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2024-04-13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论文(通用9篇)

篇1:浅谈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摘要:美术课是中小学义务教育中必修的一门课程,美术教学的一般任务是要促进学生的感官、观察力的发展,使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事物,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本文针对美术教学的意义,当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美术教学的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美术教学初中美术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篇2:浅谈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赤峰市喀喇沁旗龙山初中

王旭东

一、愉快教学的内涵和作用

愉快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愉快中培养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关于“愉快教学”,古今中外不少有见识的教育理论家都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力求认识和创造的倾向。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理论,它深刻地揭示了“教”与“乐”的辩证关系:教寓乐中,乐为教存。它不但对文学创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文化教育乃至其他工作都有很大的启迪。周恩 来在谈到关于文化教育时,就曾强调“寓教于乐”,要求在无穷的乐趣中蕴入深刻的教益,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可见,有关愉快教学自古有之,而且已是全世界都倡导的一种教学艺术。

现代教育心理研究也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的事。通过教师的愉快教学,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学习兴趣,日久天长,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持久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愈强,努力程度也会愈高,从而彻底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在愉快的感受中做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地进 取、向上。

二、初中美术课的特点及实施愉快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科学实验也已证明,学习美术能使右半脑得到锻炼,这对于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受到良好美术教育的学生,观察事物就比较敏锐、细致、准确、完整,对形状的区别、明暗的判断、空间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都较高。它对从事社会职业,比如工业、农业、教育、军事和科学研究等都有极大的 好处,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挖掘人类的潜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都是实行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除有关部门切实抓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外,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探索美术 教学的新路子,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愉快教学在初中美术课上的具体措施

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 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围绕着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一)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 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 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差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 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老师自始至终贯彻积极主动性原则,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二)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 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 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上《图案基础——写生变化》一课,在讲解“变化”的几种方法过程中,我同时在投影上用彩笔画出简化的鱼、兔子,几何化的松鼠、青蛙,夸张的小猪、梅花等,这些简练的图案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每画完一个图案,学生们就不由自主地说出“松鼠!”、“青蛙!”、“小猪!”等等,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讲添加法时,在鱼身上添加莲花,在梅花上添加喜鹊,再问学生有什么寓意?学生经过思考,可回答出“连年有余”、“喜上眉梢”的寓意。这样,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但掌握了“变化”的几种方法,而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 提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上《水彩风景画——桂林山水》一课时,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同步演示法,即老师边讲边辅导,此法 直观性很强,很适合水彩画的教学。但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各不相同,老师“断断续续”地示范、讲解、辅导,画得快的同学想“开快车”,而画得慢的同学又因跟不上而显得手忙脚乱。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把这幅画的 作画过程拍录好,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及解说,在进行同步演示前先放录像给学 生看,让学生先看到了这幅画的 作画全过程,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这样,画得既好又快的同学就可胸有成竹地作画,心里没底的同学也可跟 着老师的示范慢慢进行。这样,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段,又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 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景。

电化教学融形、色、光、声为一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在一般课堂上难以达到的高功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很值得推广。

(三)重视导课和结课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一节课,从开始就应引人入胜,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因此对新课的导入应作精心的设计。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 设计。例如,在上《色彩与感情》一课时,我从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因穿衣服的颜色而左右她一天情绪的几个生动例子导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为新课的展开作好了辅垫。上《标志设计》一课时,我在课前先制作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图案,上课开始时即把图案亮出,逐个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它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发言踊跃,兴致很高,导入新课的同时,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又比如上《水彩风景画——桂林山水》一课,先问学生是否游览过漓江?游览漓江有什么感受?然后放《 桂林山水》的风光录像片,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使他们知道,原来自己就生活在这人间仙境里。再问: 作为桂林人,难道你不想把自己的家乡美景描绘成一幅 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导入使得学生跃跃欲试,同时增 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一堂完美的课,不仅开始要引人入胜,而且结尾也要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课的强烈欲望。我在上《水彩风景画——桂林山水》一课是这样结课的:“今天我们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法,画了一幅水 彩风景画——美丽的桂林山水。星期天,你可以背上画夹去写生,去把桂林这人间仙境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 画,回来对你的亲朋好友说:桂林真的很美,桂林是我们的家乡,爱护要靠大家,桂林的山美,水美,人应该 更美。”这样的结课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教学艺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有独特的创造性,教学才会成功,才能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气氛,给学生 一种真正的艺术审美愉悦的感受。

