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思想

2024-04-14

马克思哲学思想(共8篇)

篇1:马克思哲学思想

马克思早期文化哲学思想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文化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在《手稿》中,马克思抓住人的对象性本质,围绕“工业”和“异化劳动”两个方面进行深刻展开,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带来的劳动异化、人的异化和文化异化进行无情批判,最终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哲学视角和基本发展倾向,彰显出马克思文化哲学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文化哲学;文化实质;文化现实;文化理想

由于文化史情节,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很少使用“文化”一词,“文化哲学”更是从未提及。但是,马克思早已把文化哲学的精神融入到他的哲学之中,《手稿》便是该精神的最有利体现。本文试图从前提、实质、现实和理想四个方面,对《手稿》的基本内容进行文化意义上的解读,以重新梳理马克思早期的文化哲学思想脉络。

一、文化前提:意识的分离

“从文化发生意义上讲,自然界是人类面对的第一个对象。在文化产生以前,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是同一的。”[1]实践活动是联系人类与自然界的桥梁,通过实践活动人类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从而得以存在和发展。所以,“人直接地就是自然存在物”。[2]

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自为地存在着的、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的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所具有的类特性,人在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着人之为人的一切条件,并“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3]马克思指出,人的这种有意识的、类的生活即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创造过程中,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4],“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5]因此,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这里所说的抽象能力即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关系本身即符号。所以,人的意识的分离和抽象能力的实现,就是人创造符号即创造文化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把“使自己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作为人与动物生命的根本区别,充分说明了他肯定人的这种文化创造是人的一个类的规定性。

二、文化实质:人的对象性本质

马克思认为,人无论是作为自然存在物还是类存在物,都是在对象性关系中存在的,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在人类产生以前,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直接的生活资料和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6],人与自然是直接的同一关系。人类产生以后,人把自身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二者的同一关系由直接性转变为间接性。文化成了衡量人的发展水平的尺度。人类通过文化创造活动,把“无机的身体”变成了“有机的身体”,变成了人类正在创造而又生活其中的文化世界。人不仅“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7],可见,人正是通过人所特有的“对象性的活动”来创造人本身、人的世界和人的历史,并完成了从自然史向文化史的转变,完成从原始社会到现存社会的文化积累过程。

就主体——人而言,人的“对象性活动”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该活动过程的结果就是“人化的自然”。简言之,“文化的实质即人化,是人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统一,自然、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生成过程。”[8]马克思把文化实质定位为“人的对象性活动”的观点,为文化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了逻辑起点。

三、文化现实:文明与异化

自近代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相伴随的是工业化时代的巨大发展,开启了人类真正的世界历史,但同时资本主义也向人类呈现出了善恶并举的双重面孔。正如马克思在《人民日报》创刊纪念会的演说中提到的那样,“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径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不可避免的和毋庸置疑的事实。”[9]

资本主义的善恶双重面孔,带来了文化的正反方面影响。鉴于资本主义的文化现实,在《手稿》中,马克思首先从正面给予肯定的评价,他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0]工业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表现,在工业的历史中折射出了人的文明与进步。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私有制强化了人对物的占有,一切真实的关系通常被利益关系给掩盖,从而产生了文化的片面化。所以,马克思告诫我们:“如果心理学还没有打开这本书即历史的这个恰恰最容易感知的、最容易理解的部分,那么这种心理学就不能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11]其次,马克思“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即“异化劳动”出发,对资本主义所带来的非人的异化进行无情的批判。第一,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第二,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第三,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因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与他人的关系,才能成为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必然要同他人相对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根本对立关系,就是人与人关系相异化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本身、类本质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处在深度的异化之中。

“人的异化和文化异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类面对的文化现实。人的异化导致文化异化,文化异化强化了人的异化。”[12]人类只有通过消除私有制这一非人的文化条件,才能完成对人的异化和文化异化的彻底克服,从而向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文化理想迈进。

