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教案

2024-04-14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教案(精选3篇)

篇1: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教案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怀古诗多为怀古伤今,体味本诗积极的思想感情

2、诗中的典故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明代开国未久之际。作者生当元末明初,饱尝战乱之苦。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元史》的修撰,怀抱理想,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荒烟落日笼罩下的长江之际,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他的思潮也不禁翻滚。历史上古都金陵几度废兴的往事如在眼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二、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4)明代文学家。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高启作官只有三年,长期居于乡里,故其部分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生活,如《牧牛词》、《捕鱼词》、《养蚕词》、《射鸭词》、《伐木词》、《打麦词》、《采茶词》、《田家行》、《看刈禾》等。这些诗没有把田园生活理想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阶级剥削和人民疾苦。如《湖州歌送陈太守》写:“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田没,中田有麦牛尾稀,种成未足输官物。侯来桑下摇玉珂,听侬试唱湖州歌。湖州歌,悄终阕,几家愁苦荒村月。”又如《练圻老人农隐》、《过奉口战场》、《闻长枪兵至出越城夜投龛山》、《大水》等诗,还描写了农民在天灾兵燹下的苦难。这些作品,是高启诗歌中的精华部分。

高启诗中十之八九是个人述志感怀、游山玩景以及酬答友人之作。这类诗歌,有时也对统治阶级微露讽刺。如五古《寓感》其七云:“大道本夷直,末路生险巇(xi),杯酒出肺肝,须臾起相疑。田蚡排窦婴,赵高诬李斯。倾挤不少假,权宠实灾基。"对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进行了揭露。又如他去官后的《太白三章》之三:“新丰主人莫相忽,人奴亦有封侯骨。”实际上是讥讽明朝新贵的。但高启思想比较复杂,他也写了不少感沐皇恩、遁世消极的诗,未能摆脱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高启的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所以诗歌风格多种多样。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他在学习前人的同时,又能别出新意。

高启诗在艺术上有一定特色。

首先,他的某些诗崇尚写实,描摹景物时细致入微。如“江黄连渚雾,野白满田冰”;“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等句,均产生于生活实感,新颖逼真。

其次,注重含蓄,韵味深长。如《凿渠谣》:“凿渠深,一十寻;凿渠广,八十丈。凿渠未苦莫嗟吁,黄河曾开千丈余。君不见,贾尚书。”只是寥寥数句,收煞处戛然而止,给人以深远的回味。

再次,用典不多,力求通畅,有些只有数句的小诗,更具有民歌风味。如《子夜四时歌》之二:“红妆何草草,晚出南湖道。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明白如话,亲切动人。这些诗的创作,与他乡居时多与下层人民接近有关。高启的诗,对明代诗歌影响较广,以致有人把他誉为明代诗人之冠。

高启也写词,大多内容平泛,情调低沉,逊于他的诗作。他的散文,独创性不多,但《书博鸡者事》一文很有光彩,它塑造了一个敢同豪绅斗争的义勇少年形象,语言凝炼,情节动

人,有唐人传奇之风。

历来人们对高启的评价都很高,认为他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他的诗歌创作对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是有明显功劳的。

三、诗歌赏析

(一)主要内容:

此诗作于明代开国之初,是高启登览怀古诗中的代表作,也是他七言歌行体的名篇。诗人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钟山龙盘、大江奔涌的山川壮景,并在感慨历代成败兴亡、发抒怀古幽情的同时,表达了对祖国重新获得统一的由衷喜悦。

(二)课文串讲

1、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诗的开头描写所看到的景色:长江从万山丛中呼啸东下,钟山似盘龙乘风西上。江山形胜,使诗人想起当初秦始皇曾在此地埋下金玉杂宝,以镇压金陵的“天子之气”,但徒劳无功,金陵依然“王气”旺盛,此时又成了新建立的朱明王朝的京城。

金陵:《丹阳记》载,“秦始皇埋金玉杂宝以压天子气,故名金陵”。

2、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接着笔头一转,写诗人自己的心绪和感慨。诗人说自己本是为了排遣胸中的“郁塞”而在酒后登台眺江的。建国之初,气象更新,何来愁思?读完全诗,便不难明白,他是从历史的教训而生忧患。“荒烟落日”的远景使他引发“苍茫万古意”,石头城下的涛声使他想起了三国、六朝的旧事。当年南朝陈后主君臣曾以为“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后来却成为北军的阶下囚。三国吴主孙皓迷信“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的谣传,带了王室及后宫数千人要去洛阳称帝,结果途遇大雪,士卒怨怒,只好返回。过了九年,晋军伐吴,吴在长江险要之处设置铁链,横锁江面,可是依旧挡不住进攻,孙皓只好出城投降。此时自三国东吴建都以来的六朝宫殿,都已杂草丛生,残败破落,那些妄想凭藉长江天险割据一方的“英雄”,只能让血流如潮,给百姓带来灾难,而一无所得。

