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源于生活

2024-05-11

数学应源于生活(共10篇)

篇1:数学应源于生活

去年的清明,和儿子走在县城的街道上,偶然想起了杜牧的《清明》,便顺口吟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我还没有说出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儿子便脱口而出说出一句“前面全是大酒楼”。

细一想,还真符合当时的情景,满街的酒楼鳞次栉比,再也寻不见“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古老酒铺。那些古诗对于诗人生活的年代,也许非常贴切,让人一读就能在脑海里勾画出一幅动人的画卷。这就是诗文源于生活的魅力。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劳作的农民真实的写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人隐居陶源,远离俗世的一份闲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诗人佳节里身处异地的思亲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诗人不舍的兄弟情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诗人与山水相知的真实情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诗人的高贵气节。“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是诗人豪放的性情。

总之,古诗读来,无论是写景的、抒情的,还是言志的,都有诗人一定的生活背景,或者是有一个故事在里面。千百年来,才会经久不衰,吟唱至今。

有时,搜罗枯肠堆砌而成的所谓的诗,没有等别人拜读,自己就已经底气不足,究其原因,是不接地气,没有生活的真实感受。古人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想是让我们亲莅去感受,而不是道听途说吧。

写文章也应如此吧!一篇好的文章,未必要有华丽的辞藻。我想应该要把事情阐述的淋漓尽致,让人反思,引起共鸣,达到它应有的作用,就是好文章。

有些人非常推崇那些用词华丽,语句优美,堆砌起来的文章,读后细一想,到底要说什么,无从知道,反而觉得心里很郁闷。

所以,脱离生活的文章,读来再优美,还是缺少地气。就像脚离开了地面,飘荡在空中,不知重心在哪里。更像是漂亮的海市蜃楼,虽然美丽,却不实际。

我也想从众多名家的散文或诗词中,找到一篇用词优美,不谈实质的文章来说服自己,然而却无功而返。所以我还是大胆的谈了我的感受,不怕被人抨击,引为笑柄。

诗也好,文也罢,应该源于生活,脚踏实地,才会走得长远,经得住岁月的检验。

篇2:数学应源于生活

内容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把生活和数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数学学习就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活

体验

“为了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为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为了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学习不能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有效途径。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生活出发,从周围事物的具体形象中感知,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把数学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 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感悟数学。

抽象的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小学生尽管年纪小,但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必须让学生从生活的具体事例、现象中认识数学知识,使学生感悟数学,如“用数学”这一课我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谁愿意做个自我介绍呀? 生1:我叫小丽,今年7岁,读一年级。

生2:我叫小明,今年7岁,读一(A)班,我家在绿茵华庭采风居第三层,E301号。师:你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他们都讲了7、1、5。生2:我发现他们的回答中都有数。生3:我发现我们说话时常常都有数。师:很好!谁还想介绍一下我们班的情况呢? 生1:我们班有46个同学。生2:我发现我们教室有4把风扇。生3:教室有2块黑板,4扇窗。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1:我发现我们班也有数。

生2:我发现我们身边很多事物也有数字。

师:对!数学就在我们周围,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用数学”。

教师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生活知识。先让学生从自我介绍中发现,在我们日常谈话中常常离不开数。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就像学生2的回答:“我叫小明,今年7岁,读一(A)班,我家在绿茵华庭采风居E301号。”他想到了自己家的门牌号也和数学有关系。这个发现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这个学生思维很敏捷,而且平时也很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从而激励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学生一开始只是把这些数作为基数理解,表示几个物体,后来逐步拓宽到表示序数,如第几号、第几层、表示特定的号码等等。这些精彩的例子都来自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到的、用到的、想到的,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这样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喜欢上数学。同时,在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增强数感。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了较好的铺垫,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

既然数学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他们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想办法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成果,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一种满足,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如在讲授《比多少》的新课内容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多和少的概念。再设置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我们身边找一找有哪些数量可以用多或少来描述的呢?请在小组内讨论。”学生兴奋地开始寻找。