四、文化理想: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造成异化劳动的根源与结果,二者的相互作用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因此,要消灭异化劳动,实现人性的复归,就必须通过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没有私有制、没有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13]但是,否定个性、否定文明就是向简陋的原始社会的倒退。因此,人的异化的扬弃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必须消除产生这种自我异化的客观条件,即“必须消灭私有制,从而消除私有观念,这样自然界才不再是人的征服对象,人与人之间也才不是‘人对人是狼’的竞争关系。”[14]只有从这时起,人类才能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创造文化的世界。

人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物,具有内在的超越性。正是这种超越性的存在,使得人不断地生产社会,不断地超越已有的文化现实、发展文化,从而创造历史,实现人的解放。“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15]赫舍尔也曾在《人是谁》一书中说道:“一个人从来不是完成了的,不是最后的。人的状态是初生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做出选择,永远不会停滞。”[16]“只有被物化、异化的个体,没有凝固的人性,这就是人的未特定化带来的张力,也是人的生命可塑性凸显的活力。”[17]“人创造了人自己,人创造了人的实践;人永远创造着人自己,人永远创造着人的实践;人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人的世界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18]人永远处在不断再生产自己、再创造自己的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最终解放,也只有通过不断地文化创造活动,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便是人类克服异化现象、完成人类不断生产、创造过程,最终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然选择。“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9]由此可见,共产主义通过对人的异化和文化异化的克服,是人性和自然的复活,实现了人与自然、自然史与社会史的统一,实现了自然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的解放的统一。

总之,马克思在《手稿》中,从意识分离的文化前提出发,时刻抓住人的对象化本质,阐释出文明与异化的文化现实,最后提出建立消灭异化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解放的文化理想,揭示了“自由自觉的人—异化的人—解放的人”这样一个人类演进的文化逻辑。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条件造成了劳动异化、人的异化、文化的异化,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对异化进行积极的扬弃,最终实现人的解放。

参考文献:

[1][8][12][14][17]苗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化哲学意蕴[J].唯实·哲学视野,,(1):38,38,42,41,41.

[2][4][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120,50,80.

[3][5][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274,775.

[6][11][13][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127,120,120.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58.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6.

[16]赫舍尔.人是谁[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38.

[18]孙正聿.哲学通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4.

篇2:马克思哲学思想

马克思技术实践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技术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方式,是人类进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引起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革命性变革的首要因素,技术实践关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 技术实践,物质生活方式,表现形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对技术的哲学认识或对技术的理论关注,构成了他全部哲学思想的核心和关切点。

在他看来,技术是满足人类一切物质生活最为根本的实践活动,技术的本质即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展现。

法国哲学家库塔·阿克斯劳斯在其《卡尔·马克思思想中的异化、实践和技术》一书中指出:技术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关键和核心,惟有同时深入研究马克思对技术之意义的理解和马克思主义之意义的理解,才能有一种清晰的哲学认识。

〔1 〕 (P1 )为了阐明技术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始终都在关注着技术的进步。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2 〕 (P602 )

一、技术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方式

马克思认为,劳动在人类历史的起源与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作为有生命的物种,一方面通过劳动生产寻求不断满足自身生命发展需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在劳动过程中,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以此来展现人的整体性活动。

“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是直接参与实践活动的人,并在现实的劳动过程中创造着人的历史。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活动的历史首先是满足物质生活的历史,“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3 〕 (P531)可以说,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其生存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求满足自身需要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成为了人类获得物质产品的最直接的`手段,技术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也因此得以展示。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即技术实践活动是自然史与人类史的根本区别,技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物质实践活动,它暗含于人类的劳动之中,在人类存在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技术的本质做了详尽的考察,技术即工业的本质的思想也第一次得以确立。

“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心理学。”、“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同自身相异化的活动。” 〔4 〕 (P88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界正是通过技术活动实现着能量的互换,换言之,只有在技术或工业劳动过程中人的本质与自然界的本质才能得以充分实现。

“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 〔4 〕 ( P89 )

