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

2024-05-18

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精选6篇)

篇1: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护理学导论》第七章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知识:

1.能准确地叙述人际沟通和护患沟通的意义。

2.能准确地阐述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

领会:

1.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下列名词:沟通、人际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倾听、同理、自我暴露、执行会谈。

2.能解释人际沟通的特征。

应用:

1.在护理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沟通获得病人健康信息,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

2.通过正确的运用沟通技巧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分析:

1.区别沟通的层次。

2.区别阻碍护患沟通的因素。

综合:

1.设计模拟人际沟通。

2.组织有关护患之间沟通的情景表演。

评价:

1.比较人际沟通与护患沟通的差异性。

2.评定沟通技巧对护理工作的价值。

篇2: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

自开始在全校全面实施了高中数学有轨尝试目标教学法的教改实验和研究,宁阳一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理论成果,本课题先后被列为宁阳县“八五”教育科研课题、泰安市“九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经费资助)。该课题实验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制定课时教学目标(这里指的是认知领域教学目标),能否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并用以统领和制约课堂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各个环节和进行单元教学评价,是搞好本课题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完成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任务,需要对大纲、教材、学生、技术等方面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以确保所设计的课时教学目标的质量。

一、认真学习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各知识点、技能点分别提出了“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四个级别的教学要求。要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准确把握,并具体地对每节的知识点分解成坡度小、台阶密的系列,赋予具体的明确行为动词表达出来,在这里要确保教学目标的覆盖性、独立性,又要防止超“纲”或不达“纲”的现象发生。

二、深入钻研教材,合理划分教学课时

准确把握全册每章以至每节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彼此间的关系。由于每节教材的份量不一,所需教学时间的长短不同,如代数中“§4.4三角方程”一节仅需0.5课时,而“§5.3不等式的证明”一节要需7课时,因此要把握每节的知识系统,将每节教材划分成合理的教学课时,既要确定好每节的课时数,又要分配好每课时的教学任务。在划分时,有时也可以打破教材内容的顺序来划分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划分课时教学内容时,要切实做到两点:一要尽量保持每节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不能因课时划分把知识体系割裂零碎,打乱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二要尽可能控制好每课时的教学容量,应结合学生的基础和教材的编排特点尽量做到适中和均衡。完成好本环节是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前提。

三、设计课时教学目标的原则

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 即一方面教学目标的各级水平划分和制定要保持课时教学目标整体要求,另一方面每课时教学目标要保持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要求。

2.一致性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与教学大纲中提到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保持一致。

3.针对性 要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在制定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考虑为适应不同基础的学生的需要如何调整的问题。

4.可测性 教学目标中各级水平的表述要选择外显、可测的行为动词。此外,要力求目标简明、具体、易于接受。

四、教学目标的表述参考

有关教育理论著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表述教学目标的,即用一个从“行为”至“内容”的陈述句。主要包含如下几个要素:(1)句子的主语是“学生”,一般省略掉。(2)句子的谓语。它是表达学生行为的一个动词,这个行为动词必须具备外显、明确、可测的特点。(3)句子宾语。它是表示具体教学内容的,必须尽可能具体。(4)句子的修饰成份。它是一个给定的条件,是状语,说明在何种情况下要求学生达到这样的行为。此部分也可以没有。(5)合格的标准。为了把一些教学目标的要求定的更为准确,有时需要在目标后面加以补充说明,这一要素不常用。

五、教学目标的分类研究

我们在教改实践中所采用的是教学目标三级分类,即“识记”、“理解”、“运用”.我们认为对认知领域课时教学目标这样分类,有利于与教学大纲建立比较吻合的关系,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便于制定和操作。其分类体系是:

(一)识记识记是指把某种意识到的数学信息,按其原本的形态或初步加工改组之后的形态,储存在大脑之中,以保证在需要的时候,能再认或再现这些信息。简单地说,就是记住和识别事实材料,使之再认或再现,不求理解。它是学习行为表现的最低水平。它又可分为认知和识别两级。

1.认知:指反复感知事物并记住事物特征的过程。它表现为对事物和表象原型的记忆,它只涉及“是什么”,这是一种最低级的“刺激——反应”过程。主要行为表现有:(1)写出或说出各种定义、定理、法则、方法、步骤等。如写出数列的定义,说出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步骤。(2)画出各种明确要求的简单的几何图形、函数图象和方程的曲线。(3)写出各种常用的数学符号,如各种集合符号,基本初等函数的解析式,排列数、组合数符号等等。(4)写出各种公式或各种关系式,如平均数不等式,柱、锥、台、球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等。

