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自纠自查

2024-04-08

国家基本药物自纠自查(共8篇)

篇1:国家基本药物自纠自查

沐抚办事处卫生院

关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自查报告

按照鄂卫办通(2012)343号《2012年湖北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督导检查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我院对本部和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作以下汇报:

一、沐抚卫生院基本情况

沐抚办事处卫生院是2008年新成立的一所集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总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下设住院部一个,门诊部一个,5个中心村卫生室,3个地名卫生室,医疗网络覆盖率基本达到了100%。医院总开放病床48张,现有在岗职工43人。

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

1、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情况

自2010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全院召开了动员大会,传达了相关文件精神,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并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建立了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各成员职责明确分工,负责本院国家基本药物实施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并对基本药物价格和投诉电话进行了公示。2011年10月又将辖区内村级新农合定点医疗卫生室全部纳入卫生院统一管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一般诊疗费政策和乡村一体化管理。

2、药品购进情况

自2010年6月以来,我院一直坚持从省药品采购平台集中采购,严格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和增补的药品目录采购,采购流程合理,不存在弄虚作假、擅自采购非中标药品替代中标药品的现象。2011年6月至今共采购药品1811875.45元。

3、药品配送情况

药品配送由中标的生产厂家和配送企业统一配送。中标药品供应和配送基本上能及时送达。

4、药品验收入库情况

严格按照《药品入库验收制度》的有关规定做好药品入库的验收工作,验明药品的合格证明和其他证明,确保药品质量后才能入库。货款均及时结算,药品存储均按药品规定存储。

5、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

我院已经全部按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我院也于自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开始,对我院职工进行了学习培训和宣传工作,近期我院又对全办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了国家基本药物相关知识、乡村一体化管理知识进行了集中培训,并根据卫生局的要求,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了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的解读和基本药物,抗生素合理运用的培训,培训完毕后进行了考核,全体医务人员考核合格,达到了预期目的。

6、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情况

根据政策我院严格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没有加价行为。并定期对村卫生室检查,未发现加价行为。今年以来门诊受益人次达到34173人次,住院受益人次达到1603人次。预计在去年的基层上翻一

番。目前据患者反馈的信息,很满意沐抚卫生院所执行的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

三、所存在的问题

1、需进一步完善药事管理制度,明晰新药引进流程,细化医疗器械、一次性耗材采购制度,做到流程清晰。

2、需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学习,完善抗生素三级管理制度,减少抗生素滥用行为,合理用药,真正保障老百姓的用药安全。

3、需加强对处方书写的管理,提高处方质量,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规范医生的开方行为。

4、需加强对全办的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引导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并提高全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

沐抚办事处卫生院

2012.10.20

篇2:国家基本药物自纠自查

自查报告

市卫生局:

根据《关于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自查的通知》(遵市卫发„2014‟56号)文件精神,我县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情况开展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辖19个乡镇、152个村(居),总人口64.5万人。

全县有县直医疗卫生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8个,村级卫生所6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2010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按照“五统一”要求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12年1月村级卫生室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制定措施

为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县人民政府、县医改领导成员共同出台了《关于县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府办发„2010‟93号)、《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办通„2011‟21号)等文件,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明确了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各

部门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中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加强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学习和宣传,创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全力推进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二)认真执行,加强监管

从2012年1月起,各基层医疗机构原则上不得再配备非基本药物,要求全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全部配备和100%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县医院、中医院基药使用率达40%以上。确保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临床用药不缺失、基层患者不流失、满足群众需求,不断增加基本药物配备品种,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在医务人员中提出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要求,在就诊患者中宣传合理用药的好处;在平时督导工作中,发现仍然在使用非基药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律将非基药予以没收整改,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目前,基层临床用药和患者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全县乡(镇)卫生院配备基本药物300余种、村卫生所配备基本药物150余种。