技术活动是人的技术活动,马克思对于技术的哲学认识与技术活动本身是一致的。

在谈到物质生产时,马克思指出,作为实践活动基本形式的技术是技巧与方式的有机结合;技术是一种生产力,是人创造出来的劳动手段。

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的转换正是借助于劳动手段(特别是劳动工具)来完成的。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从来不会主动向人们提供劳动工具,机床、电报、铁路、走锭精纺机等并非是自然直接赋予给我们的,而是人类长期从事技术实践活动的结果,“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 〔5 〕 (P26 )技术这一中介手段,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了技术是一种生产力的思想,强调作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最基本方式的技术,内含于人类的一切劳动活动之中,是植根于生产劳动的人的现实感性活动;技术活动对人的自我产生、生存与发展以及人类本质的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马克思还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即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是考察社会历史进步的依据和标准。

二、技术实践是人类进步的主要表现形式

马克思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将社会生活领域的一切活动都纳入到实践的范畴中进行考量。

马克思认为,一切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技术也不例外。

在马克思看来,人既是技术的创造者,又是技术活动的主体。

因此,对技术的关注其实质是对现实的、实际活动的人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关注。

篇3: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研究

生态学源自于生物学,其指的是研究生物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物种,人类的存在是不可能脱离周边环境而实现的,而为了使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得以满足,人类必然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并对其进行改造,自然环境也会对人类产生影响,即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这种特殊的关系伴随这人类的对环境的改造能力的不断增强而显得越来越敏感与尖锐。因此,人类社会已经被纳入了近代生态学的研究范围。然而与生态学不同,生态哲学思想则属于哲学的范畴, 其是表现世界观的一种形式,并考察与把握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科学。生态哲学思想的产生是基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差异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人类不得不站在生态学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马克思对近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对生态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见,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的产生是建立在丰富的思想资源基础之上的。而这些思想资源中,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对他产生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可以说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起源应该是基于这两人的思想之上而实现的。

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对生态问题有所意识,这一期间,马克思已经对有关生态哲学的思想有所表露,他针对人与动物在对待自然的方式展开了研究,站在选择与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的自由与环境的关系角度,讨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性,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 并基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阐释。

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国家工业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日益提高,这极大的丰富了社会物质财务。然而在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负面影响,而马克思则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并基于此逐渐发展出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从根本上转变了其哲学立场。而随着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不断完善,他的生态哲学思想越来越成熟,其标志《资本论》也随之诞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环境恶化的阶级与社会历史根源进行了揭示,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思想,马克思生态哲学逐渐走向成熟。

二、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首先,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是以对象性活动作为出发点,其是指主体人借助工作对客观自然界产生作用的过程,而生态问题就是由于主体人在对象性活动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而导致的。马克思对旧哲学家对客体的理解形式加以批判,提出他们在理解事物时根本没有从人实践活动与主体能动性的角度出发。可见,对象性活动对于马克思而言有多么重要。马克思认为,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是感性的自然存在物,自然则是人的对象性存在,人与自然就有着处在对象性关系中的关系。对象性活动包含了现实的人与现实的自然间的对象性关系,而这一关系是基于人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而建立起来的。总之,马克思之所以基于对象性活动对生态问题进行研究,是由于现实中人利用劳动工具来对现实自然界的生产实践活动产生了作用,马克思以此提出了关于问题的想法,并认为人的现实生产实践可以说是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的中间,同时人的生活与劳动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对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理论核心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现代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如果不从生态学的出发,分析与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有效对策,那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会受到制约。而在生态领域中, 人与自然的这种辩证关即生态哲学思想。在马克思的各个时期的著作中,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马克思对这一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可以说他的生态哲学思想就是以此为核心。在马克思的作品中,他对自然界对于人而言的先在性、自然界中人的生态地位、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都加以了详尽的阐述,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揭示,提出其属于主动与被动的相互统一。

