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2024-05-01

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精选9篇)

篇1: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城乡经济的互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农民劳务收入不断增长。但是,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总量、速度、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也是促进我镇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及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3.8万人,去年劳务输出的数量是17000人次,劳务收入达到了1.5个亿,主要是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业等产业,以外输(广东等沿海地)为主,本镇消化较少。今年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只有1.45万人,与去年相比数量上会略低,呈递减的趋势,外输产业、地方仍与以前差不多,技术工与普通工的结构略有点变化,出现技术上优化的趋势,从收入的总数来说,也出现了一定的增加。总之,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仍不是很发达,亟待进一步提升。

(二)劳务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劳务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是劳务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劳务经济发展又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减。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42元,其中,有外出劳动力的农户人均纯收入为2632元,而没有外出劳动力的农户人均纯收入为1917元,二者相差700元,直接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约500元。据测算,非农劳动力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劳务收入约增加80元。

二是劳务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拉动和支撑作用。调查资料表明,2003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42元,比1990年的1210元增加1232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速度为7.5%,而2003年劳务收入为8000万元,比1990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4.3%,劳务收入的增长比农民纯收入增长快6.8个百分点,劳务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1.9%。可见,劳务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劳务经济发展总量偏小、速度缓慢

(从我镇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

(二)劳务技术含量低,择业机会少

由于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我镇农民以粮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粮食生产以外的劳动技能低下,以从事简单的生产性劳务为主,胜任不了技术较高的生产性劳务。因此,我镇外出劳动力大多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业等产业,基本上是靠出卖体力而获取就业机会。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我镇农村转移劳动力中,90%以上从事纯体力劳动。就目前而言,我镇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总体水平不高,科学文化素质明显偏低。据2003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镇农村劳动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只占8.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6%,小学以下的占32.6%。另外,在全部劳动力中,受过系统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4.5%,说明我镇农村的成人职业技能教育十分薄弱。

(三)劳动力转移周期短,稳定性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打工的热情有所下降,也是因为受传统思想观念和对外地劳务用工信息不灵影响,大部分农民寻找就业很盲目。在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中,多数是在不放弃家庭经营生产的前提下,寻找临时性的打工机会,农忙时回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还不能实现完全转移。这种非正式就业方式,仍属兼业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短的特点。

另一方面,由于我镇外出打工的农民,缺乏专业技术技能,大多数是属于“有啥活,干啥活,有活就干,无活则散”的那种自发的、盲目的、无序流动状态,致使劳务经济发展也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很多农民反映“工作难找”、“进城工作不稳定”。

(四)社会保障体系功能弱,农民外出务工热情低

农民愈来愈强的外出打工欲望是发展劳务经济的积极因素,但如果农民自身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或受到损伤,势必打消农民外出打工的热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是工资无保障。有些用人单位故意长期拖欠、克扣打工人员工资,不按期发放,有的农民辛苦一年,分文未得。二是缺少必要的生产安全保障。如一些在建筑、运输、化工、采掘等单位打工的民工,不能及时得到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及保护用品,使民工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三是子女就学无保障。一些常年在外地务工的农民,其子女上学非常困难,农民对此反响很大。

三、制约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的制约

劳务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在优先发展城市工业化的战略下,逐步形成了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城乡差别。在社会劳动力使用方面,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已经形成了城市劳动力就业的优势地位,农村劳动力不能与城市劳动力平等地分享新增的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只能以“编外”人的身份,从事多数城市劳动力不愿干的苦、脏、累、险的工作。由于农民就业难度大,近几年出现了外出打工人员回流的现象。据统计调查,近几年我镇每年都有10%左右外出劳动力回流,呈递减趋势。

(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的制约

一是农村工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乡镇企业发展乏力,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衰竭,农民就业空间狭窄;二是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我镇小城镇建设虽有较大的发展,但与大城市发展相脱节,联接城乡经济发展的功能不够完善,中心城市的聚集及辐射功能不强,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三)劳动力素质的制约

就目前我镇情况看,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受基础教育的时间短,文化知识水平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少,劳动技能单一,择业的范围狭窄。因此,出现了农村劳动密集型的劳务供给过剩,技术密集型劳务供给明显不足农村劳动力输出也越来越难,制约了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

(四)思想观念及认识的制约

一是农民思想守旧,障碍了我镇劳务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一直是我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固守田园的农本思想已根深蒂固,经济文化观念落后,思想守旧,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慢。在许多农民的心目中,外出务工不是长远之计,只有10%左右的农民希望在城市落户,大部分的农民仍打算回乡务农,只是把务工作为目前增加收入的权宜之计。

二是上级政府对劳务经济的作用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对发展劳务经济缺乏积极性。虽说乡镇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但多是流于形式,实效不大。致使农村劳动力不能及时得到技术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职能部门的作用发挥不够,就业信息不畅通,对劳动力有序流动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引导。

四、发展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几点建议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测算,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3.8万人,目前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有所发展,但按近几年我镇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测算,到2010年,我镇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仍达不到30%。针对这一状况及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我们认为,立足我镇粮食和畜产品优势,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必要选择;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必由之路;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是加快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利用区域优势,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是我镇发展劳务经济的快捷方式。

