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24-05-06

在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选6篇)

篇1:在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动员

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大会,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合力,迅速掀起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高潮,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XCX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刚才,董县长做了很好的动员报告,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搞“双创”活动

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9年,我县曾获得“省级卫生县城”荣誉称号。2003年、2005年,连续两届获得“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为巩固原有成果,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为全县人民创造一个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加健全、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到位的生产生活环境,县委、县政府决定,从现在开始,通过三年努力,再创全省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县城市水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开展“双创”活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XCX跨越振兴的需要。城镇化建设是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XCX是农业大县和工业新兴县,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要实现XCX的跨越发展,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走城乡一体化道路。特别是当前,城镇处于联系工业和农业、对接城市和农村的核心地位,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载体和平台,地位更加特殊而重要。只有城镇化水平提高了,城镇辐射力增强了,才能吸纳更多农民进城,加快二三产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我们开展这次“双创”活动,就是要以优化城市环境和提高居民素质为主线,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全面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进而推动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二)开展“双创”活动,是扩大对外开放,打造竞争优势的需要。城市是一个地区形象的直观体现,直接反映着当地班子作风、干群面貌和精神状态,是对外开放的无形资产和独特名片。一个地区有了好的形象,对外就有吸引力,对内就有凝聚力,就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谁也不愿意到一个烟尘满天、污水横流、环境恶劣的地方投资发展。随着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地无不在刻意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竞相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强力推进对外开放。就周边县市来看,舞钢、叶县、临颖等县市,前些年基础条件和我们差不多,有的还不如我们,但现

在去看看,不论是硬件基础,还是城市环境,都有了较大提高,有的已经超过了我们。可以说,如果我们不奋起赶超,加速建设,就会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落伍。我们提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提升XCX形象,为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这不仅事关XCX城建工作,更事关全县发展大局。

(三)开展“双创”活动,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精神文化和环境质量需求日益增长,广大群众希望生活在“天蓝、水碧、地绿、人和”的环境中。而如何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已越来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群众对县城部分地段脏乱差现象很不满意,迫切要求改变这一现状。现在,我们开展 “双创”活动,不是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而是县委、县政府立足XCX实际,从全县群众的愿望出发,通过扎扎实实的建设,着力解决广大居民密切关注的出行、居住、卫生、供水等生活问题,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真正让城市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和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激发人们热爱XCX、建设XCX的热情。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大城管力度,营造优美的环境,以优美的环境去改造人、影响人,从而改变干部精神面貌,提

高群众文明程度,在全县形成一个千帆竞发的大好局面,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树立XCX形象的角度出发,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从为民办实事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强化措施,抓紧推进,迅速掀起创建工作高潮。

二、“双创”活动重点抓什么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必须调动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凝聚工作合力,狠抓工作落实。为激发全县上下参与“双创”工作的热情,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双创”竞赛活动,专门制定了方案,对集体和个人参与竞赛活动做出了明确规定,旨在激发干劲,挑起有益竞争,促进县、乡、村三级联动,推动县城、小城镇、示范村试点村齐头并进,全面发展,确保“双创”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关于如何开展“双创”活动,刚才,董县长已讲得很全面。这里,我主要强调三点,也就是下步工作中,我们要重点抓好的三个方面:

(一)抓好宣传教育,提高文明意识。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双创”工作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只有调动他们参与“双创”的积极性,才能为“双创”工作提供持久的动力;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居民的素质,“双创”工作才能取得成效。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宣传教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双创”工作始终,创新手段,丰富内容,切实营造“双创”工

作浓厚氛围,提高市民文明程度。宣传教育要突出主题,要紧紧围绕“双创”活动,大力宣传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叫响“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口号,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开展“双创”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动员他们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共同创建美好家园。宣传教育要形式灵活,注重通过丰富多彩、富于感染力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如开展“小手拉大手”、“双创”工作知识竞赛、“三讲一树”等活动,和戏曲、小品、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寄知识于活动之中,寓教于乐,达到潜移默化教育群众的目的,进而不断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意识。

(二)抓好城市建设,配套完善功能。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也是“双创”的重点。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必须先强“筋骨”,从基础设施抓起,使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位档次有明显提高。关于城市建设,我认为重点还是要搞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只有道路畅通了,街道绿树成荫了,夜晚街道流光溢彩了,群众才能切身感受到创建工作带来的实惠,才能自觉参与城市建设。而搞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我县来说,我们还是吃饭财政,仅靠政府投资,是十分有限的。那么钱从哪里来,关键还是要经营好城市,盘活土地,依靠城市去融资,走以城养城,滚动发展的路子。要学习西安、宝鸡等地的城市建设经验,控制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开放城市土地二级市场,建立城市土

地储备制度,以地建城,以地筹资,以地发展。要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建立健全城市建设资金投入的市场运作机制。要解放思想,适度负债经营,积极争取国家银行信贷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小城镇和示范村试点村建设方面,要积极整合社会各类资金,投资重点项目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整体水平。