虽然19世纪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当时人类并没有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也没有面临生态危机,然而马克思却从社会现实出发,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揭示,并以此为指导, 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升了生态问题的层面,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与论证这一问题,可见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与超越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在制度与生产上人对自然的破坏进行了揭露,提出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必须重新构建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与生产方式加以调整与改革。人提出,为了使人类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行为被遏制,除了提高认识,还需要调整与变革现行的生产方法乃至整个社会制度,由此推动了共产主义的诞生,这一社会形态高于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类而言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同时也是马克思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

三、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发展而言还是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这一思想指明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解决方向。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在发展过程中自然界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类也由此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危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而通过研究与挖掘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我们可以得知目前社会的生态危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自然、社会、人三方的关系发生矛盾,因此,为了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矛盾得以解决, 使全球性生态危机得到根本性的缓解甚至根治,就必须以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

其次,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哲学依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自然界对人类渐渐不再产生威慑力,人类为了追求短期利益, 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对自然生态环境对后代的影响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进而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而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威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时,开始对生态问题进行了反思,并积极寻求解决方式,而马克思生态哲学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则为人类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参考,对于解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而言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再者,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也启示现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文明也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来越尖锐, 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危机。全球资源环境机已经块超出其承载能力范围,如果人类不保护生态环境,对之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生产方式加以调整,那么必然爆发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解决生态环境危机。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已经受到了实质性影响,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开始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现今世界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马克思生态哲学则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思想基础,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摘要:本文阐述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并提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篇4:马克思哲学思想精神的当代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性;革命性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056—02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这里所说的马克思哲学思想是指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在哲学史上,它无疑具有其他哲学思想无可企及的历史高度。诚然,谁来改变世界?如何改变世界?把世界改变成什么样子?这也正是马克思哲学精神内涵所在。马克思哲学始终把实践活动的人作为主体,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历史生成与发展,科学论证了唯物史观。把握这一精神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与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与彰显人的理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价值之一

纵观古今中外的哲学史,我们就会发现那些爱智慧的古代先哲们,无一不是在对人们所生活的这个物质世界困惑的追问。“我是谁?”“我走向何方?”的问题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永恒的价值诉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空中,鉴于生产的发展而不发达状况,人们的科学文化发展及认知能力发达程度不同,哲学家们总是悬设一个个形而上的理念,来回答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质疑。这些文明成果一方面成为哲学发展进步的阶梯,另一方面却又不自觉地在意识领域,迫使那个时代的人们处于自己生活的屈从地位。诞生于19世纪大工业时代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引起了那个时代哲学界颠覆性的革命。因为它真正突出了现实生活中人的主体地位,倡导人对自我命运实践的理性把握。

马克思哲学视阈下的人不是德国古典哲学语境下的纯粹理性的人与纯粹自然的人,不是一个抽象的主体。而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个有着实践活动的人。正如他说:“这里所说的人不是他们自已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马克思哲学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劳动的分析与考察,进而科学论证了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必然性。

人类自身的自由和解放正是通向人类终极幸福生活状态的必由之路。它的实现不在天国,不靠神灵,而是人类自我理性的实践。马克思明确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已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1]它超越了以往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的人”和费尔巴哈“抽象的自然的人”以及宗教理论中“虚构的原罪的人”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解放”的局限性,从而将落脚点置于此岸现实世界的矛盾关系中,因此人类自身的自由与解放也就成为人们对自身生活关系自主性、目的性、历史性的改变。

纵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无时无刻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党的工作重心首位。党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人民利益从最高层次说,就是人民幸福生活,无论是政治还是生产活动,都是为人民谋幸福。1934年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就指出,革命是为了“使广大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辉煌成就表明,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得到了解放和发展,人民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党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历史命题,探索和解决民生问题仍然是我党的工作重点。因此,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坚持马克思哲学精神,这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推演与应用是马克思哲学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1]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正是以人的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为起点的,他把能用“纯粹的经验确认”的现实的个人实践活动及对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作为人类历史开始的前提。因为人们为了生存首先需要吃喝住穿等,所以这些是人类创造历史活动的开始,也就是人们的第一次的生产活动;人们的不断需要的满足,促使人们不断进行社会再生产,由此便进一步形成了人们生活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人的社会本质也在不断生成。即“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马克思同样立足人的实践活动发展,科学地论证了意识、交往、分工的形成及演变,进而说明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与社会所有制演进的关系,最后得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论断。

