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申报

2024-04-15

文明校园申报(共8篇)

篇1:文明校园申报

申报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学校已10次连续18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文明单位”的称号;被评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2005年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2006年被杨浦公安分局评定为校园安全防范一级单位、杨浦区社会综合治理安全合格单位、杨浦区教育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校园工作优胜单位等......

一、机构健全,职责分明。

多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和充实各级综合治理、校园安全领导小组,以校长康士凯任组长,书记韩文佐任副组长,工会主席、政教和各主要处室及年级组长参加,把校园的安全文明作为学校重点工作,共同落实学校安全目标,形成领导主管,全员参与的格局。

学校每学年和各重点部门负责人签订校园工作责任书,并结合创建文明安全校园的活动,对综合治理的小组成员的相应职责通过书面形式告知本人,做到心中有数,各司其职,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校园安全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实处,维护本校的政治稳定和内部安定,从而促进各项工作的进行

二、制度完善,落实执行。

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综合治理、平安校园工作落到实处,并不断得以强化。学校建立健全安全、卫生等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保障管理、以机制完善长效运作的理念。

根据我们学校特点,制订了较完善的应急预案,如学生公寓楼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校外集体活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处理预案、学校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校车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应急处理预案。我们还将努力使这些预案与时俱进,定期进行完善,才能使这些预案具有可操作性。

学校建立了安全保卫制度,食品卫生制度,门卫制度等。重点关注门卫值班,消防安全,常规检查,食品采购,食堂卫生,健康教育等细节,强化安全管理,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加强安全体系,防范于未燃

对于我们这一所大型现代化寄宿制学校,安全要求更高。为此安全体系人、物、技防都已相应跟上。

1、技防到位,有备无患。

全面检查了校内灭火器,到期的及时更新。图书馆书库灭火器配备不足地区也已添置足量的防火设施,2006年共计更新350只灭火器,并安置 1

到位,学生公寓的应急灯也进行了检查和更换。

财务室、人事室、档案室等重点要害部位装有红外无线报警装置,校园围墙安装红外线周界报警器。校长室和警卫室分别配有紧急报警按钮。

学生公寓楼,因为男女同住一大楼,我们利用防火门做隔离屏障。将防火门开启手柄,用木匣罩盖,前则配装玻璃。一旦发生火警,敲碎玻璃,即可将门打开。为防不测,我校也定期多次向学生宣传安全防范措施与要求,例如:应急措施、防火常识、开启防火门要求,同时在“手柄箱”边,贴上“开启示意图”和“警示提醒”,即平时不能随意开启。解决了治安安全“封闭”和消防安全“畅通”一对矛盾。

化学实验室危险品仓库根据上级要求安装了不锈钢栅栏、铁质防盗门,并对存放危险品的橱门实行双人双锁保管。

2、人防加强、管而不死。

所有门卫人员上岗前都进行过培训,做到持证上岗。这些同志有一部分是工厂下岗或提前退休人员,对学校管理知识不太熟悉,所以学校加强对上岗人员培训。节假日前,对门卫人员还进行加强警戒教育。

每天早高峰上学时段,有全国劳模钱龙根警官在四平路校门口进行排堵,以保证学生安全进入校园。

平时学校组织学生大型外出活动。如:学农、学军等。有大量大巴进出校门时,组织后勤人员和门卫一起协助车辆顺利进校、安全调头、有秩序离校,并妥善安排停放家长接送车辆。

四、营造安全文明的校园文化

1、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1)疏散演习、管而不“死”。

鉴于我校寄宿制的特点,有住宿生300人左右,学生公寓属公共聚焦场所,人员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火灾,人员惊慌失措、互相拥挤。特别是在火灾断电,无照明和烟火的威胁下,更会造成一片混乱,需要疏散的时间长,人员容易将出口堵塞,发生挤伤、踩伤、烧伤。为此学校在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生公寓的火警疏散演习,一是培养师生防火意识;其二一旦实际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可以提高自救能力,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2)利用教育活动,深化法制宣传。

我校从2004年起已连续举办三届校文化艺术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经常开展。道德品质教育曾作为我校的一项专题。学校为了深化法制宣传,政教处每年利用学校橱窗进行一系列的法制知识宣传,如:“道路交通安全法”、“远离毒品,珍重生命”、“反对邪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展板宣传活动,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学生,也教育了学生;每年暑假还给学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同时,通过校园电视适时播放“法

律知识”、“安全知识”的VCD片,并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只有人人知晓,这样既达到自我保护意识,又增强法制观念,还能有利创建文明学校之目标。可谓一举多得。

2、强化师资力量,推动法制课程建设。

根据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的精神,我校从师资、教材、课时、领导、规划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动法制课程的建设;

首先,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法制教育得到了校党委、校长的高度重视,校长和政教处每年都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保证每个年级一定量的法制课时,从而保证了法制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

其次,我校教师孙献礼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资格证书》,凭着这独特的优势,我校以政治组为依托,积极辐射和强化其他教师的法律知识水平以及课堂教学水平。

结合学校的拓展型课程的建设,我校先后开设了《法律基础知识》、《以案说法》等法制课,运用生动而贴近学生的法制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孙献礼老师还应邀参加了《杨浦区中学生法制读本》的编写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最近,又作为副主编参加了《法制教育教案集》的编撰工作。

3、建设法制网站,搭建交流平台。

为了满足师生学习法律知识和解答法律困惑的愿望,形成良好的学习法律的氛围,我校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作用,制作了杨浦高级中学法制教育网站——《法制大地》,现已初步开设了“校本文件”,“法制课科”,“法律法规”,“以案说法”,“法律论坛”等栏目,随着网站的进一步完善,将为学生学习法律提供很好的途径和平台。

五、加强警署社区互动,建设校园周边环境。

学校重视加强与社区警署及街道联系、协作,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多年来流动摊贩人员在校周围游荡的现象都有所遏止。现在四平派出所每天都有民警在四平路上进行巡逻,阻制他们随意乱窜,伺机作案。城管大队管理人员也对小摊贩的清理常抓不懈。学校举行大型公众聚集活动,照规定向杨浦公安分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才举行活动。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和教育部《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的各项安全防范设施,确保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开展,2006年针对机动车入校作了一些规定:所有进出学校的车辆一律限速5公里行驶,禁止鸣号。外来车辆凭校长办公室核准发通行证,或相关部门认可及特种车辆可进校区外,其他所有社会车辆一律禁止进校,保证学生在校内的交通安全。

