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出好学生

2024-04-15

夸出好学生(通用2篇)

篇1:夸出好学生

捕捉闪光点夸出好孩子

2012-01-09 09:26:42 作者:魏培兴 来源: 海峡导报 浏览次数:33 网友评论 0 条

“数子十过,不如夸其一长”,确实如此,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孩子?可在实际教

学工作中,如果仅从学习、纪律等方面看,有的学生还真无法开口夸他,倒是批评的话随口就

来:“你怎么又走神啦!”“你又欺负人了!”“你作业没交,怎么这么懒啊!”等,不一而

足。

尽管你天天在关注这些孩子,没少费口舌,用心也良苦,可学生就是不买你的账,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一点改变,相反,还会对你倍加反感,甚至形成逆反心理,师生关系越来越僵,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更多烦恼。

然而,如果能换个角度来看学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再真心实意

地给予夸奖,情况可能就会大不相同了。

新学期,我接手一个新班。一名学生,课堂上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秩序;下课追逐打闹,欺负弱小;作业拖欠,书写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无论你怎么跟他讲道理,他都无动于衷。

正当我为这件事绞尽脑汁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这名学生常在课堂上大喊大叫或耍几个小动作来引起大家的注意,“顺水推舟”也许是转化他的一个好契机。

前些天的一节课上,我提了个问题,话音未落,发现这名学生最积极,把小手举得老高,大声嚷道:“我来答,我来答!”我说:“好吧。”出乎意料的是他答对了。

我竖起大拇指,说:“真好,完全正确!”班上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课后,我把他叫

到面前问他:“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回答吗?”他说:“不知道。”我说:“因为你胆子大,声音响亮,全班学生都听得见。只要你认真听课,以后,老师还让你回答,你说好不好?”他

高兴地点点头。

此后,课堂上我经常将一些浅而易答的问题让他来答,尽管他答得并非那么完整、准确,我都从积极参与方面给予他肯定和表扬。

就这样,他上课认真了,课后表现也比以前好多了,而且每天的语文作业也能认真完成了。在当周的小结中,我专门表扬了他,给他颁发了进步之星。乘着这股东风,我又将他编到了一

名学习自觉性很强、成绩优秀的学生旁边坐。我想,加上这名同学的帮助,这个孩子一定会有

更大进步。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还是让我们为师者多想办法夸奖我们的学生吧!

篇2:夸出好宝宝的9个小秘密

用何种方式鼓励宝宝

鼓励不仅仅只有口头表达一个方式,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轻拍宝宝的肩膀,专注地欣赏宝宝的活动,可能会无声胜有声,带给宝宝更多的心理能量。当宝宝为劳碌了一天的妈咪留下香甜的雪糕,妈咪温暖的拥抱比任何言语都有效,更能深切地传达妈咪的欣慰与欢喜。同样,当宝宝在挑战一些对他而言相对困难的事情时,妈咪在身边的专心陪伴本身就是巨大的鼓励。

哪些是适合的鼓励,哪些是无效的鼓励

具体VS空洞。能充分了解宝宝的妈咪是优秀的。鼓励要建立在对宝宝充分体察的基础上,让宝宝明白到底自己哪一方面获得了父母的赞赏。相对于空泛的“你真好!”、“真聪明!”来说,“你今天把玩具整理得真整齐!”、“宝宝刷完牙确实没吃糖,真乖!”更能让宝宝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好,从而更有说服力。

敷衍VS真诚。在宝宝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这时鼓励的作用会陡然剧增。若宝宝热情地邀请妈咪去参观一下自己辛苦搭建的游乐场,妈咪头都没抬就来了一句“不错”,宝宝的心里肯定很失落。假如妈咪在游乐场旁边凝神端详,还由衷地问一句:“天呀,宝宝是怎么做到呢?”下一次,宝宝搭出的作品肯定会更棒!

鼓励要不要考虑宝宝的性格

有的宝宝胆子小,内向不自信,爸妈多一点鼓励可以让他更自信,更敢于独立做事。

有的宝宝好强好胜、咄咄逼人、乐于表现,尤其在人多的时候爱出风头,那么鼓励少一点,甚至多指出一点宝宝的不足会更好,当然,千万不要伤害到宝宝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当事情的后果清晰可见,而又没有很多人在场的时候,妈咪即可态度严肃、语气温和地批评宝宝。比如,宝宝在客人来家里串门的时候,满屋子乱跑失手打碎了花瓶,当时妈咪可以只字不提,只检查宝宝有没有受伤。客人走后,再把宝宝搂在怀里:“看到了吧,这就是妈妈为什么不让你在房间里又跑又跳的原因。如果刚才扎到你或者客人就会流血的,多疼啊!而且花瓶是妈咪用辛苦赚的工资买的,摔碎了多可惜啊。下次宝宝要在周围没东西的时候再跑跑跳跳,邻居午休时间别在家里跑跳,好吗?”

