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幼儿课件

2024-05-18

科学的幼儿课件(通用14篇)

篇1:科学的幼儿课件

1、师:“我们跟着脚印找到灰太狼的家了,请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帮着赶走灰太狼,就出美羊羊。”

2、美羊羊救出来了,我们一起唱歌庆祝吧。

五、活动延伸

活动角投放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的物品、圆点,供幼儿练习排序。

篇2:科学的幼儿课件

1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

2 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老虎,乌龟,熊,兔子的卡片各若干,森林,小河,山洞,土洞的卡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 教师导入

教师创设故事情景:今天,黑猫警长在警局里执勤。突然,桌上的电话响了。黑猫警长拿起电话,原来是一群小动物迷路了,想请黑猫警长帮忙。让我们看看是那些小动物迷路了。

2 集体活动

(1)老师出示老虎,乌龟,青蛙,兔子的卡片,请幼儿一一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谁知道这些小动物的家?我们一起和黑猫警长吧它们送回家吧! 请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这些动物住在那里。如:老虎住在森林里,乌龟住在小河里,熊住在山洞里,兔子住在土洞里。

3 课堂练习:指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10~11页。

(1)看一看,图中有哪些动物?(猴子。兔子,熊,青蛙,鱼,小鸟)

(2)它们的家在那里?(猴子和小鸟的家在树上,熊的家在山洞里,小鱼和青蛙的家在水里。小兔的家在土洞里)

(3)引导幼儿知道动物有特定的生活环境及活动范围。

教师:小动物们可不可以相互换家呢?比如小猴和小鱼换家,小熊住在水里,小鱼住在树上。行不行?(不行,小猴生活在水里就会被淹死,小鱼生活在树上就会被死)

教师小结?:每个动物都有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这个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就是它们的家。

4 游戏互动:动物找家

教师将树林。小河,山洞,土洞的卡片分别贴在活动室的四个角落,请一名幼儿扮演猎人,其他幼儿各拿一张动物卡片扮演动物。音乐响起,扮演动物的幼儿模仿相应的动作,听到教师说:“不好,猎人来了”后,“动物们”必须赶紧跑回自己的“家”。

篇3:科学的幼儿课件

1 传统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缺陷

1.1 外科学与局部解剖学脱节

局部解剖学是外科学教学的基础, 外科手术及许多疾病的讲解均与局部解剖学有紧密联系, 部分学生由于局部解剖知识掌握得不扎实, 影响其对外科疾病和手术的理解, 导致其外科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可利用挂图、模型、标本等教具讲解有关解剖学知识, 由于教师不能每次授课都拿很多标本、模型、挂图对比讲解疾病, 因此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使用PowerPoint课件, 利用解剖图片进行对比讲解, 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腹股沟斜疝一章时, 可以利用腹股沟区局部解剖的图片, 详细讲解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 使学生对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及疝修补术有较深入的理解。

1.2 教学内容与学时数严重矛盾

近年来,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外科学教学学时逐渐减少, 而教学内容却越来越多,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将教学内容讲透、讲细。而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量的板书浪费了许多时间, 因此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 要么匆匆讲解, 要么板书潦草,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用PowerPoint课件, 避免了由于书写板书造成的时间浪费, 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知识讲解, 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1.3 理论课教学与技能操作教学缺乏有机联系

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 很多操作如手术操作、检查方法、治疗操作应随着教学进程安排在每次教学中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受条件限制, 教学过程中遇到技能操作内容时, 只能另行安排时间, 借助实验课、光盘等单独展开, 由于缺乏这些技能操作教学内容使理论课教学显得残缺、不完整。如何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插入技能操作内容, 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在教学中有机联系起来, 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使用PowerPoint课件教学, 可以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有机联系起来。例如, 在讲到清创术时, 插入使用PowerPoint课件中有关清创术的图片或视频进行讲解, 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4 讲授外科疾病的各种体征、病变时抽象、缺乏直观性

外科很多疾病具有典型的体征, 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上课时不得不配合大量的挂图讲解, 而实际上并不是每种疾病都有相应挂图, 当没有挂图时, 学生就感到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缺乏直观性,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用PowerPoint课件进行教学, 可以随着教学进程, 随时插入相应疾病的体征图片进行讲解, 学生感到直观、生动。例如, 在讲到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一章时, 插入一张甲亢病人的面部照片, 学生看后就会对这类型甲亢病人的“突眼”体征有深刻印象。

2 PowerPoint课件的运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提高教学质量

经过几年的使用, 笔者体会到, PowerPoint是一种简单、易学、好用的软件, 该软件提供了大量的设计模板、自动版式、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方式, 教师经过短期学习, 就可制作出精美的电子课件。运用PowerPoint课件配合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外科学教学, 有以下好处: (1) 教师可以用PowerPoint课件准备图片资料, 进行解剖知识的对比讲解, 使学生认识疾病的各种体征, 从而避免大量挂图的使用、语言空洞的描述等缺陷; (2) 避免由书写板书造成的时间浪费, 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讲解; (3) 教师可根据讲授需要任意安排教学环节, 随时插入技能操作的图片资料, 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 (4) PowerPoint课件界面美观, 具有趣味性, 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感到身心愉悦,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5) 使用PowerPoint课件, 可以不断总结、修改及反复使用; (6) 可以减轻教师备课的劳动强度。