黄旗入洛:《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江表传》曰:“初,丹阳刁玄使蜀,得司马徽与刘廙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又得中国降人,言寿春下有童谣曰:‘吴天子当上。’皓闻之,喜曰:‘此天命也。’即载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人,从牛渚陆道西上,云青盖入洛阳,以顺天命。行遇大雪,道涂陷坏,兵士披甲持仗,百人共引一车,寒冻殆死。兵人不堪,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耳。’皓闻之,乃还。”黄旗紫盖,都是御用之物,比喻皇帝。竟何祥:究竟是什么好征兆呢?祥:吉凶的征兆。这句同下句,都用有关东吴灭亡的故事。公元280年,晋举兵伐吴,孙皓投降。他自以为黄旗入洛是吴灭晋的征兆,结果却为晋所灭,举家被迫西迁入洛,故曰“竟何祥”。

铁锁横江:《晋书·王濬传》:“王濬攻吴丹阳,吴人于江险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祜获吴间谍,具知情状。濬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船无所碍。”

3、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最后四句又回到现实,诗人庆幸躬逢盛世,歌颂“圣人”朱元璋平定天下,与民休息,从此可以四海一家,不再因长江分割南北而起干戈。联系全诗主旨,这与其说是诗人对现实的歌颂,毋宁说是诗人对国家的期望。居安思危,新建起来的明朝会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呢?

所以这四句声调是欢快的,但欢快中带有一丝沉郁的感情;心境是爽朗的,但爽朗中蒙上了一层历史的阴影。既豪放伟岸,又沉郁顿挫。全诗气势豪放,音韵铿锵,舒卷自如,纵横随意。

四海永为家:《史记·高祖本纪》:“天子以四海为家。”意指帝王事业,规模宏大,天下一统。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三)艺术特点

全诗特点:笔力雄健 感慨深沉

1、诗歌开头八句写景、中间十二句怀古、最后四句抒怀,写景抒情浑融一体,缅古思今自然交织;既层次分明又气势连贯,既波澜起伏又浑浩流转。

2、此诗虽是怀古之作却无感伤之意,写景开阔雄浑,抒情豪放激宕,用典切合时地,想象丰富,感慨深沉,全篇神完气足,可称“盛世之声”。

3、此诗间用长短句,每四句一转韵,平仄交错,抑扬有致,造成流荡变幻的节奏,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读来情韵相生,音调铿锵。

(四)古今点评

1、高太史诸集,格调体裁不甚逾胜国,而才具澜翻,风骨颖利,则远过元人。(胡应麟《诗薮》)

2、赵翼曰:“青丘适得诗境中恰好地步,盖其用力全在使事典切,琢句浑成,而神韵又极高秀。看是平易,实则洗练功深,此正是细腻风光,固不必石破天惊以奇才取胜也。”(汪端《明三十家诗选·高启诗选》)附:高启腰斩

历代皇帝对付那些不肯合作的知识分子,向来不会手软。骂娘的有之,羞辱的有之,流放的有之,砍头的有之,诛十族的有之,腰斩的也有之。但把一个柔弱的文人“截为八段”的腰斩方式,却只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能想得出并做得出来。明代大诗人高启就是这样死的。

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与张羽、徐贲、宋克、王行等十人经常在一起切磋诗文,人称“北郭十才子”。同时,他还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也称作“明初四杰”。虽然同为“十才子”,虽然并列“四杰”,但高启的文学成就要远远超过其他人。

在文学方面,高启可以说是一位天才,也是一位文坛“超级模仿秀”,而且学什么是什么,用纪晓岚的话说就是“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之所长无不兼之”。不过,高启的这种模仿,绝不是流于形式和外表,更不是简单的拷贝和删减,而是“兼采众家之长”,取其精髓,自成一体,丝毫没有“偏执之病”。高启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则是在元末明初这段以演义、小说为主流文化的不利环境下,独树一帜的挑起了发展诗歌的重担,并改变了元末以来缛丽不实的诗风,从而推动了诗歌的继续向前发展。

鉴于高启在诗歌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不仅后人尊称他为“明初诗人之冠”,而且历代诗评家也都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大清第一才子”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赞誉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推崇他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近代诗人毛泽东干脆把高启称作“明朝最伟大的诗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思俊逸,风格多样,为中国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诗人,却被朱元璋一声令下施行腰斩酷刑,而且还要残忍的截成八段,这在中国历代被屠杀的诗人中,可以称得上是最惨无人道的一幕。

