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随笔

2024-05-12

腊八随笔(精选10篇)

篇1:腊八随笔

窗外的树枝随风左右摇晃的厉害,知道外面气温会变低,也会很冷吧。在这是腊月初八的时候,人们期待着雪,一场又浓又大的雪,让大雪覆盖大地覆盖大地,让人类回归原始的洁白回归自然回归到久远内心深处。

腊月初八,俗称的腊八节。也是春节的序幕。

从腊月初八这一天开始,就开始洗扫剔除,杀猪宰羊,挂灯笼,贴对联,剪窗花,熏腊肉,灌香肠,家家户户都在备年货.年味也从这一天开始一天比一天浓了。腊月初八,原本是一个善良的日子,它给时代打上了一个烙印,人间的真善美,善待历史,善待人生,这才是腊月初八这个节日人们的寄托。

逢年过节,古人祭祀祖先和神灵,祁求驱邪,消灾.期朌丰收与吉祥外,告诉人们对鬼神合其凶吉,要有敬畏之心。让人们不要去挑战文明极限,要遵守道德底线。

诗友刘飞翔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腊八》:又该记起祖宗的功德/粮仓已经丰满/呤唱着喜悦//紧闭门窗,围火而坐/温暖把严寒抵御窗外 尽管风在咆哮,说着狠话/但,还是得不到温暖的原谅//用八种收获做成粥/慰藉一年的辛劳,指望/来年更上一层楼//也许是释迦牟尼佛祖/借用腊月初八的喧闹/立地成佛/一个记忆犹新的日子/诞生在人们的心中……这首诗就是对腊八节的写照。

古时时代,天子皇帝都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毎年的这一天,各地寺庙都显得十分庄严,粛穆,圣洁.朱红的墙,洁白的窗,五彩缤纷的檐。似有圣光,又很有神韵.吸引无数善男信女,成千上万的拜佛者与朝圣者从四面八方涌来,烧香,叩头,念经拜佛。

坐落在川北的家乡,山水风光美丽,资源丰富,民风淳朴对腊八的习俗则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早起、挑水、拾柴、积肥就是川北家乡腊八的与众不同之处。老人告诉我们,人要勤快一点,没有那个看得惯、瞧得起睡懒觉不起床的人,早起床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天之计在于晨嘛。

腊月八早起做清扫庭院,整理环境,打扫卫生,不仅这天是这样,要求常年如此,早起的人自然有个好身体,身体好自然延年益寿;清早挑第一桶水,意味在一切经济活动中能赚取第一痛金,最为美丽的说法是水中有油,谁若不相信可以从挑回家的水中看到飘在水面的油花,那么,你每天做出的饭菜都会可口香醇,这里包含着生活中的甜蜜、幸福和美好逐多意义!

检柴,这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中的捡回可以取暖、做饭、和烧炕的普通燃料,柴即财也,它代表着金钱和财富。这天能拾回柴将意味着一年之中财源滚滚,一本万利,生意兴隆,五谷丰登,牛羊满圈,幸福绵长。积肥是最基本最有意义的活动是农村人必须要做的,老人说,清早积肥,外出时容易碰都金银钱财;腊八这一天积的肥对庄家的生长有特大的肥效,有利于来年的丰收。多少年了,人们用这种方法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

劳动是美好的,劳动使人类站了起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进化,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是人们最朴实的哲学思想。

有些地方清晨还有在山泉水边砸抢冰泥的习惯。冬天的泉水是温热的,从泉眼中流出的水落在石地上飞溅成水花,落在四周的水珠冻结成美丽的雕塑,动物山水,造型丰富,极具童趣,每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艳丽夺目。把冰泥弄回家分放在房前屋后的各种果树根部,给干枯了一冬的果树补充足够的水分,来年春天开满枝头的团团花簇和秋天缀满枝头的累累果实。

腊月八,是一个时令的标志,他告诉人们一年的结束,下一年的开始。 腊月初八这一天的大众饭食普遍以粥为主,按各自的生活条件来决定,当然“八宝粥”算尚等节食了(如花生、大枣、豆子、大米……)。腊八粥是中国食文化的极品,秋已过,五谷丰登,各种米啊,果啊,一齐煮粥,品尝着劳动的成果,丰收的喜悦。年将至,在外漂泊的浪子归家团聚,体味着家的温暖,亲情的甜蜜。

篇2:腊八随笔

腊月即农历的十二月,那也就是岁末了,接近新年的味道了。忙碌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该歇歇脚,享受一下生活的闲情逸致。把田间、地头自耕、自种的五谷杂粮洗漱干净,再配以树上结的红枣,土里长的花生……放在一起煮熟炖烂,加上适量的糖,就做成了可口香甜、营养丰富的腊八粥。

往昔的腊八,我无暇顾及那腊八的氛围与情调,在匆匆中不知不觉中度过。如今的腊八与我撞了个满怀,我要静下心来好好体会一下她的韵味。

我已是过了不惑之年的人了,应该说腊八也过了不少,但真正让我回想起来吃腊八粥的情景,那少的可怜,以至于淡忘。今年是蛇年,近日我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对饮食方面颇有些嘴馋。腊月似风风火火行者来去匆忙,一不留神他已把你带入新的一年,使你错过腊月的喜庆与情趣。

“呯啪”“呯啪”沉闷的空气中传来稀落的爆竹声,那是度寒假的儿童对年的祈盼燃放的鞭炮。天真无邪的笑脸把你带回那记忆中的腊月,那一幕幕的情景象一幅幅美妙绝伦的活生生的生活照,勾起你对深深记忆中片段往事的留恋。

记得:那时每年的腊月,也是学生的寒假期。憋闷在教室的孩子象鸟儿放出牢笼,欢天喜地在大自然怀抱中自由翱翔。他们有的在结了冰的河面上溜冰,一不小心却被溢出冰层的水打湿裤边,或许一个趔趄摔倒在冰面上,但那依然玩的尽兴,忘乎一切,直到筋疲力尽才肯罢休,或被家长撵回去;有的在帮助家人推碾子拉磨,那豆大的汗珠子随着吱呀——吱呀的滚动声洒在碾道磨道上;有的在干枯的蒿草丛里、退尽绿色苍棕色的山上寻找着烧饭的干柴……

