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七进工作制度

2024-04-09

法律七进工作制度(共8篇)

篇1:法律七进工作制度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县工作,对交通运输局半年来法治工作进行了梳理,现将我局“法律七进”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执政

一是强化党委主体主责。20xx年,我局通过开展会前学法制度,提高了党委班子成员法律意识;同时制定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将党的规章制度、党的理论、以及宪法等法律法规列入学习内容中,持续深化对党委依法执政的主体主责意识,强化党委主体领导。

二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工作。坚持依法治县和依规治党、制度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认真落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落实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并加强合法合规性审查。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制定落实党务公开条例实施办法。

(三)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

一是开展交通执法人员资格审查。按照市、县交通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审查要求,我局对交通运输系统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进行了全面统计审查,建立完善交通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台账。

二是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为了提高群众法律素质、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我局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的各项宣传活动,通过对《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交通行政执法的相关法律知识进行讲解介绍,进一步提升全县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真正使他们理解支持我们交通运输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今年以来,我局将法律普及同执法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超限检测站和流动治超,则分别利用治超站点的优势和流动治超的优势,对来往群众和驾驶员进行普法讲解,主要讲解货车超限的危害,发放宣传单,宣传交通运输部货车超限标准新标准、新政策,得到了广大驾驶员的一致好评。

四是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超限站紧抓货运源头管控,与辖区的煤矿、水泥厂等企业进行沟通,宣传公路法,讲解超限运输的危害性,在稳定货运源头治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五是在流动人口较大的车站和公交车内设置了法治宣传栏和标语,使交通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各类人群,提高交通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四)继续深入推进法治扶贫“七个一”活动

今年,我局持续推进法治扶贫“七个一”活动,组织联系帮扶人员,对所联系的贫困户进行法制宣传,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守法、用法意识。20xx年,我局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印发法制宣传单位等形式,持续加大对联系帮扶村的法制宣传教育,贫困村人民群众的守法用法意识有所增强,法制管理模式初见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目前,我局全力推进交通大会战工作,主要精力放在交通工程项目上,对交通行政执法重视不足,导致宣传教育力度上不够,宣传引导不强,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营造不足。

二是法制宣传人员不足。目前,我局机关、下属单位法制人员严重不足,交通运输系统法制工作推动离县上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向上级多方争取,进一步解决经费问题,同时,探索多方部门联合普法等机制,减少不必要的经费消耗。组织运管、路政、海事等交通执法部门,对宪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多方位宣传,组织法律顾问,对我局法制工作人员、交通行政执法、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法制宣传,进一步使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增强自觉守法、用法观念。

二是强化依法行政监督检查。局党委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主体责任,强化对交通运输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同时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强化班子成员对下属联系单位的法治宣传引导和监督;要组织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的培养提升,通过组织法制学习、考试已经执法规范检查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观念。局纪委要强化对下属执法、工程质量监管的监督检查工作,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违纪违规行为,确保交通运输系统法制意识持续强化,法制宣传氛围持续浓厚。

篇2:法律七进工作制度

一、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不断提高机关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我社把领导干部带头遵法、学法、守法、依法办事作为“七进”活动重中之重。继续完善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制度、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全面完成上级的行政执法培训教育计划,着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完善了我社办公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将每周一下午作为集中学习时间,将法律知识纳入日常学习计划,对全社机关干部的学法内容、学法形式等作了具体规定。定期组织全社机关干部参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特别对行政执法类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在单位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展牌等方式,进一步浓厚“法律进机关”的氛围,不断推进机关干部学法用法的深入开展。

二、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学生法律素养

我社立足于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充分运用法制专栏、法制图片展、法制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制宣传。努力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长效机制,促进青少年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三、深入推进法律进乡村,不断强化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深入开展了法律服务进村入户活动。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小分队和法律志愿者的作用,每季度组织小分队深入村开展活动不少于1次,积极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群众法律需求。积极向各村推荐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增强普法实效。

以帮助村民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为目标,努力培养和增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能力,重点加强了对广大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依法治理水平,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活动形成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四、深入推进法律进社区,促进和谐平安社区建设

1、依托社区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宣传普及与农民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他们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方法。

2、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律顾问的作用,在为居民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的过程中普及法律知识。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平安创建”“依法治县宣传月”等主题活动为契机,单位参与了大型集中普法宣传活动2次,动员群众参与学法用法,受到了积极成效。

五、深入推进法律进企业,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了解企业管理情况及发展状况,调查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摸清职工合法权益的保障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工业园区”等法制宣传活动,根据企业和劳动者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能力;建立健全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制度,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力度。

六、深入推进法律进单位,提高我社法治化管理水平

我社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通过开展法制学习,进一步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切实增强单位职工法律意识,提升职工法律水平、业务水平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单位还通过发放宣传单、设置宣传栏、接受咨询等形式,积极参与到集中法制宣传活动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宣传。

