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要有一项爱好杂文随笔

2024-04-20

人活着要有一项爱好杂文随笔(精选2篇)

篇1:人活着要有一项爱好杂文随笔

公路上,两排树迎风招展着,而我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奋力前行,我要去汉皇祖陵景区。走一个地方看一个地方的风景,来到了丰县刘邦的故乡,怎能不去看望一下刘邦。走到汉皇祖陵景区后却有点失望,虽然占地面积很大,但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好,最重要是囊中羞涩,舍不得钱,不能进大门观赏。自己给自己找个理由,我喜欢旅游,喜欢古建筑,但不喜欢墓。

不过已经来了,又不想这么快走,悠闲地点了一根烟,坐在绵软的草坪上。这时在不远处,传来了断断续续的二胡声。我喜欢吹笛子,对二胡也很感兴趣,跟随着二胡传来的声音慢慢地寻找了过去。很远就看见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坐在他的小摊位前,半眯着眼,拉着他心中的歌。老人很瘦,瘦的像一根木棍。我站在他的摊位前,拿了一瓶水,他放下二胡吃力的站了起来。哎哟!这身板,就像一双一次性筷子,还是不能用的,腰弯得跟弓一样。

老人收钱后又坐在了椅子上,拉起了二胡,拉的啥?我听不懂、也不知道,也许就根本不在调上,但是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人老了,要为自己找点爱好,找点事干,不像有些年轻人,一有时间就打开手机玩起了游戏,也不像有些老人,有时间了就去打牌,在烟雾缭绕中浪费着自己的时间。

再看看这位老人的摊位,我敢肯定,就他这个摊位一天还卖不了一百块钱,因为除了几瓶水和饮料外啥也没有。但是人家悠然自得,这也算是享清福吧,在赚取一点生活费的途中,还能坚持自己的爱好,在学习中度过自己的晚年,在音乐的熏陶下度过余生,这样挺好。

也许有人会说,有钱人,年老了,退休了,可以到处去旅游,还会干这事?对,有钱人有有钱人的活法,可是在这个社会贫民百姓还是占多数的。对于贫民百姓来说,人老了,干不动活了,也不能在家里等死啊?自己得找点事干。这时我想起了我在天津打工的时候遇见的几位老人,他们也是音乐爱好者。

在天津打工的那段时间里,只要到星期日,就到一处公园里去玩。每次走过一段小路时,总会看见几位老人,有拉二胡的、吹笛子的、弹电子琴的,好不热闹。每次走到他们表演的地方,都会停下匆忙的脚步,欣赏一会儿。当时我还想,当我到了他们这个年岁,我也拿上我心爱的笛子,加入他们的队伍,唱自己的歌、吹自己爱吹的曲子。再后来,走的地方多了,也见的多了,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爱好音乐的老人。他们的吹啦弹唱并不是怎么专业,有些还老跑调,但这总比一天无所事事,在麻将馆里打麻将好。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上。

人啊!这辈子不容易,生下来就得干活,也应该有自己的爱好,不能除了挣钱啥也不会,更不能除了工作之余就知道玩,或者打游戏。比起这些老人,我们有些年轻人真的是玩物丧志。

篇2:人活着要有一项爱好杂文随笔

放下电话,我的直觉告诉自己,好友今天心情不佳。凑巧的是,他的询问是披着西部早晨的霞光姗姗而来的,顿使我的大脑充满了探询的思考。

是啊!人活着为了什么?人类反复在脑海里淘滤的这个疑问,自古以来似乎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至少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是轰轰烈烈如灯蛾扑火?还是像流星飞驰燃烧自己?是子规的啼血?还是鸬鹚的奉献?我找不出合理的答案,我同样陷进了迷惘。

对这个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没有想到还会折磨起快乐的我来,但却又觉得我自嘲不起来。问题既然如此的青睐于我,那我就解剖一下问题的本身,先请问题坐下——古人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我肆意地想到,也许在哲学家的眼里,人活着就是探秘深邃的世界,诠释理性的目标;在诗人的眼里,人活着就是享受孤独,崇尚高出云霄的心灵境界;在数理学家的眼里,人活着就是推导一个严谨的逻辑、一个规范的程序;在文学家的眼里,人活着就是呐喊生命应该肯定的价值;在法学家的眼里,人活着就是追求权利的平等和行为的准则;在政治家的眼里,人活着就是勾心斗角、薄情寡义;在商人的眼里,人活着就是攫取金钱、尔虞我诈……太多的答案,太多既然存在就有其合理的解释!

就我的理解和阅历所得,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自以为宏观上可以这么概括:人活着是对生活实在、确切的感受,是有着趋于现实意义的、可以伸手触摸张目入眼的那种真实。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在这里,粗浅的谈上几点,以期抛砖引玉。

人在被动中接受了生存的权利,就得有基于权利背后对于生命所承担责任的折射、生活环境的和谐与融合。

当一个人天赐活着的权利时,总是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周围的世界,尽管影响世界的半径有大有小,影响的程度有高有低,但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存在让人会真切的感受得到。活着,除非你孤身一人远遁山林、不问红尘,否则就得遵循起码的社会规则,承担社会赋予你的所有责任。你得在少童的时候,给这个世界一份天真的纯洁和探知的感动;你得在成人的时候,上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下对需要哺育的儿女,平视周围的各色人群,被动接受社会的选择和主动地去选择社会。又由于你生活在一个社会当中,在尊重自己的同时须学会尊重别人,在为了追求理想和生存的舒坦时你得与人和谐合作、善意相处。生存的权利后面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在你占据自然与社会的一方天地时,你就得有与之对应的付出,也就是所说的生命的责任。