3 注意素材积累, 提高PowerPoint课件的效果和质量

运用PowerPoint课件进行外科学教学, 需要逐渐提高课件的质量, 以满足教学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收集素材。素材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取: (1) 文字、表格等素材可直接从教材、教学资料中获取, 也可由教师自己总结得出; (2) 静态图片资料可通过医学网站下载、扫描仪扫描等方法得到; (3) 视频资料可以从医学光盘、摄像机摄取、医学网站下载等方式获得。只要平时稍加留意, 通过以上途径就可以积累大量的素材, 以使制作课件时得心应手, 制作出高质量的PowerPoint课件。

4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应用PowerPoint课件进行外科学教学有很多优势, 但其优势的发挥是通过课件制作的质量和教师对课件的使用来体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 丰富了教学形式, 但不能把它作为惟一的教学形式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4.1 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占主导地位。多媒体教学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 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教学方法。如文字教案, 板书, 教师的语言表达、动作、手势、与学生间的互动等。不能因为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知识, 就不注意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不注意教学内容的精炼, 不能将多媒体手段视为万能的, 完全摒弃直观教具, 使教学陷入被动状态, 忽视教学互动, 缺乏教与学双方交流, 从而背离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

4.2 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个体化,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倡教与学互动合作,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多方面促进了各学科教学思想、模式的改变, 并成为教学改革的巨大推动力。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的关系, 不断改善教与学的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蒉

篇4:科学的幼儿课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127-02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多媒体课件已成为教学中主要的辅助教学形式。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已随处可见。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优势,多媒体课件中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能为幼儿营造身临其境的气氛,多方位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不仅能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象,而且能活跃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们也从最初的惊奇、神秘和喜悦中走出来,更多的是对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重新审视和认真思考。我们深深体会到,多媒体课件教学在给教学带来诸多好处和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丢失了一些传统教学中积累下来的优秀的教育方法与经验。那么,如何正确地使多媒体课件,使其更好地提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效率呢?

一、选材要“精”

(一)精心——课件的选择要恰到好处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以调动幼儿的视觉直观功能,帮助幼儿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我们在选择或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关注到课件的针对性。例如,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时,所运用的课件应该有美丽的画面、完整流畅的语言、适当的配乐,以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词汇,在良好的氛围中领略语言的魅力;在科学活动课中则可以根据活动内容,选择、运用一些小纪录片,将简单的科学原理用形象的方法展示出来,以帮助幼儿更加直观、轻松地了解一些科学小原理;在数学活动中,可以运用一些能让幼儿参与进来的互动性操作小游戏,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增强趣味性,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掌握数、形、空间等抽象的概念。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精心设计课件,使其仅仅流于形式,那么它反而会冲淡教学主题,导致幼儿被一些无关因素所干扰,减弱活动效果。这是我们应该摒弃的。恰当运用好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钻透教材,找准最佳作用点进行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精要——课件的选择要实用高效

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的多媒体课件必须操作简单、实用,能自如地将它和活动组织融为一体,高效地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比如,在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中,当课件画面中狮子的脚印、各种小动物的形象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出现,当生动的动态多媒体图谱完整地展示在幼儿眼前时,幼儿自然而然就理解了音乐所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再如,在语言活动《妈妈摘的葡萄》中,当故事讲述到小狐狸孤独地在风中等待摘葡萄的妈妈回来时,课件中伤感的音乐和小狐狸在山洞口徘徊的身影相结合,孩子们的担心也会被调动起来——“妈妈可能遇到什么事了?”由于该课件的使用紧紧围绕活动内容来呈现,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制作的课件一定要操作方便,不要过于复杂,不要因为操作的繁琐而扰乱了教师组织活动的节奏。如有的教师在活动前没有将活动所需要的音乐与画面组合在一个课件里,在活动过程中,一会儿切换窗口播放音乐,一会儿又回到画面窗口,这样复杂的操作反而分散了幼儿听讲的注意力,干扰了幼儿的学习,影响了活动的有效性,是不可取的。

(三)精美——课件的选择要“锦上添花”

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就是希望在声、光、色、图的共同作用下,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幼儿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因此,我们所运用的多媒体课件应该是清晰、美丽的。有这样一个语言教学活动让笔者印象很深刻:一位教师在执教小班语言活动《春天》时,为了给幼儿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色,就制作了一个课件。但该课件画面选用的是一幅水粉画,色彩黯淡,模糊不清,而且该教师还选用了钢琴曲《秋日私语》作为背景音乐。笔者认为,这样的课件运用牵强,根本没有把春天的美丽展现给幼儿,还不如不用。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选用的画面基调应该是清晰、明亮的,比如,湛蓝的天空、展翅高翔的小鸟、飞舞的蝴蝶、盛开着的五颜六色的鲜花等,再配上一些欢快的音乐,让孩子看了有赏心悦目之感。这样的画面才有助于加深幼儿对春天的感受。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前,应该充分考虑作品本身的审美性,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这才能体现“多媒体课件要为教学活动服务”的宗旨。

二、使用要“活”