七、深入推进法律进寺观教堂,增强宗教场所依法管理能力

篇3:法律七进工作制度

(一)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长期以来的遗留影响

中国试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努力仍在继续, 这一最基础的转变在利益博弈与冲突中尚未完全实现。而能源发展转型必须依赖一个竞争性的市场, 而竞争性市场的培育又依赖于民营资本的进入量[1]。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 中国的民营资本很难与国有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国有企业几乎垄断了所有能源产业。中国原油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 而成品油价格依然受到国家调控。长远来看, 实行价格控制政策不仅对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更是抑制了消费者和企业节约能源的动力。

(二) 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不够民主、透明

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是不民主的。一方面, 在相关能源政策法律出台之前, 政府有关部门并没有组织能源专家进行严格的论证, 一些重大能源政策更是领导人的一句话, 上行下效。另一方面, 中国的公众参与本来就落后于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 国内在制定能源政策法律的时候, 更是闭门造车, 完全将公众屏蔽与决策程序之外。中国能源法律制度受到政党政治、政府行政等因素的制约, 许多能源法律专家只能无奈的寄希望于中国政治家的英明智慧。

(三) 中国的能源法律杂乱, 能源事权无章

目前, 中国的能源法律体系主要是由节约能源法、清洁能源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等构成, 并没有一部包容能源各个环节的统一能源法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法律来指导我国分散的能源立法。可以说, 我国的能源法律体系是相当杂乱和不完整的, “漏哪补哪”可以很形象的描述中国目前在能源法领域的立法现状。这与我国的能源管理的分部门化是一致的。我国的能源管理制度和机构虽然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 但依然存在部门分割、区域分割、行业垄断的现象, 缺乏统一的能源管理和综合决策机制。

(四) 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过于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

中国目前很多能源法律包括最新制定的节约能源法, 规定都比较原则化, 定性而不定量, 使许多能源法律制度成为空中楼阁, 难以执行, 即使执行, 成本也非常高。再加上执法监督非常薄弱, 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普遍存在。

(五) 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对发展新能源的扶持力度不够

中国在扶持新能源方面的政策法律非常少, 即使有, 也都过于原则, 或者只是口号。目前, 中国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只停留在“试点”、“标本”层面。在市场上也零星出现了一些新能源产品, 但由于缺乏价格定制、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其成本仍远远高于传统的能源产品, 导致该类新能源产品变成环保的“花瓶工程”。

二、美国能源法律制度中引人注目的亮点

(一) 节能管理放在突出位置

美国新的能源法的第一篇就是谈节能与能效问题, 这足见美国政府对节能的重视程度。美国的节能管理对象包括企业、家庭及个人。节能的领域也非常广泛, 如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家庭节能等几乎所有领域都有严格的节能要求和节能标准。在节能的措施上, 主要采用税收减免、制定节能合同、采用节能标识、强制性节能标准、自愿性节能承诺等灵活有效的手段。美国于1977年成立了美国节能联盟, 倡导在全世界推广有效和清洁地使用能源技术。此外, 美国联邦政府也十分重视自身的节能, 美国测算联邦政府办公耗能占全国能耗的1.6%, 是一个最大的用户。他们认为, 联邦政府应在降低能耗上为全国树立一个榜样。在联邦政府部门工作的负责能源使用的员工要进行严格培训, 对办公设备节能技术和照明节能有一套法规法令可以遵循。对政府每一个部门实行合同能源管理, 信守合同节约了能源, 有关人员可得到政府补偿[2]。

(二) 促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美国能源法的目标

美国新的能源法的一个明确目标就是促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可再生能源的鼓励研发、开发及使用的政策。为了促进清洁燃煤技术的发展, 增加对自由排放煤场的技术关注程度, 美国政府将加大资金的投入。美国大力发展石油替代品, 按照新能源法的要求, 美国炼油厂将年产75亿加仑酒精用于燃料, 这将使石油的使用比例提升一倍。新能源法鼓励积极推进风力发电, 美国政府拨出专款支持科研机构和制造商进行开发研究。此外, 新的能源法大力支持太阳能技术的开发, 布什总统提出了阳光计划, 其主要内容是在能源部增加资金投入用于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 对于购买和使用太阳能设备给予银行贷款和免税等激励措施[3]。

三、对中国能源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

(一) 统一能源立法体系, 统一能源管理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国家能源政策法》, 在能源领域制定一部能包容能源各个环节的统一能源政策作为基础性法律, 来指导我国分散的能源立法。此外, 美国有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 行使强大的管理职能。建议设立国家能源部, 主要职能是总体上抓能源战略管理, 包括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稳定的能源发展战略、管理政策和标准、法规等。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能源分级管理体制。同时建议采取“大部小局”的方式, 即在国家能源部下设煤炭局、石油局、电力局、天然气局、核能局等, 以推动能源政策更有效的实施。

