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分析

2024-05-08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分析(通用6篇)

篇1: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分析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大家下午好,今天由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表我们对国民党失败原因的看法。我们将其分为内因和外因。外因有二:一是苏联对共产党的援助;二是共产党的因素。在1945年苏联出兵占领中国东北,中共抓住机遇,抽调10万人兵力投进东北,苏联给予了大量的军事支持。苏联不仅支持了东北野战军,也大大地支持了华东,华北战场。苏联的援助在这场内战中缩短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军事差距。

为便于探讨,我将外因中的共产党因素和国民党失败的内因结合起来讲。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共产党失败的内因我们认为其根本是因为国民党政府所思,所行之事基本脱离群众,逐渐失去民心。首先,国民党丧失民心的开端是在北洋军阀失败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和军事独裁统治,为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和全国性特务系统。1935年11月,平津十校学生自治会发表宣言揭露:国民党在南京“奠都以来,青年之杀戮者,报纸记载至三十万人之多,而失踪监禁者更不可胜计。杀之不快,更施以活埋;禁之不足,复加以毒刑。地狱现形,人间何世?”

其次,1931年9月18日爆发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大举侵略,国民党政府一再退让。蒋介石在1931年七月已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九一八事变发现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本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这让全国人民寒心。而与当时国民党当局采取的不抵抗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在九一八事变后,9月20日,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党的各级组织要求每一个党员必须发挥自己全部的积极性,英勇地走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战场,成为参加民族解放战争的先锋和模范。

最后,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迫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反对内战,国民党的军队远在西南,西北后方以及国际上的压力,蒋介石在表面上进行了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以拖延时间,实则在进行内战的准备。撕毁双十协定后,国民党统治集团既然扼杀了全国人民关于和平建国的热切愿望,它也就把自己放在了全国人民的对立面。中国共产党虽未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但是,它使得各界群众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中共代表团成员李维汉在返回延安时,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国共谈判破裂了,但我党满载人心归去。”

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它抱有很大期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它感到极度的失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受时,把接受变成“劫收”,大发胜利财。巨额敌伪资产转归官僚资本集团控制的部门占有,其中很大部分被官员个人侵占,隐匿,变卖。连一名国民党接受官员也向蒋介石进言,“像这样下去,我们虽已收复了国土,但我们也丧失了民心。”不同的是,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获得翻身。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加人民军队,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支援。这就决定了国民党政府覆灭,共产党雄起之时已经指日可待了。

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差异中我们可以知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土木七班第二组成员: 资料收集:林毓超(19);黎恩桐(12);刘锦清(20)、资料整理:李荣(15);林魁武(17); 讲稿撰写:邝耀德(11);李家雄(13)文档制作:林泗鑫()18;梁鸿基(16)主讲:李嘉豪(14)

篇2: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分析

(一)与共产党对比:

1、力量对比:可以随着战争进程发生剧烈变化。

2、士气民心:解放军打仗神勇,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3、政权性质: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镇压人民,对外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4、将帅素质:国民党指挥失当,毛泽东懂军事。

(二)渡江战役: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长江北岸。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三)渡江战役前的发言: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 朱德

(四)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表格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 基本上是

(接上)的装备,取得美 步枪

(接上)国大量装备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 小城镇、乡村

篇3:我国民间信贷问题的博弈分析

(一)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策略及其收益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策略组合为贷款给中小企业或贷款给大型国有企业, 采取这些策略时所获得的收益情况为:贷款给中小企业的收益大于贷款给大型国有企业的收益。但是, 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 财务状况不稳定。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性, 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对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监管。当企业遭遇资金周转困难或经营困境时, 很多中小企业常常隐瞒其经营困境, 以便获得更多的融资, 这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这种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 承担更大的风险。虽然国家实施贷款浮动利率政策, 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结果, 62.3%的小型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 而大型企业的这一比例为27.2%, 这使得银行给予中小企业贷款时所获得的收益更大, 但是国家政策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倾斜, 促使银行在选择策略时的第一选择仍是贷款给国有大型企业。

(二) 中小企业等借款人的策略及其收益

中小企业等借款人的策略组合为向银行借贷或向民间借贷, 其收益情况可以通过收益公式P=αM/rtβ-C/M来分析。公式中变量的含义为:P—策略收益、M—货币总量、r—贷款利率、α—系数、t—借贷等待时间、C—融资成本、β—借款人对资金需求程度。为方便分析, 对于一般借款人, β取1;对于急需资金的借款人, β>1;对于对资金需求度不高的借款人, β<1。在实际生活中, 相比于民间借贷, 虽然银行贷款利率r较低, 可是需要繁琐的抵押贷款手续与长时间的等待, 这样导致C与t的增加。而向民间筹集资金, 虽然利率r远远高于前者, 可是无需抵押贷款手续和长时间的等待, 可以节省大量的融资成本C与t。对于借款需求时效性极强的中小企业及房地产公司而言, 由于β>1, t成为影响收益最重要的因素, 也是影响参与人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由上可知, 中小企业做出策略选择的时效性很强, 如果错过了选择策略的最佳时间, 即使之后做出策略选择, 收益仍为零。

