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2024-04-23

在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通用12篇)

篇1:在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在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4年9月x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

大家好!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药学论坛在xx召开,来自国内和东南亚各国的医药学界同仁汇聚至此,我们深感荣幸。我作为东道主,同时以一名生命研究学者名义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忱的欢迎,并祝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xx地处中国西南云贵高原,xx医学院办学超过65年,是我国西南地区医学水平相当高的医学类高校。在当前和曾经一段时期内,我有幸在这两所高校任职,对他们各自的学校文化和发展理念深有感触。他们历经沧桑,埋头发展,术业专攻,在各自的教育教学领域内,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性人才。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武能定国,文能安邦,在这两所大学精神的培育下,他的弟子或悬壶济世,或传道授业,向社会传播了人与社会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和谐发展理念。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药学,我作为一名生命科学的研究者,工作中也与药学领域有所交集。药学博大精深,我国医学先贤为之进行过大量实践探索,成就了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大医学家李时珍知名药学大师。中华医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唐本草》沿用至今,并被注入现代科学技术发扬光大,继续造福于人类。这是属于全世界的财产,我们为之而自豪。谈到药学,我们还要关注xx本土的药学历史,特别是少数民族药学更具神秘和令人惊奇,比如我们的苗医,苗家医药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苗族民间就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相信这能够引起各位专家的研究兴趣。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药学是一个造福于全社会的研究领域,有道是学无止境,希望通过今天的论坛,我们主动交流学术,交换认识,增进了解,促进合作,把药学研究推向更前方,为社会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命健康更好的服务。

最后,祝大家在遵义期间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篇2:在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十分榮幸在今天這個難得的盛會上,本人可以在分論壇開幕式上與大家分享交流,我僅代表與會的學術組織,誠摯的感謝本次論壇主辦方和加州政府邀請我們17個學術代表團參加這一重要的活動。我認為這次論壇不僅僅體現出主辦方與各個學術團體的高度互信,更是國際文化學術領域合作所產生的成果,它也反映出了加州政府在多元文化保護領域的努力,國際合作的加強,文化建設的進一步提升,此次論壇促進了地區多元文化發展,特別為加州政府與加州各文化群體搭建了溝通的平臺。在此代表學術團體,發表簡短的演說,誠望在座各位專家學者予以指正,不吝賜教。

眾所周知,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文化宗教上的一次次衝突與碰撞,幾大文明經歷了誕生、發展、衰落,甚至消亡殆盡。再觀當今時代發展的趨勢,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大發展的今天,文明間的距離已經超越地理的局限,文明間的對話與溝通甚至融合將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文化間的種族宗教差異正在逐步淡化,在全球化的驅使下,人類的民族性正在逐步減弱,文明間的交匯融合在所難免,這種文明間的交流或是通過移民的發展,會是通過溝通與對話,亦或是通過暴力衝突,正在我們身邊一幕幕上演。

當今無論是中華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基督文明、非洲文明、瑪雅文明等等,五大洲的人們無一例外都在喪失他們各自民族的記憶,淡化祖先的印記,在追逐所謂的“新文明”;一個沒有地基的建築是無法長久屹立的,於是當今世界人們出現了迷茫困惑甚至惶恐。一些人試圖探尋各自民族文化的精髓,但暮然回首,我們失去的文化經典、歷史傳統卻很難恢復。在加州這個美國移民人口最多的洲,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世界各個文明在這裏都具有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同樣也面臨著多元文化包容性與移民文化保護最艱巨的任務,這項探索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在今天被賦予了很多劃時代的意義。

當今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文明間的對話,正在逐步取代文明的衝突。一體化進程使得人類的文明有了飛躍式發展,彼此增進了溝通,但是也正是在這個趨勢下,一些游離在主流世界文化體系中的“亞文化”逐步面臨消亡的危險,儘管在2001年和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繼通過了《文化多樣性宣言》和《文化多樣性公約》,在《宣言》與《公約》當中,確定了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最基本原則,各國政府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發揚本國文化,同時相容他國文化。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儘管這個在《宣言》、《公約》提出了保護文化多樣性最初步的理念,在落實上確實困難重重,其根本是在各國國民教育當中,未將多元文化包容性教育提上日程,致使各國政府在各自立場上的文化宗教立場上進行文化教育,導致盲目的民族文化自信與極端的民族文化自卑。誠如各位來賓手上的報告,是我們學會近年來所做該領域學術研究,稍後本人還將就此進行細緻的報告,誠望各位專家學者予以指正,不吝賜教。

美國是個多種族多宗教的國家,各種移民浪潮帶來的民族文化交織在一起構成了自由開放包容的美國文化,各國文化在美國這片大陸上找到了生存發展的土壤,美國文化也正因為多元的移民文化而精彩,加利福尼亞州是全美人口最多的洲,也是世界外來移民最多的地區之一。加州包含了世界所有的民族、文化、宗教。正是基於此加強加州的文化包容性教育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為此我們在報告中提出了“三育”方針即:增進各民族文化認同感教育,加強不同民族文化借鑒性教育,增強民族文化溝通對話性教育。同時定期舉辦文化論壇,以實現文明間宗教間的常態化溝通。

最後,我要再一次代表與會的各學術組織誠摯的感謝本次論壇主辦方和論壇工作人員的支持,感謝加州政府提供的一切便利,是我們大家彙聚在這個環境宜人景色優美的小城。最後我謹代表分論壇與會團體順祝大家事業順利!

