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政府工作报告体会

2024-04-13

学政府工作报告体会(共8篇)

篇1:学政府工作报告体会

认真组织开展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答题活动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劳动处《关于做好国务院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线学习答题活动的通知》要求,饶河县路政管理所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在线学习答题活动。

一、高度重视。在接到市路政管理处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答题活动的通知》后,我所党委及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体职工要积极参与活动,以此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结合自身岗位,加强对《政府工作报告》的领会,提升工作质量。

二是专人负责。由政工办全面负责,指定办公室负责人为联络员,负责此项工作的宣传开展、组织统计及上报总结工作,确保此项活动全程有序开展。

三是全员参与。为了确保答题活动高质量完成,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关注“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下载国务院客户端及时进行在线学习及答题。目前,全所干部职工均在参与在线学习答题活动,答题参与率达100%。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再次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更加深入了解了辉煌的中国成就,我们将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凝心聚力,开拓前进,奋力谱写事业发展新篇。

饶河路政管理所 2018.5.15

篇2:学政府工作报告体会

我乡创建教育强乡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我们党政领导一班人,大力宣传,发的人民群众,开拓创新,齐心合力,为创建教育强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目标,坚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坚持把教育放在首位,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发展经济奔小康,争创省级教育强乡二奋斗。经过全乡干部和群众的艰苦奋斗,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办学条件达到了省颁一类标准。现将我乡创建教育强乡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辖区15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2811户,总人口13037人,其中农业人口12949人。目前,有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5所,完全小学3所,在校生276人,其中女生132人,住宿生共254人,教学班21个,包括3个学前班共有学前幼儿33人。中心小学165人,女生88人,住宿生149人。教学班七个,其中学前班一个,学前幼儿16人。设专用部室10个,在职教师24人,学历达标率100%,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近年来,我乡在不断巩固原有两基成果的基础上,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普九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扫盲成绩突出,成技校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全乡青壮年脱盲率99.9%。为防止新文盲半文盲产生,每年教育局组织专人两次深入乡村进行督查,确保巩固率。

二、自查情况

(一)组织领导

我们根据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在乡党委的领导下,为创建省级教育强乡成立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钟子俊同志任组长,乡长杜彦良同志,人大主席牛世凯同志任副组长,成员有综治办主任李嘉程、财政所所长付晓春,司法所所长赵凤龙,学区校长夏龙,卫生院长王华杰,政府文书李鹏飞。下设办公室,夏龙同志任主任。领导小组会同学区研究,解决制定教育规划、目标等重大问题,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做到明确职责、分工负责,是教育工作得到干部、教师、群众的好评。

(二)经费投入近年来,我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首位,加强对教育的投入,近三年先后投资100余万元,使得我乡教育顺利通过2007年“两基”国检验收。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教师工资足额发放,没有拖欠,财务管理规范。由乡政府投入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现在教师宽敞明亮,校园舒适优美,给学生营造了美好的学习环境。

(三)学校建设

在政府的重视关怀下,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我乡的办学条件极大地改善,中心小学校园建设布局合理,做到了教学、活动、生活三区分离。办学场地独立完整,生均占地面积达到标准。校舍建设符合要求,采光充足,面积达标,无危房、漏房。校舍功能符合小学生特点,安全、方便、适用,基本满足当前教育教学需要。现有普通教室7个,其中学前班1个,满足学生规模和教学需要。现有学生宿舍18间,生活设施设备齐全,布置规范合理,完全满足全部住校师生食宿要求。有劳动实践基地15亩。

(四)师资队伍

全乡现有教师53人,行政领导4人,离岗14人,专任教师26人,生活教师9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有1名教师荣获市级教坛新秀荣誉称号。18名教师的教学论文在教育期刊发表。中心小学校长兼任扫盲学校校长、法制校长并聘任司法所长为法制副校长,经常开展法制教育讲座,使全乡师生无一人犯罪。成人教育学校教师有主管领导、农技员、林业员、学区教师兼任,经常培训农民掌握农牧技术。

(五)为农服务

我乡主导产业是以种植业、养殖业等农牧业为主,我们利用成技校培训农民。近三年全乡向后骨干农技学员1000余名,开展各类培训325次,培训农民3600人次。目前全乡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学校开设劳技课,并做到有教材、有教师、有实习基地和考核办法,并积极联系群众,开展智力扶贫活动。