(一)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必要选择

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要立足于我镇粮食和畜产品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据统计,2003年我镇人均生猪和粮食占有量均排在省内前列。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全力打造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因为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是全方位的,如果我镇多建几个类似县市内著名的大型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则可安置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可以实现农民增收的最终目的,我镇农村劳务经济也将会得到飞跃发展。

(二)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必由之路

加快城镇化进程,就是劳动力从一产向二产、三产转变的过程,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约过程。由于我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缓,无法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城镇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很难在短期内形成集经济、文化、技术、信息、人才的中心城镇,阻碍了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的现实选择,就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在农村地域范围内,推动农业现化化和农村工业化。参照城市先进的经济、技术、社会标准和手段,把我镇户籍制度改革落到实处,增加城镇人口,建设中心城镇,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

(三)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是加快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务需求中已明显由“体力型”需求向“智力型”、“技能型”需求转变。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主要是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在市场引导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再就业培训,突出重点、服务经济、层层办学,形成农村完整的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后劲。

篇2: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乔博

(开封市委党校河南开封475000)

内容提要:开封市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基本实现了劳务输出模式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 键 词:劳务品牌信息孤岛劳务信息“110”

一、引子

农民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工资被长期拖欠,工作条件恶劣,基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引起上到中央、下至百姓的举国关注;另一方面,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农民工源源不断地涌进城市,客观上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最近,我对开封市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调研。

二、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农村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有规模的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已经开展多年。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一)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成分,已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实现劳务收入19.2亿元,占同期农民现金总收入的50%。

(二)劳务输出已经成了开封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重要途径。开封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中富余劳动力100万左右。今年上半年开封市共输出劳动力69.8万人次,约占富余劳动力的70.9%,有效的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优势资源的产业化进程。虽然从全市总的情况来看,劳务输出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资源产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效果尚不明显,但在局部地区已经显现出了曙光。通许县畜牧业的发展比较快。1995年,通许县竖岗村30多人外出打工,掌握了生猪屠宰技术和销售渠道,回村后,比猫画虎,很快使生猪的屠宰、购销开展得红红火火,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年销量达16万头,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和本省郑州、洛阳、开封等大中城市,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这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三、开封市劳务输出正在实现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开封市劳务输出已经结束了散兵游勇式的小打小闹,逐步发展为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特色的劳务输出模式,基本实现了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一)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这个转变的基本条件。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动员大会,成立劳务输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市委书记刘长春亲率四大班子领导不仅到火车站为外出务工人员送行,而且还亲自到广东、浙江、上海和新疆等地推介我市劳动力资源。市政府还将劳务输出纳入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了各基层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现在,全市已经形成市、县(郊)、乡、村四级劳务输出工作网络。这些措施给开封市劳务输出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舆论氛围、政策保障和组织保证。

(二)建立信息网络,强化指导,力避盲目性。为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避免“信息孤岛”现象,开封市各有关部门对信息的收集和筛选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市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劳务输出信息,积极建立输出基地和驻外信息服务机构。杞县建立了劳务输出数据库和富余劳动力人才资源库。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搜集信息8000多条,通过驻外办事机构有组织地输出12.6万多人。

(三)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劳务收入的科技含量。为了使劳务输出逐步由“体力型”转

变为“技能型”,各县(郊)充分调动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000多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30余万人次受到了输出前引导性培训,与外地大型企业和用工单位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杞县今年引资300多万元,新上各类专业技术学校14所,培训了近10000人。

(四)建立和完善规劳务劳市场,维护外出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务输出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可能长期由政府包办代替,最终必须通过市场来完成。为此,各县(郊)都在建立和完善劳务市场上下了功夫。一方面大力推进劳务市场建设,一方面对劳务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尉氏县投资280万元建起一座2000平方米的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劳动力大市场。13家劳务中介机构进入办公,实现了监督管理、制度设定、信息、协调“四统一”。开封市在劳务输出集中地设立了100个办事处,对务工人员进行管理,协调务工人员与企业的关系,树立开封民工良好形象,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五)注重打造劳务品牌,建立输出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封市已在京、沪、粤及新疆、江浙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确立了多个行业劳务品牌近百个。在广东中山、东莞等地鞋厂仅兰考籍鞋匠就达l万多人,成了当地鞋业主力军。杞县陈庄村何泽军带领全村800多人在石家庄经营建材与装修,形成了“杞县装修一条街”。

(六)走一步看三步,使劳务输出成为区域优势资源。开封市劳务输出具备了产业化运作行为,把劳务输出当作一种区域资源,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务输出,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素质偏低,市场就业竞争力弱,输出人员体力型劳务还占相当大的比例。

(二)劳务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开封市劳务输出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利用,仍是初级阶段,急需提高与完善。现在各县(郊)都逐渐建立了劳务输出档案,有的县甚至还建立了数据库。但是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三)劳务输出市场建设仍有死角,非法中介还有一定的市场。