六、努力目标

在创建文明学校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是领导关心与重视所至。比如技防经费,对于事前预防经费支出与忽视安全酿成事故经费开支比,永远是前者小于后者,这一道理是非常明确。安全工作永无“句号”。我们将把安全工作与学校文明建设相整合,使安全工作保障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品牌,用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品牌促进安全工作。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2007年9月

篇2:文明校园申报

姓名:性别:男、民族:汉族、学院:

班级

职务:

该生在2011年10月15日到11月15日我校的校园文明建设月中表现十分的优异,该生所在寝室内务整理的十分的干净整洁因此多次登上了寝室卫生检查的红榜。在环保和节俭方面该生积极的帮助宿舍的宿管阿姨打扫走廊楼梯整理废弃的饮料瓶。

该生在下晚自习独自回寝室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十分松散的井盖没有马上离去二十迅速的主动去找到保卫科的师傅反映了,进而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迅速找到校园保安对其反映这一问题下水道井盖的松动其危险是致命的,在想的同时我也是如此般做的,在上报的后也得到保卫科师傅的认可于表扬。

在班级里因为同学们都有上课时把手机放在抽屉的习惯出于一个情况我每次都会最后离开上完课的教室并且仔细的做最后的抽屉检查看是否会有同学们遗留的贵重物品在这一个月时间我一共帮同学拾回手机11个、钱包1个、其他物品若干,并一一归还。对此同样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这个好习惯让我帮助了许多同学。其实也是在锻炼我自己一种细心工作学习的态度。

以上就是我这个月以来的文明活动虽然做的事并不多但我自己在这些文明的活动中有着深刻的体会,我知道校园文明活动事无大小关键看我是否在用心的去观察了每一件文明的事。作为一名班级学生干部,一名团总支的新生干事我深刻的体会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我知道我该如何以身作则,身正为范。不足的地方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不少,若想真正的成为一名校园文明先锋还需要自己的不断努力与学习。望多加批评指正与帮助。

篇3:文明校园申报

随着校园网络的日益普及和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师生都以网络作为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和最重要的了解信息的途径,同时形式多样的网络故障也随之产生。长久以来,网络中心对于用户反馈的一些问题,都是用纸质故障单记录下来,然后让网管人员上门处理。这样有很大的问题,如纸质容易弄丢,无法及时通知网管人员等。这些都会导致师生不能依托网络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互动。

于是,校园网络故障申报处理系统应运而生。它构架了一个既能为校内师生提供方便故障申报,又能为管理者提供高效处理故障的平台。这样一个简单实用、智能化的故障申报处理平台,可以使校内网络用户拥有更加稳定通畅的网络环境,更重要的是为学校教学服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1]。

2 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功能模块分析

系统以网络中心服务用户为设计原则,使用户参与到故障处理确认和处理人员评定当中,实现便捷申报、优质服务的目的。系统分两大功能模块:

(1)故障申报:用户通过个人上网帐号和密码登陆系统,填写报障人基本信息及故障信息后完成故障申报。

(2)故障处理:包括新增故障、处理故障、删除故障、故障查询、分配任务、故障统计、工作量统计、账号管理、导出文件等功能。该模块涉及不同身份的操作人员,有工作人员、网络协管员、网管组长、网管成员四类用户,不同身份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2.2 系统流程设计

在仔细分析了从故障申报到处理的整个工作流程之后,具体的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网络中心提供网上报障和电话报障两种形式供用户选择。网上报障由用户自己上网填写电子故障单,提交后的故障信息会在管理系统中实时显示,由工作人员对故障做出处理建议,用户根据建议自行尝试解决。如果用户尝试后不能解决故障,可通过系统反馈进一步说明自己具体的故障情况或要求网络中心上门处理。

用户也可以通过电话方式向网络中心反映故障情况,对需要上门处理的故障,由工作人员或协管员通过管理系统添加故障信息,并分配给当天值班的网管组长,组长接到任务后再把故障分配给组成员,由成员上门处理故障。

对于现场能够解决的故障,处理完毕后由用户登录系统确认故障处理情况和人员评定;如果故障问题不能解决,则网管成员需要说明实际故障原因,再由组长决定是否另派人上门处理。

2.3 系统技术特点

系统采用JSP和Java技术进行开发。网上报障采用B/S(Brower/Server)模式来实现,所有程序只在服务器端执行。当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服务器仅将执行的结果返回给用户浏览器,减轻了用户浏览器的负担,大大提高了交互的速度。管理系统采用C/S(Client/Server)结构进行开发。程序在用户电脑上运行,数据库放在服务器上。用户操作通过网络向数据库发送处理指令,数据库及时反馈最新数据到管理系统。

为保证个人信息及故障信息的数据安全,通过权限控制,不同用户只能查看和确认自己的故障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权限控制实现不同工作人员的操作权限。系统的权限控制贯穿在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之中,以保证系统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

3 系统详细设计

3.1 数据表设计

本系统选用MySQL数据库,用户申报故障使用校园网上网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管理系统根据需要分别建立登录认证表(admin)、故障信息表(faultinfo)、处理意见表(faultadvice)。

3.2 故障记录及任务分配

如图2所示。工作人员在接听报障电话之后,记录故障信息,并将任务分配给网管组长,再由组长分配给组成员。组长在分配任务时可根据故障处理难度,要求多名网管成员协同上门处理,但只有主要负责人才能对故障进行提交处理,组长有权更换故障处理人员。

3.3 用户反馈

如图3所示。对于提供故障信息不详细,或根据网上建议不能解决故障,用户可以通过问题补充的形式将具体信息反馈回管理系统。

4 结语

校园网故障申报处理系统提供了WEB模式下一种新型的网络办公形式,极大地方便了在校师生申报网络故障和网络管理人员对故障进行处理。随着系统的投入运行,提高了网络中心的故障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快了数字化进程。

