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论文

2024-05-04

不确定性论文(精选16篇)

篇1:不确定性论文

教育随笔:教育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原创: 林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基因编辑、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教育所受的冲击震撼越来越强烈。教育人如何面对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面对这些不断改变我们学习、交往、工作、生活方式的新科技?

我们每天重复在学校、课堂所做的教育,哪些是不变的,要坚守坚持的?哪些是要调整变化,以适应这“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

说实话,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教育人虽然时时在努力应对寻找答案,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被现有己固化多年的习惯、规范、架构、心态、甚至话语模式“罩着”走。我们安于校园围墙内、象牙塔中的稳定现状及“惯性”,我们也偏好教书过程中特有的“确定”与“安逸”。

确实,教育与其他行业不同,传统与传承,是知识积累、文化沉淀的首要前提。人类有始以来所创建的知识、文化、文明,首先是通过“教育”这一主要途径代代相传的。

教育的第一确定性便是“传承”,而这一“传承”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学校这一特殊社会组织实现的,由师生共建学习共同体,在课程课堂形式中进行的。

第二确定性是知识文化的传承要通过日积月累、润物细无声、长时段的师生、生生之间的认知、情感的交流、互动、分享中才能见效的。

第三能确定的.是无论学习的形式、工具有何变化,学生成才、成人所需的基本价值观,即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所必备的人格力素养,如道德意识、责任感、同理心,还是一以贯之的。

基于这三个基本点,教育常会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变化发展,更关键的是,学校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未来的人。学校教育太多的确定性会使教育与社会未来的需求脱节更甚。

近年来,教育中的不确定因素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可控,这也预示着教育变革要迈出更大步伐。

原来分门别类的课程科目式教学,已与现代科学发展相背离,知识的传统分类限制了学生的认知发展;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对学生应对未来生活所必需的能力素养发展造成了很大局限;现有课程与课堂模式,从内容、教学流程、工具使用、结构方法、时空设置、评价标准都充满着可改变的“不确定性”。

可以说,校园中的不确定性无处不在。

原来标准化、整体性、高结构、高控制的管理架构,很难适应个性化、小众群化、师生家校多元化需求的学习模式及人际交往沟通方式。

校长、老师常用的传统“教化”话语,与新一代学生所能感知接受的语言文化也常会“错位”,交流不在一个”频道”。

教学语言、工具、方式老套陈旧,教学效能一定低效,而只能靠“加班加点”,超时“恶补”。

所有校园中的不确定性,都是这个世界与社会带来的真实变化。在坚守“确定性”的前提下,应该张开双臂去迎接这些一开始令人不安,但最后会带来欣喜的“不确定性”。恰恰是这些给我们带来不适感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我们走出习以为常的“舒适区”,更新传统固化观念思维,改变教学手段与方式,换一种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话语系统,同频才能共音。

教育既要有“传承”,更要有“变革”。

教育最大的不确定性是我们不能精准预测未来世界与社会会发生哪些变化,许许多多的“偶然”与“生成”,小概率事件会变成大趋势。同时,每一个学生个体适应未来世界的生存方式也是千差万别。学校教育不做“算命先生”,而是应将“不确定性”看作是人类面对所有事物及过程的“常态”。知识的不确定性,个体发展、人类活动过程与结果的不确定性,也要融入到教学实践的元认知中去。

“不确定性”才是我们教育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也是让师生面对未来不确定的人生和世界时,应该提前做出的充实准备。

(本文作者系西外外国语学校总校长)

篇2:不确定性论文

针对传统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缺乏考虑空间自相关性、分类模糊性以及分类误差的空间表达的缺点,采用顾及空间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分类模糊性的邻域EM算法进行多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构建了四个不确定性度量指标-模糊隶属度残差、相对模糊隶属度最大离差、模糊隶属度熵和相对模糊隶属度熵对其分类的`不确定性进行度量和可视化表达,克服了采用误差矩阵和Kappa系数进行传统遥感图像分类精度评价缺乏空间信息分布的不足.

作 者:何彬彬 方涛 郭达志 HE Bin-bin FANG Tao GUO Da-zhi 作者单位:何彬彬,HE Bin-bin(电子科技大学地表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54)

方涛,FANG Tao(上海交通大学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上海,30)

郭达志,GUO Da-zhi(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徐州,221008)

篇3:概率: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等可能性”是一种假设, 是一种理想状态.如抛掷一枚硬币, 只有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二种可能.因此, 理论上抛掷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2, 反面朝上的概率也是1/2.假如我抛掷一枚硬币9次, 虽然前9次都是正面朝上, 但第10次抛掷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仍是各占一半. 事实上, 在许多场合, 由对称性 (如投掷硬币) 或者某种均衡性 (如摸球, 抽签试验等) , 我们就可以认为其所有可能结果 (基本事件) 是等可能的,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事件的概率.

设一个试验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n个, 它们都是随机事件, 每次试验有且只有其中的一个结果出现, 如果每个结果出现的机会均等, 那么我们就说这n个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的.

一般地, 如果一个试验有n个等可能的结果, 当其中的m个结果之一出现时, 事件A发生, 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 (A) =m/n (m是事件A发生时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n是一次实验出现的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 .数学上, 我们称之为古典概型.