腊八那天,孩子们还在热被窝里,就被清香四溢扑鼻的腊八粥从睡梦中催醒。他们揉一揉黏糊糊的睡眼,在母亲甜蜜的嗓音中,端着一碗热乎乎烫手的“梦饭”迫不及待地要一扫而光,母亲在一旁关切地说着:“慢点吃!慢点吃!小心烫着!”。

腊月家家户户忙开了,忙着都是些与过年有关的一些事儿。杀猪、宰羊,做豆腐,蒸年糕,蒸馒头,逛街置办年货……

“叮叮当当”厨房妻子做粥的忙活声把我从深沉的回忆中拽了回来,我百感交集溜入厨下,一饱眼福看一下妻子是如何做腊八粥的。

只见灶台上的铝锅里沸腾着粘糊糊的糯米粥,那里面掺和着大豆、白云豆、小红豆、花生、红枣……够丰盛的了。

篇3:腊八随笔

一、中国古代的蜡祭和腊祭

先秦时期,我国有很多祭祀活动,如对祖先的祭祀,对山川河流等自然神的祭祀等,并且有春、夏、秋、冬不同的祭祀时间。其中冬季有两个重要的祭祀——蜡祭和腊祭。

蜡,音乍。蜡祭是岁终对八位农神的祭祀。《礼记·郊特牲》云:“天子大蜡八。”郑玄注:“所祭有八神,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

如果按照《礼记》经文的解释,蜡祭八神,应没有昆虫,猫虎各算一神。《郊特牲》云:“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蜡祭的八神皆与农业有关。孔颖达疏证,先啬就是始造田者,此处指的是神农,在蜡祭之首。司啬,指的是农神后稷,周人先祖。农,古之田畷;邮表畷,是田畯督约百姓在田间的所舍之处。坊,指的蓄水之处;庸,指的是受水、泄水之沟。另外,还有猫、虎之神。

蜡祭所祭的是农神,是为了报答众位农神对农业种植的功劳和贡献。古人认为,无论是祖先,如神农、后稷,或者是农官田畯,甚至水池、水沟、猫、虎等,只要他(或它)对人类有好处,就要对他祭祀、报答。他们祭祀农神,祝愿“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希望土地不要被冲毁,水归其壑,不要泛滥,昆虫不要为灾,杂草归于薮泽,不要生在良田之中。

蜡祭在郊外举行。《郊特牲》云:“八蜡以配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也。既腊而收,民息已,故既蜡,君子不兴功。”我国古代是一农业社会,农业收成关系着这个社会的兴衰。蜡祭的八位神灵,如果接受了祭祀,那么这年的收成就会顺成,贵族统治者就不再兴土功,而息民。蜡祭是古代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祭祀。

《礼记·月令》记载了周代冬季的另一个祭祀腊祭,“孟冬之月,……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求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天宗,指的是日月星辰;大割,就是大杀群牲,用猎取的禽兽以祭先祖及五祀。先祖,当然指的是祖先。五祀,《白虎通》卷一云:“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罾也。”由此可见,这个祭祀所祭的天宗、祖先、五祀,所祈的是来年的收成。

东汉经学家郑玄《月令》注曰:“此周礼所谓蜡祭也。”郑玄认为,蜡祭、腊祭是一个祭祀。唐代孔颖达疏曰:“此等之祭,总谓之蜡。若细别言之,天宗、公社、门闾,谓之蜡,其祭则皮弁、素服、葛带、榛杖。其腊先祖五祀,谓之息民之祭,其祭则黄衣黄裳。”孔颖达虽然看出二祭有细微的区别,但他以为“总谓之蜡”。蜡、腊二祭是一个祭祀。

东汉人蔡邕发现了蜡、腊是两个不同的祭祀。他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腊。”一说,《月令》孟冬腊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秦汉始也。又郑玄《月令注》,腊,即《周礼》所谓蜡。不知腊祭先祖,蜡百神,二祭有别,郑合为一。非也。”(《正字通》引)蔡邕已经看出了蜡、腊二祭的区别。

蜡祭,是礼祭八神,所用祭品是“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这里所说的“万物”,当是指田中所产的谷粟杂粮。此祭应为郊祭,即露天而祭。

《月令》的腊祭,祭祀的是“先祖五祀”,是祖先之神,那么此祭在庙中举行,所用祭品则为田猎所得禽兽。

蜡祭、腊祭在祭祀中都有祈求来年收成的内容。

二、蜡、腊二祭合一及腊日的出现

自汉代,蜡、腊二祭就合为一个祭祀了。蜡、腊二祭皆有祈求年成,祭祀农神的内容,二祭又皆在冬季。蜡祭,《郊特牲》云:“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祭,《月令》云:“孟冬之月,……腊先祖五祀。”既然二祭有共同的内容,祭祀时间相近,那么人们将蜡、腊二祭合为一祭,则是很自然的事。

《礼记·礼运》云:“昔者仲尼与於蜡宾。”汉代应劭《风俗通义》卷八云:“腊,谨按礼传,……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祭祀其先祖。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汉家火行,衰于戌,故曰腊也。”由此可以看出,汉代像应劭这样的经学大师也说不清蜡与腊的区别,到底什么是腊祭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秦汉时期,周代的蜡祭已经没有了,与腊祭合而为一,其祭名曰腊祭。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汉王朝改用《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年终的12月则称为腊月。12月称为腊月,当与腊祭有关。腊祭在腊月某一日举行。隋人杜台卿撰写的《玉烛宝典》云:“腊者祭先祖,蜡者报百神,同日异祭也。”也就是在腊月的某一固定的日子举行腊祭和蜡祭。这个固定的日子叫腊日。

那么,腊月的哪一天为腊日呢?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巫术学说盛行,特别是《周易》及序、彖、系、象、说卦、文言等十翼的产生,虽然有其哲理性,但充满了浓厚的巫术思想。《周易·系辞上》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周易·正义》云:“此言天地阴阳、自然奇偶之数。”人们赋数字以灵性,以奇数作为阳数,象征天、君、父、男;以偶数为阴数,象征地、母、女等。这种巫术思想也掺糅在人们的祭祀活动中。《礼记·郊特牲》云:“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孔颖达疏曰:“鼎俎奇者,以其盛牲体。牲体动物,动物属阳,故其数奇。笾豆偶者,其实兼有植物,植物属阴,故其数偶。故云阴阳之义也。”牲为天之所产,属阳,其盛器鼎俎亦用奇数组合;黍稷谷物等植物系地之所产,属阴,其盛器笾豆簋等用偶数组合。

