简完全吻合。也就是说,祖父凭借自己惊人的智慧和毅力,以广博的学识和缜密的思维,加之异乎寻常的直觉,像盲人摸象一般地在黑暗中摸索,将甲书在漫长流传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错误全改正过来了。

祖父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又在瞬忽之间,烟消灰灭。古书已经出土,正本清源,祖父的一切努力,都化为劳而无功的泡沫。人们只记得古书,没有人再忆起祖父和他苦苦寻觅的一生。

讲到这里,朋友久久地沉默着。

古墓里出土了乙医书的真书吗?我问。

没有。朋友答。

我深深地叹息说,如果你的祖父在当初选择的那一瞬间,挑选了乙书,结果也许就完全不一样啊。

朋友说,我也问过祖父这个问题。可是,祖父说,对我来讲,甲书、乙书都是一样的。我用一生的时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

祖父证明了人的努力,可以将千古之谜猜透。

这已经足够。

上一篇:合同能源管理模板下一篇:太婆终于“下岗”了作文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