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素问: 针解

2024-05-09

内经素问: 针解(共7篇)

篇1:内经素问: 针解

黄帝内经第五十四篇针解

【本章要点】

一、论述针刺补泻手法,说明了针下寒热感觉与针刺疗效的关系。

二、强调针刺时医者应做到思想集中、态度严谨、明确病位、端正手法,并注意调节病人的精神活动,以利于治疗。

三、根据天地阴阳与人身相应的道理,阐述了九针的作用与适应范围。

【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盛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泻也。

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近远如一①者,深浅其候等也。如临深渊者,不敢墯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②,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巨虚者,矫足骨行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③、六律、七星、八风④、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人心意应八风;人气应天;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人肝目应之九。

【注释】

①近远如一:近远,指针刺的深浅;如一,指候气的法则一样。

②正其神:正,端正,引申为控制,即控制病人的精神活动。

③五音:也称为“五声”,是古代中国五音声的宫、商、角、徵、羽。

④八风:指八方之风。

【译文】

黄帝问道:希望听你讲讲对九针的解释,以及虚实补泻的道理。岐伯回答说:针治虚症用补法,针下应有热感,因为正气充实了,针下才会发热;邪气盛满用泻法,针下应有凉感,因为邪气衰退了,针下才会发凉。血液淤积日久,要用放出恶血的方法来消除。邪盛用泻法治疗,就是出针后不要按闭针孔(使邪气得以外泄)。所谓徐而疾则实,就是慢慢出针,并在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使正气充实不泄);所谓疾而徐则虚,就是快速出针,而在出针后不要立即按闭针孔(使邪气得以外泄),实与虚的根据,是指气至之时针下凉感与热感的多少。若有若无,是说下针后经气到来迅速而不易察觉。审察先后,是指辨别疾病变化的先后。辨别疾病的为虚为实,虚症用补法,实症用泄法。医生治病不可离开这个原则。若医生不能准确地把握,那么就会背离正确的治疗法则。虚实补泄的关键,在于巧妙地运用九针,因为九针各有不同的特点,适宜于不同的病症。针刺补泄的时间,应该与气的来去开阖相配合:气来时为开可以泄之,气去时为阖可以补之。九针的名称不同,形状也各有所异,根据治疗需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补泄作用。

针刺实症须用泄法,下针后应留针,待针下出现明显的寒凉之感时,即可出针;针刺虚症要达到补气的目的,待针下出现明显的温热之感时,即可出针。经气已经到来,应谨慎守候不要失去,不要变更手法。决定针刺的深浅,就要先察明疾病部位的在内在外,针刺虽有深浅之分,但候气之法都是相同的。行针时,应似面临深渊、不敢跌落那样谨慎小心。持针时,就像握虎之势那样坚定有力。思想不要分散于其他事情,应该专心致志观察病人,不可左顾右盼。针刺手法要正确,端正直下,不可歪斜。下针后,务必注视病人的`双目来控制其精神活动,使经气运行通畅。三里穴,在膝下外侧三寸之处。跗上穴,在足背上,举膝易见之处。巨虚穴,在跷足时小腿外侧肌肉凹陷之处。下廉穴,在小腿外侧肌肉凹陷处的下方。

黄帝说:我听说九针与天地四时阴阳相应合,请你讲讲其中的道理,以使其能流传于后世,作为治病的常法。岐伯说: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人的形体也与自然界相应,针的式样也是根据其所适应的不同病症制成的,所以有九针之名。人的皮肤在外,庇护全身,与天相应,肌肉柔软安静,如土地厚载万物一样,脉与人体本身相应,筋约束周身、各部功能不同,犹如一年四季气候各异,人的声音与五音相应。人的脏腑阴阳之气配合犹如六律的高低有节;人的牙齿和面目的排列犹如天上的星辰一样;人的呼吸之气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人的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分布全身,犹如地上的百川万水,纵横灌注于九野一样。所以九针之中,一(镜)针刺皮,二(员)针刺肉,三(提)针刺脉,四(锋)针刺筋,五(铍)针刺骨,六(员利)针调和阴阳,七(毫)针补益精气,八(长)针驱除风邪,九(大)针通利九窍,祛除周身三百六十五节间的邪气。这就叫做不同的针有不同的功用和适应症。人的心愿意向与八风相应,人体之气运行与天气运行相应,人的发齿耳目五声与五音六律相应,人体阴阳经脉运行气血与大地江河百川相应,肝脏精气通于两目,目又属于九窍,所以肝目与九数相应。