(三)抓整治,提升城市品位。市容环境卫生是“双创”工作的基础,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直观反映。对照“双创”目标要求,我县市容环境管理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对此,各乡镇、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按照创建实施意见的要求,着力搞好《意见》确定的12项专项治理活动,集中人员,合力攻坚,确保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整治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整治要突出重点。12项专项治理,每项都有侧重,必须善于抓关键,善于抓重点。如环境卫生整治方面,重点是搞好背街小巷和卫生死角的环境治理;市场秩序整治方面,重点是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总之,每项专项治理都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二是整治要重拳出击。俗话说,教育不是万能的。整治工作中,我们要重点抓打击,对屡教不改,阻挠、谩骂或殴打执法人员的,要坚持依法行政,硬起手腕,坚决从严从重予以打击。三是整治要健全长效机制。近年来,我们每年都要开展几次专项整治活动,虽然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成

效,但极易反弹。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我看关键就是没有形成一套长效管理机制,缺乏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长抓不懈。因此,在整治工作中,创建、建设、工商等部门要搞好协作,密切配合,逐步探索建立一套城市管理和整治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健全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三、怎样保证“双创”活动取得实效

“双创”活动的任务已经明确,下步关键要抓好落实。关于如何确保活动实效,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责任落实问题,只有责任到位了,“双创”活动才能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因此,工作中,要强化领导责任。县委、县政府已成立了由我任指挥长,XX任常务副指挥长,有关四大班子领导任副指挥长的“双创”工作指挥部,明确了成员单位,设立了创建办。指挥部成员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经常深入创建工作一线,督促和查看开展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各乡镇、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一把手”要亲自负责,量化目标,责任到人,狠抓工作落实。要明确部门责任。“双创”工作不是创建办或城建部门一家的事,全县各级各部门都有责任搞好配合,积极参与。会上,已经印发了《县直及驻舞单位“双创”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台帐》、《创建成员单位“双创”工作个性目标任务分解台帐》和《乡镇“双创”工作个性目标任务分解台帐》,各乡镇和部门要对照台帐要求,一丝不苟抓好落实。

尤其是建设、公安、工商、国土、卫生、交通和文明办等创建成员单位,要切实发挥部门优势,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建设和整治力度,圆满完成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创建办要发挥牵头作用,认真搞好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督促各部门凝聚合力,加快推进。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各单位的“双创”工作开展情况,县委、县政府将采取领导视察、定期督查、编发简报等形式,加强跟踪问效。对组织得力,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对工作不到位、行动缓慢、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确保全县上下步调一致,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让我们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创新方法,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创建目标任务。我相信,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更加美好!

篇2:在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上的

讲 话

(2009年3月25日)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会议,既是一次动员会,更是一次誓师会,目的就是要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全力投身到全县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热潮中来,进一步振奋精神,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打赢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刚才,孙部长对创建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和部署,各镇和有关部门递交了目标责任状,几家单位也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希望大家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硬任务,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统一思想

文明城市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体,也是城市最为主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因此,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十分重大。首先,创建文明城市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内在要求。随着形势的发展,区域之间的

竞争,已不仅仅是规模竞争、实力竞争、水平竞争,最根本的还是一种环境、文化和形象的竞争。客商来投资,不仅要看你的“硬件”,还要看你的“软件”,看你的政策是否宽松、法制是否健全、管理是否有序、工作是否高效、环境是否优美、社会是否文明。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进一步改善投资发展环境,通过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其次,创建文明城市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由之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越高,文化品位越高,其形象也就越佳,就越能凝聚人心,吸引人气,集聚财气,加快发展。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就是要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同时,不断提高我县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全力打造文明、开放、现代气息浓郁的城市新形象,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软硬兼备、文明进步的新城市。第三,创建文明城市是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强烈愿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是居住环境的改善、服务质量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的好转等问题。我们要利用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契机,着力解决一批长期没有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与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使老百姓从文明创建中得到实惠。可以说,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实

事、办好事的过程。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这件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让老百姓舒心、高兴、满意。

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硬指标,我们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经过两年的努力,我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有了一定基础,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省级文明城市标准相比,我县在市容环境、公共设施、市民素质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在的形势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只有在优势项目上多拿分、得满分,短腿项目上少失分、不失分,这样才能确保顺利通过检查验收。这就要求各镇、各部门、各单位逐项对照目标、找准差距,倒排时序、弥补不足,打好主动战、攻坚战,确保我县创建工作圆满完成。在具体工作中,重点要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市民素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城市是市民的形象,市民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文明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市民的文明素质。创建文明城市,必须把提高市民素质摆在长效管理的首要位置,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为根本,使城市的活力、魅力和文明程度在市民崭新的精神风貌中得到充分体现。要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弘扬新**精神,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引导市民树立与新的时代相适