生1:我发现听课的老师比我班的同学少很多。生2:我发现教室的日光灯比风扇多。生3:我发现课桌比讲台多很多。

生4:老师,我知道我们班有28个男孩、26个女孩,所以男孩比女孩多。

师:这人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我刚才数出来的。

师:嗯,也是一个好方法,很能干。„„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多少”。比较多少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应提供具体有趣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对比较多少的体验。这节课教师利用现场环境,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接近的学习情境,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时觉得有东西讲,比较起多少来实实在在。接着引入新课,为新知做铺垫。既复习了旧知,又灵活运用了现实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关键是我们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畅所欲言,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挖掘教材“生活资源”,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现行教材在编写中特别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了诸如处处可见的生动、活泼、主动的“生活中的数学”的学习材料与环境。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积累生活经验。

如,学习“分类”之前,先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生活中什么地方有分类这个数学问题,它们又是怎样分的。学生们调查后汇报:“超市中有分类,生活用品放一起,食品放一起,学习用品一起„„”“书店也有分类,工具书放一起,儿童书放一起„„”学生们从生活中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这时请同学运用学到的分类方法,将自己的书包整理一下,看看怎样分类整理。学生马上将从生活中学到的分类方法运用到整理书包上,有的按学科内容不同分,有的按书本不同性质分,有的按书本大小不同分。总之,方法不一,但都能将自己的书包由原来的无序整理为有序。然后布置学生回家运用分类的方法帮妈妈整理房间,从而检查分类方法及生活能力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分类的知识,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来认识、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回归“生活实践”,让学生活学活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教学中,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使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去,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购物活动”这节课,我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场景,运用“现场模拟、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可认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上课前,我先把教室创设成一个小小商店的情景,在具备现实生活的情境后,我提出问题:“小朋友,今天我们的教室漂亮吗?像哪里?”生兴奋地说:“超市。”师:“下面,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小小商店进行购物活动,看看大家是否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你们想去吗?” 让学生联想到去商场购物的情境,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求知欲旺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再以逛商场为题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运用“角色扮演”进行模拟购物的活动体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计算、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尝试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运用和发展数学,进一步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生活,运用于生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 6 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目标,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与生活融于一体的境界。

参考文选:

1、《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2、陆书环 傅海伦著 《数学教学论》 2004科学出版社出版。

3、《小学数学教师》

4、《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数学卷

篇3:数学素材应源于学生的现实

一、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发展他们的能力,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要让数学教学具有魅力, 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 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氛围 (即情境) , 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始终有一种吸引力。

将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引入教学中, 使陌生的知识成为学生熟悉的事物, 学生学起来既起劲有趣, 又掌握得又快又好。如《千克的认识》这一单元内容, 与前面学生学过的计量单位 (元、角、分、厘米和米) 相比, 它不如货币单位那样为学生日常生活所熟悉, 也不如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 不能靠观察得到。它虽然“看不见”, 却“摸得着”。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体验活动, 在具体情境中感觉体验1克、1千克的实际重量, 建立重量观念。例如, 课始可安排学生观察两个粉笔盒 (一个空盒, 一个装有粉笔) , 先让学生猜测它们各自的轻重, 再让学生亲自掂一掂, 使学生懂得要比较物体的轻重, 不能光靠眼睛的观察, 而要采用掂一掂或称一称的方法。又如, 认识重量单位克时, 教师要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个2分硬币, 一些大豆、图钉、乒乓球等实物, 或其他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教学时要让学生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 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 帮助学生形成克的重量观念。再如, 认识重量单位千克时, 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下活动:①让学生把大米装在塑料袋里, 并称出1千克的大米, 让学生顺次传递, 动手掂一掂, 初步感受1千克有多重。②学生分别掂一掂自带的物品, 比较、体会不同重量物品的感觉差异。③发给每组三个重量不一装有大米的塑料袋 (内有一袋重为1千克) , 让学生分别用手掂一掂, 找出重1千克的袋子, 看谁找得准。④让学生拿出若干课本和练习本, 先用手掂一掂, 并通过增减, 估计一下是否有1千克。再用台秤验证, 比比看, 谁拿的最接近1千克。为了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师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克、10克、100克、1000克大米, 让学生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感知、体验活动, 使学生对1千克的实际重量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钱学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维也是从形象思维开始, 然后到抽象的。”人的思维先有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的发展, 一方面产生了抽象思维, 另一方面自身也向着高一层次发展。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使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 把培养学生形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结合起来, 使两种思维相互促进, 和谐发展。