(一)多媒体课件使用要因时、因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组织活动应因时、因地、因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特点灵活地进行。”其实,运用多媒体课件也是一样。当今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随便上网一查,就可以找到数以万计的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然而,不少教师对下载课件拿来就用,却忽视了每个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每个地区的幼儿群体特色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社会活动《我们的家乡》,教师在下载相关课件时,一定要先仔细看一看课件内容,因为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环境风貌也不一样,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取其框架,但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班级幼儿的学习特点做一些必要的改动,如涉及的家乡风景、家乡美食、家乡风俗等,使多媒体课件运用能因时、因地、因内容和因幼儿的学习特点而异。运用多媒体课件只有建立在这些因素之上,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体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内在含义。

(二)多媒体课件使用要因情、因境

自从多媒体课件引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以后,由于其资源丰富,获得的途径也十分便捷,不少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过于依赖课件,过多地关注多媒体课件的操作和内容演示,或以冰冷机械的鼠标点击代替了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或以幼儿单向的观看代替了师幼间互动,忽视了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比如,在执教大班故事活动《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时,在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授课教师安排了欣赏故事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该教师播放了一个完整的FLASH动画小电影。由于故事比较长,该教师用了近5分钟的时间和幼儿一起观看动画。整个播放过程,幼儿和教师没有任何的交流和互动,活动就像静止了一样。笔者认为,这样的课件运用不可取,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情境有选择地使用课件,不要一味地依赖课件。像这样的活动,教师可以先有目的地选择动画中最精彩的部分和幼儿一起欣赏,其余部分可以通过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或是图片讲述等方式进行,以促进师幼互动。此外,传统教学使用的实物、图片、操作材料等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功能依然是十分强大的,因此,推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要因情、因境,也就是要与教师富有情感的讲述、灵活多样的互动、丰富多彩的幼儿操作活动情境相结合,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教学是一门艺术,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只是一种手段,我们要坚信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所特有的情感化、人文化是任何教学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多媒体课件的引入无疑给幼儿集体教学课堂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它用更多样的方式实现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传输和交换,在幼儿与教师、幼儿与所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一分为二的,都有其两面性。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多媒体教学的长处,克服多媒体的使用弊端,使其能为幼儿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

篇5: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

一、通过实验操作自制小电池,使幼儿知道在盐水中灯泡能亮。

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一、每人一套:固定在塑料板上的碳棒、锌片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一个带夹子的小灯泡及电铃一个,勺子一个。

二、一号干电池一节,剥开的电池一个。

三、每两人一杯盐。

教学过程

一、出示小灯泡,引出电池。

提问:小灯泡亮不亮?为什么能这样?

二、以小故事形式介绍电池是怎么发明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外国的科学家,名叫伏特,他特别喜欢做各种实验。有一次,他在做实验的时候,把两种金属放到化学药品中,结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这里产生了电,于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电池就被发明出来了。

伏特就成了发明电池的科学家。我们小朋友也爱动脑筋,喜欢做小实验,今天我们都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自己来做一个小电池。

三、做一个小小科学家,自制小电池。

1.用剥开的电池,介绍碳棒、锌片

2.教师示范制作小电池。把灯泡上的两个夹子,分别夹在锌片和碳棒上,放进有水的烧杯中,灯泡就亮了。

3.自己做小电池,放进准备好的清水中试一试。

(1)教师检查夹子夹的对不对。

(2)观察小灯泡亮不亮。

4.在杯中加入盐试一试。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2)提问:你的电池是怎样做成的?

刚才加入很多盐为什么不亮?(需要搅一搅,让盐水溶入在水里)

(3)请没有做成小电池的小朋友再试一试。

5.小结:刚才在没有加盐的清水中灯泡不亮,在盐水中灯泡就能亮。

四、有趣的小电铃

1、教师出示小电铃夹在自制的小电池上,小电铃唱歌了。

2、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电铃夹在自制的小电池上试一试。提示:看看别人的夹子是怎样夹的。

3、提问:你的小电铃为什么能响?为什么小电铃不响?

4、小结:电铃上的夹子有两个,一个红颜色、一个黑颜色,夹子只有夹对了才会响,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等小朋友长大以后学了更多的本领就会明白的。

五、扩展知识。

篇6:幼儿园科学活动课件

1.在探索活动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剪出最长的纸条。

2.勇于尝试,不怕失败,探索运用从中间剪开的方法剪出圆圈。

3.愿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自己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KT板1块、纸人手2张、一样宽,长短不同的纸条人手一张,剪刀人手一把、筐6个,活动前每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号码

活动过程:

一、通过探索了解螺旋型的剪法可以让纸条变的很长。

(一)(取出橘色纸)请幼儿从纸上剪下最长的纸条,比一比谁剪的又快又长。

请幼儿选择一张橘黄色的纸,剪下你认为最长的纸条,把它贴在你的号码下面,让我们比一比谁剪的又快又长,成为今天的冠军。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个别指导语:废纸放进桌上的垃圾筐里,剪得很长的注意保护好,不要让它断掉,抓紧时间。

(三)请幼儿介绍是怎么剪的,把方法画下来。

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剪的,请你把方法画下来。(挑选螺旋的很长的纸条)这根好长哦,你是怎样剪的?请你也把方法画给大家看。

(四)小结:原来螺旋型的方法可以让纸条变的很长。

二、通过探索了解同样的方法,剪得越窄就会变得越长

(一)请幼儿都用同一方法试试,看看能不能剪得更长

1.师:老师也要请小朋友来试试看,用这种走迷宫的,像螺旋形一样的方法,转啊转啊转啊,把整张纸都剪完,看看能不能剪得更长,让我们用蓝色纸来剪剪看,剪得时候要保护好,不要让他断开,看看谁能成功的把整张纸都剪完?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将幼儿完成的作品贴到KT板上

(三)与幼儿讨论

为什么同样的纸、同样的方法,有的剪得长,有的剪的短呢?