篇2:内经素问: 针解

黄帝问道:希望听你讲讲对九针的解释,以及虚实补泻的道理。岐伯回答说:针治虚证用补法,针下应有热感,因为正气充实了,针下才会发热;邪气盛满用泻法,针下应有凉感,因为邪气衰退了,针下才会发凉。血液郁积日久,要用放出恶血的方法来消除。邪盛用泻法治疗,就是出针后不要按闭针孔(使邪气得以外泄)。所谓徐而疾则实,就是慢慢出针,并在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使正气充实不泄);所谓徐而疾则虚,就是快速出针,而在出针后不要立即按闭针孔(使邪气得以外泄),实与虚的根据,是指气至之时针下凉感与热感的多少。若有若无,是说下针后经气到来迅速而不易察觉。审察先后,是指辨别疾病变化的先后。辨别疾病的为虚为实,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医生治病不可离开这个原则。若医生不能准确地把握,那麽就会背离正确的治疗法则。虚实补泻的关键,在于巧妙地运用九针,因为九针各有不同的特点,适宜于不同的病证。针刺补泻的时间,应该与气的来去开阖相配合:气来时为开可以泻之,气去时为阖可以补之。九针的名称不同,形状也各有所异,根据治疗需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补泻作用。

针刺实证须用泻法,下针后应留针,待针下出现明显的.寒凉之感时,即可出针。针刺虚证要达到补气的目的,待针下出现明显的温热之感时,即可出针。经气已经到来,应谨慎守侯不要失去,不要变更手法。决定针刺的深浅,就要先察明疾病部位的在内在外,针刺虽有深浅之分,但侯气之法都是相同的。行针时,应似面临深渊、不敢跌落那样谨慎小心。持针时,应象握虎之势那样坚定有力。思想不要分散于其他事情,应该专心致志观察病人,不可左顾右盼。针刺手法要正确,端正直下,不可歪斜。下针后,务必注视病人的双目来控制其精神活动,使经气运行通畅。三里穴,在膝下外侧三寸之处。跗上穴,在足背上,举膝易见之处。巨虚穴,在跷足时小腿外侧肌肉凹陷之处。下廉穴,在小腿外侧肌肉凹陷处的下方。

黄帝说:我听说九针与天地四时陰陽相应合,请你讲讲其中的道理,以使其能流传于后世,作为治病的常法。岐伯说: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人的形体也与自然界相应,针的式样也是根据其所适应的不同病症制成的,所以有九针之名。人的皮肤在外,庇护全身,与天相应,肌肉柔软安静,如土地厚载万物一样,脉与人身体相应,筋约束周身,各部功能不同,犹如一年四季气候各异,人的声音与五音相应。人的脏腑陰陽之气配合犹如六律六吕的高低有节;人的牙齿和面目的排列犹如天上的星辰一样;人的呼吸之气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人的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分布全身,犹如地上的百川万水,纵横灌注于九野一样。所以九针之中,一(谗)针刺皮,二(员)针刺肉,三(鍉)针刺脉,四(锋)针刺筋,五(铍)针刺骨,六(员利)刺调和陰陽,七(毫)针补益精气,八(长)针驱除风邪,九(大)针通利九窍,祛除周身三百六十五节间的邪气。这就叫做不同的针有不同的功用和适应证。人的心愿意向与八风相应,人体之气运行与天气运行相应,人的发齿耳目五声与五音六律相应,人体陰陽经脉运行气血与大地江河百川相应,肝脏精气通于两目,目又属于九窍,所以肝目与九数相应。

附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菲失者,离其法也。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补写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泻也。

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陰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陽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人易行也。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巨虚者,跷足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篇3:内经素问: 针解

《黄帝内经·素问》不仅是一本中医典籍, 更是一部探讨健康和疾病的哲学论著。与西医不同, 中医是一门基于整体观念的、关于自然的学科, 他所主张的诊断和治疗都是以辩证分析为基础的。其理论深奥玄秘且与西医并行发展数千年而无交集, 如何准确理解并用目的语通畅有效地再现这些理论对任何一个译者都是巨大挑战。

任何翻译都是阐释, 所以会不可避免地带有译者自己文化的烙印, 正如莱思所言:“译者的个人性格、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的历史背景、对源语和目的语的娴熟程度以及所达到的教育水平都是翻译有效性的主观限制, 这些因素会引导他们, 让他们在翻译什么、如何翻译此类问题上做出有益于自己理解、符合自己倾向的决定。” (莱思, 2004) 鉴于此, 本文选择了《黄帝内经》的以下两个英译本:由吴连胜、吴奇父子翻译完成的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Internal Medicine和罗希文翻译的HUANGDI NEIJING。吴氏父子是定居海外多年的中医师, 因此他们具有的医学素养和从业经验不失为中医典籍英译的先决优势。而罗希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位多产学者, 英语功底深厚, 曾因翻译了几部较有影响力的中医典籍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名望。

