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2024-05-01

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共16篇)

篇1: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校训、校徽、校歌

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训、校歌、校徽的育人功能,学院决定开展校训、校徽、校歌征集评选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

校训、校徽、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院特色、凝聚人心、激励师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是学院深层次的精神底蕴与人文内涵,是学院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开展校训、校徽、校歌征集评选活动,有利于全院师生重新解读、挖掘学院文化内涵,提升学院文化品位,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院发展和师生成长。

二、活动对象

全院师生员工、校友及关心我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

三、评选标准

(一)校训评选标准:

校训是一个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的高度凝练,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传统,代表着一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好的校训,对内能形成文化上的向心力;对外则是学院个性和精神面貌的缩影。其评选标准如下:

1、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体现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蕴含学院师生的道德理想、学术人格和历史责任,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2、要有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实现育人功能,具有广泛的认同感,能够成为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

3、语言高度凝炼、寓意深远,贴近学院实际,紧跟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

(二)校徽评选标准

l、图案要庄重典雅、美观大方,寓意深刻,便于识别;

2、设计能凸现学院的自然、人文和历史特点,适宜学院作为进行校园及社会活动的形象标识。

(三)校歌评选标准

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学院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和愿望,又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长心声。其评选标准如下:

1、要体现学院地域特点和校园文化特色,能够反映学院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体现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2、谱曲要欢快鲜明,富有朝气,旋律优美动听,便于传唱;歌词简洁、凝炼、易记,内涵丰富,能展现我院师生健康向上、充满青春活力的现代气息和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四、评选程序

1、成立应征作品评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党委宣传部。

2、应征作品以系部、团委、机关为单位收集,由各单位初选汇总后统一报送党委宣传部;行政机关由学院办公室收集、初选汇总后报送。宣传部汇总整理后交由领导小组组织评出校训、校徽、校歌等的入围作品。

3、入围作品在学院网站、校报、校园宣传栏发布,供师生评议,广泛征求意见。

4、党委宣传部收集、汇总各方意见提交给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在参考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从入围作品中评选出入选作品,再由董事会和学院确定最终选用的校训、校徽及校歌。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3年12月18日—2014年1月10日):发布关于征集校训、校徽、校歌的通知;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号召师生踊跃参与、积极投稿的氛围。

第二阶段(2014年1月11日—3月10日):收集应征作品,报送至党委宣传部。

第三阶段(2014年3月11日—6月11日):评选出入围作品并公示,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确定最终采用的校训、校徽及校歌;以学院文件形式颁布。

六、奖励办法

1、校训、校徽、校歌各设一名入选奖,各给予6000--8000元奖励,为歌词谱好曲的校歌奖励8000—10000元,并颁发证书。

2、入选作品最后属由几个作品整合而成的,按6000--8000元除以整合人数发奖。并每人颁发证书。

3、所有进入“入围作品”的作者给予500元奖励,并颁发证书。

七、注意事项

1、所报送的校训、校徽、校歌的应征作品,要附作品释义、渊源及出处。

2、作品不得含有任何如涉嫌民族歧视、宣扬宗教等元素。

3、作品不得抄袭。如发生知识产权或版权纠纷等,法律责任由投稿人承担。

4、所投作品概不退还。凡入围作品,其知识产权、著作权、修改权及使用权均归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所有。

八、几点要求

1.按单位及时报送:五系一部各为一个单位、团委为一个单位统筹组织全院学生、机关行政部门除团委外统列为一个单位(由学院办公室统筹组织)。各单位报送数量如下:

校训,初选作品8条或以上;

校徽,初选作品3个或以上;艺术系因其专业特点,要报送6个或以上初选作品;

校歌,歌词或曲调至少各报送一个初选作品,其中艺术系要报送至少2个完整的初选作品,即已为歌词谱好曲的完整的校歌。

所有初选作品于2014年3月10日前报送。2.校训、校徽要附上详细的解释、渊源、出处以及作者联系方式。初选作品的纸质版报送到党委宣传部办公室,电子版发送到宣传部邮箱cjxydwxcb@163.com。校歌若能以师生演唱实录刻制成DVD光盘形式上报更好,并在光盘上标明作者的名字及所属系部。

3.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应征的校训、校微、校歌方案,不受上述数量及单位限制,但时间上须在2014年3月10日前报送学院宣传部。

4、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校训、校徽、校歌征集工作,指派专人负责,切实把此项工作抓好、抓实;要积极发动师生员工投稿应征,帮助师生员工在系统地总结、研究学院的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地分析学院目前和将来的环境与条件,在学院办学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制订校训,设计校徽,编创校歌。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篇2: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校徽是学校的名片,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文精神,承载着时代的变迁,凝结了学习的价值取向,砥砺着师生员工的`人格品行。为进一步展示大丰市第二小学办学理念,提升品牌形象,特邀请大丰之声网参与公开征集大丰市第二小学的校徽设计。

大丰市第二小学简介:大丰市第二小学,又名大丰市逸夫小学。创办于1956年,占地面积五千多平方米。学校始终秉承“向幸福出发”的校训,坚持“让每一位师生幸福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不断创新的教育思想、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规范的办学行为、优质的师资队伍,不断创建人民满意的二小教育。

学校大力开展名师工程,现有盐城市学科带头人6人,盐城市教学能手9人,大丰市教学能手以上骨干教师63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素质教育实验研究基地”、“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示范基地”、“中国十佳艺术教育示范基地”、 “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湿地学校”等近百项荣誉称号,是全国第一所麋鹿文化传播学校。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为实现“育幸福学生,铸幸福人生”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学校持之以恒加强安全教育,倾力打造平安、放心校园;加强常规和礼仪教育,着力打造文明校园;成立“彩云妈妈工作室”,关心留守和孤贫儿童,精心打造爱心校园;以活动促进读书习惯的养成,持续打造书香校园;组织以机器人和航模为主的科技教育,全力打造科技校园;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加强艺体教育,先后成立信息编程、足球、篮球、国画、书法等多个兴趣小组,学校丁怡同学多次参加全国足球比赛,入选国家足球后备人才库,今年暑期进入广东宏远少年足球队。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改进质量观,努力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幸福人才,为大丰人民打造一所新型的现代化的幸福学校而继续努力。

一、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18日—20XX年11月30日

二、标志设计要求

1、标志设计应艺术地融入第二小学:“做幸福教师,育幸福学生,建幸福校园”的办学理念和“向幸福出发”的校训,同时要求积极明快、蓬勃向上、体现健康成长,富有大丰风格和现代元素。

2、要求流畅简洁、色调和谐、富有创意,注重人文内涵及艺术表现性。

3、具有视觉冲击力,简约易记、便于识别、易于传播、利于制作,有较强的延展性,能延伸出用于平面宣传、动画、纪念品、场地布置、服装等用途的VI系统。

4、每幅设计稿应附简要的标志释义。

三、设计作品提交要求

1、参赛个人提交作品方案不限数量;

2、提交方式:

①电子邮箱提交:将作品发送至提交,图案控制在600×600像素以内,大小控制在300kb—500KB,所有作品转换成JPG格式后提交。

②手绘稿提交:纸张尺寸为大度16k,A4(210mm*290mm);一式二份。

联系电话:。

四、评选流程及办法

征集时间:20XX年10月18日——20XX年10月30日

网上投票:20XX年11月1日-20日

专家评审:20XX年11月25日-29日

结果公布:20XX年11月30日

评选办法:网上选票得分占30%,邀请专业人士评分占55%,领导考评分15%以得分由高到低顺序评定得出正选以及入围奖。

奖项设置:(暂拟)

正选:1名,证书+奖金1000元

入围奖:社会组10名,学生组3名,证书+奖品

录用作品所有着作权归活动主办单位所有,不再另付稿酬。

参赛注意事项:

1.本次征集活动,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杜绝一切弄虚作假,一经查出,立即取消参赛、评选资格。

2.所有参赛作品恕不退还,参赛作品请自行留底。

篇3: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1 优秀论文入选基本要求

1) 文稿选题范围或试验研究, 或技术讨论, 或理论综述, 要求选题新颖, 主题鲜明, 内容真实, 原创或有一定的知识创新。

2) 文稿思路清晰, 层次分明, 论点明确, 论据充分, 论证科学, 结论客观。

3) 文字精炼, 表达准确, 图表简明, 格式规范, 结构完整。

4) 篇幅3000~5000字, 摘要200字左右, 关键词3~5个, 及必要的参考文献 (正文中有标注) ;有对应的英文题名[Topic]、作者姓名及单位名称[Name]、摘要[Abstract]

5) 符合《北方蚕业》征稿简则》中的其他要求。

2投稿方式

1) 纸质稿1份, 电子稿1份。纸质稿寄至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北方蚕业》编辑部 (邮编712100) , 电子稿发至专用邮箱bfcy591@163.com.

篇4: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1月15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市青年宫召开“爱之声”麻风防治公益歌曲、歌词评审会议。中央歌剧院原院长、中国音协原副主席王世光, 海政文工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作曲、著名词曲作家付林(原名王付林),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田晓耕,中国音协《词刊》原主编虞文琴、诗词作家言武等专家参加了评审。经评委们认真评审,评选出歌曲一等奖5首、二等奖5首、三等奖6首,优秀作品5首。42首歌词的词作者共有29名,来自北京、上海、云南、河南、河北、陕西、广东、江苏等15个省市。53首歌曲中词作者为32人,曲作者43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川、江西、广东、山西、湖北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评选专家感慨地说,评出的歌曲,不是矬子里拔将军,确实有一定的水平。有的歌词确实有新意。比如,歌曲“让爱大起来”,曲名就很好,有双层意思,一是肯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是要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兄弟姐妹十三亿,把手伸出来”,很有号召力、感染力,不空泛,不说教!歌词中“几十年的陪伴,几十年的守护”道出了麻防工作者“甘守清贫淡名利,医者仁心见情操。救死扶伤行大爱,医德如山千丈高”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细细品味歌词,聆听歌曲,不仅给人艺术美的享受,更有心灵的震撼与洗礼。他们表示,麻风防治公益歌曲、歌词征集活动做的是好事,实事。

“爱之声”麻风防治公益歌曲征集项目获得了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的支持。两个月的网上征集,一个半月的网上评选,征集到了近百首歌曲、歌词,更有万余人次网上投票积极评选优秀作品。歌曲演唱者中有获得全国金钟8强的女歌手,也有网络歌手,腾讯网、中国音乐家协会也给予了此次活动大力支持。社会大众对公益事业的关心,对麻风防治事业的关注,让协会真切地感受到了公益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

篇5:大学校园春联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化,弘扬有巢氏精神,推进校园化建设,努力营造热烈祥和的春节氛围,学院决定开展20xx“迎新春·贺建院”春联征集活动。现将学院春联征集、评选活动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弘扬有巢精神,打造化建院”、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化为主题。

二、活动要求

1、应征春联作品要充分展示活动主题,要体现学院依托建设行业的办学特色,彰显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春联还要考虑张贴地点(比如校门、教学楼门、体育馆、实训大楼、食堂、图书馆、宿舍楼等)需要。

2、要符合联律,有上联、下联、横批。联语长短不限。

作品须原创,不得抄袭、或改编。

4、征集对象为全院师生。

报送的作品统一采用电子邮形式报送,请发rd档附,档统一命名:“春联征集+姓名+所在部门+联系方式”或“春联征集+姓名+所在系、班级+联系方式”,征集邮箱xx

6、作品征集截止日期:1月2日。

三、作品评选及使用

春联作品评选结果于三月初公布。届时,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颁发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同时作品纳入学院春联作品库,并择机张贴。

篇6: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手抄报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让我校学生更多地了解心理健康常识,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感受愉快、积极与幸福,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为使广大队员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做到身心健康、阳光快乐、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共同营造关注心理健康、创建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本校决定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征集评选活动。

二、活动主题:

三、活动时间:3月31日——4月19日

四、活动对象:四至六年级 学生

五、手抄报制作要求

(一)内容要求

1.主题:围绕” 阳光伴我成长“主题开展设计创作,包括我的自信故事、我的阳光心态、我的人际交往、我的成长规划等内容,最好附上自己阳光健康的彩色照片。

2.手抄报要求有刊头设计,刊名要切合“阳光心理,健康成长”主题。

3.结构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图文并茂。

4.内容必须积极向上,具备一定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文字流畅,不出现常识性错误。可以是个人或集体(集体创作成员不超过2人)创作作品。

(二)形式要求

1.手抄报统一使用A3大小纸张规格;(不允许使用彩色卡纸)

2.版面制作均使用手抄文字和手绘插图; 3.版面制作用笔可任意选择,但铅笔除外(不包括彩色木铅笔)。

4.作品背面右下角须用铅笔注明编者学校班级和姓名(正面不允许出现学校班级和姓名等相关信息)。

(三)作品上交

1.先在校内和班内进行评比,评选出优秀作品上交中心学校政教处,各校三、四年级上交作品不少于3份;各校五、六年级上交作品不少于4份;

2.作品上交截止时间为4月15日12:00前,逾期上报不参加评比。

(四)评比

1.评比标准:

(1)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紧扣主题。(40分)

(2)字迹工整、清楚、美观。(20分)

(3)图文并茂,搭配合理,整体效果好。(20分)(4)版面设计新颖,有创意。(20分)

2.评委:由中心学校政教处负责邀请相关非辅导教师担任。

3.评比

(1)作品收齐整理后,由政教处和少先总队负责对每个作品进行编号,并进行公开公正公平地评比。

(2)作品评比时间为4月9日。

篇7:校训、校歌征集评选方案

征集评选活动的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训、校歌的育人功能,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校训、校歌征集评选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校训、校歌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特色、凝聚人心、激励师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是学校深层次的精神底蕴与人文内涵,是学校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是学校精神的载体。开展校训、校歌征集评选活动,有利于各学校结合本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反思、修订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办学理念,重新解读、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加强学校文化管理,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

二、内容范围

本次活动重点对校训、校歌进行征集和评选,同时鼓励各学校开展校报、校网创办活动,校旗、校徽、校标设计活动。中心校以上学校(包括中心校)都要参加此次活动。

三、评选标准

(一)校训征集评选标准: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好的校训是一所学校无形的“精神财富”,对内能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对外则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缩影。

1、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融会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蕴含学校师生的道德理想、学术人格和历史责任,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2、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防止雷同和口号式,能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成为办学的实践。

3、要符合本校师生的认知水平,起到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实现育人功能,具有广泛的认同感,能够成为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

4、语言高度凝炼、寓意深远,贴近学校实际,紧跟时代的特点,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

(二)校歌征集评选标准

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又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长心声,对于激励学生成长、凝聚学校精神、推动校园文

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校歌要体现学校地域、文化环境、学校特色、办学思想与时代特征,能够反映学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体现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2、校歌创作应符合青少年特点,谱曲要欢快鲜明,富有朝气,旋律优美,流畅动听,歌词要精练上口,简洁明快,内涵丰富,寓意深长,便于传唱。

3、表现形式以合唱为主,可有领唱和重唱等形式。

四、评选方式

首先由各学校确定自己的校训和校歌,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组织学习校训内容、内涵,学唱校歌,成熟后上报县(市)区教育局;然后由县市区市教育局统一把关汇总,以县市区为单位将有关材料统一上报市教育局;最后由市教育局组成评审组,对各县(市)区推荐的优秀校训和校歌进行分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职教)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市教育局将召开展示、表彰大会,并将获奖作品在四平德育网和四平日报上发表。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3月1日—7月10日):各学校进行校训、校歌征集、确定和发布,组织学生学习校训精神,领悟校训内涵,学唱校歌。