经常鼓励宝宝有哪些好处

增加宝宝的自信心。宝宝的各项经验正在初步积累中,他们很容易遭受挫折障碍,妈咪的鼓励会让宝宝勇敢接受困难,大胆再次尝试。

帮助宝宝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妈咪的鼓励对宝宝而言是一面神奇的魔镜,从中宝宝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宝宝通过与别人的交往互动,一步步了解自己,知道哪些言行正当,哪些言行应该避免。

形成健康的人格。鼓励能带给宝宝温暖。试想当宝宝正有点自我怀疑时,却看到了周围人对他的信任,一颗感恩、善良的种子也会随之播种在宝宝的内心深处。

一味地鼓励有哪些弊端

不管宝宝做什么事情,妈咪都会竖起大拇指说:“真棒!”“真好!”每个人都爱听好听的话,宝宝满足的神情激发着妈咪进一步的鼓励,如此循环不息。为什么鼓励?该如何鼓励?越来越值得妈咪思考。过量的鼓励,由于唾手可得,在宝宝眼中也渐渐廉价。频繁的鼓励还会让宝宝模糊了是非观念,即使做得不好的时候,妈咪也会送上一句:“宝宝真棒。”只有在宝宝确实表现优秀的情况下,及时而必须的表扬才能像温暖的阳光一样,为宝宝的成长输送丰富的营养。

鼓励不起作用时怎么办

鼓励不起作用,往往都发生在宝宝因为经验不足而遭遇挫折时。这个时刻,宝宝需要的是丰富经验,告知方法,而不是反复地鼓励。宝宝久久系不上扣子,妈咪一再说:“没关系,你能行,再试试。”只会让宝宝更加心急更加想退缩。此刻宝宝要么是没有达到会系扣子的年龄,要么是缺乏系扣子的正确方法,鼓励自然解决不了问题。妈咪可以在鼓励宝宝的同时,降低任务难度,先把衣服脱下来系扣子,系好了再套头穿上;或者宝宝自己把扣子穿进扣眼,妈咪再帮忙拉出来。

父母之间要怎样分享鼓励技巧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有效的鼓励技巧,可以积累下来,夫妻间共享。宝宝的某一行为,在爸爸那里受到了批评,在妈咪那里却获得了肯定,他肯定会无所适从。时间长了,小家伙还会钻父母的空子,消弱某一方的威信:“妈咪,你说的不对,是爸爸让我这样做的。”或许你总在抱怨,为什么宝宝在你面前就不听话了呢,现在找到原因了吧?症结就在沟通不够,要求不统一。家庭的教育观念一致、教育方式一致才会让宝宝的好行为固定下来,成为一贯的做法。

如何用鼓励来纠正宝宝的缺点

聪明豆系列绘本中有一则故事《我永远爱你》。故事中的妈咪就巧妙地一边鼓励宝宝一边向宝宝提出合理的要求。宝宝以试探的方式不断试探妈咪对自己的爱、妈咪的底线。让我们来听听母子间的对话吧。“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弄得她红一块、绿一块、蓝一块的,你还爱我吗?”“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看似妈咪没有限制宝宝的行为,但是宝宝自己就会体会到这样做的麻烦后果,自然会知难而退。

鼓励宝宝有哪些注意事项

物质奖励密度分年龄而异。有的妈咪总爱以物质表扬宝宝,但是我们要知道:大人做事情是基于理智,分析利弊之后才会做;宝宝做事情是出于个人喜好,开始是无目的的,为了做而做,源自对事情本身的兴趣。此时,物质奖励过早出现会激发宝宝的功利心,为了赢得物质奖励,再次重演自己的行为。

当然,物质奖励对于低年龄的宝宝确实有良好的强化作用。对于可以讲道理的大宝宝就弊大于利,把宝宝的关注点从谨言慎行转移到物质奖励上了。偶尔的物质奖励是可以的,特别是对于2~3岁的宝宝,而4~5岁的宝宝还是要以非物质奖励即精神奖励为主,真正地开启宝宝好言行的内在动机。

鼓励要内容广泛。有的妈咪总是表扬宝宝的智力表现,而忽视宝宝的情感、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妈咪常常说:“快学习吧,不然小朋友都超過你啦!”、“你看人家婷婷都会背唐诗了,多聪明!”、“点点弹钢琴真棒!”可是宝宝主动让小伙伴玩玩具、自己洗小手绢、跌倒了不哭等良好行为却得不到表扬。其实,类似的非智力品性更决定宝宝的未来发展。只有情绪积极乐观、人际关系和谐、生活习惯良好的宝宝才更能在未来社会中做出优异的表现。下次当宝宝数学比别人算得慢的时候不妨对他说:“没关系,虽然这次速算宝宝的成绩不好,可是你是一个有毅力的宝宝,妈咪和你一起练,下一次,你的表现肯定比现在好!”

上一篇: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下一篇:良言如春七年级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