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笔记

2024-05-07

《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笔记(精选8篇)

篇1:《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笔记

《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笔记

贵阳市第二十三中学 王欢燕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主要内容

教育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

1、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认知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六级:

(1)知识:指对先前所学内容的回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是指学生通过对观念、材料或现象的再认或者回忆而获得的对知识的记忆,是教师要求学生习得的行为。这是最基础的目标。可以通过提问、作业、测验,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测。

(2)领会 :指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含文字信息的各种指标、行为或反应。领会有多种 表现方式。基本的有三种:1)转化。指个体把交流内容转换成其他交流形式,如 术语。2)解释。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对交流的内容予以阐发,如信息的结构、层次表述,各部分意义、彼此之间关系等。3)推断。包括根据对交流内容中所描述的趋势、倾向或条件的理解作出估计或预测,也包括对内涵、后果等进行推断。

(3)应用:以领会为基础,但二者的标志不同。领会的标志在于,当说明抽象概念的用途时,能使用该抽象概念;运用则指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能使用抽象概念于适当情境。显然,应用比领会的要求更高级。如果说领会侧重于理解是内隐行为,应用则是外露的表现。

(4)分析:把复杂的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以便弄清各种观念的有关层次,或者弄清所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能水

平,因为它既要理解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5)综合:分析与综合是两种紧密联系,又比领会和运用更高一级的技能。分析有三个层次:一是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或对材料予以分类;;二是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三是识别出把材料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组

织原理、排列和结构。综合同分析相反,它是把各要素组合为一体的带有创新性的技能。虽然领会、运用、分析也涉及到要素的组合和意义的构建,但它们往往是局部的,不完全的,而综合则是整体性的。如果按产品对综合予以区分,可分为三个亚类,即独特的交流,计划或操作程序、抽象关系。

(6)评价:是为了某中目的,对信息各层面作出判断。如准确性,有效性,经济性,满意度等。依据不同目的和不同标准,可作出不同的评价。

2、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五级:

(1)接受或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的现象或刺激(选择性注意)。它分为三个亚类:1)觉察(awareness),指学习者意识到某一情境、现象、对象或事态。2)愿意接受(willingness to receive),指学习者愿意承受某种特定刺激而不是去回避。3)有控制的或有选择的注意(controlled or selected attention),指自觉地或半自觉地从给定的各种刺激中选择一种作为注意的对象而排除其他的无关的刺激。

(2)反应:指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出较高的兴趣。它包括三个亚类:1)默认的反应(acquiescence in responding),指学习者对某种外在要求、刺激作出反应,但是还存在一定的被动性。2)愿意的反应(willingness to respond),指学习者对于某项行为有了相当充分的责任感并自愿去做。3)满意的反应(satisfaction in response),指学习者不仅自愿做某件事,而且在做了之后产生一种满意感。

(3)评价或价值化:价值评价是指学习者确认某种事物、现象或行为是有价值的,学习者将外在价值变为他自己的价值标准,形成了某种价值观、信念,并以此来指引他的行为。它包括三个亚类:1)价值的接受(acceptance of a value),即接受某种价值。2)对某一价值的偏好(preference for a value),指不仅学习者接受某种价值,而且这种价值驱使着、指引着学习者的行为,同时,这种价值被学习者所追求,被学习者作为奋斗目标。3)信奉(commitment),指个体坚定不移地相信某种观念或事业,自己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这种他自认为有价值的观念或事业,并且他还力图使别人信服这种观念、参与这项事业。

(4)组织:指学习者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呈现的复杂情境时,将价值观组

织成一个体系,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包括两个亚类:1)价值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of a value),即通过使价值特征化,使各种价值能够联系在一起。2)价值体系的组织(organization of a value system),指学习者把各种价值(可能是毫无联系的价值)组成一个价值复合体,并使这些价值形成有序的关系。

(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品性。各种价值被置于一个内在和谐的构架之中,并形成一定的体系。个人言行受该价值体系的支配;观念、信仰和态度等溶为一体,最终的表现是个人世界观的形成。达到这一阶段以后,行为是一致的和可以预测的。这个领域也包括两个亚类: 1)泛化心向,指一种在任何特定的时候都对态度和价值体系有一种内在一致的倾向性。2)性格化,指外在价值已经内化为学习者的最深层的、整体的性格,包括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等。

3、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

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七级:

(1)知觉:指运用感官获得以后可用于指导动作的相关信息。

(2)定向:指从生理、心理和情绪等方面做好活动的准备。

(3)有指导的反应:指对某一动作技能的模仿和尝试。

(4)机械动作:指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5)复杂的外显反应:指能熟练操作复杂的动作。

(6)适应: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即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修正自己的动作。

(7)创新:指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动作,这里强调以高度发展的技能为基础的创造能力。

二、启示

综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根据学生学习涉及的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基本领域,建立教育目标体系。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只关注三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我自己就犯过过分关注认知领域方面的教育目标,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在《英语课程标准》

中与布鲁姆教育目标中的情感领域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应。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它们又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情感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不仅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是一个人对待某一事物的倾向性,不仅指对待学习的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横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描述了人的情意领域的完整画面;而从纵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意发展连续体。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在英语教学中,一些学生在学了很多年英语后,一谈起英语学习仍然很沮丧。为了应付高考,他们硬着头皮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他们打心眼里对学好英语并没有信心。所以我以后打算从以下方面改进教学中情感领域目标设计和实现的不足:

1)设立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来内化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3)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通过鼓励和宽容对待学生来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篇2:《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笔记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学派,它的诞生可以说是文化人类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在达尔文进化论出现之前,人们在人类研究方面更加注重人的生理方面 ,即人的生物性。所以开始的人类学注重解剖等行为。但是自从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人们对“人”这种动物开始有了清晰的认识,所以人类学开始去关注一些与人有关的问题,可以说达尔文对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是第一个在科学意义上为“文化”下定义的人,他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以及作为一个社会人员所习得的其它能力和一切习惯。”古典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是独立创造的并且他们坚持这三个观点: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二、各民族文化都循同一条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只是时间上的不一致罢了。三、整个世界依然是自然法则所掌控的。

