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集中学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卷-政治试题

2024-04-23

滑集中学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卷-政治试题(精选6篇)

篇1:滑集中学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卷-政治试题

河北辛集中学高三文科期中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第Ⅰ卷

12.2018年4月10日起京沪高速线旅客列车扩容提速,使用“复兴号”动车组担当的列车由现行的7对增至15对,按时速350公里运行。其他条件不变,“复兴号”列车的供求变动图示(D、D’分别代表变化前后的需求曲线,S、S’分别代表变化前后的供给曲线)是

13.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7年底,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超过60 %,解决就业超过80%,纳税超过50%。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在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在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方面有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18年证监会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以“理性投资从我做起”为主题,组织开展丁一次投资者教育专项活动,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资本市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为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证监会的这一做法旨在

A.规避投资风险,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B.引导科学投资,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C.壮大投资队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D.发展股票市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5.税收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个税种都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6反映的税收变化

①改变了其征税对象 ②会使其纳税人数量减少

③改变了其计税标准 ④会使国内居民消费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被评价为“很接地气”。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揭秘表示,1.98万字的报告在起草中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收到31.7万条网友建言,直接参与报告讨论修改的有近万人。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表明 ①国务院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特点

③国务院持续拓宽政治参与渠道 ④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优化审计署职责,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务院国资委部分职责划入审计署。根据材料回答17~18题、17.审计署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审计65万多个单位,促进2.7万多个项目开工、完工或加快进度,促进取消、合并、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资质认定、收费等1700多项,推动健全完善制度2.38万项,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2.35万件。这展示了审计工作

①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促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②揭示重大的违纪违法问题,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③行使民主监督职能.加快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④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推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根据方案,审计署职责将“增加”“优化”。“增”的是,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三部委的部分职责划入审计署;“优”的是,相应对派出审计监督力量进行整合优化,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审计署职责的“增加”“优化”体现了

①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 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③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创新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③

19.2018年是中非合作论坛诞生的第18个年头,许多非洲国家希望将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会议升级为峰会。着眼于中非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中方决定2018年在中国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升级为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①是加强同周边国家务实合作的具体体现 ②彰显出中国的综合实力决定着国际关系

③将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注入正能量 ④有利于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怍伙伴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18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5周年纪念日”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某单位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

①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

③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④是进行雷锋精神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018年上半年,向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发射“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以解决地面与月球背面的通信和测控问题;第二步,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开展着陆巡视探测。其中,“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将是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着陆探测。“嫦娥四号”奔月任务的安排

①注重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②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体现了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说明人能够认识世界

④发挥了意识的作用,体现了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北京西直门南小街115号院迎来了30年来的第四次更名。1988年,这里挂上了环境保护局的牌子;10年后,这里更名为国家环保总局;2008年,这里成为环境保护部。2018年,这里将挂上生态环境部的牌子.我国环保机构的4次更名折射出环保治理不断升级,这佐证了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人能改变客观事物的具体形态 ④人可以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造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要求是基于

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

倡导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发起创办亚投行,设立丝路基金,一批重大互联互通、经贸合作项目落地。设立上海等11个自贸试验区,一批改革试点成果向全国椎广。外商投资由审批制转向负面清单管理,限制性措施消减三分之二。外商投资结构优化,高技术产业占比提高一倍,加大引智力度,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增加40%、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发展。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高铁、核电等装备止向世界。中国开放的扩大,有力促进了自身发展,给世界带来重大机遇。

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是怎样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我国开放的扩大对促进自身发展有哪些经济意义?(14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修改宪法提出迫切要求。

——2017年9月29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宪法修改小组。

——2018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2018年1月29日至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二次会议,会议讨论了党中央修完建议,全票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和宪法修正案草案,决定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投票表决,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由党中央提出修宪建议并谈淡你对党依法执政的理解。(12分)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2017年12月5日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生产实践体验,支持学校聘请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兼职授课。组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鼓励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开设职业类选修课程,鼓励职业学校实训基 地向普通中学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大型企业、产业园区周边试点建设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

(1)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将工匠精神培育融人基础教育的必要性。(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将工匠精神培育融人基础教育的要求的理由。(10分)

(3)假如你所在的学校计划开设工匠精神培育课程,请你为学校顺利推进这项工作的实施提两条建议。(4分)

政治部分答案

12.D本题考查对供求变化的认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试题要求回答供求变动 图示,材料信息只表明“列车扩容提速”,没有涉及价格和需求的变化,而A表示价格下降,B表示价格上升,C表示需求增多,都不符合题意,均不选;D表示价格不变,供给增多,入选。

