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宝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2024-04-30

蛋宝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共15篇)

篇1:蛋宝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常见的鸡蛋、鸭蛋、鹌鹑蛋,比较它们不同的外部特点和内部结构。

2、了解除鸡、鸭、鹅外其他会生蛋的动物。

3、在活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熟的鸡蛋、鸭蛋、鹌鹑蛋幼儿人手一份;鸡、鸭、鹅图片;干湿小毛巾幼儿人手一份;贴有鸡、鸭、鹌鹑的小筐三个;蛋壳画和彩绘蛋壳玩具;教师手里生、熟鸡蛋各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一个盖着布的篮子,引起幼儿的注意。

教师:“小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猜猜看是什么?”

幼儿回答后,教师让幼儿伸手到篮子里摸一摸,再说说是什么。(此环节容易吸引小班孩子的注意力,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摸一摸也能让幼儿初步感知蛋的外形特征。)

2、让幼儿感知鸡蛋、鸭蛋、鹌鹑蛋的不同外形特征。

教师:“你们喜欢这些蛋宝宝吗?那请你把这些蛋宝宝领回你们的家吧。”

幼儿每人上来取一枚蛋,放在事先铺好的小毛巾相互观察比较。

1)你知道这些蛋宝宝叫什么名字?

2)和你们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蛋宝宝是一样么?

3)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由于有照顾蛋宝宝的经验,孩子取放蛋宝宝都很仔细,放在毛巾上更增加了蛋宝宝的稳固性,幼儿学习兴致高,能够较好地发现蛋的大小、颜色不同等外形特征)

3、游戏“送蛋宝宝回家”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蛋宝宝的爸爸妈妈是谁吗?”幼儿回答后,出示鸡、鸭、鹌鹑的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认识理解。

2)教师:“蛋宝宝和你们玩了这么长时间,它们爸爸妈妈想它们了,请小朋友们把你的蛋宝宝送回家吧。”

3)幼儿把各自的蛋分别送到对应的贴有鸡、鸭、鹌鹑图片的小筐里。

(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动物生蛋概念的认识,同时也起到帮助幼儿进行分类的作用。)

4、认识蛋的内部结构。

1)想知道蛋宝宝里面有什么秘密吗?怎样才能打开蛋宝宝呢?

2)教师敲开一个生鸡蛋,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蛋宝宝里面是什么样子的,认识蛋青和蛋黄。

3)过渡:蛋宝宝里面是不是都有蛋青和蛋黄,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

4)教师和幼儿一起动手剥熟鸡蛋(剥之前提醒幼儿用湿毛巾擦手,把剥完的蛋皮放在空盘中,保持卫生。)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蛋青、蛋黄哪里去了?这个蛋和刚才的蛋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蛋的内部结构的认识,在渗透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生活技能)

5、教师:“小朋友知道了鸡、鸭、鹌鹑会生蛋宝宝,那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会生蛋宝宝?”

教师用多媒体帮助幼儿了解其他会生蛋的动物。如乌龟、天鹅、蜥蜴、蛇、鸟等等。

(这是个活动的知识拓展和延伸,旨在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对动物世界的探索)

6、教师出示蛋壳画和彩绘蛋壳玩具:“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作出更好看的蛋壳玩具,好不好?”幼儿自由欣赏蛋壳玩具,活动结束。(科学活动和艺术活动自然结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活动延伸:

幼儿用绘画、粘贴的形式装饰蛋宝宝。

小班科学教案:鸡蛋站起来了

活动目标:

1、探索使蛋宝宝站起来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2、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有关物体支撑的经验。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熟蛋若干,课前装饰成蛋宝宝。

2、沙盘、瓶盖、小碗、积木、彩泥、沙包、米、手工纸、图画纸、手绢、小毛巾等辅助材若干。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教学,边播放音乐,幼儿边跟随音乐做模仿动作,幼儿围坐在教师身边,用谈话引出课题。

二、老师引导幼儿说出蛋宝宝的特征,尝试探索蛋宝宝站立的方法

1、出示蛋宝宝,引导幼儿观察蛋宝宝,然后请幼儿说说蛋宝宝长的什么样子?(圆溜溜的、很光滑……),教师说:“蛋宝宝整天躺着,它想站起来到外面看看,我们能帮助它吗?”幼儿一起说:“能”。(教师为幼儿的探索设置悬念,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2、引导幼儿探索在平面上让蛋宝宝站立起来的方法

①幼儿每人一只熟蛋,让幼儿自由探索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让蛋宝宝站起来的,用了什么方法?(磕了一个小坑,使蛋宝宝站起来的)

②教师讲述幼儿探索的情况,教师说:“许多小朋友都把蛋宝宝磕了一个小坑,才能使蛋宝宝站起来,那么我们不能把蛋宝宝弄破,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蛋宝宝站起来呢?”

3、引导幼儿借助辅助材料,探索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

①我们请材料王国里的朋友来帮助蛋宝宝站起来好吗?(逐一出示各种辅助材料并说出其名称)

②进一步引导幼儿借助各种辅助材料,探索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要求幼儿注意安全和卫生。

③请幼儿说说自己怎样使蛋宝宝站起来的,并演示给幼儿看看,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让幼儿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

④教师与幼儿互相交流,共同分享各自使蛋宝宝站起来的各种好办法,并让幼儿逐一尝试。

4、请幼儿说一说这些蛋宝宝的妈妈是谁?那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动物妈妈会生蛋吗?不知道的小朋友可以从电视上、书籍上、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回来后告诉老师。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放上各种材料(沙盘、瓶盖、小碗、积木、彩泥、沙包、各种米、手工纸、图画纸、手绢、小毛巾、棉花、电线等),让幼儿继续探索,从而激活幼儿进一步去探究、发现的好奇心。

小班科学:谁在水里不见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谁在水里不见了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比较观察了解溶解现象,产生观察的兴趣。

2、能初步记录与交流自己实验结果,乐意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教学准备:

1、教师操作材料:糖、黄沙、赤豆若干, 一张大记录纸。

2、幼儿操作材料:分别装有糖、黄沙、赤豆的盒子若干,水杯、分类盒、小调羹若干,记录板、记录纸、粘贴纸人手一份。

3、实验记录:用贴标记的记录形式。

谁在水里不见了       姓名:

我的实验材料  糖  黄沙  绿豆

我的猜想

我的实验

4、科学术语及词汇:溶解。

5、时间安排:20~2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幼儿认识材料,激发实验兴趣。

教师出示装有糖、黄沙和赤豆的盒子,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认识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样小礼物,看看它们是什么?