(三) 民间资金拥有者的策略及其收益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而资本的增值必然发生在资本流动中, 所以一个理性人不会选择让资本闲置, 必然会让资本发挥效用。我国民间资金拥有者的策略通常为:选择贷款给中小企业、选择将钱存入商业银行或者选择其他投资渠道。而目前我国正规金融市场利率过低、大众性投资渠道和品种受到限制。一是正规金融市场利率过低。目前, 1年期的利率为3.5%, 活期储蓄利率更低, 而民间借贷 (以温州为例) 月利息从1分到8分不等, 甚至还有1角多的。民间借贷的利息收益如此之高, 人们自然没有将钱存入银行的意愿。况且, 当前CPI指数较高, 如果将钱存入银行得到的利息收益远远不能弥补物价的快速上涨,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负利率”。2011年以来, 我国银行存款利率 (大多指的是一年期的利率) 小于同期CPI的上涨幅度, 如果此时民间资金继续存放在银行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的购买力会逐渐降低, 而对于拥有民间资本的理性人来说, 这时将资金存放在银行会使其收益逐渐下降;二是大众性投资品种和渠道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 越来越多的人对投资房地产的前景感到担忧, 基于大部分普通的消费者是风险回避者理论, 民间资本不愿投向风险极大的房地产市场。而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期间, 中国证券市场的无数证券投资者因此破产, 时至今日, 许多投资者仍心有余悸, 而当前证券投资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更使民间资金望而却步, 因此当前证券投资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明显不高, 而其他投资品种和渠道更是远离众多普通的民间资金拥有者。相比之下, 还是将资金投放到高利息的民间借贷市场更容易产生较大收益, 因此民间资金拥有者选择的投资策略是从事民间借贷。

二、构建静态博弈模型

(一) 假设前提

构建的静态博弈模型基于以下假设前提:中小企业可以按时还清借款, 同时中小企业向民间借贷与向银行借贷的成本时间近似相同, 不考虑收益以外因素的影响;策略依据上述博弈背景分析, 只做两种策略分析, 收益值也依据博弈背景分析所得;博弈双方进行的是静态博弈, 即博弈双方同时做出决策;假设商业银行资金固定为L, 民间借贷资金固定为K, 即总资金为一个定值, 不考虑经济发展带来的资金增长。

(二) 构建模型

中小企业的策略为向银行借贷或向民间借贷, 商业银行的策略为给予中小企业贷款或给予国有大型企业贷款。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博弈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民间资金拥有者的策略为向中小企业贷款与存入银行;中小企业的策略为向民间借贷或向银行借贷。中小企业与民间资金拥有者的博弈收益矩阵如表2所示。

(三) 模型分析

在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博弈中, 当商业银行选择策略“是”时, 中小企业的最佳对策为“是”;当中小企业选择策略“是”时, 银行的最佳对策为“是”, 所以根据博弈论的观点, 此时他们的策略选择达到了纳什均衡。由于纳什均衡的策略是一种自我实施的信念, 在没有其他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 博弈双方必然会选择纳什均衡策略, 即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 银行给予中小企业贷款。

而在民间资金拥有者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博弈中, 中小企业的策略“否”严格优于策略“是”, 所以作为理性人的中小企业必然选择策略“否”。作为理性人的民间资金拥有者通过换位思考知道中小企业的选择后, 不得不选择策略“否”, 这样一来, 银行的固定资金将更加充足, L将不断增加, 而此时民间借贷资金会逐渐减少, 资金K会不断降低。在这样的策略博弈下, 博弈三方 (银行、中小企业、民间资金拥有者) 的收益分别为: (3, 2, 0)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民间资金等于无偿地借给中小企业和银行使用, 民间资金从中没有获得任何收益, 作为理性人的民间资金拥有者必然不会满意这样的收益格局, 所以这样的纯策略纳什均衡是不稳定的, 理性的民间资金拥有者会寻找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打破既有的收益分配格局。因此, 在各种因素存在且复杂的社会中, 这样的策略选择是很难维持稳定的。

