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论文

2024-05-18

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论文(共9篇)

篇1: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论文

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论文

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论文【1】

【摘要】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

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除了靠有一支水平过硬的医护队伍外 , 还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

各医院医疗器械数量增加的同时,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使器械的维修问题也日益凸显。

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有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

随着我国医院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推进,医院现代化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修;管理

1 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1.1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流失严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初期国内部分医科大学及工科院相继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BME 毕业纷纷进入医院从事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曾一度辉煌。

但是,大多数 BME 毕业生又先后离开医院。

其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院在人才培养、使用、晋升、生活待遇等方面存在着重医轻工的现象,使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人生价值得不到体现,产生了不平等感,部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因此而另谋他业。

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外医疗器械设备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销售代理机构,不少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了优厚条件,而到这些机构从事维修技术服务。

另一方面,医疗维修机构内部治理缺限也是造才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有些医院让正规院校BME 毕业生长期从事一般技术工人所从事的工作,BME 人员感到委屈而离开医院。

1.2 部分人员素质偏低 据相关资料道,在我国医院维修工作一线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多数为中等学历,其主要来源为其它待业改行者,如护理人员改行、汽车维修人员改行等。

这部分人员的技术主要源于工作实践,未经正规 BME 教育,技能单一,思维方式落后,缺少跟踪先进医学工程技术的潜能。

非凡是长期的“放羊式”治理导致了他们缺乏创新思维方式。

即使是高学历人员,在这种治理体制中也轻易放任自由、不思进取。

1.3 维修手段落后 我国现行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与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十分类似,属于维修店。

尽管随意医疗器械设备的不断发展,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条件有所改善。

但这种改善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要求相差甚远,维修工具,检测手段仍陈旧。

其原因是医院自身不愿意对维修机构的设备有更大的投入,因为这种投入的回不是显著的,难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

1.4 治理制度滞后 尽管目前医院治理制度已相对完善,然而医院医疗器械设备修机构却成了医院治理的盲区,多数医院没有详尽治理制度或治理制度滞后。

即使是建立了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治理制度的医院,其制度也难以及时修订与补充,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治理的要求不相适应,如缺少新的《医疗器械监督治理条例》的具体要求。

非凡是有关机构人员组成,占医务人员总数的比例,学历要求,准人资格等在卫生政策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

2 做好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

2.1日常检查 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是设备保养的基础,可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这项工作一般是由使用人员进行。

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日常保养主要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相应的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水路不通畅的应及时进行冲洗;使用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仪器设备关机后应及时盖好防尘罩;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拆卸。

2.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医疗器械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其目的是考查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和修理前检查。

这是减少设备的损耗,消除故障隐患,保持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防范措施。

一般这项工作应由维修人员进行。

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与维修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除尘和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

3 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

3.1 设立必要的维修机构 ①建立专职的维修组。

建立维修组,人是第一因素,不仅需要懂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懂管理的人,任务有两条:一是承担医疗器械的日常修理,二是负责医疗器械的管理。

②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

由于医疗器械的种类多、数量大、分散,如果只依靠少数专职人员是难以承担这些任务的,因此组织各科室的使用人员在不妨碍原工作的前提下,联手承担。

这样就充实了维修队伍,优点是利用自己的维修队伍投资少、见效快,提高设备利用率。

3.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维修体制的改革,影响着维修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要使医疗器械的维修行业与使用方要求协调发展,就必须构建适宜的维修体制。

①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工作程序和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加快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

②积极营造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

③促使医疗器械维修行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

现代化的设备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维修单一品种的维修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通过维修管理实践证明,在现代医院,医疗器械设备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而且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只有规范和完善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做到以人为本,注重维修人员的素质及维修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患者为中心,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才能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经济效益,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通过维修管理实践证明,在现代医院,医疗器械设备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而且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只有规范和完善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做到以人为本,注重维修人员的素质及维修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患者为中心,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才能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经济效益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杨继鹏,于良军.发展我国医疗器械的思考与建议[J]医疗装备,(11).

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2】

【摘要】 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医院医疗仪器设备已经逐渐成为维系医院经济命脉的生命线之一,医院现代化离不开医疗设备的现代化。

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除了靠有一支水平过硬、过强的庞大医护队伍外,还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

而保障医疗设备安全、正常运行、降低成本,使医疗设备更有效地为临床诊断服务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医疗器械人员的服务宗旨与终极目标。

【关键词】 医疗器械 维修 管理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在医疗器械设备上得到充分运用,设备维修管理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作为一名医疗器械技术人员,结合几十年的工作实际经验,认为如何使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既要在现有既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下运作,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的费用,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讨的问题。

1 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有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是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保证,因此,必须建立自己强有力的维修队伍。

2 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

2.1 日常检查 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是设备保养的基础,可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这项工作一般是由使用人员进行。

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日常保养主要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相应的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水路不通畅的应及时进行冲洗;使用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仪器设备关机后应及时盖好防尘罩;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拆卸。

2.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医疗器械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其目的是考查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和修理前检查。

这是减少设备的损耗,消除故障隐患,保持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防范措施。

一般这项工作应由维修人员进行。

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与维修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除尘和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定期润滑运转部位,及时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检查大型或精密医疗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