应的文明新风。二是要把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抓手。精神文明是城市的“灵气”,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创建文明城市要先强“筋骨”,要从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出发,把与创建关系最大的建设项目和能够迅速改善城市形象的建设工程作为重点,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建设档次和品位。城市管理是文明城市创建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要坚持专项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针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解决城区乱和差现象,重点抓好市场环境卫生和经营管理、河道及绿化带卫生和污染治理、户外广告规范和整治等工作,创造“安全、整洁、优美、舒适、有序”的城市环境。三是要把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工程。创建文明城市,基础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关键也在基层。要以文明社区为创建活动的第一载体,深入推进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在延伸、拓展、提高上下功夫,在增强实效上求突破。要切实加强诚信**建设,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个个珍惜信用、共同维护诚信的社会氛围。在抓好城区创建工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镇、村创建,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文明创建格局,进一步提高城乡文明程度。

三、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场硬仗,我们必须加强领导,确保落实

文明城市创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各镇、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发动、共同推进,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创建热潮。具体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要到位。县“三城办”、“创文明办”要切实担负起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责任,履行好统筹协调、督查落实等职责。各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切实履行“一把手”职责,分管同志要集中精力、一线部署、靠前指挥,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要亲自协调,务求实效。要建立投入保障机制,统筹兼顾、通盘考虑经费投入,为创建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二是责任落实要到位。刚才,11个镇和19个部门递交了目标责任状。责任状就是军令状,军中无戏言,是谁的责任谁就要把责任担起来,没有让步、没有退路,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谁都不能拖全县创建的后腿。会后,各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对照测评体系、创建方案和任务分解要求,对目标任务和责任进行再分解、再落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确保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件件抓到位。三是督查考核要到位。要本着讲求实效,全程督查的原则,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

室要落实周会月会、周查月报制度,县人大、政协要组织代表、委员开展经常性专题视察活动,有关部门要发动群众监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促进工作。要将创建工作实绩纳入各镇、各部门、各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要注重在创建中考察干部、锻炼干部、发现干部,注重通过创建实绩来考核干部、评价干部。对工作不力,影响进度的该曝光的曝光、该通报的通报;对因主观原因造成失分、影响全局的,要坚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四是协调配合要到位。各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树立全局意识,牢固确立“一盘棋”的观念,讲风格、顾大局,主动补位、争做工作、多作贡献,真正形成“创建工作大家做,创建重担大家挑”的局面。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创建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有多家部门管、或是无人管的“扯皮”问题,不管过去是谁的责任、不管过去有没有人管,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指挥部一旦研究确定,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无条件承担起来,雷厉风行地抓好落实,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讨价还价。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思想、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探索群众广泛参与、乐于参与的创建形式和载体,把人民群众的创建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真正形成全县上下万众一心抓创建的生动局面。

篇3:在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十一五”期间, 太原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5大创新支撑体系;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7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677项, 经山西省鉴定的科技成果达1 682项;太原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14家, 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60.83亿元, 占地区GDP的比重为7.59%;煤层气燃料重型卡车、高速动车组轮对、大采高电牵引采煤机、热连轧无缝钢管生产线成套设备等一批国内及世界领先的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太原市已连续五年蝉联全省依法科技行政目标责任制先进, 连续六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 2008年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强”, 2009年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验收, 2010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 研发投入较低, 高端创新型人才缺乏。二是创新对城市转型发展的支撑力有待进一步形成。能有力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少, 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少, 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偏小。三是产学研合作体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进行持续、稳定的合作不够, 创新资源分散重复, 目前合作途径大多以单个项目形式出现,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联系缺乏长期稳定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作为解决当前和未来重大发展问题的根本手段,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十二五”发展的突出位置。当前, 太原市已进入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期, 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解决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压力大等矛盾和问题,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在这种形势下, 太原市建设创新型城市, 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决策部署的客观要求, 也是立足实际、破解瓶颈、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极端重要性, 紧紧抓住太原市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重大机遇, 统一思想、统一步调, 以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 加快走出一条具有太原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奋力建设一流省会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 切实抓好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也是太原市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目标, 高度重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重要作用, 全力组织实施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686”工程, 创新发展路径、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健全创新机制, 以创新促转型, 以转型促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到2015年, 要建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创新型城市, 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强大动力, 当好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排头兵。重点要抓好5个方面的创新。

围绕绿色产业抓创新。太原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期,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要进一步确立产业转型“提速与提质”并重的理念, 推动新兴产业有大的发展、装备制造业有大的跃升、现代服务业有大的突破、农业产业化有大的提高, 努力把太原市建成绿色产业之城。

一要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面。要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在每一个产业链凝练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抓好新兴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突破共性关键技术, 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尽快使新兴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工业总量的45%。

二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立足优势和特色, 选择对太原市长远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先导性高新技术领域, 进行超前部署。重点推进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清洁能源、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发展, 进一步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改造, 加强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重点突破钢铁、煤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节能减排低碳技术, 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要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科研设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软件服务、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技术服务、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支持发展增值服务、专业服务等新业态, 为新兴产业的产业化、商用化搭建平台、开拓渠道, 提高服务业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要提升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围绕研发推广高效农业、现代农业新技术,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技术平台,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 推动设施农业、有机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规模化发展,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 培育一批国内公认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引导科技和现代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围绕企业主体抓创新。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强大之源。企业要充分认识“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必须从成本优势的低层次竞争向科技优势的高层次竞争转变,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为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做出努力。