同样,马克思用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趋势,从而导论出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一方面评价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另一方面又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他一方面强调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客观历史性,另一方面又重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正如他说: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1]

毛泽东曾说过,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这一精辟论断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重大意义的历史性总结。中国革命之新不仅在于有了一个崭新的领导政党,一支崭新的革命队伍,一个崭新的革命目的,更在于一套崭新的革命理论,其中遵循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打破旧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救旧的社会制度下受压迫受剥削的劳苦大众,在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为人民谋幸福。同样今天的改革开放也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地调整着生产关系,以利于更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现实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坚持唯物史观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进军的最根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三、理论的批判性与实践的革命性相统一是马克思哲学基本的指导原则

西方哲学一贯富有批判性的精神,马克思哲学当然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但是他超越于德国古典哲学之处在于他的理论的批判性源自于人们的现实实践活动。正如他说:“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1]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1]其批判的对象就是德国现实社会,即当时德国的封建制度及小资产的“市民社会”,马克思哲学肯定了当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宗教的批判,又指出它们的局限性,即“仅仅是宗教观念的批判”;他在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缺陷的同时,把“客体和直观形式”赋予了人的实践活动意义。

理论的批判性正是无产阶级实践活动革命性的价值取向。马克思强调:“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 [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因此这种理论的批判性与实践活动的革命性的统一,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基本指导原则。另外,这种理论的批判性与实践活动的革命性的统一,也内蕴着实践活动中主体不断对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上新的把握。

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无不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原则。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实事求是”这个概念,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1980年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讲到党的思想路线时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2] 我国在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又面临继往开来的今天,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强调:“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和不断发展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马克思哲学思想之所以位列于当今时代的前沿,是因为它是关于现实生活中、实践活动着的、人的哲学;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立足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只所以革命,是因为它强调了实践活动的历史生成性与创新性。今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践和理论的创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7.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8.

篇5:一个争论和马克思的环境哲学思想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是环境伦理学的焦点之一,二者都有合理性和局限性,而马克思的环境哲学思想却为我们超越二者争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指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壮丽图景.

作 者:崔玉宾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政治系,河南,开封,475001 刊 名: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XI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3 17(4) 分类号:B028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马克思   环境哲学  

篇6:马克思哲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认为人类与环境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这对正确处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以及解决当代环境问题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作 者:巴力 作者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分类号:A121.7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 人类与环境 启示

篇7:马克思哲学思想

[摘 要]马克思的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马克思哲学真正的诞生地和秘密《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为他后来技术哲学思想的全部发展提供了出发点和源泉。《手稿》包含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他在该书中坚持从实践的角度或劳动的角度分析科学技术的本质尤其是技术的本质。在对技术的批判中,沿用了他的人文思想视角,并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他的技术批判的最终目标,当然他的这些技术思想对当代的技术哲学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技术哲学 技术本质 异化劳动 技术异化

虽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公开提出技术的概念,更没有明确阐述技术哲学,但他的哲学思想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技术思想。然而这却常常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技术哲学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和他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一样,理应当受到重视,但关注他的技术思想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我国技术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更确切的说是在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指导下进行的。

一、技术的本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在考察技术的本质时,马克思从人类的劳动活动出发即从人类的生活实践出发的。《手稿》中第一次确立了技术即工业的本质的思想,认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的本质力量的书”。

马克思认为技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技术或工业就是劳动,是迄今为止全部人的活动。人类在改造征服自然的活动过程中创造、利用了无数技术,并因此为基础在天然自然中创造了人工自然。同时,人类在技术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又在不断地变革着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