(四)教师小结:同样的方法,剪得越细就会变得越长,而剪得越粗就会越短。

三、探索变手链项链的方法

(一)引导幼儿说说小手链和项链是怎样做出来的?

我有礼物送给今天的冠军,看,是什么?(手链项链)

它也是彩色纸剪成的,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教师出示制作过程,幼儿探索发现,说说制作过程。(幼儿说后演示,用剪刀和纸做一遍)(剪一刀伸不进去怎么办?再剪一段,这个时候应该怎样办?小心不能剪断)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你也可以用不一样的方法来试试看。剪的时候要小心,从哪边开始,剪到哪边要停了,不能剪断。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幼儿,引导成功的幼儿把桌面收拾整齐。

(三)师幼讨论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用了同样的方法为什么一个只能做手链,而另一个可以做项链呢?

(四)教师小结:短短的纸条只能剪出小小的圆,长长的纸条就有可能剪出大大的圆。

四、延伸:变圈圈

教师用方形的纸变成大圈圈,让幼儿回班级内继续探索。

五、活动反思:

篇7: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课件

1.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观察、了解溶解的现象。

2.知道有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而有些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塑料片、小木片。曲别针、粗盐、砂糖。

2.大玻璃杯、水、勺。

3.温水。

教学过程:

1.出示塑料片、小木片。曲别针、粗盐、砂糖。请幼儿数数有多少种物品。

2.请幼儿把以上物品放进水里,用小勺搅一会,然后将水中的物品拿出来,在数数看,什么东西不见了。

3.等幼儿发现粗盐和砂糖不见了,引导幼儿思考这两种东西哪里去了,鼓励幼儿发现盐和糖能溶在水里,塑料片、小木片。曲别针不能溶在水里。

4.给每位幼儿两杯温水,尝尝两杯水的味道,然后请幼儿分别在水中加入盐和糖,用用小勺搅拌后再尝尝两杯水的味道,让幼儿明白谁的味道是怎样来的,发现谁有溶解的作用。

篇8:科学的幼儿课件

关键词:文学教学,课件,科学运用

课件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它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刺激方式的融汇, 构成了立体的教学范式, 开辟了教学的新平台和新手段。但是, 在文学教学中是否可以毫无节制地使用课件教学, 应当如何科学地运用?很值得我们深思, 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一教学手段作以理性审视, 以促进在文学教学中更好的克服其局限, 最大限度的发挥课件的优势。

一.课件教学的优势

课件教学的优势是由课件本身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它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方式集为一体, 从而对学生的感官形成非常强烈的多种刺激, 由此就使教学具有了形象可感性、生动活泼性、多维立体化的独特优势。不仅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 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 获得完满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果。

与传统教学相比, 课件教学由于影像、音声等多种刺激的同时作用,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复杂的过程简单化, 枯燥的内容生动化,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为学生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比如, 物理课上, 教师将以往难以表达的图形、图像投影到屏幕上, 生动直观, 学生容易接受。新闻采访课上, 可以运用影视画面和播放录音,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 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立体感受所学知识, 从而,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可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激发学习热情。课件教学能够产生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主客交互方式。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 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和教学模式。而且, 课件能将文字、图表、声音、动态和静态的图像集成在一起, 形成教学软件, 使教学内容更充实, 更形象, 更具有吸引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文学教学中课件的局限

课件教学是一把双刃剑, 固然有上述的优势, 但是, 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 尤其是在文学教学中, 如果不适当地运用, 优势可能就变成了局限。它的局限主要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平面化和直观化, 易损于文

学自身的魅力和对文学的深刻理解。文学教学是一种形象教育, 是通过语言在读者的精神世界中再创造和加工后形成的内在形象, 而且, 这种形象是模糊和不确定的。而课件尽管能将文字、图表、声音、动态和静态的图像集成在一起, 使教学内容更充实, 更形象, 更具有吸引力, 但同时, 如果一味或过分运用的话, 又使文学形象变得高度平面化和直观化, 在一定意义上, 破坏了文学所具有的想象性、模糊性和多样性, 势必减弱文学的魅力。比如在面对同一部作品, 由于每个人的想象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差异, 文字在大脑中被唤起的审美表象是不同的。如果完全变成形象的画面被观赏时, 个体独特的想象和再创造过程被割舍掉, 致使每个学生的感受都成了这同一画面的复制, 这种方式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容易造成对文学的平面化和肤浅化的理解, 丧失对文学的深层次的思考与体悟。

2. 物质化和机械化, 不利于教师人格教育和师生情感交流。

文学教学是一种情感教育, 更需要情感和教师人生体验与文学理解的参与, 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想象。但是课件教学的手段是由物质机械构成的, 本身没有人性, 过分地依赖或不恰当地使用, 就容易导致人格和情感教育的缺失。教师是有生命和有情感的, 教师又是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教书还要育人, 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将人生的道理、做人做事的原则方法点点滴滴传输给学生,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果一味地采用或过多的采用课件教学的话, 就会丧失掉教师的人格教育的作用, 或者限制了教师的临场激情迸发。而且, 教师过多地利用课件, 较少面对学生, 师生双方都较少注意对方的体态语言, 缺乏真实情感的交流。

