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大江水库作文

2024-05-23

我爱大江水库作文(精选5篇)

篇1:我爱大江水库作文

我爱大江水库,因为那里有一条小河,我爱清清的河水和小河中的鱼虾.每到夏天那里是避暑的好地方.在那里还有一个小发电站,我的

他那里有一座办公楼,旁边有一个圆圆的花坛,花坛里种了好多的花草,四周种了好多高大的树,中心有一个篮球场,每当我到那里,我就会和朋友们一起打篮球,我还在那里

我爱大江水库,爱那里的山,水和一切.

篇2:我爱大江水库作文

清晨,村子里安安静静的,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照射着平静的河面。这时,水库好像一个正在熟睡的娃娃,风吹着河面,河面偶尔会出现几圈波纹,河面上有时还会出现几只白鹤。人们都陆陆续续地起床了,老奶奶们端着装着脏衣服的脸盆来到了河边,说说笑笑地洗着衣服。到了中午,桥上人来人往,水库边挤满了人,有的在洗菜,有的在钓鱼……河面上到处都是波纹,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人太多了,人太多了。”

夏天是水库最热闹的时候,大人小孩还有一些学生都来这游泳,这里就像是人的海洋。我想,这里人这么多,应该是因为这里水很干净,而且又不深,所以他们都来这游泳吧!

篇3:我爱大江水库作文

一、题型革新:大潮涌动奔流向前

与其他方式相比, 图表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各种题型的概况和走势。在此,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两个表格:

上述表格表明, 全命题和选题作文连续两年所占比例居于前列, 并大体相当, 难分伯仲, 说明中考处在“双题争雄”时代。一些老师所言的“全命题稳居第一”只不过是他们的一种臆断, 而不是通过数据进行理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半命题呈现不断上升状态, 并将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话题作文呈现不断下降势头, 应该是已经“见底”——在话题作文日渐式微的大势下, 山东聊城2009~2011年分别命制了话题作文“知道和做到”、“自视”、“借口”, 可算是话题作文的坚定追随者;甘肃通用卷、遂宁卷分别从2010年的全命题、材料作文改为2011年的话题作文, 算是题型求新的举措;材料作文一直是不温不火, 受到武汉、资阳、乐山等几个考区的青睐。

为全面、准确分析各类考题的走势和特点, 笔者将选题作文中的各个备选项分到各自所属的题型中, 一并进行分析。仔细研究这些考题, 发现其中革新看点还真不少:

1. 关于全命题作文。

全命题作文根据其构成成分, 可以分为独词式、短语式、单句式三类。近三年来它们各自情况如下:

此表可见, 2009年全命题作文陡然增多。那一年, 各地命题者把提高作文考试区分度和难度摆在第一位, 使得写作难度最大的单句式全命题猛增到48.1%;2010年似乎是为了调低难度, 三类全命题中难度最小的独词式全命题得到广泛运用, 占比净增近10个百分点, 达到了三年中的最高位22.3%;2011年, 难度适中的短语式全命题更受青睐, 超过30个考区选用了这种命题形式, 占比高达46.6%。加上难度更大、限制更多的单句式全命题, 说明命题者非常重视试题的区分、选拔功能。这也提醒我们, 在新一年的备考中, 一定要将全命题备考摆在突出位置, 进行独词式、短语式、单句式全命题的全面备考, 保持一定的难度训练, 从而打好有准备之仗。

2. 关于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革新看点至少有三个:

一是双空式半命题数量显著增多。前几年选用双空式半命题的, 可谓凤毛麟角, 似乎只有2010年沈阳题一“用____丈量____”。到了2011年, 有的双空式半命题单独设题, 如东营题“____竟然如此____”、广安题“因为有____, 我更____”;也有的成为选题作文中的备选项, 如沈阳选题之一“____原来就是____”、眉山选题之一“____为____点亮一盏灯”。这种题型, 给了思维活跃的考生更大的写作自由, 也给语感能力较差的考生提出了填准题、填好题的难题。

二是机动式半命题数量大增。给出一个中心词、关键词, 任由考生在其前后填题, 这种半命题, 可算是机动式半命题。比如, 广东题要求“自拟一个包含‘前行’这个词语的标题”的作文, 就是这种题型的代表。类似的, 山西题要求以“____好习惯”或者“好习惯____”为题作文, 泰州题要求以“____努力”或“努力____”为题作文, 都属于这种题型。此举是2010年山西题 (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课文题目, 或课文作者, 或课文中的人物, 或课文题目中的词语等等) 、昭通题 (“期盼____”或“____的期盼”) 开辟新路的继续, 也是对试题难易程度作出的恰当调整。