从人与自然的角度看,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理解人类历史的一把钥匙,正是劳动打开了人类历史的大门。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劳动把人从自然界分化和提升出来,而最初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劳动就是简单的技术活动,它首先存在于人的劳动之中,进而扩展到人类的所有活动中去。而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技术寓于劳动之中,从而技术构成了人类所特有的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正如马克思说:“工业是自然界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马克思从工业劳动中揭示了工业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一定的共同的活动的方式联系着,而这种共同的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社会状况。”马克思把工业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正是人的满足生存需要的实践活动以及人在历史过程中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无止境追求,才使技术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东西,才赋予技术一特别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二、技术的异化

国内外一般从狭义和广义来定义技术的。从狭义上看,技术指的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方面的方式、方法与手段等。从广义上看,技术即可以理解为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的全部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手稿》中马克思坚持认为从本质上技术是一种实践活动或工业活动,他不仅从“科学的”维度高度评价了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与社会生活进步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更注重从人文的维度展开了对由技术进步、私有财产制度所带来的劳动异化的批判,即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以期实现二者和谐进步共同发展。

马克思在他的《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即劳动者同他所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成为奴役和统治劳动者的异己的力量;第二,劳动活动的异化,即劳动者所进行的劳动是一种被迫性的强制性的劳动;第三,人的本质的异化,也就是把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变成为与人异类的本质,变成了维持劳动者自身的个人生存的一种手段;第四,人与人的异化,就是指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为他人所占有,即“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的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6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得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即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实现对异化劳动的全面克服,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的彻底的发展。

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观:一是看到了价值的双重属性,即技术的正负价值;二是他把技术本身同技术结果区分开来。我们可以分析出马克思以社会批判的视角分析了技术的双重性,一方面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吃人”现象,另一方面他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厚望。

三、结论

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人类追求自由活动的一种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工人的劳动演化为异化劳动,从而工人的劳动使人类相对自身和人的本质而言是异化的。这种异化从本质上说是资本的作用,但同时也是技术的作用,即是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

然而,依笔者看来异化是可以被超越的,其根据在于以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一致。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的出现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完全克服异化劳动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实现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制度中才能实现,在这一制度中人类在更高层次,更合理的制度中成为一个整体,人成为人自身。人类也只有通过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而使人自身得到全方位展示以及通过技术的进步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看出马克思在《手稿》所表现的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在于追求人类的全面自由和社会进步,从而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人的异化也有着技术或工业进步的影子,克服人的异化,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应该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应该以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为目标,只有在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才能实现人的彻底自由与解放。而这些,都必然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换句话说,也就是以技术或工业的巨大进步作为它的杠杆。

这样不仅有助于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及社会的蓬勃发展,而且也有助于人们正确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的正确方向,使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使科学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和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7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9