(六)综合效益

1、普及情况。2011年全乡有适龄儿童78人,入学率30人,入学率为100%,在校学生数265人,无学生辍学。辍学率为0,毕业率100%,普及率为%。在校学生实行素质报告单制度。

2、扫盲及成人教育情况,全乡青壮年有人9273人,有半文盲253人,近三年脱盲250人,脱盲率98.8%,有15所成技校,为12个行政村村民开展农牧业技术培训,办学面积达到100%,乡成技校每年累计培训85天,培训人员280余人次,培训率达到98%以上。

3、科技致富及经济发展情况。我乡经过成技校和成人学校培训的15个行政村,有6个科技示范村,全乡有2811户,有319户为科技示范户,农村涌现出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工农总产值200年9为989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7688元,2010年为1.23亿元,人均纯收入为9098元,2011年为1.45亿元,人均纯收入为11085元。通过这些数字,人均收入逐年上升,得到了上级部门好评。

三、实施创建省级教育强乡工作的措施

1、精心组织,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创建教育强乡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先后出台了《教育强乡达标验收工作的实施细则》、《创建教育强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红头文件,然后利用广播、板报、大小会议、广泛宣传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重要性和紧迫性,先后召开了三次创建工作大会,组织强乡人民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儿童保护法》等教育政策法规,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有力地深化了“人民教育政府办、办好教育为人民”、“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使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

2、明确责任,夯实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在我乡创建工作以来,根据实施方案,落实了任务,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各村、学校督查指导,并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了教育资金的投入,保证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为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成人教育工作,我乡对成人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方针,做到了有校牌、桌凳、计划、教师、教案、作业、考核、总结。对于扫盲对象,以教师学生包片送字上门,子女包父母,辅导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健全所有档案表册。总之,我们在创建教育强乡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首位,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紧抓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乡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而奋斗。特此报告。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主题词:教育

教育强乡

自查报告

学庄乡人民政府

篇3:学政府工作报告体会

一、加强和改进机关阅览室工作,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

1.是适应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创建学习型政府机关的客观需要。创建学习型机关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学习型机关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基础。在知识经济社会的背景下,各种新知识层出不穷,这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也不断地显现。作为经济和社会的重要管理机构,只有加快学习型机关建设,才能适应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的需要。作为政府机关,代表国家的形象,努力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造就一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更高标准上来看,机关干部在理论素养、思想境界、学识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仍有不足,需要不断加强学习。

3.是丰富广大机关干部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从笔者在工作中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政府机关干部每天中午休息放松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公园或办公区域散步,或者是逛街;二是在办公室里休息聊天,或进行棋牌娱乐活动;三是开展体育活动,如游泳、打球等等。若能在工休时间对机关干部开放阅览室,一方面可以满足平时工作时间较忙而又喜欢学习的同志们的心愿;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加强和改进机关阅览室工作,需要进一步丰富阅览文献

丰富而适合机关干部工作需要的文献资料,是机关阅览室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保证有数量足够、内容丰富和随时更新的文献资料至关重要。

1.要尽可能收集党和国家以及各部门的重要刊物。这些刊物有助于机关干部了解和掌握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准确把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如《领导决策信息》《新财经》《财贸经济》等。

2.要尽可能收集中央重要报刊和中央级权威研究机构印发或出版的刊物。从报纸类来看,可以订阅和收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财经日报》《科技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以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党报。

3.要充实国内的有关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经典文献,如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等的出版物,还有机关干部常用的工具书籍,如《词典》《年鉴》《毛泽东选集》等。

4.调动广大机关干部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丰富文献资料。一方面,可以主动向机关干部征询意见并收集文献资料线索,补充和丰富阅览室室藏;另一方面,鼓励机关干部自行采购与本部门业务工作有参考作用的图书资料,纳入阅览室室藏并报销经费。当然,对于机关干部自行采购图书资料的,需要事先经过一定的核准程序,确保图书资料质量。

三、加强和改进机关阅览室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阅览室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决定阅览室工作能否很好开展的重要因素。

1.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真正爱岗敬业。阅览室工作是一项日常性和经常性十分清贫的工作,一名合格的阅览室工作人员要着力培养和锻炼以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一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三是要不受利诱、默默无闻、甘愿做人梯和铺路石、热情为机关干部服务的奉献精神。