文化是翻译实践中最难跨越的鸿沟, 保留适当的文化距离还是一味地追求文化趋同是摆在译者面前的难题。而中医理论具有的规约性和文化专属性是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其英译本的最大障碍。鉴于此, 德国目的论的文化专属性可以作为一个有效可行的评析视角, 对中医理论的不同英译文给予对照分析和优劣甄别。

2 中医理论的文化专属性

《黄帝内经·素问》这部医学典籍主要涉及了以下中医理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精液理论、诊断理论、病因病机理论以及养生学。《黄帝内经》的作者把中国哲学思想和中医理论巧妙地结合起来, 并借助以自然辨证法为特征的朴素唯物主义阐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特征。不同译者会根据自己最初设定的译文目的和预期读者选择不同的阐述方式, 无论是“译古如古, 文不加饰”还是“大刀阔斧, 全新演绎”都有其合理性和弊端。希望下列译例的分析能很好地展现不同译者在翻译中医理论过程中对文化专属性的重视程度、采纳的阐释策略以及最终的交际效果。

1) 病在肾, 愈在春, 春不愈, 甚于长夏, 长夏不死, 持于秋, 起于冬, 禁犯焠哀热食温炙衣。

:When the disease is in the kidney, it could be recovered in spring, if it is not recovered in spring, it will become aggravated in long summer, if the patient does not die in long summer, the disease will become protracting in autumn but will turn to the better when the water energy is prosperous in winter, but the patient must take good care of not taking fried and scorched food or food and drink which is too hot, nor to wear the clothes being warmed nearby fire so as not to arouse the dryness-heat syndrome.

:Kidney disease generally subsides in spring.If it does not subside, it will aggravate in long-summer.If the patient can survive the long-summer, the disease will remain as it is in autumn and tends to subside in winter.Fried food and hot food should not be served.Do not warm the clothes over fire before the patient gets clothed.

原文节选自《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二章《脏气法时论》。正如题目所示, 这一章旨在论述五脏之气和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并解释五脏虚实的表征、五脏疾病的预测和针灸草药在此类疾病上的应用法则。所选句子主要描述的是肾病在四季轮回中的起伏变化。汉语表达“长夏”带给西方读者极强的生疏感, 因为英语国家的季节划分中缺乏其既有的对应物。为了和五行的相克次序匹配, 中国古人在常规的四季之中添加了一个时段“长夏”, 即农历第六个月, 和五行中的“土”相对。在这一异域色彩浓重的文化信息的英译中, 不同译者采用了同一个新创复合词“long-summer”进行直译处理。不同之处在于:吴氏父子对该文化专有项未做补充解释;而鉴于五脏和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罗希文在其译本的第四章中对“长夏”做了预先解释。

在吴译文中, 译者借助增译法做了大量信息补充。但效果如何呢?首先, “持于秋”的译文与原文有语义出入:“持”意为“稳定”而非“protracting”所指的“拖延”。而“起于冬”之后附加的状语从句“when the water energy is prosperous”意在解释肾病在冬天有所减轻的原因, 但因为全新术语“water energy”的突然引入不免让读者困惑不已:“water energy”究竟是什么?为何在它旺盛的时候肾病就会减轻?其次, 把“禁犯焠哀热食”译为“take care of not taking fried and scorched food or food and drink which is too hot”不仅有悖于英语语法规范, 导致语义凌乱模糊, 而且增译过度, 无故添加了“and drink which is too hot”这一原文中难寻踪影的语义项。此外, 译者添加了短语“so as not to arouse the dryness-heat syndrome”来强调未能遵循“禁犯焠哀热食温炙衣”这一建议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鉴于“dryness”和“heat”这样极易感观的词语会在中西不同文化情景中形成大致相似的生理体会, 这样的增译是可取的。总之, 语法错误、误译和冗余唐突的增译使吴译文的交际效果远违初衷、难尽人意。

而罗译文简洁流畅、表意清晰, 且采纳了对文化负载词做先期解释的技巧, 有效避免了预期读者理解受阻。译文的瑕疵出现在“subside”一词的选择上:该词意为“become less violent, active, intense”, 与原文的“愈”意义不符。

由此可见, 在处理具有文化专属性的中医理论的过程中, 译者应该站在预期读者的角度, 依据其已有知识的储备和新信息在预期文化情景中的理解难度对信息量做出适当调整。而语法准确、语义流畅、信息量适度是保全文化专属性的重大前提。

2) 平肺脉来, 厌厌聂聂, 如落榆荚, 曰肺平, 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 不上不下, 如徇鸡羽, 曰肺病。

:When the coming of the lung pulse with stomach-energy which is light, floating and soft like an elm leaf blowing in wind, it is the normal pulse condition of lung, the stomach-energy is the fundamental energy of autumn.When the pulse is rough like stroking the firm and sturdy feathers of a cock, it is the diseased pulse of lung.