2.识别:是指在反复感知事物的过程中,能对事物与记忆中的其它相似或不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在该过程中,能准确地找出其相互间的异同点,这种异同点应局限在“外部特征”上。主要行为表现有:(1)能指出各种具体的几何图形之间的差异,如球与球面、正弦曲线与余弦曲线等。(2)能说出各种关系式之间结构上的异同,如幂函数的解析式与指数函数的解析式,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3)能指出概念间在定义上的异同,如反正弦函数的定义与反余弦函数的定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排列与组合的定义、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等。(4)能准确说出两种不同运算或解题模式、方法、步骤在程序或过程环节上的差异,如解指数方程、对数方程与解指数不等式、对数不等式在格式和步骤上的异同,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在证明不等式时程序和格式叙述上的差异等。

(二)理解理解是指抓住材料的实质,把握材料的组成要素,能准确地叙述材料的结构特征,熟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掌握其应用模型,并能在规范或相似的环境中进行一定的发展和推理,它注重“为什么”,也就是知其所以然。理解可分为说明性理解和探究性理解两级。

1.说明性理解:就是对知识、技能的实质性领会,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或换一种形式表述出来,能说出其结构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主要行为表现有:(1)能把定义概念分解成几种不同的要素,如说明集合的三个特征,说明数列极限的“ε-N”定义的组成要素等。(2)能将一种形式(文字、符号、式子、图象等)的数学表示转化为他种形式表示,如将等差数列的定义用数学式表示出来,根据给定的曲线方程画出其曲线,由函数解析式作其图象,将极限的运算法则用文字语言叙述等。(3)能准确地区分定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能说明公式法则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探究性理解:就是要求学生亲自参与提出、解决、研究、发展问题的全过程,对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可能的发展趋势、倾向或结论,经过学生自己动手获得,它是较高层次上的理解。主要行为表现有:(1)说出某概念的所有外延形式,如说出任意角的分类、复数的分类、六面体的分类等。(2)说出某定理、公式的各种可能的用途,如说出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作用。(3)对于给出的某些条件推出一些结论,如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4)证明一些定理和公式。(5)对一些问题成立条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如研究三角形不等式(|a|-b|≤|a+b|≤|a|+|b|)等号成立的条件。

(三)运用运用,是指应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在一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具体表现。运用可分为模仿运用、封闭运用和开放运用三级。

1.模仿运用:是指直接利用某些公式、定理、法则、范例等,在相似的情境里解决相似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有三点:一是定理法则等的直接应用,不作复杂的转换;二是与原始学习的情境相同或相似;三是解决的问题与原始的问题相似,即在旧情境中解决问题。很明显,这是一种低水平的运用。主要行为表现有:(1)能按一定步骤、方法、程序处理新问题,如仿照指数函数的性质,总结出对数函数的性质。(2)能根据例题、解决条件、模式相同或相似的新问题,如利用例题的处理方法,解决每节的练习题和少部分习题,这样的运用多数能在课堂上及时完成。

2.封闭运用:它是指应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技能,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所谓“新情境”,是指学生遇到的问题与经历过的问题不论是条件、结论和结构均不相同。解决这类问题,一般不能直接利用现成的或经验过的模式来完成,大都需要进行一系列转化过程才能实现。由于经过一定的迁移可转化为旧情境,所以是一种封闭式的运用。主要行为表现有:(1)将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解决,如将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组求解。(2)把非标准式转化为标准式,将问题换角度解决,如用换底法求三棱锥的体积,又如用换元法、三角代换法、数形结合法等解决数学问题。

3.开放运用:它是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在对新情境下出现的结构复杂的问题能进行全面的剖析,对一般的问题能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综合,寻求多种解决方法,并能进行比较,还包括对新背景下的新问题经过一定的逻辑思维做出综合性的处理意见,甚至能利用多种知识设计出新问题。简单地说开放运用就是要对新旧情境进行发展和评价。主要行为表现有:(1)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释数学概念、法则、公式。(2)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如一题多解、分类讨论等。(3)能用分析综合法寻求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4)能修正数学问题中的错误(5)能改进和设计数学问题。

篇3: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

关键词:分类,认知能力,游戏,经验知识,心理

分类能力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能力,分类活动几乎渗透于人的所有认知活动之中。对于初识世界的幼儿来说,按事物共同属性进行分类,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形成并拓展经验知识,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因此,物体的分类教学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也是幼儿数学教育主要趋势之一。分类是根据事物的同和异,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也就是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共同特征、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即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粗细、长短、高矮、厚薄以及数量等[1]。但是关于分类能力的发展存在着种种争议。早期有学者认为分类能力的出现是学龄儿童的认知成就之一,只有到了小学阶段,儿童才能按照稳定的标准分类。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发现幼儿阶段已经能够稳定的分类,但是分类的标准可能是具体的知觉特征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功能关系,但是其他领域如记忆的研究提供了幼儿按照类别关系组织物体的能力,其他不同的方法,如利用推理或命名的实验,往往也发现幼儿具有按照概念水平的标准进行分类的能力[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又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指导着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方向。马克思说:“人始终是主体。”所以,主体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在师幼互动中幼儿是主体,具有与成人一样的主体地位。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都是幼儿主体的最本质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幼儿教育中幼儿地位的重大体现,这也是我们一贯追求的教育目标。在“以幼儿发展为本”这一理念的前提下,真正把幼儿当成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真正让幼儿成为一个自主发展的人[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中。既要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和现实需要,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其长远发展。”[4]由此可见,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是幼儿学习的最好方式。因此,笔者尝试将更多的分类知识有意识地融入到幼儿的生活和游戏当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热爱学习。