把高启送上刑场的是一篇《郡治上梁文》。古代平常人家盖房子上大梁时,都要摆上猪头祭神,点上炮竹驱鬼,作为苏州治所的官方办公大楼建造,更要有一篇像样的上梁文才是

那么一回事。时任苏州知府的魏观,便把高启这位隐居在此地的资深文人请出来挥墨献宝。这本是一件很正常、很平常的事情,却让朱元璋抓住了把柄。其一,魏观修建的知府治所选在了张士诚宫殿遗址,而张士诚正是朱元璋当年的死对头;其二,高启写得那篇《上梁文》上,有“龙蟠虎踞”的字眼,犯了朱元璋大忌。

按照朱元璋的逻辑,“龙蟠虎踞”之地当为帝王所居,你高启把张士诚住过的地方也称“龙蟠虎踞”,岂非大逆不道?岂不是另“有异图”?用现在话说,就是“有不可告人的企图”。真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会抓住高启的“小辫子”,迫不及待、冠冕堂皇的非要置其于死地呢?据《明史·高启本传》透露:“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之未发也。”就是说,《上梁文》中的敏感字眼,只是高启被杀的导火线,而真正的祸根其实早就已经埋下了。朱元璋以此为由磨刀杀人,很明显的是在“秋后算帐”。

朱元璋从一开始就不太喜欢高启,这除了高启不肯接受户部右侍郎一职,不给皇帝面子,不愿顺从,不肯合作外,还在于他写得诗多次有意无意的触动和冒犯了朱元璋。高启曾写过一首《题宫女图》的诗:“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这本是一首针对元顺帝宫闱隐私的闲散之作,与明初宫掖毫不相干,可朱元璋偏偏要对号入座,认为高启是在借古讽今挖苦自己,所以记恨在心。再者,高启在《青丘子歌》有“不闻龙虎苦战斗”的诗句,又遭到了朱元璋的强烈厌恶。因为高启写这首诗之时,正是朱元璋率军与元军、陈友谅、张士诚三方强敌在“苦战、苦斗”之际,在朱元璋看来,你高启作为诗人不来呐喊助威倒也罢了,竟然表示不闻不问,你的政治、思想、行动与明政府是怎么保持高度一致的?另外,高启在诗中还有“不肯折腰为五斗米”的句子,表示对做官毫无兴趣,这也正是朱元璋所忌恨的。

朱元璋嗜杀成瘾,这除了对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功臣下狠手以外,他也特别热衷于消灭文人。远的不说,单说“明初四杰”,就都无一幸免的逃过他的黑手。杨基被莫名其妙的罚作苦工,最后死在工所;张羽被糊里糊涂的绑起来扔到长江喂了鱼,尸骨无存;徐贲因犒劳军队不及时,被下狱迫害致死;高启则被活活的腰斩成八段,死得最惨。一个被皇帝忌恨和惦记了好久的诗人,迟早是会走上生命绝路的。尤其是像高启这样一个性格高昂自傲的诗人,生不逢时的遇到了像朱元璋这样一位号称“中国第一屠夫”的残忍皇帝,那也只有挨刀的份了。

据有关史料记载,高启被行刑时,是朱元璋亲自去监斩的,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朱元璋大概是要亲眼看着这位不合作、不给面子,多次用诗文来讽刺自己的文人是怎样一点一点死去的。历代“屠夫皇帝”的凶残程度,莫过于此。高启被腰斩后,并没有立即死去,他伏在地上用半截身子的力量,用手蘸着自己的鲜血,一连写了三个鲜红而又刺眼的“惨”字,表达了对眼前这个当过放牛娃、和尚的农民皇帝的强烈蔑视。

高启,这位当时年仅三十九岁、最有声望的诗人被腰斩处死,绝不只是一个一般意义的刑事案件,更是一个政治事件,这是朱元璋向那些不愿顺从的士人发出的明确、冰冷的高压警告。正是高启被腰斩这一惨剧,才切实加速了明初士风的转变。让人可惜的是,这位天才“模仿秀”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自己的独立风格。这不仅是他个人的不幸,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篇2: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教案

编制人:罗宏涛     审核人:刘增杰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诗人高启及其诗作,了解本诗的内容。

2.技能目标   学习这首诗的艺术表达手法。

3.情感目标   体会诗中歌颂祖国统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感情。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1.高启(1336--1374)明代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腰斩于南京。高启为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诗雄健有力,富有才情,开始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2.背景:此诗作于公元13(洪武二年),明代开国未久之际。作者生当元末明初,饱尝战乱之苦。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元史》的修撰,怀抱理想,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荒烟落日笼罩下的长江之际,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他的思潮也不禁翻滚。历史上古都金陵几度废兴的往事如在眼前。

二、诵读品味,稳扎稳打

1.重要字音

瘗(   )黄金    郁塞(   )    酒酣(   )      葱(   )葱

武骑(   )      宫阙(   )    萧(    )萧     铁索横(     )江

2.解释词义

(佳期葱葱至今王)葱葱:               王:                坐觉:

3.重点领悟

结合全诗,分析“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这四句诗的思想内容。

三、披情入文,探究深化

诵读全诗,划分这首诗的层次,说明每个层次的意思,并说说这种递进式写法的好处。

四、拓展提升,诵读分析

反复诵读全诗,试析:本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特色?