二、幼儿实验操作——谁在水里不见了

(一)、幼儿猜想,到集体记录板上记录猜想结果。

1、师:今天,三种宝宝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它们藏到水里面会怎样呢?你觉得哪个宝宝在水里会不见了?

2、幼儿独立思考、进行猜想,交流讲述。

3、幼儿到集体记录板上用粘贴小红花记录猜想结果。

4、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觉得糖宝宝到水里会不见,有的小朋友则认为黄沙宝宝,还有的小朋友认为是赤豆宝宝。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待会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做一做,看看到底是哪个宝宝在水里不见了。

(二)、幼儿实验,在自己的记录板上记录结果。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交待实验步骤。

师:①请小朋友选择一种宝宝,放在红色盒子里的小水杯里,用调羹搅拌一下,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它是不是在水里不见了?②如果这个宝宝在水里不见了,就把看到的结果用小红花粘贴在“我的实验”里。③记住,试一种记录一种,然后再去试另外一种,记录一种。

2、幼儿证实猜想:将糖、黄沙和赤豆分别投入水中,观察谁在水里不见了。

3、幼儿实验记录:引导幼儿用粘贴小红花的方式将实验结果记录到自己的记录板上。

4、幼儿自由交流:大家的游戏做完了,哪个宝宝到水里去不见了呀?它们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看着你的记录表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

5、幼儿交流,教师记录结果在大记录纸上。

教师小结:我们发现糖宝宝放在水里会不见,化掉了,这就是溶解。

三、经验拓展。

教师提问:还有哪些东西会像糖宝宝一样放进水里也会不见呢?我们回去再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吧!

小班科学教案:大小、长短

篇2:蛋宝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蛋宝宝

活动引入:

科学活动“有趣的蛋宝宝”的准备活动中,需要孩子们收集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来幼儿园。小朋友收集了许多有关“鸡蛋”的资料:有的带来了工具书介绍“蛋”的品种;有的和爸爸妈妈一起从网上找来图片介绍“蛋”;有的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蛋;还有的带来了鸡蛋做成的工艺品„„。为了使幼儿能进一步地亲近这些蛋宝宝并对他们产生兴趣,我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了“蛋宝宝的家”,把孩子们带来的这些蛋摆放在一起。目的是让幼儿通过与身边的“蛋宝宝”亲密接触,发现其中的有趣与奇妙,并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当孩子在拨弄的过程中突然不小心把一个鸡蛋掉在地上摔碎了壳的时候,同伴们纷纷围了上来,蹲在碎鸡蛋周围,三言两语地议论开了。他们似乎对鸡蛋壳的“脆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蛋壳果真那么“不堪一击”吗?孩子们有了疑问,也就萌生了好问的愿望,于是讨论就很自然地展开了。

在“生成”中设问: “为什么鸡蛋从桌子上轻轻滚下来就会破掉,上次我吃咸鸭蛋的时候,用很多很多力气去捏鸭蛋,它也不会碎掉呢?”冲冲小朋友提出了问题。(孩子们听了冲冲的话,有的忍不住去伸手捏了一下桌上的蛋宝宝。)师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欣欣答:“因为鸭蛋大,鸡蛋小,所以鸡蛋容易破,鸭蛋不会破。”(说完,欣欣还把鸭蛋和鸡蛋放在一起,给大家看它们大小的差距。)冲冲答:“不是的,后来我用力气也捏过鸡蛋的,它也捏不碎的。”铭铭答:“肯定是你力气太小了,我的力气大,肯定能把蛋宝宝捏碎的。”冲冲生气地辩驳道:“我的力气很大的,你不相信你捏好了。”(孩子们互相看看,又看看桌子上的蛋宝宝,期盼着我的回答。)(从孩子们回答中,我了解了孩子们存在的共同“问题”。何不让他们动手实验?于是就生成了科学实验活动:蛋宝宝怕捏吗?)思考:

孩子毕竟年幼,他们并不知道学习什么对他们是最好的,他们需要教师引导。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关注每个孩子的问题所在,通过有目的“设问”,与幼儿展开讨论,从而引导幼儿生成有利于发展的相关活动。只有善于从幼儿的问题入手,进行“设问”,才能引导幼儿在教育情景中,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获得经验。

在“操作”中释问:在实验“蛋宝宝怕捏吗?”中,小朋友把各种各样收集来的蛋放在一起比较。通过一次次的实验、操作,他们终于自己得出了结果,发现了蛋宝宝原来不怕捏的“秘

www.hoing.net

篇3:小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

一、创设随机教育的环境, 培养幼儿乐于探究科学的兴趣

自然环境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 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天生就对身边的自然环境产生好奇, 他们什么都想去试一试, 什么都想去看一看, 什么都想去动一动, 喋喋不休地提出很多“为什么”。正如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是喜欢接触大自然, 对周围的一切现实事物都感兴趣, 常常用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 并通过直接的经验来认知事物。在教学活动, 我更多地采用了以周边熟悉的生活环境、常见事件进行随机观察、随机教育。例如科学活动《下雨了》, 单凭教师讲解, 提供下雨的声音, 或图片是不能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所以我利用海南五月份的天气有点多变, 上午还是太阳当空照, 下午临近幼儿离园时间就会来个大变脸, 要么是乌云布满天, 要么是狂风暴雨。这样突变的天气常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与有意注意。于是我带领幼儿在窗边观察下雨的情景, 采用向幼儿提问的形式, 如: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声音?雨水到哪去了呢?下雨了, 我们应该怎么办?有时还透过窗户让幼儿伸手去接些小雨滴……让幼儿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初步认识关于雨的知识。幼儿通过观察充分体验、感受雨天带来的乐趣, 从中了解了有关雨的知识, 培养了乐于观察、乐于参与、乐于发现的科学品质。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下雨了》中, 引导幼儿回想观察下雨的情景, 幼儿能用点画、短垂线, 斜线表示雨……以亲身的经历呈现在美术作品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充满兴趣去科学探究, 使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随机教育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教师既要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也不能对幼儿产生过高的要求, 教师担任的角色是活动的参与者, 并创设平等、自由、和谐的活动氛围, 保护幼儿在安全的条件下, 给予幼儿自由, 包括想的自由、说的自由和做的自由。激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学探究采用随机教育符合小班幼儿情感需要, 随时随地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多观察、多提问、多动脑, 激发幼儿乐于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提供生动有趣的材料,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欲望