(三)坚持标准,配送到位

自2012年以来,我县组织乡镇卫生院到遵义市符合基药配送标准的企业进行考察,由乡镇卫生院自行选择配送企业,并与配送企业签订基药配送合同,明确双方责任,规范基药配送制度。严格执行网上采购,村级卫生室基药由辖区内乡镇卫生院在贵州省基药集中平台统一代购,禁止村卫生

室与配送企业直接交易,严格乡镇基药配送制度。

(四)大力宣传,正确引导

因医务人员和老百姓用药习惯,造成基本药物实施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我局加大基本药物政策宣传力度,宣传实施制度的政策和意义,让老百姓了解接受目录药品,乡镇卫生院广泛宣传基本药物制度。

(五)积极补偿,保障到位

2013年全县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总额5900万元,基药采购总额3620万元,其中乡镇2100万元,县直医疗机构1520万元,共让利群众543万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每年按药品销售总额的15~20%进行补偿。

三、存在问题

篇3:完善拓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体系

一、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衔接国家医改相关政策

从2009年开始, 青西新区政府先后投入800余万元, 为16处镇 (街道) 卫生院、523处村 (居) 卫生室建立了卫生信息管理系统, 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扫码枪等硬件设备, 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医院管理、医保结算、基本药物监管等系统进行整合并实现一网相通, 搭建起区、镇、村一体化的卫生服务信息资源共管共享平台, 实现了基本药物“进、销、存、用”的电子化监管。为拓展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体系, 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 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研发了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处方审核点评工作软件, 创新性地将基本药物由实施初期的药品“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等日常事务性监管, 向更高层次的“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等诊疗行为监管拓展;依托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延伸开发了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及患者信息化管理模块, 将高危人群的筛查、干预管理、患者随访、药物治疗等工作纳入全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体系, 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单纯的行为干预向“防、治、康”综合干预拓展。借助该平台, 实现了基层业务管理的三个转变和一个衔接, 即药品采购由过去的现场预定向实时电子点配转变、镇村药物流向追溯由空白管理向有序规范管理转变、处方审核由现场手工抽检向信息化异地实时监管转变,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衔接。

二、建立处方审核点评制度, 提高基层合理用药水平

2011年以来, 青西新区在实现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基础上, 围绕解决基层医务人员“抗菌药物、激素”等药物乱用等问题, 组织人员研发安装了电子处方审核点评工作和绩效统计分析软件, 组建了区级处方点评工作专家组, 在镇卫生院设立了专门的处方审核机构, 制定了处方点评标准及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了处方点评“周分析、月通报、季质控、年总评”工作制度。镇卫生院处方点评人员严格遵循随机抽样原则, 每月按照不低于村卫生室处方量20%的比例进行常态化审核点评, 定期召开乡村医生例会进行面对面反馈、培训和指导, 并将其处方质量与基本药物补助资金紧密挂钩;定期组织区级处方点评专家对镇卫生院点评工作开展质量控制, 对镇级点评人员实施能力提升培训, 持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处方合理用药及处方点评能力。通过长效落实“在线审核、即时反馈、定期培训、现场指导、经费挂钩”等综合管控措施, 有效纠正了基层医务人员滥用“三素一汤” (即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静脉输液) 等不合理用药行为,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用药差错, 有效降低了药物治疗风险和抗生素耐药和激素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显著提高了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愈率。截至目前, 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合格率由以前的30%提高到96.81%;抗菌药物使用率由以前的78%下降到37.96%, 激素使用率由10.63%下降到1.54%, 注射剂使用率由46.39%下降到25.19%, 人均输液量由实施前的人均超过4瓶下降到人均1.7瓶, 平均单张处方费用由17.3元降低到6.18元, 降幅64.3%, 年均为患者节省药费1800余万元, 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维护了城乡居民健康权益。

三、免费发放六种基础药物, 提高慢病综合防治水平

篇4: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关键词】 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措施;德里模式;澳大利亚模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97-01