二、让数学知识应用于学生生活

1.联系实际, 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 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 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 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 其他形状的行不行, 为什么?

2.加强操作, 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 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 在学习了利息后, 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等有关知识, 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 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学习了平均数问题后,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选专题, 展开活动, 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 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数, 教师平均年龄, 附近菜场某一蔬菜的平均价格等。学生在互相协作活动中, 自然而然地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搜集数学信息

数学来源于生活, 组织学生去开发生活中的资源是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搜索处理可用数学信息。那么生活中的资源就得到创造性的利用。如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图表后, 教师安排一个课后作业, 让三四个学生组成一组, 利用课后时间, 到某路口收集某一时刻的交通工具的客流量, 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第二天, 一张张学生自己收集信息的统计表呈现在教师眼前。更为可贵的是, 有一组学生别出心裁, 去收集行人、自行车、助力车遵守交通法规与违规的信息。正如卢梭所说: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 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 深刻得多, 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都得到锻炼。

篇4:艺术真实应源于生活真实

【关键词】《斑羚飞渡》 内容虚假 艺术

初读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七年级语文下册),心灵颇为震撼。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居然演出了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来摆脱困境的壮举!自然界中的动物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无不让人叹服震撼!但笔者读的次数多了,越来越觉得作者矫情的成分太浓,小说的艺术真实已远离生活真实,作品震撼的力量就被一点一点消蚀,直至荡然无存,直至想一吐喉鲠而后快。

一、是“笔直坠落”还是弧线坠落

小说开篇交代了伤心崖的情况:“伤心崖是夏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这是个病句,应去掉‘约或‘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这种绝壁我们可以想象成城市里两栋等高的相距六米的高层楼房,斑羚要从楼顶这边跳到对面的楼顶去。这个交代是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接着第3段写了一只老斑羚送老斑羚“试跳”的情景:“有一只老斑羚退后十几步,一阵快速助跑奋力起跳,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结果在离对面山峰还有一米多的空中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姑且不论流星的轨迹是否“笔直”,比喻是否恰当,笔者的疑问是,斑羚从山崖这边起跳,是作抛物线运动,跳到最高点后,应弧线下落,因为此时斑羚的运动由两个力控制:一个是向前的跳力,一个是向下的重力。由此产生两个速度:一个是向前的速度,且这个速度大小不变,仍是起跳时速度(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一个是向下的重力加速度,这个速度越来越大。二力的共同作用下,不可能是“笔直坠落”,应是弧线降落中撞上对面的山崖绝壁,再沿着绝壁“笔直坠落下去”。

后文也有个地方说“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这也是不可能,因为山崖下面是一条河。

二、肉眼能看到身边的彩虹

文中三次写到彩虹,作者也许想用它来渲染气氛、烘托气势、推动情节的发展,但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连着对面那座山峰”,斑羚在伤心崖上,人也在离斑羚极近的地方(因为人可以看得清羊群的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听得见斑羚的“轻咩”)。换句话说,人、羊与彩虹是“零距离”,能看得见“斑斓”、“绚丽”的彩虹。事实是这样吗?

