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腊八节的诗歌

2024-04-21

古代腊八节的诗歌(共14篇)

篇1:古代腊八节的诗歌

古代关于腊八节的诗歌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的第八天,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过完这一天,年味也就越来越重了,因此,也就有了“腊八一过就是年”的说法。

下面小编整理古代诗人有关腊八节的诗歌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小编也祝福大家腊八节快乐哦!

《腊节》——(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

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

藉此慰中情。

《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腊日》——(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粥》——(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粥》——(清)李福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尝,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立。

《大腊》——(晋)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蜡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禋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兹蒸黎。宣力葘亩,沾体暴饥。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篇2:古代腊八节的诗歌

腊八节的古代诗1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作者:陆游 年代:南宋代诗人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赏析:诗曰:“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大腊》晋·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

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

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腊八粥》-李福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

《腊八粥》——(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节的古代诗2

《清明代诗人》

(唐代诗人)杜牧

清明代诗人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代诗人)宋代诗人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代诗人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代诗人)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代诗人)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代诗人几处有新烟。

《清明代诗人》

(宋代诗人)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代诗人,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代诗人即事》

(宋代诗人)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代诗人,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代诗人)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代诗人)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代诗人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代诗人)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代诗人日出游》

(明代诗人)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篇3:古代腊八节的诗歌

一、中国古代的蜡祭和腊祭

先秦时期,我国有很多祭祀活动,如对祖先的祭祀,对山川河流等自然神的祭祀等,并且有春、夏、秋、冬不同的祭祀时间。其中冬季有两个重要的祭祀——蜡祭和腊祭。

蜡,音乍。蜡祭是岁终对八位农神的祭祀。《礼记·郊特牲》云:“天子大蜡八。”郑玄注:“所祭有八神,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

如果按照《礼记》经文的解释,蜡祭八神,应没有昆虫,猫虎各算一神。《郊特牲》云:“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蜡祭的八神皆与农业有关。孔颖达疏证,先啬就是始造田者,此处指的是神农,在蜡祭之首。司啬,指的是农神后稷,周人先祖。农,古之田畷;邮表畷,是田畯督约百姓在田间的所舍之处。坊,指的蓄水之处;庸,指的是受水、泄水之沟。另外,还有猫、虎之神。

蜡祭所祭的是农神,是为了报答众位农神对农业种植的功劳和贡献。古人认为,无论是祖先,如神农、后稷,或者是农官田畯,甚至水池、水沟、猫、虎等,只要他(或它)对人类有好处,就要对他祭祀、报答。他们祭祀农神,祝愿“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希望土地不要被冲毁,水归其壑,不要泛滥,昆虫不要为灾,杂草归于薮泽,不要生在良田之中。

蜡祭在郊外举行。《郊特牲》云:“八蜡以配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也。既腊而收,民息已,故既蜡,君子不兴功。”我国古代是一农业社会,农业收成关系着这个社会的兴衰。蜡祭的八位神灵,如果接受了祭祀,那么这年的收成就会顺成,贵族统治者就不再兴土功,而息民。蜡祭是古代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祭祀。

《礼记·月令》记载了周代冬季的另一个祭祀腊祭,“孟冬之月,……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求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天宗,指的是日月星辰;大割,就是大杀群牲,用猎取的禽兽以祭先祖及五祀。先祖,当然指的是祖先。五祀,《白虎通》卷一云:“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罾也。”由此可见,这个祭祀所祭的天宗、祖先、五祀,所祈的是来年的收成。

东汉经学家郑玄《月令》注曰:“此周礼所谓蜡祭也。”郑玄认为,蜡祭、腊祭是一个祭祀。唐代孔颖达疏曰:“此等之祭,总谓之蜡。若细别言之,天宗、公社、门闾,谓之蜡,其祭则皮弁、素服、葛带、榛杖。其腊先祖五祀,谓之息民之祭,其祭则黄衣黄裳。”孔颖达虽然看出二祭有细微的区别,但他以为“总谓之蜡”。蜡、腊二祭是一个祭祀。

东汉人蔡邕发现了蜡、腊是两个不同的祭祀。他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腊。”一说,《月令》孟冬腊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秦汉始也。又郑玄《月令注》,腊,即《周礼》所谓蜡。不知腊祭先祖,蜡百神,二祭有别,郑合为一。非也。”(《正字通》引)蔡邕已经看出了蜡、腊二祭的区别。

蜡祭,是礼祭八神,所用祭品是“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这里所说的“万物”,当是指田中所产的谷粟杂粮。此祭应为郊祭,即露天而祭。

