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发展

2024-04-30

幼儿科学发展(共6篇)

篇1:幼儿科学发展

科学评价幼儿发展

幼儿阶段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幼儿阶段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恰当的评价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良好品德的培养具有重大作用。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用恰当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

一、客观、适度评价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幼儿的能力、性格特点和需要都有差异。

3-6岁的儿童又被称为幼儿期,这一阶段儿童一般是读幼儿园的时期。因为是正式上学之前的一个时期,又被称为学前期。这一阶段的儿童生活范围逐步扩大,儿童独立性增强,好奇心、探索欲望和参加实践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同时,幼儿要逐步掌握一些生活常识,以便自己逐步融入到社会中去,但是这时期的儿童能力有限,常常需要成人的帮助。

1大脑的发展,这时期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到六岁时儿童的大脑重量接近成人的脑重量。与此同时大脑皮质结构日趋复杂化,神经纤维的髓鞘化逐渐完成,使得神经传递更加迅速。这个时期儿童的皮质抑制机能也逐渐发展。这个时期是儿童脑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注意儿童的营养,以免阻碍儿童的脑发展。

2游戏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儿童之间的游戏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对以后社会生活的预演,可以增加自己的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因为儿童的自我抑制功能较弱,如果过多的强迫儿童学习可能会产生神经功能紊乱,所以最好让儿童在游戏中进行学习。不要阻碍儿童的游戏,积极引导儿童游戏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3言语的发展,这个时期是儿童掌握言语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初步掌握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时期。儿童对词汇的掌握数量、范围不断增加,这个时期儿童词汇数量是一生中增加最快的时期,这时期儿童的积极词汇数量也不断增加。同时,语法也逐步内化到自己的语言系统中,从简单的句子到复杂的句子,从无修饰的句子到修饰句子,儿童已经能熟练的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但还不能刻意把语法当做一门学问来认识。在口语方面儿童逐渐摆脱不连贯、缺乏条理的句子,逐渐变成有连贯的口语,而且独白言语也逐步发展。这个时期一定不能耽误儿童在语言上面的发展,让孩子大胆讲话,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

4记忆的发展,儿童的记忆能力逐渐发展,6岁儿童的短时记忆水平为6.09个组快(成人一般是7个组快),已经很接近成人,但儿童的记忆以具体形象和不随意记忆为主。这个时期儿童的有意记忆低于无意记忆,到小学时有意记忆才逐渐超过无意记忆,所以幼儿园适合在游戏中教学,如果直接让儿童去记忆一些东西,效果会大大折扣。而且这个时候的儿童记忆策略相当匮乏,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学习一些记忆策略,如复述、系统化等。5思维的发展,这时期儿童思维发展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仅从事物具体形象和表面来进行思考,很少涉及事物的内在本质。但是这个时期是抽象思维初步发展的时期,儿童逐步能掌握一些具有因果联系的事物。这时候的教育不能太过于超越儿童的思维阶段,太抽象的事物儿童无法理解,但是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因果联系的教育方法引导儿童抽象思维的发展,例如猜谜等。

6自我的发展,这时期儿童逐步有了自我的概念,自我评价开逐步始转向自己独立评价、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初步客观的评价,当总体自我评价能力偏低,家长要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不要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儿童。在儿童三岁的时候,自尊开始萌芽,自尊的发展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父母一定要重视,有研究显示,民主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儿童形成高自尊,对以后的生活有积极的影响,而过于疼爱或过于严厉的对待孩子,则可能使孩子发展成低自尊,对以后的发展有消极影响。

一般来说,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类:一种以区分评价对象——即幼儿的优良程度为目的,重视对幼儿进行分等鉴定;另一种则是以诊断和改进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为目的。相关研究指出,传统的幼儿发展评价以前者居多,评价的发展功能未能很好地实现。[1]在实践中,幼儿园往往只在学期末组织统一的测查活动来评价幼儿的发展。测查结果一来作为本学期教育的成果向家长汇报,让家长了解幼儿各方面的表现及发展水平,二来为制定下学期的课程计划服务。从理论上讲,这样的评价本来是一件有价值的工作。但由于操作过程中深受评价的测验模式和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的影响,实践操作中的幼儿发展评价偏离了“发展”的轨道:许多幼儿园热衷于根据评价结果给幼儿“排排队”、“贴标签”,区分“好孩子”、“差孩子”,把评价结果作为一种“标签”贴到幼儿包括教师身上,将评价结果作为衡量教育效果和幼儿发展水平的静态标准。而课程计划事实上又是难以改动的,幼儿发展评价事实上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此外,各种各样的儿童发展评价工具被研制、开发出来后,部分幼儿园和教师天天忙于拿着这些“工具”做观察记录。记录资料越积越厚,而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却很少。因为教师们多数时候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些资料,当然就更谈不上运用。加之不少评价工具本身带有比较明显的“测量”特点,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往往没有直接的联系,对教师改进教育教学也没有直接的帮助,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为评价而评价的现象比较普遍,评价的发展功能远没有发挥出来。

评价内容从片面、静态走向全面、动态 在传统的幼儿发展评价中,评价内容大多是片面、静态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内容以认知为主,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例如,笔者曾分析过我国北京、上海、广东、江西、福建五个地区的幼儿园等级评估标准。[4]在各地的评估标准中,从表面上看,“幼儿发展”部分是从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地评价幼儿的发展,但考察具体的评价项目,却全然不是这样。例如,在某地评估标准中,以“会几种律动、模仿操或徒手操”等项目评价幼儿的“健康发展”;以“知道家庭住址、电话、幼儿园的名称、地址、班级”等项目评价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以“能正确翻书、看书,初步理解情节简单的图书内容”等项目评价幼儿的“认知和语言能力发展”;以“能认识鼓、铃鼓、响板等乐器,并能分辨几种乐器的声音和自然界的多种声音”等项目评价幼儿的“艺术”,等等。虽然该评估标准是从“健康发展”、“社会性发展”、“认知和语言发展”、“艺术”四个方面来评价“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的,但从具体的评价项目中不难看出,实质上几乎所有的评价项目指向的都是幼儿的认知结果。二是评价时多关注幼儿已经达到的、静态的发展结果,而对幼儿的成长历程和发展潜能关注较少。例如,相当多的幼儿园习惯于采取学期或学年末测查的方式来评价幼儿的发展,测查内容一般依据幼儿园各课程领域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而定,以幼儿识记和再现的清晰度和准确度为主。评价者往往要求幼儿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中,将经历过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获得的相关知识经验进行回忆和再现。这种以行为目标作为判断依据的传统评价,只重视幼儿外在的行为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不到幼儿行为结果后面的动机取向和努力程度。这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评价,忽略了幼儿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情意目标和认知态度的培养,评价仍然只是一种寻求认知结果或知识的活动。

