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2024-05-06

市信息化现状分析(共6篇)

篇1: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为全面掌握河南省**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对策,更好地做好农业信息化工作,加快我市农业信息化进程,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农业局、市移动公司组织联合调查组,于2007年3月14日—17日,对我市两县三区10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6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20家种植、养殖大户进行了

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基本现状

(一)农业信息化对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及农民经纪人的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信息运用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市农业信息中心通过互连网络发布信息18000多条,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农业信息100多万条户,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了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使农民获得信息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召陵区老窝镇下堤于村辣椒经纪人于树理2004年购买电脑,接通互联网,经常上网查询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对同行和群众无偿提供信息服务,带动致富人数达400人。2006年于树理从网上了解到辣椒价格将有很大上升空间,及时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收购5万公斤,在较短时间内全部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出售,获得经济效益数十万元。临颍县王岗镇梁岗村的辣椒经纪人黄根民2006年8月在**农业信息网、湖南辣椒网上发布了辣椒供应信息,当月湖南省就有一家经销商与其联系,一次交易就出售辣椒70多吨。

(二)全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002年我市建成了市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2004年成立了市农业信息中心,配备了专业信息技术人员。舞阳县、临颍县、源汇区、郾城区建成了4个县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2006年建成了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44个;培训骨干农民信息员106名,分布在各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农业信息化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规模逐步扩大。市农业局还组织20多名专家及技术人成立了涵盖农业政策、农业技术、畜牧养殖、林果种植等10多个专业的专家组,开通了专家手机热线,及时解答农民群众咨询。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农民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信息需求不断拓宽。这次调查的8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增强,配有上网设备、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临颍县联泰食品有限公司、召陵区康达实业有限公司已建有自己的网站,宣传企业形象,展示产品,提高知名度。郾城区新店镇周庄草莓种植大户权国强经常到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上网查询信息,带动了周边农户草莓品种、种植技术的更新,提高了经济效益。在调查中还发现,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拓宽,农民关心的不仅是种植、养殖技术信息,农村政策、农村文化等信息同样受到农民关注。种植、养殖大户及农民经纪人对信息需求方面更加广阔,不是仅局限于掌握当地信息,还要了解全国的市场行情、产品信息和供求情况等。

(四)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市农业局与市移动公司2006年合作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移动短信平台为农民免费提供信息服务,目前,接收到农业信息的农民手机用户已发展到近20万户;2006开展开展“送科技、送信息、送文化”三下乡活动6次,举办专家现场咨询活动20场次,接受农民咨询达2万多人次;印发农村政策、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宣传资料20000多份,发放农业科技书籍500多册,编发《农业信息》53期。

(五)农业信息带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民经纪人及种植、养殖大户信息化意识的提高,对信息的需求日趋增加,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信息传递模式。召陵区老窝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工会联合会配备了上网设备和专职信息员,免费为农民提供信息查询和发布服务;设立了农业科技书籍专柜,免费供农民借阅。源汇区空冢郭乡金色农庄种(养)殖协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发布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运用新技术、新成果,掌握市场动态。信息传播、交流促进了农民增收,增强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带动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二、存在问题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个别单位有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农业信息化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对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农业信息化建设简单地看作是电脑网络建设。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程

度不够,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快速推进。

(二)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市农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县(区)、乡(镇)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已经有了明显成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个别县(区)、乡(镇)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和农民信息员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县(区)之间、乡(镇)之间农业信息化建

设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我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整体进程。

(三)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市仅源汇区、召陵区经编委批准成立了专门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其他县(区)均没有专门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辐射面小,距离较远的农民到农业信息服务站查询信息很不方便,信息传递相对较慢,对于时效性强的信息就失去了意义;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工作人员少,掌握知识不够系统,信息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村级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比较薄弱,全市村级信息服务点数量少,覆盖面小,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四)资金投入不足,网络基础设施薄弱。我市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虽已具备了一定基础,但市、县(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缺乏后续资金投入,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无财政资金投入,网络完善及维护和农村信息员培训经费不足。网络设备、信息采集设备老化,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采集、整理和发布手段都比较落后,信息处理、传播过程缓慢,影响了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农村上网用户6000多户,占全市农户51.97万户的不足1.5%,部分农户虽已购置电脑,但无法上网。