央行为减缓通胀压力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15.5%上调到21.5%, 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13.5%上调至19.5%, 即银行资金减少了。同时又由于国家对大型国有企业的政策扶持, 向国有大型企业贷款的风险很小, 所以贷款给国有大型企业成为商业银行的第一策略选择, 即商业银行会首先满足国有大型企业的资金需求。这样在银行资金不断缩水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所能获得的资金也会不断缩水, 从而引起的资金缺口迫使中小企业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市场去弥补, 而民间资金拥有者自然会将资金投入民间借贷市场以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样会进一步减少银行资金来源, 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由此而形成了当前的“囚徒困境”, 即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出于利己的理性选择让博弈双方的集体收益变得更糟。

如果改变一下博弈中的收益, 假设将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人为略微提高, 这样商业银行收益会略微减少, 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收益会略微增加, 民间资金拥有者将资金存入商业银行的收益也会略微提高。由于民间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提高了, 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民间资金拥有者将资金存入银行的意愿,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会略有增加, 这样中小企业所能获得的资金也会增加。

倘若将利率完全市场化, 这样参与人会进行无限次重复博弈, 直到达到一个新的收益平衡点。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的观点,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这样资本在市场之中自由转移, 直到资本在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产生相同的利润率, 此时博弈参与人的两种策略能带来近似相同的收益, 这样他们都会采取各自的混合策略以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三、结论与建议

“利率双轨制”是造成当前民间借贷困境的体制根源。利息作为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理应与整个资本市场的平均利润大小息息相关, 可是在当前的“利率双轨制”的影响下, 一方面, 正规金融市场利率过低, 使得存入银行的资金没能获得应有的资本增值收益;另一方面, 民间借贷市场利率过高, 使得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获得了远高于平均利润的收益。另外, 市场的均衡利率是由市场资金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决定的, 当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利率被强制压低时, 资金需求量必然上升, 这样民间借贷利率必然提高以抑制市场资金需求量, 这种情况下民间资金必定会进入民间借贷市场以寻求更大的收益, 由此造成了民间借贷市场的“繁荣”。同时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的不平等地位, 政府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歧视都是造成当前借贷困境的原因。

在当前通胀明显、民间借贷火爆的情况下, 为打破这一困境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进一步加强市场在引导利率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只有正确发挥市场利率在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上的风向标作用, 才能真正有效地治理当前民间借贷中出现的问题。当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日趋合理时, 其必然对当前追求高利差的民间借贷资金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二是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减少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歧视, 在一些领域中对国有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一视同仁;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提高金融机构运作效率, 使其能更好地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服务, 减少其融资压力以及做出策略选择时的外部性因素;三是进一步拓宽大众投资渠道。拓宽大众投资渠道可以使民间资金拥有者在博弈中拥有更多选择, 当其他策略的收益日益提高, 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必然会减少从事民间借贷的行为, 从而从源头上扼制非正规民间借贷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郑景昕.高利贷生态链[J].商业调查, 2011 (8) .

[2]何轩卓.高利息民间借贷盛行的影响、原因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1 (7) .

[3]刘孔男.从温州“老板跑路”谈现阶段民间借贷的风险隐患及对策[J].金融经济, 2011 (2) .

[4]杨旻菲.浅析民间借贷市场危机[J].时代金融, 2011 (11) .

篇4:国民党将领谈碾庄战役失败原因

国民党军统帅部战后检讨说:“失败之主要原因,乃为战略错误,其次为战术仍缺乏改进,难以支持战略。其他如持续战力保持、战力统合发挥及反情报等,均有重大错失。”

而国民党军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事后总结道:“此次作战,战略之失败多于战术,战术之失败多于战斗。”他还具体地列举13项失策与失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各部队长官相互间,平时在精神上有隔阂,战时在支援上复不易协同,致虽有大军,亦难发挥最大统合战力。”

李宗仁认为,黄伯韬是被蒋介石的“排除异己”政策害死的。当时黄伯韬突围不成,向邱清泉兵团求救。但邱清泉和黄伯韬素有矛盾,于是拒不救援。国民党参谋总长顾祝同见事急,赶紧亲自飞往徐州,责令邱清泉出兵。但邱清泉说:“我出兵援黄,徐州方面出事,谁能负责?”顾祝同拍胸说:“我是参谋总长,徐州失守,我参谋总长负责!”邱清泉却说:“你说得好,你才负不了责呢!”顾听后大怒,问邱:“难道你一定要违抗我参谋总长的命令?”邱清泉却毫不退缩地说:“什么总长不总长,我就是不出兵。”顾祝同没办法,连忙将此事报告给蒋介石。蒋介石迅速乘专机飞抵徐州。在飞行途中,蒋介石就打电话给邱清泉,命令他率所部立即出兵救援黄伯韬。邱清泉仍然以徐州危险为辞,拒不从命,蒋介石也拿他没办法。当此消息在南京传出时,很多国民党高级将领认为,邱清泉竟敢如此抗命是蒋介石暗中授意的,其理由很简单:黄伯韬兵团原是杂牌军,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蒋介石不会因为救援杂牌军而让邱清泉的“中央军”实力受损。