摘要:介绍了运用JSP和Java技术开发的校园网故障申报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网络中心的需求,达到系统易用、报障方便、处理快效的目的,实现了网络故障申报的信息化和网络业务管理的智能化。

关键词:JSP,JAVA,网络故障,申报处理

参考文献

[1]刘雪平,艾治琼.基于JSP的校园网络故障申报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1):53-55

[2]李汪丽.高校网络故障申报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J].科技风.2009(1):63

[3]纪健恒,周芳.基于JSP的Web安全问题及其研究[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6(04):14-16

篇4:文明班级申报制

为什么要申报文明班级?就是为了提升班级的地位,为了激活班级内在的、自主的生命活力。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思想的重要单位,是孩子道德、能力和知识形成的载体,是教师事业成长的舞台和实验田,也是教师和学生精神生命之树成长的沃土,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决不能沦落为完成任务的工具。

马卡连柯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努力,也做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

最初的文明班级,是教育局给评选指标,是上级的要求,各班级被动地完成任务,看重的是评选结果。为此,我们决定改“评选”为“申报”,也就是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评选”和“申报”有本质的不同。评选是靠外力,申报必须是师生自愿。评选重视的是结果,申报重视的是过程。

我们的方法是:每年申报,年年有新高度!

我们的信条是:过程好了,结果一定会好!

我们的目的是:尊重生命,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

我们相信,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承担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重任;每年申报是外因激活的又一次“打火”,学生人人参与创建过程,有利于形成习惯。

好习惯好人生,学生在学校天天都在生活,只要有生活就有习惯,不是好习惯,就是坏习惯。如果形成坏习惯,再改就难了。所以,真正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就要培养学生的好习惯。然而,好习惯不是靠外力的强化就可形成的,要顺应人的天性,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人需要有归属感,需要共处,需要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学校教育的优势是有班级、有团队。文明班级的创建过程,就是学生的这些天性,能够更好地在天天生活的班级这块沃土上得以生长和发展,从而形成好习惯。展示价值的舞台和机会,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好习惯。

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六个阶段理论,说明了一个人在团队中的道德形成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我不想惹麻烦”,说明他认可这个团队,愿意做人中人。第二个阶段是“我想要奖赏”,说明这个集体的管理产生了引发学生向上的力。第三个阶段是“我想取悦某人”,说明这个团队有值得学生尊重的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这三个阶段是他律阶段,是外在的力在起作用。

第四个阶段是“我要遵守规则”,这表明是有了内在的规则需求,形成习惯了。第五个阶段是“我能体贴别人”,这是人的内心世界到了比较高的做人层面,心中有别人了。第六个阶段是“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且奉行不悖”,这是指人的道德发展已经成熟,到了自由的最高境界了。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符合道德规范的,不需要有外在的约束,他自由了。

一个人只要进入神奇的第六个阶段,才能享有真正的快乐人生。

申报文明班级制,就是为了把学校的需求变为学生的需求,使“班级”成为学生道德形成的熔炉、沃土和磁场。

申报文明班级的第一个程序是填写申报表。申报表上有一个项目:师生签字。上面写着一句话:“在这个集体中,我很重要,我是唯一的这一个。”所有学生和任课教师都要签下自己的名字,有一个学生不签字就不能申报。因此,签名也是一个教育契机。在签字之前,老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名字来历考察清楚。学生发现,名字是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的企盼,是自己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生存标志,里面有作为人的尊严。孩子们知道只要签字就要对自己的名字负责。

申报文明班级的最后一个程序是演讲宣誓。这是非常庄严、神圣的时刻。有一个初中班,他们的誓词是这样的:“班级荣辱,我的责任;班级纪律不好,我的责任;活动不出色,我的责任;学习上不去,我的责任。”振聋发聩的誓词,大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学生一生成长中最重要的品质。心中有责任,就会高贵而有尊严。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责任心是和能做多大的事成正比的,也就是说,责任心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事。

我们把“诚信”交给学生。学校规定,只有全班同学都愿意做文明学生,都真正努力了,才能申报,才能挂牌。每次当我们把“诚信”交给孩子们的时候,他们都特别认真,特别努力。

每年一次的文明班级创建过程,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文明习惯养成了。这样,不仅校园会清洁,孩子们无论回到家里,还是走向社会,都会保持良好的习惯。一位妈妈告诉我们,周末孩子回到家里,看到家里鞋放得不整齐,孩子都不舒服。一次,有一位高中的学生去大连旅游,她看到一个垃圾袋掉在了荷花池里,特别想捞,可又不好意思,走了十几米以后,她怎么也覺得不舒服,返回来时,垃圾袋已经飘远了。她硬是让爸爸抱着她的腿,倾着身子把垃圾袋捞了回来。人们还以为她丢了什么东西,当发现她是为了捞一个垃圾袋时,都表扬她学雷锋。她在日记里写道:“这也需要表扬?其实,我只是觉得不舒服而已!”

方法论:营造好习惯的氛围

在文明班级申报制之前,通宝育杰学校采用的是文明班级评选制,辅之以执勤、打分、排名次等办法。1996年以后,该校突然取消了所有的执勤制度,结果全校学生非常乱。

管理者常常将“规定”等同于“规则”,班级管理中“不许”、“不准”、“不能”等规定随处可见。这样的要求,其力度不可谓不强,但大多是教师利用权威来强制学生遵守。由于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长期处于弱者和被“教化”的地位,这个孕育鲜活生命的班集体就成了班主任实施管理的“工具”。事实证明,这种让无数教师费力劳神的教育,根本不能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一旦离开学校,离开了监督和检查,一切曾经的“好表现”就会顷刻间消失,有的甚至以逃避检查、说谎、作假为荣,还有的学生则成为用人单位常常抱怨的只会重复别人而不会思考的人。

实行文明班级申报制用在班级管理上,应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打造个性化的管理文化。

个性化的班级管理文化既能做到规章合理、纪律严明、管理科学,又能做到符合本班实际需要,具有本班个性风采。

全班同学和老师共同商量根据本班情况建立一系列制度,如《班级公约》、《班级同学工作职责》、《班级、包干区卫生值日制度》、《值日班长制度》、《班级奖惩制度》等体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制度。如《班级公约》中制定了以下条例:

①说了就要做;

②耐心听别人讲话;

③按规则行动;

④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

⑤节约每一分钱;

⑥天天锻炼身体;

⑦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⑧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⑨做事有计划;

⑩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这些“公约”都是针对本班学生建立良好的规范,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一起约定的。

第二,创设个性化的环境布置。

“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老师通过放手让学生去创造设计,学生在亲手制作、布置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增强班级小主人的荣誉感。同学们充分发挥小主人精神,大胆自主创设班级环境,如设立“班级展示牌”:在一整面墙上设立反映班级整体情况的班级展示牌,内容有本班的班标、班风、班级个性介绍、班级公约、班歌及荣誉记录。“展示牌”既展示了班级风采,又激发了学生“为班争荣誉,为集体奉献,为学校争光”的激情。

“七彩乐园”墙上挂着“全家福”照片和同学们的精彩作品;黑板左侧是“丰收园”,上面定期贴上学生的主题活动图片如“环保,从我做起”、“最美的秋天”、“壮丽的祖国山河”等等,黑板右侧“小喇叭”栏目挂着班级各项管理制度……

班级优美又具个性化的环境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為课堂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在和谐的班级环境中获得充分发展。

第三,营造和谐的精神环境。

物质上的环境创设只是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精神上的和谐环境才是真正的健康环境。因此班主任尊重学生人格,真诚、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班上每一位同学,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的革命》的作者戈登·德莱顿和珍妮特·沃斯在他们的书中引述这样一段话: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因此,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以人为本,仁爱育人”,让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信”,为学生营造自我教育的健康心理,创立班级美的言语环境和美育环境,就能树立正气和谐的班风。比如有一位新转来的同学,这位同学身上有严重的坏习惯——爱讲脏话,甚至上课时也讲个不停,到班上后,由于班上同学都很注意文明语言,因此,他的脏话没人回应,他的坏习气没有了“市场”,渐渐消失了,现在,很难再听到他的脏话了。

第四,开展多彩的班级活动。

开展“我的班级我做主”,“快乐小队我的家”,“环保从我做起”,“告别陋习、牵手文明”,“‘放飞梦想、创造未来’班歌演唱会”等班队活动。在“告别陋习、牵手文明”活动中,队员们寻找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找出相应的对策,制作“劝解卡”、“温馨提示卡”,让身边不文明现象告别。丰富的班级活动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

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笔精神财富。整洁、美观、和谐的班级环境有益于学生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健康、向上、丰富的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学生的更加快乐的成长。这种积极营造符合新理念的班级文化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机制,从而形成爱学、乐学的健康和谐氛围,让师生成为这种氛围的主体者、建设者,又成为这种氛围的受益者,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篇5:省级文明校园申报材料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学校进精神文明建设,根据《省教育厅、省文明办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关于印发〈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和创建活动规划,xxx小学以“xxxx文明行动”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大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一、强化责任,加强领导 建设队伍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党员干部职工“四亮一述”工作,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作风建设,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十项规定,坚持不懈纠作风、反“四风”。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两个责任”的落实,切实加强风险防控。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切实构筑崇尚廉洁的校园文化。完善普通小学校长负责制,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贯彻民主集中制,团结协作,执政为民意识强,思想作风好,主动服务群众,建立并落实联系点、调查研究、谈心及接待日制度。

二、注重 养成,抓好思想道德教育

1、以“常规教育周”为亮点,抓好开学第一周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作为师生“常规教育周”,对全校师生进行“我的中国梦”,“祖国好·家乡美”、“三生四爱五心五好”、“文明礼仪”、“经典国学”等教育活动。在每学期开学伊始向学生进行文明习惯集中化教育。邀请武警、消防官兵、礼仪教师对全校师生的站、行、立、坐、蹲等进行专业培训,由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对全校师生进行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礼仪》、《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小学

生一日常规》以及《弟子规》等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2、以“四 JING”为核心,突出德育亮点

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德育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四 JING”教育的德育教育模式。以“静·敬·净·竞”四个字为核心,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清洁卫生、感恩教育,合作与竞争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学习保证的“静”、礼仪之本的“敬”、健康保证的“净”、进步之始的“竞”,“四 JING”教育让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明灯。

3、常规常抓,强化养成教育 实行班主任例会制,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学校德育处和班主任及时沟通班上存在的问题,利用班主任例会与班主任作好沟通工作。每周召开少先队大队委例会、红领巾广播站例会,不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能真正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充分利用德育课程、升国旗仪式、队会活动、主题班会等开展道德教育实践,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健康人格。利用道德讲堂加强师生思想道德教育。

4、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渗透品德教育

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我的中国梦”、“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教育。开展“清明奠英烈”扫墓活动、“学习雷锋精神,争当少年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感恩,懂得生活”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一年级新生“开笔礼”活动,进行“正衣冠、行拜师礼、诵经典行孝礼、开笔破蒙”传统文化教育;每年在全校学生中一年级为组分别开展了环保时装秀、舞蹈、课本剧、乐器合奏、合唱、诗朗诵等丰富的艺术节展演活动,丰富学生文娱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开展一年

一度的阳光体育节活动,让学生中活动中增强体魄,锻炼毅力,增强集体荣誉感;每年开展“崇德向善·童心向党·祖国在我心中——迎中秋、庆国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开展“三爱一践行—我为了六盘水添光彩”活动,使学生懂得“学习最有用”、“劳动最光荣”、“祖国最可爱”的道理。

三、创新方式,加强 活动阵地建设

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着重加强对校园广播站建设、少先队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班级黑板报、着重加强对校园广播站建设、少先队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建设。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共举办“知心姐姐”信箱回复活动帮助孩子们解决诸多学习、生活、心理上的问题。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网络教育,通过家长会、关工委等不同部门和形式的协同教育,形成立体教育网络。承担省“家长学校”的实验任务,每学期为 3000 余家长进行两次的家长学校授课。利用网络媒体,开设了知心姐姐 QQ、微博,使“知心姐姐”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知心朋友。