3.固定化、程式化, 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持久和因材施教。文学也是一种审美教育, 充满了审美的愉悦与快感, 但是, 授课时如果一味地采用这一方式, 那么, 长此以往一方面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 减弱新鲜感, 削弱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无法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不能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年和知识水平和能力各不相同的每个专业、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反应, 有针对性地组织或及时迅速调整教学内容, 制定相应的教学重点、难点的设计, 所以缺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和及时调整的灵活性。

三.文学教学中科学运用课件的对策

1.在思想认识上, 应正确定位, 认清目标, 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文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审美判断力和文学创造力, 以及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思想认识上, 应当给传统教学和课件教学有个正确的定位, 也就是以传统教学为主, 以课件教学为辅。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牢牢把握住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清醒地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怎样使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得知识。教师不仅要传授必要的知识, 也要培养学生发现、获得知识的能力, 重视创造个性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品德、人格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努力将传统教学的长处和课件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 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使课件在文学教学不断更加完善。

2.在课件制作上, 应把握特点, 发挥优势, 突出立体可感的教学效果。音声、动态和静态的图像是课件教学的优势, 最能产生视觉和听觉效果, 因此, 应当突出这一点。但是, 实际中, 有的课件基本上是由文字或图表构成的, 这至多是把课本的内容条理化和概括化, 也的确节省了教师往黑板誊写的过程, 但是, 并未对学生感官产生更强力的刺激, 课件教学的效果并未很好地达到。当然文字、图表也很重要, 也应当有, 但是更应突出的是音像可感的立体效果, 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作不到的。从生理和心理学的角度讲, 人的更多信息的获得大多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 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可感化, 有利于接受和理解, 音声和影像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这是文字、数字以及图表很难达到的效果。但是, 应当注意课件的内容要适度, 更多的内容主要应通过教师的口头讲授来完成, 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想象和再加工的余地。

3. 在教学实践上, 应合理运用, 灵活调控, 突出教师授课的主

导作用。课件教学从本质上讲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它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都受到了冲击。但是, 不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应当占据主要角色, 发挥授课的主导作用。而课件只能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扮演配角, 随时听从教师的调遣。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年级、班级、学生的特点, 预先制定相应的重点、难点设计和做好思想准备, 随时在教学中适时作以微调。教师必须把握好课件教学的时限和间歇, 每一节课运用的时间不宜过长, 最好是阶段性的、间歇性的, 伴随着教师的讲解, 或者作为演示或者作为映证, 为讲解服务。只有将教师的主导性与课件的辅助性结合起来, 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在文学教学中引入课件, 所产生的优势是不能轻视的, 同时他的局限也是不可低估的。只要我们提高对课件教学的科学认识, 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采取相应的对策, 科学地、合理地使用课件教学, 恰如其分地把握好“度”, 就一定能克服局限, 更好地发挥出课件在文学教学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篇9:电脑课件在科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一、利用电脑课件,让幼儿身临其境,激发探索兴趣

兴趣是推动幼儿感知事物的内部动力。只有幼儿对感知的事物和现象产生浓厚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探求知识、学习技能。3-6岁的幼儿思维直观、形象,需要有具体的事物感知,所以在课件的设计中画面必须生动形象、动态逼真、声音优美、过程制作合理、科学、规范,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认识规律,让幼儿身临其境。我在课件创作中努力遵循这一要求。

如在《种子的传播》活动中,我在网上下载了蒲公英动画。其中有一段内容蒲公英飘啊飘,飘过了很多地方。我就把这些背景组合成一幅长长的画面,配以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用移动背景来显示蒲公英的飘动。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跑到大屏幕前感受蒲公英随风而舞的动态画面。由于画面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家注意力集中,思考问题时思维活跃,主动参与的能力大大提高。

二、利用电脑课件,再现事物发展过程,解决学习难点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求幼儿观察理解的内容很多,但有些内容却不容易说清楚。如《我从哪里来》活动,幼儿对自己的出生充满了新奇,迫切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相关的图片,制作成课件,通过对画面的放大、放慢、定格等多种手段,将一系列的胎儿形象具体生动地展现在画面上,使幼儿有具体的事物可以感知,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知识完整、印象深刻。

又如在《食物的旅行》中,我将食物从进入口腔到排出体外的整个消化过程及消化系统各个部位的名称,通过课件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看着吃的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幼儿有了一种奇妙的感受。这种感知,激发了幼儿对人体的探索愿望,让幼儿第一次这么关注自己的身体,并纷纷回家讲给父母听,科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运用电脑课件能将微观的、不可见的、抽象的、变化太快的或变化太慢的教学内容逐层展示给幼儿观察,形象直观、效果显著。许多说不清又无法用实验表示的难点问题在多媒体帮助下,一下子就解决了。

三、应用电脑课件,加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益

电脑课件具有传播速度快、预设性能好等特点。许多准备工作以及课堂上与教学无关的操作时间都可以省略。如:在《雨的形成》活动中,如果我们在活动中亲自用实验让幼儿了解雨的形成,既花时间又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通过配有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很形象地知道了雨是怎样形成的。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转化成了非常容易理解的,直观的问题,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