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被空气水滴色散(折射)而产生的光学现象,只有空氣中的水汽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形成。因为如果水汽太薄,各种色光未被散开尚混合在一起,或散开幅度不大,肉眼无法识别出被散得很短的七色光。宛如投影机成像,镜头近处的图像不如远处银屏上的清晰。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彩虹都是挂在高空、天边的,无法触手可及的。有一年笔者游览湖南张家界的桃源,雨过天晴后有幸见到前面有一挂彩虹。等我们欣喜地将小船开过去,却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些稀雾而已。前行了一段时间再回头,彩虹又隐约可见了。

可是作者却还多次煞有介事地描写身边的彩虹,比如“母斑羚的身体已经笼罩在彩虹的斑斓光带里”,(镰刀头羊)“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峰,像一座美丽的桥”。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能出现的现象?

三、斑羚腾空后还能调控身躯呢

作者为了让读者相信斑羚能飞渡成功,挖空心思、煞费苦心的描写老少斑羚的起跳与对接:“(半大斑羚)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的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既然起跳有先后,为什么后来老斑羚却能处于小斑羚的四只蹄子下?而且是“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呢?难道老斑羚在空中能加速、能调整角度、能调整高低吗?如果只有极少数这样成功的例子倒也罢了,而它们的成功率近乎百分百!(文中说只有一只衰老的母斑羚没完成任务)从物理学角度说,除非有外力,腾空了的物体是无法对自身作任何改变的。

显然作者对斑羚们的形象过于神化了!它们起跑时间先后的精确选择,跳跃幅度的高低控制,跳跃技巧的娴熟掌控,对接时机的吻合衔接简直是像是通过的电脑精密计算而配合得天衣无缝!要知道,群羚面对的是“隔河对峙的两座”、“笔直的”、“相距约六米”左右的悬崖峭壁,就算它们经过特别训练,强烈的求生欲会导致奇迹的发生,但也不可能每一对老少斑羚都算计得那么准,成功率如此之高,这个奇迹发生得太离奇了。曾有蚂蚁抱成团逃离火海的奇迹,虽未亲眼目睹却从没人怀疑其真实性,因为它不违背常理。

以上只是从并不复杂的物理常识来分析该作品的内容“太假”,其他“假”的地方如镰刀头羊智商超常、羚群在猎人猎狗前的超级冷静、羚群有良好的奇偶数概念、众猎人猎狗自始自终作壁上观至最后一只斑羚消失等等,文中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也许有人说,何必较真?这只不过是一篇小说,是虚构的作品而已,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文学作品再怎么虚构再怎么高于生活,总要以生活真实为基础,即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要是实际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合乎生活的常情常理,合乎客观生活的规律和法则,否则艺术真实无从谈起。即使是魔幻小说、童话等幻想类作品也是有生活逻辑的,不可能编得太离谱。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百年孤独》中,有许多“魔幻”情节的描写,但仍有现实生活的影子。

鲁迅先生谈到小说人物的塑造时,说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虽然人物是虚构的,高于生活,但嘴、脸、衣服却是客观存在,符合生活真实,符合生活逻辑的。一切文学作品,生活真实是基础,因为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是艺术创作的典型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真实”甚至比“生活真实”更真实。

对于一个作品,若读者在阅读中发现生活内容是虚假的,思想情感是做作的,艺术表现是不合情理的,那么震撼力将无从产生,美感也就无从谈起。作为教材,不宜伤害学生的纯真,更不能认为十二三岁的孩子生活阅历浅而毋须认真对待。笔者认为,这篇《斑羚飞渡》有太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作为一篇泛读材料尚可,而作为精读的教材文本则大为不宜。

篇5:浅谈小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重庆市綦江区柴坝学校 黄明凤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篇6:数学应源于生活

---教学《千克与克》的案例与反思

在教学“千克”的过程中,我拿出一瓶重量1千克的纯净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瓶纯净水有多重吗? 生:不是很清楚。(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师:那我们用台秤来称一称吧!请仔细地观察哦!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指针指在数字1那里。师:哦,那就是说这瓶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实践教学方法之我见