(四)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20分钟之内作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20—25分钟是学生作业。所以,辅导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 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溶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 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音乐用于辅导环节,效果很好。通过音乐情景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 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 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四、实践愉快教学的效果

篇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

一、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

1. 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对气质不断追求着,古代读书人常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要求自己,其中就包括了美术素养和艺术气质。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水平,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美术素养和艺术气质,从而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温文尔雅是很多人追求的气质,在美术教学中学生会得到熏陶和陶冶。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每个人对美的认知是不同的,每一幅作品代表着作者不同的思想和意义。例如对一幅名画,不懂艺术的人可能只是看到图画上的人和事物,却不能理解深层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反之,懂艺术的人会挖掘作者的思想,在心灵上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初中阶段,学生更方面趋于成长阶段,他们需要全面发展,美术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精神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初中美术教学的策略

1. 融洽师生关系。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的引导者,教与学的有效提高需要师生共同的配合,换言之,美术教学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美术老师应该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使者,更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教师应该把传统的角色进行转变,放下“师”的架子,从实际生活中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友好的,相互帮助与合作,这样有利于促进美术教学的有效提高。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师生会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分享经验和探讨知识,在情感上达到共识,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过于以教为主会使得学生陷入沉闷,失去学习兴趣。而民主教学则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和质疑,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2. 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美术教学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美术老师应该对学科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美术教学中会利用到各种教学道具和辅助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具和材料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些辅助材料是可以就地取材的,教师应该善于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可以利用的辅助材料,引导学生从身边找到可以利用的材料引入到课堂中。例如,再利用橡皮泥进行雕塑一课中,教师可以用泥巴代替橡皮泥进行教学,或者是借用泥巴进行雕塑引入橡皮泥雕塑;在制作工艺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身边的东西进行操作,例如毛线、树皮、鸡蛋壳、碎步等等。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过于拘泥,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常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美术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学生愿意学习这一学科,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有意识地提高和激发。在教学中,传统的思维模式需要突破,教学模式应该独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树立审美意识和提高审美能力。在课外写生中,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真切和美好,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学生有了创作的情绪,自然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3. 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要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学生由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必要的。美术实践的灵魂是创作,通过创作艺术才会不断注入新鲜的能力和生命活力。美术学科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死记硬背不应该出现在美术教学中。在美术学习中,学生学到美术的基本技法和步骤,并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自主探究和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对比法、合作或者是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并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帮助和解决,活动结束后应该对活动进行总结,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和表扬,对表现欠佳的学生进行鼓励。教师需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创作,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4. 联系实际生活。

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美术教学离不开实际生活,生活中各个地方有着美的事物,需要学生又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最熟悉的环境中有效学习,生活中有很多适合美术教学的事例,例如开心辞典、端午节、外国节日等等,教师可以生活中各种话题引入教学。

5. 开展课堂游戏。

初中生性格较外向,对身边的事物很好奇,希望能够玩的开心。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游戏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美术课具有广泛性,涉及的内容很多,游戏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天性,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去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姚磊.新课改下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第05期.

[2]胡景元.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年第07期.

[3]黄秀菜.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3.

[4]毛扬.紧扣教学有效性,深入开展美术教学工作[J].美术教育研究,2013.

[5]张丁龙.初中美术课中的愉快教学[J].成才之路,2011年22期.

篇4:浅谈初中美术初中美术绘画教学

一、准备阶段:

1、学会观察。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中学生认识、理解、创作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中学生绘画能力的关键。观察是引导中学生去“发现、挖掘美”,是绘画活动的基础。首先.要培养中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只有引起中学生的兴趣,才能让中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其次,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中学生观察的能力。在中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教师如不作提示或启发,则中学生的观察往往是肤浅的、零乱的,教师可用语言组织和帮助他们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以写生画《树》为例:带中学生去公园观察树,采用对比观察法,先引导中学生比较说出各种树的大致形状,如问:“松树远看像什么?冬青树像什么?”这样在比较中中学生很快注意到对象的主要特征;再启发中学生比较观察这两种树的高矮、颜色的不同等。还可以从远距离观察到近距离的观察、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使中学生在老师的充分引导下逐步学会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静到动的观察方法。