篇3:在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大家上午好!

今天, 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2010年中国大学生创业高峰论坛, 共商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未来之路。首先, 我谨代表论坛主办方之一——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向在百忙中出席论坛的各部委和省市政府的领导同志, 向来自各地、高校、企业、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和朋友们, 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向中南大学、光明日报社、湖南省教育厅等合作伙伴及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合作表示衷心感谢!

刚才, 各位领导都做了很重要的讲话和发言。陈希副部长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 统揽全局, 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 进一步阐明了当前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对教育战线尤其是高校大力推动创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继续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提出了殷切希望。湖南省政府、光明日报、中南大学领导和人社部、团中央和教育部相关负责同志也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切, 分享了很多重要理念和系统观点, 介绍了很好的做法和经验, 提出了很多深入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意见, 听后非常受启发。

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是, “面向未来的中国大学生创业”。之所以确定这个主题, 是因为大学生创业的本质是创新。正如陈部长刚才所讲的, 做好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工作, 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创业和创新型人才, 是服务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与终生发展的需要, 是积极扩大就业的需要, 也是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我们高兴的看到,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工作开始显现喜人的景象。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 有的地方政府政策措施力度很大, 有的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数额达几亿元, 有的城市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很多地方对大学生创业落实了创业贷款、减免税费等政策。一些部门和地方组织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 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教育部指导下, 一些省市和高校积极探索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指导服务, 涌现出了很多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像我们所在的中南大学, 创造了很多经验, 一批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开始关注并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 许多企业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了帮助和支持。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工作, 我们才有了进一步将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基础, 有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动和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基础。

但是, 毋庸讳言, 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仍然有很多顾虑和误解, 高校内部对如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同认识, 很多地方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措施力度不够, 大学生创业教育仍缺少实践平台。据不完全统计, 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比例达到79%, 但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仅占1%。这些现象和问题表明, 要真正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还需要从多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下面, 结合我们工作中的粗浅体会, 我想从以下六个关系角度, 谈一些看法和意见。

一是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关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凸显, 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大学生创业, 往往容易被误解为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还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 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有研究表明, 中国在全球的创业活动中处于活跃状态, 创业意识强、机会多, 但是能力弱, 创业类型偏向于生存型创业。创业能力弱的重要因素是创业者本身的素质和受教育的背景。而在全国就业群体当中, 高校毕业生作为高素质人才补充的主要来源, 无疑最具有创业的潜在优势。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 不仅是培养未来的企业主, 更是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未来社会公民, 更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更多合格的创业和创新型人才。开展大学生创业工作, 绝不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

二是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和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关系。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较低, 即便是将来大学生创业工作进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也不会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去自主创业。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 能够激发大学生创造和进取的志向和激情, 鼓励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把握机遇, 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注重把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以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 对于他们今后在各行各业、各种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 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大学生创业和其他社会成员创业的关系。调查表明, 我国18-64岁人口中16.2%参与创业, 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约为20%, 也就是说, 不仅应届毕业生创业比例偏低, 在全社会劳动年龄人口中, 受过高等教育者创业的比例也不高。大学生创业与其他社会成员创业不同, 他们的创业不是普通的生存型创业, 更多的是科技型、知识型创业, 是发展型、机会型创业, 最有希望孵化新的产业,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因此, 无论从政策的制定还是政策的实施上, 我们强烈呼吁, 把大学生群体作为优先关注的对象, 切实把创业优惠政策惠及大学生创业群体, 甚至要把最优惠的创业扶持政策首先用到大学生身上。

四是大学生创业成和败的关系。古语讲, “失败是成功之母”, 又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每个创业者都希望成功, 但是创业总是艰难的, 所有的成功者几乎都是从大大小小的失败中走过来的。大学生创业同样会面临失败与挫折的洗礼和考验。因此, 在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服务中, 必须增加如何应对创业失败的内容, 让广大学生既能仰望星空, 又能脚踏实地, 能够做好准备, 承受挫折, 愈挫愈奋, 将激情创业与理性创业相结合。在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中, 特别是对创业成功典型的宣传中, 应总体把握, 实事求是, 多宣传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典型事例, 引导全社会积极正确对待大学生创业。同时, 更应当努力营造一种完善的政策制度环境和更为健康的社会环境, 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 让努力创业的人减少失败, 让矢志奋斗的失败者能东山再起。

