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古诗

2024-05-12

望庐山瀑布古诗(精选8篇)

篇1:望庐山瀑布古诗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庐山的香炉峰)生紫烟(紫色的云雾),遥(远)看瀑布挂前川(江河、河流)。

飞流直(垂直)下三千尺(虚指,形容极高),疑(怀疑,以为)是银河落九天(九重天)。

诗句大意: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的云雾,远远的看去瀑布就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

篇2:望庐山瀑布古诗

作者:李白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篇3:望庐山瀑布古诗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诗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创造愉悦的环境, 增强古诗教学的感染力,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充分开拓学生学习古诗的思路, 从而大大提高教学古诗的效率和质量,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运用信息技术,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 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教学中的语言通道, 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以《望庐山瀑布》为例,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瀑布磅礴雄伟的气势呢?教学时, 笔者让学生观看录像, 观摩庐山瀑布的图片。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 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诗句虽短, 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

2 运用信息技术, 再现情境, 化难为易, 理解诗意

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 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 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 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 才能变得具体可见。

例如, 古诗《望庐山瀑布》中涉及的许多事物是大多数学生未曾见过的, 教学时如果只出示书上那仅有的插图, 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 尤其是一些从未看过瀑布的学生, 更是难上加难。因此, 再现庐山“真面目”, 把学生带进庐山瀑布的真实情境中, 是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于是, 笔者在设计多媒体课时, 选择若干个相互连接、前后呼应的镜头, 把瀑布的远景、近景、全景交替出现,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像。让他们从整体上初步体会图中所描绘的景色和诗句的联系, 激起学习古诗的兴趣。

3 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朗读, 领悟意境, 体会古诗节奏美

古诗具有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 信息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 节奏鲜明, 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 教师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 培养学生的语感, 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例如, 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 笔者先请学生观看庐山瀑布的影片, 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壮丽景象, 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 感受到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 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 使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 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 气势磅礴, 因此读此句吐字要强劲、响亮, 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 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 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应该重读, 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 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 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 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4 运用信息技术, 加大密度, 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前, 根据教案精心设计教学课件能极大地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课堂上, 教师只要点击鼠标, 就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看到清晰的画面、逼真的影片, 从而赢得了教学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 笔者在教《望庐山瀑布》时, 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然后播放瀑布奔流的视频;最后, 笔者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 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 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 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 飞流直下, 溅起一阵阵水雾, 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 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 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到此, 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 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情况下, 笔者又向学生推荐了李白其他作品和有关介绍庐山风光的诗词、相关网站, 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

5 运用信息技术, 启发想象, 促进表达

古诗的语言精炼, 概括性强, 加之所描写的景物离我们现在的时间较长, 学生难以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能使抽象的诗句形象化。因此, 在教学中, 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引导学生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 展开丰富的想象, 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总之,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欣赏美, 走进我国古代诗词歌赋的王国, 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 体味古代诗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何彬.新课标下信息技术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 2011 (05) .

篇4:望庐山瀑布古诗

[关键词]品读诗文;欣赏诗文;尊重体验

一、营造一种特定的学习、探讨氛围

适宜的语文氛围有利于阅读活动的深入。语文课要始终追求能形成使学生“神风静默,浑然两忘”的特定氛围。

1.入情:未成曲调先有情。课伊始,笔者在优美动听的古曲中,课件出示几幅美丽生动的图画,让学生边看图边吟诵古诗:《一去二三里》《所见》。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初步走进古诗的意境,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获得情感的熏陶,可谓是诗未学,情已生。

2.入境:不觉转入此中来。鲁迅先生曾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所以,笔者让学生观看庐山瀑布的录像,看后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此环节可大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他们亲眼目睹了庐山壮美的面容,看到了瀑布那宏伟的气势,对这神奇的景象赞叹不已。接着,教师激情洋溢地配乐范读,能再次使学生入情入境,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学习古诗的最佳状态。

二、经历一个扎实、生动的学习过程

1.品读诗文:半入江风半入云。品读课文时,应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指导他们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词展开想象。

欲写水,先写山。第一句从出示课件的画面中,让学生感受巍峨的香炉峰,烟雾缭绕,顶天立地于七彩阳光之中,为瀑布的出现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景象;第二句从“遥望”一词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感受诗人李白是站在何处观看瀑布,从而把视线集中到瀑布本身,让学生理解一个“挂”字化动为静,充满了对造化之功的赞美;对第三句的理解,抓住一个重点的问题进行突破,继而使学生通过读、悟、想,体会到动态的瀑布喷涌而出的壮观。

