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讲座串讲课程提纲

2024-05-13

培训讲座串讲课程提纲(精选4篇)

篇1:培训讲座串讲课程提纲

辅导员培训提纲

一、准备

1、心理准备:完全投入,工作学习生活安排(休息、内务)

2、物资准备:

(1)学员用:学员卡,资料袋,水杯、笔(根据需要而发),稿纸(写心得)、反馈问卷、(2)辅导员用:提包,组牌、学员信息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通讯录、请假条、(3)房间用:《温馨提示》、《感恩与惜福》、《交通信息》、(4)其他:针线包、备用毛巾、牙刷、牙膏、空调遥控器、暖水袋。

常用药品的准备:如防暑药、风油精、腹泻药、感冒药等。

3、房间检查,提前入住(1)、房间布置(2)、卫生用品(3)、物品摆放

4、了解学员名单及有关情况(根据接待部提供的资料进行)

二、报到、接待(辅导员礼仪规范)

1、接引

2、入住:登记,安排床位,发放胸卡、资料等物品

3、基本环境情况介绍(吃、住、行、学等地点)

三、集体温馨提示:详见《温馨提示》

四、讲座期间

(一)每天工作细则

1、晨起:尽量到各房间问候,2、集合:参加晨读或晨练,3、早餐:齐诵感恩词

4、集合入会场:清点人数,依秩序,在会务人员的安排和指挥下入座,5、上课:开晨会(8点20分)。

6、课间:服务(观照,补位),辅导(有度),进退场(会务人员安排和指挥)

7、课程结束退场,8、用午餐:齐诵感恩词

9、午休:

10、下午工作安排参照第4、6、7、8

11、晚课进退场参照第4、7

12、小组分享

13、就寝:问候,(二)工作进程

1、第一天:

(1)学员报到情况汇报,特殊学员情况介绍(2)学员捐款安排

2、第二天:(1)预订票务(2)小组分享(3)发稿纸、写心得

3、第三天:(1)小组分享

(2)推荐或确定大会分享学员,让学员作好分享准备(3)登记离程日期时间(4)问卷调查

4、第四天:

(1)回收问卷调查和感悟心得体会

(2)在课程结束前的课间收回学员卡(入住卡学员可保留)

五、送别

1、集体送别仪式:

(1)知道送别议程、线路(2)关照团体,做好引领

2、送行:当学员离开中心时的送行

(1)记住学员离开时间,争取从宿舍送学员出门(2)过犹待,百步余

六、收尾及总结

1、写心得体会

2、开总结会

3、归还物品(含未用完的消耗品、资料、礼品等)

4、上交资料及表册

七、其他事项

1、对身体不适或生病学员的处理

2、分享的注意问题

3、对学员提问的应对及答疑

(1)对中心员工和义工生活、工作、学习、待遇等方面(2)学员的工作和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3)学员在当地开展推展工作所遇到的问题

4、给来不及用餐的学员申领食物或餐点

5、中途离开学员的处理和安排

6、配合其他部门做好有关工作,如打扫房间卫生、拆被单、床单、拆课程表等

篇2:培训讲座串讲课程提纲

政务礼仪讲座提纲

汕头联谊礼仪培训机构 二0一二年整理

汕头联谊礼仪培训教案

政务礼仪讲座提纲

礼仪是个人自我形象、气质和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单位的形象和管理水平的体现。公务员个人形象,在国内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国际上代表国家的形象如何在政务场合中体现公务员良好的礼仪风范,体现一个职业人的礼仪风采和魅力,妥善地处理日常公务,从而推动事业的发展,礼仪是一把打开形象塑造大门的金钥匙。

讲座题目:

《礼仪,您的第一张名片》---谈谈政务礼仪规范 和国民素质的水平。

授课提纲:

一、打造公务员黄金第一印象

A、首轮效应——第一印象的三大特性 B、影响形象的四大因素

仪容、仪表、举止、谈吐

二、好形象,有办法

A、庄重的穿着表达身份——职业着装

职业服装穿着的讲究

不同时间、地点、场合的穿着,饰品的佩戴

汕头联谊礼仪培训教案

良好的仪态是个人有教养、懂规矩、高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规范仪态训练,培养自己优雅大方、自然得体的待人方法和姿态,营造热情、诚信的融洽氛围。

展示个人魅力的形体——标准的站立、行走、坐姿训练演示。

培训主讲导师与培训时间

主讲导师陈婵燕

培训时间:授课时间3小时

汕头联谊礼仪培训机构

篇3:培训讲座串讲课程提纲

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点滴思考(讲座提纲)

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点滴思考 (讲座提纲)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的新途径中,我们如何打好这场主战役,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方面反思现今的课堂,重新构建起明天的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 一、理清思路,明确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 思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的核心-------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就抓住了课改的核心,但不是全部。) 这次改革有人这样说:此次改革所要改变的不仅是传统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观念,而且要改变的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行为。(这种改革是痛苦的,当然只有这种前所未有的痛苦才有可能换来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让人欣慰的明天。) 而作为教师最直接的任务和活动就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课堂教学几乎占去了一位教师百分之八十的工作时间。而且目前最感困惑的也是新课改的课应怎么上?原来的上法为什么就不行? 二、弄清要求,明确课堂教学前进的方向。 《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九大方面二十个问题 在第一方面“课程改革的目标” (2)具体目标中指出: (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1][2]

篇4:131—132课研讨串讲提纲

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各位师兄好!

我是哈尔滨加行组13A的学员李臻,今天我串讲的是第131课和第132课。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分闻法方式和所讲之法两部分,所讲之法又分为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加行和往生法,不共内加行我们已经学过了皈依、发殊胜菩提心、念修金刚萨埵和积累资粮,现在正在学的是上师瑜伽。科判:丙五(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之究竟方便——上师瑜伽)分三:

一、上师瑜伽之重要性;

二、上师瑜伽实修法;

三、传承上师简历。

首先串讲131课,本课接着上一课继续讲上师瑜伽实修法中七支供之随喜支、请转法轮支和祈请不入涅槃支。

一、随喜支

1、所随喜的功德:主要是对治嫉妒。诸佛为了利益群生而转大法轮、一切菩萨的广大六度万行、所有凡夫众生随福德分、随解脱分的善法,以及自己过去所积累的、如今正在做的、将来必定行持的一切善根,都诚心诚意、满怀欣悦而随喜。也可以解释成:我们随喜诸佛菩萨以及凡夫众生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边随喜边念诵:随喜二谛所摄集,一切善业之资粮。【名词解释】所谓二谛,就是世俗谛和胜义谛,九乘次第的一切法,无不包括在这二谛中。

2、随喜的功德无量。公案:贫女随喜胜光王(波斯匿王)供僧的公案。缘起:麻风女施粥转生兜率天。胜光王听说了,承办7天供佛,贫女随喜,功德第一。胜光王也是依靠往昔供佛一个食团才得到了人天王位。在这些公案里,之所以会出现不可思议的果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境是圣者:罗汉、独觉、菩萨、佛陀。因此,对供养对境必须仔细鉴别。

3、随喜是事半功倍的修法:善与不善的差别,唯一要凭心来定。不能凭外在形象的大小,来判断功德的大小。随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修法,值得我们随时随地付诸实践。

(1)诚心随喜胜过不清净的“广大善法”:“被烦恼所染的广大善法”就是虽然在装模作样地行善,但内心始终为希求现世名誉、世间八法的毒气所充斥。与这种“广大善法”相比,清净随喜的功德远远超胜。教证:《教王经》:“我以随喜供养故,由是即得速成佛”。

(2)要长期闻思佛法:把心思放在教理上,长期听闻佛法,就一定会有收获。(只有长期闻思佛法,生起正知正念,才能对治无始劫来的不良习气,做到诚信随喜。)