目前国内外很多幼儿园都在探索使用的幼儿发展档案袋评价,尤其注重对幼儿发展进行全面的、动态的评价。

评价主体从一元、单向走向多元、互动 一般说来,评价都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对主客体价值关系的一种判断。以往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基本上是由教师进行的,少有幼儿、家长及其他人员参与,因此是一种单向性的一元评价。相关研究指出,一般情况下,幼儿园没有有意识地考虑过让幼儿参与评价自己,因为他们认为“幼儿自我评价的意识要到大班末期才能够形成”。家长则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评价来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并与教师配合教育孩子,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意识很薄弱。而其他的人员(如社区成员),则连接触幼儿评价工作的机会都没有。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幼教工作者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评价主体一元、单向的弊端。如,单一评价主体的视野有限,容易使评价的结果只代表评价者单方面的见解或立场,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由于社会在根本上是价值多元的,单一主体的评价结果很可能难以被具有其他文化背景或价值观念的人接受,被评价者也会对这样的评价采取不合作态度,这样,期望通过评价来改进教育的期望就会落空。因此,一元、单向评价主体的状况在各国都面临着挑战,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已经成为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我国,《纲要》明确提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这改变了传统幼儿发展评价中教师对幼儿单向评价的评价体系,使幼儿发展评价呈现出更为广阔和开放的新格局。据此,很多幼儿园展开了相关的探索。[一些幼儿园注重发挥幼儿在评价中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自评和互评,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操作简单、形式有趣的评价方式,激起幼儿参与评价的兴趣,享受参与评价的乐趣,使幼儿在成为被评价者的同时也成为评价者。如让幼儿在“棒棒车”的墙饰上贴贴纸,评价自己一周以来各方面的进步;让幼儿用花和星星的图案评价自己对交通标志的认识等。此外,幼儿还可以通过盖“表情章”,对自己今天的情绪状况进行自评;可以通过在“棒棒车”上相互盖章,评选班上“最佳进步明星”;可以观赏、评价自己或同伴的绘画作品与建构作品;可以在集体或小组讨论中参与互评等。这种自评和互评,有助于幼儿学习客观地认识自我,并吸取他人之长,从而达到通过评价提升自我的根本目的。一些幼儿园在实践工作中,努力提升家长在幼儿发展评价中的地位,灵活利用家长开放日、设计了幼儿评价手册、家园互动联系册、调查表等,请家长参与对幼儿的评价,了解幼儿各方面发展水平。许多国家幼儿园都在探索使用的幼儿发展档案袋评价中,很多幼儿园都能注重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到幼儿发展评价中去。如我国厦门市第四幼儿园在每月的档案袋交流会中设臵了“我说”、“小朋友说”、“老师的话”、“爸爸妈妈的话”等四个项目,以进行多角度的评价。[8]在每周的档案袋交流会中,该园让幼儿统计出自己这一周中记录的最喜欢的事、最喜欢的作品,并用印章的方式对自己进行评价;在每月的档案袋交流会中,则评价自己认为进步和退步的地方。该园还尝试让幼儿同伴间互相评价,如在“小朋友说”中,同伴间进行评价,在互相评价中幼儿学会赏识他人,从别人的长处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思考自己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评价主体的互动,是指各方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共同协商、互相影响。在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的同时,许多国家的幼儿发展评价改革也关注评价主体的互动。如我国颁行的《纲要》提出:“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一方面,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与幼儿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幼儿如何能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再像以前主要只关心评价结果本身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幼儿和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如教师和幼儿、教师和家长、教师和管理者就幼儿发展评价进行面谈。在这种评价观念的影响下,各方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不断进行着信息的直接和间接交流。在交流中,各方主体对评价内容和结果不断进行讨论、调整,评价过程成为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例如,在英、美等国家,幼儿和家长可参与评价体系或指标的建立,并可就教师做出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申诉等。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评价活动变成了幼儿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与协商中,增进了各评价主体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对幼儿的发展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幼儿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共同承担促进幼儿不断改进、发展的职责。

评价主体的广泛参与、交互影响,实质上是在尊重了每一个幼儿个体的主体性的前提下寻求共识的达成,这反映着一种深刻的民主意识,极富有时代精神。目前,评价主体多元、互动的观念正在被世界幼教工作者所接受,且在评价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很大程度上,现代教育评价是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产生并获得发展的,因此,追求客观化、量化一度成为世界幼儿发展评价的趋势,不少幼教工作者曾把能否进行量化视为衡量幼儿发展评价是否科学公正的一个标志,量化范式下的标准化测验、常模测验也一度成为世界范围内盛行的评价工具和手段。然而,对教育而言,量化的评价是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简化或只评价简单的教育现象,它不仅无法从本质上保证对客观性的承诺,而且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9]量化评价把复杂的教育过程简化为数量,把丰富的质的现象还原成量的积累。凡是不能被量化的内容,如幼儿的活动兴趣、求知欲,幼儿的任务意识、良好的个性品质等,则有可能被摒弃于幼儿发展评价的范围之外。其结果是,评价更多地局限于一些可量化、可统计的幼儿所掌握的知识量的范畴。随着评价内容的全面、综合,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价幼儿的发展状况表现出僵化、简单和表面化的特点,幼儿生动活泼的个性被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幼儿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被简化为可能的几个数量,幼儿教育的复杂性和幼儿发展状况的丰富性则泯灭于其中。这种量化的评价结果,不利于对幼儿的发展进行真正深入的、内在的分析,无法帮助教师确切地了解幼儿并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教学措施和策略,是不可能真正实现评价的发展功能的。