---教学《千克与克》的案例与反思

在教学“千克”的过程中,我拿出一瓶重量1千克的纯净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瓶纯净水有多重吗? 生:不是很清楚。(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师:那我们用台秤来称一称吧!请仔细地观察哦!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指针指在数字1那里。师:哦,那就是说这瓶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实践教学方法之我见

---教学《千克与克》的案例与反思

在教学“千克”的过程中,我拿出一瓶重量1千克的纯净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瓶纯净水有多重吗? 生:不是很清楚。(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师:那我们用台秤来称一称吧!请仔细地观察哦!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指针指在数字1那里。

师:哦,那就是说这瓶纯净水有1„„?它的单位是什么呢? 生:是1Kg。

师:对啦!Kg是“千克”的英文符号。1 Kg就是1千克。那这瓶纯净水就是重多少? 生:是1千克。

师:那如果指针指在数字2那里是多重?3呢?4呢? 生:分别是2千克。3千克。4千克。

师:对了,你们真聪明。那你们想不想也自己称一称。生:好啊!

于是,我让学生分小组用台秤称出1千克的大米,再装在袋子里,并每人用手拎一拎。片段二:

在教学克时,我拿出一小包黄豆(10克)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黄豆有多重吗? 生:老师,它们很轻。师:那它到底有多么轻呢? 生:不知道。师:我们可以用天平来称一称。请仔细观察啦!

我拿出天平,先向学生介绍天平、砝码及其用法,再将这些黄豆放在天平的左边,在天平的右边放了一个10g的砝码。师:这些黄豆有多重呀? 生:重10g。

师:回答的很对。“g”是克的符号,这些黄豆也就是重10克。师:同学们,10克只有几十粒黄豆,那1克呢? 生:1克就很轻。师:有多轻呢?

师:1克大约是一枚1分硬币那么轻。下面同学们分小组用手掂一掂一克轻的硬币。再用天平称出你们小组里的这只鸡蛋,用台秤称出一棵大白菜有多重。(学生分小组开始活动,小组长小结)

片段三:

教学千克与克的关系。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千克、克,知道了1千克和1克有多重,那你们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1千克=1000克。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你有预习书本,对吧? 生:是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放在你们各大组的每一包盐的重量,并用台秤称一称这两包盐一共多重,注意台秤的单位,然后大组讨论告诉我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开始活动,10分钟后我宣布活动结束,学生分组派代表发言)

生:每包盐是重500克,两包重1000克,台秤称出两包盐是1千克,我发现1千克=1000克。

师:哇,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老师为你们骄傲!

教学反思:

要知道勤动口不如多动手。让学生死记硬背,过后很容易忘记,而且题目变化了,学生也许就不会做了。我在教学千克与克单元中的三个片段,我的指导思想是希望让每一个学生都通过自己动手、自主参加实践活动、以及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感受和体会与生活联系的质量单位千克与克,并能学以致用,准确地称出物体的重量,正确的使用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不要闹出一个鸡蛋重50千克的笑话来。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适度引导后,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体会。这样不用教师填鸭式的灌输,只要适当的点拨,学生便能在自主实践活动中学会了知识,并通过亲身体验加深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认为在电化教学发达的今天,虽然有很好的教学软件配合老师的教学,但是作为老师仍然要充分运用自主实践教学这种很好的教学手段,不能依赖教学软件,简化或淡化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应将它与现代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但我感觉该教学内容中的败笔是我编排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同时,在学生小组活动的监控方面力度也不够。

篇7:数学应源于生活

学段:1~2 学科:数学

单位:广饶镇东杜小学 作者:张其绪 时间:2006.5.20

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探索

摘要:

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

正文: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数学语言生活化,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鉴于此,教师的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如认识“ <”、“>”,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

又如把教学长度单位改成“长长短短”;把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把比大小说成“排排队”等等,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知识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学习数学很有趣。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比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

三、数学情境生活化,体验数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提供这样的思维环境,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需要大家一起来实践解决,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集体的共同研究,最终得出学习结论。