五是完善统一政策和鼓励地方创新的关系。总体上看, 目前国家统一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尚在加大力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可以说留给地方出台政策措施的空间非常之大。因此, 应鼓励地方先行先试, 因地制宜, 打造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地方政府应以战略的远见和胸怀, 制定更为有力的政策措施, 在资金扶持、提供场地、减免税费、简化手续等方面进一步优惠, 并充分鼓励依托科技园、开发区、创业园, 加强创业孵化, 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部已经授予辽宁省和徐州市、昆山市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希望更多的地方积极作为, 努力打造区域性的乃至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中心和示范基地, 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乐园和热土。

六是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关系。学校是开展学生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的主体, 企业是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的主体, 二者互为支撑、优势互补、缺一不可。因此, 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建立灵活的制度机制,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企业, 让企业家走进校园, 实现学校和企业无缝对接, 共同为大学生创业打造教育和实践平台。很多有先见、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培训, 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 也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强有力的骨干和潜在的客户群, 有力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 堪称是互惠互利的双赢明智之举。

同志们, 朋友们, 大学生创业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来自政府、高校、企业、媒体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高度, 强调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和服务, 做出了全面部署。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安排, 把创业作为重点工作,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会同有关方面, 全力以赴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

一是办好大学生创业论坛。今天我们举办的这届创业高峰论坛, 为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搭建了一个集理论研究与实践交流为一体的平台,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论坛组织机制和方式, 加强联合与合作, 每年在大学生创业工作做得好的省市、高校、企业巡回举办创业论坛。推出典型, 交流经验, 群策群力, 广泛发动, 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不断推出更多的创业工作典型, 积极营造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和氛围。像这次论坛, 我们就是和中南大学共同举办, 下午大家要亲身感受中南大学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成果, 高文兵书记同时也是教育部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 他也会系统地介绍关于创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二是办好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 多种方式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我中心主办的“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正在进行中, 来自28个省 (区、市) 、600所高校的近4000支创业团队参与了比赛;同时, 我们还在筹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典型事迹报告团”等活动。

三是以课程建设和教师培训为抓手, 积极加大创业指导培训力度。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已经明确提出把创业作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我中心将推出一批创业指导示范教材;还将在“万名就业指导教师培训”计划实施中, 加大创业培训内容;并将进一步联合开展面向学生的创业培训活动。

四是在每年推出的50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的评选指标体系中, 加大创业权重。按照国务院领导批示, 从2009年起每年都要开展就业总结宣传工作, 并推选当年的50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我们将在评选指标体系中进一步加大创业工作权重, 以此来鞭策高校深化就业和人才培养改革, 推动高校不断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服务的工作力度。

五是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和我中心大学生就业研究所为依托, 联合省市和高校, 组织专家学者, 积极开展创业研究。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特点的大学生创业之路, 使我国大学生创业工作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更加健康地发展。

六是以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 全面加强创业信息指导和服务。平台专门开辟了“创业新天地”板块, 积极提供创业指导与相关服务。今后, 平台将联合各地和高校开发创建“大学生创业网络基地”, 大量收集并发布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和创业机会信息;不断增强创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是以《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为阵地, 加强创业宣传和舆论引导。《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方之一, 也是唯一全国发行的直接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的专业刊物, 长期直接面向学生, 开展创业指导与宣传工作。今后杂志将开设专门的创业版面, 积极宣传创业政策, 宣传典型地区、典型高校、典型企业和典型人物。还将举办创业征文大赛, 并与企业合作开展一系列活动。

这次论坛活动, 对于我中心加强和改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充分吸收论坛的成果, 进一步完善创业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为大学生创业这项伟大事业不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我的发言即将结束的时候, 我想引用毛主席的一段话,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茫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我相信, 一个风起云涌的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时代必将到来!