腊祭本为蜡、腊合一的祭祀,是岁终的农祭。如蜡祭,所祭八神皆农神,即田中之神,所用祭品也是“合聚万物而索之”的农产品。腊祭的对象除“先祖五祀”,亦有祈农业收成的内容。那么蜡、腊合一的腊祭应以农业祭祀为主,应属阴,故腊祭之日亦应用阴数之日。最高的单偶数是八,象征地数;又腊八与蜡祭之八相合。《郊特牲》所说的“天子大蜡八”。虽然“蜡八”与“腊八”的意义不同,但有可能,人们就取了这种巧合,把腊月的八日定为腊日。

萧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荆楚一带,“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说明至少在南朝梁时期,我国长江流域的荆楚地区已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荆楚地区的人民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萧梁时期以及萧梁之前,华夏民族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的习俗已经形成。

三、腊八节、祭灶节的来历

先秦时期,我国有祭灶神的习俗。《礼记·礼器》云:“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郑玄注:“奥当为爨字之误,或作灶。”也就是说,老妇要祭烧火的灶,祭则有神。老妇以瓶为尊盛酒,以盆为簋盛食,以祀灶神。但古籍记载,先秦时期祭灶有在夏日的。《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其祀灶,祭先肺。”郑玄注曰:“夏,阳气盛热,于郊外祀之于灶,从热类也。”因灶中有火,夏日亦热,故于夏日祭灶。《淮南子·氾论训》云:“炎帝於火官而死为灶。”炎帝作灶神,有大材小用之嫌,只是一种传说和附会。

然而,《礼记·月令》所记载的孟冬之月的腊祭所祭的“腊先祖五祀”,其中“五祀”中包括有祀灶。《礼记·祭法》曰:“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历、曰户、曰灶。……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灶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所祀的神灵。先秦时期,有在夏日祭灶,取其热的意义;有在冬日祭灶,取其岁终之祭义。

秦汉以后,由于腊祭腊日的出现,又由于《月令》中的腊祭五祀,亦祀灶神,故祭灶也固定在腊月祭祀。《后汉书·阴识传》载:“(东汉)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东汉人阴子方于腊日晨炊而见灶神,以黄羊祭之,以至暴富,从此每逢腊日祭灶。晋人干宝的《搜神记》、梁朝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都记载了阴子方腊日祭灶的故事。《荆楚岁时记》云:“阴氏世蒙其福、俗人所竞尚,以此故也。”荆楚地区的人民皆效仿阴氏,腊日祭灶,遂成习俗。该书还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所以我国荆楚地区有腊八祭灶的习俗。

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祭祀的物品和日子也不相同。《荆楚岁时记》云:“其日(腊日),并以豚酒祭灶神。”而清人富察敦宗的《燕京岁时记》云:“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黄羊,近闻内廷尚用之,民间不见用也。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帝京岁时纪胜》曰:“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槽炒豆水盂。”腊月廿三日(有廿四日)是灶神上天汇报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祭灶。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我国南方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祭灶,北方则有以廿三日(或廿四日)祭灶的习俗。祭灶的日子虽然不同,但以腊月八日为腊日却是共同的。至今,我国中原地区以腊月初八为腊八节,以五谷杂粮熬粥祭之,腊八节所祭的应为农神;以腊月廿三日祭灶,以南糖和糖饼祭之。这当是南北习俗的融合。

腊八节本来是我国自先秦、秦汉就有的祭农神的节日,后代又被佛教借用为斋僧日。南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记载: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又《东京梦华录》卷八注引金盈之《醉翁谈录》四:“八日,诸经说佛生日,不同其指。言四月八日生者为多。……南方多用此日,北方专用腊八。”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南北朝以后,佛教犹盛。僧人四处传教化缘,世人以粥斋僧是最为寻常之事。我国自先秦时期以五谷杂粮祭祀农神,也逐渐演变为以五谷杂粮熬成粥以祀农神,“事神以事生。”腊八节,世人以腊八粥斋僧是顺理成章之事。所以腊八节被佛教徒借用演变成斋僧节,甚至被误认为是佛的生日,当是误传和借用。

古代文献记载,自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蜡祭和腊祭;秦汉以后,蜡、腊二祭合一,称为腊祭。东汉时期,荆楚地区就以腊月八日为腊日,并有了腊八祭灶的习俗。宋代的腊八俗佛、斋僧,是佛教徒对腊八节和腊八粥的借用和演变。

篇4:“腊八”和“打野胡”

《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戎”则为战争。古代的中国被割裂成许许多多的侯国,侯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强国想用战争的手段掳掠、抢夺、吞并小国,而小国也只能以牙还牙,用战争的手段保卫祖国。祭祀则是宗教活动,人们希冀通过祭祀神灵、祖先来得到他们的庇护和保佑。十二月是年终之月,它表示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又将开始,所以,古人对腊月的祭祀特别重视而又顶真。

《礼记·郊特牲》中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这段文字表述得很清楚:天子在十二月有八种祭祀活动,叫做“蜡八”,而“蜡”的意思就是“索”,到了年终,天上地下的神灵鬼怪就要向人间索取祭祀的食品,同样,人间也希望通过祭祀向神灵鬼怪祈求庇护保佑。

而到了秦朝,人们不用“蜡”而用“”,《说文解字》中释:“腊,冬至后三戊祭百神。”后人对这段文字作补充说明:“腊,谓以田猎所得禽祭也,故曰‘腊祭’。”原来,古人把干肉叫做“腊”,而把狩猎而获得的“野味”叫做“”,用“”作祭品的祭祀被叫做“”或“祭”,而后来“”与“腊”可以通用,到了现代,“腊”又成了“”的简化字,“月”也被写作“腊月”,人们对“腊月”名称的由来也产生了异义。