小班幼儿对鲜艳、形象有趣的材料有着浓厚的好奇心, 而材料是引发幼儿探索的刺激物, 又是幼儿实现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和“桥梁”, 教师为幼儿提供生动有趣的材料, 通过直接动手操作实现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原有的能力水平和发展的需求, 在操作的过程中从简到杂, 易到难, 浅到深的递进方式呈现给幼儿.实践证明, 色彩鲜艳、干净、对比度清晰、形象可爱且具有游戏性的材料, 能较好地调动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小班科学活动《滚一滚》, 给幼儿准备的材料不能只是单一的、能滚动的东西,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我准备的材料其中包括有能滚动的球、瓶子、电池等, 不能滚动的书、椅子、 积木等物体。观察不同物体的外形特征, 了解物体的共同点和异同点, 用触觉感知物体的区别, 回忆自己平时是如何玩的, 鼓励幼儿试一试, 大胆尝试地去玩, 幼儿通过自己多次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比较、发现, 圆的物体能滚动, 不是圆的物体是不能滚动的, 从而产生探究科学活动的欲望。

丰富材料的存在也激发着幼儿不断思考的欲望, 美术教学活动《多变的颜色》中幼儿先了解出示的各种颜色, 通过让幼儿玩颜色的环节中, 将黄色加蓝色变出绿色, 红色加黄色变出橙色, 实验操作是具体形象的, 幼儿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材料起到了提高幼儿探索的兴趣, 调动操作积极性的作用。

材料的投放, 不断地变换, 能唤起幼儿独立探究的内在驱动力.教师担任的角色是幼儿合作伙伴, 要尊重幼儿, 倾听他们的意见, 共同动手操作, 共同发现问题, 共同寻找答案。师与幼之间的心灵与智慧的碰撞, 经验与情感的交流, 双方的支持与鼓励, 正因为教师以这种伙伴角色参与幼儿的探究活动, 更有利于培养小班幼儿自发的、主动的、积极地进行科学探究。

三、积累广泛丰富的经验, 培养幼儿热爱科学探究的情感

21世纪是高科技信息的时代, 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 需要一批具有广泛而又丰富科学素质的人才, “科技兴国”所要求普及科学知识的首要对象就是幼儿, 在幼儿时期实施科学探究活动, 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而科学探究又满足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年龄特点, 两者相互促进。

科学探究, 不只是单一的学习, 需要幼儿不断地参与— 观察—了解—认知, 同时, 还要从多方面地获取知识, 在这过程中,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 幼儿需经历亲身体验, 结合思考, 才能收获经验, 但不是一次二次就能达到目的, 为开阔幼儿的视野, 可通过指导孩子去感知世界, 置身于大自然中, 让他们多看, 多听, 多模仿, 积累感性知识, 丰富生活经验。教师要把科学探究活动做到长期化、经常化, 使幼儿在知识的掌握上得以提升。

我们五月份的教学主题是:《可爱的小动物》, 目标是初步认知小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喜欢动物, 愿意亲近动物, 融入动物的世界, 并和小动物做朋友。结合主题活动, 我常带着幼儿亲近自然界的动物。如:观察小蚂蚁, 毛毛虫, 树上是谁在唱歌呢?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 会主动向小动物问好, 了解动物喜欢吃什么等一些简单的知识经验。接下来六月份开展的科学活动《夏天来了》, 幼儿初步了解夏天是炎热的, 并掌握驱赶炎热天气的办法。如:开电风扇、空调;到凉快的地方乘凉等。在具备这些经验后, 当幼儿再次观察蚂蚁时, 班上“小问号”明智小朋友就问我:“天气很热, 蚂蚁怕热吗?”我顺应幼儿的发展思维, 反问其他小朋友:“你们大家觉得呢?”幼儿你一句, 我一句地讨论开来:

“蚂蚁都爬到外面了, 我觉得蚂蚁不怕热”,

“蚂蚁爬得很快, 不怕热”,

“我折把扇子送给它, 就不怕热了”,

“我们家有空调, 请你到我家做客”。

……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针对小班年龄特点, 教师在活动中要以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和引导着幼儿提问。而要求幼儿独立地提出问题, 是有一定的难度, 在激发幼儿提问时, 幼儿需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 才能勇于提问和争论, 而幼儿提出的问题是那么幼稚, 甚至到令人发笑的程度, 教师如果对这些幼稚的问题表现出可笑、不耐烦, 甚至责备, 这不仅是伤害幼儿的自尊, 更重要的是扼杀了另一个“爱迪生”。所以, 积累广泛丰富的知识经验, 是为幼儿树立自信心, 提升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为培养幼儿热爱科学探究做了铺垫。

人类的整个发展取决于科学的发展, 幼儿园是萌发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乐园, 知识来源于生活, 贴近生活的学习, 更有益于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科学开展, 幼儿教师是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引路人。为培养幼儿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需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才符合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篇4:蛋宝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蛋宝宝站起来

活动目标:

在游戏中,使幼儿探索让蛋站立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熟蛋80个、沙盘、瓶盖、玻璃2瓶、积木、沙包、铲子、旧手帕、碎布。

活动过程:

1、以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参加实验的兴趣。

(1)师弹奏乐曲,幼儿做律动《学做解放军》进活动室。

(2)出示蛋宝宝。

师引导语:“蛋宝宝看小朋友做解放军真神气,它们也想学解放军做立正的动作。你们想想看,蛋宝宝能行吗?”

老师启发幼儿想一想。

2、让幼儿探索,寻找在平面上让鸡蛋站立的方法。

(1)给每人提供一个蛋,让幼儿操作,寻找使蛋站立的方法。

(2)幼儿操作,师观察并及时鼓励。

(3)小结。

① 幼儿汇报操作结果。

② 师小结:只有将蛋宝宝磕破,才能站立。

③ 提出新问题:有没有不将蛋弄破就能使蛋宝宝站起来的办法呢?