如此,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领会作者那神话般的想象,进入到一个瑰丽、宏伟和神奇的境界。

2、欣赏诗文:无边光景一时新。首先,笔者引导:“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奖励大家每人一对想象的翅膀,好吗?瞧,这如画的美景已经来到我们的眼前。”(随即,课件展示一组美丽的瀑布景观图)“发挥想象,说一说,假如你能变成这瀑布旁的一只小鸟、一朵花儿、一滴水珠……你最想变成什么?”学生们思考片刻,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想变成一只鸟儿,那么我就能展翅高飞,看看这瀑布是从哪里来!”有的说:“我想变成一朵小花,那我就能为这神奇的瀑布增添美丽的色彩!”还有的说:“我要变成一块石头,我就和瀑布的水一块儿体会玩耍的快乐……”无疑,这组图片及问题很好地训练了孩子们的欣赏、想象及说话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再述古诗情境的欲望,赋予了古诗以童趣。 接着,再次展示课件:诗人观景图。笔者深情叙述:“同学们请看,青山高耸,瀑布飞流,红日高照,紫烟升腾,多么壮丽的景色啊!如果你是诗人李白,看到这一切,你会想些什么?你的心情又怎样呢?”然后,与诗人换位思考,让小朋友扮演小诗人,上台表演读古诗、背古诗。

3.唱读诗文:柳暗花明又一村。古诗具有节奏之美、音韵之美,给古诗配上音乐来演唱,其乐无穷。教师应告诉学生,一首好诗不仅可以反复吟诵,还可以谱成歌曲,变着花样读。于是,播放歌曲《望庐山瀑布》。学生们先是兴趣盎然地欣赏,继而兴致勃勃地跟唱。听着一阵阵喜悦的歌声,看着他们可爱的笑脸,笔者分明感到:此时的语文课,就是一首歌,歌到情处喜自流;犹如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多!孩子们沉浸其中,进行着思维碰撞,心灵沟通,生命对话……

三、渗透一种温馨、美妙的人文关怀

1.尊重体验:春江水暖鸭先知。当与诗人换位,重读古诗时,无论是豪放的“李白”,还是豁达的“李白”,抑或是天真的“李白”,教师都应给予由衷的肯定,学生在鼓励与欣喜中,学得更活泼,更主动。

2.关注情绪: 拂堤杨柳醉春烟。课堂中,教师有意无意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一节课甚至一整天的情绪。笔者这样创设了一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听你们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你是个很有见解的孩子,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呢!”“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好一个大方、自信的‘李白’呀” ……

总之,“教育有模,但无定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究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感悟和理解,让古诗文教学绽放奇光异彩。

篇5:《望庐山瀑布》古诗拼音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篇6:望庐山瀑布古诗翻译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①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

②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状像香炉且山上笼罩烟云而得名。

③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

④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⑤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⑥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⑦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

⑧遥:从远处看。

【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赏析】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 ”,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真美呀!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 ”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推荐阅读:

1、《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3、《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须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篇7:望庐山瀑布古诗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师: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1、师范读全诗。全班自由读。

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全班齐读这首诗。

师: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些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请看光碟。

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看完后,请你来夸夸它。(观看后指名回答)

师:对,夸得真好!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

4、指组读第一句诗。读注释①和②。除了这两个词,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说整句诗的意思。读。

5、总结学法:读诗句、看注释、说意思。

6、根据以上学法自学二、三、四句诗。

7、汇报自学情况。

为什么要遥看?

“飞流”、“直下”说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师:学到这,还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吗?请提出来。(质疑解答)

师:现在谁来说说全诗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读自悟,深入理解。

师: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生、挂、飞、落……)

师:轻声背诵诗,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什么?背诵、注意重音,再读古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指导默写。

四、总结学法:(出示小黑板)

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1、读诗题,介绍作者

2、读诗句,理解诗意3、再读诗,体会感情4、背诵默写

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篇8:望庐山瀑布古诗

1 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

1986年, 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在其著作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正式提出了关联理论这一概念, 该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 并提出语言交际是按一定的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 人们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关联原则, 即根据与之相关的信息来认知事物”。关联论认为, 任何话语都是关联的, “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确立关联性, 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在关联理论下, 当两个人的认知环境显映了相同的事实或假设时, 双方便达到了沟通”[1]。而“要获得最佳关联, 说话人必须不仅给听话人以适当的语境效果, 而且要尽力使听话人付出最小的努力获得这种效果”[2]。