:Pulsation of a normal pulse reflecting the Lung condition resembles the blowing of an elm leave, which is floating, light, deficient and soft.This is a normal pulse.Pulse in autumn relies on the support of the Stomach Vital Energy.Pulsation of a diseased pulse reflecting the path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Lung goes neither to the full length of the upper part nor to the lower part[1], and resembles the feeling of a piece of chicken feather[2].When such pulse is felt, Lung disease can be predicted.

Note[1].Zhang Zhicong:This is a hesitant pulse.

Note[2].Ma Shi:On both edges of a feather, the feeling is soft and light, but in the middle it is hard, a simile of a diseased pulse reflecting the path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Lung.

原文选自《黄帝内经·素问》的第十八章《平人气象论》。此章主要讨论的是脉搏的变化和各种脉搏的不同脉象。鉴于目标文化中不存在脉象理论, 如何填补这样一个文化空白是译者要面对的首要难题。原文作者借助两个可感性很强的比喻句来帮助中国读者理解中医脉相的玄妙。但是译文能在西方读者身上产生相同或相近的效果吗?

首先来关注吴氏父子的译文。语法层面的错误依然是影响该译文语义清晰度的致命缺陷, 再此不加赘述。第一句中, “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因为介词短语“with stomach-energy”的添加而突生歧义;而“it is the normal pulse condition of lung”和“the stomach-energy is the fundamental energy of autumn”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因衔接手段的缺失未能得以明晰化, 这都不利于文化信息的转化和接收。所幸的是, 形容词“light”、“floating”和“soft”的恰当使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错误的语法形式导致的语义模糊。在第二句中, 译者不仅保全了原文的比喻修辞, 还依据自己的理解补充了三个可感性很强的形容词“rough”、“firm”和“sturdy”, 在深奥的中医文化和西方读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稀释了异域文化可能带来的生疏感, 使读者花费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就能参悟肺的病脉的具体情形。从实际的交际效果来看, 在对原文准确全面的理解基础之上, 用清晰地道的目的语表达的译文依然可以直达人类共有的生理感观, 跨越文化障碍并产生理想的交际效果。在罗译文中, 为了易于读者理解, 译者依旧采纳了直译法, 并大胆地调整了句序。他把原文短语“厌厌聂聂”译为“floating, light, deficient and soft”达到了语义的准确和充分。但是他对原文“不上不下”的阐释“goes neither to the full length of the upper part nor to the lower part”太过生硬, 不仅无法在预期文化情景中形成直观的图像, 而且会因“the upper part nor to the lower part”缺少修饰主体而阻断读者的理解进程。在此的“不上不下”实际上指的是“脉相涩而往来艰难”, 所以译者在译文后添加注释进一步描述病脉的具体状况算是有效及时的语义弥补:毕竟触摸鸡毛的不同部位会产生相异的感受, 这正好能体现肺的病脉“涩中带韧”的特征。为了实现译文目的并确保预期读者最大程度上理解译文, 译者不仅要遵循目的语的表达常规, 更要预先做换位体悟。考虑到英语国家的人喜欢采用生动可感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译者在翻译异域色彩浓厚的文化信息时就应该尽量靠近预期读者, 在词语、句法、修辞等各个层面的选择上做好“换位思考”。

总之, 通过直译、注释和句子调整的穿插使用, 罗希文的译文不仅保留了原文凝练的语言风格, 实现了语篇的衔接明晰化, 而且在注释中充分释放了被压缩的信息。但是纯粹用直译法去翻译极具文化专属性的中医理论可能对译文的可理解度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原文读者的已知信息和译文读者实际具有的文化与世界知识之间存在差异, 译者有时需要增加信息或做出适当的改动以处理这种差异” (诺德, 2001) , 所以吴译文采纳解释性翻译和增译法去处理文化信息是可取的。但过于频繁的语法错误和缺乏逻辑性和衔接感的增译往往会让预期读者“望而却步, 舍而求它”。