2、提高欣赏能力和水平。

在观察阶段的基础上,应引导中学生去理解、感受美的事物,从而提高中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素质,为绘画创作活动打下另一个基础。首先,要选择大量适合中学生欣赏的事物或作品,通过让中学生欣赏各种美术作品、音乐、语言及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等,引导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体验美的东西。其次,用对话法指导中学生欣赏作品。例如欣賞印象派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可引导中学生从内容、形式方面进行局部和整体的欣赏。教师不但要学会自己提问题,而且要教中学生提问题。如从内容方面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姿态?从画面上能看出这是一天的什么时间吗?”从形式方面提问:“画面上有哪些线条?看上去感觉怎么样?用了哪几种颜色?”教师用问题引导中学生思考,帮助中学生总结,可清理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

二、绘画创作阶段:

此阶段是中学生绘画技能练习和绘画表现相结合的阶段,是相辅而成的。要按发现美到理解、感受美到表现美的过程,也就是在观察、欣赏阶段的基础上,组织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绘画创作活动。

1、结合中学生生活经验,引导中学生进行绘画构思。

中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经验,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教师可充分引导中学生联想起以往的知识经验,指导他们确立创作形象,在脑子里构成一幅画,并会用语言表达出来。例如画故事《龟兔赛跑》,教师先引导中学生熟悉故事的内容情节,再让他们边欣赏故事,边闭上眼睛想象一幅幅画。故事中形象鲜明、情节有趣,兔子和乌龟又是中学生日常学习中感知过的,他们能充分发挥想象,积极展开思维活动、有的按照故事情节设想画面(如兔子睡觉、做梦,比赛场面等);有的着重按人物情绪想(如兔子不高兴的表情等)……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构思,使绘画内容和形象更为丰富。

2、绘画实践阶段。

让中学生把自己所构思的画面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一个绘画技能练习和表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生所想的不一定能完全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以使中学生的练习和表现更进一步。

首先,不同能力的中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应不断了解、观察中学生,起充分的指导作用,让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作画,成人不应强加绘画内容。例如画《活动人》,即请中学生根据人的动作表演而作画,整个活动没有教师的示范讲解,也没有统一的绘画技能要求,只是让中学生在直接观察感受后进行创作活动,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中学生提出不同的绘画要求。

其次,为中学生提供大量的绘画工具,让中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需求选择工具和材料。工具的变化,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刺激,可以激发中学生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除蜡笔、水彩笔外,还可以用棉签、竹签、纸团、树叶、粉笔、毛线等材料作为中学生的绘画工具,让中学生学习选择利用这些工具来绘画,不仅能提高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使中学生对绘画技能的掌握更快,更能表现出中学生自己作品的特色来。例如在故事画《龟兔赛跑》中,我提供了各色挂历纸、水粉颜料、蜡笔、水彩笔、毛笔等,让中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选择工具进行作画,结果中学生有的选择水彩画,有的选择蜡笔画,还有的是剪贴画、水粉蜡笔画等,画法不一,内容却很丰富,各有特色。

再次,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法。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来看,在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的新颖性对中学生主体性的积极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我采用了手指画、简笔画、写生画、意识画、印画等多种新颖教学手法,让中学生更有兴趣的参与活动。例如在一次手指画教学中,我带中学生到一块大沙地上用手指随意作画,中学生不受画纸的限制,可以无拘无束地画,提高了大胆作画的能力。在老师的“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画?怎样完成一幅很大的画”的启发下,中学生随手捡了枯树技、石块、小棒等废物几个人商量地开始画了,中学生的兴趣性明显增强了,并培养了互相合作精神。

三、评价作品阶段:

评价中学生的作品,我主要是从中学生自评和互评两方面着手的:

1、中学生自评。

就是让中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思。教师要充分肯定中学生的作品和想法,只有当中学生的讲述遇到困难时,教师才可以适当指导。例如在《画音乐》讲评中,有的中学生用抽象的图案或冷暖色块、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一时难以表述,教师可引导他说:“你用的这种颜色是冷的还是暖的?感觉怎样?”“这些线条起伏真大,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好像谁在跳舞?”逐步让中学生学会讲述自己的感受。

2、中学生互评、欣赏。

篇5:浅谈初中美术游戏教学

兴趣爱好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研究也表明,只有引起兴趣,学生学习就不会觉得是一件负担的事了,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能掌握知识。哪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点呢?那是教学中的游戏教学,在游戏教学中,学生都会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兴趣,持久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会逐渐增强,学生就会形成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彻底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排斥和疲倦感,在游戏中做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面向知识的殿堂。游戏教学,首先从教材的内容出发,很好的利用教材中的可作游戏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玩游戏习惯,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本人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尝试。具体如下:

一、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教师在游戏教学过程中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好的态度,会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学生才认真进入角色,对提高学习的兴趣才有帮助。教师亲切的微笑,还有好玩的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关心、理解、爱护、温暖。无形中学生也会从教师的言行中受到鼓励,就会喜欢你这位老师,喜欢你教的课程,喜欢上了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面前,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差生。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学生学习游戏,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共同创造一种良好的气氛,让学生在游戏中接受美术的教育。

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首先美术是视觉艺术,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如将现代化的多媒体引入教学,使教学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游戏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上《海报的设计》一课,在讲解“海报图案装饰”的几种方法过程中,我同时在投影上用彩笔画出简化花朵、青蛙,可爱的小狗、植物等,这些简练的图案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每画完一个图案,学生们就不由自主地说出“花朵”、“小狗!”、“小猪!”等等,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然后让每一位同学到黑板画自己所喜欢图案,再问学生有什么寓意?这样学生在游戏的气氛中,不但掌握了“设计图案”的几种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段又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融形、色、光、声为一体,在一般课堂上难以达到的高功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艺术的导入和结课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老师上课,从开始就会让学生很快对新课产生兴趣,例如上《标志的设计》课时,正值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上课开始时就把以往各届奥运会会标亮出,然后抽出几位同学拿着这几个标志,然后以组为单位,同组相互商量写出这是哪一届什么标志?它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深刻含义?最后评定哪一组第一名。这样一实施,各组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我们所要求效果就实现了。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开始要引人入胜,而且结尾也要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课的强烈欲望。我在上《标志的设计》一课是这样结课的:“今天我们学习标志设计的基本技法,了解了标志设计基本原理、技巧。现在,你可以给学校设计一个校徽,在这个校徽上寄托你的希望,你的祝福,代表学校一种精神,一种理想。让大家去把它变成可能,你可以自豪的说这个校徽是我献给我们学校的。”这样的结课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四、讲解示范环节,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手段

讲解示范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加强指导。讲解示范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术教学中一般要求教师在10分钟之内作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是学生活动作业。所以,讲解示范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不多,但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内容,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溶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子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可结合课堂游戏来完成作业。通过游戏情景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作业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轻松心态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目的。

篇6:浅谈初中美术教学心得

山东莘县柿子园中学王增福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于“师师科主任,生生科代表”下的“激情课堂”教学模式还不是很了解。在教学中经过向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请教,并且认真阅读了学校发的相关的学习资料。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使我感觉到“激情课堂”教学的优越性。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我想从以下几点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的看法:

一、分析教材,找出亮点。

美术这一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集文学、哲学、音乐等学科为一体的学科,如绘画中的明暗就是利用物理学中的光学;绘画作品中的层次变化就运用了音乐中的节奏、韵律;美术中的书法就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等等。

对于人教版的美术教材来说,图片较多,文字较少,从整体上来看,多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对于相关的知识讲解的不够系统。对于这些,我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提前认真的看教材,反复思考,从教材中找出亮点,也就是说从教材中找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搜集资料备课。这样既不违背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活跃课堂,生生参与。

一个好的课堂要想活跃起来,就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参与。在人教版的美术教材中涉及到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结合-探索”等四个模块,这也是新课程中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这一要求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在“欣赏-评述”这一模块时,我给学生讲解怎样欣赏美术作品?怎样在美术作品中发现美?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步骤等等;在涉及到“设计-应用”这一模块时,我给学生讲解相关的设计方面的知识,关键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这一知识,当场给学生演示等等。在备课这一环节,我设计一些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做到讨论中求兴趣,兴趣中求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三、搞好评价,生生亲自操作。

搞好评价是检测学生课堂中所学知识的尺度标准,通过它可以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的信息。在教学中,我常常利用挂图,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亲自讲解、体验,使学生在讲解、体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给学生做好总结和评价,使学生在总结和评价中学到更多的书本外的知识。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因为美术具有可操作性,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遇到操作性的课题,我根据美术的直观性的特点,给学生当场演示和操

作。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操作,如“美术字的写法”、“手抄报的制作”、“请柬的制作”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得到总结。

反思是积累教学经验的主要阶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够找到教学过程的优点和不足,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很好的进行反思。教学中,我常常反思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把这些反思写在笔记上,从而使我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经验有所收获。

五、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知识的提高。

美术包括的知识面比较广,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每克涉及到的知识点,我都是通过网络、书籍和相关的杂志等等资源上去搜集相关的知识资料,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努力的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