13.B本题考查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解题的关键在于牢固掌握基础知识。②不选,国有经济在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方面具有关键作用;③不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民 营经济对GDP的贡献超过60%,解决就业超过800/0,纳税超过500/0”等信息表明①④符合题意,都入选。

14.B本题考查对投资理财的认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试题要求回答证监会相关做法的目的,材料信息“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资本市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 资,为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等表明证监会相关的做法是为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A中的“规避投资风险”、C中的“壮大投资队伍”不符合题意,都不选;D中的“发展股票市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B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入选。

15.C本题考查税收的作用,解题的关键在于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征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的对什

么征税,计税标准是征税对象数额的法定计量标准,因此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上调并不能

改变其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①③不选;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上调会使部分低收入者少纳

税或不纳税,一方面使其纳税人减少,另一方面会增加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因此②④入

选。

16.B本题考查民主决策和公民的政治素养,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②不选,人民

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材料没有涉及这两个 方面;③中“持续拓宽政治参与渠道”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1.98万字的报告在起草中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收到31.7万条网友建言,直接参与报告讨论修改的有近万

人”等信息表明①④符合题意,都入选。

17.A本题考查对行政监督体系的认识,解题的关键在于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审计部门的监督属

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不具有民主监督职能,③不选;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审计部门不具有法律监督职责,④不选;①②是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都入选。18.A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和系统优化的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审计署职

责的‘增加”’表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①入选;“审计署职责的‘优化”’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②人选;③④本身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都不选。

19.D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解题的关键在于牢固掌握基础知识。①中“同周边国家务实合

作”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中非不是周边关系,不选;②错误,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中非合

作论坛升级为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是中非合作进一步深化的体现,因此③④符合题意,都入

选。

20.A本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和精神文明建设,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③不选,推

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④不选,雷锋精神传播

属于文化传播,大众传媒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有利

于弘扬民族精神和志愿精神,因此①②符合题意,都入选。

21.B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及意识的能动性,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嫦娥四号’

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①入选;“嫦娥四号”奔月第一步、第二

步分别有具体的任务及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着陆探测,表明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也

说明人能够认识世界,③入选;②中“矛盾的普遍性”、④中“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的

观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都不选。

22.D本题考查对上层建筑和客观规律的认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我国环保

机构的4次更名”属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是调整上层建筑的具体体现,②入选;“环保治理不

断升级”表明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④入选;①③本身正

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

23.C本题考查生产力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设问要求。试题属于因果型选择

题,要求回答提出相关要求的原因,②是“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的原因,入选;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入选;①④与材料中的相关要求不能构成因果关系,都不选。

38.怎样提升的:①倡导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设立上海等11个自贸试验区等表明我国实行积

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3分)②外商投资 结构优化、加大引智力度、高铁、核电等装备走向世界等表明我国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利用外资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3分)③外商投资由审批制转向负面清单管理、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发展等表明我国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3分)

经济意义:带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

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分,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但总分不超过5分)

39.原因: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

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

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5分)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

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

定了它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3分)

理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关键是依法执宪。(2分)材料中支持

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

体现,(2分)

40.(1)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3分)③教

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

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分)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工匠精神培

育融入基础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2)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增强通

过基础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目的性和计划性。(3分)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

力。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生产实践体验,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4分)③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组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鼓励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向普通中学开放等可以使学生

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不断深化。(3分)

(3)答案示例:强化工作协调;营造良好环境。(每条2分,答出2条即可得4分)

篇2:滑集中学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卷-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我国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公民是指( )

A.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B.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C.在我国生活、工作的人 D.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国人

2.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订婚或一起生活多年,如有出现矛盾,对此最正确的说法是( )

A.社会舆论不予支持和保护 B.法律不予承认和保护C.亲属关系能保护 D.朋友关系能保护

2月2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据此回答3~4题:

3.金怡濂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公民依法享有权的表现。( )

A.名誉 B姓名 C 荣誉 D肖像

4.未成年人向金怡濂学习,主要是要( )

A.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B.提高思想道德素质.C.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D.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据此回答5~7题:

5.在所有这些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是( )

A.人身自由权利 B.社会经济权利 C.政治权利和自由 D 宗教信仰自由

6.公民的人身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是( )

A.劳动权 B.生命健康权 C.隐私权 D.继承权

7.吴某在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时落选,他认为是镇领导陈某有意打击报复,便多次在公开场合辱骂陈某,并伙同他人捏造事实中伤陈某。吴某的行为侵犯了陈某的( )

A. 隐私权 B.荣誉权 C. 名誉权 D.姓名权

8.传播别人不愿公开的私事,偷看别人的.日记、信件等是侵犯了公民的( )

A.名誉权 B.姓名权 C.荣誉权 D.隐私权

9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为了执行任务,依法进入公民住宅或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是宪法和法律所允许的,但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下列属于合法程序的行为有( )