3 结语

从上述译例的对照和分析中不难发现:译者采纳了他们认为有效的策略去处理《黄帝内经·素问》中敏感的负载文化的中医理论, 并对原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文化情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译者固然要关注一个语篇基本的语言元素, 但更要努力去挖掘超语言因素引申出的语篇的完整意义, 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因素。正如下文所述:“只有在译者看清楚中医最初被创造时的摸样并将其忠实地翻译出来才能为真正想学习中医的西方人开辟一条迈向中医的大道。” (Nigel Wiseman, 2006) 总之, 文化专属性是译者的一个障碍, 但绝对不是不可逾越的。

摘要:作为传统中医的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素问》及其英译本在中医的对外推介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鉴于中医理论具有民族性和整体性特征且无法与西医进行类比阐释, 从目的论的文化专属性视角对《黄帝内经·素问》的两个英译本中中医理论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进而甄别优劣。

关键词:黄帝内经·素问,文化,方法,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照国.《黄帝内经》英译得失谈[J].中国科技翻译, 2009 (4) :4-7.

[2]罗希文.HUANGDI NEIJING[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3]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 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篇4:内经素问:气穴论

《黄帝内经》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气穴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翻译】黄帝问道:我听说人体上的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个,以应一年之日数,但不知其所在的部位,我想听你详尽地讲讲。

【原文】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翻译】岐伯稽首拜了两拜回答说: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若不是圣帝,谁能穷究这些深奥的道理,因此请允许我将气穴的部位都一一讲出来。

【原文】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以明,耳以聪矣。

【翻译】黄帝拱手谦逊退让地说:先生对我讲的道理,使我很受启发,虽然我尚未看到其具体部位,未听到其具体的数字,然而已经使我耳聪目明地领会了。

【原文】岐伯曰:此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也。

【翻译】岐伯说:你领会得如此深刻,这真是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啊!

【原文】帝曰:余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翻译】黄帝说道:我并不是易语的圣人,世人说气穴之数理可以开阔人的意识,现在我向你所询问的是气穴的`数理,主要是开发蒙昧和解除疑惑,还谈不到什么深奥的理论。然而我希望听先生将气穴的部位尽情地全都讲出来,使我能了解它的意义,并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传授于人。

【原文】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背胸邪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濇,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翻译】岐伯拜了两拜站起来说:我现在就谈吧!背部与心胸互相牵引而痛,其治疗方法应取任脉的天突穴和督脉的中枢穴,以及上纪下纪。上纪就是胃脘部的中脘穴,下纪就是关元穴。盖背在后为阳,胸在前为阴,经脉斜系于阴阳左右,因此其病前胸和背相引而痹涩,胸胁痛得不敢呼吸,不能仰卧,上气喘息,呼吸短促,或一侧偏痛,若经脉的邪气盛买则溢于络,此络从尻脉开始斜出,络胸胁部,支心贯穿横膈,上肩而至天突,再斜下肩交于背部第十椎节之下,所以取此处穴位治疗。

【原文】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两傍各五,凡十穴,大椎上两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两髀厌分中二穴,犊鼻二穴,耳中多所闻二穴,眉本二穴,完骨二穴,顶中央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巨虚上下廉四穴,曲牙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解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瘖门一穴,齐一穴,胸俞十二穴,背俞二穴,膺俞十二穴,分肉二穴,踝上横二穴,阴阳蹻四穴,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翻译】五脏各有井荥俞经和五俞,五五二十五,左右共五十穴;六腑各有井荥俞原经合六俞,六六三十六,左右共七十二穴;治热病的有五十九穴,治诸水病的有五十七穴。在头部有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穴。五脏在背部脊椎两旁各有五穴,二五共十穴。环跳二穴,犊鼻二穴,听宫二穴,攒竹二穴,完骨二穴,风府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上巨虚,下巨虚左右共四穴,颊车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井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窨门一穴,神阙一穴,胸腧左右共十二穴,大杼二穴,膺俞左右共十二穴,分肉二穴,交信、跗阳左右共四穴,照海,申脉左右共四穴。治诸水病的五十七穴,皆在诸经的分肉之间;治热病的五十九穴,皆在精气聚会之处;治寒热之俞穴,在两膝关节的外侧,为足少阳胆经的阳关左右共二穴。大禁之穴是天府下五寸处的五里穴。以上共计三百六十五穴都是针刺的部位。

【原文】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谿谷,亦有所应乎?

【翻译】黄帝说道:我已经知道气穴的部位,即是行针刺的处所,还想听听孙络与溪谷是否也与一岁相应呢?