古代“腊祭”的时间定为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古人以天干记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轮回一周是10天,如冬至这一天正巧是戊日,第三个戊日即冬至后的第21天,如冬至这一天为“己日”,那么第三个戊日为冬至后的第30天,也就是“腊祭”是在冬至后的21天~30天内的某一天进行的。今年冬至的农历日期是十一月初三,第21~30天即农历的十一月二十四日至十二月初五之间,一般讲,“腊祭”的时间大多在十二月的上旬。

周朝的冬日祭祀叫做“蜡八”,而蜡、腊、的字形和发音十分相似,于是“蜡八”后多被讹作“腊八”,原来定于冬至后第三个戊日进行的“腊祭”也被讹作“腊八”而被固定在腊月初八,如《荆楚岁时记》中讲:“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腊祭是汉代以前的皇家隆重的冬日祭祀活动,在汉代以后就逐渐衰落下来了,大概到了唐宋以后,这种风俗被方兴未艾的佛教利用而成了佛教节日——腊八节。

记录北宋风俗的《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中讲: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扬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腊日,寺院送面油与门徒,却入流教化上元灯油钱。

腊月八日的活动一部分与四月初八的“浴佛节”相似,而“腊八粥”又讲作“七宝味粥”应该是佛教利用了原来的“腊祭”风俗,并使它变成了佛教节日,僧人利用“腊八粥”推广佛教,拉拢与世俗的情感,并由此从施主那里得到“上元灯油钱”。后人作《腊八粥》诗云: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

僧尼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

……

显然,这位仁兄对佛教的腊八粥持反对的态度。而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则云:

双弓学得僧厨法,瓦钵分盛和蔗糖。

莫笑今年榛栗少,记曾画粥断齑来。

“画粥断齑”说的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故事,拙作《“腌鸡”原来是“腌齑”》一文中有介绍。显然,这位作者对腊八粥持赞同的态度。

清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岁时》中讲:

庵寺僧徒日打斋,粥分腊八按门排。

干菱炒栗兼兜凑,更有庵尼送满街。

(作者原注:

十二月八日,各寺僧设豆糜、杂糜、菱、栗于中,名“腊八粥”。女尼以秫煮熟风干,入釜爆之,大倍于粒,名“兜榛”,以馈檀施。)

上海的腊八风俗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但上海的尼姑庵还用“秫”(即一种黏性较强的高粱,但从其他著录综合分析,这里的“秫”应该是“珍珠米”,也即玉米粒)煮熟风干,再入锅中,翻炒,使米粒膨胀,实际上就相当于后来的“爆玉米花”或“哈力克”,这种食品被叫做“兜凑”,尼姑们把“兜凑”馈赠给施主,保佑他们平安吉祥。至于这“兜凑”是什么意思,确实没见人解释过。

腊月的另一重要风俗活动就是“打野胡”,这种风俗也被叫做“跳灶王”、“跳钟馗”、“跳加官”等名。

据记载,上古时代的颛顼氏的3个儿子被疫病夺走了生命,他们死后就变成了厉鬼,就是人们讲的冤魂野鬼,他们到处流窜作案,躲藏到百姓的家中,专干惊吓小孩的勾当。小孩被厉鬼缠身,轻则失魂落魄,魂不附体;重则一病不起,一命呜呼。于是民间产生和流传着形形色色的驱逐厉鬼的风俗活动。据《周礼·方相氏》中记,方相氏就是驱逐厉鬼的专门家,每年腊月是厉鬼出没的旺季,方相氏就头戴野鸡毛,面蒙野兽皮,一边跳一边唱,厉鬼就会闻风丧胆、疲于奔命。到了汉代,这种风俗风行全国,叫做“驱傩”、“打傩”等,后来不少地方的“驱傩”演变成地方戏曲的表演形式,叫做“傩戏”。傩戏大多保持方相氏的头戴野鸡毛,面蒙兽皮的形式,现在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中保存的蒙面舞,汉族地方戏中的脸谱,都是古代傩戏的孑遗。

汉代的驱傩一般由地方官吏或宗族组织,从富家子弟中挑选10到12岁儿童百人,让他们头裹红巾,身着黑衣,面蒙各种面具,沿街列队打傩;到了南北朝,驱傩的形式稍有变化,有的地方仍使用假面具,有的地方则以颜料涂脸,把驱傩者打扮成金刚模样,傩戏也被叫做“野云戏”,如《梁书》中讲:“傩,谓之‘野云’。”而到了宋代,驱傩又被乞丐们利用而成为一种乞讨的手段和方法,名称也被叫做“野胡戏”。

南宋《梦梁录》中讲:

腊日,街市即有丐者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呼为“打野胡”。

宋代是中国城镇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城镇的发展也给流民、乞丐提供了栖息、生存的空间,驱厉鬼的“野云戏”被流丐利用而成为乞讨为目的的“打野胡”后,形式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且愈演愈烈。乞丐们不可能为行乞而备一套假面具,他们也不会出钱去买油彩为自己脸上抹彩,于是,他们就用随处可以弄到的锅灰往脸上一抹,打扮成神鬼模样,投身于“打野胡”的行列。明清时期,腊月流丐“打野胡”之风盛行全国。一进腊月,满脸锅灰的流丐们成群结队在街上流动,他们从东村跳到西村,从东家窜到西家,从腊月初一跳到除夕之夜,因为“打野胡”者多为流丐儿童,他们又是为人驱灾,祈祷平安的,所以所到之家,人们已备了几个小钱相赠,但是“打野胡”活动长达一个月,流丐们又以此为乞讨手段,这就成了扰民的活动了。乞丐“打野胡”,最开心的是小孩,每当“打野胡”的队伍过来,他们就会夹道相迎,尾随其后,群情雀跃,齐声大呼——“野胡脸来了!野胡脸来了!”今天,江南一带把戏剧脸谱叫做“野胡脸”,把小孩不干净的脸也叫做“野胡脸”,如家长训斥顽皮的孩子道:“侬钻到啥地方去了,看侬只面孔像‘野胡脸’一样,快点去汰汰清爽!”

