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2024-04-22

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精选14篇)

篇1: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92号)及《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鄂财教发[2007]87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我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在校学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三条 国家助学金资助名额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下达。学校将名额足数划拨到各学院时,将根据学院类别、层次、教学质量和水平以及生源结构等因素来确定各学院资助名额,并根据政策对农林专业予以适当倾斜。

第二章 资助标准与申请条件

第四条 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分为三等:一等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3000元,二等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2000元,三等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1000元。

第五条 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活动;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本无违纪处分;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第六条 首次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必须首先提供相应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材料。

第四章 申请与评审

第七条 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八条 国家助学金申请与评审工作由校学生处组织各学院实施。

第九条 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

第十条 学生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在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品学兼优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第十一条 我校国家助学金由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评审,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处。

第十二条 学院应该根据工作要求,由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学生工作分管领导、学办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代表组成本学院、年级国家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指导组织本学院各年级学生开展申请评审工作,发动学生,核实资料,通过国家助学金的宣传、申请、评审、公示、发放等工作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

发展。

学院各年级评审小组审定本院当年国家助学金学生建议名单,报学院领导集体研究后,在学院公示3个工作日后,报学校学生处。学生处汇总各学院受国家资助的助学金学生建议名单,经学校国家助学金领导小组审评,报学校领导集体研究通过后,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无异议后报省教育厅等待批复。

第五章 助学金发放、管理与监督

第十三条 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第十四条 学生国家助学金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学生处按有关规定加强资金管理,对国家助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确保及时将助奖金发放到经济困难学生手中。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我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足额经费设立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开展校内勤工助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学生处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9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分为一等、二等。其中,一等每人每年资助2500元,二等每人每年资助1500元。

第三条

国家助学金资助名额以云南省教育厅当年下达指标为准。学校据此结合各学院学生人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综合其他相关情况,等额向各学院下达指标。

第四条

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科(含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无不良嗜好。第五条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不能申请国家助学金:

1、同一学年内获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助学金的。

2、无故不缴纳学费或住宿费的。第六条

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第七条

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第八条

国家助学金的申请与评审:

1、学生本人自愿申请,并填写《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见附表)。

2、辅导员或班主任审查后向学院推荐。

3、学院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

4、学校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审议,公示无异议后于每年11月15日前报云南省教育厅。

第九条

国家助学金原则上按月发放,一年中除七、八两月外,以十个月计发。其中,每年九月至评审结束当月的一次性发放,其后按月发放。

第十条

有关部门和学院在审查学生申请时,要结合国家助学贷款、各类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社会捐赠一并考虑,在公平实效中突出效率,切实发挥各类助困资金的帮扶效益。

第十一条

有关部门和学院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助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同时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学生资助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3:从国家助学贷款看大学生诚信教育

在开始运作的几年内,全国贷款学生的平均违约率近25%,不良贷款比例远远高于各企事业单位、个人的不良贷款比例,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挫伤了银行对大学生进一步放贷的信心。助学贷款违约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从另一个方面也能看到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如: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甚至替上课、替签到、替考,理直气壮,且无所畏惧。没有诚信理念,将成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致命的缺陷。正如史密斯所言:“在中国,开发资源所需要的各种知识都十分丰富,各类人才应有尽有。但是没有建立在真诚基础上的相互信任,所有的一切都不足以振兴这个帝国。”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以信用为基础。因为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信用经济,它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诚信。现代市场活动之所以能够超越地域、跨越民族国家的疆界,其实质乃是信用的延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网上购物等虚拟市场活动,更需要建立在彼此严肃承诺与信任的基础上。因此,普遍的守信行为是交易能够进行、经济能够运转的前提,也是企业尤其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为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使之能立足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

在2006年之前,我国没有建立完善、合理的个人征信系统,没有为个人建立“信用档案”,无法给社会提供详细可查的信息和数据。学生时代不良的个人信用记录不会对他今后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使破坏信用的大学生在经济上、法律上没有受到应有的追偿和处罚,造成失信成本过低的现状。因此,某些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即使有偿还能力也不愿意还贷款。由于对不讲诚信的行为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信用危机才会在大学生助学贷款的事情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个人征信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会对贷款者借钱不还的行为形成有效约束。从2006年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在全国正式运行。此后,个人到全国任何一家银行申请信用卡或住房贷款时,银行将有权要求查询申请者的个人信用记录。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将记入个人征信系统,在其以后的贷款和申请信用卡时,有可能会被拒绝。但因该征信体系只局限于银行系统,约束力有限。因此,应建立综合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除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应联合税务、工商、公安、法院等部门建立的行业信用系统,形成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机制,提高失信行为的机会成本。使违约者在今后的求职、创业、借贷等各项活动中受到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信用违约的后果。

篇4: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问题探讨

关键词:助学贷款;偿还;违约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

一、现状分析

2010年国家助学贷款资助人数突破100万人,金额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1.6%和32%,创历史新高。1截止至2009年,全国高校贷款学生达451.8万人,贷款金额424.1亿元2。而部分贷款违约率却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按照规定,当违约率超过20%,银行有权终止贷款。

助学贷款无担保是银行发放贷款的最大顾虑。国家助学贷款业务风险性主要在于:一是毕业生就业率低,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还贷必将会受到影响;二是毕业生流动性大,增加了还贷难度;三是不可抗力导致的房贷风险增加。