篇7:浅谈初中美术教学策略的实施

摘 要:初中生学习美术激情不高,认为美术学习无关紧要,美术只是学习的一种产物,对于初中学习并无任何方面的帮助。然而教育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学习美术有利于培养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实现情感教育,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寻找美,发现美,领悟美。“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审美能力是贯穿整个美术学习过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审美艺术作品的习惯,树立正确审美意识。

关键词:审美能力;课堂设计

“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美术是艺术界的范畴,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利用学校资源帮助学生了解美术之魅力,引发学生想象,提高其鉴赏能力。而目前学生对美术认识的程度还不够深入,美术只是作为一门辅助学科进入同学们学习当中,如何改变学生观念,培养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加强学生对艺术鉴赏能力,以下是对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总结。

一、改变传统教学

初中美术教学注重顺序性教学,强调教师按照逻辑传授学生知识。教师应对教程内容十分熟悉,在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的同时,利用新课堂优势加强学生对艺术品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评价能力。美术教学集艺术和实际为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美术特点,适时改变教学模式,突破旧思想的牢笼,创造一套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授物象空间和线性图像时,假若不改变传统教学,依照旧教学思想,教师首先为学生解释线性概念,分析立体图形构成因素,其次为学生们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那么学生在接受概念学习后则很难把概念和图片中实际物体联系起来,造成学生对教学知识理解程度不够,单方面接受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无法虚实结合,那么学习美术的效果则是事倍功半了。相反地,教师面对抽象的教学内容,如果能够及时改变教学方式,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先后顺序,先为同学们展示有关教学内容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们形象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构造及表达方法,接着引出立体几何结构因素的概念,帮助学生加深对线性图形的理解,深刻掌握所学知识。

二、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最伟大的思想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者尤为重要。一个人在某方面颇有成就,这其中必定不可缺少他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坚定的信念,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之前,应在课堂上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对图片内容进行思考,从审美的角度观察事物,激发他们对美术鉴赏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为学生播放视频,吸引学生们眼球,把学生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一方面利用影音引发学生思考,一方面影音帮助教师扭转课堂局面,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了解美术艺术性,加强有关美术鉴赏的知识记忆。

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对事物的好奇,教师可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减轻学生们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如在讲授色彩搭配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前布置一个收集民间艺术品的任务,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为艺术品配上一段解说文,内容包括艺术品的出处,艺术品的巧妙构思,艺术品的时代性,艺术品的价值……教师利用这种方法,不仅减轻教师工作,同时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使得学生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善于发现身边美,结合课堂内容,提升对艺术的鉴赏。

三、合理利用资源

任何学科的课堂都离不开学生的配合,但学生往往对课堂概念性知识持以排斥的态度,理论知识枯燥无味,使人模糊不清,无法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掌握教学内容,制作高效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

例如讲解七年级下册的多姿多彩的袋和包时,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各式各样的背包,学生通过肉眼看到包的样式,自然不由自主讨论包的种类。教师看准时机,对包进行延伸提问:生活中你看过什么包,包有哪些种类,包的材质有哪些……教师要求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分享答案。讨论过程中教师善于观察学生表现,遇到学生讨论时出现的状况,教师应巧妙处理。学生上课表现良好,讨论时积极踊跃,教师及时对改生提出表?P,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同学讨论之中意见不合,学生产生矛盾,教师应及时发现处理,解决突发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图片视频的方法教授学生美术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艺术品中存在的美感,间接增强了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情,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答案,并对答案加深记忆。

艺术教学也是想象教学,教师指引学生发现艺术之美,领悟作者创作背景及思想感情,这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古人交谈的平台,学生通过鉴赏艺术与创作者引发共鸣,实现情感教学,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篇8:浅谈初中美术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改首先从理念上进行了变化。美术课堂同样需要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 如何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美术课堂中去, 进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是当前美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是我对美术课堂改革的一些简单认识:

一、初中美术的教育目的

1.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艺术气质是古人对于读书人的定义, 读书人需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而这中间就包含了一个人的美术素养。古人所说的书生意气, 其实指的就是读书人的气魄和气质, 是读书人从书中汲取知识的表现。