(四)认识上有片面性,宏观调控不到位。有些地方,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相当严重;有些地方不顾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强行摊派外出务工指标,导致基层虚以应付,甚至组织残疾人外出凑数。这种现象既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势必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进一步发展劳务输出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1、要有的放矢。劳务输出的目的是要农民工见世面,学本事,然后来发展本地经济,而不是把劳务输出简单地看作外出挣钱。政府要有意识地进行宏观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有目的的对返乡人员提供各种便利,推动开封市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2、建立信息平台。要尽快建立开封市级劳务信息“110”,专门收集和发布各地劳务信息,有针对性地培育具有开封市特色的劳务市场。目前建立这样一个网站,直接费用可能在十八万元左右,所以要多方融资,建立劳务信息网站,避免低层次劳务输出,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技术培训。当前开封市的劳务培训只能解决初级技能问题,不能解决高技能问题,更不可能解决基本的文化素质问题。所以不能脱离农村的基础教育来单独搞培训,要有长期规划,整合农村的教育资源,对教育进行改革,切实改变农村 “应试教育”体制,在初高中阶段就在学生课程中加入劳动技能选修课,要有条件的还可以举办劳动技能班,培养千千万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农民,以适应各行业不断发展的用工需求。

篇3:捧乍镇农机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一、我镇农业的区域布局和农机化现状

捧乍镇拥有国土面积1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46.8公顷,人口33000多人,辖十一个村(社区)204个村民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5%。

石山与半石山区农业的主要特征,一是人多地少,我镇人均耕地不足1亩。二是耕地连片面积较小,且土层较薄,农业生产条件差,生产能力低。三是山区农业作物种植种类较多,有林果、蔬菜、烟叶、粮食等多种作物,其中粮食作物又包含小麦、玉米、水稻、洋芋、豆类。四是耕地多数为旱地,水利条件较差,很多地方的耕地多数是靠天吃饭。以上特征都为农机化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力扶持农业生产发展,对西部地区给了重点倾斜镇党委、政府对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使捧乍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观,加上烟草部门,农机部门加大购机补贴的资金投入,扶持我镇农机化的发展,使我镇农机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目前我镇拥有拖拉机:138台,耕作机械145台(其中小型微耕机140台)。加工机械426台,机耕面积680亩。虽然农机化水平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起点低,与全市农机化水平相差较大,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镇制定了农机化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措施,加快我镇农机化发展的速度,缩小与城区乡镇农机化发展的差距,对于促进农机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捧乍镇农机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我镇属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道路条件差,至使农业机械在村组和田间转移不方便,农民要购买农机也只能选择小型和轻便型农机具,购买后只能用于自家的农业生产,不能用于开展社会化服务形成产业,造成农机作业量小,使用率低。

(二)土地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机械的优势发挥

我镇人均耕地少,地块面积小,加之山区地块分散,高低不平,造成了农业机械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存在着农机使用率不高。

(三)我镇是农业大镇,农民人均收入低,造成农机购买力不足

(四)适用石山与半石山的农机具品种少,性能质量差,价格高,不能满足农村需要

三、捧乍镇农机化发展对策

(一)提高认识,高度关注和重视农业机械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起着基础性、先导性、载体性和保证性的巨大作用。镇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正确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加快我镇农机化的发展进程。

(二)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石山与半石山地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机械作业效率不能得到正常发挥都是与山区的基础设施有着直接关系,加大对乡村公路、机耕道、沟渠的建设投入,营造一个适合中小型农业机械作业的条件,这样可以提高农机作业的完全系数和机动性,能充分发挥农机应有的效力,同时也可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中小型适用农机具

结合实际和农民的需求做好发展规划,制定发展目标。根据我镇农业现状,在粮食、烤烟种植上大力发展耕整地机械,油菜播种机械。推广新型的播种铺膜机机械,小麦割晒机械。茶叶机械,榨油机械。

(四)建立农机合作组织

目前,我镇的铁厂村,已经拥有耕整机68台,(部分机械所有权属烟叶站),可以建立一个农机服务合作组织,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机械,服务更多的农民。

(五)加大对操作手的培训力度

我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通较低,多争取国家免费培训,主要对操作手的技能培训。包括农机操作,修理、安装、焊工、车工等。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加快农业机械的进程。

(六)搞好农机维修网点建设

篇4: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摘要】 开封市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基本实现了劳务输出模式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劳务品牌;信息孤岛;劳务信息“110”

农民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工资被长期拖欠,工作条件恶劣,基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引起上到中央、下至百姓的举国关注;另一方面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农民工源源不断地涌进城市,客观上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农村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有规模的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已经开展多年。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1)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成分,已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实现劳务收入19.2亿元,占同期农民现金总收入的50%。

(2)劳务输出已经成了开封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重要途径。开封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中富余劳动力100万左右。今年上半年开封市共输出劳动力69.8万人次,约占富余劳动力的70.9%,有效的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3)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优势资源的产业化进程。虽然从全市总的情况来看,劳务输出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资源产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效果尚不明显,但局部地区已经显现出了曙光。1995年,通许县竖岗村30多人外出打工,掌握了生猪屠宰技术和销售渠道,回村后比猫画虎,生猪的屠宰、购销开展得红红火火,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年销量达16万头,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和本省郑州、洛阳、开封等大中城市,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这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二、开封市劳务输出正在实现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开封市劳务输出已经结束了“散兵游勇式的小打小闹”,逐步发展为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特色的劳务输出模式,基本实现了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1.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这个转变的基本条件。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动员大会,成立劳务输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市委书记刘长春亲率四大班子领导不仅到火车站为外出务工人员送行,亲自到广东、浙江、上海和新疆等地推介我市劳动力资源。市政府还将劳务输出纳入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了各基层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市已经形成市、县(郊)、乡、村四级劳务输出工作网络。这些措施给开封市劳务输出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舆论氛围、政策保障和组织保证。