第二阶段(7月11日—8月30日):各学校将校歌、校

训的相关材料上报县(市)区德育办,经德育办初审汇总后上报市德育办,市里组织专家进行评选。

第三阶段(9月份):召开展示、表彰大会。

第四阶段(10月份):优秀成果展示,获奖作品将在四平日报和四平德育网发表。

六、几点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中小学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校训、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今后德育的一项主要工作,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分解责任,指派专人负责,切实把此项工作抓好、抓实。

2、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研究工作办法,在系统地总结、研究学校的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地分析学校目前和将来的环境与条件,在学校办学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制订校训,编创校歌。要认真研究、借鉴其他社会组织的校训、园训、企业训辞,不要过于随意,也不要过于超前、理想化、好高骛远,要有自

己的特色,经得起时间检验。

3、积极实践,注重实效。校训不仅是教学楼上的文字,升旗仪式上喊的口号,校歌中的唱词,更要具有独特、独到、精粹、精彩的共性。要使校训成为校园文化中的精髓,通过学习、制度、会议等方式,将校训教育渗透到课堂上、活动中,深入到师生耳中、脑中、心中,并想方设法使这种教育内化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要广泛开展校歌吟唱活动,使校歌深入人心,使校歌成为师生喜爱的歌曲,流行的时尚,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4、保证时间,及时上报。各县市区要按照方案要求,及时、规范地上报有关材料和光盘,积极参加市里的活动。校训要附上校训的解释、渊源、出处以及联系方式,以电子版形式上报,一个学校一个文件夹,用学校名称命名文件夹。校歌要将曲目、歌词和师生演唱实录以DVD光盘形式上报,光盘上标明学校名称。请各县市区务于2011年8月1日前将有关材料、光盘统一报到市教育局德育办公室。

篇8: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1 优秀论文入选基本要求

1) 文稿选题范围或试验研究, 或技术讨论, 或理论综述, 要求选题新颖, 主题鲜明, 内容真实, 原创或有一定的知识创新。

2) 文稿思路清晰, 层次分明, 论点明确, 论据充分, 论证科学, 结论客观。

3) 文字精炼, 表达准确, 图表简明, 格式规范, 结构完整。

4) 篇幅3000~5000字, 摘要200字左右, 关键词3~5个, 及必要的参考文献 (正文中有标注) ;有对应的英文题名[Topic]、作者姓名及单位名称[Name]、摘要[Abstract]

5) 符合《〈北方蚕业〉征稿简则》中的其他要求。

2投稿方式

1) 纸质稿1份, 电子稿1份。纸质稿寄至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北方蚕业》编辑部 (邮编712100) , 电子稿发至专用邮箱bfcy591@163.com.

篇9: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和省直各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了征集、初评和推荐工作,全国各地读者也通过网络、信函等形式发来作品。这次活动共征集到稿件5100多件,经初评、推荐等环节,有150件进入复评。这些作品以“勤俭持家·廉洁治家”为主题,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展示了崇廉敬廉、俭以养廉的良好家风。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参与过程中接受了道德教育,强化了勤俭持家、廉洁治家理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经活动评审委员会评审,共评出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优秀奖30个。河南省妇联对获奖个人予以通报表彰。为提高宣传教育成效,《妇女生活》杂志特开设“清风园地”专栏,从2015年第1期开始选择获奖稿件连续刊登。

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一等奖(10名)

开 封:崔敬敏 平顶山:陈惠敏

濮 阳:苏慧慧 济 源:王伟光

河南省直单位:陈敬慧 宋全忠

刘晓阳 白 玫 陈明辉

新 乡:张成江

二等奖(20名)

开 封:甘美勤

洛 阳:李园园 张 红

江 苏:李芳娟 福 建:吴 翔

北 京:李 倩 辽 宁:刘振彬

信 阳:郝传红

平顶山:刘 洋 于延延

安 阳:刘小娇 张爱云

南 阳:刘 琳 崔保珠

河南省直单位:

刘晓阳 荆艳彩 马明良

司曼珈 卫慧霞 贺爱霞

三等奖(30名)

信 阳:周雪玲

新 乡:汪玉景 洛 阳:张丁一

焦 作:屈曼华 商 丘:杨秀丽

南 阳:刘 硕 周 口:安 健

郑 州:王学领 张小川 孟卓瑜

深 圳:彭桂兰

江 苏:李文启

济 源:李 蕊 王 蕾

平顶山:邱彩红 李红娜

安 阳:秦少林 王艳芳 于小芳

河南省直单位:王连庆 赵国民

周 淼 梁 蕊 吴彬彬

陈明辉 李怡俍 王君华

高 方 雷茜茜 刘铁军

优秀奖(30名)

驻马店:刘 俊 济 源:杨 阳

新 乡:裴瑞霞 深 圳:彭惠敏

平顶山:岳书坤 安 阳:刘艳芳

漯 河:刘 娇 三门峡:姚晓庆

信 阳:张 艳 宋园园 邵 伟

郑 州:王燕燕 朱红涛 李红霞

洛 阳:朱海鸽 杨书敏 张青松

南 阳:冯 炎 荣 平 蔡雅亚

开 封:王素君 朴胜囡

河南省直单位:姜军杰 李卫红

夏 蒙 徐林付 王慧娟

乔西宏 曹 喆 张丹丹

篇10:体育科学论文征集及评选方案

一、主办单位

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阳光体育联席会

二、组织与评审机构

(一)组织委员会 主 任:高松龄 副主任:方儒钦

委 员:联席会副秘书长

秘书处: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部

(二)评审委员会 主 任:张涵劲 副主任:刘英杰

委 员:省/市高校体育卫生方面的专家、学者。秘 书: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徐金双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郭建忠

三、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政治观点和理论观点鲜明、正确;体现时代精神。

四、征文时间

征文截止到2011年9月15日。

五、征文对象

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教辅和教学管理人员。

六、征文范围

凡属学校体育和学校健康教育领域的科研论文,未在省、市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报告或报刊、杂志发表过的均可报送参评。

七、论文征集要求:

1、每报送1篇论文须交全套电子文档1份,包括论文正文、论文摘要、附页各1份。

(1)论文应包括题目、问题的提出(或前言、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主要参考文献。正文字数一般不超过5000字。正文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和单位名称。

(2)论文附页应包括题目、工作单位、姓名、性别、民族、职称、职务、详细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联系电话(手机)等。

2、报送的论文如属各级基金资助研究课题项目,须在正文首页脚注标明具体课题名称、编号并随寄相关批文复印件。

3、被录用的论文将直接编入大会论文集,不再对论文的内容进行修改,文责自负,务请作者报送论文时把好质量关(报送论文的具体格式要求见附录)。

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论文恕不受理。

八、论文报送方法: 1.论文报送时将电子版论文(正文、附页)通过电子邮件发至电子信箱: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郭建忠老师,邮箱:gjz0286@163.com。

2.每报送1篇论文需交纳100元论文评审费。请通过邮局将评审费寄交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地址:福建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80号,邮编:350007,电话:***)。汇款单上请注明“论文评审费”字样。“汇款人姓名”务必填写第1作者姓名。

十一、评奖办法:

1.大会将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对报送论文进行密封式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论文奖,并颁发获奖证书。

2.大会设优秀组织奖,根据各单位报送论文的数量及质量评选。

3.大会推荐20篇左右的论文在《运动》杂志上发表(入选论文文责自负,稿费优惠)。另论文集将在《运动》增刊上发表。(文责自负,免稿费)。

注:《运动》系国家体育总局发行的正规CN刊物。

附录 报送论文格式

正 文 格 式

·论文题目(黑体、三号字、居中)·副标题(宋体、四号字、居中)

·问题的提出或前言、引言(宋体、五号字、左右边距为2.5厘米,单倍行距、两端对齐)

·正文(宋体、五号字、左右边距为2.5厘米,单倍行距、两端对齐,正文中的标题序号采用“1”、“2.1”、“3.1.1”等格式表示。表格要有表序号和标题,一律采用三线表。正文字数一般不超过5000字。正文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和单位名称。)

·参考文献(宋体、五号字、左右边距为2.5厘米,单倍行距、两端对齐)

附 页 内 容

·附页内容:论文题目、工作单位、姓名、性别、民族、职称、职务、详细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联系电话(手机)等。(宋体 小四)

福建省大学生体育协会 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联合会

篇11: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优秀戏剧、歌曲、曲艺作品

征集评选活动说明

一、作品要求

1.应征作品须为拥有独立版权的原创作品,应征作者须拥有无可争议的著作权,如改编他人的作品,须出具该作品著作权所有者授权改编的有效证明。

2.应征作品凡被认定属于抄袭、剽窃的,或在著作权方面有争议的,取消参选资格。

3.作者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二、作品报送

1.各类作品申报文字材料统一用A4纸规格打印, 按申报作品排名次序(同时申报多个作品的需排名)分别装订。

2.应征戏剧类作品,报送DVD碟3套,并随作品报送文字剧本一式10份。所有剧种须配字幕。制品盒上注明剧名、序号、排名、参评单位或个人名称。申报前认真检查报送作品的画面和声音质量。

3.应征歌曲类作品,需报送歌谱(简谱,包括词曲)10份,歌谱纸张统一使用A4纸打印,附在申报表之后(表

一、谱一,表

二、谱二……),按排名次序装订成套。歌曲制品报送盒式录音带或CD光盘3套,制品盒上注明歌名、排名(同时申报多个作品的需排名)、参评单位名称。报送歌曲作品必须取得词曲作者书面授权书,如出现重复授权争议,由各参评单位或个人在报送前自行解决。

4、应征曲艺类作品,报送DVD碟3套,并随作品报送文字脚本一式10份。制品盒上注明剧名、序号、排名(同时申报多个作品的需排名)、参评单位或个人名称。申报前认真检查报送作品的画面和声音质量。

篇12: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各部门(单位):

为深入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做学生满意教师”主题实践活动,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路、方法和机制,营造浓厚的师德建设氛围,弘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师风,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推动我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新贡献。决定在教职工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征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

全院教职工

二、征集内容

以“弘扬高尚师德师风”为主题,围绕“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修养”、“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身正学高,乐教尚研”等论题撰写文章,反映我院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德高业精的精神风貌和辛勤耕耘的感人事迹。

三、征文要求

1.征文稿件必须紧扣主题,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围绕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入思考;注重思想性、实践性,反映自己的和身边的教职工在教书育人、为

人师表方面的典型事例,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具有深化认识、启迪思维、感化教育、提供借鉴等作用和意义。

2.征文稿件要紧密结合我院师德师风建设现状,联系实际,阐述对师德建设工作的认识、工作体会,深入剖析我院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对我院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对策,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产生共鸣。

3.征文稿件要起到教育广大教师崇尚师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作用,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良好校园氛围。

4.征文选题和作品形式不限,作品要健康向上,内容真实,生动感人,文字清新质朴,文句通顺,字数以3000字左右为宜。A4纸打印一份(同时上报电子版)。文章首页写清题目、单位、姓名,论文标题一律用三号黑体,正文用四号宋体打印。

5.提交征文要求:各系(部)每个教研室和机关各职能部门至少推荐一篇。在此基础上,我们欢迎全院教职工踊跃参与征文活动。

6.各部门(单位)要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广大教职工对师德建设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研讨,踊跃撰稿,参加征文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的师德建设氛围,促进师德建设。本次征文活动设优秀组织奖。

四、优秀组织奖评选条件

1.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师德建设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教职工参与范围广,热情高。

2.形成浓厚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对本部门(单位)的师德师风建设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上报的稿件数量多,质量高,在学院评选出的优秀论文中所占比例大。

五、其他事项

1.征文于8月30日以前由各部门(单位)收齐后上报人事处,电子文档发至人事处邮箱。

2.9月初,人事处将组织论文评选专家组,对各部门(单位)推荐的征文进行评选,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组织奖2名。对获奖征文作者和单位,于教师节期间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将优秀征文汇编成册。

3.本次活动情况作为本系(部)师资工作考评中“师德建设”评分指标之一。

人 事 处

篇13: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为了促进北方蚕业科学技术研究, 扩大《北方蚕业》学术影响, 同时为了培养中青年蚕业科技人才知识创新, 本刊2010年面向全国蚕桑 (柞) 、茧丝绸单位和个人征集优秀学术论文。

1 优秀学术论文入选要求

1) 文稿符合我刊《综述》、《试验研究》、《技术讨论》三大栏目的报道范围, 要求选题新颖, 主题鲜明, 内容真实, 原创或有一定的知识创新。

2) 文稿思路清晰, 层次分明, 论点明确, 论据充分, 论证科学, 结论客观。

3) 文字精炼, 表达准确, 图表简明, 格式规范, 结构完整。

4) 篇幅4000~6000字, 摘要200字左右, 关键词3~5个, 及必要的参考文献 (正文中有标注) ;有对应的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及单位名称、摘要、关键词。

5) 符合《北方蚕业》征稿简则中的其他要求。

2 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办法

1) 分期评选, 分期选登, 投稿时间不限。

2) 稿件一经编委联审通过即可在本刊上优先发表, 获赠样刊2本, 免收版面费, 年终由编辑部颁发“2010年度《北方蚕业》优秀学术论文获奖证书”。

3) 参评稿件须注明“2010年优秀学术论文参评作品”字样, 并由第一作者单位知名专家或负责人于纸质稿件上签署推荐意见 (加盖公章) 。

3 投稿方式

1) 纸质稿1份, 电子稿1份。纸质稿寄至陕西杨凌西农路 22号《北方蚕业》编辑部 (邮编712100) , 电子稿发至本刊邮箱bfcy591@163.com。

篇14: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尤为一提的是,本次评选活动组委会在发现、培养文艺人才的同时,还不忘关爱西部学生的艺术教育普及与精神文化建设工作。组委会具体将从寻找寄信的山里娃开始,逐步完成每年资助一名因家境贫寒而无法继续发展音乐特长学生的计划,真正做到不分地域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由此,活动组委会将此公益计划命名为“爱·发现”,旨在用爱发现所有,然后圆梦。

镜头一:收到信件

3月16日,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收到了一封来自甘肃省的平邮信件,工作人员在打开信正准备阅读的那一刹那,无不为信的内容所打动,随后,工作人员不由得放下手中的工作,专门为此次意外来信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镜头二:热烈的讨论

没有署名,没有具体寄信地址,邮戳上清楚地印着“甘肃省”,工作人员面对这样一封字迹工整、笔迹稚嫩的信,一连串的疑问在头脑中闪过:信的内容是否真实?为何信的内文是学生的笔迹,而信封却不是呢?究竟是哪位热爱音乐的小朋友需要帮助?他(她)到底需要怎样的帮助?我们怎样才能找到他(她)?

在活动组委会工作组的讨论会上,艺术部副主任张妍说:“我们要通过信件深入了解这位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并最终帮助他(她)解决困难。”艺术部孙老师说:“我能理解这个孩子爱音乐的心情,那一定是非常急切的、渴望的!不能让这样一个有梦想、有音乐追求的孩子,因为经济因素就放弃了对音乐的追求。”艺术部师老师说:“我想,孩子抱着希望给我们组委会写来求助信,或许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学生求助行为,而是代表了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群体。”会场里的每个人,脑子里都在飞快地运转、思绪都凝聚在那个来自甘肃山区的信上。

镜头三:爱·发现

“说得对,我们就是要走出去,发现西部最美好的声音,给予拥有梦想的孩子们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去发现,我们去带给他们爱和关怀!组委会可以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为他们减免参赛费用。”全国校园歌曲征集演唱评选活动组委会秘书长、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李维福为此次“来信事件”定下了这样的宗旨:“‘爱·发现’!”听到这里,组委会成员不约而同地说,“走进西部山区,发现美好声音,走入孩子们那充满希望的心灵......接下来我们要好好安排一下需要做的准备工作,通过各种渠道检索来信信息、通过邮戳缩小寻找范围、走访甘肃地区学校、了解当地情况,将这些孩子们带回北京!”