(二) 突出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等立法目的

我们可以效仿美国, 将节能放在中国能源立法的突出位置, 将发展替代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作为中国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4]。我们可以像美国新法那样, 采取一些具体的节能管理制度, 如签订节能合同, 鼓励可再生能源的研发, 加大资金的注入等。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告诉我们: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资本在中国的国情下, 进一步向倒U型曲线的更高点进发, 而避开抛物线的顶端, 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才是中国能源法道路的必然选择。

(三) 使中国的能源法成为“硬法”, 富于操作性

美国的能源立法注重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及时修改, 其法律制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 美国的能源法律制度中规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 保证法律制度的顺利实施。中国可以效仿美国, 在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中量化具体的能耗指标, 这样也就方便解决了实践当中因为标准模糊而难以执行的窘境。此外, 中国在节能立法上应该效仿美国的灵活多样的手段, 比如税收减免、节能合同、节能标识、强制性节能标准、自愿性节能承诺等。

(四) 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竞争, 从政府定价到市场定价

美国能源法实施的土壤是一个健全的市场。中国可以走渐进的制度之路。民营资本的进入量成为这一渐进之路中国能源发展转型绩效的决定性函数。民营资本必须形成竞争力的规模进入中国的市场, 只有这样, 在能源产业中才能实现由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目前在中国, 只有煤炭行业实现了这一点, 油气和电力的价格形成机制还是由政府操控。建议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石油、电力的价格机制, 以扭转能源价格的扭曲。政府的角色是采取相应措施, 如适时提高资源税以弥补由于价值规律的缺陷而造成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本。

(五) 加大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

美国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是非常大的, 从布什总统的“阳光计划”中, 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建议我国加速太阳能利用的产业化, 风力发电也成为电力工业的新增长点。此外, 我国在生物质能能源的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我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丰富, 具备大规模进行开发的条件。我国应尽快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加大资金投入, 尽快实现相关技术的研发制造, 这样才能在能源领域占领制高点。

(六) 引入公众参与制度

美国很多的能源法律政策在出台之前都会组织相关的专家、人员进行论证, 一些政策需要受广大的公民的舆论监督。在此建议, 在国家能源局成立后, 由能源局负责牵头, 把经济和环保目标融入到能源开采、生产、加工、运输和消费的过程中。在一些涉及到利害关系人的项目中必须要征求利害关系人的意见或者建议, 尽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尽量避免在制定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时由于“闭门造车”而缺乏的长远考虑造成的经济和环境损失。

参考文献

[1]肖国兴.论中国能源革命与法律变革的维度[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40.

[2][美]霍华德·格尔勒.能源革命——通向可持续未来的政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81.

[3]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2006 (IEO2006) http://www.eia.doe.gov/oiaf/ieo/index.html.

篇4:法律七进工作制度

关键词:法律七进;法治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63-02

2015年是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共四川省省委贯彻依法治国的精神,发表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全文深入浅出,是全省开展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决定》中在谈到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时,提出了要深入推进“法律七进”,即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学校、法律进寺庙、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企业以及法律进单位。并且还就“法律七进”制定了2014年至2016年的三年行动纲要。

法治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但是纵观历来的宣传教育形式,不得不说效果差强人意。四川省委提出的“法律七进”,将法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是正确的思路,但是在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等重要方面仍有值得讨论与注意的地方。

一、信法教育重于服法教育

当前,公民对于法律缺乏心悦诚服的信任,不能认同法律存在的价值,办事不信法,遇事不找法,自觉守法意识淡薄,已成为制约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瓶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美国著名的法学家伯尔曼也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因此,形成人们对于法律信赖与尊重的内心确信是进行法治建设,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

(一)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要求新求变。

培养群众的法治信仰,首先要使群众对法感兴趣,那么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否吸引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提到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毋庸置疑一定包括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政府规章等,譬如四川省委提出的法律七进三年行动纲要,更是详细具体的列举出了应当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名称。笔者认为法律法规固然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但是想要收获更为良好的法治宣传成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主体必须搞活思路。切不可过分强调对于法律法规内容的死记硬背,这样的宣传来的无趣,效果也不会明显。四川省开展的以“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为主题的“法治中国·走进四川”大型系列活动,其展开的内容包括有评选法治人物,征集经典案例,甚至是法治微电影比赛等,这都是在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上进行的不同尝试。

纵观各省市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式不断变化,并且充分借助了时下各种新媒体的帮助。但是内容却总是让人感觉换汤不换药,无论是宣传法治人物或是法治事件,宣传主体通常都只是在向群众传达“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等的宣传内容。这种近乎祈使句的内容,犹如老师对学生发问式的方式,怎会让人产生兴趣,终究经不起实践考验。因此,内容的创新需要的是宣传理念的转变,法治宣传教育不是期末考试,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了解为什么而学却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法治宣传教育最终要传达给老百姓的应当是了解法律、信仰法律对于日常的生产生活是多么的有益,国家现行的法律对于公民权利义务的实现有多么让人信任的保障。简言之,就是让公民意识到法律对于自身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具体的内容可以在罗列法条之余,将法律法规的内容向公民做出阐述,譬如让公民明白法律法规为何要如此界定,法律精神是哪些等等。或者以案释法,利用鲜活的案例向公民展示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权利义务的实现与保障多么重要等方式。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脱去法律神秘的外衣,使公民自觉的去了解法律,尊重法律,让法律成为公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伙伴。