一是全力实施“绿色百强”工程。要以实施“绿色百强”工程为战略抓手, 强化企业负责人的科技创新意识, 建立企业进入“绿色百强”所具备科技素质的标准体系, 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鼓励企业的创新行为, 支持企业应用科技创新成果。要以大项目储备为基础, 构建项目大格局, 用5年时间, 培育100个左右符合绿色经济要求、产值10亿元到100亿元以上的“绿色百强”企业, 大力推动太钢、山西焦煤等千亿级企业销售收入翻番, 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 形成强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增长极。

二是大力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要千方百计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生力军的作用。要以智能化基础设施、协同化创新体系、集约化资源利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为重点, 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改造, 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要高度重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按照运行机制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组织体系网络化的要求, 培育一批专业性科技企业孵化器群体, 打造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孵化服务功能, 提高孵化质量与水平, 催生一批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企业, 转化一批高水平自主创新成果, 聚集一批成功的创业企业家。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特别是要为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引导中小企业创造、吸纳、承接和转化科技成果, 形成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切实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 帮助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研究院, 使之成为研发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要平台, 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 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在中小企业中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新产品开发中试车间步伐。对当年新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 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专项用于企业技术研发。

四是积极开展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 形成一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组织, 突破一批重大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 不断增强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五是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全市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创新目标责任制, 把企业科技创新意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机构建设等作为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点。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培育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和行业带动作用的创新型企业, 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占据较高市场份额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 通过企业升级、产品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围绕园区经济抓创新。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融合的重要平台, 要统筹园区发展规划, 创新园区发展方式、投资方式、招商方式、管理方式和体制机制, 发挥园区承载作用, 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园区工业经济总量占到全市工业总量的50%, 以园区的跨越发展带动全市的跨越发展。

一是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实施产业集群提升工程, 重点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国家高速铁路轮对集成研发基地、新能源重型汽车研发基地、铁路装备造修基地等4个全国一流的产业基地, 打造不锈钢及深加工基地、煤机研发生产基地、新型煤化工研发生产基地和镁深加工研发生产基地等4个世界级产业基地, 突出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 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推动企业把扩大规模和提升产品内在品质结合起来, 把做大、做强企业和打造国内一流品牌结合起来, 把壮大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结合起来, 形成一批集中度高、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

二是提升中小企业配套能力。加快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配套能力建设, 形成能有效提高竞争力的产业配套体系, 力争加入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

三是搭建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以园区为载体, 引导整合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 支持鼓励集群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 培育一批产业集群技术联盟, 构筑以产业科技需求为导向的公共研发平台, 围绕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实现技术创新在产业集群内的整体效应, 降低创新成本, 提高创新效率。

四是发挥园区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园区在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建设铁路装备工业园、光伏产业园、静脉产业园等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明显、产业链体系完整、中小企业集聚的特色产业集群, 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和新兴产业集群。要加强各产业园区的空间集聚, 围绕科技创新发挥大项目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主动加强与央企、省企的合作, 广泛吸引外来资本, 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增总量、增效益。

围绕城市核心竞争力抓创新。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大小表现为其取得和拥有知识产权的能力。2010年3月, 太原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知识产权示范工作市, 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制度保障和文化支撑。我们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整合省城创新要素, 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

一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突出企业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主体作用, 引导高新技术企业、优势产业及时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 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将知识产权量化指标纳入科研开发评价考核体系,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开发机制。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 组织重大专利技术联合攻关, 努力获取一批促进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提高关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推进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工作, 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拓展各个环节, 运用知识产权提升“太原产品绿色创造”水平。

二要实施技术标准和名牌战略。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行业协会参与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研制。围绕绿色转型系统制定实施绿色园区、绿色企业和绿色产品标准, 叫响“太原产品绿色创造”的品牌。鼓励企业争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 鼓励支柱产业、特色行业的优势企业和重点产品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

三要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国家和省级研发机构建设, 围绕太原市绿色产业发展导向, 大力引进和建设科技与产业创新对接平台, 重点是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技术与产品开发平台, 打造更加便捷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依托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秀人才、优势学科, 着眼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与企业联合建设一批公共实验室、中试基地等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创新平台。

四要完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加大对“一网两库”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 提高科技资源的共享率。围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和安全健康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 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努力开发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五要加快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和规范科技服务机构, 促进科技成果交易, 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 以创新型项目为载体, 以校企联盟为抓手, 多渠道、多方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

六要加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转型跨越发展需求为导向,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培养和引进更多的科技领军人物、学科技术带头人。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成果、资金等结合起来, 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 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太原创业发展。围绕园区建设一批长期稳定合作、善于攻坚、能够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创新团队, 以建设创新队伍支撑转型跨越。