3、提供不同材料,让幼儿再次探索使蛋站立起来的多种方法。

(1)引导语:“老师请材料王国的朋友们来帮助蛋宝宝,让蛋宝宝站起来。”介绍材料名称:沙、积木、瓶盖、玻璃瓶、碎布、旧手帕。

www.hoing.net

(2)让幼儿动手操作,借助各种材料使蛋站起来。

交待规则:

①拿材料时要声音轻,动作轻;②注意安全,不将沙子弄到衣服上及眼睛里。

幼儿自由探索使蛋站立的方法。

(3)在观

察中,都是重点让幼儿用各种辅助材料让鸡蛋站立。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多试、多想、多观察,用多种方法使蛋站立,帮助其树立信心,体验成功乐趣。

(4)师生共同总结“蛋宝宝站立的各种方法”。

请幼儿相互参观作品,看谁用的方法最多。

请幼儿讲述用几种方法使蛋宝宝站立,并操作演示。

师小结:①蛋方在瓶盖里;②蛋放在沙包上;③将碎布、手帕揉作一团,放上蛋;④瓶子装入沙子,放入蛋;⑤积木交叉搭,放上蛋。

4、以“蛋宝宝送礼物”分小礼物,活动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让幼儿进一步探索事物间的联系。

1、交待问题:①为什么蛋宝宝要在材料王国的帮助下才能站立?②蛋宝宝想去旅游,怎样才能不破呢?

篇5:蛋宝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活动来源

科学活动“大大小小的蛋宝宝”的活动目标是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并知道鸡、鸭、鸟都会生蛋,而且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与蛋宝宝做游戏——观察各种蛋宝宝的不同特点——给蛋宝宝按大小排列——分享美味的蛋羹的活动,激发幼儿对蛋宝宝的兴趣,蛋是幼儿经常要吃的食物,它是来源于生活的好教材。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蛋,知道不同蛋有大小之分,并能按大小排列,尝试对应。

2、知道蛋有蛋壳、蛋清、蛋黄。

3、会爱护蛋宝宝。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1、让幼儿了解蛋宝宝的结构,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宝宝。

2、小班幼儿自己动手剥蛋宝宝,很多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差。

活动准备

1、鸡、鸭、鹅、鹌鹑图片各一张。

2、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四只透明的玻璃碗。

4、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课件。

5、跟餐厅师傅协调,早点安排吃茶叶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早点吃的什么啊?

幼儿:茶叶蛋。

师:那小朋友知道茶叶蛋是什么蛋变的吗?

幼:鸡蛋。

师:哇,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聪明啊,都知道啊。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样的蛋宝宝,我们一起喊他出来:“蛋宝宝,蛋宝宝。”“骨碌碌,骨碌碌出来了。”师边说边从身后滚出蛋宝宝,(让幼儿感知蛋可以滚动)并问:“这是什么蛋呀?”幼:“鸡蛋”。

二、基本部分:

1、师:今天还有很多不一样的蛋宝宝正在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幼儿分散找蛋宝宝,激起了幼儿的兴趣。)

2、“我们班的小朋友太棒了,找到这么多的蛋宝宝啊,小朋友看看这些蛋宝宝一样吗”鼓励幼儿比比、看看、掂掂,引导幼儿从蛋宝宝的大小,颜色、分量上来比较蛋。(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师提醒幼儿幼儿这些都是生蛋,在拿蛋过程中告诉幼儿要小心,不要用力捏,不要把蛋掉在地上,保护好蛋宝宝。

3、师小结: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有的蛋是白色的,有的蛋颜色偏红、有的浅绿色、还有的蛋带有花纹……不同的动物生的蛋宝宝也是不一样的。那你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吗?(请幼儿自由说一说)

4、教师出示图片逐一验证:鸡蛋——鸡妈妈的图片,鸭蛋——鸭妈妈的图片,鹅蛋——鹅妈妈的图片,鹌鹑蛋——鹌鹑妈妈的图片。

5、师:小朋友,动物妈妈要比比谁的宝宝大,谁的宝宝小?你们来帮帮它们好吗?幼儿说出自己的排列顺序。(每4人一组,各组请一名幼儿发言)

6、师小结:有的小朋友是将蛋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有的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7、小朋友,这些蛋宝宝的大小,重量、颜色都不一样,那它们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呢?想看一看吗?(引导幼儿产生想要打开蛋看清里面的想法)。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在玻璃碗中,让幼儿观察并知道所有的蛋宝宝都有外壳,蛋壳很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清、蛋黄,蛋清都是透明色的,蛋黄都是黄色的,蛋清蛋黄营养丰富,小朋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挑食啊。

8、师:那剥下来的蛋壳你们知道可以做什么吗?(幼儿自由讨论)师出示各种蛋壳工艺品、蛋壳粘贴画给幼儿欣赏。

9、师:世界上还有许多动物妈妈也会生蛋,小朋友知道那些动物妈妈会生蛋吗?(请幼儿自由发言后,播放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蛋宝宝。)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把打开的蛋送到厨师爷爷那里,让厨师爷爷帮我们做成美味的蛋羹吧!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中指导幼儿做蛋壳粘贴画。

2、品尝蛋羹。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每个幼儿也都从不同中找到了相同,知道蛋是有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的。在延伸活动中,我们锻炼了幼儿自己动手的能力,用碎蛋壳粘贴自己喜欢的图案;分享了美味蛋羹,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着,我相信这应该是他们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吧?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科学课,在保证孩子们探索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她们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相信孩子们真的很棒。

篇6:蛋宝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蛋,了解蛋的结构,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乐于参加探索活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蛋的图片、幻灯片图片。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

指导要点

活动重点:认识各种不一样的蛋,以直观的方法了解蛋的结构,初步分辨蛋的异同。

活动难点: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由里到外)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各种蛋,学习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了解蛋的结构,知道许多动物都会生蛋。

活动过程

1.谁的蛋宝宝(认识各种各样的蛋)

①手偶公鸡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好像遇到了麻烦,希望小朋友们能帮帮它”,从身后拿出手偶,用公鸡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公鸡爸爸,我在帮其他的动物妈妈照顾蛋宝宝,可是我不记得哪个蛋宝宝是谁生的了,请你们帮帮我。”

②出示实物蛋,以生动有趣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并进行观察。

讨论:这些蛋你们都认识吗?

在幼儿讨论后,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将图片中的动物与蛋一一对应。

师:还有哪些动物也会生蛋?!.快思.教案网!等幼儿回答后(播放图片)

③小结:除了母鸡、鸭子、鹅、鹌鹑鸟会生蛋外,鸽子、鸵鸟、乌龟等动物也会生蛋。蛋也叫做卵,经过孵化后就会孵出小鸡、小鸽子等小动物。所以,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卵生动物。

2.不一样的蛋宝宝。

引导幼儿观察不一样的蛋。(从大小、颜色、轻重来观察)

师:“孩子们,这些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比一比,哪个轻,哪个重?”请几个幼儿上台来比较。

引导幼儿由表及里,产生不断探索的兴趣。

师:想一想,是不是每种蛋的里面都是一样的么?

