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MA2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2024-04-28

MAI、MA2报表主要指标解释(共2篇)

篇1:MAI、MA2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MAI、MA2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一)人社统MA1号表

本表统计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争议调解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等处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情况,以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立案受理前进行调解的案件情况。主要分为受理案件情况和处理案件情况两大部分。

1.当期受理案件总数:指在本统计期内调解组织受理的案件总数。

2.工作时间及休假:指主要争议事项为履行法定或集体合同、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工时休假的争议案件。

3.订立劳动合同:指劳动合同法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章所规定的相应争议。4.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指在企业内部设立的调解处理企业和职工之间劳动争议的组织。5.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指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设立的,调解处理辖区内用人单位与职工劳动争议的组织。包括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劳动保障所(站)设立的争议调解组织。

6.仲裁机构(案外调解):指依法设立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仲裁院或仲裁办),包括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派出机构(派出庭)立案受理前进行调解的案件情况。

7.其他:指除13、14、15、16之外的其他调解劳动人事争议的组织或个人。8.调解结案数:指调解组织在本统计期内调解处理完毕的案件总数,包括达成调解协议、达成和解、未达成调解协议以及当事人申请撤销的案件数。

9.涉案金额:指本统计期间内调解成功案件达成的金额总数。

10.达成调解协议及和解:指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或和解的案件总数。11.国有企业:是指国有独资或控股的经济组织。

12.集体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

13.港澳台及外资企业:是指港澳台地区及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设立的企业。包括合资、合作、独资企业。

14.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15.机关:指工作人员属于公务员范围的七类机关,即: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

16.事业单位:是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在国家编制部门取得事业单位登记许可的单位。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 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17.社会团体:是指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在国家有关部门取得社会团体登记许可的单位。包括各类使用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联谊会、联合会、基金会、商会等。

18.军队文职人员聘用单位: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军队文职人员聘用单位,是指按照规定的编制可以聘用非现役人员履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同类岗位相应职责的单位。

19.其他:除了宾栏2、3、4、5、6、7、8、9之外的其他用人单位。其余参见MA2表解释。

(二)人社统MA2号表

本表主要统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立案处理的争议案件情况。主要分为立案受理案件情况和审结案件情况两大部分。其中,在“按争议类型分” 部分,第11-15项主要对应《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2009年1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号,以下简称“办案规则”)第二条第(一)项规定的相应争议,第16、17项主要对应第(二)、(三)、(四)、(五)项规定的相应争议。

1.上期末累计未结争议案件数:指上一个统计期间结束时仲裁机构已立案受理但未审结的争议案件数。

2.当期不予受理案件数:指本统计期间内仲裁机构对申请人提出的仲裁申请依法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案件数。

3.当期立案受理案件总数:指本统计期间内仲裁机构以立案方式受理的争议案件数。十人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不按一人一案计入。

4.十人以上劳动(人事)争议:指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七条规定,发生劳动(人事)争议的 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争议案件。含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

5.涉及农民工:此处统计具有农业户口且从事非农生产的劳动者。

6.涉及劳务派遣:指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二节、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四章规定的相应争议。7.确认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关系是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是否真实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进行确认的法律行为。本统计指标统计当事人申请专门要求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案件数。不统计那些在案件审理中需要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进行判断的案件。

8.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指劳动合同法第四章、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三章规定的相应争议。9.履行聘用合同:指办案规则第二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的相应争议。10.解除人事关系:指办案规则第二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的相应争议。11.当期审结案件数:指本统计期间内仲裁机构审理结案的争议案件数。12.涉案金额:指已结案案件的裁决书或调解书所确认的金额总数.13.经济补偿金、违约金、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因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等情形应向劳动者支付的补偿金。违约金是指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因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而向用人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赔偿金是指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而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赔偿。

14.仲裁调解:指立案后仲裁机构以调解方式解决的争议案件数。仲裁期间因和解或仲裁调解而撤诉的案件也计入此项。

15.仲裁裁决:指仲裁机构裁决的争议案件数。

16.一裁终局: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和办案规则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仲裁裁决。17.用人单位胜诉:指用人单位完全胜诉、劳动者完全败诉的案件数。18.劳动者胜诉:指劳动者完全胜诉、用人单位完全败诉的案件数。19.双方部分胜诉: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均未完全胜诉的案件。

20.期末累计未结案数:指本统计期间结束时,仲裁机构已立案受理但未审结的争议案件数。其余参见MA1表解释。

三、附录及逻辑关系式

人社统MA1-2号表

1.同一申请中,统计时以有数额的诉求作为统计指标。2.在若干有数额诉求中,以数额较大的项目为统计指标。3.同一案件不得重复统计。

(一)人社统MA1号表 甲栏:

(1)=(2)+(3)+(4)+(5)+(6)+(7)+(8)+(9)+(10)。乙栏:

(1)=(5)+(6)+(7)+(8)+(9)+(10)+(11)+(12)=(13)+(14)+(15)+(16)+(17)

(18)=(21)+(22)(4)÷(2)≥10。

(二)人社统MA2号表 甲栏:

(1)=(2)+(3)+(4)+(5)+(6)+(7)+(8)+(9)+(10)乙栏:

(3)=(11)+(12)+(14)+(15)+(16)+(17)+(18),(19)=(24)+(25)+(27)=(28)+(29)+(30)+(31)

(21)≥(22)+(23)(32)=(1)+(3)-(19)(9)÷(5)≥10 本期表(1)=上期表(32)

篇2:MAI、MA2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1.非公司制融资性担保机构,是指除公司制以外的其他融资性担保机构,包含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合伙制企业等(以下各表同)。在填列G1表非公司制法人机构数量时,将一个合伙制企业视同为一个非公司制法人单位进行统计。

2.本市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是指年末本市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含视同为非公司制法人的合伙制企业)和分支机构的汇总数量。其中,已开展再担保业务的是指经监管部门批准可开展再担保业务的年末本市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含视同为非公司制法人的合伙制企业)的数量;在县(市)登记机关登记的是指在县(市)工商管理部门或民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年末本市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含视同为非公司制法人的合伙制企业)的数量。

3.国有控股的法人机构数量,是指各级政府及国有企业的全资和控股(含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年末本市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含视同为非公司制法人的合伙制企业)的数量。

4.分支机构数量,是指在我省注册的融资性担保分支机构的数量,含我省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在我省设立的分支机构数量、外省(区、市)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在我省设立的分支机构的数量,但不含我省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在我省外设立的分支机构的数量。其中,跨省(区、市)在我省设立的,是指外省(区、市)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在我省设立的分支机构汇总数量。

5.本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从业人数,是指年末本市所有融资性担保机构全部在职员工(含正式员工、合同员工和一年期以上临时人员,不含短期临时人员)人数。其中,按学历划分的研究生,是指年末本市融资性担保机构已取得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同等学位的从业人数。

6.货币资金,统计口径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7.存出保证金,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协议约定,存入指定账户,在担保责任解除之前不得动用的专项资金,包括存出担保保证金和存出分担保保证金。

8.债权投资,是指各类债权性质投资的可收回金额,包含对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工具等的各种期限的投资,不含委托贷款。计算时应根据各类债权投资的分类,分别计算。对于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填列;对于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摊余成本填列。

9.其他投资,是指除上述债权投资以外的股权投资、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信托产品投资等,以及委托贷款。计算时应根据其分类,分别计算。对于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填列;对于委托贷款,按摊余成本填列。

10.固定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原价减累计折旧,再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所得出的数额。

11.抵债资产,是指融资性担保公司代偿后收回的抵债资产的期末可收回金额。计算时根据抵债资产期末余额减去跌价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12.应收账款,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应收的各种款项的净额。计算时根据统计对象的资产负债表“应收款项”项目汇总填列。其中,期限在2年以上(含)的应收代偿款,根据“应收代偿款”科目中应收期限在2年以上(含)的期末余额,减去对应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金额填列;其他应收款,根据“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对应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金额填列。

13.借款,统计口径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14.应付款项,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期末应付未付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各种款项,应根据应付分担保账款、预收担保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项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15.存入保证金,统计口径包括存入担保保证金和存入分担保保证金。16.预计负债,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根据或有事项等相关准则确认的各项预计负债,统计口径包括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重组义务、亏损性合同以及固定资产弃置义务等产生的预计负债。

17.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责任未解除时,为承担未到期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统计口径包括融资性担保机构提取的原担保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以及提取的再担保合同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8.担保赔偿准备金,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按有关规定提取的担保赔偿准备金。统计口径包括融资性担保机构提取的原担保合同担保赔偿准备金以及提取的再担保合同担保赔偿准备金。

19.净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合计。其中,实收资本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接受投资者投入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实收资本,统计口径不含融资性担保机构收到投资者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一般风险准备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20.担保业务收入,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有关担保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包括担保费收入、手续费收入、评审费收入、追偿收入等。其中,融资性担保费收入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承担融资性担保风险而按委托融资性担保合同、融资性分担保合同规定向被担保人收取的款项,包括融资性担保费和融资性分担保费收入。