2.3 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

2.3.1 设立必要的维修机构

(1)建立专职的维修组。

建立维修组,人是第一因素,不仅需要懂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懂管理的人,它的任务有两条:一是承担医疗器械的日常修理,二是负责医疗器械的管理。

(2)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

由于医疗器械的种类多、数量大、分散,如果只依靠少数的专职人员是难以承担这些任务的,因此组织各科室的使用人员在不妨碍原工作的前提下,联手承担。

这样就充实了维修队伍,优点是利用自己的维修队伍投资少、见效快,提高设备利用率。

笔者认为对中低档、医院使用量大、可替换多的设备,医院院领导要鼓励工程人员自修或与专业维修公司合修,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维修能力的目的。

现代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人员只有加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维修水平。

医院领导还应给予维修部门充分的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营造适合维修人员发展和施展才能的条件,为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而提供组织保障。

2.3.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篇2: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论文

关于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的探讨

专访话题:如何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专访对象: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医疗器械科 李祺月 李毓民

导语: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现代诊疗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大限度体现着一个医院的诊疗水平。而先进的技术不断在医疗器械上得到运用,使得医疗器械的自动化程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给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已成为医院质量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随着医疗器械在现代诊疗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重医轻械”的现象逐渐得到改变。但另一个现象却不容忽视,那就是对医疗器械的“重使用轻管理”,突出表现在维修管理方面。目前医院在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上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李祺月:的确如此。尽管目前大部分医院药械管理制度已相对完善,然而医疗器械维修却是管理的盲区,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维修技术手段落后。应该说,我国目前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状况与美国70年代的维修状况十分类似,属于“维修店”性质。尽管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条件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与现代医疗器械的维护要求相差甚远,维修工具、检测手段仍是陈旧的。

二是维修管理制度滞后。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维修管理对提高医疗器械的完好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规范的维修管理机构和手段,很难做好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更谈不上有效获得与临床诊疗有关的人体生理参数,并从工程生物学和基础医学方面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生理机能。但目前多数医院维修管理制度与现代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即使是建立了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的医院,也很难做到及时修订与补充相关制度。

三是缺乏定期维修管理。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是设备保养的基础,是考察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的预防性工作,是减少设备损耗,消除故障隐患,保持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防范措施。而现实中,很多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医院的常用医疗器械得不到有效维修和定期保养,使得器械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率大打折扣,从而增加了医疗单位的医疗成本。

记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李毓民:要说原因,最根本的是医院自身不愿意对维修必需的设备(设施)有更大的投入,因为这种投入的回报不明显,难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此外,由于能力的问题,医院制定的规划和发展策略对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缺乏明确的建设与管理标准,对医疗器械的发展与管理策略、质量要求等难以准确把握,因此难以及时制订或修改相关管理制度。

同时,繁重的医疗工作也使护理人员长期忽视对医疗器械的管理。由于病员与护理人员的数量比例极大不平衡,护理人员往往只顾应付繁重的护理工作,而无暇顾及其他。即使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某些器械管理中的不足,也因怕影响更重要的工作而未能及时纠正,交班时又忘记嘱咐接班护士,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记者:面对这种现状,医院应从哪些方面提高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水平呢?

李祺月:我认为医院应从最根本的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这种检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检查。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是设备保养的基础,可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一般由使用人员进行。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日常保养主要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相应的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水路不通畅的应及时进行冲洗;使用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仪器设备关机后应及时盖好防尘罩;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

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拆卸。另一种是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医疗器械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其目的是考查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和进行修理前检查。一般这项工作由维修人员进行。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定期进行细致的维护保养,如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除尘和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定期润滑运转部位,及时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大型或精密医疗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

二是制定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准入制度,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完善保养制度,做好维修人员的分工,明确责任,大型器械要有专门的维修人员负责日常的保养维修。同时管理制度应细分维修机构的组织管理制度、领导责任制、维修人员责任细则、维修设施管理制度、事故责任细则、维修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报废赔偿制度、人员考核及培训制度、维修经费保障管理制度等。尤其要加强对医院维修机构的领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主管领导的工作职责应包括:组织制订或督促执行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组织审查维修机构工作规划并监督实施,审批维修机构开支方案等。对工程技术人员要做到合理分工,严格管理,使其不断提高维修质量和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李毓民:补充一点,在实施规范化的检查和维修管理之外,还要探索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医疗器械的维修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光有实践经验和脑力记忆是不够的,在掌握维修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借助于医疗器械的技术记载,设立技术档案,这对于大型精密仪器是必要的,对其他仪器设备也要有一定的文字记载,否则会给维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医院需要逐步建立医疗器械的状态库,这对设备故障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还要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核心是收集整理现有资料并进行分类存档,如:使用的检测仪器、修理工具;储存备件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维修记录;故障分析;维修计划;维修信息等。有条件的单位可建立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微机系统,并组织计算机联网,扩大信息容量,满足维修管