2.要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一名合格的机关阅览室工作人员,一是要时刻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新知识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机关干部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关干部对阅览室的需求已经日益多样化、快速化。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一方面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机关工作的实际,逐步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要加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学习,掌握与本岗位有关的技术、操作技能及相关标准和规范,紧跟时代步伐。只有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真正成为机关干部的“字典”和“百度”。二是要不断提高阅览室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作为一名阅览室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对阅览室的资料心中有数,能准确说出各种资料文献的一级乃至二、三级分类,能够说出来机关干部所需查寻的资料文献的大致排架位置。其次要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归类工作。再次阅览室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机关干部的需要,搞好更高层次的服务。另外,还可以接受机关干部的预约服务,为他们起草文稿提供参考文献或查找书刊资料,解决机关干部查资料难的问题。

3.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端庄得体的个人仪表。在阅览室工作的工作人员,其语言、行为举止、工作态度以及服饰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机关干部的阅读情绪。因此,工作人员在接待机关干部查阅文献时要做到语言文明准确,适当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态度和蔼可亲。同时,阅览室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要得体端庄,衣着要整洁大方。

4.需要有一定的观察、理解和分析能力。阅览室工作人员应该时刻关注时政,随时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关注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和资料。要做有“心”人,在与机关干部交谈时了解他们的阅读倾向和所关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

四、加强和改进机关阅览室工作,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览环境

机关阅览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机关阅览室作用的发挥及读者的阅读效果。因此,要着力改善阅览室设施和条件,对阅览室进行科学管理。

1.要保持通风。阅览室中收集了许多图书和杂志,特别是书柜和桌椅以及新书、杂志都会释放一些有害气味,如甲醛等。因此,阅览室工作人员必须坚持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既使在天气较冷时季节也要坚持开窗户换气,并打开排气扇。这样一来,可能会进来一些灰尘,这就要求阅览室工作人员随时做好室内的清洁卫生,保证阅览室内地面和桌椅书籍无灰尘。

2.要保持安静。阅览室要设置在机关较为安静的部位,防止外部噪音干扰阅读。同时,要保证室内环境的安静,对大声说话、聊天、吃东西、放音响等不文明行为要坚持原则并及时加以制止。一个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之余,放松休息,产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定下神来潜心阅读。

3.要做到明亮。阅览室照明设施要适合阅读需要,光线要柔和,有利于保护读者的视力。

篇4:从行政学角度看政府管制体制改革

关键词:行政学 政府管制体制改革 管制失灵 依法管制 民营化政府管制

0 引言

政府管制从产生发展强化到放松管制,出现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从行政学来看,政府作为对经济社会生活权利主体的微观干预的优劣已经相当清楚的展现了,这也为我们今天从国家层面行政学角度对其整体理解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行政学跳出仅对政府管制程序以及监控管制进行研究的传统框架,力图研究政府管制的实质。本文目的不仅在于作学理上的评论,更希望对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行政机构改革以及政府规制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有所助益与借鉴。

1 政府管制理论概念

政府管制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政府管制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管制行政权的行使行为,管制权的行使行为和行使过程,从根本上决定了管制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因此,管制权的行使活动和行使过程应当是管制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科学管制机构体制的核心。

同时管制是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一种行为方式,那么,按照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路径来看,通常可分为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直接管制,是政府的相关机构通过有关进入、价格、许可、认可、标准、收费等法规而直接对企业市场行为施加的管制。间接管制,是指由政府的司法机构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而对企业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进行的管制。其中,政府的直接管制又可分为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经济性管制是对诸如自然垄断行业和金融业等特殊行业的管制;社会性管制是对企业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等外部性问题与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安全和卫生等内部性问题进行的管制。

2 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2.1 以改善公共治理结构为前提强化政府管制机构的独立性

目前,我国一些政府机构存在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三项职能或其中两项职能为一体的现象,不利于实现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在需要政府实施专业监管的领域,形成一套政府监管机构有效监管、行业协会主动自律、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积极参与、传媒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全社会参与监督的新型治理机制。

2.2 以政府转型为突破口进行政府管制体制改革

当前,深化政府管制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性、迫切性: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压力逐步增大。深化政府管制体制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化政府管制体制改革是解决民生问题的迫切要求。深化政府管制体制改革是破除行政垄断、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前提。在现行的政府管制体制下,行政垄断实际上有强化的倾向。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滥用市场力量的垄断行为长期得不到遏制,工商企业用户和消费者权益因而受到损害。