(五)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目前农业信息资源主要以农业部门和涉农部门拥有为主,信息分布比较分散,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各涉农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共享程度低。同时,在信息分类、分级、收集渠道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信息结构不尽合理。

(六)农村信息员队伍不健全,农民信息化意识不强。目前我市农民信息员队伍规模小,服务能力不够强,信息互动性差,农民迫切需要的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部分信息不准确或失去时效性。农民信息化意识不够强,接收信息、利用信息能力弱,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几点建议

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从我市实际情况出发,以服务“三农”、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扎实地开展工作,快速推进我市农业信息化进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城乡之间沟通,培育新型农民,助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明确农业信息化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信息化工作作为服务农业、农村、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切实加强领导,县(区)、乡(镇)政府要有领导兼管此项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做好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落后,要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提高我市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发展农业信息化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有力保障。

(三)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市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工作效率,使市级农业信息化工作步入更加规范、稳定的发展道路,为加快全市农业信息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县级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农业信息网络下延步伐,促进全市农业信息化的稳步发展。加强郾城区、源汇区、临颍县、舞阳县农业信息中心已有网络平台的升级、维护、完善、更新工作,重点抓好召陵区、高新区农业信息网站的开发与建设工作。三是完善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的基础设施,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高服务手段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其上传下达作用。四是加强信息示范村建设。不断扩大信息示范村规模,抓典型,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的快速发展。五是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加大农民信息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壮大农民信息员队伍,提高农民信息员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的实力和活力。

(四)加强协调,通力合作,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在开发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网络、电话网络、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体,搭建多种信息服务平台,以满足不同层次信息用户的需求。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等信息重点用户上网,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技术支持。尽快开通“12316”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以满足农民千家万户、千差万别的信息需求。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信息质量。要不断加强农业信息专家队伍和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市、县、乡、村信息互通机制,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扩大农业信息的覆盖面,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改变宏观信息多、微观信息少,外地信息多、本地信息少,生产信息多、市场信息少的状况。

(六)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利用能力。农民作为农业信息化的应用主体,培养其较强的信息意识,使农民真正认识到发展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尤为关键。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提高农民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篇2: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自1978年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中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管是从企业的数量还是规模都达到了历史新高。据中国工商总局数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创造的GDP总值占中国企业GDP总值的58.5%,缴纳的税金占全国的50.2%,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毫不夸张的说,中小企业占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在整个中国民营企业的主体构成部份上分析,大量的以生产制造为主导的外向型企业占了绝对的优势,靠着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口碑,中国制造在全球攻城掠地,可谓风光无限。但当30年的改革开放逐步成为历史以后,我们忽然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在整个中国,消费者吃的,穿的,用的几乎全是我们中国自己生产的东西,但偏偏都贴上了一个国外的标,所以专家得出这么一组评语,中国近30年的市场竞争,是以跨国企业品牌全方位崛起,中国品牌全方位弱化为基本特征的。

2010年7月11日,一度发生过12连跳的富士康集团昂首跨入世界500强的行列,排112名,但富士康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它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厂,我们用的苹果手机,惠普电脑,摩托罗拉手机等,全是从富士康出产的,但真正赚钱的呢,是远在美国,日本的总部,而富士康其实是处在产业链最下端的,如果连这样的公司都能进入世界500强,那作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竞争力又来自于哪里呢。

做世界的加工厂是西方人送给中国人的一顶高帽子,刚戴的时候很舒服,戴久了就很有害了。没有哪一个民族和国家靠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环节能够强大的,道理很简单,利润不在那个环节。做世界加工厂的另一个危害是使中国企业忽视技术和研发。使得整个中国的产品处于最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使得中国经济发展近30年来没有形成像样的自主知识产权。越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越不利于品牌的建立。反过来,又将中国企业进一步导入了价值链最低端的环节。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篇3: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2012至2013年, 多个环境敏感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进入高发期:2012年7月四川什邡反对钼铜项目, 10月江苏启东反对达标水排海工程, 10月浙江宁波反对PX项目, 2013年4月昆明市民反对PX项目, 5月成都市民反对PX项目等等。皆因工程项目制定时未能充分公开环境信息, 及时征求民众意见, 直到项目开工, 民众以激烈的方式表达其质疑与反对之时, 政府才认识到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其滞后反应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还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环境信息公开作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内在要求, 是当前解决环境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众多事实告诉我们, 当民众对环境信息公开的强烈诉求遭遇诸如河北小朱庄“红豆官”类的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不力时, 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需求。