幼儿自由回答。

幼儿想象后,教师将蛋逐一打破进行验证。

师:生的蛋和熟的蛋里面是不是一样?(这时将生鸡蛋搅一搅,让幼儿观察),生蛋变成了什么?把已经切开一半的熟鸡蛋给孩子们比较。

小结:所有的蛋都是椭圆形的,一头大,一头小,可以滚动的;有的蛋大,它的重量就重,有的蛋小,它的重量就轻;蛋里有蛋清(煮熟了叫蛋白)和蛋黄;不同的蛋会孵出不同的宝宝。

3.蛋之最(观看图片、扩展经验)最古老的蛋。

师: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蛋是什么蛋吗?(恐龙蛋)最大的蛋

师: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蛋是什么蛋吗?(鸵鸟蛋)

师:鸵鸟蛋是什么样子的呢?

4.结束活动

世界上还有很多动物妈妈也是生蛋的,请孩子们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看吧!

好了,今天小朋友们帮助了鸡爸爸认识那么多的蛋宝宝,也累了吧,现在跟鸡爸爸一起去喝水,休息一下吧。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是一节让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蛋,了解蛋的结构,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的科学活动。

本节活动,小班孩子们很活跃,对各种蛋特别感兴趣。唯一缺点就是,这事一节科学课,科学课是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操作的活动。害怕蛋被弄碎,而没有给每个孩子发蛋,只是给他们看我在操作,忽略了给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能力。这点值得我去反省。

篇7:蛋宝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 科学探究的意识差, 对身边发生的科学现象的敏感度不高, 这就要求我们选择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我们在小班下学期开展了《车子叭叭叭》主题活动, 安排了各种各样的汽车的活动。各种各样的汽车救护车、大吊车、工程车、洒水车等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他们带着新奇的心情摆弄、拆装仔细的观察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各种车子的特征。我们在科学探索区提个了几种玩具车, 孩子们把玩具车放在表面光滑和粗糙的木板行驶, 发现在不同条件下车子速度的变化。“一样的车子, 怎么在光滑的木板上行驶快, 在粗糙的木板上行驶就慢呢!”幼儿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探究活动, 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我们在开展小班的科学活动时, 形式要多样化。在主题活动《宝贝一家》中我们开展了科学活动《我自己》, 在活动开始我把自己打扮成一位魔术师, 把镜子变了出来, 孩子们利用镜子探索自己的脸上有什么, 是什么样的, 还可以认识人的身体的其他部分, 如手、脚, 并且照着镜子画下来。让幼儿发现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都是一样的, 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有的是圆脸、有的是长脸, 有的是大眼睛, 有的是小眼睛,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的身体特征也不一样。对于小班幼儿,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从而萌发主动探索的强烈欲望。

二、通过渗透式教育活动引导小班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1.自然角和种植园地

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 小班的幼儿生活经验较少, 凡事喜欢问为什么?喜欢自己动手去寻找答案。而自然角展示在孩子面前的便是一个多彩的、真实的世界, 里面的东西摸得到、闻得着、听得到, 也提供了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 让幼儿通过操作、探索、主动获取知识, 由此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主题活动《动物朋友》中, 有一科学活动《小白兔“咚咚”》, 在活动开展前我把家中的一只小兔子放在班级中的自然角中饲养, 孩子们在每天的照料中发现:“老师, 小兔子的眼睛怎么是红色的呢?为什么小兔子前腿短, 后腿长?为什么小兔的嘴巴中间有一条缝?再通过活动的开展知道了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和兔子的外形特征, 这样的概念获得的才更真实、自然与感性, 也更有利于孩子的认知发展。孩子需要这样真实的自然的能接触到的才是最容易理解的。

2.户外活动场所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我们可以随机性的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 有时候孩子们也会发现墙面的瓷砖会流汗,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现象会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就可以及时进行引导幼儿思考、探索, 进行科学教育。还有时在午餐后带幼儿出去散步, 我带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小公园, 让孩子们赤着小脚走在草地上、鹅卵石上, 孩子们说:踩在草地上好舒服呀, 软软的, 鹅卵石上硬硬的, 有点扎脚, 有的还会踩在小石子上, 便“啊”的一声说:“好疼啊!”孩子们感受小脚踩在不同的地面上感受也是不同的。我根据孩子们的感受和实际生活, 引导幼儿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通过幼儿的探索与教师的有效互动, 建构了自己的经验。我们就可以及时进行引导幼儿思考、探索, 进行科学教育。

三、营造问题情境, 提取已有经验, 让幼儿勇于探索

在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活动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问题情境, 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使幼儿对所探究的活动更加持久, 内容也更深入和广泛, 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有了问题, 孩子们就有了学习的动机。所以在小班幼儿的科学探究性活动中, 我们更注重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 只有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 才是促进他们进行探索的兴趣之源。

四、丰富的、适宜的材料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刚要》对科学教育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 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 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这就提示我们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 应合理、科学有序地位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记录也是十分必要的记录。它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同时又能建构科学知识经验。但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 对于表格这种抽象的东西不易理解, 所以我们要把表格做的形象、生动, 让幼儿易于了解和记录, 并且一目了然。在《瓜果沉浮》这个活动中, 我是这么设计瓜果沉浮记录表的, 利用形象的图画来表示各种瓜果, 用星星的贴纸和打钩来区分猜想和实验结果, 猜想的用星星标志来表示, 另一份实验表格是在相应的格子里打钩, 所以在孩子们通过这份记录表一下子就能看明白, 而且也易于他们的语言组织。

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有效地指导

1.在科学活动中的对幼儿的指导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 他们有时虽然发现了问题但因为能力有限, 无法解决而放弃了探索,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把握好教育时机, 进行有效地指导。《吹泡泡》是主题噜啦啦中的一个科学活动, 我带孩子们探索用不同的材料自制吹泡泡的玩具、有的是用铁丝弯成一个椭圆形、璐璐发现了一个一次性纸杯、放在手里捏来捏去, 但不知如何下手, 我说:璐璐, 你看这个杯子什么地方可以用来吹泡泡呢?她看了看, 指了指杯口:“是呀, 宝贝, 你可以剪下这个部分试试看。于是一个用纸杯做成的吹泡泡工具就做好了。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和鼓励支持孩子与材料的互动, 让孩子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在区域环境中对幼儿的指导