A.执行搜查必须持有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搜查证,由公安人员进行搜查B.为了抓罪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C.执行搜查时只要出示公安人员工作证即可D安派出所可以漫无目标的突击查夜

10.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作为未成年人,履行该义务就是要( )

(1)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2)在精神上安慰父母(3)为家庭分担经济负担 (4)在感情上体贴父母

A.(1)(2) B.(1)(2)(4) C.(3)(4) D.(2)(3)(4)

我国已建立起完整教育体系,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为公民接受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据此回答11~12题:

11.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制定了助学贷款政策。这表明( )

A.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 B.受教育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C.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D.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

12.贵州某乡是一个贫困乡。一些乡亲认为与其让孩子上学,还不如让他们为家里干些农活来得实惠,致使一些孩子,特别是女孩失学在家。在乡政府的多次干预下,这些孩子终于回到了课堂。这说明( )

(1)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

(3)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4)接受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

A.(1)(4) B. (2)(3)(4) C.(1)(2)(3) D.(2)(3)

成都市一位消费者到酒楼用餐后,从楼梯下楼时不慎滑倒致死。死者家属在与酒店两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一纸诉状将酒店推上了被告席。后法院判决由酒店向消费者家属赔偿58017.63元。回答13~14题:

13.材料表明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享有 ( )

A.安全权和求偿权 B.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C.公平交易权 D.受尊重权

14.在侵权行为发生后,消费者错误的做法是( )

A请消费者协会调解 B忍气吞声自认倒霉C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D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15.《常回家看看》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帮助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以上歌词表明,儿女回家在精神上给父母慰藉,丰富父母的精神生活,是在 ( )

A.采取措施,努力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B.经常听取父母意见,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C.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D.担负父母的一切生活费用和赡养费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包括 ( )

A.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B.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C.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D.任何组织都不得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2、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 )

A.有偿性 B.强制性 C.固定性 D.无偿性

3、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尊严包括 ( )

A.肖像权 B.姓名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与荣誉权

4、王某在餐馆就餐,因啤酒瓶爆炸而伤了左眼。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判啤酒厂和餐馆承担医疗费并赔偿一定数量的精神损失费,这表明消费者享有( )

①、依法求偿权 ②、人身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 ③、人格尊严受到尊重的权利 ④、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下列不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的有( )A.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B.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或扣压C.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企业领导对其员工禁止寄发信件或拆看来信D.父母或监护人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信件可以代为开拆

6、下列的行为中,哪些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 )

A未经本人同意,把他人的肖像印在了挂历或广告上B丑化他人肖像,故意损坏他人肖像C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D新闻报道中的摄影和参加社会活动的照片

三、判断分析题。(共22分)

1、柳叶是初一学生,新学期开学,她向父亲要课本费。她父亲大怒,说:“义务教育不是免费的吗?读书要钱,那就别去了,回家给我种田去。”柳叶于是辍学了。柳叶父亲言行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

2、小刚是某校初二学生,以下是他一天生活中的七个片段,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对他的行为给予判断,并说明理由。(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8分)

片段一、早上上学怕迟到,见无交警,便骑车闯红灯。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二、第二节思想政治课,不喜欢上,溜出校门玩了一圈。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三、玩过后,回学校时在传答室请假记录上签上小明的名字。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四、午饭后,到小店买东西,明知不能报销,非要店主给发票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五、上计算机课时,利用无意间记住的密码,偷看小红的电子邮件。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片段六、放学回家,爸爸要检查小刚的作业,他却对爸爸说,作业是我的隐私,你无权查看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分析题(16分)

1、广东省肇庆市有一家自选商场设了一块“小偷公告牌“,把当场捉住的小偷姓名、住址登记在公告牌上,以示警告。春节前后有两名 10岁左右的孩子因被怀疑偷窃商场的东西,而被工作人员带进办公室审问。当场 从一个孩子身上搜出一些物品,商场强迫两小孩写了一张检讨书。并把他们的名字也公布在公告牌上。此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记者也采访一些人士。不久,肇庆市公安局责令这场商场拆除这块“小偷警告牌”。(10分)

〈1〉商场在处理两个孩子的事件中,做出了哪些违法行为?

〈2〉商场以两个孩子的检讨书作为证据,证明小孩是小偷,是否有效?

〈3〉成年人偷东西,名字上了公告牌,商场的行为是否合法?

〈4〉商场东西失窃,如有公安人员在场,公安人员是否有权进行搜查,为什么?