(二)法治宣传教育主体的姿态要摆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是由中央推及到地方进行具体建设时很容易成为形式主义的牺牲品。如果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自上而下不能统一认识,那么,地方政府办几个展览,推几个典型就说已经开展了法治宣传教育,法治精神终究难以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公民的法治信仰也将难以实实在在的培养起来。因此,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主体尤其要摆正姿态,万不能将法治宣传教育变成一种政策强加,进行填鸭式的宣传教育。由于政府公信力的不足,公民对于法治建设活动容易出现逆反的心理。此时,法治宣传教育主体再摆出一副官腔,用各种政策要求的态度来在公民中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试想有谁能够心悦诚服。

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价值观使得执政者常摆出一副大家长的姿态,认为百姓都是愚昧无知,需要教化指导的,这也是时下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时容易产生的误区。法律制裁的往往是道德难以规制的,法律理念也大都是从最浅显易懂的道理中总结出来的。老百姓都知道“杀人要偿命”,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免责条款与量刑制度等使得杀人不一定要偿命。老百姓都知道“白纸黑字不能抵赖”,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国民法所规定的可撤销可变更条款以及诉讼时效等制度使得有白纸黑字也可能“抵赖”。因此,法治宣传教育应当是宣传教育的主体以平等的态度去向受众传达法治建设的内容与精神。是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对话,没有政治姿态,没有家长主义,只是想告诉对方我们这里有一个名叫“法治”的好东西,它对于你我的生活,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二、“法律七进”如何更好的落实在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当中

(一)法律进机关。

开篇提到的四川省委的《决定》一文将法律进机关摆在了法律七进的首位,要求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社会法治意识的关键。可以说,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的树立是直接关系到法治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领导干部手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如果其都不具备法治意识,那么上行下效,可想而知。《决定》中提出的学法必修课,学法用法考核制度以及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制度乃至普遍设立公职律师制度,这些都是消极被动的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这样的努力,但是仅靠这些笔者认为很难使机关内的工作人员真正的树立法治意识。意识一词从其表面意思分析可以知道,它必然是需要一个人内心的确信。因此,除了外力的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更多的还是需要机关工作人员能够将法治意识的树立作为共同的事业来经营,积极主动才能投入足够的热情。笔者认为,下基层,多聆听基层群众的声音,真正的去关注民生,放低身段,褪去官僚主义,对于机关工作人员在学习法律知识之余,更加理解法治精神将会有莫大的帮助。无论是内在加强学习法律知识,还是外在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机关工作人员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自我修养,尊法信法,做出让老百姓信服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法律进学校。

青少年时代是最具有可塑性的年纪,也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于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可以说关系到法治建设的未来。四川省委的《决定》中提出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列入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并且还重点强调了要教材、师资、课时、经费、考试五落实,可见省委计划开展法律进学校的决心之大。只有政府自上而下对学校法治教育提出足够重视,才能使青少年对于法律法规以及法治精神有更多了解的机会。但是,仅仅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列入教材、组织考试,这些略显僵硬的形式也许能够让青少年在学校教育中熟记法律法规,可是对于法治精神的理解,对于法律法规的实际运用又将如何呢?譬如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前有马加爵,后有复旦大学投毒案等。舆论都在讨论如今的青少年多么欠缺法律意识,多么应当加强法治教育等等。笔者认为这样的结论过于表面,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甚至是名校的在校生,当事人真的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多么恶劣的后果么?显而易见,当事人是清楚的。可以讨论其行为形成的各种复杂的主观及客观的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根源于对法律的无视,对于自己及他人生命及人身财产健康的不尊重。学校内的法治宣传教育如果只是单纯的法律知识的考核,不但树立不起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反而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得不偿失。尽可能的让青少年接触实际的法治案例,亲身感受法治的力量,譬如参加法治相关的社会实践等,笔者相信让青少年用自己的内心感受法治精神远比生硬的背诵法条政策要更能培养起法治信仰,树立起法治意识。

(三)法律进寺庙。

四川省省情的独特性,使得在全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时,对于本省宗教寺庙问题不得不尤为重视。宗教寺庙相关的问题处理起来需要格外谨慎,需明白培养宗教相关人员的法治信仰与其本身的宗教信仰并不矛盾,对于宗教信仰的尊重反而更有利于法律进寺庙。宗教信仰的建立是源自教众对本宗教义的认同与其给予自身的安全感、归属感,培养公民法律信仰也需要得到公民对法律的认同,以及法治社会能够带给公民的安全感,应充分利用宗教信仰带给教众的有益影响。四川省委在《决定》中提出要建立“双语宣讲团”,开展大宣讲机制。笔者认为宣讲机制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如果能够将宣讲对象不仅局限在寺庙内部人员,而是扩大至教众,同时,宣讲主体由德高望重的宗教人员为主来进行宣传教育,想必如此能获得更大的好感与成效。

