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

2024-04-14

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精选14篇)

篇1: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

关于下发《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预案》的通知

各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服务站: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再就业扶持政策,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难问题,帮扶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建设和谐社会,制定我市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预案。现将此预案下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

….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预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再就业扶持政策,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难问题,帮扶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建设和谐社会,制定我市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预案。

一、就业援助对象。

我市城镇非农业户口家庭成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并进行失业登记,但无人从事有报酬工作或无任何经营性、投资性收入的家庭及成员。

二、工作目标。

今年年低,使我市城镇零就业家庭中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要求且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成员,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解决一户,达到动态为零的目标。

三、工作内容。

1、调查摸底和申报认定。

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意见》要求,组织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对所属辖区内零就业家庭进行入户调查,登记造册,申报认定,调查摸底,重点了解掌握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的基本情况,认真填写《城镇零就业家庭情况登记表》,对经援助实现就业的,具体掌握其就业状况,稳定情况并填写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进度情况表。由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负责辖区内的零就业家庭的认定工作,对已认定的零就业家庭在社区内进行公示(公示

时间为3天)。

2、加大岗位开发力度。

要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搭建平台。开发岗位是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通过政府组织,购买一批公益性就业岗位;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清理,腾出一批就业岗位;通过发展多种就业形式,拓展一批就业岗位;通过建立再就业基地,创造一批就业岗位;通过劳务输出、劳务派遣,组织输出派遣一批人员。要积极开发社区“三保”(保安、保绿、保洁)、“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项服务”(家政、配送、保健)和“三大管理”(物业、车辆、公共)等就业岗位。同时,结合各自实际,用足用活就业再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就业再就业资金的效益,通过资金扶持、提供场地等方式,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有组织地开办家政服务公司等实体,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促使其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最大限度地吸纳零就业家庭人员稳定就业。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运用政策推动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开展对零就业家庭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活动,把工作做到零就业家庭,把援助内容落实到人头,把握零就业家庭成员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活动。对有创业要求的和创业能力的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对有创业要求而缺少资金的给予小额贷款,对没有一技之长的,根据市场要求免费提供技能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定期开展零就业家庭援助活动。同时要制定包保责任制,实行一对一帮扶活动。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层层落实。

实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是政府民生八项实事之一,是就业再就业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各街道(乡镇)保障所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零就业家庭援助预案,层层落实责任。以社区为基本监控点落实到人头。采取分片分户负责的办法,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对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在申报认定后层层启动援助预案,保证在6天内解决再就业问题。如果6天内解决不了要及时上报具体原因及困难,由上一级具体研究解决方法。

2、建立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要按时通报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进展情况,并逐级汇总上报。对好的做法和经验给与表扬及推广,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解决零就业家庭的通告。对未兑现承诺、帮扶目标未实现、虚报瞒报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追查责任。要确保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落到实处。

3、强化服务功能。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要坚持定期入户调查制度,了解掌握辖区内的居民就业状况,及时掌握新生零就业家庭情况,要求为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一对一”帮扶。依托劳动保障平台完善对零就业家庭情况的动态跟踪管理和调查、管理登记、申报管理体系。

4、认真总结,及时上报。

各街道(乡镇)每月上报《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进度情况表》和

简要文字说明,12月末上报全年工作总结并发布。把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不及时上报,便于推广,评定和解决。

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延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认真贯彻省、州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完善措施,狠抓落实,全力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促进全州就业再就业工作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

篇2: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

近年来,嵩明县高度重视农村“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众就业,探索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长效机制,实现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存量消零”。农村“零就业家庭”有的是伤残、病残、年龄偏大、劳动技能较低,这就需要全社会要带着感情去关心、帮助他们,通过就业援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嵩明县以动态消除农村“零就业家庭”为突破口,促进农村贫困家庭成员就业为重点,以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为手段,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

一、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杨林镇官渡社区朱仕兰,大儿子因车祸残疾、丈夫悲伤过度相继离世,只能与小儿子相依为命的朱仕兰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生活过得异常艰辛。在全县开展农村“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后,社区居委会及时入户调查了解情况,将朱仕兰户认定为“零就业家庭”援助对象,并及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帮助扶持:动员其参加“蔬菜种植”技能培训班,学到了不少蔬菜种植技术和经验,政府协调了5万元的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帮助她建起蔬菜大棚。有政策帮扶、技能培训、市场趋好,截止今年9月,朱仕兰收入已达1万多 元,原来一贫如洗的家庭逐渐摆脱贫困。现在,朱仕兰总会满怀感激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

嵩阳街道晁家居委会村民罗春华,因文化程度低,自身又没任何技能,妻子体弱多病,一直未找到合适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开展农村“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后,认定罗春华家为“零就业家庭”扶持对象,帮助罗春华办理了5万元的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其全家在隆源农贸市场内开了一家饮食店。经过帮扶及其本人的努力,现在饮食店的经济效益较好,罗春华全家基本摆脱了家庭经济困难的状况。

嵩明县探索建立了农村“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认定一户,援助一户、稳定一户的援助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帮助一人就业,促进全家脱贫,并取得初步成效。截止XX年10月,嵩明县对全县68894农村户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农村“零就业家庭” 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就业能力、择业意向进行登记造册,共认定农村“零就业家庭”2363户,帮助1869户农村“零就业家庭”实现了转移就业,占全县农村“零就业家庭”的79.09%,实现动态清零,涉及农村“零就业家庭”成员劳动力2375人,占全县农村“零就业家庭”成员劳动力2876人的82.58%。