【原文】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著,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

【翻译】岐伯说:孙络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以应一岁,若邪气客于孙络,溢注于络脉而不入于经就会产生奇病,孙络是外通于皮毛,内通于经脉以通行营危,若邪客之则营卫稽留,卫气外散,营血满溢,若卫气散尽,营鞋留滞,外则发热,内则少气,因此治疗时应迅速针刺用泻法,以通畅营卫,凡是见到有营卫稽留之处,即泻之,不必文其是否是穴会之处。

【原文】帝曰:善。愿闻谿谷之会也。

【翻译】黄帝说:好。我想听听溪骨之会合是怎样的。

【原文】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膕,留于节湊,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谿谷也。谿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

【翻译】岐伯说:较大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谷,娇小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溪。分肉之间,溪谷会合的部位,能通行营卫,会合宗气。若邪气溢满,正气壅滞,则脉发热,肌肉败坏,营卫不能畅行,必将郁热腐肉成脓,内则消烁骨髓,外则可溃大肉,若邪六连于关节肌腠,必使髓液皆溃为脓,而使筋骨败坏。若寒邪所客,积留而不去,则营卫不能正常运行,以致筋脉肌肉卷缩,肋肘不得伸展,内则发生骨痹,外则肌肤麻木不仁这是不足的症候,乃由寒邪留连溪骨所致。溪谷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合,以应于一岁。若是邪在皮毛孙络的小痹,则邪气随脉往来无定,用微针即可治疗,方法与刺孙络是一样的。

【原文】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乃藏之金兰之室,署曰气穴所在。

【翻译】黄帝于是摈退身边的人起身拜了两拜说道:今天承你启发,解除了我的疑惑,应把它藏于金匮之中,不敢轻易拿出传人。于是将它藏于金兰之室,提名叫做“气穴所在”。

【原文】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篇5:内经素问:刺志论

《黄帝内经》这一名称常常分别冠于《素问》、《灵枢》、《太素》、《明堂》四本书标题前。

刺志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

【翻译】黄帝问道:我想了解有关虚实的道理。

【原文】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翻译】岐伯回答说:气充实的,形体就壮实,气不足的,形体就虚弱,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若与此相反的,就是病态。纳谷多的气盛,纳谷少的`气虚,这是正常现象,若与此相反的,就是病态。脉搏大而有力的,是血液充盛,脉搏小而细弱的,是血液不足,这是正常现象,若与此相反的,就是病态。

【原文】帝曰:如何而反?

【翻译】黄帝又问:反常现象是怎样的?

【原文】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翻译】岐伯说:气盛而身体反觉寒冷,气虚而身体反感发热的,是反常现象;饮食虽多而气不足,饮食不进而气反盛的,都是反常现象;脉搏盛而血反少,脉搏小而血反多的,也是反常现象。

【原文】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

【翻译】气旺盛而身体寒冷,是受了寒邪的伤害。气不足而身发热,是受了暑热的伤害。饮食虽多而气反少的,是由于失血或湿邪聚居于下部之故。饮食虽少而反气盛的,是由于邪气在胃和肺。脉搏小而血多,是由于病留饮而中焦有热。脉搏大而血少,是由于风邪侵入脉中且汤水不进之故。这些就是形成虚实反常的机理。

【原文】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篇6:内经素问 刺疟

内经素问刺疟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该如何进行翻译呢?

刺疟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火高)(火高)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

【翻译】足太阳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头重,寒冷从脊背而起先寒后热,热势很盛,热止汗出,这种疟疾,不易痊愈,治疗方法,刺委中穴出血。

【原文】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亻亦),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翻译】足少阳经的疟疾,使人身倦无力,恶寒发热都不甚厉害,怕见人,看见人就感到恐惧,发热的时间比较长,汗出亦很多,治疗方法,刺足少阳经。

【原文】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

【翻译】足阳明经的疟疾,使人先觉怕冷,逐渐恶寒加剧,很久才发热,退热时便汗出,这种病人,喜欢亮光,喜欢向火取暖,见到亮光以及火气,就感到爽快,治疗方法,刺足阳明经足背上的冲阳穴。

【原文】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

【翻译】足太阴经的疟疾,使人闷闷不乐,时常要叹息,不想吃东西,多发寒热,汗出亦多,病发作时容易呕吐,吐后病势减轻,治疗方法,取足太阴经的孔穴。

【原文】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翻译】足少有病的疟疾,使人发生剧烈呕吐,多发寒热,热多寒少,常常喜欢紧闭门窗而居,这种病不易痊愈。