清代,“打野胡”也被讲作“跳灶王”、“跳钟馗”、“跳加官”等名。如《清嘉录》卷十二中讲:

(腊)月朔,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二十四是祭灶日),謂之“跳灶王”。

丐者衣坏甲胄,装钟馗,沿门跳舞以逐鬼,亦(腊)月朔始,届除夕而止,谓之“跳钟馗”。

旧时上海“打野胡”之风也很盛。《松江府志》讲:“十二月朔日,滩于街市,饰为鬼神,揭打竹枝,鸣锣跃舞,至二十四日止。”王泰先《瀛州竹枝词》(瀛州是崇明的别名)中讲:

腊月祀神最有名,灶前一碟胶牙糖。

乞流涂面沿街跳,若个仰天不绝缨。

“打野胡”毕竟是农耕年代产生的风俗,近代以后,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风俗不利于城市治安而首先在上海消失,解放初,“打野胡”风俗也逐渐在郊区消失,只有上了年岁的老人,还依稀记得“打野胡”的闹热景象。不过到了80年代后,进入腊月之后,就有一些来自河南、河北、安徽的流民,三二人结成一伙,手持胡琴、锣鼓等乐器,在私人开的饭店、商店,“咪哩吗啦”地演上一曲,立即伸手要钱,店主为了做生意,很不情愿地支付几个小钱作打发,这也是旧时“打野胡”之遗风。

“野胡脸”是肮脏的脸,“打野胡”是流丐之戏,当然是蹩脚的戏,于是在吴方言中,“野胡”就被引申而指差的、蹩脚的,“野胡货”就是蹩脚货。旧时上海流传一童谣——“野野胡,皮老虎,小东门、十六铺……”这“皮老虎”是一种儿童玩具,一边是石膏做的老虎头,用牛皮纸做成如手风琴那样的风箱,收束风箱就会发出“呼呼”的响声。不过,“皮老虎”的质量很差,多拉几次就坏了,故有“野野胡,皮老虎”之谚。

篇5:腊八随笔

每年、每月、每日,我们都会有着从不间断的画面,即使平凡,即使枯燥,即使重复着无限的重复。然而,总有一些画面,会清晰地留存在记忆的深处。

随着日子的翻阅,腊八节,不日即到。这些年,随着文化的繁荣,娱乐形式的多彩,名目多样品种繁多的节日已经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兴奋,过节好似习以为常。然而,一些看起来过去的、传统的景象总会适时的跃出脑海。或者这样的感觉,真的意味着人将老了。回忆,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时光记忆的倒退。

想起儿时妈妈煮的腊八粥,那仿佛是若干年的景象,又好似就在昨日。记不得那时是一种什么感觉,如今回味却倍觉浓郁香醇。慈祥的母爱,辛苦劳作的身躯,甘于奉献的影子,合家欢颜的场景,舒心惬意的微笑。。。数不胜数的画面一连串都涌现在眼前。想起这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甜甜的却又酸酸着。

这些年,虽然年年都在应时的过着,过着每一个节日,过着每一天,但仿佛从未这般回味那一碗应时的腊八粥。也许,我们整日昼起夜伏忙忙碌碌,我们的身心感到疲惫和厌倦,一成不变而看起来又无新意的所谓节日,已经被麻木和冷漠所取代,我们的情趣湮没于喧嚣的凡尘俗事。儿时的节日里,我们总是心存着一种愿望,或者渴盼着能吃上美味的佳肴,能换上钟情的服饰,能得到心仪的礼物。或者,这些在如今都算不得什么了,可我们的心总是空空荡荡。究竟我们想要什么?

远离喧嚣的田园生活,那只算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因为脱离了现实,那就是不现实。

记不起原创是谁说过的一句话,做人要明确三个方向:你想要什么,你为此做了什么,你需要怎么做。

是的,对照自我,又何尝不是浑浑噩噩?何尝不是随顺境遇?

我们常常抱怨社会的不公,我们责怨人心的叵测,我们连自我都改造不了,何言其他?譬如我们面对谎言,还想着去揭穿;我们处事时,还想着原则;我们看到不平,还会义气化;我们感动于一瞬间的感动,过后也还是归于过去。我们醉心于意气风发的豪言壮语,我们蒙惑于激情迸发义正词严的言辞,我们着力于形象和尊严的维护,结果呢?也不过是一场空!甚至就连举手可行的孝道,我们也做得很是不够。我们宁愿在休息的时间里,将自己的小家经营的整洁温馨而幸福,将时间耗费在自我的快乐之上,而却忽略了年迈父母的孤独和寂寞。我们将时间耗费在探究自己的快乐与否,却不知探究老人们的内心世界。如此种种,不一而论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孝不尽何以论世界?

我们总是幻想着成就一种事业,岂知什么才是成功的人生?于平凡者而言,也不过是善始善终,心中无憾。对社会我们不添乱,对他人我们不作恶;对家庭我们不拖累。我想,这可谓是一个平凡者的平凡正道吧。

昨日,妈妈说,又到腊八了;我说,今年还要吃妈妈做的腊八粥。

其实,过节何尝过的不是一种气氛和心情?!

张灯结彩,烟花绚烂,爆竹喧天,是一种气氛的渲染,又是一种心情的调节和释放。取悦了眼睛,也就愉悦了心情;愉悦了心情,就会取悦眼睛。这看起来有些心随境转,或者境随心转?

说不清,也有些道不明。因人而异,因时而为吧。

篇6:腊八情怀随笔

又是一年腊八时,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今年的腊八又和小寒相遇了,双日的节庆真是逢了时。

在这一天,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由于南北习惯的差异,煮的腊八粥口味也不同,虽然各自置办的食材不同,但那种浓稠的汁液,寓意着思念,粘糯的口感,拉扯着情怀,永远在这一碗腊八粥里凝结,经年不散。

关于腊八节还有很多种传说,其中一则很有寓意的就是,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我是北方人,却喜欢甜甜的`,糯糯的粥食,即使身在异乡,飘零在外,成了游子,但时刻不忘家乡的味道,于是一早就泡上了红豆,红豆是必须要放的,它表达了我的思念之情,绿豆与黑豆也要泡发,这样容易熟烂。小米,大米和麦片,是不需要泡发的,只需细细淘洗几次便可,而后又兴冲冲的跑去超市买来莲子,红枣,和百合,入锅时还要放上几块冰糖,如此能甜到心坎里。临近中午,我便早早的熬上了,不用什么技巧,只需小小的火候,耐心的等待,约摸一小时就好了。即便耗费些时光也是值得的,那是熬煮光阴的喜悦,对家乡味道的依恋,还有儿时的那些念想全部融入在了等待中。许是漂泊久了消磨了一些心性,圆润了一些棱角,甚是是喜欢想念,喜欢与昔日拉扯,用情怀勾兑温婉的时光,冬是冷的,心却是满的。