篇3: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探析

关键词:医疗器械,问题,维修,管理

只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与精湛的技术能力相结合,才能发挥医疗作用,服务社会发展与百姓生活。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各类先进的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先进的医疗设备在临床得到快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医疗设备能够与多种学科共同融合,形成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先进设备,正是发展速度的提升,才对使用与维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为了维护医院的正常工作,需要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维护管理能力,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各项指标评估体系中,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则作为重要的权重,成为医院质量评估重要内容。

1 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医疗器械在长期的使用中,或者是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均存在正确操作的问题,由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不断出现,这就需要一个良好专业的维护与管理,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行,发挥机械水平与能力,一般情况下,医疗器械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1 维护与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与常识不足

传统医疗设备主要是机械设备,在维护与使用中,较为方便简单,但当前则不同,计算机技术与设备的有机结合,使维护与操作难度加大,与以往医疗器械维护产生了极大的差异,特别是伴随着科技进步与创新,医疗器械已经向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各类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现代设备应运而生,在操作上也变得异常复杂,一些新设备在购买后,投入各科室和业务单元,对一些岗位技能要求就会更高,但由于在岗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不足,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设备购置后不会操作或者操作不当,就会使设备出现问题,另外医护人员个人知识结构、素质的不同,在业务培训中接收能力不同,未真正掌握现代化设备的相关知识和要领,在实际操作时,就会导致人为的破坏与失误,使设备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

1.2 医护人员主观性忽视相应问题

一些医护人员,只管使用不重维护,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设备没有大的异常,则不会注意,大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意识不强,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对医疗器械维护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医院为了节省培训成本,不能系统全面的对设备进行认知,导致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时,不懂结构与原理,没有维护管理技能,对一些小问题视而不见,导致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医院在管理上也没有做出硬性规定医护人员必须要重视维护,这就使医护人员主观忽视维护管理工作,导致医疗器械故障普遍存在。

1.3 相对落后的维修手段问题

医院是经济效益单位,在购买设备后,考虑到医疗工作的繁忙,会使设备长期不停转的工作,对设备维护与管理也不愿有过大的投入,整体医疗器械维修方面投入不足,一些设备在更新与调试过程中,不能与现代化接轨,使医疗器械维修水平落后于当前快速发展的医疗器械进步,二者根本不成比例,维修管理水平远远落后时代进步,更谈不上与科技同步发展,对使用中的医疗设备也没有现代化的检测手段,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医疗器械的功能发挥。

1.4 没有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做保证

大部分医院在医疗器械管理工作中是盲点,没有一个系统的管理制度,可以说,医院不能建立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门制度,那么就会使医疗器械在使用中处于无监管状态,接触医疗设备的人员,没有制度约束,使用时出现问题,没有责任与担当,医院没有考核与管理,整体管理上,严重缺少统一性,相关设备管理条例不健全、不明确。

2 加强医疗器械维修工作管理措施

为了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就需要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能力,使医院工作能够正常运行。

2.1 设立专门的医疗器械维修机构

现代化的设备越来越多,只靠以往几个技术人员无法完成大量复杂的工作,为了保证设备的运转,就需要由专业的人员成立一个小组,形成团队的力量,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各类设备进行检测与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修理,同时,也要承担部分管理工作,只有把懂技术、懂原理、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集中起来,形成团队才能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不断提升使用年限。另外,为了保证设备安全使用、正确使用,还要在基层培育一批兼职的维修团队,对一些小毛病、小问题直接进行解决,现在的医疗器械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在医院的各个医务单元,这就直接导致了对医疗器械管理上的不便,设备出现问题,如果只等专业人员来维修,那么就会影响到正常工作,没有在短时间内解决设备问题,所以,需要挖掘相关使用人员的潜能,让他们了解设备性能与特点,在使用中多观察异常情况,加大统一培训力度,在不耽误本职工作前提下,能够协助专职管理人员做好医疗器械观测与日常维护工作,这种方式不仅扩大维修队伍,而且减少了队伍建设投资,能够在根本上提高医疗器械使用效果。

2.2 建立完善医疗器械维护管理制度

医院需要在制度上下功夫,要不断加大立法、执法、检查力度,通过内部相关规定,形成系统完善的制度和标准,让所有医护人员共同认可与遵守,按制度约束,明确责任人与责任制,形成良好的考核与检查,同时还要与医护人员个人利益相挂勾,对使用不当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要有约束条款。

2.3 提高维护管理水平与能力

充分利用厂家、市场等条件,形成联合维护与管理体系,使机械维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彻底改变只靠医院进行维修的单一状况,不断加大社会资源整合力度,对无法解决的大问题,要与厂家和代理商及时联系,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现代设备综合性强,需要综合能力高的人员进行维护,要在维护与管理过程中,不断扩大知识结构,使维修改变单一的状态,使医疗设备器械维修从专业分工向资源共享型发展。现代化的医疗器械是高科技集合体,综合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超声波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相关维修人员不仅要大量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掌握现代化技术能力。

2.4 做好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做好日常保养和提前维修,各类人员需要对大型医疗器械做好定期检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因一些细小的差错而导致整个设备的损坏。医疗器械日常消毒非常重要,使用后,要及时擦净残留表面的血渍,不能使设备长时间浸泡在盐水中,血液和盐水对金属器械腐蚀较强,时间一长则会导致设备斑点。医疗器械清洗需注意避免碰撞、掉落或受压等情况,特别是要对器械关节面以及轴节部分做好保护,避免生锈,做好烘干保存。

3 结束语

现代化医疗器械在医疗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同时也能保证经济效益,只有不断完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器械维修与养护技术能力,强化专业团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维护医院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王迪,王跃武.关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设备维修管理的工作体会[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2011,9(2):79-80.