2012年10月底, 环境保护部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 要求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 扩大环境信息公示范围, 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同时, 为使民众能以合理合法的渠道参与环境保护, 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 也是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暴力冲突事件,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加了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对污染环境等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规定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失责具有强有力的问责效用。

学界同样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作出了努力, 但学界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研究偏重于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信息公开, 忽视了具有直接性和基层性的基层政府, 缺少对地方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样本式实践调查研究。

单从立法上来看, 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虽然在宏观上规定了基层政府的管理职能、调查评价职能、监督检查职能等, 但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 诸如环境信息公开权利主体范围过窄, 公开的环境信息范围单一、表述笼统、不具体, 环境知情权缺乏相应的救济等。

本次调研希望通过了解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具体情况, 发现问题所在, 为矫正环境不利益, 保护公众环境知情权提供依据。

2 研究目标、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标

公众环境知情权保护现状如何?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地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本研究着重从环境污染, 公众环境知情权、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效果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以具体的调查数据为依据, 了解公众环境知情权保护的现状, 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2.2 概念界定

(1) 环境信息。

笔者认为, 环境信息是指政府环保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 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或者企业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 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和企业环境行为有关的信息。

(2) 环境知情权。

笔者赞同王文革在其著作《环境知情权保护立法研究》 (2011) 中指出的环境知情权概念, 即社会成员依法享有获取、知悉与环境问题和环境政策有关的环境信息的权利。它是知情权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公民参与环境保护、行使环境监督权的前提和基础。

(3) 环境信息公开。

笔者认为, 环境信息公开即是环境信息特定所有之主体, 应环境信息需求主体之需要, 通过法定程序而进行收集、整理、制作和发布环境信息等行为的过程。

2.3 研究

(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本调查以W市居民为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为2013年8月20日至2013年8月30日。主要以W市居民为对象随机发放问卷, 年龄从18岁以下到60岁以上不等, 包括农民、企事业单位职工、个体户、政府工作人员、其他机关工作人员、学生等。共回收问卷360份, 删除个人信息不完整或题目没有完全作答以及明显作答不认真者10份, 最终保留有效问卷350份。建立数据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以描述性分析为主。此外, 本研究还运用了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

(2) 样本特征。

在350份有效问卷中, 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 本次调查的样本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1) 性别:男性180人 (51.5%) , 女性170人 (48.5%) ; (2) 年龄分布:低于18岁的有46人 (13.2%) , 18岁到25岁之间的有57人 (16.2%) , 26岁到35岁之间的有62人 (17.6%) , 36岁到45岁之间的有57人 (16.2%) , 46岁到59岁之间的有77人 (22.1%) , 60岁以上的有51人 (14.7%) ; (3) 文化程度:小学文化26人 (7.4%) , 初中文化62人 (17.6%) , 高中 (中专) 文化124人 (35.3%) , 大专文化72人 (20.6%) , 本科及以上文化67人 (19.1%) ; (4) 职业:农民5人 (1.5%) , 企事业单位职工57人 (16.2%) , 个体户36人 (10.3%) , 政府工作人员67人 (19.1%) , 其他机关工作人员108人 (30.9%) , 学生88人 (25.0%) 。

3 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现状分析

3.1 当地环境污染现状

在全部的调查对象中, 大部分人比较关心当地环境质量, 不关心和无所谓的占少数。有54.4%的人认为当地环境有污染但不严重, 有27.9%的人认为当地环境有污染且较严重, 有11.8%的人认为当地环境有污染且十分严重, 只有2.9%的人认为当地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3.2 当地公众环境知情权保护现状

在环境污染的原因方面, 有半成多 (54.4%) 的调查对象认为本地居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 未形成节能环保的社会风气;有三分之一多的 (33.8%) 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地政府监管不到位, 污染防治投入不适应当地环境状况;有26.5%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地污染企业违规生产, 未采取相应的控污环保措施;有23.5%的调查对象认为环保法规不健全, 不利于污染防治和监管;有20.6%的调查对象不关心环境污染的原因。由以上数据可知:第一, 在诸多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上, 公众环境权利意识淡薄和政府的不作为、治理环境的投入不足是主要方面;第二, 在造成环境问题的客观方面, 政府的环境治理不到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保障当地公众环境知情权, 重点需从公众自身和政府治理两方面入手。