四、创新机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1.立德为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以党员干部的“两学一做”教育为契机,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开展了全体教师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即:学教育教学理论,学教育先进典型、做合格人民教师。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的学习,利用“学校办公网络”平台互相学习、沟通教育教学技能。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结合《教师六条禁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教育部教师“十不准”,定期召开“改进作风、强化师德”座谈会,签订《xxx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的承诺书》,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制定出台《xxx 小学关于教职工工作纪律及工作作风的规定》、《xxx 小学加强学校作风建设措施十

一条》等制度条例,进一步增强廉洁从政从教意识,树立为人师表、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2、激励引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在教师管理和培养上走出来一条“淡化结果、关注过程、激活潜能”的精细化管理道路。学校制订了《xxx 小学教师奖励方案》、《xxx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评分细则》等一系列量化规章制度。摒弃了主观人为评价因素,一改过去评优评模评先、晋级晋职晋资“投票决定”的不科学做法,把“评优评模评先”、“晋级晋职晋资”改成“算优算模算先”、“算级算职算资”,以实绩论英雄,激起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实现了由主观评价向客观科学评价的转变,使学校各项管理真正置于阳光下操作,使全体教师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

学校引导广大教师进行观念的更新和知识的更新,制定了《学校教师培训规划》、《学校校本培训规划》,实施“10666”工程(要求全体教师努力做到每天“十问和六比六看六反思”)和“1111”工程(上一节最理想的达标课、备一节最佳教案、探讨一个教改项目、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实行听随堂课、听推门课、听优质课“三听”制度;实行一、二级班子分别蹲点教研组制度;一级班子专题培训讲座等制度。通过全程参与,蹲点讲座,适时发现问题,适时解决。以集中学习和外出学习作为为主要途径,以教研联盟为主阵地,以学校五个省市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为引领,不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行“师徒结对”青蓝工程,让更多有潜能的年轻教师得以更快成长成长,努力建成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教师队伍。

五、提升文化,打造文化校园

1、创建书香校园,开展每天的晨读、午诵活动,设立班级图书角。通过征集学生的个人藏书,借阅学校图书,制订专人借阅的制度,培养阅读兴趣,用经典文化浸润心灵。

2、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让教室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班级墙壁布置简洁、合理、有特色。教师能利用现有资源,把班级墙面布置得五彩缤纷、富有创意和特色,多班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辟适合学生的栏目,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利用班级门口的班级风采栏对班级特色进行提炼,将每周之星张贴在班级门口对其它同学进行激励。

3、建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走廊上悬挂名人字画宣传标语等丰富学校文化氛围,使学生迈步校园中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净化心灵,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实施校园围墙“亮化、美化、文化”工程,在围墙和外墙上制作社会核心价值和教育方针、学校办学理念、教师誓词、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各种文明标语,运用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激励师生爱学校、爱学习、共建校园文明。

六、美化环境,打造靓丽校园

注重外部环境建设,加快了“绿化、美化、净化”的步伐。除了教学楼、运动塑胶场地、绿化场地,剩余的场地全部硬化。学校以“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标准设计规划校园环境,我校现在处处有绿色,处处有景观。除之前修建绿化外,现在还在新建校园读书角。定时修枝剪叶,除草,保障校园优美环境。卫生实行“每天一小扫,三天一大扫”,开展班级卫生评比活动,保持清洁卫生、校园卫生无死角。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学校作为文化阵地,精神的高地,也是文明传播的基地。xxx 小学将继续以“中国梦”为引领,以多彩贵州文明行动”系列实践活动为主线,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继续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xxx 小学

篇6:申报市级文明校园单行材料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建于1953年占地面积16675平方米,校舍面积10553平方米,全校共有31个教学班,有教职工95名,在校学生1753人。在区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学校于2007年5月起新建教学楼,现已投入使用。

学校以“勤奋求实、文明和谐”为校风,以“博爱、严谨、合作、创新”为教风,以“让童心飞扬、为生命奠基”为校训,努力实现着“构建校舍亮丽、管理规范、质量一流、师生共同发展的现代化示范小学”这一办学目标,在教育改革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多年来,学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开展创新教育,并以先进的设施、科学的管理以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硕果累累的教育教学成绩而闻名省市。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示范小学”、“省艺术特色学校”,学校连年被评为“陕西省科技创新先进学校”、“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教育系统 “目标管理考评先进单位”、“创佳评差优秀单位”。

近年来,学校以“双高普九”验收工作为契机,以“创建市级文明校园”为动力,用新的思路实现了学校的和谐发展,形成了文明办校、文明育人的良好风尚。其主要做法体现在:

一、锐意进取,强化自身,增强领导班子的活力。

构建文明校园的关键在人,建立一套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教学业务精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勇于进取、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

我校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人际关系和谐,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高昂,在这样温暖的集体里,大家工作心情舒畅,谁也不好意思不努力工作,谁也不能不努力工作,大家都能任劳任怨。任务分配下去,大家不分轻重,都能认真去做,从不推脱,就像集体作战一样,大家真正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大家庭,真正同这个集体荣辱与共。目前,学校有校级领导4名,均为小高以上职称,并持有校长岗位合格证,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岁以下。他们业务能力强,政治思想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可谓是一支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在教育局对我校班子的评议考察中,各领导成员的鉴定等次均为“称职”或“优秀”,没有不称职领导。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学校领导班子基本建成。

二、以德治校,提倡文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

学校坚持以德治校,全面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为此,学校提出以“养成良好道德素养习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争做遵纪守法、和谐进取小公民”为培养目标的德育工作思路,把德育工作做为创建工作的突破口,狠抓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努力寻求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在这方面主要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师表形象工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素养,塑造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我们始终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制度,系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报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等。严格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职工,大到治学管理,小到言谈举止,都要求教师处处为学生树立榜样,“言传”和“身教”并重,努力在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中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不歧视差生,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基本得到遏制,全体教师工作热情高涨,献身教育的思想进一步牢固,组织纪律观念进一步加强,干好本职工作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动。

二是搞好校务公开工作。近几年,校务公开工作抓得及时,通过这一途径,增加了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自觉性,透明了学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性地看望慰问退休教师,对在职教师及其家属中有病、婚、丧、产等教师,学校都进行了探望,密切了组织与教师的联系。