[2]陈玉爱.新形势下医院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探讨[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8(2):76-79.

篇4: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探析

【关键词】: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2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639-01

医疗器械在医院临床诊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技及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医疗器械在临床诊疗中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医院目前的诊疗水平,并且关系着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安全,给诊疗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而,作为患者生命安全以及治疗质量的根本保障,一定要强化对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工作。

一我国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中的问题探析

(一)缺少维修资金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行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实现医疗器械现代化是这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医院在逐步发展过程中也开始引进医疗设备作为科学治疗的诊断依据。然而,因医疗器械的广泛使用,一些医院在购买医疗器械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用于医疗器械维修方面的资金投入,据有关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有90%的医院采购的医疗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这些设备在医院检验科以及放射科使用居多,极大增加了用于医疗器械维修方面的资金投入,致使我国绝大部分医院在医疗器械维修方面面临着“买得起,但修不上”的局面。

(二)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国内的每一所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都在不断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然而因我国实施医改的时间较短,有很大一部分医院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因而导致在管理中存在很多漏洞,尤其是在医疗器械维修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也就无法完全激发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绝大部分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因管理机制不健全,致使维修人员在长期工作中无法体现自身價值,因而,就会产生倦怠的心理,从而导致人才流失。

(三)缺少专业的医疗器械维修人员

据有关调查得知,现阶段我国多数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人员中,绝大部分都为大、中专毕业生,甚至有很多维修人员并非相关专业的毕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医院在医疗器械方面管理的科学性。究其根本,主要还是因为医院器械管理人员在根本上没有意识到医疗器械维修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有很多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经常是花费重金聘请专业的维修人才,而对器械维修专业方面的培训工作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能对医疗器械进行维修的专业人员非常有限,很多具有丰富经验的器械维修人员也都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这给医疗器械在维修及日常使用过程中埋下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二医疗器械维修实施现代化管理的针对性策略

(一)增加在医疗器械维修方面资金投入

为了有效地提升我国医院在医疗器械维修以及管理方面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医院管理人员要加大对医疗器械维修方面的资金投入,并增加对医疗器械维修方面的关注度,充分认识到进行医疗器械维修对医院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设备管理人员对维修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保证在工作中,相关人员都能做到认真对待,保障医疗器械可以正常运行,加强维修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避免因不恰当操作给医疗器械带来的不必要损害,并不断提升医疗器械的科学化管理,为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二)制定科学的管理体制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保障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的有效参照,唯有建立起完善的医疗管理体制,才能有效规范各个部门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标准。同时医院可以实施人员准入制度,有效地利用竞争意识来积极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明确个人分工,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以及培训考核方面的制度。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出完善的医疗设备维修制度,对维修记录以及资料及时做好统计,并建立设备维修资料库以及相关技术档案,完善设备报废相关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针对设备维修实施三级防护机制,也就是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以及二级保养,针对医疗设备的维修方法要做到系统和科学,针对那些精密性要求较高以及结构较为复杂的器械,应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依据医疗设备本身的结构特点以及使用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维修计划,按照计划进行维修;针对一般要求的医疗设备,要依据维修的具体工作量以及日常使用情况对设备做好日常维护,并定期做好检修工作;针对出现异常状况的医疗器械,要及时进行检修。同时,针对外部环境,医院也要及时应对资源分立向资源共享方面的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医疗器械维修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也对只能维修单一品种的维修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外,企业对同一医院或是同一器械产生的重复性投资也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损失。对那些拥有少数资源的医院来说,只有通过资源分享的方式,才能和其他医院间进行优势互补,并产生不同层次下的复合型人才。医院唯有通过扩大技术投入规模,才能帮助医院形成专业的技术维修团队,进而不断适应医院发展的需求。

(三)提升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选入标准

医疗器械维修人员是直接参与医疗器械的管理人员,因而其具有的素质水平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效率以及诊疗质量。正因如此,医院在对医疗器械维修人员进行招聘的过程中,要提升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选取标准,以保证维修人员在日后的工作效率。在选定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人员之后,要对选入人员积极进行岗前培训工作,同时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理论以及实际操作方面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工作评价的一部分;另外,医院还要不断强化对器械设备维修人员的日常培训力度,选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维修人员参加相关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唯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的整体维修水平;及时更新针对医疗器械维修方面的相关规范,进而保证器械的正常运转,保障医疗诊治质量。

三讨论: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医疗器械管理方面的不断实践,均有效地说明了医疗器械维修实施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既可以有效保障和提升医护人员在诊断时的依据以及治疗水平,还能有效调动器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素质,提升工作效率,延长仪器的使用时间,从而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医院要不断强化对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方面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同时医院管理人员也要增加对医疗器械设备在维修方面的关注程度,建立一个高效团结的医疗器械维修团队,不断提升我国医院及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峰,李争.关于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建议[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17(1):63-65.