改革已进入战略转折期,经济社会发展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如宏观调控失灵、中央与地方关系出现的一些新矛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等,都需要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层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应尽快实现从传统行政管制体制转向基于规则、透明、可问责的管制体制。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实现政府的三大转型:由管制型转向服务型;由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治理型;由手工作业型转向信息网络型。

2.3 政府管制体制改革涉及的核心问题:破除部门利益和行业利益

当前行政部门主导立法,将部门利益法定化情况严重。这其中有四个关键点:①部门立法往往都试图通过立法的形式把审批权扩大;②立法中自主和随意设置收费项目;③设置处罚项目多,而且弹性大;④设置罚款区间广泛,自由量裁权大。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各利益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有专家指出,政府管制体制改革涉及到经济、法律、政治多方面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需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突破部门利益、行业利益的约束。

2.4 尽快实现依法管制,消除管制失灵风险。

政府管制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依法管制,也即通常所说的依法行政。这里的“法”必须是合理的法。否则依法行政或依法管制就成为少数强势利益集团侵害弱势利益集团的“合法”工具。在政府适度干预下经济走向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性条件为:经济管理权限和程序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违法行为必须依法界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应与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保持一致,将政府管理经济的权限,置于法治框架之下,给微观经济主体以稳定的预期。使政府管制领域有法可依,并确保行政违法行为的可诉性。

3 从政治学角度看民营化政府管制的发展

公用事业民营化之后的涨价问题关乎老百姓的权益,公用事业的涨价行为需要得到制度性规范。一般来说,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通常都是自然垄断性比较显著的基础设施产业,同时又是具有明显公共性的产业;由于其突出的自然垄断性与公共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往往是公用事业惟一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政府经营下的公用事业饱受管理效率与经营业绩低下的困扰,公众作为消费者无法得到满意的服务;而打破政府垄断,让民间资本成为公用事业的支配力量之一,则完全可以大幅度提高公用事业的经营效益与效率。

事实上,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基本逻辑是通过充分激发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在公用事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的情况下,经营者个人的收益与其经营业绩常常缺乏直接联系,因此其必然缺乏提高管理效率与经营业绩的动力。民营化意味着经营者必须自负盈亏,其个人收益与公用事业的经营业绩息息相关。因此,经营者为了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则完全有充足的动力降低经营成本、改进管理过程、改善公用事业产品的供给状况,而其经营管理业绩的优化也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享受更为丰富的产品与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

政府管制作为现代政府的一种治理工具,其意味着政府制定特定规则约束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行为。政府管制的基本逻辑是通过约束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以防止其损害他人与公众的利益,这恰恰与民营化的逻辑相互补充。政府管制并不意味着政府依旧担任公用事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而是意味着政府充当公用事业经营活动的监督者,及时约束经营者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的过分膨胀,以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世界范围内的民营化实践表明,民营化大潮席卷过后必然是政府公用事业管制的跟进,价格管制、进出管制、质量管制等良好的政府管制构成了民营化公用事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制度基础。

因此,民营化逻辑与政府管制逻辑的互补才可能带来公用事业经营者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双赢,公用事业价格的起伏必然要处于良好政府管制的约束之下。

参考文献:

[1]乔林碧,王耀才.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2]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美)奥立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金冲及等.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篇5:学政府工作报告体会

2012,我校关工委在上级正确领导下,积极参与和构建和谐校园,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关心教育下一代,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现将我校关工委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健全组织机构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关工委的组织建设工作,把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予以重视。成立关工委组织,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并认真做好工作计划。校长定期听取汇报,指导和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关心和支持关工委工作。从实际和需要出发,及时调整和充实骨干力量。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品质教育。

学校继续以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初步使班级管理形成特色,提高班级育人的质量以激励性教育为主要手段,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1、提出并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我校提出了“班级文化建设”这一工作新举措,并将它作为提高学校班级育人质量的突破口。各班班主任就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并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订了班级特色名称、班训、班规、班级奋斗目标,为班级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发展奋斗目标责任。

2、深化养成教育

为鼓励学生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学校还制定了流动红旗制度,每周进行纪律、卫生的检查及评比,调动广大师生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形成争创文明班集体的风尚。