2.建立信息网络,强化指导,力避盲目性。为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避免“信息孤岛”现象,开封市各有关部门对信息的收集和筛选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市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劳务输出信息,积极建立输出基地和驻外信息服务机构。杞县建立了劳务输出数据库和富余劳动力人才资源库。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搜集信息8000多条,通过驻外办事机构有组织地输出12.6万多人。

3.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劳务收入的科技含量。为了使劳务输出逐步由“体力型”转变为“技能型”,各县(郊)充分调动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000多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30余万人次受到了输出前引导性培训,与外地大型企业和用工单位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杞县今年引资300多万元,新上各类专业技术学校14所,培训了近10000人。

4.建立和完善规劳务劳市场,维护外出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务输出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可能长期由政府包办代替,最终必须通过市场来完成。为此,各县(郊)都在建立和完善劳务市场上下了功夫。一方面大力推进劳务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对劳务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尉氏县投资280万元建起一座2000平方米的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劳动力大市场。13家劳务中介机构进入办公,实现了监督管理、制度设定、信息、协调“四统一”。开封市在劳务输出集中地设立了100个办事处,对务工人员进行管理,协调务工人员与企业的关系,树立开封民工良好形象,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5.注重打造劳务品牌,建立输出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封市已在京、沪、粤及新疆、江浙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确立了多个行业劳务品牌近百个。在广东中山、东莞等地鞋厂仅兰考籍鞋匠就达l万多人,成了当地鞋业主力军。杞县陈庄村何泽军带领全村800多人在石家庄经营建材与装修,形成了“杞县装修一条街”。

6.走一步看三步,使劳务输出成为区域优势资源。开封市劳务输出具备了产业化运作行为,把劳务输出当作一种

区域资源,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务输出,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素质偏低,市场就业竞争力弱,输出人员体力型劳务还占相当大的比例。

2.劳务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开封市劳务输出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利用,仍是初级阶段,急需提高与完善。现在各县(郊)都逐渐建立了劳务输出档案,有的县甚至还建立了数据库。但是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3.劳务输出市场建设仍有死角,非法中介还有一定的市场。

4.认识上有片面性,宏观调控不到位。有些地方,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相当严重;有些地方不顾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强行摊派外出务工指标,导致基层虚以应付,甚至组织残疾人外出凑数。这种现象既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势必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进一步发展劳务输出的意见和建议

1.要有的放矢。劳务输出的目的是要农民工见世面,学本事,然后来发展本地经济,而不是把劳务输出简单地看作外出挣钱。政府要有意识地进行宏观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有目的的对返乡人员提供各种便利,推动开封市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2.建立信息平台。要尽快建立开封市级劳务信息“110”,专门收集和发布各地劳务信息,有针对性地培育具有开封市特色的劳务市场。目前建立这样一个网站,直接费用可能在十八万元左右,所以要多方融资,建立劳务信息网站,避免低层次劳务输出,提高经济效益。

篇5: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所谓劳务经济,就是通过开发劳动力资源,调整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再分配、再利用、再开发,创造更高经济效益,使农民收入快速增加的一种经济形式。党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小康,关键是加快发展农业

和农村经济,核心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重要途径就是把大批农民逐步从土地中转移出去。**乡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截止目前,全乡输出劳动力*多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0以上,年人均收入按最低标准3000元计算,总收入可达**万元。

一、基本特点

经调查发现,我乡劳务经济已实现了五个根本性的转变。

一是劳务输出的性质已由过去农民增收的一个项目,向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一种重要经济成份转变。以往农民都以农业生产为主,即使有一些外出搞劳务的,也只是小打小闹,偶尔出去挣点零花钱而已。但近年来,随着政府抓劳务输出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外出的劳务人员日渐增多,出现了长期在外、常年在外,甚至举家搬迁的输出形式。其安置富余人员的数量、所创造的经济价值,都是其它产业所无法相比的。由此可见,它已经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成为农村的一种重要经济成份。

二是劳务输出的形式已由过去的自我分散输出,向有组织的规模输出转变。我乡劳务输出工作曾一度处于自然发展状态,无人抓、无人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心计、头脑灵活的人先走了出去,但大部分是投亲靠友、奔熟人,你东他西,你南他北,不集中,没有形成规模。随着劳务输出工作重要意义被逐渐认识,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项产业来抓。此后,有组织、有规模成为劳务输出的主要特点,有干部带的,有能人领的,有经纪人联的,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体现出了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

三是劳务输出的领域已由过去的县内省内,向省外国外转变。过去人们对劳务市场不熟悉,怕跌倒、怕摔跟斗,不敢出县、出省、出国务工,即使大胆走出去的,也都心里没底。2002年,我乡进县城务工的有421人,县外省内的有584人,省外的有312人,出国务工的没有。而2004年前10个月,进入县城的就达738人,省内的1975人,走出省外的1046人,国外的17人。如果说进入县城务工是利用了地缘优势,那么众多走到县外、省外、国外的人,则更多是因为具备足够的能力、创新的魄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输出人员层次的提高。