21.担保业务成本,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担保赔偿支出、分担保费支出、手续费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其中,融资性担保赔偿支出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融资性担保代偿后净损失的支出;融资性分担保费支出,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分出融资性分担保业务向分担保单位支付的分担保费;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所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22.利息净收入,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取得的利息净收入。本指标应根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果利息净支出,前加“-”号填列。23.其他业务利润,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除担保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余额。本指标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4.业务及管理费,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业务经营及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本指标应根据业务及管理费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5.投资收益,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指标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前加“-”号填列。26.营业外净收入,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发生的与其担保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的净额。本指标应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营业外净亏损,前加“-”号填列。

27.资产减值损失,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发生的应计入损益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本指标应根据资产减值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资产价值回升而转回的金额,前加“-”号填列。

28.所得税,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指标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9.净利润,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前加“-”号填列。

30.融资性担保业务,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业务。G4表主栏融资性担保业务项目统计口径包含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及其他融资性担保业务,但不包含债券担保和再担保业务部分。其中,票据承兑担保是指客户开出商业票据时,融资性担保机构就客户按期偿债能力向债权人提供的担保;信用证担保是指客户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时,融资性担保机构就客户依约偿债能力向银行提供的担保;贸易融资担保是指贸易商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与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时,如进口押汇、出口押汇、打包放款、保理融资等,融资性担保机构就贸易商依约偿债能力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是指客户以特定项目的预期收益及资产、权益的处置作为还款来源而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时,融资性担保机构就客户依约偿债能力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的担保。G4表中其他融资性担保项是指除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信用证担保以外的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及经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融资性担保业务。31.担保金额,年初数、年末数,分别指年初担保余额、年末在保余额;本增加一栏填列本按逐笔业务统计累计增加的担保金额;本减少/解除一栏填列本按逐笔业务统计累计解除的担保金额。

32.代偿金额,年初数及年末数,分别指年初及年末的余数;在本年增加一栏中填列本年累计新增数量,在本年减少一栏中填列已代偿但本年累计追偿收回的数量。

33.损失金额,年初数及年末数,分别指年初及年末的余数;在本年增加一栏中填列本年累计损失(损失是指有诉讼判决书或仲裁书和强制执行书,或者其他足以证明损失已形成的证据,证明代偿已无法收回)新增数量,在本年减少一栏中填列原已确认为损失但本年累计追偿收回的数量。

34.非融资性担保业务,是指除前述融资性担保业务和债券担保、再担保以外的其他担保业务。非融资担保业务项目统计口径包含诉讼保全担保、履约担保及经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不包含对非融资担保业务的再担保业务。

35.流动性资产,统计口径包括:现金,三个月内到期的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月内到期的各项应收款,三个月内到期的债权投资,在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证券投资,三个月内到期的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其他三个月内到期的可变现资产(扣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36.流动性负债,统计口径包括:三个月内到期的借款,三个月内到期的各项应付款,三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债券,三个月内到期的存入保证金,三个月内到期的预提费用,其他三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37.流动性比率,其计算公式: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38.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其计算公式: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净资产×100。本项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在是指融资性担保业务年末在保余额,即融资性担保金额小计的年末数(G4表_[1.1D])、债券发行担保金额的年末数(G4表_[3.1D])等项之和。

39.担保代偿率,其计算公式:担保代偿率=本累计担保代偿额/本累计解除的担保额×100。

40.融资性担保代偿率,其计算公式:融资性担保代偿率=本累计融资性担保代偿额/本累计解除的融资性担保额×100。

41.代偿回收率,其计算公式:代偿回收率=本累计代偿回收额/(年初担保代偿余额+本累计担保代偿额)×100。其中本累计代偿回收额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以现金或其他抵债资产的方式在本里累计收回的担保代偿额。

42.融资性担保代偿回收率,其计算公式:融资性担保代偿回收率=本累计融资性担保代偿回收额/(年初融资性担保代偿余额+本累计融资性担保代偿额)×100。其中本累计融资性担保代偿回收额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以现金或其他抵债资产的方式在本里累计收回的融资性担保代偿额。43.担保损失率,其计算公式:担保损失率=本累计担保损失额/本累计解除的担保额×100。其中本累计担保损失额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本有确凿证据(指有诉讼判决书或仲裁书和强制执行书证明,以及其他足以证明损失已形成的证据)表明已无法收回的担保代偿的损失净额(即本累计增加的担保损失金额减去本累计减少的担保损失金额)。

44.融资性担保损失率,其计算公式:融资性担保损失率=本累计融资性担保损失额/本累计解除的融资性担保额×100。其中本累计融资性担保损失额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有确凿证据(指有诉讼判决书或仲裁书和强制执行书证明,以及其他足以证明损失已形成的证据)表明已无法收回的本融资性担保代偿的损失净额(即本累计增加的融资性担保损失金额减去本累计减少的融资性担保损失金额)。

上一篇:人教6年级上近反义词归类下一篇:情人节幽默祝福语简短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