1 对该医改措施进行描述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9部委2009年8月18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1.1 该医改措施尝试解决什么问题? 目前我国的基本的药物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基本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1.1.1 一些药品价格呈现虚高 国家虽然出台了各种政策价钱对药品价格的监管,强力打击招标的形式,通过降价等各种措施来降低药物的价格,通过各种措施来解决药物虚高的问题。

1.1.2 药物供应需求不对应 政府采取降低药物的价格导致生产药物的减少,也有一些出售药物的商店对高价格药品的偏爱,使一些基本低价格的药物相对较少。

1.1.3 缺乏公共筹资机制以保障贫困人群的可及性 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农村居民和城镇无业居民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但这2种保障都是以“保大病为主”,并且待遇水平较低。

1.1.4 药品质量问题突出,监管体制不顺。

1.2 实际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国家提出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通过加强对药物的治疗,通过国家政策、企业各种手段的并用可以加强对企业的价格的管理,通过对药物销售的各个流程可以保证居民的用药。主要的内容如下:

1.2.1 逐步建立国家药物目录 通过对居民经常发生的疾病的调查可以发现哪些是重大疾病、多发疾病和常见病,通过对这些疾病的基本了解,可以有效的开展药物保健知识的培训,并且通过对药物的经济学的基本评估,保证居民选药基本要求。

1.2.2 完善药物保障机制 国家要加强药物的宏观调控对制药产业、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控,鼓励企业研发一些疗效好、价格低和成本低的药物,既能满足居民日常基本用药的基本要求,还能确保企业利润和企业效益达到双赢,确保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确保正常药物的供应,保证居民的正常用药。

1.2.3 企业有时为了提高效益和利润,就进行精包装,这增加居民的成本,也提高企业制药的成本,通过降低生产包装的成本,企业可以更好的让利消费者,并且有利于制药企业之间的公平的竞争,提高企业规范、科学的竞争,通过降低包装的成本,简化流通的成本,促进医药企业制药竞争的集中度。

1.2.4 完善医疗机构的药物配备制度 通过对药物用药行为的监督,促进药品合理有效的使用。通过建立各种用药的各种制度可以规范用药的范围和药物的使用状况,建立完善的药物治疗指南。

1.2.5 通过对药物的监管提高药物的质量,并且提高企业的安全质量意识,逐步加强一些制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提高制药的质量,降低药物的价格,通过企业内部的质量考核可以确保生产的药物质量的安全、可靠。

1.3 从什么角度讲(如何,为什么)该项改革预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将全部纳入医保的范围,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这将大大降低个人支付比例,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其次,基本药物的配送与采购,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由招标选择的药品生产企业、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或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统一配送,国家对生产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抽验,加强了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保证群众用药更安全。

第三,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在国家零售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省级政府根据招标形成的统一采购价格、配送费用及药品加成政策确定本地区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具体零售价格。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价格显著下降。

第四,通过基本药物的推广,彻底改变了过去“以药养医”的运行体制,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医生的用藥行为,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过度滥用,降低群众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

1.4 目前的影响如何? 数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基本药物规范采购、控制价格、组织配送、合理使用以及落实零差率销售等政策,并在基层综合改革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据最新监测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57.2%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安徽、天津、宁夏、吉林、江西、陕西、甘肃、海南等地初步实现了基层全覆盖。安徽采用“双信封”招标、单一货源承诺、统一支付货款等方式,降低基本药物价格,保证质量和供应。各地积极推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确保临床合理使用。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了门诊和住院费用下降、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数上升的可喜现象,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制度实施效果初步显现。

2 描述其它国家是怎么解决类似问题的

2.1 澳大利亚 ①制定完善的国家药物政策,在完善的国家药物政策框架下协调各方利益和目标,确保所有利益相关方(政府、卫生专业人员、制药工业、消费者和媒体)都能接受并共同合作。②将明智用药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制定国家药品报销计划(PBS),并设立药品报销咨询委员会(PBAC)和国家处方服务公司(NPS)等机构来推进计划的实施。