在环境信息公开的责任承担方面, 有7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当由当地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承担;有近40%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当由污染企业或者施工单位承担。此外, 认为应由相关的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 (19.1%) 、村委会或者居民委员会 (11.8%) 、本地新闻媒体 (16.2%) 承担环境信息公开责任的调查对象也不在少数。由以上数据可知, 政府仍是环境信息公开的主力军, 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仍需从加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角度着手。

在当地政府是否应当主动公开环境信息这一问题上, 近三分之二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当全部公开, 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认为公众应当有选择的公开一部分。这反映了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强烈愿望, 也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当地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现状

在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方面, 政府公布最多的几项环境信息分别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42.6%) 、环境质量状况 (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等) (41.2%) 、环境保护规划 (39.7%) 、污染源日常超标、违规记录信息公示 (33.8%) 、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预报、发生和处置情等情况 (32.4%) 。其他的环境信息, 如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种类 (29.4%) , 环境统计和环境调查信息 (26.5%)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及其落实情况、排污许可证发放情况 (25.0%) , 排污收费相关信息公示, 依申请公开情况 (23.5%) 公开率较低, 完善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应当全面、充分地公开,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

在公开的形式方面, 当地政府广泛采用各种形式, 例如电视、广播 (32%) , 网络 (21%) , 手机短信 (18%) , 报纸 (15%) 等方式, 一方面说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选择方式多样,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今发达的媒体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提供了多种便捷的途径。

在公开的效果方面, 26.5%的调查对象表示, 公开的信息与自己的实际感受相差较大;22.1%的调查对象因为公开信息表述太过专业而难以看懂;14.7%的调查对象认为公开的信息过于笼统或杂乱;16.2%的调查对象不知道公开的信息会对自己产生何种影响。由此可见, 政府应当完善公开方式,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公开环境信息。

4 对策构建

第一, 立法方面, 一是扩大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 除常规公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环境质量状况、环境保护规划、污染源日常超标、违规记录信息公示等, 还应当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种类、环境统计和环境调查信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及其落实情况、排污许可证发放情况、排污收费相关信息公示等方面的公开工作。不断提高公开率, 对于影响范围大, 影响人群广的环境信息应当实时发布。二是将环境信息公开的权利主体扩大至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三是合理平衡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之例外情况, 采取“概括+列举”的国际通行模式。四是设立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标准, 为落实相关立法提供执行、监督、救济上的配套程序设计。

第二, 执法方面, 一是应当设立专门协调管理机构, 建立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 强化基层政府的作用并加强不同省份基层政府之间的协调。二是应当设立专门的行政复议机关, 完善信访救济制度。三是政府应当采取更多样的环境信息公开方式,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可以借鉴印度1995年“工业污染控制, 评价和分级计划”的信息公开制度, 保障公开的信息一目了然、简单明了。

第三, 在公众参与方面, 加强基层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衔接。在规定环境信息公开的同时丰富公众参与方面的相关规定, 为广大民众和环保组织参与环保事业开辟道路, 如山西省积极拓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 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验收等环节的环境管理, 采用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 广泛听取公众意见, 接受公众监督。地方性规定对环境知情和公众参与环保事业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国家立法也应考虑到此, 对公众参与制定详尽的参与途径、方式、内容以及权利救济等。

参考文献

[1]贺桂珍, 吕永龙, 张磊, Mol Arthur P.J, 冯嫣.中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实施效果评价[J].环境科学, 2011, (11) .

[2]王文革.环境知情权保护立法现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3]刘超, 林亚真.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选择及其完善——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6) .