[2]杨波.浅谈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J].中外医疗,2010,29 (1):126.

篇5: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医疗器械对医学事业的发展极其重要,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医疗界对医疗器械的管理存在普遍忽视的现象。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操作人员,对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存储、采购等问题都存在认识误区。尤其是意料器械的维修管理方面,不少医院都不加重视,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本文将针对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提高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希望对当前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修;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功能强大的医疗设备被研发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和恢复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安全和生命质量越来越重视,因此有助于恢复人们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质量的医疗器械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医疗器械作为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使用水平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然而,当前我国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某些问题,影响了医疗器械事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将对此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医学界对医疗器械的发展普遍不加重视,导致医疗器械的制度建设进度缓慢,在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中存在执行力度疲弱、质量不过关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是制度不健全,制度是行业发展的规范和标准,由于人们的不重视,当前医疗器械行业的制度建设并不健全,虽然一些医院已经指定了相关的维修管理标准,但执行力度疲弱,维修质量不过关,同时增加了维修费用。其次是采购验收不规范。采购环节是医院对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第一环节,如果在采购环节不

对医疗器械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那么就会使得某些不合格产品进入临床,这样不仅加大了后期维修管理的难度,更增加了发生医疗事故的概率。再次是使用过程不合理。使用过程不合理主要包括存储、使用、淘汰更换等几个过程。在医疗器械的生命周期内,不能很好的进行管理,很容易使得医疗器械出现毛病,影响其使用功能。最后是部分医疗器械维修工作人员的素质存在问题。医疗器械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进行操作或维修,而当前某些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人员存在着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操作能力不娴熟、经验不丰富的问题。在医疗器械出现问题时,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抢修,或者难以对其故障做出明确的判断,导致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缩短。另外,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较快,因此各种维修手段都有一定的使用领域和使用时间的限制,同时,设备更新换代快,使得设备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导致相关的零部件难以购买等问题。

2加强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维修管理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

医疗器械对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医院在引进大型医疗器械的同时,要加强维修管理队伍的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维修管理队伍是保证医疗器械发挥作用的有效保证。首先,可以要在制度上重视维修队伍的建设,给予维修部门和人员相应的人力、物力支持,创造适合维修人员发展的条件。其次,由于医疗器械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维修管理人员需要具有相应的计算机技术、现代仪器、集成电路等各种学科的知识。因此,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队伍要自觉的努力学习相关的原理知识,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医学期刊、上网查询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同时医院也可以根据维修队伍的具体情况,组织相关的培训、讲座、技术交流会议等,积极为维修队伍建设开创有利条件。再次,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队伍除了具有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维修技术之外,还应该能够做到随叫随到。这就需要医院做好相关的后勤保证工作。一方面维修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医院也要爱护、关心维修人员,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使他们乐于为提供随时服务。最后,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队伍应该是强大的,不仅指专业素质的强大,还要求人员足够,真正做到人员设置的面宽、点多、线长。

2.2加强医疗器械相关的制度建设

制度是行业发展的规范和标准,当前由于同时由于人们的忽视和其他原因,导致在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管理上没有可遵循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首先应建立健全完善了医疗器械相关制度,包括医疗器械采购、使用、维修等各个方面,使得医疗器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做到有法可依。

2.3注重医疗器械售后服务

目前医疗器械的来源主要是厂家直销或者经销商代理销售,其具有专业的技术、配件、维修等优势,因此一定要注意医疗器械的售后服务,在协议规定的年限内,最大限度的发挥售后服务的能力。在设备保修期间,维修人员要随时关注设备的工作情况,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向厂家反馈,并现场观察、学习其维修方法,做好故障记录和排障记录,以方便后续使用过程设备的维修管理。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器械研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的难度正在不断加大,但是只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做好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6:浅谈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浅谈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医疗行业并不例外,设备要与医术发展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发挥医术的尖锐之处。可见,医疗行业少不了追随社会现代化发展,利用先进设备和科学医术相结合,推动医学界更上一层楼。然而在其相得益彰的环境下,如何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如何进行故障维修与保养,更好的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从而提高医疗技术。本文进行论述。

【关键词】医疗设备;常见故障;保养维修

医疗设备的引进,给医学带来更先进更科学的医疗手段,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给医疗过程中带来不便。应此只有提搞维护意识和急时维修,减少故障的发生和故障的延期性,确何安全有效使用。在医疗过程中,有了先进设备作为医疗辅助手段,让医院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提高医疗手段也提高经济效益。

1 故障分析

1.1 一般故障:医疗设备的使用由于操作人员不一定经过对设备专业技术培训,操作不熟练,往往误操作造使得在诊疗中把握不准确,误诊等情况。平时,由于操作人员的更换期比较平凡,从熟手操作变成生手操作,也是导致故障发生和误诊的因素。如果由于各种因素对设备操作经常出错,这样一来对设备的运行程序由人为转换成设备数据的混乱,更容易给设备带来故障的严重性。为此,平时的操作给设备带来的故障严重性来自人员熟练技术因素,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专人使用,专人维护对平时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最好办法。