传播论学派则把人类文化或社会中的变化归因于物质文化和习得行为从一起源社会散播到其它社会。传播学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德奥历史传播学派,另一部分是英国极端传播学派。传播论学派认为文化的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全部的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的传播、借用的历史。我本人比较赞成传播论学派的观点,我也认为在历史进程中文化传播的影响大大超过了文化的独立创造。因为我觉得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地的交流也不断加深,流动的人口以及工商业很容易就引起文化的流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我国四大发明的传播,以及我国茶文化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如今四大发明使世界各国受益,不可否认其独立创造的确很重要但是若是这些东西没有传播出去没有经过外国人的发展与改造它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作用。正如英国开始并没有饮茶的习惯,直到他们在荷兰商人那里见到了中国的茶叶后才兴起茶文化一样,这世界并不是每个地区亦或是民族都有独立创造文化的条件,所以我也认为文化传播的功能更大一点。

第三个学派是文化历史学派,他们认为文化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但他们所主张的“文化史”不是指世界各国的一般历史而是指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因为每个文化集团都有其独一无二的历史,而他们认为只有具体的东西才是历史的可靠的。

礼,在中国过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封建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等级制度的工具。如周礼。同时,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我觉得这也是人区别于其它物种最重要的标志。我认为礼仪、仪式与节庆,是多数人作为社会个体为了适合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行为,是特定人群里的一种文化符号,有区分不同文化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来说,仪式是具有表演性质的,是一种“秀”。虽然我对这个说法开始不太能接受,总觉得这是对仪式的亵渎,但话说回来,没有作秀就没有关注,我们今天很多文化的流失正是缺乏这种“作秀”的精神。我觉得我们应该改变自己对待礼仪、仪式、节庆的态度,学会用自己的热情去感知,它们就是我们所持有的文化的果实,否则我们的传统文化终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世界各地由于地域以及文化的差异其所表现出来的饮食文化也大不相同,一个民族的特质往往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同样一种食物,有些人认为很美味而另一些人则觉得很恶心。比如说皮蛋在中国人眼中非常好吃,但美国人确认为其难以下咽。这就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生活文化环境不同造成的。在我们中国,大家喜欢围成一大桌,大家都在盘子中夹菜,筷子你来我往不亦乐乎。然而西方的人却每个人面前摆一个单独的盘子,非常注重独立思想,并且主人也不会去给客人夹菜,服务周到就是他们对待客人最大的热情。我觉得这样的饮食文化就是由不同的民族文化所造成的,西方国家深受海洋意识的影响人们推崇冒险追求个人的独立价值而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深受宗族伦理制度的影响,人们很少注重自己的独立个人的自由。所以就造成了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总之,我认为饮食文化的差异可以映衬出文化的差异。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并且对世界各地有着重大的影响。相对于英国茶文化的高雅日与本茶文化的“和敬清寂”,中国的茶文化已达到了一种雅俗共赏的状态,这也表现出我国茶文化的发达。在中国的街道,你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茶馆,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人面前一碗茶,这样简简单单的就可以度过一下午的时光。同时在中国“高雅”的茶道中也融入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的思想内涵,饮茶有三个阶段: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也可说是饮茶的方式技艺;饮茶修道,是指通过饮茶来正心修身、志道立德。在饮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成为真君子;饮茶即道则是最高的境界了,“道”就是真理、本源,它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说不定你在喝茶的时候对心中一直不能释怀的事顿悟,获得另一个世界。中国雅俗共赏的茶文化是一种艺术,不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人生的艺术!

语言在人类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语言与文化也有很多联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重要的载体,文化对语言也有制约作用。我们很容易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例子,比如说为什么我们今天能够研究古代的文化,很重要的而一个原因就是古代留下了很多可供我们使用的文献资料,从这些书面语言中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古代的文化。再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我们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不仅这些方言现象并且它们的变化与发展都会表现出了文化的差距!为什么东北话和吴侬软语听起来完全是不同的感觉,一个粗犷沧桑,另一个则尽显“小家碧玉”。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两地的文化氛围完全不同,所以所孕育出的人的性格差距也很大,自然所说出的语言也大有不同,这就是文化对语言的一种制约。还有就是最近几年盛行的网络语言,打酱油、贾君鹏你妈叫你回家吃饭、神马都是浮云、快到碗里来……其实这些网络语言都是社会生活文化的一种反映,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只属于某个时段的“流行语”。其实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篇3:《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笔记

众说周知, 浙江作为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省市之—, 现面临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而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中, 主要提出了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三个栏目 (课标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 。从这里可以看出, 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教学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就在笔者对新的变化一筹莫展时, 有幸参加了桐乡市数学高级骨干研修班培训, 通过培训专家推荐, 对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了深入的学习。通过对书中的目标分类思想的学习, 不断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改革, 同时, 也深刻体会到“研学后教”的重要性。对于课堂教学, 必须首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出恰当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积极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最后在改革实践中,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笔者通过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学习, 也慢慢理解了分类学中的内容, 利用分类表制订出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目标, 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主要内容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主要通过两个维度研究教学目标, 即认知过程维度 (了解、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与知识维度 (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这就给了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所需要的一个组织框架, 主要使用分类表的形式, 来提高教学目标的准确性, 让我们的教学预期目标更清晰与易于实现。

分类表:

分类表使广大教师对教育、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有了清晰的认识。另外书中提示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知识模块的教学目标, 比关注每天的教学目标来的更重要。笔者也很赞同书中所提出的观点, 觉得这样有三重优越性。

(1) 每个模块教学目标的制订, 让我们对一个模块教学知识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把握, 能更好控制教学知识所用的学时。

(2) 每个数学模块教学目标给每一节新课的教学目标, 提供了基础与方向, 容易让我们的教学思维形成一定的体系。

(3) 每个模块教学目标让我们的教学时间变得更加灵活, 也为一些重要的教学活动提供时间的可能。

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实际应用

笔者以“圆锥曲线”这个模块的内容为例, 简单地讲解一下自己对书中提到的分类方法的应用, 不妥之处, 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一) 制订“圆锥曲线”模块教学目标6个步骤

1.分析知识背景

本模块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核心模块, 也是高中数学高考的重点, 考查内容总是占了高考试卷的15%左右, 其内容是17世纪数学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 其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 体现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另外圆锥曲线与科研、生产以及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 行星的运动 (椭圆) 、探照灯反射原理 (抛物线) 、发电站的冷却塔 (双曲线) 。事实上17世纪笛卡尔发明坐标系, 人们就开始使用坐标系研究圆锥曲线问题。