篇4:WX市培训市场的现状分析

关键词:培训;市场;培训机构;人才

一、发展趋势

在江苏省WX市,培训市场以加盟类、连锁型的培训类单位为主流,且比较得到培训学员的认同。它们积极地通过特许加盟形式,向外扩张,形成地区的局部优势或数量优势。如新东方、北大青鸟等机构,从谋划布局到成为全国知名的培训品牌,也只用的短短几年时间而已。

二、培训条件

这里所指的培训条件主要是指培训类单位的实际场地、教学设备的配备等“硬实力”和以师资和教学效果为主线的“软实力”。在很多中小型培训机构的起步阶段,它们以非自身所有的一笔资金来作为注册资本,以虚假的办学场地来骗取工商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认可,招生后的培训效果可想而知。培训机构大小不一,有的是比较正规的培训连锁机构,而有的却是“傍大款”的伪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浑水摸鱼、捞一票就走的培训业主大有人在。

三、资源提供者

培训资源的提供者主要有以下三类:

1.拥有标准化课程的连锁机构

在培训市场中,某些知名度较高的教育加盟连锁机构,通过长年以来自己形成的教育风格和教学体系,开发了一整套核心的教学培训教案和培训课程,设计了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加盟连锁计划和方案,因其本身具有培训市场所必须的核心竞争心,在培训市场中处于相对垄断的几个机构之一。另外一些从事相关专业理论的培训机构、成功学说或具有“独门绝技”的机构,他们通过授权向国内代理机构提供自己的培训课程。

2.自带培训课程的讲师

在培训市场中,有许多从多从事企业管理方面培训的中小型培训机构,它们本身没有核心竞争力,是属于无师资、无场地、无办公场所的三无公司,这些培训由于考虑到成本的压力,根据学员对老师的需求,通常是采取外聘老师的方式来从事某一次培训课的讲授,而课程结束后,老师拿了讲课费走人,也不管自己讲授的内容学员是否听得懂,自己是否有讲得不足之处等,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也不利于培训机构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增长。但某些老师自身有一套相关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案例,如能为培训机构所用,也是核心竞争力。

3.鉴定和认证机构

有关鉴定和认证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政府部门下属机构为主体,形成的“持证上岗”类的必备鉴定和认证机构,例如:会计从业资格、保险从业资格、教师资格证等。这类机构的权威性很高,且处于垄断地位。第二类是通过国外引进或国内机构自行开发的职业类资格证书培训,其权威性对于市场而言有个逐步接受的过程,例如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培训、CFA(金融分析师)培训等。

四、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的設置能否契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否能满足培训受众的差异化需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培训机构能否在这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空间。通过笔者调查研究,培训类单位提供的培训课程对于培训受众而言,有以下优势和不足的方面:

(1)培训课程的设置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有创意且实用。培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是培训受众没有接受过的,至少在非核心内容方面;这样才能让学员感到新奇,但内容的本质还是应当具有相当的理论性和权威性,通过培训使学员感到有培训得有创意、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想学的知识,物超所值。培训机构也会通过学员的口碑相传,更加地发展壮大。

(2)培训方式和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在如今的培训方式上,许多培训机构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培训理念,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学生觉得老师讲得不对的地方,甚至可以自己亲自上讲台讲授自己的观点,讲得合理老师也会认得并得到奖励。在教学方式上,更多的老师采取了互动式、开展室内小范围的拓展、案例分析、通过自行组织的小组讨论,得到答案,让学员既加深了理论的印象,又与彼此加强了沟通和理解。

(3)媒体宣传和项目的华丽包装。从对培训“说明会”的推广到培训会议通知的“眼球经济”;从广告中漂亮的通过率和过线率,无不暗示着,只要你来上,就能保证通过或考上的承诺。

(4)在培训的教学工作上投入不多,培训机构缺少培训的学科带头人和核心培训案例和培训课程

五、师资

在各个培训单位的老师中,当中有一部分的老师教学水平经过长期的教学,水平相当高;但也有另一部分的老师,自身学识渊博,行业的领军人物,但无法通过讲授把自己的学识转化知识传授给学员,这种名气大,但教学水平一般的老师大有人在。而教学机构只是为了完成学员所要求课题,没经过市场调研,就外聘了此类专家教授,造成学员和培训机构双方都不满意的局面。从事外语培训的机构有时为了降低教学成本,找一些只要能讲外语的“老外”,其本身的外语专业知识都没有学员扎实,教学水平可想而知。

此外,有些老师可能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口头表达能力,但专业实践知识不扎实;而有些老师则可能专业知识确实很丰富,但口头表达能力又不行;从而使得培训机构经常缺少一些既能讲同时“肚里又有货”的复合型老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的深入,作为培训类单位既承担着提升整体人才结构层次的公益性任务,同时又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和考验。而对培训类单位的现状研究,对其自身的逐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培训类单位竞争能力的提升,决定了其发展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王云.论国内管理培训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系,2003