3 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3.1 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澳大利亚选择基本药物种类的做法是:在药品遴选和精简过程中,如果药品报价明显低于药品津贴计划(PBS)目录内同类药品的最低价时,目录内的药品必须提供成本——效果资料,否则必须降价;当某种药品被临床证明其成本-效果明显优于目录内的药品时,才可制订高于基本药物产品的价格。这样的遴选过程更具可操作性,只有科学合理地对药物间的成本——效果进行经济学分析,才能真正遴选出真正意义上的基本药物,因此值得我国借鉴。

4 在你讨论的基础上,你将给中国怎样的建议

4.1 基本药物理念只有切实落实到药品生产、采购、供应、和合理使用政策中,才具有生命力。

4.2 基本药物理念与药品报销等支付手段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促进合理使用和控制费用。

参考文献

[1] 张文通,田侃.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刍议[J].中国药事,2008,22(12):1056-1059.

篇5:国家基本药物自纠自查

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和部署,清水镇中心卫生院自2010年2月份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项医药卫生综合体制改革,镇政府对该院医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监督管理。现将该院实施改革两年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

自2010年2月份以来,清水镇中心卫生院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直坚持从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上采购药物。2011年1-6月份该院药物销售总额为51.3万元,其中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达300种,销售额31.3万元(其中1、2月份采购销售额12.8万元,3月份采购销售额3.6万元,4月份采购销售额4.8万元,5月份采购销售额6.1万元,6月份采购销售额4万元);增补后购买非基本药物12种,2011年1-6月份销售额为20万元,基本药物占购药总数的61%。其中1月-4月非基本药物销售额为19.6万元;5月份基本药物销售额5.3万元,非基本药物销售额为0.4万元;6月份全部为基本药物。现在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有一些患者必须要用的,又不是基本药物目录内的品种,如654-2注射液、抢救药肾上腺素、治疗便秘的口服药等,在网下购买少许以满足患者需要外,其他药物均在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上采 购。清水镇中心卫生院对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和增补的非目录药品均实行零差价销售,没有加价行为。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三免六减半”的政策要求,对患者进行医疗服务。2011年1-6月份减免金额为113944元,受益人数达13547人次。该院的财政补助资金按照清水镇2009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确定,2011年1-6月份得到的财政补助是78676元,这笔资金全部用于卫生院建设、医疗设备的购置和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按照人口比例核定编制为29人,实有人数36人,其中医务人员28人,后勤人员8人(其中有7人为编外人员)。技术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和资格准入制度。该院属于自收自支的单位,该院工作人员全部实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到位前平均工资1300元/人/月,实行绩效工资后平均工资为1670元/人/月。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2009年实现收入117.5万元,支出117.5万元;2010年实现收入188.4万元,支出188.4万元。

二、新农合资金使用情况

在新农合工作上,镇政府加大了对全镇新农合资金的监管力度。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每月责承各村对照卫生院出具的清水镇新农合审核统计表住院患者名单,对在清水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的本地村民进行100%回访,了解住院人姓名、所患疾病名称、住院时间、花费金额、报销金额等情况,经 核查无误后,镇合管办在“清水镇新农合审核统计表”上签字盖章,卫生院再上报县合管中心报销。

三、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坚持为辖区居民进行各种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项目有:

1、健康教育,在患者较集中的输液大厅每天播放健康知识影碟,并定期更换宣传栏健康知识内容,对广大群众进行健康教育;

2、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

3、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报告;

4、对儿童进行包括血常规、口腔检查、视力检查等项目的体检;

5、出动宣传车到各村宣传健康知识。该院2010年获得的公共卫生财政资金31132元,全部用于医院建设和购买医疗用品。

两年来,清水镇中心卫生院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医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网上采购药品要更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要多承担较少,新农合工作对患者身份的确定还不够细心,还有一些患者姓名与本人不对的地方,镇政府也要加大监管力度,促使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解决,把工作做得更好,让患者满意,让人民满意。

篇6: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答:“基本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概念,是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民所必需的药品。目前全球已有160多个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其中105个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政策。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要抓好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在我国,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指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并与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问: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原则、目标和重要意义?