人活着,也可以将每一位个体比作为生存链上的一环,你要么好好的去完美属于你应该衔接的部分,要么就主动的放弃或接受社会与自然被动的淘汰。我作个不一定合适的比喻,社会与自然是两位商人,他们在给你生命价值的同时,时刻要收获的就是你的价值带给他们超额或者等额的利润。自然和社会很少做亏本的买卖,这种观点,我想需要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反复的体验、不断的幡醒。而这所有的体验与幡醒,则要建立在因为适应而产生的、正常人性自私的基础之上。如此看来,似乎很难但必须如此这般的对于行为进行规范的韬略。

极端自私而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是不具备生存的权利的,至少无法完全享受生存权利带来的乐趣,这就是道德意义上定位个体取得生存权的同时之于社会责任的互动结论。《杂譬喻经》有个不一定和现实接吻得恰到好处的寓言故事“蛇头蛇尾共争在前”:

很久以前有一条蛇,蛇头和蛇尾都认为自己是老大,于是便争吵不休。蛇头说:我有耳朵能听,有嘴能吃,行走的时候在前面,所以我才应该是老大。蛇尾说:我叫你走,你才能走;如果我不让你走,你就走不了。于是蛇尾就在树木上绕了三圈,并且呆了三天也不放行。三日过后,蛇头饥饿得几乎要奄奄一息了。蛇头便对蛇尾说:你放了我吧,我听你的,你是老大。蛇尾听到这个声音,马上就舒展开了自己的身体放行。蛇头对蛇尾说:我听你的,你在前面走吧!蛇尾于是便得意洋洋地在前面领着蛇头前行。没走多远,蛇尾和蛇头随即都堕入大深坑中而亡。

这个寓言在佛法中用来比喻众生常为自私的利益进行争斗而不互相谦让,结果导致恶果。试想一下,这个故事的现实版本如今依然在生活中流行,它劝化我们应该互相谦让,和周围的环境要保持和谐。

人活着是为了快乐,是为了追求活着的幸福、充实的精神空间和对生活的主动享受,这是个体生命始终奋斗的目标。

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哪一个人会昧心地说到:我来到人世是为了受苦的。每位智慧和理性的人,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具备社会思维的时候,都会出于生存的本能冲着各种使自己社会地位提升、财富和荣誉的获得等理想而去,在个人的社会价值充分实现的同时,争取个人私利和欲望的最大满足。常言道:“没有人和舒服有仇。”即是而已。

我曾经在一篇小文中这样写到:人的一生就如从坎坷荆棘中向大海奔去的激流,迅疾而充满着艰难。但是,如果不遇着悬崖峭壁、石出于岸,就不会有飞溅的浪花,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人间壮景。因此,当我们面对自己曾经走过的童年在孩子们身上活泼的跳跃时,我们对于他们因为幼稚带来的种种不足,应该看作是带露的蓓蕾,在无知的天空下经受着风雨的洗礼,最终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当我们面对曾经走过的青年的时候,我们应该容忍那一份张扬的草莽,或因为情感的激动而挥斥方遒的尚未成熟的激越,而这份草莽或许会为自己带来创造的机会;当我们面对中年的时候,我们应该接纳那一份世故的深沉和城府,或因为世故和城府衍生的使人感到十分讨厌的“圆滑”以及念念不忘的失去的青春,而这种圆滑和对于青春逝去的感叹,有可能使自己会在感悟的同时成就自己的事业;当我们面对老年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兴的感谢生命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结尾,并不会感到衰老的挑战,获得一种在满足中不为谋生而忧和世事的纷争带来的劳顿,并且高兴于尽阅人间沧桑和生活的美丽。所以说,生命的快乐是挤出来的,是在生活的夹缝中伸展的一株清香的幽兰,或摇曳的轻松。

说句实话,对于生命的思考我是在循序渐进中细细体味的。记得也曾在一篇文章中涉及了生命的短暂、生命的艰难和生命的内涵等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的论述中,我真正感受着生命的神圣与庄严。

人活着要学会解脱自己心灵的不愉快和生活无端无由的不如意,要清楚没有所谓完美的人生。你拥有的世界,在你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无数架天平,一头是你乐观的奋斗,另一头是时刻掂量你质量的砝码。

毫无疑问,关于生命活着的意义不尽相同。这种意义,既可以大得不着边际,也可以小到一黍一米。每个人的人生际遇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要走的路、走过的路、到达的目的地迥然相异。但人活着的意义不能忽视处,就是还需要在时间、空间和质量构成的立体社会内存放一个希望,是那种值得奋斗并为之终生奋斗的希望。写到此处,我想用一个真实的故事做个收尾。

在我上大学时,机械系有位女生,由于从小学到大学被父母、亲友娇生惯养、宠爱有加,当独立生活后,在生性上就显得有点孤僻不合群,上到大二时,她总觉得周围的一切和她过不去。如此发展下来,她的周围几乎没有一位可以交心的朋友,整日疑神疑鬼、斤斤计较,活得十分的累。后来,在一次用铅笔绘图时,不小心将铅笔芯弄断了,这样正常的一个现象,她竟然认为铅笔这个没有生命的东西也在和她过意不去。晚上10点,她用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整理遗物时,发现她在笔记本中这样写到:我真后悔来到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没有阳光、没有雨露,这个世界是一片灰色,我看不到自己的希望在哪个方向。今天,我用死亡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因为,活着太没有意思了……

这位同学,将伤悲留给了亲人和大地,留给了阳光雨露、留给了她自己无力改变的现状和灰色的人生之旅。

我的朋友,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

上一篇:《说数》教案下一篇:氢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