五、开拓视野,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我的反思与收获:

篇3:从《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读高启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初读《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时心中一惊,如事先不知道是高启之作,竟疑出自李白之手。细读之下却也不全然似李白,诗中多是模拟前人风格。高启的诗体制不一,学习汉魏晋唐诸体,均有模拟的痕迹。《独庵集序》有云:“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但高启死于盛年,未能达到自成一家的境界,不过因其才思俊逸,诗歌多有佳作。

这首《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气势豪放,音韵铿锵有力,文笔纵横随意,有时也能看到模拟前人词句的影子。“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似乎是苏轼“大江东去”这一缩影的展开,写长江从万山丛中呼啸东下的壮观景象。而”欲破巨浪乘长风“一句仿佛又看到李白在书写“长风破浪会有时”时的那种豪气、那种胸怀大志的气概。这也是人们在眺望长江时,被那开阔的景象所震慑,豪迈之情油然而生,不自觉地就会迸发出的激情。常人尚会有如此之感,而作为诗人的高启,他的感受来得要更为强烈。对于人生目标的选择,高启只愿做一个诗人,一个自由、孤独的诗人,发自己所感,抒胸中之情。他诗中的妙景,可与江山争胜。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一句让我们又见到王维诗的影子,《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模仿苏词“大江东去”不同的是,他把王维诗的两个意境“大漠孤烟”和“落日”浓缩在一起得到了“荒烟落日”这样一个远景,由此引发出“苍茫万古意”这种旷远迷茫的怀古之情。前句中“郁塞”一词使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自己的心绪和感慨。“苍茫万古意”正是这心绪和感慨凝练出的核心之意。此时正值明王朝开国之初,气象更新之时,诗人何来“郁塞”的愁思?读完全诗便不难明白,他是从历史的教训中生出忧患。高启虽然厌倦朝政,但并不代表他淡漠国家兴亡,这几句诗表现出诗人爱国忧国之情,不显于表却凝结于心。

唐人刘禹锡写过一首《石头城》,诗中有这样两句:“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这个石头城与高启诗中的石头城所指一致,故国指六朝古都南京,而今只有“周遭在”,突显六朝的灭亡,空城则更表现了六朝繁华俱归乌有,国家灭亡的寂寞之感遂深入人心。高启这首《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中的“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和“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则是对六朝由兴到亡这一过程的再现。尤其是一句“草生宫阙何萧萧” 写六朝宫殿杂草丛生,残败破落的景象与刘禹锡《石头城》所表现的境况如出一辙。而且韦庄的《台城》中也有类似的诗句:“六朝如梦鸟空啼”,历史恍如梦境,一切归于虚空,此时此景让人心生感叹。所以说,高启的愁思忧患都是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也是有很多历史根据的。先人之思引高启之忧,是一种深层次的觉醒。

诗中“铁锁横江未为固”可谓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有“千寻铁锁沉江底”,清人龚鼎孶的《上巳将过金陵》中有“空江铁锁野烟销”与之呼应。一个历史典故,有这么多诗人前后引用,可见那些妄想凭借长江天险割据一方的“英雄”,只能让血流如潮,给百姓带来灾难,而最后一无所得。这是一个警醒后世帝王的教训。

最后四句诗人从历史回到了现实,庆幸自己恭逢盛世歌颂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与民休息,从此可以四海一家,不再因长江分割南北而起干戈。诗人对现实的歌颂,无疑是对国家的期望。这四句整体上看是欢快的,但诗人的居安思危,使欢快中又带有一丝忧郁的感情,既豪放伟岸又沉郁顿挫。这些诗句让人想起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慷慨大气,李白《蜀道难》的壮观,甚至还有更早的曹操《苦寒行》的深沉凝重,拥有及其雄浑的汉唐气派。

清朝诗评家赵翼称高启“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但就是这样一位有才气,给开国皇帝的“文治”添了光彩的诗人,却因朱元璋的一道令下被腰斩。一篇《上梁文》引得皇帝不满,更因皇帝先前对其所积的怨怒,最终导致了一位大诗人冤死盛年。

高启虽然孤高耿介,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但爱国情怀却不亚于任何人。归根结底是当时明朝得律法体制,皇帝的专横专制造就了一代文人的不幸。有知有志,为朝廷所用,隐居不得,俨然成为了封建朝廷的工具,这是对文人志士的一种荼毒。

上一篇:学生法制教育的计划、课时、教材、师资教案四落实下一篇:篱笆那边读后感