在黄伯韬的葬礼上,蒋介石曾慨叹地说:“黄埔精神不死。”而黄伯韬并非黄埔系出身。得知此话,和李宗仁同属桂系、与蒋介石的嫡系刘峙激烈争夺淮海战役指挥权的白崇禧也附和李宗仁说:“黄埔精神不死者,黄埔精神——不死也。换言之,黄埔学生不肯为老蒋死,而为老蒋死者非黃埔出身之人。”

对于黄伯韬之死和第7兵团全军覆没,同样参加淮海战役、侥幸逃出解放军包围圈的国民党第16兵团司令官孙元良这样评价:“消灭黄伯韬兵团的是国民党政府国防部,而不是陈毅,黄伯韬之死也是如此。”

据记载,深陷碾庄重围的黄伯韬在预感到末日将至前曾说过一句话:“(在国民党军中)谁肯不顾自己的损失而急别人之难?谁肯自冒牺牲而解救别人之危?”

(摘自2015年2月19日《人民政协报》)

篇5: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分析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2、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评价;

3、国民党“一大”召开时间、地点、中心议题、主要内容和意义;

4、新三民主义的作用及其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

5、黄埔军校的领导人、特点;

6、冯玉祥北京政变的背景和结果;

7、孙中山北上宣言和国民会议运动的内容;

8、五卅运动的直接原因、主力、性质、领导机构;

9、省港大罢工的领导机构和特点;

10、两次东征的主力、对象、意义;

11、北伐胜利进军的目的、对象、主要战场及结果;

12、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

13、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的三个惨案和收回的两个英租界;

14、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15、“四一二”与“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时间、地点、发动者、标志;

16、张作霖杀害李大钊;

17、大革命的性质、失败原因、作用与教训。【知识结构】

一、开始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①中国共产党:在 后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必要性)

②中国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 派,比较是真正的 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在 失败后,真诚地欢迎 同他合作,决定改组。(可能性)

③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1921年 会晤孙中山,建议孙中山,创办,同 合作;孙中山接受 和 的帮助,同意以“ ”的方式与 合作,改组。(外部条件)

④中共“三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正式形成): a、时 间: 年 b、召开地点:

d、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 身份加入 ;保持共产党在 上、上和 上的 ;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 阶级、阶级、和

联盟的政党。

e、评 价:中共三大的决定,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没有提出党对 的 问题(成为以后陈独秀犯右倾错误和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2、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①时间: 年初 ②地点:

③中心议题:讨论 问题 ④大会主席:

⑤内容:a、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 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 ;在实际上确立了“、、”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的若干 是一致的,这是国共合作的 基础。b、同意 以 身份加入。

⑥意义:a、标志着 的实现和 的正式建立; b、全国 的 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3、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 纲领;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 阶段,实现 和的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上述内容。

4、黄埔军校的建立: ①条 件: 和 的帮助 ②时 间: 年

③军校领导人: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④特 点:把 与 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 和。⑤意义:为建立 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

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1、冯玉祥北京政变

①背景: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卷土重来,加紧掠夺中国。

b、各派军阀在 操纵下,为争夺 相互混战。自1920年以来,先后进行了 战争,第一次 战争,第二次 战争;北洋军阀政府镇压 运动。②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a、时间: 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

b、过程:囚禁总统,推翻 控制的北京政府。

2、孙中山北上与国民会议运动

①孙中山北上和北上宣言:a、时间:1924年

b、内容:对内要消灭 势力,对外要消灭 的势力。

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支持孙中山的,发起一个对内要求,对外要求、废除 的 运动。③孙中山逝世: 年3月12日在 逝世。

3、五卅运动

①原 因: 年,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反对 ; 等帝国主义残酷镇压罢工工人,在 制造。②主 力: ③性 质: 运动

④领导机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

⑤结 果:a、帝国主义实行高压政策,继续镇压罢工运动。单独退出罢市,被迫退出。(典型的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工人阶级处于 的境地。b、影响最大的是 :领导机构是 ;特点是当时世界上 最长的一次,给 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⑥意 义:是大革命时期 运动的高潮,给 和 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的 准备了 基础。

4、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①背景:军阀 在 和 的支持下准备进攻,推翻。②经过:两次 ——对象是。

③主力: 学生军,得到了 工人和 农民的支持。④结果:全歼 叛军; 统一了广东、广西。

⑤意义: 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为国民革命军出师 奠定了基础。

三、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1、直奉军阀联合,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直系,奉系 ①原因: 运动的发展; 的支持。