一、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可以促进其分类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知觉的辨别和分类能力的发展是其认知和探索世界的基础。长期以来,分类能力和知觉辨别作为探讨儿童思维发展的手段受到心理学的重视,也一直是心理学所研究的热点之一[5]。

众所周知,在幼儿学习和掌握分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以及受到智力发展的限制,往往不能从本质上把握分类的规则,只能运用感官辨别物体的各种属性,所以,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可以使其对物体的属性、特征等更加敏感,从而促进其分类能力的发展。为了帮助幼儿提升分类能力,笔者曾翻看和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和书籍,找到了一些能够培养幼儿感知能力的游戏,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摸物游戏。在摸物游戏中,要求幼儿戴上面罩(或将物品放入袋中),让幼儿用手去感知物品的大小、形状、长度、软硬,甚至是物品的粗糙程度。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幼儿的触摸感知能力。因为这种游戏有一种神秘感,所以幼儿非常感兴趣。但是再好的游戏也不宜玩的时间过长,因为幼儿不久就会失去兴趣,只有不断更新变化游戏才能诱发幼儿的新鲜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所以我总是变着法推出更多新的游戏。例如,有一天,各班班长去蒙氏班检查卫生,我无意中在他们的教具里发现了镶嵌板游戏,让我当时眼前一亮。因为我所负责的普通班的孩子没有机会接触到蒙氏教具,即使是身为教师的我,也因为自己工作岗位的不同,一般也不会主动去接触蒙氏教具。我心想,每周都去检查卫生,怎么从来都没有注意到这些教具呢?这么好的资源不加以利用岂不是一种浪费吗?于是我主动与园长交流我的建议,受到了园长的赞同和认可,并且得到了大力的支持。由于我对蒙氏教具的操作也不是非常了解,在虚心请教了蒙氏班的老师之后,让我对镶嵌板游戏有了更深地认识。镶嵌板游戏要求幼儿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将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镶片嵌入镶嵌板中。通过该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视知觉,培养幼儿对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的感知能力。孩子们第一次看见这些教具时的表情与我当时的感觉如出一辙,围着我问长问短。“老师这是什么呀?我从来没有见过。”“老师,它们是干什么用的?”“老师,我能摸一摸它吗?”对于他们表现出的那种天真的兴趣,我心里暗自窃喜。

二、准确、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学习分类能力的重要作用

幼儿的分类能力不仅是其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活能力,而且是其抽象概括能力乃至整个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对于幼儿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均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由于教具数量有限,无法做到人手一份,所以为了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我采用了操作和讲述结合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当我让他们讲述时,他们总习惯用手指去指具体的教具,或者总是使用“这个”、“那个”等词汇,不能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使我感到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的学习同样的重要。记得,几年前幼儿园里曾开设一门叫做“3.3.3”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有一类描述学具的游戏。它要求幼儿运用准确的语言,对一个几何体进行全面地描述。例如:教师从学具盒中取出一个蓝色的塑料三棱柱,请幼儿观察触摸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于同一个蓝色的塑料三棱柱,不同的幼儿会有自己不同的描述。以下几种描述较为典型,如:一、它是蓝色的;二、它是一个三棱柱;三、它是一个蓝色的三棱柱;四、它是一个蓝色的塑料三棱柱。很显然,第四种描述无疑是最全面、最准确的,因为它同时体现了这个几何体的颜色、形状、材质三个特征。幼儿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分类自然也就变得很容易了。这门课程给我的感悟颇深,从中体会出语言的重要性。也就是从那刻起,我开始要求班里的幼儿在平时说话时,必须学会说完整的语句,甚至必要时,我会要求幼儿跟着我重复完整的语句。方法虽然简单,效果却很明显。