2、王光和李强同班同学,因一些生活琐事发生了矛盾。一天,王光在学校收发室见到李强的信件,为了报复李强,就假借李强的名字取走了信件。看完后,他就把信中的部分内容告诉了他人,于是有关李强家庭中一些秘密被广泛传播,给李强造成了很大痛苦。在李强追查这件事时,王光又偷偷地将李强的信烧掉。请问:

1)在这件事中,王光侵犯了李强的哪些权利(3分)

2)李强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3分)

五.、简答题(14分)

1、非法侵入住宅一般表现为哪两种情况?(4分)

2、中学生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5分)

篇3:滑集中学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卷-政治试题

一、2014 江苏政治高考政治试题特点

1.关注社会热点

不只是江苏省, 纵观近几年各个省份的政治试题, 无一例外地都是突出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考查。而紧跟社会形势, 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国家意志是江苏高考政治试题一以贯之坚持的理念。

2014年江苏政治高考有四道时政题, 分别是关于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内容、政府职能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届核安全峰会的主题等方面, 部分体现了过去一年发生的国家大事。而不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 都以时政热点为材料的背景进行考查, 看看学生能否将社会热点与教材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大有裨益。

比如说第37题的探究题, 以2013年“xx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为背景, 结合课本所学利润、利率的经济学知识来分析银行存款, 并要求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 写一篇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的时事评论, 这就是与社会热点紧密相连的体现。

2.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

与往年相类似的是, 2014年的江苏政治高考试题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检验学生能否活学活用基础知识。如, 第6题考查社会保障改变人们社会预期的作用;第7题考查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那些;第12题考查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有哪些;第16题通过习近平同志在兰考县调研活动时的讲话来考查相关知识;第18题通过中国和欧盟剑拔弩张的贸易战, 来分析中欧关系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等等, 这些或直接或间接的习题, 都是对教材基本知识的考查, 如果考生掌握的比较充分, 那这些问题都不难解决。

3.注重能力考查

每一年的高考都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 虽然每年的基础知识都占主要地位, 但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的掌握能力和自身素质, 每年的考题都会深入的考查学生的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例如第25题, 对于哲学的考查, 一般的试题都是根据某个事件来总结其中所涉及的哲学原理, 而这一道题却同时出现了八个成语, 来找出哲学观点行进的一组,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不仅要懂得基本的哲学原理, 最基础的还要指导这八个成语各自的表面意思以及引申含义, 如果理解的不够透彻, 那这道题就很难做对。

4.体现生活教学

江苏高考试题在逐年的发展过程中特别重视教材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很多试题都是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社会问题, 这就体现了江苏高考政治试题的生活化理念。

比如说去年一度很火热并且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XX到此一游”的社会热点, 就在今年的江苏高考政治试题第34题里作为背景出现, 以文化题的形式分析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与游人“到此一游”的区别, 以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个公民都要有正能量, 这两个问题的考查, 就深化了这一社会热点, 又能够让学生进行深入体会, 与教材知识活学活用。

二、2014 江苏政治高考给我们的教学启示

1.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

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万变不离其宗”, 不管题型怎样延展、怎样变化, 它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因而要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自己的基础知识, 在平常学习中, 对基础知识要反复复习, 不能只学习表面, 而是要做到全面、准确、深刻的理解, 学会活学活用, 避免单纯的死记硬背。

2.留心观察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发生的有影响力的大事件的考查, 不论是国际新闻还是国内新闻, 亦或是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大事, 都应该成为考生着重记忆的重点, 而且, 不仅要了解相关的实时报道, 还要将这些新闻与自己的所学相结合, 找出其中的契合点, 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事件进行分析, 在加深对社会新闻印象的同时, 也巩固了自己的专业基础。

3.提升自身能力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要尽可能的进行必要的习题练习, 但切记, 不是搞题海战术, 而要以学习知识或者巩固知识为目的。不管是课前预习阶段还是课后复习阶段, 习题的练习都是有必要的。课前预习阶段, 先大致了解基础知识, 再适当的做题进行补充, 这样在正式上课时便会减少学习的阻力;课后复习阶段, 适当的做题更是必不可少, 但不是要求越多越好, 而是要求能够做到精炼、有用, 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概括能力、思辨能力等, 让学生在习题过程中学会必要的解题技巧, 强化理解, 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的答案也做到更加有条理化、层次化和要点化, 如此种种都是需要在演练过程中不断改进和进步的。

三、结束语:

2014江苏高考已经成为过去时, 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今年的高考试题, 仔细研究出题方向, 找到出题者着重偏爱的知识点,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认真复习、认真备考, 不断努力, 以最积极的心态和最丰富的专业知识应对考试, 争取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

摘要:2014年江苏高考已经过去, 纵观整个江苏高考政治试题, 一如既往的体现着“稳中求变”的江苏特色和“关注热点”的学科特色。本文通过对江苏高考政治试题的分析研究, 讲述2014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的特点, 以及2014年江苏政治高考给我们的教学启示。