《月令》的腊祭,祭祀的是“先祖五祀”,是祖先之神,那么此祭在庙中举行,所用祭品则为田猎所得禽兽。

蜡祭、腊祭在祭祀中都有祈求来年收成的内容。

二、蜡、腊二祭合一及腊日的出现

自汉代,蜡、腊二祭就合为一个祭祀了。蜡、腊二祭皆有祈求年成,祭祀农神的内容,二祭又皆在冬季。蜡祭,《郊特牲》云:“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祭,《月令》云:“孟冬之月,……腊先祖五祀。”既然二祭有共同的内容,祭祀时间相近,那么人们将蜡、腊二祭合为一祭,则是很自然的事。

《礼记·礼运》云:“昔者仲尼与於蜡宾。”汉代应劭《风俗通义》卷八云:“腊,谨按礼传,……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祭祀其先祖。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汉家火行,衰于戌,故曰腊也。”由此可以看出,汉代像应劭这样的经学大师也说不清蜡与腊的区别,到底什么是腊祭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秦汉时期,周代的蜡祭已经没有了,与腊祭合而为一,其祭名曰腊祭。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汉王朝改用《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年终的12月则称为腊月。12月称为腊月,当与腊祭有关。腊祭在腊月某一日举行。隋人杜台卿撰写的《玉烛宝典》云:“腊者祭先祖,蜡者报百神,同日异祭也。”也就是在腊月的某一固定的日子举行腊祭和蜡祭。这个固定的日子叫腊日。

那么,腊月的哪一天为腊日呢?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巫术学说盛行,特别是《周易》及序、彖、系、象、说卦、文言等十翼的产生,虽然有其哲理性,但充满了浓厚的巫术思想。《周易·系辞上》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周易·正义》云:“此言天地阴阳、自然奇偶之数。”人们赋数字以灵性,以奇数作为阳数,象征天、君、父、男;以偶数为阴数,象征地、母、女等。这种巫术思想也掺糅在人们的祭祀活动中。《礼记·郊特牲》云:“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孔颖达疏曰:“鼎俎奇者,以其盛牲体。牲体动物,动物属阳,故其数奇。笾豆偶者,其实兼有植物,植物属阴,故其数偶。故云阴阳之义也。”牲为天之所产,属阳,其盛器鼎俎亦用奇数组合;黍稷谷物等植物系地之所产,属阴,其盛器笾豆簋等用偶数组合。

腊祭本为蜡、腊合一的祭祀,是岁终的农祭。如蜡祭,所祭八神皆农神,即田中之神,所用祭品也是“合聚万物而索之”的农产品。腊祭的对象除“先祖五祀”,亦有祈农业收成的内容。那么蜡、腊合一的腊祭应以农业祭祀为主,应属阴,故腊祭之日亦应用阴数之日。最高的单偶数是八,象征地数;又腊八与蜡祭之八相合。《郊特牲》所说的“天子大蜡八”。虽然“蜡八”与“腊八”的意义不同,但有可能,人们就取了这种巧合,把腊月的八日定为腊日。

萧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荆楚一带,“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说明至少在南朝梁时期,我国长江流域的荆楚地区已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荆楚地区的人民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萧梁时期以及萧梁之前,华夏民族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的习俗已经形成。

三、腊八节、祭灶节的来历

先秦时期,我国有祭灶神的习俗。《礼记·礼器》云:“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郑玄注:“奥当为爨字之误,或作灶。”也就是说,老妇要祭烧火的灶,祭则有神。老妇以瓶为尊盛酒,以盆为簋盛食,以祀灶神。但古籍记载,先秦时期祭灶有在夏日的。《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其祀灶,祭先肺。”郑玄注曰:“夏,阳气盛热,于郊外祀之于灶,从热类也。”因灶中有火,夏日亦热,故于夏日祭灶。《淮南子·氾论训》云:“炎帝於火官而死为灶。”炎帝作灶神,有大材小用之嫌,只是一种传说和附会。

然而,《礼记·月令》所记载的孟冬之月的腊祭所祭的“腊先祖五祀”,其中“五祀”中包括有祀灶。《礼记·祭法》曰:“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历、曰户、曰灶。……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灶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所祀的神灵。先秦时期,有在夏日祭灶,取其热的意义;有在冬日祭灶,取其岁终之祭义。