(四)法律进乡村。

乡村仍是目前中国尤其是四川最主要的社会单元结构,亦是传统的生产生活单位。熟人社会是乡村主要的形态,面对“熟人”,法律意识与情理意识不免要发生碰撞。很多时候,村民在村内经过调解就化解了矛盾,节约了司法成本,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是,一旦村民并不能靠自身或者周围的“熟人”帮助解决问题保护自己时,缺乏法律常识的村民就容易投问无门,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来为自己鸣不平。四川省委的《决定》中对于法律进农村虽然只有寥寥数句,但是每一条都点到了痛点。《决定》提出要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万村”活动,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健全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制度。“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几个字是其精髓,做好老百姓的后盾,切实为村民便利提供法律服务,如此,法治的精神才能在农村的广袤土地上生根发芽。

(五)法律进社区。

区别于农村的熟人社会形式,城市社区的特点就是人口复杂,流动性大。除了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这样的便民活动之外,在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时,注意针对重点人群分类开展普法教育是关键。这点在四川省委的《决定》中突出强调了出来。城市人口流动大,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譬如城市中常见的诈骗犯罪,形式变化多端,受害者众多。对社区居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其鉴别诈骗,保存证据,及时维权等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宣传主体要对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用心准备,紧密结合时下社会的热点,及时更新,紧靠群众。只有以真正关心社区居民生活便利的心情来展开法治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才能真正在老百姓的心里扎根。

(六)法律进企业。

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至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国内企业在各个方面也都日趋完善。事实证明,只有尊重国家法律法规,诚信经营的企业才能长久。四川省委在《决定》中针对法律进企业的要求是是要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和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完善公司律师制度,并且强调了最终是为了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笔者认为,想要经营好一家企业,对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掌握必不可少,一个有心的经营者都会自发的去学习。关键是用法与守法的问题,自古对于商人的理解都是“重利轻义”,将利益放在第一位,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在对企业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时,一方面要时刻警示企业违法成本高,完善监督监察机制,同时,也要让诚信经营的企业感受到国家法律保障的安全感。值得注意的是,《决定》中重点提出了公司法律顾问以及法律律师制度的完善问题。法律服务是法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有专业的法律人才来辅助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对于企业的合法诚信经营,企业法治意识的树立都将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七)法律进单位。

四川省委在《决定》中针对法律进单位提出了“谁主管谁负责谁普法”制度,由此可知“单位”就是实践法治宣传教育最主要的主体。虽然放在了七进的最后一位,但是其地位决定了“单位”自身法治意识的树立与否将直接关系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开展工作的实效。其重要性不再赘述,笔者想要谈的是,首先,在法治宣传教育手段上,单位尤其紧贴公民日常生产生活的业务部门,如果能够在公民办理业务时及时充分的为公民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精神的宣传提示,可以说这将成为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最有实效的手段。其次,应当注意司法单位独立性公正性问题,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司法部门除去浓重的政治意味,不能被其它行政部门影响,更不能为社会舆论所左右。笔者相信只有相关单位在执法、司法中充分尊重法律,尊重人民人身与财产的权利义务,才能提高法律的公信力,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进而实现法治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

[2]四川省“法律七进”三年行动纲要(2014—2016年)

篇5:学校法律七进工作总结

一、坚持“领导带头”,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

1、我县把领导干部带头遵法、学法、守法、依法办事作为“七进”活动重中之重。一是继续加强县级领导干部“中心组”学法制度和公务员学法制度,确保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的学法自觉性。二是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法档案。为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学法档案,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的规范性。三是深入推进拟提任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资格考试制度。今年对拟提任的36名干部严格实行了任前法律知识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率达100%。

2、以努力培养广大公务员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能力为目标,重点加强了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普法教育工作。把依法行政主体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职能、不同类型的行业特点,采取条块负责、业务对口、学用一致、因人施教的方法,加强对有关专业法律法规的学习。

二、坚持“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

以努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为目标,注重加强了对中小学生的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一是大力推进了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化建设。认真落实学校法制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保证了8所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二是加大了依法治校工作力度。全县8所学校的法制辅导员、法制副校长积极发挥作用,结合各学校实际,指导学校建立完善依法治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学校依法维护学生权益,今年9月份,县司法局为全县8所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专门进行业务强化培训,取得良好效果。三是“法律进校园”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今年,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为在校学生累计上法制课140余课时,受教育学生达1250余人(次)。团县委、县司法局、县法院、县检察院深入学校,举办各类法制讲座9次,受教育学生6500余人(次)。四是注重加强对社会弱势青少年的关注和教育。团县委、县妇联等单位通过开展“爱心妈妈”等活动,呼吁全社会关心爱护孤残儿童,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