答: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应遵循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本国国情;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突出改革重点,积极稳妥实施;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动员参与的基本原则。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满足公众基本医疗用药需求、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为总体目标。到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需要对涉及基本药物多个环节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基本药物的生产,提高群众基本药物可及性,促进合理用药。目前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框架,主要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保障基本药物生产供应、合理制定基本药物价格和实行零差率销售、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完善基本药物的报销、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等方面内容。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人民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是医药卫生领域重大的体制机制改革,对于保证基本药物的足额供应和合理使用,改革医疗机构“以药补医”机制,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

问:制定国家基本药物价格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基本药物将全部纳入政府定价范围,基本药物定价既要考虑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鼓励企业生产基本药物,同时也要切实降低基本药物价格,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

主要措施:一是基本药物由国家按通用名称制定统一的零售指导价,经营者在政府指导价范围内,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实际购销价格。二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零售指导价格,以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并考虑市场供求等因素。从严控制企业经销费用,适当放宽销售利润率。三是控制基本药物流通环节加价率,抑制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行为。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组织招标采购的基本药物,流通环节只加物流配送费用。四是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销售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逐步降低现有的加价率水平。

问: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地区,基本药物价格是否会下降?

篇7: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在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原则上三年调整一次。对于新审批上市、疗效较已上市药品有显著改善且价格合理的药品,可适时启动调入程序。

上述人士介绍,坚持调入与调出并重,优先调入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可治愈或有效改善生命质量、成本效益比显著等疗效确切的药品。同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经评估不宜再作为基本药物的,可被风险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优质品种所替代的药品则是调出重点。

“此次政策最重要一点是突出药品临床价值。”一位业内人士说,相较于前两轮的制度调整,此次制度要求将基本药物列为公立医院的首选。

意见稿提出,医院信息系统应对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进行标注,提示医生优先选用。同时,处方点评应将使用基本药物的情况作为重点内容,对于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基本药物的予以通报。

对于强调基本用药的原因,上述人士表示,基本用药大概可覆盖95%的疾病。“基层医疗是保基本,其疗效确切,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以药控费’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做法。”

正因如此,意见稿提出,未来将把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与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和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的拨付挂钩。同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优先制定基本药物医保支付标准,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临床诊疗使用的基本药物,经过医保部门的相关程序之后,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对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抗艾滋病、结核病、寄生虫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防治的基本药物,持续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免费向群众提供。

“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种的基本用药有可能全额保障或医保全额报销。”上述人士说。此前“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就提出,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报销目录,实行最优惠的报销政策。

此前,我国在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等13个省、24个市(县)进行基本药物全额保障试点。针对部分慢性病人群需求,将基本药物作为公共产品以全额保障的形式向居民免费提供,实现基本药物公平可及、人人享有。

除此之外,关于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机制,采取国家谈判、集中招标、阳光挂网等方式分类采购,引导形成合理价格。做好分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和市(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上下联动、集中带量采购,统一基本药物采购的品种、剂型、规格,满足群众需求。鼓励肿瘤、儿童等专科医院开展路区域联合采购。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此前对药品联合限价阳光采购进行动态调整。其中,新申请挂网属于联采目录内的竞争组产品,生产企业(含首次申请企业和已挂网企业)同意遵守福建省相关规定,按低于目录内本组产品最高销售限价10%(同时承诺全国最低价)与本组最低实际交易价“孰低原则”确定最终挂网价格予以挂网;已挂网产品通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依企业申请由竞争组调入非竞争组。

新政重在落实,较之过去各地更需加大执行力度。今年二季度,湖南省曾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时发现,该省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仍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少数地区基药补助资金分配不合理,资金拨付不及时;部分地区基层药事管理有差距,不合理用药情况突出;部分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不理想。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调整带来哪些利好