秦汉以后,由于腊祭腊日的出现,又由于《月令》中的腊祭五祀,亦祀灶神,故祭灶也固定在腊月祭祀。《后汉书·阴识传》载:“(东汉)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东汉人阴子方于腊日晨炊而见灶神,以黄羊祭之,以至暴富,从此每逢腊日祭灶。晋人干宝的《搜神记》、梁朝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都记载了阴子方腊日祭灶的故事。《荆楚岁时记》云:“阴氏世蒙其福、俗人所竞尚,以此故也。”荆楚地区的人民皆效仿阴氏,腊日祭灶,遂成习俗。该书还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所以我国荆楚地区有腊八祭灶的习俗。

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祭祀的物品和日子也不相同。《荆楚岁时记》云:“其日(腊日),并以豚酒祭灶神。”而清人富察敦宗的《燕京岁时记》云:“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黄羊,近闻内廷尚用之,民间不见用也。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帝京岁时纪胜》曰:“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槽炒豆水盂。”腊月廿三日(有廿四日)是灶神上天汇报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祭灶。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我国南方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祭灶,北方则有以廿三日(或廿四日)祭灶的习俗。祭灶的日子虽然不同,但以腊月八日为腊日却是共同的。至今,我国中原地区以腊月初八为腊八节,以五谷杂粮熬粥祭之,腊八节所祭的应为农神;以腊月廿三日祭灶,以南糖和糖饼祭之。这当是南北习俗的融合。

腊八节本来是我国自先秦、秦汉就有的祭农神的节日,后代又被佛教借用为斋僧日。南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记载: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又《东京梦华录》卷八注引金盈之《醉翁谈录》四:“八日,诸经说佛生日,不同其指。言四月八日生者为多。……南方多用此日,北方专用腊八。”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南北朝以后,佛教犹盛。僧人四处传教化缘,世人以粥斋僧是最为寻常之事。我国自先秦时期以五谷杂粮祭祀农神,也逐渐演变为以五谷杂粮熬成粥以祀农神,“事神以事生。”腊八节,世人以腊八粥斋僧是顺理成章之事。所以腊八节被佛教徒借用演变成斋僧节,甚至被误认为是佛的生日,当是误传和借用。

古代文献记载,自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蜡祭和腊祭;秦汉以后,蜡、腊二祭合一,称为腊祭。东汉时期,荆楚地区就以腊月八日为腊日,并有了腊八祭灶的习俗。宋代的腊八俗佛、斋僧,是佛教徒对腊八节和腊八粥的借用和演变。

篇4:古代诗歌的抒情手法

人生在世,常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灵感动,这种心灵的感动或源于自然界的“物象”,或来自人世间的“事象”。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敏感的心灵,或喜或怨,或哀或乐,酸甜苦辣,各种情意在心中涌动,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了诗。那么,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把内心的情意表达出来的呢?有哪些规律可寻呢?

富于形象、注重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抒情诗中,一个个饱含作者情意的物象、事象叫做“意象”,它们和谐地组成一幅幅画面,叫做“意境”。这意境实际上就是诗人心灵感动的原因和过程。诗人心灵的感动是因外物引发的,而不是起于某个抽象的说教,所以诗人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动也必然要形容摹写这些外物形象,而读者也正是通过这些意象,去想像那些曾经感动了诗人的物象、事象,进而了解诗人的内心,并且自己也随之产生心灵的感动启发。因此,诗贵形象,诗歌的创作和欣赏都需要

古代抒情诗的内容,不外乎情、事、景、物,其中“事、景、物”属于形象,所谓“诗贵形象”,就是要用具体的形象描写来表达抽象的“情”。因此,古代诗歌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意”(情、志)与“象”的关系。古代诗人是怎样沟通形象与情意之间的联系的呢?

早在《诗经》中那些作品产生的年代,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就娴熟地运用“赋”、“比”、“兴”的手法来表现情意,把“意”与“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最初,“赋”、“比”、“兴”是指一首诗开头所用的情意感发的方式,后人将“赋”、“比”、“兴”用得广泛化了,在一首诗歌的中间或结尾运用这三种手法,也都称为“赋”、“比”、“兴”了。

“赋”,是“直言”,直接就说出来。既可以写景叙事,也可以述志抒情,要表达什么,就直接叙述描写出来,属于直接抒情。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通篇用赋的手法,其中有事有景有情,都是直说出来的。

“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或比拟。是先有了内心的情意,然后找一个外物来比拟内心的这种情意,是由“心”及“物”的。例如《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把不劳而获、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比作令人憎恨的大老鼠。又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落红”比喻自己不甘沉沦,仍要有所作为的情意。贺知章为抒发对美好春景的喜爱,把春风拟作心灵手巧的裁缝:“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把山水拟人化,“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写出了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