三是裸题类半命题数量大增。不设导语, 直接给出题目, 这种命题方式可以减省阅读时间, 排除审题干扰。这种命题方式近几年在全命题中非常普遍, 其他题型中较为少见。2011年中考作文题, 不仅全命题中的裸题很多, 半命题中也大量涌现裸题。比如, 宁波题“____, 不普通”、贵阳题“说句心里话, 我也____”、朝阳题“2011, 我与____同行”、呼和浩特题“____给我上的一堂课”、百色题“____, 也是一种享受”、深圳题“给自己一些____”、肇庆题“因____做得更好”、东营题“____竟然如此____”等单设题, 抚顺题二“____有理由”、本溪题二“____让心情灿烂起来”、齐齐哈尔等五地市联卷题一“与____并肩而行”、牡丹江题一“____改变了我”、赤峰题一“____笑了”、厦门题二“____让我回味无穷”、河南题一“怀念____的日子”、十堰题一“其实我也很____”等选题作文中的备选题, 这些题目题干简洁, 给考生留下了足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写作空间。

3. 关于材料作文。

曾几何时, 禁止考生扩写、改写、续写材料是中考题中的硬性要求。这个要求, 在2011年的一些考区中还得以延续下来。比如, 哈尔滨题二给材料作文中提出“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 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的明确要求, 眉山市题二提醒“切忌对材料进行续写、扩写或改写”。但是, 也有一些考区大胆地打破禁区, 大胆地涉足扩写、续写等方面的考查。比如, 宁夏区要求考生将童话故事“大熊遇到小麻烦”扩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台州题一要求以“我相信, 明天是今天的延续”为开头写一篇文章, 郴州题二要求以“人生处处有美景, 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为开头写作。面对命题者给出的语言材料进行扩写、续写、改写, 这也给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训练内容。

4. 关于选题作文。

选题作文的显著特点是命题者注重不同题型的匹配。纵观48个选题作文考区, 两个备选题都是全命题的只有丽水金华题 (“欢乐一家亲”和“美丽一瞬间”) 、荆州荆门题 (“那一刻, 我长大了”和“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龙岩题 (“听, 多美”和“改变”) 、常德题 (“假如我是老师”和“谢谢你”) , 都是材料作文的只有海南题 (根据材料续写故事和看图自拟题作文) , 其余43个考区全部是不同题型匹配。其中“全命题+半命题”和“全命题+材料作文”两种组合方式最为常见, 前者包括重庆 (“我改变了____的色彩”和“善良的魅力”) 、抚顺 (“走一段弯路也无妨”和“____有理”) 、本溪 (“嘿!加油”和“____让心情灿烂起来”) 、牡丹江 (“____改变了我”和“看着前方”) 、厦门 (“远山的呼唤”和“____让我回味无穷”) 、襄阳 (“____越来越好”和“一言一行总关情”) 、南宁 (“有一种声音”和“其实____就在我身边”) 等12个考区, 后者有柳州 (“伴我成长的那些 (篇) 课文”和材料作文“父亲给儿女的忠告”) 、河池 (“动人的微笑”和材料作文“成功的三个层次”) 、昆明 (“美好的相遇”和材料作文“年轻人询问垂钓者”) 、吉林 (“以心灵温暖心灵”和材料作文“《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等12个考区。不同题型匹配, 在审题、立意等难度的设置上相互协调、均衡, 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选择空间。

二、内容革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纵观2011年中考作文题, 我们感到命题者都是同一个着眼点:立足于考生“我”的视角。围绕这个视角, 所命之题都是以考生“我”为圆心, 以“生活”为半径, 形成“我→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社会”这样一个“轨迹”。或者说, 作文无非是写“我”、“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的社会生活, 极个别题目还延伸到“我”的想象世界。在这个大视野下, 我们发现, 命题者的视野伸向了广阔的生活之中, 多角度地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悟。