关键词:2014江苏高考,政治试题,解析

参考文献

[1]李珍.对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J].甘肃教育.2010, (05) :21

[2]刘曙光.2010年高考文综试题与《时事》[J].时事 (高中) .2010, (01) :11-12

篇4: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有20道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把握

A. 矛盾主次方面之间的关系

B. 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C.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回答2-3题。

2.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C.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3.上述论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③必须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④要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有利联系,自觉克服和尽量避免不利联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答6—7题。

6.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得以大大加强。这主要说明了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积极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深刻反映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有三个伟大创举: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大创举说明

A. 新农村建设必须完全依靠农民

B.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8.“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一观点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符合

A. 对立统一的观点B. 辩证的否定观

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

D.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0.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奋力自救,广大公益组织与民间力量纷纷伸出援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力争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说明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③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1.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一段话说明了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D.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12.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的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

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13.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A.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 只要有量变,就必然发生质变

C.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 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B. 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 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联系

15.近年来,“草根网民”、“奥运经济”、“换客”、“房奴”等新词汇不断出现。新词汇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的生活。这体现了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6. “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句话在人生观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②利用集体去谋取个人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为民造福、为民谋利,永远不脱离群众。回答第17-18题。

17.材料中提出“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这是因为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我国的领导力量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②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心 ③是我们党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④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抱着不劳而获的思想,“靠老”、“刮老”,对父母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这样的年轻人

①没有认识到劳动着的人、奉献的人是幸福的②正确处理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③缺乏自强拼搏的精神④只强调索取,而不愿意付出与奉献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20.“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这是一位老师送给高三学子的一副对联。该对联的哲学寓意是

A.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对真理的求索无止境,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和规律的限制

D. 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

21.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而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解决京、津及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势在必行。国务院指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的?

22.社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推陈出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全社会倡导创新意识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扑面而来的新信息、新事物。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

(1)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2)有人说:“新事物就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否定旧事物而产生的。”请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3.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李丽被评为“2008感动中国人物”。

请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李丽是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B 6.C 7.D 8.B 9.B 10.D11.A 12.D 13.C 14.C 15.B 16.C 17.B 18.A 19.D20.B

二、非选择题

21.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安排,处理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体现了这一观点。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可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和社会发展。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做好准备。南水北调工程要有先有后,分步实施体现了这一观点。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同时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任答三点即可。)

22.(1)是看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或答: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2)①题中认为“新事物是否定旧事物中产生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②这种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但由此认为“新事物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则是错误的。以创新意识指导实践,可以推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创新意识不是新事物产生的基础。

篇5: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未成年人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就应做到()

①懂得生命的价值,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②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④采用一切手段,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2、“他们纵身一跃,画出了人生最美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展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长江大学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大学生为抢救落水少年献出年仅19岁的生命,他们的事迹感动你我、感动中国。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懂得()

A、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生命B、牺牲了自己就不能延伸生命的价值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D、要肯定、尊重自己的生命就不要善待他人的生命

3、《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明天的我一定能胜过今天的我,不需要我们的主观努力B、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C、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D、要用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塑造崭新的自我4、感动中国人物华益慰同志,从医56年来,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了众多患者,以高尚的医德温暖了千万人的心,书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为医生这个神圣职业树起了一道道德丰碑,用其有限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他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

①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②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之中③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④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里的“自知”包括()

①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②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他人的优点③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④既要认识他人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他人的内在素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下列属于良好学习习惯的有()

①课前预习②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③认真完成作业④不懂的问题依靠自己来解决,从不问老师和同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九年级学生张某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认为既然上了大学也很难找到工作,还不如现在就去找工作,于是就辍学打工挣钱。张某的做法()

A、没有认识到接受教育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B、能减轻家庭负担,为父母分忧 C、可以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D、有利于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8、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下列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②活到老、学到老③吾生有涯、而知无涯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②③④

二、情境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9、出身贫寒的陈光标,10岁就用卖水的微薄收入资助伙伴;刚及不惑,就累计捐赠社会善款13多亿元;汶川地震时,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灾,带领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千里救灾,还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青海玉树地震时,向灾区捐赠超过3000万元救

援物资;甘肃舟曲泥石流事件中,他捐赠了价值2600万元的现金与物资……面对人们的提问,他说:“一个人活在世上能让更多的人幸福和快乐,我认为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为什么说“一个人活在世上能让更多的人幸福和快乐,我认为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10、四年前,带着父母的祝福和叮咛走进了初中校园,开始了初中生活。四年来,教室里,装满欢歌笑语,我们在合作与快乐中不断进步;校园里,留下成长足迹,我们在竞争与挫折中走向成熟。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日子里,我们更加相信“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我想大声对您说:“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我将成为母校的骄傲!”