总怀念旧时年月,母亲煮的腊八粥的味道,食材虽没有今天的丰富,可那种浓情不是山珍海味可以媲美的。那是母亲将慈爱煮进了粥里,一大早,浓浓的米香便飘进还在被窝里的我和弟弟的鼻子里,母亲说,腊八,腊八,冻死寒鸦,过会儿你俩喝碗腊八粥,整个冬天不冻手脚。暂且不管这说法有用没用,母亲做的粥是极美味的,我和弟弟都暖暖的喝上一大碗,就是冬日里最美的乐事。如今生活的丰盈终究无法与之比拟,只因那是母亲的味道,沉淀于心,独一无二,永远那么浓,那么美。

篇7:腊八节随笔感言

从小从未听说过煮腊八粥吃是为了纪念释迦摩尼成佛的习俗。那时候真的是啥都不懂,山区孩子知识欠缺的一塌糊涂。唯一陪伴我们长大的书籍,小学里好像是那些微型图书,初中里是琼瑶阿姨。但是这些阻挡不了我们成长的快乐。

吃腊八粥便是其中最最开心的事之一。不仅仅是因为腊八粥的味美,更更重要的是过了腊八以后似乎就进入了过年的节奏,年味越来越浓。

老家的腊八粥都是在初八的晚上做的。每次我妈都把大米,红豆,笋干,四季豆干,豇豆干,青菜,好多样放一起做成一大锅。当天晚饭吃不完可以以后吃好几天。到现在我一直不喜欢这边的甜腊八粥,就是因为怀念小时候妈妈和奶奶为我们做的那锅又鲜又香的美味粥。小四说因为她妈妈不会,她小时候从来没吃过那个粥,但是看着别人吃的时候口水曾经不知流过多少。我能体会那种感觉,在物质不充裕的那个时代,我们都是得不到满足的小馋猫。

吃腊八粥只是美好生活的开始。接下去整个十二月的大部分时间,大人们几乎都在为新年准备工作而忙碌着。辛辛苦苦一年养到头的年猪,终于要杀掉吃肉了。妈妈天不亮就起来烧开水,然后专业杀猪匠,爸爸加上邻居前后左右七八个人,一起把一头鲜活的年猪扛上杀猪台,一刀致命进去,血沽沽流出。然后待到献血流尽,放进开水退毛,然后割头,然后剖腹取内脏,最后身体、四肢肢解。加上身体各个细小部位的处理,一头猪杀下来,往往不下于一个多小时。一头年猪的宰杀,对于那些头猪来说,也真的是一部惨无人道的血泪史。可我奇怪于那时候自己的耐心,从头至尾,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我看得清清楚楚,仔仔细细。甚至每户人家每头猪,每一年我都看。

杀猪对我来说作为开心事,除了观摩那个屠宰过程以外,还在于从杀猪的那一刻开始,便是开荤的开始。全家老老小小的伙食就可以改善了。从猪血,到猪肝,猪耳朵,猪肉,猪大肠,还有猪脚等等都会成为餐桌上的一道菜品。

除了杀猪,还有做各种美味的过年点心。麦芽糖,冻米糖,麻球,以及还有很多已经叫不上名的其他。男人妇女们都不用上山干活,聚四合院里就做这些好吃的。

一直在想,小时候的记忆为什么能始终念念不忘?是不是物质的缺乏反而让我们更能体会拥有的快乐?

篇8:腊八与“崇冰”

一碗忆苦思甜的腊八粥,拉开了庆贺农历新年的序幕。“臘八节”,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盖缘起于上古时的“腊祭”。相传每适腊日,人们便要举行祭祖先、祭诸神的活动。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 。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于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而在各种节日活动中,“腊八粥”这种食物成为腊八节的重头戏,似乎人们已经将腊八节日与喝这种五谷杂粮粥联系在了一起,就像正月十五元宵节要吃元宵一样。腊八粥,旨在突出用谷物和豆类熬制而成的粥类食品,而各地方却依据自己地方口味不同,对腊八粥的做法有了新的尝试。以甘肃为例,当地的腊八风俗可谓丰富多彩:和政县民间俗称腊八粥为“糊涂饭”,是因为年关既至,人吃上腊八粥,就会忘掉忧愁苦闷烦恼,准备糊里糊涂过年,实质就是快快乐乐、高高兴兴过年;民乐县则将喝腊八粥称为“吃稠饭”做法是首先将土豆切成块,放入滚开了的水中,水的多少由家中成员数量决定,等土豆快熟了的时候将砧子慢慢倒入锅中,一边倒一边搅匀,最后再放入少量面粉即可。陇东习俗过腊八煮粥称之为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腊八节这一天,各地都有崇冰的习俗,如陇东地区人们在这一天虽主要吃面食,而不是腊八粥,但却盛行在腊月八当天舔“腊八坨“。腊月初七夜晚,家家都要为孩子们“冻冰冰”(即做腊八坨)。在一碗清水里,放入用红萝卜、白萝卜刻成的各种“花朵”,配以芫荽(yán sui:俗称“香菜”)作绿叶,放在室外窗台上。第二天清早,就会看到一碗白底或红底并有各种花形的冰块。孩子们吃过早饭,便会拎着“腊八坨”去各家串门,小孩子们一边比着谁的好看一边吮食。当地人对于腊月初八吃“腊八坨”的解释是:1、如果夜晚睡土炕,到腊月时天燥人容易上火,而吃些用红糖水冻的“冰冰”可以败火,有利健康。2、这的确是一种口感不错的美食,味道与小孩子们夏天吃的冰棍相似,因此很受儿童的喜爱。