1. 兼及真善美, 陶冶高尚情操。

“真善美”一直是中考作文的热门话题, 但是一次性聚齐还要数2011年。“善良的魅力” (重庆题二) 一题, 用“魅力”一词去颂扬善良, 导向性非常明显。为文当“真”, 做人贵“真”, “说真话” (鄂州随州黄冈三市题) 、“说句心里话, 我也____” (贵阳题) 这两道题和众多题目中提出“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 都在鼓励考生坚持说真话, 学做真人。“美好的相遇” (昆明题一) 、“一朵美丽的浪花” (铜仁题) 、“爱让我更加美丽” (莱芜题) “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巴中题) 、“美丽一瞬间” (丽水金华两市合卷题二) 、“最美” (衢州题) 、“听, 多美” (龙岩题一) 、“____如此美丽” (岳阳题二) 、郴州题二要求以“人生处处有美景, 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为开头续写, 这些题目, 涉及到美的人、美的景、美的心, 旨在鼓励考生用双眼去发现美, 用双耳去倾听美, 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体验美、欣赏美。

2. 兼及过去、现在和未来, 打开少年视野。

回忆往事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话题宝库, 话题作文“再回首” (滨州题二) 、“____让我回味无穷” (厦门题二) 、“我的收藏” (三明题一) 、“聊一聊快乐的往事” (安顺题一) 、“怀念____的日子” (河南题一) 、“那目光, 我永远的记忆” (永州题一) 、“一朵美丽的浪花” (铜仁) 、“那一刻, 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南通题) , 引导考生以感恩、欣赏的眼光去回眸往事。值得一提的是, “____童心” (温州题) 、“童年的游戏” (宜宾题一) 等题目指向“童年”、“童心”, 是多年来中考作文少见的话题, 开辟了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新领域。除了以上谈的“过去”类话题, 更多的是鼓励考生立足现实, 面向现实。比如, 在“在我们这个年龄” (安徽题) 、“____在我身边” (梅州题) 、“其实____就在我身边” (南宁题二) 、“____就在我身边” (菏泽题) 、“____越来越好” (襄阳题一) 、“总有离开的时候” (湛江题) 等试题, 指向考生的生活, 勉励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特别是“2011, 我与____同行” (朝阳题) 、“2011年的春天, 我真____” (茂名题) 这两道题, 是十多年来首次将年份嵌入题目中的好题,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果你以为命题者只关心过去和现在, 那你就错了——“看着前方” (牡丹江题二) 、“远航” (达州题二) 、话题作文“出发与到达” (青海题二) 和“假如我是老师” (常德题一) 、“如果我有____” (三明题二) 等, 或者启迪想象, 或者指向前方, 让考生面向未来, 不懈奋斗。

3. 兼及情景理, 指向多彩人生。

有道是, “一言一行总关情” (襄阳题二) , “有温度的话语” (沈阳题二) 、“让我怦然心动的那句话” (哈尔滨题一) 、“想看见你的笑” (陕西题) 、“以心灵温暖心灵” (长春题一) 、“忍不住____” (扬州题) 、“____的感觉, 真好” (新疆题一) 、“我愿为您歌唱” (乌鲁木齐题) 、话题作文“友谊” (赤峰题二) 、话题“友邻相伴” (恩施题二) 等题目, 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感悟真情, 用不同方式表达真情。在“景”这一方面, “阳光路上” (连云港题) 、“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巴中题)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苏州题) , 都由景物入手, 鼓励考生聚焦人事、抒发真情的同时, 也不忘身边美景。在“理”的方面, “也是一堂语文课” (南京题) 、“____并不平凡” (芜湖题) 、“____, 不普通” (宁波题) 、“原来, 没有那么简单” (枣庄题) 、“____, 也是一种享受” (百色题) 、“走一段弯路也无妨” (抚顺题一) 、“这样做, 值得” (大连题一) 、话题作文“出发与到达” (青海题二) 等试题, 通过“不”、“没有”、“也”、“和”等词语, 蕴含丰富的潜台词, 彰显了题目的理性色彩, 要求考生带着一定的思辨能力去思考、去感悟、去表达。