多年以来,各地媒体不断有报道反映大学生失信违约行为。由于没有抵押和担保的顾忌,学生毕业后就存在一走了之的侥幸心理,银行即使想追究其违约责任,很可能传票都不知道往哪里发。尤其是现代化社会,人才的流动性非常大,联络方式变更频繁,学校贷款管理部门对此也束手无策。恶意欠贷如果不解决,则会形成恶性循环。

二、拖欠原因分析

(一)制度不完善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信用体系不完善是由工业型社会向知识型社会转变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世界上,贷款拖欠率较低的国家或地区, 一般是地域小,人口少,公民有较强纳税和还贷意识,有发达的银行系统,并建立了完善的信用体系以及相应的追缴措施或方法。

在日本, 20年助学贷款的拖欠率由46.7%降至2.3%。究其原因在于日本加强了追缴的力度,“学生逾越偿还期限不自动来偿还者,首先由育英会寄发通知催促偿还,若仍不主动偿还则由育英会派员前往收缴倘若再不偿还,则诉诸法律。由日本简易裁判所判决并执行之。”3同时,为了鼓励尽早还款,日本育英会规定,若在偿还期限内提前4年还清贷款,则退还所贷总额的10%作为奖励。

(二)缺少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一个社会稳定和文化沉淀的重要媒介。助学贷款作为无担保的政府贴息贷款,又缺少必要的责任连带关系,诚信问题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虽然诚信为大多数人所承认和认可,但对于刚步入到大学殿堂后得学生,会受到很多来自社会上一些非主流思想的冲击,这些思想对于学生的价值取向有着重要影响。大学教育是向社会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知识的存量已经不能简单涵盖人才了,品德已经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缺乏有效保障机制

助学贷款实施过程缺少有效的机制约束,银行方面没有投入大量精力去管理学生贷款资料的可行性,其主要依靠学校提供的学生资料。学校承担着学生助学贷款申请的保证人、管理人和监督人,而当涉及到还款问题时贷款档案管理工作又转移到银行和贷款人的工作单位,学校只有辅助性的责任。这种落差和转变导致了责任归属不明,最终危及的是经济行业和学生个人的利益。助学贷款是无担保贷款,但经济上无担保并不意味着不可以采取人保的方式。与此同时,当国家代为偿还银行利息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考虑到为信用不足的学生贷款提供商业保险。

三、解决措施

(一)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制度

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问题离不开对制度问题的思考。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须明确各方面的责任,行政部门、银行、学校、个人,四方各有责任,责任分工不同,但必须各司其职。传统上,国家助学贷款依赖于学校地银行放款,为督促还款,可更多采取生源地贷款的方式,增加贷款学生家庭的社会责任。

除此之外,加强法律保障力度。相关法律有《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笔者认为,法律虽然可以保证贷款人的合法权利。但法律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教育,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工具,一方面能给那些骗贷人以教训,另一方面也能督促震慑那些持观望态度的还款人。

(二)建立信用体系

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信用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美国的信用体系很发达,从一个人刚出生就有一个类似信用账号的号码伴随其一生。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实现这样的管理体制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相信完善的银行联网体系一定会很快就建立起来。同时与高考一样,可以考虑将助学贷款信用问题加入到诚信档案。另外,第三代身份证如果能够既使用指纹识别,又能够注入诚信档案,相信虽然在短期内的社会阻力较大,但不需要多久社会就会广泛认可或者接受这种本应有的诚信道德。

(三)构建问题处理机制

机制的功能在于弥补制度的不足,从某种程度来说,制度是僵化的,机制则是灵活的。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难问题,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办法,积极适应中国的国情和大学生的阶段性特点。首先,可以适当延长还款期限。即使在发达的美国,还款的期限也是10年。目前,大学生就业前景不是十分乐观,特殊情况应该特殊处理,不可以偏概全;其次,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加大助学金、 各种奖学金的力度和广度,增加教育投入,助学贷款不是解决教育普及化的根本措施,各种经济手段要搭配使用。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可以一方面增加财政补贴的力度,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和鼓励小企业积极吸纳应届生。减、免、补等措施不是长久之计,可持续发展来自于学生的内在动力,只有调动了其自身的积极性,才能够促使整体经济的活跃和社会的稳定。最后,开展助学贷款的商业保险。商业保险既能够分担银行的风险,也能够促进贷款问题解决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增加社会责任感。(徐州师范大学法律政治学院2010级研究生;江苏;徐州;221000)

参考文献:

[1] 凌靖波、吴爱邦.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机制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 杨亚伟.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机制探析[J].科学咨询,2010,(11)。

[3] 耿新、陈莉.信息不对称下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的博弈分析[J].财政监督,2010,(6)。

注解

① 中国青年报,2011年07月15日。

② 银监会网站,2010年11月16日。

篇5: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3内蒙古民族大学国家助学金评定办法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内财教发[2007]781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国家助学金评定范围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国家助学金的申请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二)勤奋学习,积极上进,评选学的上一学内不得有三门(含三门)以上必修课考试不及格;

(三)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评选学的上一学内无警告(含警告)以上处分;

(四)家庭自然状况符合《内蒙古民族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中规定的条件。

三、国家助学金标准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平均每人每年3000.00元,按具体分三个档次见《内蒙古民族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一)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学生资助范围为每生每年2000元。