[2]梁常勇,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竞争与发展战略研究.长沙: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3]林泽炎.企业培训涉及与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3-4

[4]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5: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市2007年保健食品市场现状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及判断依据

1.1调查对象及内容对**市具有代表性的药店、商场超市、专营店按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10、3、5家, 对其经营的保健食品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保健食品在经营企业的标识、广告宣传状况,在市场销售中保健功能和剂型的分布,保健食品的索证情况等。

1.2判定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及《保健食品标识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评判。

2调查结果

2.1检查情况: 共抽取18 家企业经营的保健食品127种, 对照其《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依照相关法规, 判定标识合格的产品为78 种, 合格率仅为61.4%。

2.1.1标签、说明书、广告虚假宣传有21种擅自夸大保健作用, 占16.5%, 如:某健男胶囊,批准功能是抗疲劳,其宣传单中却虚假宣传能提高性功能;某羊胎浓缩液的批准功能是免疫调节,但在宣传册上却宣传可以美容、延缓衰老。

2.1.2无有效批准文号 17种保健食品无有效批准文号,占13.4%。其中一批多用有9中。如批准了洋参胶囊,则洋参膏、洋参片均用同一批文;或冒用其它产品的批准文号,有8种性保健品标识上的批准文号为伪造。

2.1.3违法加入药物 7种添加药物,占5.5%。如 3种食准字的保健食品非法加入格列本脲降糖药。

2.1.4 其它 4种超过保质期、无保质日期标识等,占3.1%。见表

1表1127种保健食品标识情况

标识内容不合格数总数比例% 占不合格总数比例%

虚假宣传2116.542.9

无有效批准文号 1713.434.7

违法加入药物75.514.3

其它43.18.2

合计4938.6100.0

2.2市场的功能、剂型的分布:

2.2.1按被批准的保健功能分布,见表2。

表2127种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分布

功能品种构成比

营养素补充剂(1)34 25.4

增强免疫力 29 21.6

缓解体力疲劳 16 11.9

改善睡眠75.2

肠胃保健(2)96.7

抗衰老75.2

减肥64.5

其它(3)26 19.4

合计134(4)100

注1.包括改善生长发育2.包括促进消化、通便、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3种。3.包括调节血脂、改善记忆、耐缺氧、减肥、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一定调节作用, 调节血糖,美容等。4.包括两种以上功能的产品。

2.2.2按产品的剂型分布, 片和胶囊型品种占首位, 占58.3%。而传统的食品如饮料、酒类所占比例较低。见表3。

表3127种保健食品的剂型市场份额

种类 品种 种类构成比% 合格数 合格率%

片剂 39 30.7 25 64.1

胶囊、胶丸35 27.6 20 57.1

口服液 18 14.2 11 61.1

冲剂 10 7.9 7 70.0

茶 7 5.5 4 57.1

粉 6 4.7 2 33.3

其它(1)12 9.4 9 75.0

合计 127 100 78 61.4

注:1包括罐头、营养面、饮料、酒等

2.3依照《食品卫生法》第25条, 对经营企业的索证状况进行检查,13家药店、专营店、超市均建立有索证管理制度,但索取三证材料不全。有一些2家小商场超市和3家小型药店无索证制度,对索证的种类和内容不明确。

3讨论分析

3.1标签、说明书存在间题较多, 特别是广告宣传材料夸大、扩大保健功能的产品所占比例较高, 说明生产企业为谋取更多的利润, 力图扩大消费人群, 对消费者产生了很大的误导作用, 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利益。

建议各级行政部门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广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保健食品广告审批,加大对超出审批范围的广告内容企业的处罚。

3.2 从产品标注的保健功能看, 功能品种较集中, 居前3位的功能品种占总数的58.9%,分别是:改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其余18种仅占41.1%。这说明我市销售的保健食品功能分布比较单一,同时也反映出我市的消费趋势。

3.3 从产品分类看, 保健食品的包装及状态已从传统的饮料、酒类向片剂型发展。表明生产企业抓住消费者以片剂、胶囊为药剂的传统理念, 而扩大宣传保健功能, 以图高额利润。