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选定一个建筑物,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这个建筑物,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形画下来。也可让学生在方格纸画出示意图:假设图书馆在学校的正东方向200米处,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500米处,医院在学校的正南方向1000米处,车站在学校的正西方向800米处。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方格纸上确定适当的单位距离,标出相对位置后,教师再及时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又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我是一位出色的售货员”活动,让他们在逼真的买卖中掌握、消化和应用知识。再如,相遇问题应用题教学,教师采用学生登台表演,情景再现的方法,把抽象的相关的各种数学术语让学生迅速地理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数学作业生活化,运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

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可以测自己和父母的身高,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认识了人民币可以用自己零用钱买所需要的东西;学习了统计知识和百分比应用题,可以去统计本校学生人数以及男女生比例;会计算图形面积可以算一算自己家里的面积,所用瓷砖的块数等。

再如布置学生“观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算式”;“你家一天的生活费用是多少,记录下来,制成表格,再进行计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地交流中,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激起。

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型,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篇8: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

例1某旅游团从宾馆出发去风景点A参观游览, 在A景点停留1小时后, 又绕道去风景点B, 再停留半小时后返回宾馆.去时的速度是5千米/时, 回来的速度是4千米/时, 来回 (包括停留时间在内) 共用去6.5小时, 如果回来时因为绕道关系路程比去时多2千米, 求去时的路程.

例2有两个矩形, 第一个矩形的长、宽和第二个矩形的长、宽之比顺次为5∶4∶3∶2, 第一个矩形的周长比第二个矩形的周长长72厘米, 求这两个矩形的面积.

【分析】很明显, 如果采用直接设立未知数的方法, 把这两个矩形的面积设作未知数, 那么方程是不容易列出来的.注意到矩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而长与宽的关系可以从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找到, 那么可以采用间接设立未知数的方法, 先求出它的长与宽, 然后再求它们的面积.

解法1:设第一个矩形的长为5x厘米, 宽为4x厘米, 第二个矩形的长为3x厘米, 宽为2x厘米.根据题意, 得2 (5x+4x) -2 (3x+2x) =72.

【分析】从题目中分析, 此题的等量关系是:所有学生的总分数=被选拔学生的分数+被淘汰学生的分数, 而要求各类分数, 必须知道各类学生数.因此在设选拔最低分数为x分的同时, 设被淘汰的人数为m人, 那么总人数为4m人, 选中的学生数为3m人.这里的m是一个辅助未知数, 不必求出它的结果, 一般在解题过程当中可消掉.

答:选拔最低分数为50分.

例4某商店有甲、乙两种钢笔共143支, 甲种钢笔每支6元, 乙种钢笔每支3.78元, 某学校购了该商店的全部乙种钢笔和部分甲种钢笔, 经过核算后, 发现应付款的总数与甲种钢笔的总数无关, 问购买的甲种钢笔是该商店甲种钢笔总数的百分之几?

【分析】在“买甲种钢笔付款+买乙种钢笔付款=总付款数”的等量关系中, 涉及甲种钢笔总数和付款总数, 因此可以选择它们作为辅助未知数.

解:设购买甲种钢笔占甲种钢笔总数的百分比为x, 甲种钢笔总数为m支, 付款总数为T元, 根据题意, 得T=6xm+3.78 (143-m) = (6x-3.78) m+3.78×143.因为T与m无关, 所以6x-3.78=0.即x=0.63=63%.

答:购买的甲种钢笔是该店甲种钢笔总数的63%.

例5张先生买了一只旅行水瓶, 用去了身边所带钱数的一半加1元;接下来买了一大包食品, 用去了剩余钱数的一半加2元;然后再买了一大瓶饮料, 用去了剩余钱数的一半加3元;最后只剩1元钱.请问张先生买的几样东西的价钱各是多少呢?

解:设张先生身边所带钱数为x元, 则根据题意得

答:张先生买的旅行水瓶的价格是22元, 食品的价格是12元, 饮料的价格是7元.