受哲学和社会学发展的影响,质性评价逐渐发展起来。质性评价是指在特定背景下,通过现场观察甚至亲自参与,或者是与有关人员进行深入交谈,以及查阅有关书面材料等方式,对评价对象的属性在概念或程度上作质的规定,然后进行分析评定,以说明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程度。这种评价模式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背景”,即幼儿的行为要素要放在特定背景下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理解;二是“个人感受”,质性评价必须理解评价对象,即幼儿个人丰富多彩的经历、愿望和想法;三是“定性资料”,不去寻找幼儿个人行为之间的定量关系,而是在纯自然的条件下观察、收集评价信息。质性评价除了采用传统的个案研究、参与性观察、书面材料分析方法外,还常用历史学方法、语言学方法、人类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等。质性评价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幼儿特点和发展趋势等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近年来幼儿发展评价改革倡导的重要评价方式。在我国,一些幼教工作者将质性评价渗透到各类教育活动中去,并根据不同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如在专门的学习活动中,使用展示表现和情境诊断的评价方式,并对应使用观察记录、谈话、作品分析、案例分析等具体的评价方法。在游戏活动中,使用情境诊断和自我调节的评价方式,采用观察记录、个案分析、档案记录等具体的评价方法。在日常生活活动中,采用展示表现和自我调节的评价方式,以观察记录、谈话、问卷调查、档案记录等方法对幼儿进行评价。

应该指出的是,质性评价的出现,并不是对量化评价的简单否弃。作为一种新的评价范式,质性评价是为了更逼真地反映教育现象,因此,它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评价,而是把它统整于自身,在适当的评价内容或场景中,依然需要使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实质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利用量化方式进行评价就是恰当的,这能够很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深入程度,而用量化评价可能就难以评价幼儿的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相反,表现性评价在评价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却存在着费时费力、管理难度大、对教师要求高、评价结论的一致性相对较差等困难和不足,如果用它去评价幼儿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则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不能保证覆盖面。因此,在评价方式上,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基本走向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即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篇2:幼儿科学发展

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迅速启动实施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

(一)强化政府主导,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

一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利用3年时间建设1 200所公办幼儿园,2011年的任务是建设450所。农垦总局承担了100所、建设资金全部自筹;哈尔滨市承担了80所,其中市级投入6 000多万元,支持所属各县区幼儿园建设。各地要认真落实上报的项目建设资金,保证足额到位。

二要努力扩大具有公办性质的学前教育资源。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农村集体等举办公办性质幼儿园,现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部队及国有企业兴办的幼儿园无极特殊情况一律不许撤销。各地教育部门要认真做好登记注册,帮助他们解决在办园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三要完善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要按照“补建、同步建、强制建”的要求,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补建”就是要在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城镇小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同步建”就是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强制建”就是对未按规定建设配套幼儿园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对改变性质和用途的,要限期收回。

四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一方面,要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鼓励、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幼儿园;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综合办园实力较强的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

五要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增长点主要也在农村。各地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以公办幼儿教师为主,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要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和人口流动状况,确保布局的合理性、前瞻性和项目的科学性。

(二)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第一,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当前,重点要解决好4个问题:一要严格准入条件,坚持持证上岗。幼儿园专任教师必须取得任职资格,其他人员均要持证上岗。不具备任职资格的在岗教师,要通过在职培训、自学考试等方式在3年内取得任职资格,逾期未取得任职资格的,不得再任用。二要合理解决教师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各地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多渠道补充合格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富余教师,经过培训可从事保育和后勤等工作。三要落实好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公办幼儿教师要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体系,切实解决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四要加强培养培训。完善和规范幼儿教师培养体系,重点依托师范类院校培养幼儿专任教师,继续加强初中毕业起点5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依托医学类院校培养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原则上不再新设学前教育专业,非师范类中等学校停止举办学前教育专业。要建立和完善全员培训制度,设立学前教师培训的专项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开展。

第二,要配备必要的保教设施设备。各地在规划幼儿园基本建设的同时,一定要保障设施设备经费。每所幼儿园都要配备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保证基本需要的玩教具、儿童读物和室内外设施设备,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鼓励幼儿园自己动手,自制玩教具,鼓励社会捐助玩教具。

第三,要坚持科学保教。当前,特别要防止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指导、监督与管理的责任,重点加强对民办园的保教指导和监管,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各种形式的所谓超前教育。

(三)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拓宽经费保障渠道。

一要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各项财政支持政策。各级政府必须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投入责任,努力做到“五有”。一是“预算有科目”,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增量有倾斜”,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三是“投入有比例”,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要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并在未来3年有明显提高;四是“拨款有标准”,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五是“资助有制度”,建立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给予重点资助。这“五有”是保证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如期实现的硬指标,必须狠下决心,坚决完成。

二要完善办园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多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各地要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保障机制,合理确定幼儿园生均成本中家庭应该分担的比例。切实加强收费管理,既要防止高收费、滥收费,又要保证幼儿园收费能够满足正常运转。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办园和捐资助园,拓宽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二、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3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推进机制。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一定要把推动学前教育科学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积极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

二要推进项目建设,强化科学管理。当前,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保证国家项目的配套资金和省定45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地方投入资金的足额到位。二要管好、用好项目经费,完善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有效。

三要建立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加大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督查力度,把学前教育发展指标作为检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省政府将组织教育、发改、财政、编办、住建、国土、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对国家和省定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或专项联合检查。对因工作不力、管理不严或违规操作等造成工程安全隐患或事故的,人为因素影响项目进度或延误工期的,挤占、挪用、截留、滞留、套取项目资金的,疏于管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出现其他重大责任事故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四要抓好改革试点,完善政策措施。去年我省启动了国家项目的改革试点,2011年将启动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及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各地要结合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的实施,针对办园体制、投入体制、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工作机制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切实拿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特别是承担国家试点任务的县(市、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重点难点问题上率先突破。

五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及典型案例,多种形式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大力宣传优秀幼儿教师、幼儿园长的先进事迹,增强全社会尊重幼儿教师、维护幼儿教师权益的意识。要通过舆论宣传,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营造有利于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的社会环境。

篇3:幼儿科学发展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身心发展和需求都不一样。因此,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时, 要做到心中有数, 因材施教。

(1) 运动能力不一样。小班幼儿运动能力较弱, 重点应发展钻、爬、跑、跳、平衡等身体素质;而中、大班幼儿运动能力已渐渐加强, 因此, 选择教学内容时在动作难度方面须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2) 思维方式不一样。小、中班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 富有童趣、可爱的角色较能吸引他们;而大班幼儿抽象思维渐渐萌芽, 一些挑战性大、任务意识强的角色比较适合他们, 如扮演小士兵。

(3) 意识形态也不一样。小班幼儿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是朦胧的, 他们一般对同伴的活动不在意, 对小组合作活动不感兴趣;中、大班幼儿则喜欢集体活动, 喜欢竞争与合作游戏。教师应把握和分析幼儿的水平和特点, 有的放矢, 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富于变化, 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1. 让体育活动过程故事化