幼儿的探索性学习是自主和持续性的活动, 必须有满足幼儿探索的区域和激发幼儿探索的情景来支持。所以我们设立了“动动手来动动脑”区域, 我们在《吹泡泡》这一活动结束后, 我在区域中提供了适量的洗洁精、肥皂、洗衣粉、洗衣液、沐浴乳等洗涤用品, 塑料杯、一定量的水, 请幼儿自行探索制作泡泡水。一开始, 孩子们把我提供的每一样材料都放进去, 搅拌后用吹泡泡工具吹了起来, 发现基本上吹不出泡泡, 我说:“你们可以先选择一样材料试一试”, 孩子们发现同样用洗洁精调出的水, 有的吹得大, 有的吹得小, 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吹得大的泡泡用的泡泡水加了多少水?而吹得小的泡泡是用的泡泡水加了多少水呢?”孩子们在探索操作后发现加水少的要比较水多的吹得泡泡要大一点。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 教师要观察幼儿活动情况, 通过提出问题或要求, 有针对性的进行随机指导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我想在小班的科学探究活动还有许多值得挖掘和研究的问题, 比如, 怎样促使每个幼儿在科学区活动中获得发展、怎样提高科学活动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我们努力转变教育观念, 为幼儿提供各种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 引导幼儿注意身边的科学现象, 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获取广泛的经验, 激发探索、发现的热情及对科学的向往, 由此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摘要: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并以自己的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很广泛的, 小班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 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因此, 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 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关键词:小班幼儿,探究能力,主体性发挥

参考文献

[1]朱慕菊.幼儿园教育纲要 (试行) .

篇8:蛋宝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鸡蛋若干。

2、米、棉花、沙包、瓶盖、橡皮泥、毛巾、积木、瓶子。

活动过程:

一、蛋宝宝想要站起来。

跟随《进行曲》的节奏,幼儿精神饱满地行走,音乐结束时做立正动作。

师:哟,小朋友站得真神气,蛋宝宝很羡慕你们,他们也想立正,你们能让他们站起来吗?

二、我帮蛋宝宝站一站。

幼儿尝试在平面上让蛋宝宝站起来。

提问:你的蛋宝宝能站起来吗?为什么蛋宝宝不能站起来。(因为两头尖)。

三、找朋友帮助。尝试一种方法

师:哎呀,蛋宝宝站不起来,急的要哭了,怎么办呢?你们看后面有许多东西,看看在它们的帮助下,蛋宝宝能站起来吗?“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你的蛋宝宝要是站起来了就告诉老师。(幼儿每人选一种材料来尝试。)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蛋宝宝站起来的?

四、用多种方法让蛋宝宝站起来。

师:现在请你们试试用别的材料也让蛋宝宝站起来。

五、结束。

今天蛋宝宝可高兴了,她终于能站起来了,站的和我们小朋友一样神气。我们以后还可以再去找一找,想一想,看看还有什么材料、方法也能帮蛋宝宝站起来。

教学反思:

通过切身体验、操作,使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在活动中,不同材料的操作运用,让幼儿尝试、发现,在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中,自我、总结!整个过程,幼儿不但亲自体验了操作的乐趣,而且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对周围事物探索的。让幼儿在、体验、理解、反思、领悟中获得更为直观的经验。在整个活动中基本能达成预设目标,较全面的考虑各个细节的处理,使得活动方案比较完整、全面。但在实际中,还是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现在,将这一活动作一下反思,总结,以便查漏补缺,更好地开展工作!

篇9:蛋宝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设计思路:

我班在进行“做蛋宝宝爸爸妈妈”的主题活动时,很多幼儿的鸡蛋被摔碎了。通过谈话孩子们发现:蛋宝宝是因为滚动,立不住而被摔碎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蛋宝宝立住呢?”这一挑战性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他们兴奋的把蛋宝宝放到墙角、桌腿边去尝试,但都失败了。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所限,他们还没有想到借助辅助材料来帮忙,此时他们只是乐此不疲的玩着。在孩子们一遍遍的尝试与失败中,我找到了引领他们深入探究的方向,于是《蛋宝宝立住了》这一科学探究活动便诞生了。

活动目标:

1、尝试借助辅助材料,探究让鸡蛋立住的方法。

2、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每人若干个熟鸡蛋,并画好五官做成蛋宝宝。

2、各种辅助材料

(1)、镂空材料:瓶盖、光盘、花片、塑料夹子等。

(2)、实心材料:方形积木、硬币、圆纸卡等。

(3)、可变形材料:橡皮泥、毛巾、沙包、积木块等。

3、每人一个记录笺中间隔开,并分别贴上笑(哭)脸蛋宝宝。

经验准备:

1、幼儿经历了做蛋宝宝爸爸妈妈很辛苦的情感体验。

2、幼儿已经了解鸡蛋是因为滚动、立不住而被摔碎的。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发幼儿探究兴趣。

1、与幼儿一起回忆蛋宝宝被摔碎的原因。

2、启发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蛋宝宝立住,不再摔碎呢?”

(1)、出示准备好的镂空材料与实心材料。

(2)、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标记图的使用方法。(即:能让蛋宝宝立住的,用笑脸表示;不能让蛋宝宝立住的,用哭脸表示。)

(3)、引导幼儿进行猜想并记录。

(二)、幼儿实验论证。

教师观察幼儿实验情况,适时介入指导,指导策略:

1、观察幼儿是否运用了所有材料进行尝试,[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以幼儿没有采用的材料,与幼儿共同实验,充分感知。

2、随机判断幼儿是否理解标记图意义,并引导其进行记录。

3、与先完成实验的幼儿进行交流,引导其观察“为什么这些玩具能帮助蛋宝宝立住,而那些不能?”

(三)、记录整理探究结果,提升经验。

1、将幼儿探究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并归纳“从中发现了什么?”

(即:中间凹进去的镂空材料能让蛋宝宝立住,实心材料则不能。)

(四)、提供挑战性材料(可变形材料),引导幼儿迁移经验,解决新问题。

(即:将可变形材料变形成中间凹进去的形状,使蛋宝宝立住。)

幼儿操作深入探索,教师观察实验,并随机判断幼儿当前经验,适时介入指导。

(五)、分享交流。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探究结果,比较与自己的方法是否相同。

2、幼儿间相互交流,说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让橡皮泥、毛巾、积木等,帮助蛋宝宝站住的?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延伸:

引发幼儿到生活中寻找“还有哪些东西能帮蛋宝宝立住?”