围绕改善和保障民生抓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 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 使科技创新的成果充分惠及人民群众, 努力把太原建设成安居乐业之城、青山绿水之城和社会民生发展“首善之城”。

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节能减排。推广应用高碳经济低碳化技术及设备, 重点抓好煤炭、焦化、电力等传统能源的清洁生产。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 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以产业循环化为基本途径, 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连接技术, 打造一批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示范企业。

二要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以推进燃煤锅炉改造、余能利用、绿色照明、天然气置换、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6大节能技术应用示范行动为重点, 不断提高城市气化率、城市集中供热率、天气良好率、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城市绿化率。

三要继续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和市、区县两级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 推行数字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以太榆一体化和太原都市圈为引领, 加快绿色城市化, 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健康城市、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等创建活动, 力争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

四要深入实施“创新成果惠及民生工程”。将信息化、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成果广泛应用到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 围绕地铁、轻轨等城际交通建设,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 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提高城市的通达率。在公共安全、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研发推广一批先进成熟、能够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 让人民群众共享创新发展成果。

深化改革, 优化环境, 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真正把创新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创造性地做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要按照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目标和重点, 分解任务, 落实责任, 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齐心协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把自主创新的成效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 把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加大资金投入。要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 把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 不断增加财政对科技领域的投入, 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专项资金, 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科技平台和创新环境建设、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开发、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以及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引进等。要充分发挥金融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 积极探索科技担保、科技保险、风险投资等多种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方式, 培育适应自主创新需求的金融环境。

创优发展环境。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突破口,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在激励创新需求、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完善人才评价激励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试先行, 不断完善创新政策体系。要打破科技资源条块分割的壁垒, 以建立开放共享机制为核心, 加强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有效整合中央与地方、军工和民用、高校院所与企业的创新资源, 形成创新资源大市场,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执行力、建设实干政府”为重点, 充分发挥政府在基础性、公益性、共享性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上的主导地位, 推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激发民间创新活力,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篇4:在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澧源镇人民政府

(2008年3月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继去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之后,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城市工作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尚县长做了激动人心的动员报告,我们倍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力举措,是把创卫成果惠及最广大老百姓的有效载体。全力做好城市工作,着力开展好“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澧源镇政府责无旁贷。为此,我们将从五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

一、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镇城管办,独立办公。二是组建城市工作队伍,由6名镇干部和38名社区居委会主干组成。

二、我们将进一步明确职责:一是对辖区内的城市管理工作切实负责,加大巡查力度,对违法违章建设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将违法违章建设控制在萌芽状态,坚决制止违法违章建设的形成;二是坚决组织好村(居)委会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对本辖区内的违法违章建设实施依法拆除。三 1

是把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起来,着力以新思路引领新发展。

三、我们将进一步理清工作步骤:一是加强宣传,营造声势;二是党政主导,全民参与,采取领导带头包片、包路、包社区、责任到人,一级带着一级干,努力把创建工作与人文关怀、为民办事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协调配合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建立例会制度;三是建立创建活动工作台账。