故事, 它角色生动、场景惟妙惟肖、情节有趣, 深受幼儿喜爱。在组织体育活动时, 我常将活动过程故事化, 或赋予它情节, 或赋予它角色扮演, 或营造竞争氛围, 使运动材料“活”起来, 使幼儿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 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 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 让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

除了体育教学活动, 还可以拓展其他活动形式, 如户外体育游戏、亲子运动会、远足锻炼等。如带领幼儿走出校园, 走进社区参与锻炼, 到湖畔举行亲子运动会、大型体操表演等。利用社区资源进行身体锻炼, 丰富了幼儿的知识, 扩大了幼儿的视野, 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 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3. 巧做幼儿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在活动中扮演角色应注意技巧:小班, 老师应扮演主要角色, 在游戏中起到引领的作用, 同时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而对于中、大班, 教师应只扮演配角, 而让幼儿扮演主角。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 理解孩子独特的感受, 灵活转变身份, 既做一个引导者, 更是活动的参与者。

三、科学调控运动过程, 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1. 动静交替, 科学调节运动量

幼儿体育活动运动量的安排须符合幼儿生理机能的规律与特点, 应由小到大再到小, 呈抛物线状。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合理分配难易点, 科学调控运动过程。要严格控制大强度练习的总时间, 不能让幼儿长时间连续从事大强度的运动。

2. 精讲多练, 合理调控运动密度

运动密度是指幼儿在活动中做练习的时间与活动的总时间的比例。活动的密度直接关系到一个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否充分合理地被教师和幼儿所利用, 进而也关系到一个体育活动的质量。

教师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 对小班幼儿的示范应多于讲解;对中、大班讲解的密度可稍大些。其次在教学时教师不能照搬教案, 而应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一个优质体育活动的重要标志就是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一个活动的时间, 提高活动效率, 促进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 发展身体素质,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效教学。

篇4:多元评价促进幼儿科学发展

幼儿在幼儿园无时无刻不在和活动发生交互作用,活动中能否给予幼儿正确、有效的评价,关系到幼儿的发展和教师教育行为的提高。注重平日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评价,避免只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在原有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应拓宽评价渠道,注重多元评价,更大限度的发挥评价所起到的教育作用。

一、注重个体发展中的综合性评价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自始至终贯穿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行为给予及时的评价,可以从幼儿的学习兴趣、态度、个 性、习惯、能力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指导。面对全班个性各异的幼儿,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是否科学?如果细想一下我们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有他突出的独特表 现。他的语言表达不好,但手工制作却相当精巧;他的绘画水平差,但身体的活动能力非常强等等。这些都是幼儿个性差异所存在的多元化体现。因此,以幼儿的个 体差异为基点,注重幼儿的各方面发展,对幼儿进行综合性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对幼儿的评价曾局限于对单一内容的评价,而多元的综合性评价涉及所有的领域,并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随着课程方案由“刚性”变“弹 性”,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内容也逐步趋向于多元化,既关注幼儿在各学习领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沟通能力的发展;既了解某个 幼儿一段时间内身体、社会、语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或某个幼儿的兴趣、个性特点、学习方式、发展优势等,也了解全体幼儿在某一领域或某一具体活动中的发展 情况。因此,评价中我们也采用了多种评价手段,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终结性评价,而更多的注重了对幼儿的日常评价和阶段性评价(既可选择课程来评价,亦可选 择幼儿综合能力的评价);由单一的评价幼儿某一方面发展,扩延到注重多方面目标的渗透。如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评价时,强调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性评价, 在幼儿表达时,针对其表达情况(语言的连贯性,逻辑性,完整性,用词的是否恰当等方面)进行及时的当场评价,不仅将对幼儿教育行为落到日常的每一个教育契 机,更将对幼儿的评价变得自然化。再如,在对幼儿绘画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估时,我们不仅注重绘画技能的评价,而且还将幼儿的想象力、涂色、以及讲述自己作品 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作为评价的目标渗透进去,既强调了幼儿的独特智力倾向,又对其整体发展进行了整和,客观、公证的对每一名幼儿做出了综合性的评价。

除日常活动中随机观察的口头评价、幼儿发展的阶段性评估外,轶事记录个案性评价,以及问卷调查和档案性评价也是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段相对稳定 的时间内(如一学期),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幼儿有一个更系统,更准确的了解和评价,以帮助教师采取更行之有效的教育 教法。

二、强调在真实情境中的动态评价

真实情境的评价是指在幼儿真实的生活、学习的情境中对幼儿所进行的评价,即“评价发生在教室的真实情境中,评价基于对真实表现的解释,而不是对 设计活动的解释。”动态评价则更关注幼儿个体能做到的以及借助成人或同伴之间的互动所能实现的潜能成长。在动态评价过程中,幼儿会被教师予以暗示或其他支 持,这时,评价与教学成为一体,这种动态评价显然是发生在教育过程之中,而不是在教育过程之后。如:教育活动中,有的幼儿比较胆怯,很少主动当众发言,教 师可以以比较大方的幼儿为榜样,课堂上随机鼓励其大胆发言,对胆怯幼儿表现出的进步及时在全班幼儿中给予当众表扬,树立其自信。私下里,教师还可对幼儿的 活动区活动进行单独指导鼓励其大胆表达与别人交流。在肯定他进步的同时以建议的口吻对他提出更高一步的要求,这样一来幼儿在老师的肯定与建议中能更快的调 动起积极性,单单几句对他评价的话,便会让他树立自信。再如:活动区活动中,有的幼儿老是局限于原有的游戏内容,遇到困难也不太爱动脑筋解决,在讲评中, 教师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其他幼儿一起帮他想办法、去尝试。这样,不仅为遇到困难的幼儿想出了办法,而且还调动起幼儿下次区角活动进行再创造的兴趣, 从而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与小伙伴的游戏中得到潜能的发展。

三、尝试多元参与的互动式评价

以往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基本上是由教师进行的,家长很少参与对幼儿发展的评价。而实际上,正如《纲要》中指出的那样:“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 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只有将涉及幼儿的所有人(包括幼儿自己)的意见、观点都加以综合, 评价才能真正反映出幼儿的发展,通过各方的对话,大家也才能不断地成长。因此,评价者由单一向多元的过度势在必行。