在甘肃部分藏区,尤其是半农半牧区,藏胞们在除夕日吃完早饭,也就是十一点左右,家里除了行动不便的老人外都到河边背着背篼铲冰。庄子里的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年轻男人们负责铲冰,女人和孩子们负责把冰块往家里背,把冰背到家里后,先找一块面积大的冰,放在围墙旁边的牛粪堆上,由于这些粪是用于农耕的肥料,所以摆冰是希望家里来年五谷丰收,有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只见村子里每家每户门前的粪堆上都有一块这样的大冰块。再把剩下的冰捣成锤头大小的疙瘩,放在屋檐上,以及牛棚等屋子和院子的角角落落,摆放必须整齐有致,一来是起到装饰的作用,二来有给老天爷进贡的寓意。在摆冰的同时,男人们用削圆滑了的树枝订成三角状的架子,再在三个角上插上松树枝,在三角架子的底端挂两个圆环,中间穿上粗绳子,就做成了从初一到十五每天都用来挂灯笼的架子,灯笼也是自己制作的,用木头作为骨架订成长方形的盒子,再在外面铺上粉底红花的彩纸,在一面留一扇小门状的开口,可以放酥油灯。到了夜幕降临,炊烟四起的时候,整个村庄环绕着袅袅升起的“桑烟”、闪耀着亮晶晶的冰疙瘩外,每家每户房檐上还伫立着这样的灯笼架子,以及如彩灯一般高高挂起的红灿灿的灯笼。

除甘肃外,太原部分山村在腊月八日有“打冰”的习俗。当地人会在拂晓时分来到离自家比较近的河边,将河里的冰块凿下,抬回家中。置于土地堂、天地牌位以及房门口、院落中等地方。同时在冰块上撒当地的腊八粥,作为祭祀各路神仙的贡品。

共同的民俗活动可能成为群体内部的强大聚合力量。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春节是个人、家庭内部,以及各家庭、乃至各地区共同见证的节日活动,这一天,不论身处何方,都期盼着能在春节期间回到自己的故乡。春节如一块磁性强劲的吸铁石,让四处奔波的游子得以片刻的团聚。春节期间的许多仪式活动,都是家庭内部合作完成的,从开始备年货起,到“炸馍馍”、包饺子,“扫尘”等等,如果缺少了家庭某位成员的参与,过节的气氛好像也要因此受到影响。

春节期间群体性行为所提倡的馈赠、奉献行为和思想能够使人们更好的融为一体,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被忽略,从而形成某种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加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这对加强人与人之间、民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无疑具有极大的帮助。如在正月期间藏族部分地区的打冰、摆冰活动就很好了团结了全村子的力量,由一些年轻力壮的男性负责将冰块凿下,由女性将大冰块凿成小块,然后给小孩装在筐子里,由小孩背回家里,与老人一起摆放于屋顶等处。

参考文献:

[1]正宁县志编纂委员会.正宁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

篇9:腊八粥的杂文随笔

今夜冬雪覆盖了大地,万物披上了银装。记忆中奶奶常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天上神仙降雪花,人间穷人过腊八。”

时间过得真快啊!再过两天就腊八了,又要吃腊八粥啦。每逢此时就想起小时候,奶奶在灶台上,熬腊八粥的情景。

童年的记忆里,从腊月初七奶奶就开始,准备熬腊八粥的食材:大黄米、小米、饭豆子、红小豆、白薯、老倭瓜、核桃仁、大红枣、花生、栗子这几样一样也不能少,寓意:“十全十美”缺一样就是不吉利。不管家里咋穷也要熬一锅腊八粥,熬粥是为了祭拜这几位神仙:门神、灶神、井神、保家仙,目的是为了来年祈求,保佑家里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招财进宝。

腊月初七吃过早饭,奶奶就把做腊八粥的米和豆倒在簸箕里。放到炕上,仔细挑米里的小石头,挑好后就放到大瓦盆里。最后把花生和栗子去皮,大枣去核。一切安排好后就把这些食材放到灶台上。

初七晚上,把豆子用温水泡上。我们家乡腊八粥是晚上吃,是便于祭拜,白天怕外人冲福,惊扰神灵。

初八吃过午饭,奶奶就开始忙活起来,把锅里添上几瓢凉水,倒入熬粥的食材。用疙瘩火熬粥,等粥煮到七分熟时,就用小火慢慢熬了。整个下午,奶奶就守在灶台边看着粥锅。隔一段时间,就用大铁铲子,铲铲粥锅,她说:“粥熬的时间越长,粥越好吃。”

每次她打开锅盖铲锅时,一股香甜的粥味,让我垂涎三尺,巴不得早点尝上一口。奶奶明白我的心思,笑着说:“小馋猫不要急着吃,神仙不尝饭不香,快上炕等着吧。”

好不容易盼到天黑,腊八粥也熬熟了。香味飘满整个小院,在炕上坐着,就有一股清香味,顺着门帘缝隙飘进屋里。奶奶分别给,各位神仙上了香。贡品摆好好后磕三个响头,祈求一家老小没病没灾。

奶奶祭拜过神仙后,就开始张罗吃饭。喝粥时,我们没有一个说话的,都规规矩矩地,握着小勺喝粥。边吃眼睛还时不时地,往瓦盆里望望,看看还有没有,自己的一份。奶奶知道我们肚里的蛔虫,就耐心地说:“慢点喝,别烫着,锅里还有呢,今儿让你们吃到肚皮外。”

这顿饭不能打饭碗,打了不吉利。大人打碗,来年日子过得不顺溜,小孩打碗,叫打岁(爱生瘟疫)。如果打了碗,就用蓝布把碎碗包起来,用五色线记上,供在灶王爷那,过了三天在挖个坑埋好,这叫拦岁埋灾。

供神仙那几碗粥,不能立刻就拿走,要供三天。然后再倒在瓦盆里,给离家近的,出嫁的姑娘吃,这叫吃福根。都说:“嫁出的姑娘泼出的.水”生死与娘家无关,要是喝了这种腊八粥,娘家神灵在她有灾难时,也去婆家照应她。离家远的姑娘也有一份,等年根下,来娘家祭拜祖坟时,要带上一碗腊八粥的食材,这叫留福根。同样娘家神仙也在危难时保佑她们平安。