三、对幼儿分类能力的培养要顺应其发展趋势,不能急于求成

幼儿的认知是从感知向理论过渡,他们的分类能力发展也是从感知向意义解释逐步发展的。心理学家对幼儿分类活动发展顺序的研究表明,幼儿分类活动的发展是由表面特征到本质逐渐发展的[6]。因此,对幼儿分类能力的培养也要顺应其发展趋势,不能急于求成。最初,我忽略了这一点,力求达到所有幼儿都能一点就通,一说就明白的目的。后来经过游戏实战,才明白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款叫“大风吹”的游戏,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游戏规则如下:老师说:“大风吹,大风吹!”幼儿说:“吹什么?”老师说:“吹……的人!”随后幼儿就要根据老师所“吹出的”要求做相应的动作。刚开始,我说“吹男孩”、“吹女孩”、“吹穿旅游鞋的人”……,幼儿都能根据要求完成动作。于是我开始增加难度,如“吹扎辫子的女孩”、“吹穿毛衣的男孩”等等,这时幼儿就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了。不扎辫子的女孩站起来了,不穿毛衣的男孩和穿毛衣的女孩也跟着做动作,信息无法正常对接,当然效果也就相去甚远了。我很生气,在做游戏之前,我已经提前和幼儿进行过类似的练习了,如:当我说“吹穿红毛衣并且扎辫子的女孩”时,幼儿都能做出正确反应,可是现在只有二个必要条件,为什么就会出现难度了呢?可以想象得到,游戏在我的怒气中匆匆结束了,孩子们高涨的情绪也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当我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我开始了反思,认为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第一,幼儿一旦进入游戏角色就会很兴奋,往往就忽略了老师提出的要求和规则;第二,老师提出要求后,留给孩子们做出反应的时间较短,中间需要一个时间差;第三,在前期训练时,我只看到最先做出正确动作,反应快、接受快的幼儿,往往以点盖面,忽略了其他幼儿,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考虑到这些原因后,我对这个游戏重新进行了调整。首先,游戏开始时,我重点强调了游戏的规则,要求幼儿必须按规则参加游戏,对不遵守规则的幼儿要接受停玩一次的惩罚;其次,我在说“吹……的人”时,有意放慢语速,将重点词汇加重语气并重复一遍,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考虑,从而做出正确的反应;最后,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我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组游戏。游戏的难度由每组幼儿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待幼儿能快速做出正确反应后再加大难度。其实,即使幼儿做错了,也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看我们如何对待这个错误。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去强求每次幼儿全部都正确,就算有错误,我依然能够想出办法让幼儿在错误中学到知识。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一个自救环节,请做错动作的幼儿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对于正确说出自己错误的幼儿就免于惩罚,可以继续参加游戏。当孩子们再次玩这个游戏时,尽管还是有个别幼儿出错,但依然能听到孩子们和老师开心的笑声!

四、将分类与幼儿的成长生活和游戏相融合,让幼儿在主动探索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维果斯基曾说,游戏情境有助于幼儿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通过游戏活动教幼儿分类,可以激发幼儿对分类的兴趣,从而让幼儿快速的进行分类活动。幼儿能在成长生活和游戏中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并且自发参与、自主学习、自由表达,获得自身的发展,积累有意义的经验。同时他们也在探索着分类的规律,这有助于他们从错综复杂的事

参考文献

[1]李红艳,向宏伟.浅谈幼儿分类能力的特点及培养[J].时代教育,2008,(10):288-289.

[2]王文忠,方富熹.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2001,(3):210-214.

[3]林园.试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主体性教育思想[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中小学教育,2011,26(9):118-1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http://www.edu.cn/20011126/3011708.shtml

[5]周觅.儿童知觉辨别和分类能力发展的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2):9-11.

[6]张天宝.基础教育新概念———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6-49.

[7]曹文静.主题探索活动中幼儿分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石河子科技;2005,(5):29-31.

[8]车敬上,邢强.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J].教育导刊,2011,(3);29-32.

篇4: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

关键词:高中数学;认知领域;实现认知目标;

中国分类号:G633.6

教育学家所提出的认知与一般的认知意义不一样,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认知理论是进行指导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比较倾向于提高认知能力的达成,补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1 设计课时教学目标的原则

在进行课时的教学目标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一致性;制订的教学目标一定要与教学中的目的以及内容、大纲和要求保持相同性、一样性。

第二,整体性;划分教学目标和等级要以教学目标的整体要求为基础,另外还要保持每个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要求。

第三,可测性;在进行叙述教学目标时,一定要选择一些行为动词具有外显、可测性的,而且设计的教学目标要简单、明确,容易掌握。

第四,针对性;制定教学目标要以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还要将不同基础的学生的需要考虑进去。

2如何实现认知领域课时目标

2.1重视师生之间相互交流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交流十分重要,因为只有通过交流才可以实现对知识的交流,实现对知识不一样的理解和认同的表达方式,其中包括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等许多种的交流。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存在的问题反馈出来,老师也可以通过这种交流的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以及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相互间的交流还可以帮助学生面对自身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将自己对问题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掌握;交流過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别人的长处,做到取长补短。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交流,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解决意见,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从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全面分析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重视数学交流是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能力的一条行之有效地好办法。

2.2 丰富感性认知素材

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直观性教学手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可以在观察中认知教学知识点,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结合丰富多彩的感性知识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内容,学生在理解知识内容中相对复杂内容时,可以借助工具来认知。丰富多彩的感性知识内容,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形象与知识的感官性的内在联系,[1]从而形成关注形式、观察评述、提取概念、理解知识的认知过程。