三、坚持“普治并重”,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牧区)”活动

以努力培养和增强牧民群众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能力,帮助牧民群众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为目标,重点加强了广大牧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和“平安乡村”、“平安家庭”等专项活动,广泛深入的宣传了《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国旗法》等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今年,全县上下共召开不同规模的群众大会250余次,接受法制宣传教育的牧民群众达13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6000余份;县司法局、依法治县办分别在县上及6乡1镇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两委”干部法制教育轮训班20余次,参加人数达450人次;开展“平安建设”、“流动法庭”、法制宣传员和法制宣传资料“双进户”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120余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4500余份,受教育群众9800余人(次)。

四、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

以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增强社区居民法律意识为目标,不断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积极开展群众喜爱的法制宣传活动。今年8月份,我局联合人事局、民政局、团县委、县工会、县妇联等单位深入××社区开展法律援助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使“遇事找法”的思想在社区居民中深入人心。

五、坚持“合力共建”,积极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

以提升服务单位领导干部、管理者和职工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法治意识为目标,引导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诚信服务和质量第一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质量,引导服务单位诚信守法和依法维权,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为全面推进全县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学习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单位普法工作制度、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和领导干部、管理者学法制度等,不断提高单位领导干部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能力,积极引导单位职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

六、坚持“逐步推进”,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

以努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能力为目标,重视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大力宣传了《企业法》、《公司法》、《劳动法》、《合同法》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职工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劳动人事部门对××公司贯彻《劳动法》、《工会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情况进行了专题检查。县司法局在加大普法宣传的同时,积极维护企业职工特别是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热情为他们提供法律保障和服务。

七、坚持“围绕重点”,积极开展“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

篇6:县总工会法律“七进”工作总结

近年来,县总工会在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法律进机关‛为工作推动力,以学法用法为工作目标,认真组织开展了法律主题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县总工会对此次主题宣传活动高度重视,按照要求在第一时间制定了《榆中县总工会关于在全县工会系统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对活动的每个步骤、每项内容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并且将普法宣传与工会法律援助、参与劳动纠纷大调查、做好维权维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工会普法载体,全力打造好工会法制宣传教育平台,有效地满足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法律需求。

二、注重实效,坚持在实践中落实“七进”工作

一是坚持‚领导带头‛,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县总工会把领导干部带头遵法、学法、守法、依法办事作为‚七进‛活动重中之重。一是把法律知识纳入日常学习计划,进一步加强了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和干部职工学法制度,确保了领导干部和职工学法的自觉性。二是组织工会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甘肃省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涉及工会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劳动法律法规,并为每位干部职工配备了岗位必备的法律书籍,不断增强工会干部依法科学维权的能力和服务职工的-1-

能力。

二、坚持‚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县总工会组织教育系统工会与教育部门积极配合,引导广大教师以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为目标,注重加强了对中小学生的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一是组织教职工认真落实学校法制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保证了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二是加大了校务公开工作力度。结合各学校实际,每学期开学前将学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提前进行公示,同时又将‚两免一补‛的资金发放等予以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的的监督,使社会公众能切实感受到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带来的效果。三是注重加强对贫困优秀学生的帮扶工作,县总工会结合工会系统每年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为考上本科以上的高三毕业生提供部分学费帮助,以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三、坚持‚相互促进‛,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今年以来,县总工会将‚法律进乡村‛活动与县委‚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努力培养和增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能力,帮助村民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为目标,重点加强了对帮扶村广大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及干部下基层帮扶活动,广泛深入的宣传了《宪法》、《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县总工会以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增强社区居民法律意识为目标,不断

创新形式,每季度都按照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的要求在健身广场积极开展群众喜爱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展示宣传图版等方式切实为居民学习法律提供方便,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五是坚持‚合力共建‛,积极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县总工会以提升单位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法治意识为目标,引导干部职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诚信服务和质量第一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职工群众的质量,引导干部职工诚信守法和依法维权,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为全面推进全县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是坚持‚逐步推进‛,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县总工会以增强职工法律素质,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立为立足点,结合今年工会系统开展的‚进企业、访职工、办实事、促发展‛活动,不断加强对企业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在非公企业中,组织企业工会通过企业职工书屋、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各种手段,丰富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注重加强对农民工的普法宣传工作。

篇7:法律七进工作制度

县发改局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法律七进”工作

一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落实了分管领导、股室和具体经办人。二是健全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三是推进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负责,召开专题会议,确保“法律七进”工作落到实处。四是积极在《苍溪周讯》开辟的法治专版(栏),刊发发展和改革系统领导署名文章。五是集中开展了以“学法、守法、敬法、用法”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六是编印《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学习读本和资料,举办学习培训班。七是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向全系统的干部职工发送法治苍溪建设为主题的信息。八是扎实推进了“法律七进”,重点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九是以橱窗、展板、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了推进依法治县的相关精神。(县发改局法规股)