镜头四:启程

一封信,蕴含了充满希望的期盼之情;一封信,激发了评选活动组委会工作人员的怜爱之心。为了能够让这些西部山区的孩子们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唱响内心嘹亮的歌声,活动组委会工作人员计划于近日启程,奔赴甘肃,用发现的眼睛,踏上这场充满希望的爱心之旅。

在“爱·发现”旅程中,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的成员们,是否能够找到那个写信的孩子?那个孩子身上蕴藏着怎样的故事?那片辽阔的西部土地,是否真的有让人惊艳的好声音?

镜头五:寻找蕴藏梦想的声音

4月9日,活动组委会工作人员一行两人来到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经多方询问,终于找到了那位写信学生所在的学校——城关小学。当活动组委会一行说明来意后,城关小学的校长李新军非常激动地握住了活动组委会成员的手,深切地说:“谢谢你们这些善良的人。”

到达武山县的第二天,在李新军校长的坚持下,活动组委会工作人员参加了学生们临时排练的欢迎仪式。参加了学生们的排列活动,参加仪式的成员,除活动组委会艺术部副主任张妍、指导教师师学辉外,还有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红旗画刊”执行主编魏晓文,甘肃广电总台“今日聚焦”栏目组主任漆新平,中央党校县级教研员魏永胜,武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鸿,武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令守义,武山县政府副县长甘志国,武山县政协副主席骆育喜,武山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石尚荣等相关人员。城关小学部分年级师生及局机关相关股室人员共计1300余人共同参加了此次欢迎仪式。

隆重而又质朴的欢迎仪式打动了现场的所有人,身着校服的学生们有序地为主席台上的老师们戴上了红领巾;满操场的学生们为远道而来的老师们演唱了手语版的《感恩的心》和《爱的奉献》,在演唱过程中,孩子们眼神中流露出期望、惊奇和胆怯。这一切,让这些来自北京来的客人当即作出另一个决定。

当天下午,活动组委会工作人员经过严格的筛选,共选出48名学生进行培训,并计划把最终选定的40名学生于今年8月带往北京参加大赛。并视活动组委会的能力力争将这些学生带往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进行演出。这,便是这些来自北京的客人们萌生的另一个决定。

目前,学生们的排练在紧张进行着,敬请关注活动组委会下一期的连续报道。

篇15: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景洪监狱为进一步提高监管改造理论水平,促进监狱干警学术交流,总结近年来罪犯监管改造工作所取得的经验,根据省监狱学会要求,组织开展了2011监管改造论文征集评选活动。活动围绕“牢固树立监狱执法理念,推进监狱工作转型发展”为主题,结合监狱实际,由教育改造科负责征集评选的具体工作。

本次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得到了监管改造职能科室和各监区的大力支持,为搞好调研,写出有质量、有深度的论文,各监区、科室选拔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干警组成课题调研组,两个多月来,各课题调研组能够立足监狱本质职能,结合监管改造工作实际,围绕课题深入调研,认真收集分析信息,精心撰写论文,最后共完成调研论文6篇。研究内容涉及信息化与监狱公正廉洁执法、服刑人员计分考核体系的科学构建、公共危机事件的对策研究、狱内重大疫情的防范与处置等多个方面。

教育改造科在广泛讨论和积极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对6篇论文进行了评审,本着“好中挑好,优中选优”的原则,精选出由医院、五监区、狱政管理科、教育改造科选送的4篇优秀论文,并按要求上报省监狱学会。

篇16:校徽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河南新密:创新农村新型社区党建服务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川高县:分类建设发展型村级党组织,助推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33 拆掉一张桌 赢得万民心——淮北市推行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的探索与实践

福耀集团党委:开展“党员典范力量”建设的探索

内蒙古包头青山区:“3×4”探索实施党员队伍纯洁机制建设 36 陕西石泉县:“五步三公开”实现村级组织“阳光运行” 37 浙江宁波江东区:架起沟通“高速桥”,化解群众心里堵

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明秀南社区:为民零距离,党群谱和谐——创新推行“零距离工作法”

内蒙古牙克石:关于推进为民服务“365”党建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广东汕头潮阳区:建设一支带头抓党建、带头服务群众的村级书记队伍 41 新疆木垒:开展“农村党员信贷直通车”活动

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区:“小微信 大作为”——释放基层党建正能量

陕西富平:为民服务“连心卡,群众办事“零障碍”

安徽亳州谯城区:“移动式”网上服务型党组织,让服务“触手可及” 45 湖北孝南:构建3个“1+X”体系,探索“服务型”实现路径 46 浙江东阳:构建行业协会党建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湖南常德鼎城区:推行“一本通”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的实践与启示 48 黑龙江漠河:实施党建创新项目,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甘肃陇西:实施乡镇干部“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的调查与思考 50 湖北麻城:建立健全党员质量管理体系

云南弥渡:以3个“1+X”为抓手,全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52 河南郑州惠济区:以“四个先锋”为载体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53 河北临漳:以“五步工作法”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化

辽宁葫芦岛:开启“全天候”模式,全面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 55 重庆永川区:探索推行村(社区)党员日常管理量化考评工作 56 川东电缆公司:坚持三融入三促进 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 57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党员“塑形工程”——锤炼党员先进形象新载体

陕西留坝:倾听群众“牢骚话”,唱响服务“好声音” 59 江西寻乌:推行“1893”机制,着力破解农村党员发展难题 60 青海循化:搭建四个平台全力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

二、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优秀案例(共60个)

1、党员树起先锋旗 诚信之花遍地开

——福州台江区打造“党员诚信店”品牌破解非公党建难题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道德支撑;诚信商贸是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福州市台江区针对辖区内商贸业蓬勃发展及非公企业涌现的特点,大胆开拓创新,广泛开展“党员诚信店”活动,通过党员诚信带动其他商家诚信,形成诚信商贸氛围,带动社会诚信,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使非公党员发挥先锋模范,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提高了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认可度,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促进了非公党建的发展,受到群众的认可和党员商户的拥护,形成非公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党员诚信店”活动被市委组织部向全市发文推广,并被推荐为全国非公党建创新成果,得到中组部和中央党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进行报道。

一、背景起因

我区根据商贸经济发展实际,结合非公党建工作发展的需要,在全区广泛开展开展“党员诚信店”活动,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党的基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开展“党员诚信店”活动是有效促进台江诚信商贸发展的需要。台江区地处福州市中心,闽江下游北岸,是福州市也是福建省的商贸中心区。全区没有农业,商贸业比例达70%以上。自古以来台江都是商贾云集的宝地,各类批发市场、超市、商场鳞次栉比,随着商贸市场的日益繁荣,辖区内的“两新”组织发展迅猛,来此经商的党员数量也逐年增加。商贸关键在于诚信,只有做到诚信经营,台江的商贸业才能不断提升,而诚信经营很重要的是要有浓厚氛围和一批

开展“党员诚信店”活动就是要求党员自己诚信的同时带动其它商家的诚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营造浓厚的诚信经营氛围,促进商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2、开展“党员诚信店”活动是有效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的需要。经过各级党组织的努力,台江区实现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全组建,并积极组建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数达355个,非公党员的数量约1547人,并且非公党员多分布在商贸行业。如何对商贸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如何发挥商贸党员的作用,是我区非公党建面临的主要课题,这就必须探索教育管理和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开展“党员诚信店”活动使非公党员能够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并为非公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提高了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认可度,增强了非公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非公党建工作创出一个新的路子。

3、开展“党员诚信店”活动是规范和提升“党员诚信示范岗”活动的需要。2004年以来,区委在步行街、福州大鞋城党员经营户中试点开展争当“诚信经营户”活动,以社区党总支名义授予48家经营户“党员诚信示范岗”称号,带动了大量经营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积累了一定的非公党建活动经验。但“党员诚信示范岗”活动由社区党总支组织开展,规模不大,程序不够规范,影响力也不大。以区委组织部联合工商局开展“党员诚信店”活动,使活动规模覆盖到整个区,程序更加规范,管理更加完善,效果更加明显。

二、主要做法

经过几年的实践,“党员诚信店”活动程序越来越规范,内涵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齐全,建立了申请、培训、评选、监管、服务等一整套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党员诚信店”这一独具特色的商贸区党建品牌。

1、精心组织评选。制定“党员诚信店”评选细则,凡辖区内符合业主是党员或已成立党支部、无价格违法行为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党员经营户均可书面申请;经社区党组织、个私协和街道党工委初审,区工商局和区委组织部会审,提出评选名单;举办党员诚信经营培训班,提高“诚信经商、守法经营”意识;进行党员经营户十条诚信承诺书签约,明确责任;由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全区性授牌大

2007年以来,先后八次评选产生了511家“党员诚信店”。

2、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亮牌经营,在商家店面的显著位置悬挂“党员诚信店”牌匾,并在商家柜台上摆放“党员诚信经营承诺书”,注明所属街道、社区监督电话,主动接受消费者的监督,并结合实际制作《服务手册》。向辖区经营户发放“诚信经营倡议书”,开展“一带三”活动,即“党员诚信店”经营户自身带头诚信经营的同时,带动三个以上商家共创诚信经营,以党员诚信带动非党员商家的诚信经营。对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颁发“模范党员诚信店”牌匾、证书,树立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不断扩大诚信的覆盖面,带动形成全区诚信经营的良好环境。在“党员诚信店”开展创建党员示范岗、先锋岗,“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服务企业我先行”、“四先五小”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等活动。开通“党员诚信店”网站,加大党员诚信店的活动和成效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3、强化监督管理。在中亭街、苏万宝商圈等商户集中区专门设立了大型的公示栏,把“党员诚信店”名单和投诉电话在公示栏予以公布,接受监督。建立诚信监督员队伍,聘请老干部、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人士担任诚信监督员,采取巡、听、评、督等方式,明察暗访相结合进行考核。适时开展群众评议、领导点评、组织评选工作,加强对“党员诚信店”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在“党员诚信店”网站上设立互动平台,接受社会监督。联合工商、税务、卫生、城管等部门成立“诚信信息监管平台”,强化对“党员诚信店”的日常监管,一旦发现经营户的不诚信行为,予以警示教育,严重的予以摘牌。

4、搭建服务平台。在中亭街成立全省首家“党员诚信店服务中心”,在宝龙城市广场、“两街”等大型商圈设立“党员服务点”,面向全区接受党员经营户申请受理,为广大党员和商户提供政策法律咨询、组织关系接转、人口计生、子女就学、招聘就业等方面的服务。开展网格化服务,在中亭街的八个分区设立相应党员责任区,由社区“两委”和服务站党员骨干分别负责一个责任区,通过组建扶贫助困服务队、环境整治服务队、法律咨询服务队、治安防范服务队、党员诚信督导队等党员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区领导挂钩联系服务“党员诚信店”制度,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坚持定期分析求助情

难点问题,依托街道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向街道党工委汇报,由街道党工委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5、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党建月报告制度,各党工委、党委于每月5日前将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上报,经归纳汇总后在《台江组工信息》刊登,有力地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党员诚信店”等党建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研讨交流机制,通过组织开展个私协党建工作研讨会、非公党建创新论坛、非公党建论文征集等活动,加强个体工商户之间的联系,交流诚信经营的好做法、好经验。建立健全教育宣传机制,组建政策宣讲小分队,上门为党员诚信经营户们送学习材料,进行学习辅导;成立以党员诚信经营户骨干为成员的理论宣讲团,深入商贸区商户进行宣传,分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和“诚信经营倡议书”,引导广大党员以“党员诚信店”为榜样,争做诚信经营和创业发展的先锋,确保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群众路线活动落到实处。

三、初步成效

通过创建“党员诚信店”,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党建,充分发挥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促进了全区诚信经营良好风气的形成,有力推动了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诚信氛围浓,促进商贸业又好又快发展。“党员诚信店”活动的开展,使诚信经营在台江商贸圈蔚然成风,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一些国内外各大知名品牌纷纷入驻,市场经营的各类品牌已达270多个,本土经营者也不断增资扩产,“前店后园”、“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得到纵深发展,有力推动了台江商贸业的转型升级。2011年以来,全区市场经济主体以年均20.94%的速度稳步增长。步行街、美食街“两街”获得全国“打假维权满意街”称号,中亭街获得省“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和“创建诚信一条街”等荣誉称号。

2、党员面貌新,非公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党员诚信店”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带动了全区非公党建的深化发展。活动开展后,我区转进来和“亮身份”的党员达两千多名,非公党员发展数量逐年递增,2013年发展82名,占全区年发展数的43%。许多党员经营户主动要求参与“党员诚信店”活动,全区“党员诚信店”的数量从2007年的64家发展到现在的51

1511家党员诚信店又分别与1479家经营户结成了帮带对子,其中有8家党员诚信店被评为市“党员诚信示范店”。

3、公益形象佳,营造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党组织把开展党建工作与促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在支持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业主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春风助学”等活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帮扶弱势群体、助学帮困、赈灾募捐等社会公益活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区“党员诚信店”先后向灾区、扶残助学、革命五老、“失依儿童”等弱势困难群体捐款捐物达730多万元。

4、影响力增大,有力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到商贸集中区讲授“诚信生意经”,在全区开展学习“党员诚信店”经验、倡导诚信经营活动,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氛围。建立行业、经营户、社会共同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工青妇、工商联和协会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形成共铸诚信的强大合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开展“党员诚信承诺”活动,提高党员诚信意识,以党员诚信带动社会诚信,共同打造“诚信台江”。全区808个党组织13449名党员作出诚信承诺事项达31289件。

四、几点启示

几年的实践表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既不虚,也不难,关键是找准切点,妙用载体,这样才能大有作为。

1、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必须坚持党委的坚强领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只有党委加强领导,才能有效整合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党员的积极性。区委和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和研究“党员诚信店”等党建工作;每批“党员诚信店”授牌仪式,区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到场讲话,并经常深入“党员诚信店”调研走访,了解开展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区委的高度重视,有效促进了各职能部门、街道和“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积极具体地抓好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必须围绕科学发展这个大局。要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融入发展大局,才能将党建工作做实,并做出成效,赢得群众、党员和党组织的认可。这样,党建工作才有活力,才有后劲。我区是全省商贸中心区,而诚信是商贸的关键,开展“党员诚信店”活动就是将“两新”组织党建工

作融入发展大局中,抓住了重点,创出了特色,赢得了社会公众的赞誉,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3、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是为组建而组建,就党建而抓党建,而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开展“党员诚信店”活动,党员经营户诚信的行为,带动了其他许许多多的经营户讲诚信,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引领更多的商家、群众汇集在党的旗帜下,保障了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个体经营户和群众中去,使个体经营户的发展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必须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关键是要有有效的载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实际,探索有效的载体。台江区以“党员诚信店”为载体开展“两新”组织党建活动,把党员示范与诚信建设结合起来,把诚信建设与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结合起来,把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党委组织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联合开展党建活动的格局,搭建了党员发挥作用、展示风采的平台,赢得了企业主的支持、职工群众的拥护和称赞,促进了商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