例如:抛掷一只均匀的骰子1次, 只会出现6种结果之一:1点朝上、2点朝上、3点朝上、4点朝上、5点朝上、6点朝上. 因为骰子是均匀的, 所以这6种结果的出现都是等可能的. 所以抛掷一只均匀的骰子1次, 点数1朝上的概率:P (点数1朝上) =1/6; 抛掷一只均匀的骰子1次, 只有当朝上的点数是5或6时, “朝上的点数大于4” 这一事件才能发生, 所以朝上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P (朝上的点数大于4) =2/6=1/3.

“实验结果的等可能”是讨论概率的重要条件, 有些实验的结果不具有等可能性, 不在本章讨论的范围内.例如:在适宜的条件下, 种下一粒油菜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 这个实验只有二种结果:“发芽” 与 “不发芽”, 这二种结果出现的机会是不均等的, 所以不能用概率来计算;又如:用天平秤来称物体时有误差, 这个实验的结果就有无数多个, 而且这些结果也不具有等可能性, 所以这类事件也不能用概率来计算.

为了正确地计算出概率, 画树状图或列表是很好的方法.

例:张老师上班途中要经过3个十字路口, 每个十字路口遇到红、绿灯的机会都相同, 张老师希望上班经过每个路口都是绿灯, 实际上这样的机会是多少?

【分析】根据随机事件概率大小的求法, 找准两点: (1) 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 (2) 全部情况的总数. 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的大小;

解:经过3个十字路口, 遇到红、绿灯的情况如下:

从树状图可以看出, 经过三个十字路口遇到的红绿灯共有8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3个红灯的有1个可能;2个红灯1个绿灯的有3个可能;1个红灯2个绿灯的有3个可能;3个绿灯的有1个可能. 所以经过每个路口都是绿灯的情况只有1种, 所以上班经过每个路口都是绿灯的概率为P (每个路口都是绿灯) =1/8.

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既形象又直观, 可以帮助我们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基本事件) , 从而计算古典概型中事件所含的可能结果 (基本事件) 数以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它们都是计算概率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篇4:不确定性论文

具体表现为:宏观不确定性正在消退,简而言之,即是宏观形势“没有不确定性了”。一方面是因为国际上的不确定性在消退。

首先,美国经济重回增长轨道,但没有重大经济模式性的突破。2013年全球经济版图“北升南降”,美国经济爬坡式增长,2013年增长1.9%,第三季度4.1%更创下两年来最快增速。随着财政拖累效应减退(预算协议与债务上限法案获国会通过,将使财政拖累从2013年约占GDP的1.1%降至2014年的0.1%),经济内在增长动力增强(1月份失业率降至6.6%,为2008年10月来最低值,全年预计降至6.5%以下),政策外力效应降低,据美联储预测,美经济2014年增长将在2.8%至3.2%之间,为2005年来最快增速。尽管QE逐步退出考验美经济增长的真实“成色”,但诸多数据已实证了其扩张趋势,经济重回增长轨道根基稳固。不过,美国未从根本上找到攻克金融危机“癌症”的终极解药,复苏倚仗量化宽松、房市股市回暖及家庭去杠杆支撑,虽不能说是昙花一现,但也很难开启焕然一新的局面。

其次,欧洲经济趋稳,但邦联制到联邦制尚无实质性转变。整整六个季度的负增长后,得益于德国外贸逆势强劲增长及欧债重灾国经济改革初见成效,欧元区去年二季度“拨云见日”终现连续正增长,采购经理人指数与消费指数均证明欧洲经济开始复苏。去年11月欧盟秋季预测报告显示,欧盟28国2014年经济增长率将升至1.4%,2015年达到1.9%。2015年,欧盟所有国家将全部实现经济增长,而德、法、英等经济大国将领衔增长。欧洲经济复苏虽稍显脆弱,但拐点性转折初现端倪。然而,当下欧盟更像“各自为政”的邦联制有条件地向共同体让渡部分权力以抱团取暖共度时艰,尚未企及“政经一体”的联邦制高度,但鉴于欧洲精英们已意识到后者才是拯救欧债危机的根本路径,一旦在共识推动下加速,一体化释放的能量足以让欧洲经济傲视全球。

再次,新兴国家底部调整。本轮危机中新兴市场国家“西方不亮东方亮”,却终难逃脱危机的多米诺骨牌,自去年来,寒流持续,危机第二季在这些国家全面上演。危机前靠外需,危机中靠发达国家注水以及自身财政刺激的高杠杆化“打鸡血”,如今QE撤退、杠杆萎缩,留给新兴国家的必然是货币贬值与股市大跌,资本外逃、债台高筑、通胀畸高与增长滑坡带来的调整压力,虽高峰已过,但完全消化仍需时日。综上,欧美经济复苏的影响权重将覆盖新兴市场筑底的权重,整体外部环境趋于稳定已成定局。

另一方面,国内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也在消退,经济波动.政策波动都将处于收敛态势。金砖五国中唯有中国幸免于危机第二季,GDP态势趋稳,支撑与打压GDP的诸多因素并存、彼此抵消,故而类似去年“一季度涨、二季度跌、三季度绝望、四季度疲软”影响政策的概率趋小。宏观政策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均趋于明朗且稳定。三中全会之后,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新政府执政风格与改革大方向水落石出,政治清正廉明化、经济负面清单化或将统领未来很长时期的运行架构。此外,再平衡国策率先以全面清剿最败坏社会公平正义的贪腐为突破口,并佐以社保并轨、高考改革等多项关爱民生举措,加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极大缓和了一度剑拔弩张的社会情绪,缓冲了社会矛盾。相对以往,社会暴戾之气渐平,正能量开始抬头,社会态势趋于可控。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微观不确定性却与日俱增。