四是劳务输出的行业已由过去单一体力型,向体力智力复合型方向转变。过去的劳务人员大多从事建筑力工、装卸力工等体力活,从事技术工种的不多,而现在却向体力智力复合型方向发展。目前从事装璜、磨工、焊工、车工、钳工、机修工等技术工种的人员已占相当比例。特别是去年以来,向哈药厂、哈轴承厂等一些单位输送了一批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这些单位的岗前培训,将来成为这些企业的技术工人。这一方式架起了我乡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的金桥。

五是劳务输出的效益已由过去的补充收入,向主导收入转变。过去,劳务输出大多是农民在农闲时出去干一点零活,土地完全转让、远离家乡一心在外搞劳务的少,收入少,只能作为农民的补充收入。而现在,劳务输出的一些农户把土地全部转包出去,举家搬迁;或主要劳动力常年在外,妇女或老人在家经营土地,劳务收入远远高于在家从事农业的收入,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的主体收入。

二、现实意义

实践证明,发展劳务经济对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外出搞劳务的人员,把土地转让出去可以得到一份收入,在外务工又可得到一份收入,而且在家农户的土地因此增加,收入也随之增加。因此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2、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非农产业大发展,劳务输出能够不断将农业劳动力吸纳到非农就业岗位,不断降低农业就业的比重,从而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改变了农业中种植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另外,土地的集中,有利于调整农作物布局,又使林、牧、副、渔等产业得到有效调整。

3、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农民富裕后必将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速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有利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兴修,会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力整体水平的提高。

篇6: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李培育

镇域经济,是最基层的综合性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重要基础和主要支撑。为进一步研究镇域经济的发展前景,在对前甸镇域经济进行调查后,总结了前甸镇发展镇域经济的基本经验,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前甸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前甸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

要务,通过调整镇域经济结构,优化镇域经济布局,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以2009年为例,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3,900万元,比上年增长4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800万元,招商引资66,053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030万美元,出口创汇2210万美元,全口径财政收实现14,171万元,镇财政收入实现34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58元。在全市47个乡镇综合实力排名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位。

1、经济结构趋向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加快一产业,做强二产业,发展三产业,积极调整经济结构,镇域经济结构不断趋向优化。目前,一产、二产、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7:2。

2、特色农业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坚持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多元化发展的农村发展新路子。目前,已形成了台山村无害化种植生态旅游村,大道村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前甸村经济苗木及大米生产基地。另外,狐、貉等特种养殖,山野菜、食用菌深加工也初具规模。

3、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聚集效应凸显。通过培植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民营企业不断壮大。确定了以铁林集团为代表的矿产资源加工,以

永茂建机为代表的机械装备制造,以顺前造漆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以东进实业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等四大支柱产业。目前,全镇规模以上企业28家、私营企业150家。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把营造最佳发展环境作为发展镇域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近几年来,詹家地区的居民享受到了同城市居民一样的供水、供热;在202线前甸段安装路灯2300米,修建村路长25公里,新建桥梁2座等等。

5、区划调整后,为前甸镇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区划调整后,前甸镇土地面积增加到150平方里,是原来的近4倍,人口增加近1万人,这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甸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大中型工业企业少、科学化程度不高,产业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国有土地储备少等等。

三、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镇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乡镇,潜力在乡镇,后劲也在乡镇。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1、整篇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规划。做好规划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按照规划去安排前甸经济发展布局。一是把前甸镇西部作为商住区,大力发展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三产业。二是以前岭工业团地和大柳工业团地为中心,做大做强二产业。三是把前甸东部地区作一产业发展区,发展特色农业。

2、增加国有土地储备,为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将木材市场和大东沟作为发展房地产业的土地储备;二是扩大前岭工业团地土地500亩,达到1137亩、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土地,扩大大柳工业团地

500亩,达到910亩,作为发展机械加工业土地;三是完成前甸村土地征用,作为以市中心粮库为中心的粮食物流产业发展土地。

3、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政府要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联系、协调金融部门加强与中小企业合作,为中小企业发展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4、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一是大力发展水稻、玉米和果蔬产业,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使之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实现增收。二是利用台山、大道等村的城郊优势,整合耕地资源,采取有效措施致力发展无公害蔬菜、观光农业、水稻养鸭等产业。三是继续采取优惠扶持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抚顺金泰粮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抚顺金宇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和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篇7: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近几年来,X县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培植和发展特色产业,先后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X镇依托当地丰富的牛羊皮资源,开展招商引资,以企兴农,发展镇域经济的做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一、做法

X镇现辖50个村,总人口3.7万人,其中

回民人口占到1/3,耕地面积6万亩,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亿元,财政收入12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在地方性税收中,该镇羊皮收购加工业所占税收达到37。

X镇曾经是一个经济弱镇,收支矛盾突出,经济总量少,曾经是该镇面临的主要困难,近几年来,在工作中,长官镇党委、政府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回避而是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特别是在发挥当地牛羊养殖业这一优势上做大文章。