教学反思:

1、教师能从幼儿关注点、兴趣点出发,及时捕捉教育契机,生成此次探究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又提高了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活动中教师选择的材料是幼儿熟悉的、常见的物品,如:花片、积木、沙包、毛巾、硬币、夹子等,这些材料的提供会使幼儿感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3、材料投放具有层次性,这种由易到难的操作探究,有利于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来解决新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篇10:蛋宝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不同的蛋有大小之分。

2.能按照蛋的大小进行排队。

3.知道蛋有蛋清、蛋黄、蛋壳组成,学会爱护蛋宝宝。

活动准备

1.图片:鸡、鸭、鹅、鹌鹑。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四只透明玻璃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

1.“鸡妈妈要来看望小朋友,猜一下,他给大家带了什么礼物?”

发挥幼儿想象力,鼓励幼儿说出不一样的答案!

2.“伸出小手摸一摸,看看你猜对了吗?”

教师让幼儿伸手到篮子里摸摸,然后再让幼儿说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鸡妈妈不仅带了自己生的蛋,为了让小朋友们获得更加丰富的营养,看看她还带了什么?”

1.出示大大小小的蛋宝宝:鸭蛋、鹅蛋、鹌鹑蛋。“请大家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蛋宝宝,瞧一瞧,你见过他们吗?”

2.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的大小。

-----幼儿比比、看看、掂掂,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颜色、份量来比较蛋。

教师小结“有的蛋宝宝大(鹅蛋最大)有的蛋宝宝小(鹌鹑蛋最小),(banzhuren)有的颜色偏红(如鸡蛋),有的蛋是浅绿色(如鸭蛋),不同的动物的蛋也不一样。”

3.幼儿将蛋宝宝排队。提醒幼儿在拿蛋过程中要小心,不要掉地上。

“最大的蛋宝宝要排在前面,后面依次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

4.猜猜它们是谁的蛋。

“这些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呢?”

出示图片鸡、鸭、鹅、鹌鹑,请小朋友把蛋宝宝送到自己妈妈的身边。

(三)结束部分

“这些蛋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但是在蛋壳里面它们一样吗?”

引导幼儿产生想要打开看看蛋的里面的想法。

(1)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在玻璃碗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蛋壳、蛋清、蛋黄。

(2)让幼儿知道所有的蛋都有外壳,蛋壳很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清、蛋黄。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每个幼儿也都从不同中找到了相同,知道蛋是有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的。在延伸活动中,我们锻炼了幼儿自己动手的能力,用碎蛋壳粘贴自己喜欢的图案;分享了美味蛋羹,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着,我相信这应该是他们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吧?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科学课,在保证孩子们探索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她们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

篇11: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科学供水

开放式饲养的鸡群, 一般供水、供料都在运动场。夏季气温高时, 注意应将饮水器放在阴凉处, 保证水温要比气温略低, 切忌太阳暴晒。按照鸡的习性, 它们不喜欢饮温热之水, 相比之下对温度较低的水却不拒饮。冬季天气寒冷, 最好给鸡饮温水, 以减少体热损失, 增强其抗寒能力, 对鸡的健康和产蛋都有利。冬季给水温度不得低于5℃, 以15℃为佳。

2. 饮水要卫生。

饮水必须清洁卫生, 被病菌或农药等污染的水不能供鸡饮用。要定期对盛水用具进行消毒。若用槽式水具, 应每天擦洗, 这是一项简单而又很难做好的事情。第3层水槽较高, 不易擦洗, 须特别注意。

3. 适时供水。

篇12:蛋宝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操作引导幼儿发现盐水能使蛋浮出水面。

2、乐于表达、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3、培养探索意识和动手操作努力。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水杯、鹌鹑蛋、小勺每人各一份,放入操作盘中。

2、盐一盆,抹布一块,每组一份。

3、鹌鹑头饰一个。

4、清水一盆,空盆一只(备用)

活动过程:

1、故事引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蛋宝宝历险记》。一天,天气真好,许多蛋宝宝出门去玩。它们看看花,看看草,真高兴呀!走到小河边,一个蛋宝宝说:“哎呀,天气太热了,我去洗个藻。”说者“扑通”一声跳进了小河里。哎呀不好了,蛋宝宝一下子沉到了水底。它大声喊:“救命呀,救命呀!”清水姐姐听到了,马上使劲地把蛋宝宝往上托。可惜清水姐姐的力气太小了,蛋宝宝还是一个劲地往下沉。这时候,来了许多的盐哥哥,它们跳进水里,和清水姐姐一起转呀转,转呀转……最后,你们猜,盐哥哥能不能帮助蛋宝宝浮出水面来呢?

2、试一试蛋宝宝到底有没有得救,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讲一讲教师戴鹌鹑头饰,引导幼儿讲一讲:

1)蛋宝宝有没有得救?是谁救了他们?

2)盐哥哥在哪里呀?

小结:原来盐溶解在水里以后能让蛋宝宝浮上来。

4、延伸:在区角里再来试一试还有没有别的东西溶解在水里后也能让蛋宝宝浮上来。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篇13:蛋宝宝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知道不同蛋有大小之分,并能按照大小排列。

2、知道蛋有蛋壳、蛋清、蛋黄。

3、学会保护蛋宝宝,知道生蛋要轻拿轻放。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知道不同蛋有大小之分,并能按照大小排列。

教学难点:知道蛋有蛋壳、蛋清、蛋黄

活动准备

1.鸡、鸭、鹅、鹌鹑图片各一份。

2.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谁来猜猜我今天的早餐吃的什么?出示茶叶蛋,让幼儿看一看。提问:谁知道茶叶蛋是用什么蛋煮成的?(鸡蛋)

二、基本部分: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还带来了好多的蛋宝宝,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是谁?出示鸭蛋、鹅蛋、鹌鹑蛋,一起来认识一下。

2、小朋友看看这些蛋宝宝一样吗?鼓励幼儿比比、看看、掂掂,引导幼儿从蛋宝宝的大小,颜色、分量上来比较蛋。(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师提醒幼儿幼儿这些都是生蛋,在拿蛋过程中告诉幼儿要小心,不要用力捏,不要把蛋掉在地上,保护好蛋宝宝。

3、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有的蛋壳是白色的,有的蛋壳颜色偏红、有的蛋壳是浅绿色、还有的蛋带有花纹……不同的动物生的蛋宝宝也是不一样的。那你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吗?(请幼儿自由说一说)师根据图片展示,让幼儿清楚的了解每个蛋宝宝的妈妈是谁。