4. 兼及学习与玩乐, 引导学会生活。

学习类话题曾被认为选材面不宽, 命题者选用这类话题曾经很审慎。这类话题如此密集地出现在中考作文中, 2011年绝对最盛。从学习生活入手, “如星子滑过夜空” (天津题, 要求回忆初中生活) 、“学中好景常追忆” (长春题一) 、“校园里的记忆” (宁德题) 、“叙说一个‘读书—成长’的故事” (永州题二) 等, 引导考生回忆学校生活, 记录成长经历;从学习地点入手, “课堂”成为中心词, 相关的“课”也是热词, 如宿迁题“课堂”、南京题“也是一堂语文课”、济宁题“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呼和浩特题“____给我上的一堂课”;从学习内容入手, “伴我成长的那些 (篇) 课文” (柳州题一) ;从学习对象入手, “我的____老师” (桂林题一) 、“假如我是老师” (常德题一) 、“跟我学____” (义乌题) 等试题, 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教师和示范者;从学习技巧入手, 武汉市命制了材料作文“学习智慧”。上述题目, 可从不同角度引导初中生回归课本、关注课内、热爱学校、学会学习, 导向性很好。“学与玩”是初中生的生活常态, 命题者出于鼓励写真事、说真话、发真情的考虑, 也首次将“玩”这个话题列为考查范围。代表性的题目有:“游戏” (广州题) 、“童年的游戏” (宜宾题一) 、“风筝” (德州题) 、以“好玩”为题材作文 (宜昌与神龙架林区合卷题) , 这些题一定能快速打开考生的心灵之窗, 引进写作的源头活水。

5. 兼及进取和退后, 勉励创造人生。

人生当进取, 少年当向上。倡导积极进取、蕴含励志作用的试题比比皆是, 比如“嘿!加油” (本溪题一) 、“为了自己的梦想” (杭州题) 、“走一步, 再走一步” (福州题) 、“我还是有潜力的” (青岛题一) 、“____努力”或“努力____” (泰州题) 、“我在____的引领下” (安顺题二) 、材料作文“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桂林题二) 、自拟一个包含“前行”的标题作文 (广东题) 等, 无不寄托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是《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推行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 在一个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的社会, 无论是成人, 还是心智没有成熟的少年人, 都有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压力。学会应对这些困难和压力, 是当代人的必修课。命题者以极大的勇气和胆识涉足这类话题。比如, “示弱, 挺好!” (咸宁题) 告诉我们, 在实力不济、能力欠缺的时候, 我们不必“打肿脸充胖子”, 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弱项, 积极正视现实, 这样可以解开心中的“压力阀”, 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展领域和追求目标。“走一段弯路也无妨” (抚顺题一) 直面成长中的“弯路”, 以一种提得起、放得下的豁达心态来看待“弯路”。选择“退后”类题目, 可以引导初中生走出阴影、告别昨天、正视自我, 开启幸福之门。当然, 这类题目也挑战了考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革新亮点:浪花如雪凌空绽放

命题者不光在作文题型、作文内容方面进行革新探索, 在作文要求、呈现方式、作文地位等方面也着力创新, 出现了很多亮点。

1. 多样熟语闪亮登场。

福州市作文题“走一步, 再走一步”本是初中课文题目, 北京题“日积月累”借用成语, 考生都不存在审题障碍。丽水金华两市合卷题一“欢乐一家亲”、潜江天门仙桃江汉油田四地市合卷题“身边的感动”本是电视栏目名, 引导初中生在看电视、看报纸中学习语文。连云港题“阳光路上”是一首流行歌名, 其导语借用的就是该歌曲的歌词;宜宾题二“抵达自己的梦想”将音乐人小柯《多好啊》的歌词写进导语里;济南题“阳光灿烂的日子”本是电影名, 这说明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确实能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当然, 名人名言总会是较多地出现在各地考题中, 2011年有衢州、龙岩、重庆、河南、达州等地试题以名人名言为题。命题者以自己的实践启示我们,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 语文运用的空间无限广阔。

2. 文体要求暗流涌动。

从2008年中考开始, 湖南省一些考区开始对接该省高考题, 在中考中提出写“记叙文或议论文”的要求, 随后, 这种风气渐次波及其他考区, 提出文体要求的考区发展到2010年一度多达20个。分析2011年中考作文题, 在文体要求方面, 我们发现两个新动向。