2.研究学生学情

初中阶段, 学生已经对圆锥曲线有了初步认识, 学生生活中也能看到相关的一些实例, 所以对圆锥曲线几种图形较为熟悉。另外上学期学习了直线与圆, 初步建立了解析几何的思维, 但是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还没有很好的体会。怎样运用代数解决几何问题, 怎样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事实上现在学生喜欢用计算机代数运算与消参, 但这两者都存在很大问题, 而这些都是本模块的重点。

3.整理教学内容

(1) 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

(2) 椭圆、抛物线定义、标准方程。

(3) 椭圆、抛物线几何图形及简单几何性质。

(4) 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5)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6) 坐标法解决一些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关系) 。

(7) 数形结合的思想。

(8) 圆锥曲线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4.制目标分类表

根据整理的教学内容补充分类表。

5.确定模块教学目标

(1) 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 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掌握椭圆、抛物线定义、会建立相关标准方程, 会利用标准方程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能利用椭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研究几何图形及简单几何性质 (范围、对称轴、顶点、渐近线和离心率等) , 会利用椭圆、抛物线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 会利用几何性质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了解双曲线的实际背景, 体会双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了解双曲线定义、会建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会利用标准方程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 会利用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特别是渐近线)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会利用几何性质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 了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个数与相应方程组的解的对应关系。能用判别式法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掌握直线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位置关系的简单问题的基本解法。掌握利用圆锥曲线研究曲线有关的综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会用坐标法解决一些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关系) 。

(7) 通过圆锥曲线的学习, 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8) 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等概念。掌握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 了解曲线方程的完备性与纯粹性和与函数的关系。

6.依据模块教学目标制订各节新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椭圆标准方程。

知识与技能:理解椭圆的定义, 明确焦点、焦距等基本几何性质, 了解用椭圆定义推导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了解椭圆的定义及形式, 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普遍联系,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并学会根式的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类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以及相关综合问题。

(二) 应用过程的收获

笔者通过《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学习, 不仅仅提高了教学成绩, 还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很多学生会用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意识来思考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认识

以往笔者认为教学目标是可有可无, 对教师的教学没有什么影响, 上课只要能完成预期的教学内容, 学生能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会教学知识即可。现在发现, 教师传授的不仅仅只停留在知识层面, 还有技巧的应用、各种能力的培养、数学文化与数学思维的提高。另外还要通过我们的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价值观、能力等。

2.教学效率的提高

以前, 笔者认为教学就是要完成教学任务基础上, 能让班级考出好的成绩即可, 所以经常出现下面情况。

(1) 如果上节课没有完成教学内容, 可以在学生自修时间补充一下, 所以经常会出现上课没有讲完, 自修各科教师抢课的局面。

(2) 如果学生作业有问题, 教师让学生一个一个找到办公室来订正并美其名曰个个过关。

这种做法下虽然班级学生成绩不是很差, 但也不见得多突出, 教师自己很累, 学生对数学很厌烦, 见到数学教师就像见到老鼠。有些教师讲, 这不是教书, 是在“拼体力”。笔者这几年在认真地研究教学目标情况下, 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教授一个新模块知识时总是先考虑四个问题。

(1)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本模块哪些教学内容值得学生学习。

(2) 如何计划和进行教学才能使大部分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进行学习。

(3) 如何设计模块教学计划, 在完成模块教学知识基础上, 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与技巧。

(4) 如何通过一些恰当的探究与活动, 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数学思维、数学兴趣、数学的价值观, 成为一个能利用数学处理生活中大小事务的人。

3.体会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

笔者所在学校每位数学教师都任教, 两个层次 (普通、重点) 班级各一个。笔者以往对两个班级, 都是同案同教, 普通层次的学生接受慢一点, 所以讲课经常来不及;当然如果普通层次轻松讲完, 那么重点层次的学生就会有多余的教学时间。笔者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多疑惑, 但不知道如何是好, 有时重点班就比普通班多准备两个练习题目。现在看到两个班级学生, 不仅仅是一两个例题可以区分的, 主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情感态度、接受能力、知识的类型、培养方向等等。所以我们对两个班级同学的教学目标也不能完全相同, 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 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

(1) 讲解同一个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引入。

(2) 对同一例题讲解与内容、程度、表现形式都要不同。

(3) 需要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4) 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古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分析, 在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 它会不断地促进教师的思考与研究,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思维情操、研究教学的兴趣。最后笔者希望通过的一些收获, 得到同行们的共鸣, 大家在浙江省新课程如火如荼地开展过程中, 让科研与探究武装我们的大脑, 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更有深度、更有激情。

三、存在的疑惑

笔者在利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来分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 也有很多的疑惑, 暂时还得不到解决。提出与大家分享。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过分类分了六类 (了解、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 而现在浙江教学目标主要分成 (了解、理解、掌握) 三个层次, 有时在研究教学目标时, 应该如何让它们准确对应。评价与创造在高中的教学中是否并不需要?

怎样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目标能保持一致。有时教师制订了教学目标, 但是无法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特别是如何有效判断是否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兴趣与数学意识, 怎样达到预期的效果。

怎样制订一个合理的测评来检验自己的教学研究的成果, 如何找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通过《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学习, 笔者改变了自己多年教学中一些不好的教学习惯, 也开始制订以模块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笔者的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减少, 给予学生的练习与讨论的时间更多, 获得的教学成绩更加突出, 而且所带班级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经常有教同一个班, 其他任课教师开玩笑地说:“你不怎么去班级, 为什么学生都像着迷一样喜欢学习数学呢?”有时听到这些, 自己开心之余真心感觉, 教学就是一场艺术的盛宴, 教师不仅仅是在教知识, 事实上, 教的是思维、能力、艺术、品味。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心理, 用它们武装我们的灵魂、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格林·W.安德森, 戴维·R.克雷斯沃尔.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蒋小平,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014版)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4.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数学教材实验研究组.数学选修2-1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陆明明.MPCK视角下“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的教学设计对比分析与建议[J].数学通报, 2015 (2) .