1.幼儿间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在众多的评价主体之中,幼儿是弱势群体,但培养幼儿自主评价的能力却是关系到幼儿的一生、同时也应 该贯穿于幼儿学习生涯的任务,通过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一方面可以培养其自我评价能力,认清自己学习的目的,养成反思的思维习惯,形成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 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幼儿的自我评价,可以评判自己的学习,从而更好地计划自己以后该如何学习。

幼儿与同伴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同伴对其的影响是很大的。结合日常各环节,尝试让幼儿参与评价过程,开展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如:值日生、我 的进步、我最能干、国旗下的好孩子等等,让幼儿在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客观的看待事物,促使不同个体的发展,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如在国旗下 好孩子的评选中,通过幼儿自我推荐、互相推荐,了解了彼此的优点、长处,为他们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让他们得到了一种不断争取进步的极力。再如: “值日生”的评价可完全发挥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在劳动完后,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得三朵小红花;对自己的表现比较满意得两朵小红花,不太满意得一朵小红 花。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小伙伴的监督下,可以让幼儿学会比较客观的评价自己,发挥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作用。

2.吸收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观察与评价,更多依赖于自身的成长经验与体会,依赖于与自身文化修养有关的对幼儿发展的理解。他们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有外显行为的发展方面,因此,他们获得的幼儿发展信息可能不够完整和全面。由此,让家长作为幼儿园的合作者、支持者,渐渐吸收到幼儿园的评价工作中。幼儿的发展阶段评估,半日活动开放评价……通过参与到活动中,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一个更客观的认识,加深了幼儿园教育观念的理解,从而不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步调一致地做好家园配合工作。同时,家长的介入也使得家园 工作互动起来,可以让教师及管理者更好的审视自己的工作现状,找出不足之处,加以细化、优化,从而改进教法,使家园共同进步。

总之,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评价,由谁来实施评价,都是从不同侧面关注了幼儿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点变化和成长。一个持续的多元评价过程能够提高教师的修养,更新家长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和谐发展。 “多元评价”的评价观念,是一种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评价观念。

篇5:幼儿科学发展

【内容摘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科学性的环境创设能发挥环境的最大效用。着眼整体感受多彩的世界,优化主题感悟知识的奥秘,引导参与收获成功与自信,关注人本收藏真情与博爱。通过园内合作、园园交流、家园互助,实现环境育人的最优化。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 科学性原则 和谐化发展 合作机制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在幼儿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从每天一入园到离园的时间里,都在感受着、发现着环境的变化,并与环境发生着互动。正如新《纲要》所说:“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园教育相关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即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幼儿园自身环境的创设方面,应不断追求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相结合的教育取向,即“环境的设计倾向于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事物相结合而发展。”

我园在环境创设中,以创设适宜幼儿学习、活动的环境为目标,创造有利于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的机会与条件,让环境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一.把握原则,树立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日益重视,使我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同时,幼教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更加注重了幼儿园环境构建,能否发挥环境的最大效用,更深刻地认识到环境的教育功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树立创设环境的科学意识,不断优化、不断创新。

1、全面性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全面性的特点,幼儿园环境创设也必须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而应从整体上设计安排,并把它渗透在整个幼儿园保教工作中,使幼儿园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整体效应。

2效用性原则:充分利用环境设备发挥教育效应。任何环境的创设都必需服从于内容和需要,不能为创设而创设,充分发挥环境的综合功能和内在潜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

3、主体性的原则: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必须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幼儿熟悉、喜爱和积极投入的环境,让幼儿感觉到自已是环境的主人,并能主动参与到环境的布置中去,并从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促进幼儿认识和操作技能的发展。

4、安全卫生性原则:要使幼儿在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中生活。安全、卫生是重要的条件,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服从于卫生和安全的要求,以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以下四个层面的功效:提升审美情趣与能力、了解自然与社会环境、体现活动主体性与主动性、形成良好个性品德。因此,我们教师应注重创新,讲究科学,充分挖掘环境创设过程中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力求科学 促进和谐发展

1.着眼整体,拓宽时空,让幼儿感受多彩的世界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仅表现在园舍、室内的布置,还要重视其他空间对幼儿教育所隐含的作用,提高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功能。

(1)“立体空间”多趣味

将一些幼儿百听不厌的经典故事和幼儿喜爱的儿歌、谜语、古诗、语言游戏等喷绘成色彩鲜艳的各种形状,如:扇形、五角形、菱形、长方形等,运用悬挂、串挂和张贴等多种形式,布置在幼儿园楼道和走廊等公共区,让幼儿在饭后散步时教师引导、解读故事,家长接送孩子时亲子阅读等。也有的制作成既有立体感又便于更换内容的小火车、花朵、海洋鱼等形式,让幼儿进行火车接故事、词语开花等游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四季更替”多变幻

利用每班一块80×120厘米展板和宣传橱窗栏,结合各种节日或季节,展示节日气氛与情景。让幼儿和老师一起参与布置展板,然后一起在幼儿园主通道上展出,幼儿的直接参与布置,使他们有一种自我成就感和对环境创设的责任感,这样既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又有多种的教育意义。

(3)“卡通世界”多精彩

为了引导幼儿喜欢阅读,我们考虑到以前用的木制图书架的不安全性,改用经编布为每班缝制了图书袋存放图书,为幼儿创设阅读的环境,让幼儿自由取阅,同时幼儿园专门设立了一间阅览室,四周墙面上也都用经编布缝制成图书袋存放了幼儿喜爱的各类幼儿图书,地板上放满了各种卡通的靠垫,环境非常温馨,每周定期向各班开放,有时还让幼儿大带小一起阅读,幼儿非常喜欢到阅览室看书,这样大大拓宽了幼儿的阅读视野。

(4)“外面世界”多辽阔

公园、田野、社区、工厂、商店等场所也是幼儿必须接触的外部环境,每学期组织适当的活动,使幼儿更好感受自然、感受社会。如:秋收季节,带幼儿到田野去感受秋天的景色,观察农民伯伯收割水稻,去农民家晒场看看翻晒稻谷等,从中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2.突出实效,优化主题,让幼儿感悟知识的奥秘

课程实施中环境创设的版块使我们感受到了新课程的新视点。因为环境是无声的教材,幼儿通过感官能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美化”,而是幼儿园的隐性课程,能紧紧围绕主题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相应的材料,促进幼儿迁移经验。(以大班主题活动“有趣的昆虫”为例)