“兴”(xìng),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是见物起兴。“兴”,有“引发”、“兴起”之意,也有“兴致”、“兴趣”的意思。这种表现手法是由“物”及“心”的,由形象引发情意。例如《诗经》第一首《关雎》,第一章开头就是“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是一种成双成对的水鸟,诗人听到它们的叫声,又看到它们亲密快乐的样子,触景生情,引起了内心的感发,联想到人也该有一个美好的伴侣。这种由外物形象过渡到内心情意的表现手法就叫做“兴”。

比和兴,都是托物寓意,借景抒情,使诗歌形象生动,属于间接抒情。区别在于:兴是触景生情,由“物”及“心”;比是以情附景,由“心”及“物”。比是用景物打比方,作比拟;兴是用景物来寄托,象征。比显而兴隐。兴实际上是暗比,古代诗歌中举出鸟兽草木等等暗中透露用意的,都是兴。历代相传,某些景物竟成了特定情意的“代号”。例如,“芳草萋萋”本是同怀念远人相关;“子规(杜鹃)啼”隐含忧伤;“枯藤”、“老树”、“昏鸦”、“西风”,则透出凄凉。

不用比兴的,就是赋。但“敷陈而直言之”的赋也并不简单,不仅包括叙事写景、述志言情,还包括诗歌的章法结构,也就是把形象和情意组合起来的组织手段。这里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章法”。

(一)通篇只写形象,不明说情意。依靠形象描写来暗示思想感情,这是间接抒情。例如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者通过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通篇用赋的手法。这样的抒情方式又叫“寓情于景”,“景中含情”。

也有的诗通篇主要写人事,描写细节活动。例如王建的《宫词》:“宫人拍手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并未明说宫女的心情,只描写了宫女的一个细节:把钱给并不相识的太监,打听宫外的情况。这就把禁闭宫中的宫女们的寂寞苦闷表现出来了。这是即事抒情,寓情于事。

也有的诗通篇写物。如虞世南的《蝉》:“垂缍(蝉头触须)饮清露,流响出疏(高)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面上写的是蝉,实际上写自己的胸怀抱负:果能自身高洁,不须凭借他人,自然声名远播。这种手法是托物言志,诗中的蝉实际是作者品格的象征。

(二)通篇主要写思想感情,不去描绘具体形象,但在抒发思想感情的语句中含有景物形象。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中提到“古人”、“来者”和“天地”,没有具体写某个人和怎样的天地。但联系到他登的幽州台(古代燕昭王招揽天下贤士的地方),可以使人想到“古人”、“来者”指的是燕昭王一类的贤人,可知他抒发的是怀才不遇、孤立无援的悲愤,而“天地”、“悠悠”则隐含着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而壮志难酬的感慨。这种手法叫“情中有景”,“景外含情”。

这种写法往往是跟“用典”结合起来的。“典”指典故,即历史上发生过的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句、传说。以写景为主的抒情诗,一般不用典故,因为用典不便描绘景物特点,不利于抒情。在以直接抒情为主的诗歌中,又当别论,如果所抒发的感情比较复杂深沉,在格律诗里表达要受到字数的限制,或者有些话不便明说,就可以用典故简练、含蓄地表达出来。抒情诗中运用的典故,相当于一些浓缩的形象。例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易水”、“黄金台”就是用典。相传燕昭王曾筑高台,上置千金,招揽天下贤士;易水是荆轲为报答燕太子丹而去刺秦王之前悲歌壮别友人的地方。用这两个典故写出了将士们知恩图报、不惜牺牲而浴血奋战的豪情。再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了汉文帝派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恢复他云中太守职任的典故,是作者在自比魏尚,希望朝廷重新启用自己,许多复杂的思想感情尽在寥寥数字之中。

(三)既写形象,也写思想感情,一篇之中,或“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或

“情景合一”。

先景后情的,前面写景,寓情于景,后面抒情,结尾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如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上阕写眼前之景,隐含几分凄凉,下阕触景生情,振作起来,旷达自勉。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面用景物烘托,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点明游子悲情。

先情后景的,开门见山,直陈胸臆,后面写景,以景结尾。例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前两句点明情意,后两句写景物来渲染。

以景结尾,比较含蓄,容易启发读者想像品味,一些送别怀人的诗常用这种方法。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真是恋恋不舍,情意绵绵。情景合一的,写景与写情交织在一起,或景中有情,或情中有景,难解难分。例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句句有景,句句含情,情景相生,隐隐透出作者的孤独寂寞、人生无常的伤感以及对大自然变中有常、宇宙永恒的达观认识。