2、“感受式服务”: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的终端感受

近年来,浦东新区张江镇围绕建设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匹配的科技人文社区的总体目标,在“以服务转型引领社会转型”的探索实践中创新提出推进基层党组织“感受式服务”。所谓“感受式服务”,即:基层党组织以服务对象的终端感受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角度来策划、组织、提供服务,力求使群众的服务需求与党组织的服务项目“无缝隙”对接,把好事办到点子上,把经费花到刀刃上,把服务做到群众期盼上。“感受式服务”的生动实践,有效推动了广大基层党组织服务理念的转变、服务角度的转变与工作作风的转变,显著提升了服务的质量、水平以及影响力。

张江镇区域面积42.1平方公里,下辖35个村居,现有常住人口67735人,外来人口69569人,张江园区从业人数约6.5万人。22年前,张江高科技园区这个国家级开发区就开始让张江吸引世人瞩目;1999年上海又启动“聚焦张江”战略,举全市之力推进张江发展,使之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技术创新的样板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2011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步伐也正式迈开。开发开放的深入推进,给张江地区面貌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使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新考验和新挑战。经过梳理归纳,结合张江本地实情,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第一,群众需求难以真正对接好。服务项目策划设计时,党组织自己议、自己定,“左手握右手”自我感觉良好。常常是有服务群众的“好心”,却办不成服务群众的“好事”,办好事无人喝彩甚至“喝倒彩”。不少基层党组织和村居干部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做了好事,却得不到群众的认可;明明付出了大量投入,却没有收获预料中的好评。

第二,服务资源难以充分支撑好。张江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驻地,各类企业、从业人员聚集,本地居民、来沪人员、普通白领、高端人才、外籍人士交杂共存。多样化的人群、差异化的需求,给传统上基层党组织“划地而治”的服务模式形成了巨大压力,也使服务资源本就有限的基层党组织更加捉襟见肘。

第三,服务方式难以有效匹配好。以前有时候服务群众搞“突击式行动”,为了完成特定任务而盲目服务,群众处在被动参与的位置。既缺乏可持续性,也使服务群众活动“蜻蜓点水”,点到即止。这类“隔靴搔痒”、“自娱自乐”的服务,造成了当前开展服务群众的活动“上面热,下面冷”的现象。长此以往,服务群众不仅不能成为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好抓手”,反而可能成为损害党执政的公信力和威信的“负能量”。

张江镇党委认识到:基层党组织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群众,工作做得如何,关键看群众的终端感受。基于这一理解和判断,着眼丰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提升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效,2013年3月张江镇正式推出“感受式服务”。

二、主要做法

实际效用为切入口,张江镇党委着力做足服务供需匹配、做实服务资源支撑、做好服务方式转型,让广大群众在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中有了更多实在感受和实际得益。

(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有机对接

服务“市场”要活跃、有活力,做足服务方与被服务方信息的沟通对接是基础和前提。基层党组织作为服务供给方,只有做到群众服务需求点上,服务才能获得认同、体现价值。

一是多措并施,问需于民。张江镇域内人员的多样化决定了群众需求的多样化、提供服务的多样化。张江镇党委为掌握了解群众“第一手”的需求和呼声,动员各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家,通过发放咨询单、告居(村)民书、“走千听万”、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等形式“听声音”、“问需求”。面对群众提出“问题是否能解决”的质疑声,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走家串户,上门聊家常,进屋听诉求,用行动回答了群众的疑惑。

二是因人制宜,按需服务。张江镇党委把辖区居民细分为本地居民、来沪人员、普通白领、高端人才、外籍人士等五类人群,并将“多样化人群的多样化需求”纳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范围。在此基础上,细化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针对“上班族”,开展“定向服务”、“集成服务”和“延时服务”,对涉及医疗事务、征地养老医报、社会保障、劳动事务、失业保险、劳资纠纷等受理窗口进行延时服务、双休日照常服务,以方便休息时间办理各类事务;针对居住生活在张江的年轻人、新张江人,依托张江乐服社、张江“不宅”白领部落、“一报四网”(张江科技文化报、张江门户网、张江政务网、张江党建网、68365网)等平台,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网络舆情等活动来服务凝聚。针对“弱势群体”,统一将所有驻区单位划分成33个小组,分别与全镇33个居(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帮困,具体到人。

三是满足民需,化解民忧。张江镇党委坚持把服务做到群众的急难烦愁问题上,及时回应群众的所想所盼。长元居民区离张江集镇较为偏远,交通颇为不便。在听取居民意见后,党总支推出“24小时社区服务热线”,向居民承诺:需求电话1小时快速回应,突发事件15分钟到现场。同时,还向每家每户发放“24小时社区服务热线”手册,上面印有分片服务的居委干部住宅电话、手机号码和

纠纷等。有基层党组织书记感言:“以往基层党组织也是积极为群众服务的,但大多数以自己为中心,怎么想就怎么做,对群众的终端感受考虑不足,工作的结果有时群众满意度并不高。现在通过‘感受式’服务,实现了服务内容与服务对象需求相对接。”

(二)以多元整合为抓手,推动服务资源横向与纵向的深度融合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多元化、需求差异化给新时期服务群众工作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单靠一个党组织显然“势单力薄”。要想提高群众对服务的满意度,就必须整合区域内各路资源,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汇聚各方力量。

一是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形成服务合力。2010年,84家驻区单位党组织、4432名驻区单位党员到张江镇党委报到,服务保障世博。在“后世博”时期,张江镇将这些宝贵资源纳入区域大党建格局,积极推动驻区单位与社区融为一体。2012年2月,张江成立浦东首家镇社区综合党委,建立“1+2+N”模式(“1”指镇党委,“2”指镇党委下设的区域化党建联席会和社区综合党委,“N”指若干个社区或行业分组),构建起镇域内园区、镇区、社区等多元治理主体之间沟通与协商的桥梁,以联动共建提供更有效的服务。目前,全镇居村党组织与107家区域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结对签约,签约率92%以上,达成党员教育类、帮扶救济类、为民服务类、文明创建类等结对意向共计81项。如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动走进社区,为老百姓提供义诊、推拿等服务,至今已累计服务2800人次;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则拿出专项资金,与10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结对;浦东新区公园管理所则派出专业人员,为社区居民讲授绿化知识等。在区域化党建的大框架下,镇党委精心“搭台”,让区域内的党组织共同“唱戏”,充分激发出区域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依托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制度化、规范化是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好服务的重要保障。2013年3月镇党委制定出台《张江镇关于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推进感受式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出了以“六个一”为基础的标准化建设(亮出一套牌子、建强一套班子、巩固一块阵地、健全一套制度、完善一套台账和保障一块经费),明确了“两推(推进标准化建设、推进示范点建设)、两表(进度表、推进表)、两个展示

在特色铭牌上进行展示)”的具体内容,共有来自村、居、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76家基层党组织参与,其中35家基层党组织申报了示范单位。此外,镇层面建立四个工作指导小组,分组到点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在问需于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依托党员服务承诺制度,发挥党员示范效应。党员是服务活动、服务项目推行和实施的重要主体,党员发挥作用的大小直接关系着服务质量的高低。为此,张江镇党委高度重视加强对各基层党组织党员学习的指导管理,对支部书记带头讲课、提高党员学习出席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深化党员“责任岗”工作,建立党员服务承诺制度,在每个居(村)社区设置政策宣传、治安巡逻、医疗咨询、市容卫生、社区民情等10多个党员责任岗,切实为党员直接服务群众提供载体和平台。

(三)以协商互动为重点,推动服务由民作主与有民参与的兼顾并重 随着群众自我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希望能有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多,希望能参与到服务策划、实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过去“我提供,你享受”的单向度关系已日渐不合时宜,以协商、参与、互动等为特点的双向度关系逐渐成为服务方式转型的方向。

一是汇聚民情,反映民意,积极搭建基层自治协商平台。张江镇党委积极引导群众借助自治平台,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推进“感受式服务”活动中,金桐居民区党支部围绕“走、帮、议、聚、联”推出“金桐议事园”这一群众自治的平台。居民区所属贝越佳园是2002年竣工的纯商品房小区,近几年来家庭车辆激增,小区“车满为患”。经“议事园”商议,居委会拟定了《车位改造实施方案》。在方案制定、意见征询、形成决议等过程中,居委会均通过“议事园”充分听取意见,确保居民知情权和参与权。经过不懈努力,264套房的业主全部征询到位,完成100%的征询率,同意改造的达257家,占97%。在碧波路居民区,“相约9号”作为社区文化平台,有“四海一家社区论坛”和“四海同心议事苑”两个品牌活动,居民就依托这两个平台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共商共议社区事务,如小区停车费收取难、小区水景管理难等问题也因此迎刃而解。有居民就表示: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推进社区事务,一些原来难办的小区事务就变得好办了许多。

激活民智,积极构建基层自治协商机制。村与居服务对象不同、服务内容也不同,张江镇党委结合村居不同实际探索建立自治协商机制。在村层面,制定《关于深化村民自治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点做好“三规范、两公开、一评议”。“三规范”即规范制度建设和执行、规范议事规则、规范村务监督;“两公开”即“三资”管理公开、决策程序公开;“一评议”,即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村民代表评议村委会和村委会成员民主评议会。村民代表对村委会和村委班子成员的评议绝不走过场,而是实打实用数据用民意说话。在居民区层面,重点完善社区公共事务居民听证机制:进一步明确听证会的召开时间、议事内容(如小区停车、环境整治、来沪人员管理、社区安全等)、组织形式(如书面听证、座谈听证),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包括小区平改坡、停车场、道路、围墙拆除、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大型乔木移植等献计献策,充分发表意见并对最后的决定进行表决。

三、基本成效

张江镇党委收到一封八旬老夫妇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我们夫妇眼睛失明、耳朵失聪、心脏疾病等缠身,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是居委干部、社区志愿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多谢张江镇党委、政府推出的‘感受式服务’,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得到了感受!”这封看似简单的感谢信,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感受式服务”所结出的沉甸甸成果。

一是围绕转变服务理念和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级。“理念一转天地宽”。张江镇党委认为基层党组织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群众,工作做得如何,要看群众的终端感受。“感受式服务”引导基层党组织及基层党员干部切换角色、换位思考,在把服务做到的同时强调把服务做细做好,并始终把群众满意放在第一位。通过理念的转变和方式的转型,让服务变得“可感受”,有效避免了以往党组织服务群众“隔靴搔痒”、“自娱自乐”的尴尬,也很好地破解了办了好事无人喝彩甚至“喝倒彩”的困局,走出了一条在社会转型时期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新路子。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就表示:“感受式服务”,使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目标更加明确,做起服务来更有方向,群众与党组织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加了,党组织的威信也越来越强化了。

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张江镇党委结合创先争优、“走千听万”、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在推行“感受式服务”中突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条件已经成熟的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马上采取措施解决;对初步具备条件、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抓紧采取措施推动解决;对涉及长远的问题,着手制定长远规划予以解决;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自“感受式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已走访44350户,完成需走访总数50520户的87.8%。收到各类问题 715个,已解决或作出解释638个,解决解释率为89.2%,回应率达到100%。同时,重点聚焦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弱势群体三类群体,认真做好助困、助残、助老、助医、助学各项工作,累计支出救助资金1757多万元,受益群众32625人(次)。通过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围绕服务区域内重大项目,进一步优化了开发开放环境。张江驻区单位类型多,有影响的高科技企业多,项目多。一方面工程项目任务重、影响大,急难愁问题多,另一方面,居民群众对环境整治要求高。依托区域化党建联系会议,与区域单位、群众共商共治,先后协商解决了区域内大飞机项目动拆迁、上海地震局迁址光缆建设等问题。尤其是商飞主体动迁项目,创造了又一“浦东速度”。中国商飞设计院选址张江,仅半年,完成居民、企业动拆迁,保证了大飞机项目超常推进,实现研发大楼提前3个月开工。感受式服务同时跟进,送到工地。工地没有门牌号,快递来的重要施工资料难以收到,镇党委即时与交警部门协商,一块临时门牌解了燃眉之急。

四、探讨与启示

社会转型倒逼服务转型,服务转型有利于助推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升级。张江镇的实践表明,基层党组织只有在服务转型上主动而为,才能在群众心中保持地位;只有真正为群众做成事,群众才会真正当回事。“感受式服务”的创新探索,给我们在提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带来了一些启示。

一是在服务理念上敢于主动求变,从“以组织考虑为主”转变为“以群众需求为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为要变,首先是思想变。以往基层党组织也是

但大多数以自己为中心,怎么想就怎么做,很少考虑群众的终端感受,工作的结果有时群众满意度并不高。通过“感受式服务”,实现了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需求相衔接,以群众需求为首要考虑因素,真正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最终实现组织和个体的自主、自助与自励。

二是在服务资源上善于统筹整合,从“一元主体”转变为“多元主体”。面对利益多元、矛盾复杂的新形势,基层党组织不能大包大揽,而是要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引导各类组织、各类群体参与到服务主体中来。通过“感受式服务”,把社会组织和各类团队都引入到服务主体之中,充分调动了区域内组织与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提升了服务群众的专业化水平。

三是在服务方式上勇于突破完善,从“替民作主”转变为“协商共治”。随着群众主体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党组织原先的“越俎代庖”式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群众希望在享受服务过程中,能提出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能参与到服务的评价与监督中,能借助组织平台和资源实现自我服务等。通过“感受式服务”,在社区公共事务决策上、在群众利益诉求协调上,与相关部门实现积极互动、协商,进一步扩大了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

3、南通崇川区:邻里党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500米”

江苏南通崇川区将邻里党建工作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创新组织架构,建强服务队伍,丰富服务载体,强化机制保障,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500米”。省委书记罗志军来通调研时充分肯定了这一探索创新和经验做法,《人民日报》和《新华日报》头版予以深度报道。

一、背景与动因

崇川区位于南通市主城区,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转型升级,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一是社区人少事多,社区事务难覆盖。崇川区下辖10个街道,108个社区,户籍在册居民187383户,目前共有社区干部1197人,每名社区干部除了平均包干157个居民户外,还承担了大量的平台服务办理、业务事务承接等工作任务。二是管理多于引导,群众自治难形成。原有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仍然沿袭了传统上对下的管理模式,未能在最大限度上调动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三是职责尚不明确,社区党员作用难发挥。由于缺

基于此,崇川区积极探索在社区与群众之间的“中间地带”设置了新型的服务组织——邻里,同时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确保让“党的声音下得去、群众诉求上得来”。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组织架构,延伸服务触角。以“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制为基础,构建以邻里(邻里和谐促进会)为单元的服务群众模式,把党组织建在邻里上,形成“邻里有型覆盖、服务有效落实”的良好局面。

一是科学设置邻里。以社区为单位,按照“地域相近、楼栋相连、资源相通”原则,以0.1-0.6平方公里、150户-300户的规模设置邻里,划小服务单元,邻里设置一般以路、河、标志性建筑等为界,包括机关、企业、学校、商店、居民户等,各邻里之间有机衔接,做到全覆盖。全区共在108个社区设置邻里897个。

二是合理界定职责。邻里主要履行服务、信息、自治三项基本职能。服务包括代理服务和志愿服务,主要提供就业社保等社会事务、生活服务代理,重点开展环保、睦邻、敬老、爱幼、创文等志愿服务;信息主要包括日常居民基本信息、动态信息和邻里公共突发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反馈;自治主要通过召开邻里评议会、邻里议事会、居民代表大会来推选邻里和谐促进会理事,制定邻里公约、决策邻里大事、评议多方工作。

三是建立党的组织。根据党员数量和楼幢分布情况,做到邻里建设与党组织部建设同步,对党员数较少达不到建支部标准的邻里,通过采用建联合支部的形式,把居民小区、企业、商铺等均纳入邻里党组织建设范围。全区共建立678个邻里党支部,1724个服务型楼幢党小组,2126个党员中心户,形成“社区党组织—邻里党支部—楼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让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连接到千家万户。