2.3 认知领域教学目标陈述的动词参考

根据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将数学知识中的认知过程从内到外,从低到高进行了一个对应分析,具体的数据如下:

认知领域内在心理动词与外显行为动词对应数据分析表格

内在心理动词及含义

了解(对教学过程中的材料以一样的形式保持一致,在需要进从记忆中取出)外在行为动词及含义

代表性动词可替换的动词基本词义

再认识别从记忆中找到和现行材料相同的知识

回忆陈述、背诵从记忆中提取相关性的知识

理解(分别从口头、书中、图示、以及教学内容中建构意义)解释转换、描述将信息从一种表征形式转变成另一种表征形式

举例具体化找出某一概念或原理的具体例子

分类归类确定某些事物属于某一类别

推测推断由提供的信息得出逻辑结论

比较适合确定两个观点、客体等之间的一致性

说明介绍、叙述建构或运用一个系统的因果模型

总结抽象、概括、总结、整合从信息中抽象出一般主题或要点,建立一个一致的结构

掌握(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求、解、推导、证明在给定情境中使用某程序

分析区分、选择按适当或者重要性将整体结构进行分解

评价判断根据标准做出判断

创造解决问题将要素总结为一个整体

2.4了解学生已知的数学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

在认知过程中问题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问题情境要落在最近教学的内容中,这样才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他们的帮助解决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的问题情境时,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才可以针对教学内容选择适合教材进行因材施教。学生对数学认知结构的方法有: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提出问题掌握学生所学的知识面、能力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是诊断性的检测方法;第二种方法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思考问题的时间过程,这时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思维全面地展示出来,进而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亦是出声思维方法;第三方法是进行一对一的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讨论和诊断,丰富对学生概念的理解。[2]

2.5合作交流学习的载体一定要研究学习

认知理论所倡导的学习环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这一教学模式是在创造情境、问题以及案例分析和开放式学习中。所以创造情境认知理论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使两方面结合到一起。作为高中数学老师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多次尝试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但是都是一些相对比较浅的研究,还有待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深入性。实际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研究性学习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可是实际中作为学生只能被动地解决、提出问题,但是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的能力还不够。进行研究性问题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小组之间的交流进行。站在学生的角度,小组之间学生的相互交流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范围和思维方式。通过合作小组的建立可以补充独立思考的范围和能力,可能会打断或者阻碍个人的思考。[3]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中的认知教学模式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以认知为基础,按照认知活动的特性,将课堂教学作为认知的过程,制订各种教学活动,和认知情境设计来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丁际龙. 对高中数学认知领域课时教学目标的研究[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28-29

[2]张译. 情境认知理论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启示[J]. 教师,2009,08:72.

篇5: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

众说周知, 浙江作为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省市之—, 现面临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而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中, 主要提出了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三个栏目 (课标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 。从这里可以看出, 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教学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就在笔者对新的变化一筹莫展时, 有幸参加了桐乡市数学高级骨干研修班培训, 通过培训专家推荐, 对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了深入的学习。通过对书中的目标分类思想的学习, 不断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改革, 同时, 也深刻体会到“研学后教”的重要性。对于课堂教学, 必须首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出恰当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积极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最后在改革实践中,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笔者通过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学习, 也慢慢理解了分类学中的内容, 利用分类表制订出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目标, 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主要内容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主要通过两个维度研究教学目标, 即认知过程维度 (了解、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与知识维度 (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这就给了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所需要的一个组织框架, 主要使用分类表的形式, 来提高教学目标的准确性, 让我们的教学预期目标更清晰与易于实现。

分类表:

分类表使广大教师对教育、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有了清晰的认识。另外书中提示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知识模块的教学目标, 比关注每天的教学目标来的更重要。笔者也很赞同书中所提出的观点, 觉得这样有三重优越性。

(1) 每个模块教学目标的制订, 让我们对一个模块教学知识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把握, 能更好控制教学知识所用的学时。

(2) 每个数学模块教学目标给每一节新课的教学目标, 提供了基础与方向, 容易让我们的教学思维形成一定的体系。

(3) 每个模块教学目标让我们的教学时间变得更加灵活, 也为一些重要的教学活动提供时间的可能。

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实际应用

笔者以“圆锥曲线”这个模块的内容为例, 简单地讲解一下自己对书中提到的分类方法的应用, 不妥之处, 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一) 制订“圆锥曲线”模块教学目标6个步骤

1.分析知识背景

本模块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核心模块, 也是高中数学高考的重点, 考查内容总是占了高考试卷的15%左右, 其内容是17世纪数学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 其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 体现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另外圆锥曲线与科研、生产以及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 行星的运动 (椭圆) 、探照灯反射原理 (抛物线) 、发电站的冷却塔 (双曲线) 。事实上17世纪笛卡尔发明坐标系, 人们就开始使用坐标系研究圆锥曲线问题。