二、援助“零就业家庭”,激励全民创业

——强化培训,促进就业。嵩明县以转变就业观念为突破口,以提高法律意识和掌握简劳动技能为重点,组织农村 “零就业家庭”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共计开展“两后双百”培训4期1500余人;开展农民技能培训28期66班次3129人,共涉及农村“零就业家庭”人员755余人。其中开展农村“零就业家庭”蔬菜工培训班261人,烟叶分级工培训班143人,家畜养殖培训班126人,家政培训班87人,农机修理工培训班129人。

——广辟岗位,推荐就业。举办6场以“求职就业有门路,岗位信息送到家”为活动主题的“促进农民就业,送岗到村”招聘会,共邀请200余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各类有效就业岗位4810个,发放《农民务工读本》“贷免扶补”创业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为各类求职人员办理求职登记3500余人次,为4190名农村劳动者提供了职业介绍服务,招聘会上共有2300余人次与企业达成意向性协议,其中:为农村“零就业家庭”成员办理求职登记1200人次;为农村“零就业家庭”成员进行职业介绍2100人次,通过各种渠道帮助1547名农村“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了就业。

——落实政策,稳定就业。嵩明县结合实际,把农村“零就业家庭”人员创业就业作为扶持重点。农村“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开展以来,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组织开展农村“零就业家庭”成员130人参加创业培训,贴息贷款、扶持创业贷款112户,投入扶持资金652万元。

据了解,截止10月底,嵩明县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32户;“贷免扶补”创业贷款356户;推荐劳动密集型企业贴息贷款51户,共计发放贷款资金1.92亿元;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3308人,其中技能培训3129人,引导性培训XX9人,促进农民转移就业16040人,实现新增农民劳务收入1.62亿元。劳务经济总体效益呈稳步上升态势,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嵩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张金昆

篇3: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

一、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原因

贫困大学生由于受到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竞争环境的影响,往往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与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比较,贫困生在签约时间上明显滞后,在签约率上明显偏低,在择业岗位上明显偏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表现在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存在矛盾。近几年,一方面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国家机关压缩编制精简机构,造成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社会用工需求岗位不足。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

2、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束缚

目前我国大学生都是交费上学,上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少贫困生是靠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的。经济的困难使贫困生不得不考虑首先应付生计,他们不敢去承担风险,害怕经济上受挫,在择业心态上表现为求稳定、注重眼前的效益而不是长远的发展,在择业范围、择业方向上必然受到束缚。加之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毕业生的求职成本越来越高,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还需要通讯费、交通费、考务费等多项支出。贫困生缺乏必要的就业经费,限制了择业范围,减少了就业成功的概率。

3、贫困大学生自身素质结构的影响

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呈现买方市场的形势下,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成绩、品德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贫困生往往在计算机水平、英语的应用水平、文体技能等综合素质方面有所欠缺。同时,贫困生受家庭经济情况的困扰,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容易产生自卑、孤僻、压抑、焦虑、嫉妒等不良情绪。经济困难和自卑心理还限制了他们的社会活动范围和交往方式,不利于其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意识的培养。这些都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制约了贫困生顺利就业。

二、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就业援助

要改变贫困大学生就业弱势的状况,高校有责任对贫困生提供全方位、多层面的就业援助。包括心理援助、技能援助、一对一就业帮扶等。

1、加强对贫困生的教育和引导,为其提供心理援助。

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长期压抑的环境使其在择业过程中往往表现得不自信,畏首畏尾。高校应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主动择业。要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使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帮助贫困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艰苦求学,勤奋上进,争取顺利完成学业,早日回报社会。

2、加强对贫困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其提供技能援助。

在鼓励贫困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高校要帮助贫困生作好求职择业的技能准备。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教育贫困生学会选择,诚信求职。高校要注重提升贫困生的综合能力,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要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开展以提升和拓展就业能力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提高贫困生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贫困生有足够的机会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强化其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增强其创造力和适应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3、加强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为其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

学校要对贫困生这个群体予以特别的扶持和关爱,要设立促进贫困生就业的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推荐和服务,提供集求职、招聘、指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求职平台。首先要为贫困生配备就业辅导老师,和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其次要优先为贫困生发布个人信息,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使用人单位能够发现贫困生优秀的品质和才能。第三要通过开展职业测评、模拟面试、求职材料的制作、就业技巧训练等活动,提升贫困生的自信心和实战经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第四要引导贫困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三、政府制定援助政策,投入专项资金,实施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工程

关注支持贫困大学生就业,是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就业援助,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怀。在对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帮助上,国家、学校和社会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如高校已实施的“助学贷款、助学金、困难生活补贴”等。但这些只保证了贫困生能上大学、能安心学习不退学,还远远不够。上大学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在就业环节上,贫困生更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援助。

1、政府应制定援助政策,对贫困生就业进行重点帮扶、兜底安置

各级政府应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工程体系,将贫困大学生就业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政策范围,认真履行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职责,加大对贫困生就业政策扶持力度。要加强对贫困生就业援助工作的领导,建立援助工作长效机制。应积极组织财政、教育、人事等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真正把贫困生就业援助工作落到实处。省级政府负责制定总体就业援助政策,组织教育部门及高校建立贫困生台帐,组织贫困生进行就业见习和就业培训,对贫困生进行重点推荐,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生就业。各市相关部门应牵头做好回本地未就业贫困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建立本市的未就业贫困生台帐,实现贫困生就业状况动态管理。积极安排未就业贫困生进行岗位见习或免费技能培训,发放见习补贴或培训生活补助,对仍未就业的贫困生实行兜底安置。各级政府还要积极建设以帮扶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为重点的见习和培训基地。