(3)随喜获同等之福:在听到他人行持善法时,如果舍弃不善心、嫉妒心,一心一意以欢喜心随喜,此随喜将获得与彼善法同等的福德。教证:恰美仁波切说过:“听到他人行善时,若舍不善嫉妒心,并以欢喜心随喜,佛说获得同等福。”《释迦谱》:“见他修施时,而生随喜心,随喜之福报,与施等无异。”《汇集经》:“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小般若》:“须弥山王尚可称量,是人随喜福德不可称量;三千大千世界尚可称量,是人随喜福德不可称量。”金光明经》:“随喜功德无量无数,能摄三世一切功德。”

二、请转法轮支

1、请转法轮:当佛菩萨、上师、善知识等一切肩负广大利他重任的正士,因为众生的逆行倒施及忧心劳身而生起厌烦,不讲经说法而安住寂乐境界的时候,观想在他们面前,我幻化出百千俱胝无数身体,供养法轮、珍宝等,祈请他们广转法轮,并念诵:祈请常转三乘法。

(1)缘起:佛陀成道,大梵天王请转法轮,这就是佛法流传于世的最初缘起。教证:《方广大庄严经》(大梵天王劝请品第二十五)。(2)修持:思维并观想:“在此世间,若有佛陀、菩萨或善知识大德等,因观见众生的邪念、邪行,心生厌离不欲传法时,愿我化身无数,各个手持海螺、金法轮等供品,来到他们面前,祈请常转法轮。”

2、转法论的内容:请转九乘法轮,也就是显密一切佛法:集聚招引外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苦行明觉内三乘,即事续、行续、瑜伽续;随转方便密三乘,即玛哈、阿努、阿底,共为九乘。在请转法轮时,要观想祈请佛菩萨及大德们,为了调伏所化众生,广转相应的法轮。

三、祈请不入涅槃支

在这个世界或者其他所有刹土中,任何上师、佛菩萨已完成了利众事业,准备趋入涅槃的时候,观想在他们面前,就像往昔珍达优婆塞祈请世尊住世那样,自身幻化出成千上万的身体,同时祈请诸位圣者,直至轮回没有空无之前一直长久住世、饶益众生,并念诵:乃至轮回未空前,祈请住世不涅槃。

1、祈请大德们长久住世:在他们示现涅槃之前,如果你去祈请,他们会延长寿命的。像法王如意宝、堪布门色、阿秋法王。大德们要示现涅槃时,我们一定要去祈请长久住世。他们哪怕多住一天,对世间的利益也是不可思议的。

2、示现涅槃的意义:对真正的佛陀、上师而言,涅槃是一种示现。教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众生起常想,故我示无常,以无数劫命,示行短寿相。”《华严经》里也详细讲述了示现涅槃的十种密意(略)。

3、修法:观想:“若有上师大德及诸佛菩萨将入涅槃时,我便幻化无数身体,来至他们面前,殷切祈请长久住世。”

四、信受并修持七支供:七支供,是大乘佛法各个法门里的普遍修法,可以说意义非常甚深。一定要通过闻思断除邪知邪念,通过提炼清净心来引发信心。因为信心的力量,我们对佛教里的任何教义,都会直接理解为金刚语,进而悦意接受、欢喜享用。能呈现这样一种修行状态,就是闻思的真正意义。

接下来串讲132课,继续讲七支供:回向支。

回向支:要让你所作的善根成为解脱之因,就应该以回向来印持。回向时,以现在的善法为主,再加上自他三世所积累的一切善根,完全像文殊童子、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回向一样,以无缘智慧印持,而回向给一切众生,并念诵:三世所积诸善根,回向广大菩提因。

一、几个问题

1、平时行善之后,一定要用佛菩萨及前辈大德们的谛实语、金刚语来作回向。

2、回向众生,成为其成就菩提之因,就是以现在的善根为主,再加上三世所积有漏、无漏的一切善根,全都回向广大菩提之因。也就是说,要将善根回向给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愿此善根成为他们成就圆满正等觉菩提果位之因。观想:“以今天我在此听课的善根为主,再加上自他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全都回向给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愿他们自在成就菩提,愿此善根成为其成就菩提之因。”这样一观想,接着念诵《普贤行愿品》印持,那善根是非常非常广大的!