产业发展的不确定。传统产业去产能程度不确定:一方面是前所未有的过剩,且表现在方方面面,去产能势头前所未有地坚挺(过剩产能不去,新的经济繁荣不来);另一方面,无论是大市场(要素资源完全市场化配置的内在需求)的基础还是诸侯经济(过剩的始作俑者)都不足以真正地去产能。两者角力、博弈态势取决于问题倒逼程度与调整力度的相对位势,不确定性较强。新经济产业前景不确定:新经济登上历史舞台的势能强大,但扶持上台的梯子极少。光伏业惨淡情势证伪了政府扶持这一主要梯子,市场之梯及各种组合梯(如产业引导基金牵头与民间资本参与等)仍未成气候。

企业模式的不确定。宏观确定性是硬币的两面,它首先建基于中国创富模式的转型,经济由实转虚、内外贸权重变化(外需转内需)、成本由低转高、制度红利消退、官商结伴趋软,这标志着中国正步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高阶版本。但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原有的敢干、肯干、单干、投机等都难以像以往那样“玩得转”,原来大获成功的企业模式基本被颠覆,做企业,尤其是做实业越来越难。经济转型引致的企业模式自然升级过程,还不幸地遭遇了市场经济与技术革命的双重“清洗”。金融危机洗牌把单纯靠投入扩张的产能过剩企业清洗掉一大批,互联网商机洗牌又把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的企业清洗掉一大批。面对金融危机洗牌到互联网商机洗牌,30余年摸爬滚打沉淀下来的企业模式何去何从,难以确定。

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某种意义上商业模式的极限便是企业的极限,不同商业模式决定着企业能长多大。看看小餐馆模式与麦当劳模式便知道,商业模式的重要性之于企业可见一斑。然而,就在这个问题上,当下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当金融文明与信息文明拍打人类历史的海岸,工业经济时期极尽荣光的丰田模式、索尼模式都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即便新贵如苹果、Facebook亦小心谨慎,唯恐稍有不慎,前功尽弃。成功甚至无法复制,通吃一切、普适的商业模式难觅踪影。因此,碎片化、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将是过渡期的不二选择。这至少带来两大不确定性:既有模式与过渡模式对接;过渡模式最终的转型方向。

而微观不确定性之所以扩大,有其基本逻辑脉络,如宏观环境变了,微观基础未变;背景变了,人的脑子未变……说到底,是历史惯性、现实感受与未来趋势之间存在时空错位,彼此未能匹配。就此而言,宏观与微观不确定性此消彼长,亦不过是阶段性错配,最终还得靠微观调整来坐实宏观确定性。因此,自我调整将是企业的主攻方向。至于怎么调,如同兵法讲究“法无定法,式无定式。因势利导,兆于变化”,关键在于融会贯通,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既难又不难。

目前传统企业普遍存在强烈的危机感,源于失去了路标,确切地说是坐标,从而迷失了方向。实际上,以上三大不确定性,恰好形成企业调整的三维坐标。一维是选择产业方向,要么在原有产业中深耕细作、纵向运动甚至斜向运动,向高大上升级;要么调转船头、改换门庭,转而追寻代表未来、产能空间远未发掘的创新性产业。一维是调整企业模式,在虚与实、官与商之间找到新的磨合界面。一维是寻找商业模式,重在传统工业经济思维、金融文明思维与互联网思维之间的嫁接、融合。企业根据自身行业地位、资产负债率、经营维度、管理能级,甚至企业家自身心智发展程度等,在这个坐标系中自我定位,便可比较清晰地找到调整方向。

篇5:《不确定性》教学反思

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创设了丰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如活动一掷硬币猜正反,活动二设计抽奖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体验,教师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会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逐步丰富对可能性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行为、认知、情感、和谐发展。

在教学时,我还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资源,通过创设一定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例如,对于教材中生活实例体验环节说一说能不能摸到一等奖,教材图片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情况,列举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环节以及练一练中的第1题,三者整合成了一个大的情境,以能不能摸出白球引起学生展开讨论:箱子里是什么情况,会出现你想要的结果,学生通过分类讨论,充分体验到箱子里放球情况的`不同决定了摸球结果的不同,同时理解了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区别,完整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可能性”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在不断体验与判断中,进一步加深对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的认识,逐步建构了数学理论。

注重内化新知,学以致用。设计抽奖箱活动是让学生以“策划者”“旁观者”或“顾客”的不同身份,去设计分析抽奖箱,实现知识的内化提升。幸运抽奖知识传递环节,巧妙的让学生在抽奖中再次体会可能性无处不在。朴素的活动,没有刻意的,却实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应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6: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研究

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研究

目前地理数据不确定性是制约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地理数据分析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输出的可信度.如何识别、量化、跟踪、减少、可视化表达地理数据不确定性,已引起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专家的广泛重视,成为3S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先阐述地理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地理数据不确定性产生的根源,最后提出开展地理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的方法及地理数据不确定性的优先研究领域.

作 者:承继成 金江军 CHENG Jicheng JIN Jiangjun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刊 名:地球信息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INFORMATION SCIENCE年,卷(期):9(4)分类号:P2关键词:地理数据 不确定性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优先研究领域

篇7: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任何企业均要受到诸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技术等,而这些外部环境在简单或复杂程度、稳定或不稳定程度上都具有不确定性.环境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决策,增加了企业战略失败风险,我们应认真分析环境的不确定性,力求将环境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保持企业经营的高效率.