2、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对贫困生就业给予补贴,对援助项目给予资金保障

省、市政府应强化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领导责任,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贫困生之所以就业难,归根到底是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资金可用于为贫困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就业培训生活补贴以及购买公益性岗位等。使贫困生能和其他毕业生一样公平参与就业竞争、参加岗位培训、增加就业技能,享受到和其他毕业生同等的就业权利。

3、辽宁省实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帮助贫困毕业生就业效果显著

从2007年起,辽宁省开始实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省政府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求,重点解决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共同组织此项工作。省政府设立3000万元“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资金”,并要求各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不低于300万元的同类资金,专项用于为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家庭、农村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等贫困生提供求职补贴、为未就业的贫困生提供就业见习补贴以及购买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等,并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实行政府兜底安置就业的政策。2007年,全省共有9967人获得求职补助,1686人获得见习补贴,共计发放援助资金1051万元。其中,有1024人在见习的基础上实现了就业。

2008年,辽宁省拓宽了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扶持范围,援助对象扩大到来自城镇低保家庭、低保边缘户家庭、农村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援助资金为辽宁生源的贫困生提供500元/人的求职补助,用于补贴贫困生求职过程中的费用支出;为在省就业办指定见习基地参加见习的贫困生提供600元/人·月的就业见习补贴,以便帮助找到见习单位的贫困生完成见习任务,进而实现就业;为参加省就业办统一组织的技能培训的贫困生发放500元/人·月的生活补贴。2008年,辽宁省还将在全省大中专院校设置就业信息员等公益性岗位200个,按1.5万元/人·年标准发放岗位工资,岗位工作年限为1年。省政府要求各市要开发、购买和储备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要按照岗位性质及工作强度设置购买资金标准,对经过就业技能培训、岗位见习后仍未实现就业的贫困生实行兜底安置。

篇4: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 毕业生 就业援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8-01

2015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工作,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由此可见,针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成为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十分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据统计,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总数已高达 500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25%,而农林、师范类院校比例甚至高达 30%。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749万,这意味着有150-190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这类学生无论是经济基础、社会资源,还是综合素质、就业能力都处于劣势地位,属于弱势群体。而当前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政策中多采取重“输血” 轻“造血”的经济援助或扶助方式,无法有效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遇到的具体困难,更没有建立起就业援助工作的长效机制。因此,如何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成为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

一、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援助主体过于单一

当前大部分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援助政策中,主要的主体是就业指导中心,它虽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促进援助工作的发展。但建设就业援助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凭单独的主体是没办法完成的,应该采取综合援助的办法,让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团委、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各个部门共同参与,才能让就业援助工作效果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2.就业援助缺乏有效整合和长效机制

目前高校中很少有关于就业援助效果反馈工作方面的实践探索,缺乏考评机制。政府、社会机构无法全面了解援助的功能实现程度、运行情况、各方对援助体系的期望及评价等多方面情况。援助政策忽视了就业援助政策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就业援助体系化,致使政府援助、学校援助、社会机构三者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相互配合,无法发挥互补互促的作用,难以形成长效的就业援助机制。

3.就业援助导向重经济援助,轻心理辅导

求职阶段是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心理问题高发的时期。目前贫困生就业援助偏重经济资助,而对其思想心理方面的关注还不多,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非常缺乏,当前高校的相关心理辅导机构由于条件、人员限制,多是被动服务,服务面狭窄,方式单一。因此需要主动开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实时把握其就业心理,有针对性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培养主动竞争意识,正确认知自身和社会,勇敢面对就业挫折。

二、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的途径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要健全长效机制

按照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确定就业援助工作人员及其工作职责,保证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内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团委、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的落实情况。要对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检查、 督导和指导,确保各项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要强化就业心理辅导

当前,高校要针对不同类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对应的辅导计划,尤其要注重解决双困生或多困生心理辅导问题。心理咨询师要善于引导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主动地参与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其表达出内心困惑,增强心理辅导的切合性。通过辅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掌握积极的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力。此外,高校还应长期跟踪督导被辅导学生,接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辅导工作方式方法,即便辅导后的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已经实现就业,也要建立联系,定期反馈其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

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要建立专业指导队伍

建立由学业导师、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等成员组成的专业指导队伍,从各个方面给贫困生以最佳的指导。学业导师可给予学业方面的指导;心理咨询师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更好地分析自己,找准自身定位;就业指导教师则分析就业形势,帮助其确立择业取向;辅导员负责协调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各方发挥协同作用,形成合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升自身整体素质,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准职业人,从学校到公司的过渡,使其能够掌握求职应聘和职场环境中所需技能,主动赢得目标岗位。这不仅可以预防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择业中的盲目性,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4.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要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开展职业测评,通过科学的专业化测评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长效机制。学校应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进行以职业倾向、职业能力、职业适应性为主的心理测试,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不断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内容,创新授课形式,帮助贫困生掌握求职简历制作方法,掌握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内容上要注重贫困生职业能力培养,鼓励帮助他们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信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多元化、多层次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一定能有效形成,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也能在政府部门及社会援助下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苏志富,俞雅芳.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