篇4:在首届玄览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辞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单位之一南京图书馆,向海峡两岸出席首届玄览论坛的各位领导与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美好的祝愿!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只有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为我们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南京图书馆前身可追溯至1907年创办的江南图书馆和1933年筹建的国立中央图书馆。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曾淑贤主任所领导的图书馆源头也为中央图书馆,因此二馆为同源馆。2011年5月,南图学术代表团访问台北同源馆,两馆商定以举办馆藏珍籍联展暨玄览论坛的方式,延续传统,加强合作,传递智慧。2012年10月,经文化部批准,南京、台北同源两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携手合作,在南京联合成功主办“海峡两岸玄览堂珍籍合璧展”。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学术交流,同时纪念江南图书馆首任馆长缪荃孙先生诞辰170周年,经文化部批准,同源两馆今天在这里再度合作,联合主办“首届玄览论坛: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玄览”源自郑振铎先生抗战期间为中央图书馆编印《玄览堂丛书》之名,此书名取自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有隐示中央之意。若再往前探寻,“玄览”一词源于《老子》,而老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员。本次论坛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及其传播与影响、珍籍保存与玄览堂丛书、近代图书馆事业及缪荃孙的学術贡献三个部分。在一整天的时间里,两岸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上述主题作精彩发言,同时还将就自己研究领域的心得成果进行交流讨论。相信在各位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论坛一定会取得预期的丰厚成果,对促进海峡两岸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业务合作与学术交流,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文化传扬世界之愿景,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这里我还要高兴地向大家报告,在罗志军书记、曹卫星副省长的直接关心支持下,南京图书馆今年购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扬州国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制的原大原色原样文津阁本《四库全书》,这套丛书共36217册,南图现已建成四库全书专藏室,今天要正式向读者开放,可以说我们又开辟了一个向公众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新阵地。

总之,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变迁,南京图书馆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巨大挑战,迫切期盼能够得到各位专家、同仁的指教和帮助。在此,由衷地欢迎与会代表光临本馆并指导工作。愿此次论坛成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友谊合作的新起点。

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方标军 江苏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江苏南京,200018。

(收稿日期:2014-10-13 编校:邹婉芬)

篇5:在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开幕式上的即席发言

国家水利部部长陈雷

(2012年3月13日)

尊敬的会议主席,尊敬的各位部长,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对第六届世界水论坛的隆重召开和《部长级宣言》的顺利通过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多发,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问题,2011年出台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对水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针对《部长级宣言》所倡导的三个战略方向,我向各位介绍中国采取的治水良策。

在“确保每个人的福利”方面,中国政府将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确保饮水安全;加强防汛抗旱防台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到2015年基本消除影响防洪安全的突出隐患,确保防洪安全;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力推广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中国政府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在保护生态环境

1的前提下建设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大力推进雨洪资源、再生水、微咸水、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用水安全。优先开发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可再生能源。

在“保护蓝色星球”方面,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人与水和谐相处,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水土流失防治,加强江河湖泊水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为此,中国政府将着力强化以下措施:一是完善规划体系。建立健全水利规划体系,强化水利规划的权威性、指导性和约束性。二是推进依法治水。加快构建完善的水法规体系,强化水资源综合管理,进一步提升水利管理能力。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水利投融资机制,未来10年,中国水利总投资额将达到6360亿美元。四是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水资源管理、水利建设管理、工程运行管理、水价形成机制等改革,着力构建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五是加快科技创新。加大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女士们、先生们!水资源问题事关人类生存发展和各国人民福祉。中国水利部将积极响应第六届世界水论坛部长级会议宣言,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一道,共谋治水良策,加强交流合作,分享成功经验,携手

篇6:在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行长在“国库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年7月„„)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

上午好!

时值盛夏,我们在风景如画、热情似火的南湖之滨,为庆祝《国家金库条例》颁布20,共同探讨为政府理财,为发展服务的话题。市人大、市政府、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国库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值此条例颁布20周年之际,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财政局联合举办“国库论坛”,其中心议题是总结国库事业20年来取得的成绩、分析国库工作贯彻执行货币和财政中的作用,并展望财税国库的改革与发展。论坛将请业外专家学者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请来宾代表做交流发展,市委市政府领导还将对国库工作做重要指示。我们相信,通过这次论坛,我们将更好地重温国库条例,广泛开展沟通交流,进一步促进国库工作不断发展,开创新局面!

篇7:在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大家上午好!

一场漫卷全球的疫情,正深刻改变着世界,当然,也正深刻地改变着财富和资本世界!本次论坛,以“全球剧变下的财富管理趋势”为主题,欢迎大家再一次相聚青岛,参加第六届中国财富论坛,共同探讨这个趋势!

财富和资本对大环境的趋势变化具有本能的敏感。世界本来就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这次疫情,让世界“变”上加“变”,所有的国家,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人,都在思考同样一个问题:这世界会怎样?我会怎样?我该怎样选择?也就是说,面对这变化的世界,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国家也好,行业也好,个人也好,都必须理性地作出判断、作出选择、作出应对。在这个疫情中的世界,我们已经并且还正在看着各个国家的内部以及国与国之间纷繁的万象,这一切在加剧着人们心头的不安。而与此相对照的却是,作为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不仅快速地控制住了疫情,恢复了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而且经济也快速回升,全国上下经济社会有序,人民心理踏实安稳,显现出十足的定力。最能体现这种定力的是,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那么,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财富和资本市场会有什么新的变化?这是今天我们会议要探讨的主题,因为这既是中国经济走势会影响到的大问题,也是会影响到中国经济走势的大问题,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是一个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判断的问题。对此,从宏观的层面,我有这么几点看法,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请教,供大家批评。