(二)建强服务队伍,提升服务水平。在邻里内整合多方资源,打造邻里专职服务队、在职党员和无职党员三支服务队伍,提升服务水平。

专职队伍在邻里服务。以邻里党组织为核心,以邻里和谐促进会为主体,建立以居民、社会组织、辖区单位为主体,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的共管、专业、志愿等三组服务力量,选优配强信息、保安等九类服务人员沉到邻里,形成“一心一会三组力量九大员”的服务架构。成立“社工—理事长—理事(楼长)—楼道长”四位一体的服务队伍,按照“一个邻里至少一名社工”的标准,面向社会公开选拔180多名社工充实到社区。着力将优秀邻里党员推荐为理事长,将优秀理事长培养成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

二是发挥部门优势,在职党员进邻里蹲点。以邻里建设为契机,在全区开展公职人员、“两代表一委员”邻里服务活动。全区3800多名公职人员到居住地邻里报到,亮身份、亮承诺,认领服务岗位,每月定期参与邻里志愿服务活动。由区级机关工委牵头,分批次派驻机关干部到结对社区邻里,担任一段时间的社工,协助做好进门入户、信息采集、代理代办等服务事项。充分发挥机关干部专长、部门等优势,主动协调解决邻里难题。

三是弘扬先锋作用,无职党员在邻里亮旗。以邻里为基本单元,以信息化为支撑,把人、地、物、事、组织、舆情等社会管理各类要素聚集起来,全面整合邻里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入党积极分子、无职党员,组建党员服务队,成立“1+1>2”党员微公益联盟,在邻里内开展党员“亮旗”行动,积极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信息联络、法律援助、困难救助等服务。

(三)丰富服务载体,优化服务内容。整合邻里内各类服务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开展“一站式”服务。一方面注重“实体提升”,成立108个综合服务类“实体平台”,在邻里服务点增设“党员干部邻里服务处”、邻里聊吧、邻里议事厅等阵地,为群众提供休闲运动、交流信息、理事议事的场所和水电维修、家政服务9大类40多项服务;另一方面打造论坛、QQ群和党建微博等“虚拟平台”,组织引导网民认领微心愿200多个,解决诸如“居民想要一副拐杖”等实际问题178个,凝聚邻里正能量。

二是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全面推行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设立40个代理项目,18000多名党员和300多个基层党组织参与“代理事务”,采取“片警式”、“热线式”等代理方式进一步提升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措施。建立党代表集体工作室、个人工作室和网上工作室,参与代理的党员干部超过1万人,为群众无偿代办各类事项2.8万件,123个党代表工作室先后接待党员、群众6850多人次,现场处理、答复问题4000余件。

三是开展社团服务。组建社团党支部,建立志愿者服务站,发挥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引领群众的作用。如虹桥街道“365”服务队,新城桥街道“爱心送餐”品牌等,常年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帮助,有效弥补了政府和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的不足。目前,全区1594家社区社团吸引10多万居民参与,把医疗、家政、就业、治安、助困等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受惠居民逾100万人次。

(四)健全保障机制,打造服务品牌。在总结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保障机制,推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建立经费投入机制。建立社区党建、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各街道按照城市社区党委4万元,党总支2.5万元,党支部2万元的标准,作为社区党建、服务群众的专项经费。区财政按照每个邻里1万元的标准,专款用于邻里建设和邻里服务,实现了“有场所议事、有钱办事”。

二是建立待遇保障机制。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社干正职按照事业编制人员(办事员)标准发放工资,社干副职、社工副职和社工干事分别按照正职工资标准0.9、0.8、0.7的系数执行。畅通晋升渠道,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从优秀社工干事中推选产生,社干从优秀社工中推选产生,优秀社干纳入街道后备干部人选。

三是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开展党员“量化考评、星级评定”活动,将党员在邻里服务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分数在60分以下和45分以下的党员,分别启动“双预警”和不合格党员处置程序。成立社区党性增值银行,将党员帮助群众、参与民主议事、协理社区事务等情况记录在党员个人的“银行账户”中,并对邻里志愿服务情况进行奖励。区级机关将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情况纳入部门年终目标考核和作风建设考评。

四是建立协同管理机制。严格社区事务准入制度,确保社区工作者有更多时间下沉邻里为居民服务,区、街两级层面建立协同邻里工作规程,形成邻里服务

等十多项制度,党员干部对社区邻里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处理;不能处理的将通过协同处理程序及时办理。对群众意见建议的办理情况,按原渠道返回,由联系人反馈给联系对象,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

三、初步成效

崇川区在居民家到社区服务中心之间500米的距离中,组建起新型社区基础单元——邻里,将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进邻里、进楼幢,并在邻里居民之间铺上“串门路”,取得了党组织满意、群众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的多赢效果。

一是党组织辐射“更近一步”,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群众个体的辐射由原先的“社区党组织-党员”的两级构架,变为“社区党委-邻里党支部-楼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位一体的党的基层组织架构,实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的生动格局。党员群众个体由原先的“找组织”要到社区服务中心,变为在自己住的楼栋里就能找到党员中心户,党组织的“辐射波”进一步增强。南园社区平安邻里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明玉荣说:“以前搞支部活动还要到社区商议,现在可好了,楼道里就能开支部会了”。

二是各方力量“更沉一级”,服务群众实效进一步彰显。社区服务力量由原先单一依靠社区干部,变为多方资源同时集聚到社区邻里、集聚到群众身边。城管、卫生、公安、工商、机关干部、辅工等下沉到邻里,构建起志愿服务、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为民服务体系,消除工作盲点,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以往,诸如小区停车难、外墙出新、违章搭建、居家养老等单凭社区干部一己之力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在各方力量的共同配合下,得以全面解决。比如,区推进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建设期间,区城管局工作人员为虹桥社区“惠美邻里”送来了黄砂12袋、4个油漆桶,与邻里社工一起清理楼道杂物,在烈日下忙的满头大汗。

三是治理人情味“更浓一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区委书记吴旭说,此次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点在于,把社区服务下沉到邻里,把干部从社区平台“赶”到居民家门口,实现“小事不出邻里,大事不出社区”。如今,所有社区干部实行AB岗,半天在社区,半天在邻里,街道的干部也时常到邻里服务站蹲点,干部变亲热了,讲起话来没有了官腔。社区居民吴大伯说:“过去有

现在到邻里服务站打个电话给楼道长或理事,肯定有人来解决”。潘艳是社区派到“惠学邻里”的社工,在走访的过程中,她发现50幢202室的严林珍老人患有重病,根据政策,她可以享受“退休人员重病慰问金”,于是潘艳主动向南通有关部门申请,终于为老人申请到了这笔费用。老人感激的说:“要不是这丫头上门了解情况,我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政策,现在的邻里真是服务到家啦!”

四是邻里心扉“更敞开一层”,群众自治能力进一步提升。邻里建设的最大亮点就是通过邻里居民对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借助人情基础,通过非官方的互动或私人的认同和信任,实现熟人社会的治理。一方面,催生了一批邻里相亲的群众性组织,如车库议事会、邻里车友群、邻里开心锁、邻居集体旅游、能帮就帮、楼道全家福等,邻里文化氛围日渐浓厚;另一方面,孕育了一批邻里爱心小事,如爱心接送邻里子女上学、为高龄老人代购生活用品、照顾生病邻居等“举手之劳”已成社会风尚。刚在长虹新村购房的宋联居说,他搬来不久,邻居施韵漪就敲响他的家门,介绍小区的概况及联系方式,让他有困难就找邻居。前不久,惠畅邻里通过“邻里议事会”,妥善解决了门口空地的最终用处,建成了停车场。“以前,大事小事都推给社区,现在邻里的事情我们自己解决,这样一来二去,矛盾没了,隔阂少了,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居民王福林坦言。

四、几点启示

崇川区实施邻里党建,强化居民自治、信息畅通和服务高效三项功能,是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切实举措,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一,优化服务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保障。邻里党建赢得群众广泛支持,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各级党组织注重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一系列精细化、贴心化、便捷化的服务。其中,尤其重视针对机关志愿服务队伍、邻里理事长和楼道长等服务队伍的日常培训,强化提升其服务群众和解决实事难事的综合能力素质,使一批想干事的党员干部能干事、干成事。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干部的特有优势,为基层组织和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进一步突出了党员作用发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第二,引导优质资源下沉是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崇川区在实施邻里党建的实践中,以党组织为旗帜,整合城管、卫生、工商等各方服务力量下沉到邻里,“散兵游勇”为“集团作战”,有力夯实稳定了基层服务队伍,并在中心工作推进中起到了“战斗员”作用,在便民服务中起到了“及时雨”作用,在引领群众中起到了“先锋者”作用。

第三,提升群众自治能力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当前,基层社区日益成为社情民意的“聚汇点”、社会矛盾的“聚焦点”、群众诉求的“聚合点”,邻里党建工作正是针对此特点创新社会管理,在有为管理中实施“无为而治”。一方面,在党的组织领导下将一部分治理主导权交给群众,最大限度调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策由民定、事由民理、权由民用”。另一方面,各类下沉到基层邻里的党员干部,带动广大居民群众共同当好“信息员”,在矛盾纠纷“发源地”梳理和处置不和谐信息,维护了基层安定和谐,增强了基层社区文明和谐宜居程度。

4、北京延庆:“党员魅力秀排行榜”领航为民服务正能量

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如何调动广大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就成为基层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首要课题?

北京市延庆县香水园街道新兴东社区党委现有离退休党员115名、回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365名。社区党委针对党员服务社区积极性不高、联系群众不密切等问题,开展了“党员魅力秀排行榜”活动。通过这一载体,引导广大党员在群众面前比先进、排行榜上论英雄,激发了党员服务社区的内在动力。

做法:

一、明确“魅力党员”的标准,让党员知道“服务什么”

在深入调查研究、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社区党委将“魅力党员”的标准确定为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在共性方面,包括学习热情高、道德风尚高、履职效能高、公众形象好、群众认可度高等5项内容。在个性方面,党委将社区服务划分为社会保障、安全防范、法律维权、心理咨询、低碳节能等11项内容,党

由社区党委集中评审后张榜公布。结合党员服务的共性与个性两方面,设立“魅力指数”评价体系,针对16项服务内容设立不同分值,总分值为100分。通过明确“魅力党员”的内容及指标,让党员知道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务社区居民。

二、规范“魅力党员”的评选,让党员知道“服务竞争”

设立“党员魅力秀排行榜”季度榜和榜。季度榜实行“三票制”:第一票是“党员日常魅力票”。在社区设置党员日常魅力投票箱,鼓励居民根据党员日常表现,随时投票,票数累计积分;第二票是“候选人资格票”。综合“党员日常魅力票”和支部推荐情况,由社区党委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对拟推荐对象进行投票表决,凡赞成票低于80%的不得推荐为候选人;第三票是“季度魅力票”。由社区党委组织党员代表、居民代表、服务对象代表召开测评大会,运用“魅力指数”评价指标,对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打分投票,产生12名“季度魅力党员”。年底,综合四个季度的评选结果与“魅力党员”的考察情况,最终选出12名群众最受欢迎“魅力党员”,登上“党员魅力秀排行榜”。

三、注重“魅力党员”的宣教,让党员知道“服务光荣”

对经过层层选拔、重重争榜的“魅力党员”,社区党委给予多项激励。一是红色旅游。组织荣登“魅力秀排行榜”的党员到县域内“平北抗日战争烈士纪念馆”、“平北红色第一村—沙塘沟”等地参观,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到“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百里山水画廊”等地考察生态景观,到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参观学习,拓宽党员视野;二是魅力宣传。将12名“魅力党员”的照片及先进事迹印制在挂历上,发放给居民。在社区宣传栏分别张贴季度和排行榜榜单,公布“魅力党员”的生活照、基本信息和先进事迹,将党员的魅力“秀”出去,扩大“魅力党员”的知晓度;三是优先推优。社区党委将优先推荐“魅力党员”参加街道、县、市级各类评优活动,通过不断满足党员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激发党员服务社区的持续动力。

成效:

“党员魅力秀排行榜” 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竞争性的选拔方式,增强了党员比学习、比干劲、比服务的热情与动力。总体看,实现了“三个转变”:

下电视选秀节目的积极元素,为党员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展示自我搭建了平台,改变了以前由党组织部署活动、党员被动执行的局面。党员通过自主认领服务内容、寻求群众评价、参与争榜“PK”,服务的热情空前高涨。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党员为36户空巢老人代买粮、油、菜及药品,提供上门理发等经常性服务1000余人次。涌现出了老党员胡国宝、退休老法官胡永厚等一批“魅力党员”,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都得到了显著增强。

二是由“单一型服务”向“多元化服务”转变。“党员魅力秀排行榜”让先进党员增强了荣誉感、中间党员增强了紧迫感、后进党员增强了危机感。面对居民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广大党员充分挖掘各类资源,拓宽服务内容和方式。老党员带动新党员、无职党员联合在职党员,开展“邻里互帮”、“放学来吧”、“开心舞台”等特色服务,实现了以单纯的物质性服务为主向物质和精神等多种服务内容的转变,实现了由个别党员单独服务到整合资源、组团式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的转变。服务过程中,广大党员的示范带动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是由“组织选”向“群众选”转变。活动中,党委突出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从评审党员承诺事项、日常投票、推荐候选人到评议票决产生“魅力党员”,社区居民享有全程的参与权、监督权和表决权,转变了以前组织认可、党内投票评选这种“封闭式”的运作习惯和方式,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支持度和满意度。服务过程中,支部先动、书记先行、党员为先,感染带动了一大批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近年来,新兴东社区先后被中央文明办、北京市人民政府、首都综治办等单位评为“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示范社区”、“首都花园式社区”、“北京市百姓心目中平安社区”等108项荣誉。

探讨: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活动,如何引领在职党员实实在在地服务群众呢?

新兴东社区党委将回社区报到的268名在职党员分组编队,建立临时党支部。通过开展以“亮身份、显特长、树形象”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居民都在邻里联谊互动中相识、相信、相助。依托“党员魅力秀排行榜”,打造“邻里一家

“连心桥”。现如今,在职党员忙了,左邻右舍笑了。

一是搭台相识,让身份“亮”出来。

“小区直通路口打通了,减速带安装了、应急通道标识线也喷画了„„这些好事都是咱们的好邻居给解决的”,点评在职党员服务社区活动,成为居民热议的话题。

为营造活动氛围,便于对在职党员的管理与服务,社区党委上下联动做到:结合在职党员“地缘、业缘、趣缘”等实际,紧扣居民需求组建治安巡逻、帮扶帮困、就业指导等8个临时党支部,每个支部也是1支志愿服务队。每个支部设书记、副书记各1名,委员3名。每个支部成立3个党小组,党小组内设楼门长、助理楼门长等服务岗位。将认领各个服务岗的责任人照片、联系方式、岗位责任放置在宣传橱窗内公示,及时应约为民提供菜单式服务。并采用在职党员登记台账、工作手册、回执单等“双卡双册一单”进行管理,并选派老党员和楼门长给予日常监督。确保临时党支部在社区建设中有责、有位、有监督。

二是对接相信,让专长“显”出来。

82岁离休老干部穆万吉对亲朋好友常念叨:“在职党员们真不错,争着为我买菜送报,还提供上门理发、量血压等服务,使得我们空巢不空虚!”