清代学者王夫之谈到诗歌创作时说:“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意思是说,诗中虽然可以分出写景和写情的句子,但又是情景相生、紧密呼应的。情要藏在景中,景要融入情里,也就是要形象地抒情,含情地写景,而不要抽象地抒情,单纯地写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景中有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是情中有景。

情和景虽然“实不可离”,但并不是说二者地位相等,毕竟,情意是抒情诗的“统帅”,景物描写处于“三军”从属地位。因此,古代抒情诗常用景物来衬托情意。衬托又分两类:用美好的景物来映衬快乐的情感,或用凄苦的景物来映衬悲苦的情感,叫做陪衬,又叫烘托;反之,用凄苦的景物来映衬快乐,用美好的景物来映衬悲哀,叫做反衬。

衬托的手法,早在《诗经》里就有了。《君子于役》中写鸡栖、日落、牛羊回来,就是陪衬,烘托妇人对外出丈夫的思念。《采薇》写守边士兵的心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语助词,犹“兮”),雨雪霏霏。用“杨柳依依”之美景反衬士兵离家赴边时的愁苦,用“雨雪霏霏”之苦景反衬他回乡时的愉快,“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是反衬。

古代诗歌的抒情手法,除上述之外,还有“重章叠句”、“虚实结合”、“夸张”、“对照”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例说了。

篇5:腊八节的诗歌

冰冷的日子,数九的天

腊八自先秦而来

祭祀还在,祈福还在

神龛摆放着虔诚

憧憬还在

眺望还在

若是来一场雪

就美到极致

应时应景,迎合心情

添一把柴禾

让炉火更旺

喝一碗腊八粥

★ 腊八节文案

★ 腊八节民俗

★ 腊八节节日短信

★ 腊八节的祝福语

★ 腊八节谚语诗句

篇6:关于腊八节的诗歌

有关腊八节的诗腊八节的诗大全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唐代】孟浩然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代】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和腊八节的有关诗句腊八节的经典诗句

《大腊》

【晋代】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

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丰裎孝祀,介兹万祜。

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蕾蒸黎。

宣力菑亩,沾体暴肌。

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

交错贸迁,纷葩相追。

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廷。

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腊日》

【唐代】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腊节》

【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腊八的夜诗歌>>>腊八节随感诗歌及解释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代】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粥》

【清代】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

【清代】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腊日》

【明代】李先芳

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

岁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

积雪连长陌,枯桑起大风。

村村闻赛鼓,又了一年中。

腊八节的诗歌有关腊八节的诗歌

《腊日》

【晋代】陶渊明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篇7:腊八节的经典朗诵诗歌

锅里煮着苦辣酸甜

你一碗,我一碗

喝一碗粥来心中暖

腊月初八,期盼团圆

锅里煮着的是思念

你一碗,我一碗

盼望亲人回家来过年

腊月初八,熬粥泡蒜

年终岁尾别留遗憾

拢拢帐,别欠钱

收支平衡家庭才平安

过了腊八,就要过年

年年岁岁苦中有甜

别烦恼,别心酸

篇8: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一、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 (1) 诗中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的自我形象。 (2) 作品中描写的人物。

例1:秦韬玉《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 (2) 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 (3) , 为他人作嫁衣裳。”

描写了一位惆怅的贫女形象。她风采优雅、针线刺绣精巧, 但生于蓬门陋户, 伤叹无媒人可托, 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诗人借她表达了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方法探究】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从三个方面着手:⑴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⑵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⑶形象的意义是什么?鉴赏时, 要分析刻画形象的手法, 尤其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1) 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 (2) 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 (3)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

二、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 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主要有景物描写 (季节、时令、地域等) , 场面描写 (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 色彩描写。

例2:宋词《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 (2) 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 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 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这初春傍晚的树林, 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思路方法】第一步:从诗句中找出所描写的景物, 并描摹诗歌形象。

第二步:概括形象特点。对这些景物所表现的特征进行提炼, 概括出特点。

第三步:揭示作者情感。考虑景物怎样组合, 总特色如何, 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从而确定景物所显现的情感。

三、事物形象

诗歌的事物形象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对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的, 故多为咏物诗, 托物言志。

例3:宋词《昭君怨》“道是花来春未, 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 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 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 一般开。”

这是一首咏物词, 吟诵的对象是梅花, 上片写了开花的时间, 花的色香, 生长的环境。词人通过栽于竹篱茅舍之梅, 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的对比, 写梅花所处环境虽不同, 花开则无异, 表现了词人坚持操守, 不因际遇而改变操守的情怀。

【方法探究】咏物诗鉴赏指津:⑴分析思路:捕捉描写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 情发何端。⑵注意事项: (1) 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2) 一般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运用象征手法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