篇9: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用于生活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基于此认识,我认为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点:

一、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教学“认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起现实情境来,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最是千奇百怪、色彩斑澜。儿童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成人常常不可理喻,就像教材中的“小兔采蘑菇”“青蛙跳伞”“小蜜蜂采蜜”等,我们认为不合逻辑常理,孩子们却兴趣盎然。因此,我们需要保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努力避免成人化的说教,这样,才能捕捉到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设计出一个个可亲可近的情境。

例如教学“比一比”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蓝猫邀请大家参观客厅来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引导学生发现猫大哥客厅里的数学秘密,学生兴趣高涨。又如教学“统计”,借助媒体创设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如在教学“比一比”时,通过找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一年级的小孩子正如他们在课堂上所说的那样,“我把我的书包分类清理好了”“我学会了数数,上次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我就知道摆多少双筷子了”“我学了加减法,就可以帮助妈妈上街买菜,不会算错钱了”,也就像家长说的那样,“我的孩子回家把他的玩具和他书包里的书都分类收拾好了,真不错!”“我的孩子现在都会自己看钟去上学了”。可见,新教材在培养学生数感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体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篇10:数学应源于生活

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在课改实验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在这方面,笔者有几点粗浅体会。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要求

从古到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密切。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中就出现了“鸡兔同笼”等实际问题。现在,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应用性越来越强。新课标数学实验教材的练习设计也反映这一特点,其中有许多与现实生活及其它学科密切联系的习题,如市场营销、银行贷款、股票行情、出租车费、统筹运输、电脑上网等问题。下述的几个例子就反映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应用性。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例如,在新课标数学实验教材第七册《教育储蓄》一节,课后设计如下练习:为了使贫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国家设立了助学金贷款,助学金贷款分0.5-1年期,1、3年期,?3-5年期,?5-8年期四种,贷款的利率分别为5.85%,5.95%,6.03%,6.21%,贷款利息的50%由政府补贴,某大学一位新生准备贷6年期的款,他预计6年后最多能一次性还清20000元,他现在至多可贷款多少元?这个例子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银行贷款的问题,体现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生产密切联系的特点。教学中选用类似的习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恰当的数学教学

(1)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就会对数学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红领巾、扇子、扣子、七巧板、书本等实物,然后通过电脑画面,抽去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淡化抽象的算理复述,强化直接生活经验,领悟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复述思考过程,进行所谓的“算理”式分析,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基础,反而会把学生带进“死相同”,使本来容易理解的知识,人为地复杂化,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深不可测,产生厌学情绪。

例如:在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有这样一道例题:饲养场养白兔12 只,黑兔7 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学生回答:12原7越5(只)。有些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说出算式中的12、7、5 只表示的意思,并且非要这样叙述不可:12 表示12只白兔,7 表示与黑兔同样多的白兔7 只,白兔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7 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部分,从12 只白兔里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7 只,就是比黑兔多的5 只。生硬地用这套严密的、抽象的语言分析题意、理解题目,失去的是解题能力,留下的是无效的、无味的空洞文字复述,这样教下去,学生越学越糊涂。在实际生活中,小学生对这一问题最直接最初的理解是:“白兔多一些,黑兔少一些,从12 只里去掉7 只,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5 只。”这样表述顺应小学生思路,适合小学生的经验基础,学生很容易接纳,并且觉得学得轻松。从儿童的生命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设计学生的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学习过程。儿童头脑中的数学往往就是生活中的再认,概念从生活实际引入,问题从实际得出,最后再回归现实。儿童学习数学是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来源于数学知识内部或者来自生活中(数学外部),要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放在最近发展区。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孩子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思维活动。思维能力的发展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形象思维,再过渡到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有“透视”作用,和抽象思维互补、共振。因而,要加强数学生活化,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学数学。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国标本一年级第二册数学“统计”一课,本来“统计”知识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是很抽象的,但这位教师从小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课始首先设计让学生统计各种熟悉的几何图形的个数,要求一个同学拿图片,一个同学作纪录,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下各种图形的个数。课中让学生分四组统计文具盒里各种文具的个数,统计收集来的一个月的天气情况,每一项统计活动学生都积极地投入,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统计任务。在这些活动中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统计思想的熏陶。经过小组汇报交流,又使得统计中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类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强化。整个统计过程学生好像置身于亲切自然的游戏环境中,学得轻松愉快。这样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的特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对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很想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因此,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会使学生更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