为将居民的需求与党员的专长搭台对接,社区党委引领各支部做到:“真情十送门”提升幸福指数,即因人而异,发挥在职党员专长,致力于将政策、祝福、知识、文化等送上门;“暖心四个一”提升服务质量,即每周美化环境一次、化解矛盾一例、文明宣讲一场、安保巡逻一圈;“五手牵四建”共塑精神家园,即在职党员与离退休党员联手,引领家人积极参与邻里相见招招手、谁有困难帮帮手、美化环境动动手、社区安全联联手、文体活动牵牵手,建爱心门铃、雷锋信箱、互助绿卡、开心舞台;“竞技比赛”促进邻里和谐,即开展邻里品尝拿手菜、包饺子联谊会、家庭生态文明才艺展、家庭趣味运动会、家庭骑游乐等活动。让居民感受到久违的温暖,别样的风情。并以此建立了由楼门长负责、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的楼门建设管理机制,发挥居民在楼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做到每户居民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帮。若谁家跑水了、防盗门钥匙忘拔了等让人最心急的事发生后,不出楼门就解决了。

“现在遇到困难再也不慌了,不仅有近邻党员来帮忙,还有支部为我们排忧解难!”居民王大妈高兴地说。

为彰显和谐先锋正能量,临时党支部为在职党员及时、方便、有效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人力社保局在职党员,在义务解答居民就业政策咨询的基础上,每季度为社区居民举办专场招聘会,现已有 168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由县文委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职党员开展的组团式服务,使得社区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城管大队与公安局的在职党员牵手老法官、老司法所长等,加强小区巡逻,防诈骗、劝游商、阻击邪教,及时处理邻里纠纷。实现了零上访、发案率最低的目标。“两代表一委员”相约参与“小巷总理民生论坛”,通过联名写提案、提建议。协调新建停车泊位200余个等,化解了群体关注的停车难、物业服务不规范等热点问题。并积极参与“社区重大事务听证制”,把过去党(居)务公开单一的“墙上贴”模式转变为“嘴上说”、“墙上贴”、“网上晒”、“群众评”等模式,全方位、面对面接受群众监督。解决了监督渠道不畅,群众不能监督、不知怎样监督等问题,解开了群众心里的“疙瘩”,党员与群众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了。

5、武汉市江汉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路径探索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这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也是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有力保证。近年来,江汉区委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指示精神,立足实践,积极探索,通过健全责任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工作保障等举措,有效破解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淡化、虚化、弱化等难题,有力保障了基层党建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进一步提升了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责任意识、着力增强导向性,不断健全党建工作的责任体系

1、健全纵向到底的层级责任架构。制发《中共江汉区委关于强化区属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的意见》,实行基层党建责任目标管理,大力推进管党责任链条化,不断强化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出台《关

+党支部”的模式,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两长四员”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每年初,全区各级党组织逐级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目标,做到职责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着力构建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架构,建立健全领导有力、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

2、构建横向到边的齐抓共管格局。在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基础上,按照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依托开发园区、商务楼宇、主管单位等,积极推行片区统筹、楼宇统筹、行业统筹等党建模式,把区域内的各类组织最大限度地纳入党的工作范畴,并全面推行区域化党建项目认领机制和双向服务机制,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各主体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充分整合辖区资源,以项目化的形式列出“党建共建服务菜单”,实现供需有效对接,进一步增强各主体共驻共建、互利共赢的协作意识,逐步形成以区委为领导、街道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区域内各主体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3、完善切实管用的党建工作制度。一是健全书记抓党建公开承诺制度。以“责任状”的形式将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进行公示,让书记的“责任状”变成党员群众监督评议的“对账单”。二是健全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制发《关于建立区属党(工)委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联述联评联考”制度的意见》,明确其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年末集中组织各单位以“报告+视频”的方式现场述职,请参会人员对照测评表进行评分,及时向各单位反馈综合评议意见,促使其整改提高。三是健全党建工作调研和例会制度。结合上级要求和工作推进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提前拟定季度工作要点,印发各级党组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了解工作情况,共同研究问题,探索工作举措。

(二)树立问题导向、着力增强系统性,不断完善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

1、完善党建工作项目化推进机制。将工程“招投标”机制引入党建工作,以立项的方式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管理和推进,将基层党建的“软指标”变为“硬任务”。在深入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市、区基层党建工作要

项目。各党(工)委结合各自实际和比较优势,在参考选题中选择或自主确定1-2个课题作为“书记创新项目”,填写《江汉区基层党建“书记创新项目”申报表》,研究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并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区委组织部对各单位选定的创新项目进行遴选和审批,并结合全区党建工作实际进行适当调整,再以制发文件的形式予以立项和公示。

2、完善党建工作科学考评机制。一是将全面考核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制发《区属党委(工委、党组)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的考核办法》,将各党委(工委、党组)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纳入考核范畴,并结合重点工作设置党建工作考核指标,确保考出实绩,干出实效。二是将量化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拟定《区属党(工)委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考核评分表》,将考核项目与考核内容细化为得分要素,并对每一要素赋予一定分值,确保可以量化的党建工作指标可看、可比、可考。三是将上级考评与群众测评相结合。在考核工作中突出过程管理,通过研讨会等方式及时指导和帮助各单位破解党建难题,确保上级考核实打实。同时,广泛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居民群众参与评议,以多层面、多群体的综合评价确保党建工作考评的科学性。

3、完善党建考核结果的运用机制。一是完善考核结果及时通报制度。在“联述联评联考”工作结束后,区委组织部根据区委书记点评、民主测评和日常工作中掌握的相关情况,形成综合评议意见,及时向评议对象反馈。各党(工)委对其所属基层党组织再相应地进行考核、评议与通报。二是完善问题整改跟踪问效制度。各党(工)委书记接到考评通报后要制定整改方案,开展“双承诺”活动,即分别向本级党(工)委和区委作出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专项承诺,认真抓好落实。下一述职时,首先汇报问题整改情况。三是完善考核成果与评先、绩效、用人挂钩制度。将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对排名靠后的进行约谈,提出批评,限期整改,确保“书记抓、抓书记”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

(三)夯实工作基础、着力增强实效性,不断强化党建工作的保障措施、强化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党组织书记选配和管理机制,在选优配强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区委组织部备案管理,为所有社区均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在有条件的社区配备1名党务专干。制发《关于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采取“一定双评”办法对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将由街道给予1个月报酬作为奖励,并从中择优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街道公务员招录人选。制发《关于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论坛的通知》,分领域、分层次、常态化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现身说法,将市、区“十佳”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区管领导干部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其履职尽责的素质和能力。选派了107名机关干部驻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引导其当好“六大员”、履行好“五个一”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务工作力量。

2、强化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出台《关于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建立由财政经费、街道协税分成经费、区直单位部门工作经费、区管党费、基层党组织自筹经费构成的党建经费筹集体系。区财政按照10万元/街道?年和1万元/社区?年的标准,为街道社区配套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为每个网格党支部提供2000元的基本工作经费;以1200元/年的标准为义务党支部书记发放党务工作津贴;并根据工作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稳步增长。街道从上协税护税政策兑现资金中按规定的比例设立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其中协税护税政策兑现资金超过100万元的按不低于10%的比例设立,不到100万元的按不低于15%比例设立。健全非公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全额返还非公企业党员交纳的党费,并按照2万元/单位的标准从区管党费中拨付一定经费,用于街道和开发区聘请专职党建指导员的补贴。

3、强化基层党建阵地建设。近两年来,全区先后投入3亿多元用于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并统一配备了部分标识标牌、办公设施和电教设备;发放了2万余份党员群众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编发了《江汉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作用发挥典型案例选编》和《江汉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服务指南》,并将继续通过区级财政支持、街道多渠道筹措、党建工作经费“以奖代补”等有效方式,大力推进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硬件建设,到2015年底,全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1000㎡以上的达到社区总数的70%以上。同时,按照“全面建设是基础,完善功能是关键,发挥作用是根本”的原则,围绕人民群众需求,科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多元特色的品牌,全面打造联系服务群众的综合阵地。

二、主要成效

(一)强化了管党责任意识,有力促进了基层党建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通过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了全区各级党组织书记、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种好“党建责任田”的意识和动力,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得到完善,有力提升了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比如,制发了《关于在全区发展党员工作实施十项制度的意见》,积极探索情景式党课,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常态化开展“千名书记讲党课”、挖掘身边的典型、圆梦微心愿等活动,推动党员发展及教育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先后通报表彰了27个“书记创新项目”,编纂了2期《江汉区优秀基层党建“书记创新项目”撷英》,相关工作受到了习近平、李源潮等领导同志的批示和认可;先后承接了全市“三方联动”、社区“第一书记”、网格党支部建设等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相关工作被人民网、中国组织人事报、湖北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二)推进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了全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截止目前,全区开展了“生根基层,服务群众”活动,向群众发放“连心卡”15万余张,引导8977名“两长四员”活跃在全区964个楼栋党小组中,走访慰问居民群众3万余人次,帮助居民解决各类问题5000余个;开展了“圆梦微心愿、汇聚正能量”活动,现已为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2155个,并建立了相应的长效机制;组建“党团先锋”行动小组53个,成立特色志愿服务队300余个,注册志愿者4万多名,常年进社区开展各类服务,“党团先锋”志愿服务工作受到了团中央的表彰;全区12条街道、107个社区均建立了“大工委”、“大党委”,570余名辖区单位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驻区单位落实帮扶资金800余万元,实施共建项目2000多个,形成了多元参与、共驻共建、协力服务居民群众的良好局面。

(三)服务了全区中心大局,有力推进了武汉现代服务业中心区的建设。通过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了“围绕中心抓党

履行党建责任与全区各项工作相结合,汇聚了推动江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全区紧紧围绕“上天入地、转移转型、绿化文化、宜居宜业”思路,抢抓机遇、狠抓项目、稳抓落实,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高基数上的平稳增长,今年1-8月份,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06.22亿元,同比增长7.84%,完成区级财政预算收入39.49亿元,增长9.6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92亿元,增长21.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6亿元,增长7.6%;完成招商引资总额157.84亿元,增长46.1%,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武汉现代服务业中心区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

三、相关启示

(一)构建系统完善的责任体系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核心。责任落实是党建工作责任制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力,责任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基层党建工作在落实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分解、细化和分工。这就需要构建系统完善的责任体系,确保责任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坚决有力,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干、件件有着落,从根本上解决党建工作难落实、质量难保证、责任难认定等问题。一方面,要按照“分级负责,一抓到底”的原则,不断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意识,大力创新工作举措,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要逐级分层签定党建目标责任书,明确相关班子成员及科室负责人的职责,做到目标、任务和标准具体化,形成逐级负责、责任共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责任落实体系。

(二)创新党建工作的制度机制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关键。新时代背景下的工作实践对传统的党建理论、工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适时建立健全契合基层党建规律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制度机制,通过责任分工、任务分解、量化考核实现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的管理,为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党建工作的优势,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坚持下来,不断完善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制度,形成齐抓共管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基层党建工作中具有前瞻性、代表性和关键性的问题,深入实践调查研究,的运行机制。

(三)尊重基层党组织首创精神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经济结构转型为党的工作造成了一些“空白点”,社会结构变化给党建工作增加了“责任田”,社会思潮和利益多元化为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了新难题,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挑战。为此,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中,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建强党员队伍和服务党员全面发展上,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引导广大党员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尊重基层党组织的首创精神,注意挖掘和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创新和持续改善,着力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均衡发展,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6、徐州贾汪区:“三三六”法探索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

一、背景

贾汪区现有党员19384人,其中农村党员13115人,占党员总数的 67.6 %,机关事业单位党员 2735 人,占党员总数的14%。从去年开始,我们确立了“处置不合格党员”作为组织工作重点创新创优项目,以大吴、江庄、教育局3家党(工)委11家基层党组织作为试点探索处理不合格党员工作。3家试点单位党员队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党员组织生活散漫。大吴街道程楼社区共有党员157名,有39人不能及时参加组织生活,其中,年老体弱、因病卧床的12人,其余27人多在外地务工(以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党员为主)。江庄镇前马村9名党员不能积极参加组织生活;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该村2名党员没有参加换届选举。二是少数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大吴街道程楼社区3名党员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江庄镇前马村1名建国前老党员行动不便,经常被老伴带进教堂。三是一些党员不能较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局党委9家党总支、支部利用学生、家长会评教评学活动及设立校长信箱、党员互评等方式,排定思想及行动方面落后的党员15人。

二、做法

按照“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分对待、综合治理”原则,采取“三步走”工作法,畅通党员出口,着力探索、建立保持和增强基层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长效机制。

第一步:排查,即开展“三项排查”,明确不合格党员标准和重点对象。试点单位从各自实际出发,通过发放问卷、组织座谈等形式,排查党员队伍整体情况、党员队伍中存在突出问题和问题较多的党员。结合排查和《党章》要求,梳理出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组织生活散漫、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不合格党员具体表现。

第二步:评定,即通过“两评一定”,确定不合格党员名单和处置意见。党员互评。召开党员大会,党员结合平时掌握情况和排查情况,对每名重点管理对象进行定格(合格党员、不合格党员)。群众测评。为保证测评客观公正,试点单位扩大测评范围,吸收部分政治素质较好、有一定参政议事能力的群众代表参加民主评议(一般人数不少于支部党员人数),评议方式方法和党员互评相同。支部审定。测评结束后,梳理党员互评、群众测评情况,对每名党员进行定格,其中,对不合格率超过50%的党员,在客观分析、调查取证、认真核实的基础上,提出不合格党员名单和组织处置意见,形成综合性调查核实材料。具有以下四种表现的党员,一般直接定为不合格党员:一是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或不缴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二是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受到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的;三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行政拘留的;四是违反计划生育、环保、国土等党和国家政策,受到处罚的。

第三步:处置,即完善“五道程序”,落实不合格党员处置和帮教措施。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分限期改正、劝退、除名三种形式。不合格党员本人有继续留在党内的强烈愿望,有扎实整改决心和行动的,可给予为期一年的改正期限;到期未改正的,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不合格党员本人无改正愿望,不愿意接受组织帮教和纪律约束的,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落实不合格党员处置决定,一般应经过五道程序。一是组织谈话。党支部指派2名正式党员与拟处置对象见面诫勉谈话,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群众反映,告知民主评议

并听取其意见。对拟处置对象无法联系的,或拒不出面、拒不配合的,通过多种途径予以确认,并做好相关记录。二是上级预审。对需要作出组织处置的不合格党员,支委会(支部会)将初步处理意见、综合性调查核实材料、旁证材料等报上级党委审批。三是支部决议。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由支委会向全体党员报告拟处置对象的主要问题、本人态度和处置意见,组织党员认真讨论。同时通知拟处置对象到会,听取本人申辩或由本人委托他人申辩;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拟处置对象逐一进行无记名表决,形成决议,并由被处置对象签署意见。本人拒绝出席或签署意见,或无法联系的,支部大会仍可对其作出处置决定,但要在支部大会决议上注明原因,并通知本人。四是党委审批。凡需作出限期改正、劝退、除名处置的不合格党员,均要报上级党委审批。党委审批时,坚持集体讨论、逐一表决的原则,审批后形成书面处置决定,及时批复党支部。五是公布决定。党支部接到上级党委处置批复后,及时找被处置对象见面开展处置谈话,转告上级党委审批意见,并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等方式,公布上级党委的处置决定。同时,建立限期改正和劝退、除名不合格党员帮教制度,采取党(工)委委员、村党组织成员、优秀党员与其结对帮扶方式,通过定期约谈、业务指导、督促提醒等,重点做好被处置党员思想工作,促其正确认识、尽快整改转化,防止处置一名不合格党员增加一个钉子户,形成一个对立面。

“三结合”,增强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实际成效

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对少数不合格党员的处置上,更应该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改进当前组织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工作实效。