【原文】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

【翻译】足厥有病的疟疾,使人腰痛,少腹胀满,小便不利,似乎癃病,而实非癃病,只是小便频数不爽,病人心中恐惧,气分不足,腹中郁滞不畅,治疗方法,刺足厥有病。

【原文】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翻译】肺疟,使人心里感到发冷,冷极则发热,热时容易发惊,好象见到了可怕的事物,治疗方法,刺手太阴,手阳明两经。

【原文】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翻译】心虐,使人心中烦热得很厉害,想喝冷水,但身上反觉寒多而不太热,治疗方法,刺手少有病。

【原文】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翻译】肝疟,使人面色苍青,时欲太息,厉害的时候,形状如死,治疗方法,刺足厥有病出血。

【原文】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翻译】脾疟,使人发冷,腹中痛,待到发热时,则脾气行而肠中鸣响,肠鸣后阳气外达而汗出,治疗方法,刺足太阴经。

【原文】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目旬)(目旬)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翻译】肾疟,使人洒淅寒冷,腰脊疼痛,难以转侧,大便困难,目视眩动不明,手足冷,治疗方法,刺足太阳、足少阴两经。

【原文】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翻译】胃疟,发病时使人易觉饥饿,但又不能进食,进食就感到腕腹胀满膨大,治疗方法,取足阳明、足太阴两经横行的络脉,刺出其血。

【原文】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伍胠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

【翻译】治疗疟疾,在刚要发热的时候,刺足背上的动脉,开其孔穴,刺出其血,可立即热退身凉;如疟疾刚要发冷的时候可刺手阳明、太阴和足阳明、太阴的俞穴。如疟疾病人的脉搏满大而急,刺背部的俞穴,用中等针按五胠俞各取一穴,并根据病人形体的胖瘦,确定针刺出血的多少。如疟疾病人的脉搏小实而急的,炙足胫部的少有病穴,并刺足指端的井穴。如疟疾病人的脉搏满大而急,刺背部俞穴,取五#俞、背俞各一穴,并根据病人体质,刺之出血。

【原文】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翻译】如疟疾病人的脉搏缓大而虚的,就应该用药治疗,不宜用针刺。大凡治疗疟疾,应在病没有发作之前约一顿饭的时候,予以治疗,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时机。凡疟疾病人脉沉伏不见的,急刺十指间出血血出病必愈;若先见皮肤上发出象赤小豆的红点,应都用针刺去。上述十二种疟疾,其发作各有不同的时间,应观察病人的症状,从而了解病属于那一经脉。如在没有发作以前约一顿饭的时候就给以针刺,刺一次病势衰减,刺二次病就显著好转,刺三次病即痊愈;如不愈,可刺舌下两脉出血;如再不愈,可取委中血盛的经络,刺出其血,并刺项部以下挟脊两旁的经穴,这样,病一定会痊愈。上面所说的舌下两脉,就是指的廉泉穴。

【原文】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痠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骨行)痠痛甚, 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饞针针绝骨出血,立已。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篇7:内经素问:厥论

《黄帝内经》这部书,它包含《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也就是这部书,是由两部组成的。

厥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

【翻译】黄帝问道:厥证有寒有热,是怎样形成的?

【原文】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翻译】岐伯答道:阳气衰竭于下,发为寒厥;阴气衰竭于下,发为热厥。

【原文】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

【翻译】黄帝问道:热厥证的发热,一般从足底开始,这是什么道理?

【原文】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盛则足下热也。

【翻译】岐伯答道:阳经之气循行于足五趾的外侧端,汇集于足底而聚汇到足心,所以若阴经之气衰竭于下而阳经之气偏胜,就会导致足底发热。

【原文】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

【翻译】黄帝问道:寒厥证的厥冷,一般从足五趾渐至膝部,这是什么道理?

【原文】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盛,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翻译】岐伯答道:阴经之气起于足五趾的内侧端,汇集于膝下后,上聚于膝部。所以若阳经之气衰竭于下而阴经之气偏胜,就会导致从足五趾至膝部的厥冷,这种厥冷,不是由于外寒的侵入,而是由于内里的阳虚所致。

【原文】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

【翻译】黄帝问道:寒厥是损耗了何种精气而形成的?