此外,我校利用每周一国旗下演讲的有利时机,由教师进行国旗下演讲,对全校师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等一系列公德教育,我校团之部以培养学生文明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为目的,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书,召开全体学生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务处组织全体学生学习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请同学们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了自查,自己努力做养成教育的小主人。为了使每位值周生在工作岗位上既得到锻炼,又起到一定的效果。学校在本学期举行了“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了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法制、安全教育。

一年来,我们在抓好常规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聘请派出所的领导为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作《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题报告,让学生从小学法懂法,协助做好学校校园周边治安的环境进行检查和整顿,净化学校周边的育人环境;邀请消防局的专家进行消防知识讲座等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安全意识。与此同时,学校还认真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定期对校园的各项安全措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检查,及时杜绝不安全隐患,并进行消防、地震逃生演练,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学校一方平安。

四、开展“十个一”活动。

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学的个性,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协助学校教育处、班主任在假期里开展好 “十个一”活动。该项活动主要包括:读一本有思想道德教育意义的书籍;看一部爱国主义的影视片;写一篇假期活动的日记或心得的文章;坚持参加一项强身健体活动;帮助父母做一件家务事等十项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高尚的文明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让青少年学生度过了一个安全、健康、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同时,积极争取家长、社会和社区的支持和重视,及时总结、表彰活动中的积极分子。

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阵地----家长学校

对照年初工作计划,一年来,学校关工委努力办好家长学校,积极研究和探索家校共育的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为了办好家长学校,我们切实加强了科学管理。首先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了例会制度,上课制度,考勤制度,考核评比制度,工作档案制度等。再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本着提高家长素质的目的,邀请校关工委相关成员举办专题家长学校讲座,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每学期举行两次规模较大的家长学校活动,通过活动,拉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功效。

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总结提高,不断创新,进一步将工作做好,充分发挥关工委的作用,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来安县双塘初级中学

篇6:政府工作人员工作体会

一、在具体工作中,要积极思考问题

有句话叫“三思而后行”,它讲的是我们必须学会思考。每当工作中遇到一些难题和不顺心的事,我就努力要求自己好好静下心来思考,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

1、及时反思自身行为和不足。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我们学会反思,知错,改错。一个学会自我反思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2、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有时候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认识问题和事情本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3、善于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善借外智,才能思路开阔;善借外力,才能攀上高峰。对于我们这种刚出校门一年左右的人来说,学会分析他人成功经验,并学习他人一切可以作为借鉴的东西,对我们的成长是相当有帮助的。

二、在实践操作前,要主动加强学习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更是主要任务。要做好各项工作,就必须主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下的新要求。

1、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一年来,我认真学习了农村工作制度汇编,认真地学习了有关党内表决、代表会议、民主选举、民主理财等方面知识。此外,我还主动与上级领导沟通,学习领导处理农村纠纷和办理具体事务的方法,并将所学应用于工作实践,创新了工作思维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一年来,我参加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等教育学习活动,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领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理想信念、清晰了工作思路、鼓足了干事的劲头。

篇7: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温家宝总理的报告通篇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既充分肯定成绩、全面展示亮点,又大胆揭示问题、勇于承担责任。总理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三个方面,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总理用“六个必须”点睛概括。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搞好宏观调控;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我们今后的工作应当继续坚持和倍加珍惜。

温总理同时指出,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使我们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风险: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是的,过去几年来,在各项工作取得突飞猛进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老百姓头疼的民生问题,比如物价居高不下,就医难、买房难、子女上学难等等,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和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事、好事、难事办好,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这种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的态度,令人感动。

温总理的报告既高屋建瓴,又贴近实际,达到了高度和深度的完美统一。尤其是在提到2008年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时,连续用了“五个更加重视”,值得我们每一位老百姓深情期待和仔细体会。“五个更加重视”,明确了今后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五个更加重视”既体现了政府工作的延续性,也表明了国家一定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的决心,听了绝对鼓舞人心、振奋人心。党和政府如此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我们对于未来的政府工作信心十足。

篇8:国际性政府组织对大学排名的关注

一、欧洲委员会的项目尝试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欧洲委员会 (EC) 就曾经支持过两项计划———“欧洲指标:网络与科学技术经济系统” (European Indicators, Cyberspace and the Science-Technology-Economy System) 和“科学、技术与创新研究的网站指标” (Web Indicators for Science, Technology&Innovation Research) , 进行过一些基于高校网站资源的排名指标研究, 目的是促进大学成果与资源的传播与共享。