篇4:《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笔记

关键词:教育目标分类;古诗;教学目标

当前古诗教学目标多是依照教师经验设计的,很难保证基于课标;目标设计的随意性比较强,缺少一个完整的参考框架,不能保证目标的全面、合理性。经与传统教学目标设计方法进行对比,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这一新的目标设计方法能为新手教师进行古诗教学目标设计提供便利。

一、方法说明

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古诗教学目标,就是采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框架,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规定的古诗教学目标进行分类,然后基于这一分类的结果框架来设计某一具体篇目的古诗教学目标。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摘取学段目标:将语文课标各个学段的目标中有关古诗教学的那部分摘取出来。比如第二学段(3~4年级)与古诗有关的目标是:“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8.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2.学段目标分类:运用布鲁姆教育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分类学理论,对上一步骤提取出的古诗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并将其归入相应的框架。比如前述第一学段教学目标的分类结果为:

3.陈述教学目标:基于上一步骤中的学段目标的分类结果,选取一篇古诗进行教学目标设计,要求采用的是行为目标的陈述方法。比如,基于上一分类结果,对人教版四年级《送元二使安西》一课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为:

体验性目标:(1)能遵从教师的要求诵读诗歌。(2)能边诵读边体会王维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反复诵读,诵读之后,能够指出对自己有触动的句子或者认为哪个句子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这种感情。(3)能边诵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反复诵读,诵读之后,能用语言或图画的方式描绘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并结合诗句或背景说明这些场景分别体现在诗歌的哪些部分。(4)能边诵读边领会诗句的含义:诵读之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诗歌主要说了什么;能够在诵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的含义。

结果性目标:

诗歌记忆:能独立背诵出整首诗歌,或能指出别人背诵中的错误;在学习了生词之后,能够默写出整首诗歌,或完整地写出诗歌缺失的部分。

二、调查结果

本研究选取了华东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硕士研究生共10人参与实验调查,这10人均有十次以上的语文教案书写经验,能够独立设计教案。这次调查的内容为:从教材中选取一首古诗,运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设计一份古诗教学目标,并与采用经验方法设计的古诗教学目标进行对比,并评价其优劣。

通过对反馈进行整理,10人中有8人表示这一教学目标设计方法设计出的教学目标与原方法相比“能够更好地依照课标”,2人认为两种方法“都很好地依据了课标”;有7人认为该方法“对古诗教学目标的认识更清晰”,2人认为“都十分清晰”;有7人认为该方法“设计古诗教学目标的思路更明确”,1人认为“都很明确”。可见,大部分被调查者对于该方法的反馈都是积极的。

有调查者评价,运用设计教学目标更有助于设计出科学的教学目标。因为运用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相对来说明确、清晰,并且行为目标由易到难,由体验到结果,这是学生正常的学习认知过程,学生易于操作掌握,同时更方便教师检测,该方法方向更明确,适用性更强。

三、运用该方法的建议

1.不能设置过多的教学目标。根据这一方法设计的古诗教学目标由于是依照课标的要求来的,当它与具体篇目结合时,可能存在目标过多的问题,因而,教师在运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分配课时。

2.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虽然指向更明确,但表述过于复杂,此外,在同行中认可度不一定高,不如三维目标简单,易于为教师所接受。

3.该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如何成为教师程序性的知识,应该是一个关注的方面。

4.在目标表述方面,虽然用可观察、能表示具体行为的词更能兑现教学目标,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具有揣摩性的词语仍然具有价值,应当将二者结合起来。

四、总结

本研究认为,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依照课标,更具科学性,可以为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设计古诗教学目标提供思路。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课时目标不能分配过多,可以适当结合原有目标设计方法来保证目标的全面、完整。

参考文献:

[1]Lorin W. Anderson.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D.R.Krathwohl,B.S.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M].施良方,张云高,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5:《人类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作者:王铭铭

第一章 人看人

要求人类学家从自身的文化中解放出来,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容易把自幼习得的行为当作全人类都自然的、在各处都应有的。(弗兰兹.波亚士)

弗兰兹.波亚士(franz boas,或译博厄斯,1985-1942),德裔美籍人类学家,美国现代文化人类学家奠基人之一。波亚士致力于进化论历史观和种族主义的批评,提倡实地文化研究,崇尚文化相对主义,所著<种族、语言与文化》阐述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思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论述了人类学的品格及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文化指的是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所有造物和特征

人类遗传学的发展,则使我们看到,全人类的基因是基本一致的,种族的差异是表面现象,不可能导致种族之间的智力、性格和文化的不同。

第二章 他者的目光

我们的学科让西方人开始理解到,只要在地球表面上还有一个种族或一个人群将被他作为研究对象来看待,他就不可能理解他自己的时候,它达到了成熟。只是到那时,人类学才得以肯定自己是一项使文艺复兴更趋完满并为之作出补偿的事业,从而使人道主义扩展为人性的标准。(克罗德.列维-特劳斯特)

克罗德.列维-特劳斯特(claude levi-strauss,1980—)法国结构人类学大师,20世纪人类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从人群之间的交流来透视社会,为此他对亲属制度、神话、宗教展开广泛的探讨,为比较人类学提供了最精彩的范例。他著有《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结构人类学》和《神话学》等名著。

致力于人类学研究的学者都十分关心“别人的世界”。别人的世界可能指石器时代的世界,但更多的是指人类学家研究具体的人群时面对的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它在人类学中常被形容为大写的“他者”(other)。在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时,人类学家还十分强调区分主位(emic)和客位(etic)观察方法的区分。主位和客位法来源于语言学,原本分别指操某种语言的人对于自己语言中细微的语音区分,与外在于这种语言的人可能做的区分之间的差异。在人类学的方法中,主位的观点被延伸来代指被研究者(局内人)对自身文化的看法,客位的观点被延伸来代指一种研究态度:人类学家强调要从被研究者的观点出发来理解他们的文化,而且拒绝用我们自己的范畴将被研究的文化切割成零星的碎片。

文化的互为主体性指的是一种被人类学家视为天职的追求,这种追求要求人类学家通过亲身研究“非我族类”来反观自身,“推人及己”不是“推己及人”地对人的素质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解。我们老祖宗早就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这样一种常识成为一门学科的基础观念,却来之不易。

在英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是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

马林诺夫斯基 :