五、我们将进一步健全社区居委会工作考核管理办法。总之,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布署,严明工作纪律,明确工作目标,积极主动,构筑经济发展新平台,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篇5:在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一、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创建文明城市的信心和决心确保明年建成省级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实现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着眼于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着眼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而作出的重要决策。全市上下都要从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重要意义。首先,创建文明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抓手。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指标体系,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通过创建,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三个文明一起抓,把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贯穿于创建全过程,促进姜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创建文明城市,是打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当前,姜堰在区域竞争中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虽然我们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分析标兵和追兵的发展态势,与翻番、小康目标的要求相比,都还存在差距。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拓展思路,加速发展。21世纪是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的时代,以城市文明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竞争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要借创建文明城市这个载体,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推动发展环境整体优化,形成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安定详和的社会环境、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对内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增强吸引力、辐射力,构筑姜堰区域竞争新优势。可以说,创建之路就是发展之路、强市之路、率先之路。再次,创建文明城市,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广大市民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城区的不断扩容,尤其是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基础设施的跟进配套和功能完善,对政府管理城市的方式方法和行政能力,对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明城市的创建指标,硬性规定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明确了城市管理必须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通过创建,着力培养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使人的综合素质在创建中得到提升,有利于建树姜堰作为特殊意义城市所应具备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现在,各地都十分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创建活动百舸争流,竞争非常激烈。通过前两轮创建,苏南的县级市都已全部建成省级以上文明城市,不少市正在紧锣密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苏中县市中,南通有4个,扬州有2个已建成省级文明城市,泰兴市在泰州4个县级市中率先建成省级文明城市。在第三轮(2003-2005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泰兴市提出创建成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兴化、靖江均已提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姜堰唯有奋起直追,别无他路。从现在到明年创建验收只剩下一年多的时间,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稍有迟疑,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失去机遇,拉大差距,甚至退场出局。应当说,当前我市已经具备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较好基础和条件。一是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加快发展统揽工作全局,富民强市的愿望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抓发展、干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二是城市重点工程逐年推进,城市公共设施逐步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秩序明显好转;三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各类单项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广大市民文明、健康意识日益提高;四是溱潼会船节所表现出来的会船精神,不仅展示了姜堰人万众一心、团结拼搏,敢打恶仗、善打硬仗的精神和勇气,而且树立了姜堰人想办事、能办事、能办成事的良好形象。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创建文明城市打下了牢靠的基础。各镇、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咬定目标,志在必得,一鼓作气,务求必成。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扎实有效地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姜堰实际,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加强市民道德教育,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生产生活条件和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同步提高,推进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健康、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江苏省文明城市考核指标目前共159项,总分值1000分。创建成省级文明城市必须在950分以上。对照考核标准,我市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但还有较大差距,有相当一部分分值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得到。各镇、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创建标准,一着不让,每分必争,牢牢抓住创建的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带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问题,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切实增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1、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努力塑造城市新形象。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架”,是文明城市的物质支撑。城市功能的完善与否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文明程度息息相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每年实施一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为抓手,基本拉开了城市框架,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又部署实施了“八大系列工程”,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当前,要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着力实施一批体现城市文明基础和人文关怀的项目,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标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必须分别达到100%和大于70%,这是两项刚性指标,我市的差距还较大。因此,前堡垃圾处理场的污水处理系统和防渗工程要加紧施工,年底前一定要建好。污水处理厂和城区污水管网要加快建设,确保2005年投入运营。要加快在建道路工程建设进度,确保6月底前长江路、东海路、淮海路、古田路、励才路、广茂巷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站前路主车道通车。抓紧启动陈庄路、前进路建设,确保年内建成。要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网络,力求城市道路延伸到哪里,自来水管道就铺设到哪里。要加快城区天然气管网建设,优化城市配电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通讯设施结构,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大力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疏浚城区骨干河道,全面改善城区河道水质,确保市区所有河道水体达标。二是围绕彰显城市个性,着力打造城市亮点。全力推进老通扬河、中干河十里滨河绿化工程和鹿鸣河整治工程,精心打造“三水城市”,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使城区河道成为绿色的生态景观长廊,成为姜堰水文化的新亮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城市道路交叉节点工程建设,使之成为展示姜堰现代文明风貌的建筑群。加快西大街两侧建筑立面装饰和填平补齐工程建设,精心打造苏中一流的商业步行街,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步伐,规划建设市体育中心等一批文化标志性工程。完善南街当铺等一批文化设施,做好姜堰名人馆装修布馆工作,加大溱潼古镇和溱湖风景区景点建设和开发力度,挖掘、放大旅游文化亮点。三是围绕提高生活质量,努力实施民心工程。继续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全面启动实施北大街东侧改造,加快新世纪市民广场建设步伐,抓好城区后街背巷道路维修。年内要完成2.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一定数量解困定销房建设,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完成城区老住宅小区出新工程,做好绿化补植和设施完善,同步推进小区物业管理。康华、古田、南街三个社区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抓好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强化物业管理,争取今年建成省级文明社区。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到2005年确保新增绿地4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3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7平方米。按照年初计划,抓紧抓好城区各项市场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大力加强城区环卫设施建设,建好南苑、罗塘垃圾中转站,新建一批水冲式公厕,全面完成农夹居地段改水改厕工作。坚持在塑造城市良好形象的同时,让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四是围绕城市良性互动,大力推进集镇建设。对照省、全国文明镇创建标准,对各镇进行分类指导,明确创建目标,疏理创建任务,落实创建时间。要重视集镇规划完善,合理编制功能分区,高标准拉开道路框架,高品味建设住宅小区、工业小区,机关、学校、公园、市场,以及文化、卫生设施,注重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张扬集镇个性,丰富集镇内涵,展示文明形象。努力通过集镇环境的换档升级,实现文明城市创建的城乡互动。