作 者:李定清 崔万青  作者单位:郑州广播电视大学,河南省,郑州,450007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TECH AND ECONOMY 年,卷(期):2002 “”(4) 分类号:F270.3 关键词:企业   环境   分析  

篇8:法律不确定性分析

一、从客观事实到法律事实的转化存在不确定因素

自然事实和客观事实并没有办法直接作用于法律, 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联系的纽带, 也就是法律事实, 那么, 我们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的关系我们就不得不讨论一下。法律事实要反映客观事实, 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重要问题, 依据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的关系, 法律事实是法院或者法官在法律上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或者反映, 而客观事实则是被认识或者被反映的客体。法院或者法官是认识的主体, 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认定法律事实中发挥辅助作用, 而审判程序规则、证据规则、法律推定或者拟制等发现事实的方式, 均为认识的渠道或者中介, 由于法律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是以客观事实为原型的摹写, 因而这种反映具有客观性。

如果法律事实偏离的客观事实, 法律设定的最初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了。价值判断的基础是事实判断, 如果我们从第一步就错了, 那么整个逻辑的大厦就崩塌了。但是, 法律论证的过程是对客观事实的还原过程, 这一个还原过程包含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情况下, 我们很难确保我们抓住的一定是真相, 有些真相可能永远埋在了历史中。

二、法律规范和法律语言存在不确定因素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 那么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三个要素, 即语言主体、语言形式和语言受体或者语言客体。首先从语言主体方面讲, 构造语言者的性别、个人性格、个人习惯、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技能素养、所处环境、甚至心理活动都有可能会对语言的构造产生影响。语言是人主观意识的产物, 语言产生的基础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 然而, 人的主观意识未必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这一点前文已经提到, 这样, 语言对事实原貌的偏离又多了一层可能性。人的认识未必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即使人对客观事实认识是正确的, 也不能保证语言能够准确反映主体的认识及其所要表达的意义。

第二, 从语言形式方面讲, 语言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民间用语、官方用语、汉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等等多种形式, 各种形式之间和同一种形式中间都可能存在反差和歧义。着中反差集中体现在某些语词的内涵和外延本来就不甚明确, 语词用法因地域而异、因人而异甚至因时间而异, 例如刑法上的“情节显著轻微”“数额特别巨大”等等概念, 不胜枚举, 什么样的情节算是“显著轻微”? 多大的数额算是“特别巨大”, 刑法本身没有给出具体的界定, 甚至根本没有去界定, 这就导致法律的语言表达十分模糊。

第三, 从语言受体方面讲, 语言受体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背景和语言主体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导致对同样语句的理解出现偏差, 受体会误解或者故意曲解语言主体的意思。因为, 从心理学上来说, 人会趋利避害, 会把对自己没有价值或者有损害的信息进行选择性过滤, 如果他们对语言主体, 从司法审判角度说这个主体很可能是法官有抗拒或者仇视心理的话, 情况可能就会变得更糟糕。

三、判决形成的过程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

法官作为执行司法判决的主体, 法官的个体之间差异非常大, 法官的性格、性别、民族、社会地位、职务、甚至心情等等因素, 都会造成对于同一起案件不同判断, 甚至会得出截然不同的判决。例如, 前些年的高空坠物伤人案件不同地区之间就出现了分歧非常大的判决结果。其次, 判决形成的过程需要受到各种各样社会因素的干扰。从国家角度讲, 国家的意识形态、国家体制、政治体制、政党制度、大政方针、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影响法官判决的思维意向。从社会角度讲, 社会公共道德、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国民道德素质, 国民文化素养、宗教信仰等等因素也会对判决的形成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干扰。

摘要:关于法律确定性和法律不确定性的争论由来已久而且至今尚无定论, 法律需要稳定性和确定性,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面对法学家们对法律确定性提出的种种质疑?其实, 法律不确定性和法律确定性一体两面, 统一于法律的运行过程当中。

关键词:法律事实,法律不确定性,法律语言

参考文献

[1]曹祜.论法律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J].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 2003 (4) :14.

[2]韩崇朝等.随机系统理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7.8.

[3]金观涛.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3:92.

篇9:概率: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等可能性”是一种假设,是一种理想状态.如抛掷一枚硬币,只有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二种可能.因此,理论上抛掷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2,反面朝上的概率也是1/2.假如我抛掷一枚硬币9次,虽然前9次都是正面朝上,但第10次抛掷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仍是各占一半.事实上,在许多场合,由对称性(如投掷硬币)或者某种均衡性(如摸球,抽签试验等),我们就可以认为其所有可能结果(基本事件)是等可能的,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事件的概率.

设一个试验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n个,它们都是随机事件,每次试验有且只有其中的一个结果出现,如果每个结果出现的机会均等,那么我们就说这n个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的.

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有n个等可能的结果,当其中的m个结果之一出现时,事件A发生,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m/n(m是事件A发生时可能出现的结果数,n是一次实验出现的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数学上,我们称之为古典概型.