Ernst August Gutt把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 在其专著《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 Gutt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 该理论认为“最佳关联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就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文试图传达的是那些与听众有着足够关联性, 即能够产生足够语境效果的部分。在表达方法上应做到既能产生 (原文作者) 企图 (让译文读者) 做出的解释, 又不让译文读者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译文应该是同原文释义相似的接受语语段[3]”。根据该理论, “译者的首要任务时达到翻译效度, 即传达原作者的意图, 符合译语读者的期待;其次就是提高译文信度, 使译语文本尽量向原语文本趋同[4]”。“翻译毕竟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 而交际成功取决于一方的意图被另一方识别”[5]。

2《望庐山瀑布》原作的关联分析及两个译本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首先, 从认知语境来说, 按照关联理论, 人的认知语境包括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6]。地道的中国读者都知道,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隐居庐山之时所作, 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 而且终身修道, 因此, 他的诗中不免会有浪漫和神秘的色彩。其次, 从意图上说, 这首诗是李白的一首写景之作, 采用高度夸张的手法形象的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浑壮丽、气势磅礴, 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最后, 从关联性来看, 关联性是针对语境效果而言, 就是话语所提供的信息和语境之间的一种关系。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从远处观赏庐山瀑布的情景, 诗中的动词, 比如生紫烟、挂前川、飞流直下、落九天等词语信息带来的认知语境对中国读者来说产生的关联是:庐山瀑布似乎是个有生命的活物, 正以各种动静结合的姿态展现其雄姿。

以上是对这首诗的关联分析, 且看翻译大家许渊冲和王守义与约翰诺弗尔如何传译:

译文一:

Cataract on mount Lu

Li Bai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tr.By许渊冲)

译文二:

Watching the Lu Mountain Falls

Li Bai

Purple smoke rises from the mountaintop

The peak looks like an incense burner in the sunlight

Far away I see the valley stretching before me

The whole waterfall hangs there

The torrent dropping three thousand feet

Straight down to the valley floor

I think it must be the milky way

Spilling to the earth from the heavens.

(tr.by王守义与约翰诺弗尔)

3 译本的关联理论分析

下面我们就用关联理论来分析译文的长短。

首先是标题, 原文标题为《望庐山瀑布》, “瀑布”一词译文一和译文二分别使用了“cataract”和“falls”, 这两个词都可以理解为“大瀑布”之意, 但从认知上来说, 译文二更贴近西方读者。对于译文读者来说, 庐山瀑布到底如何的雄伟壮丽也许并不存在于他们的百科认知当中, 但“falls”一词则会很容易联想到Niagara Falls这一被誉为“世界奇观”的自然景观, 同时也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想知道庐山上的瀑布较之于尼亚加拉大瀑布又如何。在翻译“望”一词时, 从关联上来看, 译文一使用介词“on”, 所传达的仅是一事实关联, 却没有传达出观赏之意。而译文二的“watching”也显得有失欠妥, “watching”有“观看, 监视”之意显然“欣赏”之情却不足, 无法体现其语境效果。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 笔者认为使用“viewing”一词更为恰当, “view”既有“观看”亦有“自然美景、风景”之意, 名词动用之后译文读者自然得到的语境效果是观赏庐山瀑布的美景。

第一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给读者呈现出生命的色彩, “生”是传递原文关联的关键。译文一用了动词exhales, 译文二用动词rises。显然, 译文一的语境效果要强于译文二, 他把握住了“生”字在原诗中的语境效果, 生动的传达出香炉峰在诗人李白眼中的形象是会呼吸、有生命的, 用“exhales”很好的传递了这种最佳关联性。而“rises”体现出的仅是一事实关联。在“香炉”、“紫烟”二词的翻译上, 译文一也是略胜一筹。首先, 诗中的“香炉”并非指焚香是所用之香炉, 而是指庐山的香炉峰。因其峰尖圆, 状如博山香炉, 加上峰顶终年云雾如香烟缭绕, 颇具香炉之神。译文一Censer peak不仅使译文读者联想到这座山的形状而且知道了这座山的名称, 这使得译文读者可以花费更少的认知努力, 译文二The peak looks like an incense burner仅传达出山的形状, 另外译文读者需花更多时间去了解这句诗的重点在哪里。其次, “紫烟”则并非真正紫色的烟, 而是诗人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 是诗人对可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 庐山香炉峰的云烟和别处的云烟完全一样, 也和我们看见的一样, 是白色的, 不过在诗人眼里它就是紫烟。因为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 而且终身学道, 他对深山之中云雾缭绕的地方都很神往, 认为那必是仙人所居之地, 在他眼中的云雾就有了一种神秘浪漫的色彩, 因此而产生“紫烟”一说[7]。所以, 把“紫烟”译成purple smoke是一种误译, 传达出错误的认知语境。