(1)创设环境诱主题

利用活动室有限空间,创设主题情景,营造主题氛围。墙面上是幼儿一起收集的各种昆虫照片。

(2)利用环境学主题

主题开展中的主题环境创设不仅仅局限在某一处,整个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主题环境创设的组成部分,如:将幼儿绘制的昆虫悬挂在室内、手工制作昆虫摆满了窗台、有关昆虫的故事帖在故事墙上。

自然角中,把孩子们捕捉的小蚂蚁、小蚱蜢、小蜜蜂等昆虫饲养起来,孩子们能经常不断地观察、议论,了解了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成长情况。

(3)巧借环境延主题

借助主题情景,让幼儿在不自觉中延伸主题学习的内容。比如,区角环境中也是有关昆虫的探究活动,探索区的有趣的昆虫棋,科学区的帮昆虫找家,提供了便于幼儿交流、互动的机会,孩子们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他们一起交流、议论着昆虫的本领、昆虫的色彩和分类等。

(4)完善环境展主题

环境的创设并不要求一步到位,可让幼儿在主题学习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以利于幼儿更好地参与、展示。如:悬挂出幼儿的亲手制作的昆虫标本、图画等。

3、体现主体,引导参与,让幼儿收获成功与自信

陈鹤琴先生“活生活”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让幼儿参与整个过程,幼儿在环境创设中,动脑、动口、动手等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展现才能,收获成功与信心,而教师始终是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我们利用环境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时,环境就能成为一把开启幼儿潜能的金钥匙,使幼儿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用幼儿的眼光与智慧

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从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眼光来创设环境。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请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树立自信心。

如:中班主题活动《运动的身体》开展时,大家对体育运动项目产生了兴趣,于是,有的幼儿从家中收集了许多有关体育活动的`图片,有篮球赛、游泳、足球、赛跑等,大家一起议论着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体育明星,激发了孩子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有效的拓展了主题内容。

(2)用幼儿的成果与作品

每个区摆放些什么、如何摆,墙面布置什么,都要与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才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体验成功感,也有助于幼儿对环境的爱惜。

如:小班在开展主题《落叶飘飘》的环境创设时,用幼儿亲手印制的手印画,组成一棵棵五彩的落叶树和一棵棵的青菜,亲手绘制的各种水果组成一棵棵水果树,还将幼儿帮助收集的树叶、棉花、稻穗、菊花、辣椒等实物也利用起来,布置成一幅有立体感的秋天美景图,既体现了本土化特色,又发挥了本土资源的内涵,孩子们也欣喜地喊着:这个柿子是我画的,这片树叶是我印的……。

4. 关注人本,倡导亲近,让幼儿收藏真情与博爱

我们知道,幼儿获得经验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能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体会合作、感受真情。我们应倡导幼儿通过对自然、同伴、家长、老师等方面的接触与亲近中,体验爱、收藏爱。

(1)亲近同伴

在一些活动中,某些材料,幼儿都想争着去玩,但是由于材料准备有限不能一次性满足大部分幼儿的需要,这时,让幼儿学会遵守活动的规则,克服以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同伴间能学会谦让、合作、分享,体验友情。

(2)亲近老师

老师要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活动中去,多给孩子一些表扬,把对孩子的爱融入到每天细微、烦琐而又平凡的一日生活中,深入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愿望、要求、兴趣、爱好出发来指导,形成尊重、信任、友爱的和谐氛围,让幼儿感受老师像妈妈一般的爱。

(3)亲近自然

充分利用园内的动物角、植物角、花草树木、周边的自然环境,让幼儿走向自然、开宽视野。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体验生活的快乐。

如:在秋天里幼儿园的野菊花盛开了,大班的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采摘野菊花,然后一起送到食堂里请阿姨将野菊花蒸好,晒干后一起品尝菊花茶,从而了解菊花的多种价值。

(4)亲近社会

幼儿园社会领域强调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能力,即注重做人的教育,因此,适时地带幼儿走出园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培养幼儿与人交往能力的良好教育途径,如:中班《香香的蔬菜》主题活动开展中,老师带领幼儿参观农贸市场,了解农贸市场是人们买菜的地方,里面有品种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并让幼儿每人带两元钱,大胆地与人交往,参与买菜的过程。重阳节之季,带领小朋友去敬老院慰问,每位小朋友将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各种水果、糕点等礼物分给老人,为老人表演节目,让孩子们获得了一次很好的尊老、敬老、爱老体验。

三.健全机制实现分享共赢

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因此,它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健全运行机制,吸取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

1、园内合作共享

由于各平行班都在开展同一主题的内容,因此每个班都能结合本班实际创设环境,各尽其能,同一主题的环境创设呈现出各尽其能的良好氛围。而且,各平行班之间还可以相互借鉴,不断调整、丰富环境,实现环境创设的多重价值。

平时,每个平行班之间还能共同收集主题材料轮流使用,以求真正的资源共享。我们注重每个主题活动中的资料积累和保存,主题更换时,各教研组将各种材料和资料收集保存好,使资料积累不断丰富。

通过环境创设相互评比,教师们能随时关注幼儿,并结合主题目标,不断创新环境创设,并把环境创设过程当作教育的过程。不仅对每位教师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也充分的发挥了每位教师的潜能。使每班的环境创设也更具特色化。

2、园际交流共赢

我们平时在与姐妹园结对教研活动时,能注重吸取姐妹园在环境创设方面长处和特色,为我园所用,并经常与结对幼儿园进行深入探讨,学习借鉴。特别在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学习中,通过姐妹园的展示和指导,我们改变了以前对投放材料的盲目性,对每个区角的材料投放能结合主题开展,并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针对性强。例:为了更好的发挥静态环境的对话功能,我们各区域每一种投放材料,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利用图示的方法让幼儿去解读,有的图示方法教师绘画有难度,就将操作步骤用照片的形式贴上,也有的将操作材料直接在墙上进行操作,这样有效的让每个墙面会“说话”,并成为幼儿学习互动的平台。在材料投放层次上做到多样性,同一年龄,多层材料、如:小班的喂小动物,可用筷子、勺子、木珠、红豆、绿豆、蚕豆、小纸团、海绵粒等,鼓励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操作,体验成功的快乐。同一材料不同用法。如:中班的各类图形,既可以分类,又可以排序、数数、拼图等,发挥同一材料的多种玩法。有效地提高我园区角活动的实效性。