马林诺夫斯基是波兰人,来到英国人类学界,与进化论和传播论者都有过师承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逃了兵役,跑到特罗布里恩岛去做田野,在那里提炼除了最早的现代人类学的方法论。马林诺夫斯基的主要贡献是对作为人类学基本方法的民族志进行典范例证与系统阐述。马林诺夫斯基反对老一代人类学家坐在摇椅上玄想人类的历史,他认为,基于探险家、传教士和商人撰述的日记、报道和游记来做的人类学研究,属于道听途说:作为一种“文化科学”的人类学,必须经过亲身的观察,才能有自己的资料基础,才能避免本民族对他民族的文化的偏见。

读过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的人,对于他的思路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他的研究说明一个重要的观点:对于非西方文化的研究,不能采取进化论宏观历史观念的臆断,而必须沉浸在当地生活得细微情节里,把握它的内容实质,以一个移情式的理解,来求知文化的本质。他指出,一个合格的人类学家,要先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考察,才能写出人类学的论著来。他强调,人类学加要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得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

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是一种“实际的人类学”,与非实际的、模糊的、理想主义的人类学不同。这种人类学的创造性很大,对20世纪人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马林诺夫斯基以前,很多西方人将非西方文化堪称古代奇风异俗的遗留。马林诺夫斯基人文这种看法站不住脚,他说要是人们亲自去体验非西方生活得话,就会承认所有的人类基本的需要是一致的,所有的人都要吃早饭,要跟人交往。我们到别的民族中去看的时候,不能孤立地看,要把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连在一起。同时又在考虑文化作为一种工具,是如何被人们创造出来满足他们自己的种种需要的。这种既考虑到整体又考虑到文化满足人的需要的看法,被成为“功能主义”。

马林诺夫斯基说自己的人类学是“浪漫的逃避”,他研究的小岛以前是西方探险家的乐园,而马林诺夫斯基则躲在这个很美的地方,做“桃花源式的人类学”。1942年,在他去世那年之前,他意识到自己的东西好像没有用,他当了老师,不得不告诉学生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他在伦敦经济学院办了一个研讨会,里面出了一个学生,就是弗斯这位后来被认定为“英国人类学家之父”的人类学家,他通过个人的努力为人类学与政府的合作找到了途径,主张人类学应为改良文化之间的关系、殖民地的管理等作出贡献。

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生前有很多学术争论和私怨,但他对于人类学价值观的理解,布朗也是暗自赞同的。他们都反对进化论,崇尚一种将非西方文化堪称是活的文化而不是死的历史态度。

布朗

布朗自称自己的人类学是“比较社会性”,意思是说人类学是服务于社会理论建设和经验研究和比较研究。他读了很多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很多书,相信社会科学的基本追求是做孜孜不倦的“概括”。如果说马林诺夫斯基的民族志有点以喋喋不休的故事为特征、以故事的寓言式启发为优点,那么,布朗则不满足于此,他要求民族志要以“理论概括”为目的,其最终的前景,是基于跨文化、跨社会的比较研究提出一般社会学理论。于是布朗强调“社会人类学=比较社会学”,他认为一个民族的生活情况的描述,不足以代替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对西方社会学来说如此,对西方人类学来说也是如此,新的人类学必需综合两者,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科学。

布朗的想法,在他的《社会人类学方法》一书里得到了较全面的表述,他的理论观点大致都来自于社会学家涂尔干讲的神圣是如何与世俗生活相互对应的、互为因果的。世俗在他看来就是社会,而神圣则是社会的集体表象。他关注的是涂尔干的那个问题:社会是怎样构造的?要看社会这座大厦是怎样建设起来的,就是要看社会的结构,如同看待楼房的结构一样。结构有一个形式,美国人叫“文化的模式”,英国任教“社会的形式”。布朗认为内部的结构决定了外观的表现,而内部的结构本身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各组成部分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看法叫“结构—功能主义”。一座房子不能没有地板、天花板、墙壁,它们之间的物理学关系就是布朗要看的结构—功能关系,而布朗的社会人类学,指的就是研究不同社会如何把这个大厦建起来的过程。属于他那一派的人类学家,喜欢看实在的结构,所以也喜欢研究可见得政治制度。

在同一时期,法国涂尔干学派的社会学也引申出了一种新的人类学。英法社会人类学都受到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的影响,两国之间人类学只是和思想的交流很频繁。但是,法国式的人类学却走了一条与英国有所不同的道路。值得一提的现代法国学派奠基人,有葛兰言、莫斯两位。葛兰言和莫斯都与涂尔干有亲戚和师承关系。

葛兰言

葛兰言是个汉学专家,但他的雄心远远超越汉学,他想从中国资料看一般人类学家的做法、看一般社会理论的可能性。他的著作很多,最主要的创新,是提出结构人类学的基本说法,为法国结构主义提供了前提。葛兰言著作很多,其中尤其有名的那本叫做《古代中国的诗歌与节庆》,讨论了《诗经》这本书对人类学的启发。《诗经》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大体来说,“风”是春天的节庆,“雅”是知识分子的吟唱,“颂”是宫廷里的颂歌。葛兰言认为这三个部分之间有一个互动和相互演绎的关系,这个关系也是一个过程,它展现了中国礼仪的起源在什么地方。《国风》是最古老的,雅、颂都来自于风。“风”是关于性关系的委婉表现,那么雅、颂代表的“礼”文化,完全来自于古代的男女关系与群体间交换的基本关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种对歌的关系是所有个人和个人、集团和集团之间关系最原始的,而不是涂尔干的社团。这种对歌的关系,再后来被发展成为“礼”,在法国则被理解为“社会”或“总体给予”。葛兰言认为,中华帝国的辉煌文明,就是通过改造原始乡野的交换而形成的。

莫斯

莫斯研究的面涉及很宽,但他的《礼物》最为有名。典型的“权钱交易”正好说明“礼物”关系的普遍意义。“礼物”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交易双方的关系不是物本身的价值的对等性,而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对等性。像“权钱交易”这种行为,可以解释为以物质的东西来抹平政治地位的差异,从而促成人本身的交换。莫斯的整个研究表面,很难用理性和不理性来区分社会行为,人情这样的东西不是不理性,它是人们交往的原初基础。

莫斯的理论针对的好像是“古老的社会”,是古代希腊、罗马、印度、中国及现存的部落民族的同类现象。但他想从这些广播的知识里面汲取的教诲,除了“古老的社会”的制度和风俗以外,还有人际关系互惠性的普遍意义。他要指出的是,“礼物”的基本要点是,每个人在礼物交换中既有责任去送人家东西,也能拒绝礼物,有责任收取,不收会遭人嫌弃。