3.4 检查结果表明大、中型药店、超市和专营店已对销售保健食品建立索证制度有一定程度认识, 而商场超市、小型药店索证制度意识淡薄, 说明这些企业的卫生法律惫识还较差。而对保健食品的相关法规及卫生知识知之甚少。建议应尽快建立索证管理办法, 细化保健食品的索证种类, 同时加强对经营者保健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

3.5加强保健食品卫生的社会宣传教育, 可以利用新闻媒体及现场咨询等方式对消费者进行法律等知识的宣传, 以增强消费者识别真假保健食品的能力, 提高合理选购的水平。

篇6:市信息化现状分析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于2003年6月,成立以来,成功地经受了防制“非典”、人禽流感、霍乱等传染病疫情的考验,出色完成了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各项防治工作。在这2年运作过程中,特别是在经历了SARS等传染病疫情之后,给我们留下了更多、更深的思考,建立完善全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安全可靠的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体系,是一个县(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面临的关键问题所在。县(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仅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承担着组织、协调、指导、培训、管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信息处理等重要作用,是上传下达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基层防保网络(乡、村两级)的最高管理层,能否及时发现、识别、控制突发疫情,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基本情况 1.1 人力资源现状

1.1.1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 2005年职工总数为87人,专业技术人员61人,占70.9%。

1.1.1.1从学历结构来看 本科学历人员9人,占14.8%,大专学历人员13人,占21.3%,中专学历人员35人,占57.4%,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4人,占6.6%,其中本科、大专学历中有8 人为第二学历人员。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达到64%。

1.1.1.2从职称结构来看 副高以上职称人员8人,占13.1%,中级职称人员11人,占18.0%,初级职称人员38人,占62.3%,医士及其他人员4人,占6.6%。初级职称及以下人员比例过大。

1.1.1.3从专业结构来看 从事疾病控制15人,占24.7%。传染病防治专业1人、计划免疫专业1人;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专业2人;食品卫生专业3人、学校卫生专业1人、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专业4人;预防综合门诊医学专业1人。从专业结构看,从事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计划免疫、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等专业业务人员力量较为薄弱。

1.1.1.4从年龄结构来看 35岁以下人员41人,占67.2%,35―50岁人员14人,占23.0%,50岁人员6人,占9.8%。人员相对年轻。

1.1.2基层防保人力资源现状 2005年防保人员总数为6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9人,占77.8%。

1.1.2.1从学历结构来看 本科学历人员为0,大专学历人员11人,占22.4%,中专学历人员23人,占46.9%,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数15人,占30.6%。基层防保人员存在学历较低的现状。

1.1.2.2从职称结构来看 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为0,中级职称人员11人,占22.4%,初级职称人员31人,占63.3%,初级以下职称及无职称人员7人,占14.3%。初级职称及以下人员比例过大。

1.1.2.3从年龄结构来看 35岁以下人员31人,占63.3%,35―50岁人员10人,占20.4%,50岁以上人员8人,占16.3%。

1.2用房现状 疾控中心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1730平方米、检验用房1020平方米、辅助用房250平方米,两年来未新增业务用房。

1.3设备现状 万元以上的仪器主要是原子吸收仪、气相色谱、酶标仪及洗板机、生化仪、血球仪,除血球仪是2003年购买以外,其余均为八、九十年代产品,而且生化仪、酶标仪已数次修理。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在130万元左右。

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SARS的流行催生了对公共卫生的高度重视,国家、政府、社会对公共卫生体系和疾控体系建设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各省各市都加快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步伐,但作为最基层的县(市)级疾控机构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与困难。

2.1 疾控机构自身发展相对缓慢

疾控机构前身是原卫生防疫站,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将公 共卫生服务的重点放在预防控制传染病方面,通过当时卫生防疫部门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先后消灭和基本消灭了鼠疫、天花、脊髓灰质炎、白喉等传染病,人民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指标明显提高,但改革开放近20年来,突出强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防疫部门也将工作重点转移到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等五大卫生的工作中,而忽略了急、慢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直接导致了相关人员、技术、设备的薄弱,由于疾控机构组建时间不长,短时间内的发展还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新发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2.2重治轻防观念根深蒂固