四、意象·意境

“意”是作者的主观情感, “象”是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意象”即融入了诗人情思的事物。而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就叫意境。“意”仍是作者的主观情感, “境”则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 即鲜明的生活图画。

例4:诗《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 (其一) 》“江上青山山外江, 远帆片片点归 (1) 。横空老鹤南飞去, 带得钟声到海幢 (2) 。”

诗中体现了归艭、钟声体现了“晚”的意象;江、青山、远帆、空、老鹤体现了“望”的意象。

【思路方法】第一步, 找到相关诗句, 识别诗歌意象, 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第二步, 结合诗的主旨, 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

第三步, 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例5: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给我们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

【规律探究】意境型诗歌鉴赏题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解答分析:诗词的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思路分析: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客观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要用相关术语来进行表达, 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主观题的形式测试考生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要求考生占有丰富的材料。因此, 鉴赏诗歌的形象, 首先要知人论世, 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其次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 就人物形象来说, 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对于物象来说, 分析诗中描写了物体的哪些方面、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最后联系作者创作的背景, 进行有关人物的品质或理想方面的深层分析。

(编辑:刘婷婷)

摘要:诗歌中的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意境。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鉴赏景物形象时的思路, 咏物诗鉴赏注意事项, 对意象、意境的区别, 是本文浅析的主要内容。

篇9:古代诗歌的题材类别

咏物诗这类诗以自然界事物或其他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外物为歌咏对象。它起源很早,从现存作品看,《楚辞》中的《九章·桔颂》已开其端。魏晋以后,作者渐众,作品渐多。大诗人杜甫咏物诗数量多,题材广,举凡山川日月,花鸟虫鱼,无不摄入毫端。

咏物诗名目繁多,单就歌咏自然事物而论,即有咏花、咏鸟、咏月、咏雪、咏草、咏石之类,尤其是历代咏花、咏鸟之作,都是成千累万。在咏花诗中,咏梅、咏菊、咏兰、咏牡丹、咏荷花等数量都很可观。

咏史诗这类诗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歌咏或评论对象。它始于东汉班固的《咏史》一诗,唐代咏史诗已臻于高度成熟,不仅名家辈出,而且众体大备。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柳宗元、杜牧、李商隐都留下了许多名作。

历代咏史诗取材广泛,又有一些热门题材,特别是一些历史人物,如咏昭君、咏西施、咏荆轲、咏诸葛亮、咏岳飞等。其中以咏昭君最为突出,东汉后,几乎每代都有题咏,现存昭君诗达600余首。

咏怀诗这是抒情述怀一类的作品,多用诗骚以来的比兴、寄托、象征一类手法,以含蓄为其风格特征。起源于诗人阮籍,他创作的《咏怀诗》今存95首(其中五言82首,四言13首),“厥旨渊放,归趣难求”,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咏怀诗有其特写的涵义和作法,不采用直抒方式,所以即兴式或随感式的作品通常不包括在内。有时却可以以其他品类的面目出现,诸如咏史、游仙、题画、咏物、怀古等,这是与咏怀诗的特殊手法分不开的。也正因为如此,历代咏怀诗的创作数量是相当大的。

田园诗这类诗以田园风光、村居生活和隐逸情趣为歌咏对象。它渊源于《诗经》中的《豳风·七月》。《七月》叙述了农民一年到头艰苦的劳动生活,可算是中国最古的“四时田园”诗。而自觉地进行田园诗的创作,是从东晋陶渊明开始的。他的《归园田居(五首)》等,是田园诗的代表作。

南宋范成大把劳动、隐逸和田家苦三者归拢一起,谱写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田园交响乐章。他的大型组诗《四时田园杂興》60首,是中国古代田园诗集大成。元以后也不乏有分量作品,但只能说是田园诗的余响。

山水诗这类诗以描写自然界的山水景物为主。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应推曹操的《观沧海》,尽管作品别有寄托,却不失为山水诗的前驱。山水诗的真正创始人,是东晋初年的庾阐。他的诗现存20首,山水诗占了将近一半,诗中所写都是山水景物。

到了唐代,山水诗更走向完美、纯熟。初唐的王绩、宋之问、陈子昂等已多有佳作,盛唐诗坛进而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这一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首领,宋代的山水诗里,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大家颇多佳篇,杨万里尤多。元明清时期,山水诗的创作仍有新的发展。