调整完善制度是顺势而为

在此前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策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调整,扩大了国家基本药物在临床的覆盖面,品种数量不仅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主要临床需求,还聚焦癌症、丙肝等病种,为不同疾病患者提供了多种用药选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陈昊教授表示,随着国情的不断发展变化,基本药物政策和制度建设的内涵也在逐步调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陈昊说,在公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基本能够满足后,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应更注重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和管理,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在国际上,澳大利亚等国的基本药物制度设计,也体现了类似导向,为我国提供了借鉴。

《意见》明确,基本药物的遴选要更加注重药品的临床价值,更加注重循证证据,以诊疗规范、指南等为依据进行目录的调整。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教授表示,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角度,依据主要临床需求,遴选疗效确切、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有利于合理扩大基层用药的覆盖面,改变基层药品层次偏低的状况;也有利于保证上下用药基本一致,减少疾病确诊后大医院用药基层难以满足的情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冯婉玉认为,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儿童用药及抗肿瘤用药的需求将会愈发迫切,此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调整完善,真正体现了从百姓实际用药需求出发,“在这些领域我们要加强基本药物的配备,而且是真正治疗疾病的基本药物”。

着力保障基本药物供应

陈昊表示,基本药物政策是国家药物政策的基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围绕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开展的支付、监测、评价等一系列政策体系安排。

“《意见》的出台具有很高的站位,力图在各方面做好顶层设计。”陈昊说,在切实保障基本药物生产供应方面,《意见》安排了一揽子系统解决办法,着力化解临床可能面对的短缺隐忧。“保障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不是卫生部门一家的事情,而是需要医保部门、药监部门、制药工业等各方共同努力实现的社会目标,这需要在今后做好供应保障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相互协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有效解决“已短缺”药品供应的基础上,要特别加强“易短缺”药品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把提早防范作为解决短缺苗头问题的重要措施,“对临床疗效确切、价格比较低廉的药品,一定要通过制度性措施来保障供应”。

“药品供应保障涉及多方面因素,必须注重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针对不同的短缺原因分类应对。”史录文举例,在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容易造成药品的结构性短缺,政府主导的市场撮合等措施就可以很好解决此类问题。《意见》的出台,也体现了对近年来药品集中分类采购和解决药品短缺经验的总结和借鉴,从鼓励企业的技术改造、完善采购配送机制、加强短缺药品预警应对作出了系统安排。

《意见》强调,按程序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先纳入基本药物目录,逐步将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基本药物品种调出目录。

“鱼目混杂的药品质量,影响了药品领域综合政策实施的效果。”史录文表示,在公众和业内专家看来,我国生产的众多仿制药质量和疗效参差不齐,而上游药品质量的高低有别,也导致药品集中采购、医保报销、不良反应监管等诸多下游政策难以有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是保障民生的基本用药,理应以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为抓手,将药品质量提升到应有水平,同时树立民族制药质量第一的行业形象,改变多小散乱的产业局面。”史录文说,从基本药物入手,推进一致性评价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医药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公众对国产制药的信心。

加强配备使用促进合理用药

《意见》提出,要在各级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同时做好上下级医疗机构的用药衔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用药目录的相互衔接,是实现分级诊疗的一个重要前提。《意见》发布后,各级医疗机构统一执行集中采购确定的品种、剂型、规格、厂家、价格,将有效解决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不衔接的问题,为患者在基层就近就医提供更多便利。

“关于配备使用的相关调整,也体现了对此前相关政策经验的总结吸收。”陈昊表示,此次政策调整,基本药物目录有所扩容,增加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选择范围;而且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推进,及采购中对品种、规格、剂型的统一,基本药物配备品规较为分散的情况也将会有所好转,“能够更好满足基层用药需求,同时体现基层和等级医院之间的衔接,更加适应慢性病长处方的下沉、区域医共体建设等政策,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冯婉玉以抗菌药物阿奇霉素为例说,该院在采购前,会针对此类药品开展药物经济学和疗效方面的综合评价,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药品,而基层医疗机构未必能够开展此类研究。“我们希望患者在我们医院就诊后,回到基层也能用上同样的药品,真正实现用药的良好衔接。”冯婉玉认为,《意见》明确的政策方向,就是要为患者带来更多实惠。