(一)引导促发展。

由于X镇回民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多年来当地农民一直有饲养牛羊的习惯,并逐步发展了一批牛羊贩运加工专业户,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一区域性特色产业,因势利导,把这一产业当作促进全镇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他们制定了优惠政策,对原来一部分有资金积累的贩运、宰杀大户,引导和扶持他们办企业、上项目,为促进该项产业的快速发展,他们选派精兵强将成立专门班子,协调企业同各部门的关系,促进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镇已经有大型皮革制造企业、肉食冷藏企业、畜产品经销企业12处,年产值超3亿元,其中羊皮收购企业发展到9家,年羊皮经销量达到400万张。羊皮经销业的发展带动了全镇农户牲畜饲养量连年成倍增长,2003年饲养量达到30万只,仅养殖一项,农民年人均增收80元,现在养殖宰杀、分割、牛羊肉冷藏、牛羊肉、牛羊皮运输、加工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并正在迅速发展壮大。下一步该镇将扩建畜产品交易市场和新建占地面积103亩的畜产品经销小区,以满足该镇畜产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招商促跨越。

该镇党委、政府按照培植龙头企业,壮大基地的原则,立足当地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工作中他们采取“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的原则把工作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2002年10月份,通过一收购大户同浙江金鑫皮革有限公司取得了联系,浙江客商对当地的条件很满意,为使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镇党委书记亲自抓该项目,为企业选址、办理证照、联系施工队,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在镇驻地建起了宁津诚鑫皮革厂,2003年该厂羊皮加工达到150万张,产值7000万元,今年该厂又计划投资600万元扩建羊皮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加工羊皮300万张,其年加工能力将消耗该镇羊皮收购量的70,可实现产值1.2亿元,年纳税将达到200万元,同时在县委有关领导及长官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该厂投资1800万元的羊皮深加工项目,也有望于年内开工建设,届时该企业年产值将突破3亿元,这一项目的实施将很快促进长官镇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启示

X镇立足当地优势,发展经济的做法,对全县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同时这一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对我们最大的感触和体会是:要真正发展当地经济,把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需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立足资源优势,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应对方案,最大限度的发展经济。

(一)抓资源优势,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近几年,x镇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和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文环境优势,找到了一条适合该镇特点的发展路子。对全县来讲,我们要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要善于寻找和发挥这些优势和条件,使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优势,使个别优势变为群体优势,使单一优势变为综合优势,促进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要选准发展民营经济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象我县的五金加工业、地毯业、x打火机业、x木器业、柴胡店蔬菜生产等,都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利用好这些优势,因地制宜的做大陪强,使其形成产业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格局,是加快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抓项目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x镇羊皮收购加工,之所以能够成为该镇一项优势产业,关键是狠抓了项目建设,正是该镇12处畜产品收购加工冷藏企业的建设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发展。项目是加快发展的载体,是经济增长的命脉,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把项目工作作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加大谋划和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入,使传统产业的主导产品逐步实现从单一型向多元化、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从底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形成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结合,资源与生产能力配套的工业格局。

(三)抓招商引资,走经济跨越发展之路。

篇8: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1 研究区域劳务输出业发展概况

如表1所示, 会宁县与通渭县是传统农业大县, 种植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两县从事农业的人数均占到农村从业人口的60%以上。截至2011年底, 两县农村从业人口总数为51.84万人, 与2008年相比, 增加了0.02%, 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却从2008年的36.41万人减少到2011年的35.74万人, 降低了1.84%, 所占比例也由2010年的70.25%降至2010年的68.94%, 降低了1.16%。分县来看, 2008年至2011年, 会宁县农村从业人员的规模略有增加,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却有所减少, 通渭县农村从业人员的规模及从事农业的人口数均有减少, 且从事农业的人口数减少的幅度大于农村从业人口减少的幅度。由此可见, 非农产业已逐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

在这一趋势影响下, 会宁县与通渭县的劳务输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近年来, 两县的劳务输出业在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实现就业, 两县政府有关部门做了许多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渭县被列为全省劳务输出示范县, 该县在发展劳务经济的过程中, 注重培育劳务品牌, 充分发挥劳务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 实现劳务经济的倍增效应, 先后成功注册了“秦嘉故里巧织女、牛谷河畔彩绘匠”两大劳务品牌, 并实施了品牌培训、推介就业和积极维权“三位一体”的劳务品牌发展模式, 实行统一领导, 统筹协调, 大力实施劳务品牌培训;会宁县在白银市首创了以福隆劳务公司为代表的提供劳动力服务的劳务派遣性企业, 以企业作为劳务输出平台之一, 服务目标定位于农民增收, 工农携手, 共建小康, 以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己任, 在一定程度上, 缓解了农民工的家庭困难。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甘肃发展年鉴 (2009-2012)

2 后续产业对农户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

为了研究后续产业在会宁县及通渭县的发展所引起的农民收入的变化, 笔者在2012年在两县随机选取了120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放率为100%, 收回问卷115份, 有效问卷110份, 其中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有78户。截至2011年底, 户均人口数为4.75人, 户均劳动力为2.61人, 户均纯收入为29861.6元, 户均退耕还林面积为0.81hm2, 户均地块数量为0.12hm2。

2.1 农户外出务工情况分析

如表2所示, 2008年至2011年, 参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农户家庭人口与劳动数量均有增加, 且增幅相近, 长期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最为明显, 增幅达到17.95%, 由此可见, 农户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加。