2.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在大学里有艺术欣赏的课程, 它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解构艺术、分析艺术, 从而提升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但我个人觉得只是从技术上掌握欣赏艺术的方法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加强自身的积累, 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二、初中美术的教学策略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 不是单方面的行为, 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新课改教学理念指导下, 教师需要改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 需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思想, 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以合作者的态度和角色与学生和平相处。师生关系的和谐相处, 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讨论, 共同思索、探讨知识、交流经验、分享感情, 从而共同分享教学成果, 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目标。师生的互动过程就是一个共同促进、相互学习、相互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和新课程理念主导下的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 课堂气氛沉闷, 没有活力,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智力得不到充分的激发和发挥;而新理念主导下的教学, 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课堂教学, 丰富了课堂生活, 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提问, 敢于讨论, 相互协作, 共同探究, 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激发,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初中美术有着自己的教学特点, 教师应充分地了解和掌握, 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进行就地取材, 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 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造意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其次, 教师要让学生善于突破常规, 采用独特的教学方法, 设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美术学习。另外,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会使孩子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是培养孩子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 所以教师可以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写生, 让孩子产生浓浓的兴趣,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

3.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美术实践中才会进行创新, 也只有进行创新, 美术才有活力与生命。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就要善于利用一切有效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作为一名美术引导者, 千万不可教给学生几个简单的教学步骤, 就放手让学生去做, 这样学生既学不会知识, 又学不到技能。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进行指导, 让学生从各方面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制作, 让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

4.理论联系实际。例如, 在学习“端午节”时, 教师就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粽子和各种图片, 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充分的认识。另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漫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各种节日。通过联系实际生活, 把美术课堂和生活联系到一起, 激发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5.开展课堂游戏。“玩”是学生的天性, 强加压力只会抑制学生思维, 束缚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 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游戏, 把游戏活动带到课堂中, 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自然。

篇9:浅谈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 评价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评价,是初中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却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的评价模式,缺乏科学的认识态度和正确的观念方法。评价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审美素质的提高,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甚至,有时会因评价不当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散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根据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我改变传统的美术课堂评价方式,不以作业的优劣作为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积极探究。以教师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创作成果的尊重。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

1.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确立评价标准

初中美术的教学评价必须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与生活经验,不从艺术性考虑,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度量学生作品。在学生参与评价时,教师要与其达成共识。评价标准应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如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评价标准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允许学生反复尝试,作业讲评后修改,教师对其作业应给予新的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采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盖慈说:“没有什么东西更能增加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实践证明,得分低、评价差的学生容易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习主动性也差。所以,美术课除了通过开展游戏倾向的活动增强课堂趣味外,还要发挥好评价的促进作用,及时在评价过程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使用这种激励性的评价方法也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而有所不同。对七、八年级的学生主要采用激励赞扬为主的方法,因为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容易赞同老师的做法。而对九年级的学生,则应该慎用激励性的评价,应倾向于采用实事求是的方法,该批评的就要批评,不要采用模棱两可的评语,因为他们已基本具备辨别优劣、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评价不良,不但不能发挥作用,反而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影响评价功能的发挥。同时,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目标要小,起点要低。对学生的感情态度、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等行为出现时要及时予以反馈。评价的方法也应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而定,可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不能量化的部分,可采用描述性评价、课堂激励性评价等多种方式。

3.采用多种评价形式,促进全面发展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是评价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教师自己的审美观为评判标准,评价结果中教师的偏爱起决定作用。新的美术评价,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活动评价中只起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如:学生自评可根据自己的画讲讲构思及画中图例,以上述标准衡量自己,让学生学会省促进发展。师生共评,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对方的作品,将个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你认为他画得好吗?你认为他有没有创意……学生互评,能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使评价双方关注到了对方的优点与长处,加强了自我反思。

这种多主题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比较、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评价结论也较为科学、宽松、现实。

4.构建期末成绩的综合性评定体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说明:学校美术教学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术新课程标准》把美术评价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由此可见,在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中,假如教師单凭主观印象或一次绘画考试而确定学生的成绩,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教学中应改进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方法,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方式。

根据《大纲》和《新课准》的要求,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测试为辅的评价方法,按基础知识(20%)、欣赏评述(20%)、平时作业(40%)、学习态度(10%)、课堂纪律(10%)、的累计分综合评价整体美术素质。

基础知识和欣赏评述可以用试卷测试的方式,在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如美术的种类、色彩知识、书法常识、基本技法和作品赏析等,可以作为考察的内容。基础知识的难度应适当降低,使学生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对枯燥的、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没有畏惧心理,以利下一步学习。欣赏能力的考察以提高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的能力为目标。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是深化教育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能否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显得至关重要。初中美术教育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才能形成科学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确保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因此,美术教师要更新观念,美术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行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探索一种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教育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2]《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3]《美术教学的评价》 尹少淳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联觉的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下一篇:法治教育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