2004年, 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下属的科学信息与文献中心网络实验室, 就利用上述两项计划所建立的全球大学资料库及Google、Google scholar、Yahoo、Live Search等网络搜索引擎, 针对各大学的网络学术表现进行“世界大学网络排名”。目的是使“全球的大学与研究中心能展现其对电子期刊、科学研究成果与研究活动之国际化的学术责任。”[1]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大学排名的柏林原则”

2004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UNESCO-CEPES) 与美国华盛顿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 (I-HEP) 共同发起成立了排名国际专家组 (International Ranking Expert Group) , 并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了“大学排名的柏林原则”, 目的是促进排名的健康和规范发展。

“大学排名的柏林原则”中提出, 排名可以作为对高校质量评估的补充, 但其所依据的信息基础和处理方式非常重要, 结果公布应该包含这些内容。制定者强调, 在排名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解读时, 可以被用来判断高校的质量;希望这项有创意的工作能够建立起排名研制与传播的框架机制, 促进排名方法的完善。

“大学排名的柏林原则”认为, 排名表 (rankings and league tables) 应该包括[2]:

1. 排名的目的与目标

成为评定高等教育输入、过程、输出众多方式中的一种。排名能提供可比的信息并加深对高等教育的了解, 但不能成为评定高等教育是什么和做什么的主要方法。排名提供了一个市场的视野, 可以补充政府、认证机构和独立检查机构的工作。

明确自己的目的和对象群。排名设计必须与其目的相一致。为满足特定目的需要或为一个对象群服务而设计的指标, 可能并不适应于其他目的或对象群的需要。

认识到高等学校机构的多样性并兼顾其使命和目标的不同。例如, 研究型高校的质量测量与大众化型高校就截然不同。应该经常咨询被排名高校和排名专家的意见。

提供明晰的排名信息来源及每个信息源所反映的要点。排名结果的信服程度取决于人们对信息接收和信息来源 (比如数据库、学生、教授、雇主等) 的判断。好的做法是把多种来源提供的不同视角结合起来, 对被排名大学形成一个更全面的看法。

阐明排名所处的语言、文化、经济、历史等教育系统背景。国际排名应特别注意可能存在的偏见以及目标的准确性。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和教育系统对第三级教育机构的“质量”构成享有共同的价值标准, 排名系统不应该进行强制性比较的设计。

2. 指标的设计与赋权

排名产生的方法是透明的, 排名的方法清晰而无歧义。这种透明性包括指标的计算和数据的来源。

依据贴切程度和有效性选择指标。数据的选择应当基于对高校质量和学术水平代表性指标的认识, 而不是它的可获取性。要明确为什么测量它们, 解释它们所代表的内容。

尽可能优先测量成果而不是输入。输入方面的数据通常反映一个给定机构的一般情况, 并且容易获取。而成果的测量则可以给一个特定高校或专业的地位、质量以更准确的评定。排名的编制者应该确保达到相应的平衡。

使不同指标赋权显著, 并限制它们的变化。权重的变化会使用户难以判明究竟是实力还是方法的原因而导致高校或专业名次发生变化。

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注意伦理标准并吸收好的做法。为了确保每个排名的可信度, 负责收集和使用数据、实地考察的人要尽可能地客观和公正。

尽可能使用经审查、可核实的数据。这样的数据有许多优点, 包括高校已认可它们, 在高校间它们具有可比性和相容性。

使用符合科学程序而收集获取的数据。来自不具代表性或不全面的学生、教师及其他群体子集的数据, 可能不能准确地反映高校或专业的情况, 不能使用这样的数据。

对排名过程自身实施质量保证测量。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专门知识, 要能够用评价高校的方法去评价排名本身。排名工作应该成为学习性系统, 要不断运用专业知识完善排名方法。

以组织性保障提升排名的可靠性。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咨询性甚至监督性机构, 最好有国际专家的参与。

4. 排名结果的公布

让使用者清楚地了解编制排名的所有信息, 并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如何排序。这种方式将使排名的使用者对于用以排出高校或专业名次的指标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此外, 他们将有机会就如何给指标赋权做出自己的选择。