一是把不合格党员处置与党组织薄弱环节整治相结合。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只抓不合格党员处置而忽视基层党组织整顿,就没能全面把握和解决问题。在不合格党员处置试点工作中,3家单位将建强试点村(学校)党组织作为首要和基础任务来抓,并将其贯穿于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全过程,组织试点党组织开展以组织生活是否健全、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是否到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是否公正廉洁等为主要内容的查摆整治活动,为基层党组织全面“体检”,强壮基层党组织“体格”,增强其抓好试点工作的底气。同时全面分析部分党员不及时参加组织活动、不按时交纳党费、不接受或不能完成组织分配工作等问题的3家试点单位11家基层党组织通过自查、组织座谈、党员评议以及不合格党员申辩等,共梳理自身建设存在问题36项,落实整改措施40余个,整转后进党组织5个,使不合格党员处置与基层党组织薄弱环节整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是把不合格党员处置与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相结合。党员是否合格不能看一时、一事,更需要看一贯表现,在动态考察中科学评判、准确定性,做到有理有据。试点工作中,我们坚持将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开展与党员目标管理等日常教育管理紧密结合,着力透过日常工作和党员群众反映全面掌握党员思想状况、现实表现和存在问题,使党员评议、认定等工作开展有抓手,便于定量和定性。程楼、前马两个试点村党组织分层次组织党员进行了以帮扶困难群众、创业带富、矛盾调解、建言献策等为主要内容的目标承诺,并每季度组织一次践诺公开和民主评议活动;教育局党委组织9家党组织逐级签订了《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组织开展了“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课”、“中国梦?我的教育理想”等主题实践活动,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党员开展了“三联三为”、“三学三走”等活动。通过以上措施,不仅教育并促进了党员作用发挥,更提高了党员的“曝光率”、“透明度”,使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各项措施得以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把不合格党员处置与加强和改进当前工作相结合。不合格党员的产生有其主观上的原因,但通过个体分析,也能发现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如,一些流动党员不能及时参加组织生活,主要原因是党员个人重视不够、工作生产繁忙或来去不便。对此,我们要求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借助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建立“流动党员QQ群”、开设“网络课堂”,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通过网络手段加强交流和沟通,定期开展组织活动。同时,结合农村流动党员节日返乡特点,开展“中秋党课”、“春节党员汇”等活动,创新组织生活方式,为流动党员有效参与活动创造便利条件。这些探索和创新,可以有效弥补基层党员教育管理上的不足或缺失,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力和凝聚力、向心力,为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开展赢得主动,让被处置对象找不到组织漏洞、心服口服。

“六注重”,确保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党员群众满意

不合格党员处置试点工作能够有序推进,让“本人服气、党员认可、群众满意、组织放心”,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是建强党员队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但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处置不合格党员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处置不合格党员操作难度大、容易得罪人,甚至会成为不稳定因素。究其原因,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处置不合格党员认识不准确、不全面,把着眼点更多放在了劝退或除名等处置措施上。我们认为,要把处置不合格党员作为加强党组织战斗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一个突破口,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以教育转化为主,缓定性、重转化、慎处置。同时,加强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的宣传,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宣传不合格党员处置的目的和意义,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使广大党员思想有触动,内心有震动,人人有行动。

二是注重广泛参与。处置不合格党员政策性很强,需要调动各级党组织、党员群众和有关部门力量。首先,各级党组织要重视。要强化党组织书记抓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落实,上下一条线,确保政策执行得下去、有实效。试点中,试点单位党委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都能亲自参与工作部署和问题调研,累计开展调研、研讨活动20余场次。其次,党员群众要参与。加强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组织,每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让更多党员群众参与,提高工作透明度、党员群众满意度。在问题排查、重点对象确定、民主评议、支部决议等环节,均通过走访、座谈、设置意见箱、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民主评议等方式,让广大党员群众充分参与进来。再者,有关部门要协作。注重协调计生、纪检、司法、公安等部门参与到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中来,增强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的严密性、科学性和公信力。

三是注重事实依据。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确保主要环节证据确凿、完备、佐证有力。具体工作中,指导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员日常考评制度,对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完成组织安排工作、及时交纳党费情况等进行量化考核,做好相关记录并公示,积累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第一手资料;在重点对象排查环节,针对排查问题广泛征求党员群众和综治、计生等部门意见,切实将问题落到实处,并经党员本人签字认定后备案,掌握并落实关键性问题;处置环节上,要求综合性材料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听取党员申辩,对关键性或存有异议问题,上级党组织要再调查再落实。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不合格党员处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党员群众信服,经得起检验。

《党章》第一章第九条对不合格党员处置有所论述,但定性多、定量少,柔性多、刚性少,不易把握。处置不合格党员关键要严格掌握政策界限,试点工作开展中,我们特别注意处理好“四对关系”,划清“四个区别”,即:有意和无意的关系,将因丧失信仰和党性立场,反对或抵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因认识模糊,对党的方针政策决议贯彻执行不力区别开来;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将由于党组织不健全,造成党员不能履行义务与党员本人主观上不愿意履行义务区别开来;客观和主观的关系,将因年老体弱或长期生病,无力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与革命意志衰退,不起党员作用区别开来;偶发和经常的关系,将愿意接受组织批评教育,有改正意愿的与拒绝接受帮助、我行我素的区别开来。做到坚持标准,既不失之于宽又避免矫枉过正。

五是注重教育转化。处置不是目的,也不是评判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关键要通过工作开展同时警醒一批、教育一批、转化一批。试点工作中,对具有不合格表现、尚达不到不合格标准的党员(评议中,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票数达到参加测评人数的40%或不合格票数达到25%的党员,即基本合格、基本不合格党员),探索实施警示帮教制度。该部分党员经认真考察和党组织集体研究后,确定为警示帮教对象,下达警示通知书,警示时间为三个月,安排基层党组织委员、优秀党员对其进行结对帮教。帮教期间,针对警示对象不同问题表现,分别采取专题培训、个别谈话、工作生活上帮扶等措施,促进其整改转化。期满后,召开支部会议,通过联系帮带人作帮教整改情况报告、被警示帮教党员申请与申辩、支部票决方式,落实解除警示或继续警示处置意见。

六是注重建章立制。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建立不合格党员及时处置、有效转化和党员队伍吐故纳新、永葆先进的科学机制,是试点工作的目的所在。试点工作中,我们探索建立了定期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重点对象警示制度,限期改正党员帮教制度,不合格党员谈心制度,不合格党员劝退、除名制度等,努力促进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实现常态、长效。

我区不合格党员处置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其研究、解决自身建设问题的能力,党员教育管理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二是广大党员深受触动和教育,成功转化、处置了一批党员,促使基层党员思想观念转变和党性意识、先锋模范意识增强,进一步纯洁了党员队伍;三是探

各个环节和操作层面都固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四是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中,其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增进了基层民主意识和对“从严治党”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三、成效

“三步走”,推动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有序开展。第一步:排查,即开展“三项排查”,明确不合格党员标准和重点对象。通过排查,3家试点单位11家基层党组织共有66名党员被确定为重点管理对象。第二步:评定,即通过“两评一定”,确定不合格党员名单和处置意见。通过评定,3家试点单位共评定不合格党员14名,对14名不合格党员提出了限期改正的处置意见,另将25名具有不合格表现、尚未达到不合格标准的党员确定为警示对象。第三步:处置,即完善“五道程序”,落实不合格党员处置和帮教措施。目前,3家试点单位共落实限期改正不合格党员14名,其中9人实现整改转化。

“三结合”,增强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实际成效。目前,3家试点单位25名警示对象中,23人已解除了警示。

四、探讨

结合我区试点工作实际,就不合格党员处置下一步工作开展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重点对象警示制度,限期改正党员帮教制度,不合格党员谈心制度,不合格党员劝退、除名制度等,保障和推动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二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尤其要抓好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大力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引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民生中砥砺党性、改进作风、发挥作用、彰显先进性。

三是改进不合格党员处置操作流程和方式方法。建议取消《徐州市开展不合格党员试点工作方案》中“教育提升”环节和“民主评议”环节中的“党员自评”。同时,为减轻基层党组织压力,在上级党工委成立“不合格党员处置”办公室,不合格党员评定后,处置工作由处置办公室直接负责。

贾汪区不合格党员处置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是基层党组织求稳怕乱,有畏难情绪。基层党组织处在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对党员,担心处置不合格党员会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农村和谐稳定。二是部分党员存有“老好人”思想。一些党员不能正确理解不合格党员处置的意义,同在一个党支部,相互间抹不开面子,在排查、评议等环节中,不能坚持标准和原则。三是流动党员多,不利于工作开展。部分农村流动党员长期在外,一些外资、个私企业没有党组织,党组织关系无法结转,并且流动频繁,不便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和党组织考察,党员群众对其了解较少,很难对其作出客观评价。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正着手调查、研究,努力寻求解决方法。(于洋 沙礓 陈思)

7、杭州余杭: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丰富和完善我国协商民主体系。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要求,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余杭区街道一级全面试行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对促进基层协商民主有序发展、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背景

街道是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最基层的管理单位,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重要的桥梁和纽带,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前沿。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大量乡镇撤并建街,原本乡镇一级的党代会、人代会被取消,街道层级的党员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出现了体制性的“断层”,党员群众民主参与街道公共事务的渠道变少,街道党工委听取民情民意、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化途径缺失。如何在街道现有的体制下充分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如何探索撤镇建街后基层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是摆在街道建设发展中的重要议题,更是扩大党的基层民主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议题。

年杭州市余杭区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原有的9个乡镇被撤销建立为街道,街道总数达到14个,街道户籍人口占比68.9%。为有效弥补街道没有党代会、人代会这一制度缺陷,从2013年1月开始,杭州市在余杭区南苑、仓前两个街道试行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并于同年7月在余杭全区推开,2014年8月份在全市推开。这项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议事代表按照民主协商运行规则和相关工作制度,讨论商议街道发展事项、参与民主管理、落实工作监督。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发展共商、民生共议、难题共解、和谐共建的城郊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二、做法

1、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引领民主协商的政治方向中落实好“三个权”。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权。建立区、街道两级的工作领导小组,区委、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统筹负责,组织部门和街道党群部门具体负责,科学谋划制度体系建设、深化创新和具体运行。注重议事成员的构成中党员的主体地位,全区各街道党员议事代表占78%。二是严把代表审核权。明确街道党工委是议事代表审核把关的责任主体,议事代表应具备政治素质、议事能力、群众公认等基本条件。实行资格联审制度,经纪检、政法、计生、城建、环保等部门审查,对有违法违纪、涉黑涉恶、曾被评议为不合格党员等“十种情况”的,坚决予以否决。议事代表通过自下而上、充分酝酿协商推选产生,经街道党工委审核确定,任期与区委届期一致。议事代表享有知悉、商议、质询、监督街道“三重一大”事项的权力,并承担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政策宣传解释等职责。三是紧抓资源调控权。区、街道两级党政、人大、政协以及农业、民政、群团等职能部门共同组织参与民主协商,协同处理热点难点问题。加大会议资源的整合,把街道工作通报、决策咨询、绩效评价等内容纳入民主协商议事会议议程。

2、始终坚持法治理念,在完善民主协商的制度体系中实施好“三个化”。一是议题内容格式化。建立健全民主协商议事目录,明确“议什么”。对街道发展规划制定、重大项目推进、财政预决算制定实施、干部队伍建设等群众关注的8大类117个项目纳入议事目录,2014年已有22个议事目录项目启动了协商议事会议。二是会议程序规范化。建立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工作流程,明确“怎么议”。规范会议准备、召开、总结3个阶段17个工作步骤,明确听取和讨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8个规定

视察调研重点项目等4个自选程序。三是代表履职制度化。突出提高议事代表的议事能力,明确闭会后“作用怎么发挥”。建立议事代表联系接访制度、视察调研活动制度、列席街道重大会议制度、重大信息通报制度、代表专项培训制度、提交意见建议制度、专题协商议事制度、重大事项工作监督制度等。

3、始终坚持发扬民主,在推进民主协商的有序参与中体现好“三个性”。一是群众参与的广泛性。明确议事代表以党员先进分子代表为主体,同时涵盖辖区单位职工、普通居民、流动人员和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全区932名街道议事代表中,除街道干部外的一线代表有781名,占83.8%。建立“1+X”议事代表协商模式,除安排正式代表参加民主协商会议外,邀请普通党员、群众列席年中和协商议事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利益相关群体参与专题性协商。二是沟通对话的平等性。采取“圆桌会议”的形式,街道领导干部就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与议事代表开展面对面沟通交流、平等对话。每位议事代表对街道各方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街道必须逐一作出回应。2013年余杭区各街道共收集意见建议466条,100%落实办理并予以反馈。三是协商方式的开放性。在听取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人大工委的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基础上,设计分组讨论、代表询问、代表发言等环节。其中,分组讨论重在收集代表意见建议;代表询问重在解答议事代表最为关切的问题;代表发言重在表达对街道发展的见解。

4、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建立民主协商的治理格局中解决好“三个难”。一是解决精准议事难。广泛吸纳群众的利益诉求,筛选梳理一批如劳动就业、物业管理、社会养老、交通治堵、教育资源分配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开展专题性协商议事。注重协商项目的事前和过程协商,聚焦具体问题解决开展“一事一议”。会后强化协商结果有效运用,跟踪监督协商项目落地。二是解决有效拓展难。加强上下联动,把民主协商向村(社区)延伸,有机整合“五议两公开”、“协商议事共建会议”等民主管理载体;把民主协商向镇级拓展,增强镇党代会、人代会的协商议事功能,融入更加生动、更加开放的协商议事形式;提供区级的保障支撑,依托区级民情联动办理反馈平台,帮助解决落实下级协商议事难以解决的事项。三是解决充分监督难。引导议事代表“对事”、“对人”、“对制度”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评价。“对事”监督评价,主要是对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确

民生项目以及十大类街道主要工作任务推进、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评价。2013年满意度较高的是“民生保障”、“便民服务”和“干部作风”3项,达到95%以上。“对人”的监督评价,主要是开展街道领导干部实绩表现情况,街道科办负责人服务群众满意度情况民主测评。“对制度”监督评价,主要是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运行开展绩效评估,提出改进和提升的意见建议。

三、成效

1、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公共服务充分体现民意。作为汇集民情民意的平台,民主协商议事会议推动群众围绕基层公共事务畅所欲言,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例如温室甲鱼禁养项目。余杭区部分群众养殖温室甲鱼已有多年历史,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议事代表就此开展实地调查,向街道提出温室甲鱼禁养的意见建议。区政府和街道及时作出回应,制定温室甲鱼禁养补偿政策、土地复耕和从业人员再就业等方面的具体政策。

2、扩大党员群众参与,实现公共生活的合作治理。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促使基层政府的由管控群众向尊重群众、依靠群众、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理念转变。比如,仓前街道的智障人员工疗站项目。根据部分议事代表提出的智障人员缺乏足够照料保障的意见建议,仓前街道在街道敬老院开设房间建立工疗站,为辖区智障人员提供统一的专业化照顾,同时联系企业提供简单工作,支付相应劳动报酬。这一过程中,基层政府、企业、群众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协作共力使这一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3、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凝聚增进发展共识。议事会议为党员群众反映社会公共问题、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基层政府的责任感与回应性,增进党委政府与党员群众之间的相互理解,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凝聚发展共识合力。比如,议事代表在日常联系走访中了解到,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改造项目要建设地下室,可能导致周边居民房屋地基下沉等安全问题,及时提出了在施工过程中跟踪评估居民房屋受损情况的建议,街道采纳建议及早做好工作预案,有效化解了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崇贤街道召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题协商会议,组织议事代表就如何利用区域位置、产业优势、优惠政策发展壮大村