3.家园互助共育

在每个主题实施以前,我们将活动计划人手一份分发给每位家长,从中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所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请家长帮我们收集有关水的书籍、图片、及光盘等,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学习主题,这不仅促进了家园教育的沟通,也使幼儿园的教育更广泛的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充分发挥5+2>7的功效,从而真正实现家园共育。

我们还通过教师出点子,家长配合收集材料制作的方法,有效地充实和丰富了区域环境和各主题环境的创设。每学期末还进行评选巧手妈妈和好家长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家长的积极性,推动了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丰富了幼儿园的整体环境。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中,我们领悟到,良好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能激发幼儿思考,改变幼儿的认识与理解,我们在创设环境中,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做个有心人。但我们还须注重环境创设的安全性和卫生性,以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老师用心地去创设、调整、实施,更要让幼儿有效地进行互动。让我们的环境创设能伴随着孩子们更加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

《二十一世纪幼儿园素质教育》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浅议创设幼儿园环境》 汪美娟

篇6:幼儿科学发展

科学启蒙教育是教师用不同的组织形式,让幼儿在有计划的学科学和自由的科学探索活动中,主动获得科学经验,掌握学科学的方法。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 期,幼儿良好的个性发展,与科学启蒙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园实践证明,科学启蒙教育在幼儿的个性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科学启蒙教育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1、观察大自然,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好奇心不仅是幼儿学科学的动力,也是幼儿今后进一步学习的条件。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 代初期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我们应向它全面讨教,向它探讨,”,大自然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它的形、声、色都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 心。利用大自然不仅可以开拓幼儿的视野,还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在春游、秋游中我们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用大自然这个活教材探索科学的 奥秘。如在观察《秋天的田野》中,我们不仅让幼儿观察秋天的天气,还可以观察秋天的庄稼、花、草、树木的特征。引导幼儿从上到下(天空、云彩、大地)、从 远到近(远处是田野或山峦,近处是树林或庄稼,脚下是泥土或小草)进行观察。呀!“草儿变黄了,叶子掉了,泥土有香味”,“这些是为什么呢?”“秋天为什 么到处是枯黄的一片呢”?草里的小蚱蜢也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冬天来了,下雪了,带孩子们到雪地里走一走,会咔嚓咯吱地响,雪为什么是白的?为什么要下 雪呢?尝一尝,雪是什么味?堆一个雪人,看看它有多滑稽!雪落到手上成了水,雪花是什么形状的等等问题,都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除此之外,大自然中的 风云、雨雪、山川河流、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等都是孩子们想了解的。幼儿对她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幻想,教师要尽可能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解答他们的 好奇心。

2、运用科学小实验,解决幼儿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这就是他之所以成为科学家的原因,他对什么事都充满了好奇。

怎 样解决幼儿的好奇心呢?有时候教师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是解决不了幼儿的好奇心的,而科学小实验对幼儿学习知识,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起到了重要作 用,它让孩子在动中学、学中动,帮助孩子解决想象的难题。如在《认识空气》一课中,教师说:“空气无处不在,没有空气人就会窒息”等,幼儿会问:“空气究 竟在哪里呢?我怎么感觉不到?”此时教师就不能光说,应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实验:①用嘴向塑料袋吹气,扎紧袋口沉入水中,一松手充满空气的塑料袋会 浮出水面;在水中把塑料袋戳一小孔,此时有气泡冒出。②用一纸袋装满空气扎紧口,用力拍扁,发出响声“啪”,问幼儿这是为什么?③用手捂住口鼻一小会儿,体会没有空气的滋味。这一实验幼儿非常感兴趣,从而也解决了他们的好奇心。

3、建立科学宫,使用科学媒体,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现 代科技迅猛发展,为了让幼儿适应高科技社会发展,就需要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解决。幼儿不仅对大自然充满着兴趣,对现代科技、化学反应、物理现象等也充满了好 奇心。科技宫里的人体标本、科学玩具、光学、声学材料、变色反应、凸透镜、凹透镜、哈哈镜等等都是他们探索的奥秘。“我是怎样生出来的?”“为什么女孩要 穿裙子、男孩要站着尿尿”、“吃进嘴里的东西到哪儿去了?”等等问题,都是孩子们想知道的。我园建立科技馆,让幼儿看录相,操作电脑,引导幼儿去关注我们 的社会,探索人体,愉快地接受健康教育,满足了幼儿极大的好奇心。

二、利用科学启蒙教育引导幼儿的爱心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幼儿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也充满了爱心。但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的爱心,保护好孩子的爱心。

1、开发室外种植园地,萌发幼儿的爱心。

室 外种植园地是幼儿种植花、草、树、木、菜的场所。我园有许多大片的种植园地和小块种植角,它们是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里面种有各种春、夏、秋、冬的花。还有许多萝卜、青菜、蚕豆、豌豆、红薯等。幼儿经常在教师的带领下,去给它们松松土、扯扯草、浇浇水。如《认识红薯》这一课,通过认识薯叶、茎到扯出根,即红薯时,他(她)们惊奇地发现红薯是长在地下的,把红薯上的泥土洗干净,露出粉红的肉来,真好吃呀!自己动手,吃起来也格外香,从而也体会出了劳动的艰 辛。幼苗破土,开花、结果,他们高兴得又蹦又跳。看到有的花死去时,又难过得掉下眼泪,他们就象爱护自己一样,精心培育它们,孩子们不仅从中学会了一些简 单的劳动技能,还萌发了一颗对植物的爱心。

2、建立室内发现室,激发幼儿的爱心。

小 动物、小生物和孩子一样,需要人们去关怀。如何激发孩子对动物的爱心呢?只有通过接触,通过了解,来教幼儿如何去爱。不妨在活动区内开发一个发现室,春天 来了,在废弃的蛋糕盒里养上一群小蝌蚪,水上漂着浮萍。鱼缸内有几条小金鱼自由自在地玩耍,大纸盒中养着一两只小兔子,看着它们一天天地变化,去摸一摸,抱一抱它们,逐渐让孩子懂得了爱护它们就是爱护生命。通过参与为小动物准备饲米,就懂得了有生命的动物是吃东西的,参加扫除排泄物,知道了动物吃了东西要 排泄,知道母兔会生小兔。把动物抱在怀中,感觉它们的体温等等,激发了孩子爱小动物的一颗善良的本性。