例如:抛掷一只均匀的骰子1次,只会出现6种结果之一:1点朝上、2点朝上、3点朝上、4点朝上、5点朝上、6点朝上.因为骰子是均匀的,所以这6种结果的出现都是等可能的.所以抛掷一只均匀的骰子1次,点数1朝上的概率:P(点数1朝上)=1/6;抛掷一只均匀的骰子1次,只有当朝上的点数是5或6时,“朝上的点数大于4”这一事件才能发生,所以朝上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P(朝上的点数大于4)=2/6=1/3.

“实验结果的等可能”是讨论概率的重要条件,有些实验的结果不具有等可能性,不在本章讨论的范围内.例如:在适宜的条件下,种下一粒油菜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这个实验只有二种结果:“发芽”与“不发芽”,这二种结果出现的机会是不均等的,所以不能用概率来计算;又如:用天平秤来称物体时有误差,这个实验的结果就有无数多个,而且这些结果也不具有等可能性,所以这类事件也不能用概率来计算.

为了正确地计算出概率,画树状图或列表是很好的方法.

例:张老师上班途中要经过3个十字路口,每个十字路口遇到红、绿灯的机会都相同,张老师希望上班经过每个路口都是绿灯,实际上这样的机会是多少?

【分析】根据随机事件概率大小的求法,找准两点:①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②全部情况的总数.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的大小;

解:经过3个十字路口,遇到红、绿灯的情况如下:

从树状图可以看出,经过三个十字路口遇到的红绿灯共有8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3个红灯的有1个可能;2个红灯1个绿灯的有3个可能;1个红灯2个绿灯的有3个可能;3个绿灯的有1个可能.所以经过每个路口都是绿灯的情况只有1种,所以上班经过每个路口都是绿灯的概率为P(每个路口都是绿灯)=1/8.

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既形象又直观,可以帮助我们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基本事件),从而计算古典概型中事件所含的可能结果(基本事件)数以及事件发生的概率.它们都是计算概率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如果实验的次数是二次时,选树状图或列表都可以,如果实验的次数超过二次则只能选用树状图.

篇10:收入不确定性、攀比效应和消费

收入不确定性、攀比效应和消费

【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在持续增长,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却有趋弱现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出现了下滑趋势,而平均储蓄倾向越来越高。本文描述了我国居民消费的现状,介绍了我国居民消费趋弱的表现,阐述了我国居民消费中存在的攀比效应和收入风险加大的现象。然后,基于生命周期/永久性收入理论,引入外生习惯形成(攀比效应)和收入不确定性,推导了引入攀比效应、收入不确定性的消费函数,从理论方面解释了消费趋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不确定性、攀比效应和消费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1996年到2009年的各省市城镇相关数据分析了收入不确定性和攀比效应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得出攀比系数,并指出,消费攀比是我国低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攀比效应促使我国居民增加储蓄,间接的抵御了收入风险,降低了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的负面影响。最后,本文根据估计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消费攀比效应外生习惯形成收入不确定性面板数据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4.7 【目录】:摘要6-7Abstract7-91引言9-131.1选题意义91.2文献回顾9-121.2.1国外文献综述9-111.2.2国内文献综述11-121.3研究方法、创新点和内容框架12-132我国收入不确定性、攀比效应和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13-172.1消费现状13-152.2攀比效应15-162.3收入不确定性16-173收入不确定性、攀比效应和消费的理论17-263.1理论支持17-213.1.1生命周期/永久性收入假说17-183.1.2攀比效应,外生习惯形成理论18-203.1.3缓冲储备储蓄理论和收入不确定性20-213.2理论推导和模型21-263.2.1确定条件下21-243.2.2加入不确定性24-264建立模型并估计,得出估计结果,对其经济意义进行阐释26-404.1建立面板数据模型26-284.1.1面板模型介绍26-284.1.2建立面板模型284.2EVIEWS操作以及估计结果28-404.2.1单位根检验28-364.2.2模型估计36-394.2.3估计结果解释39-40结论40-41参考文献41-43致谢43-4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4-4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篇11:环境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综述

环境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综述

在环境模型不确定性分类的.基础上,介绍了表达不确定性的数学表示方法.总结用于环境模型不确定性分析的各种数学方法,并分析其应用范围和优缺点.阐述了目前环境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作 者:邢可霞 郭怀成 XING Ke-xia GUO Huai-cheng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29(5) 分类号:X132 关键词:环境模型   不确定性分析   问题与展望  

篇12:财务会计不确定性的论文

会计作为企业中重要组成机构之一,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的真实性,对信息使用者评价影响企业的机会和风险有着很大帮助。

而不确定性财务会计身为企业财务会计中主要分支之一,由于其在经济业务的金额和时间等方面上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效率,从而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因此,在现如今市场环境日益激烈的行驶下,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严格做好财务会计工作,让财务会计的真实性得到保障,对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力度进行不断加强。

一、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的形成原因

1.缺乏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

在当下经济发展越发迅速的背景下,企业的经济活动规模和次数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也就促使企业需要处理的会计信息也越发庞大。

从当下的企业发展而言,很多企业所使用的财务会计制度较为落后,在开展会计统计活动的火车中,还依然使用传统的会计工作方法。

而也因为会计工作制度的落后,促使企业会计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利影响。

再加上财务会计所统计出来的报表都要交由企业领导层来对其进行查看,这就促使在信息流通的过程中造成会计信息发生偏差,从而也就让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逐渐提升,对企业决策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很多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过程中,依旧是运用传统统计方法来进行会计核算,相关财务信息缺少综合评估和计量,而当公共需求生产和企业生产经营制度出现差异时,就会影响到财务会计的对外信息报告,进而让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遭受影响。