第一,资本会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中国经济已经经过了4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无论是资本市场的机制还是投资人,都还在不断的完善与成熟之中。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资本难以克制快速扩张的冲动,不免呈现出非理性的浮躁,这一点是有规律性的。但是,在目前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大背景下,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资本会更加理性、更加务实,这种理性与务实的直观表现就是资本会更加注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互动中扩张自己,推动经济脱虚向实的步伐更加扎实有力。

第二,资本会更有力地推动创新。这次疫情让持续两年的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我们也感到了切肤之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调整,加之其他更加复杂的因素,我们在不少领域被卡了“脖子”。我们对世界竞争有了新认识,我们对创新的价值有了新体会,这一切,给我们认识加大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教学。实业难受,资本也好受不到哪里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创新力决定了我们的经济还能走多远,我们的国家还能走多远。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经济能走多远,必然决定我们的财富、我们的资本能走多远。我们经常说家国情怀,在中国文化中,家与国的命运从来都是连在一起的。作为财富拥有者或投资人,这种情怀一定会被这变动的世界给我们的教训所激发。支持创新,推动创新引领,摆脱被别人卡“脖子”的被动局面,会成为资本市场一种集体性的理性自觉。

第三,中国北方的资本市场会趋于活跃。现在,中国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北方地区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到2019年,长江以北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占比,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47%左右,下降到了35.2%。北方经济相比南方不活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其中直观的原因之一就是资本市场不活跃。总书记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必然是跨越南北、东西互济的循环,就是要通过多种要素的循环,进一步释放北方和西部的市场和发展潜力,既扩大内需,又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加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加持,北方地区一定会迎来一个“补课式”的较快增长阶段。北方要在“双循环”中补课,首先要补财富管理和资本市场这一课。这一课,不仅仅是官员要补,北方的企业家也要补。

第四,国际资本不会去中国化。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明白、很浅显。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中国的创新能力在快速提升,这决定了中国市场的资本回报率会不断提高。何况,当下疫情还在全世界蔓延,而中国已经回归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中国通过“双循环”,扩大了国内需求,同时也是向世界提供了市场,体现了大国担当。从资本的本性来说,有什么理由不到中国来呢?眼下,去全球化逆流与去中国化的鼓噪,可能会一时掀起波澜,但从长远与规律上看,经济秩序从来都是由共同利益来决定的,而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其它。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事做好,同时坚定不移地扩大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等、互利、共赢,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就会保持足够的吸引力,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中国经济的大海一定会更加波澜壮阔!

在这样一个“双循环”的大背景之下,青岛财富管理和资本市场的机会和价值在哪里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青岛在“双循环”中有着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给财富和资本提供了巨大的增值空间。说青岛在国内大循环中是“双节点”城市,是因为,青岛作为中国北方第三大城市,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又是长江以北地区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中央让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其中就包括要建设上合组织国家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因此青岛打造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一定是资本合作的新平台。我们已经发起了“一带一路”产业投资基金,通过以股权投资为主的多种市场化方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总书记还要求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要求青岛提升核心城市竞争力、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8月8日,我们联合沿黄九省区省会(首府)城市与胶东经济圈五市,举办了2020·青岛·陆海联动研讨会,共同发起了2020·青岛·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合作倡议。“9+5”城市建立起了政府间合作协调机制以及商协会和企业间的沟通联络机制,目的就是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善于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黄河流域城市间的开放协作发展,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资本市场空间。我们已经与部分黄河流域城市之间签署了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大家来到青岛,就是面向了胶东经济圈五市,就是面向了山东和整个黄河流域。

越来越多的投资人青岛擘画的开放发展大势,看到了青岛在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前沿价值与“双循环”格局下的“双节点”价值。去年我们提出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举办了第一届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就有那么多的创投风投机构汇集而来。截至今年6月底,青岛在中基协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311家、同比增长24.9%,备案私募基金656只、增长42.6%,管理基金规模达949.2亿元、增长33.8%,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私募基金增速均居全国第一位。银行、基金、理财公司等也加速在青岛集聚,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们连续拿下了光大理财、意才基金销售、青银理财、兴华公募基金四张含金量十足的金融牌照,这在全国也不是多见的。即便在疫情的冲击面前,青岛金融业发展仍然十分亮眼,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了7.8%,证券业交易额增长34.7%,保险业保费规模在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深圳,居第2位,6月末,青岛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均超过15%。资本对青岛的青睐,诠释了“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

第二,青岛正在积极对接上海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推动国内大循环重要的北方枢纽。上海之所以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龙头,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服务业走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青岛要发挥在“双循环”中的“双节点”价值,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需要发挥包括金融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的辐射作用。为此,我们积极主动地对接上海的现代服务业,通过与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合作,发挥现代服务业全产业渗透、广空间覆盖、强资源整合的作用,辐射黄河流域以及更广阔的北方地区,建设推动国内南北东西大循环的重要的北方枢纽。