史录文表示,《意见》提出的诸多措施从不同维度出发,都鲜明地指向了同一个目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而且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以总额预付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加强合理用药的动力也会越来越明显。

篇8: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

1 基本药物概念的推广

早在1975年,WHO提出并制订和推行基本药物,用以解决经济欠发达、药品生产能力低下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国家的药品供应问题。在1977年,WHO第615号技术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基本药物概念:基本药物是能满足绝大部分人卫生保健需求的药物。在1985年内罗毕会议上,WHO又扩展了基本药物概念:基本药物不仅仅是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卫生保健需求的药物,国家除了应保证其生产和供应,还应特别重视合理用药,也就是说基本药物必须要与合理用药相结合[1]。2002年1月,WHO重新制订基本用药定义:能够优先满足人类卫生保健需求的药物,要按照特定的遴选原则,认真筛选并确定的数量有限的药物。不但要求基本药物在数量上能够满足公众医疗、卫生、保健的基本需要,更要求其保证疗效的安全、有效、均一、稳定,并保证其价格的经济、合理。

到目前为止,已有160多个国家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而且,为促进和规范基本药物在医疗机构中的使用,已有100多个国家制订了以促进和保障基本药物合理使用为目的的“标准治疗指南”或“治疗处方集”[1]。

2 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历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国家之一。在1979年,我国政府响应WHO的倡导,组织成立了“国家基本药物筛选小组”,切实开展了基本药物的推行工作,至2004年,我国已相继组织并制订和颁布了六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见表1。

2009年,为了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价格合理,剂型适宜,保障公众公平获得药品。国家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也就是现行版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中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3部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共205个品种[2];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共102个品种;中药饮片不列具体品种,用文字表述。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剂型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制剂通则”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归类处理,未归类的剂型以《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标注的为准。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关注公众基本医疗卫生保健事业。2007年1月8日,时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应当成为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正是因为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药品生产、流通环节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调节。国家必须加强对药品生产、采购、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管[3]。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把“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报告中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药品供应的保障体系,建立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以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用药,确保药品安全”。2008年3月26日,《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中,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作为完善公共卫生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2009年8月18日,卫生部等9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4]。

3 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必要性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动力、法律为依据的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供应、使用和监管措施迫在眉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也是规范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治理价格虚高,有效抑制商业贿赂、促进合理用药、减轻公众药品负担的一项根本性制度,是政府、企业、医院、公众四方利益的合理调整[5]。

3.1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实现基本用药权益的有力保证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满足公众对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的需要,保障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体现社会的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性,有利于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要解决医院的补偿机制,确定医疗保险费用的补偿和给付水平,能够和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体系有机结合,同步发展,保障人民群众人人都有基本药物使用权利,又要保证所有医疗机构做到使用基本药物为基础进行治疗。要在新农合机构、社区医院、乃至公立医疗机构,全面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3.2 罕见病治疗及基本药物的短缺凸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性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前还缺乏强制力,导致了基本药物生产、流通环节缺乏协调和统一,某些临床必需而且价格低廉的药物,以及某些用于急救、解毒和治疗罕见病的药物,因缺少利润空间或者使用量微小而严重紧缺,已经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6]。所以,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应须制订和强制实施定点生产、政府定价,又要进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支付保障等相应配套政策,一方面保证基本药物生产经营是无利或微利的,另一方面又保证基本药物的连续供应,保障公众公平享有价廉、安全、有效的基本药物。

3.3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缺乏有力宣传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是通过供应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来满足公众的需要,同时确保良好的质量和合理的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是确保公众获得基本药物的重要步骤,但目前绝大数群众非但不了解基本药物概念,而且也不知晓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在降低药价、合理用药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公众也就不可能要求医师给予提供医疗服务时优先采用基本药物,也就不能积极推动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基本用药制度很难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