(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范围为每生每年3000元。

(三)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学生资助范围为每生每年4000元。

四、国家助学金评定程序

(一)贫困学生可根据国家助学金申请条件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递交《内蒙古自治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二)以班级为单位由辅导员、班主任、班干及普通学生代表组成小组,对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进行评议和推荐。

(三)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并在本院范围内张榜公示两天,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四)送学生工作处资助管理中心审核。

(五)报学校由校领导集体研究审定。

(六)送教育厅审批。

五、几点要求

(一)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发放与管理工作,将党和政府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传达到第每个学生当中,确保国家助学金真正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精神,国家助学金要对农林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专业为主的学生予以适当倾斜。

(三)获得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及减免学费等重大项目资助的学生,不再获得国家助学金。

(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申请并获得国

家助学金,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五)享受助学金内受警告(含警告)以上处分者,停发本学国家助学金。

(六)学生本人生活不俭朴,有下列现象之一者不予资助;

1、有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者;

篇6: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学助字〔2013〕3号

贵州师范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修订)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根据《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黔财教〔2007〕10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资助对象

我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并按期注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五年制大专学生、高职3+2学生升入专科后可申请国家助学金。

免费师范生参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

二、管理机构

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国家助学金的评选、发放工作。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国家助学金的评选、发放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各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三、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4.勤奋学习,积极向上;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具备以上基本条件,被学院认定为特殊困难的学生,优先予以考虑。

四、资助标准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具体分为1档特困生3500元,2档困难学生3000元,3档一般困难学生2500元。各学院根据本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进行具体评定。

五、评审程序

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按学年申请和评审。国家助学金评审程序如下:

1.符合基本申请条件并已被学院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填写《贵州省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

2.各学院严格按照国家助学金基本申请条件进行初审,评审出初审合格学生及资助档次,在班级、院级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填写《贵州省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名单备案表》,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3.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学院报送的获助学生材料进行审核后,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审定通过学生名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将评审结果及相关材料报送省教育厅。

六、发放、管理与监督

学校将国家助学金以按月发放的形式发放到受助学生农行联名卡上。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不得申请国家助学金,若已获资助,将从当月起终止其当年受助资格:

1、在校期间,触犯国家法律法规受到处罚;

2、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或学院警告及以上处分;

3、平时生活不节俭,有与其家庭经济状况明显不符的较高消费行为;

4、拒不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安排的集体活动(义务劳动、公益活动等);

5、学习不努力,一学年内按教学计划规定的修读课程考试(含考查)有四门以上不合格者;

6、未经学校同意,私自在校外租住房屋;

7、休学、退学、转学学生。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做好国家助学金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评审结果、资金发放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国家助学金评定是一项事关国家政策实施和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评定和发放工作, 确保国家助学金真正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对国家助学金要专款专用,及时发放,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同时要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本办法自2013年9月开始施行,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篇7: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高校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资助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二条高校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根据我院具体情况,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划分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档和家庭经济特殊困难档两档,资助标准分别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每生每年1500元,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每生每年3000元。

第三条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第四条国家助学金的附加申请条件:

1.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家庭收入低或无固定经济收入,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不足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国家规定应该由学生缴纳的费用,学生本人在校的基本学习、生活得不到经济保障,完成学业有困难的学生。

1)家庭人口多,兄弟姐妹多人上大学的;

2)父母双方下岗或父母一方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

3)家在老少边区以务农为主,且由于当年内自然灾害引起收入大幅度减少的;

4)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的;

5)家有病人常年治疗,医药费用负担沉重的;

6)其他困难的。

2.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家庭境况特殊困难,无直接经济来源,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无力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国家规定应该由学生缴纳的费用,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学生。

1)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及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仅靠政府救济的;

2)父母均丧失劳动能力,无兄弟姐妹或有兄弟姐妹但无力供养,没有直接经济来源的;

3)家庭发生重大事故而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

4)家在重灾区,因灾害导致“三无”(无房屋、无父母、无收入)的;

5)其他特殊困难的。

3.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抽烟、酗酒经教育不改;

2)在校外租房或经常出入经营性网吧、通宵上网;

3)有与其家庭经济困难状况不相符的其他高消费行为或不当消费行为。

第五条系评审工作组组织学生写出申请书,并填写《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见附件1),申请书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家庭

****学院

篇8: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一、国家助学贷款暴露的大学生诚信缺失

诚信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被《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然而, 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绝不能盲目乐观, 国家助学贷款由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而陷入了尴尬境地。

1.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存在误区。

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目的、意义、性质、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存在误区。某高校对2001年申请贷款的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30%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听说过“个人资信制度”, 有20%的学生甚至没有考虑过还款问题, 7%的学生表示是否还款还很难说。贷款以后, 将来找到好工作, 早日偿还贷款, 并没有成为大学生考虑的首要问题。

2.大学生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表现出的诚信危机。

银行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要求学生开具家庭经济状况证明和学习、操行评定。然而一些学生为了达到贷款的目的, 隐瞒家庭人口和收入的真实情况, 开具虚假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而且由校方出具的学习、操行评定也不能完全反映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同时还存在一些大学生递交了贷款申请书, 却又购置高档手机、电脑等奢侈品的现象。这些行为, 令人怀疑这些学生贷款的目的、动机以及毕业后的还款意识。