[4]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1-142

篇8:马克思哲学思想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经济异化理论

一绪论

“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字“alientio”和“alienare”。从词义学和语源学的范畴来看,异化仅指某物或某人由于某种活动结果变得同某物或某人相疏远;从哲学概念而言,异化同物化一样,是把人的特殊性、关系和活动转化为独立于人并统治人的生活的物的特征和活动的结果,也可以说由于主体产生的客体总是作为主体的对立面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而反对主体本身;在社会生活中,这一概念是指对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状态,人们通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造的产品,如商品、国家、宗教和意识形态等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背离,成为与之对立的异己力量。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青年马克思十分重视异化概念,把异化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出发点,不只是在早期著作中普遍使用这一概念,在其成熟著作中,也多次使用异化概念或异化思想来说明社会现实问题。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起源和形成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18世纪资产阶级的启蒙主义。黑格尔的哲学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了解马克思,就必须认识和了解黑格尔。“如果谁不研究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他就不可能理解《资本论》的结构与逻辑。”费希特的外化概念以及中世纪神学著作对黑格尔的异化理论都有影响,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有三种意义。第一,异化是指精神(理念)通过自身行动,变为与其本质相异相违之物(变为物质实在)。第二,是指人与人自身正当存在的异化,复归到与上帝离异的罪人概念。第三,异化是指将某物放弃给别人或转让给别人。这一意义源于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学派,更趋向于外化这一解释。外化更趋向于由于放弃或转让权利而使某物外在于自己,而在一定意义上,异化是指精神(绝对精神)通过自身行动而构造物质世界时与自己相离相违。另一种意义是,人与他自己的本性或存在的离异,即自我异化,强调异化的客观性质。在黑格尔的哲学中起重要作用的异化理论,显然出现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趋向,这两种趋向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均有影响。另一个对马克思异化思想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理论,他的哲学倾向于唯物主义,尤其是倾向于哲学人本学,其弱点是拒绝辩证法,未考虑人本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这些弱点也反映在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上,只集中注意宗教,忽视社会政治问题而陷于抽象空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异化理论,以实践为基础,从《手稿》的异化劳动到《资本论》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等有一个逻辑和历史的发展过程。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时,往往会同时联系到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在与后者的对比中,三种异化理论有联系也有区别。马克思的经济异化体系是建立在唯心主义思辨的异化体系和人本主义的异化体系之上的,既是前两种异化体系的批判与继承,又在本质上区别于二者,而把异化理论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这是异化理论在历史上的一次根本的、物质的变革,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手稿》中,异化劳动的人带有人本主义的痕迹,劳动还是没有生产条件和生产过程各种规定的劳动,因此,无论就人还是劳动本身来说,还具有抽象的性质,而在《资本论》中,劳动及其产品都是具有各种规定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劳动的异化、货币的异化以及资本的异化都是充分发展了的、更为具体的异化。

在《莱茵报》任主编到《手稿》时期,是马克思经济异化理论提出时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在为摩塞尔贫苦农民的物质利益辩护时,已发现黑格尔的国家和法的观念同现实是相矛盾的。他发现,国家和法体现的是封建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利益,马克思认识到,国家和法的基础不是“绝对观念”或理性,而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私人利益。也即,在为贫苦群众的物质利益进行辩护的实践中认识到无产阶级与私有财产的关系,关于异化劳动的分析是《手稿》最有特色的思想之一。劳动异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其产品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力量却同劳动者相对立。二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不仅表现在劳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动中。对于劳动者来说,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生产本身就是一种异化的活动。这种异化表现在:劳动从人的内在需要变成了外在的,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劳动不是人的,而是一种手段;劳动不再属于劳动者自己。三是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并加以改造,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并指出人的实践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异化,人的自我活动,自由活动的类本质就贬低为手段。四是劳动中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和过程的异化,必然给资本拥有者带来欢乐,这种不同于劳动者阶级的异己力量就是资本家阶级。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劳动异化不同于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所分析的劳动,而是指雇佣劳动。他指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劳动一方面是人所特有的、创造性的、形成人的人类的力量;另一方面是使人和人类变形的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的本质就在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劳动者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以之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马克思经济异化理论发展时期,即《资本论》时期。反对异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异化理论作用在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中完全消失。但我们在研究他的全部著作,包括1857年为写《资本论》准备的材料《经济学手稿》中,发现很多处用“异化”一词描述社会关系的章节。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异化”一词未曾出现的地方,马克思也利用异化理论进行社会关系的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产品和劳动条件具有与工人相独立、相异化的形态,随着机器的发展而发展成为完全的对立。因为在他进入过程以前,他自己的劳动就同他相异化而为资本家所占用,并入资本中了,所以在过程中这种劳动不断物化在别人产品中。”在上述引文中,“异化”一词被用来说明一种社会关系,在那里,人的劳动产物作为一种与相对立即相异化的独立力量而出现。马克思认为本质正和雇佣劳动一样,是与工人相异化的社会力量。在《资本论》和《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用异化理论说明他的经济思想,他指出,异化就是人的劳动产物向一种独立的与人相对立的力量的转化。在这些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体系中,通过对实践、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深入认识,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异化理论得到了说明和发展而不是被代替。