前不久,青岛选派了首批51名干部赴上海的现代服务业企业、中介组织等开展现代服务业专业实训。我们就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建立起青岛与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内在联系。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已经有一大批上海的资本金融、航运、贸易、高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企业、人才、机构来青岛投资、落户和考察,不少企业明确表示,要在青岛设立区域性总部。

与现代服务业相随而来的,一定是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技术、产业资源,这些高端资源,正是财富和资本所青睐的对象。当然,这些高端资源,也只有嫁接上了财富和资本,才能够“高飞远飞”。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量现代服务业资源汇聚的青岛,一定是一个给财富和资本创造空间和市场的青岛。

第三,青岛正在建设创业城市,打造最适宜资本生长和财富汇聚的发展生态。我认为,一个地区的发展生态,可以概括为“4+1”生态。所谓“4”,就是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1”,就是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在“四链合一”中,无论是产业链、人才链,还是技术链,都离不开资金链。我们建设创业城市,就是要打通这“四链”,城市要创业,企业要创业,人才要创业。

疫情冲击下,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都在加速重构,这是创业者的机遇。青岛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13条产业链,每一条产业链都分别由一名市领导牵头,根据产业基础和城市特质,重点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中国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机器人产业基地,等等。拿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来说,它就涵盖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机器人、算力算法、区块链、产业数字金融、网络安全技术等全产业生态,这些恰恰就是位于当前产业最前沿、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领域,也是最能感召资本投入、最受资本看好的领域。

围绕产业链,我们借助资本的力量,加快布局人才链、技术链。我们让企业成为引才的主体,引什么人才、给人才什么政策,全都由用人企业说了算。企业的人才,大院大所的人才等等各类人才,在青岛都能享受到创新创业培训。上个月,我们刚成立了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去年我们还邀请华为、腾讯、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15家行业头部企业在青岛发起了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这些都是创新创业培训的主体,现在,他们已经全部在青岛落地并开始创业培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持续推动创投风投基金与创新创业人才对接互动,青岛发起的总规模5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就是专门支持初创期的创新创业者。

在互联网背景下,不管是人才集聚,还是技术创新,都需要更加多元、便捷的资本支持。我们聚焦金融新业态、新模式,推进金融科技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合作,探索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积极争取数字货币应用试点,深化金融科技的场景对接和落地推广。我们加快推进现代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逐步扩大金融科技在银行、证券、保险、地方金融组织等领域的应用,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和资产质量。也就是说,在以资本之力推动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蝶变的同时,资本也一定会实现自身的快速蓬勃发展,这样就真正打通了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四链合一”,资本既是其他三链的生态,其他三链又是资本的生态。在政务服务方面,去年以来,我们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的“三化三型”政府,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快速提升,不少来投资的企业家都给予赞许。

各位朋友,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青岛走在了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沿,承担着多重国家战略使命。我们期待与大家携手一起,共享机遇,在国家“双循环”大格局中书写出更多互利共赢的财富故事。

最后,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篇8:在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2014年9月10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天津出席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 并发表特别致辞。

他说, 本届论坛以“推动创新, 创造价值”为主题,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 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要靠创新, 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也要靠创新。近几年,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持续发展, 向健康方向前进, 主要动力还是来自于改革创新。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 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使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中国经济还处于发展中阶段, 但资源环境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必须加大节能环保力度。应对气候变化, 既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会前进, 不会倒退。我们已提出向污染宣战, 并认真履行相应的国际责任, 正在研究2030年前后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包括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排放强度比例下降、非化石能源比重上升等。中国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不仅有决心而且有能力, 我们将紧紧依靠科技创新, 进行艰苦卓绝、持续不断的努力, 来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着力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 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

篇9:在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在此,我谨代表论坛发起主办单位——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教席,对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各部门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国家人事部、总参谋部院校教育行政局等国家和军队机关的领导同志,以及中国科协常委刘恕教授、以及其他嘉宾给予论坛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0年,针对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机构改革调整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开展继续教育的内外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新情况、新形势,为交流继续教育先进经验,传播继续教育前沿理论,探讨继续教育创新模式,搭建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平台,使广大继续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与思想的沟通,理念与理念的碰撞,经验与经验的交流中,拓宽视野,激发睿智,启迪思路,共同促进继续教育的繁荣与发展。由上述四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并于2000年、2002年成功举办了两次年会,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特别是去年 8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办的“论坛”2002年年会上,发起单位一致认为,“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作为继续教育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的一个良好形式和有效载体,对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四家发起单位一致同意,要“把论坛作为一项事业来抓,一直办下去”,并决定每年举办一次年会,并在《继续教育》杂志增设“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专栏,发表高水平的继续教育理论研究文章,从而提高“论坛”在继续教育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截至9月底,论坛组委会共收到应征文章150余篇。其中在《继续教育》杂志发表80篇。这些论文涉及到继续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既有对继续教育发展宏观趋势的预测,也有微观案例的分析;既有对地方高校、企业、政府部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规律的探讨,也有对军队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教育工作特点思路的概括;既有对继续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有对继续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些文章将有力地保证论坛年会的质量和水平。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描述时,捉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同时,对继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根据这个新要求,按照本次年会确定的主题,本次年会将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交流探讨:继续教育基本