篇5: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

(2007年7月23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南府办〔2007〕18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座谈会精神,认真做好城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切实为民办实事,为构建和谐南宁做出新的贡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07〕8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我市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确立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目标任务

通过健全和完善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做到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通过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确保全市范围内在法定劳动年龄、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城镇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户户有人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建立就业援助呼叫系统,完善援助服务手段,逐步形成针对性强、动态管理的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的长效机制。

二、明确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稳定就业的标准

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稳定就业的标准:被用人单位招聘的人员,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人员,应正式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月均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灵活就业的人员,月均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规范城镇零就业家庭的认定条件和程序

(一)认定条件

零就业家庭是指在南宁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同一户口居民家庭成员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因就业困难无一人就业(不含已退休人员和在校学生)或一年内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累计不足三个月(含三个月)的家庭。

(二)认定程序

1.符合条件的家庭,到户口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申请填报《零就业家庭申请登记表》一式三份,并提供以下材料:

(1)居民户口簿、进入法定劳动年龄段的家庭成员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进入法定劳动年龄段的家庭成员未就业的有效凭证。其中,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优惠证》或企业出具的尚未就业证明;其他城镇未就业或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未实现就业人员要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提供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失业证》。

2.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应在申请人登记之日起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和公示(公示时间为3天),并在《零就业家庭申请登记表》上加具审核意见和盖章,报县(区)、开发区劳动保障部门。

3.县(区)、开发区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接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上报的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认定,在《零就业家庭申请登记表》上加具审核意见和盖章后,一份报市劳动保障部门备案,一份留己存档,一份交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并在3个工作日内通知提出申请的零就业家庭成员。

4.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实行属地化管理。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应对辖区内的零就业家庭建立台帐,指定专人负责,实行跟踪服务,及时登记享受援助政策家庭及其再就业情况。

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再享受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政策:

(1)家庭中的下岗失业人员经推荐介绍就业3次以上,因本人不应聘而造成不就业的。

(2)在认定为零就业家庭后,家庭成员中已有1人(含1人)以上稳定就业的。

(3)所辖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机构连续3个月无法与其家庭成员取得联系的。对不再享受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收回其原办理领取的《再就业优惠证》。

四、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

(一)为零就业家庭成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为使零就业家庭充分享受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其就业,劳动保障部门给予零就业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1人办理《再就业优惠证》。

(二)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对象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的,凭《再就业优惠证》按规定享受相关税费减免政策;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三)各级政府投资开发和购买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对象。对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零就业家庭中持《再就业优惠证》的就业援助对象的,可按照安置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四)鼓励用人单位招用零就业家庭成员。对公益性岗位、各类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招用零就业家庭成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补贴等有关就业扶持政策。

(五)零就业家庭成员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六)各级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积极主动做好促进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就业服务工作,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成员按规定提供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鉴定和职业培训。凡为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并推荐就业成功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机构,按相关规定给予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补贴。

(七)各级各部门要在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大厅设立零就业家庭专门服务窗口,提供失业登记、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项目的“一站式”服务;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零就业家庭成员,要从组织创业培训、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及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

(八)零就业家庭人员就读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的,可按规定享受国家资助两年助学金,资助标准每年1500元。

五、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

(一)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各县(区)、开发区管委会在2007年7月底以前对辖区内零就业家庭的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确定援助对象,建立统一的登记台帐和数据库,规范对零就业家庭的管理。零就业家庭状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调整,更新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

(二)做好就业岗位的开发和储备工作。要想方设法开发和储备一些适合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的工作岗位。通过政府购买一批、机关事业单位挖掘开发一批、再就业基地创造一批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以满足辖区内不断变化的零就业家庭就业需要。

(三)建立就业援助呼叫系统。加快12333呼叫系统建设,为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提供快速、高效、便捷服务,确保有就业愿望且不挑不拣的就业困难人员3天之内实现就业。各街道、社区要成立援助服务中心,在调查摸底、建立台帐的基础上,全面准确掌握辖区内零就业家庭的有关情况,积极开展“一对一”、“二对一”等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对零就业家庭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同时,要做好跟踪服务,了解掌握他们的就业状况和收入状况,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就业稳定性。

(四)统筹解决好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资金问题。各级各部门可在历年就业再就业结余资金中划拨一部分经费,专项用于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充分发挥资金对就业的支持作用,以切实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是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和谐南宁,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是各级人民政府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之一。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将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工作纳入就业再就业总体工作中。确保“三个到位”,即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服务到位。认真总结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我市零就业家庭人员全面实行援助,切实消除零就业家庭。同时,要贯彻执行国家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把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工作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二)督促检查,总结评估。各县(区)、开发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定期对辖区内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思路,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措施。各县、区每半年和年终要将工作开展情况上报市劳动保障局。市里将组织检查组不定期对各地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篇6: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

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完善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全面开展就业服务,以协助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为目的切实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各项工作。

二、援助对象

家庭成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全市城镇非农业户口。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并进行失业登记,但无人从事有报酬工作或无任何经营性、投资性收入的家庭中的人员。

三、目标任务

解决失业3个月以上的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就业问题; 年 月底前,年 月底前。实现全市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

四、援助方式

要全面制定就业援助计划,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由各乡镇、街道负总责、包到户。落实包保责任制。市直各部门要根据就业援助计划,对零就业家庭人员包到街道进行援助,通过落实人员、落实援助资金、落实援助措施,确保零就业家庭人员全部就业。