由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社会工程,投入大,效益链长,短期效益不明显,不但在普通百姓心目中重治轻防,在卫生部门中也一直是重治轻防,多年来轻视传染病特别是新发传染病的防控,防大疫、防恶病的意识淡薄,从政策、领导到关注程度都存在忽视现象,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远远落后于医疗单位建设。

2.3疾控体系管理机制不合理

现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疾控机构对乡镇防保人员实行业务指导,而行政领导实行层级管理,无人事管理权限,无工作经费,乡镇防疫人员主要精力用于创收,因此疾控机构技术指导缺乏直接性和强制性,管理显得苍白无力,既管不好人,又管不好事。

2.4业务经费投入不足

SARS疫情后,随着政府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视,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但从目前重大传染病防治要求看,经费投入仍然不足。疾控中心现有87人,核定拨款的只有64人,专项防治经费也存在较大差距,乡镇防保人员工资更不能保障。

2.5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

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缺少,学历结构偏低,特别是缺少学科带头人和缺乏有经验、有技术、年富力强的综合性人才,人才断档、人多才缺的现象比较严重,一名专业人员往往承担着多项任务,致使工作只能处于 应付状态,难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2.6设施、设备不到位

工作用房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疾病预防控制任务,参照国家基本建设标准,工作用房还不达标,布局不合理,且与卫生监督所同一办公楼办公,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设备配备上普遍存在设备陈旧、老化,放射、检验、监测能力低下,缺乏新型、快速的先进检验检测设备和应急设备,现有设备还达不到国家标准的50%,严重影响了应急检测和日常监测工作的开展。

2.7乡镇防保机构防控能力薄弱

乡镇防保人员是疾控体系建设网络的基底,承担着大量的、具体的、细致的预防保健工作。然而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组织的人、财、物配备极其缺乏,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低、专业人员少、应急处置能力差的现状。几点建议和看法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标准要求,制定规划,加强疾控机构基本建设,新建或扩建业务工作用房,改善工作条件。增加设备投入,加强实验室建设,达到国家规定的实验室标准,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在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注重专病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协调发展,拓宽检验领域,增加科技含量,争取早日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

3.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建设高素质的疾控人才队伍,不仅是疾控工作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疾控机构改革发展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

3.2.1有效拓展“引才”机制 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是当前疾控机构改变人才机构、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措施,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协调全面、规范适用的原则,严把“准入关”,积极引进学有专长、专业对口的 人才,并有针对性地吸纳部分相关专业和学科的人才,努力使引进的人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疾控工作内容和防治任务的需要。

3.2.2全面完善“育才”机制 高效的培训机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疾控机构要开拓思路,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从组织管理、制度保证、物资保障、运作方法等方面建立继续教育和人才培训的长效机制,通过培训,提高全员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促进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不断为人才的成长进步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

3.2.3切实加大“用才”力度 在疾控机构内真正建立择优录用、竞聘上岗的竞争机制,不拘一格、灵活务实的选任机制和奖优罚劣、留贤免庸的激励机制,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激励全体人员爱岗履职,形成用其所学、用其所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展其能、各得其所的人才使用新局面。

3.3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先进的通讯和互联网络,形成及时、准确、快速防控体系。与上下级机构保持密切联系,构建一个数据报告准确、信息共享便利,能够及时快速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预测预警的应急反应机制。完善全市疫3.4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卫生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增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对疾病的防护能力,加强全民公共卫生的道德教育,普及公共卫生法律知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市民健康素质,大力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市民体质,有效预防疾病。宣传部门和新闻机构要支持卫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电视、广播、报刊、网站和其它新闻媒体应开辟免费的、定期的健康教育专栏、专题或节目,加强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

3.5加强基层防保机构建设 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的建设。理顺乡镇卫生防保组织管理体制,由疾控机构垂直管理,财政合理安排基层防保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以保证乡镇防保组织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制定稳定人才的利益性政策,有计划地扩大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比例,充实和加强基层预防保健队伍,同时针对乡镇防保人员非专业人员多,整体素质低的现状,定期通过培训、讲座以及自学考试、继续教育等形式提高基层防保人员的专业水平,促使防保机构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确保全市公共卫生事业持续有序发展。

3.6加大疾控体系建设投入

上一篇:抱怨信英语下一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申请书-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