②后果:直奉军队一方面进攻 的国民军,迫使国民军退往 地区;一面准备南下进攻。

2、北伐胜利进军(1926—1927年)①目的:打倒,推翻,统一。②对象:、、三派军阀

③主要战场:a、两湖战场:占领湖南,攻克湖北 和,占领 ;消灭 主力。b、江西战场:消灭 主力,占领。

④结果:1927年春,北伐军占领,进攻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 迁到,一时成为革命的中心; 国民政府继续北伐,与 的部队会师 ;从 北上的北伐军占领了。

3、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①原因:北伐战争得到了 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了 的蓬勃高涨。②表现:a、两省工人成立,组织了。

b、为迎接北伐军进入,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第 次武装起义在、的亲自领导下取得了胜利,写下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4、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①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

a、原因: 胜利进军和 的高涨,打击了 的基础。b、惨案: 惨案、惨案、惨案。

②各地人民进行 斗争,成果最大的是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 和 英租界。(这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被侵略的权益)

5、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① 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 :北上扫吴,东进灭孙,最后灭张,统一全国。②广大 的大力支持: 组织工人随军出征; 工人举行总罢工。③ 将士作战英勇,尤其是 起了 作用: 为第四军赢得“ ”称号。

四、国民革命的失败

1、帝国主义的干涉:①原因: 的胜利进军,将挖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墙脚。②表现:1927年 炮轰,制造“ 惨案”。

2、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领导权:“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①中山舰事件,共产党员退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②整理党务案,把共产党人排挤出国民党 领导机关。

③影响:蒋介石夺取了 和 的 领导权,为以后发动 准备了条件。

3、“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①蒋介石的政变准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以后,蒋介石到上海,勾结帝国主义、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与汪精卫密谈“分共” 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a、时 间: 年4月12日 b、地 点:

d、结 果:著名共产党员、、先后牺牲;

1927年 月 日 在 成立了国民政府,与 国民政府对抗。③ 在北京袭击 大使馆,杀害。④“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a、背景: 纵容反动军官夏斗寅、许克祥先后发动反革命叛乱。

b、经过: 年7月15日,在 召开国民党中央“ ”会议,正式决定同 决裂;以“,”为口号,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

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与经验教训

①性 质: 共同领导的 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②功 绩:a、上推翻了 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

b、为 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宣传了共产党 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 中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 ;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

③失败原因:客观上,过于强大,进行联合绞杀; 叛变革命。主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 和 ;以 为代表的 和

代表的妥协退让,在革命后期犯了 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尤其是对 的领导权。④教 训:必须坚持 对革命的 ;必须掌握,坚持。【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1、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的时代特征

①中共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并在实践中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势力,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最终在国民党右派的进攻下失败。②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政府,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③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它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在北伐战争胜利进行中,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于1927年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全面破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2、关于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当时力量还很弱小,国民党是当时中国有影响力的大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种形式容易被国民党接受;有利于共产党员以合法的身份公开领导工农运动;也有利于推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投入革命,从而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四个革命阶级联盟的政党。②“党内合作”不是共产党并入国民党,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保持着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3、关于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手段。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是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正如毛泽东所说:“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4、关于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增加了反帝国主义与反封建主义的内容

①旧三民主义主要是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内容;②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权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主张在反帝反封建基础上的普遍平等。③旧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这样新的民生主义就和“扶助农工”的政策紧密结合起来。④由于新三民主义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其基本原则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即它是反帝反封建的,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结合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5、孙中山一生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1894年-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斗争:创立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发动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领导辛亥革命。

1911年-1912年3月创建民主共和国:建立中华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一系列法令措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布《告各友邦书》。

1912年3月-1922年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1年-1925年3月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1921年同马林会晤;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掀起了国民大革命;创建黄埔军校;1924年底北上,发表《北上宣言》,发起国民会议运动,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1925年3月12日逝世。

6、关于北伐胜利进军的表现

①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张作霖也龟缩到了京津一带。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治基本上被推翻。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北伐胜利进军使帝国主义非常恐慌,他们制造了一系列惨案来干涉中国革命;汉口、九江英租界的被收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气焰。③实现了革命重心的转移。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使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重心。④扩大了革命区域。随着北伐胜利进军,革命区域从珠江流域扩大到长江流域。⑤有力的配合和支持了工农运动。北伐军所到之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农村中成立了农民协会,建立了农民的政权和武装。总之,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主要形式,体现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愿望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思想。

8、关于国民革命的结局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总体上是失败的。①阶段性成功的表现: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实现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部分目标。②总体失败的原因:中国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国民党由革命走向反动;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又确立起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

9、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

①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②合作的方式: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的是党内合作方式,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③合作的实现: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三大”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