五、援助内容

(一)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依托。围绕社区岗位开发进行就业援助;

(二)以守业项目建设为依托。围绕项目推介服务进行就业援助;

(三)以再就业政策落实为依托。围绕小老板、小企业培树进行就业援助;

(四)以社保补贴发放、社保关系接续为依托。围绕自谋职业进行就业援助;

(五)以公益性岗位开发为依托。围绕社区服务进行就业援助。

六、援助措施

根据援助方式和内容,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要把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做为工作重点来抓。结合本单位实际,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全面开展就业援助的各项工作。

(一)开展调查统计。切实开展全市零就业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要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证机构的作用,深入社区和居民家中,对零就业家庭的户数、人数、月收入、生活来源、就业愿望、劳动技能等情况进行统计,全面掌握零就业家庭的基本情况,并实行申报认定制度,建立零就业家庭基础档案,为开展就业援助奠定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安排,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计划,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找准援助工作的切入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三)完善工作机制。要根据零就业家庭数量,结合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实际情况,落实包保责任制,采取一对一帮扶、结对子服务的方式,为零就业家庭提供即时服务,为零就业家庭人员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街道零就业家庭由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统计局、市司法局、市水利局、市民政局、市计生局、市文体局、市科技局、市广电局、市民族宗教局、市经济局、商务局、市供销社、团市委、市妇联负责包保; 街道零就业家庭由市建设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局、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包保;东三街道零就业家庭由市劳动局、市公安局、市林业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负责包保; 街道零就业家庭由市粮食局、市畜牧兽医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总工会包保; 街道零就业家庭由市环保局包保; 街道零就业家庭由市交通局包保。

(四)落实扶持政策。要切实加大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宣传工作的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宣传各项扶持政策,使零就业家庭中的下岗失业人员都能及时了解政策,及时享受政策。同时,切实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服务工作,及时为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人员进行就业指导、失业登记、再就业优惠证》操持、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守业项目推介、劳务输出等服务,确保零就业家庭人员及时就业。

(五)强化督促检查。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切实开展督促检查工作。深入乡镇街道和部门,检查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的进展情况,实行半月一统计,一月一调度制度,及时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完成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任务。

篇7: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

工作情况汇报一、一季度消除“零就业家庭”工作进展情况

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XX区近年来已建立起及时发现、充分了解、即时解决的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长效机制。截至XX月底,全区已经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二、正视存在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区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再就业工作任重道远,就业难是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和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就业困难弱势群体,“零就业家庭”显得更为突出,就业援助工作和建立充分就业社区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零就业家庭”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和技能偏低,就业竞争力较弱,技能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有的还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造成就业难或就业不稳定,极易产生再次失业;二是开发适合“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岗位思路还不宽、办法还不够多;三是开展建立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受客观条件限制,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三、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深入开展

为进一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做好城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根据XX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方法及XX区消除“零就业家庭”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辖区内“零就业家庭”的实际情况,XX区建立完善了长效机制,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一)建立申报登记制度

积极引导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成员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市场就业意识,主动地到常驻地的街道社区进行申报登记。街道社区要及时为“零就业家庭”提供登记服务,填写“零就业家庭”登记表,并及时汇总整理,随时掌握辖区内“零就业家庭”变化情况,防止出现遗漏。

(二)建立入户调查制度。

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要定期对辖区内“零就业家庭”的有关情况进行入户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辖区“零就业家庭”动态变化情况。

(三)建立动态管理制度

实行对“零就业家庭”的动态跟踪管理,是增强消除“零就业家庭”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必要措施。对申请“零就业家庭”的按照认定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核认定,确定援助对象,建立统一的登记台账和数据库,做好跟踪服务,了解掌握他们的就业状况。“零就业家庭”的状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调整、更新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各社区劳动保障站要定期将辖区内摸底调查情况汇总后上报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由事务所统一上报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中心。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反馈的“零就业家庭”产生及安置的供求变化情况,统筹调剂安排“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实施动态管理。

各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务必做到“零就业家庭”“五清”“四明”即:无业原因清、技能状况清、文化程度清、家庭人口清、收入情况清;择业意向明、培训专业明、就业意向明、公示结果明。

(四)建立“零就业家庭”的专项就业援助制度

根据促进就业工作发展的实际,要不断完善消除“零就业家庭”的具体帮扶措施。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帮扶措施的落实:

一是制定每一个“零就业家庭”的具体援助计划。实行专人负责,制定落实“零就业家庭”援助计划。对认定的“零就业家庭”上门一户一户的走访,做好走访记录。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制定具体的援助计划,为援助工作打好基础。

二是走访企业,开发“零就业家庭”用工岗位,建立安置基地。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积极走访我辖区内的用工企业,宣传就业政策,鼓励企业吸纳“零就业家庭”人员。

三是举办 “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合组织辖区的用工企业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参加招聘会,在现场达成用工意向并签订劳动合同。

四是开展免费培训。对有就业要求的“零就业家庭”人员和其达到劳动年龄尚未就业的子女,提供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五是落实扶持政策。通过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扶持措施,开辟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就业等渠道,促进“零就业家庭”人员尽快就业。

(五)建立责任追究和“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

各级劳动保障机构要定期对 “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按时上报各类相关报表和数据,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对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同时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领导亲自行动,组织工作人员实行“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包干到户,工作落实到人。还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与单位绩效考核、党员干部考核挂钩。

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劳动保障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继续深入开展“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不断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