三是学校倡导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注重自我完善。在学校的倡导下,学校班主任都能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班级教育环境,都能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确定富有班级个性的班风,制定自己的班级公约,开展由学生自定主题的主题班会。一些班级实行学生干部竞争上岗,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一些班级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管理方法,如班委轮换制、班长组阁制等。这种由学生心底流淌出来的班级精神,最能叩击学生心灵,其效果远远超过了空洞的说教。

四是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锻练学生的能力。近年来,学校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如:学校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文明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开展“文明好少年”争章活动,引导学生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文明公约》等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共创文明城市倡议活动,实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活动目的。

三、锁定目标,深化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深入师生的心中,学校的课堂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师生们正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课改工作中去。近年来,学校课改培训重在实效,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学校一方面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新课改培训,另一方面加强校本培训,通过观看课改光盘、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示范教学观摩等形式加强对课程理念、课程标准的理解,掌握课程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通过培训,老师们的课程理念、科研水平、教学素养、教学技能等都相应提高。学校课改工作开展顺利,课改教研活动丰富多彩。学校通过教学常规检查,学生调查问卷,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抽查,新老教师结对考核,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得以落实。同时,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课改教研活动,帮助老师从落实课改精神、端正教学思想的高度去把握教材。

深化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尤为关键。学校按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无随意增减课程、课时现象。坚持教学用书审批制度,无乱订资料现象,学生在校时间符合规定,节假日无补课现象。学校严格执行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半小时,四年级不超过四十五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的规定。每天坚持上好课间操,坚持每天下午第1节课后眼保健操和第2节课后课外活动一节,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和活动时间。

深化课程改革,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刻不容缓。为此,学校制定了“强师兴教工程”实施计划,提出“培养一支师德形象优、团队意识强、教学水平高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的目标,为青年教师树模子、压担子,和中老年教师结对子,发现好苗子,使他们早日成为学校的“台柱子”。学校每学期举行教学能手示范课观摩活动和青年教师评教赛讲活动,要求青年教师人人参与。目前,我校有“市级教学能手”9人,“区级教学能手”、“区级教学新秀”29 人,近三年来,有3位教师在省课程整合教学比赛中获奖,3位教师的教学课件获得一、二等奖;有40多篇论文获得省市区一、二、三等奖,有5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四、群策群力,综合治理,打造真正平安校园。

校园平安有序是全体师生普遍的渴望和需求,文明校园必然是平安校园。建设“平安校园”,不仅仅是指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和法制教育网络,维护校园治安秩序,更重要的是要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让人人心存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权的尊重,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为此,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安全工作逢会必讲,常抓不懈。学校有《楼梯间疏散预案》、《学校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学生集中上下楼时段安全制度》、《学校安全保卫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体育运动安全制度》、《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安全制度》等,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有安全检查、安全报告制度,并与每位教师及有关责任人签订了《学校安全责任书》。学校利用开学、放假、集会、升旗、班会、及三月份“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集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校还邀请交警大队大队长到校作报告,强化学生安全意识。近年来,学校无违法犯罪、失盗、失火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汶川地震发生后,由于反应及时,组织到位,撤离有序,处置得当,全校在当日地震中无一人受轻伤。余震时有发生,危险仍然存在,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对进一步做好震后安全稳定工作再次部署和安排:从领导到教师全体动员,做好应急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校领导班子再次会同有关专业人员对全校进行逐楼逐屋检查,做到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确保震后学校复课校舍安全和师生人身安全;对未及时离校的学生做到有领导、有教师现场负责的组织管理,安排进行校内室外活动。此次地震的发生对我们的教师来说也是一次大的考验。正因为我们把安全的警钟时时敲响,做到了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才让我们在这场和自然的较量中,用我们的智慧和机智,用我们的勇气和忠诚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篇7:西周申报精神文明校园(材料)

周至县西周初级中学 2013年12月6日

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系和大力支持下,全校教职工发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努力拼搏,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我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注重抓好过程抓出实效,使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有力地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积极促进了校园和谐稳定发展,不断提升了学校师生道德情感价值观,提高了师生思想认识、务实进取、勇于开创、努力创新的良好局面。回顾西周中学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的历程,有下面一些良好经验值得总结:

一、学校基本情况

西周初级中学是由原豆村中学与东大坚中学合校并点而成的一所花园式中学,学校西临田峪河,北靠西宝线,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因建于西周古战场而得名,学校始创于2000年元月。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的自身努力下,教师的辛勤耕耘下逐渐发展壮大,拥有了今天的办学规模。现在学校占地面积

3465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709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4686平方米,现有教师107人,男54人,女53人。中青年教师合理搭配,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本科学历77人,大专学历30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优秀教师5名;省级优秀班主任1人,市级骨干班主任2人,市级优秀班主任5人;市级教学能手1人,县级教学能手3人,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43人,岗位合格率为98.2%。学校现有

教学班20个,有学生780人。

二、近年来学校所做的工作成绩

近年来,先后获得:周至县平安单位、周至县规范性收费先进单位称号,西安市第八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先进组织单位称号,周至县第四、第五届中小学生书信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奖,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0—2011年申请通过国家课题研究1个;2011年西安市教育教学论文评优我校获奖4人;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艺术节我校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在“修师德、塑师表、铸师魂”演讲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2011—2012年申请通过市级小课题研究5个;在西安市教育教学论文评优活动中我校获奖6人,省级成果展示获奖3人,学生电脑制作获奖4人、指导教师获奖2人,爱国主义影评获奖16人、获奖指导教师4人。

2012—2013年申请通过市级小课题研究7个; 2013年校本研修县级检查验收我校六十余人合格,居全县第一;爱国主义影评获奖14人、获奖指导教师6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CA110195)成果论文展评我校获奖15人次;西安市教育教学论文评优我校获奖12人;周至县教育教学论文评优我校获奖12人,并荣获优秀组织奖;本年教师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1篇;第七届全国教育系统全科论文、教学设计我校获奖19人次;优质课评优我校获

得省级奖励4人、国家级奖励2人。我校71人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师专业素质综合测试,获得优秀65人,良好6人。