理论创新;继续教育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政府职能转变与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继续教育资源整合与教育培训品牌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对继续教育创新的作用与影响;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对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作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下的继续教育和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等。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次会议的东道主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和这次年会的具体承力、单位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开展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承担着为全军培养武器装备指挥管理人才、为国防科研试验系统和军事航天系统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指挥管理人才的任务,具有军事任职教育、博土、硕士、本科、专科等多个办学类型和层次,在校学员达3100人。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正、副教授等高职人员200多名。

这次论坛的具体承办单位——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已有24年的历史,原来隶属于总装备部司令部,1999年起转隶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多年来的办学实践,该中心形成了一条具有总装特色的继续教育办学之路,在军队和国防工业系统有较高的知名度,形成了示范效应。中心主办的《继续教育》杂志是国内继续教育领域发行范围广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教育期刊。

在长期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第一,继续教育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世界范围的新军事变革对人才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的要求。未来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人才素质将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而继续教育作为提高部队官兵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新世纪备受重视。在办学实践中,我们牢固树立了人才就是战斗力、继续教育提高战斗力的观念,把继续教育培训作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个重要环节来抓。紧紧跟踪武器装备和国防科研试验的前沿,策划培训项目,设计培训内容,瞄准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研试验任务需要,及时、超前地开展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继续教育要立足实效,健全体系。继续教育是面向高层次人才,针对工作实践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继续教育”这个名词是从“继续工程教育”发展而来。近年来,我们根据继续教育发展形势,把继续教育培训对象从专业技术干部发展延伸到指挥管理干部,建立了包括指挥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在内的面向总装全体干部的完善配套的干部培训体系,使之成为总装部队干部培训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和国防科研试验任务的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就学院来说,指挥管理干部开办了连晋营、营晋团、团晋师的培训班;专业技术干部开办了初级晋中级、中级晋高级的职称培训班。同时,我们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培训对象,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第三,继续教育要依托社会,整合资源。继续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一个培训单位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实施培训活动。为此,我们在继续教育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依托社会、整合资源,不断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特色。我们的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在开展继续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北京地区人才、科技、信息优势,依托军内外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在组织培训办班过程中,科学整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军地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教学资源,保证了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虽然在继续教育培训方面取得一点成绩,但与实施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继续教育培训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希望通过“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2003年年会,加强与军地高等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开展继续教育的思路;虚心向地方高等院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学习、取经,学习好的经验,以推动我们的继续教育工作走上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沟通促进了解,交流促进进步,合作促进发展。我们希望通过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年会,开成一个畅所欲言、充分发扬学术民主的大会,一个求真务实、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大会;—个开拓创新、积极谋求发展方略的大会。通过大会,在政府与企业,军队与地方,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交流继续教育工作经验,整合继续教育培训资源,探求继续教育发展方略,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路,共同把继续教育事业做大做强,促进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篇10:在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老师、同学

值此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幕之际,我谨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不辞辛劳,积极与会,交流研究生学风建设最新成果,指导和促进我们研究生的学风建设表示欢迎和感谢

我校的郑重申明网为此本文。

高研究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与保证。

新形势下如何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以及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素质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就是塑造一名高尚的人,一名专业或业务知识精通的人,而这一切都与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密切相关。学风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群体行为,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参加活动的一种表征。优良的学风是一种积极的气氛,使处于其中的学生感到一种压力,产生紧迫感;同时它也是一种动力,使学生能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同时它还是一种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篇11:在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工会领导人、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中国农历新年刚过不久,“2009’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各位工会领导人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论坛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去年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明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将会见各位工会领导人,充分表明中国党和政府对各国工会领导人的一贯尊重,对“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的深切期望和对中国工会的大力支持。