XXX

篇8: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

据悉, 从2006年开始, 广东以佛山市顺德区作为试点, 积极探索“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的职业技术教育新模式, 在清远招收了近千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该模式取得了“政府不出一分钱, 学生不交一分钱, 学校收费不减一分钱, 企业不额外增加开支一分钱”, 使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企业满意的“四赢”效果, 寻找到了一个适合广大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读中职的新的“智力扶贫”模式。

据介绍, “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的教育模式以学校教育为主, 并通过学校与经济效益较好、管理规范、专业相近的企业联合, 强化校企合作。学生入学时, 学校预先垫付其费用, 在学3年实行弹性学制, 一半时间在学校上课, 一半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训, 教学与实践交替进行。企业向学生支付合理劳动报酬, 部分用于交纳学杂费和生活费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时, 中职学校老师同时进企业全程跟进, 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

顺德3年共招收4000多名欠发达地区初中毕业生。工学结合班的毕业生不但创造了100%的高就业率, 而且不少学生已经就职于中国移动、美的、格兰仕等国内知名企业。

篇9: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

“商界100”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首先让我向您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我是《商界》的忠实读者,6年来我一直在关注着商界的发展与各类信息。前不久,在“商界100”中看到关于“深圳秋云咨询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秋云咨询)的相关信息,很感兴趣,但由于种种顾虑并没有立即通过“商界100”与秋云咨询联系,毕竟我对情感咨询行业一无所知,而且也缺乏行业的从业经验与社会资源。

不久后,我通过广东卫视的《人在他乡》专访节目进一步了解了秋云咨询和创办人——秋云,我被秋云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深深感动,他让我坚定了重做一番事业的想法;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与秋云咨询取得了联系。没想到他们的态度非常热情,没有立即鼓励我加入,而是先给我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说,再根据我自身的情况,进行详实的可行性分析。2009年10月份,我到秋云咨询深圳总进行了实地考察,过后秋云本人也亲自到长沙进行考察,并协助我完成各个环节的具体事项,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还免除了十万元加盟费用作为支持,让我深受感动,秋云咨询的确是一个实在做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秋云咨询长沙分公司筹备工作已于2009年11月25日正式启动。

我虽然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在商界打拼多年,经营过大型商超等多种生意,但心中理想早已被磨灭得不知去向,事业结束后的这一年里无所事事,一直在迷茫、困惑中挣扎,通过“商界100”认识秋云咨询与秋云后,不但让我创业有了方向,重燃了理想的激情,同时又能成就自我,帮助他人,报效社会。在此我衷心感谢“商界100”为我带来这么好的项目与朋友,“商界100”的确是我们创业者的良师益友,预祝“商界100”越办越好。

此致

敬礼

长沙 邓华云

2009年11月

巴将军不懈为创业者找店面

创业者邓范军的计划书通过初审后,巴将军总部两次派总经理刘住臣、副总经理胡玉生、市场开发中心主任罗叶到永川,对邓范军选择的店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估。通过综合分析后,认为这个店面非常适合,双方已经初步达成意向。

除了竭力帮助创业者邓范军外,2009年10月底,巴将军总部还三次派人到重庆渝北鸳鸯镇,对创业者冉晓东所选店面进行现场评估。但由于渝北鸳鸯镇目前尚未形成成熟商圈,建议冉晓东另选其它地方。

如今,新的店面终于找到了。位于重庆江北步行街。商圈成熟,周边竞争较小,店面位于二楼,广告展示效果好,且人流密集,潜在消费者众多。经巴将军总部人员几次与房东沟通,目前已将房租定为比较合理的价格。即日巴将军总部将继续带领冉先生,前往现场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从2009年7月28日,商界100创业就业援助大行动开办以来,巴将军一直积极努力地帮助每位通过组委会初审的创业者。对熊强、冉晓东、邓范军等几位创业者,更是竭尽全力,希望他们能如愿以偿,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由于各种原因,截至目前,仍没有一名创业者成功得到援助。但对于巴将军切实站在创业者利益角度上考虑问题的举动,创业者纷纷表示赞扬,并说,能与这样的企业合作,我们放心!

希望所有援助企业都能像巴将军一样耐心、诚心的帮助创业者;同时,也希望所有创业者在申请项目援助中,能够学到更多对创业实用的东西,能够真诚地感受企业的关爱、真诚地感激企业的关爱!

截至12月9日通过复审及签约创业者名录

以下创业者已与企业签定援助协议:

援助企业:上海圣上雪商贸有限公司吴峥、农春慧、艾国荣、李安泉、王思明、张健、杨凌风、蒋明红、范剑超

援助企业:厦门山国饮艺茶业有限公司 王良、李邦友

援助企业:重庆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彭洪伟

援助企业:奥康集团 陈永霖

援助企业:UQ时尚箱包王兆昆

援助企业:广东女性密语日用公司周志强

援助企业:广东哎呀呀饰品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李敏信

援助企业:秋云咨询顾问机构 邓华云

新闻链接:

1.2009年11月,长沙下岗女工邓华云通过商界100,与秋云咨询公司签订了首家援助合同。免除了10万元的加盟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篇10: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开展“零就业”家庭解困行动工作总结

__:  为贯彻市第__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帮助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难问题,促进“零就业”家庭成员,推动我县再就业救助工程的深入实施,根据市局《___开展“零就业”家庭解困行动___》(___文件精神,现将我局__年开展“零就业”家庭解困行动有关工作情况总结