【原文】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翻译】岐伯说:前阴是许多经脉聚汇之处,也是足太阴和足阳明经脉汇合之处。一般来说,人体在春夏季节是阳气偏多而阴气偏少,秋冬季节是阴气偏盛而阳气偏衰。有些人自恃体质强壮,在秋冬阳气偏衰的`季节纵欲、过劳,使肾中精气耗损,精气亏虚于下而与上焦之气相争,虽争亦不能迅速恢复,精气不断溢泄于下,元阳亦随之而虚,阳虚生内寒,阴寒之邪随从上争之气而上逆,便为寒厥。邪气停聚于中焦,是胃气虚衰,不能化生水谷营养经络,以致阳气日益亏损,阴寒之气肚胜于内,所以手足厥冷。

【原文】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

【翻译】黄帝问道:热厥是怎样形成的?

【原文】岐伯曰: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偏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有衰,阳气独盛,故手足为之热也。

【翻译】岐伯答道:酒入于胃,由于酒性剽悍径行皮肤络脉,所以使络脉中血液充满,而经脉反显得空虚。脾的功能是主管输送胃中的津液营养,若饮酒过度,脾无所输送则阴经亏虚;阴津亏虚则剽悍的酒热之气乘虚入扰于内,导致胃气不和;胃气不和则阴精化生无源而枯竭;阴精枯竭就不能营养四肢。这种人必然是经常酒醉或饱食太过之后行房纵欲,致使酒食之气郁居于脾中不得宣散,酒气与谷气相搏结,酝酿成热,热盛于中焦,进而波及周身,因有内热而小便色赤。酒性是剽悍浓烈的,肾的精气必受其损伤而日益虚衰,阴虚阳胜,形成阳气独盛于内的局面,所以手足发热。

【原文】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

【翻译】黄帝问道:厥证有的使人腹部胀满,有的使人猝然不知人事,或者半天,甚至长达一天时间才能苏醒,这是什么道理?

【原文】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翻译】岐伯答道:下部之气充盛于上,下部就空虚,下部气虚则水谷不化而引起腹部胀满;阳气偏盛于上,若下部之气又并聚于上,则气机失常而逆乱,气机逆乱则扰乱阳气,阳气逆乱就不省人事了。

【原文】帝曰: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

【翻译】黄帝道:对!希望听听六经厥证的病态表现。

【原文】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目旬)仆;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骨行)不可以运;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骨行)内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翻译】岐伯说:太阳经厥证,上为头肿发重,下为足不能行走,发作时眼花跌倒。阳明经厥证状,可出现疯癫样表现,奔跑呼叫,腹部胀满不得安卧,面部赤热,神志模糊,出现幻觉,胡言乱语。少阳经厥证,可见到突然性耳聋,面颊肿而发热,两胁疼痛,小腿不能运动。太阴经厥证,可见到腹部胀满,大便不爽,不思饮食,食则呕吐,不能安卧。少阴经厥证,可出现口干,小便色赤,腹胀满,心痛。厥阴经厥证,可见到少腹肿痛,腹胀满,大小便不利,喜欢采取屈膝的体位睡卧,前阴萎缩而肿,小腿内侧发热。厥证的治则是:实证用泻法,虚症用补法,本经自生病,不是受他经虚实证影响的,从本经取穴治疗。

【原文】太阴厥逆,(骨行)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翻译】足太阴经的经气厥逆,小腿拘集痉挛,心痛牵引腹部,当取主病的本经腧穴治疗。若足三阴经都发生厥逆,身体僵直跌倒,呕血,容易鼻出血,当取主病的本经腧穴治疗。足少阳经的经气厥逆,关节活动不灵,关节不利则腰部不能活动,颈项不能回顾,如果伴发肠痈,就为不可治的危证,如若发惊,就会死亡。足扬名经的经气厥逆,喘促咳嗽,身发热,容易惊骇,鼻出血,呕血。

【原文】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俛仰,治主病者;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治主病者。

【翻译】手太阴经的经气厥逆,胸中虚满而咳嗽,常常呕吐涎沫,当取本经主病的腧穴治疗。手厥阴和手少阴经的经气厥逆,心痛连及咽喉,身体发热,是不可治的死症。手太阳经的经气厥逆,耳聋流泪,颈项不能回顾,腰不能前后俯仰,当取主病的本经腧穴治疗。手阳明经和手少阳经的经气厥逆,发为喉部痹塞,咽部肿痛,颈项强直,当取主病的本经腧穴治疗。

★ 《内经》阴阳类论

★ 《内经》论五脏之通运

★ 销售之阴阳刚柔

★ 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

★ 象迹之辨哲理故事

★ 议论文阅读之高枕应忧

★ 论仙学大师陈撄宁之人生观

★ 再论工伤与雇佣损害赔偿之区别

★ 戏答史应之,戏答史应之黄庭坚,戏答史应之的意思,戏答史应之赏析

上一篇:小学寒假实践作业下一篇:投标人资格的证明文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