一是明确提出文体要求的考区在减少。直接提出文体要求的, 总数不少, 类别各有不同。有的考区给出选题作文, 对其中一题要求写记叙文, 一题要求写议论文, 比如龙岩题 (全命题“听, 多美”和“改变”) 、桂林题 (“我的____老师”和材料作文“临渊羡渔, 不如退而结网”) ;有的给出两题备选, 一并提出写作记叙文或议论文的要求, 比如长沙题 (“给自己一个拥抱”和“____是我的一张名片”) ;而两道题都要求写记叙文的有荆州荆门合卷题 (“那一刻, 我长大了”和“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永州题 (“那目光, 我永远的记忆”和叙说“读书—成长”的故事) 。一题式题目中, 无锡题 (“快乐, 来自于____”) 、怀化题 (“伴着____出发”) 、绵阳题 (“收获快乐”) 、宁夏题 (扩写童话材料) 都要求写记叙文, 莆田题 (“我错了吗”) 、娄底题 (“享受快乐”) 、益阳题 (“微笑”) 、鄂州及随州、黄冈三市题 (“说真话”) 等都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此外, 青岛选题作文中, 题一“我还是有潜力的”要求写记叙文, 题二话题作文“反省自我”则文体不限。但是, 放在2009、2010年连续两年提出文体要求的考区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 我们就会发现, 明确文体要求的做法并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果”, 反而是掉头朝下, 2011年直接提出文体的考区在减少。笔者手头资料显示, 至少有广东卷、宜昌神龙架合卷、十堰卷、朝阳卷一改上一年度的做法, 不再提出文体要求了。这也表明, 这种做法似乎没有得到一线师生的广泛认同, 基于很多教师“考啥教啥”的习惯, 导致文体要求太具体的做法对语文教学不会产生好的导向。

二是文体规范得到重视。仅仅说明“文体不限”的做法不再是一统天下, 不少考区开始对文体规范提出要求:大连题提出“自选文体, 但要文体明确”、泉州题提出“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规范”、宜昌神龙架合卷题提出“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桂林题提出“文体规范”。一方面泛泛地提出“文体不限”使得很多考生文体意识淡薄, 写作随意;另一方面提出指向明确的文体要求, 又带来了教学训练面狭窄的问题, 兼顾解决这两端的矛盾, 命题时对考生文体不限, 同时要求“文体规范”, 这种做法恰如其分, 当会延续下去, 扩展阵地。

3. 人文关怀细致入微。

很多作文题的导语传达出命题者在关爱考生上的良苦用心, 有的用与“你”谈心的方式, 拉近与考生的距离, 比如天津题、兰州题、滨州题、温州题、广安题等等;有的呈现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寓言等, 以形象思维来点燃考生的抽象思维, 比如武汉题、漳州题二、温州题等。此其一。第二, 在命题要求方面, 不少考题对重点词进行了提醒和强调, 这也成为2011年中考命题的一大亮点。比如, 台州题中有这样的表述:“阅读下面文字, 任选一题, 按要求作文”、“以‘我相信, 明天是今天的延续’为开头写一篇文章”、“以‘身后的目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其中三处重点词分别加点强调;龙岩题两题分别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写一篇议论文”, 文体要求得到强调;南通题第一条要求就是“捕捉生活细节, 写出自己‘那一刻’的思想变化”, 以此明示写法和内容要求。诸如此类做法的, 还有达州题、眉山题、宜宾题、本溪题、哈尔滨题等等。第三, 采取切实措施防止考生漏写作文题。比如, 江西卷将半命题作文题“传递____”印到作文书写稿纸上方, 考生抬眼即见、动笔必填题, 可以有效预防考生漏写作文题目。上述做法, 凸显出人文关怀, 得到广泛好评。

4. 分值占比回归理性。

作文在中考语文卷中所占分量, 大多数都是50:120这个格局。比如, 天津卷、长春卷、哈尔滨卷、甘肃卷、济南卷、河北卷、南京卷、宁波卷、武汉卷、长沙卷等都是如此, 也就是作文占到41.7%。前几年一再强调作文考查在中考中的重要地位, 使得一些考区作文分值一度被拔高。从2010年中考起, 就开始有考区将作文分值降下来。比如, 2009年及之前, 大连市卷150分中作文赋分80分, 2010年降为70分, 并延续到2011年;2010年及之前, 北京市卷120分中作文分值一直是60分, 2011年首次降低到50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将作文赋分调整到合适位置, 能更准确地反映语文教与学的实际情况, 能更加全面地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鉴于北京市、大连市都是有影响的考区, 他们的先行步伐一定会带来其他考区的跟进。

5. 多地合卷显著增多。

从中考作文题来看, 只有极少数联合命题的考区首次分开命题, 比如牡丹江、鸡西两市多年联合命题, 2011年分开各自命题;舟山和衢州两市联合命题至2010年, 2011年衢州“单飞”, 而舟山市又改为和嘉兴市联合命题。大多数原已共用联卷的考区仍在继续, 不少考区也主动联合临近地市共用一卷。2011年首次联合命题的, 有浙江省的金华和丽水两市、江苏省的常州和镇江两市、湖北省的荆州和荆门两市以及鄂州、随州、黄冈三市。多地联卷形式, 可以大量节省命题成本, 可以促进教学交流, 实现教育协作, 实现共同发展。展望未来, 两市或多地在中考命题上或结成战略同盟长期合作, 或进行机动式联合, 应该是大势所趋。这对中考作文命题改革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有待我们进一步观察。