会后街道根据协商情况,制定出台了相关意见和配套奖励办法,得到了议事代表的充分认可。

4、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构建透明责任政府。议事会议通过加强群众监督,推动基层政府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树立责任意识。比如,提供了对政府的定期性督促机制。在每年两度的民主协商议事会议的大会上,基层政府需要将本的重大公共事务的治理成绩与问题向议事代表进行汇报。再比如,议事会议设置群众参与互动环节,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街道干部需要限期答复反馈议事代表的问题,并接受议事代表的民主测评,不少干部坦言:“这既是一种压力,但更是一种动力,促使自己扎实工作,以便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五、探讨

一项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需要时间的累积和反复的实践。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本身和具体的操作执行仍然留有改进的空间。比如,如何把协商议事达成的共同意见上升到党委、政府的决策,使之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如何通过民主协商的平台,形成上下联动的矛盾发现、处理的闭合链条;如何优化议事代表结构,增强代表性提升履职能力;如何进一步发挥议事会议日常功能,避免出现形式化问题等等。下一步,将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加以完善。

1、优化代表构成,强化代表培训。适当增加体制外人员比例,增强代表广泛性,解决代表身份重叠、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在正式代表中,降低体制内人员比例,扩大体制外人员比例;在专题协商中,通过“1+ X”方式(“X”为特邀代表),广泛邀请特定利益相关群体、特定领域专家学者等人员参与议事协商。将议事代表培训纳入街道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开展《监督法》、代表权力、义务、职责等法律政策培训和政府工作难点、重点、热点,区情、街情通报,议案建议书写、预算工作等专题培训。把代表履职实践和业务培训结合起来,通过代表视察、小组活动交流等形式提升代表素质水平。

2、完善协商平台,突出专题议事功能。进一步突出发挥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具体议事的功能。增加专题协商议事会议召开次数,有效防止制度“形式化”问题,同时通过吸纳利益相关者或专业代表参与具体问题的协商讨论,体现参与代表的“对口性”,实现“问题能解决、制度有实效、民众能认同”的制度运作良性循环。、明确身份定位,厘清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出台政策法规,明确该项制度的身份地位、职能作用、行为规范及监督管理等,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平台,规范运作管理。根据目前实际操作情况,可以把议事会议定位为社会组织的活动平台,赋予“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审议监督、协商议事等多项功能,促使其发挥协商民主、基层治理作用。

4、加强上下联动,推动协商民主多层、制度化发展。加强层级联动,在具体操作层面,市级、区级政府职能部门下沉街道参与协商议事;在制度建设层面,加强层级制度联动建设,保障“上情下达”与“下情上传”使民众及时了解政府阶段工作重心,热点、难点等,增进理解、消除误解,同时保障代表所提议题质量,使政府准确掌握社会舆情,及时积极应对。

5、强化制度落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使重大决策可以通过民主协商议事会议这个平台得到“讨论”、“协商”,充分发挥议事会议制度的民主参与、信息沟通、协商议事功能,推动诉求表达、宣传教育、矛盾调处、权益维护相统一,为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奠定基础。

8、江苏淮安市: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

一、背景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战略高度,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始,要求党员干部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好精神之钙。

江苏淮安是周恩来总理家乡,也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2009年4月22日,习近平同志瞻仰周恩来纪念馆时指出:“像周总理这样的一代楷模,是我们党政干部学习的榜样。特别要学习他做人的风范,首先是做人,再就是做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再就是做一个革命家。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淮安针对党性教育存在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持久力不强等问题,深入挖掘周恩来纪念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等红色教育资源的特色内涵,通过将现场变成课

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开辟崭新阵地。

二、做法

实境课堂突出方式方法创新,秉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引导党员干部在历史的比较和现实的感悟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革新、自我提升。

(一)握指成拳,整合资源,联袂开发特色教材。

一是整合师资力量。从党校、高校遴选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邀请十八大党代表、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基层党组织书记、烈士亲人组建课题组;加强与江西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焦裕禄干部学院等知名党性教育机构的联系交流;邀请国内高端党性教育课程创新团队驻点指导,共同开发党性教育特色教材。目前已完成《走近伟人周恩来》、《周恩来与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周恩来距离我们并不远》等16门系列特色课程。

二是整合特色资源。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坚持传承历史和反观现实相结合,以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为核心,用党性教育这根主线,把周恩来的故居、纪念馆、“五德”教育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德园”警示教育基地等分散的教学资源串起来,连成涵盖楷模个体、为民政府、英雄群体、反面典型的教育阵地,实现一个点就是一堂课,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党员干部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是整合生动素材。在教案挖掘撰写中突出“小真准”、避免“高大上”,从大量历史和现实素材中撷取党员干部乐于倾听、易于吸收的丰富养料,变素材为教材。“小”,即小中见大,用小故事折射大道理、增添吸引力。通过邢台地震后的一张照片,讲述周总理迎风和群众讲话的故事,折射总理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在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通过讲述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下乡调研,倾听群众意见后,立即制定政府工作人员路过村庄一律下马牵行的规定,告诉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勇于闻过即改。“准”,即准确无误,用精准数字增加说服力。多方印证,整理周恩来生命的最后587天里,共做过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做一次手术;召开会议40次,接见外宾63批,与中央领导人及其他人士谈话240次的真实数据等,让党员干部真相信受震撼。“真”,即真实还原,以

通过陈列周恩来病床小炕桌、德园警示教育基地被查干部的亲笔悔过书、“双规”现场等,增强视觉和思想冲击,让党员干部有触动真反思。

(二)导引融入,循循善诱,精心打造实境现场。

综合运用氛围营造、问题导入、音像感化等教学手法,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洗礼、在春风化雨中感受教育。

一是突出氛围渲染,让学员提前入巷。注重氛围营造和情感酝酿,做到车上就是课堂,途中就有教学。在赴周恩来纪念地教学点途中,为学员发放有关周恩来图片、经典话语的学习手册、佩戴“为人民服务”胸牌,播放《你是这样的人》、《雨中岚山》等与周恩来相关的歌曲诗词,让学员提前进入状态;赴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和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途中,循环播放《新四军军歌》、《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和《浴血刘老庄》等,把学员提前带入实境。不少学员反映,“为人民服务”的胸牌一挂,学习手册一翻,还没到教学点,已经严肃了起来。

二是突出问题导引,让学员边思边学。在各教学点,提出精心设计的各类问题,引导学员在学习感悟中深入思考、自寻答案。在周恩来故居,以周恩来在淮安生活的12年对他的一生究竟有什么影响设问,让学员主动思考淮安地域文化及3位母亲对周恩来品格形成的影响;在苏皖边区政府旧址,以为什么政府行政不到一年却被赞誉为“全中国民主建设的楷模”设问,让学员领悟当时边区政府如何施政为民;在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以为什么胡锦涛同志给予他们那么高的评价,为什么他们有这样一股不挠、不屈、不止的抵抗力量,他们大部分没有留下姓名却在群众心里树起丰碑三个问题开场,引导干部在思索“为什么”中听进去。

三是突出触动心灵,让学员层层深入。在各教学点,紧扣教学主题精心制作影像资料,并将播放影像资料作为主要的辅助教学手段,感染、感动广大学员。以周恩来总理对自己的“大无”实现在群众心目中的“大有”为题,精心制作的教学片《大无大有——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感动了所有前来学习的学员,许多单位纷纷借阅组织集中收看。在“德园”警示教育基地,记录本地被查处干部声泪俱下忏悔的专题片《权力的迷途》,让干部“心中起了波澜,身上出了冷汗”。

(三)互动交流,心临其境,着力提升干部党性修养。

员干部通过感性的体验获得理性的领悟。

一是身边人诉说亲历事。辗转各地,采访数十位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请他们从不同层面讲述自己眼中周恩来的点点滴滴,录制成专题片在教学点播放;邀请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第一任老馆长顾树青,讲述他和李一氓生前的二三事;请原刘老庄连指导员李云鹏的妹妹李爱云,讲述她眼中的哥哥及其从徐州到刘老庄定居后对烈士的怀念,用真情实感感染学员。

二是当下人体验往日情。在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组织学员集体学唱毛泽东当年谱写歌曲《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很多干部学唱后,把歌曲设置为手机彩铃。在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学员通过推小车、抬担架、扔手榴弹等体验活动感受和重温历史现场后,纷纷感慨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当好好珍惜。

三是学员探讨学后思。走出党性教育“实境课堂”,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张照片、一个细节或一件实物为题,以逐一发言的模式,及时组织学员集体讨论,巩固所学所思、加深学习印象。发动学员撰写走进“实境课堂”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在《淮安日报》、淮安群众路线网等的专栏刊载宣传,不断扩大受众面。

三、成效

截至目前,已有省内外530多批次近3万名党员干部在传统而新鲜的实境教学中汲取了精神之钙。摄制的专题教学片《大无大有—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评比一等奖,江苏省委活动办发文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组织观看学习。3月26日,江苏省委组织全省百名县(市、区)委书记走进实境课堂,开展“学习恩来精神,践行群众路线”专题活动。江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对淮安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淮安市充分发挥总理家乡的优势,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变现场为课堂,变素材为教材,变讲解为互动,这种做法很有新意。淮安市这一创新探索被50余家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被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确定为党性教育基地。

一是彰显了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中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核心价值,把散落的红色资源用党性教育串起来,将理想信念教育具体化,将真实的历史事件与抽象的党史知识、党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建成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把红色资源的价值力量转化为了党员干部的理性思考和行动自觉,使党员干部在实境中汲取了传统营养,补充了精神之“钙”,在历史的传承中回归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走进“实境课堂”后,淮安本地党员干部评价说:“这些传统红色资源,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来过多次;说陌生,是因为老资源带来了新体验。这样的‘上课’不仅让我们耳目一新,更入脑入心,既是一次精神回归,更是一场心灵洗礼。”

二是提高了党性教育的点穴能力。“实境课堂”力避就理想信念谈理想信念、就党性修养谈党性修养的空洞说教,通过前期广泛调研深入了解党员干部的现实困惑,有针对性地确立主题,党性教育的指向性更清晰。在教学助理的情境导引下,通过情境再现、问题导引、现场互动、典型示范、理论教学等,以活化的形式直击学员内心,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党员干部的自我提升。走进“实境课堂”的党员干部普遍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纷纷表示要把周恩来精神品格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把地方经济发展好,把百姓民生改善好,把人民群众服务好。

三是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自省反思能力。实境课堂以问题导向触动干部、以实境现场感染干部,让党员干部自觉对照历史楷模和当代先进典型照镜子、正衣冠,增强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改正问题的决心,在自我省察中廓清思想、消除困惑,在对标立规中查摆问题、勘误纠错,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升能力。江苏全省百名县(市、区)委书记在谈走进“实境课堂”的感受时,认为“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用好恩来精神这面镜子,时刻坚守‘永不动摇信仰’这条红线,时刻不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把尺子,常常给自己提神醒脑,不断改掉身上的‘四风’问题。”

四、几点启示

实境课堂突出党员干部主观世界改造,让党员干部身在其中、心临其境,对新形势下探索加强党性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打破坚冰就有鱼,只有聚焦问题,才能突破瓶颈。党性教育是干部教育的永恒话题,是由党的性质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以什么理念来挖掘党性教育资源,用什么方式来整合党性教育资源,是关系到党性教育是否“管用”和“有效”的重要问题。结合中央要求、当前干部党性存在的问题和本地特色教育资源,实境课堂强化问题导向,把党性教育由课堂搬到现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从“历史到现实、个人到群体、正面到反面”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将一份份素材变成新时期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推动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理论讲授与实境体验的有效融合,使党员干部参加培训的过程真正成为接受党性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的过程。

——一子落而满盘活,只有解决难点,才能激活全局。党性教育不是复杂的技能问题,而是修养问题;不是内容创新问题,而是传承问题;不是深奥的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如何使党性教育真正接地气,让党员干部入脑入心,这是关键,也是难点。实境课堂以活化的形式代替传统的说教,以问题为导引,不讲“是什么”、不提“怎么样”,而是让党员干部带着问题走进,找到答案出来。党性教育的方式变了,形式活了,吸引力的“总开关”打开了,带来的是省内外党员干部自发走进实境课堂。初步的探索证明,党性教育只有问需于学员,增强针对性,活化形式,触及灵魂,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春雨润物细无声,只有自我感动,才能见于行动。实境课堂着眼于挖掘教学素材最本质的内涵,着眼于可学可信,内容上相互衔接,认识上步步深入,情感上波澜起伏,形式上丰富多样。从途中到点上,从点上到途中,通过紧扣主题设计的影像资料进行层层铺垫渲染,引导党员干部进入情境之中。实境教学点上历史见证人现场讲述、典型人物现身说法、贴近主题的现场互动,在一张张图片中,一段段故事里,一个个细节上,让党员干部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真触动、受震撼,在现场共鸣中引发深思考,把进入实境课堂的过程作为理想信念支撑下党员干部不断内化修养的过程,实现由知到信,由实境感悟,汲取坚定信仰的力量,自觉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9、中原油田:“家庭党校”开辟社区党员教育新阵地

中原油田第九社区管理中心党委下设非在职党支部128个,现有非在职党员4320人,占中心党员总数的89.2%。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信仰多元化以及离退休职工党员年龄增长、人数增多,呈现出集中学习难、开会难、过组织生活难的问题。特别是少数老党员,由于对他们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和平台,教育、管理存在盲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还有一些非主流信仰宣教正向小区、家庭渗透,与党的组织争夺思想教育阵地。为解决这些问题,该中心党委在深入走访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于

年3月在18位老党员庭院开办“家庭党校”,传播党的先进理论、先进文化,把党的思想教育阵地向楼宇庭院延伸。

一、开办“家庭党校”的方法

1.开辟阵地,全力保障。该中心党委精心优选了有一定专长、文化素质、政策理论水平,且有公德心、奉献精神,在党员和居民中口碑好、威信高的老党员,在其家中开办“家庭党校”,进行非在职党员教育新阵地试点、探索。

一是优选阵地校长。他们把选配校长作为开办家庭党校的首要任务,要求承办“家庭党校”的老党员必须是水平高、热情高、威望高、觉悟高的“四高”党员,在辖区党员群众中具有一定威望和号召力,有能够容纳一定数量党员开展活动的庭院或固定场所。在此基础上,采取“自己荐、群众推、党员选、组织聘”的方式,层层进行选拔,最终由全体党员选举产生“家庭党校”校长,由居民站党委报中心党委批准后,授予“家庭党校”牌匾。

二是创造良好环境。该中心党委为“家庭党校”配备了小书桌、小板凳、小书柜、书报架、电视机、VCD等电教设施,配备书籍500余册,并征订了《党的建设》、《社区党建》、《支部生活》等报刊,创造了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同时在资金上给予“家庭党校”特殊支持,保证了教学正常运行。

三是选派辅导教员。为保障“家庭党校”每季度为所在离退休党支部的老党员上一次党课,该中心党委选派王天均、刘呈泉等3名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和在职党组织书记为“家庭党校”党课辅导员,年初定好讲授主题、运行大表,每季度上一次小型党课。平时根据形势需要,邀请油田银发讲师团队员、心理协会心理师和社区医院专家到“家庭党校”授课,寓教于乐,丰富学习内容。

2.建章立制,加强指导。该中心党委为“家庭党校”制定了管理制度,居民管理站党委适时到场指导、监督、改进,确保“家庭党校”规范运行。

上一篇:富爸爸穷爸爸下一篇:论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