(1)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特别是学习计算,学生的情绪更低。为此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课时,我就谜语引入创设情境,“有两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这是什么呢?学生好奇心被激发了,争先猜出了谜底(年历),这时候,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旺盛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又如教学“乘法口算”时,教学前,对校门外的小商家进行调查,并选择合适的数据在教学中使用。上课时,老师问:“你们喜欢吃哪家的早饭?吃什么?”上数学课,讨论早饭的问题,学生兴趣很高,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喜欢吃李家的麻酱烧饼。”老师出示调查数据:“昨天早上,他家卖了54个,4元一个,你能算出他家收入多少钱吗?”学生不但列出

算式,计算出得数,还给大家讲出他是怎样算的。就这样,学生在说笑、讨论、争论、商量中,不但学会了乘法口算,还对各家经营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有些食品怎样改进会更受欢迎等,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在小摊上吃虽然快、省事,但不卫生。有些学生商量说:“如果他们小商家联合盖间大房子,都在大房子里做饭,我们在大房子里吃饭就好了。这是他们今天的想法,也许明天在他们那里会变为现实。

(2)回归“生活天地”,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即孩子自己会学,学了会用,会解决实际问题,光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卖东西”。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找钱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从而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又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模拟同时相向、同时同地反向、相遇、同地同向、追上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相遇问题中常见的专用术语有了清晰的认识后,理解和掌握算理,解法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设置“生活背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后,可让学生充当某些角色,如营业员,装潢工人,车间工人,调度员等。当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学着安排生活。如学习了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后,让学生当空调零件装配车间主任,合理安排各组人员人数的编排,使生产效率最优化。当学习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后,让学生作为土地管理人员去安排各农家宅院的用地面积。在这样一个以参与者身份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实际计算、测量能力。在体验活用知识的快乐中,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得到了巩固,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带到生活中去,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4利用生活经验检测数学学习

数学来源于实践,在获得对现实的数学认识并总结到数学原理或规律后,还必须回复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检验。这既是检验原理、规律可靠性的过程,也是数学应用的过程,并且是保持数学生气勃勃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例如:在学过“比多比少应用题”后,我出了一道题:“爸爸今年45 岁,比儿子大25岁,儿子今年几岁?”有位学生说:45+25=70(岁)。师问:你为什么这样解答?生:因为大 25岁就加上25 岁,所以就是70 岁。大部分学生回答:不符合实际。教师肯定了大部分学生用生活验证的做法,指出要形成自觉从生活经验角度去检测数学学习的结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合理性。利用生活中的原型进行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又如在教学“统

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开设数学实践课,创造应用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设生活数学实践课,是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确有好处,感到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开展数学交流活动,营造应用氛围。把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精心组织的数学交流活动,化进实际中,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后,开展了“看谁拼图形最巧妙”活动;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后,开展“学生优秀统计员”活动;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开展了“学做售货员”活动;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和“土地面积单位”知识后,开展“农田计算员”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行业,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同时领悟到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设计开放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的独创性。练习设计上,注重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补充问题、搜集条件、探索不同的答案,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独创性。

例如:一个长方形木板,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跃跃欲试,想出无数种答案(1 个、2 个、3 个、4 个、5 个、6 个„„)。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给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无穷,同时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出所有答案,意义在于在寻求多个答案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创造性。

上一篇:讲座作文500字参考下一篇:CorelDraw常见诟病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