3.大学生就业和还款确认时的失信表现。

银行要求贷款学生在毕业前夕要填写还款确认书, 认真填写自己的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然而大学生随意更改、撕毁协议书的现象相当严重。即使按协议书上的联系单位和联系方式, 毕业后, 银行和学校往往还是找不到人。

4.大学生存在恶意逃债现象。

按现行政策, 贷款学生应于毕业后六年内还清所贷款项, 并不是一次还清,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银行约定六年内还款的次数及每次的还款数额。所以大学生不还贷根本原因不在于没有还款能力, 在于履约还贷意识不强, 甚至恶意逃避债务。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从国家助学贷款中所表现出来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旦任由其泛滥, 将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而, 探究其成因以寻求治理对策便显得紧迫而重要。

1.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影响。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在转轨的过程中, 由于体制不健全, 行为不规范, 严重冲击了人们头脑中传承多年诚实信用理念。有的毕业生为逃避归还助学贷款而不惜背弃诚信原则, 一走了之, 使银行和母校处于尴尬境地。致使违约现象时有发生, 社会普便反映近年来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呈严重下降趋势, 其根源就在于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2.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

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 教育工作者没有及时地结合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必须因时而变、方式灵活、思路对头。在必要时, 高校还应该专门开设诚信教育课程, 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纠正错误认识, 宣传诚信益处, 教师率先垂范, 学生不甘落后, 首先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

3.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差。大学生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三观”方面应该具备一定的基础, 只是由于受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影响或经济利益的驱使, 慢慢地脱离了原来的轨道。重个人利益, 轻集体、社会利益, 重小团体利益, 轻整体利益, 不能很好的从人民利益出发, 从集体利益出发, 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为出发点。长此以往势必给社会、给人民带来严重损失, 同时也是教育的悲哀。

4.全社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诚信制约、惩戒机制。

良好的诚信制约机制是加强诚信建设的根本保证, 适当的法律惩戒是加强诚信建设的必要措施, 因此在通过诚信制约机制对违背诚信原则的人进行制约的同时, 在必要的时候也要用法律手段让他们尝到违背诚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切实认识到无信不立、失信可耻, 从而树立“诚信是金”的正确理念。

三、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具体途径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要克服诚信危机, 重建诚信, 必须从诱发失信的原因人手, 从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多方面综合考虑, 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1.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诚信建设的经验。

在信用制度比较发达健全的西方社会, 信用被奉为一个人社会生活的“第二身份证”, 一旦出现不良的记录, 便给自己的求职、领薪、纳税、购物、租房以及还债、贷款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不仅如此, 法律对不讲信用的公司或个人, 将给予严厉的惩罚。银行对信用记录不良的客户不提供贷款, 不发放信用卡, 商业化形成了市场信用约束。而且在西方已经基本形成了信用档案网络化, 信用中介机构专业化, 诚信法制建设完备化, 诚信文化普及化的良好趋势。综合分析,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经验, 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 形成自己的一套科学有效制约机制。

2.创新德育教育。

我们要把社会、家庭、学校三个重要阵地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各个阵地的优势, 灵活采用适合各阵地的教育方式。创新道德教育的方法, 这是克服空洞说教取得诚信教育成功的关键。

从社会角度来说, 必须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不断赋予诚信以新的“内涵”, 做到与时俱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探讨, 应该建立一个有诚信内涵的校园大环境, 建立起严谨、求实、创新的校园诚信文化。从家庭教育角度来说,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他们的诚信意识影响着孩子的行为, 对他们而言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时时处处加以正确引导。

3.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首先, 要建立失信惩罚机制, 建立专业化、商业化的信用中介机构和个人、企业、政府信用评估监督机制, 同时也要加强诚信法律制度的建设。其中, 以法律制度建设为核心。其次, 要建立学生个人信用档案, 逐步实现系统内联网, 并与教育部门的全国学籍网联结, 收集学生的助学贷款违约信息, 以学校为单位定期对外公布违约学生名单, 加强对借款学生的监督和制约, 逐步建立高校学生个人信用征询系统。

总之, 当前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失信的问题, 既有社会和学校的因素, 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既有传统的体制上的原因, 也有现实的观念上的原因。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社会问题, 要克服和改变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参与进来, 需要国家、社会、高校的高度重视起来, 需要大学生自己觉醒起来。但只要我们重视这个问题, 大学生的信用体系就会越来越好。

摘要:本文从对国家助学贷款中暴露出来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分析和研究, 得出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 并根据其原因从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多方面综合考虑, 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具体途径。

篇9:国家助学贷款暴露大学生诚信问题

国家为了支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上大学,圆他们的上学梦。在1999年6月,首先在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以及武汉、沈阳、西安、南京共8个试点推行,2000年正式全面展开助学贷款工作。在意识到这样资助的大学生数量有限时,2007年,又在部分地区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使更多的大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

可是助学贷款的推行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大学生毕业以后违约率高是一个显著问题。全国平均20%以上的违约率,个别高校70%——80%的高违约率寒了国家的心,吓退了商业银行,人们开始质疑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助学贷款效益低,回收没有把握,以安全性、流动性、营利性为三大基本经营目标的商业银行出现惜贷问题,商业银行不敢放,学生贷款难。在这里面反映出了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违约率?

