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盆地西部岩溶地下水形成机制研究

2024-05-01

陇东盆地西部岩溶地下水形成机制研究(精选2篇)

篇1:陇东盆地西部岩溶地下水形成机制研究

陇东盆地西部岩溶地下水形成机制研究

陇东盆地西部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带,新元古-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裸露或浅埋,构成一南北向展布的岩溶水富集带.通过运用构造控水分析、水化学同位素等方法,对岩溶裂隙水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指出本区岩溶水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南北向逆冲推覆构造控制,储水空间以岩溶裂隙为主,构造条件是岩溶发育和岩溶水富集的主要制约因素.岩溶水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在补给条件优越的中南部平凉-华亭地区,水化学主要由含水层岩性及其赋存条件决定.岩溶地下水以大气降水来源为主,对于埋藏型岩溶水表现为多源水混合而成.根据岩溶水的.空间分布与水动力场特征及其补径排条件,全区可划分为平凉、华亭和环西3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系统,并以此可作为水资源评价的基础.这些认识对于深入了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岩溶水赋存及富集规律、形成与演化机理和在该区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作 者:张彦林 李生永 付东林 崔旭东 ZHANG Yan-lin LI Sheng-yong FU Dong-lin CHUI Xu-dong 作者单位: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甘肃,兰州,730000刊 名:中国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LOGY IN CHINA年,卷(期):33(6)分类号:P641.134关键词:陇东盆地西部 岩溶含水介质 构造控水 岩溶水系统

篇2:陇东盆地西部岩溶地下水形成机制研究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裂缝油气藏的研究,并结合该区基本油气地质特征,认为该区裂缝类型主要为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孔隙流体异常压力裂缝;裂缝成因机制有所不同,各机制对本区裂缝的形成和发育程度影响也不同.构造作用是本区裂缝形成的主要动力,成岩作用对裂缝的.生成及发育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孔隙流体异常压力仅对深部储层中裂缝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裂缝油气藏成藏组合均为自生自储,断裂带及其背斜轴部裂缝带控制了裂缝油气藏的总体分布.由于岩性及其组合对裂缝形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导致纵向上裂缝性储层及油藏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较发育的层段和碳酸盐岩向膏岩过渡的层段.

作 者:曹海防 夏斌 范立勇 张娣 胡勇 CAO Hai-fang XIA Bin FAN Li-yong ZHANG Di HU Yong  作者单位:曹海防,范立勇,CAO Hai-fang,FAN Li-yong(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夏斌,XIA Bin(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张娣,ZHANG Di(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237)

上一篇:安福县检察院当好“三员”护武功山青山绿水下一篇:非处方药市场前景可观 -市场研究报告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