篇10:腊八随笔

那年的腊月初八特别得冷,河里的水都结成冰。快到中午时,灰暗的天空飘起雪花。母亲提前一天就浸泡好蚕豆,黄豆,红豆,花生米,抓了一小把糯米混合在南优米中洗净后,伴在一起倒进铁锅里放满水。先是大火烧开,后小火慢慢熬煮,其间母亲时不时会用铲子在锅里搅动几下,厨房里渐渐飘散着豆子花生煮熟的芳香。锅里的五谷杂粮差不多粘稠时,放进切好的青菜,倒点香油,撒些盐,盖上锅盖后再次冒烟时,满屋子弥漫着诱人的香味,渴望已久的腊八粥大功告成了。

母亲盛好端到堂屋的小方桌上,我和弟弟早已急不可耐的坐好等待,滚烫的搪瓷碗趁机捂捂冰凉的小手。抽着鼻子贪婪地嗅着,香香的。偷偷伸出舌尖舔一下,咸咸的。母亲关照着我们不要心急,等凉会儿再吃。我和弟弟按耐不住肚里馋虫的勾引,拿起筷子挑出里面胖乎乎的豆子花生米,一口几个,粉嫩嫩的,滑溜溜的,黏糊糊的,吃得满嘴生香。

风吹起木头门咣咣作响,带着些雪花卷进门内。一个看上去十六七岁的大小伙子站在门外,肩上斜挎着肥大的包裹,雪花在头上飞舞,寒风中颤栗着生硬的普通话:“婶,买点零头布吧,过年了啊,给弟弟妹妹们做双新鞋吧!”

母亲微笑的摇了摇头。小伙子有点不甘心,放下包裹,掏出里面花花绿绿的布料:“婶,没多少了,便宜一点给你行不?”

一块印着蝴蝶的红灯绒布闪光光,红艳艳的晃悠着,眩花了我的眼。怦然心动中我靠了过去,悄悄拉着母亲的衣角小声嘀咕着:“妈,过年我不想穿那黑帮子的布鞋。英子她们都是好看的花布鞋。”

母亲没理会我,苦笑着还是摇着头。小伙子有些无奈,收起花布尴尬地笑了笑,随意瞄了一眼屋内。几乎家徒四壁的屋子里,一个老式的家神柜,一张破旧的小方桌和几只大小不一的小板凳。他目光突然停留住,呆呆地盯着那几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腊八粥,贪婪地猛吸了几口,失望的大眼睛闪烁起兴奋的光芒,但仅仅一瞬间就消失了,条件反射地咽了咽喉咙里的口水。我清晰地听到饿虫在他肚里“咕噜咕噜”乱叫的声音,那是我曾经再也熟悉不过的声音,一丝怜悯之情涌上心头,我抬头用祈求的眼神投向母亲。母亲稍稍犹豫了一下就站了起来,拉过自己的小板凳让他进屋先坐下,就急忙跑到厨房里找了只最大的汤碗,满满的一大碗腊八粥,冒着香喷喷的热气,端在小伙子面前:“你还没吃饭吧,喝碗腊八粥赶紧回家啊!广播里说晚上有大雪了。” 缓缓升腾的热气融化了小伙子头发上的雪花。他擦了擦有些朦胧的双眼,没说话,拿起筷子“呼哧呼哧”地大口吃起来。闲谈中母亲打听到到小伙子是南通海门人,母亲身体不好在家照顾弟弟妹妹们。他们那边布厂多,他和父亲就批发了些零布摇船出来赚点过年钱。前两天父亲摔了一跤,不能走远路,河里又上冻了,他们的船被迫停在十里之外的村庄。小伙子吃得很快,也很干净,几乎滴米不剩。母亲欲起身再盛,他摸着不再干瘪的肚子满足地说:“婶,饱了,饱了!”

母亲担心稀饭不熬饥,又跑去厨房掏出我悄悄扔灶膛里的几只红薯来。红薯还有些烫手的,母亲吹了吹上面的柴木灰,双手不停地来回抛换了会儿,找了张油纸包起来塞给小伙子。

“婶,拿去吧,我送给妹妹的。”小伙子取出那块印着蝴蝶的花布递给母亲。

“我们家过年的鞋早就做好了,你去村东头队长家看看,他家人多,应该会要的,卖完了赶紧回家啊,路上当心点。”母亲坚决地摇着头,把那块布硬塞到他包裹里。

小伙子站了起来,别过身子,瞅了眼一脸落寂的我,伸出舌头扮了个鬼脸:“小妹妹,生气不好看,快笑一笑,菩萨就会保佑你了呢!”

我没心情理他,委屈地拱着嘴,生着母亲的闷气。

“婶,我去厨房喝口水行不? ”他回过头来问母亲。

“去吧,汤罐里有热水呢。”母亲低着头自顾拾掇着桌上乱七八糟的碗筷。

小伙子很快喝完走出厨房,站在门口停留了一小会打声招呼转身离去,消失在纷飞的雪花中。 黄昏时分,雪越下越大,不一会儿地上全白了。母亲边担忧着小伙子的布有没有卖完,边去厨房把中午吃剩的腊八粥放些水热一下晚上继续吃。灶膛前小木墩上一块折得整整齐齐的蝴蝶灯绒布摆放在上面。

“这孩子,真是的。”母亲抓起布匆匆跑了出去。

队长老婆说小伙子布卖得特便宜,他们几家都没够分 ,卖完后人早就走了。

母亲握着那块布,追到村头,放眼张望,漫天大雪,天地间一片白茫茫,早已不见小伙子踪迹。母亲不住地唏嘘着,有欣慰,更有牵挂。

过年了,我穿起花蝴蝶的红灯绒布鞋,欢快得像蝴蝶般穿梭在村庄中的大巷小道。

如今的腊八粥五花八门,品种繁多,诸味纷呈。儿时的腊八粥很单调却很温馨,儿时的腊八粥煮出来是咸的,吃到嘴里是甜的,飘散着缕缕清香,沉醉了整个冬天。

母亲的那一碗腊八粥告诉我,有一种味道叫做温暖。浓浓的腊八粥飘香着浓浓的人情味。人间最缠绵眷念的美味佳肴,是充满温情的味道!

作者|往事如烟

上一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下一篇:优秀少先队干部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