1.2 老化与磨损故障:医疗设备和任何机械设备都一样,都会有一个老化磨损现象。经过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设备部件或者程序混乱平凡出现,给设备带来磨损和老化产生故障。如果故障的出现不能急时维修维护,故障将会越来越严重,造成故障不能修复。如果发现故障问题应极时修复,并定时检查设备的部件运作情况,如果发现部件有磨损或都其它操作性不准确问题,在维修后也应该提前购买部件预备使用,防止停止工作的情况,带来医疗不便。比如医院常见的CT管球设备,当管球不能发光或者修复不了才会更换,发生此故障之前都会有一定的征兆状态,比如CT会发出频繁报警,或者洗片机齿已损坏等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数造成部件损坏并且导致大功率电真空类器件的各种问题发生。

1.3 电路故障:电路故障的发生与操作流程有很大关系,频繁的错误操作造成内部程序的混乱,导致部件功能失灵,检测不正常,误诊等情况,如果不能及时修复,严重时导致设备的损坏无法再修复。这种电路故障多数出电流的切断造成,比如不按操作流程开机关机,焊点脱落、部件受到撞击或者突然断电等类似情况,突然间冲断信号导致电流对部件程序的冲击,混乱数据的正常运行造成电路故障。

1.4 软件故障:软件故障时有发生,比如由于光盘的损坏引起设备无法读取数据,或者同一台计算机按装太多版本的软件导致运速度,或者又有版本的冲突导致数据的丢失等情况。相对而言软件的故障容易维护和修复,一般情况下对设备重启动即可解决,如果是数据丢失或者软件程序损坏,则进行重新按装则可以修复故障正常工作。

2 维修与保养

2.1 岗位培训:医疗设备的引进是医生从事诊治的一种先进科学医疗手段,同时也是救死扶生的重要手段,不容任何误诊确保病者的人身安全,

对于各类设备的操作,技术性含量高,许多设备结构复杂等特点。进行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并且考核其操作的熟练情况。设备的引进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确保设备的证确安装,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坏。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急时向科室反映设备的情况,认真学习设备使用常识和基础维复知识。如果设备出现问题,急时通知技术人员到场解决。应该建立一定的使用管理制度,对设备操作管理等进行有效的管理方案。

2.2 检查制度: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养维护,从而减少设备的老化、故障等问题。检查对于预防问题、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在日常的保养里需要维护人员对设备定期地进行内部清洁,需要维护人员对设备定时进行检查维修,观察设备部件的损坏程度,在修复同时是否应该急时更换部件,以免对其它部件带来损坏,或者是否对出现问题的部件备件,预防部件突然失灵或者严重损坏不可恢复,误诊使用等情况。同时,还应该将设备划分重点设备、重点保养、重点维护对象,比如CT、MRI、直线加速器、心电监护仪、血球计数器等实验室设备,这些设备价格高,诊治技术含量高与意义大,可以划分为重点设备对象。再者,设备的使用一定要求注意安全,设备直接和病人接触时预防漏电问题,预防漏电或者接触不良误伤病人等事故发生。

2.3 医疗设备在使用中的维修与管理: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在使用中占相当关键的核心环节。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发挥出高效的性能,带来相应的利用效益必须做好设备的日常使用记录和保养。通过以下几点进行。

2.3.1 对设备进行日常使用记录: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求相关操作人员在每天每次使用时要对设备进行详细的使用情况进行如实的记录。如有发现异常问题一定要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以确保设备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发现,及时排除故障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3.2 对设备的日常维修进行记录: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必须在短时间内对设备进行故障维修,排除故障后要做好相关维修记录。如设备名称,型号,故障时间,故障现象和位置,故障有的分析和排除时间,发生本次故障原因,对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设备恢复使用状况等。

3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部门引进各种医疗器材提高医学技术手段,给病者带来更多医疗的机会,值得很欣慰的事情。但是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器材的正确使用,不但给病者更多的康复机会更是关系到病者的人身安全。正确使用减少误诊,提高设备医疗技术,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从而达到真正的医疗手段意义。本文对医疗引进设备的常见故障,比如电路、软件等故障进行分析,并而论述如何对设备正确的维修保养等问题。给予医院引进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注意的问题与经验,提高以医疗设备为诊治手段的医疗技术。

参考文献

[1] 云浩、杨东奎.医院医疗设备故障应急维修体会[J].中国医疗设备,.12

篇7:医疗器械维修应急技术

目前很多医疗设备,在故障定位后,通常的办法是更换故障元件,但常因缺少更换备件而影响设备使用,特别是在紧急状态下,如术中,设备故障须马上修复,否则后果严重,造成损失。因此,维修工程师在熟悉设备原理、结构及常见故障后,应学会应急修理技巧,在找不到原配件的情况下,用深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处理一些应急事件。

1代换法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保险丝均可采用这个方法:电阻并联后阻值减小,功率增大,串联后阻值增大,把两个2k/5W的电阻并联后可代换1k/10W的电阻,电源滤波电容100μF/400V可用两个47μF/300V替代等等。实例眼科手术时,显微镜灯不亮,查实是