2.研究学生学情

初中阶段, 学生已经对圆锥曲线有了初步认识, 学生生活中也能看到相关的一些实例, 所以对圆锥曲线几种图形较为熟悉。另外上学期学习了直线与圆, 初步建立了解析几何的思维, 但是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还没有很好的体会。怎样运用代数解决几何问题, 怎样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事实上现在学生喜欢用计算机代数运算与消参, 但这两者都存在很大问题, 而这些都是本模块的重点。

3.整理教学内容

(1) 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

(2) 椭圆、抛物线定义、标准方程。

(3) 椭圆、抛物线几何图形及简单几何性质。

(4) 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5)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6) 坐标法解决一些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关系) 。

(7) 数形结合的思想。

(8) 圆锥曲线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4.制目标分类表

根据整理的教学内容补充分类表。

5.确定模块教学目标

(1) 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 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掌握椭圆、抛物线定义、会建立相关标准方程, 会利用标准方程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能利用椭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研究几何图形及简单几何性质 (范围、对称轴、顶点、渐近线和离心率等) , 会利用椭圆、抛物线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 会利用几何性质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了解双曲线的实际背景, 体会双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了解双曲线定义、会建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会利用标准方程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 会利用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特别是渐近线)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会利用几何性质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 了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个数与相应方程组的解的对应关系。能用判别式法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掌握直线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位置关系的简单问题的基本解法。掌握利用圆锥曲线研究曲线有关的综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会用坐标法解决一些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关系) 。

(7) 通过圆锥曲线的学习, 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8) 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等概念。掌握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 了解曲线方程的完备性与纯粹性和与函数的关系。

6.依据模块教学目标制订各节新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椭圆标准方程。

知识与技能:理解椭圆的定义, 明确焦点、焦距等基本几何性质, 了解用椭圆定义推导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了解椭圆的定义及形式, 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普遍联系,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并学会根式的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类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以及相关综合问题。

(二) 应用过程的收获

笔者通过《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学习, 不仅仅提高了教学成绩, 还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很多学生会用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意识来思考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认识

以往笔者认为教学目标是可有可无, 对教师的教学没有什么影响, 上课只要能完成预期的教学内容, 学生能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会教学知识即可。现在发现, 教师传授的不仅仅只停留在知识层面, 还有技巧的应用、各种能力的培养、数学文化与数学思维的提高。另外还要通过我们的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价值观、能力等。

2.教学效率的提高

以前, 笔者认为教学就是要完成教学任务基础上, 能让班级考出好的成绩即可, 所以经常出现下面情况。

(1) 如果上节课没有完成教学内容, 可以在学生自修时间补充一下, 所以经常会出现上课没有讲完, 自修各科教师抢课的局面。

(2) 如果学生作业有问题, 教师让学生一个一个找到办公室来订正并美其名曰个个过关。

这种做法下虽然班级学生成绩不是很差, 但也不见得多突出, 教师自己很累, 学生对数学很厌烦, 见到数学教师就像见到老鼠。有些教师讲, 这不是教书, 是在“拼体力”。笔者这几年在认真地研究教学目标情况下, 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教授一个新模块知识时总是先考虑四个问题。

(1)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本模块哪些教学内容值得学生学习。

(2) 如何计划和进行教学才能使大部分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进行学习。

(3) 如何设计模块教学计划, 在完成模块教学知识基础上, 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与技巧。

(4) 如何通过一些恰当的探究与活动, 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数学思维、数学兴趣、数学的价值观, 成为一个能利用数学处理生活中大小事务的人。

3.体会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

笔者所在学校每位数学教师都任教, 两个层次 (普通、重点) 班级各一个。笔者以往对两个班级, 都是同案同教, 普通层次的学生接受慢一点, 所以讲课经常来不及;当然如果普通层次轻松讲完, 那么重点层次的学生就会有多余的教学时间。笔者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多疑惑, 但不知道如何是好, 有时重点班就比普通班多准备两个练习题目。现在看到两个班级学生, 不仅仅是一两个例题可以区分的, 主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情感态度、接受能力、知识的类型、培养方向等等。所以我们对两个班级同学的教学目标也不能完全相同, 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 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

(1) 讲解同一个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引入。

(2) 对同一例题讲解与内容、程度、表现形式都要不同。

(3) 需要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4) 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古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分析, 在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 它会不断地促进教师的思考与研究,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思维情操、研究教学的兴趣。最后笔者希望通过的一些收获, 得到同行们的共鸣, 大家在浙江省新课程如火如荼地开展过程中, 让科研与探究武装我们的大脑, 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更有深度、更有激情。

三、存在的疑惑

笔者在利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来分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 也有很多的疑惑, 暂时还得不到解决。提出与大家分享。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过分类分了六类 (了解、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 而现在浙江教学目标主要分成 (了解、理解、掌握) 三个层次, 有时在研究教学目标时, 应该如何让它们准确对应。评价与创造在高中的教学中是否并不需要?