篇6: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分析

教案示例之二

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高涨

教材分析

自1924年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共两党推动下展开了对北洋军阀的总攻击,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空前高涨,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热潮。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在人民大革命中遭到沉重打击,中国人民受到革命的洗礼。这是继辛亥革命后的又一次全国大革命。北伐战争使自清末形成的北洋军阀体系瓦解,封建余孽进一步涤荡,革命力量进一步发展。随着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打倒,可以说一个旧时代结束了。由于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当人民革命深入发展触及其自身利益而帝国主义又扶植新的代理人时,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是必然的。随着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即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直到革命胜利的历史时期。因此,本课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北伐的目的;北伐对象;三个战场;叶挺独立团和“铁军”称号;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及南昌战役;冯玉祥响应北伐;湖南农民运动;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2.思想政治教育:①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为北伐胜利,··为人民利益不惜血洒疆场,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起了先锋模范作用。②只有工农民众奋起之时才是革命胜利之日。在共产党领导下工农运动高涨,显示了巨大的革命力量,胜利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3.能力培养:①对复杂事件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对北伐战争从出发、战场、战役到结果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地叙述。②综合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总结出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③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认识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中的两湖战场;湖南农民运动;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难点: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教学方法 以讲为主,讲议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提问:爱国主义百部影片中有一部名为《大浪淘沙》大家看过没有?这部影片描写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答: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一个什么样的大革命?为什么会像大浪淘沙那样淘出真金,冲走泥沙?请学习第35课。(板书课题)

一、北伐的胜利进军(板书)

1.北伐的目的和对象(板书)

1924年国共合作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工农运动高涨。1925年两次东征消灭了军阀陈炯明,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而这时北方广大地区仍然控制在军阀手中。在帝国主义操纵下连年军阀混战。提问:要实现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理想,摆在国共两党和国民政府面前的革命任务是什么?(答:打倒军阀。)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目的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提问:当时统治中国的有哪几派军阀?有曾经镇压二七大罢工,盘踞在河南两湖一带的吴佩孚;有在长江下游,江浙一带割据的孙传芳;还有投靠日本控制东北和京津的张作霖。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军阀割据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毒瘤。连年的军阀混战造成哀鸿遍野、怨声载道。人民对军阀统治恨之入骨,对北伐衷心拥护。(看插图“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广州市民在中山大学举行欢送会”。其场面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2.叶挺独立团和两湖战场(板书)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兵分三路出师北伐。这样形成了三个战场:两湖战场,江西战场和闽浙战场。(看插图“北伐战争示意图”。)江西、闽浙战场的敌人是孙传芳,两湖的对手是吴佩孚。北伐军利用军阀间的矛盾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既集中主力北上先扫除吴佩孚,再挥戈东进歼灭孙传芳,最后北上打倒张作霖,统一全国。湖南湖北就成为北伐的主战场。

首先开赴湖南前线的北伐先锋是叶挺独立团。(看插图“叶挺像”。)叶挺少年立志从军报国。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奉命创建独立团。他重视对战士的政治思想教育,在艰苦训练中身体力行。独立团中很多官兵是共产党员或青年团员。他们对革命赤胆忠心,战斗中舍生忘死。叶挺将军领导下的独立团成为北伐战争中无坚不摧的尖刀。在两湖战场上,吴佩孚为阻挡北伐亲自指挥,在粤汉铁路的汀泗桥、贺胜桥布置重兵,负隅顽抗。能否打胜这两仗就成为战争胜利的关键。(朗读小字“汀泅侨„„贺胜桥”)提问:独立团为什么能取得战斗的胜利?(答:“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攻克武昌后人民给以独立团什么称号?(答:为第四军页得“铁军”称号。)

3.北伐胜利进军和冯玉样响应北伐(板书)

两湖战场胜利后,北伐主力增援江西,不久夺取了九江、南昌,直捣南京。闽浙战场进展顺利。这样到1927年春,北伐军已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威震全国。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1926年秋,在共产党帮助下冯玉祥将军率国民革命联军挥师南下,占领陕西,进军河南,与北伐军遥相呼应,对北伐战争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二、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板书)

我国最早的农运领袖是谁?(答:澎湃。)澎湃在广东海丰地区建立了最早的农会,并从1924年开始在广州开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看彩图“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在党的领导下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席卷全国。(阅读小字“农民运动”。)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他们将冲决一切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请讨论在农民革命高潮面前,什么人站在前面领导他们?什么人站在后面批评他们?什么人站在对面反对他们?真正的革命者领导人民进行斗争;不革命的反革命的人物在对人民大革命的态度上现出了原形,终将像大浪淘沙一样被历史淘汰。那么,为什么北伐军所到之处农民运动也蓬勃高涨,请问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辅相成。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给农运兴起创造了政治条件,而农民运动兴起又直接支援了北伐战争。农民的拥军支前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三、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板书),1927年1月,北伐军胜利收复武汉,接着又收复九江、南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进入高潮。直接打击了帝国主义。尤其是英帝国主义,把长江流域作为它的势力范围,对革命更加仇视。英国在汉口、九江接连制造枪杀中国工人的流血事件。党领导工人、市民举行声势浩大的反英示威大会,示威游行。在人民的推动下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使近代以来一直深受外侮的中国人民扬眉吐气,大快人心。这真是反帝斗争历史上的壮举。(看插图。)