在现代人类学中,美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与来自欧洲的犹太人移民学者有着密切关系。美国人类学的教学核研究受到英国的影响比较大,但从内在的精神来说,美国人类学的深层结构,潜在着很多德国文化理论。

波亚士

波亚士是美国现代人类性的开创者,这位人类学家与英国式的社会人类学家摩尔根不一样,他的主张叫“历史具体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从具体事实来看历史的做法,它不注重法权制度的历史演变状况的研究,而推崇一种细致入微的人类学的描述与评论。

波亚士对德国传播伦还是有批评的,他强调,不能只看大的文明如果传播到世界边缘地区的过程,而应该像考古学家那样看日常生活的物品怎样分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语言学和文化理论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看法,他注重文化的历史,注重从历史的具体时间和空间场景和延展开来的过程。从更高一层的理论看,历史具体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的看法是分不开的。波亚士不认为文化有一个绝对的价值,认为文化只要存在,就有它的意义。他认为,所谓人类普遍的东西,可能是西方学者自己的想象。其实,非西方的“土著”有他们一套对自己生活得看法,这些看法是相对于他们的具体生活而产生意义的,因而文化的相对性是普遍意义的。

第三章“离我远去”

现代人类学似乎还在于18世纪的哲学家们所喜欢的启蒙问题做斗争。不过,它的斗争对象已经转变成了欧洲扩张和文明的不到类似的狭隘的自我意识。确实,“文明”是西方哲学家们所发明出来的词汇,它当然指涉的是西方哲学家们自己的社会。在众多西方支配的叙述中,非西方土著人是作为一种新的、没有历史的人民而出现的。这意味着,他们自己的代理人消失了,随之他们的文化也消失了,接着欧洲人闯进了人文的原野之中(马歇尔.萨林斯)

马歇尔.萨林斯,最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美国人类学家之一,曾与新的进化论者为伍,主张多线进化的观点,后投入结构人类学,尤其在结构、历史和实践关系的研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著《石器时代的经济》,为人类学提供了一个全面和富有理论冲击力的说嘛,后期的历史人类学著作集中考察文化接触的结构模式。

李亦园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探索,无论是蛮荒异域还是穷乡僻壤都要住过一年半载,并美其曰叫‘参与观察’。因而李先生说,人类学家的生涯,与孤独寂寞分不开,人类学家要备尝田野的孤独寂寞,是因为田野工作引起的文化冲击和文化震撼。“经常使你终身难忘,刻骨铭心”。人类学加不仅要承受孤独寂寞和文化震撼,还会时不时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马林诺夫斯基在自己的日记里,忠实的表达了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困惑,他面对过的压抑、无聊、无所适从,也是其他人类学家面对过的。然而,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坚信,田野生涯的种种忧郁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它们正是特殊的人类学理解能力的发挥。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面貌。所以,这里的“我”是“自己”。但不单指个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人类学加不像心里分析师那样,用自我剖析来“推己及人”;他们也不像哲学家那样,在自己的那海里营造一个思想的建筑来代表整个世纪。作为一个人类学家,首先要学习离开自己的技艺,让自己的习惯和思想暂时退让给他对一个遥远的世界的期望。在别的世界里体验世界的意义,获得“我”的经验,是现代人类学的一般特征。

人类学家离开自我的途径,有的是时间的隧道,有的是空间的距离。他们去的时间,是已经流逝的过去;他们去的空间,是一个“非我”的世界,“离我远去”的艺术,是一种思想生活。因而,人类学家不以肉身的离去为目的,他们带着自己的心灵,超越自己的文化,领略人如何可以使人同时又那么不一样。人类学家不一定要追求对遥远的文化的求索,不少人类学家也从事本土文化的研究。在本土研究中,“离我而去”的意思,转化为自己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形成的暂时陌生感,转化成一种第三者的眼光。它让我们能站在“客人”的角度来对待“主人”——我们本身。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类学家的肉身没有被自己搬运到别的世界中去,但他们的心灵却必须在一个远方寻找自我反观的目光,在一个想象或实在异域寻找他者对于“我”的意义。

什么是人类学的精神实质呢?我说,它就是这门学科要做到“离去之感”,而“离去之感”的发生过程,就是祛除民族中心主义世界观的过程。民族中心主义指的就是把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当成全人类的价值、把本民族的精神当成全人类的精神、将自己的文化视为世界文明的最高成就的那种心态。民族中心主义有时与民族的自尊心相结合,但两者有根本的价值论差异。民族的自尊心对于很多民族来说是可以理解、可以弘扬。但民族中新中医指的不是民族的自尊心,而是一种将自己的价值强加在别人身上的观念形态。这种观念形态对别人的生活方式存在如此根深蒂固的偏见,以至于忘记了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存在理由,或忘记了“我们都是人”这个简单道理。