2、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努力打造城市新环境。管理好城市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经过去年城市管理“三六九”的强力推进,我市市容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对照创建要求,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和提高。市各有关部门和姜堰镇要抓住城市管理的难点、热点问题,把创建工作与依法治市、落实城市长效管理结合起来,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搞好专项整治。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围绕年内建成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的工作目标,切实开展基层安全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严厉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预防和遏制重大恶性治安事件的发生,控制城市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为市民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强化城市环境达标治理。严格工业污染源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加快城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步伐,华源色织、华源毛巾、扬远公司要尽快拿出搬迁方案,并组织实施。划定机动车辆禁鸣区,城区内环以内禁鸣喇叭。巩固烟尘控制达标成果,建成区取缔1吨以下燃煤锅炉,推广使用燃气等清洁燃料。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推广安装油烟净化和油水分离装置。三是抓好市容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创新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门前三包”要求的落实,确保责任书签订率100%。要在原有10条主干道垃圾袋装化的基础上,在市区范围内全面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制度,确保在创建验收前垃圾袋装化率达95%以上,并切实做到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日产日清。抓好城区内河道漂浮物的定期清理,确保水面清洁。重拳出击整治城市“牛皮癣”,收缴器具,端掉窝点、处罚违章人员。要规范城区经营秩序。严禁在城区主次干道上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对沿街单位骑门跨店、出室经营和市场外溢现象进行治理整顿,取缔影响城市建设和有碍市容的露天固定摊点。对流动摊贩实行定点、定人、定经营面积、定经营范围、定经营时间、定卫生保洁,统一经营设施规格,严禁拦路设摊、沿途叫卖。取缔城区主干道两侧的废品收购点,统一集中到城北村新规划的废品收购市场。严格洗车点经营条件,坚决杜绝占道洗车。按照“总量控制、式样规范”的要求,对城区邮亭进行合理布点,使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取缔售货亭,彩票经营一律入室。四是加强交通秩序整顿。规范营业性客货车辆经营秩序,整治无序经营。坚决取缔无证经营“黑车”,对到期报废车辆强制报废。市建设局要会同公安、城管部门完善城区停车场规划,尽快落实到位,努力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以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契机,实施“文明交通工程”,增强市民交通自律意识,做到文明出行、文明驾驶,有效制止各种违规违章现象,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3、加强市民道德教育,努力展示城市新风貌。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市民的文明程度决定着城市的精神气度和风貌,决定着创建文明城市的成败得失。只有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的最终目标才能实现。创建文明城市,要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礼貌、礼仪、礼节”教育为抓手,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现代文明市民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和“诚信姜堰”建设,把建城与育人有机结合,使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与城市发展同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要抓教育提高。认真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构筑牢固的思想基础,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引领人们的创新实践。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城市精神的培育,弘扬会船精神,用会船精神凝聚人、激励人、鼓舞人,增强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加大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强化市民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二要抓规范养成。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告别陋习树新风、走向文明见行动”、“文明交通工程”和“文明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广大市民学习现代城市居民必备的文明、卫生、交通、环保等知识,融教育于管理之中,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纠正不文明行为。三要抓文化熏陶。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在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同时,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大力开展社区文化、镇村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等,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努力营造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城市氛围。四要抓示范引导。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示范街等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创建的覆盖面。认真抓好“十星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院等文明创建细胞工程,广泛吸引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体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风尚,形成关爱他人、帮贫济困、团结友爱的风尚,形成遵纪守法、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风尚,形成自强不息、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风尚,真正使创建成为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过程。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如期实现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各镇、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协同动作,狠抓落实。

1、强化领导,形成坚强有力的创建指挥体系。加强领导是搞好创建工作的重要保证。按照统分结合、分线创建的原则,市成立了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由市四套班子负责人、各有关职能部门及姜堰镇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及城市建设、社区建设、综合整治、集镇创建四个指挥部。创建办设在市委宣传部,动员大会后,各创建指挥部要迅速到位,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班子,集中办公,把各项工作高效运转起来。凡一办四指所提的工作要求、协调确定的事项,各部门、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雷厉风行抓好落实,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讨价还价,这要作为一条纪律。各镇、市级机关各部门都要建立创建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相对集中精力抓,其他领导要积极配合抓。城区办事处、村居委会干部是创建工作的生力军,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尤其要在动员组织市民群众投身创建第一线,在社区创建的协调、组织、督查等工作上发挥重要作用。城市建设管理各职能部门和执法队伍,要发扬优良传统,吃大苦,耐大劳,冲锋在前,连续作战,无私奉献。城区各单位都要建立工作班子,服从统一指挥,确保政令畅通。

2、严明责任,形成高效有序的创建运转机制。要强化目标责任制,市创建办及四个指挥部要将所有创建指标逐项细化,明确责任主体,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分分有人保。各镇、各部门要根据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任务分解,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和实施方案,挂图作战,计分考核,确保各项目标按序时进度得到全面落实。要讲求工作效率。对经过拾遗补缺就能够达标的要确保不丢分,对经过努力能够达标的要力求拿全分,对完成难度较大的要千方百计少丢分。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视抓好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到有人做,有人督促检查。要建立各项创建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创建例会、情况通报会、现场观摩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加强督查督办,严肃工作纪律,以制度约束保证各项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取得实效。市创建办要对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对工作不力,影响进度的单位和个人,加强教育,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特别是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要紧盯不放,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纪检监察和宣传广电部门要充分履行效能监察和新闻监督职责,该处理的及时处理,该曝光的坚决曝光。对因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失误或重大损失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纪律、法律责任,同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创建活动结束后,各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就创建工作向市委专题述职。

3、协调联动,形成步调一致的创建工作合力。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三个文明建设和城市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各镇、各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树立全局意识,牢固确立“一盘棋”的观念,讲风格、顾大局,争做工作、多作贡献,齐抓共建、形成合力,真正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良好局面。市级机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凡是市里确定的重点整治项目和难点工作,要一呼百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涉及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上下一心,主动补位,杜绝推诿扯皮、推过揽功、互相制肘。各行政执法部门要针对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组织联合执法,重拳出击,政法部门要全力配合。各行各业首先要抓好自身文明创建,同时积极支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电台、电视台要满腔热情地服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辟专栏,宣传创建的目的、意义、任务、措施和要求,跟踪报道创建动态,表扬关心、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先进,对不文明的人和事予以批评和曝光,努力为创建工作赢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市上下都要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共创姜堰良好的城市形象。