3.15A保险丝环,没有其它短路性故障,无该相近的保险丝代换,措施是用花线内的二根细铜丝并在保险丝上,应急使用,经验数据是花线内的一根小铜丝2A保险电流。

2应急拆除法一些设备辅助电路或通路元件故障,特别在击穿或短路后,会影响整机工作,如把该电路应急拆除可恢复整机工作,只是丧失部分功能。

实例AVL-940血气分析仪出现温度报警,检查是温度放大器I2的输出应6V,而实际约-0.7V,输入及外围电路正常,I2坏。此时只要该放大器不用,在输出端接上6V左右电压机器可应急继续使用,只是温度检测,报警功能不能工作,用温度计人工监视温度。

3主次部件互换有些设备主功能部分元件损坏后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可由次要功能部分的元件代换,确保主功能,保证设备运转。

实例1重症监护病床床头升降电机坏,床头处于高位,病人刚术后,急于放平。笔者把床头、床尾升降电机互换,应急保证床头升降,丧失床尾升降功能,而床尾升降一般不用。实例2床醉科在手术时9V充放电池坏,没有备件,到街上买来不及,笔者就在AK95血透机上拆同样的9V电池,由于AK95血透机的9V电池仅为停电报警用,暂时拆除后根本不影响工作,应急保证麻醉科手术进行。

实例3口腔科银汞振荡仪停振,发现是马达驱动皮带断裂,此时应急的办法是去缝纫组要一段松紧带做成O型圈代替,效果也很理想。

4自制零配件医疗设备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进口备件价格贵,进货时间长,所以国产代换或自制配件意义重大。

篇8: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论文

1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1.1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初期国内部分医科大学及工科院相继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 (BME) 专业, 该专业的毕业纷纷进入医院从事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工作, 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曾一度辉煌。但是, 大多数BME毕业生又先后离开医院。其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院在人才培养、使用、晋升、生活待遇等方面存在着重医轻工的现象, 使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人生价值得不到体现, 产生了不平等感, 部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因此而另谋他业。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外医疗器械设备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销售代理机构, 不少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了优厚条件, 而到这些机构从事维修技术服务。另一方面, 医疗维修机构内部治理缺限也是造才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有些医院让正规院校BME毕业生长期从事一般技术工人所从事的工作, BME人员感到委屈而离开医院。

1.2部分人员素质偏低。据相关资料道, 在我国医院维修工作一线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多数为中等学历, 其主要来源为其它待业改行者, 如后勤人员改行、汽车维修人员改行等。这部分人员的技术主要源于工作实践, 未经正规BME教育, 技能单一, 思维方式落后, 缺少跟踪先进医学工程技术的潜能。非凡是长期的“放羊式”治理导致了他们缺乏创新思维方式。即使是高学历人员, 在这种治理体制中也轻易放任自由、不思进取。

1.3维修手段落后我国现行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与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十分类似, 属于维修店的模式。尽管随意医疗器械设备的不断发展, 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条件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要求相差甚远, 维修工具, 检测手段仍陈旧。其原因是医院自身不愿意对维修机构的设备有更大的投入, 因为这种投入的回不是显著的, 难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

1.4治理制度滞后尽管目前医院治理制度已相对完善, 然而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却成了医院治理的盲区, 多数医院没有详尽治理制度或治理制度滞后。即使是建立了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治理制度的医院, 其制度也难以及时修订与补充, 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治理的要求不相适应, 如缺少新的《医疗器械监督治理条例》的具体要求。非凡是有关机构人员组成, 占医务人员总数的比例, 学历要求, 准人资格等在卫生政策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

2做好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

2.1日常检查

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 是设备保养的基础, 可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一般是由使用人员进行。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 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日常保养主要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相应的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 水路不通畅的应及时进行冲洗;使用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仪器设备关机后应及时盖好防尘罩;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 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 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 不得私自拆卸。

2.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医疗器械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 其目的是考查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和修理前检查。这是减少设备的损耗, 消除故障隐患, 保持正常工作, 延长使用寿命的防范措施。一般这项工作应由维修人员进行。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 与维修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除尘和清洁, 并进行性能检测。

3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

3.1设立必要的维修机构

3.1.1建立专职的维修组。建立维修组, 人是第一因素, 不仅需要懂技术的, 同时也需要懂管理的人, 任务有两条:一是承担医疗器械的日常修理, 二是负责医疗器械的管理。

3.1.2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由于医疗器械的种类多、数量大、分散, 如果只依靠少数专职人员是难以承担这些任务的, 因此组织各科室的使用人员在不妨碍原工作的前提下, 联手承担。这样就充实了维修队伍, 优点是利用自己的维修队伍投资少、见效快, 提高设备利用率。

3.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维修体制的改革, 影响着维修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要使医疗器械的维修行业与使用方要求协调发展, 就必须构建适宜的维修体制。

3.2.1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 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 使维修工作程序和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 加快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

3.2.2积极营造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 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促使医疗器械维修行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能维修单一品种的维修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诚然, 在现代医院, 医疗器械设备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 而且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 只有规范和完善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 做到以人为本, 注重维修人员的素质及维修技能的培养, 充分调动和激发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以患者为中心, 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 才能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 发展自身的经济效益,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地发展。

摘要: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各级医院大量引进各种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 如何保障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 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是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各医院医疗器械数量增加的同时, 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加, 使器械的维修问题也日益凸显。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 有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 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大大地促进医院医疗安全和高速发展。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修,检查,管理

参考文献

[1]周丹, 卢光泽, 张洪鹏.医疗设备的采购风险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 2008, 29 (3) :71-73.