篇8:纪录片的法律现状与法律制度构想

纪录片产业化需要法律保障。中国纪录片要承担起对内传承文化和对外宣传的使命, 就要逐步实现规模化效益, 形成从产出到进入市场的整体链条。当下, 中国纪录片正进行艰难的市场转型, 走产业化道路。所谓产业化, 是指形成一个产业的过程, 其核心内涵是生产的连续性、产品的标准化和生产过程的集成化。产业化必须在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下进行, 在一个有良性竞争环境的自由市场中进行。也就是说, 纪录片欲进入市场, 就必须有相关法律对其产权和公平竞争进行有效保护。促进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 需要健全的法制。

发展中的纪录片遭遇法律难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记录影像已经变得越来越平民化、大众化。另一方面, 随着DV的兴起, “拍摄者”的范围越来越广, “个人影像时代”来临。由于DV体积较为小巧, 即使不用脚架也能拍摄出合格的画面, 这就赋予了DV拍摄者较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因此越来越多的非专业拍摄者投身于纪录片的拍摄。毋庸置疑, DV的优势是便于携带, 可随时记录, 也可以进入狭小细窄的空间, 但正是这样的随意拍摄削弱了拍摄者的责任心, 再加上拍摄者水平和素质的良莠不齐, 会激化纪录片领域各种利益的矛盾冲突, 加大纪录片涉案几率。

纪录片的特性与专项法律缺位之间的矛盾。纪录片具有关注社会现实的特性, 记录真相的行为有时可能会曝光社会阴暗面, 触怒强势群体, 因此有些拍摄者会成为暴力侵害的对象。例如美国纪录片《海豚湾》因揭露日本捕杀海豚, 导致拍摄团队中有一名成员不幸遇难。在我国国内也有很多纪录片导演在走着颇有些悲壮的记实路, 例如贾樟柯的《小山回家》在展映过程中多次被人威胁警告。

纪录片的特性给拍摄者带来了拍摄风险, 因此, 为更好地促进中国纪录片的发展, 应有专项法律对其进行保护。但事实却是当纪录片拍摄或者拍摄者本人遇到拍摄难题时, 只能利用民法对自然人的保护进行保护———新闻记者的名誉权、人身安全、被摄对象的财产权和隐私权, 却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护介于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利之间的媒体形象。

对中国纪录片法律法规的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并没有就纪录片单独立法, 有关纪录片的法律法规零散地分布于各个法律领域, 举其要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作简要分析:

第一, 纪录片相关立法综述。

宪法领域。《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 给以鼓励和帮助。”

民法领域。《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作品是著作权的客体, 而纪录片作为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属于著作权的保护范畴;第二章第一节第九条规定了著作权人的范围, 包括作者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第十条规定的是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其中包括: (1) 发表权; (2) 署名权; (3) 修改权; (4) 保护作品完整权; (5) 复制权; (6) 发行权; (7) 出租权; (8) 展览权; (9) 表演权; (10) 放映权; (11) 广播权; (12) 信息网络传播权; (13) 摄制权; (14) 改编权; (15) 翻译权; (16) 汇编权; (17) 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同时在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了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第 (5) 项至第 (17) 项规定的权利, 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在第三款规定著作权人可以转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第 (5) 项至第 (17) 项规定的权利, 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第十五条规定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 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 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在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和第五章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中, 比较重要的有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法律救济, 第五十三条著作权违约责任。

行政法领域。第一, 《电影管理条例》。《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专题片等电影片的制片、进口、出口、发行和放映等活动”, 将纪录片纳入《电影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内, 故以下《条例》所述的“电影”均包括纪录片。《条例》第50条规定“国家鼓励、扶持科学教育片、纪录片、美术片及儿童电影片的制片、发行和放映”。《条例》于第二章规制电影制片, 比较重要的有第八条限制电影制片单位条件和第十六条电影制片单位登记制度。第三章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明确标明电影禁止内容、第二十七条至第二十九条规定电影审查程序;第五章规制电影发行和放映, 比较重要的有第三十六条电影发行单位和电影放映单位资质条件、第三十七条电影发行许可、第三十八条电影放映许可;第六章规定电影事业保障, 其中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保障电影创作自由, 重视和培养电影专业人才, 重视和加强电影理论研究, 繁荣电影创作, 提高电影质量”;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建立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并采取其他优惠措施, 支持电影事业的发展”;第四十九条规定“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资助下列项目: (一) 国家倡导并确认的重点电影片的摄制和优秀电影剧本的征集; (二) 重点制片基地的技术改造; (三) 电影院的改造和放映设施的技术改造; (四) 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电影事业的发展; (五) 需要资助的其他项目”。第二,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该《条例》适用于录有内容的录音带、录像带、唱片、激光唱盘和激光视盘等音像制品的出版、制作、复制、进口、批发、零售、出租等活动 (音像制品用于广播电视播放的, 适用广播电视法律、行政法规) 。《条例》包括总则, 第二章出版, 第三章复制, 第四章进口, 第五章批发、零售和出租, 第六章罚则和第七章附则几部分内容, 涉及出版、制作、复制、进口、批发、零售、出租音像制品环节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第二, 纪录片相关立法的特点。