三、学校办学好的措施

1、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精神文明制度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建立健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了加强教师教书育人、榜样育人、师德育人作用而建立了《西周初级中学师德师风考核办法》领导小组,定期对教师的工作、育人、师德、工作责任心进行量化考核,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学校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西周中学校园安全工作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民主管理建立了举报、信访、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为了实行阳光透明的校务管理,学校对校务、财务、校产进行公开公布公示。

2、努力抓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中心工作

教育教学质量是整个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我校在抓教育质量的同时更注重抓教师队伍建设,教导处对课堂教学环节的把握管理,教师对课题的研究及教学成果的申报展示,从而使学校每期都有新的教育教学亮点优点展现。学校教导处在每学期内,组织骨干教师公开课、教研组内教师互听互评课、研讨课等,增进了“课堂教学”的实效,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3、加强德育管理重抓学生养成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中心,它主导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方向。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重点是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即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工作,抓好学生在校园内良好的学习生活养成工作。学校具体的措施是:

(一)严格量化校园内教室、环境等区域的卫生检查,设立校园文明监督岗,对学校卫生不定期进行严格检查打分评比,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责成加强整改脏乱的角落。

(二)规定学生在校园的各种文明礼貌:学生遇见老师主动问好,同学见面打声招呼并问好,不在教室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不在楼道路窄处拥堵制造恐慌。上课时起立师生互相问好,下课时师生互致再见。

(三)学校规定学生在校园内要护幼助残,不欺负小同学,不歧视身心有残缺的学生,关心他人冷暖,经常为患重病大病的学生老师积极捐款,师生之间的互助互爱、团结和谐。

4、加快校园精神文明步伐成果遍地开花

搞好一个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校校容校貌的改观起到奠定作用。为此,我校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始终把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注重以人为本,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使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抓出成果,抓出成效,抓出亮点。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校园全天候保持干净整洁,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交往文明礼貌,团结互助。校园内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时时涌现,积极、健康、上进的学习心得在校园

黑板报墙报上随处可见,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已遍地开花。学校师生积极热心公益活动,常常利用各种节假日或团队活动课组织进行公益劳动。

5、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现代社会提倡的理念是和谐关爱,互助共赢,节能减排,环保健康。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紧随这一时代主题进行开展,以鲜明的时代主题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教室里悬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提示牌;在教室墙壁悬挂伟人名人头相名言牌匾,警示激励学生以伟人名人为榜样奋发有为;组织学生进行体操比赛、拔河赛等多种集体赛活动。多种多样校园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既推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更重要的是陶冶了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为学生努力学习提供了精神动力。

6、严抓共管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西周初级中学精神文明建设过程是一个贯穿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项学校行政主抓、党支部监管、团委牵头、班主任协助的整体性工作,是学校历年来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开展得有声有色的工作之一。经过学校自上而下严抓共管,通过师生自下而上的努力配合,使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走上了科学化有序化道路。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教书育人、全方位育人。

2、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要有机渗透到各学科教学,通过课堂教学有计划、有目的落实特色目标。

3、进一步创新工作,激活机制,提高全体教师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当前,西周初级中学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已经行进在科学规划、民主管理、文明施教的道路上。学校已根据上级下发的通知要求,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自查,对存在的不足已着手整改,争创文明学校!

篇8:构建文明校园,杜绝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事件频频见诸媒体。提起校园欺凌,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轰动一时的洛杉矶中国留学生绑架并施虐同胞案,涉案3人在达成认罪减刑协议的背景下,被判6到13年监禁,而且在服刑期满后将被驱逐出美国。而被判决者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却认为,法官口中的“校园欺凌”只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抱怨美国法律判得太重。更有意思的是,案发后居然有位涉案学生的父亲试图贿赂受害人,想私下以金钱摆平此事,也被警方逮捕吃上官司。这个案件,引爆了中国教育界对校园欺凌的思考。整个中国社会都应该刷新观念,积极营造对校园欺凌“零容忍”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及时扼杀校园欺凌的“苗头”。

李克强总理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二、校园欺凌泛滥原因透析

1.多元价值观导致对权钱的膜拜与对人权的漠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受到严重的冲击,利益多元化催生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利益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集中显现,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失范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权力、地位、金钱、颜值受到追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渐趋式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被利益关系所取代,人情变得淡漠,社会公德受到挑战,做好人的空间受到挤压,利己主义大行其道,对金钱、权力的膜拜盛于对人格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尊重。中国留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在美国人眼里是十恶不赦的重罪,可判终身监禁,可在中国的学生和家长的眼中不过是孩子们之间的“打闹”而已。解决校园欺凌事件主要是批评教育,最多是赔钱了事。被害者合法的人身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能够提供的保护却严重缺失。相反,对于施害者的事后惩处,往往显得更加人性化,从轻发落,孩子接受教育,家长赔钱免责。

2.家庭养育形式造就的性格缺陷。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4+2+1”的家庭结构形式是当前90后、00后孩子典型的家庭结构形式,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层层的保护网中,这张网呵护着孩子童年的成长,遮挡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孩子生活在家庭王国中,受到层层保护,要风有风,要雨得雨。于是,一切的付出都开始扭曲了,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支出。这种培养模式慢慢地使孩子养成自私与冷酷的个性,使得孩子在遇到冲突时不能理性解决,而是率性而为不顾后果。家长们也担心孩子在外遭受挫折或蒙受委屈,出于一种保护的本能,往往会要求孩子在发生冲突时敢于出击,不要退缩,以免吃了眼前亏。这在思想意识上对子女的欺凌行为起怂恿和默许的作用,从而间接导致欺凌现象的增多。

3.教师权威的丧失与教育惩戒手段的削弱。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家长们的民主法治观念不断强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已经上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已被家长们抛弃。而且,家长要求老师们也要与时俱进,教师们必须懂得如何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家长们投诉,“吃不了兜着走”,身败名裂。“严师出高徒”逐渐丧失了市场。教育作为民生的热点话题被社会广泛关注,教育民主遭到哄抬,社会各界都热衷于对教育指指点点,媒体对校园里的那点事格外敏感,教育的神圣外衣被记者尖刻的语言和家长挑剔的眼光撕得支离破碎,“师道”尊严扫地。教师失去了应该获得的尊重和感恩,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和家长间的关系也日趋微妙起来。当教育民主泛滥之后,学校和老师不再敢轻易地处分一个学生,哪怕这个学生已经十恶不赦。当教育失去了必要的惩戒功能后,教育也就只剩下了“教育”。当高悬在学生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被摘除之后,小霸王们的任性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使得猥亵和暴力都变得无所畏惧,并在惩戒手段的日益退缩中越发强大起来,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学校秩序。