4、小朋友,动物妈妈要比比谁的宝宝大,谁的宝宝小?你们来帮帮它们好吗?幼儿说出自己的排列顺序。(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师小结:有的小朋友是将蛋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有的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5、小朋友,这些蛋宝宝的大小,重量、颜色都不一样,那它们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呢?想看一看吗?(引导幼儿产生想要打开蛋看清里面的想法)。教师将各种熟蛋逐一切开放在盘中,让幼儿观察并知道所有的蛋宝宝都有外壳,蛋壳很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清、蛋黄,蛋清都是白色的,蛋黄都是黄色的。师总结蛋是有营养的食物,小朋友正是长身体,要学会不挑食,多吃蛋类才能长得更快更高!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营养的蛋宝宝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一尝吧。.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中指导幼儿做蛋壳粘贴画。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每个幼儿也都从不同中找到了相同,知道蛋是有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的。在延伸活动中,我们锻炼了幼儿自己动手的能力,用碎蛋壳粘贴自己喜欢的图案;分享了美味蛋羹,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着,我相信这应该是他们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吧?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科学课,在保证孩子们探索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她们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相信孩子们真的很棒。

篇14:科学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 蛋宝宝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蛋宝宝,站起来

来源:广饶县李鹊镇中心幼儿园 孙学荣 王爱芳

【活动目标】

1、探索使蛋宝宝站起来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2、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有关物体支撑的经验。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熟蛋若干,课前装饰成蛋宝宝。

2、沙盘、瓶盖、小碗、积木、彩泥、沙包、米、手工纸、图画纸、手绢、小毛巾等辅助材若干。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教学,边播放音乐,幼儿边跟随音乐做模仿动作,幼儿围坐在教师身边,用谈话引出课题。

二、1、出示蛋宝宝,引导幼儿观察蛋宝宝,然后请幼儿说说蛋宝宝长的什么样子?(圆溜溜的、很光滑……),教师说:“蛋宝宝整天躺着,它想站起来到外面看看,我们能帮助它吗?”幼儿一起说:“能”。(教师为幼儿的探索设置悬念,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2、引导幼儿探索在平面上让蛋宝宝站立起来的方法

①幼儿每人一只熟蛋,让幼儿自由探索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让蛋宝宝站起来的,用了什么方法?(磕了一个小坑,使蛋宝宝站起来的)

②教师讲述幼儿探索的情况,教师说:“许多小朋友都把蛋宝宝磕了一个小坑,才能使蛋宝宝站起来,那么我们不能把蛋宝宝弄破,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蛋宝宝站起来呢?”

3、引导幼儿借助辅助材料,探索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

①我们请材料王国里的朋友来帮助蛋宝宝站起来好吗?(逐一出示各种辅助材料并说出其名称)

②进一步引导幼儿借助各种辅助材料,探索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要求幼儿注意安全和卫生。

③请幼儿说说自己怎样使蛋宝宝站起来的,并演示给幼儿看看,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让幼儿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

④教师与幼儿互相交流,共同分享各自使蛋宝宝站起来的各种好办法,并让幼儿逐一尝试。

4、请幼儿说一说这些蛋宝宝的妈妈是谁?那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动物妈妈会生蛋吗?不知道的小朋友可以从电视上、书籍上、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回来后告诉老师。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放上各种材料(沙盘、瓶盖、小碗、积木、彩泥、沙包、各种米、手工纸、图画纸、手绢、小毛巾、棉花、电线等),让幼儿继续探索,从而激活幼儿进一步去探究、发现的好奇心。

小班科学活动:《漫游糖果王国》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初步建立护牙意识,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愿意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活动准备:

各种糖果。糖果王国头饰一个

一、进入糖果王国。

1.进入糖果王国。T:“小朋友好,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糖果王国里有许多糖宝宝,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呀?”

2.找糖果。

T:“那请每个小朋友在箩筐里找一个糖宝宝做朋友吧!”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1.幼儿自由地感知、初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T:“你们都找到了糖宝宝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再跟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糖宝宝朋友是怎么样的。”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1)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T:“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或其它小朋友你的糖宝宝是怎么样的?(2)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

T:“你的糖宝宝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3)剥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T:“现在请你把糖宝宝的衣服脱掉,衣服放在桌子上,糖宝宝放在手心里面,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4)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

T:“我闻到了好多糖宝宝的味道,你们闻闻看糖宝宝是什么味的?那用小舌头轻轻地添一下,是什么味道啊?

(5)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T:“那把糖宝宝轻轻地送到你们的嘴巴里面,咦?这又是什么味道啊?

(6)尝试动手做糖果

T: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糖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动手做一些糖果啊?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糖果好吗?

3.小结。T:“今天,我们在糖果王国认识了许多糖宝宝,每个糖宝宝都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糖宝宝有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的很软,有的很硬。糖宝宝的颜色、形状也不同,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有的扁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甜甜的,有许多种味道。

三、体验吃糖的益处和害处,初步建立护牙意识

篇15: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科学供水

4. 适量供给。

通常情况下, 每只鸡每日需水量及料水比为:春、秋季200毫升左右, 料水比1∶1.8;夏季270~280毫升, 料水比1∶3;冬季100~110毫升, 料水比1∶0.9。因此, 生产中应根据季节调整蛋鸡供水量。另外, 用干料喂鸡时, 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2倍;用湿料喂鸡时, 供水量可少些。产蛋率升高时, 蛋鸡的需水量也会随之增加。

5. 不断水、不跑水。

生产中常有各种原因导致水槽坡度改变, 使水槽内的水深浅不均, 甚至发生跑水。因此, 调整水槽坡度是饲养员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水槽中的水深以保持在1.5厘米以上为宜, 低于0.5厘米时, 鸡饮水就很困难, 且饮水量往往不够。使用乳头式饮水器时, 要勤检查水质、水箱压力、乳头有无堵塞等情况, 并及时处理。有的养鸡户将水槽末端排水口堵塞, 每天只添1次水, 这种供水方式容易造成断水和饮水量不足, 会严重影响产蛋量。

6. 科学处理浸湿饲料。

水槽跑水或漏水, 在养鸡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对此, 可分几种情况对待: (1) 料槽中少量饲料被水浸湿时, 将其与附近的干料拌匀即可; (2) 被浸湿饲料数量多但未变质时, 可将其取出与干料拌匀后分投在料槽上喂给; (3) 对酸败、发霉的饲料, 应立即取出, 并对污染的饲槽进行防霉处理。

7. 作供水记录。

上一篇:党性教育下一篇:《向命运挑战》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