2.人为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相关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价值观、道德品质以及专业水平等都会让财务会计出现不确定性。

此外,财务会计身为各个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很多时候也会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影响,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做假账来进行逃税,从而也就对财务会计的真实性造成严重影响。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利益逐渐成为了很多人对价值观进行权衡的重要指标,而在遭受到利益诱惑时,往往就会有一部分财务会计人员没能抵挡住金钱诱惑而篡改财务信息,

促使财务信息失真,从而也就对企业财务核算造成影响,让企业财务会计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加严重。

3.财务会计自身的不确定性因素。

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主要是依据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能够让企业的经验状况直接显现出来,为企业的未来经济活动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和参考价值。

财务会计作为企业中最为主要的工作,其质量的好坏不但联系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同时也会对国家利益造成影响,国家税收也是通过财务会计统计来实施的。

但是,财务会计信息在进行流通的时候,其信息内容会遭受不同使用者的调整,而随着其使用次数越来越多,对其信息内容进行调整的次数也逐渐增多,从而也就会造成信息的一定程度偏差,促使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更加严重。

二、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

1.构建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

在企业财务会计过程中,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依据,只有具备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让会计财务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从而让其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就当下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来看,企业想要让财务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就必须将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给建立起来,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篇13:教学中的“不确定性”浅思

一、“不确定性”是学科的基本特征

人文学科不同于科学学科,从不追求文本解读的某个固定答案,而这恰恰是需要颠覆传统认识的。尽管课程改革带来了这方面的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具有统一性的参考答案仍然是教学思维的主导性力量。只有化解这样的力量,才能让多元化解读成为课堂的主流,而这需要建立语文学科的“不确定性”认识。

“不确定性”是语文学科的特性,这是由语言意义转化为言语意义而引发的“言”与“意”的种种微妙关系所导致的,是语法上和心理上的主语和谓语的不一致现象。以《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为例,基于教材编写者的思路,本课的教学重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建筑艺术的基础上,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的谴责。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在学生素读当中自然生成?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有这样的认识:“清朝的官儿(学生原话)为什么有本事造出这么漂亮的建筑,却没有本事保护呢?”还有学生质疑:“建造这么漂亮的建筑,需要花费多少的人力和财力?是不是剥削老百姓得来的?”也有学生提出:“能不能把被外国人抢走的珍宝夺回来?”

这些问题偏离了教学目标,但毕竟是在学生阅读中自然产生的,且这些问题并非没有延伸拓展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事实上,答案很简单,这就是语文学科所固有的“不确定性”特征,正是教材编写者的语言意义引发了学生更多的言语意义。事实上,当教师重视并挖掘这些言语意义时,课堂往往会有很多精彩。

二、“不确定性”成就语文未预约的精彩

之前关于语文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在包括《人民教育》等诸多杂志上引发了热烈讨论,今天回过头来看生成,有人誉之为“未曾预约的精彩”,发现其基本上取决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文本的语言意义与学生解读后的言语意义两者之间的碰撞与升华,决定了课堂生成的结果,自然也就决定了课堂的质量。

如上面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就是一种超出寻常思路的理性解读,说明这些学生的心智水平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同龄人,已经达到了一种理性思考的水平。我们认为圆明园这一建筑本身便承载着文化意义与社会意义,而第一个学生问题的潜台词则是:一个国家不仅要有能力造出文化奇迹,还要有能力来保护这些文化奇迹;第二个学生问题的意思是:文化奇迹的形成不应当是血与汗的结果;第三个学生的问题则涉及到更复杂的国际关系。因此这些问题的价值是在全体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关于文化与国家力量、文化与社会关系的种子。此“睛”一点,课堂这条“龙”便活了!

又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有着类似的情况,关于本文,前几年社会上曾经有过不同观点,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够自由思考,那也会有一些问题值得咀嚼。有学生问:“五个战士有可能拖住大量敌人吗?听说日本鬼子非常狡猾。”也还有学生问:“胡福才能够举起磨盘大的石头?他真的举得动吗?石头真的能像雹子一样攻击敌人吗?”有学生在下面嘀咕:不是“抗日神剧”吧。还有学生问:“为什么不再留一支队伍对敌人进行夹击呢?这不是明摆着让五壮士送死吗?”

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非常尖锐的,这样的问题是否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笔者坚持认为,在课上出现这些问题比课后出现要好很多。因为教师的作用之一就在于面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价值引导。显然,除了课文之外,电视媒体上的抗日剧对学生产生了影响,影视评论也让学生有了新的解读视角,这使得原有的“不确定性”更加不确定。此时要想将这些疑问转换成学生的智慧,就必须站在历史背景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背景是什么?五壮士为什么毅然选择绝路?在特定的情境下,人的力量有没有可能超常发挥?笔者给出的答案是:当时必须用最小的牺牲保住革命力量,五壮士应该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这是一条绝路,中国人有“慷慨赴国难”的情怀,而为了保住革命力量,就必须迸发出自己的全部能量。有了这样的答案作为引导,学生热血沸腾,他们甚至还举出了历史中其他的例子来证明笔者的观点,于是课堂也就达到了一个精彩的境界。

三、基于“不确定性”的教学思路

基于“不确定性”去实施教学,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能够发掘出学生的真实观点,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这相对于让学生以统一答案去答题而言,显然是一种进步,也是语文教学价值的真实体现。