篇6:《目标》读书笔记

《目标》一书是果壳的姚老师推荐的,国庆节前就记在Evernote上,2周前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拖到现在才做一些总结,一来是被各种事情打断,二来最近又重读了一遍,才发觉其逻辑之缜密,递进演绎之清晰,可以说是教科书级的。为了避免将“读书笔记”写成小说的“故事梗概”(这真是部精彩的小说),或教科书的“讲义”,本文尽量避免重复书中的内容,只提炼几个闪光点,再简单阐述一下自己的些许思考,希望能有所价值。几乎所有谈论这本书的人/文章都将重点放在“瓶颈”(Constraints)的讨论上。的确,TOC(Theory of Constraints)的基本原理是围绕着瓶颈展开的。但全书第一次给我留下印象的却是钟纳(小诸葛,智慧的化身)质问罗哥(男主)“你的目标是什么”?(汪峰的形象跃然纸上,“你的梦想是什么”?)全书围绕这个问题兜了个大圈子,最后落脚在“赚钱”二字上。初读时我觉得作者很矫情,为什么要用一个章节(第5节“目标是什么?”)来铺垫这个思考过程呢?企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赚钱。但再读之时,反身自省,可谓细思恐极。雯婧也经常问我,你想要的太多,到底想要什么?甚至雷总也说过,对目标的思考是困难的,“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我想,之所以“思考目标很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自身的定位很困难:所有人都倾向于高估自己,这是最基本也最深刻的人性。我们每天见到N波创业者,媒体公司硬要说自己的互联网社群,装修公司非要做APP然后转型“O2O”,家电的代工厂希望插上WiFi芯片变身物联网的中心。当下的中国,多数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在传统发展路径受阻时,多数企业希望“换方向”和“转基因”(比如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这时思考目标本身就成为非常严肃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回到文章本身。明确目标,并给出一个准确的目标“表达方式”,是全书介绍的方法论的第一步。而准确的表达,是建立在精确的定义基础之上的。几条简单的定义如下(作者虽是物理学博士,但没有用到公式和符号,很窝心): 有效产出(Throughput):整个系统通过销售而获得金钱的速度; 库存(Inventory):整个系统投资在采购上的金钱(采购的是准备销售的东西); 运营费用(Operating Expense):系统为了把库存转化为有效产出而花的钱; 定义好这三个概念后,整个公司(系统)的目标就可以表述为:增加有效产出,同时减少库存和运营费用(将“赚钱”这个目标分解成三个,更具有操作性)。后面的故事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钟纳告诉男主,应该将注意力从降低费用,转移到提高有效产出上(约等于提高产能)。一句话能够概括,为什么要用一个小说来阐释呢?为什么还被人奉为经典呢? 我觉得全书的牛逼之处在于: 首先构建了一套自洽的“世界观”(类似三体/魔戒/基地等,当然作为管理小说这里的世界观要简单很多); 在这套世界观之下,用演绎的方法展示了整个推理过程,并且这一推理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先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构建一个世界的。全书的背景是(前方高能有剧透),一个订单无法按时交付濒临破产的工厂,厂长罗哥焦头烂额每日加班夫妻反目,被迫病急乱投医地恳求网友(智慧的化身钟纳)见面,最终工厂起死回生罗哥升职加薪夫妻复合走向人生巅峰的故事。先不管作者是否很自恋地自比于“多智而近乎妖”的钟纳,他的几条基本假设还是很通俗的且符合直觉的,并用这几条假设构建了世界观: 任何资源可以分为两类:“瓶颈资源”和“非瓶颈资源”; 工厂的生产存在依存关系:一项工序完成才能进行下一项工序; 每一种资源的产能都存在“统计波动”(是一个变量而非常量):例如工人生病,机器出现故障等; 给定这几条假设,作者就开始秀肌肉了(希望大家能耐着性子往下看)。b和c相结合,可以得到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结论,事实上全书基本都围绕这一结论展开。由于统计波动在依存关系中的叠加,若管理者努力调整产能使之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个教科书级别的误区),那么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多余的库存,并导致运营费用的提升,最终很可能导致亏损。应该追求的是整个系统中的“流量”约等于甚至略小于市场的需求。这其实是“用统计的观点”看问题,和“静态地”看问题的差别。事实上,这段推理不禁让段郎想起了本科时的“随机过程”(随机过程随机过,不堪回首啊),甚至有种抓起笔列公式建个模型算一算的冲动。但物理学博士很“耐撕”地举了三个栗子来说明这个原理:“童子军远足”,“搬火柴游戏”和一个具体生产的例子。恐怕这也是本书颇为畅销的原因吧。不止于此,根据a和b,作者还推导出了“非瓶颈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是由其生产潜力决定的,而是由系统中的瓶颈资源决定的”。这看起来特别的符合直觉,甚至像是一句废话。但由此衍生的一个直接推论是:工厂的工人是否永远保持忙碌是最有“效率”的?表面看来,如果不让工人保持工作,就会产生人力的闲置,进而降低了工人的平均产出(效率降低)。但如果让工人100%地满负荷工作,产生的半成品却无法100%地被后续工序利用,进而形成半成品的库存呢? 抽象一点,我认为TOC的方法论可以概括为:通过寻找瓶颈的“局部最优”,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这一方法论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总体上承认瓶颈的重要性,不应该平均用力地去努力实现每个环节的“局部最优”;二是明确哪些是真正的瓶颈;三是努力实现瓶颈的最优。我觉得其中第二点尤为关键。:作为一本小说,其实全书在三分之二处主人公就走出困境了,后三分之一的篇幅基本在总结经验,将“TOC”的方法论提升到普适的高度。作者先是在36节明确总结出了“找出瓶颈——挖掘瓶颈潜能——确定其他事项优先级——给瓶颈松绑——循环往复”的五步法。在最后一节,又将发现问题,找到瓶颈的重点落在了“打破思维的惯性,勇于挑战传统假设”之上。但知易行难。挑战假设,打破惯性,这对于从小生长在“听话”环境下的我们,又谈何容易。“启动资源”(Activating)并不等于“利用资源”(Utilizing)。这可能是全书对我触动最大的一句话。在一个VC汪的工作流程里,大致上可分为“见项目、跟项目、投项目、管项目、复盘”这几个阶段。段郎13年初入行,遇上了14-15年的超级大牛市,时间基本都花在“见项目”和“投项目”上。可以说启动了一大堆的资源(见创业公司),但并没有真正地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深入理解其商业模式,对创始人的判断等)。仿佛一条生产线上的100%忙碌的工人,生产了一大堆的半成品,除了形成库存浪费资源外,徒劳无功,令人汗颜。这其中既有“被市场推着走”的现实困难,也有“项目不嫌多”“见多才能识广”“打怪多才能升级”的隐含假设。但是,见项目真的越多越好么?学而不思则罔,或许,对经验的总结,对趋势的研判,甚至对方法论本身的思考,才是我目前的“瓶颈”所在吧。2015年12月7日凌晨 段誉 于芍药居斗室

篇7:教学目标读书笔记

首先我得了解他们,这样才干根据小朋友们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的内容。我花了好多时间跟小朋友们在一起,如课间操期间,和他们跳绳,聊天;在第二课堂的时间里,和他们一起练队形队列;和他们一起扫地,摆桌椅……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观察小朋友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可以让小朋友们多了解我,使得师生的关系日益融洽。

其次就是在课堂优秀教案上,需符合小朋友们自身的特点,我了解到一年级的小朋友比较活泼,好动。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同学创设各种各样引发他们兴趣的学习情境。

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创设情景的经验,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