四、应用电脑课件,创设游戏情景,让幼儿情感愉悦

电脑课件在调节幼儿学习情绪上也有较大的优势。当幼儿获得成功时,课件里就会请出小老师说出表扬的话“你真棒”、“你太聪明了”、“非常好”等,或请可爱的小动物奖小红旗、五角星、红花;如果幼儿做错了,则会播放“继续努力!”等鼓励的话,这就迎合了幼儿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所以我们可以应用电脑课件将枯燥的科学知识融于游戏情景中。

如《蚯蚓》活动中,关于蚯蚓吃什么,我设计了一个移动交互的喂食画面,画面上有蚯蚓和一排食物,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个个移上去喂,蚯蚓喜欢吃的可以停在那儿不返回,不喜欢吃的随便怎么喂也会退回原位。这样一来,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了蚯蚓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发现平常观察不到的腐烂的叶子原来蚯蚓也喜欢吃,这一发现使他们欣喜若狂,因为这是通过他们的实践、摸索得出的结论,从而情感愉悦,学习时没有心里压力,便更加喜欢学习了。

篇10: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课件设计

区别里外,增加空间知识。

准备:

1.1个菜盘,7个茶杯。

2.纸盒1个,里面装一个玩具小狗。

3.地上画圆圈、梯形各一个。

活动与指导:

1.出示纸盒,把盒盖打开,拿起盒子使幼儿能看到里面的小狗,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在盒子里,把小狗拿出来,放在纸盒的旁边,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在盒子外面。告诉幼儿纸盒里也叫纸盒内。幼儿跟着说:小狗在盒子(外)面。

2.出示盘子和杯子,盘子里摆4个杯子,盘子外面摆3个杯子,让幼儿说出盘子里外各有几个杯子。

3.指地上的圆圈,向幼儿解释,圆把地面分成三部分:圆内、圆外和圆上。请5、6、7个幼儿分别站到圆内、圆外和圆上,让幼儿说出圆内、圆外和圆上各有几个人。注意说出里外。按口令,幼儿站到梯形内、梯形外和边上。让幼儿说出梯形内、梯形外和边上各有几个人。

篇11:不同声音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课件

1、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感知不同的容器放入相同量的珠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或相同的长筒放入不同量(或相同量)的珠子发出的声音变化,感受探索声音所带来的乐趣。

2、幼儿通过操作感受声音的不同,培养幼儿的听、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准备】

1、长塑料瓶、长铁筒、长纸筒、长木盒、珠子等若干

2、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实录】

1、引导幼儿听一听各种声音,感受声音的不同,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师:我是魏老师,今天和你们交个好朋友,好吗?(好)那我提个要求,用你们的耳朵听听,好,请坐下,请听这些是什么声音?(汽车声、鸟叫声、流水声、雷雨声等)

(在最后听到救护车时,插入小结:救护车为什么叫得这么急呢?幼:救人…,所以,我们要锻炼好身体身体,把身体练得棒棒的,还要注意安全,这样就可以减少救护车的出现了。)

师:我们刚才都听到有哪些声音?(幼:有鸟叫…有…)这些声音是一样的吗?(幼:不一样)

2、引导幼儿说一说。

师:那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身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呢?好,都站起来试试。

幼:我会拍手…、我会跺脚…、我会用嘴发出出声音…。

(待孩子表现完后插入老师的“声音”:哇,小朋友们真棒,魏老师也想用自己的身体表现不同的声音,看我的。)

3、出示不同的长铁筒、长纸筒、长塑料瓶、长木筒子等,以其也想发出声音为题,引起幼儿探索、动手、寻求知识的欲望。

师:刚才我们用身体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今天老师带来了几种不同的长筒,想让这些长筒发出声音来,请小朋友们一起过来看看有什么长筒?

幼:这是铁的、这是塑料的…这是木的…,这是纸的…。

师:桌面上除了有不同的长筒外,还有什么?

幼:珠子。

师:这些珠子能帮长筒发出声音吗?(幼:能)

师:那请你们数10粒珠子装进筒子里,听听筒子里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

幼:不一样,因为有的是铁的…、有的是塑料的…;有的是木的…;有的是纸的…。

师:小朋友真聪明,原来呀,不同的筒子虽然都是装了10粒珠子,但是它们发出来的声音却不一样。

4、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感知大小不同的容器放入相同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师:现在,老师又拿一个长筒,这是什么长筒?一样吗?为什么?

幼:一个大一个小。

师:刚才小朋友如果用的是小的塑料筒子,你就拿出一个大的塑料筒子,如果用的是小的铁筒子,你就拿出一个大的铁筒子,同样放进10粒珠子,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5、讨论:同是一种材料的筒子,同样是放进10粒珠子,为什么发出的声音却不同?

师:我们来听一听,它们同样是塑料的长筒,同样是装了10粒珠子,为什么发出的声音却不同呢?