篇14:拥抱不确定性

创造出新颖且有价值的东西是一种突破(参考本期封面文章《50大创新公司》)。不确定性是突破的天性,也带来了挑战。随着公司的成功和发展,不确定性就是敌人。公司设法消除变数,提高效率,找到最好的实践和设计标准,最佳的运营流程。这能让一个公司极其高效地完成当前的业务,但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逃避创新,这将销蚀一个公司的灵魂。

要克服这个挑战,公司必须重新学习使他们成为产业领袖的技能——采用创造改变的方法,而不是摒弃这些方法;注重灵活性,而不是一味追求高效。

第一,他们必须把多样性融入DNA中,对抗试图消除多样性的自然力量。比如,谷歌允许工程师花20%的时间做一些辅助项目,还给最有价值的想法一些额外的资源。英特尔为成百上千所大学提供赞助经费以了解自己“硅谷线路图(silicon road map)”以外的新技术。Netflix公司则利用数百位外部开发者的创造才能,为能最准确地预测消费者电影偏好的算法悬赏一百万美元。

第二,公司必须接受改变,而不是抵抗改变。它们必须探索,而不对最初的样子有何奢望,那不过是起点。它们的方法必须体现一个事实:最初的计划总是错的,这意味着挑战就是高效地想出廉价的改进方案。他们必须明白一点,那就是试验和错误能迅速带来即使是最出色的分析规划都无法揭示的发现。

篇15:一部形容爱情不确定性的影片

一部形容爱情不确定性的影片

<周渔的火车>似乎发生在一个没有明显年份的.时代,剧中人物的背景也非常暧昧,但他们都有相应的职业,一个是陶艺女工,一个是业余诗人,另一个是兽医.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名字,只是在这部影片中,所有一切都仅仅是一个名称而已,对于故事的铺排无关重要.

作 者:彭永坚  作者单位: 刊 名:广东教育(综合版) 英文刊名:GUANGDONG EDUC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 

篇16:成长的蜕变:明白世界的不确定性

可年轻人天生又不喜欢听人讲道理,他们只喜欢看女同学在朋友圈晒出一排排白花花的大腿。

不过有一个道理,我认为年轻的老铁必须要尽早弄清,可让你少走弯路,以及掉进坑里时,少些痛苦,也能更好地爬出来。

这个道理便是:

世界是不确定的,遵循概率和随机特性而存在。你们不喜欢听道理,而是希望获得直接可以操作的技巧和「干货」,皆是源于大学的土壤让你们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

一切问题皆有答案,甚至有标准答案。

这种习惯害人不浅,它是一种陋习,务必要尽早革除。2 在大学里,有不懂的可以问老师,问同学,可以查文献。这一切都基于一个假设:

已经有人为你的不懂预备好答案。这意味着,一切问题几乎总是确定有解的,你处在一个确定的世界当中。学习上的问题不必多言,除非少数的尖端前沿学术问题,你总可以通过同学,老师亦或是查阅资料获得确定的答案。非学习上的问题呢?大体相近,也总有确定的路径供你模仿。再牛逼的大学,即使你是高考状元,进了清华北大,或是去了港大,去了美国的名校,皆会按照一条典型的大学生的路子过下这四年。总会有学长、辅导员、老师来告诉你四年大学应该怎么过。你总会知道要修哪些课程,要达到多少学分,要考试通过,方能毕业。你也总会知道,在学术、社团实践、实习、出国留学等选一个或几个主攻方向,然后刷GPA,刷实习经历,刷出国语言成绩。

再然后,你就可以看到预期的相对确定的结果。处在一个确定的世界当中意味着,你做的每一件事,你的目标,你的努力,你的结果,你要使用的工具和方法,这个过程当中你会经历的跌宕起伏,你会面临的竞争,大致都是可以预测的。这一系列可预测的要素,便是你要寻求某一问题求解模板式的答案。

比如,如果你要拿到顶级投行的工作机会,那你就会按照如下的清单来准备:

顶级名校的本科背景、较高的GPA、投行实习、面试技巧、流畅的英文、最好有海外名校的学习经历......如果在每一项上都下足了功夫,相信结果亦能如你所愿。然而,我要告诉你们,这种思维模式,在你进入社会后,将面临重大挑战,甚至迅速失效。3 毕业季最后的疯狂和煽情之后,等待着你的是,没有容易二字的成人世界。

学生时代,总归容易被包容、理解和原谅,毋需你承担事情之全部责任,有着父母每个月几千上万供你游山玩水。不妨幼稚一些,不妨吵吵闹闹,不妨等着老师同学来为你解答问题。

从现在开始,你们需要独自承担,再没有那么多宽容理解,也没有父母理所当然的给予,更关键的是,没有了预备好的答案。你面临的很多问题不一定是有解的,你想要求解问题的答案,从大学里的确定的标准答案,变成了不确定的概率答案。

你迅速的被抛入一个不再有确定结果的概率世界当中。在大学里,老师/同学/资料文献往往充当了说明书,攻略和锦囊的角色,而毕业之后,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没有说明书,没有攻略,也没有锦囊。举个例子。

年轻时,一些人会感受到较大的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是因为在年轻时,大家的思维模式皆为高度相似的标准答案求解式的思维,「优秀」的标准非常确定而有限,例如毕业了去投行,大家争相胜出,竞争的结果,便产生了来自同伴的压力。随着年岁渐长,这种同伴压力会显著减弱。如若你去问四五十岁的人:什么是优秀?你再也得不到集中度较高的答案。

有人会认为是赚很多钱,有人认为是有和谐美满的家庭,有人认为是有社会影响力,有人认为是不断在自己平凡生活当中进步,还有人没有答案。再比如这些:

如何才能过上幸福的一生?如何才能找到满意的爱人?如何才能在30岁之前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

健身重要吗?另一半漂亮重要吗?每年赚50万还是100万够花?应该在北上广还是回老家?应该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冒险去创业?创业如何才能避免失败?