一、创设充溢趣味的情境

对于一年级同学来说,首先就要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假如在课堂上单一的征对一些枯燥的计算进行讲解必定不会引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乃学习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同学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溢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同学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同学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同学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发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小小朋友对故事、童话、动物特别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同学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使同学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例如我在讲授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的时候,我把整个练习三当成是一个故事:几个动物一起回家,首先他们得找个伴一起回家,每个动物手里拿着一个号码牌,只要这两个号码牌的数字能够凑成10,那这两个动物就可以一起回家了。回到家之后,发现没有带钥匙,得找对钥匙才干开到门,如何才干找对钥匙呢,就需要算简单的算式,算对了就是对的钥匙,动物们就可以一起回家了。进到屋里面,玩什么好呢?小猴子提议玩黑白棋,期间猴子问小白兔,白棋有多少个,黑棋有个,黑棋比白棋少多少,白棋比黑棋多多少,可以列出什么样的算式。小猴子和小白兔在下着棋,小熊提议他去买些水果回家招呼客人,于是小熊就去买了P47图1三种水果,大家一起来讨论,可以怎么列出算式呢?等他们正吃着水果呢,发现刚才小猪也出去了,他说他买了9个苹果,放了两个在厨房,放了两个在客厅,让动物们猜一猜他手中袋子里的苹果有多少个,谁能列出算式,谁就可以分去袋子里的苹果。小动物们玩得好开心啊,小蜜蜂提议它们去河边玩捉迷藏,要过一条河,就要跨过每一个石头,每一个石头都是一道算式题,要答对了石头才干让你从它身上踏过去。就这样,整一节课,同学们都非常活跃,他们把自身代入了动物王国这个角色当中,再也不会像以往上习题课那么沉闷了,他们在活泼生动的氛围中,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生动有趣。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同学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同学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同学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同学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同学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同学的直接经验,这不只有利于同学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使同学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例如在讲授“整理书包”这一课的时候,首先让同学体验整理书包的必要性,再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能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整洁,舒适,美好。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只会激发同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同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同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篇8:《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笔记

在传统教育教学理论中,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颇具影响。自1956年提出以来,已成为教育领域课程设计与开发以及评估实践和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依据。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信息化教育的目标分类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移动终端日渐流行,无线网络日益普及,在国内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积极推进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或称电子书包。

本文简要介绍五种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数字化改造的理论体系,他们分别是:Silvia Rosenthal Tolisano的分类学、Michael Fisher的金字塔分类学、Kely Tenkely的数字化孔雀、Kathy Schrock的分类学以及阿兰和他的Padagogy轮。

Silvia Rosenthal Tolisano的分类学

Silvia Rosenthal Tolisano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博主,Globally Connected Learning就是她的主阵地。她曾担任世界语教师、技术协调员以及21世纪学习指导专家,现居住在巴西。她的学士学位是西班牙语,辅修学位是国际研究,硕士学位是侧重教学技术学的教育学。

Silvia Rosenthal Tolisano所提出的分类学主要是依据布鲁姆的目标层级(如图1),提出了相对的APP。这对于电子书包以及平板电脑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Michael Fisher的金字塔分类学

Michael Fisher曾任教师,现在是全职作家、教育咨询师、教学督导。他与所在地方的学校和社区一起,帮助学校提升课程质量,整合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他擅长基于研究的教学策略整合,精通教学设计,拥有生物学学士学位和英语教育硕士学位。Michael Fisher经营着一个网站,名叫The Digigogy Colaborative(www.digigogy.com)。这个网站致力于在一个很强的教育学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提升教师职业实践,发展学生兴趣,从而培养21世纪的素养。

Michael Fisher所说的这些素养包括信息素养,一系列新近技术技能,协作、对话、批判性思维以及全球联系等。

Michael Fisher的分类学形似金字塔(如图2),分六级,从下到上分别选取了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相对应的APP。这些APP对于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Kelly Tenkely的数字化孔雀

Kely Tenkely有过13年的教学经历,先后担任过二年级全科教师、小学五年级以下各级信息技术教师/技术专家,也担任过培训、指导和促进教师成长的技术整合专家。最近一些年,Kelly Tenkely离开了教学一线,成为自由职业者,主要开展技术培训、社会性媒介咨询、专业发展、课程设计、技术整合咨询等工作。

2011年Kely Tenkely与Matthew Anderson合作,开办了自己的学校Anastasis Academy。她认为,教育需要重新设计,而这个学校就是他们自己实现梦想的摇篮。

Kely Tenkely所提出的分类学形似孔雀开屏。其中,在图3中她列举了教育目标分类中的动词,在图4中相应地对应了APP,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这些APP来实现教学活动。

Kathy Schrock的分类学

在Kathy Schrock的目标分类学中,与前述几位一样,她也采纳了教育目标六层级的思想(如图5),她分别用R代表识记、U代表理解、Ap代表应用,An代表分析、E代表评价、C代表创造。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Kathy的分类学中,Google相关的APP占了较大的篇幅。

阿兰和他的Padagogy轮

2012年7月,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学习与专业发展支持中心(CLPD)的学习设计师阿兰·凯灵顿(Alan Carrington),在应邀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讲学的时候,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学,即Padagogy。而这个Padagogy就是Pedagogy for iPads,可以翻译为基于iPads的教育学,也就是我以前说的i Padagogy。

阿兰的基于i Pads的教育学可以说是移动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之一,他用一个轮状图展示了自己的理论,也就是阿兰的Padagogy轮(如图6)。Padagogy轮共四圈,从里向外分别是:目标、描述动词、活动、i Pad Apps。在中心圈,阿兰把教育目标归结为:识记理解(Remeber Understand)、应用(Apply)、分析(Analyse)、评价(Evaluate)、创造(Create)共5个。其中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与2001年Anderson和Krathwohl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正版不同的是,阿兰将识记和理解结合在一起。第二圈是描述动词,分别用来描述和阐释教育目标的。第三圈是活动,这里介绍了大量的数字化学习活动,这些活动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第四圈,也就是最外圈是i Pad Apps。在这个Padagogy轮的最外圈,共介绍了62个i Pad Apps。

结束语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05-18

教育培养目标05-09

成功目标教育范文05-24

学生礼仪教育目标04-16

大班礼仪教育目标04-18

健康教育目标05-10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04-08

学习目标前途理想教育04-09

材化目标教育总结04-23

安全教育培训目标05-28

上一篇:校区营养餐自查报告下一篇:按揭专员日常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