2.2 农户家庭收入结构变化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 农户中有52%认为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是促使外出务工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 参与退耕还林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家庭经营收入、外出务工收入、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 因考虑到户均退耕还林面积为12.14亩, 享受的补贴额度也会对其收入有所影响, 特将退耕还林补贴单独列出, 将财产性及除退耕还林补贴之外的其他转移性收入合并为其他收入。如表3所示, 2011年, 户均总收入为31165.36元, 比2008年增加了39.03%。从收入结构来看, 2008年, 构成农户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家庭经营收入, 所占比例为46.14%, 次之的是外出务工收入, 所占比例为43.55%, 其后是退耕还林补贴及其他收入分别占8.26%和2.05%;2008年至2011年, 农户家庭收入结构变化显著, 外出务工收入所占比例上升到55.02%, 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例下降至37.61%, 下降了8.53%。同时, 由于收入的总体水平提高, 农户退耕还林补贴效应也有所减弱, 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受到耕地补贴增加的影响, 其他收入比例有所上升。由此可见, 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户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单位:人

数据来源:农户调查问卷整理结果

数据来源:农户调查问卷整理结果

3 后续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劳动力接受培训层次低, 职业选择受限

被调查农户中, 外出务工的家庭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多集中在小学及初中水平, 超过5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建筑及服务行业, 外出务工队伍中较年轻的一代中主要包括未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的劳动力及初、高中毕业未能升学的“两后生”, 因接受的教育有限又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 对农业生产缺乏兴趣, 这一部分人群作为劳务输出的主要对象, 政府所作的培训仍很有限, 覆盖面小, 培训层次低, 引导虽多但缺乏系统性与长期性, 导致劳动力因接受的职业技能水平低而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处于劣势, 受到用工单位的诸多限制。

3.2 外出务工比较效益高, 土地摞荒现象时有发生

本研究区域的地理条件成为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加之农作物生长周期长、见效慢, 近年来农资价格的上涨导致农业投资的增加, 使得很多家庭青壮年劳动力认为种地不如进城务工, 田间地头多见到的是妇女或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土地摞荒的现象时有发生。被调查的农户中, 由于天干地旱耕地质量差且家庭劳动力不足而导致部分或全部耕地摞荒的户数占到18%。

3.3 劳务输出方式过于分散, 缺乏组织化管理

在被调查的农户中, 未接受过当地政府、企业或其他单位组织的技能培训的劳动力达到84%以上, 这些农户多是经亲戚朋友介绍外出寻找合适的职业, 有持续几年都在外长期务工的, 也有断断续续隔年出去务工的, 收入有好有坏, 每个已有外出务工经历的或是将要外出务工的农民对用工信息的掌握程度不一样, 这种自发的仅靠有限的渠道进行的劳务输出是被调查农户所在地区劳务输出的主要方式, 虽然政府在劳务输出中做了很多创新, 如打造劳务品牌、建立劳务基地等, 但限于宣传及推广的困难, 政府所开展的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还未普及到农户。

4 发展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建议

4.1 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 提高劳动者素质

受教育水平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最根本原因, 虽然中小学义务教育体制的推行使得基础教育在农村得到全面普及, 但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又迫使很多农民的子女中途辍学, 有调查表明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的撤并非但没有起到集中优势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反倒加重了一部分学生的负担, 其中交通不便再次成为他们求学难的主要原因。因此, 要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政府应继续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 针对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否能顺利走上职业道路的前提, 政府应以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 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 学校、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应主动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力度, 建立长期引导系统培训的机制, 树立劳动力市场品牌, 提高本地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4.2 加强中介机构的建设, 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

目前, 农村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的建设乏力, 现有的中介机构缺乏规范化的管理, 难以满足规模庞大的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仅靠政府一方的宣传与推动, 即使形成了一些先进的推广经验, 却因传递给农户的用工信息不及时, 且传递成本高, 使其所产生的辐射带动作用很小。因此, 政府可通过加大劳务市场中介机构的扶持, 搭建劳动力供需信息服务平台, 使中介机构在成为用工信息的传播者的同时, 增加多种面向农村劳动力的求职信息、职业培训等服务功能, 为实现政府有组织有秩序地输出劳务创造有利的条件。

4.3 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合理利用闲置的土地

近年来,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出, 劳动力的缺乏造成耕地摞荒现象加剧, 政府应积极研究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 利用本地资源和条件扬长避短, 宜林则林, 宜农则农, 宜牧则牧, 农牧结合, 林牧相兼, 草田轮作, 提高闲置土地的利用率。通过农业结构调整, 逐步建立起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集约生态模式。

摘要:甘肃省实施退耕还林十多年来, 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实施后, 要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 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 途径之一便是发展后续产业。通过选取甘肃中部的会宁县和通渭县, 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模式之一的劳务输出业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劳务输出,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李含琳.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开发的成功模式[J].发展, 2012 (05) .

[2]孔忠东, 徐程扬, 赵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及后续政策建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6 (4) .

[3]王铁路.关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模式的思考[J].中国林业, 2009 (07) .

[4]骆进仁.甘肃省退耕还草工程不同类型区退还模式及牧草栽培区划概述[J].草业科学, 2005, 22 (5) .

[5]方运战,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01) .