幼:因为一个筒子大,一个小。……等等。

教师小结:哦,原来不同材料的筒子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大筒子和小筒子同样是装10粒珠子,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提示语:因为大筒子里面的…空间大,小筒子里的…空间小,所以它们发出的…声音就不同)

6、体验制作后的乐趣。

篇12:幼儿园中班乒乓球科学活动课件

【活动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对乒乓球进行装扮,制作成乒乓球小人。

2、探索怎样让乒乓球稳稳地站在圆锥形的物体上。

3、喜爱美工制作,大胆想象、创作。

重点: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乒乓球小人。

难点:探索怎样让乒乓球稳稳地站在圆锥形的物体上。

【活动准备】

1、乒乓板、乒乓球人手一份。

2、各种制作材料,如水彩笔、毛线、保鲜膜纸芯、扇形(正方形)纸片、废旧边角料、双面胶等。

3、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小人物大集合。

1、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看我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自制小人。

2、逐一出示PPT,请小朋友们边看边说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哇,自制小人品种真多啊!有纸盒小人、鸡蛋小人、电线小人、彩泥小人等等,那今天我们也来做个自制的小人吧!

二、说说我们的设想。

1、我们班最多的球就是乒乓球了,大家都会拿它来颠球,而且很多还是颠球高手呢!今天我们就用它来变一个乒乓球小人吧!

2、你们想想这个小小的乒乓球怎样来变成小人呢?

3、幼儿互相讨论,和同伴说说各自的想法。

4、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自己的设想。

三、亮亮老师的本领。

1、你们的想法真不错,老师也想来做一个乒乓球小人。

2、教师示范、讲解:

●头部:乒乓球,一面画上五官,一面画(或粘)上头发。

●身体:用扇形纸片卷成圆锥形,用浆糊(或双面胶)固定,在顶部剪一个小口子,大小要比乒乓球小,这样就能让球稳稳地放在“身体”上面了。

●装饰:可以用毛线做头发,用彩色纸做漂亮的衣服等等。

3、提出制作要求:

●圆锥顶部开口大小要比乒乓球小,太大了容易掉下去。

●用各种材料来装扮乒乓球小人。

四、制作我的专属小人。

1、幼儿分组自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关注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要让乒乓球稳稳地站住。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合理利用各种材料,把自己的乒乓球小人打扮得独一无二。

五、秀出我的乒乓球小人。

1、为自己的乒乓球小人取个好听的名字,并展示到一起来,拍张集体照。

2、延伸活动:乒乓小人接力赛。

将乒乓球小人放在乒乓板上,手持乒乓板,一个接一个练习-平衡走。

篇13:科学的幼儿课件

如今的小学科学课比之前的教材更加突出“科学探究”, 教材以建构主义等先进课程设计理念为支撑, 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这一崭新的理念, 突出表现在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观察活动”和“探究活动”上。如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什么, 种子萌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等。这就意味着在我们的教学中需要大量的科学实验作为支撑, 但是在繁忙的一线教学工作中, 科学教师往往会担任比较忙碌的教学工作, 对于科学实验的准备及操作往往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为此, 我常常在想如果能制作出一套人机交互良好的科学实验配套课件, 这样就能为一线科学教师解除很多烦恼, 并且还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去探究问题的本质,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

何谓人机交互良好的课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机交互:人机交互、人机互动, 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问。人机交互良好的课件, 就是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收集信息, 并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而得出一定的结果的课件, 与事先预制好只需点几下鼠标就显示结果的普通课件不同, 人机交互良好的课件可以由学生或者教师任意输入实验的条件 (包括机器通过音频、视频等其他模式识别设备收集的信息) 而计算演示出不同的结果。

人机交互良好的课件对于科学实验的辅助与提升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课前准备更充分

新教材使用以来我们经常在教师中听到这样的声音:“科学课真是难教, 实验材料太难找了!”科学实验材料的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渠道:一类由教师准备, 主要包括实验药品、实验器械、制作实验器材, 即学生不容易找到, 实验课又必需的材料。另一类发动指导学生准备, 是指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日常用品、自然现象等。如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 我安排学生在上学的路上采一些野花带到学校,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 学习解剖花的方法, 认识花的结构, 了解花相同与不同。而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 我发动学生到大自然中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 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 采用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学生对果实的认识。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 为上课准备好了充足的实验课的材料。

而教师要准备的实验药品等往往因为部分小学设备配备不完善, 无法在学校内部找到, 这样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准备的难度, 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热情, 从而产生对科学课的厌教心理。而如果有一整套配套使用的人际交互性较好的课件, 教学时教师就能在无法找到必要实验材料时使用这套软件, 从而避免教师根据课本空讲实验的尴尬。

二、比幻灯课件更信服

一般课件或者现在教学中所使用的配套光盘中的实验往往比较简单, 例如在一些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实验中, 光盘中的视频实验往往先展示一个实验开始的画面, 然后镜头一转就出现结果的画面。这样简单的视频影像在学生脑海中只能留下短暂的印象, 而且还会使得有些学生对影像结果产生怀疑的态度。而如果我们可以拥有能随意改变实验初始条件并能由改变后的条件演算出实验结果的课件, 一定可以使得学生更加信服。例如在“像火箭一样驱动小车”的实验中, 如果学生可以随意改变气球的大小, 并由此计算出小车行使的速度与距离, 那么学生对于这个实验就像自己实际操作一样随心所欲, 信任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而且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三、比实验操作更准确