怎样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目标能保持一致。有时教师制订了教学目标, 但是无法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特别是如何有效判断是否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兴趣与数学意识, 怎样达到预期的效果。

怎样制订一个合理的测评来检验自己的教学研究的成果, 如何找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通过《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学习, 笔者改变了自己多年教学中一些不好的教学习惯, 也开始制订以模块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笔者的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减少, 给予学生的练习与讨论的时间更多, 获得的教学成绩更加突出, 而且所带班级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经常有教同一个班, 其他任课教师开玩笑地说:“你不怎么去班级, 为什么学生都像着迷一样喜欢学习数学呢?”有时听到这些, 自己开心之余真心感觉, 教学就是一场艺术的盛宴, 教师不仅仅是在教知识, 事实上, 教的是思维、能力、艺术、品味。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心理, 用它们武装我们的灵魂、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格林·W.安德森, 戴维·R.克雷斯沃尔.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蒋小平,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014版)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4.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数学教材实验研究组.数学选修2-1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陆明明.MPCK视角下“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的教学设计对比分析与建议[J].数学通报, 2015 (2) .

篇6: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

关键词:认知目标分类;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4-0042-04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影响,推动着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发展。《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明确提出:“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 [1]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出现,成为许多教育信息化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焦点。

“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创的新课程形式,一经运用便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国内教育专家们也对微课展开了众多研究。焦建利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2]

纵观微课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虽然微课在不同学习层次、不同学科领域有着截然不同的应用,但归纳起来它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1)知识点明确,主题突出;(2)经过教学系统设计的课程;(3)表现形式多样,易于开展学习;(4)短小精悍,易于与其他形式的教学资源相结合发挥作用;(5)个性化学习。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是将传统的“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的教学模式进行“颠倒”或“翻转”,变成课前在家里听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做作业。翻转课堂是对教学结构的翻转。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学习,实现认知领域中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教室,师生将主要时间和精力开展协作式探究活动,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综述

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他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类。随着教育及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不同教育领域人员使用需求的变化,布鲁姆的学生Lorin Anderson等人对其进行修改,并于2001年正式出版名为《面向学习、教学和评价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之修订》。修订版将教育目标重新分为 “知识”维度和 “认知过程”两个维度。

知识维度将知识分为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和元认知知识四大类。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都是指有关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指如何去做的知识,元认知知识指对个体认知方面的知识。知识维度主要协助教师来区分教什么。认知过程维度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如图1所示),主要协助教师明确促进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阶段历程。以知识和认知过程为主线形成一个二维分类表。根据此分类表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测评,并将其填入对应的交叉格中。这个教学目标分类工具使教师能对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准确,能够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评价,同时也可以视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3]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教学目标与教学交互设计是最重要的要素。[4]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分析,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组织合理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

二、 认知目标视野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用于翻转课堂的微课,不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课堂,而是服务于课堂的一个环节或者几个教学活动的集合,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展示。[5]只有将微课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切实为教育服务。

笔者以认知目标的六个层次作为开展翻转课堂各阶段的依据,开展教学活动设计,并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教学模式。

在该教学模式中,翻转课堂由课前的微课教学、课中的探究活动开展和课后的拓展与提高三部分组成。课前,教师选定教学内容,并利用已有的媒体、学习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过程设计,创建微视频及配套练习,为学生提供学生间、师生间的网络社交平台,进行交流与讨论。

课堂上,教师根据课前学习反馈,辅以新知识作为补充,进行少量测试,以达到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与理解,为开展探究活动做好铺垫。协作式探究活动是基于学生对现实生活当中真实问题的思考,运用自身已构建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作品展示,对本阶段的学习进行评价。课后,教师可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新的、开放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去独立思考,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该模式有两个特色:其一,教学活动与认知目标各层次相对应,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开展与评价反馈环节围绕认知目标进行,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二,教学活动各环节紧紧相扣,因此教师的帮助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以该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应考虑课程特点、学生特征,甄选恰当的媒体表现形式。

1.微课的准备

紧扣学生最近发展区、关注教学策略的设计以及微课的应用,才是微课和翻转课堂真正重要的东西。[6] 微课的设计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为学生提供既带有难度,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潜能的知识作为微课的主题内容,并辅以学习资料与练习,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

2.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1)新知识的供给与快速测评

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活动,往往隐含的知识较为复杂,需要多个知识的融会贯通才能解决问题。因此,需要为学生补充新的知识,并进行快速、简单的测试,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