4 全面推行国家基本用药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必须要从维护公众健康、满足基本医疗用药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出发,将临床必需、安全有效、放在首位;而且要从我国实际国情和出发,立足当下,放眼未来,要使基本用药水平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相协调,要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相适应;必须坚实政府主导且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要在强化政府监管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一定要坚持“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协调、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7]。

4.1 坚决确立《基本药物目录》的实际主导地位

目前在我国还多种药物目录并存,在这其中,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最为重要。从作用方面看,《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还仅限于参与医疗保险的受保对象,目前应用范围还较窄。《基本药物目录》面向社会各个层次,应用范围也宽广一些。从使用效果看,《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无法对医院用药发挥制约作用,仅能起到限制受保对象用药范围的作用,还可能会诱导医生开大处方。而《基本药物目录》如果与“标准治疗指南”相结合,将会促进合理用药[8]。因此,《基本药物目录》不但能解决社会公众的药品可获得性,并且也会对合理用药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应当明确确立《基本药物目录》的主导地位,并且不断推广。

4.2 不断细化基本药物的遴选标准

我国基本药物的遴选一直遵循价格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但并没有做到细化,还缺乏可操作性。2004年的基本药物目录调整,虽然对部分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价格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也相应提出“调入从严,调出慎重,调整必须有据”的调整原则,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可操作性不强的弊端。因此,做好基本药物遴选,应不断加强药物经济学研究,用以指导基本药物的遴选和使用,使调整过程更加科学和客观。

4.3 有效推进“标准治疗指南”

推进“标准治疗指南”是促进民众合理用药的有效方式。制订推行“标准治疗指南”,也是WHO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建议之一,经过证实,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行之有效。“标准治疗指南”应当能够使医师、药师、医务工作者共同应用,也应当对基本药物的价格给予适当提高,也要采用其他的措施,如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药品生产厂家积极生产基本用药[9]。

4.4 积极鼓励和政策引导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基本药物

从近年来多次药品降价的效果来看,多数药品降价后利润空间过低,生产企业无法承受,导致部分基本药物逐渐退出市场。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来分析,引导和鼓励生产企业生产基本药物十分有必要,单一的降低药品价格,会降低企业盈利水平,从某些程度上,会对提高药品可支付性,保证基本药物产生不利影响[8]。因此,在目前医药环境下,国家应适时采取鼓励措施积极引导生产企业生产基本药物,这样才能不断保障基本药物的供应。

5 小结

国民卫生工作强调的是安全性、公平性和可及性。公平性就是“人人享有”。在WHO的191个成员国中我国曾被评为倒数第4位,这说明我国的卫生工作,在公平性和可及性方面做得远远不够[10]。作为世界瞩目的人口大国,资源强国,探索、分析和解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问题是迫在眉睫的一个重大课题,是一项全面惠及亿万人民生活水平的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全社会各行各界人士的监督与配合,每位公民都应更多关注、关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努力,为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为确保公众获得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基本药物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国家基本用药制度的推行,是一项全面惠及亿万人民生活水平的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通过对基本用药制度的探讨、分析和学习,会增进公众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识和了解,更加明确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作用,提高全民安全用药知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关键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推行

参考文献

[1]孟锐.药事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7.

[2]卫生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年版)说明[C].2009-08-19.

[3]黄羽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进程[J].中国药业,2007,16(24):11.

[4]辛燕,刘锋,周良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问题分析及建议[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68-3570.

[5]曾利明.卫生部支持降低药价,力主建立基本药物制度[EB/OL].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37/5394330.html,2007-2-13.

[6]黄宇锋,杨帅,田侃,等.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立法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院,2011,15(3):63-65.

[7]药监局: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掌握四个原则[EB/OL].http://news.163.com/07/1108/11/3SP8MG3B000120GU.html,2007-11-08.

[8]高继友.基于国外经验及我国医药行业现状的基本药物推行策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28-30,53-57.

[9]张晓磊,孟锐,张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的关系探讨[J].中国药业,2010,19(10):1-2.

上一篇:与红楼梦相关的诗词下一篇:入行感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