3、善根的大小随愿求与回向而定。

4、行善后务必作回向:没有这样回向,那么所成办的任何善事,它的果报成熟一次便会耗尽。

二、回向菩提则永不耗尽

1、公案:有一次,波斯匿王迎请世尊及众眷属,作了三个月的供养。供养完毕 时,自认为功德圆满,所作已办。佛陀告诉他,修福是不能满足的,而且,这三个月供养的福德,如果不回向解脱,很快就穷尽了。接着,佛陀讲了自己因地的一个公案,以示警戒。在这则公案中,地主国王十四万年的供养,因为没有回向解脱,善根全都耗尽了;而纯黑的一次供养善根,因为回向了解脱,历经三十一劫人天安乐以后,值遇佛陀,并成就圣果,二者的差别如是之大。如果现在还比较茫然。应当尽量改造自己的心,将以往自利的回向,尽量转成利他。

2、教证:《慧海请问经》:“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入定不定印经》:就像一滴水投入大海,乃至劫末火生起时,这滴水是不会干涸的;同样,菩萨即使将很微小的善根回向佛果,乃至在金刚喻定之前,也即一切智火生起之前,这个善根是不会穷尽的。

3、不回向则不生所需之果:只要回向了,以善根的不共加持力,一定会得到的。教证:哲贡觉巴仁波切说:“二资如意宝,若无发愿拭,不生需求果,故当勤回向。”【差别】发愿在前,善根在当时或者未来。回向,是将已经完成的善根功德,赐予一切众生,或者转入你所欲求的目标。

4、能否成为菩提之因取决于回向之力:你要让善根成为每一个众生成就菩提的因,回向时要猛厉,要有力度。教证:卡隆巴格西所说:“一切有为善法乃无记,回向众生方得广大利。”

5、做佛事也要回向:(1)若回向,他人必能得到利益。(2)公案:广严城人供僧回向投生饿鬼的父母。这个公案说明,当我们修持善法,依靠清净的信心,依靠三宝的加持力,然后对亡人、对恶趣众生作回向,他们一定会得到利益。回向给谁,都一定会让他获益的。当天灾人祸、疾病瘟疫频频出现时,以清净心做佛事,这样必定会给世间带来利益。

6、回向是精华:回向是佛法的精华。教证:至尊米拉日巴说:“山间静修大行者,及作供养之施主,彼二具有成佛缘,缘起精华即回向。”

尊者的传记中说,他在生活非常艰难之时,他的妹妹琵达和未婚妻结赛,供养了他丰盛的食物。尊者享用之后,身体有了能量,按中医的说法,气血也足了,之后在修持中将中脉的脉结打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7、三轮体空回向:要让你的回向成为圆满正等觉之因,还必须以三轮无缘智慧摄持,否则,如果被三轮实执的垢污所染,就叫做具毒回向。教证:《汇集经》中云:“犹如食用杂毒丰美食,佛说缘于白法亦复然。”《入中论》:“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蜜,由于三轮生执著,名世间波罗蜜多。”不仅是布施度,持戒、安忍等也都是如此。《甚深大回向经》云:“无有回向者,亦无回向法,亦无回向处,菩萨摩诃萨当作是回向,作是回向时三处皆清净。”三处,也即三轮:作回向的人、回向的善根、所回向的对境众生。

8、诸佛菩萨如何回向 我亦如是回向:三轮体空——以证悟无实智慧摄持的真实无毒回向,在凡夫薄地时,根本无法做到。要实现这种功德,我们就应当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教证:《三十五佛忏悔文》:“过去诸佛如何回向,未来诸佛如何回向,现在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普作回向。”《普贤行愿品》:“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9、让回向成为习惯:总结回向要点,根据自身行持。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总复习题下一篇: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中三个故事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