四、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板书)

1927年3月北伐胜利进军,全国工农运动高潮中,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反动势力汇聚的大城市——上海得到解放。这可以说是北伐时期革命胜利的顶峰。(看插图)请讨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为什么能够成功?(学生答后,教师归纳)上海工人起义的胜利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取得的。首先,孙传芳的主力在江西,闽浙战场被消灭,北伐大军逼近上海,反动统治力量薄弱。其次,帝国主义遭到沉重打击,还没有扶植起新的代理人。第三,周恩来等同志周密组织和正确指挥,最后解放了上海。

(小结)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工农革命群众的有力支援及广大共产党员、青年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战争胜利前进的原因。

2.真正的革命运动是民众的运动,只有工农运动蓬勃兴起,才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封建主义。只有共产党才能够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布置课后作业,略)

(北京西颐中学 金秀玲)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教材分析

当北伐军取得节节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时,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革命的干涉。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蒋介石的反动面目公开暴露,1927年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久,汪精卫又指使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在革命危急关头,陈独秀坚持右倾投降主义,助长了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气焰。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了。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南京惨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思想政治教育;①帝国主义不惜一切手段维护自己在中国的统治。②统一战线关系着中国革命的成败。当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共产党领导人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时,革命遭到了失败。

3.能力培养: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难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 以讲述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北伐军取得节节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放投影总结)①国共两党齐心协力;②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③工农群众的配合和支援。

就在北伐节节胜利,工农运动迅猛发展时,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革命的干涉。

一、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板书)

1.武装干涉北伐(板书)

当北伐军经过浴血奋战,把北洋军阀打得溃不成军时,北洋军阀的后台——帝国主义,决定亲自武装干涉北伐。他们一方面以军用品接济封建军阀,另一方面调动大批军队、军舰到长江中下游。当北伐军到达武汉时,英国军舰公然炮击北伐军,并用高射炮射击北伐军飞机,以此来支援吴佩孚。

到1927年初,帝国主义在上海集结的军队达3万人,在长江中下游的军舰有90多艘,它们企图靠这些来阻止北伐军进入上海。

此外,帝国主义还在中国制造了一系列惨案。

2.南京惨案(板书)

1927年3月24日,共产党人林伯渠、李富春参加领导的北伐军第二、第六军占领了南京,英、美、日、法、意等国驻华使馆竟向中国提出所谓“严正抗议”。当天晚上,各国驻南京的领事借口“保护侨民和领事馆不受暴民侵害”,命令停泊在下关江面的各国军舰,对南京市内和平居民猛烈炮击,死伤居民2000多人,毁坏房屋无数,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惨案”。

帝国主义在血腥屠杀中国人民之后,又虚伪地声称他们毫无干涉中国内政之意,假惺惺地表示对中国革命持“体贴与谅解”之态度,企图以此麻痹和软化中国人民的斗志。他们还发现,蒋介石并不是一个忠心革命事业的人。于是他们向蒋介石暗示:只要蒋介石镇压工农革命,保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帝国主义就支持他。在此情况下,蒋介石的反动面目公开暴露。

二、蒋介石反动面目的公开暴露(板书)

提问:为什么过去伪装较好的蒋介石在此时会公开暴露自己的反动面目?(在同学回答基础上,教师归纳)①在北伐节节胜利,工农运动迅猛高涨的情况下,蒋介石开始急于发展自己的势力;②蒋介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需要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帮助;③帝国主义也以种种手段引诱蒋介石,希望他成为镇压工农运动,维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代理人。

于是,蒋介石明确表示:尊重帝国主义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他还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声明:“我们会完全负责保护外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蒋介石把总司令部迁进南昌以后,又表示对帝国主义的“友谊”,同时派心腹戴季陶去日本寻求援助。而北洋军阀政府的旧官僚、封建买办资产阶级的政客,纷纷前往南昌投奔蒋介石。上海大买办虞洽卿则向蒋介石提供了6000万元,充作反共灭共经费。在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支持下,蒋介石以南昌为中心,进行着种种阴谋活动:

1.解除省港工人武装,包围苏联领事馆。(过程讲述,略)

2.中山舰事件(过程讲述,略)

3.赣州惨案(看书P129页小字,请同学朗读)

在此情况下,有很多人已认清蒋介石的反动本质,如郭沫若所说(看书P130页)。

但是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板书)