注意剔除或减少原始数据中的错误, 并在处理和公布时使错误得以改正。要告诉高校和公众原来的错误是什么。

三、经合组织支持推进的“高等教育成果评价”

2008年1月11日~12日, 经合组织 (OECD) 在日本东京召开了教育部长非正式会议, 主题是高等教育的成果评价。来自18个成员国的教育部长或代表、OECD方面的有关负责人及欧洲委员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受邀请并派代表列席了会议。会上, OECD所聘请的专家工作组组长Marshall Smith具体介绍了OECD的设想, 详细描述了评定学习成果的方法、预期成果及挑战。Marshall Smith在大会报告中特别指出:如果OECD国家不把高等教育学习成果比较的工作做好, 那么媒体将会继续糟糕地去进行简单的大学排名。

1. 关于“高等教育成果评价”项目的研究与实施设想

鉴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趋势的增长, 2006年6月在雅典召开的OECD教育部长会议提出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各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为此, OECD成立了专门的专家工作组, 探求国际间统一评价高等教育成果的可能性。这种评价, 类似于PISA对15岁学生的国际评定, 因此也有人称其为高等教育的PISA模式[3]。东京会议即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寻求共识。

OECD方面认为, 对本科生的统一评价能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好的信息, 能够使学校知道自己的教学水平并知道如何改善。国际上现行的对高校的比较, 多关注于“研究”的指标, 还没有“学生究竟在大学期间学到了什么”的可靠而可比较的信息。但不管怎么说, 大学排名对公众意识、学校决策和学生选择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你不做, 别人也会做, 而别人做得可能更不科学。因此, OECD认为自己有责任开发一个涉及“教”和“学”的测量工具[4]。

当然, OECD也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争议性。如高校的多样性, 不同国家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异性, 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等。如果处理不好, 会扭曲这项工作的意义。

因此, 这项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成立了一个由23名专家组成的“学习成果评价”工作组。这些专家分别来自11个国家的政府部门、高校、基金会以及世界银行和一些私人部门。工作组的目标是寻求可定义的工作范围, 试图设计一个可于2008年和2009年间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建议。

具体的评价工作设想在学生本科阶段结束时进行, 依据于学生能力的书面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学生学术发展或职业发展都必须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再结合一项一门到两门学科的专门测试。OECD方面希望在4个~6个国家的少数学校先做实验, 实验学校要能代表足够的多样性。

如果到2009年末可行性研究及实验进展顺利, 2010年将开展更大规模的实验。那些愿意加入的国家、高校将可以参加评价。

OECD方面认为, 构建高等教育成果的评价意味着开发一个新的测量工具或一种新的方法。其目标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大学排名榜, 而是要探索一种新的判定学生学到和理解知识程度的理论和方法。

2. 教育部长非正式会议对“高等教育成果评价”项目的讨论

东京会议共分4个专题, 大会事先给出了一份说明性和预设问题的提纲[5]。各专题分别采取先有一个引导性发言, 然后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OECD的副高教论坛·教书育人10|200907总干事Aart DE GEUS陈述了对高等教育成果评价的意义, 各国代表交流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日本的文部科学省大臣Kisaburo Tokai进行了会议总结。会议着眼于交流, 而不追求结论。现分专题介绍如下:

(1) 社会对高等教育成果的期望。大会说明性提纲认为:在知识社会里, 高等教育无论对政府还是对个人都是一项战略性投资, 并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因此社会对它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高等教育的成果是多重的, 没有两所高校完全相同———教学既要有高水准的学科训练又能适应广泛的就业市场需求, 科研既要满足社会经济需要又要符合国际卓越学术标准。高等教育不再单为少数人服务, 高校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因此, 政府需要对高等教育成果的质量改善做出评价。

大会希望讨论聚焦于期望的变化上, 预设的问题有:多样性的社会期望如何被政府和高校清晰地阐述?它们又如何被工商界等外界很好地理解?这些不同的期望是否充分地反映到政府关于高等教育的政策上?代表们对需求的多样性进行了充分地讨论, 有的提出提高质量需要保证学校的自治, 有的提出需要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对高等教育成果的统一评价上存在的分歧有:有的认为评价有助于提高质量;有的表示这是一个新课题;有的则认为成果难于测量, 因为学生不同、学校使命不同、语言文化不同;也有的表示评价并非不可能, 可以一步一步地尝试。