边塞诗这是一类描写边塞风光、戍卒生适和战争场面的诗歌作品(也有少量反映民族间友好相处的)。边塞诗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诗经·小雅》中《采薇》《出车》《六月》三篇,应是最早的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蓬勃兴起,可谓盛极一时。初唐“四杰”与陈子昂等佳作连篇,迎来了边塞诗创作的初步繁荣。随后的盛唐更出现了阵容壮大的创作群体——边塞诗派,掀起了边塞诗创作的高潮。

爱情诗爱情诗起源极早,《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记载的上古传说中的涂山氏之歌,便是它的先河。而从《诗经》开始,中国古代诗坛已涌现出大量来自民间的爱情诗作。随后屈原创作的《山鬼》《湘君》《湘夫人》等,是文人诗中爱情诗的发轫之作。

爱情诗有若干分支,主要有恋歌、弃妇诗、思妇诗、悼亡诗等。

游仙诗这是一类借描述“仙境”以寄托作者情志的诗歌作品,有人认为,游仙诗以秦博士的《仙真人诗》(已佚)为最早,其实《楚辞》中托名屈原的《远游》才是它的鼻祖。这首诗描写诗人“排空御气,浮游八极”,是地道的游仙之作。从现存资料上看,建安诗人曹操也有游仙诗,而第一个在诗题中明白标出的是曹植。其诗内容仍是托志于神仙,以抒发其现实人生的苦闷。代表着这类诗作较高成就的,要数西晋诗人郭璞。他创作的《游仙诗》19首,虽然沿袭原有的精神传统,却能做到“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因而独步当时。

篇10:有关腊八节诗歌朗诵

被拆散的时光又聚到一起,碰撞旋转

发出一种与温暖有关的水声

细细贴在我唇边,开启紧闭的门窗

血液的红散开,散到脸上,眼角,手心

一只灯笼挂着庭院枣香,领我归心似箭

春风吹过喉咙,乡音未改,催泪声声

每一粒米栗枣果,都是至亲弯腰扶起的

四季田野,五谷锋芒

用一辈子积攒下的余粮,在日月之间熬出的

福泽

热气升腾,泥土催香

一麻一米绿意指向

溪流在我身体里雀跃而起,一路流畅

篇11:庆腊八节经典诗歌朗诵

听说,老家来风了。

穿过马路,

越过山林,

爬出云端,

歇脚在屋檐的冰柱上。

散发出,

阵阵沁人心脾的香。

篇12:腊八节古诗歌鉴赏十首

杂沓香风,乐到小儿争唤。喜当给孤园看,神鸦放口,饥火风吹散。

谋生贱。哀鸿叫断。转粟青天,战云千片。问何人、坐拥如花眷。

篇13: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教学思考

《考试大纲》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列为高考必考内容, 以必考内容的形式来反映选修的内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就从“选修”变成了“必修”。那么应如何处理教材, 如何有效合理地完成教学呢?

我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过程中, 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下面就“诗歌之部”这方面内容谈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教学中要有整体意识, 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高中课程教学的整体意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是紧密联系但又有区别的。选修课的开设, 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 必修课程注重基础, 而选修课程就必须体现出其在基础之上的能力的拓展与提高, 在目标训练和能力要求的层级上还是有所区别, 不能是老师作为决策者强加于学生的选择。

二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整体意识。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每个时代, 诗坛都涌现出众多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在教学时可首先借助教材《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程, 漫步在诗歌的历史画廊中。

三是单元教学中“授之以渔”的整体意识。入选篇目很多, 可编者在选篇入书时还是有一个整体构思的, 那就是分单元编辑。诗歌散文各有三个单元, 而每个单元都各有训练的侧重点。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 对于诗歌部分, 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三方面入手, 从探究诗歌的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声韵三方面抓住跟诗歌本质属性相关的要点, 以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所以, 既然课本是按单元编排的, 那么教学过程中也必须体现单元的特点, 每个单元只突出一个训练的重点。

比如第一单元, 它的训练重点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主要学习如何理解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在自主学习《书愤》时, 可以由“愤”入手, 思考作者为何而“愤”。而要了解这背后的原因, 只要我们翻开陆游的人生履历, 深入探究他的生平和为人, 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环境, 走进作者的心灵, 可以发现此诗是作者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 春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此时年已六十二岁, 被黜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 “报国欲死无战场”, 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 于是, 诗人内心的郁愤之情自然明了于心。