篇6:在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县委、县政府今天召开这次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对我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动员全县人民立即行动起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创建各项工作,巩固发展已有成果,奋力争创文明城市,促进全县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刚才,**同志就我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动员报告,**同志对我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把我县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创建文明城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创建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精神、统筹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可以提高我县城市的知名度、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我县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几项重点工程在我县实施,尤其是廖坊水库、京福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即将实施的向埔铁路和济广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对我县城市的对外交通、用地规模和发展方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县委、县政府为全面实施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根据省、市的要求,提出了把我县建设成为次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次中心城市并不是简单的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框架的拉大,而是要把城市建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城市。为此,我县聘请了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与城市发展相统一;启动了 “市民广场改建、垃圾中转站建设、县城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等21项重点城市建设工程,为创建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县与发达县(区)相比较,主要是城市发展速度滞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脏、乱、差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因此,各部门、各单位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合力攻坚克难,全面统筹推进,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创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切实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涉及城市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事关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内容很多,任务很重。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紧抓不放,强力推进,务求实效。

一要明确要求。创建文明城市的范围非常广,主要有“十条街”、“二个市场”、“三个城乡结合”、“72条城区小街小巷”,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多,主要包括创优美环境、创优质服务、创优良秩序等方面,每项创评项目既有硬指标、硬任务,也有很多软任务。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好每项创建工作,特别要抓住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抓住事关人民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抓住事关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形象塑造的关键问题,在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创建工作的凝聚力上下功夫,在创新机制体制、提高创建工作整体水平上下功夫,在落实执政为民要求、推动各项工作上下功夫,切实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信号,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让群众通过创建得到实惠,在参与中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要争创特色。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要全面提高创建水平,重在发展,重在特色。在创建核心内容上,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联系起来,突出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强县富民、发展南城的具体过程之中;在创建机制体制上,要突出共建、创新载体,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军民共建等方面,向城区共建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在创建重点工作上,要坚持项目带动、重在建设,通过精心设计、强力推进一系列创建活动,带动人的素质养成、城市环境的改善;在创建统筹协调上,要做到思想道德教育与依法管理协调起来,把人人参与创建活动和法制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城市环境配套建设和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和社会服务体系;通过软件项目和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人的素质;通过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开展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整治,切实在工作、生活、投资、效能、环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加强,塑造文明开放的城市形象。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围绕以上要求,结合各自实际,突出特色,与时俱进,加大创建力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要健全机制。创建文明城市不是为了应付一时的检查,更不是为了拿一块牌子、争一项荣誉,而是要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南城更快更好发展的综合社会环境,尽快形成一个适合南城发展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常抓不懈的创建机制。一方面,对需要提前建设的硬件项目,要抓紧统筹规划、落实项目、责任到人、加紧实施,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文化品位;另一方面,对必须完善的软件项目,要逐一明确整治、完善办法,选准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和行业开展联合攻关。当前,特别要针对城市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抓紧开展城市管理、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把突出性的整治与经常性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素质与依法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城市建设上档次、上水平、出经验、创特色、见成效。

三、强化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创建文明城市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齐抓共管,是创建工作全面顺利开展的有效方法和重要保证,希望各部门、各单位围绕自己的创建工作和创评目标,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一要确保领导责任到位。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带头履行职责,带头搞好协调,带头推进落实,确保政令畅通、高效运作,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各成员单位、责任部门,都要按照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对每项任务明确具体要求,量化分解指标,制定工作标准,建立督促检查反馈制度,做到工作有人抓、任务有人落实、问题有人解决,深入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及时通报情况。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推诿扯皮,影响全县创建整体效果和整体进度的成员单位、责任部门,要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整改。

二要确保舆论宣传到位。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各媒体,要发挥宣传主渠道作用,加大对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宣传力度,开设专栏和专题报道,扩大宣传覆盖面,加强舆论监督,及时报道创建活动的工作进度,宣传创建过程中的先进典型、经验和做法。同时,对创建过程中发现的“不作为”、“中梗阻”现象,经教育仍不整改的,要予以曝光,引以为诫,以推动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要确保干部群众参与到位。群众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主体,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直接受益者。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群众投身创建的智慧和热情,营造群众性创建的良好氛围。今天动员大会后,要采取各种形式,结合本职工作,进行层层动员,广泛发动,使全县人民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地统一到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上来,使广大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社区居民、农村群众、学校学生、部队官兵以及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户和外来务工人员都自觉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争做城市主人翁、人人都为创建文明城市添光彩的新局面。

上一篇:美术组教研活动下一篇:阳江市教师补修继续教育学时培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