为了获得这个工作机会我应不应该和面试官上床?我要不要坚持每天读书?我为什么不能坚持长期运动?

…… 以上任何问题,都再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预备好,随时可供查阅。

所有问题的回答,皆会受到问题提出的环境、提问者的个人偏好、不同的资源禀赋、以及其他很多个性化因素的影响。每一个答案,都只是一个概率事件的结果。

换句话说,这些问题答案的不唯一性,进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然把人们置于了一个不可预期的概率世界当中。概率世界的意思是我们做某一件事,并不能确保结果可以100%如我们预期般的发生。明白这一点,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世界的本质是概率和不确定构成的时候,我们才会放弃「追求标准答案」的幼稚想法,我们才不会执着于世人所谓的「成功」,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做回自己。

也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真正独立和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如若不然,你就会傻头傻脑被很多「成功学」收割。4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不确定的世界,就是概率的世界。人们常说,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讲的就是一个不确定场景。这样的场景,我们每天都在遇到。可是,囿于大学生在确定性的校园环境里生活太久,他们往往会追问一些概率性问题的确定性结果,比如你们一定都很熟悉的: 我是北大金融系的,我毕业后能进投行吗? 我想毕业后去美国留学,请问留美学生回国的竞争力如何? 我是学工科的,但是我毕业想做金融或是咨询可以吗? 我不是名校,是不是就不可能进入四大/咨询/快消行业? ……

年轻人特别容易在努力了但结果不如愿的时候,就产生负面情绪。例如沮丧,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但如果你明白世界的不确定性本质之后,你就能更坦然面对。努力一次不成功,是正常的。因为成功本来就是一个随机结果,它从来都不是必然的。

基本的概率论知识告诉我们,增加试验次数,可以有效改变随机事件的结果,特别是当这些事件具有相关性的时候。例如第一次创业失败了,你再第二次。第二次失败,你再第三次。理论上说,只要你每次都吸取了前面失败的经验教训,那你试验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概率就会越大。5 不确定性和风险又是天生联系在一起的。

金融学对风险和不确定的区分在于,前者具有可以预期的发生概率,而后者没有。

简单来说,可以知道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我们称之为风险。为什么要讲这个? 因为这是你们毕业后,丧失了确定性标准答案之后,一种全新的求解问题的方式:

承担风险,追求概率结果。既然成年人的世界是不确定的世界,既然没有标准答案,那我们面对问题要如何求解? 我的经验是,尽可能在不确定性的问题当中,去找寻那些概率分布可预期的来付出我们的努力。

概率分布可预期,意思就是你大概能预测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譬如说,你预期坚持每天跑步10公里三个月后可以减肥10公斤的概率是90%,那么你就坚持跑三个月。但如若结果并非如你所愿,亦可接受,因为存在10%不成功的概率。

再譬如说,你预期工作三年,掌握一定资源,结合坚定的执行和灵活的调整,你创业成功的概率是70%,那你便会选择去创业,如若你认为这种概率是30%,你便不会做此决定。追求概率结果的核心在于,个人主观预测的概率和真实情况的概率要足够接近,这样你的努力才会趋于有效。如若不然,则是白费力气。如何才能做到两个概率尽量接近? 去经历,去学习,去行动。去成功,去失败,去反思。去确立自己的梦想,去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所爱,去做一个有趣的人,去感恩。

而这些,你都非常熟悉,它们便是那些被讲烂了的道理,年轻人都不喜欢听的道理。

道理的真正含义不是教你如何成功,是教你如何在不确定的概率世界当中,增加自己对不确定事件预测的准确性。例如,为什么大道理都讲,人们应该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应该遵循内心的召唤去生活?

因为一旦你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所爱,你便会拼了命去工作,去思考,去感染他人,这样你创业成功的概率,是不是理所应当比你找一个看似理性,但实则内心并不热爱的项目,来得要高?

前者会导致主观预测成功的概率更为接近客观概率,而后者则会高估主观上的概率。如今往后,你便处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当中,不要再固执地追求确定的路径和方法,也不要只想要确定的答案和结果。因为事实上,它们根本就不存在。明白世界的随机性和概率性,在你面对生活时,就能多几分坦然和内心的宁静。不要女朋友离开了你,就活不下去。

不要一场面试失败,就全盘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行。也不要取得了小小的成绩,就飘到了天上去,觉得未来一片光明。......明白了世界的不确定性,才会让你把力量收回来,向内寻找答案。

过分地往外用力,结果往往会扑空,因为你控制不了外部的不确定性。

最终,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这是唯一确定的事情。控制了自己,也就控制了世界。

这是成长的道路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蜕变。猜你喜欢: 当金融思维变成你对抗焦虑的强大武器

生而贫穷与认知局限 | 越追求稳定,越容易贫穷

上一篇:泾县优质水稻基地扩建项目工作总结下一篇:安抚性慰问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