没有对纪录片进行单独专项立法。没有就纪录片单独立法, 且有关纪录片的法律法规散乱地分布于各个法律领域的现状, 让纪录片创作者难以在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中找到合适的行为准则, 当纪录片拍摄或者拍摄者本人遇到问题时, 只能适用民法对自然人的保护进行维权, 在法律实务中情况异常复杂, 这一方面使得纪录片涉法问题难以快速有效地解决, 另一方面也加重了纪录片人维权的负担。

在立法上纪录片依附于电影, 受到了诸多限制。从《电影管理条例》的立法角度看, 立法机关将纪录片归为电影的一种, 与故事片、科教片、美术片、专题片并列。一方面, 纪录片和故事片等接受相同的管理和制约, 例如限制制片单位条件和制片单位登记制度以及规范审片程序等;另一方面, 在一些鼓励性措施中, 由于语义模糊笼统, 纪录片仅作为在《条例》中提到的电影事业的一部分, 无法切实地主张权利。

这样的立法现状首先是忽视了纪录片的特性。纪录片的内容具有真实性, 同故事片等相比传播诉求和传播效果不同。当今, 纪录片已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承载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使命, 如果不将其与故事片、美术片等加以区分, 笼统列入电影片的范围进行法律调整, 将会消解纪录片的独特价值, 不利于纪录片创作。

其次是忽视纪录片的发展现状。近几年纪录片有“回暖”之势, 再加上DV促使更多人投身纪录片拍摄, 把纪录片领域的法律问题都归到电影片的门类之下必然加大司法难度。

对立法重点的把握不符合纪录片产业化发展趋势。纪录片产业化需要的是面向市场, 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配置作用, 在这个层面之上再辅之以经济法的宏观调控和引导, 并利用民商法中的相关规定维权。但现实是, 经济法和民商法相关法律缺位, 没有出现专门性立法, 而在行政法领域的相关立法和政策较多, 这说明我国立法机关还是将纪录片作为政府管理下的文化事业, 未将其视为文化产业从而纳入市场竞争的轨道中来。

此外, 行政法下的相关立法主要规定管制措施, 涉及的激励和保护内容也大多为原则性条款。根据“法无明文禁止皆自由”的原则, 私权主体的自由不受公权主体的随意干预, 而行政法领域关于纪录片的立法过多, 极有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干预纪录片的自由发展。

对中国纪录片产业法律制度设计的初步构想

目前, 国际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有三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民间主导和产业政策中心型, 一种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和文化政策中心型, 一种是以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和产业政策中心型。无论促进模式的选择如何, 将促进政策法律化却是一种普遍的做法。世界上起步较早的文化产业发达国家, 普遍选择修改现有法律, 以适应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典型的是美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多次修改了著作权等法律。作为文化产业后起之秀的日韩两国, 则选择了专门出台文化产业促进法的方式, 这种方式对于我国的纪录片产业立法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故笔者针对纪录片相关立法的一系列问题, 拟提出如下设计:

第一, 出台《纪录片产业促进法》促进纪录片产业化发展。

国家对纪录片产业进行财政资金上的支持。一方面加大力度对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 广泛吸收各方资金, 并在税收、银行贷款等方面对纪录片产业进行相应的扶持;另一方面成立专项基金, 让纪录片投资公司从基金中获得相关贷款。

促进制作生产。相应地减少禁止性法律条款, 在纪录片题材和审查方面适当宽容, 放松对纪录片产业的管制, 并加强对制作商的制作扶持力度。

促进流通。法律规定在搞活流通中, 政府应致力于促进纪录片商品的活跃性及流通的信息化;加大版权保护力度, 促进纪录片作品在市场中的二次销售。

促进纪录片产业基础形成。包括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技术开发的促进等措施。支持创立规模大、资源充足的纪录片制作团队, 走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

第二, 出台配套实施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除了制订经济法领域的产业促进法给予宏观支持外, 还应在其他法律领域加以微观规制, 以全方位地实现法律对纪录片发展的促进作用。

拟在教育法领域加入加强纪录片人才培养的相关内容;在民商法领域加强对纪录片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性内容, 要切实保护拍摄者的人身安全和权利空间, 规定拍摄者行为的边界, 以及保护被拍摄者自愿接受采访的权利。

第三, 加强对纪录片工作者的普法宣传。拍摄纪录片不仅仅是个人的艺术创作, 也是一项社会活动。随着纪录片产业化发展, 纪录片投入市场后还将面对多方权益碰撞。“无规矩不成方圆”, 加强对纪录片工作者的普法宣传, 加强他们的维权意识, 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还将提升整个纪录片行业的规范化规模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刘雅婧.中国纪录片挣扎在产业与法制边缘[N].法制日报.

[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法律出版社, 2011 (4) .

[3]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学生常用法律手册[G].法律出版社, 2011 (1) .

上一篇:《漫谈计算机文化和电脑秘书》心得下一篇:描写女生坚强的励志qq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