3、设置科学图书角和家园联系科学画栏,保持幼儿的爱心

人 口的稠密,环境的污染造成地球发出呼声“救救我们吧!”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爱护大自然呢这就要求我们大家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而孩子尚小,他们不懂得生 活的这个空间将会面临重大的灾难。而设置科学图书角、家园联系科学画栏等周围环境的科学教育可以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如在科学图书角内的书架

上,可以摆放一 些关于科学小常识、科学幻想的书籍。有《我们生活的地球》、《垃圾的回收》、《节约用水用电》、《纸的用途》等书,让孩子们通过看书来懂得生态环,保护我 们的地球。又如在家园联系科学栏目里,写上请爱护以下生物:树苗、熊猫、大象。画上果壳瓜皮入箱,不随地吐痰,不抽烟,排除废气等等画画。为了幼儿便于理 解,配上图画,目的旨在保持孩子的一颗爱心。

4、在参观游览中树立幼儿爱心

参 观浏览是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幼儿参观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参观中主要是观察社会,浏览中主要是观察大自然。我们古城黄州有一个李四光博物馆,李四光是一位伟 大的科学家,有时候我们带幼儿去参观博物馆的陈设和室内的各种科学实验,让幼儿动手去摸一摸,在解说员的讲解下,既了解了各种科学原理,又知道了李四光其 人其事,树立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立志当科学家的思想。东坡赤壁也是我们黄州人的骄傲,通过浏览赤壁风光,田园景色,掀起幼儿对一代文人志士的爱戴之 情。

三、利用科学启蒙教育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1、在操作实验中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科 学启蒙教育强调幼儿动手操作实验,在操作中幼儿往往碰到各种难题,如果教师用正确,发展的眼光去处理他们所遇到的难题,用鼓励的语言去激发他们,孩子们一 定会树立自信心。我班有位小朋友,对学习没有热情,上课无精打采,平时爱打架、不爱讲话,绘画也是乱糟糟的,几乎一无是处,老师偶尔表扬或批评他,都无动 于衷,可是一次偶然的发现却使这个孩子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一次活动区科学小实验中,大部分小朋友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玩的区域,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设置了一 个《认识电》的小实验,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操作,使灯泡发亮,很多小朋友看到操作那么复杂就走开了,而这位小朋友却在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嘴里还自言自语,有的小朋友说:“老师,他在乱说话。”我观察了好半天,知道他在努力想使实验成功,这时,我说了一句:“你试试看,一定行!”在我鼓励的目光和语言下,他 左试右试,终于使灯泡发亮了,他激动地说:“老师,我成功了!”我马上说:“你真能干!”你能把你是怎么让灯泡发亮,表演给小朋友看好吗?他犹豫地小声 说:“我做不好”。我继续说:“你一定行!”终于他快速地做好了实验,在小朋友们羡慕的眼光中,我看到了他眼中的自信。自此以后,每发现他的一点长处、一 点进步,我都及时肯定,科学实验角几乎成了他的专利。一次意外的科学小实验,竟使孩子树立了自信心。成为一个热情进步的好孩子。

2、在科学活动中增强幼儿自信心

所 谓自信心就是积极而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这些内在情感。《情绪智力》一书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教授认为,儿童期是情商培养的关键期,若 在此时进行科学教育,就会为塑造高情商品质奠定重要的基础。自信心是获得高情商的关键因素,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如我在《神奇的磁 铁》这一活动中,首先用磁性立体小兔在手的操作下在玻璃上跳

舞,吸引幼儿注意力,提出问题“小兔”为什么会跳舞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幼儿玩磁铁,在很多物体 中找出磁铁,幼儿用磁铁去吸各种东西,看一看有哪些东西被磁铁吸引,又有哪些东西没有被吸引,它们具有哪些特性?然后又继续玩磁铁游戏,在沙中用磁铁寻找 危险物品。幼儿发现了其中的铁砂,明白了小兔跳舞的道理,然后幼儿又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了磁性小动物。看到自己制作的小玩具以及一连串的发现,幼儿高 兴得手舞足蹈,自豪地说:“我发现了磁铁的秘密了!”看着孩子们在这一活动中的表现,看见他们成功的喜悦,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小小的一次活动竟大大增强 了幼儿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通过对幼儿好奇心、爱心、自信心的培养,引发出了幼儿内心强烈的“我要学科学”的愿望,对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发挥潜能,有效地工作,战胜挫折,创造成功的人生等良好的个性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读书笔记:

读了《利用科学启蒙教育发展幼儿的个性》以后,给我的启发是利用科学启蒙教育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利用科学启蒙教育能引导幼儿的爱心、利用科学启蒙教育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三方面讲述的比较好。

一、利用科学启蒙教育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1、观察大自然,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大 自然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它的形、声、色都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利用大自然不仅可以开拓幼儿的视野,还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在春游、秋游中我们 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用大自然这个活教材探索科学的奥秘。除此之外,大自然中的风云、雨雪、山川河流、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等都是孩子们 想了解的。幼儿对她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幻想,教师要尽可能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解答他们的好奇心。

2、运用科学小实验,解决幼儿的好奇心

怎样解决幼儿的好奇心有时候教师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是解决不了幼儿的好奇心的,而科学小实验对幼儿学习知识,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起到了重要作用,它让孩子在动中学、学中动,帮助孩子解决想象的难题。这一实验幼儿非常感兴趣,从而也解决了他们的好奇心。

3、建立科学宫,使用科学媒体,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科 技宫里的人体标本、科学玩具、光学、声学材料、变色反应、凸透镜、凹透镜、哈哈镜等等都是他们探索的奥秘。“我是怎样生出来的?”“为什么女孩要穿裙子、男孩要站着尿尿”、“吃进嘴里的东西到哪儿去了?”等等问题,都是孩子们想知道的。建立科技馆,让幼儿看录相,操作电脑,引导幼儿去关注社会,探索人体,愉快地接受健康教育,满足了幼儿极大的好奇心。

二、利用科学启蒙教育引导幼儿的爱心

1、开发室外种植园地,萌发幼儿的爱心。

2、建立室内发现室,激发幼儿的爱心。

3、设置科学图书角和家园联系科学画栏,保持幼儿的爱心

4、在参观游览中树立幼儿爱心

三、利用科学启蒙教育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1、在操作实验中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2、在科学活动中增强幼儿自信心

通过对幼儿好奇心、爱心、自信心的培养,引发出了幼儿内心强烈的“我要学科学”的愿望,对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发挥潜能,有效地工作,战胜挫折,创造成功的人生等良好的个性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上一篇:观《英雄小八路》有感下一篇:阔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