1.蒋介石在政变前的准备(板书)

上海工人起义胜利不久,蒋介石来到了上海,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政客的热烈欢迎。在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怂恿下,蒋介石表示:“国民革命军是各国列强的好朋友,决不用武力来改变租界的现状。”帝国主义者也答应出钱出兵帮助蒋介石镇压革命。上海青红帮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则组织流氓打手,供蒋介石政变使用。

但要对付80万工人和 2700人组成的工人纠察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蒋介石采用了欺骗的方法。(请同学阅读书P132页第二段小字)

蒋介石一边大搞骗术,一边调动军队作为屠杀的工具。正在此时,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却和汪精卫发表了《联合宣言》,为蒋介石的罪行辩护,并说要同蒋介石“开诚合作,如兄弟般亲密”。因此,这个宣言帮助蒋介石解除了革命群众的思想武装

2.政变的过程(板书)

1927年4月12日清晨,蒋介石的党徒指使青红帮流氓打手,身着蓝色短裤,臂缠“工”字符号,冒充工人袭击上海各区工人纠察队,双方发生激战。反动军队则借口“工人内讧”,借机收缴了工人纠察队的枪械,在此过程中打死打伤工人300多人。

为了反击蒋介石这一暴行,上海总工会发出全市总罢工的命令。4月13日下午1时,工人群众冒雨举行示威游行,工人们高呼“还我武装”、“打倒新军阀”等口号。当队伍行至宝山路时,早埋伏在那里的反动军队向群众开枪射击,工人群众牺牲100多人,伤者无数。上海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仅三天内,共产党员和群众就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此后,屠杀迅速蔓延,北方的军阀张作霖同蒋介石相呼应,杀害了共产党员李大钊。

3.李大钊在北京就义(板书)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派出几百名宪兵和特务,公然践踏外交条例和国际公法,包围和袭击了苏联使馆等地,逮捕了李大钊等人,并在4月28日秘密处死李大钊。在刑场上,李大钊发表演说:“不要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

那么,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国民党的另一个代表汪精卫的态度又如何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他“不得不断绝与蒋氏合作”,因为蒋介石单独发动“四·一二”政变,使汪精卫骑虎难下,他只得把蒋介石说成“民众之公敌”。但汪精卫是资产阶级代表,不会与工农站在一起,只是由于他手中暂时无兵镇压工农,所以在当时情况下也只好表示与蒋介石决裂,而一旦他手中有足够的反动武装,他也会公开叛变革命。

四、马日事变(板书)

1927年5月,汪精卫手下的反动军官指使驻长沙的许克祥,发动了反革命事变,称为“马日事变”。(过程讲述,略)

事变发生后,汪精卫只当一件小事来处理,提出政治解决,而实际是不了了之。

在此危急时刻,共产党面临两种选择:或坚决抵抗,或妥协退让。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投降主义者,选择了妥协、退让。(请同学朗读P134页小字)

提问: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有哪些表现?

(投影)①指责农民运动过火,要求节制没收地主的土地;②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武装;③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自动放弃革命领导权。

五、“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板书)

1.政变过程(板书)

在马日事变以后,由于陈独秀等人奉行右倾投降主义,使得汪精卫更加肆无忌惮地煽动反共,武汉已处于极端恐怖之中,而不再像一座革命的城市。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以周恩来为首的临时中央委员会,表示将不妥协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7月14日,宋庆龄发表脱离武汉国民政府的声明,表示坚决拥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斥责武汉国民党领袖的短变行为,指出他们“不再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而是“民众的逆党,先总理的叛徒”。随后,宋庆龄被迫离开武汉出国。

汪精卫此时已不再顾及宋庆龄等人的反对,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布置“分共”和大屠杀计划,公开叛变革命。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地区实行了反革命大屠杀,在“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反革命口号下,对共产党员、革命群众进行疯狂的大屠杀。他们封闭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湖北省总工会等革命团体,其残暴程度绝不亚于“四·一二”惨案。

“七·一五”汪精卫集团的叛变,使中国革命遭受了极严重的挫折,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

2.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板书)

提问: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什么会失败?主观原因是什么?客观原因又是什么?(在启发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归纳)

客观上是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叛变了革命,国内反动势力又和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从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到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地主豪绅、军阀买办和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反革命联合阵线。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主观上,共产党成立不久,党员的力量、政治经验都还不能适应斗争的需要。当时工农群众虽然有了空前的大发展,但还不够普遍、深入,群众的觉悟水平和组织程度还不高。并且共产党独立掌握的军队很少,这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国民革命运动的后期,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领导,不仅没有巩固和扩大革命力量,反而丧失了已经取得的革命成果。

上一篇:民政局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给我的启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