三异化概念及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异化概念特别是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对于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马克思的理念研究确立了明确的方向,奠定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异化概念是马克思与马克思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成果之一,是马克思早期辩证法思想的重要体现,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现实异化是自我意识的基础,现实的即真实地出现的异化,是人的自我意识异化赖以实现的前提,而自我意识的异化不过是放着作人的本质即真实异化的现象,唯物主义异化观是马克思异化辩证法的基础;其次,这一概念不仅可以理解为对立、差别和非同一,而且还包含有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对面转化的意思,是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大致说明;再次,异化及其扬弃实质上体现的就是否定之于否定定律,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任何异化实质上就是人的活动后果对人及其有目的的活动的否定,但是,人作为能动创造主体要想方设法扬弃异化,摆脱被动的地位。

异化概念是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动因,马克思不满足于对异化的哲学解释,在写作《手稿》时期,他的目光转移到经济领域,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事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异化劳动概念,在稍后不久的《神圣家族》中,他已经接近劳动价值的理论了,在对异化劳动的经济分析中,他逐步转向劳动价值论,解决了劳动力是商品的问题,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完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异化概念包含有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从而为唯物主义观的产生提供了基础。黑格尔异化观表明,人的活动虽然是自觉的有目的的,但人类活动的结果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对人来说是客观的、外在的,对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就包含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出发点,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他的异化劳动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

四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扬弃

异化概念对马克思来说是个历史的概念,它的内容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对待它的态度也随着世界观的转变和理论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改变。写作《手稿》时期是马克思使用异化概念的高峰期,但不久,马克思就逐渐明显地改变了态度,转而对这一概念持批判态度,与此相适应,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使用也越来越少,与这一概念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经看到,用人或人的本质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有唯心主义之嫌。他说:“哲学家们在已经不再属于从分工的个人身上看见了他们名之为‘人’的那种理想,他们把我们所描绘的整个社会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而且他们用这个‘人’代替过去每个历史时代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描绘成历史的动力。这样整个历史过程被看作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由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即可能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了,既然用自我异化来解释历史会本末倒置,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那么就可能意味着异化概念用之于解释历史有可能导向历史唯心主义,正因如此,所以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总是觉得必须和异化概念保持距离,即使有时不得不用,也只是选用哲学家们易懂的语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客观性,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历史,因此,在社会历史领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否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客观的、历史的分析,而不是主观臆想和构造。异化概念恰恰在这一根本点上有导向历史唯心主义的可能。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所使用的异化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还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他观察社会现象还是从人及本质出发,缺乏对经济的、历史的分析,因而带有很大的抽象性、思辨性。

在马克思还没有对社会的经济和历史事实进行直接分析和形成概念时,即还没有形成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一系列崭新的概念时,难免倚重异化概念,这时的异化概念带有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也即,其异化思想、异化理论或多或少从哲学出发,逻辑地演绎和历史的思辨色彩,这正是马克思后来不用或少用这一概念的最根本原因,但是,当马克思研究重心从哲学逐渐转到经济学,直接从事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历史分析时,特别是在马克思成熟的著作中,异化概念不复主导和奠基的作用,它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的一个具体的内容,而当马克思在经济学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哲学上形成了唯物主义观,剩余价值学说、商品拜物教、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革命等一系列崭新的科学概念逐渐替换了异化概念的职能。

五结束语

异化概念及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有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马克思的理念研究确立了明确的方向,奠定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它也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唯物辩证法、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等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于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刑贲思.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哲学译丛》编辑部.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译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3]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稿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4]辽宁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异化与人——国内哲学界五年来关于异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论争 (1978-1982) [M].辽宁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出版, 1983

[5]熊子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3

上一篇:学校防火紧急疏散演练预案下一篇:滦平县教体局2006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