4.学校救助手段的无力与江湖文化的盛行。随着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不断完善和家长维权意识的加强,对孩子们的呵护从家庭延伸到了校园,学校不再轻易责罚学生,孩子们赢得了放纵的空间。但是,在孩子们的江湖世界里,相互碰撞也是在所难免。同学之间发生纷争如何解决?告诉老师并请老师帮助解决成了一种无能的体现。随着教师的权威被推翻,大多数情况下,求助老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会遭到变本加厉的报复。当学校无法为受害者讨回公道时,学生们会依照自己的经验,用从电视、网络上学来的方法,通过“江湖决战”来解决问题。在孩子们的江湖世界里盛行江湖规则,通过强权来获取尊严并替代老师权威。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信奉这种江湖规则。在此信仰的操纵下,学生间的纷争便有了新的“处理条例”,力量、财富和容貌等世俗社会用来评价判断人的地位的标准,成了这新的“处理条例”的基础,也成了裁定问题归属的新权威。这种江湖式的争端解决机制抛开了解决纷争时该走的正道,使得原本简单的问题,发展到类似江湖纷争的地步,使得单纯的校园,平添了几分恐怖江湖的阴云。

5.歪曲的成才观助长了畸形心态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升学率是评价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政府、学校、家长对升学率的崇拜导致很多学校对分数的崇拜,学生以分数论英雄,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且成绩好往往一好百好,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被淡化。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没有机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关心,差生们内心希望获得成功的渴望与老师赋予他们的赢得成功的机会形成巨大的离差,他们会试图寻求机会,往往通过欺凌行为来证明他们的存在。

信息时代孩子接受的信息越多,和家长的思想隔阂往往就越深。这种隔阂,本质上是两代人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相互冲突。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业上和品行上都出类拔萃,但这离不开家长的精心养育。相当多的家长对孩子只是尽了养的义务,并没有尽到育的责任。家长往往通过物质的补偿或放任孩子更多的自由,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衡。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被许可甚至纵容,慢慢地养成了孩子个性中的自私与任性,助长了孩子唯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

三、构建文明校园,探寻治理校园欺凌的应对措施

1.重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治校园欺凌的治本之策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国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就特别重视从根源上来寻找解决之道。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就进行善良教育。而我们是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民族,信奉“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崇尚“仁、爱”思想。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诚信、友善,助人为乐,和睦相处的道德观念,构建和谐社会。从小教育学生学会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格的尊重,要乐于帮助他人尤其要帮助弱小者。助人为荣、欺人为耻,培养孩子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2.完善学校安全法律,严格立法惩治。法律是受害者最后一道“护身符”。立法不会彻底消除校园欺凌现象,但是却可以让欺凌者付出惨重的代价,从而起到警示作用。正如美国防控校园欺凌的严格立法足以震慑那些极为放纵的欺凌者。而相比美国法律对校园欺凌的严刑酷法,目前中国法律对施暴孩子的行为要包容得多,尤其是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理过轻。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豁免,对施暴者过于宽容,对受害者的保护受到漠视。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的防控校园欺凌的学校安全法律,采取严格的立法惩治措施,是治理校园欺凌的最重要手段。尽快制定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法规,明确监护人、学校、社区、公安、司法等的职责.同时尽快出台新的不良少年教育条例,对不适宜一般学校教育的学生依法进行专门强制教育;司法机关应加大对典型的校园欺凌案件的惩罚力度,各方形成合力,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法律制度,使之既能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又能有力打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3.给学生一根红线,给老师一把戒尺。教育不是万能的。面对信奉暴力的校园欺凌,老师的空洞说教显得苍白无力,并不能解决多少问题。必须还给教师一把戒尺,赋予学校一定的惩戒职能。当某些行为超越规定的红线时,必须让那些施暴者得到应有的处罚。社会对孩子们的过度宽容导致某些人放纵任性,称霸校园,欺凌同学。哪怕是十恶不赦,也被看成只是孩子的不懂事,批评教育了事。老师们苦口婆心的教育成为欺凌者称霸校园快意的陪衬。因此,应该为学生设置一根红线,对于校园暴力到达一定程度的,学校有权采取措施处罚,严重的可以开除,送不良少年管教部门进行强制管教。对于侵犯人权、触犯法律的欺凌者要接受法律的惩罚。教育与惩戒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筑起校园安全的篱笆墙。要强化道德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人性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他人关爱,培养正义感,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学校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回归教育的本质,正确评价学生的发展。除了学习成绩,还有很多评价人的方式。鼓励学生在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等方面发展特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志愿者活动,学校要予以奖励。通过这种奖励制度,使拥有不同才能和性格的学生们拥有自信。

学校要强化校园安全、法制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法制意识。充分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相关安全、法制教育,让学生懂得相应的安全、法律知识,懂得安全防范措施,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身的权利。对教师也要培训如何处理欺凌事件。提高校园的安全保卫措施,制定校园欺凌治理方案。学校要坚持“对欺凌现象零容忍”。也绝不允许无视欺凌行为的态度。要进行广泛宣传,学校会根据情况对校园欺凌采取包括开除学籍等在内的严肃处理方式。

还要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5.家校合作,多管齐下。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源于家庭。家庭的教育与熏陶至关重要,在家庭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有责任教育孩子要富有爱心,帮助他人,要尊重他人尊重生命。每个家长都必须认识到,我们有责任让孩子学会对善恶的判断,树立正义感、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弱者的勇气。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正确教育子女,当遭遇欺凌行为时,不要沉默,不要以暴制暴,要迅速报告家长和老师,共同解决。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家长作为监护人也要明确责任。当学生发生欺凌事件时,不光对欺凌者要进行处罚,对家长也要采取相应的处罚,因为家长没有尽到监护教育的责任。

上一篇:高氧液的临床应用下一篇:饺子的启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