试从教育对公民个人发展影响的角度谈谈你对“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这句话的理解。

三、价值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1、人作为万物之灵,是大自然的主人,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唯我独尊,为所欲为。

判断:()

理由:

12、在放学路上,一陌生人要求送小东回家,小东婉言拒绝。

判断:()

理由:、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判断:()

理由:

14、我们初中生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因此,我们是在履行受教育义务,而不是享受受教育权利。

判断:()

理由:

四、探究实践题(10分)

15、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灾难就是动员令,灾情就是集结号。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无数人迅速投入到抢险救援的战斗之中。

【温暖】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一时间来到芦山地震重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抗震救灾。他强调,现在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一刻不能停,要把废墟的边边角角都搜遍。

(1)党和政府把抢救生命作为抗震救灾的首要任务表明了什么?(2分)

【感动】在这场抗震救灾战斗中,涌现了许多“最美人物”:曾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廖智,怀着感恩的心,奔赴芦山地震灾区当起了志愿者,戴着假肢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篷;贵州籍志愿者汪策在向芦山地震灾区运送救灾物资的途中被坠石砸中,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2)上述志愿者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2分)

(3)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

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A4、D5、A6、A7、A8、C

二、情境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9、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1)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能为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为社会做出贡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2)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3)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10、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公民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

三、价值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1、判断:错误

理由: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中的一员,人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将危及自身的生存。

12、判断:正确

理由:我们的生活经验很少,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受到伤害。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判断:正确

理由:只有生命存在,才能享有受教育、劳动、休息、参与政治生活等多种权利,才有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并在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

14、判断:错误

理由: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我国为保障适龄儿童和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制定了义务教育法。我们现在接受义务教育,既是在享受权利,又是在履行义务。

四、探究实践题(10分)

15、(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党和政府对人民生命高度重视和负责,关爱和尊重生命,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健康权。

(2分)

(2)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生命等。(答出其中的2点即可得2分)

篇6:滑集中学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卷-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这是央视专题片《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中的一句解说词,道出了全民守法对法治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全民守法,要求()①实现全体公民立法、司法和守法平等 ②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法律的规范作用 ③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④利用普法方式及载体多元化推动全民学法用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十九大报告特别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人都有麦克风、放大镜,很多公共政策制定、公共舆论事件都能在瞬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总是在通过各种形式探明原委、发表意见,是公众权利意识、民主意识的普遍提升。”这说明公民()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积极行使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③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和进行民主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某社区设立“流动小板凳”会商会这一民主协商形式,让会商会成员通过实地调查、信息采集、入户走访等途径,选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然后由社区召集各利益方,居民讲诉求,部门说政策,社区做沟通,实现了问题解决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转变。这一协商形式()①创新了社区治理模式 ②有助于巩固基层政权体系 ③夯实了居民自治的基础 ④有利于居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8年3月1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获得通过。根据该方案,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新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进一步保障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将逐步构建起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基于()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拓展政府的基本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③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 ④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惠台大礼包”,内容涵盖产业、财税、教育等多领域,包括台资企业参与“中国制造2025”、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为台湾民众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材料表明我国政府()

①有效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 ②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③进一步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 ④坚持中央全面管治与台湾高度自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明确规定,要加快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扩大公众监督,增强公开实效。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①是提高政府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保证 ②是保证公共资源公益性的重要举措 ③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客观要求 ④是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前提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17年11月,监察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开,共征求社会公众意见1300多条;2017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监察法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监察法草案。由此可见()

①我国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推动全面依法治国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④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使立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反映人民意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根据新时代新要求,党章修正案对党员义务进行了完善,增写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勇于揭露和纠正违反党的原则的言行,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内容。党章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①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③完善执政方式,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④彰显法律权威,增强党员干部履行公职的责任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在北京市政府召开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座谈会上,有政协委员建议把北京建城以来的历史沿革编成宣传册,让更多人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北京;也有政协委员建议打造北京精品文化项目,创作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广得出去”的文化作品。政协委员建言献策体现了()①政协委员积极管理国家事务 ②政协委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③政协委员对人民和政府负责 ④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于2018年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等违法活动。”上述规定()①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表明我国公民的一切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 ③有利于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 ④保护了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治权利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1、2017年9月11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把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纳入其中,要求各方本着这一原则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同时重申联合国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寻求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共同之策。由此可见()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②中国的理念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及治理体系变革的决定力量

④我国国家利益和世界各国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习近平主席在201 7年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呼吁“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2018年达沃斯年会的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在世界上落地生根”。这表明()