(2)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探究活动要摒弃过于繁琐的知识链条,使学生紧紧围绕本课知识点开展协作式探究,探究活动的难易适中,也需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开展有挑战、能完成的项目活动。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可按照不同特点进行异质分组。随着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更需要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指导,因此教师的帮促作用不可小觑,它直接关系着翻转课堂的成败。

(3)作品展示及评价反馈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活动,小组需将作品提交和展示,并进行小组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教师需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其完成有意义的知识构建,并为课后的拓展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该环节可在课堂进行,也可待小组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与归纳后,通过网络平台发布。

3.拓展与提高

课后,教师可将探究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与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发式教学下的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一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更可以学到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治学严谨、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7]

三、基于认知目标分类的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

笔者运用该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以教材第七章《制作幻灯片》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大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均在17-19岁间,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已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Word 2010及Excel 2010的基本使用与操作,平时接触PowerPoint 2010的机会较多,对其较为熟悉。

(3)教学环境分析

学校提供自由上网机会,同时学生的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与交流,使得网络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展示的平台。

2.单元教学目标

熟悉、了解Powerpoint 2010的运行环境。

掌握演示文稿视图的使用和幻灯片基本操作(版式、插入、移动、复制和删除)。掌握幻灯片基本制作(文本、图片、艺术字、形状、表格等插入及其格式化)。掌握演示文稿主题选用与幻灯片背景设置。理解并掌握演示文稿放映设计(动画设计、放映方式、切换效果)。演示文稿的打包和打印。

针对教学场所、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方式的不同,设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微课教学旨在使学生达到相应的识记、理解的认知层次,课堂教学旨在教师引导下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综合性应用的探究活动,因此课堂教学目标是对微课教学目标的深化。

3.微课教学环节的设计

(1)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1:熟悉、了解PowerPoint 2010的运行环境;

目标2:理解幻灯片的版式、插入、移动、复制和删除等的基本操作;

目标3:理解幻灯片基本制作(文本、图片、艺术字、形状、表格等插入及其格式化);

目标4:理解演示文稿的动画设计;

目标5:演示文稿的放映。

(2)教学活动的组织

课前的微课教学旨在使学生熟悉了解PowerPoint的运行环境及制作演示文稿基本的步骤和方法,教师以目标2和目标4对应的知识为微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录制了12分钟的微视频,并将其发布至网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述知识,微视频以“制作圣诞节电子贺卡”为主题,将相应的知识点融入其中寓教于乐。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完成作业,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强化。学生间或师生间可以在线进行同步或异步的知识交流与答疑。

在线练习与测评:笔者在线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均能够饶有兴趣地学习微视频,基本能够完成练习。同时也发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为典型的问题是:如何给幻灯片中的一个对象添加多个动画效果。表1显示了上述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在分类表中的单元格位置。

4.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

(1)教学目标的设计

目标1:理解幻灯片母版的概念;

目标2:综合运用文本、图片、艺术字、形状、表格等制作幻灯片;

目标3:熟练掌握演示文稿主题选用与幻灯片背景设置;

目标4:正确区分并使用演示文稿的动画设计和切换效果;

目标5:掌握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

目标6:理解并掌握演示文稿的打包和打印。

(2)教学活动

活动1: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前习题完成情况及上述问题进行总结反馈,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一个对象上添加多个动画效果。

活动2:新知识的补充。

活动3:有针对性地进行快速测试。

活动4:探究活动的开展。

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运用已学知识制作不少于10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3人一组,自由组合,明确每个人在活动中的任务。

活动开展可参考教师提供的步骤开展:小组讨论,确定演示文稿的风格、需呈现的内容、使用何种媒体表现内容;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开展探究活动;对作品的修改;作品展示。

活动5:作品展示及评价。每组的发言人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并描述小组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步骤、遇到了哪些困难及其解决方案、学习收获、作品优缺点等。表2描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在分类表中的单元格位置。

5.课后的拓展与提高

学生在完成课堂探究活动后,个别学生向笔者表达了其更深层次的思考:使用“推进”切换效果的过程中,下一张幻灯片与上一张幻灯片相连接,自底部向上推进,但是两张幻灯片的版式却不能很好地拼接和过渡。

在笔者的引导下,带领学有兴趣的学生开展“幻灯片模板设计与制作”的活动。学生运用专业课程当中有关色彩知识,重新设计幻灯片母版,并运用幻灯片的“推进”切换效果巧妙地解决了问题,并制作出有创意的幻灯片模板。在这个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性地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结束语

本文以认知目标理论为指导,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初步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信息素养也应随之提高。掌握系统的教学设计知识,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丰富资源与技术,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3]张燕,黄荣怀.教育目标分类学2001版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7):16-20.

[4]王志军,陈丽.如何有效设计高质量的MOOCs——基于认知目标分类和交互分析框架的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60-67.

[5]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1.

[6]焦建利.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4):4-6.

上一篇:庆国庆迎中秋联谊会主持词下一篇:时尚浪漫婚礼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