二、贷款出现高违约率的原因

学生违约原因大致可分为故意与非故意违约两种。

(一)非故意违约原因简述

一些大学生出现违约情况,不是不想还,而是想还却受现实情况所迫,大概有一下几种原因:学生毕业后,就业不理想或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或家庭出现重大变故而无力偿还贷款;对具体还款事宜不了解:对什么时候开始还款、每月还多少、怎么还,了解的不清楚;还款不方便,比如正在野外作业,无法按时还款而构成的违约等等。

(二)故意违约原因简述

小部分大学生误以为,这是国家给的财政补贴,是不用偿还的。另外也存在极少数人,心理上觉得不平衡,认为这是国家应该补偿给他们的,所以故意不偿还。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还不稳定,极容易受到影响。在学校中,同学间为了几千元的助学金、奖学金明争暗斗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有弄虚作假的。归还贷款的大学生,认为不归还贷款也没有什么惩罚,对自己一点影响都没有的侥幸心理也是促成故意不还的一个原因。

贷款出现高违约率除了学生方面的原因以外,学校和商业银行也有原因。一方面学校对在校学生还有一定的约束力,可当学生一毕业,就那他们一点约束都没有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不设立专门的助学贷款部门,来进行有关贷款的咨询、管理、追回服务。 这也会使得少数大学生的侥幸心理开始作怪。

三、解决措施

(一)进行诚信教育

通过举办诚信讲座、开展诚信教育课、建立诚信网络平台等方式大力宣传诚信,使大学生们从心理上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国家发放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是以大学生的信誉与毕业后不确定的收入为保障而发放的。使他们认识到大学生应该对得起“大学生”这个称号,不要让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寒心。在大学生毕业前,应该专门针对助学贷款的学生举办一次讲座。给他们讲述还款方式,每个月还多少,如何还,不还会有什么后果等问题。

(二)出台鼓励与惩罚措施

学校也可以出台一些措施,使诚信与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等一系列奖助学金的评定相关联。可以给学生每人建立一份档案,记录每年度的诚信评分,乘以一定权数作为评定依据;而此诚信评分在将来就业以后,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依据,另一方面对银行在办理此部分人群的其他贷款、發放信用卡等业务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使得诚信深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出台相对灵活的还款方式

现在的还款方式,是比较单一、呆板的。银行可以出台一些相对灵活的还款方式供大学生们选择,提现人情化服务,这样可大大降低违约率,这也符合国家发放信用贷款的目的。比如:对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等原因导致无力偿还的大学生,国家可以提供一半的利息补偿;对工作不稳定的大学生可以提供延期还款等。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关怀。虽说确实存在就业难、工资低等问题,国家也出台了相应政策。为解决就业难而出台的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贷款就是其中一个。学生既可以自己找工作,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借助于志同道合的伙伴的资金和国家发放的大学生创业资金来创业,这样首先是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创业成功也可以解决一部分他人的就业问题。我们应从内心感谢国家的支持,诚以待人,按时归还贷款,并且更努力地学习,来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付霞.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现象探析.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6).

[2]王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状况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6).

[3]郑子莹,向咏.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变迁与路径选择.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7).

篇10: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旨在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和《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结合东南大学实际情况,制定东南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章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对象和申请条件

第二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对象为我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本科学生。

第三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5、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上学年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50%,且无首修不及格),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突出;

6、同一学年内,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

第三章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

第四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5000元。

第四章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名额分配

第五条 每年十月份,根据教育部下达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严格按照各院(系)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本科学生人数,分配名额。

第五章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审程序

第六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实行等额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严禁不正之风。第七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实行公示制,各院(系)确定出国家励志奖学金人选后须在本院(系)张榜公示五天以上,我校在向中央主管部门报送名单及推荐材料之前,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中央主管部门。

第八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具体评审细则为:

1、学生根据申请条件,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提交《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2、各院(系)根据条件对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进行考核、评审,并将评审后的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五天,公示无异议后将相关材料报学生处;

3、学生处根据各院(系)报送的国家励志奖学金材料进行审核,并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五天,公示无异议后将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生名单及相关材料报教育部;

第六章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发放、管理与监督

第九条 学校根据教育部批复的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意见,向获奖学生及时足额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十条 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确保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十一条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励志奖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同时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七章 附 则

篇11: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办〔2004〕51号),湖北省教育厅、财政厅、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湖北银监局《湖北省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暂行)》等文件精神,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在我校顺利实施,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对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由财政给予贴息的无担保(信用)商业贷款。其目的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等,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

第三条 我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为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三峡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由学生处、财务处、教务处以及各学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其职责是协调解决我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条三峡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学生处,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合署。办公室负责全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贷款对象和条件

第六条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对象为我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和第二学位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七条在校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由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二)持有永久居民身份证、入学通知书或学生证;

(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四)学习刻苦,学习成绩合格,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五)在校期间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六)符合贷款银行规定的其它条件。

第四章贷款额度

第八条特别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学费和住宿费贷款,但最高贷款额度每年不得超过6000元。学费和住宿费贷款额度应以学生本人的实际学费、住宿费额度为标准。

第九条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学费贷款。

第十条一般困难学生可视当年银行贷款额度的投入和贷款的使用情况,确定借款申请额度。

第五章贷款的申请程序

第十一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首先向所在学院提出借款申请,学院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同时提供以下贷款所需材料:

(一)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

(二)本人学生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借款的证明);

(三)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或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对其家庭经济状况的证明材料;

(四)父母身份证或户口复印件;

(五)见证人证明(与借款人关系密切的自然人,可以是同班同学或老师)。

第十二条国家助学贷款实行本人申请、一次授信、分期发放的管理方式,学生在校期间每人只能获得一次贷款授信。

第十三条学院组织借款学生填写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对申

请借款学生资格、借款材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审查,提供见证人。同时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学院印章后,将借款申请表及相关材料交学生处。

第十四条学生处对全校学生借款材料进行审核,提供介绍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学生处印章后,集中将全校审查合格的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人名单、借款申请表、借款材料、已获得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名单一同交经办银行。

第十五条经办银行对我校提供的所有借款材料进行核准,在审核确定借款申请人未获得湖北省生源地助学贷款后,方可受理国家助学贷款申请。

第十六条经办银行将核准后同意发放贷款的学生名单交学生处,由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学生集中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或协议。借款学生的见证人按照规定须在借款合同或协议上签字。

第六章贷款的期限和利率

第十七条国家助学贷款借款期限一般不超过十年。还款期限从借款人毕业之日起,最长不超过六年。起始时间可视借款学生本人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在1—2年后开始还款。

第十八条借款学生办理毕业或终止学业手续时,应当与经办银行确认还款计划,还款期限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第十九条对于直读研究生、专升本学生、第二学位的经济困难学生,应及时向经办银行提供继续攻读学位的书面证明,并与经办银行办理借款展期手续,财政继续给予贷款贴息。

第二十条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利率规定执行,不上浮。

第七章贷款贴息

第二十一条借款学生在校期间利息100%由财政贴息,毕业后利息自付。

第二十二条借款学生毕业后自付利息的起止时间为其取得毕

业证书之日的下月1日(含);当借款学生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结业、肄业、休学、退学、被取消学籍时,自办理有关手续之日起的下月1日(含)起自付利息。

第八章贷款的发放与归还

第二十三条学生借款申请经贷款银行批准后,由经办银行将其借款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直接划入学校指定的学生个人存款帐户。

第二十四条借款学生应在签订借款合同时约定还款方式和还款时间。可以一次或分次提前还款。提前还款的,银行按照借款实际期限计结利息。

第二十五条借款学生毕业或终止学业后一年内,确实无还款能力的,可以向银行提出一次调整还款计划的申请,经办银行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合理调整还款计划。

第二十六条借款学生应认真履行与银行的贷款合同,直接向银行还款,承担依照合同偿还贷款的全部责任。

第九章贷款的变更

第二十七条借款学生的借款金额确定后,在贷款期限内原则上保持不变。如遇特殊情况,需要中途增加借款额度或终止借款的,可通过学生处向经办银行提出申请,经办银行视情况与借款学生变更借款合同的约定。

第二十八条在借款期间转学的学生,由所在学校和经办银行与待转入学校和相应银行办理借款学生贷款划转手续,或者在借款学生还清贷款本息后,方可办理转学手续。

第二十九条借款学生在校期间如被宣告失踪、死亡、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劳动能力,学生处应及时通知经办银行停止发放尚未使用的贷款。经办银行按照有关规定认定核实后,按照国家助学贷款呆坏帐损失核销的规定予以核销。

第三十条借款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休学、退学、出国、被开除

等情况,贷款银行将按照合同约定,停止发放尚未使用的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本息。

第十章贷款风险的防范及管理

第三十一条借款学生毕业前必须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学校将学生的贷款情况及相关材料存入学生个人档案,并在就业报到的有关材料中体现相关信息。如借款毕业生不办理确认手续,学校将不为其办理毕业手续。

第三十二条学院在学生毕业时,必须向学生处提供借款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的有效联系地址,学生处汇总后提供给经办银行;对于没有就业的借款毕业生,学生处向经办银行提供其家庭的有效联系地址。

第三十三条对未还清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学生,其接受单位应积极协助经办银行按期催收贷款,并在工作变动时,将其信息提前告之经办银行。

第三十四条学校和学院均应建立和完善借款学生个人档案以及信息查询管理系统,采集借款学生的相关信息,强化对借款学生的贷后管理,避免借款学生重复贷款。接受经办银行对借款学生有关信息的查询和随时为经办银行提供借款学生相关信息。

第三十五条实行困难学生情况报告制度,学院定期将本学院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学习情况以及学籍异动情况定期向学生处报告;将本学院困难学生被资助情况、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情况以及学习和奖惩情况定期向学生家长报告。

第十一章奖励与惩处

第三十六条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奖励机制。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工作,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成绩突出的学院和个人给予一定经费的奖励。

第三十七条对毕业后自愿到国家最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

业工作,服务期限达到一定年限的借款学生的贷款偿还,学校将另外制订有关办法。

第三十八条对蓄意逃废银行债务,不履行还款责任的借款学生,经办银行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依法对违约贷款金额计收罚息;

(二)将借款学生违约行为载入金融机构征信系统,金融机构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业务;

(三)在媒体上公布借款违约学生的相关信息。

第三十九条对重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同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一经查出,学校将给予严肃处理。