①中国为世界各国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

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不同国家人民共同的利益诉求 ③我国的独立内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 ④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促进我国及世界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合作共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③

13、最近,某国际品牌和故宫联合推出的口红成为不少时尚人士的新话题。“简直美爆了!”“突破天际的脑洞”„„爆红的“故宫口红”让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给故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

③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④立足传统文化经济价值,提升传统文化品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山东曲阜孔府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表明()

①发展优秀文化有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②文化的发展决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③文化复兴是实现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基础

④要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2018年1月,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对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C.发展科技要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D.奉行霸权主义国家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

16、人生往往会因为人的欲望和思想而改变,漫画《欲壑难填》告诉我们()

④流行文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创造幸福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圈子是中国社会结构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同学圈、老乡圈、影视圈„„每个圈子都有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圈子文化”()

①既有独特性,又有局限性 ②源于实践,又促进实践

③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④由人创造,又影响着人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0、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这形象地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能塑造人生 ④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庭教给人生第一课。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事道理。树立好家风,代代都受益。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要树立良好家风,是因为()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深远持久的③要全面继承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道理

④家庭教育是传达社会规范、培养良好风尚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历久不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18年4月14日,在经历沙尘影响生产的内蒙古,首届“美丽中国·种植希望”公益植树活动在内蒙古大青山前坡开展,来自主办单位及公益企业的近300名志愿者参与植树活动,人们互相配合共植一片公益林,美化家园添新绿,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这说明()

①美丽中国文化理念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全部精神活动都离不开植树物质活动 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国产动漫剧《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摈弃说教式的灌输,采用“你懂的”的隐喻手法阐述历史事件,赢得网友赞赏,迅速在网上“走红”。于是,国内动漫界中,有一种爱国主义叫“幸福并感激着”;于是,越来越多的网生代青少年在现实中成为努力奋斗的“兔子军”。由此,可以感悟到()①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②文化对人的成长有巨大影响力,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完美的人

③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不断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22、“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造出整个世界”“中国武馆在全球遍地开花”,从春节到中秋,越来越多的“中国节”变成“世界节”,世界各地的中国味也越来越浓„„乘着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东风,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更远的地方影响着更多的人。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特色越鲜明的民族文化越容易为世界所接受 ③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播

④文化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教师的深切关怀,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下列对教育认识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文学的力量强大到使人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世界另外一端人们的想法。文学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弭成见和误解。”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解读应该是()

①文学能反映一国的思想文化和思维方式

②文学是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桥梁

③文学可以代替实践成为文化产生的源泉

④文学交流有利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里约奥运会既是竞技硬实力的展现舞台,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平台:中国自行车手的头盔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东方韵味,让中华民族英雄的故事走向世界;一个个“拔火罐”印痕让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亮相世界舞台。中国制造体现的工匠精神充满了奥运各个场馆。这启示我们()①体育比赛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媒介

③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发展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江苏省徐州市窑湾古镇,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该镇有1 300多年历史,“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鼎盛时期有古建筑一万多间,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小上海”之称。但由于人为破坏,千年古镇遗存缺失,致使大运河申遗成功而徐州无缘运河遗产名录。这启示我们()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要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③保护传统文化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④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发挥其经济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建国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家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教育是年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7、4月7日是2018年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清明节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竞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如今,更是我国的法定传统节日。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都是落后文化的表现

④民族节日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影响最深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2018年6月21日,广西玉林市一年一度的“狗肉节”拉开序幕,每年的这一天,都将会有成千上万的狗被端上餐桌。广西玉林“狗肉节”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因为过于残忍,动物保护主义者和民间习俗捍卫者再度爆发了争论,为该不该吃狗肉纷纷激烈交火。对此我们认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不能取消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应继承 ③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中国展示了惊艳世界的“北京8分钟”。人工智能和演员一起表演,并通过互联网与国人互动。科技国宝熊猫特使和轮滑演员们用曼妙的身姿,画出了中国结、巨龙、北京冬奥会会徽,向世界传达了“北京欢迎你”的声音。由此可见()①科技的运用规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的目的是实现民族文化的世界化

④进行文化创新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电视剧版《红高粱》塑造出一群争取“人的解放”、个性鲜明的人物,也蕴含了高密市的高粱情结和酒文化。作者莫言认为“结局九儿(女主人公)为保护抗日义勇军撤离,点燃酒坛与日本兵同归于尽的爆炸场面虽不科学,但符合艺术和审美”。该剧走红的原因是()

①挖掘文化潜力,繁荣文化市场

②渲染独立精神,彰显爱国情怀

③依托大众传媒,侧重艺术要求

④关注自由人性,符合观众心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1、“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梁齐作后尘。”杜甫提倡文学创作要努力学习屈原、宋玉的作品,不要步齐、梁诗风一味讲究辞藻华丽的后尘。这说明把握文化发展要注意()