教学中还要有局部意识。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训练重点, 每个单元内部编排也很有特色。单元分为“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功能各有不同。“赏析指导”部分是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 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赏析示例”从该单元所提出的学习角度进行分析, 带有举例示范性质, 举一篇而概全章;而“自主赏析”围绕该单元的学习内容, 提供阅读鉴赏的作品;“推荐作品”则是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补充材料, 供课外阅读之用。明确了这每个局部的特点, 老师不必为了“宁可错讲一万, 不可漏掉一篇”而篇篇讲到, 只要抓好示例, 解剖一篇, 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就行了。在处理每个局部内容时, 老师要懂得“放手”, 尤其是在学习“自主赏析”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读, 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课。比如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时, 在讲解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告诉学生品读诗歌从“景”入手, 缘“景”明“情”的方法。此单元“自主赏析”及推荐作品部分的诗歌让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方法是:其一, 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组确定所讲诗歌;其二, 给一个星期的时间分小组收集资料;其三, 抽签决定讲解人。学生自主学习, 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兴趣很高。对资料的掌握和运用到位, 资料来源也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和听课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那些讲课的同学迈过了“胆怯”这个坎, 自信心也得到了锻炼。这样处理教材的方式使老师以参与融入“自主赏析”的课堂之中, 充当气氛调解员和迷津引路人, 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真理的火花。

篇14:古代诗歌的情与景

[例1]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解析]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年仅19岁,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首句中的“聊”是“姑且”的意思。“引”引申为“远”。首联的意思是,我利用公闲时闻姑且登上高楼极目远望,望不到头的一片平原尽收眼底。收眼近看,平川里的一条河上静悄悄的,无人经过:一只渡船整天横卧在那里,悠悠自在。远处稀稀落落的村庄里,袅袅炊烟,忽生忽灭;一座空寂的古寺里,清脆的莺声。随风飘来。以上五句都是诗人登楼所望之景,全是一片闲情。不知是莺莺啼叫,还是遥望所致,诗人突然想到自己的田园家业,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这首诗构思非常巧妙。将眼前景与家乡景融在一起写,通过诗人情感上的变化,深切地反映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由以上分析归纳如下: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寇准的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即触景生情。这种抒情方式的鉴赏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前景后情式。上面的诗就是这种形式,前面三联写景。尾联点情。从表面上看,后面的情是由前面的景触发而成的:其实,前面的景已不是实景,而是情感化了的景,诗人笔下的乐景、哀景全是诗人情感的反映。把握后面的情感对理解前面的景物的描写会有很大帮助。

2理解表现情感的关键词。或称诗眼。寇诗中的“聊”“惊”二字,是理解诗人情感变化的关键词。

[例2]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解析]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两句中,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诗人将自己的遇赦的欣喜若狂之情融人大雁和君山,让它们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由以上分析可以归纳为:“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旬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上面李白的诗歌的抒情方式属于第二种:移情人景。这种形式的诗歌里的客观景物往往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常常借助景物作为自己情感的代言人。鉴赏要点:

1理解拟人手法的运用。拟人手法的运用,是这类诗显著的艺术特色,如上面李白的诗歌。抓住带有诗人情感活动的景物分析。就能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2理解诗中体现情感的关键词。如李诗尾联中的“醉”字,我们可以从这种情态中揣摩出诗人的情感。

[例3]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解析]这是首景物小诗。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这首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虽然写的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物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耐代的深沉叹惋。由以上分析可以归纳为下面的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画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种伤春、凄凉之情。

这首诗的抒情方式属于融情于景。这类诗情与景互融。从形式上很难分出何者为情,何者为景。诗歌的艺术技巧高超,给读者解读带来一定的难度。鉴赏要点:

1从诗歌中的语词着手。尽管诗中的景与情交融,但仍可从诗句中看出蛛丝马迹。我们可以把有些语词作为切入口。深入分析,理出作者的情感。如上面诗中的“花自落”是指无人欣赏,“鸟空啼”是指无人经过,渲染了环境的寂静,诗人所处这样的环境,情绪能不受到影响?

2从标题、注释着手。有些诗歌的题目、标注交代了时代背景、写作时间或动机,这些也可作为理解诗人情感的突破口。

以上细分为三的诗歌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统称为情景交融式。不管哪种形式,归根结底是“藏”与“露”的问题。只要找到相应的切入点,就一定会把握住诗人的情感脉络。达到鉴赏的目的。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归雁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

不胜清怨却飞来。

诗人通过归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的春天感受,有人认为它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你的看法呢?

2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日,

露似真珠月似日。

诗中描写了哪两种景象。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作者所刻画的归雁不仅是富于感情的、通晓音乐的大雁,它更是一只充满羁旅之愁的、思乡的大雁。作者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只被触动客愁的旅雁。婉转地表露了他游宦他乡羁旅之感。

上一篇:杜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下一篇:尤金《启示》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