(2) 各国评价高等教育成果质量的经验。大会说明性提纲认为:过去20年几乎所有的OECD国家都加强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较之于质量保证或认证, 成果评价是一个偏窄的概念, 能对政策制定、学校改善、学生和家庭及雇主提供关键的信息。成果评价并不是没有挑战, 创新和学习是难以评定的概念。简单的测量有可能扭曲高校的动机, 细致的方法又可能官僚化而引起人们的反感。

这一阶段的讨论关注于各个国家如何和为什么主动去评价高等教育成果。给出的问题有:在国家层面上主动采取了什么措施去评价高等教育在研究、教与学、经济与社会发展上的成果质量?它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评价结果被公开以增加透明性, 还是仅仅提供给具体的学校以鼓励他们改进?代表们对各自的实践分别进行了介绍, 包括政府作用、学校自评、同行评议和第三方评价。过去有效的评价主要与研究有关、与选择顶尖大学有关, 如发表论文数量。教学质量评价应该包括教师、雇主, 与学科结构也有关, 需要增加这方面的信息。

(3) 将评价应用于政策和实践。大会说明性提纲认为:评价结果需要被有效地利用, 一是可以促进学校改善, 二是可以作为政府或社会问责的工具。评价也可以和高校排名相关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中心国际排名专家组提出的“高校排名的柏林原则”提供了一个指导排名发展的框架。排名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广泛, 但其好坏取决于所依赖的信息。随着对公共资源依赖的增强, 高校需要加强问责以向社会证明它满足了社会的期望。评价结果在拨款上“奖优罚劣”的体现还不多。

大会希望讨论聚焦于期望的变化上, 给出的问题有:我们需要再多做些什么以增强公众对高校排名的了解并确保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的目的要求?排名产生了什么影响?各国在绩效与拨款的联系方面有什么经验?有什么证据证明对成果的评价帮助改进了高等教育的效率?代表们对高校排名的是是非非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 提出排名要考虑多样化, 要加强对排名系统的研究, 不是所有的人都关注研究型大学, 还有很多地方性院校;现在的排名对研究关注较多, 对教学关注不够;也有人提出排名很复杂, 要小心。在谈及评价对拨款的影响上, 认为有一些, 但也不能所有的评价都影响拨款。

(4) 评定高等教育学习成果的可能性。大会说明性提纲认为:尽管大家认识到了评定学习成果的重要性, 但各国尚缺乏具体的探索, 特别是系统性的探索。如果对高校的国际比较不可避免, 改善其所依据的信息则是可能的, 而评定学习成果可能就是这种改善的组成部分。PISA对15岁学生的经验、PLACC对成人的规划是令人鼓舞的。OECD专家组的研究认为, 对学习成果的评定有助于增强问责和改善评定方法。标准化的国际测试可能只能处理学习成果的一些方面, 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探索如何实际评定知识社会雇佣市场所要的一般技能及特定学科所需要的具体技能。需要考虑历史文化的影响, 考虑各国之间存在的课程、学制和入学率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和学校应该受到激励, 积极参与。

大会给出的讨论议题有:在评定学习成果上都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 面临哪些挑战?OECD提出的高等教育学生学习成果的国际评定是否向前迈了一步?OECD还能有什么方法来帮助各国评价高等教育成果?大家对Smith代表OECD专家工作组提出的方案进行了讨论和争论:有的认为存在着实现的可能;有的提出愿意参加试点实验;也有的认为存在着风险, 涉及主权、多样化、自治等, 弄不好会误导高等教育, 即使有结果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其实这涉及三个问题:学习成果可不可以测量, 以怎样的成本进行测量, 结果的可比较性。

参考文献

[1]侯永琪:“大学排名的另类思考——西班牙世界大学网络排名”, 《评鉴双月刊》 (台湾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 2007年第10期.

[2]笔者译自UNESCO-CEPES:Berlin Principles on Rank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2008年1月11日-12日OECD关于高等教育成果评价的教育部长非正式会议 (东京) 材料.

[3]OECD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utcomes, OECD IMHE-Info, December2007.

[4]OECD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utcomes, OECD IMHE-Info, December2007.

上一篇:企业文化 第三次网上记分作业下一篇:无穷无尽是离愁表达思乡情绪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