一、加强领导

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难问题,既是贯彻落实市第__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再就业救助工程的一个重大举措,又是为困难群体办好事办实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我局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切实加强开展“零就业”家庭解困工作的___领导工作,由局领导亲自挂帅,抽调局行政、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二、落实目标

按照今年上半年,各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劳动保障所、乡镇各社区上报的“零就业”户数、人数,我局及时下达了目标任务完成数,并纳入年底对各乡镇人民政府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同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目标实现。

三、主要措施

1、建立基础台帐

根据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各社区对“零就业”家庭基本情况摸底调查,我县“零就业”家庭主要分布在__、__、__“零就业”家庭总户数__户,其中失地无业农民“零就业”家庭户数__户,零就业家庭总人数__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数__人。现各乡镇劳动保障和各社区已建立了“零就业”家庭的基础台帐,及时准确的掌握“零就业”家庭成员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再就业的状态情况。

2、落实相关政策

我局针对“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难的实际,对“零就业”家庭中符合条件的成员及时办理发放《再就业优惠证》,最大限度发挥现行各项就业再就业的优惠政策。积极汇同民政等有关部门,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后,其原享受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在三个月至半年时间内合理延续,使之“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再就业后,其家庭生活水平有实际提高,形成鼓励就业再就业的激励效应。

3、开展就业服务

今年来我局在职介中心和乡镇劳动保障所开设了专门服务窗口,为“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一对一”的免费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在就业训练中心和各职业培训机构针对“零就业”家庭成员普遍文化低、无任何技能特长,按照市场需求和托底安置的需要举办专门免费的职业培训,采取随到随学的方式,提高择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公益性岗位空岗报告制度,加大对各类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对“零就业”家庭成员实行托底安置。同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___,在今年__月开展了“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援助服务周活动,举办现场招聘活动。__日在__镇中心街举办了企业下岗失业___部、下岗失业人员、复退军人、失地无业农民招聘活动。

经过半年来的努力,我局完成“零就业”家庭成员中至少有__就业的家庭__户,其中失地无业农民“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__就业的家庭户__户。“零就业”家庭成员中实现就业的总人数__人,其中失地无业“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的人数__人。

范文仅供参考

篇11:父母退休算零就业家庭吗

父母退休算零就业家庭。“父母双方退休子女无工作算零就业家庭城镇“零就业家庭”是指非农业户籍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内退人员、办理提前退休人员除外)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均进行了失业登记,且无一人就业的家庭。父母双方的年龄已不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子女虽进行了失业登记但均未就业,属于“零就业家庭”。

零就业家庭是什么意思?

1、城镇“零就业家庭”是指本市非农业户籍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内退人员、办理提前退休人员除外)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均进行了失业登记,且无一人就业的家庭。

2、以来,面对就业形势复杂等客观情况,内蒙古通过重点帮扶等多种措施帮助266户零就业家庭中的274人就业,实现在10个工作日内动态清零的目标。

3、零就业家庭分为: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就业家庭两类。且月收入水平低下,消费能力为基本解决户口问题,无最基本经济来源收入的贫困家庭。农村“零就业家庭”是指本市农业户籍家庭中,男16-59周岁,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既未从事一产(农,林,牧,副,渔)经营项目,又均进行了转移就业登记,且无一人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家庭。

申请零就业家庭有什么好处?

1、被确认定的零就业家庭其成员中已有领取再就业优惠证

2、家庭成员中无领取再就业优惠证或不符合领证条件的,可领取再就业优惠证。

3、被认定的零就业家庭给予一次性1000元奖励补贴。

4、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后,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5、对零就业家庭中法定劳动年龄内成员参加及能培训的,给予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申请零就业家庭认定条件

1.符合以下全部条件的人员,可申请认定为零就业家庭:

(1)家庭成员均为本地市户籍;

(2)在法定劳动年龄内;

(3)有劳动能力、就业愿望和求职记录;

(4)持有效失业证的家庭成员无一人就业。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能认定为零就业家庭:

(1)未承担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身人员;

(2)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或以上正由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宝安、龙岗和光明新区农转居失业人员由股份合作公司缴交社会保险的不受此条件限制);

篇12: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

帮助一名贫困生就业,让一户家庭走出贫困。为了促进贫困家庭毕业生充分就业,由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南宁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具体实施的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已于近日启动,报名采取个人报名与县区人社部门及社区居委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报名时间截止到208月15日。

据了解,此次就业援助行动的援助对象必须为南宁市(含6县6城区)家庭贫困的届高校毕业生,且符合下列7个条件之一:1.持有经民政部门认定的有效期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金领取证》的;2.持有经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村委审核签章的家庭困难证明材料的;3.持有经县级以上医院鉴定的重疾患证明材料的;4.持有经残联认定的`有效期内《残疾证》的;5.持有经社区居委会审核盖章的“零就业”家庭证明材料的;6.在校享受助学贷款的;7.在校期间被核定为贫困家庭毕业生的。此外,毕业生在报名时须参照个人的实际情况,符合7大条件之一外还要提供相关证明,并带上户口簿、学历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到南宁市人才市场交流部报名,报名表可在南宁人才网毕业生板块内的贫困生援助专栏内下载,或者直接到南宁市人才市场新址(科园大道行政审批大厅5楼)的相关窗口索取。