篇4:我爱家乡的水库

记忆中的水库是那么的清丽、可爱。无论何时,在水库边水浅的地方,只要你俯下身来,便可隐隐约约地看见水底的游鱼细石。那水浅浅的,刚没过膝盖的时候,你若踩在水中,那细软的沙石便轻挠着你的脚丫,你若在水中轻轻挪步,荡起几圈淡淡的涟漪,水便从你的腿间流过,一种惬意感便会在你的心头油然而生。

早晨,水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雾,缥缥缈缈,给水库添上了几分神秘,几分绮丽。

中午,火辣辣的阳光照射在水库上,水面不时泛起金色的波纹,美丽极了!水库里清澈的流水正淌淌地流动,侧耳倾听,清风阵阵,水吟风唱,令人心旷神怡!夏天的午后时分,你若经过这里,便能看到许多顽皮的孩子跑到浅水的沙滩边玩水,他们全身上下光溜溜的,像一条条小鱼,又像一个个天使,他们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快活!

夕阳西下的时候,深邃的天幕吞没了最后一抹晚霞,而勤劳了一天的农民,挑起水桶,拿着锄头,哼着小曲儿,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水库挑水,在菜地里忙碌起来。歌声伴着水声,简直就是一首欢快动人的田园协奏曲!

不多时,水面已是凉风习习,蛙声此起彼伏。玉盘似的月亮也已悬挂在天空,银辉洒满大地。天上的星星在一闪一闪地眨着明亮的眼睛。此时,各家的小孩坐在自家门前,倚靠在父母身上仰望星空,许下自己美好的心愿。这时的水库就好像一位娴熟的音乐家,奏着那动听的曲子,让你在恬静中进入梦乡。

而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和煦的春风轻拂着水面,漾起阵阵涟漪,让人产生无限遐思。水库边,那些盛开了的各色的野花,散发出阵阵扑鼻的香气,令人心醉神迷。

伴随着春夏远去,凉爽的秋风拂过水面,不时会泛起一圈圈波纹。而水库的鱼已“膘肥体壮”,草鱼、鲤鱼、鲫鱼……真是应有尽有!

正当忙碌了大半年的人们享受着丰收喜悦的时候,呼呼的寒风也开始猛烈地刮着。水库的水冰凉刺骨,此时的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热闹,除了几只小麻雀偶尔来此喝水外,见不到人们的身影。但静靜的水面并没有平静下来,它正在悄悄地积蓄力量,准备来年再为人们作出更大的贡献!

啊,家乡的水库!你流淌的是生命的乳汁,财富的源泉!你生生不息地哺育着故乡的儿女,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养育之恩。

我爱你,家乡的水库!

篇5:我爱家乡的水库作文400字

我的家乡是一个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的小山村,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水库。

春天,水库是土地的母亲。农民伯伯打开水库的水闸灌溉土地,土地就像饥饿的娃娃一样,大口大口地吮吸着母亲的乳汁。

夏天,水库是孩子们游乐的天堂。午后的阳光火辣辣的,烤的大地都张开了嘴巴,树上的蝉在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好像在说热啊,热啊。我们在大人的带领下,赶往水库边,纷纷脱掉衣服,“扑通,扑通”地往水里跳。我们在凉凉的水里嬉戏,有的在打水仗,有的在玩水球,还有的在玩鲤鱼跳龙门„„玩的可尽兴了,也感觉不到夏天的炎热了。

秋天,水库是钓鱼的好去处。水库里的鱼肥虾美,我们提着鱼竿,拿着虾笼,来到水库边,静静地坐在那里,就像猎人一样等着猎物的到来。

冬天,水库是天然的滑冰场。当水库结上厚厚的冰时,爸爸就会拿着一块拴上绳子的木板,带着我跟姐姐去滑冰。我们坐在木板上,爸爸在前面拉着我们,有时我们会故意从木板上掉下来,躺在冰面上玩,有时我和姐姐也会拉着爸爸,但爸爸太重了,我们每次都会累的摔倒,而爸爸却坐在木板上纹丝不动。冰面上传来我们阵阵的欢笑声。

上一篇: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07号)下一篇:服务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