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成功抗击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中国工会于10月成功召开了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规划了未来五年中国工会的发展蓝图,这必将对中国工会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工人阶级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视改革开放为己任,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中国工会把竭诚为职工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有效地调动了广大职工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改革,促进了发展,维护了稳定。在这里,我们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世界各国工会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它使世界经济走向衰退,导致了许多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倒闭,这不可避免地会对世界各国工人的权益带来严重影响。近一段时期,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罢工,就是在危机影响下爆发的。为了应对严峻挑战,各国工会组织除在维护工人权益上积极行动,还在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工人就业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中国工会高度关注国际工会组织和各国工会组织为应对这场危机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不断加深,造成中国经济外部需求明显减少,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城镇失业人员增多,城镇就业压力增大,大批农民工返回农村。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把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就业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和实施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这些重大政策措施,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把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对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危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中国工会充分响应和支持政府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企业停产、限产、关闭、破产导致的企业用工减少,社会就业压力加大,企业拖欠工资和欠缴社会保险费问题,以及部分职工收入减少、生活困难的实际,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一是着力开展工会与企业、职工的“共同约定行动”。一方面,督促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带头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做到不裁员,稳定工作岗位;协商确定薪酬,及时发放工资;加强培训,切实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信心,立足本职,努力工作,积极主动为企业生产经营献计出力,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二是切实加大对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行业和企业职工帮扶力度。全国各级工会在2009年元旦春节期间,集中开展送温暖活动。积极筹措资金,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下岗失业职工和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就学提供助学金。

三是积极推动企业组建工会。开展推进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集中建会行动,突破了跨国公司建会瓶颈,扭转了跨国公司建会率低的状况;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坚持稳中求进、持续发展,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更广泛地组织到工会中来,努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些措施对于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发挥了明显作用,赢得了职工、企业和政府的普遍支持。

各位工会领导人、朋友们:

加强相互交流,共同应对面临的挑战,是世界各国工人的共同愿望。本次论坛以“科学发展、体面劳动、职工权益”为主题,与会各位工会领导人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这对于进一步增进各国工会组织的相互了解,更好地促进工会组织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作用,大力推动国际工会运动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取得广泛共识。

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工会提出以下四点主张:

第一,努力维护职工的就业权利。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实现和发展工人权益的基础。在国际金融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向其他产业领域蔓延的趋势下,面对可能出现的世界范围内的企业裁员、失业增加的困境,维护好职工的就业权利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加迫切。各国工会组织是维护职工权益的主渠道,关心职工的就业需求,帮助职工提升技术技能和再就业能力,努力促进职工就业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各国工会组织要把维护职工的就业权利当作工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首要任务,积极参与就业再就业工作,千方百计保障职工的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援助和创业培训,促进减少失业,扩大就业,引导创业,努力保障职工的就业权利。

第二,共同促进实现体面劳动。实现体面劳动,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让广大职工实现体面劳动,必须努力保障他们的权益,不断改善广大职工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生活质量。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经济发展为重要前提。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要推动实现体面劳动,需要各国工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坚持共同应对挑战,才能共享发展机遇。各国工会组织应积极

参与应对危机的全过程,把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促进实现体面劳动与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共思良策,共渡难关,从而让更多的劳动者更广泛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第三,积极加强社会协调配合。工会加强与社会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是保护职工利益、促进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面临严峻形势。工会组织要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包括三方协商、集体谈判、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等机制,开展与相关组织的多形式和多层次的对话,尤其是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协调,共商企业摆脱困境重获发展的良策。企业能生存发展,职工就业才有机会,职工权益才有保障。企业也只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与职工和工会更好合作,才能渡过难关,获得新的发展。

第四,不断增进相互理解与尊重。国际工运丰富多彩,凝结了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各种元素。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劳动关系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深。国际工运应充分反映各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统等领域呈现出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努力扩大包容性、民主性,积极反映不同的利益诉求与呼声,促进国际工运民主和谐、共赢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各位工会领导人,朋友们:

我们举办的“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一届比一届办得好,内容更深刻,更有特点,参加的工会领导人和出席的工会组织一次比一次多,从最初的仅有10多位发展到现在有100多位工会领导人出席论坛,说明这个论坛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工会组织的大力支持,我们希望这个论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越办越好!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进一步加深了各国间的相互依赖,使世界各国人民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各国工人和工会组织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事成于和谐,力生于团结。中国工会愿在和平、发展、合作、工人权益的旗帜下,遵循独立、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交往原则,进一步加强与各国工会组织、国际和区域工会组织的关系,共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民主和谐的国际工运新秩序。祝“2009’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圆满成功!

篇12:在药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Advance the Global Human Rights Cause and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在首届“南南人权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 Addres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First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 王毅

H.E. Wang Yi,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2月7日

7 December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Distinguished Guests, Friends,

我谨代表外交部对首届“南南人权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I would like to extend our sincere congratulations onthe opening of the first South-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and our warm welcome to you all.

这次论坛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不久,在中国举办的一次高级别国际人权会议。十九大提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为解决人类社会向何处去提供了方案,也为人权事业的发展开创了契机。论坛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南南人权发展的新机遇”为主题,具有重要和积极意义。刚才黄坤明部长宣读了习近平主席发来的贺信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本次会议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上一篇:波形梁护栏施工方案下一篇:《奋斗新征程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特别节目》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