第十二章附则

第四十条此前已签订国家助学借款合同学生的贷款发放、贴息、还款办法继续按原来规定执行。

篇12: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 录入者:tengyanping | 时间:2007-11-11 16:00:59 | 作者: | 来源: | 浏

览:1959次 ]

第一条为激励广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

得到全面发展,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90号)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国家奖学金按学申请,每学年评审一次。

第三条申请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必须为在校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人民币,由学校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奖励证书,并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四条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获奖学生的审核上报工作,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办理日常工作。

学院(系)学生资助工作组负责本学院(系)国家奖学金的初评和其它管理工

作。

第五条国家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四)上学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均在本班前10%。

第六条国家奖学金评审程序:

(一)本人申请。申请者填写国家奖学金申请表、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二)班级民主评议推荐。班级资助评议小组组织全班同学对申请人进行民

主评议,且参加评议的同学多数同意方可推荐。

(三)学院(系)初审。学院(系)资助工作组对班级推荐结果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评选条件的,予以公示3天,对公示期内被提出异议的学生,应予以重新审查。公示期满无异议或者有异议经审查不成立的,将初审名单与申请表等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四)学校审定。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各学院(系)的初审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经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后,在校内公示5天,对公示无异议者上报教育部审批。

第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取消其评定资格:

(一)必修课因考试不及格重修者;

(二)受纪律处分者;

(三)擅自在外租住民房者;

(四)在申请奖学金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者。

第八条本办法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篇13: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一、对国家助学金分配方式满意度基本情况

本次被调查的200人均申请并获得过助学金。他们当中, 有37.6%和41%的学生分别接受过国家二等奖学金和三等。这一方面显示了学校对于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视。从对“您会把助学金主要用于什么方面”这一问题的问卷分析中, 我们发现, 排在第一位的是用于“生活费”。而在“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一题的回答中, 靠以务农为主的家庭被排在第一位, 可见, 经济困难生, 特别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家庭的学生, 其困难程度更大。有64.2%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贫困”, 有23.2%的被调查者则选择了“特别贫困”。仅有12.6%的被调查者把自己列入“一般”的行列。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在所有贫困大学生中, 相当一部分同学的生活显得更为拮据。因此, 学校对于近40%的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 通过与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学生进行座谈, 我们了解到, 在被调查的200名同学中, 也有少数的学生并非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贫困生, 但也同样申请并获得了相应的资助, 甚至还得到了相当高的助学金。从“您认为我校现行的助学金能够落实到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身上吗”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看, 有13%的同学认为“一定能够”, 有67%的同学认为“基本能够”, 有19%的同学认为“不能够”。从这些统计数据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和建档工作是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的重要基础。

二、现阶段我校国家助学金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贫困证明成为骗钱的工具

贫困生认定工作中, 贫困证明是有利的证据, 教育部指导建立了认定程序,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贫困证明。尤其是大一新生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更是离不开生源地的贫困证明。但是, 近年来很多人利用政策的漏洞, 相处相应的“对策”。从以上分析可知, 真正困难的学生没有拿到相应的资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有的学生从生源地开取“假证明”, 经调查了解到, 有些学生认为“在老家开一个贫困证明太容易了, 关系找好的话相关部门直接把改了长的空表发给我们, 收入水平一栏里想填多少就多少”, 开假证明对家里有能耐的同学来说, 根本不成问题。

(二) 助学金分配公平程度有待提高

学生认为“助学金没有真正落到贫困生手里”的占26%, 说明学生当中存在制造“贫困的假象”。学生对三本班的平分现象持有反对意见的占30%, 很多班级为了实现其所谓的公平, 把助学金平均分配, 甚至拿助学金充当班费, 搞公共集体活动, 出游、聚餐等等,

三、提高国家助学金有效分配方式的建议

(一) 完善大学贫困生的审查体系

对于“大学贫困生”的标准究竟如何界定, 是很多高校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在通常的定义上, 是指“无力支付或者不能完全支付大学学费、住宿费和所在大学所在城市的最低生活费用 (满足吃、穿、行等基本需要) 的大学生”[1]。为此, 国家对于大学经济困难生的界定不仅做了相关规定, 还要求学生必须提交村 (街道) 、乡、县三级证明, 方能界定其为贫困生。但是, 由于审查方式相对单一, 加之个别地方对开具“证明”不够严谨, 因此, 也存在个别生活水平相对宽裕的学生成为贫困生资助对象的状况。对此, 我们除了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与核实外, 重点关注“绿色通道”进来的贫困生。做好第一批贫困生的监督调查, 建立相应的“信息库”, 以保证重点资助队伍的纯洁。同时要设立助学金评审小组, 由辅导员老师、学生干部、学生代表组成。详细讨论分配方案, 接受监督。与此同时, 多依赖老师和校方, 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形式, 完成资格审查和复核。

(二) 遵章守则, 杜绝平分现象

助学金的认定与发放我们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而且在同学看来公平似乎要重于效率, 甚至是为了“公平”不要效率。在我看来没有效率的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如果我们不能使助学金分配到贫困者手中, 而是用于集体活动, 那就是对贫困者最大的不公平。钱虽不多, 但被集体占用的影响却是恶劣的, 反映了我们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 更是一种社会思潮在校园内的反映。而且这种公平的实质其实是一种集体性的非法掠夺, 是软暴力行为, 用之于每一个人身上就是“搭便车”思想的具体行动。

(三) 严格事后监管

在资助前进行困难学生认定时, 教育学生如实报告家庭经济状况, 防止学生假报而加大工作难度, 影响认定的准确性;认定结束后, 以制度的形式, 做好后期工作。一旦发现造假情况全额追回并给予相应的处分, 以便彻底消除不正之风。

参考文献

[1]、李贵成.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现象剖析与对策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 2006, 14 (4) .