第二句诗人用一个“挂”字化动为静, 传达出与全文的关联, 与第三句中的“飞流直下”相互呼应。译文一用一个具有被动含义的过去分词“upended” (“被倒置”) 来形容远望中的瀑布像“倒挂”的飞流, 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第三句中则以“dashes down”做谓语, 与主语“倒挂的飞流”走向一致, 同时又传达出瀑布凌空而落的磅礴气势。译文二中的“hangs”虽然如实地描绘了瀑布的静态景观, 但意象生动不足, 失去了庐山瀑布的气势, 无法传达出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与下句中的“dropping”相应成文后, 语境效果与原文相悖:似乎是“挂在庐山上的一个巨物”, “落”下之后就消失了。因此, 全文的关联性也就消失了, 译文读者则需要更多的努力去体会庐山瀑布的气势以及其中的逻辑关系。

第四句“疑似银河落九天”以“银河”作比, 描写瀑布的壮美, 用一个“落”字活画出高空中巨流倾泻的跌宕气势, 又用“疑似”一词, 巧妙的把地上的瀑布和天上的银河联系起来, 充分体现出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特点, 充满幻想。两篇译文分别以“as if”和“I think it must be”, 显然译文二在传达“疑似”一词时有所偏差, 无法传达出原文作者努力把现实与虚幻相结合的真实意图。在翻译“落”字时, 译文一和译文二分别使用了“fall”的虚拟式“fell”和“spilling”,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解释, “fall”的意思为come or go down from force of weight, 而“spill”解释为run or fall over the edge of a container, 因此“spilling”一词虽然再现了瀑布“喷珠溅玉”的美景, 但气势上则略逊于“fall”, 与原文的语境效果不符。最后, 是对文化负载词“九天”的处理。“九天”是指在古代传说天有九重, 九天就是天的最高层, 因此两位译者都直接理解为“天、天空”之意也未为不可, 但二者分别使用的是“azure sky”和“the heavens”, 其中前者指的是“蔚蓝的天空”而后者指的是“天、天空”。从上下文的关联来看, 译文一更加的贴切, 诗篇一开头就提到“日照”二字也即说明是作者观赏瀑布的天气是晴天, 天当然是“azure”, 同时, “heaven”除有“天”之意以外, 也有“天堂、天国”之意, 读者需花费额外的认知努力来区分, 因此, 再最佳关联性传达方面显然不如译文一。

4 结论

通过对《望庐山瀑布》两篇译文的评析, 我们发现, 王诺的合译虽然更加的浅显易懂, 但在传达原文作者写作意图方面并不到位, 因而无法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庐山瀑布的壮美, 更不用说让译文读者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了。而许译则充分考虑到原文作者的意图, 以及全文的关联性, 并将其融入到译作中去, 因此, 其译文能像原文一样给译文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关联理论的引入让我们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去研究翻译, 让我们认识到认知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 每一个新信息的加入都会导致语境的改变。此外, 当同一个词汇可以翻译成不同译文, 产生多种关联时, 这似乎成为译者的陷阱。但如果以关联理论来指引人们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去寻求交际中的最大关联, 就可以尽量的避免翻译中的误解、误译。因此, 关联理论不失为翻译研究中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之一。

参考文献

[1]戈玲玲.教学语用学[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174-175.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200.

[3]薄振杰, 孙迎春.国内关联翻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9) .

[4]温育仙.从关联的翻译理论看形式的可译性[J].中北大学学报, 2008 (3) .

[5]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 1999 (3) .

[6]孙昂.《送友人》一诗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6) .

上一篇:法院实习报告范文xx字下一篇:司法所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