篇13:吉林:启动就业援助月活动

日前,吉林省2016年就业援助月暨就业宣传周活动在吉林市启动。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员、本地区确定的困难家庭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因病致贫家庭成员、退役士兵、失地人员、戒毒康复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实施就业帮扶。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将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精准就业帮扶,对有培训意向的援助对象,优先安排有特色的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愿望的援助对象,提供项目对接、创业指导、小额贷款、跟踪扶持等;对符合条件就业困难人员落实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

活动期间,吉林省集中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搭建创业就业宣传服务平台,送政策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面向社会和各类群体积极宣讲解读国家和省的就业创业政策。

篇14:计生援助构和谐 就业创业暖万家

一、主要经验

(一)政府主导,部门协同

一是制定活动方案。根据梧州市政府和原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的《梧州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创业援助行动工作方案》(梧政发〔2009〕35号),梧州市政府决定对梧州市辖区内农村户口计划生育家庭成员中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适龄劳动力,开展就业创业援助行动。2010年梧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一对一”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就业创业援助行动的工作目标、措施和要求。援助行动分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就业援助服务、跟踪总结4个阶段进行。各县(市、区)也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分别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人口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专项活动的组织和领导。

二是各级领导重视。梧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关注行动的开展情况,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和部署,研究、协调解决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困难,使活动得到扎实稳步推进。开展“一对一”帮扶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活动,要求每位在职厅级领导及各部门、各单位在职处级领导各联系帮扶1户;根据市直各部门、单位、人民团体,中直(区直)单位的实际情况联系帮扶若干对象;县(市、区)四大班子领导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办)正科级领导各帮扶1户;鼓励有条件的村(居)书记、主任联系帮扶1户。

三是部门协同配合。农村计划生育就业创业援助行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市、县(市、区)两级人口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改、农业、科技、教育、财政、扶贫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梧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市人口计生委共召开协调会10次,联合调研5次,共同研究解决活动开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该市还启动了“你为国家做贡献,我们为你做件事”活动,市委、市政府整合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团体的资源和力量,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做件事”。市四家班子领导和市直部门与260多户困难计生家庭实行“一对一”结对,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给予帮扶。

(二)精心谋划,稳步推进

一是调查摸底。活动开展前后,该市各县(市、区)共组织2000多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摸底工作。对包括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依法生育二孩户的援助对象进行调查摸底。同时开展援助行动的舆论宣传工作,共发放《梧州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创业援助登记表》、《梧州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创业援助调查问卷》5万多份,通过上门了解计划生育家庭成员的就业、创业意向、培训帮扶意向等,全面掌握援助对象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分类统计登记造册。据统计,全市共有1.32万户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有参加就业创业培训的愿望,主要希望得到汽车驾驶与维修、电工电子、焊工、中式烹调及现代种养、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培训。

二是开展培训。2010年该市各级共落实资金400多万元,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2期,免费培训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成员3000多人,帮助协调小额贷款和提供资金支持共650多万元,支持2350多户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自主创业。如苍梧县组织人事劳动、农业、林业、水产畜牧兽医等部门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免费提供科技致富服务,投入资金80多万元,举办砂糖橘种植、六堡茶种植、网箱养鱼、宝石加工培训班14期,培训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人员900多人(次)。通过强化对计划生育家庭成员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至两门致富技术,全县共成功推荐398名计划生育家庭成员就业。

三是推荐就业。该市积极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免费的用工信息服务,免费推荐就业。据统计,全市共张贴就业信息21000多张,推荐计划生育家庭成员3525人实现就业。各县(市、区)优先安排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成员参加家园建设活动,共组织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和返乡农民工3000多人(次)参加辖区农村人饮工程、水利工程、交通道路工程建设,增加了计划生育家庭的收入。

四是创业扶持。对有志创业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落实专人负责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全市共为4500多名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人员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帮助协调小额贷款和提供资金支持共500多万元。如蝶山区对开办养殖场和从事养殖业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每户给予一次性补助2000元,首批6户,已发放扶持性补助金12000元。

五是对口帮扶。梧州市政府出台《你为国家作贡献,我们为你做件事活动方案》后,各县(市、区)均建立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帮扶登记卡》、《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帮扶对象花名册》,将计划生育家庭困难户分配到各单位,发动机关党员干部对口帮扶。市直单位和县(市、区)直单位共为困难计生家庭送去农村实用致富技术书籍8500多本(套),专家送讲座下乡30批次,落实致富帮扶项目150多个、帮扶资金350多万元,为120户计生困难家庭解决了子女入学、就医等困难。通过开展帮扶活动,有效解决了计划生育家庭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三)示范带动,舆论造势

该市采取多种形式对活动进行宣传,共召开座谈会25场,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出动宣传车辆2500多辆(次),张贴悬挂宣传标语1800多条。梧州市电视台、《梧州日报》、《西江都市报》等媒体共对活动进行了8次专题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此外,活动开展后,各县(市、区)及时总结成功个案,并进行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主要成效

该市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创业援助行动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

(一)活动得到计划生育家庭和广大群众的认可。活动的开展让广大计生家庭切实得到了实惠,增加了家庭收入,使计划生育家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广大计生家庭和群众对帮扶行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报名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表达了创业、就业的热情。同时,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服务水平,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支持度和满意率有较大的提高。

(二)通过政策推动,促进了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一对一”帮扶活动、帮扶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活动,解决了广大农民在实行计划生育及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倡导计划生育光荣的观念,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活动的开展及其导向作用的发挥,不仅提高了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地位,达到深入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效果,更推动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上一篇:敬畏自然读后感下一篇:教我写一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