[2]吴正煜, 王学明, 田树喜, 等.对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 2005, 21 (4) :272-273.

篇9: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论文

【关键词】医院管理;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045—0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在现代医学诊疗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医院的医疗设备的整体水平也成为了衡量医院医疗诊疗质量和服务的重要标准,因此,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大部分的医疗设备都是由厂商或者是销售单位对其进行维修服务,这不仅会造成设备停机时间段的延长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同时这种依赖于厂商或者销售商的维护也必然会造成医院内部维修成本的增加,不利于医疗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医院必须要重视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从而促进医院各项效益的全面提升。

一、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与管理中的不足

1.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大量流失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大部分的医学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如生物医学工程BME专业,毕业生们也纷纷进入到医疗机构中从事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医院在人才培养以及待遇方面,存在着重医轻工的现象,造成了很多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流失。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械企业在我国建立起分销机构,在薪酬待遇等方面都要优于医院的条件,所以很多医学工程人员也开始进入到医疗机械设备企业中,而造成了医院内部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大量流失。另外,医院在医疗设备的管理制度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一个主要因素。

2.医疗机械维护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升

根据我国医疗机构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在医疗机构中从事医学工程技术的人员学历主要以中等学历为主,他们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BME教育,拥有较为丰富实践经验,但是在技能的创新和思维的活跃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当前医疗市场发展的需要。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与医院管理者缺乏对BME重要性的客观认识有着一定的关系,很多医疗设备维护人员在进入到医院之后,并没有与其他的医院人员一样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继续教育,所以导致了这部分人员队伍在整体素质方面不高,无法满足当前医疗器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需求。

3.维修手段不够先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当前的医疗器械维修水平与70年代的美国十分相似,大多以维修店的方式存在。虽然近些年来在医疗设备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也促进了很多医院医疗环境的改善,但是这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的要求仍然相差甚远,在检测技术、维修手段和工具等方面都较为落后,这与医院在医疗设备的维修方面资金投入较少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医院管理者忽略了对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的资金投入,因为短期内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并没有进行太大的投入。

4.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尽管目前医院管理制度已相对完善,然而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却成了医院管理的盲区,多数医院没有详尽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滞后。即使是建立了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管理制度的医院,其制度也难以及时修订与补充,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有关机构人员组成,占医务人员总数的比例,学历要求,准人资格等在卫生政策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

1.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也是各项器械设备维修工作的基础,通过日常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故障和隐患,有效的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通常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由设备的使用人员来完成,在每天使用之前和使用完成后进行记录,这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在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中,应当注重的是仪器设备表面的清洁和保护,对使用之前的电源稳定性和电压装置等进行检查,保证各个线路的通畅。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对仪器的运转状态以及功能是否正常做好详细的记录,当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当立即通知维修人员,禁止自行拆卸。

2.定期检查

相比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是带有一定周期性和预防性的维护工作,其主要是定期对设备的性能、运转状态等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消除其中存在的安全故障,科学的安排定期检查也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定期检查一般是由维修人员来完成,根据医疗设备的使用环境、功能要求等制定检查的周期,由使用人员进行配合,对设备进行清洁、检查、维护等工作,并且每次定期检查都要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的管理

1.在医院内部建立起设备维修机构

设备维修机构的建立,应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是专职的维修机构,主要由掌握设备维修技术和懂得管理的人员组成,一方面要负责对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另一方面要对医疗设备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够促进设备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第二是兼职的维修队伍,因为医疗设备的种类繁琐,而且十分分散,如果仅仅依靠专职的维修机构和人员,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就需要一批掌握设备维修技术的人员组成一支兼职的维修队伍,在需要的情况下,配合专职维修机构,全面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

2.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制度

只有具备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才能为维修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才能有效的保证医疗设备维护工作的持续开展。一方面,要促进行业立法和执法力度的不断提高,根据医疗设备的相关问题制定完备的标准和制度,使维修和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也有利于促进医院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为医疗医疗维修行业的发展积极建立良好的外乎环境,改变以往维修企业性质单一的问题,促进医疗器械维修行业资源的共享,以此来加强专业维修机构与医院的有效结合,促进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效率的持续提升。

结束语

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现代医院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疗器械设备在医院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不仅体现了医院整体的医疗诊断和服务水平,同时对医院的经济效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通过制度的完善、人员素质的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效率,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高峰,李争.关于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建议[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01)

[2]刘文,李敏燕.浅谈医疗设备维修管理[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7(04)

[3]余奎,林国庆,曲哲,齐建平,孙宝军,于丹洋.医疗设备实施定期维护保养的方式方法探讨及相关管理的建议[J].医疗卫生装备.2005(09)

[4]杨波.浅谈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J].中外医疗.2010(01)

[5]苏斌能,张奕东.浅析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J].科学之友.2010(18)

上一篇:广东革命事迹下一篇:服务中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