篇9: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调查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18-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户把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的条件或形式转移给第三方承包经营,原承包方或第三方履行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在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土地零散,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竞争力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农村土地延包30年政策的落实,农民享有了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在稳定农户家庭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规范土地有序流转,进而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栋川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我镇地处姚安县中部,是姚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辖21个村(居)委会,374个村(居)民小组,2008年底,有农业人口77653人,家庭承包耕地面积57409亩,家庭承包经营农户19823户。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切实把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来抓,强化引导,注重规范,努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目前,我镇土地流转主要通过一是农民自发组织,主要由农民直接与接包方协商,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的形式,农民自发流转的土地较为零星,流转的规模小,流转期限短,多数在五年以内,在补偿标准上差别较大。有的甚至是无偿的。二是政府引导。政府引导是镇、村、组各级组织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基础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统一流转的形式,政府组织流转的土地大多连片,组织流转的规模往往较大,流转期限较长,多数在五年以上,在补偿标准上较为统一。到2008年末,我镇共流转承包土地12246.81亩,涉及农户6911户,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1.33%。

(二)流转方式

我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多在农户之间进行,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出租两种形式:

1.转包,是承包方将部分土地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和价格转包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由村(居)委会作宣传动员,召开户长会,通过民主协商,制定流转规划,作出种植计划和流转年限,然后由村(居)民小组统一转包给种植大户进行规模经营,作物种植有蚕桑、蔬菜、烤烟、西瓜、水稻等品种。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承包方负责。如我镇的清河村委会抓住了土地流转这个契机,发起成立了清河现代烟草农业有限公司,将17个村民小组712户农户的1035亩土地以每年700元/亩的价格以合股的形式流转给现代烟草农业有限公司经营,年终由公司在按每亩700元的红利分给各农户(农户亩收入合计为1400元/年)。在清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式的带动下,我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形成规模;代动的产业有烤烟种植,人工食用菌种植,蔬菜种植、蚕桑种植,西瓜种植,优质稻种植。全镇转包面积为11745.81亩,占流转面积的96%。

2.出租,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村(居)委会,由村(居)委会通过招商引资以一定期限租赁给大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物种植有梨枣、石榴、葡萄,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承租方按出租时约定的条件对承包方负责。出租面积为501亩,占流转面积的4%。

二、流转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流转层次低,效益不明显

主要表现一是农户间转包、出租的多,租赁、转让等流转形式少;二是流转短期行为多,长期流转少。三是口头协商流转的多,书面约定流转的少。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户在土地流转时,以口头协议进行流转的多,未签订书面协议或合同。即使有的签订了书面协议,内容也很简单,条款不规范不健全。调查中了解到多数农户土地流转都是发生在父子、叔侄、亲戚及邻居之间,多为被动流转,经营不善,导致地力下降,流转收益少。

(二)流转行为不规范,易引发矛盾纠纷

调查中发现,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几乎都是口头协议,没有签订流转合同,少数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内容也不尽完善,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易引发矛盾纠纷。

(三)流转信息不畅通

流出流入方难以对接:我镇绝大部份的土地流转处于自发阶段,无中介服务组织,土地流转市场还没有形成,流转信息不畅,一方面出租方找不到承租方,只能请人代耕或无偿倒贴转包;另一方面想扩大经营规模的专业大户,又难以找到有流转土地意向的对象,难以通过有效的流转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农民认识上有差距,集约化经营难形成。我镇人均占有土地量较少,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民转移就业空间小,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农民念土情结较为严重,加之农业税全面取消后,土地收益又有提升,农民把土地看得更加珍贵。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心存误解,有的认为土地流转就是对承包地的重新调整,也有的怕流转土地,政策一变失去承包权,就会没有“依靠”、不“安全”;另外,大多数农民小农经济思想意识依然比较严重,小富即安,投资兴业怕担风险,务工经商怕丢地权,满足守土经营的现状,难以形成规模经营。

三、栋川镇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建议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结合栋川镇的实际,要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提高土地流转质量,需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要把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让农民意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是加快土地流转的前提。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引导农民增强流转土地的自觉性。要大力宣传政策法规。要大力宣传《土地承包法》、《合同法》、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相关的政策法规,教育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知法、懂法、用法。要加大典型引导力度。乡镇和涉农部门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或外出创业有成人员和种田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从而转变思想观念,投身非农产业,加快土地流转。

(二)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要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和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各项机制。一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土地流转必须制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实行登记制度,由村委会备案,乡(镇)土地流转管理部门登记;二是强化管理服务,乡镇土地流转管理部门要及时向农民提供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完善土地档案,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三是培育和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健全完善土地流转市场,积极开展土地流转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四是土地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防止以流转土地为由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三)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允许农户把土地作为要素在市场上依法自由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保障农民权益。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多,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奖励;对于通过转包、租赁、入股等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益的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进行重奖,并从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

(四)把加快劳务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拓宽农村土地流转的空间

要拓宽劳务输出渠道,为农民外出就业创造条件。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搞好信息服务、政策服务、法律服务和组织管理,为农村劳动力永久性、实质性向二、三产业转移提供条件,让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出得去,挣到钱,留得住,使大量的农村人口离开土地,离开农村,向城市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必然条件和有效空间。

(五)提供优质服务,为农村土地流转营造良好的环境

上一篇:定置管理稿件下一篇:四年级专题教育综合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