①文化的独立性 ②文化的传承性 ③文化的创新性 ④文化的时代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2017年国庆档一扫近年该档期票房负增长的颓势,揽获逾29亿元票房,首度突破20亿元大关,其中喜剧电影《羞羞的铁拳》贡献了近六成票房。《羞羞的铁拳》在内容上坚持了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是一次创新和突破,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追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的精神需求 D.文化创新需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33、民歌作为文化的一种承载形式,是民族精神的积淀,也是民族性格的诠释。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因为地域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文化。一个个富有民族韵味的节目明快奔放、异彩纷呈。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③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最为主要的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5、千百年来中华儿女胼手胝足的劳动,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的守护,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伟大民族精神,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粮田,凝结于交织交融、同心同德的56个民族,体现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前行。材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石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傅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6、2018年3月22日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新闻发布会在蚌埠市政府举行,发布了会徽、会歌和吉祥物。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会徽整体图形是运动员造型,体现了体育运动的特色,其中珍珠造型体现了蚌埠誉称珠城的特色,闪亮的珍珠放射着光芒,寓意迈入新时代的蚌埠形象,同时会徽以“14”的造型,代表了第14届运动会。这一会徽的寓意体现了()

A.区域文化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展现蚌埠区域魅力 C.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D.会徽集中反映了蚌埠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37、同样是写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描绘雅士之梅的丰姿;“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咏叹寒士之梅的品质;“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歌颂战士之梅的傲骨,34、《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之美、寻文化基因之源”为宗旨,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上述材料表明()

①中华诗词之美,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优秀的古诗词是一种提升境界与品味的力量

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这些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①“梅”的高洁坚强品格,与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相得益彰 ②发扬“梅”文化健康向上的感染力,有利于鼓舞人们追求高尚道德 ③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梅花被赋予特定时代的相应内涵,成为脱离物质载体的精神标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8、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4月11日发表演讲指出“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体现了()①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②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可靠保障

③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是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④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引领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的核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9、不数既往,不能知将来;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我们今天纪念屈原,是为了寻找古人精神与当下需求的连接点,以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路径,用屈原精神为生民“塑心”,为实践“立行”。由此可见()

①爱国主义是鼓舞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②弘扬时代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精神不移根基 ③屈原精神对实现伟大中国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④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0、2017年12月,河北塞罕坝林场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元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

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②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③就推动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④能够转化为民族振兴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41、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仪式。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支持下,完善创新合作机制,建立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化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作用,构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进一步创新联动发展机制,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强口岸协作,创新查验模式,实行更高标准的贸易监管制度。推进人员往来便利化,鼓励港澳人士赴粤投资、创业就业,为港澳居民提供更多发展机遇。推动教育合作发展,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深化粤港澳文化交流,密切医疗卫生合作,推进区域旅游发展,建设休闲人文湾区。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联动发展机制的文化意义(12分)。

42、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意义重大。

现代化并非西化,也无固定模式,但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无法脱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否则,现代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来、改革开放近40年来现代化实践探索的结果,更蕴含于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传承发展中。虽然传统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存在时代局限性,但其核心理念具有某种超时空性。中华传统文化依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基础、智慧源泉和文化渊源。我们应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新形势要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为当今世界发展贡献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如何使中华传统文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9分)

(2)我校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即将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请你为我校提两条具体措施。(4分)

43、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支四季常青的奇葩“竹文化”。历代文人雅士都被竹子“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常虚心”的自然形态及丰富的精神内涵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书卷与美谈。苏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板桥的题竹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有人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坚韧顽强的竹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请你说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5分)

(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分)参考答案

1—5 DCBAC 6--10 BDACB 11—15 ACBCB 16—20 ABCDC 21—25 ABABA 26—30 BADDC 31—35 CCDAD 36--40 BAABD

41、①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及教育是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3分)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联动发展机制,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3分)③扩大了港澳人员交往,既有利于增强港澳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又有利于大陆民众了解港澳及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6分)。

42、(1)①将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价值理念从传统文化中甄别、遴选出来,继续保持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符合杜会发展要求的、积向上的内容,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②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③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每点3分,共9分)

(2)举行校园书法、绘画竞赛活动,(2分)组织学生参加戏曲演出活动,(2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3、(1)竹子虚心而有节,朴实而坚贞,根根相连,生生不息等生命特征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相吻合。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常常把竹子人格化为中华民族精神。(5分)

上一篇:以在生态农庄过中秋为题目的作文下一篇:一个女大学生做小姐的真实经历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