实际的实验操作往往会因为一些非人为因素导致实验失败, 例如在“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小魔术:用水淀粉在纸张上写字, 晾干后在用碘酒擦拭写字部分即刻显现出来。这个实验课本的设计意图很好,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但是学生做了后才发现结果往往不是这样的, 涂了碘酒的区域都会变成蓝黑色, 而不是只有水淀粉的地方才是蓝黑色, 原因就是纸一般由植物纤维为原料 (含淀粉等) , 碘和淀粉反应会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这样就跟设计这个实验的初衷所违背。如果我们设计的课件可以由学生在指定区域写上任意字, 并用电脑提供的“碘酒”去涂抹让字显现出黑紫色, 这样就能完成这个实验的初衷了。

四、更易引起实验冲突

如在“滴水计时”这一课中为引起学生发现泄水型水钟滴水速度先快后慢的特点, 特意设计了10ml、50ml、100ml三个实验, 并通过计算让学生去发现泄水型水钟的特点。这样的设计会使得教学内容重复且拖沓,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引导学生注意泄水型水钟滴水速度先快后慢这一点, 教师往往会感觉这样的引导会比较生硬。假如我们使用课件制作一个能让水滴匀速的泄水型水钟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出来后学生就会发现这与他自己所做的实验时间不相符合, 就会让学生去思考整个实验过程, 从而发现泄水型水钟滴水速度先快后慢的这一特点。

五、可实现大难度实验

如在“我们的小车”这一单元中, 我们在做实验时往往会因为现实中有摩擦力而使得所得的结果与预设的结果有所不同, 从而导致实验失败。而使用交互性比较强的课件, 我们可以假设实验在一个没有摩擦力的世界, 这样在“像火箭一样驱动小车”的实验中即使气球鼓起的大小只有一点点变化, 也会使得结果有所改变, 这样除了可以使得实验的结果能如预设一样成功外, 也可以扩大学生的思考方式, 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篇14:科学的幼儿课件

[关键词] 眼科学教学Powerpoint课件 应用探讨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课件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具有显著的优点:信息量大、节省板书的时间、制作精美的画面、形象直观的阐述、丰富生动的信息以及便于学生课后复习查询、可重复利用等。当前,在医学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中,多媒体形式已成主流,其中Powerpoint使用简单、易学易用,且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具有独到的灵便功能。

1 Powerpoint课件在眼科教学中的优势

1.信息量大 Powerpoint软件可以方便地把语言、文字、图片、表格、动画、视频等组合呈现,教学信息形式丰富多彩,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 2.直观形象 由于眼睛的结构较复杂且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较多、不易观察,如果只是老师用语言叙述,学生们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利用Powerpoint可以将大量图片和照片演示给学生使他们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利于他们对眼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信息呈现快捷方便。在讲课时,教师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快捷方便地出现教学内容,省去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因而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进行更多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2 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原则

科学性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基本要求是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视觉效果,制作课件既要符合教学目的和要求,又要运用现代医学教育思想、观点和方法,融入教师的创意,不能做成教材的翻版。 为便于教学应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和跳跃。 一个课件的展示不但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可使人获得美的享受,美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优质课件应是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 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宜多,应尽量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干扰。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过多的文字阅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干扰学生的感知和认可。各教学媒体结合的原则 各种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技巧

色彩的和谐对比 可以给课件增加感染力,达到提醒和区分的作用。但运用要适度,既不花哨也不枯燥,每个画面的颜色不宜过多,以不分散学生注意力为原则。界面中各视觉元素的主体与主体、

主体与陪体、主体与背景之间在色彩上产生和谐与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赏心悦目,产生一种亲和力和吸引力。设计课件界面时,使文字、图形在大小、主体与陪体、色彩亮暗产生一定的对比,可以明显的提高人们的视觉兴奋率。一般将字幕、图形的主体部分设计的大些,色彩处理得明快些,让陪体、背景略暗些,以增加反差。字幕尽量采用白字衬在深色背景上,如使用底图应避免过于花哨,以突出主体防止喧宾夺主。字幕要做到意义明确、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同一界面上不要有过多的文字。页面交换之间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效果,使整个切换过程平缓、舒适,不致出现仓促的感觉。但要注意任何技巧都有转移、停顿、诱导、结束的意向,尤其是花哨的技巧容易干扰学生们的注意力,破坏学生连续的思维过程。

4 讨论

眼科学多媒体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但还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如板书、挂图、教学模型还是必不可少的,在眼科临床教学中应该把一些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医学科研的迅猛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眼科学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扩大知识面,了解学科的新进展,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学习,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及修改教学方法。眼科学教师只有加强了自身的建设,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才能充分展现多媒体教学手段之长处,保证眼科学教学的顺利进行,使教学效果得到充分保障[1]。随着电脑科技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课件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得到普及。多媒体教学具有显著的优点:信息量大、节省板书的时间、制作精美的画面、形象直观的阐述、可重复利用等[2]。在眼科学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中,多媒体形式已成主流,其中Powerpoint使用简单、易学易用,且具有广泛的兼容性。眼科属临床医学学科,具有临床医学的共性,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即眼睛的解剖结构复杂、精细,眼科疾病种类繁多,眼科临床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结构复杂、直观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适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之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马刚,刘庆刚,张林祺.眼科教学优化设计的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02; 20(1):60

上一篇:生命的格调初中作文下一篇: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