[2]、张保庆.努力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J].求是, 2005 (2) .

篇14:江汉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关键词:后期考查;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监管工作

国家自2007年实施的高职在校生经济资助政策,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助学金发放之后,由于没有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致使助学金获得者肆意挥霍、攀比,带来了较坏的影响。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助学金发放后的管理工作对发挥国家助学金的积极作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国家助学金发放后所存在的问题

1.资金使用方向错误

国家发放助学金是为了资助贫困学生继续学业,而有的大学生取得助学金后并没有用于学习生活,而是用于购买名牌衣服、名牌产品,吃喝玩乐等,其影响极为不好。这样既会使学生树立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会导致国家设立助学金得不偿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容易导致依赖的心理误区

由于国家助学金并不需要学生或家长付出太大的代价或尽到任何义务,当资格评定完毕,资金到位之后,就会将助学金分发给学生。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使学生和家长认为这笔资金是白得的,甚至认为是其应得的,形成依赖的心理误区。这种误区使学生不能意识到助學金的激励意义,只是期望每年都能领到学校发给的助学金,这不但会使助学金成为消磨学生志气的帮凶,还会严重影响到家庭贫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3.学生感恩意识缺失

贫困学生认为国家资助自己上学是国家的义务,是理所当然的,而并不认为这是国家为了促使自己更好地提高综合素质而对自己的帮助,对助学金的领取不珍惜、不感激,这对于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

4.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之间原本的人际关系较为和谐,但是为了竞争助学金,而互相恶意中伤,存在嫉妒、心怀怨言的心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校园不和谐的危险因素。

二、国家助学金发放后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国家加大了助学金的资助范围和力度

这种资助由平均2000元增至平均3000元后,使得助学金成为学生相互争夺的利益,特别是现在家庭真正非常贫困的学生较少,而助学金名额较多,这就会引发学生争抢助学金的现象。

2.缺乏助学金发放后的监督管理

国家助学金一般按照学期发放,一年两次,而且一次认定后,年内不会更改,资金会直接打入学生卡中,避免人为操作。这同时也给辅导员的管理带来问题,当某助学金获得者违反纪律时,无法及时扣掉。而且关于助学金的发放工作,高职院校从上至下都更加重视认定前的审核工作,而忽视发放后的监督管理,这更助长了助学金获得者的肆意行为。

三、国家助学金发放后管理对策

1.建立对象变更机制

助学金获得者不能一直不变,应随时根据其学习、表现情况,给予相应变更。笔者建议,助学金发放时间改为一月一次,以便辅导员及时有效管理。变更工作同样需要严格的程序。首先,校方应明确哪些情况要列为“受助警示”,哪些情况将导致“受助终止”,哪些情况会被“追回受助金”;其次,对原受助学生进行变更处理前,应与学生本人核实相关情况,告知变更缘由,并予公示;最后,对于拟接续的受助对象,仍要参照起初申请程序,完整地履行认定申报流程。

2.进行后期考查工作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否节俭。受助学生应该量入为出,崇尚节约,如发现有吸烟酗酒、铺张浪费等不良消费行为,经警示无效的,可以停止发放助学金。其二,是否遵章守纪。受助学生应该洁身自好,遵纪守法,若违反校纪校规,经警示后无效的,可以停发助学金;若受到行政纪律处分的,还应追回已发放的助学金。其三,是否认真学习。首先要保证出勤,其次要激励受助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职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后期考查,给资格认定阶段的工作提供“查漏补缺”的机会。考查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1)辅导员老师要多去学生的班级和宿舍,了解其是否坚持上课,是否按照学校纪律要求自己;(2)由班干部多注意、多观察,及时向老师汇报。

3.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每一位大学生的信用档案系统,对学生的个人奖助学金使用、诚信信息、学费缴纳、考试作弊信息等建档,予以真实、动态、延续的终身保存记录,并让学生意识到诚信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立健全奖惩制度。由资助管理中心领导进行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如开展诚信与反诚信的辩论赛、诚信征文、全校诚信宣讲、公开不诚信行为等活动,给予优秀者表彰奖励,以树立诚信榜样牢固诚信意识,最终达到大学生自觉地按照诚信规则做事。

4.做好国家助学金获得者的感恩教育和监管工作

助学金不仅是一笔资助,而且是社会关心大学生的体现,要把助学金的发放与感恩教育相结合。笔者建议助学金获得者每学期都应该完成一定时间的义务劳动,作为他们获得助学金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需要。

综上所述,国家助学金是一项有利于教育事业和贫困学生发展的惠民举措,但是在实际的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助学金发放后出现了很多问题,违背了助学金设立的初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助学金发放后的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助学金用在应该用的地方,使其成为真正的“助学”金。

参考文献:

谢少娜,苏白茹.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3(01).

作者简介:高胜敏,1980年2月出生,女,河北沧州人,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辅导员,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上一篇:罗永浩2013清华演讲下一篇:港尾中学学生会干部竞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